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规划方案

2024-08-01

南宁规划方案(精选7篇)

1.南宁规划方案 篇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有效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和实施城市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预防和抗御火灾及其它灾害的能力,制定《南宁市城市消防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入与完善,与《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同时起作用。

第二条 本规划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实施细则、《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九五”建设发展规划》、《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南宁市城市消防规划纲要》、有关的消防规范和技术文件。第三条 本规划的期限为2001-2010年,近期至2005年。

第四条 本规划的范围为南宁市城区,即规划高速公路环内的全部用地。

第五条 城市消防系统建设应与城市建设同步;所有与城市消防安全有关的规划编制、管理和建设活动应按本规划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本规划由南宁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南宁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本规划进行规划管理;南宁市公安消防机构依法按本规划进行消防监督管理。

第二章 城市消防发展目标

第七条近期内加强消防站点的建设,改善现有消防站的装备,做好城市消防设施的查漏补齐工作,初步建立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市民防灾、减灾、避灾的意识。

远期建立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建设一个人员素质高、技术装备先进、手段齐全、反应迅速、战斗力强的消防队伍;在城市发展中同步按标准建设消防设施,达到防灾减灾的要求,从而提高城市整体抗御灾害的能力。

第三章 消防安全体系的构成

第八条 城市消防安全体系的结构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火灾预防系统,二是火灾扑救系统。

火灾预防系统包括建立健全消防法规,保证消防法规的执行、监督与宣传;合理进行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加强建筑自身防护。

火灾扑救系统包括建立现代化的消防指挥中心;按标准建设消防站点和配备消防装备;城市消防通信、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满足消防要求;建立城市避难、疏散系统。

第四章 城市建设用地消防分类

第九条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用地划分为甲、乙、丙三类消防责任区,作为城市消防设施规划建设的依据之一。

甲类责任区,指重点消防地区。包括生产、使用、存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和仓库、火灾影响大的政府首脑机构、高层建筑集中区、砖木结构和木质结构的易燃建筑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街道狭窄地区等。甲类责任区为旧城中心区、沿民族大道两侧的用地。乙类责任区,指普通工业企业、科研单位集中区、大专院校集中区、高层建筑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建筑耐火等级较高的地区。

丙类责任区,甲、乙类消防责任区之外的其它城市建设用地。

第五章 城市消防安全总体布局

第十条 新建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和贮存单位在选址规划中,应严格布置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并处于本地区全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向或上风侧,特别注意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安全防火距离。原有的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布局应符合规范要求。布局较合理的应加强自身的防护,避免不安全因素产生;布局不合理,对周围环境造成威胁的,应结合城市的旧城更新,有计划地搬迁,以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第十一条 石油储运仓设在城市西南方向那罗站的山岭区,市区内新阳油库迁至规划的储运区。

第十二条 加油站的整改与新建按《南宁市加油站布点规划》进行。每平方公里的加油站数量为0.4个,至规划期末,市内的加油站控制为60个左右。加油站的站级以二、三级站为主,城市市区禁止设置一级站。

第十三条 液化石油气的供应站站址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瓶装供应站的站址,宜选择在供应区域的中心,以便于居民换气,不得靠近影剧院、百货商场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应远离重要物资仓库和通信、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气化站和混气站的站址,宜选择在供气对象所在地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第十四条 市区内对周围居民安全造成威胁的储配站,如广西石化供销总公司液化气储配站、南宁公路液化气储配站,应迁至城郊的安全地带。

第十五条 南宁市地下燃气管道属于中压燃气管道,新建燃气管道走廊宜设在道路慢车道下,并应符合管网综合规定和有关安全规范。江南混气站、?东混气站、安吉混气站应严格控制其防火间距,并应加强防火监督工作。远期天然气调压站规划设在城市边缘,采用地上独立建筑物,与其它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第十六条 人流密集的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场所要有充足的消防水源,规范设置停车场;杜绝占道经营和停车,应加强消防疏散通道、出口的管理,禁止各种原因堵塞、挤占、擅自封闭消防通道和出口,消防通道和出口应设置醒目的指示标志。

第十七条 大型农贸市场、物资交易市场应设在城区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地带,现有的市场应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消除火灾隐患。

第十八条 地下建筑,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对其装饰用材、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疏散逃生通道、防排烟系统、防火分区等作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

第十九条 加强对外交通设施的消防建设和消防安全管理,在公共地带的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宣传牌并进行安全检查。

第二十条 城市中结合公共绿地、建筑低密度区、防护绿带、城市广场、学校操场等形成避难、疏散系统,利用道路、广场、绿化带、河、渠作为消防安全分隔,减少火灾、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第二十一条 旧城区内耐火等级低、相互毗连的建筑密集区或大面积棚户区,近期内采取防火分隔,提高建筑耐火性能,开辟消防通道和其他防火措施,改善消防安全条件。远期纳入城市改造规划,对违章乱搭乱盖的外来人口聚居点予以拆除清理。

第二十二条 城区内新建的各类建筑,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控制三级耐火等级,严格限制四级耐火等级。

第六章 消防站和消防装备规划

第二十三条 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火灾报警后5分钟内可以到达责任区最边缘为原则确定。

第二十四条 规划期内南宁市城区应配建消防站30个。消防站的建设以标准型普通消防站为主,在现有的5个公安消防站的基础上,增建消防站25个,其中按标准型普通消防站设置23个,江南、江北各设一特勤站共2个,江北的特勤站结合消防指挥中心设置。第二十五条 建设水上消防站一个,位于邕江一桥至白沙大桥之间的江北岸,水上消防站码头岸线长度不低于100米。

第二十六条 新区建设必须严格按规划配建消防站点,并与地区开发同步进行建设。旧城区内按标准建站实施难度大的地区,应保证在划定的责任区范围内建设2~3个小型站;近期内应加强现有公安消防站的队伍和器材装备建设,弥补消防责任区面积过大的要求。

第二十七条 消防站点位置应随城市规划用地性质的改变做相应的调整。

第二十八条 在城区内凡易燃易爆设施单位,要求均应配备相应专职消防力量。

第二十九条 各消防站装备应符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的要求,根据责任区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消防车辆、防护装备、器材装备和通信装备。逐步更新现有消防队的装备,新建消防队必须按有关规定配齐装备。

特勤消防站应重点配备化学毒气侦检、处置器材和防毒、防化个人防护装备,灭火抢险用的破拆救援器材、登高、照明、排烟等装备。

第三十条 建立消防装备维护维修中心,保障消防装备的正常使用。

第三十一条 建立后勤保障中心,消防站常用的消耗性器材,如灭火剂、水带、空气呼吸器钢瓶、消防战斗服等必须的器材、药剂必须有不少于1:1的储备量。

第七章 消防给水规划

第三十二条 南宁市消防供水系统主要由城市给水管网、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以及邕江、湖、池塘等自然水体组成。

第三十三条 城市消防供水标准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不少于三次,一次火灭用水量为100升/秒,确定消防用水量应大于300升/秒。城市主次干道消防给水管道的管径应不小于DN300mm。

第三十四条 为保证自然灾害、战争、事故等城市管网供水中断时消防用水需要,应充分利用江、河、湖、池塘等自然水体作为消防备用水源,并修建相应的固定取水点和取水通道。

第三十五条 市政消火栓间距一般不得大于120米,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宽度在60米以上的道路应在两侧均设置消火栓。凡新修、翻修道路必须按标准设置消火栓。市政消火栓规格必须统一,拆除或移动市政消火栓必须征得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同意。第三十六条 对于成片开发区,要求开发部门严格按照规划同步敷设管道和设置消火栓,应一步到位,不欠新帐;现有的居住区、小区和单位大院应按相关规范查漏补齐消火栓,缺建消火栓的路段应按轻重缓急逐步补齐。

