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自查报告(精选15篇)
1.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自查报告 篇一
XX县人民医院落实医疗安全管理、规范临
床用血自查报告
XX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为做好十九大期间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和血液安全和保障工作,防范医疗安全风险,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按照要求,我院于X月XX日组织全院中层以上干部职工学习了国家医政医管局XXX副局长在“十九大期间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精神,并针对医院安全管理及临床用血管理深入各临床、医技科室开展了自查整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保障。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落实组织保障。我院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XXX院长为第一责任人,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我院建立了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质量保障体系,由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医务科组织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重点对临床医疗、临床护理、门急诊、院感、药事、影像等方面加强管理,定期检查考核。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提出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并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二)强化内部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投诉和信访处理制度,加强医患交流,多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和谐医患关系,化解本不该有的矛盾,把无法化解的医患纠纷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教育会议,与各科室签订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定期召开质量控制相关会议,认真研究分析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行质量讲评,有效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二、严抓医疗质量控制。
(一)推进“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工作。要求各科室集中时间,组织全体科室人员认真学习18项医疗核心制度内容,做到人人知晓,自觉运行和严格执行。在制度学习的基础上,各科室认真查找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落实核心医疗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体制机制、技术、理念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整改措施。质控科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指导,督促各科室认真自查。
(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医院建立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管理,用《诊疗常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执行每周一次的业务大查房、每月一次的行政大查房和节假日院长、职能科室、科主任巡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强化各环节质量检查工作。每月不定期到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质量检查,对各科室临床危急值实行动态监管,开展绿色通道,细化会诊转诊流程,增强科室之间合作意识。抽查运行病历书写质量,如病历完成的及时性、各项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三级医师查房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围手术期医疗文书的书写等,抽查医技科室检查报告书写等、及时反馈查出的问题,及时督导改正。
(四)强化终末质量检查工作。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每月对各科病历质量进行检查,抽查每一份病历,对发现问题的病历进行认真总结、分析、评价,将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整改。对临床各科室除病历外的医疗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如业务学习情况、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科室周质控工作记录、危急值处理等。
(五)强化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我院制定了院感控制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随时督查,层层签订了责任状,科主任、护士长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院感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运送、暂存处理工作,加强了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感染事件发生。
(六)加强药事管理,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我院建立和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组织,职责明确,定期召开药事会,定期对院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公示,并严格执行基药有关管理制度,未使用过期失效药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对处方进行点评,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认真贯彻落实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临床科室签订抗菌素使用责任状,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做到合理用药。建立有效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程序,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完成了县卫计局下达的药品不良反应、器械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无药品重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加强了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高危药品等特殊种类药物的规范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上述药品的购置、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一年来无精麻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七)强化影像管理,确保检查质量和安全。全面加强了影像科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及预案;制定并严格执行影像标准操作规程、维护规程,并能有效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强化个人防护,投入了CT、DR,建立了远程影像中心、提升了技术水平,一年来无影像安全事故发生。
(八)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我院制定了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明确人员配置要求,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和措施。医院定期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务科及时协调解决各其医疗纠纷事件,改善医患关系,并针对医疗纠纷情况,认真进行了剖析,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处理预案》。
(九)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医务科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培训,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如何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及其医务人员自身合法权益,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科学合理抓好临床用血管理。
(一)严格遵守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和法规。一是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二是医院有临床输血反应处理规范和应急用血预案、采集血标本等制度与流程。
(二)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服务能力。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无非法自采、自供血液行为。一是输血科人员结构,房屋设备和仪器设备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二是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三是有急救用血的应急协调机制;四是每半年评价临床医师对供血管理工作满意程度。
(三)加强临床用血过程管理,强化人员培训。一是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医院对输血适应症有严格管理规定,定期评估与分析用血趋势,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科学用血;二是每年定期召开一次对临床医师、护士提供输血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四)落实血液全程管理。一是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我院有完善的用血申请登记、血液入出库管理、血液核对、血液储存制度;二是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有输血前的检查和核对制度,实施记录及时、规范,并保存;三是做好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有紧急用血预案。
(五)开展血液质量管理监控。一是有血液储存质量检测规范与信息反馈制度并得到落实。二是对血库领出血液进行检查核对。三是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四是有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五是我院制订、实施控制输血严重危害,如输血传染疾病、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方案,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记录,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六)落实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从未出现一例因输血引起的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一是落实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二是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省级相关室间质评。
(七)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操作。一是输血前向患者、家属或授权人告知输血的目的和风险,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二是对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三是《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理保存并定期进行督查规范性。
(八)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科工作人员均具有“XXX省医疗机构临床输血从业人员上岗合格证”“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技术上岗合格证”。2017年度1-6月份共输用悬浮红细胞351U,普通血浆8900ml,单采血小板17个治疗量。成分用血达100%,坚持合理储备血液,对输用血严格把关,不浪费和滥用血液。
XX县人民医院
2017年X月XX日
2.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自查报告 篇二
医疗不良事件 (Medical Adverse Events, MAE) 是指患者应用药品或医疗器械以后发生的与医疗目的无关的任何非预期的有害事件, 这些MAE可能与药品或医疗器械有关, 也可能与药品或医疗器械无关。MAE发生后不但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而且对医院声誉也可造成不良影响[1]。MAE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回避的现实, 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畅通的MAE报告系统, 能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 保证患者安全。MAE信息的共享化, 可为医务人员提供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平台, 同时方便、快捷的MAE报告系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MAE漏报率, 达到医院、医务人员与患者三者共赢的目的。与传统的纸质报告相比, MAE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实时、方便、快捷、易于监控的特点。近年来, 一些医院的医务人员相继开发了MAE报告系统[1,2,3,4], 各有特色。本文报告具有我院特色的MAE报告系统 (注:本文所指MAE包括医疗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等) 供同行参考。
1 系统需求与架构
1.1 系统建设需求
