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地理总结

2024-06-15

八下地理总结(共8篇)

1.八下地理总结 篇一

人教版八下地理复习提纲

地理是学科名,见“地理学”。同“地理学”定义:研究地球表层自地理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对于人教版八下地理的复习,拟定复习提纲能够提高复习效率。

第五章复习提纲: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景观的差异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一般低于800毫米)

 

多(一般高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地形

 

平原与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

 

 

 

河流有无结冰期

 

 

 

2.首都北京八下地理问题式教案设计 篇二

第二节首都北京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认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3.知道首都经济圈。

【过程与方法】在读图中加深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方法和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学习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情分析

具有初步的地理知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学习准备

基本的学习用具、地图等

师生互助学习过程与方法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创设情景

新中国为何定都北京呢?先从位置、自然、人文环境去看看。

思考作答。

活动探究

一、【活动1】地理位置-阅读课本P37图—— 6.26或地图册P22图:

1、从经纬度、海陆位置等方面说出北京的位置特征? ①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北京(116°E,40°N);属东八区。

②北京的海陆位置: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出海最近的港口城市是天津。

③北京的相对位置:与河北、天津相邻;是连接东北、西北、中原地区的必经之地。

2、北京的地理位置的有什么优越性?

①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北京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干湿适中。②北京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③北京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东北、西北、西南)”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④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华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供应充盈。

二、【活动2】自然环境-----6.26或地图册P22图,回答:

1、北京的地形有何特征?北京地形有山地、平原、丘陵,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北京的气候有何特征?以温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⑶北京主要的河流及其特征是什么?北京的河流境内贯穿五大河流,属海河水系,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温榆河)是全市主要的三条大河;受地势影响多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渤海;北京的河流较多,水源资源丰富;冬季有冰期。

1、了解北京的人口、北京:面积1.68万平方公里; 人口:1961(2010)。

2、了解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是指山西的煤炭,内蒙古和甘肃的石油),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

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区,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活动探究

三、【活动3】人文环境-----阅读课本P374及图6.27.---图6.33,回答:为什么说“北京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

1、北京建城、建都历史悠久。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3000多年前,最早为周武王时的蓟城;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有8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34个皇帝在此统治);现存的宫殿、庙宇等古建筑居全国之首;为北京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旧城格局独特。旧城形成于元、明两代,呈“凸”字轴线形(沿中轴线对称),城内建筑棋盘状;四合院、胡同独具特色。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天坛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文化底蕴深厚。

3、名胜古迹众多。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十三陵等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传统的“京派”文化特色。

①建筑艺术:旧城(形成于元、明两代)格局独特(北京旧城格局的特点—A.城市格局沿中轴线对称;B.呈“凸”字形;C.城内建筑棋盘状;四合院、胡同独具特色。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它体现的是“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天坛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②艺术文化:京剧(生、净、末、丑各角色栩栩如生); ③饮食文化:北京烤鸭、满汉全席。

四、【活动4】阅读P22图6.22——图6.25及本P40——P44图文,回答:

(一)现代北京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北京发挥了多项城市职能?

⑴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是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党中央、人大、国务院)所在地。⑵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的教育、科技、文化发达,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120余所高等院校和170余所科研机构和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120余所等文化场所及众多的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⑶北京是国际交流中心。北京有外国驻华使馆137个、国际组织和地区代表机构17个,外国新闻机构190个代表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⑷北京是全国交通中心。北京是欧亚大陆最大的交通枢纽,是我国的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和交通中心。

⑸北京是全国信息中心和学术研究中心。

3、完成P37活动3 ⑴地形:处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建城; ⑵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⑶河流:河流较多,水源资源丰富。

⑷交通:是连接中原地区与代表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交通要道;

⑸历史:位于农耕区与游牧区的交界处,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部游牧文化的碰撞区,是游牧产品与农产品的交易地。

了解现代北京的特色:现代北京城是在明清格局基础上的拓展,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色。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周围密布着新区和卫星城,已成为全国的信息中心、学术研究中心、交通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工业发达,商业繁盛,正向着国际大都市迈进。

