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学习心得感想

2024-10-18

网络课程学习心得感想(精选8篇)

1.网络课程学习心得感想 篇一

不过,曾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逐渐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变化的原因,过去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变而削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发展搭建的平台,其本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许多内容,但仍然存在基于亲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然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天需不需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天是否会忘记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

国家公祭日提供的庄严感,有助于恢复历史的庄严,特别是在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判断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需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提供的舆论平台,有助于帮助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审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判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一直在发生。

这个事件的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国家公祭日就是通过直面历的悲情时刻,以达到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长的中国历,不乏对于悲情时刻的记录。以什么样的历史悲剧作现实的镜鉴,有不少选项。为什么确定的是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

其一,它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的重要时刻。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遇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族留下了许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军民付出的牺牲,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被阻滞得最为严重。

其二,迄今为止,77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安全体系构成了潜在威胁。

还原历史,需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历史的行径,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他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2.网络课程学习心得感想 篇二

一、改革的目的

在新课程的学习下, 我们逐渐明白:新课程的改革, 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个目的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 要注重以“学生的本位”, 把“三维目标”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作为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在教学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把情感溶在学习中,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让他们知道如何从历史学习中改变自己的行为, 争取当合格的公民与一个有用的人。

在历史课程改革的当头, 我们也在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 我们为什么教了这么多的学生, 还在考虑我们的历史教学有什么用?当然, 这是很功利的一个问法, 但又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只有在教学中利用有情感的教学, 让学生感知历史, 感悟历史, 担负自己的责任, 他们才能理解, 原来历史在我们身边, 它能够指导我们去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为社会的发展而努力, 做心理健康、蓬勃向上的青年一代。

我们老师在这改革的浪潮中, 感受很多很多, 最大的感受是考试的方向难把握, 如果历史教学评价中没有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项, 可想而知无论怎么改都会受到人们的质疑, 到底历史教学的改革将何处去。在这些年的学习中, 专家们的视频中的教学, 体现新课程教学中, 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 引导学生担负责任, 明确是非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

因此, 教学的目的是关注人, 关注我们身边这些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二、改革的意义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 最主要的意义是让学生得到能力上的锻炼。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对于学生的能力问题上并不做过多的要求, 尤其是在历史科目的教学方面。作为学生, 只要你能熟悉课本, 有一个超强的记忆力, 熟记老师教学的内容, 一般都能考一个不错的分数, 因为历史以往的题目基本都是记忆类型, 灵活性的题目很少。

从培训中, 我们一线的教师在交流的时候, 都谈到“能力”这一词, 尤其在高考中, 我们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 就更得关注于学生的“能力”问题。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识记、理解、运用”的能力, 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做到有效教学。 (学生的成绩, 在侧面反映了老师的教学, 这不和新课程相背离)

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 我们从这次的学习中得到了很多的方法。不管怎么样的方法, 我们老师在培养学生能力上, 都要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 照顾到大部分的学生, 有梯度地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设计中, 适当地加入了一些学生能力范围内的环节, 关注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过程中, 一些小论文的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学生的调查报告, 学生对于历史问题不同的见解。

能力有哪些?在新课程中提到了许多, 我们常见的读图表的能力、阅读分析归纳的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文字的表达能力, 还有书写的能力。但不管那种能力, 学生都必须具备, 因为, 在现在的考试中, 是综合性的考查与选拔, 考试的内容的多样性, 已经不是以前光靠记忆就能行得通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掌握多样的技巧。能力上的锻炼考验学生, 也更是考验我们老师。我们老师, 先要自己熟悉教学的各项技能, 才能传授给学生们。一线老师更多的是要在实践中慢慢地摸索一套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技能或者说是技巧, 使教学更有效地进行, 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在这个讲究效率的年代, 在这个讲究效果的年代, 对学生把握知识能力的考查, 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得以锻炼才能在最后的高考中体现出来。当然更重要的是, 培养学生能力后, 举一反三的用于其他的学科上, 融会贯通, 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

