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精选8篇)
1.生态园 篇一
生态园园区简介
风云生态园由风云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位于梧州市蝶山区龙湖镇旺步村山头儿组嘣山段,生态园规划面积200万平方米,坐享3000亩原山林海,地域开阔,园内植被丰富、环境幽静、气候湿润宜人。
风云生态园总体布局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设有生态展示、休闲度假、疗养、花溪景观带、四季花果林、荷塘映月、农家乐、CS野战场、儿童游乐等功能区块,真正构筑了一个集休闲度假、生态人居两位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度假园区,将真正做到度假与养生的有机结合,在真山、真水、真自然中尽情挥洒人生。
为满足顾客需求,风云生态园提供住宿、餐饮、运动、娱乐等场所。多规格客房、商务中心、KTV、沐浴中心、棋牌楼、品茶园亭等,环境优雅、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此外,从日常生活配套、健康理疗、商务休闲等三大方面满足游客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需求。再过2年,这里将崛起一座生态休闲度假之城,风云生态园力争打造成梧州最大最完善的生态休闲度假基地,风云生态园真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2.生态园 篇二
1 全球生态危机的爆发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人类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 人类的活动却常常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自然界中所有的生态系统, 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 最终达到物种与环境, 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之内的动态平衡, 我们把其称之为生态平衡。由于人类对自然片面的认识以及人类活动不正当的干预,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均受到了严重破坏, 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无法正常运作乃至崩溃, 反过来直接影响了人类生存, 这种情况被人类称为生态危机。
2 生态园林的提出与任务
城市生态系统作为最脆弱的生态系统, 需要不断通过人为干预, 才能维系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城市生态系统又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生态系统, 它不同于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不仅不能够自我维持, 而且对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其中所需的大部分物质与能量, 都必须依赖其他生态系统人为的输入, 城市生态系统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必须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分解与再利用。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所有生态问题都集中的体现在了城市环境中。与此同时, 许多城市在生态环保问题上还在坚持着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模式, 实质上严重阻碍城市自身的发展脚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 城市发展的过于迅速, 城市污染的不断加剧, 迫使居住在城市的人们追求宜居的生活环境。
人类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 如果不能够依照生态学规律办事, 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更会破坏其他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营造城市园林空间是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园林作为一门实用性的科学, 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园林所强调的自然空间具备了相当鲜明的生态属性, 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空间中所包含的大量的生态问题。园林不仅能够模拟与再现自然景观, 保护物种与环境, 更是为城市提供了绿色的生态保障, 加强城市的生态承载力, 有效的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创造的园林空间。生态园林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美学或艺术角度的需求, 而是更多的从生态角度对其进行思考。在规划生态园林的过程中, 首先考虑的是其中生态原理, 生态功能, 生态效益, 然后再满足相关的功能需求, 最后在艺术层面进行规划。这种规划理念就完全颠覆了传统以观光游憩为主的园林设计理念, 不再是单一建造风景优美的休闲场所, 而是在生态学原理下建设城市的自然空间, 为城市的居民提供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
3 生态园林的理念与特色
生态园林已经成为了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园林的任务在于科学的处理人类居住空间与自然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模拟重现自然山水的景观。生态园林将环境设计提升到一个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为人类与地球上的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神圣行为。生态园林的作用也不再局限于服务某一群人的身心健康, 而是必须肩负起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繁衍和生存的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的建筑学与城市建筑学专家吴良镛就指出:“现代园林设计应突破传统上公园的概念, 它应当走向宏观景观, 向大地景观以至于人类生态学的领域去发展。”
生态园林是由一般园林发展而来的, 因而规划生态园林同一般园林相类似, 包含了地形、水体、建筑与小品、以及植物等设计要素。但生态园林又必须科学的规划这些要素, 发挥出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生态园林所特有包含的功能。生态园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中包含了许多要素, 为了突显出生态园林所包含特有的生态内涵, 生态园林的规划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4 结语
是现今全球发展所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挑战。在解决生态危机的过程中, 建设生态园林成为了一种成本最低, 代价最小的有效途径。生态园林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生态危机成为了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第二自然”。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园林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园林所具备的经久不衰的魅力。如今, 面对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困境, 园林规划这们古老的行业将挺身而出, 委以重任, 引领人类走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双和谐。
参考文献
[1]郑文.克服生态危机, 促进城市生态和谐[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 31 (4) :19-21.
