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审美能力(精选10篇)
1.美术与审美能力 篇一
美术课堂提高审美能力的方法
美术审美教育,不同于美术专业院校教育观念下的美术技术教育,也不是简单的画画。现代教育思想所强调的美术审美教育,是指通过造型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方式。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为目的。实践证明,这种深受学生喜欢的美术审美教育课,其意义在于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生兴趣,情感得到了陶冶,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提高了分辨美丑、明辨事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思维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生价值,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育方式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水平,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形式的多变,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认知的环境。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比如一年级下册《花地毯》一课,农村的学生家里一般没有铺地毯的习惯,于是一上课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一些颜色鲜艳的图案又美丽的地摊。引导学生预设,假如你的家,在地板上铺上漂亮的花地毯,是不是可以让你的家更加的美观,同时,你是不是就可以在地板上打滚,做游戏?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处在好动的年龄,想像着自己在地摊上打滚现在,做游戏,兴趣就被吸引过来了。鉴于美术具有激发学生学习趣味的重要性。美术教师便要认真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多播放漂亮的花地毯,引导学生观察“小地毯“的图案,发现漂亮的图案,和鲜艳的颜色。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审美活动的实践中提高,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对美丑的分辨力,增强对美术美的感受力、理解力。这样让学生多接触真正的“美”,潜移默化中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2)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1>农村美术教育不应该停留在那些内容过时的课本上,学习过程中,只靠美术课本是不够的,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抓紧时代的节奏,适当选看一些美术参考用书。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本精读是学习美术基础知识的关键,研读时应细细琢磨,搞清楚其中的概念。在研读的同时,结合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加深学生对审美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提高审美理论水平,由“知其然”提高到“知其所以然”。
同时,让学生欣赏自然界的美和生活的美。大自然是无私的,它把一切美好都展示给人们。带学生去欣赏自然界中的美,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置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对学生的审美培养起到潜移默化
作用。比如说一年级下册中《走进大自然》一课,在上这课的时候,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在操场上进行走进大自然的练习。引导学生观察草、树、土、沙的特征和思考它们的用途,然后发现我们的科学家把这些资源拿来盖房子、造轮船、开公路、做衣服,我们的艺术家把这些资源做成一幅幅美丽的作品,有沙雕、冰雕、泥塑、木刻„„最后要求学生人人参与,把各种材料重叠或向四周扩展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从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色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这样学生对他们比较熟悉的审美对象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情境告诉学生如何欣赏,能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增长审美意识。
2>美术欣赏课以它外在形式的艺术语言展示内在灵魂,教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鉴别美与丑的能力。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经常让小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我们要选择符合儿童情感的儿童感兴趣的艺术品。最能刺激儿童欣赏欲的是一幅作品的色彩。比如四年级下册《改改画家的画》一课中,除了教材中的图片,我还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神秘多彩的《星空》、燃烧的《呐喊》、明亮的《向日葵》等图片。我除了讲给学生色彩构图等知识,更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反映的情感。这些作品学生会津津乐道,同时也对美术欣赏增加了兴趣。通过大量有美术欣赏活
动,扩大学生的欣赏面,感受发现色彩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当然欣赏活动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坚持下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在农村学校开办美术创作课。应试教育的唯一标准是分数,记忆力成为考试优劣的关键,这样往往忽略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需要创作课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反映自己的感受或间接感受,通过某种绘画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从而进行艺术创造的体验。这是培养学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一课中,我运用看看,想想,说说,画画的形式,首先让学生看看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想想现在交通工具存在的不足,说说未来交通工具相对于现在的交通工具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在外形设计和色彩,功能上要怎么创新。最后,创作,画出你的想法。在课堂结束前,设计了作品展示评价的环节,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互评互议,引导学生找出作品中最有闪光和最具创造性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美术创作课,促进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开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农村美术教师本身的素质水平需要提高。我个人认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巧,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较高的审美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敬佩你,听从你的教学安排,工作才能开展起来。教师只有在专业上确实有水平,平时再调皮的学生也会崇拜你。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在反思,每一
堂课,每一篇教案,有哪些不足,今后应如何改进才能弥补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一节美术课除了与美术有关的知识外,往往还涉及到文学、历史、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因此,仅靠学校里学过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在钻研教材的同时,也会长看看别的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艺术素养,并熟练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学层次,彻底改变美术课就是绘画课的落后模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美术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总结:美术的“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包含了自然社会的一切美好,也包括最为可贵的真、善。有人曾研究得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犯罪的可能是很小的,可见正确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等品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感知美的能力,美术教育是通过教学形式让学生自己具备创造再现美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讲审美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既积极地影响着我们人类精神世界,且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美术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接受美,如何认识美,如何享受美。同时让学生自觉的追求美、创造美。这是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2.美术与审美能力 篇二
一、备“人”备“神”,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俗话说:“预则立, 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但是目前教师在备课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并值得反思的地方。其一, 一味追求形式, 忽视备课的内质;其二, 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 缺少创意;其三, 单纯依赖教参, 备课缺少源头活水。可以说是:只备“课”, 不备“人”, 只备“形”, 不备“神”。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型, 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许多上课用的材料和工具, 教案和课件, 教师的作品和参考图例等。要构建高效的课堂, 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每一秒, 课前准备就显得就尤为重要。