第三十七条 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消防给水不足、消防通道不畅地区安全,应修建消防储水池,消防水池的容量为100至200立方米。

第八章 消防通信规划

第三十八条 城市消防通信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多功能、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现代化、网络化的城市消防通信系统。

第三十九条 城市消防通信以建立多功能、现代化的消防指挥中心为基点,建立消防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数据和图像等多种通信手段和设备构成的城市消防通信网络。

第四十条 城市消防通信系统由火灾报警系统、火警受理系统、火警调度指挥系统、消防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指挥训练模拟系统构成。

第四十一条 火灾报警系统包括 “119”火警线报警、普通有线电话报警、无线报警、消防重点单位专线电话报警。第四十二条 火警受理方式为集中接警,可同时受理至少两起火灾的能力,及交叉处理至少五起火灾的能力,从接警到下达出动命令的时间应不超过45秒。

第四十三条 建设消防指挥中心,建立以消防指挥中心为核心的火警调度指挥系统,系统包括有线系统、无线系统、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火警调度方式采用有线调度与无线调度相结合,具备有线、无线和计算机统一操作界面,满足数据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满足对大型、恶性火灾的调度和指挥。

第四十四条 有线通信系统作为火灾报警、受理和调度的主要通信方式,相应的调度专线和终端设备按要求配置。

第四十五条 实现消防无线通信“三级组网”和有线无线汇接,通信频道由一个增至三个,无线终端接收设备按要求配置。

第四十六条 图像采集系统建立无线数据传输通道,共用交警支队在各路口上的摄像信号,有选择地在高层建筑上安装摄像设备。第四十七条 建立消防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第四十八条 建立消防训练模拟系统。

第九章 消防供电规划

第四十九条 严格执行“用电负荷等级分类”等供电有关规定,确保各类建筑消防供电的可靠性。消防一级负荷单位或建筑应设置双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应设置双回路供电;三级负荷应设有两台变压器,一用一备。

第五十条 电力线路走廊、变电站与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单位之间应按相关规范要求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间距。

第十章 消防通道规划

第五十一条 市内消防通道主要为城市道路系统,要求城市路网的宽度、限高和道路的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和灭火作战的需要。

第五十二条 采取工程措施和交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疏解旧城交通,尽早实现干道网络化和打通旧城区的消防通道。

第五十三条 改造畸形交叉口和不合标准的环行交叉口。

第五十四条 清理整顿占道非法经营现象,加强对路边市场和夜市的管理。

第五十五条 规定危险品运输路线为:城市快速环(沙井大道、南站路、白沙大道、竹溪大道、秀厢路)、中环路(福建路东跨邕江、教育路、南湖、园湖路、北湖南路、明秀西路、二桥、五一路、福建路),西乡塘路、明秀东路、北湖北路、五一西路、南建路、亭洪路、民族大道的园湖路以东段。

第五十六条 加强对路边停车的管理,公共设施建筑密集区、居住区内按规范设置停车场。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加强消防宣传,提高防火警惕性和自觉性,提高安全技能,从根本上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第五十八条 加强消防规划的实施立法,逐步完善保障消防规划实施的行政规章和行政措施,建立有序的管理体系;违反消防规划和有消防违法行为的,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第五十九条 加强消防监督管理,依照消防法规,对城市消防管理事宜进行消防监察督导,使消防管理走上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的轨道。

第六十条 明确和落实计划、城建、财政、规划、公安消防机构等政府主管部门在建设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工作中的责任。第六十一条 市政、自来水、电信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有效好用;消防监督机构负责对城市公共消防设施验收和使用。第六十二条 每年度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规划应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城市消防规划建设与其他市政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第六十三条 按照本市的经济增长比例,逐步加大城市建设维护费中消防投资的比例,不断增加对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投入;建立消防基金,多渠道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保证消防规划的落实。

第六十四条 建立相互制约的完善的社会防范机制,更好地发挥保险的作用。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建议

第六十五条 完善现有消防站的装备,改造江南消防站。

第六十六条 新建5个标准型消防站,分别为高新站、南湖站、长?岭站、白沙站、凤岭

(一)站。

第六十七条 新建?东消防指挥中心,与消防指挥中心配套建设现代化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实现无线通信三级组网。

第六十八条 更新现有消防站装备,近期淘汰超期服役的消防车4辆,新增消防车20辆,其中消防登高车、大吨位消防供水车、主要消防技术装备数量要依据国家标准科学配备。第六十九条 加强消防供水设施建设,新区及新建道路严格按规定配置消防水池与消火栓,道路翻新、改造时必须按规定补齐消火栓。每年新建和补装消火栓800~1000个。重点补建消火栓的路段为:新阳路、五一西路、北际路、秀厢路、西耐路、衡阳西路、明秀西路、秀灵路、长罡路。

第七十条 打通旧城区的消防通道,友爱路向南延伸接南环路;苏州路向南延伸接民主路;鲤湾路向南延伸接星湖北二里;理顺秀灵路--地洞口路--杭州路--西关路--兴宁路。改造七星路与星湖路、东葛路与古城路、古城路与民族大道、民族大道与圆湖路交叉路口。

第十三章 附则

第七十一条 本规划成果由《南宁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南宁市城市消防规划说明书》、《现状调查报告》、《南宁市城市消防规划图集》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七十二条 本规划自南宁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第七十三条 本规划由南宁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2.南宁规划方案 篇二

3类主体功能区实现全市一体化, 加强生态补偿, 让山更青水更绿。

一条邕江穿城而过, 北为高峰岭, 南有七坡, 西起凤凰山, 东至青秀山, 这块河谷盆地, 就是广西首府南宁市的全貌。

未来的南宁是什么模样?其开发空间有多大, 怎么定位, 如何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全市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2013年12月9日, 依据2011年底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2013年上半年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南宁市政府印发《南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将南宁市划分为3类主体功能区, 分别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 以及禁止开发区域。到2020年, 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都将因这项重大规划发生改变。

重点开发区域

拉动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马车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 包括城镇建成区与扩展区、工业开发区。可以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它就像一架拉动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马车。

按《规划》, 南宁市重点开发区域土地面积为9935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南宁主城区及横县, 即南宁市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 以及横县的6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4.93%。

该区域既是全市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也是工业化、城镇化重点区域和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城市化地区, 不仅要发展现代工业、建设人口居住区和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基本功能, 还要带动新型商贸业、房地产业、休闲娱乐、餐饮和文化体育业等特色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提升和完善商务商业功能、文化休闲功能、和谐居住功能, 建设宜居宜业环境。

未来, 该区域将按照“板块联动、全域推进”城区建设思路, 合理引导生产力布局和要素流动, 逐步构建集聚度较高、辐射联动作用较强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特色功能区块, 打造成为南宁市重要的人口经济密集区、国际经济合作重点区, 以及现代生态城市典范。

限制开发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打造南宁粮仓

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安定, 离不开粮食的保障。《规划》将南宁“粮仓”安置在限制开发区域中。

所谓限制开发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 , 是指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应当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首任, 大力推动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地区, 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口居住的重要区域。按照《规划》, 南宁市的限制开发区域包括武鸣县、宾阳县和隆安县, 总面积7964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36.01%。

未来, 该区域将是南宁市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林业产业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将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 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和产业集群, 建设粮食、蔗糖、水果、蔬菜、畜牧、桑蚕、水产等7大优势产业生产基地。

