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人生》的分析

2024-06-19

课文《人生》的分析(共11篇)(共11篇)

1.课文《人生》的分析 篇一

利用课文引导女生正确的人生观

——小学语文综合活动课设计

活动来源

在人教版十二册语文课本中,有三位女性,宋庆龄、居里夫人和桑娜,其中,宋庆龄、居里夫人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桑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穷人》中的主人公。这三个女性虽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背景,但是,她们都是女性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她们无论财富多少、学识地位高低,都有着一颗高贵的心灵,让人景仰!

现代社会,繁华的物质生活、浮躁的享受心态已经熏染了很多孩子的心灵,网络上不停地爆出的小学生卖淫案、大学毕业女生公开宣布做“二奶“事件……这些阴暗恶俗的事情,无不让我们做教师、做父母的痛心不已。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给孩子一个健康、光明的人生,已经成为我们成人迫在眉睫的工作。依托教材,利用教材资源,拓展教学课堂,给孩子合理正确的教育,是教师的职责。所以,我借着课本这个契机,为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们上了一节人生课。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阅读课文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与教师的引导,知道如何把相同的人或事分类学习。

(3)学会用文中的方法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体现人物的优秀品质。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课文通过几件事描写一个人的品质的方法。

(2)、学习归纳与整理的方法

(3)、通过制作学习资料幻灯片,体验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本、练习写作等多种形式,感受到语文就来源于生活,增加语文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无论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只有那些通过双手创造生活的、道德品质美好的女性才能够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美。

(3)引导学生建立健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未来健康、光明的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

活动时间安排

1.本主题活动的学习分为课堂学习时间和课外学习时间。

2.课堂学习时间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课堂教学。

3.课外学习包括游览、网上搜索、同学交流等。这些活动的完成都利用假期、双休日、自习课等课外时间。

4.活动从四月下旬开始筹备,一直持续到五月上旬。

活动准备

1.活动启动仪式

4月下旬利用班会时间开展活动启动会。

过程简要:教师介绍本册课本中的几个主人公,尤其重点介绍需要认识的三个女性,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起对学生对三位女性的兴趣与尊重,尤其要激发起女生对她们的欣赏与向往。这时老师再揭示活动的主题,使学生初步了解到这三位女性的优秀品质以及什么样的女性在当今社会是受人尊重与赞美的。动员学生再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三位女性,学习她们的精神与品质。

2.资源准备

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扩展阅读资源。包括深入理解课文的资源、与课文思想主题相当的资源、图片资源、学生自己搜索的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并为学生提供上网搜索的网址,或者推荐相关图书信息等。

活动过程

一、成立合作小组

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给出例子,回答学生的质疑。

2、分组

(1)小组人数:3~6人

(2)小组成员以自由组合为主,教师在关注活动过程中,并根据具体需要作相应调整。

(3)任务分配:让小组中的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形成积极的合作关系。

二、活动步骤

(一)课内独立学习部分:认真阅读相关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的指导及自己的独立思考下,了解三位女性的共同点是什么;思考我们学习她们什么品质;如何学习她们的优秀品质;写出读后感悟。

(二)课外合作学习部分:

拓展阅读:居里夫人和宋庆龄的相关书籍及网上资料。

由小组内各成员依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通过旅游、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她们的故事,感受她们的精彩人生,并做成展示的课件及其它的学习成果展示。教师要适时了解学生的活动进度,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可在与爸爸妈妈商量后,制定旅游计划,尝试在爸妈指导下搜索宋庆龄故居等相关旅游景点的资料;也可写出活动过程中的日记……

(三)结合生活实际学习语文

小组合作,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伟大女性:她有什么优秀的地方让你敬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这个人。)

(四)展示学习成果

1、片断日记展示:

2、作文展示

3、精彩随笔展示

4、课件展示

5、演讲比赛:如演讲题目可以是“如何做新时代的杰出女性”、“优秀女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品质”、“我眼中的她们”、“我的幸福明天”……

6、讲故事:“我身边的女孩榜样”

(五)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明白了什么?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我们的榜样?(善良、上进、勤奋、大公无私、为科学献身、为了他人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未来,为自己营造一个幸福的人生?

推荐图书:

教育部推荐学生必读丛书《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传》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宋庆龄自传》

2.课文《人生》的分析 篇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标题教学,现状分析

实践证明, 标题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阅读期待, 可以了解内容梗概, 能够感悟文本情感, 可以体察文本价值取向。[1]因此中小学的各科教学都非常重视标题的教学的环节, 并对此进行诸多的研究。

然而, 标题教学的现状如何, 学生的学习行为怎样, 效果如何, 这些问题很少研究。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标题教学的现状, 特别是其中的师生行为展开研究。

(一) 研究材料

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该活动云集全国各个省市区的优秀青年教师参赛, 集中体现了各省的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与风格,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整体发展趋势。

2012年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历时三天, 全国各地共有4000多名教师参加现场观摩活动, 来自全国31个省的32名选手经过两天半时间激烈角逐, 共评出特等奖10名, 一等奖22名。本研究从这32节录像视频中选取21节课进行分析。

(二) 研究方法

第一步, 将21节课堂录像视频转换成文字, 并详细的纪录课堂活动时间;标题教学的时间、标题引导用语、标题教学的问题设计、标题教学的活动方式、标题教学的呈现形式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 标题教学所用的时间

21节课标题教学合计用时2818秒, 平均每节课用时134秒, 最少用时36秒, 最多288秒。用时60秒之内的有5节课, 占24%;用时在60到120秒之内的有7节课, 占33%;用时在120秒到180秒范围内的有6节课, 占28%;用时在180到240秒范围内的有2节课, 占10%;用时在240秒以上的有1节课, 占5%;以上数据表明, 标题教学用时较少, 有57%的标题教学用时是在两分钟以内, 87%的标题教学用时在3分钟以内。因此从数据中可以分析得到, 标题教学多数由教师主导, 教师控制为主, 师生互动时间较少。