二、激发兴趣点, 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 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 使个性获得发展。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 教师主宰的太多, 对于学生的要求太多太高, 这样严苛的氛围往往导致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顾虑而无法参与其中, 也就没有什么学习积极性可言;而如果我们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 就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我们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增加学生的接触点和参与面。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是教育, 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美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融的, 生活就是美术学习的源头活水。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 是学生最喜欢的方法, 也是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只有把课堂当作生活的缩影, 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气氛, 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社会生活、时代气息, 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背景,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 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缩短新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距离。
四、让学生在互助、互动中创造精彩
教与学的过程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而是学生学了什么, 关键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获得了什么。高效课堂中要突出互助, 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达到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的很多美术课内容都可以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上“交”自己的作品后再教, 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展示和交流, 教师只指导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 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巧妙引导铺道, 在学生遇到困惑时迂回指导, 适时点拨。在互助、互动的交流中, 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关注课堂动态生成, 引领学生思维
钟启泉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 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 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 每一节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必须有生成, 不承认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不允许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 这样的课堂就会缺少生命力。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很多突发事件, 我们不仅要沉着应对, 还要积极捕捉教学契机, 抓住学生的心理, 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料之外转化为意料之中,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教师要对教学过程做假设, 学生会怎么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一些情境, 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收获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 我们或许可以在不经意间获得新发现, 在所谓的问题之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或者是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 进而调整我们的教学, 最大程度地引领学生思维。
六、重视个体差异, 让每位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注重自主发展
美术是一门个性较强的学科, 如果我们在安排教材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目标等方面, 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等多种角度出发, 我相信:中国将诞生出第2个毕加索、第2个马蒂斯。
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 受到教师或上级的表扬。即便学习很差的学生也不愿听到别人或教师批评自己, 最起码不要明确表现出来。在美术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确定“以学为本、因学定教、学教和谐”的思想, 这样才更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七、有效的评价, 引导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指出:“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 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 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所以, 在对于学生评价的问题上, 我们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参照学生成绩的单一模式, 而是要综合地结合学生的表现, 对于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要以多鼓励、少批评,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评价的把握上, 不能采用单一化的评价标准, 而要体现出评价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 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3.美术与审美能力 篇三
一、备“人”备“神”,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目前教师在备课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并值得反思的地方。其一,一味追求形式,忽视备课的内质;其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创意;其三,单纯依赖教参,备课缺少源头活水。可以说是: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型,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许多上课用的材料和工具,教案和课件,教师的作品和参考图例等。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每一秒,课前准备就显得就尤为重要。
二、激发兴趣点,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宰的太多,对于学生的要求太多太高,这样严苛的氛围往往导致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顾虑而无法参与其中,也就没有什么学习积极性可言;而如果我们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就会对学习充满兴趣,我们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增加学生的接触点和参与面。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美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融的,生活就是美术学习的源头活水。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是学生最喜欢的方法,也是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只有把课堂当作生活的缩影,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气氛,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社会生活、时代气息,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背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缩短新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距离。
四、让学生在互助、互动中创造精彩
教与学的过程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了什么,关键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获得了什么。高效课堂中要突出互助,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的很多美术课内容都可以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上“交”自己的作品后再教,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展示和交流,教师只指导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巧妙引导铺道,在学生遇到困惑时迂回指导,适时点拨。在互助、互动的交流中,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
钟启泉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必须有生成,不承认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不允许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这样的课堂就会缺少生命力。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很多突发事件,我们不仅要沉着应对,还要积极捕捉教学契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料之外转化为意料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教师要对教学过程做假设,学生会怎么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一些情境,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收获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我们或许可以在不经意间获得新发现,在所谓的问题之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或者是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调整我们的教学,最大程度地引领学生思维。
