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10篇)
1.高一数学《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一
高中数学说课稿等差数列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等差数列。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是数列课程的新授课,为后面等比数列以及数列求和的知识点作基础。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在数学思想的方面,数列在处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中,更多地培养了学生运用函数与函数关系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2)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以形象的实际例子作为学生理解与练习的模板,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巩固学习到的知识;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分析:
对于高中学生,知识经验比较贫乏,虽然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但并不具备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本堂课将从实际中的问题出发,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较易接触的一些数学问题,籍此启发学生对于数列知识点的理解。本节课大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教学过程
通过复习上节课数列的定义来引入几个数列
1)0,5,10,15,20,25.....2)18,15.5,13,10.5,8,4.5 3)48,53,58,63,68.....通过这3个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由学生观察第一个数列与第三个数列的特点,并与第二个做对比,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二)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n≥1)
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讲本不是等差数列的第二组数列修改成等差数列。并由观察三组数列的不同特点,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并再举出特例数列1,1,1,1,1,1,1......说明公差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运用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整个过程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an – an-1=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n-1)d即 an= a1+(n-1)d(1)
当n=1时,(1)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想出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
在这里通过运用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便于学生从概念理解的过程过渡到运用概念的过程。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2,即an=2n-1 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三)应用举例
现实生活中,以学生较为熟悉的iphone手机的数据作为例子。观察Iphone手机的发布时间,iphone第一代发布于2004年,第二代发布于2006年,第三代发布于2008年,第四代发布于2010年。现在第六代发布于今年2014年。首先,让学生观察从04年到10年每两代iphone发布的间隔时间,让学生自行寻找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估测第五代iphone的发布时间,并验证第五代iphone发布于2012年。同时,再让学生预测在未来,下一部iphone发布的时间,是学生体验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方法与步骤。为了加深联系,再给出了每代iphone的价格:iphone1 4299;iphone2 4800;iphone3 5299;iphone4 5988;iphone5 6300。在给出的数据上,将价格随时间的变化以坐标轴的形式作图表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到虽然这些数据非等差,但是可以大致变为等差的直线图像,让学生体会到“拟合数据”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练习,预测14年如今iphone6的上市价格为6888元,并与学生通过数列进行推理的价格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自己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一定的认同感。
四、归纳小结
提问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并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n-1)d
3、将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将数列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中的方法。
4、在课末提出启发性问题,若是有人将每一部iphone都买入,那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借此引出了下一节,等差数列求和的知识点。让学生尝试自行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5、布置作业
2.高一数学《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二
(一) 课程标准
“离子反应”是落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电解质溶液导电,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的重要内容, 编排在《必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它紧随在“从实验学化学”“物质的分类”之后, 是人们认识物质性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为今后学习电解质溶液知识奠定基础, 还能检验学生对“从实验学化学”中的方法和程序的掌握情况。
(二) 教材分析
1. 知识内容:其一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其二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 从教材体系看, 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 从内容安排看, 知识内容前后有交叉和重叠, 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3) 从研究方法看, 它是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
2. 重、难点:
重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
难点: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概括能力及思维训练。
3. 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解质 (非电解质) 的含义;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 建立从电离角度对酸、碱、盐本质的认识;
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中, 帮助他们获得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基本程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从实验学化学的方法和程序, 规范学生“设计并实施探究性实验”的全过程, 从中进行一丝不苟、严谨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1.知识现状:知识储备量较少, 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
2.能力水平:好奇心强、缺少理性思考、逻辑思维处于日趋发展的时期。
3.本校学情:基础知识不牢固、自主学习意识欠缺, 习惯“填鸭式”教育。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学案后附) ;启发式教学、实行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虚拟动画演示, 使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2.学习方法:自主式学习: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体验式学习: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 体验求知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教材依据课标要求不涉及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将以“电解质概念”为主线,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电解质概念的基础上, 知道非电解质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的名词即可, 并适时加以鼓励, 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一) 情景线索
[视频情景]“溶液导电性实验” (未标注溶液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导电现象)
