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

2024-09-05

天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共6篇)

1.天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 篇一

2014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666管理学、969公共管理综合)考研备考指南下载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666、969)复习指南.pdf(下载次数: 10)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好!

当你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我相信你已经作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考研。之所以说“重要”,是因为无论你是在校学生,还是已踏入社会的有工作经验的人士,考研都意味着一次人生转折的机会。对于前者,它意味着你将暂时放弃工作,至少是全职工作,继续象牙塔里的生活;而对于后者,它意味着你将调整自己人生的航向,改变或许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我想,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当你在作出决定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一点都是——考研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你的目标。如果没有这个目标,你可能很难在漫长而艰苦的准备过程中坚持到最后,从而也很难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遗憾的是,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我无法给予你实际的帮助,因为问题的答案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我只能提醒并且期待。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那么我想这份资料将会帮上你大忙——这里有各参考书的框架整理和要点汇编,有近5年真题的答案,还有作为一名复习3个月 后成功考取研究生的学长的心得和经验。

随时准备着为你提供帮助,并衷心祝愿你如愿以偿!

2014版会在2013版弘毅胜卷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优化,主要内容如下:

1、真题解析部分:添加了最新的考试真题(2013真题),并对真题参考答案部分进行全面的优化,使答题风格更服务导师口味,更具有参考价值。

2、根据最近两年的考试侧重点的变动,对知识框架进行优化。

3、根据同学们所反映的问题,对弘毅胜卷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校对,进一步减少错误,使大家再阅读时能够更加轻松。

4、反盗版方式再次升级,今年的弘毅胜卷反盗版措施重心从弘毅胜卷本身的防复印转移到对考生提供增值服务上去,今年我们将对正版弘毅胜卷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后续服务,正版用户不但可以获取后续资料和答疑之外,今年我们新推出了论坛会员身份认证,使得正版用户可以到我们群组进行答疑和咨询。

资料详细说明:

一、使用说明

专业课笔记:建议同学们先将参考书浏 览一遍,对需要考察的内容有所了解。环境科学、资源环境和环境工程(应用型)考题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笔记对于三个专业的同学同时适用。在仔细、全面看完书 之后,就可以重点看笔记了,由于这份专业课笔记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各位仍然要拿起笔,在本笔记的基础上,按照个人需要做一些补充,通过以上的积累,相信到了冲刺阶段,每位同学手中的资料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

真题及解析:上面已经说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笔者建议大家在对专业课比较熟悉的时候,就可以把真题拿 出来研究了。首先,要研究真题的考察

范围、题目难度、每题占分比重、出题方式等。其次,要研究参考答案,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的解题思路,更建议各位在明确标 准答题思路的同时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特有的解题思路,以在考试中快速作答。阅读参考答案的时候,要看到其中的关键点,也要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将两者加以 结合,不要想着有了一份答案就把它背下来,笔者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学会怎么做题,而不是去背答案。而后续的补充资料中笔者也会搜集更多的有价值的题目以供 大家练习。

二、本资料专业历年真题解析说明:

“四川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历年真题解析”是由新近考入该校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编撰的《弘毅胜卷》专业课考研资料系列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参考书之外的又一份重要资料——它直观地展示了历年考研试题的考查内容、形式等。此外,通过研究历年真题,我们还能从中捕获很多信息„„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666管理学的考题,绝大多数都能在参考书上找到相关内容,少数考察学生在参考书之外的知识面。由于文科的特性,考题的答案并没有标准答案一说,考生可尽量组织相关内容,尤其是论述和案例分析这样需要大量表述的题型。同时,也正因为考题的这些特点,所以很难界定难或易。

据了解,相对于公共课,专业课的分数历年来普遍较高,拉高的总分数也同时加剧了竞争——2012年四川大学管理专业初试合格分数线为355,但进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复试的考生最低分数也达到了388。

2.考试题型与分值

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与“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这两个专业共用一套试卷,因此题目包括共答题(100分)和分答题(50分)两个部分。共答题的题型通常包括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占比20%)、判断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占比13.3%)、简述(每小题10分,共20-30分,占比13.3-20%)和论述(每小题15-20分,占比10-13.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分答题的题 型通常包括案例分析(30分,占比20%)和计算题(20分,占比13.3%,但自2011年来已连续两年未出现)。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四川大学的专业课没有考试大纲,因此没有重、难点的告知,但大家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考研中的考察程度和频率。纵观历年来的真题,仅有第8章未出过题,第3、4、5、7、13、15、17、18章相对出题较少,那么剩下的章节就是经常被考察的,尤其是某些内容更是 被变换题型反复考察。通过这些分析,就把握了复习的重点。

4.重要的已考知识点

在历年真题中,部分考点会反复出现,一方面传递出这是重点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帮助考生强化重要知识点,并训练其灵活掌握各种答题方法。对于反复出现的考点,考生一定要充分掌握,不仅记忆,更要理解,切忌死记硬背参考书上的内容。此外,未考过或考的频率相对较低的知识点不见得就不会再出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通读参考书而不是只看考过的知识点。

5.联系热点的出题方式

从历年真题来看,也常会出现同当年热点相联系的题目,例如2008年的论述题就是“论述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内容及其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影响”。在回答这种问题的时候,考生甚至可以联系政治这一科目的相关内容。实际上,各门科目的内容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可以灵活贯通的。比如“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就有很多交叉的地方。考生应该具备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的能力。同时,还应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形成个人的判断和评价。

6.反复变化的出题方式

此前已经提到过,同一个知识点,可能变化多种出题形式。比如“管理的两重性”,就出现过名词解释、判断分析、简述等三种题型。因此对于反复考查的知识点,一定不要仅局限于参考书上的定义,而要尽可能掌握更多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既有参考书上提及的,也有参考书之外考生自己收集 的,甚至是基于个人的见解和看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历年真题在备考中的重要性——其不仅值得好好研究,更应作为最重要的模拟题反复练习。在答题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基础知识记忆准确;

2.要点无遗漏;

3.语言严谨、经得起推敲;

4.联系实际和当下热点;

5.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6.思路开阔、旁征博引;

7.详略得当、逻辑清晰;

8.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9.合理分配时间。

三、本资料高分辅导讲义特色:

“四川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高分考研笔记“是由新近考入该校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编撰的《弘毅胜卷》专业课考研资料系列之一。