系统建设需求将功能模块上分为报告处理、查询统计、系统管理三个模块, 如图1所示。MAE报告的新建、审核、修改都在报告处理模块完成。查询统计模块对已通过报告进行分类型统计。系统管理模块管理用户相关信息, 以及系统的使用帮助。
1.2 系统开发环境
本系统基于Java 1.7版本、B/S结构开发、使用MYSQL5.2数据库, 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使用struts2.3.8+spring3.2 + hibernate4.0 整合开发。打印表单采用ireport5.1设计, 其可以转换为Word、Excel、XML、PDF格式。
1.3 运行流程
MAE报告流程图如图2。上报人员将报告填写完成后选择保存为草稿或直接提交审核, 若选择草稿可随时完善和补充后再提交。审核人员审核报告时若报告信息不达标可填写审核意见并退回报告, 系统将通知上报人员尽快修改。在某些情况下上报人员可能会因操作失误而提交了错误的报告, 此时可以选择废弃该报告。审核通过的报告将参与统计。
2 系统功能设计
2.1 用户权限角色
用户权限角色划分为三类权限:上报人员、审核人员、系统管理员。人员账号基本信息与电子病历系统同步, 保证用户在使用不同系统时始终只需要输入一个账号。
2.2 MAE基本信息表设计
MAE基本信息表按类型分为:医疗安全事件、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护理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其中药品和器械另外附有群体事件用以关联其中的个例事件。
2.3 用户使用
直接点击桌面快捷方式或者浏览器收藏夹内选择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网址, 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系统将根据账户权限选择跳转至相应的界面。
2.4 MAE报告表填写和提交
点击“事件报告登记“菜单选择要填写的报告类型。按要求填写完成后可选择直接提交到相应科室或保存为草稿以待修改后提交。并可以通过个人报告查询列表实时查询报告审核进度。
2.5 MAE报告后的审核
审核人员在待审核列表中选择报告审核, 仔细审核后根据报告内容填写审核意见并选择通过报告或是退回报告。
2.6 统计查询与打印
各上报科室人员均可以查询在指定时间内本科室上报的MAE, 以便了解本科室MAE上报情况, 并可随时打印。系统针对已通过报告分别以报告类型、报告科室、不良事件类型、不良事件等级进行统计。
2.7 智能提醒
系统对长时间内没有完成审核或者未修改的报告设置有智能提醒, 敦促相关管理科室的人员尽快完成报告的审核或修改。
3 结果与讨论
3.1 使用BS结构优势
本系统使用BS结构, 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只需要在浏览器输入网址即可使用。
3.2 信息填写更加规范化易控制
MAE名称通过选择名称输入, 事件报告表格信息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进行填写, 达不到要求不能通过系统上报, 使得MAE信息的填写更加规范化, 便于查询和统计, 审核人员也更容易控制, 避免了过去专业名称填写不一致、信息填写不全及不规范的问题。
3.3 实时上报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前医务人员常抱怨工作忙, 还需要额外填写纸质的上报表格, 从而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并且表格填写完成后递交审核不便, 如果需要修改的将更加麻烦, 浪费很多时间。另外纸质报表使得医院管理科室对MAE的统计非常不方便。使用本系统后, 所有MAE的表格只需要在网上填写, 实时提交审核, 速度快, 节省时间与资源。审核科室实时反馈审核信息, 上报科室可及时对照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可根据需求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统计, 减轻了医务人员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3.4 MAE上报数量的变化
根据本系统运行半年来的数据统计 (见表1) 。由表可见, 系统上线后3个月 (2014年第三季度) 与系统上线前三个月 (2014年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为学习与掌握阶段) 比较, 我院MAE病例报告总数增长了88% (由42例增加至79例) , 其中医疗方面和药品不良事件上报病例数均增长75%, 护理事件上报病例数增长130% (由每季度10例增加为23例) 。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为0, 其原因有待探究。
4 结语
MAE的及时上报与信息的及时反馈, 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从自己或他人的过错中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与处理不良事件的能力, 同时又可减轻病人痛苦, 防止医院声誉受损。
参考文献
[1]张怡, 李柯.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 2013, 8 (3) :58-59, 65.
[2]罗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统计分析系统开发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6) :40-42.
[3]王延玲, 陈能太, 林海燕.基于HIS平台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开发[J].医学信息, 2012, 25 (8) :21-22
[4]彭华, 王怡.医疗不良事件和病人安全隐患报告系统的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 (12) :53-54.
3.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自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 远程医疗;信息技术;发展;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21-02
1 远程医疗的意义
远程医疗是狭隘的概念,一般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的远程医疗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从而完成远程对象的检测,监测,诊断,教育,信息传播与管理。简单地说,远程医疗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方式的医疗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医疗服务,医疗活动。
2 信息技术与远程医疗的关系
信息技术和远程医疗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信息技术指的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及信息处理。由于远程医疗涉及许多医疗信息,如图像(lmages),影像(Video),声音(Audio),波(Graphics),文本(Text),生理参数和辅助信息之间的远程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现代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作用发挥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它的迅速发展是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远程医疗是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的一种表现。
3 远程医疗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远程医疗活动里面,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医疗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传输和存储三分为三个方面。以下是分别从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别进行了论述。
3.1 医学信息的获取与加工 远程医疗需要获得的信息是:一个诊所或医院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医疗记录的患者,医生的诊断和其他信息;通过成像设备采集的图像信息;实现实时物理检查收集到的音频,视频信息。许多这些信息直接从一个医疗检测设备,如:病人的体温,血压,薄膜,扫描,B超。采集和处理的远程医疗是一个基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和完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远程医疗。因此,如何医疗信息预处理,以及如何使现有的医疗设备和仪器,通讯便捷,快速,安全的接口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非实时医疗信息可以采用包括过滤,压缩,编码打包,准确的扫描和其他手段来处理。虽然需要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医学图像和其他数据,可以直接获得医疗设备。dicom3.0(医学成像和通讯标准数字),这种技术可以提供医疗设备的标准接口,实现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医学图像按照统一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和交换。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的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图像采集,处理,显示,存储,传输和管理集成系统悄然兴起。医学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它主要分为医学图像采集,数据存储,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和图像传输局域网,广域网单元。系统是基于dicom3.0协议。我相信在未来的远程医疗,医疗成像数据采集和交换,可以帮助系统,直接从数字医疗设备信息采集,实时,高质量地捕获各种动态或静态图像。
3.2 医学信息的传输 在远程医疗中,医生的诊断质量传输医疗信息医疗信息传输质量,因此,必须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医疗信息通常是一些数据,文本,视频,音频和视频等数据和文本数据的比较小,网络的要求不高;但视频,音频和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很大,网络带宽和传输速率是必需的。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网络。有线电视网络拨号上网,宽带,无线网络技术;卫星通信。传输速率,拨号上网,双绞线组成一个局域网,传输速度不超过10M/秒,可以有效的网络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要求不高,文本数据和静态图像。光网络,传输,传输速率在100MB/秒,能有效地传输数据量大的动态图像。基于卫星宽带网络视频系统为主的远程医疗系统,虽然在技术上满足远程传输和处理的医疗信息的要求,但价格昂贵,难以推广使用。
目前,许多远程医疗系统,是用在电信部门提供一个可编程的专用线,虽然成本低,使用方便,但连接不稳定,峰值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或失真,严重影响质量的远程医疗。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如何防止病毒,非法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非法截取数据和数据丢失,是远程医疗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也就是说,必须确保医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3 医学信息的存储与归档 远程医疗也包括资源信息的存储和归档问题。由于医疗信息,如视频信息,一般容量大,因此需要有存储量非常大的大容量存储设备和相关系统,如磁带库,光盘库。其主要介质:硬盘,光碟和磁带(digitallinear磁带)。存储介质和设备选择的因素是速度,可靠性和价格。平衡三个因素作出最后的选择。硬盘磁盘阵列,它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和读写速率,除了阵列具有容错功能,安全性高,可以用来作为短期存储的基本选擇,但价格较贵。光碟是相对便宜,数据存储的可靠性比较高和统一的标准,兼容性好;缺点是单个容量小不能满足要求,存储和比较麻烦。磁带与非数字的可靠性已得到明显改善,但平均访问时间较慢,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速度不高的长期储存。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及系统的兼容性,但是可重复使用。医疗信息的存储,最好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例如,在系统与存储相关的有硬件,数据库,应用程序接口。硬件是存储设备;所有的数据库系统的接入点作相应的记录,原始数据检索。然后储存管理软件和硬件设备是关键环节之间的数据库软件的主要任务是,大型设备的虚拟文件系统原谅,直接面向用户的应用软件,直接运行的水平不考虑,底硬件和控制。良好的存储系统的医疗信息的记忆是重要的问题。
4 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应用中的展望
3G是指:无线通信和互联网以及其他多媒体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改变现在通行的医疗模式,使患者能在任何地方,以及任何时间得到医生的诊治和照顾,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和事故现场,这个系统需要更多的支持。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无线遥测技术将成为标准的医院设施,远程医疗设备简单如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再加上桌面视频设备,它也可以提供视频,音频,重要的生理参数,心脏和其他数据的医疗中心。因此,数据传输速率高,也能发射多种类型的医疗信息,这些远程医疗,无疑是非常重要的。IPv6技术的应用,医疗设备检测数据直接收集,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量,减少时间延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安全性能。还有许多其他信息技术将得到长足的发展,远程医疗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5 结束语
远程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因为彼此对方改变自己,但也因为改变对方。应该看到,手法是双面的,即远程医疗技术的社会影响的不仅有积极的,但也有消极;另一方面,社会医疗技术不仅有促进作用,并可能阻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促进或阻碍,取决于远程医疗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和整合后,才能最终实现协调发展。互动整合过程不是一次性的,但与远程医疗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循环反复。
参考文献
[1] 蒋美仕,等.科学技术与社会引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洁,王进.史话远程医疗[J].软件世界,2002,(6).
