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之超现实主义

2024-06-08

美术鉴赏之超现实主义(12篇)

1.美术鉴赏之超现实主义 篇一

《哥特式建筑的美》

前言

美术,在我看来是人为创造出来美的技术。世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美,而欣赏美,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当然,我也不例外,对于美的享受,我总能得到一种幸福感。

这也是我选择‚美术赏析‛这门选修课程的原因,伍老师用他的语言,结合PPT课件,图片,还有视频,为我们学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西方美术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作品的赏析,其中主要包括西方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几节课下来,我对西方建筑艺术最感兴趣,当老师介绍西方建筑风格时,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图片所深深吸引住了。

在听老师赏析讲解下,我更了解哥特式建筑了,也喜欢上了这样美丽的建筑,出于喜欢和好奇我通过网络大量收集相关资料,从大量的图片中我享受到了视觉盛宴,我发现了一些哥特式建筑的共同特点和规律,在西方历史文献浏览中也了解了产生这种风格的历史背景。我就通过这次论文,将自己对哥特式建筑的一点认识和赏析感受和老师分享分享。

关键字:哥特式风格,背景起源,艺术特点,巴黎圣母院。

哥特之源

在听老师介绍欧洲建筑或城市的时候听到哥特式建筑或其风格建筑的解说,那到底什么是哥特式建筑?有是怎么发展起源的呢?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说不清楚。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哥特式这一建筑风格的背景起源

哥特,原为参加覆灭古罗马帝国的一个日耳曼民族,其称谓含有粗俗、野蛮的意思。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因厌恶中世纪的黑暗而‚赠‛给中世纪建筑的。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习惯上人们将与中世纪的这种主要建筑风格一致的建筑,均称为‚哥特式建筑‛。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哥特发展历程

早期: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斯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1144年,在庆祝圣丹尼斯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各国的主教们吃惊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25年之后,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现了哥特式教堂。

经典时期: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

晚期:辐射状哥特式和火焰哥特式发展。直到16世纪被文艺复兴风格替代。

复兴:1820年,哥特式装饰风格复兴,主要在内装饰上。

哥特之艺术特点

通过网络图片分析比较可以笼统的归纳出哥特建筑的几个共同之处: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哥特式建筑的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臵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门洞,门洞内都有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所有墙体上均由垂直线条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合成要素,所有的拱券都是尖尖的,所有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壁上的脊边都是尖耸的,所有的塔、扶壁和墙垣上端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小尖顶。

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这一切,都使整个教堂充满了一种超俗脱凡,腾跃迁升的动感与气势。这种气势将基督教的‚天国理想‛其次,从内部空间的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仍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束状的柱子涌向天顶,像是一束束喷泉从地面喷向天空;有时像是森林中一棵棵挺拔的树干,叶饰交织,光线就从枝叶的缝隙中透进来,启示人们以迷途中的光明,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间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而这种气氛的形成,又无疑得益于尖券、尖拱及空间结构等技术。哥特之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建筑在不同国家也有各自的特点,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记得在高中就读过《巴黎圣母院》这本经典名著,对书中描写的巴黎圣母院的建筑了解少之又少,也不知道它是属于什么建筑风格,直到上西方美术赏析时,经老师介绍才知道这是属于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它开创了欧洲建筑史的先河。

圣母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和三条装饰带分为九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透视门,站在塞纳河畔,远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巨大的门四周布满了雕像,一层接著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门洞上方就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大门上雕刻也是精巧无比,多为描述圣经中的人物。大门正中间是一幕「最后的审判」,中柱上的耶稣在‚世界末日‛宣判每个人的命运,一边是‚灵魂得救者‛升入天堂,一边是被推入地狱的罪人。左右两边各另设一个大门,左侧大门刻的是圣母玛利亚的事迹,其雕刻之精美,格调之雄浑居三门之冠。右侧刻的则是圣母之母-圣安娜的故事,每一个雕塑作品都层次分明,工艺精细。在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

教堂内部结构严谨,却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走入圣母院内,右侧安放一排排烛台,数十枝白烛辉映使院内洋溢著柔和的气氛。大厅里,门与门相套,逐层后退,形成典型的尖圆拱券。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与上帝对话’的地方。在这高旷、明亮、可容纳近万人的教堂大厅里,聆听着数千根音管的大管风琴奏出的庄严的圣歌、唱诗班的祈唱和牧师不紧不慢的布道,人们仿佛超拔与尘埃之外,心凝神释,与上帝融为一体了。

圣母院的第二层楼就是著名的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哥特式建筑的另一特点就是取消了台廊和楼廊,增加了侧廊窗户的面积,甚至整个教堂都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载了墙体的功能。圣母院的花窗还应用了从阿拉伯学来的彩色玻璃工艺,拼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色彩斑斓,但这可不仅仅是装饰,这富丽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画著一个个的圣经故

事。由于以前的大多数民众不识字,这些图像正好方便以前的神职人员来做传道之用。

院内摆臵很多的壁画、雕塑、圣像,因此前来观览的游客络绎不绝。要享受独自一人片刻的宁静,不妨上去圣母院第三层楼,也就是最顶层,雨果笔下的钟楼。圣母院的正面有一对钟塔,两座钟塔高69米,由一条装饰精美的走廊连接。南钟楼有一口重达13吨的巨钟,北钟楼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石头楼梯,由387个台阶组成。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米的尖塔,塔尖补充了花窗上方的空白,并与建筑的正面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平面对称图形。登上钟楼的最高处,游客可以尽赏巴黎美景。

正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那段名言:‚这座可敬的历史性建筑的每一个侧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仅是我国历史的一页,而且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它不仅‚写出了人类的世界通史‛,而且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制造的交响诗。建筑成为了艺术,在改变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给精神世界美的享受。虽然我不是艺术家,但我有一颗追求美的,发现美的心。我喜欢哥特式建筑,喜欢巴黎圣母院,喜欢上一切美丽的艺术。感谢老师的教学,虽然选修课已经上完了,但我仍然会用心去发现周围的艺术,欣赏它,获得美的感受来升华自己的灵魂。

2.美术鉴赏之超现实主义 篇二

一、标题使用含混, 无法体现现实主义艺术的特征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艺术》之题粗看上去似乎很合理, 因为现实主义运动的最大特征就是真实, 但“追求生活的真实”会导致学生对该运动观念的混淆。因为, 虽然真实性是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 但并非唯一特征, 即使加上“追求生活”也无法完全体现该运动的时代特性。因为欧洲具象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讲或多或少都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真实描绘的基础上, 再在其中加入不同时期的宗教、神话寓言等精神层次的深刻内涵。我们不能说荷尔拜因的作品《大使》中没有对当时社会的真实描绘, 也不能说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子》不是对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而, 使用这样的术语来概括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虽没有错, 但无疑是欠妥的, 因为它没有将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诸多主要特征, 尤其是时代性特征包含进去。

二、对现实主义与之前艺术运动之间关系的表述落入俗套, 泛泛而谈

课文开篇即意图点明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艺术运动之间的关系, 但是表述时主观地将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相对立, 导致对艺术运动观念的阐述落入那种永远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陈旧俗套中。这种俗套简单概括来讲就是, 认为后继产生的艺术运动是对前期艺术运动的反叛, 同时刻意对新艺术运动开创期并行发展的前期艺术运动极力贬低, 以此来凸显新艺术运动的革命性。其实, 任何新艺术运动的产生必然建立在早期艺术运动的基础上,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期所有艺术运动的综合继承, 其创新之处并不绝对反叛, 其与早期艺术的区别只能看作是与某种新兴观念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自然体现。以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运动来讲, 其很多观念、作品、内容、风格、技法等无不来源于早期艺术运动, 甚至库尔贝在著名的《现实主义宣言》中也强调其现实主义绘画首先建立在对传统古典艺术的继承之上, 其绘画风格是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西班牙荷兰画风的综合, 仅仅是所观察的角度与以往不同而已。由此可见, 教材对现实主义与之前艺术运动之间关系的表述还需商榷与斟酌。