六、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注重自主发展
美术是一门个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我们在安排教材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目标等方面,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等多种角度出发,我相信:中国将诞生出第2个毕加索、第2个马蒂斯。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受到教师或上级的表扬。即便学习很差的学生也不愿听到别人或教师批评自己,最起码不要明确表现出来。在美术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确定“以学为本、因学定教、学教和谐”的思想,这样才更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七、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指出:“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所以,在对于学生评价的问题上,我们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参照学生成绩的单一模式,而是要综合地结合学生的表现,对于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多鼓励、少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评价的把握上,不能采用单一化的评价标准,而要体现出评价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总之,我们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科学、高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尝试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真诚的关注,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4.美术与审美能力 篇四
屈自玲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拥有着前人留下的数不尽的艺术珍品,同时又有各式各样的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的本质也从技能教育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一方面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激活广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格和品质。
一、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较弱,审美意识还很模糊,而这一阶段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黄金时期。学生通过上美术课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绘画规律和认识能力,还应该逐步的提高和具备发现艺术世界中美的能力。但是,当前受“应试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以及社会美术教育的影响,缺乏深入性和广泛性,学生即使上了欣赏课,缺乏对作品最主要的基本感受能力。这些“有术无美”的功利主义教育与“有 美无术”的自然主义教育其本质都是一种与全面发展相悖的。
那么,如何正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二、在美术教学中建构起正确的审美心理结构
在美术教学中建立和培养正确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先决要素。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提升感受力。
在美术课堂上,几乎每一件艺术品都是教师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好范例,例如在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时,由于儿童的年龄偏小,对这种蕴含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不理解,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难免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教室的窗上贴着窗花,门上贴着随风飘动的门楣挂签,讲台桌的边上也贴满挂签,教室的四周张贴着各种剪纸作品,然后播放一曲抒情优美的中国民乐,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再如,教学生《色彩的冷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冷暖色的差别,我将室内的日光灯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皱纹纸包起来。打开红纸包着的灯,在一片红色中感受暖色带来的心理变化;打开蓝色的灯,体会冷色与暖色的不同之处。除了从视觉入手,我还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触觉,进行多感官的体会:用手触摸冰块,联想冷的颜色;听一支喜庆的秧歌曲,为曲子设计欢快、热烈的色彩。通过这众多感官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感受力,使学生对生活中不同的色彩美产生正确的审美能力。2.摆脱常规,大胆想象。
在具有较深刻的感受力的同时,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是进行审美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并不喜欢“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并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去思考。学生幼稚天真,天性好奇,想象力之丰富,往往出乎人所料。一次,我带领所教班级的小朋友把画好的大树剪下来拼贴在墙上,一片各式各样的大树组成了一片森林,给人一种清新的美。可是,另一个男孩把自己画的树剪下来卷成了一个桶形,戴在头上变成了树形的帽子,让人感到创意独特新奇。我不仅没有责怪他,而且当场给予肯定和表扬,他异常高兴,这种情绪感染了其他孩子,也启发了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树的创意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奇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由一样事物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创想,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常常使他们的画面异彩纷呈,别具一格。此外,在欣赏课、手工课上也可以鼓励学生不以老师的范例为标准,自己大胆的想象创新。通过想象,我发现了学生独特的审美角度;通过想象,我和学生共同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
3.多思多想,培养理解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评价。
对“理解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它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是一种能改造自己内在情感和思考方式的教育。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是对艺术作品中暗含的特殊意味的直观性理解,这种理解大大不同于感受,但又以感受作为基础,艺术的意味溶解在形式里,完全不 露痕迹,只有首先对艺术作品有了整体的把握,才能将其中的意味抓住。要培养学生的这种特殊理解力,必须采取不同于一般的特殊教育方法,而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引导学生打破日常生活中仅仅把事物形式归于某一种类的思考习惯和分类标准,从而树立以自己体验和理解的情感模式对其分类的审美分类标准。
在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的美术教材中,有一课是介绍画家凡.高。这是一节内容极深的欣赏课,如果用普通的看看图片、听听书面介绍的教学形式,对于十岁的孩子来说一定无法理解凡.高的生活经历,更无法理解画家的绘画理念。对于这样的课程,我决定从学生普遍很感兴趣的油画作品《星月夜》入手,先和学生一起用水粉进行简单的临摹。通过临摹体会其作品与以往学过的绘画方法有什么不同,接着试着猜想画家的创作动机,也可以畅想画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后,再讲述凡.高的生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这样从体验入手而进行深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从画家的角度去体会作品、体会生活,并且对这样一位有着不凡经历的画家产生正确的审美评价。当一位十岁的孩子说出凡.高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时,我感到这节欣赏课将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审美理解力不只是对审美对象表层的直接理解,不仅在于“懂”,而且还在于能透过形象把握更深的内涵,理解对象形式中的“意味”。对于年龄较低的儿童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的培养也是同样重要的,但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上述三方面的协调和合作,自然渗透于各种能力的使用中,从而 形成人的整个审美过程。除此之外,在学校范围内,还可以利用特定或专门的美术教育途径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三、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途径
从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途径上来说,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条线来进行。
(一)课内的美术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欣赏课和创作课(包括绘画、手工、设计等)中得以体现。
1.通过欣赏课,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审美教育。
