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诗主持词

2024-08-04

离别诗主持词(7篇)

1.离别诗主持词 篇一

四年级5班经典诵读主持词

第一部分

甲:有人说,三千年来的中华诗词中拥挤着太多的游子,上演着太多的别离。

乙: 他们求取功名,保家卫国; 甲: 他们背井离乡,抛妻别子; 乙: 他们近下江南,远涉边疆; 甲: 他们行行复行行,相逢又别离……

乙:因而,他们的诗中不仅有见落叶而悲秋,闻归雁而思亲的个人情愫;更有魏晋风骨,盛唐气象等时代精神的投影。甲:送别诗像阵阵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乙:送别诗像一杯酒,芬芳醇香; 甲:送别诗像一首歌,余音绕梁; 乙:送别诗又像一道风景,悠悠流长。

甲:现在,让我们走进那一场场情真意切的别离,领受那一位位伟大诗人的风采。

乙:下面请欣赏以酒送别诗之——《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甲:酒逢知己千杯少,只须总有离别时。乙:喝完了酒,老朋友步出酒店一路相送。甲:千叮咛,万嘱咐,还是难以表达心中的留恋。乙:下面请欣赏以话送别诗之——《别董大》!

别董大

(唐)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甲:送君千里总须别,但愿小船慢点开。乙:小船啊,请开慢点,再慢点。甲:让我再看一眼我的故人。

乙:下面请欣赏以歌送别诗之——《赠汪伦》!

赠汪伦

(唐)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甲:下面由我们班领读,其他同学跟读。乙:下面由我们班读上句,其他同学接下句。甲:船儿已经越走越远,渐渐消失了。乙:可我还是依依不舍地站在鹤楼上,久久不忍离去。

甲:下面请欣赏以目送别诗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甲:让国学经典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乙:让我们的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甲:让我们做一名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乙:让我们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甲:四(5)中队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到此结束!

2.离别诗鉴赏技巧(精品资料) 篇二

——送别诗鉴赏

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体会诗的感情,分析诗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教学设想

从分析典型意象入手,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抒情方式以及主题,从而学习鉴赏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送别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离愁别恨也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以描写离别、送行为主要内容的送别诗,可能不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但它却充分展示出人性的美好,人世间情谊的可贵。千百年来,这些慰人慰己的送别诗,以其淳朴的真情美而深深打动着无数人的心。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送别诗。

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二、解析高考考点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06年湖北卷考查了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和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安徽卷考查了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07年江苏卷考查了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送别诗同样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根据送别诗自身的特点,结合具体的例子,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

(1)考点关键词:意象、情感、手法;(2)主流题型:分析意象、分析手法;(3)命题核心点:借景抒情;(4)热点意象:杨柳、流水。

三、鉴赏要诀

(一)看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诗词中的关于主旨的词语。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送别诗,能举出几首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柳永《雨霖铃》等。

小结:

1、离别诗标题常含“送”、“别”或“送别”、“赠”等字词。

2、诗词中常有“伤离别”“断肠人在天涯”“总是离人泪”等。

(二)关注诗词中常见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1、离别诗常用的意象:

⑴空间意象:长亭、短亭、柳岸、灞桥、南浦、谢亭、劳劳亭、渡口、西楼、都门外、望江楼,津渡口、歧路旁、客舍、毂下外等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⑵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秋、暮春等;

⑶景物意象:杨柳、柳絮、弱柳、杨花、寒蝉、飞花、明月、夕阳、船、兰舟、孤舟、孤帆、流水、浮云、芭蕉、梧桐、芳草(春草)等。

班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烟波——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 落花——伤春之意; 落叶——秋愁之感;

杨柳、劳歌、阳关、渭城、离歌、骊歌——送别之曲;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另外还有酒、秋、寒蝉、阳关、古道、西风、眼泪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2、典型意象解说:(1)柳(折柳送别)

它源于《诗经 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2)酒(饮酒饯别)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所以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

(3)唱歌送别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 阳关三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4)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5)月亮

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6)长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7)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8)劳劳亭,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

(9)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10)水,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