三、对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描述存在主观偏好与挂一漏万的痕迹

课文开篇即对现实主义的特征进行了对比性阐述, 这种阐述是正确的, 但并不全面, 甚至可以说极其片面。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运动的特点不仅是课文中所提及的这几个方面, 而且欠缺了对其时代性及其他特点的强调。我认为, 首先, 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运动是在对同时代现实生活的真实观察基础上所进行的真实客观的描绘。这种艺术运动除了上述提及的真实性之外, 首先必须践行的艺术观念就是“唯当代方可入画”, 也就是说其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同时代画家看得到的社会现状, 而非画家看不到的现实, 这种内容具有强烈的当下性特征。其次, 该艺术运动也关注新兴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壮大与繁荣, 而非只是偏好农民题材与批判社会矛盾。例如, 库尔贝本人就曾创作过大量有关当代新兴资产阶级生活的作品, 而其他表现巴黎都市生活场景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最后, 论述没有涉及该时期盛行的哲学思想、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等方面的影响, 也没有提及其摄影术的产生与普及对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转折意义, 等等。由此可见, 这种对艺术运动观念的表述只是打着新课改的旗号推行老式的内容, 新瓶装旧酒罢了, 需要进行全新而系统的重新阐述。

四、对现实主义旗手库尔贝的论述未能紧扣现实主义的特征进行分析, 浮于表面而未揭示本质

库尔贝作为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运动的奠基人、旗手与代表画家, 其重要性无可比拟。但是课本在介绍库尔贝的时候未能对库尔贝的主要艺术特征与作品内涵进行一针见血的表述, 其中欠缺部分有如下几个方面。

“展览会”应当准确翻译为“沙龙”, 1855年沙龙是世界博览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非同时举行。另外, 必须交代的是, 库尔贝送展了多幅作品, 其中11幅入选, 仅有2幅被拒。由于这2幅作品是库尔贝的代表作, 因而画家愤而退展, 举办个人展览。其实, 库尔贝早在1848年就已经因为《奥尔南的饭后》获得沙龙的奖章与国家的收藏, 这说明画家并非是不受沙龙欢迎的对象。指明这一点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库尔贝及其现实主义风格尤为重要。

课文交代《画室》是画家展现其现实主义艺术观的重要作品, 但是在具体分析时, 却只停留在细节人物的简单介绍上, 对于整幅作品究竟意图表现的深刻内涵不甚了了, 这让人感到有些不知所云。其实, 《画室》有一个副标题“概括我七年创作生活的真实寓言”, 从这一点来看, 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在其中包含了某种自传性的意识。其实画家意图通过这个“真实寓言”, 来表现其受到普鲁东无政府主义思想及傅里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进而对现有社会进行改革并促使其进步的某种社会改良理想。对整幅作品的深刻内涵不交代清楚而只关注于其中的个体意义, 只会让人感到一种不知所云与支离破碎的感觉。

《画室》中的人物介绍存在严重错误。除了未能对重要人物身份进行解读外, 还错误地将右边的夫妇人物身份解读为普鲁东夫妇, 这就大错特错了。该夫妻为当时著名的傅里叶主义评论家巴梯耶及其妻子, 而由于普鲁东未能给库尔贝做模特, 因而画家只能采用照片进行描绘, 显得有些僵硬, 他的真实位置是在裸女右边开始第三个人物形象。此外, 对于左边人物的辨认也是错误百出。前景中戴着帽子拿着猎枪坐着的老人其实是库尔贝描绘的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形象, 以此暗喻其作为偷猎者的形象依靠欺骗攫取了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果实。画面中间的小男孩、风景画与裸女依次分别代表的是库尔贝现实主义艺术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目标。对这些身份的含混介绍使得库尔贝所意图展现其现实主义艺术观的目的失去了最为重要的基础。

对库尔贝《奥尔南的葬礼》的介绍未能紧扣上述已经提及的社会背景, 而只是停留在其绘画形式与作品尺寸的表面文章之上, 这又是一个让人无所适从的作品分析。课文开篇曾提及的一点非常具有教学价值, 即“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 在人们的心中逐渐破灭”。而《奥尔南的葬礼》就是对这一理想破灭时代的真实写照, 是理想破灭时期哀伤精神的缩影, 是对革命理想破灭的真实葬礼。同时, 库尔贝在六十年代的安特卫普国际艺术大会上也公然宣称, 这幅作品就是时代的葬礼, 尤其是对浪漫主义艺术的葬礼, 从这一角度来看, 《奥尔南的葬礼》的深刻内涵恰恰体现了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重要特征———“唯当代方可入画”, 而这一点在课文的深入分析中却只字未提, 着实令人扼腕。

从以上的简略分析与研究来看, 教科书在论述现实主义运动的时候明显存在着欠缺与不足, 尤其是未能点明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运动的主要目标与特征, 也未能参考最新的相关研究资料, 使得我们的教科书徒有新课标之表, 却未能走出陈旧老教材的套路。其实, 对于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运动, 著名艺术史家琳达·诺克琳就曾认为:“启后自浪漫主义而承前于现在通称的象征主义, 写实主义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期间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运动。其目标即以精确观察当代生活为基础, 对现实世界提供一个真实、客观而又公正的描绘。”[1]在此基础上, 她分析了该运动的诸多特征。而著名艺术史家鲁宾在《新观念史词典》相关词条中也认为“写实主义是十九世纪西方文化中的一场运动, 宣称以准确观察为基础, 表现普通民众以及他们的日常现实生活。他挑战了数个世纪以来的传统, 即崇高艺术所追求的理想化图绘形式与英雄题材。写实主义的支持者认为其视觉真实就是画家之‘真诚’的象征。写实主义通过其包容性以及普通民众对图像的易接受性———这些民众对传统并不熟悉但可以辨别‘真实’———从而获得某种民主的政治尺度。其道德诉求可以从进步论观以及知识的经验主义概念中窥知一二。普鲁东及孔德的论著中所涉及的社会理论以及科学认识论, 在实证主义中得到融合。写实主义艺术的领导者是法国画家库尔贝。他的出现变革了艺术的历史。”[2]仅仅从这两种论述来看, 现实主义运动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它包括了真实性、时代性、新兴题材、民主主义、实证主义、技法创新等诸多特征, 只有在教授中对这些特征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 才能使学生们对该艺术运动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

总而言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 》对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目标、特点与代表画家、代表作的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与缺漏, 而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其他各个章节的分析阐述之中。限于自身研究水平, 我仅对其中的主要问题与缺漏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与纠正, 希望能够以此提醒广大高中美术教师, 在讲授美术鉴赏课的时候多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 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怎么讲, 我们就机械性地直接教授。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最终实现其重要的价值与目标,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inda Nochlin, Realism, Penguin (Non-Classics) , 1972:13.

3.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 篇三

关键词:中学美术 鉴赏 教学

美术鉴赏成为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虽然课时量不是很大,但它也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項重大决策,与其他学科体系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而且现阶段美术鉴赏和其他基础教学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重视基础而忽视其它教育功能的作用,与生活严重脱离,再加上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探索的地方。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美术鉴赏教育

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化环境下的中学生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这表现在潜意识里,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适当的方法:

在文化情境中实施美术鉴赏。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的能力。例如,可以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结合中国书法来赏析绘画中的“线”的功力、情感、个性、格调,以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还可以从传统审美观念对“意境”的追求出发,来赏析传统绘画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道风与意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

使用更多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首先,可以用鉴赏原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带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使其接受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提供更好的展示氛围。

二、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

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课程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寻找教学所需资源,还可以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观点的交流。

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互动。在计算机与网络普及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性: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电脑网络社会提倡的是人机互动,甚至是人与网络上的其他人的互动。

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媒体手段获得了拓展。自从在多媒体教室上过美术鉴赏课后,学生们都反映希望多在那里上课。无疑,良好的教学设备是美术鉴赏学习的必要保证,学生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更美的审美体验。特别是网络教学兴起之后,学生们可以在网络教室里直接通过点击鼠标、敲动键盘来任意选择、放大美术作品,并在网络上实现与教师、同学交流鉴赏体会,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美术鉴赏教学更具有成效。