[3] 赵玉川,等.我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2(19).
[4] 白净,张永红.远程医疗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医疗安全自查报告 篇四
西峡县卫生局:
为加强我们门诊部安全管理,防范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我门诊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方案的要求,对我门诊医疗安全工作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中心领导班子极为重视,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同时成立了以曹全德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认真逐项进行检查,确保检查不走过场。
二、完善制度,强化落实
为使自查工作落到实处,中心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认真贯彻卫生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规范等核心制度进行强化培训,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机制,完善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和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各专项整治拖拉的,未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的要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三是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按照安全工作“从上到下,一级抓一级,从下到上,一级保一级”的原则,层层落实,具体到人。
三、全面检查,消除隐患
中心检查小组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医疗安全开展大检查,查找漏洞及时补救,防患于未然。一是检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专业队伍稳定,急救设备氧气瓶安放在储存室里使用不方便,今后将配备两个氧气袋,一个放在注射室,另一个放在接种室,放在使用方便而小孩不易接触的地方。急救药品缺少不利于抢救,近日配备齐抢救药品,分放在注射室和接种室。二是检查药房。药房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合理、管理规范,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药学服务,中药确保不生虫、霉变,西药确保不过期,定期检查,确保正规进药渠道,另外易过敏的青霉素和头孢类针剂已暂停使用,部分药品已退回;三是检查消毒供应室。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四是检查护理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制定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五是检查院感管理工作。中心成立交叉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经常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医疗废物处理管理、院内感染和消毒管理、废物泄漏处理方案等有关规章制度,有专人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数量等进行完整记录,定期对重点科室和部位开展消毒效果监测,配制的消毒液标签标识清晰、完整、规范;六是强化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障方案;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此次专项检查行动,中心对查出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规范。此举不但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规范了医疗行为,同时也改进了医疗安全管理,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5.医疗质量自查报告 篇五
以上事件再一次敲响了医疗事故猛于虎的警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事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以后工作中要拥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要有始终如一的踏踏实实的工作。在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也认识到要重视医疗质量, 我作为住院医师结合自己情况现总结如:
(1)要做到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自己要加强对病历书写的学习.改正不足.字写的不好,要练字.(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12)严格按诊疗常规操作,不违背卫生法规。以后要加强对卫生法的学习。
6.医疗行风自查报告 篇六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以郭胜利院长为组长的纠风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分工,各司其职,加强监管。负责工作开展中的协调、督导、检查、整改等各项工作。
(二)加强监督,严肃行业纪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紧紧围绕工作重点,严格执行纪律,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设立专项整治意见箱1个、在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设举报电话,等多种方式接受社会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格追究相关科室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全面促进了医德医风建设根本好转。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问题。我院自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所有药品网上采购,实行零差价销售,确实落实省、市、县相关制度及规定。采购药品品种及规格,均由药库、药房负责人收集临床科室意见及建议,制定采购计划,经主管院长审核后方可进行采购。在自查过程中,未发现在设备及医用材料采购中有违反规定,收受医药公司返利等行为,医务人员无收受回扣等行为。
(二)乱收费问题。我院目前未发现“大处方”、滥检查及开单提成等现象。通过对就诊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问卷调查,无患者反映有医务人员索要“红包”的现象。我院严格遵守新农合患者转诊制度,实行逐级转诊。药物及医疗服务价格实行上墙公示,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质量的问题。我院目前药房储存条件完善,设置有空调,药品专用冰柜,含麻药品专用柜,无毒、xx类药品,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购药台账及各种票据、供货企业相关证件及资料保存完善。药品及医疗器械进货渠道合法,过期失效药品报损登记及时准确,无擅自配制或调制使用制剂等违法违纪行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完善,上报及时。院内目前无高风险医疗器械。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医院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建立和完善医德医风考核、激励和奖惩机制。以规范处方用药、临床检查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临床诊疗技术规范,积极推行临床路径。采取综合措施,简化服务环节,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二)强化医药价格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强化医药价格管理,清理整顿药品、医疗服务价格秩序。严格秩序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规范、严禁自立项目、分解项目、比照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对于超标准收费,自立、分解收费、收受回扣、索要和收受红包等行为严肃查处,予以重罚。
7.眼科医疗设备维修技术的应用 篇七
1 维修步骤和方法
1.1 维修背景
眼科医疗电子设备的维修工作主要分为3个方面: (1) 电路板的维修:眼科医疗电子设备的控件元件和监测部件都是由相关的电路板组成的, 这些电路板的任何一块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机器正常运行, 电路板的维护就是指当电路板发生故障的时候, 通过机器的自检或是通过维修人员的准确判断, 识别出发生问题的电路板, 并对存在问题的电路板进行维护, 使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2) 电子元器件的维修:眼科医疗电子设备上的有电路板都是由许多小的元器件组合而成, 如集成板、电容、电阻等, 如果这些无器件发生损坏就会影响到电路板的正常运转。电子元器件的维修也是需要由机器自检或是维护人员检测, 通过判断故障的电子元器件, 并进行更换, 使眼科医疗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3) 光学部件的维修保养:目前大部分眼科医疗设备多离不开光学部件的组成, 它们大多由反光镜、聚焦镜、分光镜、偏转镜等众多镜片组成的密闭或开放的光学通路。只要有一处镜片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光学通路造成故障, 通过维护保养和更换损坏镜片后使设备恢复正常。
1.2 维修步骤
(1) 正确检测有故障元器件利用适当的检测仪器, 找出电路板上的故障器件。现在的眼科医疗电子仪器设备主要采用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技术, 它的电路板相对于一般的电路板要复杂得多, 因此, 它的维护检修人员都需要拥有专业知识和检查经验。其主要的检修方法有:逻辑分析仪可用于检测数字电路的各类故障要求详细技术资料, 联机测试条件;动态逻辑比较仪可用于检测数字器件的功能和参数故障, 可用于没有技术资料, 具有联机测试条件下使用。在无联机测试条件时, 对CPU板的测试效果好;在线维修测试仪对各种元器件的端VI测试以及数字器件功能测试, 可在没有图纸资料及无联机测试条件下使用;示波器可检测模拟及数字器件的功能型及参数型故障, 对数字电路测试功能较弱, 需要详细技术资料和联机测试条件;万用表可检测各种元器件的端口直流特性, 如果缺乏在线维修测试仪的时候和详细的技术数据和联机测试的条件用万能表检测是最佳的方案。 (2) 正确的元器件拆焊就是将有故障的元器件从电路板上焊下来, 然后把好的元器件焊上去。电路板多采用双层面板双列直插式封装的元器件, 维修人员用一把吸锡烙铁和一把电烙铁就可顺利完成此项任务。 (3) 正确调试仪器设备。刚换好的元器件可能与原主机性能匹配不是十分完善, 需要参照技术资料进行匹配调试达到技术要求, 以最佳性能运用到临床。
