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手机

2024-08-29

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手机(共15篇)

1.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手机 篇一

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男女交往

八年级

当你在课外活动时间随便走进一所中学校园,你就会看到楼前楼后以及操场上成双成对的学生或穿行于体育活动学生的中间,或对面站在某处交谈,或在一起吃零食,甚至还有更胆大者搂抱在一起亲热„„中学生谈恋爱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怎样来对待这样一个问题。

我认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该”和“不应该”,或“对”和“不对”来评判。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并没有错;要说错,那就错在我们的年龄还小,时机未成熟,方式不得当。

我曾经与几个学生讨论过“中学生谈恋爱的问题”。其中一个女同学的话让我深受启发。

一个女同学说出这么一个观点:既然成年人可以一边谈恋爱一边工作,那么我们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为什么学生不能一边读书一边谈恋爱呢?

首先,我认同了这个观点提得非常好,非常有个人的见解,同时我提出质疑:

①成年人谈恋爱——结婚——生子三部曲,他们谈恋爱的对象就是他们准备结婚的对象。而我们中学生有几个在谈恋爱时想到过这个是我们将托付终身的伴侣呢?大多数都是这样一个观点:“结婚??设想过,也不可能啰,只不过是玩玩而已”。那么试想想,当你付出感情,而是许多成年人珍藏至宝一样的初恋,最终只等于玩玩而已。这种感情是否值得追忆,是否已经贬值呢?

②成年人谈恋爱的时候,是不是有家长领导督促他别旷工,别误事呢?没有!因为他们的年龄已到,时机也已成熟,自控能力也已达到自我管理的程度。而我们同学们呢,看看现在我们的每周、每日的作息时间,哪有空闲去谈恋爱、约会,只好偷偷逃自习课,找借口请假等等。有时同学说一个星期只约会

一、两次,没有影响,这是假的,为什么呢?试想约会前你在企盼,在想借口;约会中你在担心被同学、家长、老师发觉;约会之后还在回味,后怕,能不影响么?

因此,我今天就想就这个话题谈谈我作为一个老师、长辈的个人看法和建议:

1、中学生一般都在12—18岁之间,处于准成人阶段,男女同学之间的来往、“恋爱”,都是学生成长、成熟以及升华爱的标志。因此,我们认为男女学生间互有好感是身体、心理、社会现象的正常表现,也是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感悟、经验、探索、实践、创造和总结的必然过程。当然,当然中学生谈恋爱也是不能与成年人的爱情相比。

2、花季时的男孩、女孩有那种渴望与异性的交往,各自都有自己心仪的对象,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是一丁点概念都没有的话,那才是不正常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有些人把这萌动的感情埋在心里,化为一种动力,去奋斗摆在第一位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去羸得一席之地。为什么呢?说实话,没有哪个女孩喜欢吊儿郎当,不求上进的男孩;同样也没有哪个男孩喜欢虚荣无知,得过且过,没有修养的女孩的。而有些人则不受理智的控制,任其泛滥,所以才会出现学习没搞好,老师、家长批评,同学非议,乃至恋爱双方都互相埋怨,从而身心都受到伤害。

3、正确认识同学之间的交往,正确把握与异性之间交往的度。很多同学说谈恋爱只能是所谓的谈恋爱。甚至根本不是谈恋爱。那只是一种矇眬的喜欢,谈得来、玩得来的好友或者是玩伴——其实,喜欢并不代表爱。

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各自有自己玩得好的异性朋友,你们的老师和朋友都有自己的异性朋友,那是谈恋爱么?不是!那是友谊也就是友爱。爱的含义很广:与父母亲密那是父子、母子、父女、母女之爱,与老师、长辈密切是师生之爱,晚辈对长辈的敬爱;与同龄人、同学密切是友爱。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握这个度。有些同学说“在交往中,只要我自己没有那种想法就行了。”但如果你的言行把握不当,你能禁止对方产生这种想法么?一旦对方有了这种想法,而你根本没有,那就是一种伤害,甚至连朋友都没得做。

4、既然有些同学确认了是在谈恋爱,那么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谈谈人们对于爱情的看法:

A、爱情是有人类文明史以来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历代文人骚客赋词、诗、曲、文、剧等赞美的主题,它是一种非常美好的,让人心情愉悦的东西。我记得曾经有位患白血病的20岁的男孩,在临死前所说的唯一遗憾就是:他看过许多经典爱情故事,就是自己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品尝个中美好的滋味。

那么既然是如此美好、美妙的东西,那就应该是令人羡慕不已,让人赞叹的光明正大的行为。那么如果说要偷偷摸摸,既怕老师、同学发现,又怕家长察觉,甚至要违纪去进行的地下活动,不但没有招来别人的羡慕,反而招惹很多的是非:

比如某校就有学生因为谈恋爱而闹出的打群架;市区某某中学两男生因为喜欢同一个女生而打架斗殴,其中的一个暴尸大街。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样荒废学业、毁掉前途,甚至充满血腥的恋爱可能就无法与美好的,令人向往的等优美字词连在一起。

B、再说你口口声声说爱一个人,那么爱的责任是什么?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位母亲在同一产房生小孩,其中一个母亲在夜间发现自己的新生儿死了,一时糊涂就用死婴换了另一位母亲的孩子,第二天,这位母亲发现孩子被换要求换回自己的孩子。两位母亲争执不休。后来一起来到一位哲人面前,各不相让,要求得到公正的裁决。这位哲人看看两位母亲,提出用一把锯把孩子锯成两半,各得一半(那时还没有DNA鉴定)。其中一位母亲马上答应了,另外一个母亲则苦苦哀求不要锯开,而说她不是孩子的母亲。我想孩子真正的母亲是谁?同学们应该非常清楚。那为什么呢?

这就是爱的责任。那就是给对方以幸福、快乐,甚至必要时牺牲一切。

你爱着你的父母,你会想办法让父母高兴;

你的父母爱着你,他们会为你付出一切。

你爱着你的老师,你会努力让他为你自豪;

你的老师爱着你,他们为了你全力以赴。„„

我想同学们当中,这些有过这方面经历的同学,你们说是在谈恋爱,你们想过没有,你们为对方做了什么?你们给对方带来了什么?也许是几乎没做什么,也或是根本一点都没有,甚至是带来了很多的伤害。再说我们现在前途未卜,有什么资本能给对方以什么承诺呢?假如你有过,或正在进行,或者是有在中学谈恋爱的这种打算,我想请你三思而后行。想想自己这稚嫩的双肩是否能承担起这么重的责任。想想自己在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同时,能否兼顾。就是因为有这种责任,我们必须让自己拥有能给心仪的人以幸福的资本。而我们现在正处在为自己攒足资本的关键时间,与其在这个时候彷徨、自卑,受伤甚至荒废,“把感情的洪流挡在理智的长堤之内”。抓紧这段黄金时光,等到你攒够资本的时候,再自豪、无愧于心地对你心仪的人说出:“我爱你”!

