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题训练

2024-06-27

地理综合题训练(9篇)

1.地理综合题训练 篇一

2012年中考地理综合训练题

(二)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广州与北京降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原因。

(2)乌鲁木齐气温年较差明显大于广州,为什么?

(3)设计一个简单的表格,将黄河与长江的水文特征进行对比。

3、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中信息,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脉、祁连山、和秦岭之间。

(2)根据图中信息,判读,黄土高原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有山西、、甘肃、宁夏等。

(3)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4)根据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乙中相应空格内。

①扩大荒地开垦面积;②农作物产量下降;③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④破坏植被,开垦荒地。

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2007年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和第20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为“应对水短缺”,中国开展宣传的主题是“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1)漫画反映的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至少两点)。

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图中空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水是由拼音字母J和S变形而成,寓意。

(3)2007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请你为节约用水出一个金点子:。

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2、读“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示可以看出,我国沙漠面积最多的3个省级行政区是、甘肃、内蒙古。(2)图中数字表示了我国两个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其中:①地沙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②地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是。

(3)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为。

(4)根据所学和所了解的知识,你认为图中其他地区还存在什么环境问题,把它写下来,并把序号“③”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③处的环境问题是。

(2)上图中C是我国节水标志,由水滴、手和地球变形三部分组成,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

材料一:南方某城市及周边环境图材料二:该城市部分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表

由材料一可知:

(1)A、B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__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F地种植粮食作物,_______处更适宜种水稻。由材料二可知:

(3)播种面积出现下降趋势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如果你是一位农民企业家,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你将会选择_______________作物作为经营对象。

6、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请据图描述环渤海地区城市的分布状况。

(2)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3)2006年3月,首钢的冶炼部分从北京迁至河北省唐山曹妃甸,此举对北京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但首钢的科研中心仍保留在北京,这样做的原因是。

7、第29届北京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开幕。下图为圣火传递路线,从2008年3月31日开始传递,历经130天,全球传递城市22个,传递总里程约130万千米。

(1)路线经过个大洲,次跨过大西洋。

(2)圣火经过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主要特点是()

①气候严寒②人口众多③水稻集中分布区④受中华文化影响很大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3)在城市间主要靠(交通运输方式)来传递圣火。(4)圣火传递期间,全球经历的季节是。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于2007年4月18日正式实施,预计提速后铁路客运能力增加18%,货运能力增加12%。第六次铁路大提速范围覆盖17个省市,在京哈、京沪、京广、京

九、陇海、浙赣、兰新、广深、胶济等干线展开。时速120千米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2万千米,比第五次大提速增加6000千米。其中,时速160千米及以上提速线路延展里程达1.4万千米,分布在京哈、京沪、京广、京

九、京

九、陇海等干线;时速200千米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003千米,分布在京哈、京沪、京广等干线,其中京哈、京广、京沪、胶济线部分区段时速达250千米。

材料二:中国铁路干线示意图。(1)提速后部分区段达到250千米的铁路干线有()

A、①②⑤⑧B、①②④⑨ C、①②③⑩D、①②③④

(2)提速后半径在500千米左右的城市之间实现了“朝发午至”,1200千米—1500千米的实现了“夕发朝至”,2000千米—2500千米的可以“一日到达”。下面铁路干线可“夕发朝至”、发挥“旅馆列车”效应的是()

A、②③B、②④ C、③④D、①④

(3)促使我国火车不断提速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科技因素D、社会因素(4)图中字母表示浙赣线的是()A、EB、FC、GD、H

(5)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在京哈、京沪、京广、京

九、陇海、浙赣、兰新、广深、胶济等干线展开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适宜②人口众多③经济发达④运力紧张⑤环境优美⑥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9、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回答问题。(1)图甲、乙所示的国家按照其生产力水

平,均属于国家,在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正不断增强。

(2)图中信息显示,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出口矿

石,并建立了本国的工业。

(3)两国地形特点的相同之处是。(4)两国均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图乙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气候。(5)在发展耕作业方面,两国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图甲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6)关于两国经济特征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填字母)。..

A、两国均已建立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B、图甲国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

C、图乙国咖啡、甘蔗、黄麻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D、两国的工业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

31.0

°

N、103.4°E。全国除吉林、黑龙江和新疆没有震感外,其他省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截至5月19日12时,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34073人遇难,245108人受伤。据中国地震局报告,截至19日13时,共监测到4级以上余震155次,其中5级以上24次,6级以上4次。地震震垮了大量的地上建筑而且给数以万计的人民生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给四川、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1)震中汶川县位于成都的(方向)。

(2)根据专家分析,本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板块,碰撞的地区拱起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北方向移动,挤压四川盆地向东北走滑而形成的。

(3)本次地震救灾难度大,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至少两点)。

(4)你知道在学校里遇到地震怎么办吗?。

答案:(1)相同点: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因为两地降水都是夏季风影响形成的;不同点:广州的雨季长(降水多),因为广州受夏季风控制时间长(夏季风进入早,退出晚)(或答北京雨季短,因为北京受夏季风控制时间短)(2)乌鲁木齐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同时,乌鲁木齐纬度高,冬夏季所受热量差异大(3)答案:(1)新疆(2)①过度放牧、开垦等②深居内陆,高大山地或高原阻挡水汽深入(3)“三北”防护林(4)根据学生“③”所填的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即可得分答案:(1)长城(2)陕西(3)沟壑纵横(4)A③ B④ C① D②答案:(1)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2)地球生态(地球环境)(3)节水(4)应对水短缺家庭节水,一水多用;适当提高水价;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等。(其他有理即可)答案:(1)林A、B两处是山地、丘陵地形,适宜发展林业(2)F(3)稻谷、小麦、棉花(4)水果、蔬菜等答案:(1)多沿海、沿铁路线(或交通线)分布(1分)(2)煤、铁、石油等水资源(3)减轻北京的环境污染,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1分)靠近高校;科技力量雄厚;信息快等(1分)答案:(1)发展中(2)铁矿(铁、锰)钢铁(3)高原、平原面积广大(4)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5)耕地面积广大,水热资源丰富西南季风进退与强弱的年际变化大,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6)C答案:(1)西北(2)印度洋亚欧(3)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多阵雨天气;余震不断;等等任意两点,意思相近即可(4)一是就近躲藏,如课桌下、承重墙角墙根下、厕所承重墙角等,不能跳楼,不能往外跑,要注意保护头部。二是主震过后,有秩序的跑出教室找一处空旷地,注意避开高大建筑或电线杆、高悬物等危险物。

2.地理综合题训练 篇二

一、审清题干, 有效作答

认真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但学生在做题时普遍存在重解题、轻审题的现象, 因为综合题往往图文材料篇幅很长, 而问题篇幅较短, 造成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匆匆浏览题目便急于下笔, 结果是“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的现象时有发生。殊不知, 材料是命题者经过精心筛选提供给考生的资料, 其中隐含了很多答题必不可少的信息。因此, 应提醒学生在做题时多花时间审题, 看懂题意, 把问题看清楚、想明白, 明确试题的要求和考查的意图。要能理解并提取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寻找解题的切入点, 而有些问题从材料中就能找到答案, 只要仔细读图, 就能准确提取图示隐含的信息。尤其是解区域地理题时, 应注意图示提供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轮廓信息, 必须先准确定位, 再详细作答, 以避免草草下笔而造成失分;要充分利用课本知识答题, 平时要落实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答题时, 可结合问题找关键词语、限定语等, 再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结合毎道题的分值进行合理作答。切忌没看清试题, 没弄懂题目就急着下定论。因此, 必须认真分析, 做到细审题、多思考、慢下笔, 这样才能提高准确率。

