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13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一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学点经济常识
谢谢您们将贵刊送我学习. 对经济学科我是外行,但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人都要学点经济常识,否则本行也很难搞下去. 各地的学报都想为本地的建设服务,这无疑是对的,但是,“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没有理论上的创新,便很难对我们的.实践有洞察的穿透力.要创新就要有点为理论而理论的眼光,整天只看到脚尖前面的三分地的人,是不会有多少出息的.
作 者:朱德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刊 名:山东经济 英文刊名:SHANDONG ECONOMY 年,卷(期):2004 20(6) 分类号: 关键词: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二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是针对以下问题的思考, 从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是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很多国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必须对该体制进行变革。二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起了邓小平对人类已形成的关于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的反思, 结果, 他认为,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一家独有, 也能为社会主义所用。三是邓小平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是改良而是革命, 促使他采取了把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四是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 还考虑到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1.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1) 市场经济只是调节的手段。
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手段”,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 它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进而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作为运行机制的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可以利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经济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之中, 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 它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社会主义的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 也有区别。
(2)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
邓小平曾几次谈过“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观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作为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由于在资源配置上截然相反的做法, 两者无法共存于同一个社会之中。对此, 邓小平早就有清楚的认识。但他同时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而且应当运用计划手段来完善其体制, 以利于造成对资本主义的体制优势。邓小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使用“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一说法的。
(3) 市场经济阶段论。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 也有商品生产, 有市场, 但它们还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普遍形式, 整个社会还是自然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 才形成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邓小平将封建社会的市场经济定位为“萌芽”状态, 显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 是将市场经济理解为全要素市场和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并以此来划分市场经济阶段的。这一点又与邓小平要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思想存在着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
(4) 生产力标准。
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来评判市场经济的优劣与是非, 是邓小平有关市场经济谈话中多次论及的问题, 构成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涵。邓小平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来设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发展生产力构成了邓小平探索和设计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 。
(5)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邓小平多次指出, 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因此,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暗含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够相容这一前提。经过近百年的历史,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事实表明,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而是可以结合的。
2.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邓小平在1979年11月至1992年2月间十余次关于市场经济的谈话, 其核心内容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二部分是邓小平为在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中所引出的理论创新, 其中包含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共同富裕、探索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伟大意义
1.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从提出之日起, 就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对其实施指导的途径, 一是邓小平通过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谈话, 使党中央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 并通过党的决策来实施对改革的指导;二是邓小平通过具体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如渐进的改革方式、创办经济特区、价格双轨制等来实施对改革的指导。
2.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中国确立的伟大意义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意义是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质不仅是经济活动与效率的保证, 而且是整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中国公民带进了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并参与世界性文化的形成, 使中国公民从地域性存在走向世界历史性存在, 开始在全世界范围获得全面发挥其才能的手段, 在广阔的时空发展其本质和能力, 从而有了达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可能。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与此相联系, 市场经济对于人性的不断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样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伟大意义的研究, 虽然已取得不少重要理论成果, 但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继续研究探讨。如: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 现有的研究还停留在一般性肯定中, 缺少具体的分析和规律性的认识。而这一研究如果不深化, 我们对于中国经济转轨的理论总结便是不全面甚至不深刻的, 我们便无法真正解开中国改革成功之谜, 也无法真正将以中国为分析范本的过渡经济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再如: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关系, 其中不乏有规律性的认识, 值得我们去深入钻研和总结, 但目前的研究还远没有到位。还有, 邓小平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及其在中国的成功运用, 有着方法论上的诸多启示, 这是新世纪社会科学创新应遵循的重要轨迹, 但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是十分欠缺的。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
1.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并且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为邓小平理论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 而且也为这一理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2.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发展, 是社会主义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新贡献。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 邓小平首次科学地阐明了公有制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
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述, 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重大突破,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但受各种条件 (特别是历史条件) 的限制, 需要后人不断丰富发展,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邓小平为社会主义选择了市场经济, 既是大胆的, 又是正确的, 其意义更是极其深远的。因此, 已有研究成果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定位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这是十分准确和恰当的。
参考文献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三
作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集大成,《资本论》问世已经一百多年,资本主义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它的基本原则仍未过时,仍然是我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有力武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创造性运用《资本论》理论和方法的典范,充分彰显了《资本论》的科学价值。
一、《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源流”关系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坚持和正确运用了《资本论》理论的“硬核”。唯物史观作为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研究中得到详尽的证明和具体运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为指导,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本身发展的有机统一,既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同时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促进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点,也是设计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点所在。《资本论》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部理论体系严密而完整的经济学巨著,并自始至终贯穿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是要从理论上回答怎样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突破集中体现在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等领域。
《资本论》的科学原理是同其科学精神——与时俱进的品质紧密交融的,是唯物史观视域中抽象的一般原理与具体的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不断克服不顾社会和历史条件变化,僵化、教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资本论》的一般经济原理和规律。有人认为,既然《资本论》发现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其得出的经济理论观点和结论反映的就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不可否认,《资本论》批判的目标指向非常明显,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资本论》中包含一切社会都适用的一般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l卷序言中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尽管这里的“现代社会”是指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资本论》是把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它的特殊社会实现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这就必然要阐明有关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即使是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阐述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如果抽去资本主义的特定关系,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首先,《资本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资本论》虽然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但是有关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原理,在其中也有很多设计。其中不乏被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预见。《资本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资本论》对市场经济问题、资本运动过程、市场运行机制、流通理论和市场理论以及扩大再生产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特征结合起来的产物。邓小平同志大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他吸收和采用了《资本论》的很多观点、方法和理论阐述,使之成为他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在邓小平同志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关社会主义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等的阐述中,都可以看到上述所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相关阐述的影响。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上述几个方面相适应,还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三、研讨《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充分认识和学习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相关阐述,并以其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同时要注意吸收当前经济学研究的重大成果,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才能够取得不断的进步,才能够保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系统过程的顺利、健康进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诸多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当然,我们也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使之作为我们观察和理解问题的钥匙,作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基本指导性思想。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四
