歌曲《摇船调》教案教学设计

2024-08-08

歌曲《摇船调》教案教学设计(精选3篇)

1.歌曲《摇船调》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歌唱教学《摇船调》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摇船调》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

2、了解台湾民歌,并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及反复跳跃记号。

3、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歌曲《摇船调》体会问答试歌曲的特点。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个谜语来考考你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听好了哟!(谜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镰刀,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谁知道这是什么?)生:月亮。

师:两头弯弯像月牙,水上行走就靠它?这又是什么? 生:小船 师:咱们班的真聪明,很快就猜出来了。看样子同学们还都挺喜欢猜谜语的。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谜语的歌曲。

1、初听歌曲

师:先让我们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想一想,你都听到了什么?(播放音乐)谁来说一说?

师:同学们听的很认真,像用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演唱的歌曲,我们把它叫做对歌。今天我们学习的摇船调就是一首对歌。(出示课题)

2、按节奏念歌词(出示画面,师拍手念)

师:下面老师把这首歌曲念一遍,但老师只念问句部分,请同学们看着课本上的画面自己找答案。(师弹琴演唱)你们都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一说。(师问生答)

1)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哟?——月亮圆圆在呀在半天哟。2)什么圆圆在河边?——石头圆圆在河边。3)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呀?——鸭卵圆圆街上卖呀。4)什么圆圆在眼前?——镜子圆圆在眼前哪。

我们来看看,大家都猜的对吗?请听老师的伴奏,让我们一起把谜底部分的歌词轻轻地读出来。

同学们真聪明,猜的很正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问答式等不同的形式读)

3、歌曲教唱

A、师:请大家观察一下乐谱,看看乐谱中有哪些符号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谁观察的最仔细。(附点节奏2.3 5 6 1 反复跳跃记号︱ :‖)

让我们来听一听范唱,看他们唱到这些符号的时候是怎样处理的。(放音乐)

同学们,你们都会处理这些符号了吗?

B、师:好,那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唱唱歌曲。(师弹琴带唱)你们跟着琴试着自己唱一唱。

C、师:大家完整地来演唱歌曲。(在教唱过程中可对一字多音、歌曲的演唱速度等稍加提示。在唱会后用不同形式进行演唱。)

4、律动,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师:同学们都会唱这首歌曲了吗? 我们刚才学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呀?

《摇船调》是一首船歌,它是劳动人民在水中划船时演唱的歌曲,具有悠扬漂动的感觉,这就是船歌的特点。朱老师想问问大家,谁划过船呀?请同学到前面来模仿一下。(提示撑船用力要大,划船用力要小、动作要舒缓,优美些。)

你们都是这样划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坐上心中的小船,想象自己在美丽平静地水面上荡起浆,轻轻地划起船。(注意前半部分动作舒缓,后半部分可以加快一些速度。)

5、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好,好象把老师真的带到了美丽的水乡。《摇船调》它是一首台湾民谣,表现的是台湾人民边摇船边唱歌的音乐形象。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祖**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学们你们对台湾还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

同学们了解的还真多呀!朱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台湾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同学们都了解了台湾岛。在我们今天学的歌曲中反复的提到了两个字,是什么呢?(圆圆)那这两个字还有别的什么意思呢? 说的真好,其实圆圆也就寓意着台湾人民和我们能够早日团圆,让我们用优美地歌声来祝福台湾人民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祝福吧!(放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歌词创作

师:根据课本上的歌词,我们发挥自己的想想,自己来创作歌词吧。什么弯弯在半天哟(月牙儿弯弯在半天)什么弯弯在河边(小船儿弯弯在河边)什么弯弯街上卖哟(香蕉弯弯街上卖)、什么弯弯在眼前(睫毛弯弯在眼前)

四、全课结束。

《摇船调》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歌曲《摇船调》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中的问答歌。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采用四拍子,五声宫调式,音域在九度以内,旋律流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每句为两小节,歌曲一开始的四个问句采用了第一、第二乐句的旋律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十分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欢快的情景。紧接着歌曲又加入了三小节的衬词和一小节的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的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一节以歌唱教学为主的音乐综合课,讲的内容是三年级第六册中的一首学唱歌曲《摇船调》。教学中围绕着猜谜语、读谜语、唱谜语和编谜语的顺序,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等互动的形式中充分感受谜语在音乐中的乐趣,从而进行有效的音乐活动。层层深入的学习,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歌词的内容,在多次的聆听中学会歌曲的演唱,在互相学习中准确的把握了歌曲的音乐形象。最后达到不仅学会演唱歌曲,而且能够初步创编歌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摇船调》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

2、了解台湾民歌,并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及反复跳跃记号。

3、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和附点切分节奏。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光盘、电子琴、音乐书、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创设情境(课前播放《吉祥三宝》。)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个谜语来考考你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听好了哟!