二、踩点答题, 条理清楚

高考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 老师们要在短时间内阅完数量庞大的试卷, 是否“踩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 答题漏点是许多考生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之一。答题时, 考生可根据题目的分值、答题卷所留空白的大小, 大致确定书写量, 确定要答几点, 一般所答点数不少于分值, 如6分的题目可以答3点, 若没把握也可答6点, 遵循少写不如多写, 并在答题时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作答, 尽量多答几个方面, 以提高得分率, 但避免重复采点。在历年的高考中, 常有考生在同一个得分点上反复阐述, 结果不但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还不能保证得分率。如分析某地的区位因素时, 有的考生回答:陆地上铁路网稠密, 公路四通八达, 沿海海运便利。其实这三个方面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作答的。另外, 还要避免所写答案前后矛盾, 如前半句是正确的, 而后半句却把前面的给否定了。

答题时切忌不分条理, 长篇大论, 却答不到要点, 虽然写得很多, 但得分很少或不得分。因此, 要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应尽量少而精, 不要重复啰嗦, 以把握好答题的方向。

首先要注意关键词, 明确问的是什么, 以免答非所问, 如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时, 应从水位高低、流量大小、含沙量多少、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 如2009年安徽卷34题第 (1) 小题, 福建卷37题第 (2) 小题;径流量的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则应从水量的多少去分析, 如2009年全国卷一第36题。又如, 分析水能资源丰富, 则应从落差大小和流量的多少两方面去分析;如评价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则要从两方面展开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如分析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自然因素, 则不能答成社会经济因素, 如2009年广东卷32题第 (4) 小题;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 同样也不能答成自然条件, 如2009年全国卷二36题第 (3) 小题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某地的地理位置时, 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某地的地形特点时, 应从地形种类、主要地形区、地势起伏、地形分布等方面进行, 如全国卷二36题第 (1) 小题分析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时, 应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大气环流进行, 如2009年全国卷一39题第 (4) 小题;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特征则可以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工农业产品在世界的地位和意义、生产分布、贸易特点等方面加以考虑。

其次, 调用知识储备判断可能的得分点。明确了作答的基本方向后, 就可根据自己掌握的解题思路确定具体有哪些得分点。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和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劳动力和政策) 。

三、规范用语, 简洁明了

高考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使用语言的规范性, 在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提到, 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 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地理过程, 进行文字准确、逻辑严密的表述。因为书面表达的规范、精准与否, 直接影响到得分的高低。通常考生在考试结束后, 自我感觉良好, 自认为该答的点都已答上, 分数应该不会太低, 但最后的分数却让人失望, 原因就是最该写上的关键词没写上, 地理专业用词的表达不清或不够到位, 阅卷人找不到给分的点。

如“南北”说成“上下”, “东西”说成“左右”。毫无疑问, 地理课本语言是最规范的地理语言, 因此作答时, 一定要用精练的地理语言“踩点”回答, 即运用教材中的语言进行答题;文字表述力求简洁明了, 尽量用科学术语表达, 力求准确无误, 避免口语化, 达到“一词胜万语”的功效。当然, 这种能力需要平时的培养, 要通过每一次的训练加以强化。

另外, 在碰到没有把握、确实拿不准及模棱两可的知识点时可灵活作答, 可巧妙使用一些“模糊”的表达方式等, 以帮助得分。如纽芬兰渔场的成因, 若不清楚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答寒暖流交汇形成即可;又如, 南美安第斯山脉西侧沙漠南北延伸的原因时, 若忘了是秘鲁寒流的影响, 则可答成受沿岸寒流影响。

四、卷面整洁, 书写工整

答卷规范, 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清晰, 不连笔, 大小均匀, 尽量少涂改。书写做到排列有序, 注意字间距和行间距要适当, 答案一定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便于阅卷老师在改卷时一目了然, 一眼就可看出是从几个方面作答的, 从而增加印象分, 提高得分率。同时, 还要主次分明:在影响地理事物、现象形成发展的众多因素中, 总有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我们在回答问题时, 应尽量把重要的知识点答在前面, 适当进行阐述, 次要知识点用最简洁的话写在后面, 力求答案完整。对因果联系密切的事物进行分析时, 一定要讲究条理, 如前因后果 (避免只讲原因不写结果, 也不能只写结果, 而不述原因) , 形成早晚, 影响程度大与小等, 要按顺序来答题, 层层深入, 不要出现思维混乱。

另外, 错别字现象也会导致失分。根据地理高考评分标准, 答题时只要专业术语中存在错别字, 一律不给分。部分学生平时答题不重视, 如“含沙量”写成“含砂量”, “煤炭”写成“煤碳”, “大陆”写成“大路”, “炎热”写成“严热”等, 造成不必要失分, 从而影响总分。因此, 平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还应提醒学生必须记住不能在规定的答题区外答题, 更不能用箭头指向某处, 或写上“见反面”等, 要尽量减少失误, 以提高得分率。

摘要: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地理高考试题,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简答题, 已成为主观性试题的主要题型, 所占分值也越来越大, 但学生在简答题部分的失分却很多, 成为高考获得高分的障碍。由此可见, 能否答好简答题已成为地理高考成败的关键之一, 所以平时应加强训练, 争取在简答题部分得到好分数, 以取得高考的胜利。

3.地理综合题训练 篇三

一、审题

1.审文字

第一步,通读。即全面阅读,整体把握信息。分析问题就是明确问题的内容与目的,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审题过程。这是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通过近年高考题型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命题的材料题就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通过有用信息和储备的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归纳并整理得出结论,这充分体现了对能力的考查。

第二步,精读。紧扣关键词,筛选有效信息。什么是地理的关键信息?地理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题时能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我把上述信息叫做地理综合题的“黄金信息”,当然是有效信息了。阅读材料时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打记,甚至是“画圈”,阅读题目的设问也需做这个工作。因为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我们干什么,才能“答即所问”。例如,题目让学生“评价或分析××区位”,关键信息就是“评价”或“分析”,这两个词都是中性词,就得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评价或分析。如果题目要求“分析××有利的区位”,关键信息自然就是“有利”了。如,2013年新课标卷第37题(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从文字资料“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可推测“体型最大”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间,与“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相对应;“肉食性鱼”与维多利亚湖原有的鱼类众多,饵料丰富相关。

2.审图像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高考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图像信息承载量大。审图注意三个步骤,阅读图名,明确地图反映的主题;关注图边,特别是图例或纵横坐标,高考注重学生人文关怀,往往图像中很少有干扰信息,图例是提醒考生的重要信息源;分析图中,结合题干要求,联系图像信息,建立答题联系点。

二、判断采分点,确定答题基本框架

高考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教师要在短时间内阅完数量庞大的试卷,是否满足采分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因此,对于考生来说,要想提高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得分率,紧扣采分点答题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1.根据分值和答题卡的预留的空间判断有几个采分点