(11)泪

泪水无疑是离别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将离泪中所含的纠结不舍表达的淋漓尽致。然而写泪不一定伤感,如“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便让人胸生层云,激起豪迈之气,洒脱挥别。例:

苏轼《水龙呤》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晏几道《蝶恋花》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12)舟(兰舟)

古人运行,多行水路,因此不少离别名篇写在渡口边,自然也少不了船。例: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商隐《木兰花》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无是此花身。许诨《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13)帆

舟与帆相近,有舟自然有帆。例: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孟治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4)鹧鸪

它的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离情别绪。例: 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15)芳草

古人以芳草喻离别,故离别之时多吟诵芳草。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最早见于《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例: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域。汉乐府《相和歌辞》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高考中常考的意象(1)折柳赠别

在别离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离思最深,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柳”者,留也。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已足以使柳获得诗人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势。“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带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即着眼于此。

正是鉴于它在字音上和体形上的这些特征,柳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是出现的最早的以杨柳表惜别之情的诗句,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为意象,离别的伤感仿佛更多了些春意与诗情。

在诗人笔下,柳有时以“多情”的形象登场有时又以“无情”的面目亮相。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裴说《柳》)

诗中,对柳的无情的判断从何而来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从来都是折柳赠别,但从来都没有一次是能够将人留下来的,因此说柳是无情的。这里翻用其意,通过对柳树的“无情”的判断,更曲折、因而也更强烈的表达了惜别之情。有点类似于毛阿敏的一首歌《思念》:“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因此这是一种更强烈的表达。这种表达,在特定的情境中,意味要比正话正说更浓烈。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折柳赠别(板书)(2)芳草惜别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解读:绵延不绝的连天碧草,不正应合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别思吗?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读:阳光下翠绿的野草一路蔓延连接着荒城。又要送走了那出门远行的友人,萋萋的芳草不也象极了我们此时依依不绝的别情?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解读: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这里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芳草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情,离别的愁情似乎在“芳草”意象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二—芳草惜别(板书)(3)长亭饯别

古人长途远行,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都不发达,山河阻碍,跋涉艰难,且风餐露宿,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送别之地。当时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饯行送别是古人怅惋兴悲、触动心灵之事。“长亭”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地。

除此,还有谢亭、西楼、劳劳亭等,都是著名的送别之地。且看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一、二句不说天下伤心事是别离,而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李白另翻新意,超越了离别之事写离别之地、离别之境。

以上几种意象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见到这些意象,就有可能表达一种送别之情。似乎可以说,凡是使用“南浦”或“灞桥”一词的诗词,必定与送别有关。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三——长亭饯别(板书)(4)歧路歌别

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聚宴送行的人,怀着离愁别恨,依着乐曲节拍和声调,边唱歌辞,边传柳条,此情此景则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古人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尽管我们很难统计当时的别歌曲子,但是从“渭城”“折柳”在唐诗中出现的频度,可以窥见歌别的流行程度。

《阳关三叠》是唐代一首著名艺术歌曲,其歌词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之安西诗》。因诗中有“渭城”“阳关”两个地名,所以又称《阳关曲》《渭城曲》,又因其曲式有“三叠”的结构,故又称之为《阳关三叠》。

“长爱夫怜第二句,请君重唱夕阳关”(白居易);“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煞人”(白居易)。刘禹锡《与歌者何戡》中也唱到“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许浑历来为选家钟爱的《谢亭送别》也是一个例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又叫谢公亭,为谢眺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著名的送别之地,加之后来诗人在此不断的歌咏,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四——歧路歌别(板书)(5)饮酒劝别

饮酒送别是一种起源更早、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覆盖面的习俗。古籍中经常提到的所谓“祖送”、“祖席”、“祖帐”、“祖筵”、“祖饯”等,都只不过是对这一习俗的雅化的异称。正因为这样,酒也就与别离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

辛弃疾《满江红》“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在作者眼中,酒俨然成为主司人间离愁的神祇,它与离愁的关系是多么直接而密切!