[2]程绪珂, 胡运骅.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53-54.
[3]蒙光远.城市生态危机与对策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 2010, 25 (2) :80-83.
[4]曹勇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 (5) :11.
3.生态园中觅“道茶” 篇三
拥有OTRDC和欧盟瑞士IMO颁证的黄山市齐云山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初精制加工、自营出口,拥有我国惟一的一条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清洁化、连续化绿茶加工生产流水线,被授予安徽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精心研制,使得失传多年的齐云道茶再现于世。
近年来,该公司立足于“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诚实求发展,以科技为先导”,打生态牌、走绿色路,以发展有机茶、无公害茶为抓手,以全新的经营理念,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接连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国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中国茶业行业百强企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产品等荣誉。目前已成为中国绿茶在欧盟、日本茶叶市场最大的供货商之一。
全国创业之星、安徽省劳动模范郭德军董事长说:“公司现以黄山市荣山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的5680亩有机生态茶园为核心,创新思维,走‘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良好农业规范操作要求和有机茶园立体种植管理模式,依托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和齐云道家文化,引进现代农业理念,建立健全基础设施,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以茶树为核心,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同时引入音频发生器等高科技技术,建立健全循环经济链条,建成‘生态’、‘科技’、‘高效’的优质茶园,同时以生态茶园建设、有机茶生产、茶文化观光、交流体验等为主要内容,建立起一批不同类型、不同特色,具有观光、休闲、体验、度假、教育、科技示范多种功能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基地。简单的说就是天下、地下、山间、田头,多方面、多渠道、环绕式管理。天上有鸟、地下有鸡、山间有树、田头有灯,10台植物声频控制仪不间断发送声波,实行‘胎教’,为茶叶品质保驾护航。公司新近投入1000万元,在茶园种植桂花、银杏等植物25万株,着力打造园林式生态茶园,并开通了安徽首条茶园直通旅游线路。”
茶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休闲饮品,齐云道家茶更是天地人合一的产物。制作齐云道茶仿佛是茶叶的一次特殊道场。清明前,谷雨后,茶农冒着霏霏春雨,精心采摘来嫩绿的茶叶,遵循“炒得轻、抓得快、抖得散、翻得匀、捞得净”的杀青要领,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一道道工序,全凭掌上功夫,杀青、烘焙、摊凉……制成的齐云茶色泽黄绿毫显,幽香扑鼻而来。冲泡开来,汤色清澈明亮,芽叶朵朵可辨。饮之齿颊留香,使人悠然忘机,陶然心醉。
