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必修4)(精选6篇)
1.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必修4) 篇一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教材分析:
本小节主要讲述了DNA分子的结构,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而且教材在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后,安排了一个“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D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的化学组成 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对DNA分子直观结构模型的观察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DNA的结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望。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教学难点:
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碱基的相关计算
难点突破方案:
1.用直观模型进行教学。
2.用多媒体课件显示DNA分子结构组成的动态过程 3.总结典型碱基计算规律,配合习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具准备:1.DNA分子的直观结构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学习,知道DNA分子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使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出来。
那么DNA分子为什么能起遗传作用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对DNA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那么我们今天就首先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一、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DNA的相关内容。1.名称:DNA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双链结构。2.组成元素:C、H、O、N、P 3.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如下图)
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含N碱基:A、T、G、C,碱基不同则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
二、DNA分子的结构 教师讲述: 在我们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DNA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那么这些脱氧核苷酸具体是怎样组成DNA的呢?组成的DNA又具有怎样的结构呢?
介绍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简介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过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和合作的精神)。这为合理地解释遗传物质的各种功能奠定了基础。
1.DNA分子的结构
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结构:双螺旋结构
2.脱氧核苷酸组成DNA分子的过程
具体过程用PPT展示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A与T、G与C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三 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2.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必修4) 篇二
教版必修4
1、哲理小说越来越受读者的喜爱,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人生哲思是如此贴切的表述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精神家园……哲理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表明()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是对人生的本质及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2、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我国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人们时常发出“天有不测风云”叹息。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因为: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认识具有局限性
3、“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首诗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心远地自偏”的说法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5、2012年,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经济“伤不起”。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自然界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运动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人的心灵和身体在不停地进行对话。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体内就会分泌出具有活跃脑细胞、增强体质功能的荷尔蒙。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7、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七十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电影《盗梦空间》上映后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并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在影片中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而且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时空,人们甚至可以通过思维来进行犯罪。这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④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①是否信仰宗教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1、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世界。据此回答12—13题。
12、泰勒斯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A.承认世界统一于水
B.认为世界是物质的C.看到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D.他超越了日常生活经验的层次来看世界
13、泰勒斯的观点具有局限性,这就是()
A.他没有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本原
B.他没有看到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 C.他没有撇开事物的具体特性认识物质
D.他没有揭示出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14、中国古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著名的“心外无物”。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
①我思故我在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存在即被感知
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5、2013年3月21日,教育部下发通知称,由于目前部分高等学校食堂餐桌浪费情况严重,教育部要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反对餐桌浪费专项行动,推进“光盘行动”。这种做法的认识论依据是 A.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特点 C.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6、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
A.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B.任何哲学都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推动着时代向前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坚持群众路线
18、“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唐•李商隐)这首诗说明的哲理主要是()
A.事物是运动的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9、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目前我国的一些菜农在蔬菜大棚中安装自控装置,它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自动给水,自动断水,既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电源、水源,又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这表明()
A.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B.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水的流动规律,为人类造福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始终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D.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规律 20、俄罗斯传媒业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开启了一项名为“阿凡达”(又名“俄罗斯2045”计划)的高科技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把人脑思维移植进机器人体内,从而实现“长生不老”。因此,有人认为,机器人能进行人的思考,该观点()①正确,机器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超快的运算速度和较高的逻辑判断能力 ②错误,机器人属于机器,电脑只是人脑的模拟物,而不是人脑本身 ③正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具有日益强大的创造能力 ④错误,机器人只是机械、物理的装置,永远不可能具有人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⑤正确,机器人已具有社会性 ⑥错误,机器人由人的意念直接控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21、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里的“规定”和“改造”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这一观点()①肯定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②否定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③混淆了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④认为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精神性活动 A.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身份、职业、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谱造型,这些脸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的艺术加工。用哲学的语言来说()