3、城市交通发达。环城道路与地铁、轻轨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

4、调整了城市发展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把污染大耗能、耗水的企业转产和外迁。中关村成为“中国的硅谷”

(二)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1、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现代北京城是在明清格局基础上的拓展,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色。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维护北京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完成P39活动1、2.(三)北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⑴自然环境问题:沙尘暴、缺水; 人文环境问题: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⑵解决办法:节约用水,南水北调; 控制人口,改善交通; 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四、【活动4】---请大家阅读P44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⑴首都经济圈的大致范围是什么? ⑵首都经济圈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①京津唐地区(起主导作用)

A.首都优势: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B.经济和区域优势:产业结构层次较高,信息人才、智力和科技水平较高。

②冀鲁豫晋各省(协作关系)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及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农牧产品基地等优势。⑶天津在首都经济圈中起着什么作用?完成P44活动2。天津是首都经济圈中的海港城市,是北京的出海门户,承担著首都经济圈商品对外交流的作用。

4、了解北京城市职能。

5、想象城市现代化的表现: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

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理解记忆.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

1.北京的主要职能是()A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C全国的政治、经济、金融中心

D全国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

2、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是()山脉,B 是()古迹,C是()河流,D是()河流,板书设计

课题:第二节首都北京

位置:华北平原北部;面积:1.68万平方公里人口:1961万(2010)

二、自然环境地形:一平原为主,东北、西北、西南三面环山; 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

河流:众多。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属海河水系 人文环境北京建城、建都历史悠久。旧城格局独特。

名胜古迹众多:长城、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明清故宫、颐和园等。“京派”文化特色①建筑艺术:故宫;天坛;四合院、胡同。②艺术文化:京剧(生、净、末、丑各角色栩栩如生); ③饮食文化:北京烤鸭、满汉全席。

三、城市职能: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全国交通、全国信息中心和学术研究中心。

四、现代北京发展的表现及北京未来发展方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知识库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⑴形成:至明、清两代,北京旧城的格局基本形成。

⑵特点:旧城格局的特色是皇宫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城市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⑶为什么会这样布局?①北京旧城之所以这样布局,从自然因素考虑,一主要是要利用现在北海和中海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因为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每天需要大量的淡水,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会影响城市的布局;二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且常刮西北风,为了有充足的光照,以利于房屋的避寒保暖,坐北朝南成为城市布局的主导方向。②北京旧城的这种布局特色还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将宫城和殿堂放在城市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想;面向南方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3.八下工作总结 篇三

工作总结

姓名: 周汝敏

年级:八年级

学科:数学

二0一八年一月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现在,我把自己在这一学年教学工作中的体会与得失写出来,认真思索,力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一、师德方面 :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努力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 在设计教学时,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深入研究课本,精通教材内容,抓住知识重难点,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又不拘泥于教材,勇于创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让数学课堂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课堂教学中学习了洋思教学经验后,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另个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也让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在合作中找到了自信,从而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慢慢的提高了学习成绩。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辅导方面 :对学生辅导不仅要帮助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对学习有成就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才能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动力,因而对于他们的学习,采取多关注,多交流的方法,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及时加以帮助,同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大力的表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同时也和他们做知心朋友,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这样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五、其他方面: 能和学生平等相处,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能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发现学生有问题时能和家长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自己能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时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并认真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

六、存在的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生硬,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足;课堂语言不够生动;考试成绩不稳定对开放性灵活性题目训练、引导不够等,这些是我目前在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七、改进措施 :

1、运用多种技巧教学,对于大部分的数学题,学生都不知如何入手去解,他们在小学时没有形成解题的思维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把解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分为几个简单的解题步骤一步步地解题。多找资料,在上课前讲一段相关的典故或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这些都是有效的技巧,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2、注重打基础。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上课时多以学过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更易接受,从熟悉的内容转到新内容的学习,做到过渡自然。对于学过的内容也可能没有完全掌握,则可以花时间较完整地复习学过内容,然后才学习新知识。作业的布置也以基础题为主,对稍难的题目可以在堂上讲解,让学生整理成作业。