很多考生之所以没有得到高分,常常是因为答题漏点。明智的做法是,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可以基本确定简答题的采分点应该有几个,再看答题卡的预留的空间多少来进一步判断。如果分值是9分,大多是3个采分点;如果分值是12分,则有可能是6个采分点,每点2分,也可能会有4个采分点,如果答题卡的预留空间较少,不能满足6个采分点的空间,则说明此题有4采分点。我们答题时,为保证尽可能得全分,作答点尽量做到比采分点多一两个,但要考虑到答题卡的空间。这就要求语言表达要精练,平时练习时多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2.根据问题判断采分点的基本方向

对要作答的问题,一定要仔细分析,明确问的是什么,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特别要注意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确定采分点的基本方向。如,分析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评价影响,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只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

3.调用知识储备判断可能的采分点

明确了要作答的基本方向,此时,记忆库中储备的知识就要派上用场了。检索记忆库,根据知识网络确定具体有哪些采分点。如,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那么这四个方面就是具体的采分点了。

三、熟悉答题模式,科学使用地理术语

地理答题的规范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答题的模式。学生二轮复习中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整理与积累。如特征描述类:位置特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地面起伏;气候特征包括气温,降水,气温与降水的季节组合。如,2013年新课标卷第36题(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天气特征可以从“阴晴、冷暖、风力”等角度描述。不少考生只答气温,不答阴晴和风力状况,漏答现象严重。二轮复习中要加强训练,帮助学生建立答题思维链条,实现审题内容与储备知识、答题模式之间的有效转化。如,2013年新课标卷第36题考查了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等方面做答。

地理综合题的文字表达要努力做到规范性、专业性、简洁性、明确性、条理性和层次性。如,规范性就是要求不用口语化答题,要用科学术语;专业性就是要求尽可能地使用地理学科的专业名词;简洁性就是要求回答问题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明确性就是要求答题一定要答在点子上,不能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等。另外,要尽可能少写或不写错字、别字,字迹要工整、大方,要点最好用“①②③④”標好,要点之间用“;”隔开,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如,高考中出现许多诸如:“这里买东西的人多”,“能到工厂上班的人多,对工资要求不高”这是都口语化,尽量少用。平时要加强地理专业术语的积累。

要取得高考地理综合题的优异成绩,除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具备科学的地理思维体系之外,还需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维的沉稳性,即高三后段学习中能沉下心,迅速入题;思维的灵活性,即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巧妙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深刻性,即善于深入思考,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善于总结与归纳。这些都需要我们平时加强训练。

4.地理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 篇四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第1题。

1.发达国家数目最多的大洲的代号是

A.aB.e

C.fD.g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①领土面积的大小②人口的多少③政治

体制的不同④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A.①B.②C.③D.④

3.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右图所示Ⅰ类国家的是()

A.尼日利亚B.澳大利亚

C.日本D.德国

4.下列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C.发达国家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D.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发达国家

5.右图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示意图,

其中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印度尼西亚B.中国日本

C.中国印度D.中国巴西

6.下列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且经济发展较快的

是()

A.澳大利亚和新西兰B.巴西和加拿大

C.中国和巴西D.印度和法国

7.下表中亚洲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国家马来西亚中国哈萨克斯坦日本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3540960152034010

A.马来西亚B.中国

C.哈萨克斯坦D.日本

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

A.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原料,并出售全部产品

B.发展中国家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全部资金、设备、技术及管理经验

C.如果离开了某一大国,其他国家就无法生存

D.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

9.读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部分地区灯光夜景图,图中灯光的亮暗差异,可以直观反映出( )

A.国家大小的差异B.人种类型的差异

C.社会制度的差异D.发展水平的差异

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飞机的生产过程所表示的基本含义

是()

A.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B.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D.国家间的`经济发展独成一体

11.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机零部件的生产国()

A.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B.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C.都是发达国家

D.都是发展中国家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生活艰难。“南”谐音“难”,故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南”

B.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称之为“北”,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称之为“南”

C.发达国家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所以称发达国家为“北”

D.南美洲、非洲南部、南亚的国家多贫穷,所以称发展中国家为“南”

13.印度的经济发展以美、欧、日为重点,积极拓展同发达国家的全面合作。同时,它也十

分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成为世界经济中“南北对接”的一个“焊点”。由此

你认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属于“南北对话”B.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属于“南南合作”

C.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属于“南南合作”D.法国与日本的关系属于“南北对话”

5.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5 篇五

典型例题一:(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新课标卷Ⅱ36)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

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

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坐落在岛屿南端的乌苏怀亚,被誉为“世界尽头的港口城市”,火地岛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人海峡。

释德雷克海峡狂涛巨浪的原因。

选择穿越德雷克海峡相对合适的季节,并解释原因。

总结德雷克海峡洋流流速的空间变化规律。

⑷指出乌斯怀亚建设港口的优越条件。

典型例题三:(22

分)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1)

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10分)

(2)

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4分)

(3)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8分)

典型例题四:(20分)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

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8分)

(2)

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8分)

(3)从资源的角度,评价甲地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4分)

典型例题五:下图是新西兰地形和牧场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西兰领土由南岛和北岛组成,面积26.8万km2,人口439万(2010年),南北岛之间的库克海峡是世界上风浪最大的海峡之一尤其是在冬季,惊涛拍岸,令人叫绝。新西兰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羊肉、奶制品、粗羊毛、鹿茸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⑴判断新西兰牧场分布区的特点,并说明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⑵结合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分析库克海峡冬季风浪大的原因。

典型例题六:(2017年海南地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10分)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5——影响风力的因素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一参考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作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典型例题二参考答案:

⑴位于长年盛行西风带,且基本是海洋区域,对风和西风漂流的阻挡削弱作用较小;受北部南美大陆和南部南极半岛的阻挡作用,海峡狭管效应明显,进一步加大了风浪。

⑵夏季。原因: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压梯度力小,西风强度较小,海上风浪变小。

⑶北部流速快,南部流速慢;表层流速快,低部流速慢。

⑷位于众多岛屿内部水域,并且港区为水域开阔的避风港湾,风浪较小;陆域部分地处沿海平原,利于陆地货场、交通等建设和布局。

典型例题三参考答案:(22

分)

(1)珀斯西临海洋,东为陆地(2分);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4

分);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

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4

分)。

(解析:要先描述位置特点,然后根据位置特点,利用相关原理展开论述。)

(2)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珀斯受强劲的西风控制,风力大(4

分)

(解析:作答思路与上题一样。)

(3)珀斯地处澳大利亚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区域对电能的需求不旺盛;该地区常规

能源如煤炭、天然气丰富,风力发电的优势不明显。(8

分)

(解析:注意提取图中相关信息,特别是煤炭和天然气分布的信息,再结合该区域在澳大

利亚经济中的地位即可。)

典型例题四参考答案:

(1)甲地位于乙地西北侧;(2分)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2分),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2分),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即西北风。(2分)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2分),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2分)。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2分)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2分)。

(3)甲地风能资源丰富;(2分)风能清洁、可再生。(2分)

典型例题五参考答案:

⑴沿海平原和坡度较平缓的山地丘陵地区

温暖湿润的气候;海运便利;国际市场需求大;技术条件和品牌知名度

⑵西风带、海峡与西北风一致;喇叭口状海峡,两岸陡峻加剧风浪(狭管效应);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更强