2012年5月9日
1、市场经济:是指商品经济的实现形式,是通过市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2、市场经济的根源是社会分工中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个别劳动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即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才能使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3、市场经济的特征: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企业行为的自主化、经济关系的市场化、经济管理的法制化、宏观调控的间接化、保障事业的社会化。
4、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
5、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规律,制约着市场经济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一,在所有制上,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功能,使之更加有力、灵活、有效,也更能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一个基石六个支柱构成。一个基石是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六个支柱是指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法律体系。
8、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有制含义中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所有股份。
9、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要全面认识公有资产的内涵;要从质和量的统一上把握公有资产占优势;公有制占主体在战略布局上要体现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要从控制力的体现上把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为主体是就全国范围而言,而且是就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有所差别;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
10、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12、决定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因素:经济形式、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13、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竞争来调节运行的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在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机制,竞争机制是关键机制,供求机制是重要机制。
14、市场机制的特征:第一,经济主体分散决策;第二,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活动;第三,主要通过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调控资源的配置过程;第四,按生产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进行分配。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特征:第一,市场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二,市场机制的作用离不开国家必要的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
1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条件:第一,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第三,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第四,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计划体制。
17、市场体系:是指各类市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18、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作用:
第一,市场体系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物质形式。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载体,是价值规律、市场机制作用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都是通过市场进行的。第二,市场体系是经济主体活动的舞台。一是企业所需各种生产要素唯一的供应渠道,二是企业产品销售和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三是市场机制借以激发企业活力、约束企业行为使之合理化的基本物质条件。
第三,市场体系是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媒介。市场体系是政府与企业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同时服务于政府与各市场主体,是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媒介。
第四,市场体系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不间断地进行,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政府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政策、经济规划和经济手段,来调节市场上各种经济参数的变动,以此来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向。
19、健全完善我国市场体系的基本途径:第一,要继续发展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资料市场;第二,重点培养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第三,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价格形成机制;第四,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第五,健全市场法规体系,完善市场运行秩序。
20、宏观调控: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调节与控制,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21、宏观调控的意义:第一,可以使整个国民经济沿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的方向发展,及时纠正微观经济运行背离国民经济宏观目标的倾向,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第二,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校正市场缺陷,协调市场关系,完善市场机制的功能,从而为建立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规划、形成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是市场,而不是企业。
23、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总量平衡、结构优化。
24、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物价基本稳定、经济适度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5、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
26、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制度。
2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理顺产权关系。
29、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措施:第一,继续推进政企分开;第二,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第三,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第四,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30、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必然表现出与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按劳分配不同的特点:实行按劳分配的范围不同;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尺度和标准不同;劳动报酬的形式不同;劳动报酬有名义水平6 和实际水平的差别。
3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要性:第一,是深化经济体系改革的分配;第二,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第三,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需求。
32、在实践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一,从总体上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坚持“效率优先”才能“兼顾公平”。因为只有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大,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才有东西可供分配,才有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第二,效率优先应以兼顾公平为条件。从长远看,没有适当的公平,也不会有效率的提高,因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不仅会使经济发展失去动力,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
33、社会保障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第一,可以影响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发展;第二,可以合理地实现社会共同必要消费基金的分配;第三,可以合理地实现个人收入中一部分延期用于必要消费基金的分配;第四,可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稳定。
34、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第一,打破常规,筹集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启动资金;第二,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第三,按照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确定其资金来源,建立资金预筹积累机制;第四,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35、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在量上的持续增加。
36、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一,货币资本投资的增加;第二,技术进步与知识存量的增长;第三,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与人力资源的开发。
37、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
38、经济发展的特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产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社会福利的增进;社会总需求不断扩大;国际经济关系扩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39、“三个转变”: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0、经济发展战略的涵义、内容和特征:
经济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决策。
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战略重点是指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它部分得以解决的关键。战略步骤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阶段性要求,战略步骤的每8 一步实施都要为下一步打下基础,任何一步的失败都将影响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战略方针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经济发展战略的灵魂。
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特征。
4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涵义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经济增长、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措施是:第一,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第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2、世贸组织的主要职能:第一,组织实施世贸组织负责管辖的各项贸易协定、协议、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各项协定、协议的目标;第二,为成员提供处理各协定、协议有关事务的谈判场所、谈判准备和框架草案;第三,解决各成员之间发生的贸易争端;第四,定期审评各成员的贸易政策、法规;第五,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
43、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互惠互利进行贸易原则、通过谈判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原则、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鼓励经济发展与改革原则、贸易法规透明度原则。
44、走向国际市场的基本形式:对外贸易、利用外贸和对外投资、引进技术和技术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国际旅游业。
45、健全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生产有赖于法制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有赖于法制建设;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法制建设;市场经济的国际化有赖于法制建设。
46、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7、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第一,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原则;第二,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原则;第三,立足国情,吸收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原则;第四,改进立法程序、合理规划部署的原则;第五,破旧与立新协同并举的原则。
48、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第一,会破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第二,会使银行业无法正常进行;第三,会使市场经济难以向高级阶段发展;第四,会使广大公众对文明社会的美好信念产生动摇;第五,会破坏社会的法制基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五
练习一
学校: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题
1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
2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内部和外部各构成要素、各环节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方式及其动作机理。经济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4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是明确的产权界定。
二、名词解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问答题
1、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创新需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2、为什么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3、试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六
另外效用理论是马歇尔对需求规律分析的出发点。他认为,需求就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由物品的效用来满足,一物对任何人的全部效用,将随物品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效用只表示购物者对物品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一定的,存在保和点。通过分析可得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价格越高,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少。
而这个理论在我国却有很大的误差,比如奢饰品价格虽然很高,但是我国对奢饰品的需求却是最大的。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善。还有我国目前物价非常的不合理,通货膨胀导致钱越来越不值钱。这是为什么?