3、注重组织教学 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袭的,对于容易掌握的内容他们也不敢沾染,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他们。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上课时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时间,教师应善于组织、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课时间。

4、多与学生沟通,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难免会有学生听不懂,多些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基础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学习。

4.八下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篇四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生字新词、作者介绍、修辞手法等基础知识都是每节课学过之后必须掌握的,但实际上每节课在学过之后,学生只是理解了,并没有真正掌握,需要一个作业、复习的再固过程,由于学生在这点上没有引起重视,使知识处于记忆的边沿上,所以本次考试基础知识并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

二、知识面太窄,应变能力不强

语文课本上原汁原味的知识,学生用心记忆还可以掌握,如果在考试中稍微变通一下,学生就会无从下手,阅读题读不懂导致没法完成后面的习题,作文考试甚至有学生写跑题的现象。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强调式教学,注意教和练、复习与小结的有机结合。

2、课上注重课外知识面的拓展,课下推荐给学生应读的有效读物,加强学生说、写能力训练。

3、加强一些外界不良思潮的教育影响,对学生进行“知识有用论”教育,重视考试是检查自己学习能力 ,促进自己学习方式转变的能力 。

5.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五

第15课 钢铁长城

知识点1 陆、海、空军的建设

陆军:新中国成立后,由单一兵种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此后相继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核潜艇。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部队等多兵种组成。,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空军: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参加抗美援朝。飞机由从国外购买到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后,空军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知识点2 导弹部队的发展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主要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该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知识点3 新时代强军之路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军队改革取得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和禁运。

内容: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印度、缅甸两国总理积极倡导。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2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目的: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召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中国贡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联合国将其排斥在外。

标志: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2 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知识点3 全方位外交

6.八下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时间就像流水匆匆流淌着。似乎就在弹指一挥间,2012---2013年教学工作业已结束。在过去的一学期,为了总结过去,好给以后的工作积累一些经验,根据学校的要求并结合本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这一学期中,本人认真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掌握师德师风建设的最近动态,并予以实践。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正确处理和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

二、教学方面

开学后,我先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从教材,学情等方面入手。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英语组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做到提前一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开学一两周后,就去听同年组老师的课,向他们认真学习、取长补短。

上课前都提前到班级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调整好状态。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做笔记,课后多拓展知识面、阅读面等。

课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因为英语需要背诵的地方较多,如单词、课文等,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过关,没有掌握的同学再进行辅导。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多进行背诵,培养学习英语的语感。

除了教学,本人还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等方方面面的深刻了解。这是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经过这学期的教学,本人注意到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比如,初中生更喜欢上台进行对话背诵,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这就要多给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而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我就先从基本的音标教起,使他们恢复信心,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爱学生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对于英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避免其产生逆反心理。

三、自我素质的提高

教学之余,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寒假期间认真学习河北省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课程。本人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四、努力方向

本人需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7.八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篇七

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

1、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2、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我国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同胞权利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特点:

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主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7、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

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②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非常重要。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8、国家如何帮助我国少数民族共同进步的?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还不发达,交通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国家陆续建设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等。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实施西部大开发。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各省市也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给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援助,体现了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谋求发展的精神。

9、中学生在尊重少数民族,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怎样做?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②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积极参与“手拉手”互助活动。

③要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10、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角度看,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也是我国各民族承担的共同任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1、对“同胞共气,家国所凭”的理解

①全体同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是国家兴旺的凭据。

②一个国家内部不和谐,就会发生战争和骚乱。国与国不和,就会挑起战争。一个家庭不和睦相处,成员就不会是一条心,乃至形同陌路、反目成仇、骨肉分离。

③民族与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友好,是一个国家稳定安宁的根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12、材料一:1994年以来,国家对西藏援助资金合计超过100亿元。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建立40年多来,在中央政府的帮助下,生产总值增长了65倍,人均收入超过900美元。

(1)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

答: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2)党和国家为何如此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

答:因为西藏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定团结,促进民族的共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我国还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来发展和建设少数民族地区?

答: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藏铁路通车;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

(4)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我国政府重视少数民族问题,采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互助。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5)有人说:青藏铁路是条“经济路”,也有人说:这是条“政治路”。你认为呢?

