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精选11篇)
1.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能正确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小组合作准确翻译,研讨理解内容及作者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二、导入:(播放古筝曲)师和乐导入“说到三国这一段历史,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确实,在三国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可谓三足鼎立,水火不容,但是曹操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可能我们更多的事了解他作为帝王的一面,而他的其他方面或许我们还很陌生,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5课《孙权劝学》。”(板书课题)(幻灯出示课题《孙权劝学》)
师:现,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请大家听清字音,明确停顿。(师吐字清晰,停顿准确背诵)
师: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将这篇课文流利的背诵出来呀?
师: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我们把一篇文章的字音、停顿、文意弄清楚了,再加上反复的诵读,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比老师背诵得更好,孩子们,有没有这个信心?
生:有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从第一步开始,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出示幻灯
一)结合手中的资料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好,同学们自由朗读。(生自由诵读,师相机指导)
师:好,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对他在读音和停顿方面给予评价。哪位同学争取来?(同学举手读书)
师:哪位同学来对这位同学在读音方面给予评价?
生:生举手评价,师相机指导。
师:有没有在停顿方面给予评价的?
生:生举手自由评价,师相机指导
师:(你能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吗?)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幻灯片,(播放幻灯同上一张幻灯一样,全文本)老师就这一课的一些字音,对大家做一个提示,出现过后请同学们轻声跟读。(幻灯出示红色拼音“卿,涉,孰,遂”字音),生跟读,师:这几个字时本课的生僻字,(幻灯出示蓝色拼音“为,更”)师:这两个字时本课的多音字,(幻灯出示绿色拼音“邪”)师:这一个是本课的通假字。
师:(出示:友情提示: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我们在诵读一篇文言文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它里面的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
师:好,刚才大家评价的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师起,师生共同诵读)(师再次强调生易读错的字音)
师:接下来,请大家结合注释和手中的资料书梳理文意,也就是把课文试着翻译一下,好,大家独立完成。 师:下面小组为单位,把刚才单个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如果小组还不能讨论解决的,待会儿提交全班讨论。小组为单位,开始(师相机指导)(出示新幻灯二)
师:小组代表说说你们那小组有些什么问题要我们集体解决的?(请学生起来质疑,不着急解答) 生:“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生:“卿言多务,孰若孤,”
生:“蒙辞以军中多务”
生:“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生:“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生:“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师:我们从最后面这一位同学的问题入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什么意思?(鼓励学生发言析疑,师相机评价指导)
师:我们看大屏幕上你们提的这几个问题,请大家同排为单位再次讨论下这五个句子究竟怎么翻译,老师提示,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重点的词语不能漏掉,下面同学们再次讨论。
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自主按顺序翻译,指导学生翻译“蒙辞以军中多务”,要求学生对号入座翻译(生可能将“推辞”移到后面,师鼓励移得很好,相机指导“如果按照原文的顺序翻译出来的话,应该是:吕蒙推辞用军中事务多,这种说法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是吧,我们就要把它交换一下顺序,把把那个字提到后边去?”
生:“辞”
师:这样该怎么翻译?我们一起来读,翻译
生:“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而推辞”(师相机出示幻灯这个句子的翻译)
师:接下来 看下个句子,谁来?
生:翻译(师相机指导对号入座翻译,尤其“博士”的翻译,不需要翻译出来)
师:“博士”注释里给的解释是官名,跟现在的博士不同,那么在古文当中,表示人名、地名、官名、书名等这些名词,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保留,不需要翻译出来,所以说这个“为博士”我们就可以翻译成“成为博士”就行了。
师:接着来看下一句,哪位同学愿意翻译?
生:生翻译,师指导(重点介绍“但”字翻译)
师:刚才这位同学把“但当涉猎”的“但”字翻译成表转折关系的“但是”,这不是很准确,在现代文里边,“但”一般是表转折关系,可以翻译成“但是”,可是在古文里边,这个“但”一般情况不做转折关系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个“但”字翻译成“只,只是”(板书:但:“只,只是”)
师:下一个句子,如何来翻译?
生:“谁比得上我呢?”
师:下一个“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谁来?
生:(师指导明确对象,谁与谁结为了朋友)
师:如果不把这个与吕蒙结为朋友补上去,我们就可能误会,师鲁肃与吕蒙的母亲结为了朋友。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幻灯,我们这几个句子翻译的后面,老师用括号括了一个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翻译的方法,请同学们看看,翻译五字法,在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用这五个字的翻译方法,效(出示幻灯:翻译五字法)详细读讲,-------这是一种非常好用的翻译的方法,希望大家能都学习到。接下来,我们把课文朗读一遍,再次体味文意。(师起,生齐读)
师:读的不错,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文意,这是学习古文的基础,而真的要把一篇文章流利的吟诵出来,还需要读出文章的语气,对于不同的文章,我们读出语气的途径和方法是不同的,本文是一篇些人叙事的文章,我们要读出语气就应该要在人物的语言上多下功夫。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孙权说的话。(出示幻灯)
师:自己体会一下,结合孙权的身份 ,结合句中的标点符号和语气词看看孙权的这几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大家看着屏幕,体会体会,试读试读。然后小组讨论该读什么样的语气,为何要读这样的语气,讨论并给出统一的意见来。
生:小组推荐代表发言(第一句,劝说,应该用肯定,劝诫的语气,表明孙权对吕蒙要求严厉,对吕蒙关心,试读 既严厉又关心的语气)
生:第二句,读出怒气,生试读,略带责备
生:第三句,以自己的经历劝告吕蒙,现身说法
师:我们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内心的展现,我们通过孙权对吕蒙的这一番既严厉又饱含关怀,苦口婆心的劝诫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呢?
生:自由发言,爱惜人才,重视他让他读书,对人严格要求,很有学问,教育人有方,劝人有耐心,好学 师:归纳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关爱部下,既严厉又关爱,自己好学,并且还非常善于劝别人(板书孙权: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老师刚才提示的方法,注意人物的身份,结合文中的标点符号和语气词,揣摩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自己先体会,读一读,可以同排相互对练
师:先看鲁肃
生:惊讶,赞叹,(请学生试读出惊讶与赞叹的语气)
师:请男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生:男生齐读
师:接下来,我们看吕蒙的这个语言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有点自豪,学习过后变化了,生试读
师:全班齐读,读出吕蒙自得自豪的语气。
生:齐读
师:通过对鲁肃和吕蒙语言的揣摩,我们看看吕蒙是个什么样的人(师板书:吕蒙 鲁肃)
生:吕蒙能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师板书:听取意见)
师:我们看看鲁肃师怎样的一个人?大家课前预习过的,鲁肃无论是从学识还是官职上来看,都比吕蒙要高
生:鲁肃爱才,爱人才(师相机板书:爱才,敬才)
师: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孙权在劝吕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常善劝(板书:劝),我们通过鲁肃对吕蒙的夸赞,看出鲁肃是一个爱才敬才的人(边讲边板书:赞)通过鲁肃的夸赞我们了解到吕蒙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孙权劝学是成功的,下来进入背诵得环节,看幻灯上的图片,四幅图画师本文的四个情节,“劝学,就学,论议,结友”,对照图片找出相应的文字,在小组内展开背诵,后全班汇报
师: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撰《资治通鉴》的目的是想让后人通过历的一些的失吸取教训从而更好的治理国家。所以《资治通鉴》里的很多故事,对于我们今天做人也是很有启迪的,比如说我们今天所学的《孙权劝学》,学了这一课,你觉得有什么值得你借鉴的吗?想想鲁肃的敬才爱才,想想孙权的善劝,想想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这些对你有什么启迪呢,下来做个小练笔吧。(出示幻灯,小练笔) 师:最后送同学们几句话,这些话是冰心奶奶说过的,“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你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 篇二
一、激发情趣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 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如何让新生对已产生乏味的语文表现出惊异, 是我们教学组织者首要任务。基于这一考虑, 我从赞美语文和介绍诗情画意的内容入手, 使学生表现出对语文的惊异感。我设计如下教学内容是:同学们, 语文是一杯滋味甘醇的美酒, 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让人心驰神往;语文是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海, 让人尽情遨游。在初中语文教材中, 语文, 是来自朱自清的和风细雨;语文是梁衡对夏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感悟;语文是何其芳对秋的绚丽色彩的描绘;语文, 是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清透与秀气。沈复的《童趣》让人重温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 感受别样的物外之趣;法布尔的《绿色蝈蝈》让人认识活灵活现的蝈蝈, 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童话大师安徒生让人了解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 教育人们不能弄虚作假。总之, 初中语文教材会让我们树立像曹操“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人生志向;会让我们学会莫顿·亨特《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的“面对困难, 化整为零, 化难为易”的战胜困难的方法;像席慕蓉的《贝壳》会让我们懂得认真对待活着的每一天,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让我们生活更美好。因此, 语文如一壶香茗, 让我们心境澄明地品味;如一曲天籁, 让我们心如止水地聆听;如一杯芳醇, 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沉醉。