典型例题六参考答案:

6.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 篇六

前言:

一个不规范的字词可能导致整个句子表达错误 一句不规范的话语可能导致整段文字失去意义

----请同学们使用规范用语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原因(自然、人为);条件(有利、不利);影响(正面、负面)评价(积极、消极);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生态);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要素(总量、结构)

具体答题模式总结如下----☆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5.特殊地貌(如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6.山脉走向,海岸线状况

【注】前3点是常答点

☆ 如何描述气候特征 1气温(热量):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日较差,积温

2.降水:空间分布,季节变化

3水热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夏季寒冷干燥”等)4光照:强弱,多少

5.风:风力大小,空间分布

【注】前3点是常答点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海拔、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注】前4点是常答点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注】1、2、4、5点是常答点

☆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气候特征、河流补给、流域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土壤特性、降水集中程度 3.结冰期:有无、长短。凌汛:(前提:有结冰期,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即汛、枯变化。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流程(长度)

4.落差大小(水能)2.流向

5.河道曲直情况 3.流域面积大小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如海河、树枝状如长江、向心状如刚果河等)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气候(雪线是指永久冰雪下限的海拔高度)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注:可根据该特点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相对高度愈大,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一般阳坡较高)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气候较凉爽;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河口以及过河点)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如株洲)

2.政治因素:古都、新都、省会

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拉萨、耶路撒冷)

5.科技因素(日本筑波)

6.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气象灾害——防大雾、大风等)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环境要求(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干线不要穿过城区,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隧道的选址条件:(注意两个问题:渗漏和塌方)

1.要选择在背斜处(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2.避开断层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要求严格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雷雨和大风。「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郊区。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含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对外联系沟通是否密切通畅、经济腹地是否广阔、经济是否发达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有利于港口的建设和发展)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

土地

水源

经济因素: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社会因素: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社会需要等 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日温差

3.水源(灌溉)「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治理措施

上游:调洪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分洪、蓄洪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泄洪、束水(筑坝)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3.气候特征(降水集中,多暴雨;或异常增温导致大面积积雪融化等。)「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3.人类活动占用和破坏河道。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地形条件:.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地质条件:稳定,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气候水文水系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库区情况:移民数量,占地搬迁情况,耕地数量,环境状况等(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镇)

☆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3.海域条件:海水盐度高,少污染。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四、提升:明确题中常见行为动词的答题要领

简述---简单扼要地叙述,必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要点即可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等。描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性叙述。说明---对地理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等进行实施可行性的评价,优势与不足。

对比---列表比较异、同、反、似的地理事物。可以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的差别,不同事物的联系等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

五、实践----主观性试题的答案要求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化答题的宗旨。1.明确考查意图。

2.回归教材,规范用语,不写错别字。

3.答案要突出区域性(要联系图、文材料或课文中所体现的区域实际来描述)。【这是文综地理答案中极为重要的一条】 4.有多少问分多少段答题,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重要的和确定的要点写在前面。5.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同一题中要点不矛盾,不重复。但要尽量全面。6.填图、作图规范。

7.在指定试卷区内作答,书写清晰,卷面整洁。(符合“网阅”要求)。

以上第3、6、7三点是近年高考的新要求。把以上要求概括为下列公式-------

解题成功条件=【知识结构+素材(区域实际)+正确表述】×审题和图表技能

7.地理区域综合题解题策略 篇七

命题要点

2010年地理试题贴近生活、侧重应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强调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区域综合题非常符合地理学科区域性特点,并且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地图判读能力、空间定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尤其对考生的空间概念要求很高,因此,2011年地理试题依然会将区域综合题作为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从试题的设置特点和趋势来看,区域综合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给出具体的区域图,要求考生根据区域轮廓和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来判断区域分布。

2.给出具体区域图和经纬度,要求考生根据经纬度来判断具体的区域分布。

3.给出简单的经线或纬线,要求考生从中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的具体分布。

4.给出文字信息和具体的区域图或某一区域要素图(如地形剖面图),要求考生根据区域特征(如气候特征、地形特征、生物特征等)来判断区域的具体分布。

许多考生虽然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对区域地图、区域类综合题的命题形式和命题趋势不够熟悉,因而对于区域位置的具体分布无法准确定夺,导致解题时思维难以顺利展开,所学的地理知识自然不能够灵活套用,在答题时明显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

存在问题

1.思维能力不完备

部分考生的空间概念不强,对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容易混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上定性分析能力差和区域分析方法不灵活,造成答题时思维不深入、不全面,最终影响得高分。

2.基础知识不牢固

有的考生对地理区域特征描述不清,对一些重要的地理原理理解不透彻、不深入,从而造成失分严重。

3.文字表达不准确

答题时,一些考生没有应用专业术语,语言表达不当,从而在答题中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4.答题规范不到位

个别考生由于粗心大意或因急于动笔答题而不认真审题,加之字迹不工整、卷面不整洁,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失分。

应对策略

1.建立基本的空间概念

结合中国和世界政区图,熟记以下内容: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地理事物;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重点地区、我国三大区域和主要地形区、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等地理事物及现象在政区图上的经纬度范围;气候类型、地形类型、河流走向、人口与资源、著名城市、农业与工业区、重要的地理界线等的区域分布。

2.提高区域分布的空间感

①世界地理:根据世界重要经纬线,把世界政区图进行网格划分,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各个区域的网格状分布。

②中国地理:根据中国政区图,掌握中国行政疆域的“四极”(最东、最西、最北、最南),并通过重要的经纬线(80°E、130°E、20°N、50°N和90°E、100°E、110°E、120°E、30°N、40°N)在中国疆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把中国政区图进行网格划分,从而把我国各个区域(如西部、东南部、东北部等)的范围在头脑中“定格”下来。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范围,可大致用经线120°E和135°E,纬线40°N和50°N来框定其所在的范围。

3.熟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增强区域识别和空间定位能力

要熟悉地理空间分布,还应该明确和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并通过地理事物的空间组合来熟悉它们的相对位置。

4.熟悉和掌握区域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①准确进行空间定位。空间概念的强弱、空间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地理能力强弱的表现,是解题技能好坏的体现。对于区域简答题,如果空间定位不准确,思维就难以展开,解题也就难以深入,因此准确的空间定位是解题的关键一步。在遇到具体的区域简答题时,应该根据地理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来判断区域,以区域轮廓或具体的地理事物的分布来辅助定位,从而提高区域定位的准确度。

②顺利进行信息分析。从近几年地理试题来看,地理试题不可能通过识记就能直接得出结论,要想顺利地进行分析判断,就必须有效地提取和加工信息,以便提高解题的指向性,因此信息的有效提取和筛选是分析问题的前提和核心。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应该针对区域简答题的设问,在材料中寻找与其相关的信息,并对各种信息(如文字、区域图像、表格及这几种方式的组合)进行认定和提取,同时进行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这是进一步解答的重要环节。