此外, 《规划》还将上林县和马山县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也划归入限制开发区域。该区域总面积约4215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19.06%。它是南宁市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未来, 这里将以石漠化治理、恢复林草植被、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 保证该区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生态过程连续性,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增强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禁止开发区域

水土保持与重要饮用水水源地

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 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重要水源地等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这些区域是形成基本的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区域, 一旦受到人为破坏, 将难以恢复。

按《规划》, 南宁市禁止开发区域共有16处, 总面积约783.95平方公里, 定位为南宁市重要的原始森林、野生珍稀物种、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生态屏障区域, 点状分布的生态功能区, 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 森林、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 重要水土保持区域与重要饮用水水源地。

3.南宁规划方案 篇三

关键词:南宁大桥 缆索吊装系统 荷载试运行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036-01

1 缆索吊装系统设计概况

南宁大桥主桥钢箱拱、钢箱梁采用“节段工厂制造、先拱后梁、无支架缆索吊装”的施工方案。4×110t固定式缆索起重机,是为该桥钢箱拱、钢箱梁施工而设计制造的临时缆索式起重机,主要用于大桥拱梁架设安装。该缆索起重机按三跨布设,跨度为240m+452m+280m,缆索吊机分成四组索道,每组主索道由6根φ56的密封钢丝绳组成,东西拱肋各两组索道,东侧组间距为6m,西侧组间距6.2m。主要由塔架、主缆索体系(承载索、起重索、牵引索、主缆索跑车及下挂结构、塔顶索鞍、横移系统等)、锚固体系(主索地锚、扣锚索地锚、缆风地锚),牵引、起重卷扬机运行的电器集中控制系统,施工监视系统等部分组成,该次试运行要对以上各个体系做出全面的检测、对其安全性及工作性能做出全面的评价,为后续正式吊装工作做好准备。

2 试运行方案介绍

缆索吊装系统单组索道的最大净起吊能力为110t,试验采用单组、双组组合两阶段分级逐步加载,其中组合抬吊选择的工况为吊装过程中西拱吊装荷载最大W1节段及东拱吊装最大重量的E2节段。单组索道分空载、静载、动载进行试运行,其中静载按设计吊重的60%→100%→125%加载;动载按设计吊重的110%加载。两组索道组合试运行配重模拟实际最大吊重工况按设计吊重的60%→100%加载。采用钢筋与桁架平台组合的形式加载,从下游到上游索道编号为A、B、C、D。每个工况的试运行程序如下。

(1)小车空载测设初始值;(2)距塔架115m处起吊重物;(3)离地面50~100cm,停机观测、检查;(4)重物起升离地50m高,检查;(5)小车运行至跨中,停机观测、检查;(6)小车运行至对岸距塔架115m处,停机观测、检查;(7)卸载,观测、检查。

3 检测项目及方法

3.1 主索垂度

观测主索垂度主要复核吊装净空高度以及通过垂度计算索力,计算主索的安全系数。(1)主索的空载安装垂度:四组主索吊具全部运行至跨中,进行每组索道垂度测量,参照标高为塔架顶标高。(2)主索的吊重垂度:按试吊顺序加载重量,其吊具运行至跨中,进行垂度测量,参照标高为塔架顶标高。

观测方法:在岸坡上适当地方(主索尽量接近法线方向)确定一控制点,测出控制点标高和距跨中距离,在控制点上置经纬仪,观测主索跑车位置,读出竖直角,即可计算得垂度值。

3.2 塔架关键部位杆件应力

在钢管立柱顶、钢管立柱底、H型钢立柱顶、H型钢立柱底、万能杆件横梁中部及与H型钢立柱连接的关键部位均设置了应变传感器,通过对塔架关键部位应变的测试,来掌握结构的实际应力状况,并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做出平判。

3.3 塔顶位移

通过塔顶位移可以判断塔架顺桥向的刚度如何,缆风索设置数量是否足够,以及塔架的整体工作性能,是评价塔架安全性能的一个最直接、最重要指标。在塔架顺桥轴线方向设一个测站和一个后视点,在各点位设固定标尺,用全站仪观测塔架的偏移。塔架设置了塔顶位移5个观测点和H型钢立柱4个位移观测点。在各个加载工况加载前、运行工况中、卸载后均进行测设。

3.4 牵引、起重索索力

通过对牵引、起重索索力的测试,核实牵引、起重索索力及起重、牵引卷扬机选型正确性,对是否满足工作要求做出判断。索力通过拉力传感器进行直接量测。同时在C、D组起重小车上横梁机构中间安装轴销式传感器,对起吊重量进行较核。

4 检测结果

(1)缆索地垄位移缆索地垄在各工况运行下最大位移值为2mm,设计最大控制位移值为6mm,满足设计承载要求,地垄锚体无裂纹、四周土体无异常。(2)塔架位移实测最大位移为11.8cm,理论最大位移值为11.6cm,最大值偏差仅2%,位移小于塔高的,满足规范要求。(3)塔架应力试吊应力测试结果来看,同一工况下南、北塔架对称点应力基本一致,大部分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基本吻合。试吊过程中应力无异常,最大荷载下的残余应变也较小,总应力也远小于容许应力,因此,可以判断塔架施工质量良好,工作状态正常。(4)承载索垂度在各工况运行下,承载索跨中垂度与理论计算值接近,误差值为20~50cm,主要是受温差影响,表明承载索空载安装垂度设置基本正确。(5)起重索、牵引索索力从测试结果表明,在各工况运行下,起重索、牵引索索力与理论计算值接近,误差值为6~14kN,比理论计算值略偏小,表明理论计算取值基本正确,选择的起重卷扬机、牵引卷扬机型式正确。(6)缆索起重机设备运转在各工况运行下,塔架顶索鞍承重索轮、牵引索转向滑车轮、起重索滑车轮运转正常;地垄处起重索、牵引索导向滑轮运转正常,滑轮无损伤;起重小车上、下挂滑轮运转正常;卷扬机组的功率和运转速度正常。(7)塔顶结构、塔架杆件、紧固件的局部变形情况在各工况运行下,通过观测,塔顶结构、塔架杆件、紧固件无异常变形。(8)绳索锚固情况在各工况运行下,通过观测设置的标识,绳卡锚固到位,绳索无滑动,表明绳卡数量设置正确,锚固力满足要求。(9)电气设备在各工况运行下,通过检查电流、电压及导线温升等表明缆索吊装系统设备满负荷运行时,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线路能满足施工要求。(10)电气集中控制系统在各工况运行下,电气集中系统能正常运转,性能稳定正常、操作简洁、使用情况良好。

5 结语

南宁大桥LSD220固定式缆索起重机荷载试验采用逐步加载的方式进行,每级荷载工况运行完毕,立即进行数据分析,在所有数据正常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级的荷载试验。在单组索道荷载试验结束正常的情况下,进行了施工过程控制工况的双组抬吊荷载试验,双组抬吊也采用了分级加载,保证了整个试运行过程的安全。经该次试运行,不仅检测了整个吊装系统的运行情况,而且为南宁大桥钢箱拱和钢箱梁的正式吊装做了一次练兵,使所有人员更加熟练了吊装操作程序。

参考文献

[1]严自勉,顾斯照.缆索起重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范立楚.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3]黄绳武.桥梁施工及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4.南宁规划方案 篇四

(2006年6月26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府发〔2006〕6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委、办、局(公司):

《南宁市“十一五”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宁市“十一五”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

前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南宁市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南宁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南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最活跃的群体,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青少年将担负着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青少年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指导,协调整合社会资源,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和青少年事业发展,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南宁市青少年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南宁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现状南宁市现有户籍人口6595万人,其中6-35岁青少年人口365万人,占总人口的55%。长期以来,在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全市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部门高度重视、热情支持青少年和青少年事业,有力地促进了南宁市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在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社会参与、成长环境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青少年事业取得的主要进展