二、养成习惯
(一) 养成认真诵读的习惯
做到朗朗诵读:读出语气、语调、节奏、自然恰巧的句间停顿, 在诵读中领会内容, 领悟情感。 (读、思、悟)
(二) 养成认真预习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做到认真阅读课文, 阅读中遇到生字词等“拦路虎”, 不要绕过去, 要充分利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字典》《古汉语词典》解决困难, 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细读课文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读、思、记)
(三) 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听课必须有“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 而且集中注意听课至关重要, 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 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 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 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同时记好课堂笔记。 (听、想、记)
(四) 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保持书写页面的整洁, 尽量不涂改, 即使有错, 也不随意涂改, 只是将错误部分用两条横线划去, 同时做到书写内容的上下平整。 (美、齐、洁)
(五) 养成认真复习的习惯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 就是通过复习过去的知识得到新的收获。做到:尝试回忆课堂内容, 再现老师上课内容, 理清知识点;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记住知识点。 (想、理、记)
(六) 养成认真做读书摘记的好习惯
读书看文章是完成以下表格:课题:《________》;作者______;出处:《_________》;好词:__________;好句:____________;文章内容和中心:_______________;读后的感受或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得方法
语文学习除了有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外, 至关重要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学习中的常用方法有:利用书本做笔记的方法;在书本上做记号。用方框框出生字难词, 利用直线表示重要的内容。在书上做批注。利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文采优美的句子, 注明修辞、描写方法, 标明动词、副词、叠词或一些修饰词。
(一) 利用课堂摘记本做笔记的方法
记要点;记重点、难点;记老师补充的内容;记老师着重指出最易混淆和最易搞错的内容;记老师分析和同学讨论的思路;记总结性的语言。
(二) 利用阅读材料运用良好的阅读方法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
逐段阅读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全文的主旨;明确阅读的要求, 回到阅读材料中筛选可以作答的关键词句;针对不同的阅读题型采用不同的阅读作答句式。
内容概括:运用“谁 (什么) + 因为什么原因+ 干什么 (怎么样) + 结果”的句式进行表述;语言赏析:修辞方法类。生动形象表现 (突出强调) 某一对象的什么特点, 体现什么情感;描写方法类:传神地表现某一对象的什么特点, 体现什么情感;形象概括:找出体现人物特点的各种描写方法, 归纳人物的形象特点;句意理解:找出句子表述的关键词, 将关键词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评价鉴赏:陈述自己的看法, 结合材料的内容陈述自己的看法的理由。
总之, 语文学习重在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3.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 篇三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2)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3)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过程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载体,通过学读、品读、演读、背读几个环节引导学生研讨赏析本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2)揣摩文中对话,感受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味利用对话组材的妙处。
教学难点: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教学方法:讨论法、表演法、比较阅读法。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二、简介作者: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治通鉴》、司马光有关知识。(可用多媒体显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以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之美称。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正文公集》。
三、学读课文,正音正字。
1、教师有感情示范朗诵全文,学生听清读音,明确停顿。
2、全班齐读。
3、抽学生朗读,读后师生共同评价。
生字正音:卿(qīng)邪(yé)涉(shè)孰(shú)更(gèng)此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师要对学生朗读重音、停顿等进行指导。
四、品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合作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对个人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展开交流,小组仍不能解决的再做出标示。
以全班为单位对疑难问题提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2、教师点拨:结合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提问,教师提出本文重点、难点的字、词、句。A、解释加点的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卿今当涂掌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蒙辞以军务 及鲁肃过寻阳 ..蒙乃始就学 见往事耳 ..B、辨析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翻译下列句子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e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f卿言多务,孰若孤?
五、演读课文,品析对话。
1、《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哪个词最关键?那么,孙权是如何“劝”的呢?请找出孙权“劝”的语句,并揣摩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A、讨论、模仿: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责备、不悦)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请同学模仿语气朗读,看谁读得最好。B、人物形象点拨:
言为心声,从人物的语言就能反映出他内心的想法。从这番劝说中,可看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2、孙权劝学的结果如何?试找出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并揣摩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请同学朗读鲁肃与吕蒙的对话。A、讨论、模仿: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讶、赞叹)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责备之中又有自豪、自得)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模仿语气朗读。B、人物形象点拨:
从这些语句及行动中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敬才、爱才)
吕蒙能听从劝告“就学”,从昔日的“吴下阿蒙”到如今的“刮目相待”,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听取别人意见,好学。)
3、分角色表演故事。尽量使用原文的语言进行对话,可进行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的语气、语调和人物形象。
六、背读课文,体验反思。
1、理清文章脉络,为背诵课文做准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本文记事简练,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变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哪些事情? 起因 ———— 经过 ————— 结果
孙权劝学(详)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详)(侧面)
2、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学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读书学习非常重要。(2)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3)一个人即使基础 3
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4)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5)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6)劝人要讲究策略;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七、拓展延伸,积累成语。
1、有两则成语出自本文,你能找出来,并造句吗?——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2、《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却正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是接受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后变得平庸无奇。
从写法上看,《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加以侧面描写,来表现吕蒙的长进;而《伤仲永》则借事说理,先叙后议,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3、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勤学成才的名人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如匡衡凿壁借光、车胤(yìn)囊萤苦读、孙康映雪读书、孙敬、苏秦悬梁刺股、李白悟理勤学、范仲淹啖(dàn)粥攻读、宋濂抄书苦学等。
4、说话练习:(任选一题)
(1)、当你劝一个人学习时,那个人说:“我很聪明,天赋远远超过一般人,不学习,别人也赶不上我。我为什么还要学习?”此时你怎样说服他?
(2)、当你劝说一个人学习时,那个人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学习还来得及吗?不如算了吧。”此时你怎样说服他?
(3)、当你劝一个人学习时,那个人说:“知识的海洋那么大,而我每天只能学习一点点,什么时候才能学到本领?不如算了吧。”此时你怎样说服?
八、教师总结,赠言共勉。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我们师生共勉: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努力读书吧,相信你会成功!