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
B.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 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
23、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C.主张意识是物质的感应的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
26、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但现在,专家指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 A.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有多个
B.真理是绝对的、正确的认识 C.人类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D.客观实在性是真理的唯一特性
27、“只有正确认识幸福,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上述观点可以折射出()
①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会用什么方法追求幸福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④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画作之道,在于心装天地,唯有如此,才能绘这世上之物,笔下之物才能拥有天地灵气。”这一画作之道精妙地点出了笔下之物所拥有天地灵气()A.依赖于画家的天赋与灵感
B.在于画家具有复制天地万物的经验 C.是画家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是画家心灵的自然外化和表现
30、美国纽约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人们直接把信件、成绩单、银行账单,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卡片上,投入时代广场上的一台巨大粉碎机里粉碎,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该做法()①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 ③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承认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越来越成为人们干工作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就必须形成踏实干事的氛围。这启示我们
①求真务实
②坚持实践
③与时俱进
④树立理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32、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及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说明()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认识决定实践的发展方向 ④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推动实践取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3、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表明()①真理具有客观性 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34、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这反映了 A.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B.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
D.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35、针对网络语言日益渗透生活的现象,语言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和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这说明()①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②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动
④认识的程度决定实践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36、“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7、“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在闰,阴阳无差无错”体现以下哲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8、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真理来源于大胆假设和科学实验
④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3.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必修4) 篇三
修1
二、重点难点
1、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2、难点:物体重心的确定.三、教学方法
通过演示、观察知道①重力的方向②用测力计测量重力③重心的确定.四、教具
弹簧秤、台秤、砝码、钩码、不同形状的薄板(带有悬线).五、课时:1节
六、教学过程(一)重力
1、重力的产生: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的吸 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方向
演示1:用绳子悬挂物体时,观察绳子的方向——竖直下垂.演示2:让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物体下落的方向——竖直下落.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讨论:能不能说成是“垂直向下”?不能.因为平面不同,其垂直向下的方 向也不同,但重力的方向只与当地水平面垂直,即竖直向下.3、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
(2)用弹簧秤悬挂(课本图1-2甲)或支持(课本图1-2乙)物体,当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3)用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原理讨论上面的结论(学生讨论):为什么要以“静止时”作为前提?匀速运动行不行?变速运动呢?为什么说“大小等于”?能不能说“就是”?
(4)运用重力G跟质量成正比的关系式G=mg计算重力.式中g=9.8N/kg.(二)重心
1.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引入重心概念之后,研究具体的物体时,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3.重心的确定
(1)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 质量的分布有关;
(3)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例如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处,而圆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而在圆环的几何中心处;(4)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演示)依据:二力平衡原理.(学生讨论)(三)课堂练习课本练习一(3)(四)课堂小结:
4.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必修4) 篇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恨。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通过分析景物,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胸怀大志,热爱祖国。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两首词。我们知道,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为豪放词的发展立下了不朽之功。但令人遗憾的是,豪放词在北宋并未得到普遍的肯定和广泛的普及,苏轼之后豪放词少无名家,鲜有佳作。真正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感受一下“辛式”的豪放风味和他的爱国之情。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欲品其文,先识其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大家已经作了预习,我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作者和本词的背景知识。
生 大家好。这是我精心搜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大家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别对不起我辛勤的劳动。(笑声)
多媒体课件展示:
1.关于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忧愤而死。
辛弃疾文武双全,超群绝伦,21岁时率领两千多队伍参加了耿京的义军,在军中任掌书记。次年,奉命南下见宋高宗,北归时,听说耿京遇害,他率五十骑直入金营,于五万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这一英勇行为影响很大,“壮声英慨,儒士为之兴起”。南归后,他写成《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上书朝廷,陈述自己的抗金主张。练飞虎军,积极作好北伐的准备。然而终其一生,皇帝怯懦无能,主和派占据着上风,他只能当一些无实权的地方官,还常受朝廷的猜忌,43岁起,闲居江西信州达20年之久,壮志未能实现。满腔悲愤化作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词作,聊且抒发抑郁之情。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继承了苏轼的开拓、革新精神,其词题材广阔,气势雄健,意境深沉,悲壮慷慨,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余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辛弃疾不得重用是因为他的几重特殊身份: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故朝廷决不肯让他带兵复国。在这种境况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河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词作。
师 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作品,请翻开课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先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词的朗诵录音,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节奏,在课本上做停顿重读记号。
师 示范朗读的确是非常精彩,技巧高超。下面我们来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得像示范朗读一样好。注意把握好朗读节奏和词人的情感。
(展示诵读节奏,学生齐读)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探究学习】
师 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我们常听一个词叫“登高而赋”,是说古人最喜登上高处,临高抒怀,吟诗作赋。可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人为什么喜欢“登高而赋”?其中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原因?
