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退休每月养老金

2025-01-05

公务员退休每月养老金(共9篇)(共9篇)

1.公务员退休每月养老金 篇一

上个月,“江苏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正式出台引起广泛关注,那么落到咱们苏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上调幅度是多少?具体怎么执行?

另据无线苏州报道:

据市人社部门消息,3月30日,江苏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正式公布实施,按照省人社部门的统一工作要求,苏州市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的养老金将在4月份养老金正常发放时调整和补发到位。4月10日起,市区26万企业退休人员就可领取到新调整后的养老金了。

据悉,此次市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范围对象和时间为: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在12月31日前办理了退休、退职或按月领取生活费手续的人员,从201月1日起调整养老金。

养老金调整继续采取普遍调整与适当增发相结合的调整办法,普调办法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按照江苏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普调办法仍由固定额、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和与本人基本养老金挂钩三部分组成,即“一定额双挂钩”,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其中,“一定额”为:退休、退职及按月领取生活费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60元。“双挂钩”为: 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部分为每满1 年每月增加3元,不足45元的按45元发给;按本人本次调整前的月基本养老金(生活费)乘以3.5%计算增加额。

举例来说,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王某,65周岁,缴费年限25年,本次调整前月基本养老金为1800元,此次调整后月基本养老金为1800+60+(25×3)+(1800×3.5%)=元,增加198元。

适当增发则是继续对70岁以上高龄退休人员适当加发养老金。按照省统一规定,今年继续对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适当增发养老金。对于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不足75周岁、年满75周岁不足80周岁以及年满8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退职及按月领取生活费人员,除了参加普调,每人每月分别增发40元、60元和80元。

如,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孙某,70周岁,缴费年限35年,本次调整前月基本养老金为2400元,此次调整后的月基本养老金为2400+60+(35×3)+(2400×3.5%)+40=2689元,增加289元。

据了解,此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苏州全市按照省统一规定执行,没有另外制定方案。

[苏州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每月几号发放到帐]

2.公务员退休每月养老金 篇二

一、国企退休人员在退休养老待遇上遭到了严重的不公平

1、社会保险费征缴不公平

社会保险费是指: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三项。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的征缴范围:国家公务员除基本医疗保险费外其余两项都不要征缴。企业职工三项都须征缴。国企职工在职时低薪收入还要缴工资总额的11%(2006年1月1日起调整为8%)的退休后的养老保险费,企业单位另为职工缴20%(不进入职工个人账户)。而高收入的公务员却一毛不拔,一分不缴。就是说国企职工个人要为自己退休后予缴部分养老金,公务员全由国家包养。国企职工有下岗、企业破产倒闭等失业风险要征缴失业保险费,公务员旱涝保收无风险,不要缴失业保险费。公务员为什么不实行优胜劣汰,不能失业、不要征缴失业保险费?显然有失公平、公正。

2、养老“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公平

1997年实行所谓的养老改革后,同是为国家效力的机关、企事业退休人员被人为地分化成两类:一类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享受“养老金”待遇。退休后依然能拿退休前在职时一生中相对最高的工资数额的养老金。另一类是国企退休人员,只能享受叫做“基本养老金”的待遇。退休后的养老金比退休前在职时本来相当低的工资还要少1/3~1/2。从一开始就给拉开了很大的差距。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国企退休人员打入另类,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谓“基本”二字的指导思想(或叫出发点)其实质就是让国企退休职工只能享受既吃不饱,又饿不死,基本能勉强过日子就行了的低标准待遇。我们自己还缴纳了一部分养老金,凭什么把我们划为另类只给“基本”养老金?这是对我们国企产业工人阶级的歧视,对我们国企退休人员人格的不尊重!