齐云道家茶充分融入了道文化的特质,而彰显“敬和俭静、闲逸自然”的品味。讲究以茶行道,以茶明理,以茶和气,以茶清心,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4.生态园 篇四
从xx楼二楼向下看生态园,它犹如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校园中。它里面有两个区,一个是十二生肖区,还有就是绿化区。十二生肖区形状就像一个大圆盘一样,中间有一颗鸡爪槭,这颗树是我们学校成立这年栽下的,经历了三十余年的风吹雨打,陪伴了好几届学生。远远看去,它就像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士,站在花坛中央,它的枝叶疏密有致,到了秋天红叶似火。威风吹来,它好像在与我们招手。绿化区的植物遍布每一块土地,大树分布错落有致,真是独具匠心。还有许多动物雕塑,雕得栩栩如生,生机盎然。
生态园的左边有两个大字“博爱”教导我们一生。再低下头看,十二生肖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十二生肖是阴刻的,如同走进了动物园一般。我迫不急待沿着边缘跑了一圈,发现十二生肖是按顺序排到鸡爪槭周围。这些雕塑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比如公鸡好像在仰头引吭大叫,老虎在草原上追赶猎物,牛好像在扬起尾巴。仔细看我的生肖―鼠,好像在撒开四蹄狂奔,仿佛后面有一只大猫,会扑上来。
圆盘外面绿化区的各种人文景观也很吸引人,比如丹顶鹤好像在吃野果,旁边的鳄鱼张大嘴,仿佛要吃掉它。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的斑马雕像,它身上的斑纹黑白相间,昂首挺胸,眼看四路,随时准备绕晕来袭者。
5.游生态园 篇五
一进生态园,我便闻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那清香胜过所有的名牌香水。不用看就知道,是那香味十足的薰衣草。
远看,薰衣草一朵朵绽开了紫蓝色的笑脸,汇成了一片花的海洋,看了让人感到非常舒服、惬意;近看,那紫蓝色的薰衣草像一个个小火箭,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一望无际的熏衣草竟开得如此热烈而浓郁,我不禁惊呆了。在那一瞬间,我竟然错误地以为在梦游仙境,抑或是到了一处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
在薰衣草的旁边是一大片紫色的马鞭草。它虽然不是很香,但是花瓣非常漂亮,像一个个紫色的小水滴,小小的,嫩嫩的,围成一个个美丽的花朵。
马鞭草的颜色和薰衣草的颜色可不一样――马鞭草的颜色是一种淡淡的紫色,而薰衣草的颜色是蓝紫色,一种是文静而深邃,一种是热烈而浓郁。
除了马鞭草和薰衣草,还有火红的鸡冠花、橙色的万寿菊、金黄的向日葵……
6.游生态园作文 篇六
下了汽车,印入眼帘的是一片整齐的桑树,尽头是一口波光粼粼的小池,这些景象一下子让我们变得快活起来。看,丝瓜像月牙一般的,一个个挂在藤条上,仿佛小朋友在荡秋千;望,红彤彤的西红柿挺着一个个大肚子,似乎是个吃饱了的胖小子;瞧,南瓜金黄色的外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耀眼,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好像这就是春天,美丽极了。
顺着一条走廊走去,我们看到了一条小溪,几条小巧的鱼儿清晰可见。有的在水草的玩捉迷藏;有的打着滚,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还有的跳出水面,夺人眼球。
走过这条走廊,我们看到了一片菜地。菜地上种着油光粼粼的青菜,胡萝卜争先恐后地冒出土来。一群小鸟快活地蹲在地上,小嘴在泥土中砸来砸去,可能是在找虫子吧!“哇”,沈佳骏一声惊叫,原来泥土中有一只天牛。这只天牛的体型挺大的,看样子是吃的很好吧!
