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我的第二个家作文

2024-06-22

母校,我的第二个家作文(7篇)

1.母校,我的第二个家作文 篇一

我的第二个家初三作文

片段一;

发芽

“又换班主任啦!?”“怎么又换啦?三天两头换一个!”“听说咱们要换的新班主任是个出了名的暴君”“唉…”课间同学们纷纷议论着换班主任的事,都在想她会不会把我们管的太严了!只有同桌的她,嘴角向上一仰,坏坏一笑。 “叮铃铃…”下课时间在同学们的喧闹中结束了,走进来的正是我们的新班主任--鲍老师。她果然是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但脸上却多了几分笑容!同桌的她只是瞥了她一眼,就扭头看向窗外一排杨树其中一颗,她对我讲过她的想法,说“雅,你知道吗?我们班就像最中间的那棵树,你看它没有发芽,多像我们班啊!”“恩?”我当初没弄懂她什么意思,事后我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此后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希望我们能互相合作,在我们之间,没有老师与学生,我们都是一家人,要团结”她面带微笑,她好像就是和我们在一起好久好久一样。

旁别的她冲我嘿嘿一笑,我就知道她会冲我笑的,当初她说过她如果冲我笑,那就表示这位老师就会通过她,保证这棵树会发芽的。我就说“你以为你是算命的啊!”我俩为此打了一个冰激淋的赌。

一星期后,果然那棵树发芽了,而且我们班也好像发芽了!我也输给了她一个冰激凌!

片段二

开花

“雅,景象美吗?”“嗯嗯”我俩坐在座位上看着班上的“一团糟”说道。

近日,因为校长的一道“圣旨”除了初三其余的班都在搞班级文化。我们班全部都动起手来了。就连平日的那些捣乱头也忙起了。

“喂,怎么样,向左还是右啊?”班长站在桌子上拿着专属我们班的旗帜在墙上晃来晃去。

“向右,向左,”“慢点,向上”“OK啦!”随着台下的人的呼声,专属我们班的旗帜挂在了黑板最中间。虽说它只是我们用纸做的,但它是最耀眼的。

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我们的任务。它可以说是我们班做的第一次最团结的事了。

片段三

落叶

“靠,不会吧!怎么又原样啦?!”

她上课时用出自己最响亮的嗓音拼命似的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课,她只是想丰富我们知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我们的打闹声、说话声,让教室一片混乱。她用愤怒的`眼神看向了我们,可我们却无动于衷,当没看见。她的眼神由愤怒转变为无可奈何。她干脆不管,然而她选择的方式是:坐下身来,面对着全班学生皱了皱眉,叹了一口气,写起来为我们准备的笔记。但她现在的这种状态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因为她知道她有责任,有责任把自己的学生教好。于是她站起身来,走下课堂,但结果并不是她所想的那样,只是越来越糟。她又回到了原来的那种方式,可她并不放心,不是用担心的眼神看向我们。她虽然选择了这样的方式,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她身上所背负的责任,她的那种责任是伟大的、无私的。

我们的班经历了如树一样的经历,但最终又回到了起点。

2.德国,我的第二个家 篇二

早在去德国的几个月前,YFU (国际学生交流协会)的老师就已经为我们这些交换生联系好了在德国的接待家庭。还记得第一次打开邮件,看到那些关于接待我的家庭的介绍和他们的全家福时,我的心里既激动又忐忑。这就是我将要共度一年时光的家庭吗?这就是我的洋爸洋妈和兄弟姐妹吗?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家庭,在去德国前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写邮件和他们保持联系,渐渐地了解并爱上了这个异国家庭。

对于去德国的交换生来说,我们一般都会有两个接待家庭,分别是短短一个月的语言培训家庭和另一个长期家庭。YFU为并不熟悉德语的交换生提供了为期一个月的语言培训课程,以帮助我们尽快渡过语言难关,适应陌生环境。我所在的培训小组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帕德博恩,组内有来自中国各地的十位交换生。在这一个月里,我们每周一到周五都要上德语课,有的时候老师也会组织我们参加一些活动,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十个人各自的接待家庭也都住在帕德博恩附近,周末的时候,所有接待家庭会举行联谊活动。有一次,我们极度想念火锅,于是跑遍整个城市买齐了食材,和所有接待家庭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中式火锅。