[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知识
1. 这些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
[学生回答]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2. 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动画情景]观看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和电离过程的动画
1.从微观领域明确溶液导电的本质。
2.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述“电离过程”。
[练习情景]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为从电离的角度总结酸碱盐的本质做好铺垫。
[探究情景]探究实验乙醇和氯化钠导电性、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导电性实验。
(二) 活动线索
在整个情景设计的过程中, 以学生为活动线索,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概念”。鼓励学生归纳本节所研究的内容。在此基础上, 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 也可以导电, 它们导电的原因是物质内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 这样就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的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分组讨论:通过对比概括“从电离的角度, 分析酸碱盐的本质”。
(三) 知识线索
知识顺序:强电解质的概念→电离过程→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酸的定义→碱、盐的本质
在学生对课标要求的内容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适度延伸, 对比电解质的概念, 引出非电解质概念、强弱电解质的名词。
通过实验探究相同浓度的一元酸灯泡亮度不同, 说明在相同条件下, 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导电效果不同, 说明电解质也有强弱之分。
引导学生根据酸的定义, 从电离的角度总结概括碱和盐的本质: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的化合物叫碱。
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 (铵根) 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四) 巩固练习, 理解内化
完成学案中的练习,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电解质概念:
1. 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溶于水或熔化。
2. 电解质属于化合物。单质 (如铜) 、混合物 (如硝酸钾溶液) 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
3. 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不能是发生反应的生成物的物质导电。 (二氧化碳溶于水导电实际上是碳酸的导电, 而不是二氧化碳的导电, 故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 而碳酸是电解质) 。
4. 酸、碱、盐和水是电解质。
五、课堂教学反思
1.准确了解学情, 正确把握必修教材难易度。
2.“从实验学化学”的方法, 还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坚持和不断的创新,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
3.猫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猫》是四年级上册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专题下的第三篇文章。《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优美朴实,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流利、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认识猫的特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认识7个字,会写13个字。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课文,认识7个字,会写13个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四、说教法和学法:
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朗读、默读,有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质疑、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同学们,你们养过的猫或者见过的猫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老舍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呢?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猫)。
(二)学习生字生词。
1.先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再听音频,自学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让学生思考:老舍先生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猫的?分别有什么特点?划出概括特点的句子。
2.提问:文中写了哪些猫?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找出的概括它们特点的句子是什么?
3.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相关句子。4.全班交流汇报。
(四)三、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1.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你用“——”找描写大猫“古怪性格”的三个重点词。2.交流:老实、贪玩、尽职(板书)3.分别划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4.学习第2、3自然段,完成填空。5.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欢这一只“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的花猫吗? 你是通过哪些描写来体会的? b.范例引路。
出示例句:“或是在你....小梅花!”
引导赏析:边读边体会作者对这只猫的欣赏、喜爱之感。
六、说当堂练习
七、说板书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 勇猛敢斗
八、说课后反思。
第一,我忽视了感情朗读。感情朗读,能使得书面语言不仅能形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使文章的内在情趣和学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课堂上我虽然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来朗读课文的重点句段,但是读的形式和时间还是不够,学生们没法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二,我把理解猫的特点和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剥离开来进行阅读,更是犯了大忌。在听评课时,杨玲娟老师告诉我: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十分重要,学生们如果能够充分地细心品味,便会自然而然地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出作者语言的魅力了。第三,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构建一中主动探求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最有效的学习活动。但是我在这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第四,由于自己的设计欠精当,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没兴趣,课堂气氛有点低沉。
4.陈情表 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四
一、说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掌握词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说教材:
首先,《陈情表》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另外三篇分别是《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这四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抒情散文,都围绕着一个“情”字,所以这个“情”字是解读这四篇文章的关键。
其次,本文叙事,说理,始终贯穿着作者的真情,古人云:“读《出师》不哭者不忠,读《陈情》不哭者不孝”可见,本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本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几个实词、虚词,强调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鉴赏本文叙事、抒情和说理融为一体,层层推进,措辞委婉的写作技法。这是重点所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忠”“孝”的含义。这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法:
高二的同学阅读文言文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积淀,因此可采用整体感知,分步落实,引导品味鉴赏的教法。具体到本课来说,则采用导读、点拨的方法,在引导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挚感情和体会为文之妙。
四、说学法:
1、预习法。布置预习作业:(1)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意,在此基础上力争熟读成诵。(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多义字、古今异义词和活用的实词。(3)划出读不懂的词句。
2、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针对文章内涵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3分钟)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一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出师表》同学们都很熟悉,借此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以情动人这个重要特点。
第二环节 范读正音 朗读指导(10分钟)请学生推荐代表朗读本文,要求读出感情,并说出依据。
第三环节 检查预习效果:(15分钟)让学生提问读不懂的词句,然后互相解答,教师订正。2 用幻灯片打出本课该掌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让学生解释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们逐段归纳大意(边点拨、边订正、边板书)
板书:一 身世孤苦,二忠孝难全三打消疑虑四愿乞终养
祖孙相依进退狼狈求得体恤尔后尽忠
以上为整体感知,初读文意环节。
第四环节 细读第一段,分层理解。(15分钟)
1.设问:找出概括作者坎坷命运的语句。明确:“臣以险衅,夙遭闵凶”8个字。
2.设问:“生孩六月——至于成立”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可从下文中找出答案。明确:“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设问:“既无伯叔”一直到段末又说明了什么?也可从下文中找出答案。明确:“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4.设问:你能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不幸身世的两个字吗?明确:孤苦。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行文给你什么感受明确:凄切动情作者如何凄切动情地叙述自己的不幸身世,用意何在?明确:以情感动晋武帝,为自己不出仕摆出理由。可见叙事、抒情和说理融为一体。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分钟)
第一段:孤苦之情可从两方面来看: 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可谓祖孙相依为命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1分钟)背诵第一段
板书设计
陈情表
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
孤苦之情
5.甲烷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第一章,其地位和作用与初中绪言部分相当,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否上好这一堂课,关系到学生今后对学习有机化学是否感兴趣,以及是否能很好地从无机化学学习转向有机化学学习的问题。对甲烷的教学,新课标中只要求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而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这在有机教学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头脑中建立甲烷等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初步形成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
②认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③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②让学生体会由结构推性质和由性质推结构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已有知识顺利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自然衔接,消除学生对高中有机化学的不适应心理,并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探索精神;
③渗透实事求是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教学重点
(1)甲烷的结构特点;(2)甲烷的化学性质
4.教学难点
(1)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2)甲烷的取代反应
二、说学情
1、学生状况分析和对策
从无机到有机知识的学习,从知识的学习模块上来讲好象是一种跳跃,但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烷的分子组成、部分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只是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部分化学性质不清楚。通过模型演示,自主搭建验证,实验探究等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究。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在无机物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深切地认识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地会迁移到有机物的学习上来,这是比较好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机物中不仅要注意其组成,还要关注其空间结构。在必修1中学生已学过氧化还原反应,对简单氧化、还原问题已经能够进行分析,这对甲烷还原性的研究有较大帮助。
三、说学法
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机内容的引入环节,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有机知识不仅是处于一个“静止”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教堂”变成“学堂”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理想、身心健康、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对于本节我建议学生采用如下学法:
1、密切联系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审视与自我反思
对于不同的事物,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自由讨论,相互审视和自我反思,既可以达到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增长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从学生的初三和高一已有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结构、能力水平、思维品质作以详细的分析,以使本节课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的
四、说教法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如果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学习,那么任何教学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新的课堂教学强调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充分体现尊重、引导、帮助、赞赏、反思。因此,我主要采取了如下的教法:
1、实验教学法
本节内容通过甲烷的性质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在共识中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成功的快乐,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
2、活动教学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中,活动教学已经逐步成为化学课堂的主旋律,其基本策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过程为主线索、以活动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基本形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探究的内涵,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以便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设计
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活动一:
温故知新
[思考与交流]
到目前为止,你对甲烷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基本能说出甲烷的分子式、存在、部分物理性质和用途。
活动二:
探究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思考与交流]
(1)甲烷(CH4)中C与4个H原子通过单键结合在一起,试写出其电子式和结构式,并猜想甲烷的空间结构,用牙签和橡皮泥将你猜想的空间模型制作出来。
(2)若用另外一种原子(用X表示)来替换你所搭建模型中的H原子,请分析:①若用1个X来替换,有几种情况?②若用2个X来替换呢?