三、利用“百家论坛”在鉴赏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欣赏和鉴赏各种艺术作品,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价值,形成自己宽容的开放性的审美心态。美术鉴赏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最为宝贵,我们应在理性的分析与理解作品价值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取向,因此,要敢于设置“百家论坛”,开展“百家”争“鸣”,倡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又富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例如:鉴赏《蒙娜丽莎》那永久的微笑,有人从微笑中看出他的庄重、娴雅;有人从表情中看到她的是神秘莫测,心事重重;有人看出她体验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乐观自信:悲观的人觉得她的微笑带点伤感;快乐的人觉得她的微笑中带有甜蜜。通过交流,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巧妙的留下了一个空间,让观众用想象去填补,形成精神上的愉悦。

四、利用比较教学方法增强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效果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侧重于比较学的鉴赏方法也是常用的鉴赏方法之一。可以是纵向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可以是同类比较,也可以是异类作品之间的比较。在确定了比较的对象之后,可以选择各种方法进行具体鉴赏。例如,选择比较鉴赏的对象为:《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大公爵圣母》。《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这幅画显得比较呆板,完全看不到古希腊艺术引以为荣、古罗马时代固守不变的那种表现人物动作和表情的绝技。按文艺复兴时艺术家们的观点,这件作品缺乏“人性”的。而在中世纪时期的肖像画大都如此。如果把《大公爵圣母》这件作品同《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相比较,就会发现拉斐尔笔下的作品中洋溢着生命。圣母面部的造型和隐没在阴影中的方式,温柔的母亲怀抱着可爱的圣婴的和谐,充满着人间的温情,是那么的真实、可信。通过上述比较,可以清楚地了解中世纪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区别之所在。同时,这些方法也可以借用到中国美术的鉴赏上来。此外,在对中国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还可以依据中国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原则来进行解读。以此给予学生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以上是我对中学美术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让我们携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本文为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课题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06LX511)”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易存国.中国审美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美术鉴赏 篇四

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名:蔡晓亚

号:105010640030

上课时间:周日7-8节

什么是美?如果说要给美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我觉得是很难表达出它的神韵和内涵的。美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最美好的东西,她是柔软的,她是无法言状的,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我们就会体会到很多很多的美——大自然的美、人性的美、艺术的美、心灵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就像卡西尔说的“美的品格和本性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理论来解释,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思想上的回归。

我是觉得,欣赏美和判断什么是美是一个人的本能,就像我觉得人本能是好奇的,喜欢未知的是一样的。我很想了解其他人是怎样看待美,分析美,特别是那些先哲们是怎样讨论美的,比如论语上关于美的经验的那句话,说一个人要先学诗,再学礼,可理解为先用最单纯的方式领会美,再知道规则,结合西方对美学的看法,我觉得很精妙。

柏拉图的理念论我以前有些了解,只是没有看过他对美的看法著作中的原话,他说美的背后有美的理念,我很早就赞同这种方式;当然他的理念论本身就是一个创举,在罗素看来,至少一点是现在都在用的,就是一个事物和其形式是不同的。

爱与美的关系,很多人都想过吧,因为美才爱,还是因为爱才美,我觉得对于亲历的具体事物这要是想清楚了,心理上会有踏实和深刻的感觉,然而却远离了最初的、单纯而美好的、最真实的东西,是可惜的——有很多事情都是知道的越多就越不好。是否得不到的东西,才想拼命追求;得到了反而放弃?人有很多天生的缺陷,是他自己无法克服的,这点可能就是吧。

说花红和花美从词性来讲是一样的,红是表达事物性质的形容词,美是表达主体情感的感叹词,表达花红时说红,表达花美时却可以说“啊”,一个“啊”字表达了对花的无以言表的赞美,我觉得非常贴切。

美是无处不在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各个时期的美术都具有鲜明的色彩,各个艺术家们用他们独特的体验展现他们对美的认识,并将他们眼中的美记录、流传下来让后人们品评、欣赏。

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中的美术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作品,用他们的体验阐释对美的理解。中国封建时代的人物画家中最著名的当推东晋顾恺之,他的《女史箴图》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动连绵,循环超乎,格调逸易,风趋电疾。唐代张宣的《捣练图》描写贵族妇女的风俗画。阎立本的《步辇图》描写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一汉藏两族通婚的史实。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则描写纵情声色的贵族生活。另一幅杰出的作品是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他把汴河的繁华景象构成长卷格式的风俗画,汴河上的各种人物、景物无不具体而生动,真实的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对古代工程技术也做了正确的描画,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自南朝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山水画的画家宗丙、王微,其后又有唐代张藻,把山水画又推进了一步,他们还都写下了山水画论,从此山水画在东方持续发展,直至今日。自五代以后则及其丰富,如荆浩的《国庐图》,关全的《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董源的《潇湘图》;宋代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范宽的《雪景翰林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图》等不列盛举。这些山水画都有博大与精微相结合的特色,体现着东方的上水美学观。画鸟画家有五代的黄荃、徐熙,宋代的赵佶、翟白、赵昌等。自汉魏发展起来的石窟壁画,以敦煌莫高窟为最盛,题材属宗教内容,但也不同程度的反映着时代思想和现实,显示出中古时代中国美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元代以后,文人画形成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庞大而重大的一个支脉,实际上成为主流,他的流风余韵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文人画强调画家要有画外功,即文学修养。宫廷美术,宗教美术,和文人画中有许多艺术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民族的精神财富。如此多的美术文化财产创造出了中国美术史的辉煌。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些美术或者说艺术作品都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体验展现出来的,这样的作品给人的美的感受是生动可感的,让欣赏这些艺术的人们能带着自己的体验进入其意境中感受艺术之美,寻找自己的体验和美。

对于我来说,我不像那些哲学家或者诗人那样对美有深刻的理解,但是我相信美是一种体验,只有自己体验了,自己才会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才会对美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一些没美的体验、认识以及理解。

曾经见过这样一副画,苍白的流水,苍白的雾,还有雾中若隐若现苍白的树木,这样一副画,给你的或许是平淡的心境,可是入眼的那一刻,你难道不是震撼着的吗?在那一片苍茫中,你的灵魂你的所有悲欢在那一刹那间凝聚,然后淡开,就像那苍白的远山近水一样,慢慢晕开一片心的芬芳和涟漪。若非如此,它又如何进入你的心呢?所以是灵魂的触及还是视觉的流连,在乎你的心有多深入。就要看你的体验有多深,是否全身心的如入那种美的意境中。

我认为,大红大紫不仅仅只是火爆和性感,还有自信和智慧在里面。更甚者,你可曾体会到一个红衣女子渴望被安抚的软弱?红色是强有力的色彩,是热烈、冲动的色彩。约翰.伊顿教授描绘了受不同色彩刺激的红色。他说:在深红的底子上,红色平静下来,热度在熄灭着;在蓝绿色底子上,红色就像炽烈燃烧的火焰;在黄绿色底子上,红色变成一种冒失的、莽撞的闯入者,激烈而又寻常;在橙色的底子上,红色似乎被郁积着,暗淡而无生命,好像焦干了似的。教授的见解是源于他深刻的体验,正因为他有深刻的体验,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怎样去正确理解美,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认识。

以前见过一张照片,是一轮红日悬在山峰之上。有人说是朝阳,有人说是夕阳。我却坚持说是朝阳。他们断言是因为我内心喜欢朝阳的,所以才会主观臆断。其实是以为我觉得那轮红日太热闹了,没有夕阳的那份宁静致远。即使是在寂静的破晓,可是那份未经受雕琢和世俗的红,还是太热闹了。我是喜欢夕阳的,喜欢“一场愁醉酒醒后,夕阳却照深深远”的那种恍若隔世的淡然和出尘。也喜欢浓夏的傍晚,红日点燃滚滚红尘的爱和幸福,一切存在都变得珍贵,火一样的燃烧俗世,生命变得热烈而深刻。不过,我最喜欢的应该还是橘黄色落日。安静的,温柔的,像慈悲而悲伤的母亲,深情的凝视时间下的牵挂,为时间的所有存在和消失祈祷。这就是我的体验、我的感受,因为体验不同,所以认识不同,所以对美的事物的认识见解也就不同,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美就是一种体验,我们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认识,无需为了迎合别人而不忠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只有我们忠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美才是真正的享受!