中学生迫不及待的恋爱,只会荒废自己的学业,对自己也对别人,对父母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最后,我也要说句:恋爱无罪,但人要有自知之明。该放则放,该做则做。还有,千万别耽误学业。

2013年4月1日

2.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手机 篇二

[案例一]在计算教学方面,低年级的学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学生常见错误1:12+27=93,45+28=37

学生常见错误2:在计算13-6、16-7、14-9,这样的退位减法时老出错。

[分析]我发现学生出现12+27=93,45+28=37这样的错误,并不是由于马虎出错,经了解后才知错误原因:计算时从个位加起,而平时教的写数是从高位开始,而这位同学把个位算起来的结果写了“高位”。学生在书面顺序与运算顺序上发生了混淆,这就是部分学生出错的现实。弄清出错原因并纠正后,再补充25+48、73+22、54+26进行深化练习,这样,学生对这类计算题就会牢牢掌握。

那学生为什么会在这样的问题上老出错呢?这是很值得教师反思的。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差距,有部分学生由于种种情况而对部分知识掌握不全面,造成作业中出现错误。改错就犹如牛吃草中的“反刍”,它会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消化”。如果不能及时改错,容易把错误带进新学的知识中,妨碍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二]在解决问题方面,学生对同一类问题反复出错的现象,值得教师进一步思考。

我们班学生现在是二年级下册了,这样一道解决问题却让他们困惑:

爸爸买了一桶色拉油重5千克,每天吃50克,2天后,色拉油减少了多少千克?

学生常见错误:5000-50-50=4900克=4.9千克。

这样的类型学生见过吗?其实还是有的,在一年级下册有这样的问题:

树上有15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5只,第二次飞走了7只。树上一共少了几只小鸟?

二年级下册第一次系统学习解决问题后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有一根绳子长60米,第一次剪了16米,第二次又剪了14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分析]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在意问题的意义,“色拉油减少了多少千克?”“树上一共少了几只小鸟?”“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像这样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经了解,学生误认为这些问题与“还剩多少千克”“还剩几只小鸟?”“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相同的。

其实上述三题都属于多余条件类的题目,但是学生连续、大量的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还是粗心吗?经过访谈,我发现学生其实在做题时并未仔细分析问题所在,看到数据就直接去计算了,没有问题意识。

[反思】

实践发现,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如果只是简单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或者简单呈现正确答案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反思,纠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纠错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原有的学习起点外,更需多关注纠错的过程,搞清学生的解题思路,才能使纠错有的放矢。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纠错的方法上也不同。比如像我们的后进生更需要面批,只有这样他才能说出他的想法,才能弄懂错误的本质。而有些学生可能只需要点拨即可。

为了让我们的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对错误刨根问底。“认识”错误,是订正错误的最重要环节,是根除错误的前提条件,老师千万不能忽视这个环节,或将错误简单归结为“粗心”“不认真”。面对错误,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出是哪个环节的知识点还没达到相应熟练的程度,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缺陷”的知识点。这样的“认错”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再学习、再体会的过程。

3.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早恋问题 篇三

关键词:早恋;晓之以理;理智对待

现在。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就有早恋现象发生,有愈演愈烈的态势。那么,如何处理学生早恋问题一直是班主任比较头疼的问题。作为一线班主任笔者认为,对于早恋。既不能放任自流,随其发展;更不能严厉批评,大声训斥相关同学。而应该晓之以理,让他们理智对待。

晓之以理就是要把道理讲给学生昕,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早恋的危害。首先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告诉他们异性之间的仰慕是没有错的,更重要的是让有畅谈表现的学生认识到:爱是无私的,爱就意味着责任,爱就意味着付出,爱就意昧着为对方着想。既然是这样,那么你也不想让对方分散精力吧?你也不想让对方浪费时间吧?你也不想让对方成绩下降吧?你也不想让对方整天为你牵肠挂肚吧?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就去为别人创造条件和氛围吧!另外,爱对方,就要使对方幸福,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幸福。怎样才能使对方长久的幸福呢?那就是要积极地积累条件,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发展能力,为将来自己有一个伟大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那样,才能有更多的力量使别人幸福,要不,一切的许诺都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

秋天才成熟的果子,我们不能夏天就采摘。等它熟透时,再摘下来吃,味道一定会很甜美,不然将成为人生的“苦果”。当然,班主任在具体谈话时,应察言观色,灵活应变,一定要让學生觉得你不是在批评他,而是在关心他、帮助他。因为大多中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比较肤浅,要想帮他们走出困境,我们就必须帮他(她)针对具体情况一一分析,在分析之后,他(她)的态度会发生变化。然后,再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学习上,把兴趣和爱好集中到组织的活动中。

总之,我们在处理早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做到管理不松懈,手段不粗暴;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多利用班会课进行旁敲侧击,把早恋扼杀到萌芽阶段,从而让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学习上。

4.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手机 篇四

时间、2013年4月18日下午第一节课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课题组全体成员 257班学生

课件制作、主讲人:

活动印证材料收集: 学生班会材料准备 : 学生班会记录:

方案策划:

通知联系: 活动内容: 引子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有人认为爱情是甜蜜的源泉,有人认为爱情是害人的毒药。网络也是如此,网络作为一个海量信息的载体,中学生如果利用好将会有很多收获。从学习角度说,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精品课程都可以搜到,学习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天才的学生利用电脑可能小学就可以学完大学的知识,平庸但刻苦的学生对不懂的章节可以听很多遍,不会像学校里被外在因素,或注意力不集中而错过重点内容。大学生选修课论文很多时候都是在网上查资料再组装成一篇论文,也可以在网上做网络调查,这说明中学生也可以写论文,写的好也可以发表。

网络可以赚钱,关键看自己的眼光,有的发网络歌曲,有的发网络小说,还有的通过玩网络游戏卖钱,这些都有不同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但也不是很高,但第一批想到的人就挣到了大钱。

网络可以交友,甚至可以交到外国笔友,人际关系是一笔隐形的财富。

当然网络还有相当强大的娱乐功能,可是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害怕的,怕他们玩上瘾,其实有些东西越得不到越想得到,堵不如疏,完全可以让他们完成正常的学习计划后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自由使用网路,这也是在锻炼他的意志品质,自制能力。

中学生要量力而行,既不要畏之如虎,也不要沉迷于电子海洛因,在恰当的时间合理利用资源做恰当的事。

一、现在我们中学生在这网络发达的社会,你们觉得网络有哪些好处?

二、现在是网络时代,我想同学们有许多人上过网。我想知道同学们在网上玩些什么,能告诉我吗?

三、现实情况分析

1、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男 年龄:16岁 籍贯:比耳 班级:初一(217)2、问题行为概述

(1)行为方面:对老师、家长不尊重;课堂上爱聊天;经常没做好值日工作;经不起他人的批评;爱欺负弱小,当老大;集体荣誉感不强

(2)学习方面:已有厌学情绪,学习习惯不好,经常未完成作业,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恒心

(3)性格方面:性格娇纵,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散漫任性

3、个案生活背景

家庭关系:(1)家庭经济较为宽裕,家里就两个男孩,平时零花钱不缺。(2).母文化水平不高,父亲工作较忙少有时间在家,母亲工作之余爱打牌。(3.)从小体质不好,常生病,因而家里人都迁就他。(4).在家里从不用帮忙做家务。

A、同学们认为这个同学要怎样帮助他?(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行动)

B、具体的计划是什么?

四、教师听到学生的说法之后,有什么想法(我们的想法与他们的有什么不同)?

五、我们讨论这些想法的共同点不同点,确定下一步怎么做?

1、看网络上有没有新的方法给我们有没有启示?