2 维修方法和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眼科医疗设备在现代的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所涉及的学科之广、技术之复杂甚至可以和航天工程相比。眼科医疗设备的价值由几万元到几十万、几百万。为了有效地利用它们, 维修保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在维修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介绍如下。
2.1 检修原则是先简后繁, 由表及里, 慎重拆卸
眼科医疗设备是现代高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由于生产企业对相关资料的保密, 因此, 在维修设备时, 通常很难获得全面的设备技术参数, 这就加大设备的维修难道。对于维修技术人员来说, 只能通过仅有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维护经验对设备的故障进行检修。维修技术人员一般通过自己的知识初步判断出现故障的范围, 并根据判断制定出相应的维修方案。接着根据制方案对设备进行拆卸及检测, 在此进程中应当认真观察并记好第一个拆卸及检测步骤, 这样有利于找出机器的故障并方便后续的安装[2]。
2.2 结合故障现象充分考虑设备工作环境的影响
由于眼科医疗设备是高精设备, 因此, 对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苛刻, 其工作环境需要保持相应的温度以及湿度, 同时还需要对电磁进行屏蔽等。有些设备还需要有水、试剂等才能完成检测。以上因素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 在维修时要充分考虑是否是由于环境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2.3 注重观察, 慎重拆卸, 力求简化
在检测设备故障时, 不要急着打开机器设备, 而应当充分利用设备自身的操作面板进行操作, 充分利用设备的自检程序和输入输出装置等部件, 对比各相关部件的工作状态;判断故意可能发生的原因, 查找存在问题的部位, 争取做到少拆卸或不拆卸无故障部位这样做除具有省时、省力的好处外, 还能避免故障的扩大[3]。
2.4“二分法”是排查故障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二分法”是根据设备的原理及内部结构, 把设备作为一个链状的系统, 有一个功能单元作为链的一个节点, 为了查找故障, 先从任意 (一般是经过分析后确定) 两个相邻的节点间将系统一分为二, 对两部分的性能分别进行检测, 对性能不正常的这一部分再采用“二分法”, 依次类推逐渐缩小故障的范围, 直到找到故障。
2.5 元器件代换法
由于眼科医疗设备属于高精设备, 因此, 其一些元器件的损坏时, 可能在市面上无法买到相同型号的元器件, 这就要求维护人员找相同功能或功能相近的元器件进行替代, 这也是目前被各维护人员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2.6 功能模块代换法
有些设备或进口设备, 由于出现故障的电压单元没有详细的技术资料, 更有甚者设备内部的元器件型号被抹掉, 使维修工作无法继续因此可能导致设备报废。在这种情况下, 可先搞清出现故障部分的功能和与相关电路的联结关系, 重新设计一个功能相同的功能模块代替原来的电压单元[4]。
3 结语
眼科医疗设备的数量在逐年增多的同时, 设备维修问题也日益突显。尽管眼科医疗设备整体来说是相当复杂的, 但它都是由许多简单的单元组合而成的, 所以, 在维修时, 需要将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逐渐缩小故障可能存在的范围, 故障就会很自然地显现出来。因此, 技术员在维修设备时, 一定要细心, 并心平气和, 检查故障时应谨慎拆卸, 一步一步难;排除故障时思路要再开扩一些。另外在平时针对维修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信息及维修经验需及时进行收集整理, 转化为资料以备所需, 相信解决好以上几个突出问题定会让你在平时的维修工作中少走不少弯路。
参考文献
[1]肖平.医疗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6) :55-57.
[2]张永波, 孟凡莲.浅析医疗设备维修替换法[J].中国医疗设备, 2010, 25 (10) :131-132.
[3]李钦萍, 李琳.计算机技术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 2010, 31 (7) :117-118.
8.医疗废物自查整改报告 篇八
尊敬的卫生局领导:
我单位接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通知》》以后,根据文件要求,认真开展了自查整改,针对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积极整改。
1:重新健全制度,并指定专人管理。
2: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抓好每一环节。
3:严格区分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严禁混合存储。
今后我们要积极主动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上自查整改措施敬请卫生局领导检查指导,以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xxxxxxxxxx
9.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篇九
1 射频识别系统简介
1.1 基本构成
完整的射频识别系统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电子标签、应答器、阅读器、应用软件, 这四个部分是射频识别系统必不可少的[1]。
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标签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集成电路、天线。这两个部分功能不同。其中, 集成电路部分主要承担着处理和储存信息并调制、调解射频信号的职能, 而天线部分则主要承担着接收与发射信号的职能[2]。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需附着于特定物体, 并且其电子编码是唯一的。依据能源供给方式, 可以将射频识别系统的电子标签分为多种类型, 如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半有源标签。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 对标签信息的读取主要通过阅读器实现, 是射频识别系统的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阅读器为了方便操作, 常设计为手持式与固定式。阅读器有读和写两种装置, 这两种装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在阅读器中主要包括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接口单元4个部分。阅读器与应答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一般通过半双工通信方式实现, 另外, 应答器所需的能量与时序也由阅读器提供。在实践中, 借助WLAN等技术, 阅读器还可以具有更多功能, 如采集、处理、远程传送物体识别信息等。应答器是射频识别系统的信息载体, 射频识别系统的应用软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与当前广泛应用的条码技术相比, 射频识别技术优势显著, 如信息容量大、通讯距离长、难以复制、环境适应性强, 能同时进行多个标签读取等。但是由于射频识别技术属于新兴技术, 费用昂贵, 随着科技的发展, 射频识别技术将会普及到各行各业。
1.2 基本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标签进入磁场后, 解读器会向标签发出射频信号, 标签接收信号, 依靠感应电流获得的能量将代表产品信息的某一频率信号发出, 阅读器接收标签发出的信息并进行解码, 然后将解码后的信息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 中央信息系统接收阅读器解码后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3]。
2 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目前, 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 尤其是在医疗行业, 应用最为广泛, 如患者识别与跟踪、医疗垃圾跟踪与监控、新生儿标识管理、医院资产和设备管理等[4]。
2.1 射频识别系统在医院的应用
2.1.1 加强设备管理与使用
在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 医疗设备管理是一个重大难题。相关数据显示, 大型医院每年丢失的医疗设备价值达2万元以上。许多医院都在寻找丢失的医疗设备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医疗设备与资产的丢失, 造成设备使用率低下, 并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应用射频识别技术, 有利于加强设备管理与使用, 提高医院管理效率。通过在每个医疗设备上附着唯一的标签, 医务人员可以在众多医疗设备中轻易辨别所需设备, 特别是对于小型医疗设备, 效果更为显著。另外, 在医疗设备上附着唯一的标签, 还可以有效减少设备丢失。例如在医院门口设定射频识别设备, 当某个带有唯一标签医疗设备经过时, 射频识别系统就会发出警报, 提醒管理人员注意。射频识别系统对于加强医院设备管理与使用, 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1.2 提高医院库存周转效率
在医院日常运营中, 医疗设备药品与采购也是难题之一。由于医院设备、药品众多, 很难及时的获取设备数量、药品使用量等信息。由于缺乏明确的数量信息, 在进行采购工作时, 不知道哪种设备、药品紧缺, 盲目性很大。利用射频识别技术, 对每种设备、药品都附着唯一的标签, 在采购前进行扫描, 可以直接获得准确的设备、药品使用数据信息, 依据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采购, 就使采购工作更加明确, 这就有利于提高医院库存周转效率, 降低医院经营成本。
2.1.3 有利于降低病人治疗成本
近年来, 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 行政管理过度是重要的原因。相关数据显示, 美国医院的医务人员每周用于填写表格的时间就超过25h, 大量医务人员忙于日常行政工作, 很少有时间同病人进行沟通交流, 这就拉开了病人与医生之间的距离, 医患之间不能及时的沟通与了解, 医患关系更加紧张。通过应用射频识别系统, 可以使医院工作流程自动化, 减少医生日常行政工作量, 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诊疗工作。更重要的是, 医务人员日常行政工作量的减少, 医院的人力成本就会降低, 相应的病人的治疗成本也会下降。因此, 射频识别系统有利于降低病人治疗成本。
2.2 射频识别系统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2.2.1 加强药品监管
当前, 假药泛滥使医药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对制药公司而言, 假药问题有损公司形象, 对公司长远发展不利。对病人而言, 假药直接威胁病人生命健康安全。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医药行业, 给每一种药品都附着唯一的标签, 可以轻易使病人辨别药品真伪, 还显著减少假药、药品流失、串货现象[5]。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的标签, 药品ECP编码, 能够对药品的原材料来源、生产过程实现全面监控和追踪, 打造一个安全的产业链。射频识别技术对医药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是加强药品监管的重要方法。
2.2.2 提高药品召回率