(二) 标题教学的切入方法

分析教学视频及文字资料发现: (1) 从质疑标题角度切入, 引导学生对标题质疑,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题的重点, 提出自己的思考。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从利用标题识字角度切入, 识字、写字是低段学习的重点, 它是学习课文的基础, 这样的切入法在低段年级出现最多。 (3) 忽视标题教学, 不关注标题, 直奔正文。有时就忽视了教学的一个有利的切入点。

(三) 标题教学的问题设计

依据问题指向, 21节标题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简单认记的问题、侧重学习内容的问题、关注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的问题等。

分析教学录像和文字资料发现, 教师利用标题提问的方式不同, 教学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反应也不同。 (1) 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利用拆字法, 联想法、编故事法让学生变被动的“要我识字”为主动的“我要识字”。 (2) 侧重学习内容的问题是课堂提问的核心, 问题富有启发性, 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首先, 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题眼, 重难点设问。 (3) 互动式提问, 新课标条件下教师可以转变传统提问方式, 传统提问方式一般是教师向学生提问, 而学生很少在课堂上有直接发问的机会, 新课改后可以多一些师生、生生互动式提问。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问, 有问有答, 双向交流,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四) 标题教学的活动方式

依据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参与的程度, 32节标题教学的活动方式可以分为教师主宰、教师主导、教师——学生互动、学生主导、学生主宰等倾向。

分析教学视频和文字资料发现, 标题教学的活动方式不同, 学生的参与程度就不同。教师主宰和主导时,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以及填充式的回答教师的问题, 有被教师牵着走的感觉。而师生互动的活动方式, 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师生共同提高, 教学氛围也更为融洽。学生主导的活动方式, 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和交流。

(一) 结论

小学语文教师非常重视标题教学:或利用标题联系识字写字、或引导学生质疑标题激趣, 或解悟文章标题预测文本信息, 或引导学生谈谈对标题的感知等。

然而, 教师在“导入”形式上下足了工夫, 背离了正常的阅读流程。还有的“导入”本身就明确提示了作品的意义, 框定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意义范围, 掌控着学生的阅读意志。[2]

(二) 建议

1.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标题教学的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设计的问题应层次分明, 避免空洞、流于形式。标题教学活动应突出探究性、综合性。

2.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标题教学的功能研究。从课文标题入手, 训练学生巧解文章标题, 给学生启发与指导,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促进语言与思维发展, 并为教材改革提供一定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高万同.充分发挥课文标题的导读功能[J].小学青年教师, 2005 (12) :11.

3.课文阅读分析中求异思维的运用 篇三

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由于大多数地方的升学仍然以考试成绩来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这一学科中主要表现在课文阅读方面:在课堂上,教师的感受、教参的观点就是学生的感受、观点;对教师的提问懒于思考,只等着教师将结果公布后记录到笔记上。在考试时,则有标准答案将学生的独特见解全盘否定,使学生不敢再有与众不同的声音,只能努力揣测出题人的意图。这些问题在中专学校学生身上也体现得较为突出。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统考的标准答案,中专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创造性活动,不仅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重在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联想,从各方面、各角度、各层次思考问题,并在各种结构的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新构思。同时,求异思维也有益于学生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还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好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以使他们对事情的分析、评判更加全面、合理。我们常常要求学生作文时立意要新颖,那么在分析问题时为何不也鼓励他们求新、求异呢?

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将问题设计得有趣些、外延大一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愿意积极去思考,不要设计只需“是”或“不是”就能回答的简单问题。比如:在《项链》一文的教学中,女主人公马蒂尔德从丈夫手中拿到教育部部长的舞会请柬时,先是兴奋,继而是大大的眼泪从脸颊上滚落下来。对这一情节的提问就可以设计为:“从马蒂尔德这一表情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她怎样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心理活动折射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如此,既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又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如果把问题设计成“从这一描写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主人公想去参加舞会,却又苦于没有能配得上舞会的漂亮衣服的矛盾心情?从她的这一内心活动,我们是不是可以了解到主人公的爱慕虚荣?”这样的提问实际上已经把思考的结果定下来了,学生对此已经不需要去思考了,又如何希望从学生那里得到新颖的观点呢?

第二,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不能因为学生的想法跟教参或传统观念、专家权威、教师自己的意见不一致,就生硬地排斥。学生是有思维能力的独立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有跟别人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知识积累、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么多的不同,却要求有同样的思考结果是不公平的,也是违背常理的。因而,对学生的观点,教师应当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思维过程,只要分析得合理,就应当肯定;分析得不合理,教师可以为学生指出来,帮他们分析原因以供学生参考。

例如:在鲁迅小说《药》的教学中,谈到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时,教参认为体现了华老栓的愚昧落后,而个别学生的看法则不同:有的学生认为华老栓是个伟大的父亲,他也害怕血淋淋的人血馒头,为了给儿子治病,他硬着头皮从刑场买来了人血馒头并和其妻精心炮制了给儿子吃下,舐犊情深;有的学生认为夏瑜的死是当时的政府造成的,既然他的死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用他的血给华小栓的病一线希望有何不可?再说,现在不是还有许多人立下遗嘱,希望在死后能把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吗?还有的学生说,听老人说“偏方治大病”,为了救自己唯一的儿子,华老栓当然要试试,所以不能说华老栓愚昧落后……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对同样的事情,他们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而这些思考成果也有一定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补充自己在思考时存在的一些考虑不周的缺漏。长此以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把自己的思维成果与学生交流,同时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思维成果不是权威,只是众多不同观点中的其中一种而已;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的阅读分析,目的是在于通过具体的课文教给学生阅读分析的基本方法,而不是分析结果本身。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教师的身体力行比说教更能对学生起到示范、鼓励作用。

4.荷塘月色的课文分析 篇四

《荷塘月色》写于一九二七年二月。这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他一面教书,一面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而对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白色恐怖的血污现实采取逃避的态度,然而又终不能闭目塞听,因此思想上总存有许多矛盾的苦闷。他的这篇著名散文主要是写月夜下荷塘的幽美景象的,其中也反映出他矛盾苦闷心境的一些影子。