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引导小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欣赏课中,教师不但要讲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尽量抒其“情”、增其“趣”,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创造力。例如:在《民间玩具欣赏》一课中,我先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民间玩具,让他们玩一玩,在玩中要求学生将玩具进行分类,有的根据制作材料分类,有的根据玩具的功能分类,也有的根据使用的对象进行分类,大家乐趣融融,很快就对玩具有了初步的了解,从中初步了解了民间玩具简单的制作工艺和纯朴的表现手法。通过学生这种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多感官参与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涵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及审美想象,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2.在常规的美术课中,引领学生进行创作,将审美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美术作品中。
美术课可以用线条、色彩等空间信号,给予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从而陶冶和培养其相应的审美旨趣和能力。因为,人们在用线条、色彩这些绘画元素表现客观世界,创造作品时,愈来愈多的包容进了审美含义。也就是说,在线条和色彩中,已经积淀了无数深厚的对美的沉思。通过美术课这种主要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生活的审美专业课,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美学知识,增加其审美素质的内涵量。在设计课中,巧妙将兴趣和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识。如上《标志设计》一课时,让学生设计学校的校徽,每个孩子都想为自己的母校做一点贡献,这样的设计要求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能力。又如手工课《自制生活用品》,我让学生准备各种废旧挂历、硬纸、易拉罐等,学做几种不同造型的小像框、课程表框、笔筒等工艺品布置自己的课桌,使学生看到自己成绩,享受成功的欢乐,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充分结合利用起来,把课堂教育延伸到社会中生活中去。美术课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但它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知识技法传授的美术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面的,从课堂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美好行为和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心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的审美实践活动,增加他们对审美的感性认识,提高欣赏美、评判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
这一途径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些形式,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广泛的审美鉴赏活动,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接受自然界那优美的自然景物的熏陶和感染。因为,艺术美在很大程度上,用更典型更集中的形式表现在自然美和社会美中。所以,对艺术美的鉴赏,就能够使学生对美的理解有着更深刻的意义。比如,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通过对祖国名山大川、花鸟鱼虫、园林田野的游览,通过对日月星辰、云雾烟霞、江河湖泊的观赏,感受自然界那优美景物的感染和熏陶,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再比如,组织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艺术馆、访问老艺人等多种形式,品赏人类创造的美,以及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让学生直接投身于审美创造的实践活动,更能锻炼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改革传统教育的诸多误区,还给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阵地”和“空间”,加强学生“学”的成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乐学精神,进行创造性的欣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新世纪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必将以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着眼点,为培养未来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审美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书目:
1.《教育美术》
作者:叶学良
第六章 第三节 2.《美术原理》
作者:胡师正
第四章 3.《美术鉴赏》
作者:张道一 注释:
5.美术与审美能力 篇五
一、促使美术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美术并不是凭空而造,它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写照。若想获取更真实更美的感受,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就必须促使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纸上谈兵培养出来的审美能力不但空洞,也缺乏真实情感,无法帮助学生培养出更好的审美能力。为此,在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促使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鼓励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第20课“丰富多彩的玩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玩具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每一种玩具的外形、颜色等特点,并让学生发挥想象,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玩具,它们的颜色与形状是什么样的,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玩具进行美术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是以现实的物体作为出发点,通过观察、想象,最后完成美术制作,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对于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如何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值得每一个美术教师重视的问题。当前,各种科学技术日益发展,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新时代小学教学的发展所趋。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创建各种小情境,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课堂。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生活”的教学中,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生活是一个极其广泛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把握。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各种关于生活的小视频,在播放过程中给学生适当进行讲解和引导,促使学生在视频中获得启发,丰富学生美的信息库,让学生在启发下来完成画作,构筑出自己心中“五彩缤纷生活”的雏形,通过这种展现—欣赏—制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无形中培养出独特的审美能力。
三、树立新型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课堂中,教师都是在台上讲述,然后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这种教学模式既死板又落后,一成不变,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最终的美术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为此,美术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授课模式,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课堂形式,鼓励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通过实践来进一步开拓视野,增加阅历,感受生活,提升审美能力。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第2课“走进大自然”教学中,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课堂,根本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在这种局限下的美术作品也缺乏真实感。为此,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等景点进行参观,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观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样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但能活跃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最终获取的教学效果更是课堂所无法比拟的。
在小学教育中,美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艺术气质的基础课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利用科学技术,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达到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张凤香 单位:静宁县德顺小学
参考文献:
[1]杨文艳.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6):144-145.
[2]高秀明.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2(12):241-242.
[3]谷大勇.浅谈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50-51.
[4]伟龙.创新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2(22):148.