1青少年组织和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各类青少年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壮大,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少年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取得新的发展,青年中心作为新型青年组织,服务青少年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开展有益的探索,树立了品牌项目,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了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改革,增强发展后劲和服务功能,在满足青少年学习、娱乐、健身、交流等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青少年成长环境不断改善。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我市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体系,青少年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全市形成了以市级青少年维权中心为龙头,以县(区)、系统青少年维权站为纽带,以乡镇(街道)青少年维权服务站、社区青少年维权服务点为依托的四级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15个系统维权岗创建率达100%。深入开展“青春自护远离网瘾”、“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系列活动,使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得到净化,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3青年就业与创业取得可喜发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得到不断推进,成立和发展了一批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其中,南宁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被命名为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青年创业势头持续高涨,通过开展创业意识和创业入门教育,培养和扶持“青年致富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引导和帮助外出打工青年返乡创业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创业型青年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得到加强,有效促进了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青年就业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成立了南宁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六县、六城区分中心,在市区所有街道和部分社区建立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站,提供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有力地促进了青年创业就业。青年劳务输出不断扩大,通过举办青年劳务输出现场招聘会,利用农村青年中心培训就业连锁超市等阵地,为广大青年搭建了外出务工的良好平台。

4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日趋活跃。积极投身物质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和企业青工创新创效活动,积极打造“百企入桂”精品,推进“青年企业家高新民营工业园”建设。积极参与政治文明建设。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得到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得到提高,青少年对社会重大决策建言献策渠道和途径得到拓宽。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氛围,为首府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的目标,积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文明社区”、“社区爱心超市”和“保护母亲河行动”等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唱响文明之歌;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社区建设、公益活动、扶弱助困、环境保护、大型活动等方面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中,广大青年志愿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充分展示了我市青年志愿者的风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青少年事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指导不够。在制定、完善和实施有关青少年的政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事业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和有力的指导。

2促进青少年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的保障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应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3满足青少年合理利益诉求还存在差距。对青少年在学习成才、文化娱乐、创业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一些利益诉求,还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加强。各类青少年组织自身建设、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领域和手段亟待拓展。

4促进青少年事业发展的力量、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充分发掘、利用和整合政治资源、组织资源、社会资源以及信息网络资源、品牌资源、人才资源等,形成促进青少年发展的合力。

(三)南宁市青少年事业的发展条 件与机遇

1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将为南宁市青少年开辟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经济走廊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等不同层面的区域合作进程不断加快,将使南宁市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在区域合作中发展重要作用,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必然给当地青年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首先,扩大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将进一步凸显南宁区位优势,使南宁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地区和区域性的商品流通中心,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这也势必在为青少年的学习、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其次,扩大开放与合作,使南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员流动将更为方便、自由,为南宁的青年到国外区外留学深造和开拓创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 件,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青少年交流学习,为青少年提供开拓更广阔的学习与发展空间。最后,区域性大型活动落户南宁不断增多,为南宁市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提供难得的发展平台。如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为众多活动服务单位青年人才及广大青年志愿者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使南宁市青少年得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就为一大批有志气的青年提供了不断学习、不断高标准要求自己的机会和动力。2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城市为南宁市青少年提供大有作为的发展契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南宁作为南贵昆济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作为广西“十一五”的重点发展区域,将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布局、基本建设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建设以南宁为核心城市的南北钦防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因此,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南宁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也将会促进南宁青少年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一方面,推进西部大开发,南宁市将获得国家、自治区及东部省区更多的支持,为南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蓬勃发展的事业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到南宁的现代化建设中去,使他们观念、知识、眼界、才能等方面得到不断地提高,一大批青年人才会在西部大开发中迅速成长起来。另一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为南宁市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改善青年在就业、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条 件,使青年普遍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南宁将为青少年提供历史性的发展机遇。21世纪的头10年,对于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正在进入一个向全面、纵深发展的阶段。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南宁市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富裕南宁、文化南宁、生态南宁、平安南宁建设,构建和谐南宁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为全市人民描绘了抢抓发展机遇,不断开创南宁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宏伟蓝图,也为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要机遇和大有作为的发展空间。随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南宁的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将推动我们的社会结构正在朝着一种更加复杂化、更具多样性的趋势演化,社会机制正朝着一种更加规范化、更具专门性的方向发展,随之出现的是,行业类型的逐渐扩充,职业类型的日益细化,而且其数量和种类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切充分表明,我们的社会将为青年所提供的创业机遇正在呈现出日益增长势头。新世纪的青少年只要在自身方面能够充分做好准备,在外在方面能够准确把握住形势,就一定能够寻找到、甚至创造出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创业机遇,就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大展宏图、创出业绩。

4加快信息化进程,建设“数字南宁”将为南宁市青少年发展带来更多成才机会。当代世界经济正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为适应当前形势发展要求,南宁市加快信息化进程,推动“数字南宁”建设,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难得的机会。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为青少年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有利于青少年及时掌握与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为学习成长带来极大方便。网络空间中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为青少年开阔视野、了解世界与社会创造了条 件,有助于青少年通过虚拟环境社会了解社会现实,认识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及价值体系,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为青少年提供了成才的良好条 件。建设“数字南宁”,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南宁市信息化建设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工作力度将不断加大。而青少年是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崭新信息技术将会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学习、运用和提高,使他们逐渐成长为信息化建设主力军,有利于青少年创业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南宁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南宁市“十一五”时期的总体部署,树立“服务、合作、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增强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整体推动力,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充分发挥青少年在建设富裕南宁、文化南宁、生态南宁、平安南宁,构建和谐南宁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促进青少年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不断为南宁市的发展注入活力,推动青少年和青少年事业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总体目标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化发展理念,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青少年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努力推动首府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现代化。保障青少年发展的各项权利,使青少年在身心健康、文化娱乐、创业就业、人才培养、社会参与、权益维护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服务。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努力为青少年发展提供社会支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和青少年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南宁市青少年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具体目标

1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在不断完善现有的设施、功能和职能的基础上,再建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进一步建设完善县(区)级青少年活动中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设施、功能和职能,形成统一的管理网络。同时推进其它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以满足青少年发展需要。2青年创业就业技能明显提高。引导广大青年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依托南宁市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和各县、区分中心、青年创业实践基地等大力开展南宁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建设一批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青年创业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依托青年中心推广和完善就业超市,强化服务体系、服务机制和服务能力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提高农村青年增收致富本领为目标,建设100个“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基地”,五年内开展50万人次的农村青年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

3青年人才建设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实施青年人才战略,以青年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服务为着力点,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凝聚青年人才,积极举荐青年人才,建立健全“南宁市青年人才库”,完善青年人才工作机制,引导各类青年人才施展才华,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4青少年社会参与更广泛深入。引导青少年参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拓宽青少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引导青少年投身南宁经济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开展“百企入桂”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商务考察、招商推介等活动,建设“富裕南宁”做贡献。深入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引导青少年参与政治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保障青少年依法行使民主的权利,保障青少年的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积极对社会重大决策建言献策,不断拓宽青少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引导青少年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绿城青年文化品牌计划”,创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南宁青年文化品牌,开展“青年文明号”整体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服务活动,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5青少年维权与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新突破。普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健全青少年维权机构,构建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社会化网络,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开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局面。