由于药品具有特殊性, 药品召回在医药行业较为普遍。药物召回不仅影响公司形象, 更重要的是, 药品召回需要耗费医药公司大量人力物力。应用射频识别技术, 在医药召回工作中, 可实现对召回药品的自动扫描, 这就可以减少医药召回工作对人力的依赖, 减轻医药公司的人力成本, 并加快药品召回率。
3 在医疗行业应用中的问题
由于射频识别技术会产生电磁, 目前部分学者认为, 这会对医院特殊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是电磁干扰, 是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中最显著的问题。另外, 电磁干扰还可能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影响。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新型技术, 在有些方面还不是成熟, 因此在医疗行业应用中, 必须依据国际标准并经严格的检测程序才能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射频识别技术对医疗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4结论
射频识别技术是前沿技术, 在医疗行业应用, 能够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 降低病人治疗成本。但是事物皆具有两面性, 在看到射频识别技术的优势时, 也不能忽略其存在的问题, 只有正视射频识别技术, 积极发挥射频识别技术的优势, 才能不断发挥射频识别技术的积极作用。
摘要:简要阐述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基本构成与功能, 探讨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分析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射频信号,电子标签,阅读器
参考文献
[1]郭斌.RFID技术及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10, 25 (1) :59-63.
[2]李岩, 赵体玉.射频识别技术在手术室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 2014, 28 (5) :525-526.
[3]邢俊凤, 白金牛, 唐思源, 等.基于RFID的婴儿防盗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世界, 2014 (2) :100.
[4]马锡坤, 杨国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垃圾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 2010, 5 (4) :62-63, 70.
10.医疗器械自查报告 篇十
按照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以及颍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颍泉区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的通知》(泉食药监药械【2016】5号)文件的部署要求,为保障就医群众使用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我院立即组织成立自查自纠小组,对全院的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摸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确保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有效”这个中心任务,通过自查自纠检查,迎接区局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严格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杜绝使用过期、失效、淘汰的诊疗器械和各种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医疗器械,确保不发生重大医疗器械质量事故。
二、自查自纠重点
按照文件要求,我院自查自纠的种类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无菌卫生材料三大块。主要是对医疗器械采购和质量验收及使用管理制度、使用记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等相关证件;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销毁管理制度、销毁记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人员组织机构建立、运行情况;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和不良事件监测情况;不合格医疗器械处理制度、处理记录;医院使用医疗器械的组织机构、职责等情况;医疗器械储存养护、使用维修控制制度及落实情况;是否使用过期、失效、已淘汰的医疗器械;是否制定并实施了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养护、使用人员培训计划等16项内容进行重点摸排。
三、自查自纠结果
1、是否建立了采购和质量验收及使用管理制度并有完整的采购和质量验收及使用记录;
是。
我院对购进的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及供货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严格验证,保证购进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医院。
由专职人员分任采购、质量验收等工作;验收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制定的出入库验收制度和操作程序验收药品器械,保存有完整的购进验收记录;认真执行出入库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安全使用;各个采购、接收人员严格把关,无一例不合格产品;有采购、质量验收及使用记录,确保问题事件有处可查、可依。
备查文件:
2、是否存在从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医疗器械的行为;
否。我院有医疗器械产品合格证明、证书,全部从合法生产、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及医疗器械,并与供货企业签定质量协议,具有合法票据。
备查文件:我院购进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提供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复印件。
3、是否建立了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使用后销毁管理制度并有完整的销毁记录;
是。备查文件:
4、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人员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否正常运行; 是。在院长的领导下正在逐步完善我院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医疗器械安全使用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备查文件: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
5、是否建立了质量事故和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并有完整监测记录;
是。我院有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和不良事件监测制度,遇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应查清事发地点,时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基本情况,并做好记录,迅速上报区药监局。
备查文件:
6、是否建立了不合格医疗器械处理制度并有完整的处理记录; 是。备查文件:
7、是否明确了分管使用医疗器械工作的领导、管理部门、具体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并报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我院成立了医疗器械使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是林少华,副组长是吴金焰,林少华负总责,吴金焰分管使用医疗器械工作,门诊主任、检验科主任、影像科主任、药房主任、手术室主任、病房主任、治疗室主任、库管员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具体管理人员及其职责未报颍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备查文件:
8、是否建立了医疗器械储存养护、使用维修控制制度并予以落实;
是。我院有医疗器械维修储存养护、使用维修控制制度,对医疗器械的养护、维修有记录。
备查文件:
9、是否使用过期、失效、已淘汰的医疗器械; 否。
10、是否制定并实施了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养护、使用人员培训计划;
是。我院对检验科、治疗室、彩超室、手术室等部门的新进高精密医疗器械、仪器组织了专门的培训学习,多次邀请厂家技术人员上门安装、调试、指导,让相关人员掌握医疗器械的采购知识、验收、操作和养护知识。备查文件:
11、大型医疗器械设备使用档案是否健全,是否规范; 是。我院大型医疗器械设备有: 备查文件:
12、产品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是否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
是。备查文件:
13、医疗机构是否有医疗器械专库,医疗机构的药房是否有医疗器械专柜;
我院有医疗器械专库,药房不出售医疗器械,没有医疗器械专柜。
14、植入或介入体内的医疗器械是否填写《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使用登记表》,并以病例一同保存;
我院没有植入或介入体内的医疗器械。
15、体外诊断试剂储存、使用是否符合其说明书要求; 是。我院体外诊断试剂主要是……,均按照说明书要求储存和使用。
1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1.医疗器械自查报告 篇十一
1.人员上:我院药品药械工作都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定期进行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培训,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年组织直接接触药品药械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有健康档案。
2. 职责上:我院已建立的管理制度包括:药品药械采购验收制度;药品药械出入库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药品调配和复核制度;药品药械保管和养护制度;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上述各项制度完备、合理、可行,且有相应的执行记录。
3.药品药械购销上:我院由专业人员分任采购、质量验收等工作;能够从合法生产、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及医疗器械,并与供货企业签定质量协议,具有合法票据;验收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制定的出入库验收制度和操作程序验收药品药械,保存有完整的购进验收记录。