借酒抒离情的诗句中,传诵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王维构思精巧、语言新鲜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又作《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两句看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辞,却是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映现。作者“劝君更尽一杯酒”,用意是极为深长的,其中既有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同时还寓有前途珍重的恳切祝愿。在作者想来,友人多饮一杯美酒,就多带走自己的一份情谊——这酒,可是浸透著自己的相思、关切与祝愿的感情的琼浆啊!不仅如此,多饮一杯美酒,还可以使相聚的时间多延长一刻。这普普通通的一句劝酒之辞,意蕴是多么丰富、多么深厚!似乎可以说,酒之所以被后代作家一再袭用为别离诗词的意象之一,王维此句功莫大焉!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五——饮酒劝别(板书)(6)挥泪泣别

在中国古典别离诗中流动着两种液体,一是酒水,一是泪水。酒的味道又辛又辣,泪的味道既咸且苦,可以说是五味俱全。这种纯感性的特色几乎构成了别离作品的全部。而酒与泪的飞洒,于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意义,它们也因此成了常写常新的题材。在别离的场合,泪总是适时地挥洒而出,以致“挥泪而别”几乎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常用语。

在别离诗词中,泪往往有着神奇的效应: 它不仅能损伤离人的眼睛:“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北周·庾信《拟咏怀》);沾湿离人的衣裳:“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唐·杨炯《送临津房少府》);落满离人的酒杯:“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宋·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而且能染红枫叶、霜林:“莫道男儿心似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金·董解元《诸宫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

在以泪为意象的别离诗词中,有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赏析:既然“蜡烛有心”,那就难免为“多情”所感,而主动加入“惜别”者的行列。于是,在作者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也就带有惜别的意味了。较之正面描写离人自己通宵垂泪,这样著笔自然更加纡曲有致。

显然,泪的介入,往往不仅使别离的氛围变得更加惨淡,也使别离曲的旋律变得更为哀婉。别离,之所以为“黯然销魂者”,不就是因为它能催人泪下吗?作为内心苦水的结晶,泪的挥洒,说明离人委实已伤心到极点。而古往今来,有多少这样的伤心人啊!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六——挥泪泣别(板书)(7)以水喻别

水,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此处插播歌曲李之仪《卜算子》,在悠扬乐曲中品味离情的缠绵)水是具体的意象,作者以此来表达具体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更形象地表达离别之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宋丹丹说:“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是此道理。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词写得言短意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展现一个女子的思念与离恨,表达了她“定不负相思意”的决心,感情由低向高层层发展,起伏跌宕。上片重复长江而有变化,下片又紧扣江水写思念而不得的怨恨。语言明白如话,质朴自然,既体现了民歌的艺术特色,又极好地传达出相思情深的意味,是一首充满民歌风味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古代作家习于用水来写照离情离思,恰如他们习于借柳咏别一样。古诗中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抒写别情,但仍“不及”汪伦送我时的情谊。再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送别之情就如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连绵不断。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七——以水喻别(板书)(8)借月咏别

借月咏别,滥觞于南朝作家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这一飘落天外、匪夷所思的想像,开了借月咏别的先河。唐诗中的“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等等。都是独运灵光的借月咏别佳句,而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的银辉搅得离人彻夜无法入梦;天亮以后,残月的余辉仍斜射房中,不肯罢休,这是因为它不知道别离的痛苦。月,这一别离文学作家递相沿袭的意象,在宋代词人笔下分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段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言以月之圆缺比喻人之离合,兼具诗情与哲理,曾激起古往今来多少离人的强烈共鸣!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八——借月咏别(板书)综上所述,离别诗是有些固定的象征事物,但最重要的仍是真情实感含蓄而真挚的表达。“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杜牧在千年之前的一声喟叹依旧言犹在耳。离别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之日以来的漫长岁月里就一直是文学、音乐以及戏曲表达的一个恒久主题。但与其说离别之愁是古人留下的深深印记,不如说是古人把人皆有之的离别悲情化。