一线的老师常常备感压力:一方面我们的教学成绩必须得以体现出来;第二, 我们又要给国家培养公民。在双重的压力下, 我们老师除了学习, 不断地学习外, 更多的是思考, 我们如何适应并做一个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儿。

作为一线老师, 我们通过这样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紧跟时代的脚步, 理解社会需要怎么样的人才, 如何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时时更新我们的教学方法, 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对自己的学生负责, 更对每一个家庭负责。

3.外出学习感想 篇三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 经学校安排,我们来到杭州市青兰小学学习,每天上午安排的是课堂教学观摩,下午安排的是报告活动,这次外出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触很深,突然感到做一名语文老师容易,但做一名好语文老师太难了,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想做一名好语文老师必须要具备以下条件:

1、小学语文老师要多读书。

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学生眼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作为一位教师,一位语文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其魅力的源泉,有了广博的知识,上好语文课就有了底气。语文教师必须要学习跨学科知识,博览群书,平时注意古今中外、书内书外知识的储备。观摩课中的老师在讲《手指》一课时,学生提出让老师讲关于作者的故事,老师马上声情并茂地讲了《丰子恺说“丰”的故事》,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2、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

俗话说:“字是人的脸面”,不论是应考还是将来立身社会,一手好字都显得至关重要。现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课也已经很重视写字,实现识写结合。通过写字来进一步巩固识字。以前,我们指导学生写字总是轻描淡写,让学生照书写几个 ,告诉学生写字要横平竖直。学生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就会不一样。既然一手好字很重要,为什么不在学写字之初时就把字写好,何必以后还要费劲去学练字呢?指导小学生写規范字首先要矫正他们的姿势,像众所周知的“三个一”,即写字要保持一尺、一寸、一拳。只要坚持下去,没有写不好的字,而其成效,必让学生终身受益。

3、语文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是根据小语教材的实际内容而定的。怎样传道、怎样授业、怎样解惑呢?那就是要教之以法,以法传道,以法授业,以法解惑,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这样既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又触类旁通,高速度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直接交给学生答案。“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法。而要使学生掌握学法,必须启迪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而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因此必须善于提出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又建立在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上。比如授课中的老师再讲《地球爷爷的手》时就教给学生: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看到地球爷爷的手时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启动思维的关键,问题是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争议问题,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出的问题越多,越深刻,争议得越激烈,课堂上的气氛也就越活跃,学生在激越的、愉快的氛围中,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4、小学语文老师要学会画简笔画。

简笔画板书具有简洁、风趣的特点,他往往能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感性的东西。儿童对视觉艺术形象很敏感,教师把重点简练地画出来,比用枯燥的文字分析更有效果;把抽象的道理化为简明的图像,能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凭借简单图画,能让学生理出文章的主题,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物,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利用简笔画及时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表象支撑,能解除学生介于文字与实际情境间的思维障碍。设计优美的板书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技巧和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简笔画,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观摩课中的语文老师随手画了一只狐狸和乌鸦,栩栩如生,学生发出“哇”的感叹声,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听课的老师也都啧啧称赞。

5、小学语文要注重以读为主。

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说书读熟了,文章的意义自然就理解了。小学语文课本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很到位。老师的讲解只能点到为止,讲多了学生接受不了,讲深了学生理解不了,学生越听越朦胧。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意会,引导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丰富。

6、教学中注意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把它们孤立和割裂开来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以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已经有了太多的惨痛教训,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不能再出现了。听说读写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必须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看待,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7、语文老师要写“下水文”。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课堂小练笔,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郭沫若也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我们教师一定要钻研课标,把握尺度,在教学生前自己先写写,看会遇到什么困难。

所谓教师的“下水文”,就是教师用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典型材料来写的文章,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以及实际情感,并在习作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什么要写下水文?1.通过下水文,让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 2.通过下水文,为学生提供模仿、借鉴的范文。3.通过下水文,突显习作的重、难点。4.通过下水文,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5.通过下水文,激活学生的习作动力。 6.通过下水文,树立学生的习作信心。7.通过下水文,理清习作指导的基本思路。 要学生写的文章,最好我们也写一写。因为,下水文,让我们更年轻;下水文,让我们更智慧;下水文,让我们更可爱;下水文,让我们更懂学生;下水文,让孩子们更爱习作,更会习作!