4.药局管理上:我院设有综合药局,安全卫生,标志醒目;药局划分有相应功能区域,做到药品按剂型分类摆放,整齐有序;局内设有防鼠及防蚊虫设施;药剂人员在调剂处方时能严格审核,按照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调配,并按要求每日检查药品,如遇破损或过期药品报由专人统一处理,并仔细登记。
5.药库管理上:我院药库分区鲜明合理,药品存放距离适宜,能按要求分类、分剂型在常温下存放药品;管理人员能严格按要求保管药品;药品出库时遵循“先入先出”原则,记录完整。
12.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自查报告 篇十二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涉及342条636款, 同时第七章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指标和参数要求进行标准化的统计和量化的质控。要做到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需要医院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并进行有效的运作, 同时组成专门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构来管理和推动评审工作。如何使机构保持高效、精简, 在完成职能的前提下减少对医院资源的占用, 减少对医院正常运营造成的影响, 持续保持高执行力的管理工作模式, 运用信息化技术, 尤其是专项管理软件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1 研究对象
本项目研究对象为一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州级综合医院, 2015年1月评审通过三级甲等, 核定床位800张。
2 实施过程
2.1 信息化技术对医院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支撑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医院实施精细化的医院质量管理, 医院信息化建设对此具有基础支撑的作用。应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 才能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由终末式管理向环节网络化质控转变, 达到环节控制的目标[4]。研究对象医院原先使用的电子病历系统、LIS系统和PACS系统等分别由不同公司开发维护, 数据接口未完成对接, 形成了数个信息孤岛割据的局面, 质量控制难以获得必要的实时的数据和信息, 只能大量依赖病案质量控制。医院用一年时间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更新。新建成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应用后, 实现了与医院LIS系统和PACS系统的整合, 在院内搭建了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 为随后进行的各项医院质量控制项目提供准确的数据。在新信息系统中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和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投入实际应用后, 医院持续进行了半年的个性化定制改良, 实现了对《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第七章中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指标和参数的数据自动收集与汇总, 为医院全面实施质量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2.2 引进医院等级评审专项管理软件
该软件基于B/S平台, 服务器设置在医院内网中。软件系统包括评审资料数据知识库和医院评审管理平台两个模块。知识库支持搜索引擎和权限控制功能, 建立等级评审相关文档资料电子化保存和检索引用的院内公共平台 (见图1) 。设置医院评审管理平台模块, 包括评审条款的资料准备完成进度管控和自评组织汇总系统 (见图2) 。
2.3 落实责任人, 加强人员培训
医务部门成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小组, 将所有条款的解读以及分解到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具体任务, 导入软件系统, 分配至相应人员的账号上。所有条款的具体任务都有主要负责人员、系统人员、部门主管, 由系统基于资料链接情况实时自动统计各部门、各责任人任务完成情况。
由医务部门牵头, 信息管理部门协助, 软件配置后, 用两周的时间组织了22场324人次参与的软件应用培训, 同时软件提供图文式使用教程说明, 确保所有应用人员能掌握软件的使用。
2.4 组织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自评
自2014年5月至11月, 利用专项软件管理系统, 组织了3次自评 (见表1) 。由医务部门抽调自评专家分配自评内容, 形成自评方案, 将自评方案导入系统, 系统根据每个专家的评审内容生成评审任务表格, 专家按照分配的评审任务开展自评, 通过现场检查和资料审核, 将自评等级和反馈意见输入系统。自评完成后, 医务部门将系统汇总并自动生成的自评结果、反馈意见及与标准对照的完成情况导出, 完成自评报告。
3 实施结果
自2014年4月起至11月止, 医院共在数据库平台上分类上传了11378个资料文件, 建立了完整的等级评审资料支撑数据库。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后, 医务部门仅使用3名兼职人员完成了全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分解的任务责任人涵盖了医院各个部门的员工, 体现了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人人参与原则。医务部门可以实时掌控各部门各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任务的完成情况, 并以数据化的表格将进度及时汇总给医院领导, 提供决策依据。2014年底医院顺利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医院等级评审办公室组织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 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
4 讨论
4.1 完善了各项工作管理体系
专项软件的导入, 在医院内网上就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建立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系统, 成为一个顺畅的资源整合平台, 有利于完成对医疗质量各项内容的解读、任务的分配、实施过程的沟通反馈和文档资料的共享等一系列功能, 避免了各部门间由于条款解读不一致造成的执行上的偏差, 减少了任务分配不明确造成的相互推诿, 基本杜绝了各类文档资料难以共享造成大量资料反复寻找、索要、复印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就诊环境的管理, 医院指定由门诊部牵头负责, 医院宣传部门、总务部门、院感管理部门协同完成。在医院管理平台的条文设定中, 可以设定各个协同部门的具体任务、需要反馈给门诊部的资料清单以及完成的时间节点, 各部门间责权分明,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定期通过系统统计条款完成情况和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 提交医院决策层。在具体项目执行过程中, 管理平台还可以增加自上而下的交办事项和自下而上提交反馈意见, 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体系。
4.2 优化了改进工作的项目化管理
传统的管理方式, 只有在自评的节点上才能掌握各项任务完成的情况, 而且汇总的数据往往依赖于检查者的主观性, 容易造成遗漏和偏差。我院引进专项管理软件后, 采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由软件实时、客观地呈现所有布置的任务完成进度。制定好计划后, 在实施的每个时段都能掌握整个改进工作的完成进度, 有利于医院决策层监督和掌控项目的实施进程, 随时进行目标调整和行为的干预。
4.3 降低了改进工作的成本消耗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项目实施进程, 确保顺利实施, 需要投入大量的员工加班加点, 甚至采用“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 占用了医院的大量资源, 许多医院往往临时构建十余人甚至数十人庞大的队伍, 组织执行计划制定、检查督导、进度汇总等工作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规模扩大化容易造成职能定位模糊、权限边界不清和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应用专项管理软件后, 明确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的职能定位与项目计划的制定, 管理标准的解读发布, 项目任务的分配与调整, 项目执行进度的督导与反馈。我院采用信息化技术支撑的迎评模式, 减少了对临床和职能部门人力资源的占用, 医院整体运营呈现良好态势。我院仅使用了3名兼职管理人员即实现了此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4.4 专项管理软件的应用推广有效促进质量管理持续改善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结束后由于专项小组撤销, 依赖其维持的督导等功能难以持续, 往往造成医院在专项工作结束后质量管理反而滑坡。我院建立的专项软件继续应用推广, 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依然执行医院-职能科室-业务科室质控小组这样的三级质控模式, 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撑, 医务部门仍然负责项目进度的督导, 日常的质量控制与督导仍由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 强化各级职能部门和科室质控小组的功能。将质量管理在广泛分工后融入到医院的日常工作中, 持续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各职能部门可以继续应用信息系统就质控完成情况进行监管, 避免此项工作开展后的懈怠和质量管理的滑坡, 做到医疗质量真正的持续改进。专项管理软件的知识库积累的大量管理文档, 作为医院宝贵的管理知识资产, 能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方便地进行收集获取、分类储存、分享与使用, 将极大地提升医院实质性的管理水平, 此项目管控部分可以进行二次开发, 今后应用于JCI评审等针对其他标准的项目化管理。
摘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是提升医疗单位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 其组织工作往往需要医院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 探索应用专项管理软件系统对医院医疗质量工作进行项目化管理, 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进行量化的评价, 从而取得良好的项目管理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卫平.基于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J].中国医院管理, 2014, 8 (34) :59-60.