3、养老金调整不统一,不公平

公务员退休养老金建立了正常的调整机制。他们随在职公务员加薪而增加养老金,并不动声色地频频调整,增幅且大。而国企退休人员10多年长期不予调整。直至近几年才连续调整几次,每次几十至百多元不等。比起退休公务员来说真叫撒了点胡椒面,还大肆宣扬,彰显恩泽。致使退休的国企职工与退休公务员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4、在国企退休养老金计发上进行打压和算计

按老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国企退休职工遭到了“94”封顶的无聊打压。过去机关、企事业统一的计发养老金的老办法,基本上是退休前的当年月工资即月退休养老金。可2002年前退休的企业职工,不管你退休当年是多高的工资,只能按你1994年的档案工资计发养老金。1994年以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逐年增长,2002年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比1994年的月平均工资翻了一倍还多,致使这些退休职工退休后收入骤降。

2006年起退休的企业职工按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由于当时当地月平均工资逐年提高的幅度较大,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也逐年增多了(有的每月缴三四百元)。按新办法比原办法计发职工基本养老金自然会相应增加不少。于是新的计发办法又给设立了一个“过渡期”。过渡期为5年(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按新办法计算高于原办法计算的部分(叫差额),退休职工从2006年起,逐年退休的,依次只能拿回差额的20%、40%、60%、75%、90%,拿不回的部分就不给了,致使每月基本养老金被剥夺了100~200多元以上。佩服这帮制订计发办法的人真是特有心计,容不得国企退休职工得到少许的好处,总要千方百计地算计你一下。还要说是为了与以前退休的保持基本平衡。殊不知,国家机关早期退休的公务员养老金相对较低的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他们就向上看齐,我们就向下踩平,真是高明的“平衡”术!

5、新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故弄玄虚

2006年起执行新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这帮人绞尽脑汁捏出这么个《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公式》,既繁琐又复杂,还未必合理、公平、公正。里面不少要素的数据老百姓根本不掌握。绝大多数职工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故弄玄虚的公式。100%的退休职工都不清楚自己的基本养老金是怎么算出来的,算得准不准,对不对。就连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人员也很难说得清,算得准。全由政府专门机构去算,只有随他说是多少就多少,缺乏透明度,剥夺了当事人的知情权。

6、对企业的原国家干部绝情、不公

1995年实施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时将原由组织、人事部门统管的原国企的国家干部都移交给劳动社保部门管理。从此原国企的国家干部都成了“职工”,所有干部级别待遇被取消。

众所周知,以前国企的国家干部都属于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统管、统调、统配、统待的政企不分的“四统”干部。不管是从机关调到企业,还是从企业调到机关,都是组织安排,都得无条件服从。其政治经济待遇相同。军队转业干部同样服从分 配,分配在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同样享受相同的政治经济待遇。尽管在企业工作比在机关工作要辛劳得多,但大家都能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毫无怨言。可是如今的政企退休后巨大的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差别,使国企的原“国干”们都悔恨投错了胎,入错了门。这些国企的老国干们,在过去的低薪时代完全依赖政治信仰、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企业中发挥了组织、领导和中坚的核心骨干作用,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立下了永载史册的功劳。他们是共和国的一代功臣!他们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令人敬仰和崇尚的!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这些国企的老国干们。希望善待他们,以还他们公道与正义。

7、公务员与国企职工的收入差距太悬殊

退休前,国家公务员的收入普遍是国企职工的3~5倍以上。(当今的国企高层管理者除外,也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公务员除工资外还有津贴、补贴、奖金、各种名目繁多的福利及其它灰色的、不正当的收入。而且还能经常性的加薪增收。据去年底《华西都市报》报道:根据唐山市的规定,在职公务员津贴补贴总水平在上年基础上人均提高600元/月。这次调整后普通科员的津贴补贴达到每月2150元,正处级官员每月津贴补贴达3030元。对于各地区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国家出台了一个范围,平均值不能低于年2.1万元(月均1750元),也不能高于4万元(月均3333元)。仅仅还是津贴补贴(不含工资)就相当于我们国企职工平均工资的1~3倍,是最低工资标准的3~5.5倍。2008年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考的人数达77.5万,,比2007年多了13万余人,录取率仅为1.75%。如此火爆地挤烂了公务员门槛的学而优则仕的社会现象,充分说明了公务员的优厚待遇特别吸引人,凸显了社会分配不公的严重矛盾。