8、语文老师要学会教材的二度开发。

造成老师不愿意教教材作文,学生不愿意写教材作文的根源是什么呢?一是教材中的作文题材陈旧,难以引发教师和学生的写作激情;二是教材作文规定太死,捆住了师生手脚,束缚了师生心灵。三是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贴近师生的心灵,难以诱发习作冲动,导致师生本能地排斥。因此,教师敷衍了事,学生马虎应付。

目前,身在一线的语文老师都感觉作文难教。的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善和科学的作文教材。虽然语文教科书每单元后面都有一次作文训练,但要求太宽泛,缺乏具体的指导,我们还是不知道作文究竟该怎么教!现状如此,我们能且只能像名师学习,对教材作文进行二度开发和有效指导,摆正关系,二度开发,上自己喜欢的,学生适合的,也喜欢的。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看图作文,看漫画谈启示,学生刚一看到漫画可能不知从哪里下笔,但是我们老师稍微做一点启发或改动,就会给学生很多灵感。

4.网络课程学习心得感想 篇四

2020观看脱贫攻坚网络展大学生个人心得感想1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农村改革发展之后,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近十年来,得益于国家的扶持和发展,农村一些“老大难”也得到了解决。比如说;读书难、看病难、赚钱难等等。这些问题和过去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过去的农村,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村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很低,很多家庭都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活十分艰苦。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村民们也不再为温饱而发愁,很多人现在也朝着“小康”的方向努力。

除了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之外,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很多村庄现在也实现了“三通一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不少村庄现在也告别了“脏乱差”。

农民朋友们: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今年的“三农”领域有很多硬任务要完成。未来的一年里,国家将采取多项举措解决农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启动厕所革命”等等……。

不过,就在农村进入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目标之后,农村地区也会陆陆续续迎来三个好消息。这些消息涵盖到农村的多个方面,农民朋友请收下。具体如下;

无论是在建设还是在发展方面,资金尤为重要,要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资金就必须优先向农村地区倾斜,这样才有资金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短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我国也会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资金预算将继续向“三农”领域倾斜,确保各地的财政资金能够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解决农村当前的民生问题。

在农村,乡村建设和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几年来,我国为了整治农村各类违规违法乱象,出台了很多措施。现在已经到了农村发展的攻坚阶段,农村的基层干部队伍也很关键,如果是一个不作为、胡作为的带头人,那么资金投入后也会被侵占。

不过,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一年,我国在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也会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大力度治理农村的“苍蝇和村霸”,开展反腐败和扫黑除恶这两项斗争。

虽然说现在的农村和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但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很多村民会离开农村进城生活,大都是因为这两点。

不过,就在农村进入全面决胜小康之后,我国也会在各地区开展新一轮的发展工作。今年不仅要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还要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消除乡村医疗服务的空白点,让村民不再为教育和医疗发愁。

2020观看脱贫攻坚网络展大学生个人心得感想2

强化内生动力,刻不容缓。水和路,依然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马汉成代表);盲目跟风投资失败、受婚俗陋习影响攀比致贫……这都与教育不足相关(庞达委员);让群众学习技术、积累资金,就不会再留恋光靠救济的紧巴日子(胡胜宝代表);落实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优惠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唐晓明代表)。

脱贫工作是事关民生工程,事关祖国千秋大业和群众奔小康的重大使命。

俗话说:“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是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源。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也是奔小康的必经之路。

习总书记曾讲道“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讲话精神,多地驻村干部和党政领领导采取了进村入社到户、座谈走访群众、查阅资料、指导计算人均纯收入和贫困户同吃同住等方式,认真做好脱贫工作。在打赢脱贫攻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短板:如,信息不一致;部分贫困户未达标;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方面不足;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领导干部还存在察桌边球观念等问题,笔者认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全面脱贫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切实发挥驻村干部、政府和群众的力量。