我的接待家庭住在帕德博恩附近一个叫Schwaney的美丽小镇上,房屋的后院背靠着一个茂密翠绿的森林,清晨还可以看到小鹿在森林里漫步。正是在这个德国家庭里,初到异国他乡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的洋爸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平时偶尔弹弹琴,哼哼小曲,是个特别好相处的人;洋妈是一位老师,细心的她总是照顾着我生活的点点滴滴,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层出不穷的问题;洋姐和洋哥都在别的城市做义工或者上学,所以家里就只有我和洋爸洋妈。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四个字:多学多问。比如,我常常不知道家里的电器、家具或者水果用德语怎么说,看到之后就会去问洋妈。不到一个星期,洋妈就已经在家里贴满了便利贴,便利贴上写着相应的德语单词。

洋爸的平易近人和洋妈的体贴周到常常令我感动。有一天,和我住在同一个小镇的交换生打电话叫我去她家玩,那时晚饭时间已过,天色也暗了下来。洋妈平时就因为担心我自己一个人在异乡会觉得孤独,经常让亲戚家的小孩来陪我聊天、骑车。所以尽管那天已经不早了,洋妈还是很支持我,开车把我送到了同学家。下车的时候我特意问她我应该几点前回家,因为我不想扰乱他们的作息规律,也不想让她一直等我。但是洋妈告诉我,只要我和朋友玩得开心,不管多晚她都可以来接我。她说:“Maren (作者注:洋妈的女儿)去同学家玩的时候经常半夜才回来,你们和朋友在一起,开心最重要。我能为Maren做的事,一样会为你做到。”她慈爱的眼神让我的心里暖暖的,要知道,那时我们刚刚相处还不到一个星期。就在那一瞬间,我眼眶一湿,情不自禁地给了洋妈一个大大的拥抱。

直到今天,我都一直记得洋妈的那番话。类似的话住在附近的洋姥爷也说过:“以前我负责开车送Maren上学,现在我是你的专职司机,想去哪里就告诉我,我送你。”正是这样一个待我如亲人的家庭让初来乍到的我度过了一段无比幸福的时光。感恩于他们的关怀和付出,我离开前在家里的各个角落都藏满了写给他们每个人的感谢信,还在我们曾经一起烧烤的烤架、存放自行车的车库以及所有充满我们共同回忆的地方藏了许多表达谢意的小纸条。时隔几个月再见洋妈时,她兴奋地告诉我她在家里不断发现的惊喜。看着她满脸幸福的模样,我发现自己早就成为这个温暖家庭的一分子了。无论时隔多久、相隔多远,德国小镇Schwaney都留下了我初到德国时青涩的影子和幸福的回忆。

法兰克福的家——平静的生活

结束了一个月的语言培训,真正的交流生活就正式开始了。我告别了一起参加语言培训的伙伴们,提着沉重的行李,坐上了开往长期家庭的火车。而我的目的地就是黑森州的首府法兰克福,我的接待家庭就住在法兰克福附近的温泉小镇Bad Homburg。

几个小时的车程很快就过去了,火车准时抵达了法兰克福火车站。一下火车,我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洋妈和洋姐,随后洋爸和洋妹也上来和我拥抱。Bad Homburg是德国最后一位皇帝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既有繁华的市中心,又有安静的教堂和白塔,离法兰克福只有20分钟的车程。因为之前一直发邮件和接待家庭保持联系,我很快就和他们熟络起来。在这个家庭里,我的洋妈是位语言矫正师,洋爸是计算机工程师,洋姐在另一个城市上大学,洋妹也即将赴法国开始一年的交换之旅。