九、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知识能够改变人,塑造人的名句和事例。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孙权 吕蒙 鲁肃 劝学 就学 赞学
教学反思:本文是劝学的名篇,叙事简洁。依据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朗读,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载体,通过问题引导,师生合作研讨理解孙权劝学的目的及现实意义。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朗读贯穿始终,以读促思,以读促学,通过朗读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意,而且学会了通过朗读表达出人物的情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的教学难点得到突破,教学手段富有诗意,学生乐学。
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许多能解答的问题愈加明朗。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学氛围轻松而又热烈,学生乐学。
4.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 篇四
1观察人体识汉字
本课属看图读拼音识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表现“人、手、足、口、耳、目”的四幅图和儿歌“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这部分内容先出现描绘实物的图画,再出现描摹实物形状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和小篆,接着出现与其相应的楷书。每一部分都是由图画到象形文字再到楷书,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呈现了出来,不仅体现了汉字文化,还极大地增强了识字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课文中的一首儿歌,讲了人的手、足、口、耳、目五件宝的重要,“宝”是珍贵的东西,人们最珍贵的手、足、口、耳、目,是“学习和劳动”离不开的宝贝。儿歌语句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课后列出的会认字表和会写字的书写教材。出示了“撇”“捺”“横折”三种新笔画。
教材插图画出了人、手、足、口、耳、目的具体形象,每幅图分四部分,它们分别是,人体图、象形文字“ ”(甲骨文)、小篆“ ”和楷书“人”;人手图、象形文字“ ”(甲骨文)、小篆“ ”和楷书“手”;人脚图、象形文字“ ”(甲骨文)、小篆“ ”和楷书“足”。第四幅是综合图,分别画出了,眼睛、象形文字“ ”(甲骨文)、小篆“ ”和楷书“目”;耳朵、象形文字“ ”(甲骨文)、小篆“ ”和楷书“耳”;人的口、象形文字“ ”(甲骨文)、小篆“ ”和楷书“口”。还根据儿歌的意思,描绘出了儿童学习和劳动画面。画面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
1指导学生认识“人、手、足、口、耳、目”6个生字。会写“人、八、口、目”4个字。学习“撇”“捺”“横折”三种笔画。
2辅导学生会背儿歌《手足口耳目》。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识字的重要,能主动学习汉字。
在本课教学中应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看图结合起来,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要注意不同学生的水平,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课前准备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教学挂图和生字卡片等。
(二)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本课生字可以在看图的基础上随机呈现。如,学习“人”字,可边引导学生看图,边依次出现人体图、、、人。告诉学生“ ”是古代人模仿人体的形状造的字。这个“ ”字跟人体很相似,所以叫象形文字。“ ”是古代人模仿人手的形状造的字;“ ”是古代人模仿人脚的形状造的字;“ ”是古代人模仿人的耳朵形状造的字;“”是古代人模仿人眼睛的形状造的字;“ ”是古代人模仿人嘴的形状造的字。这些字都叫象形文字。
2生字的识记。
(1)利用挂图,引导学生把看图和识字结合起来,识记字形。重点是能观察出象形文字与实物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使学生知道这些字是象形字。
(2)看拼音读准字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并领读。重点指导读准“人”的前鼻韵母,读准“手、足”的声母。
3识字的巩固。
(1)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利用生字卡片巩固生字的认读。也可进行找字游戏(出示音节让学生找出相应的汉字,或老师说某个生字的笔画笔顺,让学生猜一猜它是什么字)。
4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四个字中,“人、口、目”三个字是要求既认又写的字,可在识字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书写。“人”字的笔顺是先撇后捺,笔画“撇”的起笔要略高,笔画“捺”的起笔要略低。同时认识笔画“撇”和“捺”。“口”字的笔顺是“竖、横折、横”,认识笔画“横折”。“目”字共五笔,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横”,第一笔竖要写得稍长,第二笔横折的折笔与第一笔的竖长短相等,要先写里面的两横再写封口的横。“八”字是已认识的字,共两笔,笔顺与人字相同,但撇的起笔要低,捺的起笔要略高。
(三)朗读指导
1在初读本课儿歌时,允许学生速度稍慢,以认读汉字为主。但在认识生字后,应按正常速度朗读儿歌,不能读得太慢或太快。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2本课语句排列整齐,韵律和谐。朗读时,注意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读出“ɑo”韵。
(四)感悟、理解
1在读熟之后,可让学生听老师读,并边听边结合图画或结合想象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说说议议:为什么说“手足口耳目”是“人的五件宝”?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手足口耳和眼睛?可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再指名在全班交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时间
本课可安排2课时。
本教学设计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自主学习,趣味认字。
(一)看图说话,出示生字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出示生字。
图上画的是什么?(随机出示“ ”“ ”,告诉学生这是古代人模仿人体的形状造的字,“人”是楷书。)
边引导学生看图边依次出示:
“ ”“ ”“手”
“ ”“ ”“足”
“ ”“ ”“耳”
“ ”“ ”“目”
“ ”“ ”“口”
(二)认读生字
1出示卡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2教师领读,注意纠正学生发不准的字音。
看清声母读:手、足(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利用开火车读的方式,练读生字。
4打开课本,学生看图自读生字。
5做找朋友游戏,巩固认记生字。(将拼音音节与汉字连一连)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三)写字指导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人”字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捺的起笔在竖中线与横中线的交叉处稍上一点。学习笔画“撇”“捺”。
“八”字与人字的笔画相同,撇的起笔在横中线上偏右,捺的起笔在竖中线偏上,与人字撇的起笔处大体相同。
“口”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学习笔画“横折”。
“目”字居田字格正中间,整体要写得竖长横窄。
(四)朗读感悟
1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读儿歌。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速度来读。
2指名学生读,要读出韵味来。
3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
(1)人的五件宝是什么?(2)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五件宝”?
象形文字:描摹实物形状的文字,每个字有固定的读法,和没有固定读法的图画文字不同。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小篆:指笔画较简省的篆书,秦朝李斯等取大篆稍加整理简化而成。也叫秦篆。
s版一年级上册《看画识字真有趣》案例设计
广东省高州市师范附小 林彩虹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认识8个会认字和4个生字,并能组词。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3.引导学生学会书写“上、月、日、马”,并掌握出现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4.教学重难点:能正确书写4个会认字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二、内容分析
《看画识字真有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识字
(一)第二课。本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儿歌,第二部分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书写内容。儿歌分别写了红日、月牙、河水、火苗、鸟儿、小、马儿。此外,文中还印有一些图和有关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借助图与字的关系帮助识字。
三、|学生分析
学生刚学完汉语拼音,急切需要接触汉字。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努力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四、设计思路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规律,本课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看画识字,在情境中识字。课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出示太阳、月亮、马、鱼的静态画面,让学生说说:图上出现的是什么?
2.出示课件:出示日、月、马、鱼的象形字及相应的画面让学生猜一猜,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讲解;这是古代人用于记录事物的符号,是一种象形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很多都是象形字。3.导入新课。
点评: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课件出示的图画、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看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音节。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2.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生字,再反复拼读。3.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互相纠正读音。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5.让学生遮住拼音,自己自由读课文:看看是否能读准字音。6.出示课文(去掉拼音部分),老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让学生读句子。
(2)读错字音时要及时出示拼音让学生再读。7.小结表扬。
点评: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读音。学生在反复的读,合作的读中基本上能掌握生字,会认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识字。
贴出8个会认字和4个生字。
1.师: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些字是最容易读?你能不能读一读?