本资料的的编撰以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学位研究生初试指定参考书——罗哲教授主编的《管理学》(2010年版,电子工业出版社)——为根据,按照“教材导读一复习策略一架构梳理一历年真题一考题预测”的体例编排而成。“教材导读”对参考书各章节的内容作简单的介绍,引导大家阅读教材;“复习策略”指出每一章涉及的考点,需要掌握的程度以及方法等;“架构梳理”是本套资料最核心的部分,严格按照参考书的结构和顺序对其内容作了全面的梳理和归纳,去粗存精、条分缕析,可以帮助考生迅速建构框架、把握要点;“历年真题”则汇总了各章节中历年曾出现过的考题形式和题目;“考题预测” 是在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指出出题概率相对较高的考点,便于考生重点复习。本资料有如下特点:1.“最全”——将《管理学》一书的全部框架和重要知识点列出,结构清晰、内容全面;2.“最简”——为帮助考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删繁就简、重点明确; 3.“最新”——根据2012年学术学位研究生初试的指定参考书编撰;4.“最实用”——编者本人即成功考入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因此除了根据复习经验对参考书内容进行有效整理之外,资料中还有个人的经验和心得分享。

四、我的复习经验指导:

从2011年10月决定考研到2012年1月参加初试,我总共花了3个月,相比很多考生准备半年甚至更久,这个时间算是相当紧张了,所以请相信,只要掌握 正确的复习方法,并且做到严格的自我管理,考取研究生并不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样希望渺茫。现将自己复习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1.首要和最重要的还是之前提到过的那一点,请就这个问题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为什么考研?”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成为贯穿备考期间的行为动力和精神支柱;

2.根据时间合理制定复习进度。我的准备时间只有3个月,因此我将这段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0月初到11月中旬,将专业课所有参考书通读一遍,并勾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公共课的政治将大纲解析浏览一遍,英语则主要是巩固和扩 大词汇量;第二阶段,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将专业课所有参考书再次通读一遍,加深理解和记忆,尤其是历年真题中涉及的内容;政治看任汝芬系列的

(一)至

(三);英语看大纲解析,并每天坚持练习写作(背诵并默写范文);第三阶段从12月中旬到1月初考试前,将专业课参考书看完第三遍,做历年真题; 政治看完任汝芬系列的(三),做完任汝芬系列

(四)和肖秀荣的模拟题,总结出题概率高的考点;英语继续练习写作的同时,大量做真题;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严格进行自我管理。备考期间我每天上午9点起床,凌晨1点睡觉。午后和晚间各有约2小时的用餐和休整时间。通常白天复习英语和政治,傍晚开始复习专业课内容。我将复习进度表打印出来,上面罗列了专业课和公共课涉及的全部章节等内容,每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这样自己的复习进度就一目了然;

4.有一些内容,“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均有涉及,但两本书的阐释有时不一定完全一致,详略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不要偷懒,请对照看一下;

5.“教育经济与管理”全日制学术硕士并没有相应的本科专业,因此所有报考的考生都相当于是跨专业了,这样看来大家在专业课方面的起点不会相差太多。在公共课方面,如果英语或政治的基础本来就比较好,备考期间就有一定优势了,尤其是英语。因此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分配各科的复习时间。

五、关于2014年考研学子最关心的问题答疑

1.问: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好? 现在开始会不会太早(或太晚)?答:只要确定了自己考研的目标,下定了考研的决心,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时间相对充裕当然可以让你准备得更充分,个人认为时间再短也不能少于3个月——毕竟要看要做的确实很多。

2.问:川大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不好考?

答:从今年复试时得到的消息来看,初试上线人数很多,因此复试的“门槛”被抬得很高(初试合格线350分,复试分数线388分)。同时,因为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的名额正在被专业硕士不断侵蚀,所以预计竞争会更加激烈(录取人数正不断减少,2012年被录取的仅有11人)。建议刻苦学习、认真准备,尽可能取得更高的分数。

3.问: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复习时间如何分配?

答:这个因个人情况而异,不好给出精确的建议。总的来说,无论公共

课还是专业课,重点内容和自身的薄弱之处值得花更多时间。我因为准备时间本身就比较短,所以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复习是同时进行的,每天都确保会看所有考试科目的内容。根据准备时间较长的考生的经验,公共课的复习通常会更早进行。

4.问:报辅导班有没有必要?

答:请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辅导班的好处在于学习氛围浓厚,能够激励和鞭策自己,同时有人帮助梳理内容,对于基础薄弱和自我管理信心不足的考生来说有帮助。我备考时没有参加辅导班,但是购买过辅导班的讲义,觉得从中得到的一些提示还是挺受用的。所以如果自身基础比较扎实,学习能力和自律性也很强,那么相信这份资料已经可以在专业课上给到你足够的帮助。

5.问: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可以同你联系吗?

答:可以。弘毅会建立一个本专业的QQ群,如果有问题可以留言,我会尽快解答。另外,如果我想到什么相关的话题,也会及时通过QQ群发布消息。

六、最后三套冲刺模拟卷(绝密)(后续资料免费配送)

通过做模拟试题检验在最后冲刺复习过程中复习的质量,帮助考生不断提升复习效果。在复习过程中有些知识和要点往往会复习不到位、有所遗漏,模拟试题不仅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更能帮助考生查漏补缺。有很多考生不是因为复习的不好,而是发挥不 好,通过模拟实战演练,让你提前预热,达到考试状态!由于专业课属于学校自主命题,而按照惯例,专业课初试试题一般在11月底命题完毕。《最后三套模拟卷》将于考前二十天发布,也是在等专业课真题入库后精心制作,高度仿真、贴近实战、命中率高!

2.天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 篇二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于2008年1月,由原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三个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华南理工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设有机械制造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学系、汽车工程系、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系、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金属材料制备成形及装备研究所、工程训练中心等教学与科研行政机构,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322人,其中专任教师 216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8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5人)、副教授68人、其他高级职称16人,讲师60人,其他中级职称46人。学科队伍中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1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省级培养对象16人。有11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在本科教育方面,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广东省名牌专业)、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全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及机械工程创新班、机械工程卓越双语班两个特色班。现有各类在校学生总数近5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2504人。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制造工程智能化检测及仪器、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制造工程智能化检测及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机械

化工过程机械、安全科学与工程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安全工程、车辆工程5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有各类在校研究生1316人。

通过双一流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五年(2012-2017年)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奖励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广东省专利金奖2项、中国优秀专利奖2项;授权各类专利1326余件,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184篇;出版专著教材26部。学院已成为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机械与汽车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全面、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相关行业的骨干和领导者。学院始终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更好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1995-2017年考研真题与答案》

华工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的1999-2017年考研真题试卷,并配备1995-2013年答案(手写版)

1999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0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 1995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1996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1997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1998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1999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0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01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答案(手写)

《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2004-2017年考研真题试卷》

年华南理工大学4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4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4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4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812汽车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3.天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 篇三

资料详情:最新资料2013年北理信号826原版真题

最新增加更新:

1:《信号与系统》04 考研辅导班笔记

2:一份最新考研笔记,主力推,几乎包括了826所有可考范围。全是教程上的精华,在最后面还有一些专题总结,几乎是必考内容,好好看一定会有收获的!