前四个月过得很快,在不断接触新鲜事物、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我也在慢慢成长。

转眼间我的18岁生日就到了,而我在德国也度过了小半年。也许是因为洋姐和洋妹都不在家,洋爸洋妈工作又非常忙,我的生活渐渐变得平静而单一。熟悉了在德国的生活,没有了之前的新鲜感,一切好似变得平淡无味,各种负面情绪开始悄然滋长,这一段时间可谓一年交流生活中最难熬的时光。尽管我很努力地融入家庭,参加学校的活动,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但我还是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孤独,也第一次开始特别地想家。那个时候的我在接待家庭中就像独生子女一样,但是却少了洋爸和洋妈体贴入微的关心,和他们的交流也只限于早晨起床匆忙的几句问候和晚餐后短暂的聊天。这个洋妈和之前的洋妈性格相差很大,她是个有些强势的妈妈,做事有着很强的计划性。她会为我安排好哪天要做什么事情,每周末都要去指定的学校上补习班,就连圣诞节的旅游计划也是她早就决定好的。偏偏我从小生活在比较民主的家庭里,习惯了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商量,在洋妈的安排下生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必须沿着固定轨迹飞翔的小鸟,有些无法适应。所以,我开始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和一起参加交流项目的朋友们进行了沟通,发现大家也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有的人选择了继续适应,有的人选择了更换接待家庭。“换家庭”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其实,接待家庭都是严格筛选出来的,因此接待家庭的人都很友好,但由于生活习惯和性格的原因,交换生和接待家庭之间还是很可能产生矛盾,此时就需要换家庭了。虽然我和我的接待家庭之间并没有什么严重矛盾,只是我有些不太适应,但我仍旧可以选择换家庭。虽然我会和洋爸洋妈开玩笑逗乐,会和他们一起参观博物馆,可我还是会常常感到孤独,想要体验一下有兄弟姐妹陪伴的生活。在YFU老师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一个愿意接待我的家庭,他们住在汉堡附近,家里有比我小的洋弟和洋妹。我很想知道和他们一起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经历。

nlc202309041114

换还是不换,我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我想换一种生活,另一方面又因为洋爸洋妈确实对我很好而有些难以启齿。于是,我和洋爸洋妈还有YFU的老师一起坐下来好好谈了一次心。也许是因为洋妹在法国经历了和我类似的过程,洋爸洋妈都十分理解也很支持我的这个决定。我心里十分不舍,在这里结交的朋友也都再三挽留,可是既然已经决定了,就怀着感恩的心说声谢谢和再见。直到现在,我都和法兰克福的家庭及朋友保持着联系,临回国前还特地去拜访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他们与我都像家人一般亲密。两个同样热心的家庭,第一个家让我感到温暖,让我敞开心扉迎接这个陌生的国度;而第二个家无疑让我在逐渐适应的同时学会了和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让我懂得了如何避免矛盾、解决问题。

汉堡的家——成长的地方

来到德国的第五个月,我又一次整理行李,启程前往德国北部的汉堡。我的第三个家庭住在汉堡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洋妈是位小学教师,洋爸是个卡车司机,十岁的洋弟和六岁的洋妹都在上小学。尽管他们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和他们从相识到相知的生活却带给了我满满的回忆。忘不了和洋弟一起在森林小路上骑车狂奔;忘不了洋妹芭蕾表演成功后我兴奋的心情;忘不了洋爸开着自己的小船,载着我们一家五口人在丹麦港口上度过的复活节;忘不了洋妈为了带我去荷兰,不顾洋妹一路晕车,也义无反顾地开了五个小时把我安全送到。

和洋弟洋妹相处的日子也让我渐渐懂得了一个姐姐的责任。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怎么做一个称职的姐姐,只知道陪洋妹看看电影,辅导洋弟做做功课。直到有一次兄妹俩吵架,洋妹挂着满脸泪珠扑到我怀里时,我才发觉自己也开始成了他们的依靠。慢慢地,我习惯了倾听洋弟的烦恼并给他一点建议,学会了鼓励洋妹尝试接触新鲜事物,去超市的时候也会记得多买一些他们爱吃的零食,哪怕上完课很累我也会在到家后尽量和两个小家伙待在一起,做好中国的小姐姐。身为独生女,我有时也会觉得照顾弟弟妹妹真的很累心,但是当兄妹俩习惯了让我为他们打抱不平,当洋妹习惯了肆无忌惮地腻着我一起看电视,当洋弟主动教我德语、为我介绍德国生活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宽容他们的小错误和小任性的过程中,我也成长了许多。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洋爸洋妈的帮助。