生 有。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上面风景好,心情也好。
师 说得不无道理。但不一定因为心情好才吟诗作赋啊,有时恰恰相反呢,心情不好才要抒怀宣泄。
生 因为登得高,望得远,凭高远眺,天地苍茫,视野广阔,常能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故而很容易生出一些诸如“天地永恒生短暂,宇宙无穷人渺小”的慨叹,因而情不自禁地吟咏高歌,写下抒怀之作。
师 说得很有道理。登高而赋常是因为凭高远眺时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生出慨叹。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否也是属于这种登高而赋的抒怀之作?
生 是。师 如果是,那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了?请把课文里描写作者所见的触发了他的思绪的景、物的文字找出来。
生 其实整个上阕都是写作者看到的景,这些景都触动了作者的心弦。“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已把镜头转向赏心亭上的人。“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写人的动作,借外在的动作表达内心的情感。
师 哦,首先写江,然后写山,最后写人,原来作者的镜头里有水,有山,还有人。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们会触动作者心弦,引发他的诗情?能否结合词句具体分析一下?大家先思考讨论,然后我请几个小组分别来分析镜头里的水、山、人。
(学生热烈讨论)
师 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生 我们小组先来吧。“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楚天”的“楚”,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于楚国;“清秋”点出了登临的时间;“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的“千里”“无际”极言视野之广。其意为: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整句破空而来,写得境界壮阔,笔力遒劲,气势雄浑。
师 说得很好,对景的分析很到位。如此气势雄浑的景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触发了他一种悲壮的豪情。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一片渺茫。置身于如此浩渺壮阔的秋景,即便一般人也会触发起一种莫名的宇宙意识,一种莫名的人生慨叹。何况满怀报国之情的词人呢?那江天无垠的壮景怎能不激起词人满腔的报国豪情?“水随天去”的浩荡之势怎能不使词人热血沸腾?“千里”“无际”的苍凉秋景又怎能不令词人慷慨悲歌、潸然泪下?
(学生鼓掌)
师 分析得很精彩。这两句秋景,虽刚起首开篇,但已经蕴蓄了深厚之情。好,哪个小组愿意接着分析下面的写山之句?
生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上面的江景非常壮阔,而此处山景则显得秀丽多姿。不过这都只能“献愁供恨”,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师 为什么如此秀丽多姿的景色却只能“献愁供恨”,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生 因为祖国的江山是如此的美丽,不仅有壮阔之美,也有秀丽之美。但如此美丽的江山,却不能保住,备受外族铁蹄的践踏、蹂躏,词人当然无比忧愁、无比愤恨了。
师 他愁什么,恨什么? 生 愁的是如何保住这大好河山,让它不受外族蹂躏;恨的是侵略祖国的外族人,即金人。
师 答得不错。但作者愁的、恨的仅仅是这些吗?(同小组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补充)
生 愁的不仅是如何保住这尚未丧失的大好河山,还有如何收复已经沦丧的国土,让百姓不再被外族蹂躏,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恨的也不仅是侵略祖国的外族人,还有苟安于一隅,不思恢复的南宋小朝廷。恨的是自己满腔热血,一心报国,却备受冷落,空度年华。
师 很好,这一补充就完整了。词人接着把自己放入镜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几句中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哪个小组愿意作一下分析?
生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仍是写景,但同时也是喻情,把自己也放入了景中,写得极其悲凉。
师 怎么悲凉?
生 从刚刚的分析已经知道,看着如此美丽的江山,作者不禁又愁又恨。仇恨交加的作者
独自一人登上赏心亭,望远凝思,本来就已经够悲伤的了,偏偏又看到落日的余晖照着赏心亭,听到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哀鸣,当然更悲苦伤心了。
师 看来你对作者越来越沉郁悲凉的情感揣摩得很透。这一句,把说不尽的激愤和悲苦,全浓缩在寥寥十二字里面,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一直为后人称道。能不能分析一下其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方面的妙处?