5.高中美术鉴赏 篇五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本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是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二课,属于工艺美术类别。本课讲述了古代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发展与文化内涵以及它们的审美对中国文化、社会习俗的深远影响。本课所涉及的玉器、陶瓷、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本课可分为三个课时来完成,这节课我着重讲述古代的玉器艺术。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是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结合新课标、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代玉器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历史以及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帮助学生对 传统工艺美术获得初步认知。

2、从造型和装饰(图案)入手,引导学生鉴赏工艺美术作品。

3、通过古代玉器作品的欣赏,打开学生的欣赏眼界,增长学生的艺术知识,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教学难点和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对古代玉器的欣赏,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所以必须对古代社会的礼制做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就成为了本课的重点所在。

二、说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能见到玉。因而,学生对玉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真正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一些玉制品却又是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学生对玉器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玉器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方面知识更加淡陌。所以就必须多以实例来激发学生对玉器的探究和热情。

三、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授法、探索法、讨论法、归纳提炼

和课件演示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综合协调,灵活变通,既 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主导作用,更彰显学生参与欣赏的主体地位。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欣赏活动,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探究、欣赏、感悟、参与、想象、讨论评述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直接导入,进入主题

上课便向学生指出:“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涵义。包含着古人无穷无尽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古往今来,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更把生命的理念寄托于玉。可见,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这种总结性的导入不仅可以快速进入主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还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好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时出示“玉”字的甲骨文字形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字?当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我又继续提问:那么同学们喜欢玉吗?喜欢玉的什么?都知道哪些与玉有关的词语,请列举出来(请2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以“玉”为部首的汉字和两个带“玉”的成语);

当学生在黑板上写的时候,叫其他同学在下面尝试写一写,这时便提出:词语中的“玉”为什么要这样应用?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那今天大家就一起去感受一下我们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的魅力吧。(板书课题)。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艺术美感的课堂环境与氛围。这个环节,意在营造良好的欣赏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及判断能力,激发学生对玉器知识的了解兴趣,为后面的自主欣赏奠定基础。环节二:自主探究,整体把握

这时,我播放红山文化后期典型的代表性作品《猪龙玉雕》、《玉龙》以及商代的《俏色玉鳖》。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感受并发现古代玉器的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装饰美以及工艺美。

1、用这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造型为猪首龙身的奇特玉器,并通过对玉器十分逼真的刻画描述让学生感受到玉器的造型美、工艺美。

2、用《玉龙》这张图片,让学生通过对其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图案及颜色的描述,感受到玉器的装饰美和色彩美。

3、通过对商代俏色玉鳖的背景、材质、形状及颜色的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出玉器的材质美、造型美和色彩美。

将学生观察到的玉器的特点(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装饰美、工艺美)写在黑板上,紧接着出示不同时代的古玉器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鉴别这些玉器作品及它们在当时社会中的用途,自主发现感知玉的浅层次内涵和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板书)什么是玉?玉可以分哪为几类?玉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哪些文化时代?玉器在制作过程中体现了哪几种不同的审美追求?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鉴赏意识,通过自主讨论的成果展示,由浅入深,让学生对玉的文化内涵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性认识,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兴趣,最后由教师点评引出教学重点。

环节

三、欣赏感悟,突破难点 此环节分为三个小环节进行:

1、欣赏视频,自主发现。这时我出示“君子比德于玉”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玉与君子品德的相同之处,为下文学生理解“玉在当时社会中对人们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奠定基础。

2、说文解玉,深化内涵。紧接着,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古代文字中对玉的描述,深层次理解古代玉对人们品质的影响。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古人把人的道德、德操与玉相比,君子佩玉以洁身明志,因此形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传统理念,引发学生思考:中国的传统道德有什么,你认为能和传统道德联系起来的玉的特点有那些?

3、统筹探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视频与文字内容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含义、“君子比德于玉”的含义。当学生发表见解后,我再进行升华提炼,特别是将“君子比德于玉”作为重点讨论。它阐述了古代人对玉在审美上的一个升华,起先是把玉作为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后来在磨制过程中,对于玉的审美理解逐渐超出了实用的目的,使玉成为“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甚至把对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环节

四、细致欣赏,深入体验 欣赏古今玉器制品,探讨:

古代玉器和现代玉器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利用比较式教学把相关的美术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被欣赏作品的理解和体会。美术鉴赏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评价美术作品,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知世界,提高美术素养。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欣赏,开阔他们的审美眼界,增长艺术知识,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鼓励学生去感受和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环节

五、引导总结,回顾难点

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请同学归纳一下不同时代的“玉”在人们生活中功能的演变?引导学生回答,我再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本课的难点。

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陶冶审美情操,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六、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我进行了教学反思。因为玉石文化与学生的生活

距离较远,学生比较生疏,平时的关注程度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品种有相当的差距。所以在讲本课时我尽可能的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从具体作品鉴赏入手,从而培养他们对学习鉴赏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想让学生了解有关“玉”的一些知识,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课前搜集了大量关于玉器的资料,把学生可能想到的,或想不到的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上课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学生对本课的教学模式也很感兴趣,学生回答问题时,个个思维敏捷、发言踊跃,让我深受感动。深刻体会到了改变已有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他们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6.《美术鉴赏》论文 篇六

《美术鉴赏》

经过一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欣赏到了许多东西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绘画风格,对东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了东西方艺术的特点与异同。西方是以人作为艺术表现对象的主体,主体是人物,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因此,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的每一个时代的审美观点也不一样。比方从希腊、罗马时代到拉斐尔、提香、达•芬奇,这些人表现的人体是很古典的,很完整的。那么波提切利则不同了,他表现人体的韵律感、线、节奏,多方面地表现人体。因为时代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比方画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与凡高的《自画像》,都是肖像画,但两者就完全不一样了,同样的肖像,他们画得都很像,都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但是,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差异很大很大。另外,西方古代绘画都是以人为主题,树木、风景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作为一种背景,是次要的,到后来获得了独立的发展,才有了风景画、花卉等独立的画种。西方的大师画人物,也画风景、静物、肖像,对象只是作为启发他感受的一个材料,什么东西都可以感受,都可以入画,都可以进入到他的感情。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有很大的区别。西方早期的风景画,也不是实际的写生,而是在室内闭门造车,画一个大概,因而不是太生动。西方真正的风景画,是印象派油画,真正是对景写生,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每一种风景里面,早上、中午、晚上,即使同一个对象也不一样,这是很写实的。中国画的构图以山水风景为主,一般都是立幅的,山从下面开始,一层一层往上。它的构图比较雷同,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起、承、转、合。“起”,往往都是从几棵树,或者一个沙坡,或者石头、水、亭子开始。“起” 之后,另外一个山来接过去,叫做“承”。“承”之后,因为很长,要适应这个画面,那么要变化,叫“转”,扭曲一下。转到最后,要“合”。这是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四个字。我们看东西,远景、中景比较丰富??因为远了,形象丰富、重叠,而近的东西则单调。...