2、具体讨论我们的对策?(这仅仅只是一个对策,不能代表全部)

四、学生讨论。

五、教师总结。

5.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手机 篇五

姓名:高超学号:1122831007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趋向多元化,但存在着个人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功利至上等误区,学校要积极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与社会、家长的联系,多方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学生也要提高内在素质。

关键字: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学习态度

一: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价值观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做事说话经常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用”、“利”、“值”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赞美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时常说“比金子还珍贵”,我们指责某些人的不道德时,常说真“不值钱”。“金子”、“钱”是一种价值判断。毛泽东同志赞扬张恩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这也是价值判断。

首先,我们应该做到“勤学笃行 德技双馨”。勤学笃行:学习,多多思考,多问为什么,做事三思后行。德技双馨:勤奋学习,品德和技能都有良好的表现。个人理解是:如果能坚持勤奋学习各种知识,严格规范自己的品行,那么你无论品德还是技能都将是受人赞美、敬佩的。

由此看来“勤学笃行 德技双馨”是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学习态度的一种规范吧、如何才能做到“勤学笃行 德技双馨”呢?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

首先,要认真学习。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还要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主要靠自学,当然,必要的灌输也是不可少的。

然后,要认真进行思想改造。除认真学习外,最重要的是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而这个改造最主要的在“内因”。要想认真地自我改造,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标准,不断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任性和偏私。还要敢于向一切错误的思想观念、腐朽的生活方式宣战,要勇于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的目的。象周恩来同志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最后,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比如享乐主义,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贪图安逸,追求吃喝玩乐。在它的影响下,一些人讲“不要活得太累”,“过把瘾就死”等。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仗难定,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当年林岗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谁相信这位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呢?邓小平三起三落,当年人们“批邓”时,谁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为中国设计一副崭新的蓝图呢?比尔•盖茨中途退学时,谁会想到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呢?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其前提只有一点: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这是人一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面对灯红酒绿的美食城、歌舞厅、夜总会,有的领导干部经常泡在里面,还美其名曰“工作应酬”。对诸如此类的观念和说法,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分,对错误的东西必须要坚决抵制,否则,你原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会被这些所谓的“新观念”所替代

在与人际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马克思认为,认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而不能离开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个人与集体中的其他人的接触与交往越来越多,要更好的完成一项工作,越来月注重相互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个人具有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是处于一定集体之中,要溶于集体。人后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观,善于与集体中的他人交往、相处、协调、合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总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是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马克思

主义基础之上,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对社会贡献为真正价值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会的有机统一,走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有意义的人生。

参考文献:

6.如何正确对待西方节日 篇六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新奇有趣的西方节日,吸引人们的眼球。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异彩纷呈,不一而足。更看见不少国人开始热衷于西方节日,纷纷过起了洋节。

我们中学生该怎样正确看待西方节日呢?

一: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随之而来,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西方文化也快速渗透到了我们国家,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和剧烈碰撞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好事。

二:理解节日的内涵,借鉴西方文化。记得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这应该作为我们对待西方洋节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不盲目崇拜,照单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枪不入,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那些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我们“悉听尊便”,了解即可。对

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等,我们则可以借机发扬民族传统,以不断提高民族素质,加快社会文明进程。

三:尊重西方节日,更要弘扬中华节日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春节,老老少少,团团圆圆,走亲访友,互致祝福;清明节,踏青、扫墓、缅怀祖先、寄托哀思;中秋节,赏菊花、吃月饼、全家团圆,其乐融融,喜不自胜!••••••。

7.中职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篇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手机已不再是奢侈品, 而且手机在中职学生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有手机, 有些孩子的手机功能比我的还全。 他们本来就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特别是手机游戏更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约束能力。

二、使用手机的好处

允许学生带手机, 好处也很多:首先, 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更方便, 家长对学生的监控更及时有效。偶遇突发事件时, 学生的安全更有保障。其次, 手机短信是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新型交流平台, 是紧张、枯燥学习生活的“调味剂”。

三、使用手机有弊的方面

中职学生使用手机也有很多不利的方面:手机对人有辐射;助长学生攀比成风;额外增加父母负担;短信聊天, 影响休息, 贻误学业;不良信息, 玷污心灵;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每一次学校组织考试, 我在监考的时候总能发现使用手机作弊的学生;影响校园治安。

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绝大部分学校都对这种现象采取“一刀切”的办法, 我校也不例外, 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凡我校学生一概不允许带手机进入教学区;晚上就寝熄灯后不允许使用手机, 一经发现, 没收手机到学期末并通知家长, 班主任和家长对该生进行整改, 才能进校进班学习。这个规定本来目的是想依靠强制手段和高压政策迫使学生远离手机。但采用堵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就采取疏的方法, 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

(一) 开展辩论赛: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手机的危害。

(二) 由班委会制定班级手机公约

我在班里进行了问卷调查, 目的是为了形成正确的导向,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都能正确认识, 只是缺少自我控制力, 所以需要外在的压力予以强制。我把问题交给学生, 一起商量制订手机公约, 并集体签字通过。

附手机公约。

1.限时间:早中晚饭后至上课前及晚自习下课后开机, 和家长约定好与自己联系的时间。上课关机, 若上课开机, 第一次代保管十天, 第二次二十天, 第三次一学期, 并扣考核分1分。

2.限区域:在教学区域 (包括教室、实训楼、实验室、 运动场等) 使用手机。

3.多和爸爸妈妈联系, 不要在其他人或事上浪费电话费。

公约实行以来, 效果很好。开始有个别同学手机忘了关, 就主动送到我那儿。我会当面把电池取下给他, 以防有学生说老师用了他的手机或看了他的短信, 然后记准日子及时交还。

(三) 具有手机使用资格证才能使用手机

今年我才参加汽车驾照考试, 由此产生灵感。手机的使用可以和轿车的驾驶一样, 要想在校使用手机就要考证。成立考评委员会, 由班主任、个别任课老师和个别学生组成, 理论考试通过后才能参加实践考试, 两样都通过颁发资格证。学生拿到使用手机资格证后, 要规范使用, 接受学校、班级和学校全体同学的监督管理, 轻微违规者, 按扣分加义务劳动进行处理;三次违规以上者, 注销其使用手机资格证;严重违规者, 在校学习期间永久禁止使用手机。

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只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对此我们应当采取教育与批评的方式。转变学生的认识, 不是靠逼迫, 也不是靠简单的说教, 而是靠教师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办法, 让其在一定的实践中体会与理解, 从而科学选择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唐才祯.浅谈中学生教育方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1) .