(3)科学家发现用2个X来替换甲烷中的H原子时只有1种情况,那么你认为刚才大家制作的模型中哪一个更有道理?
让学生猜想并动手实践,可以加深对甲烷空间结构的认识。在(1)中学生大致会制作出空间正四面体型、平面正方形、四棱锥型等形状,然后通过(2)和(3)的分析,最终发现只有正四面体型才能反映甲烷的真实结构,进而通过模型让学生认识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活动三:
探究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
(1)甲烷与氯化氢、氨气都是非金属的氢化物,请结合这些氢化物猜想甲烷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你的猜想。
(2)分析甲烷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猜想其可能具有什么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你的猜想。
通过(1)的分析,学生猜想甲烷可能与酸或碱反应,通过(2)的分析,不难猜想出甲烷具有还原性,可能强氧化剂反应,联想到常见的强氧化剂有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那么甲烷能不能和它们反应,此时再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发现甲烷不能与酸、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进而说明甲烷的性质一般比较稳定。由“氯气也具有强氧化性,那甲烷能不能和氯气发生反应呢?”自然过渡到活动四。
活动四:
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观察实验,思考并交流]
(1)实验探究:在倒置于饱和食盐水的量筒里通入20mL甲烷和80mL氯气,用强光照射,请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根据液面上升的现象推断反应产物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
(3)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氢的氧化物,甲烷和氯气的反应跟甲烷与氧气的反应很相似,请你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反应方程式中用“→”表示物质的变化);
(4)用不同于刚才的甲烷球棍模型中碳原子和氢原子颜色的橡皮泥,制作4个氯分子的球棍模型,用球棍模型来演示上述化学方程式;
(5)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出甲烷中的氢原子逐一被氯原子所取代的过程。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养成善于透过实验现象看本质的习惯,更好地认识甲烷与氯气的反应,进而较好地理解并掌握取代反应。
活动五:巩固提高
(1)若1mol甲烷和足量的氯气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需要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的是( )
A.甲烷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B.甲烷分子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C.甲烷分子的三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D.甲烷分子的四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说板书设计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一、存在、物理性质和用途
二、空间结构
三、主要化学性质
1、可燃性
6.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六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草原》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景物聚焦”。本单元重点是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通篇文质兼美,堪称写景、抒情的典范佳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以及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我今天所要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基于本单元教学主题以及教材特点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3.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写景抒情的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
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没见过草原的山里孩子,草原是遥远、陌生的,因此,如何让学生突破时空障碍,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的景美,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学会运用,就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怎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体会草原的景美呢?首先,我将注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配乐读。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次,我将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最后,由读延伸到写,以读促写。让学生从读懂、欣赏草原美景到领悟写好美景的方法,再到会写一处美景,形成读写的完美结合。真正落实一课一得。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本文第一自然段的语句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及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和资源应用
《草原》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语句美,意境也美,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图文结合,启发想象,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配合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美。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直入主题,导入新课
因为六年级孩子,对于生字词已经能自主学习了,因此我安排学生在课前扎实预习,完成初读。我只在本环节作一简单的检查和强调。
《新课标》指出,写字教学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因此,我又重点指导了学生书写最易写错的“襟”。并编写了这个字的书写要诀:一点写端正,两木紧靠拢,左捺变成点,右捺写舒展,下横拉长托上边。这样孩子记忆深刻,就能把字写好。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从“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这个问题切入,很快就能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主要写出了草原的景美,人更美。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环节我以两个问题为依托,展开教学。一是看看作者写了那些景物。学生就能很快地从大量句子中检索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增强了学生阅读的敏感性和阅读效率。二是让学生找出写得美的句子,说出自己的理解。重点抓住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渲染”等词语及比喻句来解读文本,领略草原的美,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熟读积累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草原的自然风光,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积累语言,记忆更加深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落实教学目标。