答: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说它是一条“经济路”是因为这条铁路的建成,对西藏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西藏资源优势的发挥,加强与各地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我国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说它是一条“政治路”,是因为青藏铁路的建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有利于中央的统一领导,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安全,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实现。

(6)请为西藏的进一步发展设计两条激励口号。

答:维护民族大团结,构建和谐新西藏;爱我西藏、共创西藏美好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快西藏经济繁荣发展等等

(7)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意义(或青藏铁路的通车)?

答:有利于促进东西部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利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8)西藏自治区成立40多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基本国策;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9)为加强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怎样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1)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要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4)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第8课共同的愿望

1、“一国两制”的含义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实现祖国统一是一国两制的核心。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国家内,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但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信守长期不变的诺言。“一国两制”不是一项临时性政策,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同学们注意不是永久性不变)

3、“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①“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杰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用“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它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②“一国两制”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的稳定和发展,便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利互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加快我国繁荣富强的进程。“一国两制”构想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贡献。

4、为什么要反对“台独”?(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

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③少数台独分子搞台独,妄图分裂祖国,是对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公然挑衅。也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公然挑衅。

④中国政府坚决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企图。

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要依靠全世界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寄希望于广大的台湾人民。在目前,要大力发展以“三通”(通商、通航、通邮)为中心的两岸交往,增进人民的共识和感情。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6、到21世纪的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基本实现的目标

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把我们的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增强为国做贡献的本领;

②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切实履行公民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分裂行为做斗争,③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

8、澳门回归10年来保持繁荣稳定说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9、“一国两制,成功落实”这一活动主题有什么意义?

⑴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成功在香港落实,并保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⑵ “一国两制”成功在香港落实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香港的回归和发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有助于祖国的统一。

10、近几年来,在祖国的统一的问题上,都有些错误言论:“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和“主权对等”论、“一中一台”、“公投台独”、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陈水扁企图把台湾从大陆分离出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连战的大陆之行是一次“和平之旅,宋楚瑜则将自己此行为“搭桥之旅”,表示反对“一中一台”“公投台独”。

(1)连战的大陆之行表达了台湾同胞的什么愿望?海峡两岸人民对大陆熊猫“团团”“圆圆”的认

同表明了什么?

答:实现两岸完全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民族团圆的愿望。

(2)连战的大陆之行是一次“和平之旅,宋楚瑜则将自己此行为“搭桥之旅”,这说明了什么? 答:连战之行,表明维护台海和平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宋楚瑜之行,表明了台湾同胞扩大两岸交流的强烈意愿。

(3)是什么因素促使两岸包机达成共识?又是什么因素致使两岸全国直航仍然遥遥无期?

答:“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台湾同胞,海外桥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经济相互促进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实现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这些因素使包机达成共识。

“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是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台独”分子企图分裂祖国以及外国势力的干涉。这些因素使直航遥遥远期。

(4)“公投”遭到中华民族儿女的坚决反对,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5)为什么要反对“台独”?

(见问题4)

(6)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

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佳方式)但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11、青少年应该怎样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力量?(你准备为促进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答:(见问题7)

12、我国中国应如何应对台独?

答: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③加强两岸的交流以合作,扩大互信,增进了解;④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取得国际社会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支持;⑤加强国防力量,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给台独分子以巨大的威慑力;⑥不断揭露台独的险恶用心与危害。

13、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来,近30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化作历史。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岸“三通”正式启动。

(1)两岸“三通”正式启动有何意义?

①这有利于两岸互利双赢的交流与合作。在目前,大力发展以“三通”(通商、通航、通邮)为中心的两岸交往,增进人民的共识和感情。

②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提供新的更为强劲的动力。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为两岸经济注入新活力,盘活两岸市场,融合两岸资源,创造新的商机,经贸交流必将再度突飞猛进。

8.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八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政府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过程: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3、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抗美援朝

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1、原因: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概况: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3、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战争结束: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3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未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颁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具体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4、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政治方面: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上一篇:小动物的歇后语下一篇:儿科护士长年终总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