三、加快南宁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青少年组织和活动阵地的建设与管理

1建立健全青少年组织。以团建创新为重点,全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基层团组织覆盖面,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开展“全团抓基层”行动,以非公企业、社区、农村为重点,加大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扩大组织的覆盖率。加强基层少先队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市区少先队大、中、小队建设;按照“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的基本标准,健全乡镇中心校的少先队组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少先队工作的系统领导体系,到2010年全市各县(区)、乡(镇)、社区少工委建设率达到100%,着力建设好少先队辅导员、志愿辅导员和工作者队伍。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实施“城乡青年中心建设推进计划”,扩大城乡青年中心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围绕文化发展、娱乐休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扶危济困推出一批党政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欢迎的项目,打造富有南宁特色的青年中心品牌。在青年中心推广完善“爱心超市”和未成年人物品交换站项目建设,社区“爱心超市”建设覆盖率100%,多渠道筹集爱心物资、用工岗位,提高服务社区困难群众、未成年人的能力,切实增强青年中心的内在活力,在农村青年中心开展农村青年培训就业连锁超市建设试点工作。引导和培育青少年社团组织。社团组织是青少年重要的组织形式,要加强对青少年社团组织的引导,组建健康向上的青少年社团组织,培养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管理和规范各种类型的青少年社团组织活动。

2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把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纳入南宁市城市建设统一规划,通过政府规划征用土地,投入资金,建成一个全国省会城市一流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六个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武鸣、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建立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满足青少年学习、娱乐、培训的要求。同时推进街道(乡镇)、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规模适当、设施完备、功能丰富的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公益活动,满足青少年发展需求。完善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管理网络,形成一个中心管理、每个分中心联动的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管理模式。3加强其他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加强和改进市团校阵地建设,积极探索团校管理的有效形式,坚持“服务团干部、服务青少年”的方针,坚持共青团和青少年研究工作,坚持抓学校的基本建设,形成集团干部培训、青少年文化艺术技能培训和信息交流中心三位一体的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通过解决场地、人员、办公设备等问题,完善青少年维权中心,进一步完善12355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电话,强化对青少年心理疾患及不良行为的科学矫正和有效干预,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权益保护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市级、各县(区)各建立一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一批社区家长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青春自护学校、阳光网吧等青少年活动阵地。进一步建设完善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市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各县区青年就业服务分中心、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基地,在信息、师资、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各县(区)每年新建1个以上青年科技创新基地。4加强对青少年活动阵地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充分发挥对青少年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各类非赢利机构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闲暇生活服务。社会公益场所应向青少年免费开放或实行优惠政策。纪念馆、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要增加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内容,丰富社会教育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增加向青少年开放的时间,进一步推行低费向青少年开放或创造条 件免费向青少年开放。

(二)促进城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1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广大青年树立自由择业、自主创业和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观,营造青年创业就业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更新观念,树立信心,迎接挑战。加强创业指导,开发创业岗位,引导青年到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实施“青年诚信创业工程”,帮助和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依托青年中心、各级团校等共青团的阵地,凭借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一批青年就业培训基地,推广青年中心培训就业连锁超市试点成功经验,提高服务能力建设。依托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就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学校、青年创业实践基地,实施“万名青年就业培训”工程。实施“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凭借全市各级团组织领办科技项目,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培养科技人才,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培养青年经纪人,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的增收致富本领。深化“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好各县(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加强对农村青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订单式”培训,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农村青年就业机制,提高农村青年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夯实基础。2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提供创业就业服务。建立完善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机制、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依托“青年创业指导中心”,开展对不同创业青年的分类指导,开展创办你的企业(SYB)活动,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失业青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来邕创业青年的服务工作,提供针对性强的服务。每年举办1-2场青年就业专场招聘会,为青年提供就业信息和空缺岗位信息。依托南宁青年网,进行网上招聘等活动,为青年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开展对残疾青年的就业服务,加大帮扶力度,通过街道青年中心的“爱心超市”,多渠道筹集用工岗位,为弱势青年群体就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3优化创业环境。大力倡导和弘扬青年创业的时代精神,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引导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主创业意识,营造全社会支持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创造有利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工商、税务、财政、劳动保障等政府职能部门作用,积极支持青年创业工作,推进青年创业与政府就业工作紧密衔接,为青年创业提供优惠配套政策,降低青年创业门槛。加强青年创业品牌化建设,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事业化发展。

(三)加强青年人才建设

1加大培养青年人才。加强青年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升青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队伍。根据青年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种类的青年人才培训基地,形成青年人才培训网络。积极推进农村青年人才开发计划,建设100个“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基地”,联合农业、扶贫、劳动等有关部门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项目等工作,到2010年开展50万人次的农村青年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一技之长、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农村青年实用人才。实施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不同层次的青年人才群体优势。

2广泛凝聚青年人才。充分发挥共青团、青联、学联、青企协、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探索各个组织联系青年人才的新渠道、新途径,团结和发挥各领域青年人才积极投身于南宁市经济社会建设。发挥青年中心的作用,以“青年卡”、“会员制”的形式,以联系、服务、引导青年为目的,开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培训、联谊活动,为青年的休闲娱乐、交友联谊、创业就业提供服务,使青年中心成为凝聚人才,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新型平台。根据各行业、各领域青年人才群体特点和兴趣爱好,加强培育和建设各类青年社团,建设“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联谊会”、“南宁读书俱乐部”、“南宁车迷协会”等社团组织,通过社团来联系和团结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青年人才。积极创造高学历人才的流动环境,会同组织人事等部门,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等机会,建立与高校高学历人才的联系制度,为企业与高学历人才之间牵线搭桥,为南宁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积极举荐青年人才。不断加大对各级各类青年典型的表彰宣传力度,提高优秀青年人才、优秀青年集体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发挥青年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开展“南宁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岗位能手”、“十杰青年卫士”、“优秀青年企业家”等各类青年典型的评选表彰活动,与时俱进地推出青年新人创新评选项目,激发各行各业青年强烈的事业心和创新意识。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优秀青年人才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发青年竞展才华、奋发成才的热情。大力推行推优荐才工作,加强对青年典型的跟踪培养,动态掌握各类青年人才的发展状况,拓宽青年人才的举荐渠道,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举荐优秀青年人才,重点做好优秀青年专业人才、优秀青年经营管理人才、优秀共青团干部的举荐工作。

4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健全“南宁市青年人才库”,构建青年人才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为青年人才开发利用提供信息平台。把青年人才工作纳入南宁市的人才工作总体格局,加大研究南宁市青年人才发展战略,制定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政策和制度,为青年人才的培养、流动、使用提供政策保障。探索建立以能力为核心、以业绩为标尺、以社会认可为准则、与职业资格认定相配套的南宁青年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表彰激励机制,构建科学开放的青年人才工作格局。加强青年人才培训,拓展培训阵地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青年的成才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理念。通过媒体及各种活动,调动社会资源,广泛获取社会支持,向公众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引导青少年参加每年累计不少于48小时的公益志愿服务活,使参与志愿服务真正成为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和自觉行动。

2拓展和完善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生力军作用,通过开展宣传发动、招募选拔、教育培训、公益实践、激励表彰等一系列工作,从全市青少年中选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展会志愿者队伍,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围绕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引导、物品分发、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方面,提供各种优质的志愿服务。让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成为中外客商了解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扇窗口。3规范壮大志愿者队伍。以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以注册志愿者队伍为主要力量,建立起四类志愿者队伍。一是建立县、区(大中专院校、大小企业)、社区(基层)三级志愿者组织网络,培养造就一批热情高、意识强、业务精的工作队伍;二是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建立一批数量大、相对稳定的日常志愿者队伍;三是依托日常志愿者和社会团体队伍,通过推进志愿者专项品牌,建立一批专业志愿者队伍;四是围绕城乡社区青年中心建设、运转、管理等环节,培养高素质的青年中心志愿者工作队伍。加强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建设和管理,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结合推进各类志愿者项目,重点培育10个优秀“志愿者社团”。