7.美术鉴赏之超现实主义 篇七

经过十几年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 我觉得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首先必须师生互动。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在参与中经过感知, 运用活动单导学和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认识, 去积极开展对作品的评论。其次, 美术鉴赏与文学鉴赏不尽相同, 主观、直观的感受显而易见, 不同的高中生对美术作品的境界、品位层次的体验、感知、理解各不相同。一幅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从其构图方面就能显示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和作品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对于我们高中生, 作品题目为什么取名《清明上河图》就不一定很清楚了。尤其关于其中“清明”一词历来就有不同说法, 有说“清明时节”之意, 也有人认为“清明”是汴梁郊外的一处地名, 让我们来仔细鉴赏这幅作品就能发现:画中有河岸小贩桌上摆着切开的西瓜, 有裸着下身在街头嬉戏的儿童, 还有十多人挥动扇子, 这些都不是北方清明时节的征候。这样有人就认为画题中“清明”并非清明时节。我们不管画面中描绘的是春景还是秋景, 但是从中可以体会到, 对一幅名画的感知和理解, 不能苟合于某一种鉴赏模式, 它将会随着人们逐步认识而不断深化。

触景生情是高中美术鉴赏课实施审美教育的特有情感的抒发形式。我们在鉴赏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时, 首先能看到画面中画了一叶扁舟和几道水波, 它们的四周留下了大片的空白, 这空白, 是水, 还是天空?或是别的什么, 画家没有说明, 但是, 根据画家所表现的主题和刻画的艺术形象, 学生完全可以想象得出, 这空白既是代表水, 同时也代表天, 这种水天一色, 无边无际, 空旷渺茫的境界, 正是一种以虚写实手法的体现, 产生了“象在画中, 意在象外”的效果, 而它那意象的空间, 又远不是小小的画幅所能容纳得下的, 它在想象中可以被延伸得无限辽阔和无限深远。因此,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具体教学当中, 我们必须注意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想象, 它是促进美术鉴赏活动的润滑剂, 可以强化高中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从而形成高中生所应表现的审美情绪。

我们在追求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 也不能抛弃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就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施审美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条件和教学需要,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媒体。强化媒体对视觉形成的感受作用, 以利用学生深入认识、理解、感受作品, 使之与作品默化交融, 形成高中生对美术作品题材、形式、方法技巧乃至作品的品位境界的感悟认识。我们鉴赏《蒙娜丽莎》这幅作品的时候, 了解到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的一幅肖像杰作, 也能感受到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而通过媒体教学, 更能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无穷魅力。我们将画面中蒙娜丽莎的手通过媒体放大来看的时候, 就能清楚发现她那微微抬起的中指, 是因为她正和着音乐的节奏, 打起拍子来, 更值得一提的是, 当我们通过媒体教学点击在蒙娜丽莎眼睛部位的时候, 就会惊奇地发现其没有眉毛, 是何缘故呢?是不是画家忘了画了?要知道这幅作品画幅并不大, 却花了画家三年多的时间完成这幅作品, 所以达·芬奇不可能是忘了画了, 究竟蒙娜丽莎为什么没有眉毛?可以肯定她不是没有长眉毛, 对其原因说法不一:有说画了, 因为时间久了, 褪色了;也有说, 就是她将眉毛给剃掉了;有人觉得这不可思议。可你再反过来看一看如今的一些女孩, 她们将眉毛修成一条线, 若将这条线也修掉, 不也跟蒙娜丽莎一样吗?可想而知这是一种时髦, 也就是说蒙娜丽莎将眉毛剃掉, 也许正是那个时期的时尚, 不管怎样, 我们只要通过媒体教学就能够更直观地感悟和认识到《蒙娜丽莎》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 这正是作品的神秘之处, 也正是我们为什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 要对学生进行直观审美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体验到, 审美教育是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核心。实施审美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教学载体。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 只有正确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 才能正确分析、鉴赏具体的美术作品, 进而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涵, 并从中受到启发, 获得感悟, 以逐渐提高高中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开阔视野, 提升品味, 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8.美术鉴赏之超现实主义 篇八

1971年,美国艺术史家琳达·诺切琳(Linda Nochlin)以《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一文,为艺术史学研究注入极重要的新概念。几百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伦勃朗、马奈、毕加索、杜尚这些大名鼎鼎的名字,而且理所当然地将他们视为伟大的艺术家,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都是男性?诺切琳第一个提出疑问,并质疑艺术史上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那一套陈规,其锋芒直指在西方业已存在了几个世纪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及制度。诺切琳指出,并非历史上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而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及社会习俗的限制没有记录下来,所以艺术史中著名的女艺术家微乎其微。更为致命的是,社会上缺乏鼓励女性成为艺术家的机制。

作为女性艺术家,朱迪·格洛维茨(Judy Greowitz,1939~)的奋斗经历和艺术创作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典范。她将自己名字中的夫姓去掉,改用出生地芝加哥(Chicago)为姓,以表示对于受男性支配的社会和意识形态的脱离和反抗。她的这一举动被视为女性主义艺术运动诞生的标志。她用很长时间创造了被称作“中心图像”的女性生殖形象。这种灿烂的女性生殖形象在传统艺术史中是不可能找到的。它从本质上对男性生殖及其象征的男性社会提出了挑战,揭示出女性生殖与男性生殖一样强有力和具有象征意味。朱迪·芝加哥从年轻时起,就有明确的要成为女艺术家和发展女性主义基础艺术教育意识。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兴趣在于尽我所能的,不仅使我自己,也使其他女性能够成为艺术家,而且能够有所成就。”

1980年~1985年间,朱迪·芝加哥实施了“生殖计划”。 她继续运用了与大众合作的方法。在她的指导下,来自全国精通缝纫的人缝制出特殊的针织品。此后的作品包括1993年的《纳粹大屠杀计划—从黑暗到光明》,1999年完成并开始在美国巡回展示至今的回顾展《分解—编织时光》等。朱迪·芝加哥40多年的艺术创作和书写,用艺术的力量深刻影响了知识和社会的变革,成为一个时代、一个艺术方式的象征。

与朱迪·芝加哥相比,路易斯·布儒瓦(Louise Bourgeois,1911年~)更具多重性,是更发自内心的艺术家。布儒瓦的创作动力与其童年经历密切相关。她出生于巴黎,家里人从事古纺织品修复。在布儒瓦记忆中,母亲约瑟菲娜就像一只和善的蜘蛛,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但好景不长,布儒瓦快乐的童年生活很快被父亲路易的绯闻破坏。父亲与布儒瓦的英语家庭教师萨迪成为情人,让年幼的布儒瓦深感遭到背叛,幼小的心灵受到巨大伤害。受幼年经历影响,布儒瓦的艺术作品充满了焦虑感,时常以死亡、孤独和背叛作为主题。例如,广受欢迎的雕塑作品《父亲的毁灭》,将她内心想要摧毁父亲的冲动展露无遗,令人望而生畏。她的作品中还时常出现残损的身体、无情的笼子和被撕破的洋娃娃。此外,也许是童年时把母亲比作蜘蛛的经历,布儒瓦的许多雕塑作品以蜘蛛形象为主题,其中包括她的代表作《Maman》(一译《蜘蛛老妈》)。

布儒瓦的作品与战前的超现实主义传统有关,最明显的是和贾科梅蒂早期超现实主义阶段的创作有关,有时也和欧洲的后极少主义艺术家相似。但是毫无疑问,她的作品大多带有微弱的攻击性特征(至少对男性观众来讲是这样),这意味着女性艺术家有权直接以自己的观点处理女性题材,而不向男性参照系做出让步,这种特征蕴含在她的许多作品之中。

法国艺术家尼基·德·圣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1930~),是妇女解放运动一代女性心目中的英雄,一位打破社会和家庭所赋予她的传统角色,通过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传奇女性艺术家。她在6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娜娜”塑像,为其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娜娜”这个名字立即让人想起左拉用文字描绘过,并由马奈呈现在画面中的那个作为性对象的女子。但是,圣法勒的“娜娜”们却传达出不同的含义。她们那硕大的形体、鲜艳的色彩、狂放的姿态,明显流露出一种略带滑稽但又充满欢欣的自我意识,明确拒绝了以往男性艺术家投射到女性形象中的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狂想。1966年,圣法勒在斯德哥尔摩创作了著名的“娜娜”—《她》。这位身长28米的女性屈起双腿,仰面躺在地上。观众从她的生殖器进入之后,会发现这个女性的身体内设有各种游乐设施。这似乎表明,女性身体并非窥癖观赏的对象,而是真实可触的欢欣生命力量之所在。