3:13年考研真题与答案

新加入2011年北理工26辅导班的专用辅导书;该书,涵盖了826考试的所有内容;包括考研大纲,本科生教学大纲 考研报考统计,信号与系统考点难点复习内容,形式为先易后难,贴近考研体型分为热身题,提高题,强化题2011的辅导班虽然为社会办学性质但是讲课老师是北理工自己的老师。为了避免引起麻烦。当时上课的时候才发这本书,下课的时候会被收走。这本书的来很不容易,费了很大的劲才弄到这本书。

已更新2013年真题和最新版考试大纲

一历年真题1995到2013年826信号导论真题

信号与系统:95-02共7套(96-02均有详细答案),826信号处理导论:03-13考研真题(03-13均有详细答案)

新增13年真题和2013真题答案。市面上有的卖家所说的12年和13年真题其实都是回忆版的,希望大家鉴别。我们的真题都是原版真题,独家资料。为防止不良商家倒卖本资料,13年真题和答案将在暑假发送。

历年真题都很清晰。

二真题解答:1996到2013年信号考研真题的详细答案

答案每一步都很具体详细,保证让你理解明白

其中03 04 05年的答案为学校给出的标准答案。

答案都是分开年份独立整理,而且答案都是考上的研究生复习所做,绝对保证正确率和准确性。

三 《信号与系统——学习及解题指导》张宝俊

李祯祥沈庭芝编

那本称之为已绝版的辅导资料,它是北理的信号元老编的,现在就剩沈老一人了。我原来同学考本校时只做了此书和真题就考了100多,大家要把他的每道题做几遍,包括课后习题,此外我把此书的重点都已标出,部分课后难题我也在旁表明了解题步骤。以前部分年份的真题在此书中有原型和原题(420页)

四 《 信号与系统—概念解题与自测》王晓华 闫雪梅王群编

此书是刚出3年的一套北理配套辅导书,其中的编者曾是沈老的学生,现是她手下的老师,所以这书可以说是上本书的续了,重要性就不说了。(280页)

五 数字信号处理习题分析与解答(140页)

因为北理的数字信号的必备资料。所以这本原书的配套习题就很有帮助,北理那本书许多课后题的答案就在这上面,你好好做做帮助很大

六 北理信号与系统(辅导班)的信号与系统笔记

北理信号与系统辅导班的笔记,从04年后北理再没有办过类似的辅导班,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历年考研试题,圈出考试范围。重点训练。(70多页)

七 北理数字信号处理(辅导班)笔记,(60页)

辅导班的数字信号笔记刘志文老师主讲 很详细DSP总结透彻,八 北理(本科生)上课信号与系统笔记

北理优秀本科生所做基础详细易于理解

知识点全面分析透彻

九 数字信号处理的(本科生)笔记

(很详细重难考点突出考研试题出题老师讲的)

北理工2003到2009年信号与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试卷很清晰每一题都给出了答案

十一

北理工2003到2009数字信号处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十一辅导班冲刺阶段的两套信号与系统考研模拟试卷"

十二 滤波器精华、数字信号处理4、5章的重点归纳

这部分还是很重要的,每年在这点上出40分的题吧,哈哈,这个重点归纳是07年下半年的刘志文老师(DSP部分的出题老师)的课后,总结归纳的从真题中提炼的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部分的考试必备公式、公式运用、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技巧。FT,LT,ZT三大变换大总结(所有知识要点,重要公式和典型例题)还有总结的常考的知识要点,重要公式,典型例题等等)

十三 随机信号分析详细笔记

有些学校没有开随机信号这门课,笔记对于外校的同学尤为重要。而北理复试时是会考的。但会考比较基础的东西。

十四 随机信号分析课件练习作业题详解

众所周知北理的雷达信号方面比较强 而随机信号学好了。研究生时期的很多项目设计都会有帮助

十五北理工电子通信类本科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包括本科生

通信原理与电路试卷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卷随机信号分析试卷数

字电路试卷

十六 北理电子技术(数电模电考研真题)

复试笔试的绝佳复习资料:

02年模拟与数字电路真题,824电子电路(通信原理与电路和数电)03-07全部真题

十七 北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优秀本科生笔记

赠送全国985高校信号系统通信原理数模电真题

全国其他高校的考研真题帮助你参考

十八 826复试资料试卷等

十九 北理数字信号处理课件

二十 北理信号与系统课件

二十一 北理随机信号 课件

二十二 奥本海姆『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习题解答(电子版)

二十三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答案(电子版)

二十四 信号与系统本科生7个实验课题

二十五 数字信号处理本科生7个实验课题

二十六2010年北理工826辅导班的四套模拟考研试卷(此四套试卷是由北理工老师所出结合了历年考研题型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出题,严格按照考研试卷出题150分。参考价值很大强烈推荐。费了很大的劲才弄到这四份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效果清晰,以自己和同学考研的经验看,政治听听录音,勾勾重点就可以了,英语听

一下录音,领会一下方法,还是要靠自己的。

全套资料约1500页,纸质均胶装成册,方便阅读方便携带,资料好几公斤重,快递费用已经是最低定价了,敬请谅解。

资料介绍到此结束 嘻嘻……

经验介绍:

1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切勿眼高手低,这是信号和数学复习最为重要的一点,记得一定要拿起你的笔来做,你能在无书参考的状态下做出来才是会,否则白搭,身边死在这上的人太多了,希望你不要前赴后继!

2政治的最后复习:你可以找同学把几个辅导班估的大题通过资料都整理一遍,东方不亮西方亮,最后你至少会在考场上看见3个你见过的,(*^__^*)嘻嘻……

3你最大资本就是——————自信,坚持!!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11年备考最新资料!为11同学提供帮助!

适合专业:080920

★生命信息工程,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备注:09年信号与信息处理、目标探测与识别方向共招生72人;通信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信息安全与对抗方向招生95人)

考试科目编码及名称

826信号处理导论

参考书目:《信号与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曾禹村、张宝俊等

《数字信号处理》(第1-5章)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年北理826复习经历心得

我是今年刚刚考上北理的,考的是384分,公布一下自己的成绩,数学144,专业课127,英语50,政治68

大 家不要误会,公布分数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给以后考研人一个小小的参考,因为自己经历过,在自己准备考研时有多么想知道这些信息,说实话,准备考研起初自己 没想到自己能考到这个分数,自己估计也就是370左右的样子吧,但是现在看来,考研真的没有想象中那样的难,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有人说凡是考上的都说考 研不难,没考上的都说考研难,其实不然,我从一开始确定考北理就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没有怀疑过自己考不上,所以说一旦你确定考哪个学校,请不要怀疑自 己,不要把考研看得那么的难,更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你只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朝着那个目标学习就是,我始终认为只要你真的学了,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最终 结果总会很好的,相信自己,好了不说这些了,就说点有用的东西吧。