(学生思考、讨论)
生 “落日楼头”是眼睛所见,从视觉入手,“断鸿声里”是耳朵所闻,从听觉写出,一见一闻,通过日暮秋景渲染出一种苍凉悲伤的气氛。而作者在如此苍凉悲伤的气氛中独自登高望远,其悲情就更生动可感了。整句以有声有色的景色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妙不可言。
师 词句妙不可言,你的分析也透彻精彩。好,还有没有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作者写的是实景,但这些景都有隐喻,落日残照用来比喻日薄西山、面临覆灭的南宋小王朝;而不断哀鸣的失群孤雁也正好是诗人的写照。两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师 分析得很好。词接着写到了人的动作:“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作者为什么要看吴钩,拍栏杆?对作者当时的这些动作,我们该怎样理解?
生 因为看吴钩,拍栏杆其实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很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师 哦,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生 “吴钩”是吴地所造的一种宝刀,既然是宝刀,就应该作为杀敌的锐利武器,上战场“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跟着作者在此处闲度韶光。所以看着“吴钩”,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无限感慨呢!因为自己不也正是这徒有锋芒,无处用武的“吴钩”吗?词人以物比人,把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巧妙地烘托出来了。胸中满是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却无处倾诉,无处发泄,只好拍遍栏杆,黯然叹息。“栏杆拍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时急切悲愤的情态。
(学生鼓掌)
师 词人写这么多景,无非是为了抒情。写完景后他喟然长叹:“无人会,登临意。”以此收束上阕,此处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对这一句我们该怎么理解?
(学生思考)
生 “登临意”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热爱,是对偏安一隅、风雨飘摇的南宋的深切忧虑,是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沸腾激情,是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限悲痛和愤慨。“无人会”是说当时没有人理解自己,没有人重用自己,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像他一样一心想着恢复故土的同道之人。表达了一种不被理解,不被重用,难觅知音的刻骨的孤独寂寞。
师 很好,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非常到位。南宋时期,由于统治者庸懦无能、不思进取,国家备受外族欺凌,大片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像辛弃疾一样一心恢复中原却壮志难酬,只能把满腔悲愤寄于词间,聊且抒发抑郁之情的人不在少数。大家来看看这首词:
多媒体课件展示: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 知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生 岳飞。
师 词中哪一句所抒之情和本词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很相似?
生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 两位词人的情感相似,但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太一样,对照一下很有意思。(师生讨论交流)
生 情感是一样的,都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愤慨;不被理解、知音难觅的孤寂和凄苦。岳飞本是武将,却同样能写词,将满腔悲愤化作荡气回肠的词句,而且苦闷之时“欲将心事付瑶琴”,弹琴遣怀,很有文人之雅;辛弃疾本是文人,但二十几岁就能率五十骑直入金营,于五万军中生擒叛徒,悲痛愤慨时也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愤拔武器,怒拍栏杆,壮怀激烈之状,倒像一个武将。
师 这正说明,两个都是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从这句也可看出,南宋并不缺少勇武之将,忠贤之臣,之所以备受欺凌,山河沦丧,主要还是因为统治者庸懦无能、不思进取。
师 好,刚刚我们分析完上阕,下面我们接着分析下阕。上阕主要是写景,借景抒情。那么下阕主要写什么呢?谁愿意概括一下下阕的主要内容?
生 下阕主要是写典故,用典抒情,表达了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悲。师 都写了几个典故? 生 三个。
师 借这三个典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热烈讨论)
师 为了更好地理解典故的含义,我在这里对其中的第一个典故做点补充介绍: 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世说新语·识鉴》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可见他借口思恋故乡莼鲈,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并不是真心归隐,而是预见齐王要败,先辞官以保身。
生 哦,我还以为他是第二个陶渊明,是真心归隐,没想到是想明哲保身。我明白作者引用这个典故的意图了。这个典故写的是张翰贪恋故乡安闲舒适的生活,辞官归隐的事情。但作者不想归隐,不以隐居为然,故在此是反用此典故,说:不要说什么鲈鱼脍之类的家乡美味吧,尽管秋风已起,可张翰真的回家了吗?在这里明言张翰,实指自己。言下之意是“我”没回家,也不想回家。张翰因为见到齐王将要失败而辞官,辛弃疾却并不因宋王朝面临危机而隐退。两人的心胸、境界大不相同。这个典故表现了怀才不遇的辛弃疾对理想的坚定、执著。
师 词人明知理想很难实现却仍然坚定不移、执著不弃,很是感人。那么他为什么不肯辞官?为什么耻于归隐呢?