全文可划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点明题旨,同时创造了一种安静优美的气氛,引出全文。

这一段以一个悬想(忽然想起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紧扣文章题目,点明了描写的内容;接着从月亮、孩子们的欢笑,迷迷糊糊的眠歌几个方面记述了夜深人静的时间,而且把读者逐步引入一种静谧的境界,成为全文一个极好的引起。全段中有心情、景色、时间、地点的交代,眉目非常清爽,行文极为自然。

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着力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先写来路(第二、三自然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小路幽僻、寂寞,而且被蓊蓊郁郁的树木包围,再笼以淡淡的月光,形成一片静悄、幽寂的氛围,这也正是统照全文的气势。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是一笔反衬,由此更衬托出今晚月色笼罩下这片景象特有的魅力。

在这一片静谧的天地里,我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顿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抒发了我对这片天地格外欣赏喜爱的情怀。

继写荷塘(第四自然段)。这是先写田田的荷叶,晶莹的荷花;叶与花各有所似,越见出玲珑,晶洁。再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芳而不浊,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以歌声比况荷香,实在新颖、透辟,极熨贴地传达出一种香远益清的韵味。既有微风,必有所动,接下去顺笔写了花与叶在微风掠过时刹那间的动态,从动态中表现出叶与花一种欣欣然生机活泼的`情状。这动态与上边的静态相映照,使得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最后点出被荷叶遮住了的流水,虽不能见一些颜色,但由它那脉脉流动声的点染,的确叶子更见风致了,整个画面都更富有神韵了。

再写月色(第五自然段)。先直写如流水般的月光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是给画面涂上一层底色:素淡、恬静、柔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又使画面上呈现出迷茫空蒙的景象。在这种色调下,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形象何等鲜活、迷人。前边两句都是把静态事物作动态的描绘,句中两个动词泄和浮选用的极为精到传神,足见出作者观察之细,体物之工和语言锤炼的精心。后边两句中的两个比喻,又那样贴切传神,满贮诗意。接下去再写阴影。阴影是月光隔了树木造成的,因而自然成为对月光的一种衬托。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宛如一副清淡的水墨画。最后又合写光与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是由联想引出的神奇的比喻。作者借助于联想、比况,使这幅荷塘月色图就更加形神兼备了。

第六自然段,写月下荷塘的周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是总写四周。阴阴的树色,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是写近处,然后,又写了隐隐约约只有些大意的远山。而树缝里漏着的一两点没精打采的、象渴睡人的眼的路灯光依然是一片静悄、幽寂的景象。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这种热闹喧噪,是一种反衬,使得那静悄、幽寂的氛围更浓郁了。

以上是第二大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这里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吸引着读者如身临其境,和作者同领那美的感受。

第三段(最后几个自然段),偏重于抒情,抒发由月下的景致所引动的乡思。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顺此,文章放了开去,追溯了历史上采莲的盛况,又援引《西洲曲》里的诗句,表现出对采莲盛事的向往。然后再收回到眼前的景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同前文相呼应,并且进一步将今昔相比照,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

这一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放巧收,最见出疏朗又曲折的工夫。

综上分析,《荷塘月色》出神入画地描绘了月夜荷塘的迷人景象,表达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赏识和欣喜,其中也流露着一些淡淡的思乡之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

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有:

1、结构严谨自然:

《荷塘月色》一文,从颇不宁静的心情落笔,表明往观荷塘月色乃是于烦忙绪乱中追求片刻逍遥。作者娓娓谈来,十分自然。文中第二部分写景,在这里作者顺我一路行来的线索,层层表现:由小路到荷塘,由背着手独步到伫立环顾,再到精心赏阅,无限神往,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从而有条不紊地描绘出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象,也流露出难得片刻逍遥时的淡淡喜悦的心情。最后部分是即景生情,于浮想联翩中表达出思乡的淡淡哀愁。全文紧紧围绕题目,信笔写来,看似不费功夫,实际上正表现出缜密而不拘泥,严谨而又极其自然的结构谋篇的艺术。

2、描写精细传神:

散文中所描写的形象,无论荷叶、莲花,也无论月色、阴影都极鲜明生动,风采奕奕。作者善于抓住形象的特点,以奇妙的联想和贴切的比喻,极其细腻传神地描绘形象。例如以舞女的裙比况荷叶,以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比喻荷花,这些都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景物鲜明的情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景象,比如荷花的清香,月色的幽和等,都是语言文字难以描摹的,对于这些极难描写的景象,作者都能借助其神奇的联想和传神的比喻,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有韵味,使读者进入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去,领略美的感受。

5.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 篇五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语文老师必须时时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

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出”,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东碰一下,西摸一把,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出色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

(一)解读关键字。

比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我们可以抓住课题中的一个“游”字,引导孩子质疑:“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呀?”“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学生带着疑问默读课文,找到两个关键的句子:“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还弄清了这两者的关系是先与后、因与果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中的“游”字就是“印、刻、烙、留……”的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就是鱼的静态和鱼的动态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青年的心里,就是“胸有成鱼”的境界。这个“游”字,赞颂的是青年从春到冬的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看鱼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刻画出青年看鱼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形象。

而“鱼游到了纸上”中的“游”就是“画”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画”而用“游”呢?一个“游”字,就令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金鱼万千的形态和生动的姿态;一个“游”字,金鱼和青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了。难怪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执著追求和“推敲”的千古佳话。

作为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既要做到“字斟句酌”,还要努力引导学生用字用词准确、简洁和生动。

(二)解读关键词。

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就可以抓住 “了不起”这个词,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文章中 “父”的伟大,“子”的勇敢、无私。

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古怪一词是含有贬义的,那么,在文本中老舍先生是用古怪表达他对猫的讨厌吗?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1-3自然段,发现课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词句,可是也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猫的情感倾向。

比如,作者赞猫“有时候很乖”,夸猫捕鼠的时候“多么尽职”。并详细描摹猫动作的“温柔可亲”和叫声的“丰富多腔”。

细读课文,聪明的学生发现作者其实十分喜欢猫,因为他把猫印在稿纸上的泥脚印比喻为漂亮的小梅花;还能从猫毫无意义的叫声中听出“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段”和“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作者经常都在关注猫,难道这不是因为喜欢它吗?