8.如何正确对待小学生的“早恋” 篇八

还有一个十歲的男孩子,四年级,个子高高的。爸爸在北京某企业工作,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妈妈因为工作也一直不能在身旁。他读四年级,妈妈领着他找我咨询,说孩子“好动”。咨询期间才发现,孩子喜欢班里的一个女孩。人家学习好,有点看不上他。可他就是忘不了她,有意摸过人家的手,无心学习,不求上进。

一、小学生的“早恋”

一些年龄大的小学班主任总是说,过去在小学根本没有“早恋”这一说,可是现在的孩子小学三、四年级就有写情书的。

孩子们成熟早,是普遍现象。老师、家长对孩子——特别是女孩与异性的交往十分警惕和担心,害怕她们会早恋,更担心她们由于无知和好奇而发生难以挽回的后果。孩子在心里爱慕着另外一个男(女)孩子,这本身正常不过,但家长和老师不知该怎么办。大多是围追堵截,严厉禁止,强制干涉。结果不能减弱恋人之间的“爱情”,反而会加强。

孩子对异性的一种探究,有些家长、老师不能正确认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表现得紧张兮兮,盲目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如果发现一个学校有小男孩小女孩比较亲近,就会觉得孩子不正常了。这就是所谓的小学生“早恋”。

二、如何判别孩子早恋

18岁以下的孩子,异性长时间在一起,经常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交往就是早恋。也有的专家认为早恋是指在生理或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恋爱现象。

根据专家调查研究孩子早恋的具体表现:

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常走神发呆,心事重重,学习成绩明显呈下降趋势。

2.出现不正常交往,经常出外聚会,或者找借口出外游玩,通讯联系明显增多。

3.突然变得爱打扮,常对着照镜子。

4.沉默不语,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想心事发笑。

5.情绪起伏大,对描写爱情的电影、电视、小说感兴趣。

6.背着他人偷偷递纸条、聊微信,写日记,看到别人赶忙掩饰,常与异性来往。

三、小学生“早恋”的原因

究其原因,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致使孩子的青春期提前到来;加之网络、电视以及社会现象的不良影响。

根据调查发现,受开放性的文学、影视作品、当代文化接触的影响,一些网络不堪画面和动画片的影响;街边、公园一些成人行为的模仿;有些男孩子或者女孩子,他们在班级各项活动的过程中经常接触,这些都是“早恋”的原因。

四、如何对待小学生“早恋”

1.创设温暖和谐的家庭

家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没温暖、不和谐、缺乏爱的环境里,他的心理就会被扭曲。所以,家长和老师要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自身的作用,做到家校合作,共同努力,正确处理好孩子的“早恋”问题。

总之,孩子间异性的交往并不是不好,而是好事情,家长和老师不必小题大做。要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只要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引导学生,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实施生理及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就能很快过去。这样,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更为有益。

2.鼓励他(她)们多交往、多接触

我们的家长和一些老师把男女生相处视为高压线,不可碰触。其实对于男女生的交往没有必要避讳,反而要鼓励他(她)们多接触。让他(她)们经常合作,经常在一块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一起写作业、游戏,从小多相处、会相处,就见怪不怪了。要正视孩子们所谓的“爱”,他(她)们的“爱”和大人的恋爱是有区别的,也就是一些单纯的喜欢,班里有的同学学习成绩、相貌等各方面都比较好一点,可能会让一些同学羡慕,这算不上“爱”,他(她)们也不能完全理解“爱”。对他们应该开展青春期教育,真正利用好有关生理方面的课,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学会保护自己;利用好心理方面的课程,恰当地进行一些青春期生理知识和道德知识教育,了解即将到来的青春期是怎么一回事。让孩子觉得异性也没有那么神秘,用平常心来对待青春期问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早恋问题,化解“恋爱”危机。

3.遇“事”不张扬,要冷处理。

许某,女,13岁,六年级。孩子“早恋”,被班主任发现,如临大敌。班主任拿着从书包里收到的纸条,找到了校长。校长立刻叫来双方家长,自然痛训一顿管教不严等。家长把孩子带回家,痛斥并报之以拳头,结果两个孩子出走了……

9.如何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 篇九

领导最近总是安排活给我,是什么意思?

领导最近总是会问我工作进展,是有别的暗示么?

早上一来到办公室,领导就说“来我办公室一趟”

……

然而这句“来我办公室一趟”,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就跟魔咒一样,总是担心是不是做得不对,领导对自己是否有意见,担心受到领导的批评……

面对职场领导的批评,如果没有较好的心态和方式应对,就很容易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做出过激行为,

今天,小赏想分享给大家一个职场必备技能——如何正确的对待领导的批评。

微笑的接受别人的批评,并感谢对方抽出时间对你的指导

面对批评,深呼吸冷静下来,保持微笑,虚心受教。并感谢领导抽出时间关心你的工作表现,同时展现出自己的反省态度,让领导觉得自己的批评是有价值的。

要明白领导批评你的目的

如果你的领导/同事对你的批评是自命不凡、攻击人格性的,他们提出的建议也是非建设性的,那么不必争论,保持冷静假装你在听就好,但实际上忽视他们,可能反而会赢得对方的尊重。

如果是有建设性的批评建议,要正视它的价值, 不要埋冤别人为什么对你有意见,为什么针对你,而是要把这一份建议当作一次自我反省的机会,一次职场上难得的礼物。

但在接受评价的当时,你仍然可能做出过度的、不恰当的反应,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工作中,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1. 耐心倾听,冷静解释

在面对批评时,人本能的反应是争辩,否认。但无论原因是否,耐心听完对方的看法,然后冷静并有条例的阐述自己在工作中的责任与结果。

比如,原本一份由你同事应完成工作报告,但由于她突发个人身体状况,需要你协助完成报告的后部分,最后签字提交,

但最终由于报告前面的一些数据失误,导致项目产生危机。这时,经理指责你没有细心检查,认为是你的错误。虽然这份失误是你同事造成的,但是经理只会看最终签字的人是谁,负责人是谁。这时,你应该先承认“没有细心检查是你的责任”,继而表示,下一次一定会细心检查,并表示这份工作原本应该是你同事的任务,你是在协助他。

2.理性对待,避免人生攻击

每个人都有缺点,在接受批评时,有的人会反射性地把矛头指向对方,说“你某些地方也有问题。”这是不对的,必须记得就事论事,你们讨论的重点应该是你做错的事情本身,而不是你以及他人的为人。

3. 适度道歉,注重改正

如果批评是基于一件具体的错误、误解或者行为的话,记得:道一次歉就够了。你的道歉必须是严肃的、就事论事的,并且表现出你已经完全明白了问题所在,以及如何在未来避免同样的情况发生。

4. 抓住解释机会

当批评过去了几天,或者几个星期以后,回去和批评你的人讨论也并不是一个坏主意。比如,你可以说,“基于我的评估,有三个方面是我特别需要改进的,还有两个地方是我觉得之前就做得比较好,需要继续坚持的。最后,你提到的一点让我还有些疑惑和担心:……”这时,对方一方面会欣赏你,就收到的负面评价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另一方面,你也可能会澄清一些误解和对方说错的部分。

5. 保持自信,正面批评

10.如何正确对待错误心情日记 篇十

“错”这个字大家并不陌生,不管是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作、学习,都有它的影子。

“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有些人把它当成了个人前进的动力,因为“错”能使人牢牢地记住,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它能使一个弱者变成强者。我在一次考试中考得不理想,我吸取了这个教训,发现了错的原因,又结合了书上的知识,终于一连几次考试都得了满分。所以“错”它能给某些人一点启示,催人上进。但它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种打击,当有些人知道自己做错了的时候,却不肯承认错误,以至挣扎在崩溃的边缘上。古往今来,有多少朝代就是因为君主一错再错,最后导致灭亡。有些人就是因为错了,而接受不了,从而渐渐的落后。所以“错”也能给以某些人消极的影响,催人落后。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错误,而且错误会时常出现。所以,我们还应该学会与错误一起成长。