在帮助贫困户脱贫时,要主动作为,措施精准,务求实效。从实际和特色优势出发,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加强对帮扶贫困村村民思想教育,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减轻其“等、靠、要”思想,从思想、意志上先扶贫,引导村民转变脱贫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同时,面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身为帮助脱贫的干部要踏踏实实帮助贫困户,切勿以此为契机,谋取私利,不可在工作上打察边球,让扶贫工作名不符实。

总之,脱贫致富不仅要让贫穷的人过上小康生活,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脱贫,让全国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贫困县真正摘帽,使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020观看脱贫攻坚网络展大学生个人心得感想3

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战略收官之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结合部门职责,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扶贫专项方面

作为扶贫专项部门之一,全局牵头负责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加强与省自然资源厅、州自然资源局对接,积极争取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因达不到申报标准,2020年省、州级农村土地整治扶贫项目不涉及市。

二、相关业务方面

(一)开发地质灾害监测公益性岗位。我市属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域,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专职监测。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公益岗位12个,助力贫困人口增收。责任领导:局长分管领导:副局长责任股室:地质环境股工作时限:2020年

(二)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我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分批实施。经与州自然资源局对接,未向市分解目标任务,全局继续做好剩余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力争全面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三、驻村帮扶方面

(一)“三个一”方面。全局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新镇村和村农牧民群众。一是利用村和村的区位优势明显,继续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帮扶措施;二是按照“一超六有”标准,结合贫困户实际,持续做好贫困户帮扶工作,并积极帮助非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谋发展,使帮扶工作更均衡。责任领导:局长分管领导:副局长责任股室:帮扶责任人工作时限:2020年(二)“五个一”方面。全局下派1名党员到贫困村乡村担任“第一书记”。

为强化贫困村退出后的帮扶工作,进一步压实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责任,认真履行好“五大职责”,同时加强“第一书记”管理,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分析、研究帮助解决存在问题,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2020年总之,全局将继续发挥自然资源部门职能职责,充分利用部、省、州自然资源部门在增减挂钩、地灾防治等方面出台的系列政策,精准对接,有效落实,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2020观看脱贫攻坚网络展大学生个人心得感想4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要立足人本,关怀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清楚,放在心上,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相通,在感情上与人民群众相融。通过调研、视察、帮扶等方式,沉入基层一线,与群众融为一体,聚焦“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高效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统领,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少喊口号,多干实事、少讲故事,多办好事,着力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拔穷根,真正摆脱贫困,早日实现脱贫梦。

要做好脱贫攻坚战,需要帮扶干部夯实责任把各项精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全心全意来扶贫。在帮扶工作中,我们应从以下几点牢牢把握。

激活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对存在不良思想倾向的贫困户,要加强思想引导、教育培训、典型感化,组织贫困户现场参观学习成功脱贫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推动贫困户转变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破除“等靠要”和“以贫为荣”的落后思想观念,积极引导贫困户想方设法脱贫、千方百计致富,形成“思谋脱贫、主动创收、勤劳致富”的社会正能量。

理清脱贫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但政府和干部不应大包大揽,如产业扶贫、农户入户道路等,不能政府全包,要让贫困户参与其中。对于坚持不配合的,建好台账、留足证据。对有好吃懒做、依赖政府等不良思想倾向和行为的贫困户,要敢于理清责任,建立结对帮扶干部尽职免责机制,敢于较真劝导、敢于宣教惩戒。要多角度影射扶贫对象存在不良思想带来的反面典型,使那些好逸恶劳、不愿脱贫、一味“等靠要”依赖政府的群众觉得脸上无光。

强化乡村治理,塑造农村文明新风。要充分发挥各级结对帮扶干部的积极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强化乡村自治。对好逸恶劳、不愿脱贫,漫天要价、威逼要挟,依赖政府、得过且过,互相攀比、一味“拼穷”等问题,进行村民自治和道德约束,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予以惩戒。要健全完善扶贫对象脱贫攻坚全程参与机制,全面保障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让“脱贫思进、致富思源”成为扶贫对象的自觉行动。