6.浅谈美术鉴赏与审美 篇六
班级:汉语言文学班 201010102043
2011年4月23日期:日
浅谈美术鉴赏与审美
摘要:美术鉴赏是运用多种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感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多方面,主要有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美术的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审美评价具有功利性,审美评价要求主客观的同一。关键词:感受审美艺术认识
一、浅谈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单靠表面的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会学式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了解作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但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
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据这些形式方面的差异也可以引导我们去寻找原因,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会的因素了。
二、美术鉴赏的认知和审美功能
美术鉴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感知知识和经验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一种鉴赏的乐趣;通过掌握有关美术鉴赏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作品中真善美的鉴别能力。
1、美术鉴赏的认知功能
从美术的认知功能来说,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鉴赏美术作品可以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等。
艺术感知能力的培养对受教育者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当然人的感知能力有时候和一个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系,但是归根结底它主要是由后天的实践和学习而习得的。在艺术教育中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感知能力,就要经常让受教育者接触到大量的艺术作品,反复感受、体验,不断激起他们对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不断地积累艺术审美感知经验,从而提高和丰富艺术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审美敏锐性。
2、美术鉴赏的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美术的最本质而又最普遍的功能,艺术审美知觉不是知识的逻辑判断,而是透过艺术品形式达到对它们情感表现性的把握。它使人在审美享受和愉悦中达到培养和发展美感,形成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陶冶性情与人格的作用。审美心理的基础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当我们惊叹于达·芬奇是如何捕捉住蒙娜丽莎容貌与内心的迷人魅力的时候,当我们佩服于我国先民是以何等巧妙的智慧创造出那优美而又寄寓着美好愿望的凤鸟形象的时候,或者是置身于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建筑环境中的时候,就会从这些美的创造中获取到全身心的审美满足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鉴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作品来总结出美术作品的一般特征和各自的规律,让我们的审美视野更加宽阔,让我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欣赏者对作品的理解,所以说美术欣赏是一种个人的再创造。不过,美术欣赏是可以通过欣赏实践来学习、提高和掌握的,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的大众。”我们应该通过这种实践来促进自己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 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 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
同时,还要 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 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 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
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 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 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四、结论:
“真”不一定美,“善”也不同于美,“美”是真和善的结合,“美”算得是人类文明的主体,然而“美”之于人不会是天生的。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被有识之士所认识,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大学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中,对他们进行真善美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审美观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审美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人类共同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五、参考文献: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美]R.玛格欧纳《文艺现象学》中译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中译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7.谈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七
一、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教学生学会欣赏。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 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赏析中, 逐渐提高了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要培养这种审美感知力, 除了利用作品让学生产生的直观感受外, 还离不开理性知识的指导。只有在欣赏中把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相结合, 才能知道什么是美, 它为什么美。
二、注重审美情感能力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 美术形象是完全直观、明晰的, 是可以直接为欣赏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把握的艺术形象, 所以我们要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艺术品和自然。而要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和艺术品, 必须要有情感的投入, 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 才会产生美的共鸣。审美主体 (学生) 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 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就会得到自由发挥和升华。但由于学生的审美体验呈现多元化, 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理解, 否则, 就会泯灭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只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越来越低。
三、注重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对于美术作品来说, 想象是理解的翅膀。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以启发代替说教, 以循循善诱的方式, 导发他们的想象力的才华。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我们首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其营造情境。丰子恺先生说过, “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 有形的东西, 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 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总之, 借助音乐和文学营造的情境效果运用到美术教学中, 使学生从具体的绘画语汇和类型出发, 通过想象, 使那些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 使他们对审美对象的把握与再造十分具体和真实。
四、注重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 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孩子们充满幻想, 我们应因势利导, 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 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 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 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剪、拼、撕、贴等制作方法, 运用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和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图形, 就能够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五、注重审美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 我十分注意比较方法的运用。例如, 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求同比较是将不同作品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其相同的地方, 以达到理解、再创作的目的。求异比较是指对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 找出不同的地方, 以便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观察和剖析。其中在求同比较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求异比较, 其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当然, 在进行比较时, 要注意作品之间有无可比性、比较价值的大小, 比较方法的多样化问题。要作有明确目的比较, 不作牵强附会的比较, 教师不应以简单讲解来取代学生的比较体验过程。
在教学中, 应当遵循审美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审美能力的培养, 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 使审美教育成为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
摘要:美术新课标在教学建议的第一条中就明确提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通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情感能力、审美想象力、审美创造力和审美方法几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审美能力,审美感知力,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创造,审美方法
参考文献
8.美术与审美能力 篇八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教学特点 审美能力 培养途径
根据我最近阶段的研究发现,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中仍存在许多弊端。
一、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
1.美术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受到每年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美术课程不像语文、数学、外语等参加统一笔试纳入中考成绩,因此很多校领导和老师都不重视这门学科。然而,换个角度考虑,我们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考试,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错误观念,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今后艺术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教师的考核力度欠缺。
美术课程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是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考核,这样考核弹性大,不像语文、数学、外语那样用一个具体抽象的数字概况学生成绩。鉴于这些特点,美术一般由任课老师自己考核,很多老师平时上课就不是很负责,最后却上报一个非常满意的学生成绩。
3.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美术课程与其他主科课程不同,具有很强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同时,如果美术教师的授课没有个性,那么美术教学就成为一种再现性教学,很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4.美术教学富有时代性。
美术更是一门艺术课程。艺术与时代背景、时代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艺术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美术教学会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1.美术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学校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音乐和美术等艺术课程的开设进行。美术课作为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有:不断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同时,在该课程中,需要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一些技巧美术欣赏与方法,使学生的审美空间不断扩大。最后,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作艺术。只有学生自觉进行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2.注重开放性教学。
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营造出开放的新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学课堂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逐渐开始由主导者向辅导者角色转变,学生应当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辅助性指导能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美术课程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可以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更多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更为正确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野外“写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美术与大自然的联系。
3.将课堂目标延伸到课外。
教学内容想要得到训练与延伸,需要课外拓展训练。对于美术课程而言,美术课堂之外的理论知识学习及实践创作都是课堂的延伸。美术课程受到课时的限制,尤其自身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单凭教师课堂讲解是非常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需要在课后加以训练,利用课外时间积累美术知识。课后知识梳理对学生美术学习而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师要想增强美术教学效果,需要与学生有更多交流与互动,不断改变自身传统观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于学生而言,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自身美术素养,就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该学习过程之中,上课认真听课与思考,不懂就问。
5.通过阅读和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人的情感与审美活动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即情感,所有审美活动都会受到情感的支配。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这一过程之中,应当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给予足够重视,不断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由于初中生对美术课程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因此自身具有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还比较低。在阅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学需要对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及美感等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逐渐意识到美术作品色彩的浅重及线条的粗细等都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与反映。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是美术教学中需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还是该课程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难点。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培养感情,因此,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美术作品的看法,以此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平时美术课程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力度不够,美术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等都制约着美术课程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课外拓展,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平.中学美术教学策略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7):56.