③灵活进行知识应用。地理区域简答题无论是从取材、情境还是从立意、设问上看都是新颖的,而且试题往往会提供新知识(如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原理等)来考查考生的临场应用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应该说是对考生能力及潜能的大检阅,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其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程度及对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掌握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考生在解答地理区域简答题时,应该从宏观上系统地把握地理知识,熟练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透彻理解地理的规律和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对已有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才可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④规范进行文字表述。“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近年来高考地理综合题基本上都是以简述题的形式出现,而地理简述题能够很好地拓展考生答题的空间,能够加大考生自己组织答案的自由度,可见高考地理试题对考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为此,在回答简述题时,考生要尽可能采用简练的文字,做到“字迹清晰、要点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表述准确、阐述完整”,以便在考试时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5.复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高考区域综合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能力考核目标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项基本能力,因此在能力的要求上是比较高的。为此,在复习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①由于试题难度基本稳定,试题以基本地理知识考查为主,因此地理复习应该夯实基础、重视主干知识,尤其应该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②由于试题突出学科特征,突出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在地理复习中应该重视区域地理的学习,强化读图、析图能力尤其是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③由于地理试题加大了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度,强调了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地理复习中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科学进行地理专题复习。

典例分析

2010年全国Ⅰ卷第36题(36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答案】36.(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解答分析】此题以区域图、葡萄种植园景观图和文字材料的形式,来考查自然地理的有关知识,试题以能力立意,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读图、析图能力。(1)根据区域图中的经纬度,并结合气候的分布规律,可推出甲地的气候特点,进一步结合区域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可得出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有了以上判断,容易分析出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原因: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2)读图5a中的等高线数值和经纬度数值,可知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由于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因此,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3)根据区域图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判断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其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8.课外阅读训练题(综合) 篇八

(一)班级 姓名 学号

(1)郑 成 功 打 井

明末清初的时候,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福建厦门沿海练兵,一面抗清,一面等等时机想收回祖国的宝岛——台湾。当时,台湾正在荷兰殖民者的统治奴役之下。

练兵场就在海边,战士们在营寨附近打了许多井,但是井里却一滴水也没有。海水就在眼前,但海水又苦又涩,一口也不能喝。井里又没有淡水,战士们渴得嗓子眼直冒烟,郑成功也急得坐立不安。

一天早晨,他走出营房巡视。当他低头走路的时候,看到有一处地方有一群黑色的蚂蚁。郑成功心想:这么干旱的地方,蚂蚁怎么生存呢?他又继续往下想:蚂蚁聚集在这里,地下会不会有淡水呢?

他让打井的士兵在蚂蚁聚集的地方开始工作,没打多久,井里就有了水。舀上一碗喝,只觉得清凉凉、甜丝丝的,像甘泉一样。

原来,蚂蚁的头上有很敏感的触角,它会选择湿润的地方。由于这里有地下水,蚂蚁们纷纷聚集在这里。善于动脑筋的郑成功见了,发现了含水丰富的地层。现在,这口井还在,井水还是那么甜美。

1.请你找到字和音完全没有错误的一组。

A.又苦又涩(sâ)巡视 干旱 B.聚集(jī)蚂蚁 触角(chǔ)C.湿润(rân)甘泉 甜美 D.奴役(yī)营寨 附近2.故事发生的年代是,郑成功要收复。

A.清代 澳门 B.明朝 台湾 C.明末清初 台湾 D.明末清初 澳门 3.“井里又没有淡水,战士们渴得嗓子眼直冒烟。”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郑成功也急得坐立不安,是因为。

A.战士们练兵时不刻苦。B.练兵场在海边。

C.战士们在附近打了许多井,但是井里却一滴水也没有,战士们渴得嗓子眼直冒烟。

5.郑成功找到水源的最根本原因是。(可能答案不是一个哟!)A.郑成功善于观察,肯动脑筋。B.郑成功打井的技术非常高超。C.郑成功从蚂蚁身上受到启发,发现了含水丰富的地层。(2)快 乐 是 一 种 角 度

快乐是什么,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这样一种角度而已。

在沙漠中艰行而久渴的人,只要看到一丝绿意,就会感到快乐;在逆境中挣扎而伤痕累累的人,只要听到半句鼓励的言辞,快乐感便油然而生。

荆棘划伤了手指,可幸运的是没有伤着眼睛;登山时不小心,金项链落下了悬崖,可幸运的是没有危及性命。这些不幸之中的大幸,只要仔细去品味,就会感觉到它们像拨子一样拨动着你快乐的心弦。

快乐,不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有这样一个寓言:一天,上帝带教士去一个房间,见许多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又饿又失望。每个人都有一只汤匙,但是汤匙柄太长,所以没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然后,上帝又带教士去另一个房间,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看起来既快乐又满足,而他们的汤匙跟上一个房间里那群人的一样长。教士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境况,这个房间的人快乐不已,而那个房间的人愁眉苦脸呢?‛上帝微笑道:‚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

一个人不能总以‚自我‛为中心。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有赖于与他人互惠互存。你付出了爱,别人会感激你,你也会感激别人接受你的爱,这样,你永远都会生活在快乐之中。而且,你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的快乐也越多。

1.找出与下列句子相对应的词语。

①指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②泛指山野生长的带刺的灌木。

A.伤痕累累 B.油然而生 C. 荆棘D. 汤匙 2.快乐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善”指。A.善良 B.友好 C.好好地 D.容易 3.幸运的是没有危及性命。“危机性命”指。

A.危险,不安全 B.指人快要死了 C.处于危险境地 4.在逆境中挣扎而伤痕累累。“逆境”指。A.环境 B.经常遭受困难、挫折、打击的环境 5.文中“不幸中的大幸”指。

A.沙漠中艰行看到绿意,逆境中挣扎听到鼓励。

B.荆棘伤手没伤眼睛,项链落下悬崖却没有危及性命。C.汤匙柄太长没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D.汤匙柄太长可以互相学会喂对方。(3)笑 态 种 种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自己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在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下列哪组词语的读音是完全正确的?

liǎn dàn sī bānɡ qū bâi fā lânɡ

A.拣 蛋 B.腮 帮 C.屈 背 D.发 怔 2.本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它的作者是。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A.曹雪芹 B.施耐庵 C.吴承恩 D.罗贯中 3.引发大家发笑的人是。

A.贾母 B.凤姐 C.李纨 D.刘姥姥 4.笑态种种。你记得这些人笑的样子吗?