在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正如资本主义不可能搞计划经济一样,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完全不相容的。如果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那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而变成资本主义了。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七
一、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元经济理论是由刘易斯率先创立, 是一种从经济结构上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后来经过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等人的完善, 形成了理论界所称的“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也称二元经济理论。
该理论认为, 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在这个二元经济结构中, 并存着两大经济部门:现代部门和传统维持生计的部门。现代部门采用现代生产方式, 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生产规模一般较大, 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传统维持生计部门采用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技术落后, 生产规模较小, 且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
在传统部门中, 由于劳动力过剩, 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 因此工资水平要低于现代部门。在现代部门中, 由于工资水平比传统部门高, 因此吸引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转移, 愿意就业的人数要大于需求的数量。而传统维持生计部门由于劳动力转移减少的数量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所填补, 因此, 在现行工资条件下, 劳动的供给超过了对其的需求, 劳动供给是无限的。
刘易斯认为, 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剩余, 即通过利润的再投资来增加新的资本和吸收更多的非资本部门的劳动力, 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此反复, 不但资本主义现代部门不断扩大, 而且利润、储蓄和资本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直到多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
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 工业增长会受到限制。同时,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可能会造成失业、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问题。
二元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做出了深入的剖析,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动规律。
二、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元经济理论作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对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也是适用的。从二元经济理论来看, 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非常明显。
中国存在如刘易斯所说的两大部门, 城市现代部门和农村落后部门, 相当于二元经济理论中的现代部门和传统生计部门。城市工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技术先进, 生产率较高, 能够生产计算机、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等技术复杂的产品。而农村农业部门, 还没有实现现代化, 技术水平低, 使用锄头、镰刀等比较落后的生产工具。同时, 农村劳动力过剩, 存在大量潜在的过剩人口, 农村居民比较贫困, 生活水平低。而城市现代部门收入水平较农村部门高, 城乡差距较大。
正如刘易斯分析的那样, 中国的传统部门由于劳动力过剩, 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居民, 过剩人口正不断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规模庞大的农民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梭于中国各大城市, 不仅是中国奇特的风景线, 也是二元经济理论正确性的有力证明。
三、二元经济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当前, 中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项优惠政策都指向了广大农村,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被放在重要位置, 但是, 在种种豪气冲天的口号下, 在一系列美好憧憬中,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们不能忘记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深刻剖析。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二元经济理论实际上揭示出这样一个结论,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 其实就是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的过程, 也是现代部门不断扩大, 落后部门不断缩小的过程, 同时也是现代部门不断吸收过剩劳动力的过程。这一结论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一个初衷, 就是提高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社会和谐。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光靠目前的“多予, 少取”的手段是难以成功的。因为根据二元经济理论, 传统落后部门存在过剩的劳动力, 在过剩的劳动力被现代部门吸收完毕以前, 工资水平是不会上升的。而中国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显然是过剩的, 大约七八亿农民在农村经营农业, 所以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要增加农民收入, 该怎么办?众所周知,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多予少取”能“授人以鱼”, 但不能“授人以渔”。要授人以渔, “渔”从哪里来?由于反映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的恩格尔系数不断变小, 人们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持续下降, 从而使人们在农产品支出上的比重也趋于下降, 农产品价格缺乏有力支撑, 所以农业部门普遍来说缺乏比较利益。这就使“渔”不可能来自于农业部门, 只能来自于其他部门。也就是说, 相当部分的农民只有放弃经营农业, 才有条件获得“渔”, 才能提高收入水平。
这就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而不是简单地帮农民建房子, 给予补贴, 也不是简单地培训农民生产技术, 告诉他们什么该种, 什么不该种。因为这样只会使贫穷得以暂时缓解, 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各种惠农政策,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有助于他们继续留在农村, 长期经营农业, 从而使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 最终导致的后果可能是扬汤止沸, 延长贫穷阵痛的时间。
(二) 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相结合
提高农民的收入, 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许多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但如何转移却是一个难题。根据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经济理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现代部门的扩张, 只有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壮大, 才能不断吸收落后部门的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现代工业部门有了很大的发展, 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减少了农业人口,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要转移更多的劳动力, 必须进一步发展现代工业部门。
当前, 我国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给人一种错觉, 好像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部门, 要让广大农民通过更有效地经营农业提高生活水平, 而与工业发展没有关系。但是通过二元经济理论分析, 我们发现, 提高农民收入, 重点不仅仅是发展农业, 更主要是发展工业, 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工业发展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果不紧密结合工业化进程, 则可能舍本逐末。
(三) 与加快城市化建设相结合
现代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以其巨大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 吸引各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 也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农民工要进城。但是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 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会带来污染、拥挤等“城市病”问题, 会使城市不堪重负。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正好应证了这一点。中国城市的现代部门规模较小, 农村落后部门规模则较大。规模小、数量少的城市体系, 难以承载如此庞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从而降低了农民转移的速度。因此, 在加快现有城市发展的同时, 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就成为重要选择。
这要求政府在农村的城市化建设方面要搞好规划和布局, 围绕城市化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的建设, 在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的同时, 引导相关工业产业聚集, 促使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以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总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 紧密结合工业化进程, 紧密结合城市化建设, 才能最终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新农村建设, 准确地说, 不应该是农业部门和农村部门的扩张, 而是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
摘要:二元经济理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在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相结合。
关键词:二元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城市化
参考文献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八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F091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直接渊源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目前其主要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经济理论,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创新成果。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十四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最新认识和历史性飞跃 。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主要包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等。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长期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体现和最新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的经济科学,其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
2.1.1 概括和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后,以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等人的积极思想成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确立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2.1.2 揭示了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律,确立了基本经济范畴,形成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较为完整的经济学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研究和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它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其主要内涵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以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基础,研究领域涉及到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政府管理、人与环境等等诸多方面,逐步成为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学说。
2.1.3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与时俱进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或价值观、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以及基本的制度规范。但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经济理论体系的特有主题、活的灵魂和不竭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史、系统经验和丰富的实践,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2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和改革是我国现阶段的两大主题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
2.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新中国建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我国确立了公有制的基础地位,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革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指出“公有制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十七大报告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2.2.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经济体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改革模式,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地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体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解决了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回答了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结合,怎样结合的问题,直接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从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围,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使非公有制经济能够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等竞争,这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也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突破了把公有制实现形式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并不影响公有制性质的新观点。这为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对如何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9.哲学理论常识 篇九
2、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2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即世界本原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3、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他是错误的5、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
6、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揭示的规律不同。哲学是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是以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哲学研究并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具体科学研究揭示的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存在的特殊规律。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对各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8、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予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它用孤立、静止、片面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关系: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表现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二者的联系表现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别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1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12、物质五种基本形式:凡是物质都在运动,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根据科学已达到的水平,按照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物质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五种基本形式。