生 之所以耻于辞官归隐,归根到底是因为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心里始终放不下国家。这在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里有更充分的体现。
师 哦,能不能具体一点?第二个典故如何更充分地体现他的雄心壮志? 生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它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明哲保身的张季鹰,也不学只顾求田问舍,为自己打算而不关心国家大事的许汜。“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像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像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警醒自己的同时也告诫天下之士:我们绝不能成为这样的小人。在表达志向的同时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小人。
师 你的分析非常透彻,作者在表达志向的同时也批判了小人。也就是说,作者的笔触已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把矛头指向了现实,指向了某些人,对吗?
生 对。
师 现实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加以批判?
生 南宋统治者庸懦无能、不思进取,投降派得势,像许汜一样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小人太多了。他们求田问舍,吃喝玩乐,国家却因此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诗人怎能不担忧呢。所以在此给予了愤怒的责问和批判。
师 作者愤怒的责问和批判能改变现实吗? 生 不能。
师 有雄心壮志却又不能改变现实,作者还能怎样呢。或许在最后一个典故中可以找到答案。好,我们来看看,接下来的最后一个典故,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 词人诗中执著于理想,壮心不改,但在自己长期不受重用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是最致命的,最令人伤心的,那就是时光的流逝。“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即典故里感叹的:“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我最忧心的,就是这风雨飘摇之中的国家,然而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空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只看着柳树在不知不觉间又长成十围粗了。表现了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愤慨和苦痛。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点。
师 哦?为什么说这里是作者感情的最高点?
生 上阕主要抒发的是“无人会,登临意”的孤苦愤懑,而在下阕中,前两个典故主要表现的是执著不弃的雄心壮志;可是,就算有执著不弃的雄心壮志又能怎样,只能看着白发慢慢爬上双鬓却无能为力;“无人会,登临意”的寂寞孤独很让人伤感,但尚可忍受,但最难忍的就是“树犹如此”,看着年华一点一点流逝,理想一点一点落空的悲痛。所以,作者的感情至此已经到了最高点,已经感慨唏嘘,悲痛难忍了。
师 鄙视不顾国事的小人,又耻于辞官归隐,感慨唏嘘,悲痛难忍的作者最后还能怎样呢?
生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最后这位壮志不展、满怀悲痛的作者只能留下英雄泪。
师 “红巾翠袖”指代女子,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词人说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是否表明,词人已心灰意冷,放纵于游宴娱乐,寄情于青楼歌妓了?
生 有可能,像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柳永就是一个。仕途不顺,便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浅斟低唱”,潦倒终身,死后竟然都是歌妓们一起出钱把他下葬的。辛弃疾或许也有这样的想法。能得到歌妓的尊敬和爱戴多少也能有点安慰嘛。
师 或许对别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是辛弃疾啊,看来大家对辛弃疾还是不够了解。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 我有。我不认同他们的看法。师 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我想先问个问题再回答。师 什么问题?