(三)解读关键句。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抓住文中一句往往被许多老师认为简单而忽视的“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诚实”思想内容。

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鲁教版五上册《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课文精髓。所以只有抓准了教材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如果不能抓住突破口,就不可能分析好教材,更不能从“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神”。

而且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分析课文应咬准不放的关键词句的提炼,以及板书的设计等等,都是基于这个“神”的。

二、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

(一)要了解语言背景

文本解读必须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出现了看似热闹,实则无意义甚至误导学生的现象。生: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太落后了。

师:噢?你是个很有见地的孩子,能说说你的独特感悟吗?生:像苹果和石榴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人,我觉得他们既好看又实用,比“花生”那样的人更好!老师眼睛一亮,表扬说:“你的见解真独特。同学们,你们的看法呢?”生1:外表不好看,用人单位不欢迎,找工作困难。

生2:像花生一样深深地埋在地下,没有表现的机会。生3:外表好看也是一种用处,起码让别人看了“赏心悦目”。师总结:“你们真了不起,一个个见解独特,值得肯定。”

作者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再联系那个时代水深火热的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和先生(落花生)一样,为大义、为祖国、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啊,哪怕这索取的仅仅是旁人因看见“体面”而产生的“爱慕之心”。

如果教师对文本的作者、创作背景等都有全面的了解,就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师:同学们,其实花生那样的人就是作者那样的人!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人吧!(简介作者生平)师:(质疑)在作者的心里,和讲体面相比,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教书育人,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是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是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救国……)师:是呀,和这一切相比,讲体面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

再读读这个句子,你们觉得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谁更可敬呢?相信此时没有学生再会为花生虽实用但不好看而遗憾,相反,会为落花生的藏而不露,只求奉献而自豪,为作者的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而敬佩。

(二)解读文章题目。

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抓住了文章的题目,从题目入手,可以通过题目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地进入文本的内容解读,为深层次的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鲁教版三下册第七单元,这组教材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主题,仔细观察,发现《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这两篇课文的题目就揭示了人物精神。

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只要我们注意了它,我们就或把握了文章所述之事或是抓住了文章行文线索、或是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明确了文章的主要人物等等。这无疑对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大有禆益。

(三)以孩子的角色体验文本

阅读文本,读者就会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每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所以每一个人与文本对话时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小学生处于六到十二岁这一年龄段,他们与我们这些成人,无论是在知识结构,还是在生活阅历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距。

而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一味地用成人的思维去体验文本,往往会把课文读得太深。

如《生命 生命》这一文本,如果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去解读,除了能体会到作者分别从动物、植物、人类这三个不同的方面谈到了生命现象,从而分别从强烈的求生欲、顽强的生命力、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等角度强化了生命的价值这个主题,还能体会到这三个例子是有关系的,前两个关于飞蛾和香瓜子的例子说明了它们是不能主宰生命的,只有我们人类才能主宰生命。

6.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与研究 篇六

课文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爱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一、童年是彩色、流动的画。

文章用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感十足的画面。第一二小节是一副色彩丰富的画,由白的、黄的、大红的、金粉的蝴蝶,金的蜻蜓,绿的蚂蚱,各色鲜艳的花组成,绚丽而富于生气。这样的画面,对于身处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城市人,尤其是城市孩子,无疑是童话般的世界,会令他们无限向往。第十三节则是一副流动的画,‚我‛看见黄瓜摘来吃,丢下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随着作者文字的描述,一个个画面一一展现,在画面自然转换中,不仅让读者能够充分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而且还能唤醒读者潜藏在心灵深处的童年,让它逐渐浮现,让它慢慢清晰,拨动读者的心灵之弦。读者会自然而然地乐作者所乐,乐读者自己所乐。

二、童年是自由而快乐的,饱含祖父的爱。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我‛跟随祖父做着看似相同实则完全不一样的游戏的内容,祖父是劳作,而‚我‛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 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祖父没有批评,甚至没有一丝责怪,是完全理解甚至是赞同的。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寄情于景,寄情于物。

寄情于景,寄情于物是古诗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如王维的《红豆》、杜甫的《春望》。本文也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如:‚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段话表面上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实际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寄情言外,清新自然。

四、语言轻快灵动。

作者语言选择很有意思,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长句和短句 是相对而言的,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就是短句。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表达效果也各有不同: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畅达,适宜于政论性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和心理活动的内容;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适宜于叙述性文章,尤其适宜于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欢快的心情、坚定的语气等。文中选择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再则,语言儿童化,口语化,更显童年的稚气和童言的天真无忌。

如:‚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资料链接

萧红

严格按照《呼兰河传》中描写恢复的萧红故居

萧红(1911.6.2—1942.1.22),女,原名张迺莹,另有笔 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

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著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

关于《呼兰河传》

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今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呼兰河传》以梦幻般的笔法勾画了一个平静而饱含幽怨的寂寞世界,宛如掠过无声黑夜的璀璨极光,堪称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永垂 不朽的经典之作。

《呼兰河传》是一串凄婉的歌谣组成的梦幻诗篇。萧红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孤独与忧伤、寂寞与怅惘,真诚地融入一篇篇追忆,透过浑朴简婉的笔调与洗尽铅华的轻淡词句,愈发烘衬出那个幽暗、冰冷的、令人窒息的时代……

《呼兰河传》是作者在阅历了人生之后写的一本童年回忆录。她在这部长篇小说里,不仅以朴实细腻的笔法,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而且也真实生动地勾勒出故乡人民的生活场景。她用素描的手法,朴素地描绘出东北农村那种富有地方色彩的风俗画。她鞭答了那些愚昧保守但又自得其乐的农民身上的弱点,歌颂他们之中那些勇敢善良、追求自己幸福的人们。除此之外,她还毫不留情地描绘了我国农村由于长期受到封建主义思想的统治而造成的种种弊病:盲目地反对革新和大多数人的甘愿当看客,以及喜欢虐待违反传统习惯的人与事,非常轻视做人的基本权利而可笑地敬鬼神。她一方面描绘出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另方面又留恋自己记忆中的童年,对儿时的生活流露出一种牧歌式的情调。