1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1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要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第二位的。全面准确地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前提。
15、联系: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和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
16、量变质变规律。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17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1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综合体现。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
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19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的关系或属性。
20、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或者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
2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它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理论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22、范畴就是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23、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有五对,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24原因和结果
含义①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②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即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两者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作用于原因(反馈调控),互为因果。
③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因果双方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25、必然性和偶然性
含义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②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的对立:
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
①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而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
②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而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二者的统一:
①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
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注解1):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 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是相对的。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②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③现实性(现实)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现象的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和现实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②二者的统一:
Ⅰ)二者相互依赖,现实性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可能性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当中;
Ⅱ)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和转化而来的,同时它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这种新的可能又将转化为新的现实。客观事物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27、内容和形式
含义
①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②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对立的统一关系
二者的对立:
内容和形式是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两者是对立的。
二者的统一:
①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没有无形式的纯粹内容。
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阻碍的作用。
③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注解3)。内容与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只是对特定的事物和确定的关系才有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28、现象和本质
含义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的对立:
①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本质与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不过本质的含义更广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本质是同一类现象的一般共性。
③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④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深刻单纯的。
二者的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①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态。
②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
③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2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0、什么是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这样,经济基础的价值率等于所有生产关系的价值率之平均值,31、什么是上层建筑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社会综合结构,就称为上层建筑。
3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发展的产物,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可以把经济基础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主体,把上层建筑看作是为这一社会性主体服务的社会事物。根据广义价值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的价值率Ps围绕经济基础的平均价值率Plo上下波动,即,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并不断扩展其存在规模;上层建筑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不断缩小其存在规模,直至完全消亡。总之,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基础的价值率决定着经济基础对于它的选择倾向性,决定着它的存在与灭亡。
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5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有机统一
36、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鲜明而具体地概括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2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4、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SUI;
5、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科学理论;6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广泛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各个实践领域。
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39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到本世纪(即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0、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
41、“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4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43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
44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4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47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基本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48、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同时,精神文明并不会随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表彰,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A.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
B.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市文明程序的显著提高
C.在全社会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5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52、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物
53一国两制,指的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亦为于香港及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
5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56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必须把发展作为党的执政举国的第一要和; 2又好又快的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浃和质量;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6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5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58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59科学发展观要求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0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十
在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下,财务行为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个载体就是网络,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将个人和团体的财务行为都归入到财务工作中,在整个网络内的人员都要监理非常强的大局观和整体观,在实际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保证企业和集体的利益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将企业的概预算管理放在三个维度上去执行,将三个维度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就使得三者能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从而也使得企业的概预算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企业价值的联动增长。
2.2重视个体、团体和企业预算管理的博弈
传统的经济社会学实际上主要强调的是个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博弈,但是社会经济学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当前更加重视的是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将权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概预算进行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企业概预算工作在机体权力中的制约和纵向配置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远的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将个人成员退出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也更好的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此外,社会责任的压力是企业生产活动所要承担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压力,实际上,企业运行的过程中社会会给其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在企业运行或者是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将这些无形的资产变得更加有形化和物质化。
2.3改进企业预算管理的控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经常会打乱企业的长、短期战略目标,但是我们不能因此简单否定现有的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应将完美实现计划,作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随机应变,充分发挥预算控制能力作为关键要素,加以执行。
3结论
11.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十一
关键词:集体主义;民主法治;计划经济;自由主义
一、哈耶克所代表的新奥地利学派以及本书出版的背景
哈耶克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杰出知识份子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经当过兵,退役后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期间师从维塞尔和米塞斯,也正是米塞斯将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授给哈耶克,后者则一生奉行了这个思想,并被视为30年代新近崛起的凯恩斯学派终身的对手。
以哈耶克和米塞斯为代表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继承了奥地利学派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致力于经济行为理论、资本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及货币理论等问题的研究而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核心思想在于注重市场竞争的行为性、过程性。此外,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还包括行为理论,效用理论,货币经纪周期理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反对社会主义等。
1944年《通往奴役之路》出版时,作者所在的英国正饱受经济恐惧症之苦——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已经摇摇欲坠,经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并目睹希特勒上台的哈耶克,很清醒的认识到干预主义理论的谬误,对于“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的现状和前景深感忧虑。正是基于这种紧迫的情况下,哈耶克奋笔疾书,写下了后来成为阐述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理论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如哈耶克在该书自序中所言,《通往奴役之路》的大部分核心思想都来自他1938年一篇论文题为《自由与经济制度》。
二、哈耶克眼中的计划经济
1.计划经济的经济思想
如果说自发秩序是哈耶克的社会理论的基础,那么经济适度便是这种社会理论的最好应用了。哈耶克以为,人类社会自动产生的文明结果就是市场经济,在原始社会中也就是私有制出现之前,其他的交换形式依然存在,但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最后形式的现在是自由市场,这非常有力地说明了如今的市场制度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对来说最为合理的而且完善经济制度了吧。因此在哈耶克的眼中,自发形成和演化的秩序是一对孪生理念。我们社会之所以从野蛮进入至文明,市场机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对古典自由主义学派的回归,哈耶克运用自生自发的市场秩序重新把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给解释了。
该书第二章的开篇引用了艾利·阿列维的名言:“社会主义者信仰两种截然不同甚至也许是相互矛盾的东西:自由和组织。”哈耶克直截了当的揭示了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内在矛盾。某种意义上,实行社会主义必然意味着废除私有企业,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创造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决策者的计划指令取代了市场配置,中央的计划机构取代了为利润而工作的企业家。哈耶克进而论证了经济计划的“不可能”,以及集体主义几乎必然导致的独裁统治。计划经济下,由于缺少市场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引导,很难确定每一单位的资源在各个部门的边际产出,也就没有了分配资源的标准。我们现在很难想象中央集权的计划机关通过把新古典经济学为证明市场的有效性而做出的假设当做现实本身进而模拟出的竞争市场能够告诉全社会应该生产什么,怎么样生产,为谁生产,定多少价格。既然没有了市场“无形的手”的引导,那么该怎样分配,或者,计划经济该怎样计划,这就给“社会的代表”们留下了操作的空间。进一步的,原本出于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的初衷而集中起来的社会财富完全落入了社会上一少部分的当权者手中,其后果显而易见,各种有关系的社会群体能够轻易得到“计划”,而更多的平民只能是等待被计划。
2.计划经济之于法治
法治的意义就是说政府在全部行动中都受到事前承诺规定并宣布的所有规则的约束,然而这种规则会让一个人很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测到当局者在某一种情况中会如何来使用它的这种强制性权力,以及根据对这些的了解来规划它自己个人的事务。与此同时,哈耶克说道,并不是仅仅是政府的所有行动都通过立法机关的正式授权后,法治就会继续被保持下去。他认为法治以及政府的所有行动与是否在法律的层面上合法这一问题并没有什么大的联系,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机关授权政府享有无限的权力,这样一来政府的任何所作所为都能很合法,但仍可能不符合法治。事实上,纳粹统治下的德国,希特勒是以严格的合乎宪法的方式获得无限权力的,但是谁会认为德国实行的是法治呢?