2020观看脱贫攻坚网络展大学生个人心得感想5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_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市、县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落实”(落实帮扶对象、落实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项目)和“四个到位”(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为抓手,建立健全帮扶到户机制,采取一户一策,实施精准扶贫,确保低收入户如期脱贫。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底,全镇实现低收入农户2948户、9314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130万元以上;培训劳动力不低于2350人;每名帮扶责任人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至少3次(1月30日前、3月30日前、9月8日前)。帮扶责任人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时,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或物资帮扶,每户每年不少于300元(含物资折款),每年为结对农户解决1-2个生产生活难题。

三、工作举措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了确保我镇扶贫工作有效开展,我镇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镇长、相关领导担任,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并单独设立了扶贫办,明确专人负责。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形成合力,认真落实扶贫帮扶的各项工作。

(二)继续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居委会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所有在编在岗职工(含教师、居委会在编干部)为帮扶到户具体责任人,要定期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提供物资、资金帮扶;仔细研究低收入农户的具体情况,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制定扶贫帮困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各结对帮扶责任人,要积极为帮扶对象“找门路、谋发展”,动态掌握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及时调整帮扶方式,实现脱贫对象增收脱贫,做到不脱贫决不脱钩。

(三)加强贫困劳动力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低收入劳动力,采取分类培训。对年纪轻、文化水平高的劳动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以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为依托,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贫困劳动力经技术培训后,就近介绍到园区企业就业,实现脱贫增收;对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劳动力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家庭至少有一人参加培训。努力实现无就业家庭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四)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全民创业等项目,实现项目带动。一是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引进一些能人大户承包土地,带动当地贫困户就业;二是以镇有机稻米种植基地、蒙牛牧业、大楼木材产业带、全民创业园等为依托,成立农机、劳务专业合作社,优先使用当地贫困群众务工,促进脱贫增收;三是鼓励发展“三来一加”等创业项目推进脱贫增收,对有劳动能力,又有创业致富意愿的贫困群众,帮助寻找“三来一加”等创业项目,争取小额贷款,鼓励支持其自主创业;四是就近提供就业岗位推进脱贫增收。以我镇自行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康居示范村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道路管护等项目为载体,就近选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帮助其增加收入;对于招录的一些保洁员、道路管护等公益岗位,安排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就业,促进脱贫增收。

(五)定期督查考核。镇扶贫办将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的对各居委会、各单位帮扶工作进行检查,对开展好的居委会、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帮扶不及时、整改迟缓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建议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课程感想心得 篇五

上您的课,如果说是一次学院给的机会的话,其实更是黄老师您给我们这些学生的机会。能够听到您的课,就足以让自己感到很知足。因为与您的接触,除了在学习上给我们无限的帮助与指引外,还能给予我们更多在学术道路上的指导。您的指引,更多的让我感到了学术这条道路的深邃。您的指引,也激发了自己内心对更多学术和知识的渴望。

首先,虽然自己本科学的专业是农经,但是并未真正的投入到这个专业中,学术于自己依然是比较陌生的事情。老师身上最大的光辉在于,给予我们无限做学问的启发,您的严谨,做学问的态度,对待后辈学生的谆谆教导,您课堂上的魅力足以给我们以鼓励。还记得某一门课上您对当今做学问的后辈们发出了感慨,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您内心那种对我们的期望,对学术界的期望。

其次,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我从未接触的。那些本经典著作,启发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经典著作的研读,除了可以让我们学到经典的理论知识外,我们还能感受到书中那种严谨的写作方法与学术态度,而这些也是对我们的鼓舞。同时,黄老师在给予我们这些书的同时,还交给了我们阅读学术著作的读书方法。这样,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就会养成这样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读书笔记的书写,一方面让我们对这些著作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记忆与体会,加深我们对理论的记忆与理解;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可以加深对理论要点的思考,在阅读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在读书的过程以及做学术的过程中,黄老师教导我们要突出一种历史感与真实感,告诉了我们学问一定不能浮夸,一定要有真正的经验证据。

最后,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课程之上的同学们的思想与学习态度也让自己自愧不如。课堂上同学们流露出的思想光辉也值得我的学习。