在艺术表现上,《呼兰河传》是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却没有主角;虽然叙述故事,但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说俨然一体却又可以各自独立。可以说不但是小说,还是散文、叙事诗。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在现代文学史上,萧红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她从生存本身意义 上展现人们的生存困境,视角独特,她的文字成为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绝品。

《呼兰河传》相关评论: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茅盾

萧红的《呼兰河传》,1937年冬天在武汉动笔,1940年冬天在香港完成。《呼兰河传》对呼兰河城的散落追忆,植根于萧红在寂寞中道出的言说。这种言说,塑造了属于萧红个人的‚新方言‛。──文贵良

萧红在香港写的《呼兰河传》感人至深,我阅此书后,径去浅水湾她墓前凭吊一番,深恨未能得见此才女。──金庸

呼兰河和呼兰城

呼兰河是松花江中游左岸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西南侧,金代称‚胡刺温水‛,又作‚活刺浑河‛,明代称‚忽刺温河‛,清代始称‚呼兰河‛。呼兰,为‚活刺浑‛、‚忽刺温‛音转。满语意为‚烟囱‛。流经松嫩平原东部13个市县,包括铁力、庆安、绥化、望奎、兰西、呼兰等,在哈尔滨以下4公里处由左岸注入松花江,全长523公里,总流域面积35683平方公里。最大支流为通肯河,此外还有克音河、努敏河、欧根河、依吉密河、安邦河和泥河等,较大支流集中于右侧。呼兰河下游行进在广阔的平原之上,河道曲折。水量 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年径流总量47亿立米。由于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上游山地森林区降水大,水量丰富。下游平原区降水少,蒸发强烈,西部最小径流量仅25毫米,甚至形成闭流区。流域内降水时间分配不均,6-9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65%,径流量约占全年经流量的70%以上。暴雨过后常有洪水发生。多年平均最大径流量和最小径流量相差悬殊达7倍以上,丰枯水变化很大,旱涝现象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地表侵蚀严重。流域内天然落差355米,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1.52万千瓦,有待充分开发利用。

呼兰镇,原名呼兰城。呼兰镇隶属呼兰县管辖。位于县境南部,呼兰河左岸,距省会哈尔滨市25公里(公路)。交通发达,铁路、公路并举。清代前期,设呼兰城,为城守尉驻地。始无城郭。1879年8月(清光绪五年七月),呼兰城守尉升改呼兰副都统后,呼兰城成为副都统驻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呼兰副都统倭克津泰为防止沙俄入侵,在呼兰城周围挖壕筑堤。壕宽2.6米,堤高3米,壕堤三面环城,全长3.75公里,南面是呼兰河。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设置呼兰府,遂为府城。府城划为南北两区。1911年(清宣统三年),呼兰府知府王顺存开西大街,城中心形成十字大街,南北大街长2.75公里,东西大街长2.65公里。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将府改县,遂为呼兰县城。东北沦陷后,初为呼兰城区保,1939年6月改称呼兰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为城关区,1949年改为第一区。1955年8月,将一区改为呼兰镇。1958年9月,改称呼兰镇公社,1984年复称呼兰镇。

呼兰镇历史悠久,至今已近260年。城区南、西濒临呼兰河,双曲拱桥横跨河上;西有西岗公园,风光秀丽。是全县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一大批新老工厂、商店分布全城,省属呼兰火柴厂建于1928年,县属麻纺厂有职工2500人。镇属企业有炉具厂、塑料厂、锅炉厂等,部分产品分获省优和部优产品称号,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镇郊农村有耕地1.98万亩,以蔬菜生产为主,大葱省内驰名。畜牧业较为发展,1990年产鲜奶1596吨,产蛋1001吨,成禽出栏9.8万只。

全镇总面积46平方公里。镇内街道和主要巷道10条,总长18.3公里,为沥青和砂石路面。除镇内分设10个街道外,还辖镇郊永兴、富强、伟光、原野4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1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万人;满、回、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6%。镇政府驻于镇内。萧红故居座落在镇内东南隅,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

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

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从哪里读出来的?

(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感情朗读。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

(4)小结: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乱闹‛的玩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阅读5-----12自然段,细细体会。

2.重点体会: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2)抓祖父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3)祖父的笑里隐藏着什么?(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

(4)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4.小结: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眼里,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16—17自然段)。

2.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引读(17自然段)

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__________;鸟飞了,就像__________;虫子叫了,就像__________;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黄瓜 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3.短文连用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引读13节)。(这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13节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

四、回顾总结,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者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的点点滴滴。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曾经的一切是萧红难以忘却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练习设计

一、给黑体字选择读音。

蚌壳(bàng bàn)樱桃(yīng yīn)啃吃(kěn kěng)倭寇(wō wēi)

水瓢(piáo páo)

玩腻(mì nì)

二、比一比,再组词。

碟()飘()愉()啃()烁()

蝶()漂()榆()肯()砾()

谍()瓢()渝()恳()乐()

三、品一品句子的思想感情。

1.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模仿秀(用上黑体字)。

1.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不但没有盖上采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填空)。

1.课文中的‚我‛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件童年趣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童年的‚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除了念诗之外,还很喜欢吃。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那小猪一被打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帮我赶哪!‛

正在吵吵叫叫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你在干什么?‛

我说:‚赶鸭子,鸭子掉井,捞出来好烧吃。‛

祖父说:‚不用赶了,爷爷抓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我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

祖父上前来把我拦住了,抱在怀里,一面给我擦着汗一面说:‚跟爷爷回家,抓个鸭子烧上。‛

我想:不掉井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于是我从祖父的身上往下挣扎着,喊着:‚我要掉井的!我要掉井的!‛

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

阅读提示:

1.认真阅读节选短文,了解故事内容。

2.仔细阅读文中描写‚我‛贪吃馋相的语句,体会作者童年身体自由心灵舒展的生活经历。

7.课文《人生》的分析 篇七

一、教师略读课文教学的调查分析

此次的调查问卷, 主要针对人教版教材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课标、教材、教学和培训需要四个维度来设计。调查问卷设计的题目总数为29道, 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等三种题型。我们在温州市所辖县 (市) 区分别抽取城镇小学、农村小学一到六年级的159名小学语文教师展开调查, 共发放问卷159份, 回收问卷147份, 回收率为92.5%。其中有效问卷147份, 有效率达92.5%。

1. 教师对略读的理解和认识

关于教师对略读的理解和认识的调查, 分别从“略读与浏览的区别”“略读的评价”等角度来设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不清楚略读在哪个学段提出的教师占19%, 不知道新课标对略读评价建议是什么的教师占76.2%;教龄越长的教师对略读的理解偏差越大, 其中教龄在l0年的5名教师中, 只有3人知道新课标是在第二学段提出略读的学习要求。

2. 教师对略读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对教材中何时出现略读课文, 不清楚的有37人, 占25.2%;有24.5%的教师不清楚何时开始每单元出现两篇略读课文。对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 教师的理解不一。认为是“让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 在略读课文中进行实践”的占75.51%;认为是“学习阅读策略, 提高阅读水平”的占13.61%;而选择略读课文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的只占6.8%。

3. 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理解

77.55%的教师认为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不用过细;认为应该侧重对阅读方法指导的占88.5%;33.61%的教师认为有的略读课文可以上成精读课。在回答小学略读课文教学应该主要关注的方面时, 老师们的意见出现了很大分歧, 选择“不仅要注重内容的整体把握, 还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把握和由此获得的信息量”的占73.47%;在对略读课文教学中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认识上, 认为要“朗读与默读并重”的占44.90%。这反映出老师们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比较混乱。

4. 略读课文教学的课时和步骤情况

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课时数, 64.63%的教师用一课时完成, 两课时完成的占12.93%, 有6.12%的教师需要三课时完成, 根据需要安排课时数的则达36.73%。本来只需安排一节课, 但老师们大多需要2-3节课去完成。这反映出, 一是一节课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二是可能存在教学精细化的误区。略读课文教学的步骤则是“丰富多彩”:有“出示阅读提示—按阅读提示读课文—反馈交流、小结—推荐有关作品”, 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围绕提示语自学课文—交流、指导—小结学法”, 有“初读—感知大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等, 步骤不一, 方法各异。

5. 略读课文教学资源情况

在略读课文教学的备课形式上, 个人独自备课的占42.18%, 小组集体备课的占10.88%, 网上下载教案的占19.05%。对于略读课文教学的经验, 来自个人实践的占63.95%, 来自阅读书籍的占62.59%, 55.78%教师的教学经验来自观摩公开课。可见, 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基本上处于自发摸索状态, 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至于备课资源的获得, 来自教学用书的占73.47%, 来自网络的占68.03%, 来自有关教学设计书籍的占51.02%, 来自公开课的占40.82%。可见, 略读课文的教学大多是参考借鉴, 教师自己独立、参与设计比较少, 更不用说形成个人或校本化的教学资源库了。

6. 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培训的需要

调查中, 对于目前在略读课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17.69%的教师认为是对教材的解读, 55.78%的教师认为是对目标的把握, 方法的选择占50.34%, 理念的把握占46.26%。至于新课程改革以来有无参加过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专题培训, 21.09%的教师回答没有参加过, 37.41%的教师回答很少参加。而对于略读课文教学上最迫切需要的帮助, 47.62%的教师认为需要提供培训的机会, 63.27%的教师需要提供一些成功的经验, 36.73%的教师需要提供一些备课的资料, 62.59%的教师认为是要观摩典型的课例。这些需要反映出老师们对略读课文教学培训和帮助的渴望。

二、学生略读能力的调查分析

2010年12月, 我们对温州市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做了一次略读能力的抽查调研, 分省市示范小学和农村小学两类, 随机抽测46个班级, 共计1910人 (其中农村小学392人, 省市示范小学1518人) 。阅卷过程采用流水阅卷, 数据登录, 最后做详细的数据分析。

测试的内容是两篇说明文、三篇文学作品, 分别从“获取信息、获得文学体验、完成任务”三个方面进行, 从“提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做出评价”四个维度进行阅读能力的考查。

“提取信息”指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整体感知”指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或概括;“形成解释”指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做出评价”指对文本内容或形式做出合理评价, 或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

抽测结果显示, 学生在提取信息的阅读方面相对优秀, 但是在阅读的“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和“做出评价”方面得分明显偏低, 而且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差异较大。其中, 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能力, 全市都不高, 得分仅为76%。整体感知能力主要包括表层的感知和深层的感知。理解表层意义指能够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 初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深层意义指能够分清主要观点和次要细节, 能够理解文章各部分相互间的关系, 理清文章的思路, 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而这种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能力培养, 恰是略读课文教学承担的重要任务。

三、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透视

现实中, 大多数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都有所认识, 但又缺少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从以上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 教师对于略读教学的理解不够透彻, 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 存在着很多的教学误区。仔细梳理分析现实中的教学现象, 主要的教学误区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定位混淆——略读课上成了精读课

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 大都文质兼美, 深受学生的喜欢。有些教师的确难以割舍, 于是便平均使用力量, 教学方式类似精读课文:词句品析、朗读感悟、人文熏陶……把略读课上成了精读课。

2. 指导不够——略读课等同于自读课

有的教师认为略读教学中的“略”就是指“简单、略微”, “略读”就是简单一读, 略知大意。同时, 略读课文既没有识字、学词、读写的任务, 也没有需要思考的问题, 更没有相应要完成的作业, 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的痕迹, 因此, 有的教师干脆作幕后观, 任由学生简单自读。