首先,关于初试:1,数学 144分。在我的印象里数学总是令人头疼的,但是总会给你带来惊喜的,我用的是陈文灯的复习资料,因为起初的时候有个同学考研就是用的这本书,说是比李永乐那本要难点,但是看内容还行,也没有多想就用了这本,这里说一下,李 永乐的书还是挺好的,只是我用的是陈的,对于李永乐的书我没办法说,也没办法比较。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看数学课本,随着做陈的题,总结归纳,到 大三结束貌似看到了不定积分那里,这里说一下,我课本上的题和内容一点不落的做的,复习全书也是,尤其数学课本上的课后题,个人看来当时把数学课本上的习题都做一遍真是万幸,因为那台基础了而且不乏提高的题目,应该说课本上的题是必做的,自己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对答案,觉得自己会做,做出来即可从没看过答 案,遇到不会的标记一下,待下课跟同学讨论一下。暑假应该说做的东西最多了,把书彻底的都看完,同时提醒一下,线性代数我没有看陈的,而是买了本李永乐的 线性代数拿给小本,那本真的很不错,暑假就做了这些东西,暑假完了以后,九月份开学,那是就开始买了真题,买了李永乐的四百题,还有一个六百六。资料就是 用的这么多,说一下自己看过的遍数,课本:至少三遍(即认真地看,认真的做例题以及课后题,最后快考试的时候我又把例题全部做了一遍,单独做例题我可能做 得也不下三遍,本人有个习惯做例题时自己先把题抄下来然后再做)。复习全书:仔仔细细,一个题不落的做了三遍,随着都有总结,但是总结的东西从来不看,最 后不做题光看也有一两遍吧,真的把它吃透了。线性代数那本书随复习全书一块的。四百题:做了有两遍吧,仔细做,一个不落。六百题:做了一遍,看了一遍,我 是每天中午睡觉前每天都做40个题。真题;:仔仔细细的做了四遍,而且做得很仔细,每遍都用一个小本子。关于数学真的没有什么,只要你用心做了,把时间充 分利用起来,数学真的不难,对了,关于那个概率论的其实不难,当然自己第一遍看时也吓了一跳,本来想放弃,但是坚持下来之后,一做题才发现,概率论是最不 难的,多看课本,多做题这就是概率论的学习方法当然还有多记忆,那些公式记住就没事了,数学好像就这些吧,如果有什么事可以给我留言,我尽量多登这里,帮 一下需要帮助的人

英语:50分,觉得自己应该考得更多,没有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这里就不说英语了吧 政治:68分,说实话以前没想过政治 能拿这么多分数,不过现在看来其实很普通的一个分数,说一下吧。我是十月份开始的政治复习,参加了一个强化班,之后就是看课本写总结划重点,没有做题,真 题也是快到最后了随便买了一本只做了选择题,大题一个没看,一个没背,第二遍看政治时就是稍微的背一下,不过最终也没背完,政治主要是选择题,我在中期十 一月份时背了一下他们冲刺班的讲义,觉得还是可以的,最后买了本序列。好像只有四套题,不过自己认真的看了,自己看来真的很有必要看,在考试时就是想到什 么写什么最后你会发现他给留的空根本就放不下自己想写的内容,自己尽量写满就是了,没问题的专业课:127分,用的资料,北理的信号与系统,北理 的数字信号处理,还有一本北理老师写的习题集,还有一本清华大学老师的关于滤波器设计那部分的内容(自己无意中在图书馆发现的,不过真是讲的太好了,原本 自己滤波器设计一点不会尤其是窗函数设计,看了这本书后真的收获很大,至少做题没问题),还有真题,就这些数字信号处理是暑假开始看的,就是把课后题自己 做了一遍,课本自己也看了几遍总结了几遍,这里说一下课后题,没有答案,都是自己做的整理了几遍,也有几个同学复印的我的来学,觉得还行,认真的把课后题 整理几遍后就可没再看,信号与系统当然是看课本做例题做习题集,这样的过程自己做了至少三遍,课本只做的例题,课后没做。真题自己认真做了至少四遍,嗨 看,挺好玩的。就说这些吧,不知道对大家有用没,祝你们成功!!

4.天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 篇四

一,选择 全部多选15*2

二,简答 5*7

1.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

2.项目型组织结构的优点

3.合同策划的内容

4.安全教育的意义

5.简述项目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三,计算

1,双代号网络图(简单)15

2,财务净现值FNVCFNVCR20 四,案例分析35

五个事件,工期及费用索赔

1,地质资料不符

2,六级大风(不可抗力)

3,修大雨所致的道路损坏

4,挖掘机修理

5,施工图有问题

五,论述15

5.天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 篇五

一、土木工程的内涵

1、土木工程三方面的含义

生产活动:利用工程材工程技术:上述过程必学科:利用科学技术知料修建建筑物、构筑物须的勘测、设计、施工识来研究、设计、修建的生产活动过程、管理等技术措施建筑物、构筑物的一门工程学科建筑物和构筑物:

建筑物:人们进行生产构筑物:人们一般不直、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屋或场所活动的建筑设施

2、土木工程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活动密切相关

衣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纺织、服装、食品、冷藏、水利设食施等的建设;

住:住宅

行:公路、铁路、桥梁、港口、机场等设施

活动:宾馆、旅店、商场、医院、学校、影剧院、体育场馆等设施

3、土木工程是进行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厂房、矿井设施

4、土木工程的任务

⑴建造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和审美要求的工程; ⑵形成抵御自然、人为破坏作用的能力(防灾、抗灾,工程事故救护与处理等)

⑶科学、合理地运用工程材料完成土木工程建设; ⑷科学、经济地进行和完成建设活动。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简史

(一)、三个历史时期

古代:约新石器时代(近代:约17世纪中叶现代:约20世纪中叶前5000年)~17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二)、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标志

可从工程建设指导理论、所用工程材料、所用工程技术及建设设备几个方面分析各历史时期的特点。

1、古代

工程建设指导理论:

①缺乏理论依据,工程无理论指导; ②有少量的经验总结,如:

a、《考工记》(又称《周礼·冬宫考工记》),作者不详,我国古代科学手工艺技术的巨著公元前5世纪 b、《营造式法》北宋李诫(~1110)

c、《论建筑》列奥•巴基斯塔•阿尔贝蒂(L•B•Alberti)(1404~1472),意大利 所用工程材料:

①最早以当地天然材料为土建材料,如树木、植物茎叶、石块、土等;

②逐步发展了经加工或创造出的材料,主要有土坯、石材、砖、瓦、木材、青铜、铁、铅、混合材料等。工程技术和工程机械:

①砖石结构、木构架土墙结构等;

②最早使用石斧、石刀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工具;

③逐渐发展了斧、凿、钻、锯、铲等青铜和铁器工具,窑制和煅烧加工技术,打桩机、桅杆起重机等施工机械。

★☆

2、近代

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指导理论—力学和结构理论在这段时期形成。工程建设指导理论:

①力学三大定律 1687年,牛顿(英国)②梁的设计理论 1638年,伽利略(意大利)③柱的压屈理论 1744年,欧拉(瑞士)④容许应力分析法 1825年,纳维 所用工程材料:

①Portland Cement(硅酸盐水泥)问世 1825年,阿斯普丁(英国)

②水灰比学说创立—混凝土强度理论基础 ③转炉炼钢法问世—钢材大量生产、使用 1859年 ④钢筋混凝土问世 1867年,莫尼埃(法国)工程技术和工程机械: ①近、现代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大量使用 ②框架结构技术 ③高层建筑出现

④电梯出现—使高层建筑成为可能 ⑤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出现 代表性成就:

①美国芝加哥保险大楼 1883年,詹莱(摩天楼之父); 法国埃菲尔铁塔(1889年)

②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825年)和地铁(1863年)英国 ③现代桥梁的三种基本形式—梁式桥、拱桥、悬索桥出现 ④高速公路网出现(1931~1942)德国 ⑤结构动力学和工程抗震技术大力发展

3、现代

在近代土木工程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材料、施工技术和指导理论全面发展。工程建设指导理论:

①理论分析向精确化、科学化发展 线性分析——非线性分析平面分析——空间分析 单个分析——系统整体分析 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经验定值分析——随机分析、随机过程分析 数值分析——模拟试验分析

人工计算、方案比较、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制图

②新的指导理论迅速发展 可靠性理论

土力学和岩体力学理论 结构抗震理论 动态规划理论 网格理论 所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向轻质、高强、节能、环保、复合、多功能方向发展

①水泥混凝土:轻质、高强、节能、利废、高耐久性能。②钢材:低合金、高强度、高性能。

③其它材料:铝合金、新型墙体材料、塑钢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性材料等。工程技术和工程机械:

①各种现代化工程机器设备普及使用,如起重运输设备、混凝土泵送及搅拌运输设备、各种专业施工设备等。②各种新技术普及使用。如定向爆破、滑模、逆作法技术、盾构施工技术、非焊接钢筋连接技术、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特种混凝土等。

③土木工程施工新理论。如流水施工、网络技术等。现代土木工程的一些特点: ①土木工程的多功能化 ②城市建设立体化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城市高架道路、立交桥 ③交通运输高速化

6.天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 篇六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5)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美)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①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口语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无须依赖任何机器手段; ②再现的媒介系统。其生产和传播需要使用物质手段或机器,但受众无需。包括文字、绘画、印刷和摄影等; ③机器媒介系统。传播双方皆需借助机器。包括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①前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②后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①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9)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①人工符号,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既可表示具体事物,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非遗传,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

3、意义的定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明示性和暗示性;②外延和内涵;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①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

②受众的意义:符号本身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受众个体却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释符号意义,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③情境意义: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不具备的意义,并制约符号意义。

6、传播情境的定义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7、人类象征行为的定义

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通过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

8、象征性互动理论

①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创始;60年代后H.G.布鲁默等发展。

②象征行互动理论: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意义重大。

③布鲁默: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人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意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意义由人来“解释”。

9、象征性社会互动

①定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作为象征性互动过程的传播能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

②意义交换的前提: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共通的理解和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8)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②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 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

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 噪源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③评价:a.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③评价: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②内容:

③评价:a.意义: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b.不足: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4、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②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③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5、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A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①(美)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②内容:

③意义:a.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传受双方都可被看作一个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身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间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孤立,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政、经、文、意识形态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大众传播也是其中一种传播系统。b.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微观、中观、宏观)既具独立性,又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B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①(德)马来兹克《大众传播心理学》

②内容: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该系统各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及媒介性质的约束力等);b.影响和制约受众的因素(受众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影响、社会环境、媒介内容的效果、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c.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受众对媒介的印象)。该模式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解释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要全面系统分析,不能轻下结论。

6、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日本学者:把传播看作是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考察。故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7、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①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交往分三类:a.与人的体质有关的“能量交往”;b.与物质生产有关的“物质交往”;c.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符号或信息交往)。信息交往过程即传播过程,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②人际传播:特定传播的双方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传播是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大众传播:传播是有组织的媒介企业,受众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双方及其活动都受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的制约。



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①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范畴;②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③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态;④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交往联系起来。—总之,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7)

1、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2、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

3、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

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

4、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 interaction)

①布鲁默: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象征互动论》,人能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

②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能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能自我互动。

③这种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该理论说明,人不但与他人传播,也同自己传播。

④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有助于个人在与社会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5、米德的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①定义: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的一种。

②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密切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是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

③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

④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

6、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动机及社会功能

①定义: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或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②特点:a.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b.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d.非制度化的传播,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相对平等和自由。

③社会功能:a.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b.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c.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d.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④动机:a.寻求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首要动机);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d.基于满足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7、库利的“镜中我”(the looking-class self)理论 ①(美)社会学家C.H.库利《社会组织》

②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

联系包括: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③“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④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10)

1、群体的定义和社会功能

①定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②社会功能: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a.对社会:主要是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并保持其连续性;通过分工与协作,集结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也会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

b.对个人: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也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2、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①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群体凝聚力的核心);②成员间的协作意愿,即个人参与群体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动机;③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3、群体意识的定义及其形成

①定义: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a.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b.群体感情(指成员间由于密切接触和协作产生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间主观境界的融合产生的“我们”的感情);c.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

②形成:在群体信息传播和群体互动过程中形成,受到群体传播结构的流量和流向的影响。

4、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

①群体规范: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是群体意识的核心。

②功能:主要是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a.对群体内: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b.对群体外:影响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的效果—观点与规范一致,则推动成员接受,反之则阻碍。后者还会唤起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的“自卫”行为,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5、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成因:a.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大于少数人的信息,因此个人较信任多数人的意见);b.趋同心理(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

6、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形成条件

①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该行为中的传播是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②发生条件:a.结构性压力: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b.触发性事件: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的信息刺激;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7、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一)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本身及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主要受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

①群体暗示:不通过直接的说服和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方式。②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群体中蔓延的过程。

8、群体模仿和“匿名性”(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二)

(法)J.G.塔尔德《模仿的法则》: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基于人的安全本能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种非理性的模仿部分基于“匿名性”原理(在混乱状态下,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的人们,容易受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

9、信息流(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三)

①布鲁默:集合行为的初步形态是“循环反应”(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另一方的反应反过来刺激这一方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紧急事态下的流言(流言:信源不明、无法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时期),特点:a.快速增殖;b.奇异回流现象;c.伴随大量谣言。G.W.奥尔波特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10、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功能

①定义: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外传播。

②功能: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又是保持组织整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信息桥梁。具体地: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11、组织内传播的机制

①渠道:a.正式渠道(信息沿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分为上行、下行和横向传播)。b.非正式渠道(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分为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小群体传播,特点:交流的信息广泛;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成分多—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社会人”的特点)。②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第七章 大众传播(9)