出生于贝鲁特的巴勒斯坦裔英国艺术家莫娜·哈托姆(Mona Hatoum,1952年~)是一位特别值得注意的年轻一代女性主义艺术家。作为一位来自第三世界,却在西方生活和创作的女艺术家,她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并反映出个人的痛苦心理。哈托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创作主要是录像和表演艺术,她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挫折体验,同时对国际事件发表评论。在1983年的表演作品《谈判桌》中,她一动不动地躺在一张桌子上三个小时,身上裹着带血迹的收尸袋,上面堆满动物的肠子,同时放映的是中东战争的新闻与和平谈判的录像带。

美国艺术家南·戈尔丁(Nan Goldin,1953~)的摄影作品记录了她和身边人们的生活,集中探讨了当代社会中男性与女性的区别,性角色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性爱、家庭、个人独立方面的斗争。1979年,她在纽约首次展出了《性独立谣曲》。作品由许多张幻灯片组成,按叙事影片的次序排列,在45分钟的展出时间内,灯光依序将每一张幻灯片打亮后再慢慢淡出,同时配有古往今来的爱情歌曲。照片拍摄的是床上的恋人,空荡荡的房间,破碎的身体,男女在酒吧、卧室、洗澡间、汽车内以及反复出现的镜子前面的女子等。戈尔丁将其称作“让人们阅读的日记”。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女性艺术从身体艺术领域转入对材料、形式和空间进行探索的雕刻和装置艺术领域。美国艺术家杰尼·豪恩(Jenny Holzer,1950年~)的作品展示了女性艺术家在运用材料和媒介方面的另一方面,她反对女性艺术家使用纤细、柔软的材料,以小的形式表现自己狭小的感性、生理和心理世界的传统看法。在1998年创作的《九头怪蛇森林:表演斯卡·王尔德》中,七根铜棒悬挂在天花板上,发出的高压电间歇性地制造出闪电和音响效果,地板上是一双男鞋和六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圆锥形玻璃容器。作品涉及到许多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的内容,特别是王尔德晚年的悲惨岁月。

总之,艺术史上的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密不可分。女权主义为女性主义带来了生机,但同时也限制了它的视野。在艺术史的领域,研究女性主义,或者以女性主义的观点来观察、解释艺术史问题的人几乎都是女性,而男性寥寥无几。这种特质,也使得女性主义艺术在轰轰烈烈一段时日以后,便逐渐进入了困境,难以有新的突破。但是无论如何,它所带来的崭新的视角,以及它将文化、社会、政治等诸领域结合在一起来观察、创作艺术作品的方法,时至今日,依然有相当大的影响

9.美术鉴赏知识梳理 篇九

第一册

• 《爵士》 马蒂斯 法国 • 《蓝天》 康定斯基 俄罗斯 • 《戏鱼》 张芝兰 农民画 • 《天坛祈年殿》 • 《母与子》 潘常旺 • 《洗澡》卡萨特

• 《母亲保护她的女儿》 珂勒惠制 德国 • 《猴妈妈和宝宝》 毕加索 西班牙 • 《欢乐柱》 田世信 • 《花狮子》 张芝兰 第二册

• 《冬日婴戏图》 佚名 宋 • 《自画像》 徐悲鸿 • 《春如线》 吴冠中 • 《听雨图》 韩羽 • 《百世多吉》 齐白石 • 《扑枣图》 佚名 宋 • 《艰苦岁月》 潘鹤

• 《在反扫荡的日子里》 宋韧 肖峰 • 《花篮图》 李嵩 宋 第三册

• 《连年有余》 清

• 《日神羽人画像砖》 东汉 • 《菩提树》 杰斯艾伦 美国 • 《玉舞人》 汉

• 《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 《印度舞》 叶浅予 • 《新疆舞》黄胄

• 《舞台上的舞者》 德加 法国 • 《豆花蜻蜓图》 徐熙 宋

• 《坐在柳条上的朵拉马尔》 毕加索 西班牙 第四册

• 《热带飓风和虎》 卢梭 法国

• 《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网暗影中的罗丽莎》• 《葵花园》 克里姆特 奥地利 • 《铜奔马》 东汉 • 《浅塘渡牛图》 李可染

• 《坐虎》 陕西凤翔 • 《鸡》 张仃

• 《金面罩人头像》 商后期 三星堆文化 • 《写生珍禽图》 黄荃 五代

米罗 西班牙 • 《黄杨梅竹笔筒》 清

• 《粉彩人物笔筒》 清 • 《象牙黑漆地雕梅花》 清 • 《白杨树》 莫奈 法国 • 《和平鸽》 齐白石 第五册

• 《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 雷诺阿 法国 • 《老寿星》 汤子博 面塑 • 《剥玉米》 孙佃珍 • 《向日葵》 梵高 荷兰 • 《山湖远望》 东山魁夷 日本 • 《向陶鬶》 新石器时代 • 《端阳婴戏图》 苏焯 宋 • 《欢天喜地》 佚名

• 《在战斗中成长》 秦大虎 张定钊 • 《翻身奴隶的儿女》 于月川 • 《冬天的阳光》 王今标 • 《格尔尼卡》毕加索 • 《吴家作坊》 吴冠中 第六册

•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北宋 • 《放牧图》 砖画 魏晋 • 《黄河逆流》 马远 南宋 • 《八十七神仙卷》 唐 • 《女像》 马蒂斯 法国

• 《两个青年农民》 毕加索 西班牙 • 《海景》 琼坎 荷兰 • 敦煌320窟壁画 唐 • 《挟盾武士俑》 北朝 • 《觅》 张桂铭 • 《池塘》 莫奈 法国 美术鉴赏知识 • 在1—6册中

• 国外

• 康定斯基 出现1次 • 马蒂斯 出现2次 • 毕加索 出现4次 • 国家

• 法国出现 5次 德加 卢梭 莫奈(两次)雷诺阿

• 梵高出现1次 • 印象派 出现5次

• 重点关注:印象派艺术特色 及代表人物 莫奈 梵高 • 通常出现的题型:作品赏析 名词解释 连线 等 • 国内 • 齐白石出现2次 • 吴冠中出现2次 • 徐悲鸿出现1次 • 莫高窟出现1次 • 张芝兰出现2次 • 年代

• 新石器时期2次 • 汉代出现3次 • 唐代出现2次 • 宋代绘画出现6次

• 重点关注:宋代绘画特点 代表人物及作品

• 通常出现的题型:填空 选择 作品赏析 如《清明上河图》 农民画 年画 雕塑 黑陶 等 美术鉴赏知识(7—12册)第七册

《生命花树》 剪纸 甘肃

《早春之路》 东山魁夷 日本(第五册出现过)《夏》 列维坦 俄国 《金秋》 林风眠

《冬猎》 勃鲁盖尔 尼德兰(搞明白该国家)《红色的房间》 马蒂斯 法国(在1—6册曾出现两次)《尼斯的英格兰散步大道》 杜菲 法国 《水》 福田平八郎 日本 《安第斯织物》 秘鲁

《约瑟芬.贝克》 亚历山大 考尔德 美国 《未来世界》 王晓明

《青瓷羊形烛台》 东晋 《青花描红龙纹盘》 清 《黑釉三彩马》 唐 《银莲花》 杜菲 法国

《蓝花瓶》 塞尚 法国(首次出现)《写生玉簪》 林椿 宋 《露气》 潘天寿 《粉彩百花图瓶》 清 《荔枝蜜蜂》 齐白石 《秋光》 郭怡?