1、猜谜游戏:

千根线、万根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生猜)

小小诸葛亮,坐在屋角上,摆下八卦阵,要捉飞来将?(生猜)

2、增加难度,师生有节奏的问答。(实物投影出示谜面)

师:我来读谜面,请你们用和老师相同的节奏来回答谜底。听懂了吗? ⅹ ⅹ ⅹ ⅹ.︱ⅹⅹ ⅹⅹ ⅹ ⅹ 0‖ 问:什 么 圆 圆 在呀

在半 天 哟? 答: 圆圆 在呀

在半 天 哟。ⅹ ⅹ ⅹ ⅹ.︱ⅹ ⅹ

ⅹ.0 ‖ 问:什 么 圆 圆 在 河 边

? 答: 圆圆 在 河 边。

ⅹ ⅹ ⅹ ⅹ.︱ⅹⅹ ⅹⅹ ⅹ ⅹ.‖ 问:什 么 圆 圆 街呀

街上 卖 呀 ? 答: 圆 圆 街呀 街上 卖 呀。ⅹ ⅹ ⅹ ⅹ.︱ⅹ ⅹ

ⅹ ⅹ ‖ 问:什 么 圆 圆 在眼 前 哪 ? 答: 圆 圆 在 眼 前。

请听老师的伴奏,让我们一起把谜底连起来轻轻地读出来。(问答形式读,老师伴奏。)

3、歌曲教唱

A、介绍反复跳越记号

师:跟老师配合得非常好。老师再给大家猜个谜语:“一对亲兄弟,两个站一起,左边瘦来右边胖,左边站着小冒号,如果他们一出现,就得从头跑一遍。”打一音乐符号。如果猜不出来,请大家观察一下乐谱,看看乐谱中有哪个符号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谁猜的最准确。

对了,是反复记号。你们思维很敏捷。反复记号还有一种形式。它叫做反复跳越记号。记在歌曲的结尾处,它的出现表示歌曲的演唱顺序发生了变化。到底是怎样的变化呢? 让我们到歌曲中去寻找答案吧?(完整播放音乐。生看大屏幕)师:歌曲听完了,谁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反复跳越记号的用法。生:„„„

师:回答正确,让我们为他鼓鼓掌吧!

(第一段唱一房子里的,第二段跳过第一个小房子直接唱二房子里的,结束)

B、师:好,那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唱唱曲谱。(师弹琴范唱曲谱,学生划拍对口型)

第二遍:师生对唱,生唱1、3、5句,师唱2、4、6句。琴伴奏。第三遍:你们跟着琴试着自己唱一唱。C、师:让我们带着歌词来唱一唱。

(在教唱过程中可对一字多音、歌曲的演唱速度等稍加提示。)

4、学习歌曲衬词部分

师:我们刚才学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呀?

《摇船调》还是一首船歌,它是劳动人民在水中划船时演唱的歌曲,具有悠扬漂动的感觉,这就是船歌的特点。

歌曲中哪一句最能表现摇船时的情景呢?(机动:让我们聆听歌曲找一找。)生:嗨呀啰的嗨呦,嗨呀啰的嗨呦

师:回答正确。这是衬词,在这里表现人们摇船时的情景。我们唱的时候要像划小船,稍微有点力。

师:让我们拿起船桨,做撑船的动作把这两段的衬词一起唱一唱。(老师示范,学生跟唱,学生模仿划船的动作。)

师:衬词的地方唱得时候要稍有力。那我们前面的部分要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引导:前面部分柔和优美)

5、小声跟随音乐哼唱全曲。

师:听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这首歌曲一定很熟悉了。让我们跟随老师的琴再把这首歌曲轻声地哼唱一遍。

6、完整演唱全歌。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坐上心中的小船,想象自己在美丽平静的水面上荡起浆,轻轻地划起船。采用对歌的形式,分一、二、三和四、五、六两组一问一答摇着船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放音乐坐着边唱边表演。)

四、谜面创编:

1、师:同学们表演的很精彩,我们这首歌既是一首摇船调,又是一首猜谜歌,我们说谜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师:接下来我们,以“弯弯”为主题来创编歌词,以小组为单位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创编出你们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出示投影,四人一张纸创作)出示:什么 弯弯 在呀在半天哟? 什么 弯弯 在河边?