三、反思
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驱使他反对任何形式的集体主义存在。在本书中,哈耶克先是通过无知的知识论否定了经济计划的可行性;接着哈耶克又通过人造秩序和自生自发秩序的对比,说明在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有效的。但是,哈耶克显然对于大众的理性以及自发秩序表现得过分自信了。在人类的知识无法设计出计划经济所需要的各种计划时,人类同样也无法自发形成有效市场。诚然,在今天看来,兰格提出的“计算机社会主义”理论是幼稚的,但是,在没有政府引导的市场中,仅仅依靠理性人假设避免系统性风险是不太可能的。作为一部政治性的书,该书中的部分观点带有作者的价值判断,在此,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正如哈耶克本人所言:“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我们作为中国当代的青年,更应该从书中的观点汲取经验,清醒的认清现实,避免重新走上计划经济的老路。(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哈耶克. 王明毅,冯兴元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赵恩朋,朱军.自由至上主义:哈耶克的自由政治观梗概.法制与社会.2009(06)
[3]肖炳兰,黄礼娥.评哈耶克对计划经济的批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04)
[4]高国顺.经济自由与资源配置效率——兼评冯·哈耶克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湖北大学学报.2001(2)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十二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一、新经济政策
( 一)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新经济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开始显现, 并且危及到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胜利之后, 面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这一特殊环境下对维护苏维埃政权确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 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也开始凸显, 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农民对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这集中表现在富农暴乱不断、播种面积下降、粮食歉收等等。工农联盟面临濒临分裂的局面。
新经济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是俄国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现实国情无法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必须首先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虽然从农奴制改革以来, 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显著发展, 但是其发展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再加上三年的国内战争给苏俄的工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使苏俄的经济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
由于以上的原因, 再加上当时列宁等人存在企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思想, 导致其无法及时改变工作方针。而1921 年3 月发生的科朗施塔德水兵叛乱更是让列宁等人意识到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制定符合苏俄实际国情的方针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新经济政策由此产生。
( 二)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第一,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战后余粮收集制的继续实行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的生活水平降低, 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也与日俱增。为了缓和与农民的关系, 更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1921 年3 月21 日, 苏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和原料征集》, 标志着余粮收集制的结束, 粮食税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为: ( 1) 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农民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安心经营,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 2) 税额比余粮征集制少, 随着工业和运输业的恢复, 工农业产品能正常进行交换, 税额还要进一步减少; ( 税额在每年春耕前公布, 依每个农户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勤劳经营者以奖励, 不按期纳税者罚款; ( 3) 纳税后剩余产品,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允许在地方范围内自由交换。[1]之后又通过将实物税改为货币税的方式完成了从粮食税到货币税的改革, 粮食税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 它通过减少征收额度、确立奖罚制度等措施尽可能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 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稳定了农村的形势。粮食税的实施为迅速恢复农业生产, 提高粮食产量创造了前提, 对巩固工农联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对国家资本主义的扶持与发展也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失败, 使列宁认识到小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在苏俄仍然占主导优势, 因此要实现苏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采取利用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 活跃苏维埃俄国的经济, 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经济基础。
苏俄主要采取租让制、租借制和合作制这三种方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租让制是苏维埃政府与国外资本家签订合同, 将其无力经营或者经营不好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 允许他们利用苏俄的生产资料并且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生产。租借制则是苏维埃政府与国内资本家签订合同, 使其拥有某些国企、油田、森林、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权。合作制是指农民或者小生产者在自愿的前提下组成合作社,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通过采取上述三种方式从而实现推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的。
上述政策的实施不经使苏俄获得大量资金、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 而且对改善民生, 稳定社会起了不小的积极作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为以后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 利用市场关系, 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
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 使列宁认识到以苏俄现有的生产力水平, 想要取消市场、商品是不现实的。要想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就必须利用市场, 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正如列宁在1921 年12 月的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 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 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同农民唯一可能的结合, 是促使经济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2]
为了发展商业, 苏维埃政府通过批准建立市场交易所, 作为主要的商品批发市场、恢复俄国之前广泛流行的定期集市贸易、取消了商品交换的区域限制, 使商品和工资等实现货币化等方式来达到发展市场, 恢复商品流通的目的。与此同时苏维埃政府还采取将国家掌握的大量商品储备物资投放市场以稳定物价、利用非指令性计划对市场进行控制和干预、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对私人资本主义和自发势力进行监督和统计等措施确保市场的社会主义性质。
通过这些措施, 城乡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人们的生活物资变得逐渐丰富起来, 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认同。对巩固社会主义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
新经济政策涉及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 它集中体现了列宁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 科学地阐释了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规律等问题, 从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一) 各国人民必须依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
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 使列宁意识要在苏俄实现“直接过渡”是不现实的。因为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只有具备实力雄厚的大工业基础, 才能保证实现直接过渡的任务。但以苏俄当时的经济水平明显达不到“直接过渡”所要求的经济基础。因此, 列宁依据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 由该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状况决定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论证了苏俄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社会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 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恢复与发展经济, 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新经济政策也由此孕育而出。
列宁在推行新经济政策时反复强调苏俄特殊的国情。他在俄共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 有在几十年中形成的农业雇佣工人阶级……俄国的情况不同, 这里产业工人仅占少数, 而小农则占大多数。”[3]而且, 列宁也客观地指出: “我们目前正处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 就是说, 我们俄国无产阶级在政治制度方面, 在工人政权的力量方面, 比英国或德国都要先进, 但在组织像样的国家资本主义方面, 在文明程度方面, 在从物质和生产上‘实施’社会主义的准备程度方面, 却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4]由此可见, 列宁已经认识到苏俄“小农占大多数”和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实际国情。这样的国情决定了, 在苏俄采用“直接过渡”的方式是不切实际的, 只有通过采用一系列“中间环节”实现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面对党内部分同志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的言论, 列宁强调, 苏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自己来找出路”的精神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要受教条主义的束缚, 以苏俄的实际国情为根本出发点,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创前进的道路。