《春》 阿奇姆博多 意大利 《老牛和小牛》 常振芳

《马亨港湾》 威廉 荷兰 第八册

《鸢尾花》 梵高 荷兰(第五册第一次出现)《君子兰》 赖少其 《在激流中前进》杜键 《一湾江水碧》 白雪石 《双耳四系漩涡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唐三彩马》 唐(第七册出现过黒釉三彩马)《马头》 汉 《立马》 汉

《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 《瑞马雄风》 张昌 《紫藤鹦鹉》 王雪涛 《五彩鱼藻纹盘》 清 《山间蜜糖果》 王文举 农民画 《磨谷谷》 罗小平农民画

《猴吸烟》 张芝兰 农民画(1—6册)已经出现了2次)《舞龙》 陈泉泓 农民画 《金鸡展翅》 朱光莲 农民画 《自画像》1 梵高 荷兰 《自画像》2 梵高 荷兰

《吃马铃薯的人》(又名食薯者)梵高 荷兰 《阿尔的吊桥》 梵高 荷兰 《星月夜》 梵高 荷兰

《向日葵》 梵高 荷兰(梵 高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全面掌握)《京剧戏曲人物》 关良 第九册

《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 《张卿子像图轴》 曾鲸 明

《白求恩》 潘鹤(第二册第一次出现)《藏族女孩》 李焕民 《青年歌手》 靳尚谊

《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毕加索 西班牙(1—6册出现4次)《女孩》 丁聪 《陕北人物》 刘文西

《米德尔哈尔尼斯的道路》 霍贝玛 荷兰 《北京颐和园长廊》

《溪山行旅图》 范宽 宋 《维鲁维斯的人》 达 芬奇 意大利 《巴黎圣母院》 法国 《猫头鹰》 黄永玉 《农家乐》 古干

《敦煌420窟天宫栏墙东披飞天》 隋代 《巩县石窟寺5窟天井飞天》 北魏 《龙门莲花洞南壁下层龛》 北魏 《敦煌285窟龛内飞天二身》 西魏 《敦煌285窟南壁上方伎乐飞天》 西魏 《敦煌320窟双飞天》 唐 《敦煌209窟双飞天》 唐 《敦煌285窟南壁上方伎乐飞天》 西魏 《船》 米夏 法国

《白夜光》 东山魁夷 日本(第三次出现)《折线纹彩陶杯》 新石器时代 《象牙雕夔?杯 商 《玉云形杯》 唐 《大禾人面铜方鼎》 商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 《东方红 太阳升》 牛文 《大眼睛》 谢海龙 教师作品 略

《蒙娜丽莎》 达 芬奇 意大利 《未来世界》 王晓明(第七册出现过)《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意大利 《佚名》 佚名 美国 《自画像》 梵高 荷兰 《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 塞尚 荷兰 宋雨桂作品 略 第十册

《着衣母婴卧像》 亨利 摩尔 英国 《群虾》 齐白石 《竹楼荷塘》 齐白石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 《荷花蜻蜓》 齐白石 齐白石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 《金鱼》

《戴帽的女人》 马蒂斯 法国 《蓝衣女人》 马蒂斯 法国 《常春藤与花》 马蒂斯 法国 《王者之悲》 马蒂斯 法国 《小鹦鹉与美人鱼》 马蒂斯 法国 《文斯礼拜堂彩色玻璃》 马蒂斯 法国

《两个中国香炉》 门采尔 德国(首次出现)《林中之路》 马尔克 德国 《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蒙德里安 荷兰 《查灵克罗斯大桥》 安德烈 德兰 法国 《牛头》 毕加索 西班牙 《吉他》 毕加索 西班牙 《柳桥独步》 齐白石 《吴中山水图》 沈周 明 《菊花》 吴昌硕 清

《小鸟》 林风眠(第七册出现)《早春》 孙其峰 《卢舍那佛头像》(龙门石窟奉先寺)唐 《人首翼牛》 亚述(今伊朗附近)

《摩西》 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至此三杰全部出现)《圣堂》 罗丹 法国(首次出现)《女人坐像》 亨利 摩尔 英国

《红蓝黑》 亚历山大 考尔德 美国 《下楼梯的女人》 杜尚 德国 寺庙 略

《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下午》 修拉 法国 《曾侯乙墓编钟》 战国

《古根海姆美术馆》 法兰克 盖里 加拿大 《原子球》 昂德雷 瓦特凯恩 比利时 《三彩骆驼载舞俑》 唐 教师作品 略 第十一册

《人民和总理在一起》 周思聪 《故宫建筑》 略

《泰姬陵》 印度 《科隆大教堂》 德国 《蓬皮杜艺术中心》 法国 《里昂国际机场》 法国 《金茂大厦》(以上可出连线题)

《啊Q像》 蒋兆和 《齐白石》 王子武 《观鱼图》 程十发 《白蛇传》 叶浅予

《我和我的村庄》 夏加尔 俄国 《鸟的变化图案》 蜡染 《门神》 年画 《鸡冠花》 庞薰琹 《睡莲》 莫奈 《红土地》 李成忠 《顾盼》 周彦生 《草原小姐妹》 刘 林 《敦煌莫高窟》 甘肃 《承德避暑山庄》 河北 《颐和园》 北京 《乐山大佛》 四川 《黄山》 安徽 《泰山十八盘》 山东 《武陵源》 湖南 《黄龙》 四川 《九寨沟》 四川 《土楼》 福建 《老宅门》(四合院)北京 《吊脚楼》 重庆 《凤翔的马》 陕西 《惠山泥人大阿福》 江苏 《面花》 山西 《泥咕咕》 河南 家乡艺术略 第十二册

《哪吒闹海》 张仃

《阿布辛拜勒神庙前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塑》 埃及 《拉斯科岩洞壁画》 法国 《比萨斜塔》 意大利 《圣瓦西里教堂》 俄罗斯 《巨石阵》 英国 《法隆寺》 日本 《吴哥窟》 柬埔寨 《金字塔》 埃及 《毛阿伊石像》 智利

《大堡礁》 澳大利亚 《“巨人之路”海岸》 英国 《盖奥拉德奥国家公园的越冬鸟群》 印度 《罗斯格拉西亚雷斯冰川国家公园莫雷诺冰川》 阿根廷 《乌卢鲁国家公园的艾尔斯巨石》 澳大利亚 《萨加玛塔峰》 尼泊尔 《维多利亚瀑布》 津巴布韦 《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基博峰》 坦桑尼亚 《马埃谷地自然保护区》 塞舌尔 《加兰巴国家公园》 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美国(以上可出连线题)

《闹天宫》 刘继卣 《乐园之梦》 丁绍光 《凤》 李永平《耱地》 常振芳 《老子出关》 王和举

《莫斯科的英国人》 马列维奇 《比利牛斯山之城》 马格利特 《查理 苏里耶》 汉斯 赫尔拜因 《持扇少女》 毕加索 《陕北老石匠》 刘文西 《海静潮初落》 冯兆平

俄国 比利时 德国 西班牙 《北京天坛祈年殿内景》

《尼斯海边装饰柱》 法国 《敦煌275窟九色鹿本生》 北魏 《拉手娃娃》 山西 《抓髻娃娃》 山西 《苗族组长的百鸟衣》 贵州 《牛首龙纹》 贵州 《苗族妇女的盛装》 贵州 《苗装上的蝴蝶》 贵州 外国:

马蒂斯单独作品出现一次。作为独立内容出现一次 杜菲 出现两次 塞尚 出现两次 修拉 出现一次

梵高 单独作品出现两次 作为独立内容出现一次 文艺复兴三杰分别出现一次 亨利 摩尔 作品出现两次 毕加索 出现四次 东山魁夷 出现2次

重点关注: 马蒂斯 毕加索 梵高 亨利 摩尔 塞尚 古希腊 古埃及 及文化、自然遗产 国内:

林风眠出现两次 农民画出现了5次以上 敦煌莫高窟 单幅出现一次。作为独立内容出现一次 齐白石单独作品出现两次 作为独立内容出现一次 唐三彩出现三次

重点关注:齐白石 敦煌莫高窟 农民画 唐三彩 文化遗产 张仃 周思聪等

美术学科知识梳理 人美版小学1—6册

一、教材梳理——从工具材料上分 • 泥塑(泥、橡皮泥 面)第一册 泥巴真听话 第二册 太阳

第三册 动物乐园 新颖的泥名片 泥条头像 第四册 和妈妈在一起 第五册 民间面塑 捏泥巴 第六册 一张奇特的脸 • 变废为宝

第一册 巧用纸餐具 枯枝变成美丽的花

第二册 钓鱼 第四册 纸盒变家具

二、教材梳理——从学科知识上分 • 色彩

第一册 看谁涂得更好看 认一认、玩一玩 第二册 春天的色彩

第五册 红色的画 黄色和蓝色的画 第六册 橙色的画 绿色和紫色的画 • 剪纸(撕 剪)