(三)领会离别诗词常见的思想感情

1、离别时是依依不舍之情。如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赏析:第一节着重写送别的环境。作者选取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暮色、弱柳、残笛、夕阳八个典型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第二节着重写送别人的心境,写与友人把酒话别,愁绪纷乱,“天之涯,地之角”友人何时能相聚?当时依依惜别之情显而易见。最后在时空的交错中,作者又以现在的“今宵别梦寒”总括全篇,是更进一步的强调,惟有相思入梦频。最后一句“一杯浊酒尽余欢”是一种无奈的凄美。

2、表达离别之苦。比如李白《劳劳亭歌》: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赏析: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另翻新意。

3、表达对友人的心意和对友情的珍重。比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的萧条景象,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更显出对诗友远谪的关切和同情,三四句作者表明自己对友人的心意和劝慰,意思是我将自己的无限情思寄给月亮,它将灰带着我的思念随你一起到你远谪之地。作者在此要将自己的思念寄给月亮,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4、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劝慰之情。比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这首诗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又如: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本诗摄取了“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诸意象,叠加组合成一幅云色浑黄,白日昏黑,北风劲吹,孤雁南飞,大雪纷纷的送别场景。渲染了一种阴郁寒冷的气氛,让人顿生风雪日暮,游子何之的感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

5、离别诗歌除了以上表达的情感之外,还有的诗歌表达了友人离去以后的孤独寂寞的情感。比如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赏析:诗前两句写景点染了夜色苍茫、夜月朦胧,烘托出诗人与朋友离别之际的纷乱心绪,传达出诗人与朋友久久话别,虽已深夜仍不舍离别的情思。次联“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写别后的情境:人去亭空,亭掩夜寒,此夜江山倍感寒冷的离情。这寒冷,不仅是自然的寒冷,更重要的是送别朋友感到的内心孤寂的寒冷!

小结:

离别诗的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友人离去以后的孤独寂寞

离别诗的感情色彩(主要是两大类):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四)要体会诗词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法)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1、直接抒情

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李白的《赠汪伦》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则更是把浓重的离愁别绪直吐出来而不假任何掩饰。

当然,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间接抒情这一法宝。

2、间接抒情,又有多种形式。

送别诗运用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常见方法和技巧。①融情于景: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不外长亭、灞桥、南浦;黄昏、月夜、秋天、暮春;杨柳、柳絮、飞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

②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③以乐景衬哀情: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④想象(虚拟)写情: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都运用这种手法。⑤比喻写情:用此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手段之一。

如: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以无边无际、无处不在的春色比喻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词人在这里用连绵不断、远接天涯的春草来比喻无穷无尽的离愁;以水喻愁在古诗里比较常见。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也运用了比喻。

(五)要弄清诗词的风格类型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柳永《雨霖铃》等。

但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一洗送别的伤感之情、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我们还要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生活在初、盛唐的诗人,他们多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因此他们的送别诗大多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很少伤感情调。

四、课堂小结

作为古典诗歌大观园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朵,送别诗在其思想内容上,大大丰富了古典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在艺术表现上,格调或伤感或豪迈,抒情或直露或蕴藉,用语浅近,不事雕琢,真正体现了“词浅情深”的艺术特点。所以,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送别诗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深入地研究。

五、实战演练:

(一)虚实结合,虚景写情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同样是借景抒情,第一二句的意象与第三四句的意象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二句写眼前实景,借“醉别江楼”“ 江风引雨”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是的七情惆怅的氛围;第三四句是虚景写情,诗人想象友人离开后到达遥远的潇湘后,孤独冷清,愁听凄清的猿啼的情景,借此表达对友人牵挂惦念的无限深情。

(二)运用比喻,借物写情 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问题:鱼诗中以水作喻的手法是否见过?本诗此处有何独到之妙?与王诗相比,喻意有何不同?诗的一二句写景抒情,是正面衬托还是反面衬托?