退休后,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企事业职工都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都是社会的普通成员,都在安度晚年,都一样需要生活消费。按理都应该享受同等的养老待遇。但,差距依然悬殊,达2~4倍以上,还在继续扩大。1954年至6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国企退休职工,在近几年连续增加养老金后还刚到1000元/月,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参加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只有1200-1500元/月,还不如政府部门退休的清洁工的养老金。公务员特别是那些官员们退休后能过上宽裕、体面的小康生活,有的甚至是豪华的生活。而国企退休的职工大部分则只能是过着紧巴巴、勉强温饱的低标准生活,还有相当部分是过着贫困的生活。随着物价的上涨,加上年老体弱病痛多,看病难、治病贵等因素,使得每月24日邮政储蓄银行代发养老金时,出现了国企退休的老人们风雨无阻地排起长长的队伍(延伸至屋外)领取他们每月 不得到岸的“基本养老金”的悲凉景象。人为地制造和扩大的贫富差距,实在让人置疑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否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官僚本位主义制造了工人阶级和公务员之间的矛盾,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和不安定因素的存在,危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形象。

二、公务员待遇没有理由要优厚于国企职工

1、分配前提和分配要素基本相同

众所周知,在毛泽东时代所有国家工作人员、企事业工作人员均在国家财富的初次分配中工资待遇是基本相等的。这是有道理的。其一分配前提相同:都是在为国家效力,其二均无私有生产资料,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分配要素基本相同。所以那时工资待遇基本相等是相对公平的。

2、公务员的优厚待遇并非效率优先的体现

现在的收入分配指导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是比较而言的。只能在相同性的可比前提下,如同行业、同工种、同指标、同标准等条件的比较下,才能得出效率的优劣。

公务员比国企职工优厚得多的待遇,并非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因为,一没有可比性;二公务员的工作和办事效率,老百姓都心明眼亮,很多人都有亲身感受,实在不敢恭维。

3、所谓“高薪养廉”是饮鸩止渴

有人说,给公务员以优厚待遇是为了“高薪养廉”。这纯粹是愚弄老百姓的借口。毛泽东时代为什么能低薪高廉,台湾的官员为什么高薪不廉?对私欲膨胀的人来说,永远是人心难满,贪婪不止的。对他们的“高薪养廉”只能是高薪养贪,饮鸩止渴。

4、工薪只能在中国国情下比较

也有人说:中国的公务员工资与外国的公务员工资相比算是低薪。可是中国国企工人的工资与外国的工人工资相比同样更是低薪。这是中国目前的国情。同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公务员是工人、农民以及所有纳税人供养的。从真正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人民雇佣的仆人,我们党称之为“公仆”是完全准确的。“公仆”的工薪待遇大大优厚于“主人”,创造财富的人不富,这是中国特色的不正常。

5、政权的巩固,取决于民心

还有人说:给公务员优厚的待遇是为了稳定公务员队伍,巩固政权的需要。同 理,企业职工队伍也需要稳定。大家都不愿在企业工作,就没有人来实现工业化。当今没有工业的国家,政权也是不能巩固的。政权的巩固取决于民心。水能载舟亦能复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们国企职工在改革中付出了下岗、失业等巨大的牺牲,之所以能长期地忍辱负重,委屈求全,就是因为顾全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改革发展局面的维护等大局。可千万别以为我们能忍耐就不当回事了,任何事物都是有极限的。我们认为公务员没有什么理由要优厚于国企职工的待遇。

三、以工人阶级的历史贡献与地位,我们完全有资格与公务员平等相待

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特别是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于改革创新、不懈攀登高峰的革命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无愧于领导阶级的地位。我们国企产业工人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国企退休人员是当今工人阶级成员中的长者,以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国家的现有成就少不了我们的汗马功劳。国企职工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退休前,我们除得到不多的工资外,其剩余价值均归国家所有。所以退休后由国家完全(而不是“基本”)养老,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完全应该的。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资格与公务员们平等相待!