4树立和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拓展服务领域,把服务重点投向党政关注、群众急需、青年能为的社会领域,围绕扶贫助弱、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节会、抢险救灾、文化教育、社会公益、法律普及、城市建设等领域,组织实施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新、有吸引力的项目。继续深化“千队万对”社区志愿者行动、进一步实施“小手拉大手”、“真情助困进万家”、“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等扶残助残行动。大力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计划,强化常规项目,突出品牌项目,分批建设20个全市性、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逐步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

5完善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形成“党政支持、社会化推进、项目化运作”的工作格局。建立志愿服务资格认证制度。全面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建立和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使用、考评、激励等机制,推进志愿服务认证工作和志愿者注册制度,提高志愿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至2010年,南宁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城市人口的8%以上。大力推进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抢险救灾平安计划”。构建志愿者人才库和培训基地,建立12个志愿者培训实践基地,建立和表彰机制,每两年开展一届南宁市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表彰活动,有效促进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和延续性。

6推动志愿服务立法工作。按市场经济和社会运行规范要求,制定《南宁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管理条 例》,规范运作青年志愿服务,为青年志愿者开展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创造规范的法治环境。

(五)促进青少年维权与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新突破

1落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活动的法规和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立100所“有计划、有场所、有教师、有教材、有对象”的青少年法律学校。聘请法律专职人员长期担任法制副校长,聘请法律教师上课,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重点抓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和落实工作,要严格依照有关青少年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青少年事务,使青少年的各种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筹集专项资金,市级、各县(区)各建立一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围绕救助保护、学习培训、推荐就业等环节,建立和完善救助保护中心的管理制度,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救助保护,顺利步入社会。

2建立健全青少年维权机构网络。逐步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机构,拓展青少年维权工作,全面提升维权服务的水平,形成以市青少年维权中心为龙头,以青少年维权站为纽带,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为依托的青少年维权网络,充分发挥市—县(区)、系统—乡镇(街道)—社区四级服务网络。完善12355青少年维权服务和心理咨询热线建设,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各类服务,进一步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和进城务工青年维权工作。

3创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为重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到市、县(区)社会综合治理考核体系中,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法部门和共青团牵头抓总,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和“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机制,建立社区青少年工作队伍。

4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在开展“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活动的基础上,依托社区青少年网络教室、图书馆、学校教育培训中心等场所,创建100个南宁市“阳光网吧”。积极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提高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确保青少年健康上网。以“青春自护远离网瘾”为主题,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沉迷网络的危害,用爱心和科学关心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网瘾侵害。开展“青少年文明上网”活动,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上文明网,同时奖励举报不良网站、网吧。加大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的力度,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构建服务、凝聚青少年的平台,不断提高利用网络凝聚和服务青少年的能力。

5提高青少年自我防护能力。加大青少年自护教育宣传力度,整合社会资源,依托各类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场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每县区各建立1青春自护学校(基地)。组织青春自护讲师团巡讲、青春自护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开展青少年自护训练,切实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护能力。

(六)引导青少年社会参与

1引导青少年投身物质文明建设。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青行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创造出显著效益,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充分发挥共青团外围组织的作用,挖掘全团组织网络优势,全面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以南宁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为平台,大力开展“百企入桂”、“百企入邕”招商引资活动,与兄弟省市青企协、商会加强联系,不定期组织商务考察、招商推介等活动,为提高我市经济实力,建设“富裕南宁”做贡献。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科教兴市做出贡献。

2引导青少年参与政治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青少年增强爱国情感,保障青少年依法行使民主的权利,保障青少年的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积极对社会重大决策建言献策,各级政府在重大决策过程中注重听取和吸纳青少年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拓宽青少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少年投身于南宁市改革开放的建设大潮中。

3引导青少年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为目标,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文化南宁”建设。实施“绿城青年文化品牌计划”,以“青春绿城”为主线,通过创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南宁青年文化品牌,为建设文化南宁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文体活动。利用传统节日,设计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乡村青年文化节”、“青年文明号文化节”、“跃动的青春”体育竞赛等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文体活动,用先进文化引导和丰富青少年的文化娱乐。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整体创建活动,继续建设一批“青年文明号”示范街、路、山、市场,并将活动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拓展,建设一批“青年文明号”示范企业。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服务活动。加大希望工程、济困助学等的工作力度,深化“手拉手”活动,加强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城乡少年手拉手志愿接待家庭活动、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切实解决贫困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以及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青年的就学和实际困难。引导青少年为“生态南宁”建设做出贡献。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生态文明理念,动员青少年开展生态环保宣传和实践,全面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等活动,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广泛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等活动,丰富和拓展各类植绿护绿、保护环境创建活动的内容,建立有20000棵树以上的南宁共青团林和3000棵树以上的中国—东盟青年生态友谊园。

4加大青少年对外交流力度。积极拓展与港澳台及区内外友好城市的青少年事务交流领域。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为契机,加强与日、韩、东盟国家青少年的友好交流,建立与国外青少年组织的交流互访机制。通过对外交流推动优秀青少年人才国际化素质的提高,为优秀青少年提供更多出国培训、交流锻炼等机会,拓展青少年的国际视野,提高青少年的国际化素质,推动南宁市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一是成立南宁市青少年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市四家班子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城区分管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设在团市委,负责日常事务,形成“党政重视、共青团牵头、各部门参与、社会共同关注”的工作格局。市青少年发展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是,统一领导、协调和指导全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工作,制定有关政策,负责组织本规划的实施。二是把青少年事业发展纳入政府工作。各级政府要始终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青少年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序列,统一部署、统筹安排。三是建立南宁市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青少年发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部署全市青少年发展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市青少年工作会议,对前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先进,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资金保障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青少年重点项目的资金扶持。建立购买服务机制,推进政府购买面向青少年的公益服务,为青少年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争取设立青少年发展基金。“十一五”期间,通过政府财政投入一部分、企业和社会资助一部分作为青少年发展基金来源,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促进青少年事业发展及奖励为青少年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三是对各类从事青少年服务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及各类公益性青少年教育阵地和场所,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政策和财力支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从事青少年事业。四是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进行资金评估,确保投入资金取得实效。

(三)体制保障一是加快推进青少年政策制定和立法步伐。全面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涉及青少年事务的法规和政策,加快推进南宁市青少年政策制定和立法步伐,制定《南宁市志愿者服务管理条 例》,把青少年事务纳入法制化轨道,为青少年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建立和健全青少年事业发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宣传机制,加强对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社会宣传,通过广泛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完善项目运作机制,逐步建立项目规划、论证、实施、监督、评估制度。实行资源整合机制,加强与社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争取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调动、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整体合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四)人力保障一是建立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招聘有专业知识、工作能力较强、热爱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充实到街道、乡镇、社区,建设一支多层次、专业化的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扎实高效地推进青少年工作发展。二是加强青少年研究队伍建设。加大对青少年问题的理论思考,关注青少年问题研究,不断拓展青少年研究领域,举办青少年发展论坛、青年文化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一支热心青少年工作、专业化的青少年研究队伍,为青少年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5.南宁规划方案 篇五