9.艺术与人的审美能力 篇九
摘要:音乐是人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养人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本文在分析培养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而分析了通过音乐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的途径:品味音乐,培养自己的审美感知力;表现音乐,培养自己的审美表现力;融入音乐,培养自己的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艺术;审美能力;音乐
音乐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对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比如演唱、演奏、欣赏等,把自己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自己接受审美的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激发自己的情感,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的审美作用,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自己的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培养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欣赏美是审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所有的审美活动全部是从对于美的形态的直观感受出发的。优美的音乐不但能带给我们感官上的刺激,而且还能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乐趣;可以使我们的情感在欣赏音乐中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起到陶冶情操与升华人格的作用。节奏和乐调有强烈浸入心灵深处的力量,假如自我教育方式妥当,它们不但可以浸润心灵,而且还对对人生价值和人性韵味的展现与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不断充实、不断丰富,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从而促进个性和谐的较好发展。
无论是欣赏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都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美,使我们在欣赏音乐之前,就有一种体会“美”的欲望与冲动,使用一切方法激励我们学习的自觉性,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呼唤出我们埋藏在心灵深处吸取知识的欲望,最终形成一种排难解疑与寻根究底的强烈探索心理。例如:在欣赏音乐时,适当了解一下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为我们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打下情感基础,搬随着音乐的旋律出现在我们大脑中,就能勾画出相应的画面。这样一来,就能激起我们感知音乐的浓厚兴趣。
二、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是内在情感是直接的。审美的感受是由情感、感知、思维、想象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心理过程。而音乐则是“情感的艺术”,其音响与特定的内在情感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从音乐创作上看,它是作曲家内心深处思想和情感的独白;从欣赏者来看,只有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意义的情感音乐,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音乐艺术不仅可以表达历史所凝结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表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且具有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大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是艺术欣赏是需要理解的。因为音乐语言的非明确语义性特点和音乐审美创造再现的多种风格特征,给欣赏者拓展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天地。欣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听觉,去客观准确地感受;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积淀去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去融合,去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意象。因此,欣赏者的理解性,即欣赏者的音乐修养水平不同,其音乐审美的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平时我们所说的“对牛弹琴”,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审美创造是可以再现的。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由音乐创作、音乐再现和音乐欣赏三个环节构成。由作曲家创作出的乐谱作品本身的音乐美,对于一般的审美主体来说很难直接把握。必须借助表演或演奏者的表演(艺术再现)的中介作用,才能使乐谱作品真正成为音乐作品。没有表演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艺术再现,没有表演或演奏者将乐谱作品流动化、立体化的再现过程,就没有音乐的审美活动。正因为如此,对同一音乐作品,因演奏、演唱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同,音响介质、场地、时间、心境、氛围不同,其审美效果也就不同。
四是感知的过程具有听觉性。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以音响信号为中介,直接刺激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官,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使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其音响信号刺激的次数越多,想象越丰富,对音乐意象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越完美。因此,音乐艺术也是参与艺术,其艺术境界需要审美主体通过听觉的感知,融入主观情感和思想活动,才能真正领略。同时音乐艺术也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
五是音乐意象具有流动性。音乐艺术是以时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它在其声音流动过程中,表现其起伏不平、丰润多彩、有头有尾的、从部分到整体的音乐意象。它不像绘画艺术那样,直接再现生活情景,以整体的形式和意象进入人们的视觉。而是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在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三、通过音乐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的途径
(一)品味音乐,培养自己的审美感知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我们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自我教育,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我们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发现规律,寻找和研究音乐特殊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这视频时,看着生动的画面,那些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的场景,都让我们产生联想。我们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画面,感受着里面人物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美神经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听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我们的情感。
(二)表现音乐,培养自己的审美表现力