2.学生选择自己能认读的字读读,读得正确的,请他当小老师给同学们带读。
例:当学生选择读“火”字时,先出示课件:火(图)再出示huo、火,让学生先看实物图后再读。
3.学生找出课文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
师:同学们把这些字都读得非常准确,下面老师向同学们挑战,你们能找出课文中出现这些字的词语或句子来读一读吗?谁能有信心读好? 4.学生选择一个字来组词。(可组两个或三词语)
点评:容易掌握的字,让学生互教互学,争当小老师;难掌握的字,通过图画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形象记忆,教法灵活。
四、指导学生学习会写字的笔画、笔顺和学会书写。1.出示四个生字,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2.师导:谁能帮助他(她)把这个字记好?(从中指导学生说出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3.指导书写。
(1)教师示范写(正确讲述难写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学生书写,每个字写二至四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学生的写字情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况,包括笔画是否写对、笔顺是否正确、写字姿态是否规范等)。
(3)师生互评共赏。(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不足之处要及时指出、纠正)
点评:教师重视示范书写,并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学生书写的正确、端正、整齐,注意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五、做游戏,巩固学会的字。
游戏:摘果子
1.出示画:“苹果树”,树上的“苹果”是一个个字。
2.让学生摘果子:你会读哪个字就摘哪个“果子”,并带大家读一读。3.总结。
通过活动和游戏,巩固识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记。
s版一年级上册《我在家里贴字卡》案例设计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郭素华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电、灯、话”等8个字。在本课的词语中认识,换个地方也能认识。2.会写“小、山、刀”3个字。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姿势,能照田字格的范字,把字写工整。
3.认识“竖钩”“竖折”两个基本笔画,知道先中间后两边的书写规则。4.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识字。
二、内容分析
本课列出了12个词语,这些词语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这些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课文还有一幅插图,展示了祖孙俩在家里通过贴字卡这种形式开展识字活动的情境。
三、设计思路
教学本卡,紧紧围绕识字这一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还注意到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根据它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
四、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图片、实物投影。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边我们讲到了小明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他学会了用观察人体识字的方法,认识了很多字,又学会了看图识字的方法认识了很多字。今天小明又要用什么方法来识字呢?(打开书,看图)
二、授新课
(一)认读字卡 1.同学们读读题目。
2.从课题中就能知道小明是用什么方法来识字的?(在家里贴字卡)小明在家里都贴了哪些字卡? 3.看书读12个词语。
△个人读
△两个互相读
△大家一起读
4.老师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
△指名读
△大家读
5.贴出彩色放大图,指名到图前贴不带拼音的词语卡片,边贴边读,全班齐读。6.看书,学习8个会认字。
△自己读
△两个人互相读
△指名读
(二)把要求会认的8个字换个地方来认读
△和已学过的会认字组成“小人书、沙子、风沙、大刀、沙发、车灯、写字”等词语和“我会写字”一句话。
△老师带领同学们做登山活动来进行。(见板书设计)从下到上,7个词语读完后,将山顶红旗拿下来,换成大红旗,打开,上面是“我会写字”一句话。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三)指导书写
1.教学生“竖钩”“竖折”两个新的笔画。
2.看书上的范字,观察“小、山、刀”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老师带着学生一笔一笔书写。
4.表扬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5.老师用实物投影讲评学生的作业。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贴字卡的方法来识字。回家后,你可以观察自己家中的实物。一边贴字卡,一边识字。过几天大家把字卡带到学校里给同学们读一读。
点评:
这是学完拼音后进入识字的第3课。前两课都是象形字,这课是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识字,本课的12个词都是家里的一些常用物品。学生容易理解,容易记忆。最能体现本套教材特点的是这12个词语是用在家里“贴字卡”的形式出现,这就教给学生了一个简便易行、有趣的课外识字的方法,从这种方法还可以联想到更多识字的途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
本课的12个词语中的字可以分为三种。一种只要连词一起读读,如:山水“画”,书“架”等,只是见见面,有个印象,以后再去认写。第二种是只要认识,不要求书写,也不考试。第三种是会写字。
郭老师对三种字不同要求把握得很准确,先从看图引出12个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自己动手去贴一贴,把读词和认识事物结合。然后从词中引出8个会认字,对会认字,老师没有拔高要求,只通过反复认读使学生能看到字,读出字音,在这个基础上,又设计了“上山夺红旗”的游戏,把8个会认字和前面学过的会认字组成另外的词语,如:“上山”“写字”等等,进一步巩固这8个字,并且复习了以前的几个会认字。在认字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可能全班每个人同一时间把每个字都认识了,所以一时还不认识的,可以再看看拼音,这是很真实的。
我特别要谈到的是郭老师对指导书写非常认真。“课标”中总是把“写字”和“识字”并列在一起的,对写字是十分重视的。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在写字教学上,有三点是需要大家借鉴的:
1.郭老师的板书范字规范、端正、美观,和书上字贴相同。使学生看了有美感,有模仿写好字的欲望。
2.郭老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如:执笔姿势、坐的姿势。认真观察字帖,按笔顺规则书写的习惯。
3.郭老师能一笔一笔认真指导每个笔画的书写方法,每个字的笔顺,特别对新出现的笔画如,新出现的笔顺规则如:先中间后两边,都交待很清楚。
以上这三点对刚刚开始识字的儿童是非常重要的,要使学生刚刚学习写汉字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郭老师还重视指导学生读书,从一年级就要教给学生爱书,爱读书,会看书,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为中高年级打好阅读习惯的基础。
这节课的设计也比较巧妙,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流畅,老师教态和蔼可亲、真诚自然,注意鼓励学生,学生学习情绪一直比较高。特别是最后让学生自己回家也去贴字卡,课内外结合识字,体现了本套教材的精神。(教材编委韩大庚)
s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一》案例设计
广东高州大井镇中心小学 梁秀美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图片、联系字形,让学生复习学过的会认字。
2.初步学会一些认字的方法,并说说自己通过这个方法还认识哪些字。3.知道一些节日的具体日期,并从中练习说话能力。
4.练习读背儿歌,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当众说话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说话态度大方,音量适中的好习惯。
二、内容分析
本次语文百花园有六项内容:包括认识象形文字;学习识字方法;了解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读背儿歌,培养阅读兴趣,积累语言和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还安排了一次“能说会道”,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设计思路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此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联系旧知的探求新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乐中学,趣中学。
四、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第一题的“刀、禾、雨、门、牛”等几字的卡片 3.第二题:挂图,摘果子的字谜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是完成第一、二、三、四、五题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爱学习。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百花园里玩一玩,想去吗?这个百花园的名字叫“语文百花园”(出示课件百花园图,拱形门上写着“语文百花园”)
2.生:读题,师:这语文百花园的知识可丰富呀,我相信你们在里面一定学到许多知识呢。
二、游玩“识字园”(学习第一题)1.出示多媒体课件——识字园(师:瞧我们来到了语文百花园中的识字园了,里面的汉字真有趣呢,咱们进去看看吧!
2.(出示课文插图),认认说说,仔细观察图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同桌互相说说;(2)指名说;(3)齐说一遍。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字像什么?(在学过的课文中,电视里、报纸上……)4.师归纳:同学们说的这些汉字都是象形字,古时候的人呢,就是根据这样的符号记录所看到的东西,这些符号已经变成了现在的汉字了。5.利用拼音读准字音,自由读几遍。6.用这些象形字组词、说话。
7.老师小结,一边用手势一边说同学们识字顶呱呱。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三、猜谜宫。(学习第二、三题)1.出示多媒体课件——“猜谜宫”图,师引入:哟,我们前面是猜谜宫了,我们一起参加猜谜语游戏好吗?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摘果子”师引入,这里苹果丰收,请你们帮忙摘果子,苹果树上的字谜,如果你猜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你会说哪个就说哪个。
②指名回答。
③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文第二题,齐读一遍。
④老师小结:刚才通过猜字谜,认识了很多生字,也复习了不少字,所以说猜字谜是一种很好的记字方法。
2.出示多媒体——猜节日名称,师引入:猜字谜你们顶呱呱,猜“节日”名称有没有信心呢?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文第三题内容。
①自由找小伙伴说说。
②指名回答。
③齐读一遍。
④说说你还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哪些节日。
⑤做游戏,摘果子。(出示挂图,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苹果树上的日期,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就摘下来,把苹果上的日期,猜出来是什么节日写在卡片上,再把苹果和卡片一起拿上讲台来让同学评一评)⑥老师小结。
四、读书小天地(学习第四、五题)1.出示多媒体课件——“读书小天地”图:师引入:我们闯过了谜宫,又来到了读书小天地了,大家想不想读书学知识呢? 2.出示多媒体课件——读一读,背一背《人有两件宝》
①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同桌相合作读,两个人互相读给对方听。
③思考:人有哪两件宝?说说双手和大脑有什么作用? ④背诵儿歌。
3.出示多媒体课件——读一读,《数星星》,有一位小朋友正在数星星呢,你们想不想和这位小朋友一齐数星星呀?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读一读《数星星》
②自由读短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注意“星星”的“星”字和“眼睛”的“睛”字要读轻声,读准“数、眨、三、四几个字的声母。
③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去游玩了语文百花园,收获真不少,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就会有新的发现,老师希望你们做语文百花园的小主人,收获更多的知识。
第二课时(略)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语文百花园一”的“能说会道”——说说心里话。
s版一年级上册《花朵》案例设计
江西省崇义县城关小学 邱桂英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到美好。
3.会认“花、朵”写七个生字及组词,含写“火”“我”字。
二、设计思路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让学生享受朗读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火”“我”字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
几种常见的花朵课件;带拼音课文和去掉拼音课文内容课件;布满星星的夜空课件;焰火燃放的情境课件;学生们玩耍的情境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运程:
一、情景进入,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花朵课件,说出花朵的名称,感受花的美。
师:这些花美吗?它们都是些什么花?(菊花、向日葵、水仙、牡月)对,这些花都是花朵,揭示课题:(板书:1.花朵)2.你们还见过哪些花朵,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师:同学们说的桃花、梅花、月季花等许多漂亮的花、我们都说它是(指课题)生齐:花朵。
3.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三种特殊的花朵。请翻开书,自己读一读,就知道这是什么花。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能告诉老师这三种特殊的花是什么?(板书:星星、焰火、我们)2.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3.指名读。
三、指导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
1.课件:环节①有拼音的课文;环节②去掉拼音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认读。
②去掉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把要求认的字和会写的生字读正确。2.老师示范读,学生比较,感受(感受老师读,有停顿更好听)3.再读课文:认识逗号、句号。