人民十分期待能有一个高效、精简、勤俭、清廉的公务员队伍,也十分期盼将高居世界第一的、非常惊人的我国行政成本降下来,将每年6000多亿元的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出境旅游费用省下来,将无数的因贪腐、渎职造成的损失费遏制住,用以改善民生,老百姓将感激不尽。

3.退休工资、退休养老金如何计算 篇三

基础养老金=(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1%

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714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指数

平均工资指数=(a1/A1+a2/A2+……+an/An)÷n

n为企业和职工按规定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a1、a2……an为本人历年缴费基数。具体数据可以通过社保经办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拨打12333咨询电话等方式查询。

A1、A2……An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具体见表1。

在计算本人平均工资指数时,每一年度的工资指数和平均工资指数小数点后均保留两位,第三位四舍五入。

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以“年”作为计算单位,不满1年的月份除以1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第三位四舍五入。

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本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可以通过社保经办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拨打12333咨询电话等方式查询。

过渡性养老金=全部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截至12月31日前本人缴费年限×1%

对于19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今年退休的人员,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全部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部平均工资指数

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714

全部平均工资指数=〔(a1/A1+a2/A2+……+an/An)+b×1.00〕÷N

a1、a2……an为本人历年缴费基数。

A1、A2……An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b为职工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年)。

N为职工视同和按规定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年)。

计算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每一年度的工资指数和平均工资指数小数点后均保留两位,第三位四舍五入。

4.退休养老金新政 篇四

近日,网传“退休人员涨工资新政”出炉,对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的调整细节做出了解释和说明,并称自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但这样的消息是否属实呢?昨日,记者登录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网站,并未发现任何有关2015年退休人员涨工资的最新政策,同时辽宁省人社部门也表示,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

网传“2015年退休人员涨工资新政”对退休金涨幅做出了具体的说明,其中提到,“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 (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此后又对该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按本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

那么网传的“新政”是否有依据,又是否属实呢?昨日,记者从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网站查找有关退休金的政策,发现并没有动态更新。随后,记者又咨询辽宁省人社厅了解到,在今年3月下旬是确实发布过《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退休(职)人员符合国家、省规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每满1年(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下同),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两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不过目前还没有对于20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相关政策。公众不要轻信没有具体消息源的信息。

・相关链接

什么是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又称社会性养老金,它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计发办法规定,基础养老金是指职工退休时上年度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1%。

5.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 篇五

人社保通知表示,此次调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挂钩调整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可以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适当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倾斜予以照顾。

这是我国连续第12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此前,调整幅度都是10%左右,而今年则确定为6.5%。

人社部指出,此次上调幅度定为6.5%,主要有两方面考虑。其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期。GDP增速由11.3%逐步下降至年的6.9%,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由20的14.6%降到的10%以下,2015年进一步降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来一直保持在3%以内,2015年下降到1.5%。综合来看,近几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已远远超过了物价涨幅,也超过了GDP增速,在一些年份超过了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不少地方,养老金和在岗职工工资倒挂现象突出。许多企业临近退休的员工发现,退休后的收入要比在职时高,养老金调整的频率也高于工资调整频率,出现了千方百计提前退休的状况。

其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十二五”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人,比“十一五”末增加4400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目已有8500多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2700万人,年均增长8%左右。而同期参保职工年均增长率由“十一五”期间的8.8%下降到6.6%,2015年更大幅下降到3%以下,养老保险抚养比由的3.16:1下降到2015年的2.88:1。随着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

此外,这次调整是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首次上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一起按照统一的调整办法调整待遇。