(五)读写结合
学生有了上一环节的深度解读,接下来顺势让学生总结写好一处景物的写法即按顺序写,写出特点,写出感受,用上修辞手法。这样学生既得意又得法。孩子们有了方法,再放手让孩子们去写,就不难了。在此环节,我特意出示了孩子们熟悉的丹江公园照片,加上一组相关词语,让他们看着图片去边想象边写,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写作兴趣,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六)总结全文。本环节与其说是总结不如说是两节课之间的过渡,我在小结了本节课的内容后提出让学生看看“这么么美的地方生养的人又是如何呢?”引起学生学习下一节课的好奇心。
(七)作业: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1.背诵第一自然段。2.完善小练笔。3.完成配套练习册本课内容。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重在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顺序。草原
天空 上
景美
小丘
草地 下
羊群
人美
六、教后反思:
《草原》这节课精美的课件让我费了好多周折,几经修改删减,最终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过程中我也尽全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孩子,所以大家对本节课的评价都很好,但是我却深深地明白本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因为我的积淀还不够深厚,稍有外界干扰心里就有点紧张,慌乱,当外班的学生在门外吵闹的时候,我以为下课了,就比较慌张、急躁,或多或少影响了教学效果。加之,课前我给学生们说了本节课的重要性,给他们施加了压力,导致孩子们都比较拘谨,放不开,连平时积极、踊跃的孩子也不敢开口说话了,课堂气氛还没有平时好。
7.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篇课文在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中,本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本单元有两篇阅读课文(《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两首古诗(《池上》和《小儿垂钓》)与一个练习组成。这一单元是教材编写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心设计的,发挥着接通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功能,用不同的文学样式表达了同一个主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深入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伐树毁林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第二部分是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第三部分是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第四部分是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 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3)学习略读,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4、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二、说学情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几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如《走我们一起植树》、《特殊的丧礼》、《沙漠中的绿洲》等。对于环保知识已了解不少,这是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四年级学生阅历浅,对本文中涉及环保的科学道理较难理解,三、说教学模式:根据以上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有读学写读写同步”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本课时中设计了
1、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2、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4、指导读帖,临摹写字;
5、布置作业,巩固延伸。五个教学环节展开教学。
四、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1、导语:同学们,每当你们过生日时,都会面对燃烧的蜡烛,许下美好的心愿,能说说你曾经许了什么心愿吗?
2、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一位新朋友——云雀,它也有自己的心愿,你们想了解一下它的心愿是什么吗?(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云雀的心愿》,看看小云雀究竟有什么心愿,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
3、出示图片,简介云雀:云雀生活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他们天然一副好嗓子,而且飞行本领很高,能一口气冲上高高的云霄,所以叫“云雀”。设计说明:心语“心愿”,在这儿的“语”是一种童真的表达,落实了说的能力训练,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心愿,无拘无束地聊起天,并明白了心愿即美好的愿望,一开始就充满了神往,激发了积极的情感。由此引出云雀这可爱的生灵也有心愿,充满童心童趣的孩子们立刻心生好奇:云雀会有何心愿?兴趣点有了勾连,学习的热情也一下子被激发了。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出示自学要求:
1.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交流展示字词读音。
(1)出示本课生字,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点拨:冠
这是一个多音字,还有什么读音,请生组词。
点拨:课文里这样的多音字还有很多,大家读课文的时候可得注意了。树冠 树干
这两个词里都有多音字。指名读,正音。结合字典意思理解: 冠(guān)①帽子。②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
结合句子: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
据图理解:树冠 树干
(2)出示:三组词语,开火车读,相机正音。看看这三组词在书中分别用来描写什么?
A、漫天飞舞 贫瘠
你印象中沙漠是怎样的?你想到了哪些词?相机理解“贫瘠”。B、浑黄 咆哮 冲垮 泛滥成灾
读着这些词,你仿佛看见怎样的景象?听见什么?看看书中是怎么写的? 出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想想文中情景,理解“泛滥成灾”。
C、蓄水 水库
茂密 凉快 暖和 空调器
你能选用其中的一些词介绍一下森林吗?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两名同学读读自己最喜欢或觉得特别难读的一个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倾听,然后评价。
(设计说明:本环节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自由朗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各自的速度和方式扫除生字词障碍,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通过检查,既可以解决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有针对性突破文中的重难点。检查时既体现了字、词、句、段的学习过程,又以递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熟悉课文内容。听说读的训练贯穿始终,并唤醒已有的经验知识,加强积累和运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并把相关句子画出来: ①云雀妈妈带着小云雀飞到了哪些地方?