我们几乎每一天都能从各种各样的媒体中听到别人成功的欢呼和感觉到成功者的喜悦。的确,只要是一个健康的稍微有点企图心的人,谁不期盼这样的日子?谁不渴望这样的成就?平常,羡慕别人成功的同时,总会抱怨自己不小心犯下大大小小的错,总是遗憾自己与机遇擦肩而过,与成功无缘。事实表明并不是成功与我们无缘,而是我们缺乏坚决要成功的态度,应该成功的,结果没有成功。许许多多的成功都是在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成长,从大错到小错,从小错到辉煌。世界上没有人不犯错就获得了成功,即使成功了一点,那也是不能持续的失去基石的.成功。每一个人要有敢于面对错误的勇气,更需要有解决错误的思路,只有正确对待错误,才能更好与错误一起成长。

学会与错误一起成长,不要误解为错误越多越大越好。真理与谬论往往只有一步之差,不要小看一点点差别,而引发的结果可能是相距千里。然而只要去做事,犯错误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阅历毕竟是有限的,而环境和事情是复杂的、变化的。犯错误固然不可取,更为关键的是面对错误的心态是否正确和对待错误的处理办法是否有效。既然犯错误不可避免,何不从容、勇敢去面对。既然是错误就肯定跟正确有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辛劳和努力,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就必须有对应的预防纠正措施,从而靠近了成功。正所谓小错不断,大错才能杜绝;反之小错不出,一出就犯大错。

学会与错误一起成长还必须勇于去犯错误。现实中很多事情可以参照过去人做过的办法,然而很多办法却是现代人无法复制的,毕竟事过境迁。更多的事情是前人没有遇到的,根本谈不上学习前辈的办法。这时候往往最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如果因循守旧地思考和行动,表面看起来好象不会犯大错,却无法得到时间和空间的突破,依然停留在前辈的水平上,离成功依然遥遥无期。是否有勇于犯错误的勇气和估算显然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敢于犯错误不是盲目蛮干,是对错误有预见和估算的自信,是有敢为人先的气魄。勇于去犯错是对未来的实力挑战,是探索未来的锋利宝剑。

学会与错误一起成长的核心是善于从错误中思考和总结,它不但是态度问题,也是行为论的因素。总结错误是理性的回想,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必经之路。思考错误是智慧的升华,是预见未知、开拓新空间的前提。只有善于从错误中分析才能更好去犯错误,如何去犯错误才会成本最低?如何去犯错误才能进步更快?

没有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则会自我束缚,自我压制,从而错过了发现发展的机会。没有正确的错误分析则会与既定目标越来越远。

学会与错误一起成长让我们不再害怕犯错,不再愁沉在错误的阴影下。我们看到错误对自己成长的贡献,明晓错误是接近成功的桥梁。有人说敌人能让我们生存的更好,危机能帮我们更快成功。同样,错误能教会我们更多更好的行为,是成长的良师益友。我们要感谢错误,感谢错误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感谢错误带来的压力,感谢错误带来的进步。与错误一起不是更加看重错误,错对颠倒,为犯错寻找理由,而是为了我们更好更快靠近成功。

11.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手机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状况;人生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9-0054-02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每个人都有身和心两个基本方面。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心指人的心理或称精神活动。我们该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呢?

1.什么是健康

据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十条标准:第一,精力充沛,能够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感到紧张。第二,社会生活的态度积极,对于大事小事,不过分挑剔。有些人很挑剔,老找人家的毛病。第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第四,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五,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第六,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第七,反应敏锐。第八,口腔科的,口腔清洁,牙齿要好,没有龋齿。第九,头发要有光泽。第十,肌肉和皮肤要有弹性。在这些标准中,至少有六条与心理健康有关。所以可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身心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2.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总的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内因。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至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从生理上讲,大学生已经进入生长稳定期,骨骼发育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定型,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日益完善。大学生在生理状态上正接近人生的顶峰时期。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

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

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心理走向成熟,将为大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但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2)外因。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获得成功。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要想协调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遵循: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做到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竞争是互动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的活动过程。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要做到敢于竞争和善于合作,竞争可促进合作,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就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不好,但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

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呢?邓小平三起三落,当年人们“批邓”时,谁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为中国设计一副崭新的蓝图呢?比尔·盖茨中途退学时,谁会想到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呢?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其前提只有一点: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这是人一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第二个重要的财富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请万分地珍视它们!你没什么大出息,可是你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第三,你的抱怨表示你对现状有所不满意,你在试图努力改变它们,在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进心也是财富。也许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让你觉得难过,但这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12.如何正确对待钢琴考级 篇十二

一、钢琴等级考试产生的积极作用

钢琴考级的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前后共有四套考级书目。考级制度、考级曲目、级别设置等都日趋完善。钢琴考级作为一个衡量尺度, 其本身是有利无害的。

(一) 对于琴童

在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后, 参加考级是对琴童们一定程度上的考核。如果顺利通过, 无疑对他们是一个肯定, 必将激励他们更加努力练习, 为下一个高峰而奋斗。对于那些天性懦弱, 或不善于表现的琴童来说, 考级可以锻炼他们的胆识, 增强他们表现的欲望。在考级的过程中, 孩子们也可以相互交流, 互相学习, 这点是很重要的。

(二) 对于家长

通过考级, 家长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钢琴水平。钢琴的兴起也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 所以大多数的家长对钢琴都不太了解, 自然也就不清楚孩子的程度。学习钢琴不像上学, 小学、中学、大学, 有很多的考试, 每一个阶段家长都能及时了解到孩子这一阶段的学习状况。通过钢琴考级, 家长们也可以阶段性地了解到孩子学琴的状况。

二、钢琴等级考试引起的负面影响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钢琴考级自然也不例外, 有它积极的效应, 也有它的弊端。很多琴童是为了考级而练琴, 本末倒置。考级应该是检测学习的程度和水平的, 现在是为了考级而学琴。致使很多琴童们就只练习要考级的曲目, 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就练这三首曲子, 盲目的拔高。考完这次再练习下次要考级的曲目。学习钢琴应该是学习演奏乐曲的能力, 而不是只学有限的几个曲子, 换一个新的曲目就没有能力弹了。这种能力不足的盲目拔高, 造成对乐曲的表现显得极为粗糙。暂且不说没有表现出音乐的思想, 就连曲子最基本的要求也没有达到, 什么地方连奏、哪些是断奏、强弱的对比, 甚至是节奏和节拍也含混不清, 更是有大量的错音。因为能力和水平有限, 有很多东西是想表达也表达不出来的。这无疑违反了学习音乐的初衷。演奏的完全没有音乐, 何谈培养兴趣和陶冶情操?