人社保社保所所长金维刚表示,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统一调整有利于平衡地区差。此前,经济发达、财政状况好的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幅度相对较高、调整频率较快,而一些欠发达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可能多年不调一次。今后,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变。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5日发文表示,经国务院批准,从年1月1日起,为2015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5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

此次调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挂钩调整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可以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适当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倾斜予以照顾。各地区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后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今年按6.5%左右调整退休人员待遇,是国务院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口老龄化新形势,慎重做出的决策。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物价涨幅、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放缓。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保险赡养负担不断加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基金支撑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养老金调整既要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也不宜超过经济、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

此次调整是20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第一次按照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调整待遇,也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第一次同步调整待遇,迈出了统筹各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第一步,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增强公平性的直接体现。各地区将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兼顾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特点,合理确定调整办法和具体标准。预计将有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共将惠及1亿多退休人员。

6.北京企业退休养老金 篇六

据了解,按照人社部要求,今年总体上调水平为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同时,此次调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挂钩调整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可以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北京市于去年3月13日曾上调过20的养老金标准,彼时调整后,北京市企退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平均养老金水平提高到3355元/月。这也是北京市连续23次上调养老金。

北京市养老金计算方法

6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的,符合国家规定办理退休后有四部分组成:

1、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

2、个人帐户养老金:按被保险人个人帐户储存额的1/120计发。

3、过度性养老金:以被保险人1992年年至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96月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乘以1%,待退休时再乘以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与19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

4、综合性补贴:按本市现有规定发放的各项价格补贴、生活补贴及过度性补贴。

北京市养老金计算公式

提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额基本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文件同时规定,在办理按月领取时,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其基本养老金低于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的,按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发给,在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时,男不满50周岁、女年不满45周岁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低于最低退职生活费标准的,按退职生活费最低标准发给。

退休金就是当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领取的费用,如果中途换工作可以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的,一般现在规定的是女55岁,男60岁可以领取。一个月领多少,还得根据以后的平均生水平定。

具体的领取公式是 养老金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北京市职工历年平均工资见下表(元/年):

年度

职工平均工资

年度

职工平均工资

年度

职工平均工资

1991

2877

13778

39867

1992

3402

15726

44715

1993

4523

18092

48444

1994

6540

20728

50415

1995

8144

24045

56061

9579

28348

62677

11019

32808

69521

12285

36097

77560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见下表)

国家统一规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40

233

48

204

56

164

64

109

41

230

49

199

57

158

65

101

42

226

50

195

58

152

66

93

43

223

51

190

59

145

67

84

44

220

52

185

60

139

68

75

45

216

53

180

61

132

69

65

46

212

54

175

62

125

70

56

47

208

55

170

63

117

3、过渡性养老金

G=G同+G实

其中:G同= C平×N同×1%

G实= C平×Z实指数×N实98×1%

上式中指标解释:

G为过渡性养老金;

G同为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

N同为视同缴费年限,即实行个人缴费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

G实为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

N实98为本人1992年10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

7.退休了,如何申领养老金? 篇七

一、什么时间申报退休?

参保人员在达到国家、省规定的退休年龄前1个月(特殊工种退休另行规定)应当申报退休。

二、谁来申报?

单位退休职工由用人单位申报退休;灵活就业人员由劳动保障代理机构即档案托管部门申报退休

三、在哪里申报?

市社保经办机构(水西门大街73号一楼档案管理服务窗口),每月除月底一天半结算期外的工作日均可进行申报。

四、需要哪些资料?

(1)按规定装订成册的退休人员档案;

(2)从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下载《南京市参保人员申请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报审表》(一式两份);

(3)加盖单位公章的参保人员户口簿及身份证复印件(需按规定装订入档案中);

(4)申请病退人员还需提供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劳动能力鉴定书》原件及本人退休申请(需按规定装订入档案中)。

五、申报受理后何时反馈结果?