林黛玉 贾宝玉 贾母 探春 惜春 史湘云 薛姨妈 王夫人

A.手里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B.笑岔了气。C.一口茶都喷了出来。D.说不出话来。E.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F.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G.滚在贾母怀里。H.离了座位,叫揉一揉肠子。

(4)信 守 诺 言

信守一个诺言能让人心灵得到震颤。

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在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连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玩打仗游戏时被派到街角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不许撤退。执拗的孩 子坚持要接到命令,无奈中她想到请一位军人帮忙。军官没有说什么,脸上充满着柔和而肃穆的神情。他迈着军人的步子走到孩子面前,敬了个军礼,报上军衔道:‚你已出色地完成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孩子信服地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礼,欢笑着离去。

寒寂的夜空看到,穹宇下三个生灵为一个诺言,有一刻庄严的相逢。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世界,因为信守许多大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神奇。

1.“寒寂的夜空看到,穹宇下三个生灵为一个诺言,有一刻庄严的相逢”。“三个生灵”指的是:。

A.路上行人们 B.军官和两个行人 C.军官、妇女、男孩 2.“诺言”指的是:。

A.约定黄昏打游戏。B.男孩被派到街角,没有命令,不许撤退。3.军官没有说什么,脸上充满着柔和而肃穆的神情。这是因为:。A.军官想在小男孩面前装出认真的样子。B.军官想在小男孩面前显示自己军人的威风。C.军官为孩子信守诺言的精神所感动。4.这篇文章让我们很感动的原因有:。(多项选择噢)A.小男孩信守诺言的执着。B.妇女的热情相助。C.军官对男孩的尊重,对信守诺言的尊重。D.军官、男孩以及妇女在寒寂的冬夜认识了。

5.“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题

(二)班级 姓名 学号

(5)两 片 海,两 种 人

巴勒斯坦有两片海。一片是活水,鱼在水里游。贪玩的水花点缀着海岸,海边树木枝繁叶茂,饥渴的树根伸进海里,吮吸着滋润的海水。

约旦河用山间亮晶晶的溪水造就了这片海,于是海水在阳光下欢歌。人们在海边建房,鸟儿在海边筑巢,所有的生命都因为海的存在过着更加幸福的生活。

约旦河继续南流,流进另一片海。

这里没有流动的鱼儿,没有飘舞的树叶,没有鸟的鸣啭,没有孩子们的欢笑。行人改走别的路,除非事情紧迫。水上空气凝重,不管是人还是走兽飞禽都不喝这里的水。

两片海相距不远,为什么差别竟如此之大?不能怪约旦河,注入到两片海里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也不能怪海水所在的土壤,或者海边的乡村。

区别在这儿:加利利海接纳约旦河水但并不守着河水一滴不放。约旦河每流进一滴水,加利利海就流出一滴水。接受和付出同时进行。

另一片海则更为精明,小气地把河水储存起来。无论你怎么利诱,它就是没有那种慷慨的冲动,滴水不放。

加利利海懂得付出,所以能活下来。另一片海丝毫不肯付出,人们称之为‚死海‛。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巴勒斯坦有两片海。1.两片海是指 和。

A.加利利海 B.死海 C.约旦河 2.两片海的区别在于。

A.注入到两片海里的水不一样。B.海水所在的土壤不同。C.海边的乡村不同。D.加利利海接纳约旦河水但并不守着河水一滴不放。3.本文在写法最显著的方法是:。

A.对比 B.递进 C.衬托 D.拟人 4.两种人是指 的人和 的人。

A.懂得付出 B.勤快 C.懒惰 D.不肯付出 5.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①贪玩的水花点缀着海岸,海边树木枝繁叶茂,饥渴的树根伸进海里,吮吸 着滋润的海水。()

②这里没有游动的鱼儿,没有飘舞的树叶,没有鸟的鸣啭,没有孩子们的欢笑。()

③于是海水在阳光下欢歌。()

④天上那灰白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6)

新开的井口,连工棚都是简易的。矿工们装束好了,下井之前挤在这简易的工棚里,都年轻、好疯,闹得地动山摇。

不知道是哪个不小心,一膀子把一个红色的东西蹭到地上,借着惯力,滴溜溜转至地中间,中间就开了,噗噜噗噜冒白沫儿,矿工们都非常害怕!

大家吓得哄地散开,一愣,又渐渐地明白,知道原来是灭火器,就都站住,等哪个懂行的去拾起,关上,不就行了?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箭一般地从人堆里射过去,一头扑在哪冒白沫的灭火器上。他不懂怎样关闭,只用手拼命去堵,身子死死地压在那物件上,一边火烧火燎地冲大伙喊:‚快!快跑嘛你们!‛

这是个小临时工,刚从农村招上来不到两个月。看他那认真样儿,大伙笑得前仰后合。‚你们还不离开!快爆炸了!‛小临时工更急了,‚要死呀你们!‛ 大伙儿更是大笑,连个灭火器都不认识!忽然笑声停住了,井长来了。

井长过去把灭火器关上,看着已经自己爬起来的小临时工,那小脸弄得一塌糊涂。井长忍不住也笑了,他和蔼地问:

‚小伙子,你这是干什么?‛

小临时工脸腾地红了,赶紧扭向一边:‚我当它要爆炸呢。‛井长的神色立即严肃起来。

几天后,井长跟矿长汇报,谈到那个小临时工,要求给他转正式工。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

井长说这话时,满脸是泪!1.找出与下列句子相对应的词语。

①形容非常着急。②形容态度亲切和善。A.火烧火燎 B.一塌糊涂 C. 严肃D. 和蔼 2.如果请你给短文另加一个题目,你将命题为:

A.一群矿工 B.一个灭火器 C.井长和矿长 D.临时工做好事 3.第6自然段中“大伙儿笑得前仰后合”的原因是: A.小临时工说话风趣 B.大伙儿玩得很开心 C.大伙儿嘲笑小临时工连个灭火器都不懂 4.第10自然段中“井长忍不住也笑了”的原因是:

A.小临时工说话风趣B.井长能把灭火器关了 C.小临时工的脸上不像样子 5.第12自然段中“井长的神色立即严肃起来”的原因是:

A.没有人去关灭火器 B.小临时工这种做法不该嘲笑,应该敬佩 C.小临时工连个灭火器都不认识 6.结尾部分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指 A.小临时工舍己救人 B.小临时工非常勤劳 C.小临时工不怕困难

(7)冒 险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还要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样我既可以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也可以体味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颗种子听后皱着眉头颤抖地说:‚我可没有你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

于是,它继续瑟缩在泥土里。几天以后,一只母鸡在院子里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1.下列哪组词语带点字的读音是不正确的?

A.扎(zhā)根 B.开花结(jiã)果 C.瑟(sâ)缩 D.难(nán)保 2.“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3.找出与下列句子相对应的词语。

①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②身体因害怕而蜷缩、抖动。

A.开花结果 B.出人头地 C.颤抖 D.瑟缩 4.你怎么理解理解课题“冒险”?

A.勇敢,积极奋发 B.鲁莽,不顾危险 5.第二颗种子就像生活中的哪类人?

A.胆小怕事,对未来顾虑重重。B.考虑周全,做事小心谨慎。C.老老实实,做事规规矩矩。

人与动物

(8)画眉鸟

那天,我刚刚走进滨河公园,便听到从小树林中传出了画眉的叫声。循声走去,我看见一只画眉正在花坛里跳来跳去。我仔细观察,寻找它腿上应该有的细索,结果没有看到。啊,这是一只跳出樊笼的自由鸟儿。它自由自在地,一会儿()月委的花枝,扬起头来歌唱一阵,一会儿又()草丛里,尾巴一翘一翘,向我张望。它那得意的神态,确实招人喜爱。

在离它不远的草地上,有一只鸟笼。涂了漆的竹篾儿,根根洁净整齐。笼顶上的那个大笼钩儿,锃明瓦亮。笼门上还挂着一个大红绒穗子,好看极了。若与住房比拟,这可算是一幢相当豪华的住宅了。

在附近的马缨花树下,一位老人正坐着打瞌睡。看来,他就是鸟笼的主人。他听到我的脚步声,睁开了睡眼。我主动向他打招呼:‚老师傅,你的画眉逃出了笼子!‛‚是的,让它散散步。‛ ‚不怕它飞走了么?‛我说。老人望了望我,又冷冷一笑:‚飞走,往哪儿飞!它舍不得那个食罐儿!‛我望望食罐儿,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是细瓷印有一枝梅花罢了。罐中的鸟食是些黄橙橙的颗粒,有一缕野草的清香散发出来。这不外乎把泡软了的小米拌上了煮熟了的蛋黄,也许又加了一点什么香料之类,没有什么稀奇。

我把我的看法向老人说了。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只冲着我微笑。我不好再追问他,也许在养鸟这门学问里面,各有各的绝招儿,其中奥秘不愿示人。

这时,我瞧见那只自由的鸟儿,从从容容地走进了笼门儿。啪地一声,老人随后把笼门关上。画眉得意洋洋,立在食罐上啄食那黄橙橙的颗粒。我走出公园想着,那食罐里放了什么样的‚迷魂药‛,竟使一只美丽的画眉,只会唱歌而忘却了自己的一双翅膀?