6.杭州学习心得感想 篇六

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做群众工作、会不会做群众工作,直接考验着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我想:我们要想得民心、顺民意,就必须长期坚持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工作思路。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感情融合在基层,带着感情做农村工作。

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努力关心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使群众的困难得到解决,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凡是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凡是要求合理,但政策没有明确的依据的,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可先部分解决,确实因客观原因无法彻底解决的,应向群众讲清道理,做好解释。凡是群众要求不合理,不合法的,坚决不开口子,不做不符合规定的许诺,防止产生以闹取胜的不良影响。

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就要真正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要充分相信群众,把政策交给群众,把事实告诉群众,既不回避问题,也不掩盖矛盾,既不避重就轻,也不敷衍群众,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深入了解民意,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在做出决策前、开展工作时,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倾听群众的愿望要求,特别是要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和决策的标尺。要从群众的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问计于民,向群众学习,真正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保护好。

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还要悉心教育群众,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只有做好疏导化解工作,正确引导群众,才能消除矛盾。对待苗头性问题,要提前做工作,尽早化解;对长期性问题,要经常做工作,逐步化解;对突发性事件,要集中做工作,及时化解;对周期性矛盾,要不断做工作,反复化解。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把说服教育、释疑解惑和排忧解难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因时因地把握群众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说服教育,另一方还要回答好群众关心的问题,帮助群众消除误解。同时,还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得到群众的理解。

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要求我们要转变工作作风。要把群众工作作为转变作风的前沿阵地,进一步健全干部经常下访、领导定期接访的工作机制。各级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社情、访民意,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学习,学习好、掌握好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做思想工作的能力、动员群众的能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实践中打牢做群众工作的坚实基础。

7.网络课程学习心得感想 篇七

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 真刀真枪, 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风、社风和民风为之一振, 举世瞩目, 战果不菲, 进入崭新境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历史, 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风雨才能看得更清楚。”当前, 作风建设处于“爬坡过坎”、咬牙使劲的关键期, 党员干部有压力, 全国人民有期盼。为进一步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2014年12月, 人民银行党委决定, 在人民银行系统开展向曲江同志学习活动。捧手读完《曲江同志先进事迹》, 心绪中多了久违的影像, 脑中不断闪过, 多年来, 身边曾有过多少熟悉的一幕, 他们都是曲江———基层央行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在他们身上, 都有感人作为和风貌, 他们:真诚的信仰人民这一“上帝”, “克己复礼”;用实实在在的人情味, 反对了人情风, 还集体以风清气正的面貌;用“责任担当”, 把“久违”的批评和自我约束, 还原到“指定位置”。

二、平凡中点滴间书写着优良作风

曲江同志, 生前系中国人民银行凤城市中心支行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兼工会主席。2014年2月因病不幸去世, 年仅52岁。作为纪检组长, 他敢于直言批评身边人, 纠正身边事, 严守财经纪律、真抓干部作风。对超标56元的内部接待, 提出质疑, 严厉批评;作为兼职工会主席, 他淳朴真挚, 牵挂困难、心系职工冷暖, 为职工解难事、办好事;作为“大”权在握的领导, 他, 不当“甩手掌柜”, 不仅身先士卒, 还苦干实干了大量具体工作。节假日, 曲江是行里值班天数最多的人。从不因私事而影响工作, 妻子患脑血管痉挛, 眼睛看不清东西, 他为妻子买饭送药从没耽误过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他长期坚持群众优先, 享受在后, 还多次推掉各种荣誉。作为行领导, 他在出差学习、培训等许多公务活动中都有使用公车的待遇, 但他更多的选择了打的和公交。在查出患肺癌直到去世的近一年时间里, 他从没有动用公车一次, 从没有因住院而让行里的同事陪护。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迹, 他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 书写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优良的作为和风貌。