三、造成这种弊端的原因

(一) 市场缺乏规范性

随着考级热的不断升温, 现今考级的机构也日趋增多, 除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这些全国性的考级机构外, 还有一些地方上的考级机构, 也就是省级考级机构。众多的考级机构使得家长不知如何选择, 在这种时候, 那种看似很容易通过、不太正规的考级机构开始备受关注。甚至一些不太正规的琴行也开始举办考级, 通过考级来招揽学生, 名曰本琴行为考级点。实质上都是琴行的老师作为评委, 考级的曲目也是由琴行的老师定, 自然是考一个过一个。但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考级的水平却是大相径庭。

(二) 家长的攀比

很多家长用考级衡量一切, 觉得孩子考到几级是最重要的, 完全不顾孩子是否真的达到了相应的级别。考级一年分为两次, 有的孩子暑假刚考了五级, 家长就要求让孩子寒假考七级。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老师不同意, 很多家长就会认为是这个老师水平不够。家长们一见面也是互相盘问孩子考几级了, 有的家长很自豪地宣称“我的孩子才学了两年, 就考了六级了”等等。现在只单说练习曲, 六级要练到车尔尼299。一个琴童从认识五线谱到开始弹琴, 从拜厄到车尔尼599、849、299, 其间的曲目多达二三百首, 假定一个孩子每周练习两条而且都达到了曲目的要求 (当然, 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 也要四五年的时间, 这还是对于一个音乐感觉很好、练琴很刻苦的孩子来说, 那么两年就考六级的孩子, 其水平的含金量是有待商考的。

其实很多家长认为考级的最高级十级就意味着钢琴的最高峰。曾经有个家长得知我学钢琴专业的时候便问我:“你过了几级了, ”当我回答考完十级后, 她很是惊讶的问我:“那你还学什么呀?不是都考完了吗?”他们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考完十级就是登峰造极了, 这种错误的观念也促使了他们想尽快地让孩子考完, 以达到他们所认为的最高峰。

(三) 教师队伍鱼目混杂

伴随着钢琴热, 学琴的人越来越多, 不仅是孩子, 还有好多大学生、上班族以及老年人等等, 每一个层次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目的。如此一来, 就需要大批的钢琴教师。这时, 很多非钢琴专业的教师就乘虚而入, 教起了钢琴。又正因为很多家长也不懂钢琴, 无法区分老师的好与坏, 只要是能让孩子过级就行。教师的纵容、家长的盲目追高、考级机构的不正规, 这种恶性循环, 使得钢琴考级本末倒置, 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四、钢琴考级的改革措施建议

首先, 对钢琴等级考试机构的规范性。教育部应该对钢琴考试机构的设定标准化、正规化。

其次, 钢琴教育规范化。家长们不要盲目的攀比, 不要带有功利心理来要求孩子在短期内就考到几级。如果经常压迫孩子练琴, 他们会产生逆反心理, 而且被迫的练琴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要循序渐进, 根据琴童的自身条件、学习的进度进行考级。家长要尊重教师的教学计划, 并应向专业的钢琴教师学习钢琴。

再次, 教师队伍的规范化。教师要增强责任心, 有的老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 也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意, 给学生拔高, 实际上是误人子弟, 反而降低了自己的水准。要按部就班的教授学生, 真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欣赏水平、技术和技巧。让学生学到弹奏乐曲的能力, 而不是硬扒下几首作品。

钢琴考级给我们带来的利处是毋庸置疑的, 它促进着我国钢琴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也给了琴童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但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考级, 只有正确看待, 才能使孩子们学习到真正的音乐, 体会到真正的乐趣,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考级也才能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

摘要:钢琴考级的开展, 极大地推动了业余钢琴教学的普及性。钢琴考级对于考核学生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因此, 如何正确看待考级, 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是尤为必要的。

关键词:钢琴考级,考级机构,钢琴教育

参考文献

[1].罗娟娟, 《盲目的钢琴考级导致不良后果》, 《艺海》, 2007年03期

13.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利益得失问题 篇十三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看待军人的利益得失问题?分析这则案例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作为当代新时期军人我们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关系,如何看待我们生活中的得失问题。

首先,明白何为工伤?

案例中这位士兵在与战友扳手腕时肘部受伤,因此他想以此为由申请公残,但是由于该士兵提出的要求不符合评残的标准所以上级领导未批准他的评残申请,这位士兵心理不平衡产生了极端的性质恶劣的想法及行动······

这位士兵之所以要求申请工残,说明他不明白什么是工伤什么是非工伤。那么什么是工伤什么是非工伤呢?工伤并不是说是就是的他是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是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的。接下来我们深入的了解什么是工伤。

工伤的概念——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工伤的性质特点—— 1.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

2.属于行政确认行为。确认的结果有四种:是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不视同工伤。

3.属于须申请的行政行为。“不申请,不认定”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特点。

4.单位、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论不服的可以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属于前置程序。

工伤认定依据——根据我国2004年1月1日实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一般包括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以下情形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前提条件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是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同时还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负伤、致残或者死亡。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等类似伤害。】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是指非工作时间内,具体讲是开工前或收工后的一段时间,譬如上班时间为9点到12点然后又14点到18点结束一天的工作,但是职工提前在8点30分到岗或者下班后做完收尾工作时间到 18点半等等,均可以认定为“工作时间前后”,但是有一点则特别重要,其目的必须是从事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比如为启动机器做准备工作,或者关闭机器后收拾与工作有关的机器、工具等。】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必须同时具备,并且必须是在履行本职工作,这里受到的伤害是“非工作原因”,是来自本单位或者外界的 “暴力、意外等”所致。打比方,有人在职工履行工作职责的时候蓄意对职工进行打击报复,对其人身进行直接攻击,致使职工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等。】

(四)患职业病的。【即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因工外出期间”含因工出差以及因工临时外出办理业务等,同时必须是在发生事故时正在履行工作职责,即因工作原因外出,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时下落不明。】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人身伤害事故的。【“上下班途中”指从居住的住所到工作区域之间的必经路途,必要时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对于探亲访友时遇到的人身伤害事故,不能认定为工伤。】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还应该增加关于非法驾驶的问题,这种问题一般驾驶二轮摩托车居多,对于非法驾驶(无证驾驶的)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这是一条法律上的兜底条款规定,由于工伤事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仅需要专门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范性强制性规定,也需其他法律法规做出相应调整,对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也应当纳入本条例调整的工伤范畴中。】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同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两个条件须同时具备:“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是指:

1、职工突发与工作无关的及并导致死亡。如果是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导致死亡,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工伤。

2、在工作岗位上突发与工作无关并没有导致立即死亡的疾病,但是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针对转业军人的保护,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履行职责中负伤致残,依据《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之规定,军人伤残对于经有关部门评残,取得伤残军人证的退伍军人,如果在用人单位旧病复发,视同为工伤。这主要考虑到革命军人为国家利益已经付出代价,为切实保障革命军人的利益而做出这样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那么结合实例我们来具体理解什么是工伤什么是非工伤?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这就是我们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想必大家以对我们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同志的英雄事迹已有所耳闻,张丽莉的事迹以传遍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这就是工伤的一个典型的实例。而我们的案例中这位士兵是在私下里与战友扳手腕导致的伤害,并不是在工作中导致的伤残,因此这位士兵属于非工伤。

其次,分析士兵的心理活动正确看待军人生活中的得与失

针对案例内容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士兵的心理活动,第一,士兵因与战友扳手腕而导致肘部受伤想请求上级批准他的公残申请,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这位士兵不了解军人评残的标准心理产生假公济私的念想。士兵想凭借这个申请在退伍之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优厚的待遇这种想法极为不好,这种思想的存在时部队极大地耻辱,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三条,他违反了其中解放军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要求;这也是一种诚信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良好军风的形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军人心中有这样的爱谋私利的想法给部队中其他官兵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第二,这位士兵因屡次遭到上级领导的种种拒绝而心理不平衡产生了极端的报复行为,这完全不符合本人做为一名军人应有的思想道德及健康的心理素质。他的行为表现是不理智的,不道德的,同时也是违法的,违反军纪的,有损军人荣誉的。第三,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而这位士兵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八荣八耻对我们的要求。