明确: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以水作喻;本诗的独到之处在于以物写情,以水喻情,化虚为实,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三)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3.离别诗主持词 篇三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朝两首著名的送别诗,是语文版七年级(上)第6单元第25课《诗五首》里面的两首诗歌。第6单元与第7单元都是文言文诗歌单元。本单元入选的五首唐诗的内容或感慨,或识别,或倾诉,或思念,情感极为真挚。《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送别诗,一首融情于景,凄凉哀怨,一首直抒胸臆,壮阔豪爽,放到一起,行成鲜明的对比,在此对比中,王勃豪爽开朗的胸襟凸现明显。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我们学习《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唐朝送别诗,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代送别诗文化,吸收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学会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根据以上分析及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文的三维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送别诗,体会传统送别诗哀怨凄苦的情感、委婉缠绵的诗风,以及王勃开阔的胸襟、豪壮的诗风。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学会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表达的深厚的友情,感受王勃豁达的气质胸襟,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熏陶。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年代久远,初一的学生自身文化积累不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我就确立了本文的教学重点为: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提高古诗的欣赏能力。确立了本文的教学难点为: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2、初步掌握反衬等一些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基于以上理念,我尝试在这一节课中,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生命对话。

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探究法。分析诗歌关键字词,探究作者情感,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反复朗读,吟诵,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3、对比法。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说学法:

1、了解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进入情境。

2、反复诵读,达到熟读百遍,其意自现的境界,想象体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接受古代优美的文化熏陶。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表达教学目的。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通过李叔同的《送别》进行情境导入,渲染气氛,引导学生送说曲中蕴涵的情感,为理解古代送别诗的情感作准备。幻灯片展示两首诗中所指的潇湘、秦(三秦)、五津等地点,让学生对路途的险阻、交通不便有感性认识。

(二)对比参读,品悟诗情:

1、学习第一首《淮上与友人别》。

首先朗读《淮上与友人别》,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怀。接着用诗中的词组“愁杀”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反复读“杨花愁杀渡江人”,理解忧愁痛苦的情感。那么诗人又是怎样来渲染这种浓浓的忧伤的呢?引导学生体会杨柳、杨花的反衬作用,以及笛曲和离亭这两种送别的象征,对抒发离愁别绪的情感的作用,反复朗读“君向潇湘我向秦”,感受到了郑谷对友人的深情。

2、对比参读第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从城阙和风烟这两种景物的对比中体会到作者的伤感,再从“同是宦游人”中的“同”字读出安慰之意,再最后反复引导学生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体会诗句中的昂扬奋发。体会王勃豪放洒脱的情怀,从而与第一首形成对比,并体会两首诗风哀婉与昂扬的不同。

(三)联系生活,感悟升华:

联系生活,学习王勃的乐观的人生态度,理智处理情感。最后欣赏美国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情感上的感染与熏陶。

五、说板书设计:

4.颁奖词写护士诗 篇四

当您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护理作为职业的时候,也就同时选择了一份平凡、庄严、与崇高,同时还选择了一份酸辣苦甜的人生况味。20多年的护理人生,您坚实的步履,细心的呵护,温暖了一颗颗痛苦的心灵。她就是市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鲁美仙。

文静儒雅的您,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义无反顾地放上柔弱的肩膀,播撒爱心,如同幸福花开;风雨兼程,奉献春华秋实。您无愧于“杭州市百名优秀护士”这一闪光的称号。她就是市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鲁美仙。

颁奖词:久病床前的孝儿媳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为了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让他在卫星总装主岗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她20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地照顾卧床的婆婆,每天为婆婆洗脸擦身、洗脚按摩、端茶送水、清理大小便,她用无微不至的照料,用默默无言的行动打破了这个俗语。因为她坚信,自己在病床前的守候,会等来丈夫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讯。

颁奖词:阳光婆婆

身为航天巾帼岗位的建功能手,张俐皎身后有一片爱的阳光。当她在车间加班加点,妈妈为她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当她的颈椎病发作,妈妈用温暖的双手替她刮痧按摩;当妈妈身患重病,为了不让她工作分心却偷偷隐瞒病情。妈妈的爱犹如深井,无法丈量;妈妈的爱犹如细雨,滋润心田,而这位妈妈,是并非亲生却胜似亲生的婆婆。

写护士诗

您护理在婴幼儿重症监护室。您从送子娘娘的手上再一次把生命的希望传递。您是春风化雨的观世音,拂去了多少人噙在眼中差点流下的泪滴。您跨越时空与年龄,能读懂婴儿纹理闪动的语言。您是白衣天使,但是,多少天使应该为您唱一支感恩的歌啊。她就是xxx医院护士xxx。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x的颁奖词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x的颁奖词

