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练习题100(共8篇)
1.朝花夕拾练习题100 篇一
《朝花夕拾》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和《》
2、。
3、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
4、、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5、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6、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
二、选择题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C.学医太难D.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3、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哪篇文章中提及:()
A.《范爱农》B.《琐记》C.《藤野先生》D.《无常》
4、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狗•猫•鼠》B.《二十四孝图》C.《五猖会》D.《琐记》
5、“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A.孔乙己B.寿镜吾老先生C.范爱农D.藤野先生
6、下列哪篇文章不是作者离开家乡后写的?()
A.《琐记》B.《无常》C.《藤野先生》D.《范爱农》
三、简答题
1、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
2、《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么样的实质?
3、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并说说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4、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四、思考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
2、”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2.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题 篇二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26、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一书后,才可去玩。1《朝花夕拾》原名《___《旧事重提》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__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2.《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___2.对阿长的怀恋
10、朝花夕拾的题材是回忆性散文集。
15、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16、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民、父亲。
17、朝花夕拾的作者的其他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有关朝花夕拾的对联:.独酌花酒释胸竹,寒衣不胜暑,朝花夕拾谁归属,甜酸咸辣苦。
19、朝花夕拾的思想: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1、《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的诗句是哪一句?答:《琐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2、《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 答: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七篇。(《后记》中还包括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
3、《狗?猫?鼠》中有关猫的故事有?
答: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出自《北史?杜孤信传》)、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
3.《朝花夕拾》关于读后感100字 篇三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原名《旧事重提》,这本书是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的小故事,一共10篇文章,在读《朝花夕拾》时,我也学到了很多的写作手法,在读时,我发现鲁迅先生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讽刺的写作手法,多数是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朝花夕拾》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有很多种,里面比如有:写人吃人、吃血馒头等等!在《从百草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是使用了大量的墨笔写在百草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有写到他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了。这样,前面写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4.《朝花夕拾》——练习 篇四
1.鲁迅,原名()字()()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和
()家。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一本()(体裁)集,共10篇。
3.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玩耍。
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5.《五猖会》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
略》而扫兴痛苦的感受。
6.《五猖会》中从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一实践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的人。
7.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前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
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8.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一个()的人。
9.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10.()是鲁迅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1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2.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的描述,指出“公证的裁判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
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13.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 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
14.“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这是作者笔下的()
15.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6.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
17.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
18.《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的妇女形象有()和()。
19.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寻别一类人们去”而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20.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的回忆的文章有()
和()。
21.鲁迅寓居在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的照片。
22.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23.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中提及。
24.〈〈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
25.〈〈五猖会〉〉记叙了作者而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
(),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含蓄地批判了()的不合理。
26.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时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7.〈〈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集。全书10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
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学。我们学过其中的《》、《》、《》等。
28.〈〈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
人的怎样的实质?
29.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30.作者在《狗.猫.鼠》一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31.《狗.猫.鼠》一文中“我”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5.朝花夕拾练习题100 篇五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②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③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④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
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误人的实质 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 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琐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人物分析】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以及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迷信、勤劳)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妥协、懦弱)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严厉、慈爱)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关爱学生,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一、填空题
1.鲁迅原名______,字_____,浙江____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原题为《_________》,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_____集,共_______篇,是一部蕴含着-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作品。2.《狗·猫·鼠》中,猫是_________的象征,“狗”是指鲁迅一样的_________的文人。3.《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
4.《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作者在文中重点叙述自己____的变化,暗含着对____ __的批判以及对儿童天性的_ __与。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______》一文。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________,父亲却要“我”-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__________,含蓄地批判了-__________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________ __。无常是一种具有_______ ___的鬼。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写了_____和______的生活两部分。其中提到儿时的玩伴是__________。文章抨击了当时的__________制度。
8.《父亲的病》重点回忆了“我”与几位“名医”打交道的过程,蕴含着有力的讽刺,在文章中他比较了中西医对待垂死的病人的不同态度,提示了所谓_____和______的不合人性、不尊重生命的荒谬本质。
9.“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__________》一文。在文中提到作者离开故乡后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__,因为感到“不合适”和“__________”,他随后又考入了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10.鲁迅在《________》一文中讲述了在_____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一生中重要的经历——__________。11.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___。起初鲁迅认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选择题
12.下列文章中没有提及“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篇目是()A.《五猖会》B.《狗·猫·鼠》C.《二十四孝图》D.《琐记》 13.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 14.下列哪一个不是文中阿长的性格特点()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
15.“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A.形象好看B.能勾摄恶人的魂魄C.活泼诙谐D.公正的裁判 16.《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A.学医太难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纪念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C.鲁迅在记忆中觉得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三、判断题
18.《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19.《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20.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为人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的人。()21.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22.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他从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
四、问答题
23.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3)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4)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5)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24.《朝花夕拾》的主题包含了哪些内容?
25.请在《五猖会》《无常》《狗、猫、鼠》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任选一篇分析对比写法。
26.“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27.《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28.作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29.你最喜欢《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散文?为什么?