申报单位在申报10个工作日后(特殊工种退休另行规定)到申报地点领取审核通过的《南京市参保人员申请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报审表》。经审核不符合退休条件的,参保人员档案及申报材料一并退还单位。

六、拿到报审表后还需要做什么?

申报单位持《南京市参保人员申请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报审表》到市社保中心综合服务窗口(水西门大街61号东二楼211室)核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领取待遇审批表及《退休证》。如被告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年限不足的,需至208室办理医保一次性补缴手续。

核定了退休待遇的人员,应及时到社区(区)办理社会化管理服务纳入手续,享受社会化管理服务。相关办理事项详见待遇审批表背面的《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通知书》。

七、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都有哪些规定?

1、申报时间不同。

符合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条件的参保人员,应在男55周岁、女45周岁到龄月份的上一季度最后一个月(3、6、9、12月)提出申请。

2、申请流程不同。

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代理机构在收到职工本人的申请后,应从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上下载《从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公示表》填写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

3、申报材料不同。

(1)按规定装订成册的退休人员档案;

(2)《南京市参保人员申请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报审表》;

(3)《从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公示表》;

(4)个人书面申请;

(5)需补充的其他原始材料。

4、审核时间不同。

8.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 篇八

据悉,从今年1月1日起,安徽将对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本次调整养老金继续采取实行普遍调整和特殊调整相结合的办法。即:普遍调整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是每人每月增加95元,体现公平。二是按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元,缴费年限尾数不满1年的按1年增加,鼓励多缴多得。

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高龄退休人员再适当提高水平,将20年满70周岁—74周岁、75周岁—79周岁、80周岁—84周岁和85周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一次性另提高养老金标准,分别增加30元、50元、70元、90元,即由原来的80元、100元、150元和200元,分别提高到110元、150元、220元和290元。自以来因年满70周岁及以上(含20、调整养老金时女性退休人员年满60周岁)已享受另增加基本养老金,但增加不足上述标准的,补足到上述标准。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将按照国家规定予以倾斜,确保其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

目前,安徽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正在抓紧核对信息,调度落实资金,畅通发放渠道,确保3月底前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位。

安徽养老金上调细则标准方案

各市、县人民政府: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6号)规定,经省政府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现就我省20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人员范围和执行时间

凡2015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含退职,下同)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列入本次调整基本养老金范围。参照机关同类人员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的企业离休人员和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依据有关规定按事业单位政策调整基本养老金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前退休人员、原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不列入调整范围。

调整基本养老金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

二、调整标准

1.定额调整部分:每人每月增加125元。

2.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部分:按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工龄,下同)每满1年每月另增加2元,累计缴费年限尾数不足1年的按1年计发。

3.高龄另增加养老金部分: 2015年年龄在70-74周岁、75-79周岁、80-84周岁、85周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另增加至140元、180元、260元和330元(以前年度已经享受过高龄另增加基本养老金但达不到此标准的,分别补齐到此标准)。

4.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继续确保其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

三、资金列支

本次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从各地养老保险历年结余基金中支付,结余不足的按省级统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统筹考虑。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四、工作要求

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调度落实资金,畅通发放渠道,于4月底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兑现到位,并确保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要准确把握政策,正确引导舆论,耐心细致做好政策咨询解释工作。工作中遇有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报告。

安徽企业退休养老金如何计算?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pide;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l%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至规定退休年龄为止。参保人员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从1995年起(这个是我省的,其它省可能不是1995年)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参保人员当年缴费工资指数为本人当年缴费工资额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l/Al+a2/A2+……+an/An)&pide;

公式中,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

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系数

早地当地开展养老保险之前工作,还要有过渡性养老金。

扩展阅读

2016天津退休养老金上调细则

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最新消息,2016年天津市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吗?天津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具体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悉心整理的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最新消息。

第一部分:

①缴费年限不足15年,本轮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增加120元。

②缴费年限满15年不足16年的,本轮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增加123.5元。

③缴费年限达到16年及以上的,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本轮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3.5元。