【发布文号】国函〔2011〕121号 【发布日期】2011-10-10 【生效日期】2011-10-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于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1〕121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你区《关于审批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请示》(桂政报〔2009〕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我国西南地区连接出海通道的综合交通枢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南宁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逐步把南宁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655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要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和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要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3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根据南宁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严禁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快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工作,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震、防洪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发展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化道路,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严格按照规划提出的各类环保标准限期达标。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划定城市水系蓝线保护范围,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要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绿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大明山等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

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宜居环境。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分期供给规模和区位布局合理。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质量。

八、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兴宁路、民生路等历史街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加强对邕江沿岸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控制和引导,保护好自然水体、生态岸线和景观风貌,突出壮乡首府、中国绿城的民族文化和风貌特色。

九、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南宁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南宁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南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南宁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南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区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

6.南宁规划方案 篇六

2月25日,记者从南宁市国土部门获悉,南宁市政府已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发布实施南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以及《关于发布实施市辖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乡镇规划》)。《总体规划》和《乡镇规划》是南宁市土地管理和利用的法规性文件,规划了南宁市未来几年的土地利用方向和分区功能。

重点实施旧城改造

合理开发地下空间

《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用地要做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建设用地供应的规模和时序,完善土地供应市场调节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到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达到3.54万公顷,建设用地总量达16.84万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45万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16平方米以内。

7.南宁规划方案 篇七

武鸣河整治范围是武鸣县境内自仙湖水库下游至武鸣河双卢电站坝区间的河段,干流河长107km。

武鸣河整治规划是通过调查分析武鸣河洪涝灾害的成因及特点,针对本流域存在的亟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防洪的薄弱环节,确定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近期和远期工程措施规划。工程措施以河道整治、河势控制、河道疏浚和清淤及清障、防洪设施等为主,按照洪涝灾害严重程度及乡镇大小排列,重点保护流域内人口密集的乡镇。在沿河各乡镇沿岸设置护岸,以避免或减少洪涝灾害对城镇、农村造成的损失。

1河道概况及河段整治规划的必要性

1.1河道概况

武鸣河上游的大(二)型仙湖水库,流域面积较大,调节能力较强,对武鸣河起到一定的调洪削峰作用。20世纪60~90年代,在武鸣河干流上建成了11座水轮泵提水拦河坝,这些拦河坝的溢流堰顶高程由灌溉需要来确定,溢流堰顶几乎与河岸顶相平,河道行洪时拦河坝上游两侧河岸大部分不满足挡水高度,因此洪水从拦河坝两侧河岸泄洪造成多座拦河坝的坝头被冲毁。

武鸣河干流河道现状工程防护措施较少,洪水基本从天然河道排泄,每当发生洪水,水流冲蚀河岸坍塌严重。武鸣河西江河段明秀电站上下游采用浆砌石护岸,顶部高程为100m,2年一遇洪水位为102.0m左右,可以说目前基本上处在不设防的自然状态。

目前武鸣县城区没有建有专门的治涝工程设施,内涝洪水通过穿越城区内的武鸣河西江河段、香山河、东门河等天然河流汇入武鸣河。规划范围中城区内目前未设置有防洪排涝涵闸,同时没有排涝泵站。在洪水期间,由于治涝设施不完善,城区内涝非常严重。

武鸣河干流上部分跨河道交通桥、拦水坝等建筑物结构不合理,缩小了原河道行洪断面,加剧了河水上涨,加上河道淤积,现状的武鸣河防洪标准低,部分河段不满足现行规范的洪水标准。

1.2整治规划的必要性

(1)武鸣河流域贯穿武鸣县中部,流域两岸农业及矿产业发达,承担了武鸣县经济发展的大部分任务。武鸣河流域内除武鸣县城区范围外,其余河段防洪规划均未开展,无工程设施抵御洪水,自建防洪堤、护岸工程零星布置,未达防洪标准,搞好防洪减灾,既是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武鸣县、南宁市形象的需要。

(2)武鸣河中20世纪50~90年代所建的拦水坝和交通桥等挡水建筑物没有经行洪水论证,每当发生洪水,这些挡水建筑物的上下游河岸坡塌方和淤积严重,河道行洪能力降低,严重影响沿河村庄的防洪安全,必须对该河道进行疏浚整治和清障。

综上所述,武鸣河整治工程对保证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建防灾减灾体系,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规划兴建武鸣河整治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工程地处桂西南,东、北、南是大明山山脉及其延伸部分组成山地和丘陵,西部为石山区,中部地貌形态以孤峰丘陵平原为主,整个县域呈较为明显的盆地形状。境内主要河流武鸣河蜿蜒发育于大明山山麓,由西北部向东南方向奔流,与发育于武鸣县东北部向南延伸的香山河交汇于县城东南部流向隆安县境。武鸣县城区属丘陵盆地地形,总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山丘顶高程120~200m,盆地高程90~120m。

(2)地层岩性。根据地质勘查揭露,工程区主要发育沉积岩地层,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均有出露。岩性有砂岩、粉砂岩、泥岩、砾岩、页岩、砂土、黄土等。

3整治总体规划

武鸣河整治规划现状基准年为2010年,近期水平年为2015年,远期水平年为2020年,以近期为重点。

按国家《防洪标准》和《广西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整治建设规划工作大纲》,城厢镇武鸣县城区河段的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武鸣河仙湖镇区河段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其他河段的设计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

整治规划的近期整治范围为现状河岸冲毁及受灾较严重的河段,共5个工程点,河段总长43.86km,左岸防洪护岸总长度23.28km,右岸防洪护岸总长度20.58km,河道疏浚整治长10.06km,改建1座交通桥。

远期规划整治范围为现状河岸冲毁及受灾较轻的河段,共5个工程点,河段总长15.02km,左岸防洪护岸总长度7.03km,右岸防洪护岸总长度7.99km,河道疏浚整治长4.77km。

(1)仙湖镇

武鸣河流域流经仙湖镇境内的河段整治共2个工程项目,分1个近期项目,1个远期项目,近期规划项目保护城镇1座,人口1.08万人,保护耕地0.67万亩;远期规划项目保护人口0.16万人,保护耕地0.72万亩。

(2)城厢镇

武鸣河流域流经城厢镇境内的河段整治共2个工程项目,分1个近期项目,1个远期项目,近期规划项目保护人口3.4万人,保护耕地0.16万亩;远期规划项目保护人口0.322万人,保护耕地0.410万亩。

(3)宁武镇

武鸣河流域流经宁武镇境内的河段整治共6个工程项目,分3个近期项目,3个远期项目,近期规划项目保护人口0.70万人,保护耕地0.82万亩;远期规划项目保护人口0.13万人,保护耕地0.21万亩。

4整治工程规划方案

根据近、远期项目划分原则,流域内河段划分为5个近期项目和5个远期项目,近期项目整治河段总长41.15km,远期项目河段整治总长15.44km,其中仙湖镇管辖段为1个近期项目,1个远期项目,近期项目整治河段总长7.61km,远期项目整治河段总长2.98km;城厢镇管辖段为1个近期项目,1个远期项目,近期项目整治河段总长20.61km,远期项目整治河段总长8.80km;宁武镇管辖段为3个近期项目,3个远期项目,近期项目整治河段总长12.93km,远期项目整治河段总长3.66km。

4.1近期整治工程规划方案

(1)仙湖镇镇区(含支流)河段防护工程

仙湖镇镇区(含支流)河段两岸主要为城镇和农田。河岸受洪水冲刷崩塌比较严重,该河段现状河岸岸顶高程可满足10年一遇洪水防治标准,因此该河段主要采取平岸整治;有部分河岸较高超过10年一遇洪水位较多的河段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整治。整治措施为两岸设防护堤及河道清淤。左岸护堤堤线长3.20km,右岸护堤堤线长3.18km。防护堤采用生态格网挡墙+生态格网石笼护坡的复合结构型式,生态格网石笼挡墙,顶部高程高于正常水位500mm或平一级阶地,挡墙高度及断面大小视河岸高度而定。防护堤线沿两岸岸边连续布置。根据实际地形,河岸加高部分在低洼处及沟渠出口处设置排水涵。