歌德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音乐则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而审美与情感又是那样地密不可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作品作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满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并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深化,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又在于我们积极参欣赏音乐或者实践,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欲立刻体验为快,产生愉悦情感,要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活动,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在培养自己表现能力的过程中,要肯定自己的点滴进步,让自己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才会有更加强的愿望去参与。
(三)融入音乐,培养自己的审美创造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还说过:“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欣赏、实践中,我们应当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到角色境中,通过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段落情绪等;还可以通过即兴动作表现歌曲、乐曲,重在引导自我理解其内容,表现其情感;通过即兴哼唱、对唱等活动中感觉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最终让自己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想象的圣境。因为,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自己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我们的思维活动。自己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的一个阶梯。所以,想象力对于自己在学习欣赏音乐中的作用特别重要。
品味音乐,表现音乐和融入音乐的三种能力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培养这三种能力,就是培养良好的乐感。总之,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对音乐作品内容的优劣、情感的健康与否具有鉴别的本领。这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艺术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就可以通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艺术情操,也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智强.音乐与人生[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10.美术与审美能力 篇十
摘要:幼儿教师要培养幼儿审美能力,重视幼儿审美个性心理特征,发展幼儿特殊的情感性的认知能力,发展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幼儿教师要重视幼儿审美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让幼儿产生审美的潜在发展力和心灵的需要。幼儿教师要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发展融合在美的教育中,在让幼儿获得身心愉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才能,提高幼儿审美享受,发展并塑造幼儿完善的人格,帮助幼儿获得全方位立体化的审美感知,积极地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在课堂上感受美,表现美,演绎美,获得身心和谐的发展。
小清新:幼儿
审美能力
创造能力
发展
实践
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过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幼儿教师要通过音乐、美术等途径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遵循幼儿艺术发展的规律,牢固树立幼儿艺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艺术才能,形成幼儿的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气质。怎样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呢?笔者准备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营造艺术环境,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生活的环境中,积淀幼儿的多元文化素养,陪伴幼儿成长。在幼儿艺术欣赏的情境中,教师充分展示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让学生牢固享受民间艺术精华的魅力,同时,教师要让幼儿能够更快地接触并欣赏优秀的外国艺术作品,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享受艺术作品的价值,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捕捉艺术美的敏感性,让幼儿获得更美的艺术享受。
1、地方民间文化的浸染。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当地文化的艺术魅力,设计当地文化艺术的墙壁,呈现出地方的丰富的文化,艺术魅力的载体——艺术的特色。教师通过展示全班学生的主题的作品,教师并展示教师和幼儿的艺术作品,能够展示出当地艺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介绍,名人名言荟萃等,可以让学生在当地文化中产生幼小的心灵的种子,让种子生根发芽,可以让当地的文化星火传递,生生不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地文化,领略当地文化的艺术魅力,形成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陶冶。教师可以将幼儿园的教室环境布置成“中国风”的主题,分别悬挂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的艺术作品,例如对联、扇子、剪纸、风筝、中国结等造型、图案、质地不同的民间艺术作品,可以陈列工艺品、雕刻、民族服装、建筑作品等图案或者物体,可以在台阶上展示山水画、水墨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美术作品,可以展示在班级园地上中国戏剧的脸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造型图片等,教师并学会用排刷、石头、乌龟等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展现中国元素的剪纸艺术等,这样,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将“中国风”渲染得更加浓郁深刻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精心选择并播放各种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伴随着音乐作品,感受到民间艺术作品的艺术氛围,并装扮着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活动中。
3、国外艺术价值的影响。教师可以将学生教师布置成艺术欣赏的墙面,可以呈现一些中国美术作品,和西方的名画,按照西方的艺术作品的思路,将学生布置成均衡的和谐的变化的统一的艺术作品,掌握美术欣赏的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和研究,展示毕加索、米罗等西洋画的大师的作品和国内的徐悲鸿的国画大师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和欣赏,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油画和抽象画的西方艺术作品和中国艺术作品的韵味。让学生在充分丰富而多彩的艺术作品里,感受着中国艺术瑰宝的艺术魅力,和西方艺术作品的价值和影响。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走进阅读作品,感受世界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童话作品的价值,让幼儿和家长在共同的作品阅读中感受到文章内在的丰富而深刻的情感,感受艺术作品的意境的美,享受艺术作品的内在的神韵和艺术魅力。