( 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生产力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 列宁就指出: “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 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 随着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 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这个根本任务就是: 提高劳动生产率。”[5]列宁的这一论述, 事实上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 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思想。在列宁看来, 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尤其是像苏俄这样国内经济文化落后, 国外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 只有发展自身的生产力, 增强经济实力才能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并且不断壮大。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正是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提高生产力的精神。
新经济政策所包含的实行粮食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允许市场的存在等措施, 直接目的是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工农业生产, 改善人民的生活。根本上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和发展生产力, 改变苏维埃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对于党内有些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的复辟,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待退的观点。列宁从苏俄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资本主义相对与社会主义的确是一种倒退, 但是同中世纪制度、小生产制度等相比却是一种进步。因此列宁意识到“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 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 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 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6]
因此, 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要想得以巩固就必须将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家实力的现实需求要求苏俄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正好适应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 三) 社会主义建设应该采取“渐进发展”
列宁在正确分析苏俄经济文化落后国情的基础上, 同时吸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 逐步探索了适合苏俄国情的经济建设新途径, 即在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国家应采取“渐进发展”的战略方针, 缓慢地、稳定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正是“渐进发展”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与应用。
为论述“渐进发展”思想的正确性, 列宁以苏俄的实际国情为根本出发点指出苏俄“小农占多数”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决定了其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渐进”的发展模式。首先, 苏俄是小农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 这就使苏俄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长期地同小农打交道, 必须渐进地发展。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明确强调: “俄国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当前主要任务, 就是要正确地规定并实行一些必要的办法, 以便领导农民, 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 通过许多渐进的过渡办法实现使用机器的社会化大农业”[7]同时, 面对苏俄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情况, 列宁意识到苏俄虽然可以在社会制度上“跨越”到社会主义, 但是苏俄现有的经济水平是无法跨越到马克思设想发展水平上的。所以要发展经济只能在尊重其客观性的前提下利用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发展。因此, 列宁在俄共 ( 布) 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也指出“经济建设问题对于我们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这条战线上, 我们应当慢慢地、逐步地———图快是不行的———而又坚持不懈地提高和前进, 以取得胜利。”[8]列宁这里就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建设要采取“渐进发展”的思想。新经济政策所主张的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实行粮食税发展小农经济; 抓住市场这一环节, 促进货币流通和商品买卖等一系列措施实际上就是通过发挥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 将其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既然, 在实际过渡过程中采用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等中间环节, 那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具体实践也只能是渐进的过渡了。
三、结语
正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的实际国情, 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21 年- 1922 年收购了3800 万公担粮食, 而在1925 年- 1926 年收购了8000 万公担粮食。1925 年播种面积达到战前水平。1921 年- 1924 年国有大工业生产量增长了1 倍, 保存了工人阶级的基本骨干, 从1923 年起, 在国营企业工作的工人数量开始增长。创建了一些商业银行, 1924 年春完成了货币改革, 实现了币值稳定。[9]但是之后斯大林抛弃了新经济政策, 导致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日趋僵化, 并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认真研究新经济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对苏联进行深入研究, 正确理解列宁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指导意义。
1922 年10 月, 列宁在回答《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的提问时说: “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 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 第二, 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做‘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10]列宁在这里已经明确说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基本生产资料属国家所有的前提下, 通过实行国家调节市场,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将工业与小农经济结合起来; 发展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 用市场原则改革国家经济管理体制, 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 形成全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局面, 将新经济政策的俄国, 建设成社会主义的俄国。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完善标志着列宁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而且体现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求真务实、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精神实质。
中国与苏俄有着相似的国情, 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借鉴了列宁的相关思想,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对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并由此开辟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新经济政策”精神的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发展。所以认真研究新经济政策, 对于发掘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对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梅明, 李鹤亭, 江静兰等译.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 (第1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4:232.
[2]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229.
[3]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50.
[4]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204.
[5]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3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168.
[6]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301.
[7]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4.
[8]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4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336.
[9]陆南泉, 姜长斌, 徐葵, 李静杰.苏联兴亡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8.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十三
胡
怀
国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是以色列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97年起),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他于1946年生于前苏联,1957年移居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9)和硕士学位(1971)后,于1974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到特拉维夫大学任教,并多次在哈佛大学(1982-83、1988、1991-92、1996-97)和麻省理工学院(1983-84、1987-88)等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先后当选为经济计量协会会员(1986,2000年为会长)、以色列经济协会会长(1989-1991)、美国经济协会外籍荣誉会员(1991)和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外籍荣誉会员(1993),并获得马哈拉诺比斯纪念奖章(印度经济计量学会,1990)、以色列奖(1991)和伯恩哈德-哈姆斯奖(1998)等多项荣誉。
赫尔普曼是一位博学多产、富有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的经济学家,自1974年起出版或编辑了13部著作、发表了120余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近来颇为活跃的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领域,赫尔普曼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尽管他所涉猎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但其脉络和研究方法却是相当清晰的:作为以色列的经济学家,赫尔普曼的学术研究大多与开放经济密切相关;作为富有合作精神的学者,赫尔普曼的许多研究是合作完成的,从中不难发现他的研究脉络:在1980年前,他主要和特拉维夫大学的同事合作,研究重点是以色列所关注的财政理论、城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金融理论;在1980年以后,他更多地立足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与美国一流经济学家合作创立新的理论体系,研究重点是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在80年代,赫尔普曼主要与克鲁格曼合作,先后出版了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融合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学术巨著《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1985)和论述不完全竞争下贸易政策问题的《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1989),从而确立了新贸易理论奠基者的地位。1980s末开始与格罗斯曼合作,提出了以有意识的R&D活动为创新的来源、以创新的垄断收益为动力的新增长理论,与罗默(1990)和阿洪&豪伊特(1992)共同构成了第二代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并以其对贸易、创新和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而独具特色。最近则与格罗斯曼一起研究政治经济学,出版有《特殊利益政治学》(MIT,2001)和《利益集团和贸易政策》(普林斯顿,2002)等。鉴于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重要性以及赫尔普曼的突出贡献,本文拟重点评述赫尔普曼在这两个领域的学术贡献;同时,由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是它们的共同基础,我们拟结合赫尔普曼(1984)的论述,先对这些基本概念及相应的处理方式做概要的介绍。