洋爸为了锻炼我的胆识,送我到另一个小镇的合唱团,让我每周和陌生的德国人一起交流,一起排练合唱;洋妈则鼓励我在学校创办中文社团,把中国的文化带给当地的高中生,也真正实现了交流的意义。在和接待家庭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我也懂得了积极参与家庭生活,真心地把每个人当做自己的家人来对待。也许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的内敛,我和欧洲人比起来显得不善言辞,但在不断学习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我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我。

在此,我跟大家分享一些和接待家庭相处的小窍门,可以帮助你更快地融入接待家庭。首先,你要把接待家庭看做是自己的亲人,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伤心的事都可以跟他们讲,因为只有主动去沟通交流才会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其次,平时在家里可以帮助洋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陪她一起去超市、一起边做饭边聊天,她都会很开心。另外,要找到和家人共同的兴趣,比如和洋爸一起去检修他最喜欢的那艘船,和洋弟一起骑自行车,或者陪洋妹一起做游戏。总之,要积极参与家庭生活,和每个家庭成员融洽相处。最后,要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有机会自己在外旅游的话,不妨给家里人带些小礼物回来,这也是增进感情的法宝哦。

如果说帕德博恩的家让我敞开心扉融入了陌生的文化和环境,法兰克福的家让我学会了宽容和隐忍,那么汉堡的家则让我在完善性格的同时,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发现真实的自己,让我学会了追逐梦想时坚持不懈。这三个同样有着热心和善心的家庭是我在德国一年的交流生活中最难忘的记忆。也正是这一年的交流经历使我又拥有了三个家庭、三份爱。德国,会是我永远的家。

作者简介:

冯若晨,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年级学生,YFU 2011~2012学年度德国交换生,现为YFU志愿者;曾在德国中学组建“中文社团”,教德国高中生汉语及中国文化;曾在本刊2013年9月号上发表《参加交流项目,体验别样生活——我的交换生申请经验谈》一文。

3.我的第二个母亲作文 篇三

一年级的时候,我很软弱,时不时地就会被人欺负,每当这时,我就会哭着去找霍老师,霍老师总是像法官一样,从来不包庇任何人。

二年级时,我是个淘气包,三天两头就要搞一次破坏,霍老师虽然严厉的说过我,可是,从那时我就再也不会搞破坏了。

三年级,霍老师的头发已经白了许多。我总觉得是因为我,她的头发才多了那些白色,我十分自责,可是霍老师就像机器人一样,一眼看出了我的心思,总是安慰我。

四年级的时候,霍老师让我对自己要求严一些,虽然我们时常闹得有些不愉快,但是从来不会做对不起对方的事,她的话我也细细记在心里。

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可是我从来没有感觉到累,没有责怪过霍老师,因为我想老师一定是为了培养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可不能辜负了她的苦心呀。

4.母校,我的第二个家作文 篇四

打开记忆的大门,那是一个赤日炎炎的夏天。我们在开化买了一个庞然大物——超大电视机,买电视机时不是有一个大纸板箱么?我一看就喜欢上它了,当即它便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当我的爸爸妈妈把电视装好时,却不见了我的身影,他们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好不容易,爸爸才发现我在电视机箱子里睡得正香呢。

从此我和那箱子像亲姐妹似的,形影不离,早上在箱子里看书;我爸爸妈妈在新买的电视机前看电视,我却喜欢躲在箱子里看;傍晚,我非要爸爸妈妈把饭送到箱子里,否则,我就绝食。

没过几天,爸爸妈妈趁我睡午觉的时候,悄悄地把我的箱子卖掉了。睡完午觉,却找不到箱子了,我问妈妈,妈妈说:“没……没看见。”“是啊,我们没看见。”爸爸妈妈在旁边一唱一和。“哦。”

于是,我走到门口去吹吹风,在一辆垃圾车上看见了我的“第二个家”。我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愤怒地问妈妈:“你刚才去楼下干什么了!”妈妈狡辩道:“去……去扔垃圾”。“你骗人!”我边说边跑进房间里,一连好几天都不理爸爸妈妈,童年的我真傻呀!