第一册 让大家认识我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五彩路 多彩的拉花 漂亮的建筑 第二册 漂亮的瓶子 狮子大王 可爱的动物 花的世界

第三册 小花饰 百变团花 小扇子 第四册 头饰设计 第六册 吉祥图案 • 线条

第一册 奇妙的绳彩美丽的花

第二册 我们身边的线条 第三册 会变得线条 第四册 绘画游戏

第六册 画中的线条 会动的线条 • 电脑美术

第五册 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

第六册 电脑美术——模板帮我们作画

三、教材梳理——从学习领域上分(略)

四、教材梳理——从表现内容上分(略)美术学科知识梳理 人美版小学7—12册 色彩

第七册——四季的色彩 生活中的暖色 生活中的冷色 第八册——严艳丽的大公鸡 第九册——色彩的色相 色彩的明度 第十册——色彩的对比 让色彩动起来

第十一册——色彩的调和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第十二册——装饰色彩 电脑美术

第七册——神奇的画笔 神奇的电脑幽默画肖像 第八册——你追我赶 第九册——有趣的人像 第十册——巧用卡通形象 第十一册——漫画肖像 国画

第七册——画水果 娇艳的花 第八册——用彩墨画鸟 用彩墨画鱼 第九册——动物的脸 有趣的汉字 第十册——山水画 花鸟画 第十一册——有特点的脸 戏曲人物 第十二册——画故事 泥塑

第七册——泥玩具 第八册——别致的小花瓶 第九册——有人脸的器物 第十册——雕塑之美 第十一册——故事里的人 第十二册——发现老房子之美 线描

第七册——快乐的人 自行车局部写生 第八册——植物写生 第九册——画人像 飞天

第十册——精细的描写 在快乐的节日里 第十一册——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第十二册——奇思妙想 连环画(动画片)

第十册——卡通—动起来的漫画 第十二册——动画片的今与昔 后记: 整套教材

显性线索——掌握知识技能(四大领域逐渐递进)

隐性的线索——人文关怀:个人——伙伴——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从第一册的《让大家认识我》——第二册《冬日婴戏图》——第三册《我们来跳舞》„„直至最后的第十二册《我的成长记录》

7—12册共有144课 与1—6册在数量上基本持平,从出现的名家名作、建筑、景观、文化遗产数量上来看有了明显地增加,要求教师的眼界更宽阔、知识更丰富。特别是出现了文化遗产、人物专题介绍等具体内容,这也让我们的学习准备更具有指向性。

10.外国美术鉴赏论文 篇十

公共管理学院 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班 武林 学号20122080654 一幅完美的美术作品不仅能给人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而且能让人从作品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我是什么呢?一个无用的人,一个反常与讨厌的人,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而且永远也不会有社会地位的人。好极了,即使这是事实,我也要以我的作品来表明,这样一个反常的人,这样一个毫不足取的人的内心是怎样的。这是我的雄心,它的主要基础是爱而不是恨,是冷静而不是热情,我时常陷入极大的痛苦,这是事实。但是我的内心仍然是安静的,是纯粹的和谐与音乐。在最寒碜的小屋里,在最肮脏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图画。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画画,因为我的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这是梵高的个人语录,通过对梵高的认识以及他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我感受到了他那种对艺术的追求,对自我的坚持,让我从中深有感触。

在古典浪漫写实的时代,大家都为宗教和贵族服务,为市场服务。但是梵高没有,他只表现自己的感情,他看到的东西,然后发挥自己的情感。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在他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只有这样才是出自灵魂的东西,才会感染灵魂。他的经历是这样让人同情,也等于是人性的一部分,好像每个人在梵高身上就看到自己一样,这也是大家能够接受他的原因,因为那是特殊和值得同情的地方。梵高在谈到他的作品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这也正是我赏识他的地方,我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这样,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中去,只有那样才能创造出让世人认可的艺术作品。梵高的作品中让我能产生共鸣的一幅是他的《向日葵》。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像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他也正是用艺术来烘托自己内心的感情

梵高这种无拘无束的创造风格,使他把不同类型的人物、花卉和静物,都拿来当作了“习作”的对象,并一丝不苟地把它们直接写生出来的,从这个层面看他是在描写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经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画中的内涵和神韵。从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印象派那儿得到不可或缺的艺术启蒙后,他以超越印象派极远。正如他说过的那样:“关于艺术”一词,我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阐释:艺术即自然、现实、真理,但艺术家能以之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一种观念,表现出一种特点,艺术家对这些内涵、观念、特点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确。”

11.美术鉴赏期末论文 篇十一

一、标题:自拟

二、要求:

1、以绘画、书法、雕塑、建筑、装置艺术等美术为论文大写作范围;

2、对作品、艺术家、艺术门类、艺术现象、艺术活动等,写一篇赏析文章;

3、不得抄袭,有引用注明出处,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字数20%;

4、字数:2000字以上;

5、A4纸打印;

6、提交时间:2014年6月9日上课,由学习委员按照学号顺序统一上交,打印班级封面。

7、论文电子版在纸质版上交前发送到:freesonger@gmail.com8、格式要求:

标题(自拟,黑体,三号字体)

班级:学号:姓名:手机长号:

文………………………………………………………………………………………………………………………………………………………………………………………………………………………………………………………………………………………………………………………………………………………………………………………………………………………………

引文:

12.民间美术鉴赏 篇十二

一、民间美术鉴赏心得体会与收获

民间美术,是逐渐被现代化社会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美术鉴赏这门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更重要的是,它带领着我们从另一个被我们忽略的角度去认识、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 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顾名思义,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联系紧密,甚至可以说民间美术源于民俗活动。在民间资源、条件都有限的情况下,人们的宴会、娱乐活动就只有靠自己手工布置,因此,民间美术得以萌生以及发展。换句话说,民间美术是民间民俗生活的完美体现,它包括年画、刺绣、风筝、编织、玩具、剪纸等,从这些民间美术中可以看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间美术不同于其他美术,不像绘画需要昂贵的颜料纸张,也不像摄影需要高技术的设备。它取材做法都简单,它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也不需要昂贵的材料,随便一块布、随便一张纸,经民间美术家的手出来就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

“你现在是一个有知识的人,却没有文化“,是民间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对我们现代大学生的评价。确实如此,至少在学这门课以前,面对一幅剪纸画我绝对不会联想到民俗生活。

在民间美术鉴赏的课堂上,我还了解了许多传统节日的起源,除夕、腊八节、端午节等等,本来这些节日都有各自庆祝的活动,现在却很少见了,还好有其他民间美术比如剪纸为我们记录了那些已经不再盛行的民俗活动,留下了它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在民间美术鉴赏的课堂上,我学到的不只是关于美术关于文化的这点知识,我还从中看到了许多道理:民间美术源于生活,只要善于发现敢于动手,会从身边收获很多。

透过民间美术这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祖国,了解祖国的文化,为具有这样文化底蕴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这门课让我收获最大的地方在于同学们积极地向大家展示了一些自己家乡的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这增加了我对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的了解,同时这也说明大家都还关注着这些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这使我感到很欣慰。

二、家乡的民间美术特色作品 我的家乡是湖南衡阳,最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就要算衡阳花鼓戏了,虽然它在全国的影响和知名度不是很高。

花鼓戏特点

1、题材:生活化,特别是小戏,适合大众口味;

2、表演:活泼,诙谐;

3、音乐:多用土生土长的 民间音乐(山歌、地花鼓、丝弦小调),同时也借鉴和吸收它剧种的音乐

4、唱腔对白:多用地方方言;

代表作品

1、百忍堂

2、雷打皮冬瓜

3、二百五外传

上一篇:语文一年级一课一练下一篇:酒店大型活动安保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