1、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②特点:a.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c.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d.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的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①H.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a.环境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b.社会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传代代相传)。②C.R.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a.环境监视功能(在特定社会的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b.解释与规定功能(传达信息并非单纯告知,常伴随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该采取什么行为反应);c.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d.提供娱乐(满族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娱乐)。

③W.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传播学概论》):a.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习俗的传递);b.经济功能(搜集信息,解释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c.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并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

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c.麻醉作用(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失去社会行动力,负面作用)。

3、大众报纸(廉价“便士报”)的特点和意义

①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发展和普及于19C后半叶和20C初。②特点: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于特定阶层或群体,是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③意义:在此过程中大众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观点纸”→“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市场化和企业化运营,即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4、电视的媒介特性及其发展

①特性: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提供新闻和信息,也提供文化和娱乐。②发展:a.数字压缩→多频道化;b.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传输质量高;c.电脑和网络技术→提高双向性和互动性;d.卫星传输技术→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

5、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①“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代表:(美)J.布莱士(《美利坚民主国》)、(法)G.塔尔德(《舆论与群集》)、C.H.库利(《社会组织》)

a.布莱士: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现实的舆论是一个由分散的、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的个人印象或观点经传播结晶为合理的公众意见的过程,报刊在此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具有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三个功能。

b.塔尔德: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公众与一般集群不同,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能公正冷静地思考公共事件。只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报刊是把分散的公众连接起来的纽带,公众的规模将随着报刊的普及无限扩大,社会将进入以“流行和革新”为主的时代。

c.库利:“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时才能成为现实。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共意识,这些意识与媒介相联系。对大众报刊的营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近代传媒的发达扩大了人际交流与沟通及各国人性和道德的发展。②“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代表: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等

背景:西方对传媒的集中和垄断,使得大众传播不仅未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成为少数人操纵的工具。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

a.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具有麻醉受众的神经负功能。b.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大众媒介作为“营利企业”和“宣传机构”,使大众淹没于表层信息,丧失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类似于“心理暴力”。

c.格林: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美国人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急剧下降。

6、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去把握。但大众传媒因种种

原因,展现给人类的只是信息环境(环境的再现),而非客观环境本身。即: 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 

7、信息环境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②特点:a.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等信息符号;b.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结构相互组合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传达消息或知识且包含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告知性且指示性,制约人的行为;c.当某类消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d.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

8、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

①可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信息,在短期内给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②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



9、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①(美)李普曼《自由与新闻》、《舆论》

②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的反应。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8)

1、传播制度的定义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充分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播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②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淫秽和非法出版物,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3、受众对传播的社会监督控制手段

①个人的信息反馈(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等);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众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③诉诸法律手段;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①极权主义: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也称权威主义。

②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产生于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气候,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主要内容:a.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b.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c.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合法的检查;d.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5、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被主要采纳)

①形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代表:约翰?米尔顿(《论出版自由》)、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②核心: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

主要原则:a.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当局的特别许可;b.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c.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任何强制;d.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③评价: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的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其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注定不能实现最初的社会理想,而成了现今对内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对外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6、社会责任理论(被主要采纳)

①20C后传媒垄断程度↑,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传播者的权利忽视公众、谈论思想自由忽视传播的私有营利性质→美“新闻自由委员会”40年代《自由与负责的报刊》,强调大众传媒对社会和公众应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目的:防止传媒垄断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及传媒内容的庸俗化导致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

②主要原则:a.大众传播具有很强公共性,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b.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c.媒介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或传播宗教、种族歧视内容;d.受众有权有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③评价:媒介自律很难做到,该理论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7、民主(受众)参与理论

①70年代后社会信息化发展、媒介垄断程度达到新高度,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提高而现实中缺乏可利用的传播资源→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出现,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②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主要观点:a.任何民众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权;b.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非媒介组织、广告主、宣传家存在;c.社会各界都应有自己的媒介;d.小规模的、双向互动性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③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论没有改变现状而对其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参与理论属于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①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③新闻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项社会职能,应持真实性、高品位、高质量的原则;④新闻传播事业有重要经济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国民经济。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9)

1、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及评价(略)

2、“电视人”和“容器人”

①媒介不仅通过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而且它的出现、使用和普及及其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②a.“电视人”(林雄二郎):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b.“容器人”(中野牧):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内部,因为彼此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认同,但很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类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建立在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

3、“媒介依存症”的特点

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

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4、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佐藤毅)电视与日本人的自私化和“充欲主义”价值流行的关系:电视作为一种商品,是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也是唤起和引发人的占有欲和享乐欲的媒介,在追求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由勤俭、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为个人享乐和“充欲”价值,即“他律性欲望主义”。

5、新媒介的定义、特点及其意义

①定义: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

②特点及其意义:a.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大大改善传统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互动性;b.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c.媒介资源丰富化→改变少数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社会成员和群体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基础条件;d.信息传播全球化→把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简言之,新媒介技术正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

6、“电子乌托邦”(Teletopia)思想

①内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无条件乐观,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②评价: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之上。是不对的。因为理想社会形态的出现并不由单纯的技术可能性得到必然保证,而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自身素质的提高等)。

7、大众传媒的特点

地位稳固;社会组织,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远超一般社会群体),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8、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①经营目标:面对市场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商场上销售出去。传媒的经济来源:广告收益(广告主的压力)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发行量、收视率等,受众的压力)。

②宣传目标: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通过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提供实现。

③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众传媒活动。原因:作为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和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大众传媒满足社会信息需求、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9、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

①(美)库尔特?卢因,“把关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②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gate-keeping)模式: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受众接受到的新闻只是少数。

③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盖尔顿和鲁治):时间跨度;强度或阀限价值(重要性);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性;连续性;媒介内容的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新闻筛选三前提:(1)附加性前提—新闻要素多;(2)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较突出;(3)排除性前提—新闻要素含量偏低则不太可能入选。所以,新闻价值或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④“把关”实质:“把关”是个复杂过程,既要分析新闻价值,也要考虑政、经和意识形态因素。原因:a.大众传媒依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加工活动;b.新闻选择受经营目标、受众需求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易入选;c.“把关”是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8)

1、大众(mass)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

②特点:规模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无组织性;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匿名性;流动性。

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①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后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②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30年代后,卡尔?曼海姆。认为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动员加以操纵,使他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狂热支持者。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③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50年代始,主要考察美国当代各种社会病理现象。

a.密尔斯: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蓝领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b.李斯曼:主要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到“内向型”到“外向型”的变化,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均质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c.孔豪瑟: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的操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人际关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

④评价:触及到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但其精英史观(精英是历史主宰、大众软弱无力易受操纵)是错误的。该理论并非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对理解现代社会有帮助。



3、作为“大众”的受众观和“拷贝的支配”

①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大众的一切特点,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有失偏颇。

②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因为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多数实物不能保持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的支配易转化为“心理的暴力”(利润原理:激发人的原始本能营利;政治或宣传原理:拷贝选择和加工麻醉大众)。由此现代人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的划一主义。