二、创造民主互动的艺术氛围,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幼儿教师要着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艺术氛围,强调幼儿的情感互动和学生的行为互动,重视学生艺术教育的继续和延伸,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创造幼儿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通过幼儿亲自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能。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感受民族音乐作品的美中感受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创造美的环境,在墙壁上张贴民族器乐的照片,张贴节奏的图画,让学生一边延长一边游戏,以此加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获得情感的体验,通过情景下的自由研究和实践,感受活动的趣味和意义,充分领略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名画,让学生和大师进行艺术的对话,通过学生与中国画大师的对话,让学生享受中国齐白石的《墨虾》、徐悲鸿的《奔马》等,充分感受到国画大师的富有生活情趣的美,通过幼儿与西方大师作品的对话,感受毕加索的《梦》、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作品,充分感受西方大师的对话的魅力,感受到西方大师的幽默和个性的特点,感受到西方艺术作品的真实魅力,通过幼儿感受、欣赏、谈论、比较等,让幼儿的审美体验得到丰富。教师通过将名画的细致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让学生能够从艺术作品的背景、动态、色调和图案中感受名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充分感受艺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通过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价值,例如可以将古诗抄在扇子的面上,通过世界经典作品的绘本阅读中,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热爱。教师可以将诗歌、散文等制作成图谱等,让幼儿在阅读的区域中自由指读,自由交流,充分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意境的美,词句的美,让学生充分亲近艺术作品,感受阅读的魅力,通过向学生推荐好书的阅读,感受阅读的旅程等,实现教师和家长之间艺术作品的交流,形成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的认识,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心语,让阅读走进学生的家庭,充分丰富和实现教师和家长和学生共同的艺术交流,情感的交融。
三、开发艺术资源,引导幼儿艺术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通过分析审美要素,作品的情感沟通和交流,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让学生产生审美能力的运用,发挥想象和创造的作用,让学生配插图,展现有趣的,让人开心的艺术气息浓郁的活动,给学生绘画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将开发这样的美术教育的活动作为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合作绘画《喜庆的春节》、到写生《汽车展销会》,到想象画《二十年后的办公室》,到合作绘画《春天》等活动,通过长期的持续的活动,让学生整合对审美、科学、社会交往、情感体验的热爱,实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活动,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兴趣,实现主动地参与艺术创造的过程,保持积极的艺术动力,将创造活动步步引向活动的高潮。教师要给予儿童更为丰富的审美感知,让儿童诠释美术作品的情境美,实现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和创造。
四、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挖掘幼儿艺术潜能,深化幼儿审美力和创造力
1、将艺术活动运用到常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魅力,领略民间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艺术名画,中外名画的展示,有选择性的赏析,充分介绍给幼儿,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受名画的能力,为幼儿审美力创造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2、让幼儿自主选择艺术活动。
教师让幼儿自主选择艺术活动,根据自身艺术特长,开发剪纸、手工制作、折纸、陶艺、绘画等活动,让幼儿以年级为单位,开辟幼儿艺术创造的空间,让教师开发艺术活动内容,设计儿童画、想象画、装饰画、故事画、版画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和表现的需要。
3、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1)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的交错使用,来增强幼儿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更直观更愉悦。教师可以运用景物游戏的方法,通过图象、录象、图谱展示等活动,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价值。
(2)教师可以发挥生活物品的价值和作用,让幼儿感受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享受民间艺术作品的魅力。
(3)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绘画活动中穿插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获得构图上的思考,帮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走进艺术作品,获得能力的提高。
(4)教师可以将美术艺术活动和主题活动,游戏项目实现高度的融合。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撕贴画《各种各样的树》来探索活动《我们周围的树》等,并让学生学会制作艺术作品,例如在《春节》的活动设置的时候,教师教育学生制作春联,制作花灯等,感受教师讲解和学生活动的整合,实现教师展示和学生游戏的结合,将审美的感知和体验充分结合,让教师对艺术活动在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让学生的艺术活动更有艺术魅力,更有艺术价值。
五、搭建艺术平台,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激发审美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重视艺术作品的情感启迪力,情感交流力和情感表达力的训练。当幼儿审美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教师要实现幼儿表达的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自主表达,搭建创造的平台,让艺术活动带给幼儿美的体验,通过艺术活动让幼儿感受心灵美、自然美、创造美等。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室内的环境,参与美术的氛围创造,让环境创设变为动态的展示过程,并讨论活动的内容,增加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各有特色的艺术体验馆,让学生布置巧巧手工作室,让学生完成自主活动,实现美术作品的创造和探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服装、道具,自己设计面具,自己模仿时装模特,自己设计动作造型,设计并布置创意绘画室等,教师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自由表现,实现创意,通过学生创作水彩画、简笔画、漏印画、拓印画等,保证每个学生不同的绘画水平,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教师还可以发挥节日的作用,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浓郁氛围的同时,也了解民俗文化,领略在花灯之中的美好的愿望。教师要指导学生手持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花灯进行展示,并将花灯悬挂,让学生评选,并选出各种艺术奖项的获得者,让参与的幼儿得到配色、造型、创意的训练,让幼儿获得肯定,激发创作的愿望和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发挥多个民俗传统节日的训练,让学生参加艺术活动,让学生获得审美的训练,分享审美的经验,升华审美的情感,提高创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条件。文章来源——海内论坛: 参考文献:
【美术与审美能力】推荐阅读: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美术作品09-01
美术的审美教育内容07-26
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2-11
高中美术教学同生活审美教育的融合论文06-16
形体训练审美能力07-20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06-17
钢琴教学中幼师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论文12-10
学科知识与能力美术08-28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08-31
审美情感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