②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他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心愿?
2、生交流(1)回答问题一:
板书:沙漠 大河 森林
结合板书讲解,云雀的飞行路线就是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同学写文章也要有一定的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晰。
4、它们飞过了这些地方后,小云雀有了什么心愿呢?
指名说。读出你画出的句子,指名读。
小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心愿?
引导学生认识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5、填空:
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到(),看到(),飞到(),看到(),飞回(),感受到()。他认识到(),因此产生了一个心愿:()。
(设计说明:通过上一环节的各种突破疏通后,再次默读课文,既是一个巩固,也是一次梳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完整的感知。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时,设计了填空这样一个坡度环节,也是一种方法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指导读帖,临摹写字
1、这篇课文生字较多,左右结构的字也特别多。这节课咱们重点写写左右结构的生字。看看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汉字是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不仅读音优美,字形也蕴含着许多美。所以我们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美和笔画形态美。想把汉字写得美,就要学会读好字帖。
2、指导读帖,观察“壤”。(左松右紧,右边点下一横不宜长,三横中间横略短且紧挨横中线,下面撇捺舒展不落地)范写,生书空。
3、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
4、展示评讲。
(设计说明:新课标要求每个学段都注重写字教学,强调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四年级了,学生已有一定的书写能力,因而本节课抓住为数较多的左右结构字进行指导训练,体现出一类字的书写特点,以增强写字指导效果。并且总结出“结构类型-组成部件-部件位置-关键笔画”四步读帖法,给学生一个抓手,是一种方法训练,更是一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五)布置作业,巩固延伸。
1、有感情朗读课文,试着分角色朗读对话。
2、思考: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你知道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布置课下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节课的作业设计,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能引起学生的作业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板书设计
云雀的心愿
沙漠 大河 森林
设计说明:语文板书是教学中文章思路、教师思路、学生思路三者凝结而成的艺术结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中学生有注意的一个焦点。针对教材而言,板书是文章精华的浓缩,文章的血肉。板书设计得好,运用得好,能化复杂为简单,化紊乱为条理,化抽象为直观;遵循板书的科学性、简洁性及充分发挥板书的艺术性而精心设计板书,能使学生学起来省时,省力,省事,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结构。根据以上规律,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六、课堂评价有效的语文课堂评价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和潜能。我在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学生评价注意到了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自始至终贯穿灵活评价
比如在教学时,我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示自学课文。我观察到除个别学生之外,其他同学都能很快的完成。我就或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或点点头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并及时纠正几个做得不是很好的同学。
2、认识自我、参与评价
课堂中不应只有老师对学生的言行给予关注和评价,也应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的能力。
如学生朗读完一段课文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哪些地方满意?”“哪些地方不满意?”„„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尽量让学生再读一遍,体会改进后的成功和喜悦。在生字书写展示环节,我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主要是发现优点,防止变成单纯地挑错,以免挫伤学生展示交流的积极性。
8.小英雄王二小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八
左家坪九义校缪小平
一、教材分析:
《小英雄王二小》是小学语文S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是小学课本中第一篇讲述英雄事迹的文章。全文以“王二小”为中心讲述了他怎样将敌人成功地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并将敌人消灭的故事。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自己却牺牲了。学习这篇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昨天”,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课文共六个自然段,五幅插图,图文紧密结合。
二、学情分析:
王二小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相仿,故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指导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一定会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但学生为一年级,这是刚刚接触到的第一篇写英雄人物的课文,六、七岁的孩子对70多年前的中国战场上日寇对中国人民的残暴与中国人民抛头颅撒热血的抗敌英雄气概还不了解,这给教学上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字词的含义,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内容,在交流中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教学重点
(1)学习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五、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二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六、教法与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找有关句段,圈出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进行图文对照来学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课应分为两课时完成。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在教学本课时时,我根据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体验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读中感悟法等来主导学生。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法、发现法、朗读感悟法、探索法等方式来学习,不但识了字,读懂了文,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观察、思考、想象等学习能力。