示例:老李退休前缴养老金费年满每月能领取127,老王退休前缴养老金年满每月就能领取130.5,以此类推。

第二部分:

截至年12月31日男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女年满65周岁不满70周岁的,每月增加40元。

截至2013年12月31日男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女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的,每月增加60元。

截至2013年12月31日男年满80周岁、女年满75周岁以上的,每月增加80元。

第三部分:

缴费满15年及以上的人员前两部分累计计算增加后,养老金仍低于2295元的标准,按照以下方式再增加养老金。

缴费年限满15年不满16年的在前两部分增加的基础上再增加2.5元,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再增加2.5元,缴费年满16年的再 增加5元,以此类推。

第三部分再增加后最终养老金超过2295元的,只增加到2295元,超出部分不再增加。

9.退休养老金上调 篇九

每人月基本养老金增加40元。

小编补充几句:按照国家调整精神,以及回应社会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两种养保制度并轨的呼吁,同时为今后的待遇调整办法完全统一打下基础,此次待遇调整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执行标准一样,在定额调整方面都是每人增加40元,挂钩部分、以及适度倾斜部分的标准也完全一样。

今年也是四川省首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员人养老保险待遇。

挂钩调整

企业退休人员一是以本人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3.5%。二是缴费年限超过的,对超过的年限每满1年增加3年。

机关事业单位10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人员,按照企业退休人员挂钩调整办法调整。

机关事业单位20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员,以本人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5%。

小伙伴们肯定疑惑了,这是怎个挂钩法呢?

今年四川省在调整企业退休员养老金待遇时,首次与基本养老金挂钩,且挂钩幅度达到3.5%。

举个例子,如果小编2015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1500元,与基本养老金挂钩部分他可以涨52.5元;但如果他2015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1000元,则此部分只能涨35元。

而按照基本养老金计发公式,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领取高低与本人和企业是否按基数足额缴纳有很大关系。

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负责人称,“此举意在鼓励职工和个人连续足额参保,防止断保漏保等现象发生。”

此外,职工还应注意自己的缴费年限。

“因为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不仅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还与缴费年限挂钩。也就是说,养老金水平高低除了是否足额缴费,还和缴费年限紧密相关。所以建议在呼吁足额缴费的同时,也强调年限缴费,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水平越高,调待时增加的额度也会越多。”

倾斜调整

对年满7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退休人员、内艰苦边远地区新增的企业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给予适当倾斜。

其中高龄退休人员按照“满70不满80岁、满80不满90岁、满90岁以上”三个高龄段分别增加40元、80元、120元。

对20新增的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仍按往年倾斜办法和标准执行。

今年调整待遇在9月底前落实

往年养老保险待遇调整上半年就会公布,今年为什么公布得这么晚? 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负责人表示,这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

往年只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待遇,但今年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人员一起调整,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因此在时间上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按照国家要求,此次调整待遇在9月底前落实,全国大多数省份也是按这个进度在推进,四川省按国家要求,也将于9月底前将所有待遇落实到位。

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从2016年1月1日起,为2015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5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

今年按6.5%左右调整退休人员待遇,是国务院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口老龄化新形势,慎重做出的决策。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物价涨幅、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放缓。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保险赡养负担不断加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基金支撑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养老金调整既要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也不宜超过经济、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

1企业退休人员

先统一增加80元;按本人缴费(含视同缴费)每满1年增加2.5元;以本人2015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5%。

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先统一增加80元;再按照同类人员平均养老金增加4.5%。

注意:

上述退休人员中,2015年12月底前,女性年满60周岁、男性年满65周岁的,每月再增加20元。

3“镇保”相关人员

与此同时,本市还将对2015年底以前按“镇保”规定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养老金130元。

4城乡居保相关人员

上一篇:县商务局局长述职报告下一篇:老师我想对你说满分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