4、受众

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克劳斯,受众按其规模可分个三层次:特定国家和地区内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最大规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既接触了媒介内容又在态度和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5、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①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传媒的接触虽然只是个人的活动,但通常受到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人口统计学意义、社会关系意义)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②a.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伊里调查: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决定选民投票行为。b.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c.分析发现: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说明受众具有某种能动性)。

6、受众即市场

①19C30年代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

②受众即市场: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产品和服务;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

③评价(D.麦奎尔):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关系;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d.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

7、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

①理由: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还是社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有各种正当的权利。

②受众权利:a.传播权(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b.知晓权(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c.传媒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参与“开放频道”活动)。

8、“使用与满足” 理论

①“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源于40年代。

②早期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a.广播媒介(美国赫卓格: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求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受众的动机多样);b.印刷媒介(B.R.贝雷尔森: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信息来源、生活工具、休息手段、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c.电视媒介(D.麦奎尔: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③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④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⑤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含义: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⑥评价: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⑦意义: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b.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定“子弹论”等观点;c.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效果论。

⑧局限:a.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b.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12)

1、传播效果的含义

双重含义:①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微观);②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直接间接、有意无意、明显潜在)和结果的总体(宏观)。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②心理和态度层面—作用于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和感情变化;③行动层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

①环境认知效果(视野制约);②价值形成和维护效果(舆论导向);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地位赋予功能)。

4、传播效果的类型

英国学者P.戈尔丁,依据时间和意图:①短期的预期效果(个人的反应、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②短期的非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无关,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觉反应,有益或有害);③长期的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知识的传播,推广和普及等);④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产生的综合或客观效果,个人社会化、媒介的社会控制、媒介与社会变革)。

5、考察传播效果须留意的环节和要素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讯息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 

6、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英国学者D.麦奎尔:① “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直接体验形成的观点和看法;②“现场理论”—传媒内部工作人所持,包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③(以传播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理论”—a.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获得的系统知识。b.基本观点: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其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c.评价:避免“常识理论”的直观性与零碎性,与“现场理论”的业务主义、商业主义倾向保持了距离。



7、传播效果研究第一时期:“子弹论”(“皮下注射论”、“魔弹论”)

①背景:20C初至30年代,大众传媒发展势头迅猛,产生巨大社会冲击;社会各界对传媒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盛行;一战的宣传战史和宣传技巧研究。

②核心观点: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如同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可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③评价: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否认受众对大众传媒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错误,随着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必然被淘汰。

8、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40年代起,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传播流”、“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①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a.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并非主要因素。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选择性接触”假说:人们的既有政治倾向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即:受众并非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其结果更可能强化原有立场而非导致其改变。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和“两极传播(two 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无变化、小变化、强化或“补强”(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主要)、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改变(使受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较少)。

b.卡兹、拉扎斯菲尔德《个人影响》(《人民的选择》的后续研究,旨在验证其提出的假说在其他领域是否适用):*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极传播现象,在政治选举外的许多领域广泛存在。

*“中介因素”(mediating factors):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有四:选择性接触机制(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层次)、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渠道不同,效果也不同)、讯息内容(语言与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产生不同心理反应)、受众本身的性质(既有立场和倾向、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

c.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对《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极传播概念)做了重要修正和补充。大众传播过程可分为两方面—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可以是一级的);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多极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极”或“N级传播”模式。

d.以上三本书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但也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被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②“有限效果论”

1960年J.T.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关于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a.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仅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b.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对既有态度的强化;c.大众传播产生态度改变效果需两个条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d.传播效果的产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约;e.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性质、内容组织)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称为“有限效果论”。③“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传播的说服效果)

40年代至60年代,C.I.霍夫兰,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最早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也是否定“魔弹论”效果观的有力证据。

9、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宏观效果论

①有限效果论的效果观和理论框架缺陷:a.只探讨态度和行动效果,忽略传播在环境认知中的作用;b.只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略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综合的信息活动产生的宏观、长期和潜移默化的效果;c.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如降低传播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为低俗有害的传播内容的泛滥提供借口等。

②7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出现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特点:a.研究焦点大都集中于大众传播从综合、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b.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c.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③与早期“子弹论”的不同:“子弹论”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宏观效果论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重新评价。



10、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休眠效果”(略)

11、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①“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略)

②“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前者指摆事实讲道理,后者指营造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感染对方。H.H.哈特曼等,“诉诸感情”的说服效果略好于“诉诸理性”,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水平不同,其行动受理性和感性的支配程度有差异。无论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③警钟效果(恐惧诉求):贾尼斯等,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效果不同。所唤起的心理紧张效果大小与诉求的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效果与之相反。“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12、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①意见领袖:a.定义: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b.基本特征: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影响力有单一型(现代都市)和综合型(传统社会或农村)。c.测定指标:生活阅历、社交性和社会经济地位。②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

③受传者个性:a.“自信心假说”(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高低关系密切,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反之亦然);b.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求知欲、性格和习惯)。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14)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①概要: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②特点: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c.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客观或歪曲,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

2、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概念发展之一)

①知觉模式(“0/1”效果):大众传媒对某个议题报道与否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②显著性模式(“0/1/2”效果):媒介强调少数议题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③优先顺序模式(“0/1/2/…N”效果):传媒按一定优先次序给与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作的判断。

3、不同类型的“议题”研究(概念发展之二)

韦弗:①个人议题:私下认为重要的问题;②谈话议题:与别人交谈、议论时受重视的问题;③公共议题:自我感觉多数人都重视的问题。三种议题的含义和作用各不相同,在传播过程中有融合为一的可能性,传媒对后两种议题的影响更大。



4、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研究(概念发展之三)

①报纸:对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大,形成“议程”基本框架,可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深刻影响;②

电视:“热点化效果”突出,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强调,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

5、“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属性(概念发展之四)

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②受众的媒介信息接触量(接触越多,受影响越大);③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④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度高以及从事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6、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①意义: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b.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有利于人们认识议程设置的本质(议程设置过程的背后存在复杂的政经和意识形态力学关系,即西方传媒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方式有定期新闻发布会和私下放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重要契机(真正意义);c.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

②不足:a.只强调传媒“设置”和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b.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效果强大,但不能绝对化。



7、“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和“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强大,这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任何“多数意见”、舆论、流行和时尚的形成,背后都存在这样的机制。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是人们判断意见环境(周围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主要信息源,后者影响更大(多数报道内容高度类似—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效果;媒介信息的传递范围空前广泛——遍在效果)。

8、“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及评价

①诺依曼,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②要点:a.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b.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c.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③特点:a.舆论(public opinion)观: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制约个人的行为,因此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b.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不止于认知阶段,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力量。④评价:a.意义:*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舆论学忽视的;*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b.争议:焦点集中在其理论前提—*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个绝对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 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关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多数意见可产生强大压力,技术性、程序性问题却未必有效,争议问题与自己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也有影响);*“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单一民族、保守传统社会、安定时期,多数意见压力巨大;多民族、开放社会、社会混乱则作用不大);*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9、“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