师: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告诉学生逗号是在句子中间的停顿,句号是一个句子说完了就在后面写一个句号;一个句号就是一句话。
4.让学生感受逗号和句号的作用。(比较没有标点的句子读起来难受不好听;标上符号后句子读起来顺畅、好听)例句: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老师一口气读完,提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问: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标上逗号和句号读一遍。
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让学生感受有逗号和句号后读起来顺畅、好听)5.老师带读一遍,跟着读一遍。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四、指导背诵、朗读感悟。1.分组朗读句子(一组读一句)2.指导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句子:
师:你们见过晚上的夜空吗?是什么样的? ②出示夜空的课件:
师:什么在夜空中一闪一闪,像什么?然后闭目背一背
③指名背、齐背。
师:你觉的有星星的夜空美吗?你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3.自学第二句:
①指导读句子:
师:你们见过焰火吗?它像什么? ②出示课件:焰火燃放的景色。(帮助学生体会背诵)师:多美的焰火呀。燃放在夜空中就像花朵一样。
③指名背,齐背。4.朗读体会第三句:
①齐读句了:
②出示课件:学生在操场上玩耍的情境。
师:同学后看,谁在操场上玩?玩的开心吗? 告诉学生:我们在祖国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可爱的象花朵一样,所以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通过画面闭目感受背诵)③全班齐背。5.背诵课文《花朵》
小组同学互背→齐背→板书“→”符号,然后围着课题画一朵花。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6.今天晚上同学们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略)
2共同的家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儿歌。课文把蓝天比做白云的家,把土地比做禾苗的家,把树林比做小鸟的家,把大海比做鱼儿的家,把地球比做我们共同的家,既传授了知识,又渗透了环保教育。课文可读性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时,要以读为主,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等十个生字,会写“土、大、云、禾”四个字。认识“”基本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3.在学习中体会到要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具准备】
蓝天、白云、土地、禾苗、树林、小鸟、大海、鱼儿、地球的课件(或图片);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出示课题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1.插放课件,师旁述: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一望无际的土地上长着绿油油的禾苗,那大片的树林是小鸟的乐园,它们正叽叽喳喳地歌唱。碧蓝碧蓝的大海里,成群结队的鱼儿正在欢乐地游着。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2.板书“共同的家”,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词(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要求声音响亮、字音准确、注意停顿。)
2.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4.再现引入新课时的课件(或图片),想想:
(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
(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体会蓝天、土地、树林、大海分别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
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对我们的家?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要乱砍树木,不乱捕食动物,不污染水源等。弄脏了、糟塌了地球,我们就会失去可爱的家。)
四、练习背诵,积累词语
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五、课外作业
把课文背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附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指名背诵课文。2.认读生字词。3.提出本课学习要求。
二、练习,拓展思维
1.用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树林是的家。
是鱼儿的家。
蓝天是的家。
是羊群的家。
泥土是的家。
是的家。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
(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
三、书写,学会生字
1.读一读要求会写的字,再按要求自学:
(1)共有几个要求会写的字?哪些笔画是以前学过的,哪些笔画是新出现的?
(2)哪些字笔画最多,哪些字笔画最少?数一数每个字分别几画。
(3)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看看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小组交流,互相说说。3.指导书写。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1)观察,说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在田字格里边念笔顺边示范。
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3)指导学生先描红,再独立书写。
四、扩词,积累运用
(1)扩词。
土:泥土 土地 沙土 土壤
大:大方 大人 大小 大家 大哥
云:白云 乌云 云雾
(2)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3)你从这课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填在花篮里。
(4)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03学校是乐园
【内容简析】
前面两篇课文都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的,而这篇课文以散文的形式出现。课文共有两个自然段和两幅对应插图。第一自然段讲在学校里大家一起学习,亲亲热热;第二自然段讲在学校里大家一起游戏,快快乐乐。学习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校是乐园,在学校里有老师,有同学,大家在一起学习、游戏,是非常快乐的。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校生活,体验课文的情境,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学、校”等十个字,会写“习、乐、有、同”四个字。认识“”基本笔画。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自然段。体会学校是个乐园。
【重点难点】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学校是乐园。
【教具准备】
反映学校学习、活动两方面内容的课件等。有田字格的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设计流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亲亲热热地学习。在课间又可以和同学们一道做游戏、画画、讲故事。你们觉得在学校里过得愉快吗?
2.播放校园环境,及老师与同学们一起上课、游戏的课件。
师:看到了美丽的校园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游戏的场面,你有什么感想?
师:是呀,学校是个快乐的地方,所以我们说,学校是乐园。(板书课题。)3.读题,释题:“乐园”指什么?(快乐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不会读的字先读上面的拼音,或用笔画出来,问问老师或同学。
2.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不会读的字。3.投影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4.小组合作读课文,每人读一遍,看谁读得又对又通顺。5.个别读,示范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2.认识自然段。
(1)告诉学生:课文有两句话,但这两句话不是连在一起的。每一句话的开头都空出两个字的位置,这样一句话也就是一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用铅笔标出“
1、2”自然段。
3.选择一个自然段,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直到你认为把这个自然段读通顺了为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止。
4.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选择读的自然段读给对方听,互相评一评,然后再说说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5.指导朗读体会第一个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想想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我爱我们的学校;大家在一起学习,亲亲热热。)
(3)怎样学习才是亲亲热热?应该怎样读这个词?(亲亲/热热,读得轻柔些。)
(4)我们该怎样读这段?(注意读好“爱”“一起”“亲亲热热”这几个词,读出对学校爱和喜爱学校生活的感情。)
自由练习读
指名读、评议
范读
齐读。6.指导朗读体会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插图课件(或看课文插图)。
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在操场踢足球、做游戏,他们玩得多么快乐呀!)
(2)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读。
(3)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些什么?(了解“快快乐乐”是指十分高兴;愉快开心。)
(4)我们读这段时要读出怎样的心情?(快乐。)
(5)指导朗读第二段,注意读出快乐的语气。
(6)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学校里有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7)小结过渡:是啊,我们的学校也是处处充满快乐,是个乐园,我们也要爱自己的学校。
(8)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爱自己的学校呢?
(可从纪律、学习和保护环境卫生、美化校园等方面说。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小组代表说。说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
四、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认读生字,并用新学习的生字口头组词。认识新笔画“提”。
2.自学生字,观察“习、有、同”这几个生字各有几笔,在田字格中占据什么位置,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再按笔顺书空,然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这三个字都有笔画“ ”。)3.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示范——学生描红——独立书写。5.把你喜欢的词语采摘在词语花篮里。
五、巩固练习
有感情朗读全文。
s版一年级上册《雨后的森林》教学设计
福建省建瓯市瓦布第一小学 张琼秀
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想像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朗读指导、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伞、红”等八个生字,学会“木、开”等五个生字,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丈。3.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4.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5.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样子。
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爱
教具准备:
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大树爷爷”:小明友们,你们好,今天,我想送一件礼物给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猜猜是什么?)
师:大树爷爷拍了一些照片,想请小朋友们欣赏呢!哦,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森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林图片),引出课题。读题。
大树爷爷告诉我们,它已经把图片印在我们的课本上了,大家快来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认生字词。
1.提出要求,轻声自读课文,把每个字音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
学生读课文。
2.有没有不识的字宝宝呢?(课件出示字宝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我朋友吗?)它可要下去看看,它给谁带采了惊喜。(把卡片分发给学生。播放《找朋友》歌曲)3.(课件出示字宝宝:谁是我的好朋友,把我介绍给大家好吗?)
学习“伞、红、果、叶、图、画、祖、国、木、开、水、耳、雨”等字。
(请手执生字卡的小朋友到台前来介绍:我的朋友是……)
教师将生字逐一贴到黑板上。
引:调皮的生字宝宝一个一个地跳到黑板上来了。它们站在一块,想考考大家,能不能认出它们。
随机指读生字。
男女同学轮流读。
全班齐读。
4.课件出示两个字宝宝。(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们交朋友?)
学习“小伞、红果、绿叶、图画、祖国、木耳、下雨、撑开、水珠”等词读词(带拼音)
去掉拼音读词。
齐读。
开火车读。
(你们的火车开得可真快,把字宝宝全给拽跑了,它们躲到哪去了。原来它们全都跑到课文里去了。)课件出示带课丈的图片。
三、细读课丈,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大声读、轻声读都行、喜欢的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读。)
2.个别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边想,雨后的森林里有什么漂亮的景色?