您用灵巧的双手抚慰了患者的心灵,您用体贴的护理春风一般缓解了患者身体的病痛。您的微笑让严冬不再寒冷。您是患者心中的一泓清泉啊,荡涤病痛,传递快乐。您给患者的微笑后面有多少对自己亲人的歉疚,您任劳任怨的背后,有亲人有力支持的双手。您感受到了家庭支持的力量,患者感受到了您亲人一样的抚慰。她就是xxx医院护士xxx。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x的颁奖词

“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一切方便病人”。文静儒雅的您,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义无反顾地放上柔弱的肩膀,播撒爱心,如同幸福花开;风雨兼程,奉献春华秋实。当美好的赞誉如飞天舞蹈的时候,您却像一支饱满的谷穗谦逊地低下了头。您无愧于“信阳市百名优秀护士”这一闪光的称号。她就是xxx医院护士xxx。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x的颁奖词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x的颁奖词

您这朵花原是开在解放军154医院的大花园里;你这青春的枝叶本来摇曳在城市的上空。但是,家乡的一生召唤,您毅然把奉献的岗位转移到了生您养您的地方。您手勤、眼勤、嘴勤的干练,真心、耐心、悉心的呵护,让您成了患者心中那位提着油灯巡护的女神,默默穿行于生命的长廊,把南丁格尔的誓言高高举过头顶!她就是xxx医院护士xxx。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的颁奖词

作为护士,病人至上,是您的人生信条;工作第一,是您的立身原则。全心全意的投入,忘却了嗷嗷待哺的娇儿;默默无闻的奉献,把平凡的工作重复好。您如一只辛勤的蜜蜂,唱着永不疲倦的歌。披星戴月志弥坚,万漉千淘岂等闲!您用您的全部努力诠释了一个命题——爱是一个奇迹。她就是xx医院护士xx。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x的颁奖词

青春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感动,奉献谱写着激情昂扬的赞歌。您从心中春蚕一样抽出柔情万般的情丝,以虹霓一样的赤诚,裁成一件又一件仁爱锦衣。您用微笑让素昧平生感到亲切温暖,您用付出使互不相识成为胜似亲人。您用纯洁的无疆大爱,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身心。您用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可贵在于自身价值的延伸!她就是xx医院护士xx。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x的颁奖词

岁月如歌,宛转悠扬。面对“非典”,您主动请缨;巡查护理,您笑靥如花。扎根山乡十余载,您以尊重为土壤,以诚实的光明,以博爱的光芒,照亮每一个黯然的生命。您的一双洁白的翅膀,左边托起爱心和真诚,右边托起微笑和奉献。您不负生命的嘱托,以实际行动演绎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她就是xx卫生院护士xxx。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x的颁奖词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亲情呵护,满院流芳。您视工作为使命,视病人如亲人。关键时刻显身手,演绎了白衣天使的动人乐章。您年复一年重复做着打针、输液、喂药的工作。您传承着南丁格尔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滋润着患者的心灵,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护理工作者的誓言。她就是县xx医院护士xxx。

评委会给xxx医院护士xx的颁奖词

也许您身上没有帝王的影子,但您却有天使的笑容。加班加点,谱写敬业传奇;任劳任怨,打造爱岗典范。您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之心,在患者的心中留下了最美丽的倩影。她就是xx院护士xx。

她素洁的白衣里珍藏着一颗纯洁的爱心,她匆忙的脚步里踏出一路关爱的音符。

群众满意是她的工作宗旨,无私奉献是她的人生格言。

她是社区民众的知音,是小社区大服务的典范。

2. 河西医院血液科护士长郭宏欣

她用灵巧的双手抚慰了血液病人的心灵,她用体贴的护理缓解了患者身体的病痛。

她的微笑让严冬不再寒冷,她的安慰让炎夏同样清凉。

她是患者心中的一泓清泉,荡涤病痛,传递快乐。

3. 陈塘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秀峰里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师许瑞芝