一、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
在当代经济学文献中,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等愈益成为频繁出现的词汇,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是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共同基石。以国际贸易为例,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学家注意到战后的国际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的巨大增加,而这是传统的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为了解释这一经验观察,经济学家转向了收益递增或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而这必然意味着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同时,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1977)和兰开斯特(1979,第9章)对产品差异的处理方法,为深入研究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易于处理的分析框架。因此,发轫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新贸易理论,与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等概念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在为《国际经济学手册》撰写的《收益递增、不完全市场和贸易理论》(1984)一文中,赫尔普曼对这些重要概念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分析了它们对国际贸易、尤其是贸易模式和贸易得益的影响。在这篇综述性、但不乏创新性的论文中,赫尔普曼对规模经济、竞争的类型、产品差异和进入限制等的处理方法及其对贸易理论的含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规模经济(包括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行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国家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和世界范围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和国际贸易的不同含义。
(1)规模经济。赫尔普曼(1984)指出,规模经济包括内在于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在于企业但内在于产业(或国家、世界)的规模经济。前者主要有两种度量方法:一是根据生产函数,一是根据成本函数。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例,第一种方法意味着对于任何1有fvfv,其中f和v分别是生产函数和投入向量;第二种方法意味着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由于该方法能够度量每一点的“局部”规模经济性,赫尔普曼喜欢用这种方法)。对于外在于企业但内在于产业(国家或世界)的规模经济而言,如果企业的产出yfv,Y对产业(国家或世界)产出Y的弹性为正,则意味着在产业(国家或世界)范围内存在递增收益。根据赫尔普曼的论证,即使不同国家的偏好、相对生产率和相对要素禀赋等完全一样,世界范围的规模经济和一国范围的规模经济均能引起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
(2)竞争类型和市场特征。收益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涉及到关于企业行为的各种假定,这些假定对市场结构和贸易模式有重要的影响。赫尔普曼总结了两个方面:其一,企业的竞争类型,包括完全竞争、伯特兰(价格)竞争和古诺(产量)竞争;其二,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自由进入或存在进入障碍、同质产品或差异产品、一体化市场或市场分割等三个方面。赫尔普曼认为,一旦将收益递增引入分析框架,第二个方面的假定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即使每个产业仅有一个垄断企业,“自由进入”仍会迫使企业采取平均成本定价,从而使得整个行业表现为不变规模收益。根据赫尔普曼的分析,竞争类型和市场结构特征对贸易模式和贸易得益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假定存在两个规模不同但偏好相同的两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具有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两个行业。那么,较大的国家将进口垄断行业的产品、出口竞争行业的产品,而较小的国家则在垄断行业享有比较优势。
(3)产品差异。将产品差异纳入模型是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共同特征,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1977)提出的方法(D-S方法),它假定消费者偏爱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兰开斯特(1979)提出的方法,即假定每个消费者的心目中有一种最理想的差异产品,所有偏离其理想形式的差异产品在进入效用函数时要经过兰开斯特补偿函数的调整。具体而言,D-S方法假定消费者对于某种产品i的子效用函数形式为uiyi1,,yinnyk1ik1,其中yik是消费者对产品i第k种差异形式的消费量。显然,1产品i的差异形式越多,消费者从产品i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水平就越高(例如,假定消费者对各种差异形式的消费量相同,则uinyik,即n越大则ui越高)。兰开斯特(1979)则假定产品i产生的子效用函数形式为uiyi,diyihidi,其中di是产品i距离其理想产品的距离,hi是兰开斯特补偿函数(它是hi01的递增的凸函数)。这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含义:在D-S方法中,不同差异形式之间是完全替代的;但在兰开斯特的方法中,不同差异产品的替代性有所不同(取决于它距离理想差异产品的距离)。由于D-S方法能够产生不变的、由唯一给定的需求弹性(当n很大时),能够大大简化模型的分析,因此几乎所有新增长理论和大多数新贸易理论文献均采用了D-S方法。不过,赫尔普曼最初使用的是兰开斯特的方法,后来才开始注意D-S方法(也许归功于克鲁格曼)。
三、新贸易理论
早在赫尔普曼和雷辛(1978)一书中,赫尔普曼等人就针对经济学界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相互独立论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立足于不确定性、融合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并能够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做出统一解释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初次显示了赫尔普曼构建庞大理论体系的魄力和能力。不过,赫尔普曼的成名之作仍是与克鲁格曼合作出版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1985)一书。该书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理论的最新进展,提出了融合完全竞争下的传统贸易理论和不完全竞争下的新贸易理论的新体系,是新贸易理论里程碑式的作品。稍后出版的《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1989)着重于对不同情形下的贸易政策进行分析,可视为前者的姊妹篇。
在论述新贸易理论的第一篇论文赫尔普曼(1981)中,赫尔普曼通过一个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产品(食品和制造品)和两个国家的2-2-2一般均衡模型,初次提出了综合传统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方法)和新贸易理论(即体现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张伯仑方法)的分析框架。不过在对产品差异的处理方式上,该文采用了兰开斯特的方法。这篇论文的基本结论包括:赫克歇尔-俄林原理可以解释产业之间的国际贸易,而产品差异、收益递增和张伯仑不完全竞争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两个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异越大,产业内贸易在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反之越小;如果资本和劳动的重新配置提高了资本富裕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降低了资本稀缺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且以国民收入衡量的国家规模保持不变),则国际贸易量将增加;同样,如果保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而各国的相对规模可以变化,那么减少各国规模差距的资源重新配置将扩大贸易量,而使各国规模差距变大的资源配置将降低贸易量等等。
因上述论文而在新贸易理论方面初露头角的赫尔普曼,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结识了卸职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并返回MIT的克鲁格曼——他在1979年的论文中应用D-S方法提出了一个简洁的新贸易理论模型。二人合作(1983-84)的结果是新贸易理论经典著作《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书的出版。该书的主旨是将侧重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新贸易理论与立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融合,从而提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在对传统贸易理论(要素比例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后,他们首先对处理收益递增的几种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篇,类似于赫尔普曼1981的分析)。第三篇是该书的重心和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在对D-S方法和兰开斯特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后,他们立足于差异产品提出了一套贸易理论,分别对差异产品情形下的贸易模式、贸易结构、贸易得益等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最后的第四篇中,他们对跨国公司及其对贸易问题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该书的基本结论是(国内已有中译本,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产业内贸易、无法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和贸易的福利含义等重要的国际贸易现象,而一旦将差异产品、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贸易理论,就能大大简化、深化和扩展贸易理论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尽管如此,传统的贸易理论在完全竞争和不变规模收益情形下仍然适用,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而非替代。也就是说,传统贸易理论将各国之间的差异视为国际贸易的基本动因,而新贸易理论则引入了另一个重要动因:规模经济和递增收益。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认为,除了传统贸易理论分析的贸易得益外,一个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世界的国际贸易还将提供额外的贸易得益:其一,贸易引起的收益递增产业的产出增加;其二,国际贸易在某些情形下将引起收益递增部门的生产在不同国家的集中,从而增加世界范围的产出、降低世界范围的价格而使各国受益;其三,国际贸易将加强竞争,在自由进入和退出的情形下将减少企业数目、增加每个企业的平均产出,并进而提供生产率;其四,由于消费者偏好消费种类的多样性,贸易能够通过增加差异产品的种类而提高社会福利。
在对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下的新贸易理论的“实证”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后,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一书中基于同样的目的,对新贸易理论的“规范”方面(即贸易政策)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该书的重点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不存在战略性反应情形下(即完全竞争或国内和国外一方是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的分析(第2-4章),一是对存在战略性反应情形下(即国内和国外都是不完全竞争的)的贸易政策的分析(第5-6章)。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认为,不完全竞争情形下的贸易政策,通常具有不同于完全竞争下的贸易政策的结果;市场结构对贸易政策的实际影响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行为的不同:在完全竞争下,企业的最优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在不完全竞争下,企业将使得边际成本等于预期边际收益。由于企业的预期边际收益不仅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而且取决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反应,因此贸易政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具有更为复杂的内在机制。一般而言,自由贸易政策对于不完全竞争的产业不是社会最优的,适宜的贸易政策能够改进社会福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这两部力作的结尾处均指出的,新贸易理论和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未来研究方向,是引入真正的动态理论。我们在下文可以看到,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1991)及一系列关于内生增长的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这一任务。