[2]卫生部.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版) 》的通知[Z].卫办医管发, [2011]148号, 2014.
[3]夏磊.以医院评审为契机, 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3, 5 (20) :35-37.
13.医疗机构自查报告 篇十三
一、中药制剂现状调查
迄今为止,我市医疗机构没有中药制剂的申报、开发、生产,其主要原因如下:
1.长期以来,我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少、基础条件差且极不配套,无法提供中药制剂配套用房。
2.由于我市医疗机构发展长期滞后,业务徘徊难进,医疗机构自身生存困难,职工待遇低,一直无力发展中药制剂。
3.我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缺乏,近年来通过招考、招聘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药学、中药学类人才,但中药制剂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直严重缺失,无法达到组建制剂室、药检室和质量管理组织人员要求。
4.中药制剂在申报审批时必须积累多方面的资料和大量的临床申报材料,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申报和开发程序复杂、周期长、成本高,我市医疗机构目前无力进行申报、开发、生产。
5.尽管各种医疗保险深入开展,但中医药特色的服务项目和药品报销种类少、报销范围窄、报销比例低,老百姓不愿、医生也不敢使用。
二、中药制剂发展措施
1.认真组织学习《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意见》等相关文件,领会精神,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2.组织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方案,拟定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发展规划。
3.积极做好中医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专科专病的口服和外用中药的临床资料收集整理,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申报、开发、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以名老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验方为基础,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的传承相结合。
4.在市中医院住院部和门诊综合大楼项目中及早进行中药制剂室的规划,并保证标准、规范、配套、科学设置。
5.利用市中医院纳入国家县级中医院建设项目单位的契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增添中药制剂所需设施、设备、仪器。
14.医疗安全自查报告 篇十四
一、组织领导和依法管理方面
1。我院切实加强了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工作。院领导班子分工管理当中有明确分工;主管产科的院领导为谭郁郁、负责具体产科管理工作。20xx年9月为止共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会3次,现已开展新生儿复苏、产后出血、孕产妇救助、母乳喂养等相关业务培训4次。增强了医务人员知识掌握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建立完善了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高危妊娠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始终坚持整治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水平。
2。我院20xx年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1人;妇产科执业医师1人,护士1人;在执业中未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助产技术的服务,不存在逾期不校验的情况和超许可范围服务等;
二、落实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方面
我院严格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规定,制定有产科依法服务管理制度:产科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爱婴医院产科质量自我评估管理制度、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母婴同室安全管理制度、婴儿安全管理制度、终止妊娠制度、弃婴处理制度、胎儿性别鉴定管理制度、产科相关登记制度等。
三、落实产科管理及产科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方面
1。根据《卫生行政部门产科管理及其产科服务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我院制定有相对应的机构职责、医生、助产士和护士的职责。并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产科管理及其产科服务机构和人员职责》中的机构职责内容要点进行落实;
四、依法管理和发放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方面
1。我院设有《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公室;没有收取《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没有变相收费现象存在;并设定专门签发和管理人员,分别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和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证章分离。
五、孕期检查落实预防出生缺陷方面
1。我院经项目县卫生局审批确定承担本辖区的产前筛查任务,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且具备产前筛查条件;20xx年9月20日为止,我辖区产前筛查率达到92%,达到了方案规定的.60%以上的指标。并对进行产前筛查且符合补助条件的按照方案要求当天给予补助;辖区内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86%,院内出生新生儿筛查率100%,均达到方案规定的70%以上指标。我院按规定及时把新生儿采血标本送县保健院进行检测。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且符合补助条件的按照方案要求及时给予了补助。同时对来院孕检的孕妇及时进行地贫筛查。对可疑阳性及时进行转诊,并对辖区内的阳性孕妇1名按时进行随访。
六、使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方面
1。我院充分利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孕期、地贫、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艾滋病监测、分娩信息系统规范管理;每天及时录入信息,并及时上传和下载汇总信息,每月降信息资料进行系统规范管理,统计、汇总,按卫生部及广西统计报表要求,每月按时上报各种报表,并做好报表存档和保密工作。建立了规范化的登记本,并按信息管理要求进行的产科登记表格相关记录。
存在问题:
在自查中,我们发现我院的技术力量还是不足,医务人员流动性大,工作交接频繁,导致有些记录漏项情况存在,信息录入个别时间不及时。产科设备老化。
整改计划:
针对自查出现的问题,我院将组织整改小组,由院长邓昆明任组长,制定整改计划,要求在10月20日前做好整改工作。并重新进行自查,并将自查工作有规范的每季度落实一次。将自查结果记录在档,同时纳入年终工作考核中与工作绩效挂钩。
蕉江乡卫生院
15.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自查报告 篇十五
关键词:分级诊疗,家庭医师,移动智能云平台,健康档案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的提高[1],家庭病床需求量逐年上升[6],传统的医院临床信息系统难以适应社区的工作模式。基于当前面临的需求和目前的移动医疗信息技术,2013年初我中心设计了基于“医患一体”、分级诊疗模式的移动医疗云智能管理平台,对应用该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前、后的临床医疗流程进行比较,为社区慢性疾病诊疗的移动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1目的与方法
1.1研究目的:根据现有的社区慢性疾病诊疗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通过该移动健康管理软件的应用,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师责任制的特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健康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灵活性与效率性。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师终端的数据库同步,实现系统间的同步更新与无缝对接,合理利用区域内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同时优化管理流程,填补家庭医师健康管理信息化的空白。