生 “倩何人唤取”的“倩”是什么意思? 师 “倩”在此处读“qìng”,是请求的意思。
生 哦,那就没什么疑问了,词义跟我猜想的差不多。师(笑)该你回答问题了。生 作者唤取“红巾翠袖”,是为了给自己拭眼泪。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的眼泪,而是不遇于时的英雄的眼泪,是痛苦之极时撒下的悲苦之泪,是最赤诚的爱国之泪。对作者的这种眼泪,我们应该同情,更应该感动、钦佩。一句“红巾翠袖”就认为作者像柳永、杜牧一样,流连于青楼,放纵于声色,是没读透这首词,没读懂作者,是对作者的不敬。
生 是啊。从“倩何人唤取”也可看出,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作者连个帮忙拭泪的人都没有,最终只能独自悲伤,一个人流泪。这句与上阕“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把作者的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课堂小结
师 说得很好,行文至此,词人的悲情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了。我们回顾一下整首词,从写景入手,慢慢渗透情感,层层推进,至结尾而悲情到达极致。全词气势豪壮,而感情却极为沉郁,体现了不同于苏轼的另一种豪放之风。而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品读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无可发泄而寄托于词间的满腔悲愤。这满腔悲愤历经千年时光的涤荡,仍在人们心头震荡回响。悲愤的后面,是辛弃疾的词作永远不朽的主题——爱国。对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来说,品读此词,都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下面,我们一起把全词深情地朗读一遍,再一次感受作者的爱国悲情,同时结束今天的学习。
布置作业
5.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必修4) 篇五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a.建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焦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机构: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机关刊物为《民报》。d.地位:近代中国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③影响
a.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b.各省的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c.列强看到革命浪潮难以阻挡,就一面宣布严守中立,一面寻打新的代理人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它们看中了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
【易错点】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易错点】中国历史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D.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三权分立: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责任内阁
A.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B.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
C.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后才能生效。
例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答案]B A.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明确的看出约法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但上升到本质的高度,这是民主的反映,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伟大意义。
例题: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中国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纲领是(D)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评价
①中国近代史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功绩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⑤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记忆方法:清政府帝国主义,共和资本主义。
【问题】袁世凯能够篡夺胜利果实的原因? 1.帝国主义的支持。
中国民国建立后,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腰。
2.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4.袁世凯的个人因素。
例题: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C)
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 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 例题: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易错点】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易错点】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易错点】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理由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易错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并非封建制度。
【易错点】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易错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其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产阶级各个派别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同时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总结】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说它是成功的,是就其历史功绩而言。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是就其缺陷和不足而言,主要是指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例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3.武汉地区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人民有着强烈的斗争精神,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4.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迫使清军调动,造成武昌清军守备力量薄弱。5.革命党人长期在武汉地区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
6.熊秉坤、金兆龙等革命党人有着较强的革命主动精神,在计划泄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自行联络,提前起义,很好地把握住了机会。
【问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与民主性
①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②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③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④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⑤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精神,防止帝国主义侵略。
⑥在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2.局限性:《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问题】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的关系 1.区别
①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装斗争等。
②因武昌起义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即狭义的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称为辛亥革命(即广义上的辛亥革命)。2.联系
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又使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达到高潮。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②武昌起义成功了,它达到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目的。
③辛亥革命失败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都没有发生变化,中国还将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问题】如何认识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1.中华民国是1912~1949年中国的国名,南京临时政府则是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国性质的中央政权。
2.中华民国分为三个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3月);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949年)3.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则是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联合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国民党新军阀找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实际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
6.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必修4) 篇六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小段来自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关于纳粹焚尸的剪辑,为学生理解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与沉重营造情境。)
教师开场白:“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吗?同学们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吗?(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密布的电网”、“巨大的焚尸炉”、“囚房”、“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在等待死亡”、“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集中营里的万人坑”、“集中营中的孩子们”、“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教师解说: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这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纪念馆吧。(投影出示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整体感知
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让学生带有沉重的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②从作者的语言中感受残酷与震撼:文章哪些描述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在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怎样让人惨不忍睹的事实?让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元讨论、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点评、归纳,明确:
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通过他们的一系列行动神态来反映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以及他们内心的感受。如:“惊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等描写,开启了想象所带来的一份无尽的恐怖。
第1页(共4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②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这里进行集体屠杀”、“用人体做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以上的描述足以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充斥着杀戮,惨无人道,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工厂”。
让人最受震撼的是: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顽强!
三、精读品析
教师: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
1、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②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2、教师点拨、肯定、补充、归纳,明确:
①“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
②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一:“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二:“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第2页(共4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
四、感悟提升
让学生再速读课文,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一)、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如下问题: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3、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二)、教师小结: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完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暴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
五、拓展迁移
(播放《苏菲的抉择》中苏菲与女儿生离死别的片段)
让学生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选一个角度写一则阅读感受,不少于300字。(课外完成)
①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② 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第3页(共4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③ 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④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 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六、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第4页(共4页)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必修4)】推荐阅读:
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09-25
哲学与人生第八课教案10-16
2008-2009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二单元)人教版必修10-15
文化哲学还是哲学文化10-04
西方哲学史试题汇总07-09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答案06-14
《西方哲学史》作文400字09-25
从现代实践哲学的视角看杜威道德哲学理论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