三、精神不褪色是作风优良的内在规律

8.网络课程学习心得感想 篇八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本课程

1.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校本课程对很多教师老说似乎很神秘,其实,职业院校开设的课程,包括主干课程、选修课、活动课都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課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实践型课程(路由交换技术、综合布线、网页设计与制作)、自愿报名开设的选修课(音乐欣赏、网络营销、社交礼仪等)其实都是校本课程。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对于目前的中职和高职教育,培养对象的特点是理论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传统的国家统一开发的课程特点:理论性都很强,学生学习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

为了方便与教学、便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目前职业教育的特点 ,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在必行。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思考,我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和方向。

3.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组织的,而开发主体是教师。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融入到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教师在学校认可的前提下要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等。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教授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课程的开发者。

4.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如下的思考

专业建设情况及校本课程建设情况: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南省一所以建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目前本人所在的信息工程系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下面简单介绍下该专业情况。

该专业从高职教育特点和本专业实际出发,构建和实施“2+1”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两年校内学习,一年顶岗实践。具体实施,采用对接行业,实施“三平台、双主线”培养方式对应“三平台、多出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体现是,结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学生能力成长特点,以“适应市场的专业技能提升路线、循序渐进的项目全程贯穿专业技能提升路线”为主线,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应用平台”等三个学习平台,全面实施“三平台、双主线”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应“三平台、多出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其中,“基础平台”主要培养学生公共基本技能,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数据库、建筑概论、建筑制图与识图等课程为学生搭建信息类基础知识大平台,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通过基础技能训练,学生可进行二次专业选择,保证进入本专业的学生是对专业和未来就业领域感兴趣的学生,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和选择的同时,奠定了提高建筑信息化质量的基础。

“专业技术平台”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采用“理、实一体”、“项目贯穿”的教学方式,开设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服务器配置与管理、AutoCAD、建筑制图、建筑业网页设计、楼宇等课程为学生搭建建筑业信息化建设专业平台。通过专业技术能力训练,学生能力将显著增强,为学生进入应用技术平台学习奠定基础。

“应用平台”强化训练学生建筑信息化建设实践能力,采用“专门化”的训练方式,利用建筑信息化企业网络集成与维护、建筑企业网站建设、建筑业楼宇综合布线训练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

课程体系设计采用“适应市场的专业技能提升路线”,重点突出课程与技术同步、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接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实践项目设计采用“循序渐进的项目全程贯穿专业技能提升路线”,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虚拟到真实的技能提升路径,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本教研室共有专职教师5名,兼职教师2名,校外特聘专家2人。

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人,年龄40岁以下的7人,研究生学历7人。现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和专兼结构合理,发展态势优良的师资队伍。构建了由实践经验丰富、教科研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和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行业与产业有一定影响力的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团队。

专业教学资源情况:

为进一步搞好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在现有实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升级一个软件综合实验室、改造升级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改造升级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3个校内实训基地,实验设备完好率90%。新建企业网搭建实训室,基本满足目前在校学生的实习的需求。实验室管理有详细的运行记录,实验设备得了精心维护,保障的设备的有效使用。实训课程开出率100%。

此外,分别与中软国际、北京天圣达、向心力技术有限公司、深软科技等多家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满足学生的校内校外双轮实习。

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立以来,本专业的专项经费全部投入在课程改革方面、教材建设方面、会议差旅方面,科研资助经费方面都有了较大增长。这保证了本专业在师资、课程建设、实践性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优势。

5.关于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路

在老师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逐步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具体实施分下面三部:

1)学校给老师提供平台,让老师自己提出设想,去给学生开始校本课程,可以以小范围选修课形式开出。对其中老师反映深刻、学生反映良好的课程进行跟踪,鼓励教师积累素材,初步形成自己的教材,边实践,边积累,边完善。

2)对初步形成的教材进行跟踪,形成自己特定的风格。经学校审核,比较完善的教材送印刷。推广致全校范围使用

3)对比较成熟的教材,聘请专家进行审定和论证,专家审定通过的,可推荐出版社正式出版。

6.注意事项

1) 在整体设计上要有思考。

2) 要从课程角度进行梳理,把课程的内容、实施、评价都考虑清楚。

上一篇:关于菊花展的作文下一篇:前厅部考核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