四、导读课文,读中感悟。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雨停了,雨停了”(从天上的彩虹和太阳引入,读出兴奋的浯气。第二句语调应比第一句高。)指导读“雨停了”这两句。3.指导朗读中间四句话。
(根据学生的描述川页序,课件出示蘑菇、木耳、红果、葡萄的特写图,相机板书与贴图)
让学生根据“撑开、挂满、枕着、滴着”这四个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表演。
大森林向我们展示了这么美的画面,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能把森林读得更美。愿不愿意把这四句美美地读一遍。(课件重新出现带有四句话的画面。)
全班齐读。
4.理解课丈的最后两句。
朗读最后两句话。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彩色的图画,是祖国的宝库?
相机板书
宝库里还会有哪些珍贵的东西呢?
森林那么美,那么可爱,我们应该怎样读?谁能把森林的美和可爱读出来?(强调读出“彩色及宝库”二词)
5.朗读全文。(课件回到首页)你们愿意把整首诗朗读表演给大树爷爷欣赏欣赏吗?
五、拓展延伸,想像积累。
引:大树爷爷看得可开心了,他还邀请了森林宝库中的一些宝贝们来呢?瞧;
(课件出示小鸟,小鹿、小野花、小猴)大树爷爷想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当小诗人,为这首诗歌补写上几句,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现空行诗句)
生看图编诗句。(师引导学生从拟人化方面编)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编出图外的诗句。
弹性预设 把握生成
——《雨后的森林》教后反思
福建省建瓯市第一小学 张琼秀 1.引言
“教与学”的关系非常复杂。每一堂课上,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都应是“教大于学”,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但往往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没有很好地地把握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所以出现了“教等于学”、“教大于学”的情况。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受限,师生的共同发展受到阻碍。2.问题的提出
上完一堂课后,心中存了不少尴尬。匆匆忙忙的一堂课,暴露了本人在教学实际中,对学生的学况掌握情况等多方面缺乏及时应对预案的问题。对于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情境及导语的设置,课件、教具的准备,教者颇费了一番心思,却由于疏忽没有给任教班级的老师学生一个较好的心理准备,加之多媒体设置问题。致使学生在懵懵懂懂而又松懈等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课堂效果不大理想。
而后,在生成的实际中,教者又发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阅读课文,这是他们从汉语拼音到阅读课转换的第一篇,由于缺乏必要的预习、字词方面掌握不大熟练。阅读、朗读的一些最起码的要求没有达到,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在点拨朗读方面中颇费了一番口舌,也就有了“多讲”之嫌。在课堂中的度把握得也不够,想放开让学生在同桌中、小组中去读,或让他们自读自悟,但上课初始时他们同桌互读的状态就不容乐观,没有掌握好一定的读书方法,教者在担心阅读效果的前提下,于是便出现了“收得太紧”的现象。只受限于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不够。换言之,“预设”的弹性不够,生成的把握不到位。3.反思与讨论。
教学前的设计是生成的一般指导,生成的情境,生成的结果要靠教师进行调控。它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特别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等因素的积极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它需要教师冷静地分析、灵活地运用。首先,要把握好生成的起点。它是最为基本的、前提性的条件,也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这是生成的基点,也是生长点。备课,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整体发展情况。如果在课前就能对学生的阅读状况、阅读水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对教学的实际生成就有了一个充分的估计。针对学生读的状况就会有一个应对的措施。如自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阅读方法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接触阅读课文的初始就能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在生成中就可以把这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来实现。
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读文本是基础。学生因读而发现领悟;教师因读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而认识把握。如果不让他们充分读书,他们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只能是盲目和无的放矢的。如果没有学生的读书,或者没有充分地读书,那么,无论教师如何引导点拨对于学生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效果,更谈不上师生互动。但对学生充分读书的度的把握,我们又不能不正视。这个度应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阅读时间上要充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其次是读通读懂,能够挖掘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从书中读进去又读出来。没有学生自己的感悟,过多的讲,即使是再精彩的演说也不能使学生进入状态。因此,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悟,不应把自己的一些体会、感受强加于学生对课文的体验中。
在预设缺乏弹性的课堂中,生成的动力不足。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面不够大。一般情况下,它只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并且是以教师和全班同学交往为主的单向交往,学生接受来自他人的信息和同时向他人发出信息量较少。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面较窄、在交往中容易出现无法进八状态的情况。也就是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缺乏生生之间的互动。在预设中对这些生成性情况都应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及时进行调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语文百花园二
【内容简析】
本次语文百花园有三项内容,一项“语海畅游”,是识字、写字、学词方面内容,一项是读背诗歌,一项是口语交际。这些练习既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识字,又扩大了识字量,既注重了语言的积累,又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爱说,会说,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巩固八个生字,掌握“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书写规则。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2.认识“自行车、小汽车”等词语,并认识相对应的事物。3.读读背背两首诗歌,感受大自然的可爱。4.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重点难点】
借助个体事物认识词语,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教具准备】
挂图,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
师出谜面:“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是什么?(画。)
二、学习“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2.分小组读,互相正音。
3.熟读成诵。每组第一个背出来的奖励一面小红旗。
三、学习“语海畅游”第三题
1.提示学生看课文插图,仔细观察:图上有哪些景物? 2.出示本题的词语卡片,先看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3.把词语卡片贴在图中相应的景物上,然后带大家认读。4.把练习里的词语和相应的景物连接起来。
四、学习“语海畅游”第二题
1.我们的大自然很美,我们的城市也很美,你看车辆来来往往,真是一幅美的图画呀!——出示插图。
2.你都认识这车辆吗?说说看。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3.自由读读这些词语,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或问问同学。4.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让生上讲台拿卡片带读。)
5.做游戏,把生词卡片发给学生,老师读词语,学生拿着相应生词卡片贴到图画里。
五、学习“语海畅游”第一题
1.认读田字格里的字,用手书写一次,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书写“先横后竖”的字。
①说说“
十、木、开、雨”的书写笔顺。
②告诉学生:这些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
③在田字格中按笔顺书写这几个字。3.指导书写“先撇后捺”的字。
①说说“
八、人、禾、大”的笔顺。
②告诉学生:这些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撇后捺”。
③在田字格中按笔顺书写这几个字。
六、汇报收获,布置作业
1.说说你在这节课里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背诵《画》这首诗歌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这一课的内容是能说会道:我想和你做朋友。
一、唱(或播放)《找朋友》这首歌,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一起唱吧。2.你们想找自己的朋友吗?这节课我们来找找自己的朋友吧!
二、阅读口语交际材料,了解训练内容
1.自主阅读课文的文字,再看看插图。想想你了解了哪些要求?
2.小组讨论:“朋友”是指什么?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应互相帮助,有快乐一齐分享;有忧愁共同分担,有困难一起面对,想办法解决。)
三、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东坡语文 东坡语文 1.放教材中两个同学进行口语交际的课件,然后说说:
①谁和谁做朋友?
②他们说了些什么话?
③说话时,他们的态度、声音等是怎样的?
2.你准备找哪个同学做朋友?想想为什么要找他(她)?准备和他(她)说些什么话?