那么我们以此为鉴,作为新时代军人,我们应如何看待我们生活中的得与失呢?得与失,是每个军人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近几年来基层官兵谈论较多的话题。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认识军人的“奉献”问题。一个时期以来,部队出现了许多说法,核心是“军人吃亏”。我们必需澄清这种模糊认识,树立起正确的革命军人得失观,在奉献中实现军人的价值。

“ 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他就是我们的医学泰斗——吴孟超,是他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得失。是他向我们证明了“有失就有得,有舍就有得”的千古佳句。中国医学界,肝脏医学曾长期处于荒芜。上世纪50年代,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吴孟超投入了肝脏外科研究,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肝脏解剖标本,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1960年3月1日,他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1999年建立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每年收治逾万名患者,年均手术量达4000例。肝癌术后五年的生存率,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上升到今天的53%。年近90岁,他依然坚守在一线。据统计,吴孟超做了1.4万余例肝脏手术,完成的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2006年1月,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孟超是医院院长,平时不但忙于院务,还要经常外出主持学术会议。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在每个星期二的上午看门诊,若是出差错过了,回来还得补上。从医近70载,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作为军人他失去与爱人的花前月下,失去了与家人的团聚,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我国医学的研究中去,在他的眼里得失二者是可以兼备的,在失去的同时我们也在的到了无形的回报。

然后,学习案例,明确人生目标。

1.认真学习部队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有违反谋私等不良行为。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九项第一款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导致残疾的被认定为因公致残,该士兵的伤势是在私下里与战友活动而导致的残疾因此不属于公伤,而这位士兵提出这样的申请说明他没有牢记军队条例,他的报复行为说明他没有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放在眼里,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军纪的基本内容: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执行军队的命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执行上级命令和指示;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刻铭记军纪对每个军人的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严守岗位、履行职责;爱护装备公共财物;保守国家和军事秘密;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尊干爱兵、维护内部团结;拥政爱民维护群众利益;军容严整、举止端庄;遵守公共秩序、严守社会公德;缴获归公、不虐待俘虏;认真学习牢记各项规章制度是我们每个军人应该履行的义务,服从上级命令听指挥是一个军人应有的素质,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就必须遵守纪律,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坚决不容许心中有违反纪律,欺骗国家,谋取私利,触犯法律的念头。

2.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但是这两方面并不能等同的对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尤其是作为一名军人,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作重中之重,如果人人都想着如何向社会索取而不是做出贡献,那么这个社会怎么前行呢?人类文明怎么发展呢?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把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生看做是最光辉的人生,最有价值的人生,我们的先驱雷锋曾说“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对孟祥斌这样评价:我们常常无时无刻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而孟祥斌用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2009年8月9日,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蒙古族士官邰忠利,为救落水群众壮烈牺牲。他用年仅23岁的生命,谱写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解放军好”的时代壮歌,展示了一名优秀少数民族战士敢于担当、英勇献身的壮烈情怀,体现了当代青年官兵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忠诚勇敢的崇高品质,不愧是用生命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从雷锋同志到邰忠利我们的革命先驱时时刻刻在警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案例中这个士兵具备他的这种人生价值,那么他还会产生报复心理吗?这是在坐的各位值得深思的问题。

军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军队思想品德教育的首要问题,军人的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人人都作贡献,才能保证社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涓涓溪流,就没有汹涌的江河,没有一砖一瓦,就不能构筑成摩天大厦。社会也是如此,只有每个成员都努力为社会添砖加瓦,社会才能有足够的物质财富满足个人的需要。如果人们不讲奉献,都吝惜自己的点点滴滴,那么,社会这条江河就会干涸。另一方面,每个人降生到世间,总是先把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作为自己生存的条件。同样道理,他也必须给下一辈人的生存和生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由此可见,人生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奉献。奉献,是我们思考人生价值的基本出发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3.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保持思想道德素质的纯洁性。

昆明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职能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严肃查处、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和渎职侵权犯罪案件,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有影响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

●2009年至2011年,黄俊峰(副厅级)利用担任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便利,在其分管的多家下属公司进行相关业务采购过程中,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多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61万元。黄俊峰犯受贿罪,在审理中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积极主动退还全部赃款,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2009年至2010年,李晓东在担任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建设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永昌湿地生态园工程建设和海埂大坝观景路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工程承包单位所送价值人民币44万余元的大众“途威”越野车一辆及现金人民币5万元。李晓东犯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个人利益的驱使使他们走向不轨之徒,从古至今贪污腐败现象一直是社会的一大问题,古有和珅,今有王守信,在利益面前他们没有抵制金钱的诱惑,他们图一时之快,把自己的性命甚至连累到家人都抛在脑后,误入歧途,最终受到应有的惩罚。社会如此,我们军队的发展更是如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军人的奉献观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影响最大的,最核心的莫过于利益的冲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做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教育在一方面引入物质利益机制的同时,同时积极的呼吁军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但这种保护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就像案例中这位士兵的伤势并不在公伤的保护范围之内。由于整个社会风气的腐蚀个人主义等腐朽价值观的影响,我军军人的奉献观存在着严重的威胁,部分官兵在利益的冲击和诱导下,逐渐的淡化了奉献意识,这些现象正逐渐软化我国军队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柱,消弱我军的战斗力。

因此,要通过深入搞好江主席提出的“四个教育”,强化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1)正确的处理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与提倡无私奉献精神的关系,对官兵的正当的物质利益需求要尽量满足,但对少数官兵不合理的个人要求不能一味的迁就。应当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正确处理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产生冲突时我们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把个人利益融入国家利益之中,强化我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要具有“先天下之富而富”的胸怀从而正确对待改革中物质利益关系的调整,强化军队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不容许假公济私,谋求私利的不良作风在军队里滋生蔓延。

最后,综合以上分析内容结合社会实际我们应如何对待利益得失呢?

一、认清军人价值,确立人生坐标

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牺牲奉献是军人的传统美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军人牺牲奉献精神的核心,江泽民主席在谈到青年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时指出:“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决定了军人的价值观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决定了军人必须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决定了军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必然是一个牺牲奉献的过程。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确为谁当兵,为谁打仗,为谁牺牲,为谁流血,才能做到真正服务于人民,并得到人民的支持,筑成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

二、坚持辩证思考,平衡得失心态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是,那种只讲索取不讲付出,只讲回报不讲贡献的思想是不对的。有的同志认为来到部队学不了技术、入不了党、挣不了钱,成天站岗执勤,失去的多,得到的少。要消除这种片面认识和失衡心理,需要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得失。这就要求我们:

第一、正确处理个人与整体的关系,着眼全局看利益得失。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私人利益必须服从公共利益,这是唯一的真理。”作为战士,最起码要把自己置于连队整体建设之中,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提无理要求,不做有损集体利益之事。也就是说,军人要有吃亏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舍得自己的利益,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第二、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立足发展看利益得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道理。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眼前的“得”很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失”,眼前的“失”也可能转化为将来的“得”,得和失是相互依存的。

第三、正确处理表象与实质的关系,抓住根本看利益得失。作为军人,根本的得失不在于获得多少荣誉,挣了多少工资,学了什么技术,而在于经过军营的锤炼,我们的目标是否远大、思想是否成熟、观念是否更新、品德是否高尚、作风是否顽强、眼界是否开阔等,因为过硬的政治、思想、道德、纪律、作风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在军营失去的只是有形的表面的东西,得到的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潜在的无形的综合素质