走进羊肠小道,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的,这种绿色充满着生机,仿佛每一片绿叶都像是一个生命在颤动。这不止有许多的树木,周围的小草也数不胜数,这些小草到我的膝盖,把羊肠小道点缀得更加璀璨。
7.构筑党执政的“生态园” 篇七
一、“生态园”的创建是党执政能力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执政环境是执政党用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也是其执政能力凸显的一个方面, 也是党的执政水平的展现, 良好的执政环境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党更好地执政, 更好地把党的施政纲领传播贯彻下去, 由此, 也能够更大程度上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生态园”的创建有利于党更好地施政、执政。我们党在中国执政, 中心任务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新世纪新阶段就是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肩负的重任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提高的就是党的执政能力, 这种能力的施行, 是对全国人民的, 这种能力的提高, 除了党自身加强建设外, 当然需要全国人民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 才能造就良好的施政土壤,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积极响应, 由此, 也才能使党更好地把执政理念、施政纲领落到实处而发挥作用。
“生态园”的创建有利于党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 “三个代表”的核心就是执政为民, 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任何执政党的根基, 都在于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人心向背, 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
二、构筑党执政的“生态园”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是历史的选择, 是人民的选择。这就奠定了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牢固基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 中国共产党进入全面执政期。在至今为止的56年执政历史上, 党的执政行为一直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党的执政方式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 号召全党“务必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以适应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领导党”、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1956年9月, 邓小平在八大报告中, 分析了全党面临的新考验, 提出必须经常注意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斗争, 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坚持群众路线、贯彻民主集中制并加强党的团结等。1992年十四大提出“简政放权”,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体制与政府职能等领域反执政方式进行一系列尝试, 这适应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2年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则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经过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综全国力明显增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 000美元向3 000美元跨越。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重大成果, 也是人民群众共同承担起创造良好环境的物质基石。在新时期, 党面临的困难增多, 全国人民承担起为党执政扫清障碍的职能, 共同构筑我们党执政的“生态园”。
三、构筑党执政的“生态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 党执政的“生态园”建设要确立正确的生态位。所谓生态位 (这是生物学上的概念) , 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仅是指其所处的空间位置, 更重要的是指它所执行的功能——它的实物链、行动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应对两个转变的必然要求。从党的发展历程来看, 我们党成功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 党找准了在不同历史时期自己执政的生态位, 完成了从夺取政权到长期执政的转变, 从受外部封锁、实行计划经济到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们党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已经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这种变化, 是党对自身生态位的调整, 这种调整是党在总结历史经验, 审慎国内外形势的基础所做出的, 这充分说明, 我们的党是一个善于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党。
其次, 党执政的“生态园”建设要努力协调各种关系, 促成和提升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党的执政能力要想得到提高, 就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执政经验, 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 在找准自身生态位的前提下, 要仔细分析中国国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的各种关系及其状况, 分析周边环境状况, 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 把握其相互关系的内涵, 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 运用翔实的办法有效地处理这些关系, 增强驾驭和谐社会的能力。只有把这些关系认识清、分析透、处理好, 各种关系像生态园中的动植物以及与环境、气候、土壤、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 才能使党的执政水平得以发挥, 党的执政能力才会得以提高。诚然, 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 其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有的凸显有的隐蔽, 不易掌握规律性, 但只要承认规律性的存在, 只要不停止地去探索规律, 只要从生态和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用生态和谐的思维去指导执政行为, 就一定能够使之和谐顺畅。