3. 教法简单——略读课局限于回答提示

人教版教材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都有一小段承上启下的连接语, 提示了该篇课文的学习问题和要求。不少教师于是错误地把略读课文教学理解为就是“解答提示语的问读”, 只是根据提示语的几个问题, 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答一答, 解答完这些问题后也就“停船靠岸”了。

4. 课时紧张——略读课文成了课外读物

长期以来, 略读课文都不列入考试的范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有些教师觉得把课时花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才有价值, 于是理所当然地忽视了略读课文的教学, 把略读课文仅当成补充材料, 上与不上, 全凭个人喜好, 效率高不高, 也没有特别在意, 有的在课时紧张时干脆就将略读课文放置课外让学生随便阅读。

5. 貌似自主——略读教学沦为粗知浅知

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学习要求, 没有作业练习, 于是有些教师便失去了教学的“拐杖”。有些教师手中无术, 心中无道, 但又怕其教学遭到“不是略读课”的非议, 于是形成了所谓“略”教的模式: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 能说出主要内容, 教师随意地拎出几个问题, 学生能够回答即可。

6. 理论欠缺——略读教学指导空泛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仅用简短文字阐述略读教学目标, 如第二学段的表述是:“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乍看给予教师的教学以很大的自由度, 但具体到一个年级一篇课文的时候, 老师们又感到手足无措, 难以操作落实, 导致缺乏科学、严谨的教学指导和评价。

四、略读课文教学的教研建议

略读课文教学出现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教师的主观因素, 如对课标、教材中略读的定位和略读课文的本质理解不到位, 又有许多客观原因, 尤其是建国后几十年来对略读教学的忽视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因此, 要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还需在日常教研中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培训。

1. 略读教学理论的培训

新课程改革以来, 尽管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许多针对性很强的培训和研讨, 但专门针对略读课文教学方面的并不多。从调查的结果中看, 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专题培训也充满着期待和渴求。因此, 各级教研部门要围绕新课标, 专门针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训。

(1) 略读及略读教学理论的培训

如, 对略读的价值意义、略读教学的目标定位、略读的教学功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当然, 我们还要关注到目前教师自身略读理论欠缺的情况, 聘请相关的理论方面的专家进行培训指导。我国的师范院校还应该开设专门的阅读理论指导课, 改变师范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 略读课文研读的培训

教研部门和学校教研组要全面梳理认识人教版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特点、出现位置和功能作用, 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略读教学理念灌输, 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略读课文教学, 树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新理念, 从而扭转将略读课文教学变精读、变放读、变以内容讲解为主的局面。

2. 略读课文教学优秀课例的建设

现在各级各类的阅读教学评比活动, 大多集中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今后教研部门每学期在制定教学研讨计划时, 要像对待精读课文一样对待略读课文的教学, 定期举办略读课文教学研讨活动, 形成典型优秀课例, 带动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整体和全面研究。

3. 略读课文教学问题的针对性解决

8.初中语文课文背诵技巧分析 篇八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文背诵 技巧分析

课文背诵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令很多学生感到头痛的一个环节,很多学生不喜欢背诵课文,因为背诵课文会花费很多时间,且经常背完后还会忘,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背诵课文。其实背诵课文的方法有很多,死记硬背只是其中一种,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多灌输一些背诵技巧,帮助学生迅速背诵课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剖析课文内容,理解后尝试背诵

要想更好地背诵课文,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中的大体意思搞清楚,并对课文有较为清晰的评价。当对课文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后,再引导学生背诵,学生背诵起来就会比较轻松。

比如在讲授课文《老山界》这篇文章时,课后要求背诵“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这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尽管比较短,但用词用句都比较讲究,因此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刚才我们分析过,这段文字主要讲得什么内容啊?”学生们思考后回答:“讲的是作者夜间在山谷中休息时的情景,由于山谷中非常冷和静,导致作者一时无法入睡。”教师继续引导:“对,那么晚上在山谷中睡觉,都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休息?”学生们思考后回答:“寒冷、星星、黑山、寂静、耳边的声音。”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寒冷时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先是被寒冷冻醒,随后裹下被子仍然感到很冷。”“非常好,那么‘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这句话如何理解?”学生思考后回答:“作者在深山中,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交杂在一起后,耳朵中的声音已经混淆了。”教师提出这几个问题,当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非常好,下面大家从这几点出发,对课文进行理解后,再尝试着背诵课文试试。”学生们根据教师的引导,很快背诵完课文。

理解课文需要学生对课文段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再背诵课文内容,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背诵课文内容。

二、摸清课文结构,明白后尝试背诵

摸通课文结构与理解课文不同,理解课文是在宏观的角度上把握课文内容,而摸通课文结构则是在理清段落书写思路的基础上将课文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再逐个背诵这些内容,最后将这些已经背诵好的内容连成串,就可以比较轻松地达到背诵目的。

比如在讲授课文《背影》这篇文章时,课文中要求学生背诵“我说道爸爸你走吧……”这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内容相对较长,如果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就仍然难以背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掌握段落书写顺序的方式进行记忆,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一段,作者一共描述了几个情景。”学生思考后回答:“1.对话;2.去买橘子;3.感动;4.往回走;5.告别后的交流及感想。”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非常好,下面请大家按着这个思路,依次朗读并背诵课文,最后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进行背诵,这段文字很快就能背诵下来。”

理清课文结构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中先后描述的内容进行熟悉,然后将每部分内容拆散开进行记忆,当学生全部记忆清楚后再综合起来进行记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较为轻松地记忆整段文章。

三、寻找关键词语,记录后尝试背诵

任何一篇需要大家记忆的段落中都有很多关键的词语或者语句,这些词语和语句是组成整个段落的关键内容,如果说学生对于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后仍不能很好地背诵课文的话,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段落中的关键词,将这些关键词抄写在一张纸上,再拿着纸进行课文的背诵,通过这种方式背诵,当学生遇到无法记忆的内容时,可以迅速找到提示点,从而更高效地记忆课文。