1.2研究方法:①调查分析:通过对徐汇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个服务站40名社区家庭医师设计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匿名数据统计分析,问卷结果如下:a.由于主治医师病程录(首次病程录)占首次服务时间将近80%,90%的家庭医师需要补录随访过程的诊疗记录;b.在网络无覆盖情况下,通过移动app应用,家庭医师在随访过程中可实时记录患者关键病情信息,62%的家庭医师认为能够减少或避免原来病史书写不够及时的情况;c.83%的家庭医师认为通过移动app可以方便随时查询患者健康档案、慢性疾病等病史情况,方便在随访过程中全面了解患者病情;d.75%的家庭医师团队负责人认为通过临床信息的移动化,对过程流程的简化起到辅助作用。e.由于随访过程的不确定性、时间紧迫性,80%的家庭医师认为如果能够在移动app端引入包括让患者主动维护病症信息、可供家庭医师查阅的文档知识库等内容将增加医师对移动app的使用黏性。②平台建立:基于物联网开发技术,实现平台内医疗资源无需改变自身系统及存储情况下,通过AID移动云服务技术的应用,实现平台内医疗资源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服务重组、数据统计以及移动展现的功能,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签约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秉承以“居民信息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对家庭医师传统的随访工作模式进行了改造和变革,优化医护流程,从而提高诊疗效率。
2结果
2.1建立基于移动医疗技术、数据共享的移动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系统。见图1。①移动健康技术方案:由于社区慢性疾病诊疗的特殊性,家庭医师一般情况需开展社区登门诊疗和进行随访工作,所以如何保证数据在系统之间传递、交互的安全有效,以及在随访过程中随时查阅患者病程信息以及随时记录诊疗信息,是本次系统技术方案建设考虑的关键点之一,通过系统自带的离线数据安全存储机制技术以及MDM远程管理工具的应用,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有效电子数据的离线共享特质,提高了家庭医师在上门服务的决策响应能力、沟通机制和工作效率。基于这两项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的基础上,就可构建具体的技术实现流程。见图2。②系统功能模块:a.根据已签约的社区居民不同病症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有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疾病高血压管理、慢性疾病糖尿病管理、特殊人群管理、老年人眼保健管理、家庭病床管理、家庭健康管理等类别;b.社区签约居民首页管理:家庭医师可维护已完成签约的社区居民首页信息,包括社区居民居住地址、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号、电话号码、建档及随访情况以及已签约的其他家庭成员信息;c.医师资源日历管理:包括基于日历的随访计划、个人日历管理、通知与预警提醒、备忘录登记等管理;d.家庭病床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家床首页、建床录、病程录、撤床小结、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处方查询、随访记录;e.健康档案管理模块:针对每户家庭的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居民通过与家庭医师签约的方式建立长期联系关系,家庭医师定期随访社区居民并更新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基本情况、家庭环境、家庭内在结构、家庭圈、家庭危机压力事件评分及意义、家庭内外资源评估等信息,并在随访过程中记录基于健康档案数学模型的家庭关怀指数评分及家庭功能状态测量问卷;并可在随访过程中给出评估报告(含家庭成员的健康危险评估结果以及预约下次随访时间),对当前随访发现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记录,并可通过移动终端给出针对每次随访的合理建立或随访后推送相关诊疗信息给该签约家庭;f.剩余其他模块。
2.2形成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健康管理流程,见图3。
2.3基于i Pad平板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模式的全科医师诊疗方式:传统的家庭医师随访过程主要包括:预约出诊≥现场检查≥诊断≥开具处方≥家庭医师回到医院或者工作站后根据记录的纸质单据或者回忆补写病史及诊疗情况。采用基于i Pad平板的移动健康管理系统后的上述流程的如下几个关键流程点将得到优化:①预约出诊:家庭医师通过i Pad查看预先设定的随访计划及随访提醒,便可知道当日的出诊对象以及其基本情况,另外家庭医师还可以通过i Pad直接以电话或短信的方式直接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②现场检查:由于系统支持离线功能,家庭医师在随访时可直接通过i Pad设备打开患者的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卡片以及家床病程录等,家庭医师可以从多维度分析患者的情况;③诊断:由于系统能够根据时间/类别等多个不同维度记录、统计和展示历次诊断记录,可为家庭医师随访过程中诊断提供参考;④开具处方:由于系统移动端有离线药房数据库,支持家庭医师在随访过程中开医嘱、记录病程录等,避免在随访后靠回忆补录导致有遗漏可能或者记录两遍的重复情况,家庭医师在随访现场完成病史病程录及开医嘱,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3讨论
基于i Pad建立的移动健康管理系统,对家庭医师现有的社区诊疗服务模式进行一定的优化和改进,结合实际随访场景,通过移动健康系统的嵌入式应用,提高家庭医师随访过程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3.1数据共享与临床业务系统互联:基于i Pad和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健康管理系统能够做到随时随地的信息共享,使得现有医院的HIS之间的临床信息资料可以集中、共享、再利用,改善了以往临床医师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来回切换以及采用纸质患者病历所承载信息利用度低的问题。
3.2多个系统接口的对接:在各系统接口互联互通的实现过程中,如何指定接口对接标准以及按照何种方式实现接口对接,将是首要考虑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移动信息化接口对接可以考虑如下几种方式:①基于webservice的可扩展医院接口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式:通过基于Web Service和XML技术实现通用的接口管理平台,采用.NET框架设计简单高效的接口调用方式,以降低医院各信息系统间的复杂接口关系;②基于HL7标准的医疗设备数据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方式:由双方协商数据传输格式,开发相应对应的数据接口[7]。
3.3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i Pad在随访过程中的应用,提升了家庭医师的工作效率和改善社区诊疗流程,但由于系统在随访过程中处于离线状态,移动端的患者信息为随访前最新一次在线登录的信息,临床数据暂未实现实时共享。因此,下一步将重点考虑通过移动端虚拟转用网络VPN的方式,利用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在保证数据的私有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家庭医师在随访过程中数据的实时同步与更新,从而达到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实时互通互联。
参考文献
[1]屈健宁,陈明,梅浙川,等.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2,7(7):36-38.
[2]黄艳.社区健康体检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9):17-19.
[3]史霆.探究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医院与社区医疗业务的协作[J].医学信息,2013,26(10):191-192.
[4]杜学礼.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5]史森中,龚幼龙,顾杏元,等.家庭病床配置的社会医学方法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0,19(2):41-42.
[6]龚伶伶,朱国军,陶茵.基于平板电脑的家庭病床信息系统的建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6):450-452.
【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自查报告】推荐阅读:
医疗技术临床医用和患者风险处置预案01-07
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07-26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总结报告12-06
3s技术的应用实训报告11-27
202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01-05
临床检验实验技能目标教学的应用研究01-02
“三维技术应用研讨会”简要报告07-06
关于BIM技术应用的考察报告11-30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分析报告12-22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常用统计分析方法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