什么 弯弯 街呀街上卖呀? 什么 弯弯 在脸上?

2、创作交流,分组展示

想好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坐上小船对歌吧,我们大家一起唱问句,一小组同学来唱答句,好吗?(引导小朋友创编歌词并直接演唱出来)

(学生创编答案如:月牙弯弯在呀在天边呀,小船弯弯在河边。香蕉弯弯街呀街上卖呀,睫毛弯弯在眼前。)

3、评一评。

师:如果台湾的小朋友听到了你们编创的摇船调,一定会向你们竖起大拇指的。《摇船调》是台湾民谣,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祖**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由八十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它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同学们你们对台湾还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

五、教师小节,渗透教育。

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问答对歌,还体会到了对歌的乐趣。最后,让我们在这首优美的歌声中,唱着歌划着“船”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

2.摇船调教学反思 篇二

摇船调>教学反思

(一)《摇船调》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中的问答歌,是一首典型的猜调,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曲调优美,歌词质朴而风趣,非常适合儿童学习、演唱、表演。

我国的谜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间文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表现与测试智慧和培养智慧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谜语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以让学生从听觉入手,感受与体验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师生、生生等互动的形式进行有效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学习歌曲,通过让学生感受摇船的韵律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音乐形象,充分感受台湾民谣的音乐风格与情趣。

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是音乐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块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化,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而产生心理负担;反之则不利于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与巩固。老师上的枯燥,学生学的无味。在这节课中我仔细研究了曲谱,从节奏、音高的特点入手,运用了形象化地手段,让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中自然接受了理论知识。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摇船律动的动作,解决本课的节奏难点。“复习反复跳跃记号”这一环,我也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它的含义,而是通过演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

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形象化地教学语言,将歌曲中节奏、音高等难点的讲解,结合到歌曲情境中。比如︱ X X ﹒︱这个附点切分节奏,通过律动做划船的动作,来让学生感受“推出去”的感觉;特别是“在眼前哪?”这句,在歌曲中出现两次,且两次节奏不同,学生极易混淆。试教的时候,我采用的是反复范唱、学唱的手法,虽然学生最后掌握了,但是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一种枯燥的任务。在二次修改时,我更多从学生角度考虑,用语言将难点直观化、形象化,用不用的摇船动作来区分两个节奏,学生学唱两遍之后,就基本掌握了,而且学得很有趣。在解决四句“圆圆”音高的时候,则根据其旋律走向特点,生动化,学生易懂,又觉得好玩,而且便于记忆。

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我在本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 的感 受与体验音乐为主线,通过意境的创设,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中的积极主动参与,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没以学生为主体,在学唱歌曲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多让学生唱,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学唱歌曲,在创编表演环节中时间应该给足充分,老师应该为学生考虑,更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摇船调教学反思

(二)今天,我讲授了人音版三年级歌曲《摇船调》这一课,讲完之后,自己有一种轻松地愉快感,这种愉悦的感觉并不是因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或是学生歌曲唱的如何、而是我在上完这节课后,我感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亲切配合,那种发自孩子们内心的快乐,和对歌曲手舞足蹈的表现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以聆听为主线,注重体验与实践,培养学生灵活的创造能力。围绕着聆听对歌创造对歌-表现对歌等活动。在课前导入部分,我以>故事欣赏歌曲的形式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对学习歌曲有了很大的渴望。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有节奏的朗读第一句歌词,熟练掌握歌曲的特点,再让学生跟唱曲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曲调的正确演唱。在填词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我让学生大胆的演唱,分小组进行自学,然后让学生说出难点部分,进行集体练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很快,学生便掌握了歌曲的正确演唱方法。