3.想好了,就去找你的伙伴吧,互相说一说,交个朋友。(可以多找朋友练习。)4.分成若干小组,互相演一演,评一评,看谁说得好。5.自荐面向全班同学表演,大家评一评。
四、总结收获,快乐游戏
1.说说通过交朋友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小结,提出要注意的问题。
3.再播放《找朋友》这首歌,让学生边唱边跳。(学生围成两圈,并且面对面,边唱边拍掌,唱到敬礼、握手之后又移动一个位置,换了新朋友,再唱一次。)
5.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 篇五
作者:jpxxw来源:发布时间:2011-3-26 19:43:31发布人:jpxxw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关键词设置: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林海》教案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爱之情。
课文从作者进入原始森林的感受写起,依次写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特点以及由这些景物产生的联想,最后讲参观林场的见闻、感受。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美,并了解自然资源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二是引导学生欣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本课的重点是讲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
大兴安岭的景物,先讲“岭”。“岭”的主要特点是温柔。这一特点是通过同秦岭的对比突出的。“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云横秦岭”,都描写了秦岭的高大、突兀、险峻;而大兴安岭的岭,却“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岭”的另一个特点是连绵不断,形态各异:“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再讲“林”。林的显著特点就是像大海,因此称之为林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突出了林海的一望无际和苍翠碧绿。“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又“像海边的浪花”,进一步突出了林海的特点。然后讲“野花”。野花的特点是种类多。“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可见野花的种类非常之多。最后,作者把大兴安岭比作一个温柔、美丽的姑娘,说它“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显然是对大兴安岭景物的综合,渗透着作者无限的喜爱之情。
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作者概括为四个字:亲切、舒服。“亲切、舒服”,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写作者亲眼看到大兴安岭,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树时。由于大兴安岭跟自己印象中的“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的岭截然不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然会使作者产生一种“亲切、舒服”的感受。第二次是在描绘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然后讲由这些景物产生的联想时。大兴安岭的景物不仅可供人观赏,它还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可见,大兴安岭的景物已同祖国建设结为一体,想到这些,作者觉得大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心中自然感到亲切、舒服。第三次是在参观林场后。参观林场之后,“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这是因为在林场看到了“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不仅伐木取材,而且造林护苗,使林海万古长青。
二、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珊瑚、椽柱、桌椅、广厦、伐木、综合、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大兴安岭,了解其位置。如有可能,找几幅大兴安岭和秦岭的图片,以便从感性上认识两者的不同。
2.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感受大兴安岭那种特有的温柔的美。
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语句表述的意思。如,“云横秦岭”,指的是云在秦岭的半山腰,可见秦岭山势之高。其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更应指导学生理解。教学时不必讲比喻、拟人等名词术语,而要让学生从内容上具体体会其中的“海洋”指什么,“白色的浪花”指什么,为什么说兴安岭会打扮自己。在理解这些语句的意思时,还要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误解。如,课文拿秦岭同大兴安岭对比,主要是为了说明大兴安岭给人一种温柔、亲切的感觉,不像秦岭那样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作者丝毫没有贬斥秦岭的意思,因为秦岭的雄伟、险峻也是一种美。
其次,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时候,还要启发学生想象语句所描述的情景,如,“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是什么样子,“海边上”“泛着白色的浪花”是什么样子,“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是怎样一幅画面。要力求让学生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一幅图画。
再次,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加强诵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是感受景色美、语言美的主要途径。朗读本课,有些地方需要教师略加指点。如,“大兴安岭这个‘岭’,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读这一句时,两个带引号的“岭”和“大”要略加强调,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大不一样”和“不大一样”是不同的。“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这句里的六个“的字结构”形成三组对比,每一组在朗读时,语气、音调应略有变化,以突出岭的形态之多。
3.语言质朴而优美,是老舍先生作品的一个特点,也是本课的一个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美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语言美的主要途径是朗读、背诵和抄写。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一些段落,抄写一些优美的语句。
4.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可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到三次讲到“亲切、舒服”的句子;然后,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的感受的;最后,让学生把三次感受联系起来,认识到这三次感受虽然都是“亲切、舒服”,但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深刻。
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究课文,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养成与同学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陈述自己意见的习惯。题目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举例性质,可以启发学生再提几个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讨论时,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只作为参与讨论者的看法,不要让学生当作唯一的结论。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这句话,显然是把兴安岭当作一个温柔而美丽的姑娘来写的:穿着碧绿的上衣,银白色的裙子,五颜六色的绣花鞋。这样写,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从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思考·练习”中的选做题,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的,不必统一要求。学生只要用简笔画把秦岭与大兴安岭的不同特点表现出来即可。如:
5.本课的生字“厦”,在这里读shà,用在地名“厦门”中读xià。“伐”,注意不要写成“代”。
下列词语解释只供教师参考,一般不宜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
孤峰突起: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盛气凌人: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许许多多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
兴国安邦:国家兴盛安定。
6.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zhchshr”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chsh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chishi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重难点:
区别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hchshr”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hchshr”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学生:“zhchsh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学生练习读,教师及时纠正。
6、出示“zzh;cch;ssh”对比练读,让学生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学生说说即可。
三、正确书写“zhchshr”四个声母
1、让学生自己观察“zhchsh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zhch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zhchsh”,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zhch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
5、教师指导书写“r”前,先请学生观察占格位置,看书上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
6、教师范写“r”。要提醒学生注意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边向右写一弯笔,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一样。
7、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8、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书写好的、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大家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你们能运用以前学习字母的方法自己学习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附板书设计第8课zh ch sh r
zh ch sh r
7.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导语设计老师这几天遇到个难题,同学们愿不愿意帮我想个办法?(愿意。)是这样的,有个同学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考什么清华北大,学不学无所谓。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生回答)其实,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15课《孙权劝学》,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一、资料简介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
2、关于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3、关于孙权: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本文写的是孙权劝说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要浏览群书,广泛学习的事。
4、关于五经:《春秋》《诗》《书》《礼》《易》
二、认定目标
三、导学达标
(一)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1、老师先给大家朗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字音及停顿。(师背读)
2、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流利的背诵课文?(想)其实这很简单,只要我们把文章的字音、停顿、文意弄清楚了,再加上反复诵读,相信同学们会比老师背得都好。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好,下面就从第一步开始,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
3、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为他在读音、停顿方面作出评价。
(指名学生读课文。)
4、刚才大家评价的不错,接下来我们再一块儿读一遍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二)、二读课文,读懂文意
1、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大家借助课下注释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独立完成,大家可以一边读一边翻译,有不会的.先标出来。
2、看一遍了吗?请大家把自己不会的内容前后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解决?
3、大家还有不会的吗?提出来咱们共同探究一下。(可让学生互相解答解决疑难句子。(要把关键字词译出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怎样解释(调)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留)③“但当涉猎”怎样解释?(替)
④孰若孤?(替)⑤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补)
提示:文言文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4、翻译了一遍课文,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课文朗读一遍,再体味一下文意。
(三)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读懂文意,这是学习古文的基础。而真的要把一篇文章流利的吟诵出来,还需要读出文章的语气。对于不同文章,我们读出语气的方法和途径是不同的。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我们要读出语气,就应该在人物的语言上多下功夫。
下面就请看孙权的的这几句话,大家结合孙权的身份,结合句中的标点符号和语气词体会一下并试读出来。
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点拨:“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豪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我们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内心的展现,我们通过孙权对吕蒙的这一番既严厉要求又饱含关怀、苦口婆心的劝告,可以看出孙权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孙权的性格特点:孙权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3、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老师提示的方法,注意人物的身份,结合文中的标点符号和语气词,体会一下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又应该是怎样的语气呢。
鲁肃:爱才、敬才惊讶吕蒙:听取别人意见自豪
四、联系课文,延伸拓展
1、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以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
2、(老师为大家搜集了几则关于读书的名言,请同学们读一读并记住它)
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修身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五、积累巩固
学习文言文,我们还要把它积累下来,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下面利用最快的时间把这篇短文背下来,看谁记的最快?开始!
六、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方仲永与吕蒙相比,恰恰相反,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请同学们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方仲永巧遇吕蒙,他们会演绎出怎样的一段故事呢?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板书孙权劝学
孙权劝吕蒙赞鲁肃
8.小学语文第一册家 教案 篇八
华润小学 郑珍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汉字,认识笔画“L”。2.理解课文,渗透爱大自然,爱集体,爱祖国的教育。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生字要求。
三、教具准备:
1.生词、生字卡片 2.写有全文的小黑板 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感知家的温暖
孩子们,我们每天放学都要回家,回到家里,我们可以做好多事情:读书、写字、看电视、和爸爸妈妈做游戏„„肚子饿了,可以吃到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累了,可以睡在自己暖和的小床上,我们的家真温暖。其实,不光我们有家,好多好多东西都有自己的家,它们的家在哪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家》。它就藏在书的17页,请打开书。
二、读通课文,认熟生字 1.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你会读这首儿歌吗?自己读书,遇到困难可以问同桌问老师。强调指读儿歌。
(2)齐读儿歌。
2.指导看图,认识词语(出示多媒体),认识生字。(1)师边指导看图边叙述,相机出示词语(“家”组词语)头上是美丽的蓝天,蓝天下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旁边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在清清的小河旁边是一片松软的泥土。认读词语,齐读,男女生轮读。(2)继续看图,引出家庭成员的词语。
在蓝天里住着谁呢?(白云)说话训练出示文中句子:蓝天是白云的家。在树林里住着谁呢?(小鸟)说话出示句子:树林是小鸟的家。在小河里住着谁呢?(鱼儿)说话,出示句子:小河是鱼儿的家。在泥土里住着谁呢?(种子)说话,出示句子:泥土是种子的家。认读词语,齐读,开火车读,注意正音“是”“种”“林”。(3)把词语带出家门,识词,识字。
出示词语卡片,齐读、开火车读,再一个个读,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正音,扩词,你怎样记住“种”、“林”、“天”等?(4)巩固生字
a.词语里的字娃娃太淘气,趁你们没注意逃了出来,它们想考考你,有问题吗?注意别叫错了名字。
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注意正音。
b.字娃娃该回家了,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圈出来。
3.指导写字,认识新笔画 “ L” 范写、生书空、书桌、书手
三、细读全诗,领悟内容,拓展思维训练
1.师:咱们到“白云”、“小鸟”„„的家里去看看好吗?看图,引读前四句诗。
2.讨论、交流
(1)为什么蓝天是白云的家?你觉得白云的家怎么样?你能把这句读得美一些吗?蓝天里还住着谁?