(2)武鸣县城区上游河段防护工程

武鸣县城区上游河段前半段现状河岸岸顶高程可满足50年一遇洪水防治标准,再加之两岸植被良好,边坡完整,因此其整治措施为尽量保留原有岸坡,仅对局部塌岸采用工程措施进行防护。防护堤线沿两岸岸边连续布置。左岸护堤堤线长6.30km,右岸护堤堤线长6.98km。

该河段后半段现状河岸岸顶高程多数达不到20年一遇洪水防治标准,需建设防洪堤。堤线一般沿着武鸣河河岸布置,选择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房屋拆迁量较小的线路布置,并且尽可能与城区发展规划相一致,与城区土地开发相结合。堤防工程和防洪抢险道路与城区现有或规划道路相结合,形成临江大道,既能防御洪水,又便于防洪抢险和城区交通。同时堤线布置尽量顺直,避免因防洪工程改变水流方向。防洪堤根据不同地形采用不同的型式。

(3)宁武镇张朗村上游河段防护工程

武鸣河宁武镇张朗村上游河段现状河岸高程已基本达到5年一遇洪水标准,该段河段主要采用平岸整治,护岸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堤线沿岸布置。左岸护堤堤线长2.90km,右岸防洪护岸长3.32km。左右岸一般采用生态格网石笼护坡。根据实际地形,河岸加高部分在低洼处及沟渠出口处设置排水涵。

(4)宁武镇梁新村河段防护工程

武鸣河宁武镇梁新村河段两岸主要为农田和村庄。现状河岸基本满足该河段5年一遇洪水防护标准,但河岸受洪水冲刷崩塌比较严重,该段范围河段主要采取平岸整治,护岸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堤线沿河岸布置。左岸护堤堤线长3.58km,右岸护堤堤线长1.11km。

(5)宁武镇双卢村下游河段防护工程

宁武镇双卢村下游河段河岸受洪水冲刷影响,崩塌较为严重,本次规划拟对该河段修建防洪护岸工程。河段现状河岸高程大部分已满足该河段5年一遇洪水防治标准,因此,该河段主要采取平岸整治,护岸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堤线沿河岸布置。左岸护堤堤线长1.21km,右岸护堤堤线长0.81km。左右岸均采用采用生态格网石笼护坡。

4.2远期整治工程规划方案

(1)宁武镇三冬村河段防护工程

宁武镇三冬村河段现状大部分河岸岸顶高程可满足5年一遇洪水防治标准,因此该河段主要采取平岸整治,部分河岸地势较高河段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整治。整治措施为两岸设防护堤及河道清淤。防护堤线沿两岸岸边布置,左岸护堤堤线长1.50km,右岸护堤堤线长1.48km。防护堤采用生态格网石笼挡墙+生态格网石笼护坡的形式,护岸坡脚设生态格网石笼挡墙,挡墙顶宽2m,顶部高程高于正常水位0.5m或平一级阶地,挡墙高度及断面大小视河岸高度而定。

(2)武鸣县城区下游河段防护工程

武鸣县城区下游河段现状河岸岸顶高程可满足50年一遇洪水防治标准,再加之两岸植被良好,边坡完整,因此其整治措施为尽量保留原有岸坡,仅对局部塌岸采用工程措施进行防护。其中灵水工业桥至武鸣河大桥段坍塌河岸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维修设防,武鸣河大桥下游至本整治河段终点段采用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左岸堤线长4.08km,右岸堤线长4.30km。结合沿河本规划的市政道路,堤顶设2.5m宽人行巡堤道路,路面为混凝土结构。

(3)宁武镇张朗村下游河段防护工程

宁武镇张朗村下游河段河岸高程基本达到5年一遇洪水标准,为了保护河段两岸农田及村庄,该河段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左岸护堤堤线长1.26km;右岸护堤堤线长0.45km。参照宁武镇张朗村上游河段治理方法,采用生态格网石笼护坡该段河段整治工程需对本河段1.00km长度河段进行清淤疏浚。

(4)宁武镇唐村河段防护工程

两岸拟保护对象为耕田和村屯,大部分河岸高程满足5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河岸受洪水冲刷崩塌比较严重,该河段主要采用护岸整治,主要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护岸。左岸护堤堤线长0.50km;右岸护堤堤线长0.30km。该河段左、右岸护岸型式均采用生态格网石笼护坡。该河段还需对本河段0.80km长度河段进行清淤疏浚。

(5)宁武镇双卢村上游河段防护工程

宁武镇双卢村上游河段两岸拟保护对象为耕田和村屯,大部分河岸高程满足5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河岸受洪水冲刷崩塌比较严重,该段河段整治主要按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置护岸。左岸护堤堤线长0.50km;右岸护堤堤线长0.65km。整治河段在部分岸坡高程不满足5年一遇洪水标准的堤段,采用土堤加高至满足5年一遇洪水标准。

护岸典型设计图见图1,防洪堤典型断面图见图2。

5河道疏浚及清障整治规划

5.1河道疏浚

武鸣河整治规划采用清淤措施来疏浚河道。本次河道疏浚整治规划范围为仙湖水库下游至武鸣河武鸣与武鸣县宁武镇双卢电站拦河坝区间河段,重点对河段中每座拦水坝前河段及塌岸严重而造成淤积的河段采用挖沙船进行疏浚,清淤河道宽度约10~60m。

近期项目中需清淤的河段与近期防护工程相同,即武鸣河仙湖镇镇区河段、武鸣县城区上游河段、宁武镇张朗村上游河段、宁武镇梁新村河段、宁武镇双卢村下游河段整治工程,近期清淤全长10.06km,清淤方量约21.96万m3。

远期项目中需清淤的河段与远期护岸工程相同,即武鸣河仙湖镇三冬村河段、武鸣县城区下游河段、宁武镇张朗村下游河段、宁武镇唐村河段、宁武镇双卢村上游河段整治工程,远期清淤全长4.77km,清淤方量约10.33万m3。

5.2河道清障

为了方便当地群众出行和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20世纪50~90年代于河道中修建了10座交通桥和12座拦水坝,这些建筑物建设时没有考虑行洪安全,有些是群众自己出资兴建的,没有进行论证,质量差,年久失修,长年受洪水淘涮部分已经破烂不堪。武鸣河河道清障内容主要对河道上阻水严重,导致河流淤积的交通桥进行改建,以恢复河道原有的行洪能力。近期河道清障改建交通桥1座。

6河道整治非工程措施规划

(1)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灾减灾常识。

(2)充分利用国家洪水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利用广西水利厅、南宁市水利系统已有或规划建设的有关系统,提高雨情、汛情的科学预报能力。

(3)防洪排涝预案:人群、财物撤退、转移、安置的原则是往高处就近撤退、转移安置。以政府组织为主,当发生大洪水时,附近居民群众就近往高地撤退。

7结语

武鸣河整治规划的效益体现在工程兴建后所减免的洪涝灾害损失。工程保护总人口3.774万人,保护总耕地面积2.521万亩。其中近期项目保护人口1.852万人,保护耕地1.551万亩;远期项目保护人口1.922万人,保护耕地0.970万亩。

工程实施后,经初步估算多年平均防洪效益:近期项目为4850万元、远期项目为3780万元。

上一篇:保安自纠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大学英语六级高频词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