七、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综合新课程教学要求和教材、学生等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
1、情境导新
2、初步感知
3、学习总结
(一)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
1、一起唱《快乐的节日》片段
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表情,怀着怎样的心情唱这首歌?(引导学生说出:面带微笑,表达自己幸福快乐的心情并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日子非常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很幸福,能坐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很幸福,出门坐汽车回家住楼房很幸福。)
2、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唱这首歌曲时,我们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通过讨论认识到王二小被敌人杀害死得那么惨,唱歌时心情也应该是悲伤的。)
这样通过这两首歌的对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学习都很幸福;二是将学生的情绪定位到理解《小英雄王二小》的课文中,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认识到王二小那个年代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因为王二小的牺牲而悲伤难过。
(二)第二环节:初读感知
1、让学生打开课本第12课,小声快速的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对学生提出要求:如果你现在还有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就标出来,边读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这样做主要是指导学生明确认识自然段。)
2、检查读课文。
(1)请五位读书好的同学读课文,大家要仔细听他们是怎样进行有感情朗读的,特别是遇到你不认识的词语时,你更要认真听学会这些字词的读音。(提出这样的要求,让站起来读书的同学给其他同学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他们肩负着“榜样”的使命读书一定是用自己最认真的态度去读。学生朗读课文后,要进行评价,不断鼓励其他的同学能够学着他们的样子读课文并超过他们,这样在老师的激励下,做“小榜样”的“小老师”会一个比一个更出色更富有感情色彩。在这个阶段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大家都在认真听,都愿意进行尝试着读给大家听,做同学们的“小老师”,享受做“小老师”的幸福感。)
(2)听完后,想一想王二小做了一件什么事?
接着,师生交流,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指导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从而激发学生想继续学习的欲望。
3、读词语、多种方法识字
(1)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语 可能有
“扫荡、儿童团员
帮助”认读词语,并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开火车检查读摘掉拼音的生字。然后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齐读生字词,挑选最认真的同学领读。(挑选最认真的同学领读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2)出示摘掉拼音的词语,检查读。讨论生字记忆方法。这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识字。(这一环节设计可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注意力集中了,记忆生字的程度也就随之加深了。)
4.写字环节。出示本课要求会书写的六个生字,重点指导写一个走之旁的生字和就、声两字,强调走之旁的写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声、边”两个字的笔顺。(这个环节应该对每个生字都进行指导书写,否则会有很多学生写不对笔顺。)
(三)学习总结
三、说板书设计
9.晏子使楚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篇九
《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晏子针锋相对进行反驳,三次挫败楚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的故事,为大家分享了晏子使楚的说课稿,欢迎借鉴!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回击,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本文层次清晰,结构明了,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学习楚王与晏子之间的三次较量,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体会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4、教学难点: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含义及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二、说教法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的,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重点学习楚王与晏子的三次较量。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主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时地点拨,抓住课文中关键的、重点的语句(词语)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晏子使楚》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晏子这个人物。最后,再进行一点知识的拓展,出示有关晏子的另外一个小故事,让学生继续去体会晏子语言的艺术性以及人物的个性。
三、说学法
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考虑到五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再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如下的学习方法:
1、 自读品悟法
2、 小组研讨法
3、集体交流提升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晏子出使到楚国,却受到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是如何一一应对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循循引导,潜心会文
1、师: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大屏幕出示相关语句)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体会。
2、引导学生抓住:“知道”、“瞅”、“冷笑”、“打发”、“笑嘻嘻”等词语理解,感受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
3、师: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大屏幕出示相关语句)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体会,说说晏子每次说话妙在哪儿?