四、新增长理论
以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和李嘉图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悲观的经济增长画面,新古典增长理论通过把资本、而非劳动置于理论的核心而提供了不同的增长图像。不过,由于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长期经济增长不得不依赖于神赐之物——外生的技术进步。所谓新增长理论或内生增长理论,不外乎从经济本身寻找某种内在机制,使得资本收益递减不至于下降得太快。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放弃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假定,这正是AK模型的做法;不过,大部分内生增长模型则是围绕技术进步或知识积累的内在机制展开的,并以此克服资本收益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由于新思想的生产往往具有很大的固定成本和较小的边际成本,因此生产过程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知识积累或新思想的生产视为经济个体进行有意识投资的结果,那么就难以保留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反之,如果保留完全竞争的假定,则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对知识积累提供补偿。在这一重要问题上,有两种基本的处理方式:一是将知识积累视为其它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即其它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从而不需要对知识积累进行补偿;一是放弃完全竞争的假定,把知识积累视为R&D投资的结果(垄断利润构成了对R&D投资的激励),从而在模型中明确引入创新和技术进步。这两种处理方式,分别是第一轮内生增长理论和第二轮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赫尔普曼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基本属于后者。赫尔普曼对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和格罗斯曼合作完成的(从1990年开始合作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多数内容总结在《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一书中。现主要根据这部力作,简要介绍赫尔普曼等人关于新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明确指出,《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试图建立一种以内生创新为基础的增长理论,其中,创新源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进行的有意识的R&D投资,创新带来的垄断利润是企业进行R&D投资的基本动机。在对经济增长事实和传统增长理论进行了概要的回顾后,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分别在第三、四章中提出了以产品种类增加(可以理解为新行业的开辟)和产品质量改进(可以理解为同种产品的升级换代)为创新表现形式的增长模型。二者的区别在于:在产品种类增加模型中,新产品独立于原来的产品;但在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中,新产品是旧产品的替代者,即新产品的出现意味着旧产品的过时。尽管存在这种不同,二者具有近似的结论:经济中的资源基数越大、R&D活动的生产率越高、人们越有耐心(贴现率越小)、社会对创新性产品的评价越高,则创新率和经济增长率就越高。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福利性质上:在产品种类增加模型中,创新率和增长率总是低于社会最优水平;但在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中,创新率和增长率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同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985)一样,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1991,第五章)也试图对重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传统理论和他们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进行融合。他们认为,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增长率之间存在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上,资本积累之所以能够产生的真正原因,是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从而使得资本投资有利可图;技术创新不仅驱动了经济增长,而且驱动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第六章开始,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转向了开放经济情形,以七章的篇幅详细地分析了创新、贸易和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首先研究了一个小国开放经济,其中创新发生在非贸易的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则以外生给定的世界价格进行国际贸易。他们发现,国际贸易对创新、从而对增长具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效应。由于贸易能够促进国外技术的传入,因此国际贸易的直接效应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创新和增长。同时,由于中间品部门(从事创新活动)和最终产品生产部门都需要人力资本投入,因此进口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家将发现贸易减少了最终产品部门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从而能够降低研究部门的创新成本;在这种情形下,贸易的间接效应能够促进创新和增长。但在出口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家,由于从事出口的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从研究部门拉走了人力资本,因此国际贸易将阻碍创新和增长。在第七章中,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分别运用第三、四章中提出的增长模型,对两个均从事创新活动的大国经济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他们认为,由于创新部门和高技术的制造业部门都密集地使用熟练劳动,因此人力资本富裕的国家将比原始劳动富裕国家具有更高的创新率和增长率;长期贸易模式由各国的相对要素禀赋决定。之所以得到这种类似于赫克歇尔-俄林命题的结论,主要是因为他们假设知识溢出是世界范围的。在第八章中,他们对知识溢出局限于一国范围的情形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如果知识溢出是一国范围的,那么就存在“一旦落后,永远落后”的命题,即任何一个起步于较大知识存量的国家都将享有初始的创新优势、并能够在以后阶段一直保持这种优势。只有在如下两种情形中,才能打破“一旦落后,永远落后”的命题:一是落后国家远远大于它的贸易伙伴;二是落后国家的政府利用政策干预来促进本国的创新活动(这会出现“临时的政策能够产生永久性效应”的有趣情形)。
第九章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分别分析了四种影响机制:第一,国际贸易为技术转移提供了新的渠道;第二,国际竞争促使每个国家的企业追求世界范围的创新,从而减少了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第三,国际贸易扩大了企业面对的市场规模,这一方面增加了给定市场份额的销售额和利润量,另一方面使得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竞争者;第四,不相似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会引起国内资源在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以及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从而对贸易模式、创新和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一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能够促进其创新和经济增长,但也存在贸易损害经济增长的情形。例如,当知识溢出局限于一国范围且各国在规模上存在差别时,国际贸易将降低小国的创新和增长;研究生产率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加入国际竞争后,其创新和增长速度都会下降;贸易将使得非熟练劳动充裕的国家集中于传统产业的生产,从而减少其创新率和增长率等等。在第十章中,他们就各类政策对长期创新率和增长率的影响、以及政策的国际传导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他们的基本结论是:当各国运用适宜的政策工具促进该国的创新和增长时,它们一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但通常以损害贸易伙伴的创新和增长为代价。
在第十一和十二章中,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针对南北贸易情形,分别在“技术模仿”和“产品周期”的题目下考察了南方的模仿对创新和增长的影响;其中,对前者的分析采用了产品种类增加模型的框架、对后者的分析则采用了产品质量改进模型的框架。与前面的结论不同,在南北贸易和南方模仿的情形下,这两种模型对创新和增长具有非常不同的影响。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的研究结论,非常不同于人们通常的直觉:南方的模仿很可能促进北方的创新和增长。南方的模仿对北方的创新激励有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是直接的负效应(即南方的模仿减少了北方创新者的垄断期间和预期垄断利润),一是间接的正效应(模仿减少了北方企业的竞争者数量并为幸存者释放出更多的资源,因而幸存的北方垄断者可以雇佣更多的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出)。一般而言,在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的产品种类增加模型中,正效应将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南方的模仿能够提高北方国家的创新和增长。但在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中,如果南方模仿者的效率较低,那么正效应将占主导地位;反之,如果南方模仿者的效率较高,那么负效应就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总之,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通过提出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改进的两类内生增长模型,大大方便了人们对有意识的创新、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观点和结论。不过,他们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具有不同于其他新增长理论的显著特点:其一,它侧重于开放经济情形,着重分析国际贸易、创新和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提出的产品种类增加模型和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不过是为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工具;因此,与其说他们试图提出一种新增长理论,不如说他们提出了一种对新贸易理论进行动态化处理的方法。其二,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使用的方法与多数增长经济学家也有所不同,他们更多地采用国际贸易、微观经济和产业组织理论惯用的数学工具和几何图形;就我个人感触,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远不如罗默等人采用的、类似于索洛总量生产函数的宏观分析方法精练优美和计量检验的方便。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推荐阅读:
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09-07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09-2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精要10-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目)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06-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论文11-30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