1.文中括号里依次应填上的词语是()A.跳上 跳上 B.跳下 跳进 C跳上 跳进 D跳上 跳下 2.联系全文内容,指出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得意洋洋”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态度?选出确切的一项。()

A赞美 B鄙视 C同情 D憎恨

3.对“忘却了自己的一双翅膀”的意思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A翅膀退化了,不会飞翔了。B画眉记忆能力差,连自己的翅膀都忘却了。C画眉不愿自由地飞翔。D画眉进入了忘我的境界,4.判断。

9.综合素质测试模拟训练题 篇九

1、我国戏曲史上成就最突出的剧作家是谁?他一生写过多少个剧本?(关汉卿,60多个)

2、我国最大、流行最广的戏曲剧种是什么?(京剧)

3、哪四位艺术家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4、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哪四种传奇被称为“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5、元代有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请说出他们的名字。(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6、月亮总是把它的一面对着地球,因此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半个面孔。这是因为(C)

A.月亮只有公转无自转 B.月亮的公转周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 C.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

7、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叫(C)A.赤道平面 B.白道平面 C.黄道平面

8、太阳的体积相当于地球的体积(B)

A.1万个 B.10万个 C.100万个 D.1000万个

9、古时候,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B)A.北同败北,不很吉利 B.面南为尊,面北为卑 C.男尊女卑,取“男”谐音 D.叫着顺口

10、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哪个朝代: A、宋朝 B、元朝 C、唐朝(C、唐朝)

11、世界著名雕塑《思想者》是谁的作品:

A、米开朗基罗 B、罗丹 C、毕加索(B、罗丹)

12、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是: A、依列维坦 B、希什金 C、列宾(C、列宾)

13、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哪里: A、诗经 B、元曲 C、乐府(C、乐府)

14、戏曲里的“插科打诨”是指:

A、走边 B、云里翻 C、使观众发笑的穿插(C、使观众发笑的穿插)

15、中国戏曲的经典剧目《赵氏孤儿》十八世纪曾引起欧洲许多伟大艺术家的关注,欧洲也出了一个与之近似而有民族差异的戏,这出戏的戏名是: A、《四川好人》 B、《中国孤儿》 C、《图兰朵》(B、《中国孤儿》)

16、戏剧中的“戏胆”是指:

A、主要角色或者关键性情节 B、贯穿性道具或贯穿动作 C、演员的精彩表演(A、主要角色或者关键性情节)

17、《百花齐放》一书的作者是:

A、毛泽东 B、鲁迅 C、郭沫若(C、郭沫若)

18、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与中国的哪位艺术家构成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A、戴爱莲 B、尚小云 C、梅兰芳(C、梅兰芳)

19、五升音阶是指: A、简谱中的1、2、3、4、5 B、宫、商、角、征、羽 C、五个升号的音阶(B、宫、商、角、征、羽)

20、名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的诗句: A、歌德 B、拜伦 C、雪莱(C、雪莱)21.作品最多的画家是谁? 毕加索

22、甲骨文又称“卜辞”,它体现了中国文字成熟初期的书法艺术风格。现存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由谁译解的:(B)

A、钱钟书 B、郭沫若 C、董其昌 D、弘一法师 23、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乐器是(C)A、半坡埙 B、骨笛 C、曾侯乙编钟 D、排箫

24、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什么神?(爱神与美神)25.IMF国际组织的简称:(A)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26.“真书”指的是:(B)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隶书 27.“红杏枝头春意闹”属于:(A)A、通感 B、夸张 C、烘托 D、象征

2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A)A、管仲 B、齐恒公 C、孔子 D、唐高宗 29.中国最早的叙事诗是:(C)A、格萨尔王 B、木兰辞 C、孔雀东南飞 D、长恨歌 30.〈天演论〉是我国近代哪位著名的思想家翻译的?(C)A、魏源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31.“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B)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舒婷 32.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是:(A)A、邓肯 B、杨丽萍 C、乌兰诺娃 D、希尔维·吉扬 33.路透社是哪个国家的通讯社?(B)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34.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C)A、楚辞 B、乐府 C、诗经

35.公民的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截止为:(C)A、作者去世后二十年 B、作者去世后三十年 C、作者去世后第五十年 D、作者去世后第一百年

36.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B)A、英国宪法 B、美国宪法 C、法国宪法 D、德国宪法 E、日本宪法 37.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C)A、东汉 B、魏晋 C、隋朝 D、唐朝 38.我国宪法的监督权属于:(C)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39.地球上出现的四季更替是由于:(A)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40.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A)A、故宫 B、白宫 C、爱丽舍宫 D、克里姆林宫 41.《西厢记》的作者是:(C)A、白朴 B、关汉卿 C、王实甫 D、马致远

42、“霸王别姬”一出剧目是哪位京剧大师的代表作。(D)A、张君秋 B、尚小云 C、荀慧生 D、梅兰芳

43、京剧共分哪几行当?(A)

A、生、旦、净、末、丑 B、老、虎、狮、子、狗

44、“卡拉OK”的日语意思是:(A)

A、无人乐队 B、好音乐 C、流行金曲 D、音乐电视

45、MD是指:(A)

A、迷你光盘 B、激光视盘 C、视频视盘 D、数字激光视盘

46、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是:(A)

A、新华字典 B、现代汉语辞典 C、辞海 D、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47、首席执行官的英文缩写是:(A)A、CEO B、CLO C、CFO D、CAO

48、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一首器乐作品是:(A)A、十面埋伏 B、广陵散 C、胡茄十八拍 D、平沙落雁

49、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涌现出一批响誉画坛的代表人物,素有南北之称的是:(A)

A、刘海粟、徐悲鸿

B、齐白石、潘天寿

C、徐悲鸿、黄宾虹

D、刘海粟、潘天寿 50、中国现代杰出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三部曲是:(D)A、《家》《春》《秋》

B、《雷雨》《茶馆》《原野》

C、《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D、《雷雨》《日出》《原野》

51、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的一级考试,请问每几年举行一次?(C)A、一年 B、二年 C、三年

52、在乾清宫门外两侧,陈设着十口金光闪闪的鎏金大铜缸,一方面它作为宫中的露天陈设品,请问还有什么作用?(B)A、洗澡 B、救火 C、罚人

53、我国古代所称的“豆蔻年华”:指的是:(A)A、女子十三、四岁 B、女子十五、六岁

54、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B)A、《家》《春》《秋》 B、《雾》《雨》《电》