4、引导学生抓住:“严肃”、“为难”、“拱手”、“面不改色”、“也许”等词语理解,同时抓住这些重点句子体会晏子说话的巧妙,进一步感受晏子这个人物,感受他的能言善辩,爱国情怀、高超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对晏子的喜爱之情、敬佩之情。
4、带着对晏子的这种喜爱、敬佩之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观赏《晏子使楚》的影像资料,进一步感受晏子的人物形象
师:今天,我们一直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晏子这个人物,其实关于《晏子使楚》这个故事还有一段影像资料,你们想看吗?(想)下面,让我们跟随这段影像资料进一步去感受晏子这个充满智慧的人物。
(四)课外拓展
师课外拓展练习: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却说:“ 。”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而我恰恰相反)
(五)布置任务
继续搜集有关晏子的故事或是找《晏子春秋》这本书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10.《猴子和大象》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十
大家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关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今天,我们一起交换思想,希望你我都能有所收获。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4课《猴子和大象》第一课时生字教学。
这几年,我听了不少课,发现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着较严重、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第一课时松,第二课时重,第三课时空的弊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大纲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学会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理解有关词语。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初步感知课文。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以识字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现在请跟我一起走进教学设计,在这里将呈现我的设计理念、教法和学法的指导。
一、谜语激趣、创设情境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语,就象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因此,在导入时我采用谜语激趣法:1、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最会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2、两耳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学生兴致勃勃地猜出谜底是猴子和大象。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猜谜导入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根据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
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一个勇闯三大关的游戏比赛贯穿整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一种紧张而又不失趣味的竞赛情境中去学习,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关:读准字音。在这一关中,我设计了五个小的环节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1、课件出示17个生字及拼音,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生字并标记出来,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看谁读得最准确。2、指名读,适时纠正、鼓励。3、要求学生找出认为最难读、最不好读的生字,老师相机归纳出: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翘舌音、平舌音等生字并带读。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读音。5、找出生字中的多音字,加以辨别。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已能读准本课生字的读音,成功闯过第一关,老师在第一个关头插上一面红旗以示表扬,并激起学生闯下一关的兴趣。
第二关:认清字形。这一关我精心设计了几种记字形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清字形。1、先要学生互相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清这些生字的字形,然后请学生说说讨论的结果,并随机点开与之相对应的课件。2、归纳记清本课生字字形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用动画,如“卷”字,我用课件设计了一副画卷卷起来的动画,使学生印象更深刻。3、我还运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如“愁”字,我把它编成了一则小故事,运用课件语音讲出来,使学生能深刻地记住这个“愁”字。“猜谜语”的方法,如“载”字,车上装满土,斜勾、撇、点来帮忙。“背”字,北上明无日。通过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编儿歌”的方法,如“冠”字,我把它编成儿歌,让学生边拍手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给这些生字组词,造句,进一步巩固。
二年级下期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记字形的能力,我利用学生学过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谜、讲故事、编儿歌等方法来分析生字字形,这样使音、义、形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会读,会讲、会用的事半功倍的目的。
当学生成功闯过第二关,我就在第二关上插一面红旗,表扬、鼓励,激励学生勇闯最后一关。第三关:写好生字。我们教生字不仅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记清字形,还要教会学生写好生字。首先,要求学生提出认为最难写的生字,讲出难写的理由是什么?然后逐个分析,如“鼻”字,这是一个上、中、下结构的字,我手指自己的鼻子问学生,“这是谁的鼻子呢?”学生回答:“是老师自己的鼻子。”“对,所以鼻字最上面是一个自己的自。”接下来利用课件带领学生书空,掌握生字的笔顺。然后是学生课堂练笔,要求先描红,再临写。老师巡回指点,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这节课幻灯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幻灯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表扬好的,指出不足之处,加以纠正。当学生成功闯完三大关,教师充分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评选出“智慧星”进行颁奖,同时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最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总结。
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明确,难易适度,内容具体,方法得当。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本课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受到训练,有所收获。
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上好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由于时间短,学生情况不熟悉,或许我还没有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说课稿】推荐阅读:
高一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06-24
高一数学平面动点的轨迹说课稿10-23
高中数学说课稿等差数列08-16
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总结09-30
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1-04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工作计划06-30
宿迁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普通参考答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