童年如一条小溪,随着时光慢慢流逝;童年如一列火车,一去不回了。可这件趣事,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作者:姚紫薇

5.第二个家 篇五

一走进大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教学楼,那里就是我每天吸取智慧的园地,上课铃一响,同学们一蜂窝地拥进教室,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课,教学楼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好像迟一步就会被老师留下来一样,同学们有的在玩写王字,有的在玩拍皮球,好友的在玩抓人,教学楼立刻沸腾起来。

教学楼对面就是花坛,一年四季都很美丽,春天桃花开了,有的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花苞里,含苞待放,有的全开了,像一个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夏天樱花开了,美丽极了,像一个个红着脸的小女孩,秋天来临,金黄色的枫叶给花坛增添了一丝丝美丽的色彩。冬天一到,所有的花都凋谢了,但是梅花却挡住了大风和大雪,这让我们想到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花坛左边就是操场了,一到体育课,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走到操场上玩耍,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踢足球,那帅气的动作真让人赞不绝口,还有的在跳长绳。

6.我们的第二个“家”作文700字 篇六

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快乐学习,我们快乐生活。

班主任是我们一位“特殊”的家长,是我们班的“一家之主”。他可真累呀!为了我们的学习废寝忘食,为了我们的成长煞费苦心。当我们犯错时,他会耐心地教育我们;当我们进步时,他比我们还要高兴……他总是满脸微笑,总是循循善诱,这些都让我们乐滋滋的。

他就是一位“慈父”。记得中秋节那天,我和一些同学由于爸妈在外地工作,赶不及来学校接我们回家团聚而急哭了眼。当班主任陈老师知道后,他毅然放弃了休假的时间,带着月饼、糖果等来到我们身边。他一边耐心地安慰我们,鼓励我们要坚强,一边扮鬼脸逗我们笑。他组织我们在班级开了个小小的中秋晚会,与我们载歌载舞,共度佳节。这个中秋节我们虽然无法与家人团聚,却也因为有了陈老师的陪伴而倍感温馨和幸福。

现在回想起来,“爸爸”当时真是不容易啊!“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渴望与家人团聚,陈老师又何尝不是呢?但是为了我们,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生活老师则是一位好“妈妈”。她待我们如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切实感受妈妈般的温暖!多少次在睡眼朦胧中看到她温柔地为我们盖上被子;在我们生病的时候精心地照顾我们;在我们想家的时候,她耐心地安慰我们……

我们和“妈妈”之间,发生过一件难忘的事。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刚好是教师节,我们给其他老师准备了贺卡,唯独忘了她,她有些失落。于是我们就想给老师一个惊喜,每个人都装睡,等老师回到宿舍后,我们便一齐翻身下床,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她,这下可把“妈妈”乐坏了,她紧紧地把我们抱在一起。看到她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心里可“甜”了。

7.第二个家-写景作文 篇七

我们的锦绣学校,有人说是“美丽得无法形容”,也确实是这样,在学校里,站在四楼的窗户前眺望,跃入眼帘的只有一种颜色――那青翠欲滴的绿,放眼这绿,脑海里那些烦恼的事儿统统抛到了脑后,情不自禁地想下去,在这片绿茵场上奔跑一圈,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出来,该是多大的享受……

下课了,在教学楼前走一走,也不愧是在校的一大乐事。在长满树木的教学楼前,踏一条小径,来欣赏四季的魅力:在树上,看到春天的新芽抽出;看到夏天的枝繁叶茂;看到秋天的落叶纷飞;看到了冬天的银装素裹。高高低低的小丘四面围绕着校园,像是身在一个世外桃源。

一走进学校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壮观的莲花雕塑,在它周围有一圈喷泉,当水涌出来时,此起彼伏的水柱形成了一处优美的风景。站在喷泉旁,向四周看,树木,小草,花朵……各种各样的植物看得人眼花缭乱。

黄昏,暗夜渐渐织上天空,此时的校园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变得更加美丽了。看星星不停地眨眼睛,看月亮讲故事。零乱地有几个教室亮着灯,就像黑夜里闪烁的星星。

上一篇:语文 -白色鸟教学建议下一篇:优秀标兵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