比如在讲授课文《故乡》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书写顺序记录下来,最后这样引导学生:“大家在背诵课文时留意自己在什么地方容易记不住,将这些你记不住的或者你认为比较陌生的词语或者短句书写出来。”学生们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记录,有的学生这样记录:“潺潺的水声、隔绝、隔膜、不愿意辛苦辗转、麻木而生活、辛苦恣睢、希望、手制的偶像、朦胧中、海边碧绿、没有路。”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将一些自认为难以記忆的内容记录下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合上课本,尝试将课文内容背诵出来,学生按照自己抄写的内容进行背诵,很快就背诵了好几遍,最后合上本子也能将文章背诵出来。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背诵课文,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翻书的频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看书也能将课文背出来的喜悦之情。同时当学生背诵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看提示的方式顺利跨过难关,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背诵课文会更加轻松。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背诵环节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个环节,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背诵这些课文,往往强制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一些学生越背越烦,因此,教师要采用科学的背诵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课文、摸清课文大体结构及书写课文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清.初中语文背诵教学技巧研究[J].赤子,2015,20.

[2]耿淑华.初中语文背诵教学的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9.课文那树的结构分析 篇九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作者在这部分写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从“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描写近期的.大树。在这一部分里,可以看出现代文明对大树生存的负面影响,造成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10.课文《人生》的分析 篇十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个极有情趣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

正好我中心校要验收教师对24字模式的进展情况,于是我选择我的孩子们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我的总体设计贯穿一个“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这个故事读出两个小动物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情境:现在老师已经变成了魔术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和老师说“我变变变”,知道你现在变成什么了吗?同学们有的说变成了美丽的小树,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的爸爸。抓住这个挈机我让他们读课文1至4段,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走入了情境。我让学生一边读着“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这句话,一边质疑,学生带着疑问,提出问题:“小树怎么会走来走去?小树怎么是金色的?小树怎么不长树叶?”勾起了学生的好奇之情,并且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小鸟此时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好小鸟的问话,读出好奇的语气,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来体会、朗读之外,我还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演一演,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另人难以置信,他们不仅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还把文中的话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感受到小鹿认出小鸟时的惊喜、开心与激动。

这节课中,我还安排了好几处说话训练,如“小树带着小鸟来到------,看到------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从而读出这种感觉。课文最后 “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引导学生想象他门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续编下去。不仅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提升。

11.如何在课文分析中进行审美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自然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58-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教学中强调审美教育,特别是在课文分析中从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之逐步树立美好理想,培养美好情操,提高鉴别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一、在品词赏句中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品味,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感受隐含于审美对象中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音韵美、情感美。在语文课中,很多课文的语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诗意,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引导学生好好体会品味,就能起到较为理想的审美效果。

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还可抓住课文中一些传神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和审美效果。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空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一片,层层叠叠的景象;“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鲜明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榕树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体会,他们就很难感悟出其中的妙用,更谈不上达到一定的审美作用了。又如《桂林山水》中是这样描写漓江的水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排比句式,使得语句对称工整。教学这类词句时,应反复指导学生细品词句,体会出其美的韵味来。

二、在阅读课文中领略文章的意境美

“意境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体会作者情境的艺术境界,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在这里,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多读多思”是让学生入境的一大法宝,反复吟咏,方能读出作品的韵味来,细细体味,才能悟出文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如指导学生阅读《早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山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学生进入情境了:全诗展示了三峡美景,洋溢着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从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对部分文章的精彩片断,教师要充分创设意境,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参与到认识活动中去,做到语言、形象、情感三者融合。使审美教育成为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的氛围中分析情境和再现情境,使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发展。例如《瀑布》这首诗按照观察顺序,由远及近,从声到人,描绘了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并体会这种意境的美,进而领会这种情感呢?首先,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视点,顺着作者的视线,去发掘文中的景物特点,领略瀑布的壮丽神奇。让学生从“还没看见,先听见。”“山路忽然一转”,“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等体会到从远到近的描绘,突出了景物的伟大。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等,品味瀑布的雄伟壮丽,同作者一道观赏瀑布的美。最后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吟诵中欣赏景物,在吟诵中扩展想象,领略意境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塑造美的心灵的目的。

三、在理解内容中体会课文的思想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为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基础的,也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材的内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质,也就是课文的思想美。引导学生体会真善美,识别伪恶丑,自觉丰富人格力量,增强道德修养,也是为师者的神圣职责。我们在教学中应深入挖掘人物的思想美,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受到情感上的陶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应充分发挥读的作用,把握并体味教材中蕴含的思想美。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可以通过“情感引读”来实现。教师可以利用添加的词语或原有的词语创设强烈的情感,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情感引读,读中想象。这样,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为了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四、在愉快的环境中感悟课文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有大量描绘自然景观的文章,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要善于创设愉快的课堂环境,发掘课文中的自然美,唤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例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要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让学生把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对祖国山河的感情体会出来。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在朗读时配合画面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小兴安岭的自然美,为学生感受大自然复苏后的活力创设情境。这样,学生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都会给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审美享受。教师在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时,可以借助音乐与插图,让学生在实景般音画中感受自然的魅力。高山流水、朝霞彩虹,花鸟草虫,可以从自然景物的形、色、音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体验。如《海上日出》,可以使人感受朝霞、旭日的梦幻般的色彩之美;《观潮》使人领略到奔腾壮观的声势之美;《桂林山水》可以使人感受山水的清、静、奇的玲珑剔透的图画之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可以使人感受到婉转悦耳的音乐之美。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所展现的美。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就紧紧抓住描写漓江和桂林的山的两个优美的排比句进行反复地赏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其水的“静、清、绿”和山的“奇、秀、险”的特点,使学生仿佛畅游其中,亲身感受那美好的山山水水。感受桂林山水的神奇秀丽,使学生“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在结束本单元的学习后,教师也可适当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可展示自己收集的风景图片,游览时拍摄的录象、照片,自己收集的写自然景观的美文,还可以办一期“自然奇观”为主题的墙报……这些成果的展现,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融聚学生的智慧和心血。更重要的是,整个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为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上一篇: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分析下一篇:说起这个七月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