55、布达拉宫最初是为谁建的?(D)A.** B.** C.藏王 D.文成公主

56、“第四媒体”的概念指的是:(C)A、多媒体 B、网络计算机 C、网上报纸

57、欧佩克(OPEC)是哪个国际组织?(A)A、石油输出国组织 B、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C、石油进口国组织 D、联合国石油管理组织

58、“唐三彩”主要由哪三种色釉组成?(A)

A白、黄、绿 B白、黄、蓝 C白、赫、绿 D白、赫、蓝

5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设在:(C)A、纽约 B、伦敦 C、巴黎 D、日内瓦

60、被称为“后印象主义”画家的凡高是哪国人?(D)A、法国人 B、英国人 C、比利时人 D、荷兰人 E、意大利人 61、乌龙茶因何而得名:(A)

A、创始人姓名 B、地名 C、制作工艺 D、茶叶形状 62、传奇戏剧《牡丹亭》出自哪位作家之手:(B)A、李渔 B、汤显祖 C、孔尚任 D、关汉卿

63、唐代诗人王昌龄诗词《出塞》中的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指的是谁:(A)A、李广 B、卫青 C、李陵

64、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E)A、《麦克白》 B、《哈姆雷特》 C、《李尔王》 D、《奥赛罗》 E、《罗密欧与朱丽叶》 65、朋友有不同的称呼,“车笠之交“指的是:(B)

A、往日结交的朋友 B、不以贵贱而异相交的朋友 C、很重道义的朋友 D、兄弟般的朋友 E、真诚相待的朋友 66、中国民间比较忌讳的礼物是(D)

A、手帕 B、梳子 C、酒 D、雨伞 E、扇子 67、中国领土东西端时差约为(C)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68、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处于什么季节?(B)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9、太阳、地球和月亮排成一条直线时会产生:(B)A、月潮 B、大潮 C、小潮 70、“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请问出自谁的诗?(C)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陆游 71、“硅谷”是高技术密集工业的工业区的代名词,请问它在:(D)A、洛山矶 B、华盛顿 C、纽约 D、加利福尼亚 72、古代的“瓦“仅指:(C)

A、瓦片 B、纺锤 C、用陶土烧制成的器物

73、食指作弯勾状,我国是表示9,在日本则表示:(A)A、小偷 B、门匙 C、吝啬 D、死亡

74、E-mail地址中,符号“@”的意思是:(A)A、在 B、是 C、单价

75、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涉及解剖、生理和病理学的基础医学专著是:(C)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新修本草》 76、发生日食时,人们可以看见太阳的外层-------(C)A、色球层 B、日珥 C、日冕 D、光球层 77、太阳黑子以几年为一活动周期?(B)A、9年 B、11年 C、13年 D、19年

78、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C)A、《春秋》 B、《汉书》 C、《史记》 D、《左传》 79、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是什麽?(B)A.氧 B.氢 C.氮

80、全球一共有几个主要的气候带?(B)A.4个 B.5个 C.6个 E.7个 81、被石油污染的海域,可导致海洋生物的死亡。如果要完全恢复海水的原状,一般需要几年?(C)

A.3年以上 B.5年以上 C.7年以上

82、请问以下能源哪个属于“二次能源”?(C)A.风能 B.地热 C.汽油 D.太阳能 E.石油 F.天然气

83、请问以下能源中,哪个能源可供人类利用的时间更长久?(D)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核能

84、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种中哪种病是第一位?(A)A、心血管病 B、传染病 C、癌症 85、中国旅游的标致是:(C)

A、长城 B、秦兵马俑 C、铜奔马 D、大熊猫 86、书画、书刊的装潢设计我们称之为:(D)A、装裱 B、装订 C、装潢 D、装帧

87、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从古至今曾经有过多少个教师节:(B)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8、我国绘画史上的“宋四家”是——(A)

A、蔡襄、黄庭坚、米芾、苏轼 B、王维、王冕、唐寅、沈固 89、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的哪一位名医?(B)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90、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新标准是:(C)

A、不生病、吃的好、睡的香 B、身体健康、头脑清楚、行动自如 C、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91、在国际上通常将酒精成分多少的饮料酒称为烈性酒:(B)A、35% 以上 B、38% 以上 C、40%以上 D、50%以上 92、古时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家是:(A)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93、书法艺术始于我国:(B)

A、西汉B、东汉 C、三国 D、南北朝 94、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穿戴是:(C)

A、统一军服和帽子

B、统一军服,戴本国标志的军帽

C、统一军帽,穿本国的军服

95、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是:(A)

A、纽约证券交易所

B、伦敦证券交易所

C、东京证券交易所

D、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 96、染色体是由以下哪种物质组成的?(D)

A.脱氧核糖核酸

B.蛋白质和少量核糖核酸

C.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D.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和少量核糖核酸 97、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是:(B)A、《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奥瑟罗》 B、《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无事生非》 98、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剧本《吝啬鬼》中塑造的吝啬鬼名字叫:(B)A、夏洛克 B、阿巴贡 C、布芮可南 D、葛朗台

99、中国古代五大名剧,其中《桃花扇》是谁的作品?(E)A、关汉卿 B、王实甫 C、汤显祖 D、洪升 E、孔尚任 100、婴儿出生时都要哭,是因为:(A)A、要呼吸 B、饿了 C、要报

101、郑和七下“西洋”指得是(C)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02、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是——(D)A、《正字通》 B、《康熙字典》 C、《中华大字典》 D、《汉语大字典》 103、中国最大的小说集是?(C)A、《世说新语》 B、《聊斋志异》 C、《太平广记》

104、植物利用叶子吸收光,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什么?(C)A、叶绿素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纤维素 10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节日?(C)A、元旦 B、春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E、中秋节

106、在经济领域,我们常常会遇到GDP这个英文缩写,这个评判国家经济形势的项目指的是什么?(A)

A.国内生产总值 B.全员劳动生产率 C.进出口额

10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目录,将基础科学分成七大类,下面学科中哪一项不属于基础科学的七类之一?(D)A.数学 B.逻辑学 C.物理学 D.医学

108、维吾尔人很早就从游牧的畜牧业转向定居农业,在农业发展中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是什么?(C)A.旱井 B.筒井 C.坎儿井 D.组合井

109、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学至今对国人仍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孔子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整理编订了“五经”,这是一套古代什么方面的典籍?(D)A.历史 B.社会 C.经济 D.文化

110、交响乐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包括快板的奏鸣曲式、抒情的慢板、中速的舞曲等。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作曲家是谁?(C)A.贝多芬 B.莫扎特 C.海顿 D.施特劳斯

111、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原意是指:(B)A.元宵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春节 E.端午节 112、你知道母亲节是什么时候吗?(B)

A.五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B.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C.六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D.六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113、“洛阳纸贵”是由谁而起?(D)A、路机 B、欧阳修 C、杜甫 D、左思 114、通常被称为“第七艺术”的是:(B)

A、文学 B、电影 C、绘画 D、音乐、E、雕塑 115、一般被誉为“艺术之母”的是:(D)

上一篇:学生上课打瞌睡是病吗下一篇:民间经典的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