双重意义:①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②维持社会整合方面作用重要,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的社会解体的“皮肤”。



10、“培养理论”(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的内容及评价 ①(美)G.格伯纳,60年代后期。

②基本内容:a.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事物和各种事物、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协调。b.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缓和社会矛盾的“熔炉”、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发挥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更大的作用。c.尤其强调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拥有最多的受众、接触时间最长;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必需的识字能力;结合视听觉手段,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现代人从幼年起与电视生活在一起,难以区分“电视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广泛渗透社会各个部分。

③评价: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统一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又指出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间的距离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带来的社会后果。旨在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称作“美国土生土长的批评学派”。



11、“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①制度分析:旨在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a.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对传播制度和传媒活动的法律、政策规定;b.媒介企业内的经营部门和外部银行资本、广告主等对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干预和影响;c.同业竞争和来自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d.一般受众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前三者为主要制约因素。

②讯息系统分析:大众传播的讯息通过象征符号传达,但不是符号的随意组合,而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加工整理后的具有完整意义结构的系统。格柏纳: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按照一定价值体系结构安排。该分析旨在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

③培养分析: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旨在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造成的社会结果。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递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培养”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在全社会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电视媒介尤其发挥强大作用。

12、“知沟(knowledge gap)”理论

①理论诞生:P.J.蒂奇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②模式图:A.M.松伯格,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原因:a.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b.传播技能差异;c.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d.社交范围差异;e.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f.大众传媒的性质。根本原因:在上述各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处于有力状况。



13、“上限效果”假说内容及评价

①J.S.艾迪玛等,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非无止境,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来得也早;地位低者获得知识的速度慢,但随时间的推移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因为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受众本身具有上限,现有知识已达上限。

②评价:这个“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是否存在则未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在某个上限赶上社会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早已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大众传媒的“知识平均化”效果不可能消除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

14、“信息沟(information gap)”理论

N.卡茨曼:a.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b.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均等,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理由:早期效果带给传播活跃、既有信息储量大的群体,需要相关知识,经济条件等资源,现有信息水准程度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c.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使用电脑等先进机器,能获得信息优势;d.新技术层出不穷,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现。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6)

1、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和主体

①定义: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②主体:国家。另有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2、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及理解

①定义: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既包括传统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②理解:a.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b.传播主体多元化;c.大众传媒是传播主体,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e.政治性很强,文化接触、冲突及其世界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

3、全球性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政治全球化的加速;③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④传统的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改变;⑤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

4、“新世界信息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论争

背景: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顽固地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经、文等各领域对其的依附。①1973年不结盟国家《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

《阿尔及尔宣言》是论争明朗化的开端;1976年不结盟国家《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内容: a.世界信息流通严重不合理、不平衡,信息传播手段集中在极少数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国家被动; b.这种状况导致极少数国家对“传播什么”和“怎样传播”的新型决断权的绝对控制;

c.世界信息发布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极少数大通讯社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其依附,甚至被迫忍受形象歪曲;d.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及障碍政、经的现行信息依附关系都是殖民制度的产物;

e.“信息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权利被剥削。②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1980年《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论争不断走向激化)*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只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是妥协的产物,并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

*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麦克布莱德报告》:

a.不平衡是现行国际信息秩序的基本特征,必须加以改变;b.过度集中垄断必须解消;c.必须从内外清除某些障碍

以保证信息与观念的自由平衡流通;d.保障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e.应保障新闻工作者的自由,自由与责任不可分割;f.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改变现状的能力;g.发达国家应为实现上述目标显示自己真正的诚意;h.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各民族向世界人民传达自己利益、愿望以及社会文化价值的权利;i.必须尊重所有国家的人民在平等、公正、互惠的基础上参与信息的国际交流与交换的权利;j.任何民族、种族、社会群体以及个人都拥有接近信息来源以及积极参与传播过程的权利。

*1981年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塔罗瓦尔宣言》: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③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今



5、信息主权(informational sovereignty)的定义和内容

①定义:一个国家对本国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内容:a.对本国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b.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c.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6、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产生于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②特点:a.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b.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c.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3)



1、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的定义、缺陷及特点

①定义:从经验事实出发,以经验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②缺陷:a.许多情况下,社会现象和人的理性或精神活动不能用经验材料加以说明;b.问卷调查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和严谨性,控制实验说明不了复杂而丰富的社会现实;c.小范围的经验材料仅适用于研究微观现象,难以考察社会历史过程和宏观社会结构;d.受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纯客观”的态度在现实中很难做到。③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经验学派的分歧

①定义: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强烈批判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

②特点:a.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态度;b.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经验学派所忽视和回避的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c.方法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③分歧:a.(关键是社会观对立)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能消除社会矛盾,传播是控制人的行为和实现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本质上都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b.经验性的“管理研究”,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c.主张在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方法∽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变革对象;d.关心“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关心“谁在控制”“为了谁的利益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和控制”。

3、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及各自特点

①政治经济学派:(英)G.默多克、P.格尔丁。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传媒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从所

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传播内容本身关注不多。②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S.霍尔、D.莫利。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大众传播。(阿尔诸塞:大众传媒是从事“合意”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国家意识形态装置”,对“文化研究”有重要影响;霍尔等:大众传媒有一种“赋予意义” 的独特功能,因此能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主要观点:a.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权力方面发挥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相对独立性;b.大众传播可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前者是“符号化”“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符号解读的过程;c.讯息符号和一定的价值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大众媒介的符号化活动,本质上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d.受众的符号解读不完全被动(优先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研究方法: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和受众调查。

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霸权是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社会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实现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意识形态),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社会合意)和从属意识。“虚假的合意”。

④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公共性的结构转换》《传播行为理论》:主张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实现社会变革。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扩大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强化社会的支配结构和支配关系,导致人的异化),提倡“综合的合理性”(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此理论有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色彩。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3)

1、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

①简单随机抽样:使用乱数表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 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

③分层抽样(分类抽样):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

④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一般分三级,大型调查中常用。

2、内容分析法的定义、特定及表示方法

①定义: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②特点:a.客观性(必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得出相同结论);b.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c.普遍性(应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纯粹的“描述性”信息)。③量化表示方法:出现的有无;出现的频度;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传播的强度

3、控制实验法

①关注的条件:信源条件、信息内容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受传者的社会条件、受传者的个性条件。②基本步骤:确定实验课题;选定实验对象;制作信息测试材料;实施测试;提出实验报告。

③常用类型:a.单一事后测试控制实验: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个等质小组,只对其中1组实施信息刺激,对2组均只进行事后测试,旨在观察两组之间因信息刺激提示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

上一篇:奶奶八十大寿致词下一篇:劳动关系管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