再次, 党执政的“生态园”建设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使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 形成合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党自身的事情, 还有赖于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配合, 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 实现执政目标。古人云: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在夺取政权时期,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打人民战争,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地道战、地雷战等,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了全中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又以“民心所向”为基点和出发点, 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了非常广阔的社会基础, 获得了不尽的力量源泉, 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武装先进的国民党正规军, 由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历史的新纪元。陈毅同志曾说: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当前情况下, 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国家任务更加多样与繁重, 我们党更要发挥其优势, 做好广泛的鼓动宣传工作, 使党的主张深入人心,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使全国各族人民自觉的纳入到实现共同的目标的大军中来, 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这样, 党的执政能力才得以充分发挥, 党执政的土壤才会丰厚, 为人民服务这个执政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形成。
最后, “生态园”建设中要科学诠释和谐的含义, 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和方向。和谐一词,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配合适当和匀称。和谐与矛盾不是一对对立面, 和谐的含义并不是消除矛盾。意大利人托马佐·康帕内拉 (1568—1639) 写了一本书, 名叫《太阳城》, 在这本书里, 他把社会主义描写成没有不劳而获的贫富不均, 没有奴隶和仆人, 没有贵贱之分, 没有吃闲饭的人, 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没有城乡差别。人们的生活都是划一的, 住同样的房子, 穿同样的衣服, 吃同样的伙食, 上同样的学校。18世纪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 为了实现他幻想中的和谐社会, 搞了一个实验, 他在1824年辞去工作, 带着四个儿子和少数门徒到美国去, 在那里, 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 建立了一个名叫“新和谐”的移民区, 结果当然失败了。毛泽东说,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认为, 矛盾引导前进。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 重要观点之一就是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 和谐和矛盾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我认为, 和谐的反义词不是矛盾, 而应当是纷乱。事物内部的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永远不会消除的, 和谐会使这种矛盾真正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 而且, 还能在更大的程度上以加速度的方式推动事物的发展。正如人走路, 左右腿没有矛盾就会停滞不前, 但左右腿在争相向前的同时如果和谐就会走的更快。人的肌体内也无法消除矛盾, 没有消化与分解就不会有新陈代谢, 据估计, 人体中的水分子, 每七天更新一遍, 蛋白质每过80天也更新一遍, 人体中的所有原子过一年以后98%都已经更新了, 生命机体的存在是矛盾斗争的结果。大自然中的生物圈亦是如此,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特别喜欢长颈鹿, 他就下令对吃鹿的狮子进行捕杀, 结果过了几年, 连鹿群也在不断减少, 究其原因, 狮子吃掉的往往是老弱病残的鹿, 使那里的动植物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衡, 而狮子遭到捕杀, 破坏了那里的生态平衡, 结果事与愿违。由此可见, 和谐不是消除矛盾。有矛盾不可怕, 可怕的是纷乱, 纷乱出现, 推动事物发展的矛盾无法起到应起的作用, 而外在的矛盾又重重, 杂乱无章, “生态园”建设不但成空话而且还会成为阻力。赫拉克利特说:“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总之, 党的执政不仅仅是党自己的事情, 我们都应当勇于承担起这个重任, 努力为党更好地执政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 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和谐相处的社会, 需要我们党付出艰辛的努力, 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应当为党构筑执政的“生态园”, 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 形成合力, 共同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
8.规划生态园竟然卖别墅 篇八
“黄帝城小镇”项目位于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的一个山丘之上,距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1.7公里。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项目一期工程已接近完工,80多独栋二层别墅错落矗立在方圆1200亩的土地上,山杏树和绿草穿插在楼与楼之间,周边山上是已经落了叶的葡萄架、杏树、苹果树,空气清新,自然环境极美。
该项目销售人员刘某告诉记者:“黄帝城小镇是超低密度的别墅区,容积率仅为0.15,并赠送900-1800平方米的超大庭院,五证齐全。面积既有200多平方米的,也有300多平方米的,主卧室全部是落地阳台,朝南向大面宽设计,采光非常好,并且每栋都赠送露台。项目地周边方圆30平方公里内,仅旅游文化景点就有20多处,是京西北的旅游文化圣地。目前我们正在编纂矾山镇旅游总体策划和整体规划,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京、津、冀乃至海内外旅游的热点地区。”
“在北京周边地区这种别墅类产品已经极为罕见,实属不可多得,价格也十分便宜,只有6000多元每平方米,升值空间很大。目前仅有20多栋未售,机会难得。”销售人员刘某补充道。
自2003年起,我国严令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停止对别墅类房地产的土地供应。2006年12月12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通知规定,“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列入《禁止项目目录(2006年本)》。凡列入《禁止目录》的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违反本通知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那么黄帝城小镇是如何获批的呢?记者就此前往涿鹿县住建局采访,该局办公室闫主任以需当地宣传部介绍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黄帝城小镇开发商——达华地产副总经理刘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是2007年获批的,规划为生态园,因为公司致力于新兴建材研发,搞低碳项目,产品只适合低层建筑,所以将这个项目做为一个示范点建设,未来公司还会参与矾山镇的新民居和整体综合开发等事宜。对于如何获取五证手续的疑问,他并没有回答。
【生态园】推荐阅读:
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建设11-13
生态园策划方案08-30
农业生态园立项申请11-20
秋季生态园亲子活动12-13
秋游生态园作文700字08-31
生态园的秋天小学生作文01-10
游龙寺生态园初一作文600字01-30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和农业生态文明10-28
关于农业生态园的宣传广告词12-20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游生态园》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