三、主动接受考验,自觉牺牲奉献 能否正确对待利益关系上的得失,是对我们是否具有牺牲奉献精神的具体考验,从我们担负的任务性质和现阶段部队出现的新情况来看,这种考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经得起名利的考验,视党的事业重于山。首先就要正确看待名利地位。对于名利,邹韬奋同志作过精辟的论述:“一个人光溜溜的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又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到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这段论述也生动地说明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名利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为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雷锋不是官,但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得到了亿万人民的敬仰和爱戴;焦裕禄也仅仅是一名县级干部,但他“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格和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了人民心中。事实证明,搞歪门邪道,投机钻营是行不通的,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不图不实之名,不取不义之财,真正在工作中出成绩,在工作中求进步,才能有出路。

第二、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应该顾大局、讲奉献,舍小家、顾大家。我们不能因为家庭有一点小困难就想探亲休假,更不能夸大家庭困难向组织和领导提不合理要求,应该把站立点定得高一些,不能围着个人小家庭打圈圈。“一家不圆万家圆”,我们舍家别亲,是为了祖国的安全、首长的安全和首都的稳定,这种牺牲奉献是值得的,是光荣的。困难面前见精神,多想想我军的宗旨,多想想肩负的职责,就能自觉摆正“小家”与“大家”的位置,处理好家庭困难与安心服役的关系。第三、经得起艰苦环境的考验,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少奇同志讲过:“年轻人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就是在无数的坎坷中锻炼出来的。”这都告诉我们,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经得起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才能不被艰难困苦所压倒。而坚忍不拔的意志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练和锻造的。多年来,广大的特战队员顶风雨、斗严寒、战酷暑,自觉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精力,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在军营里百炼成钢,建功立业。正如中国那句古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4.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篇十四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需要面对事实进行理性思考,作出选择,避免陷入类似“第一推动力”的思维误区.“传统文化”成为思考的问题对象是因为现实中面临着社会道德重建的问题.回到传统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传统既不是负担,也不必固守不变,而是应当作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不能因传统而作茧自缚,也不能因外来文化而妄自菲薄.现实中西方文明正逐步地融入我们的传统中,这正是当代历史的启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发展,进行不同文明的.充分对话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普世价值”这一概念具有预设性,只是理论的抽象,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总是在各种可能性中得到选择.面对当代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中华民族要有充分的自信,结合现实国情进行自我确证,以开放的胸襟完成社会道德重建.

作 者:赵志浩 ZHAO Zhi-hao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8(6)分类号:G02关键词: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普世价值 社会转型

15.正确对待学生的“告状” 篇十五

那么, 要想正确对待学生的“告状”, 就必须辨析不同类型学生“告状”的心理, 找出各自的原因和动机, 然后对症下药, 逐个解决。

第一类是班干部履行职责, 关心班集体的“告状”。

这部分班干部, 他们是同学们选举出来的, 是同学们心目中最信任的人。平时, 老师把管理班级的任务交给他们, 让他们注意班级的思想动态和同学们的表现, 而他们责任心较强, 能主动配合老师管理班级, 把班级同学的不良表现及时反馈给老师, 让老师掌握情况, 及时解决问题。这类学生的“告状”, 其实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老师很欢迎, 对班级的管理也很有利。近几年, 我担任五、六年级班主任, 在开展工作之前, 先组建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每天让他们各履其责, 他们很能干、很得力, 特别是几个女班长, 个个雷厉风行、泼辣能干, 常被同学们称为“女魔头”, 但却把班级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第二类是表现欲很强的学生想引起老师注意的“告状”。

这部分学生, 他们因为学习积极性不高, 成绩不突出, 为了引起同学们和老师的注意, 他们常在课堂上折腾, “告状”就是引人注意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 他们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黑板、老师身上, 而是游离于同学之间。一有风吹草动, 有人就会说:“老师, 我看见××看课外书了”、“老师, ××做数学作业”, 或者下课后老师在办公室休息时, 他也跟着来, 向你告这告那。我留心观察了一下, 发现对这类学生的“告状”, 一些老师大多采取敷衍的态度。例如课堂上的“告状”, 常听老师这么说:“你管好自己, 老师就满意了”。课余时间的“告状”, 一些老师会这么说:“哦, 老师知道了。”就这样, 没有给学生明确的答复, 没有着手去处理。这不仅冷落了学生管理班级的情绪, 也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我认为对于这类爱“告状”的学生, 我们应该以表扬为主。首先肯定他们敢于说真话, 表扬他们关心集体, 帮老师分忧, 再接着委婉地说:“有些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试着解决, 不必告到老师这儿。”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学着应对, 这样, 既回应肯定了他们关心集体的热情, 又启发他们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第三类属于无事生非型学生“爱管闲事型”的“告状”。

这些学生, 整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而是寻思着向老师打小报告。例如, 我校四年级有一位男生, 他一下课就在校园各处走走, 发现什么, 马上跑来办公室向老师报告, 他的“告状”让班主任不胜其烦, 其他老师听了也烦了, 都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校警”。像这样的学生, 说真的也是让人头痛, 但我们如果能正确接纳并开导他, 我想效果一定会好。记得有一次他跟我“告状”, 说又有同学扔纸屑了。我听了, 先表扬他说:“你反映的情况老师知道了, 你很关心我们的校园卫生情况, 这一点值得表扬。但是, 老师还更想表扬你的是另一点。”这下子, 他注意力来了, 他急切地问:“老师, 你还表扬我什么呢?”我说:“如果你能亲手把纸屑捡起来或上前告诉扔纸的同学主动捡纸的话, 那不是更值得表扬了吗?因为你亲自动手去处理了, 帮老师、学校分了忧, 老师能不表扬、感谢你吗?”那位同学听了, 羞惭地笑了。从此, 看到他行动多了, 而上办公室“告状”少了。

第四类是缺少沟通、交流的学生渴求关爱、引人注意的“告状”。

这类学生, 大多数由于家庭和学习等原因, 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平时性格怪僻, 不懂得谦让, 他们坚守“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所以他们一旦有同学不小心惹了他, 他必反击。他们与同学发生矛盾时, 就常告到老师那儿。记得我刚送走的那一届毕业班有一个叫林明颖的同学, 刚开始接触他时, 他天天与同学打架, 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结果又哭哭啼啼到老师办公室“告状”。起先, 我很厌烦, 但随着对这个学生的深入了解, 发现他“告状”的根本目的是想获得老师的援助和关心。因为他父母离了婚, 与老奶奶生活, 邋遢肮脏的程度不用说, 同学歧视他, 不想与他玩, 可他偏偏又是一个好动症者, “人不犯我, 我要犯人”, 但又打不过人家, 所以常常被别人打哭。了解这些情况后, 一方面, 我对班上的同学进行教育, 让他们学会宽容, 学会互爱;另一方面, 我找他谈心, 告诉他老师与同学都视他为班里的一分子, 想关心他, 要求他也要学会尊重别人;同时, 我把他的父母找来, 共同商量如何关心这个孩子, 让他能融入正常的集体生活。后来, 这个同学在课堂上真的变乖多了, 课后也不再惹事。关于他的故事, 有些孩子还写成了作文《林明颖的故事》, 在双快作文中获一等奖, 当我们把这篇作文向全班朗读时, 林明颖哭了。

上一篇:感恩节的发言稿下一篇:山东省关于印发《山东省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试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