她温暖的爱没有老幼之分,她的心里充满对病人的关心与挂念。

她如辛勤的蜜蜂,终日忙碌在社区的千家万户,永不疲倦、永不停歇。

寒冬酷暑,挡不住她全心奉献的步伐,她奔波的身影成为社区的一道靓丽风景。

4.大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科科长、主管护师张祝玲

天使的翅膀赋予她不竭的动力,别致的燕帽给了她奋进的斗志。

她急患者之所急,诚心诚意对待患者,她把社区居民的健康

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

无私奉献、服务大众的高尚品质。

5.桃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护士长邹玲

她日复一日奔走在街道、社区、楼栋之间,她年复一年重复做着

打针、输液、喂药的工作。

她传承着南丁格尔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滋润着患者的心,她用实际行动

践行着一名护理工作者的誓言。

6.下瓦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沽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主管护师张建英

她默默耕耘在社区护士的岗位上十年不辍,她为患者细心服务的真心永在,真情不变。

她奔波的足迹撒遍了社区的大街小巷,一本本健康档案凝聚着她辛劳的汗水。

百姓收获了健康,体会到温暖——

她也成为传递圣火的使者,成为社区护理工作者的骄傲!

7.天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管护师、护士长甘长贵

她用微笑让素昧平生感到亲切温暖,她用付出使互不相识成为胜似亲人。

她用纯洁的无疆大爱,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身心,她用高尚的精神力量,唤醒了昏迷中的病人。

她用行动告诉我们:

生命的可贵在于自身价值的延伸!

8.越秀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珠海里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师于振萍

她有一双洁白的翅膀:

左边托起爱心和真诚,右边托起微笑和奉献。

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她坚强地面对!

民为重,家为轻,她为社区患者沥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她以实际行动演绎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9.柳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景致里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师李金芬

为了百姓的健康,她甘做一片“绿洲”,她以真诚和热情温暖着社区患者的心灵,她用关爱和温情慰藉着社区老人的寂寞。

她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之心,现场中的不少人,都是湿着眼角听完了对这十名“白衣天使”的颁奖词——

她们中,有从业26年的精神科护士,被精神失常的患者拽掉过头发、掐过脖子,仍然坚守着一名护士的职责;

有为了患者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护士,迄今已为200多名肿瘤患者与家属进行了免费心理疏导;

有常年坚持在危重症病房的护士,为了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曾毫不犹豫地为病人用手抠痰,掏大便;

有本身就是鼻咽癌患者的护士,带着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始终在死亡的威胁中带给病人阳光般的信念„„

5.木兰诗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篇五

《木兰诗》全诗紧紧扣住木兰从军这一主题,突出了木兰这个英雄形象,那么其中的古今异义词你知道多少?

木兰诗 / 木兰辞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惟闻 通: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帖通:贴;惊忙一作:惶;惶火伴 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木兰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为可贵。

详略得当:忠孝两全,深明大义。

6.苏轼词对白居易诗的化用 篇六

可以说,歌女、歌舞是苏轼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使苏轼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自五代以来借歌妓之口,流传于饮宴游冶之所的词体特征。

与此相联系苏轼在词中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肯定。苏轼熙宁四年(1071)通判杭州,与太守陈襄相处融洽,相得甚欢,公务之余常常诗酒酬答,苏轼词中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作品。《菩萨蛮•娟娟缺月西南落》说陈襄豪爽好客:“醉客各东西,因思陈孟公”,《诉衷情•钱塘风景古来奇》说陈襄善于写诗:“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不在一起便遥想“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卜算子•蜀客到江南》),听到旧曲就萌生“故人不见,旧曲重闻”(《行香子•携手江村》)的思旧之情。熙宁七年(1074)陈襄离开杭州赴南都,苏轼在孤山竹阁设宴送别,“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其中有“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化用了白居易诗“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对酒五首》之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表现出了他对这段生活的珍惜和留恋。

7.木兰诗古今异义词 篇七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注释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

惟:只。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辞:离开,辞行。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旦:早晨。

但闻:只听见

上一篇:精选关于军训的心得体会文章下一篇:最珍贵的财富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