(2)为什么树林是小鸟的家?树林还是谁的家?(3)为什么小河是鱼儿的家?小河还是谁的家?
(4)为什么泥土是种子的家?多媒体演示种子的生长过程。3.领悟末句,升华情感
(1)师:你有家,我有家,白云、小鸟也有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她是谁呢?(祖国)多媒体出示句子: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a.齐读句子 b.点出“祖国”、识词、识字 c.再读句子(2)读了这两句话,丁丁有两个问题要考考你: 多媒体出示地图、国旗,提问: 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 我们的国旗是什么?(3)感情朗读这两句。
(4)渗透爱大自然、爱集体、爱祖国的教育。
“白云、小鸟„„”它们的家很美,我们的家也很美,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家呢?你能说一说吗?
四、感情朗读全诗,可加上动作
五、背诵全诗
一年级语文《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练说一句话,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识字、写字、理解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爱家情感
1、前几天同学们发给老师的家庭生活照片老师挑了一些,配上了音乐,你们想看吗?播放吉祥三宝配乐,学生在家里幸福生活的照片。
2、看了这些照片,想想你们的家,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下——
家是爱的港湾,是最温暖的地方。有家的地方就有快乐,就有幸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趣的小诗,看看里面都写了谁的家。
师板书:“家”。一座大房子,宽敞又明亮;一条长板凳,横在屋中央;奶奶坐旁边,爷爷坐中间;爸爸妈妈坐左边,我和哥哥坐右边。
二、感知全文情境识字
1、媒体动画朗读课文。
2、你们想读吗?拿好书,(课件出示:读书姿势)和屏幕上的同学比一比,谁的姿势最端正。
要求:自由拼一拼读一读,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地方多可以读几遍。
3、谁愿意为大家朗读?
4、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看书跟我读。
5、(课件)带有生字的词语从课文中走出来了,认识他们吗?
6、它们把拼音帽子摘掉了,谁还认识他们?自己先试读一遍,读好了老师请你当小老师领大家读。小老师在哪里?
红色的字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你是怎么认识他们的?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
7、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们可真是又聪明有爱学习的好孩子。
8、生字宝宝看到同学们能认出他们非常高兴,从屏幕上走出来单独和大家见面,我们一起认一认吧。
读的真不错,想不想开火车读?火车要往哪里开?
三、初读理解:
生字宝宝已经是你们的好朋友了,他们回到课文中,有了他们的帮助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有进步,看着大屏幕读读试试吧?
课文有几句话?
出示第一句话:
这句话都写了哪些小伙伴的家呢?板书
老师这里有些词卡,谁来帮他们找到家?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积累。
1、同学们帮小伙伴们找到了家,他们在家里做什么呢?我们去看一看。课件逐个出示。
2、这些小伙伴在家里生活的都很——快乐,幸福,开心。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第一句话。
3、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幸福的家。这些幸福的小家呀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大家,这个大家庭就是——(卡片)它是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国家。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课件出示地图)简称中国。
4、我们一起听一首小朋友们歌唱祖国的歌,放松一下,可以边听边唱边跳!《娃哈哈》歌曲视频,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同学们,在祖国的怀抱中,你们就像小花朵一样成长,是多么地幸福、快乐,你能把幸福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吗?出示课文。
5、同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合作读课文,如果能背下来再试着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6、老师感受到你们的快乐了!现在我们来观看一组图片,仿照课文说话,看谁说得好,声音响亮。
出示课件:()是()的家。
你还能想到()是()的家。
四、写字
田字格是谁的家呢?
怎么才能写好看呢?示范边写边说,师生共同评价,修改.四、拓展作业:
9.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教案设计 篇九
教学目的
1、学习“行道树”――这无私奉献者的精神。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那么,我们的生命,已经经历了十几个春秋轮回,那么,你能说说你的生命经历了哪些第一次吗?那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来和大家分享。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同学们说得真好啊!第一次远行,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但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子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能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或许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2、朗读课文。
3、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2)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你能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吗?
(3)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第一次”是无益的,那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4)人生的第一次许多,本文也提到很多第一次,详写了哪些“第一次”?这对我们以后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三、合作探究。
出示问题: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彩”?
四、体验反思。
10.第一册《春》初中一年级教案 篇十
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2.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以上教学重点中,第一点与第二点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方法之一:“读-讲-读-赏-读”。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遣词用语的妙处。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实例赏析,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情。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方法之二: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其次是师生相互质疑。
让学生评述课文,这无疑是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形成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媒体设计
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可借用音响媒体,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冬春比较的画面。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这样导入课文有如下作用:①帮助学生回忆获得春天时的美好感受,为课文教学做情感的铺垫;②轻松自然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â)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 黄晕(yùn)蓑(suō)衣 巢(cháo)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舒活:舒展,活动。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b.整体感知: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画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设计说明:1.扩大识字量,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铺平道路;2.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设计说明:1.培养默读习惯;2.让学生“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一。该设计要求老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的问题应尽量让同学自己解决,学生需要时,老师给予点拨)
学生不懂词句举例:
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体现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⑥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注意:学生还可能提出许多问题,如是词句方面的问题,应力求满足学生;如涉及比喻、拟人方面的问题,也应该在这里解决;如属其他方面的问题,应告诉学生以后解决)
3.齐声朗读课文。
要求:①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②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设计说明:①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②让学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4.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设计说明: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印象;②肯定成绩,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①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请说出理由,下一节课交流)
②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1-5段;
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设计说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规定与鼓励并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习课文
1.齐声诵读课文
2.讨论: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试说出理由)
第2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再说,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段:春草图。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第4段: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遍地;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这一节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鼓励)
11.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 篇十一
教学重点: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h ch sh r”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学生:“zh ch sh 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学生练习读,教师及时纠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对比练读,让学生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学生说说即可。
三、正确书写“zh ch sh r”四个声母
1、让学生自己观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zh ch 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zh ch sh”,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zh ch 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
5、教师再写哪笔? 指导书写“r”前,先请学生观察占格位置,看书上的笔顺,先写哪笔?
6、教师范写“r”。要提醒学生注意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边向右写一弯笔,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一样。
7、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8、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书写好的、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大家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你们能运用以前学习字母的方法自己学习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书中三幅图,问: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图下的音节
zh* ;ch2; sh& zhu#
3、学生自己试读。
4、同桌互相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拼读中的错误,指导好三拼音节。
6、开火车读。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读四个声母“zh ch sh r”,提醒学生读时要注意轻短些。
2、出示四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
4、教师强调:借助“zh ch sh r”的音,再读得长些、响些就是“zhi chi shi ri”的音了。
5、教师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
6、出示“zi ci si ”与 “zhi chi shi ri”的发音进行比较,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7、开火车读。
四、学说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把你会读的音节画下来读一读。
(3)自己试着读儿歌,把读不准的音节画下来。
(4)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可以提出读不准的音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5)同桌互相帮助读儿歌。
(6)结合图,请学生读儿歌。
(7)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zh ch sh r”,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习了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真棒!
【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劝学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自己去吧》教案06-27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评课稿10-09
语文一年级第一册复习试卷06-08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听写材料07-07
语文主题学习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10-22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第一册)教学工作总结10-23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第2课《海燕》 教案.doc08-01
语文第一册复习教案08-19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案设计12-15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