在表演歌曲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观看了《刘三姐》影片的片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歌表演,当时我考虑到课堂的秩序的问题,就近给孩子们分了小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并不喜欢我为他们分的小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立即有孩子提出了疑问:“老师,我们不这样分组行吗?”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勉强接受了孩子们的意见,让同学们自由结合,他们一堆一堆的聚在了一起,在表演中还是很认真的,也创编出了不同的对歌内容,我担心的课堂的秩序不但没有乱,反而更加的调动了学生的表现热情,这一环节成为了整节课的亮点。在自由创编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充分的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结束了整节课的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更加的注重 “ 快乐 ” 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快乐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摇船调教学反思

(三)我执教的是《摇船调》。该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材下册第五课。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中的问答歌,是一首典型的猜调,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曲调优美,歌词质朴而风趣,非常适合儿童学习、演唱、表演。在这课教学中就非常重视教材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并结合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等特点,注重感官体验,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律动、绘画等手段,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以体现音乐课程新理念为宗旨。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程要以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感受音乐的美。在试教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谈话导入,通过音乐活动体验加深对歌曲旋律的熟悉与了解,然后加上节奏。从加入节奏到音高,渐渐过渡到歌曲谜面部分,引导学生熟悉歌词。运用引导、启发、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二、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学生体验,弱化抽象化的概念及传统教学环节。

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是音乐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块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化,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而产生心理负担;反之则不利于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与巩固。老师上的枯燥,学生学的无味。在这节课中我仔细研究了曲谱,从节奏、音高的特点入手,运用了形象化地手段,让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中自然接受了理论知识。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摇船律动的动作,解决本课的节奏难点。“复习反复跳跃记号”这一环,我也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它的含义,而是通过演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

三、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形象化地教学语言,将歌曲中节奏、音高等难点的讲解,结合到歌曲情境中。比如︱X X﹒︱这个附点切分节奏,通过律动做划船的动作,来让学生感受“推出去”的感觉;特别是“在眼前哪?”这句,在歌曲中出现两次,且两次节奏不同,学生极易混淆。试教的时候,我采用的是反复范唱、学唱的手法,虽然学生最后掌握了,但是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一种枯燥的任务。在二次修改时,我更多从学生角度考虑,用语言将难点直观化、形象化,用不用的摇船动作来区分两个节奏,学生学唱两遍之后,就基本掌握了,而且学得很有趣。在解决四句“圆圆”音高的时候,则根据其旋律走向特点,生动化,学生易懂,又觉得好玩,而且便于记忆。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新课程提倡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求教师能恰当合理的使用多种媒体,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在两次试教的时候,我分别选择的是《刘三姐》和《猜调》,前者主要考虑到其歌词形式与本课有很多相似之处,一问一答的对歌演唱方式比较明显;而后者主要是从音乐风格速度、力度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上来考虑的,在综合对比试教中学生的反应之后,我还是节选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猜调》的对歌片段,通过引导、启发、探究,强化了学生对“对歌”这种演唱形式的了解,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并且丰富了学生的演唱形式,更加多样化!

3.歌曲《摇船调》教案教学设计 篇三

在讲授过三年级的唱歌课《摇船调》后,对自己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以下总结和反思。

《摇船调》这一课是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我的主要教学思路是让学生从听觉入手,感受与体验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等互动的形式进行有效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学习歌曲,通过让学生感受摇船的韵律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音乐形象。

创设情景导入歌曲,通过师生互动,猜谜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产生兴趣导入课题。在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附点音符时,采用了微课程及动作模仿、歌词朗读、顺利的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在歌曲中遇到了反复跳跃记号,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记号,而是通过分解记号和听我的演唱找出这两段的不同。首先,反复跳跃记号中有学生熟悉的反复记号,然后通过我的对比演唱引出跳跃记号,而这两个符号同时运用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在处理歌曲情绪时,是把歌曲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对比,一是船划行时的情绪速度,二是带有口令号子声的划行时的情绪速度。将这两部分进行对比,并加以适当的动作。在拓展部分创编歌词加入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学生已经掌握歌曲节奏的同时教师适时的加入歌曲伴奏为学生的编创进行伴奏。

在体验表现歌曲时,通过欣赏《摇船调》动画,让学生对歌曲有了更完整的体验与感受,再经过加入动作感受《摇船调》歌曲使学生更深一步的体验歌曲,学生很快的就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在表现歌曲环节通过师生对唱、生生对唱等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对唱歌曲的乐趣,体验台湾民谣的音乐风格与特点。

上一篇: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倡导环保绿色文明 创建生态科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