【阅读练习答案】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原题为《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2.《狗·猫·鼠》中,猫是暴虐残忍的象征“狗”是指鲁迅一样的激进爱国的文人。
3.《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作者在文中重点叙述自己心情的变化,暗含着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以及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一文。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急于看戏,父亲却要“我”背书,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无常是一种具有人情味的鬼。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两部分。其中提到儿时的玩伴是闰土。文章抨击了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
8.《父亲的病》重点回忆了“我”与几位“名医”打交道的过程,蕴含着有力的讽刺,在文章中他比较了中西医对待垂死的病人的不同态度,提示了所谓医道和孝道的不合人性、不尊重生命的荒谬本质。
9.“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一文。在文中提到作者离开故乡后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10.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一生中重要的经历——弃医从文。
11.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起初鲁迅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的人。
12.下列文章中没有提及“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篇目是(D)A.《五猖会》B.《狗·猫·鼠》C.《二十四孝图》D.《琐记》 13.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 14.下列哪一个不是文中阿长的性格特点(C)
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 15.“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D)A.形象好看B.能勾摄恶人的魂魄C.活泼诙谐D.公正的裁判 16.《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C)A.学医太难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纪念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C.鲁迅在记忆中觉得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8.《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19.《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20.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为人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的人。(√)21.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22.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他从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23.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长妈妈)(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寿镜吾先生)(3))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4)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藤野先生)(5)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24.《朝花夕拾》的主题包含了哪些内容?
童年生活的回忆,对亲情、师生情、朋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讽刺,对父亲的忏悔。
25.请指出《狗·猫·鼠》、《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五猖会》中的对比写法。
《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常》:中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童在私塾读的那些枯燥的书和他们开小差时玩的那些有趣游戏形成了鲜明深刻的对比。
《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26.“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高兴的是: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
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 了。
27.《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28.作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也为了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29.你最喜欢《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散文?为什么?
6.类比推理100道练习题 篇六
例题1作家:读者
A.售货员:顾客
B.主持人:广告
C.官员:腐败 D.经理:秘书
【解答】此题属于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之间的类比推理题,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2水果:苹果
A.香梨:黄梨
B.树木:树枝
C.经济适用房:奔驰
D.山:高山
【解答】该题题干中水果与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D。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例题3努力:成功
A.原告:被告
B.耕耘:收获
C.城市:福利
D.扩招:失业
【解答】努力与成功两个词具有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故正确答案为B。
例题4书籍:纸张
A.毛笔:宣纸 B.橡皮:文具盒
C.菜肴:萝卜 D.飞机:宇宙飞船
【解答】此题属于物品与制作材料的推理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例题5馒头:食物
A.食品:巧克力
B.头:身体 C.手:食指 D.钢铁:金属
【解答】此题属于特殊与一般的推理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6稻谷:大米
A.核桃:桃酥
B.棉花:棉子
C.西瓜:瓜子
D.枪:子弹
【解答】因为稻谷是大米的惟一来源,而棉花是棉子的惟一来源,故正确答案为B。
例题7轮船:海洋
A.河流:芦苇
B.海洋:鲸鱼
C.海鸥:天空
D.飞机:海洋
【解答】此题属于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类比推理题,故正确答案为C。
例题8芙蕖:荷花
A.兔子:嫦娥
B.窑洞:官邸
C.伽蓝:寺庙
D.映山红:蒲公英
【解答】因为芙蕖是荷花的书面别称,而伽蓝是寺庙的书面别称,故正确答案为C。
例题9绿豆:豌豆
A.家具:灯具
B.猴子:树木
C.鲨鱼:鲸鱼
D.香瓜: 西瓜
【解答】选项C中的鲸鱼其实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10汽车:运输
A.捕鱼:鱼网 B.编织:鱼网 C.鱼网:编织 D.鱼网:捕鱼
【解答】此题属于工具与作用,选D。
练习题(含答案)
1.义工∶职员
A.球迷∶球员B.学生∶教师 C.初学者∶生手D.志愿者∶雇员 2.努力∶成功
A.生根∶发芽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D.原告∶被告
3.锯子∶木头
A.窗户∶玻璃B.刀片∶铅笔 C.剪刀∶布匹D.牙膏∶牙刷 4.售货员∶顾客
A.董事长∶经理B.作家∶读者 C.政府∶官员D.江苏∶园林
5.风俗∶习惯
A.男生∶女生B.青年∶男人 C.江苏∶泰州D.跳跃∶动作
6.温度计:气温 A.南京∶江苏B.饮料∶矿泉水 C.愉快∶高兴D.磅秤∶重量 7.射击∶手枪
A.投掷∶石头B.个性∶温和 C.小桥∶流水D.追求∶光明
8.熊猫∶动物
A.中国∶国家B.植物∶药材 C.楚国∶赵国D.数学∶几何 9.杀人∶犯罪
A.书法∶艺术B.美丽∶漂亮 C.鲁迅∶周树人D.历史∶通史
10.番茄∶西红柿
A.泰州∶南京B.亚洲∶欧洲 C.菠萝∶凤梨D.果酱∶柑桔
11.自行车∶公路
A.河流∶芦苇B.飞机∶天空 C.城市∶农村D.家具∶灯具 12.聊斋志异∶蒲松龄
A.吴承恩∶西游记B.水浒∶施耐庵 C.黄飞虎∶封神演义D.王勃∶长恨歌 13.红薯∶地瓜 A.铅笔∶钢笔B.土豆∶马铃薯 C.苹果∶水果D.扬子江∶黄河 14.老师∶学生
A.水杯∶玻璃杯B.医生∶病人 C.电脑∶计算机D.苏州∶常州 15.面粉∶小麦
A.大米∶稻谷B.桔子∶葡萄 C.饼干∶面粉D.罐头∶菠萝 16.雨果∶法国
A.园林∶苏州B.德国∶希特勒 C.马克〃吐温∶美国D.长城∶中国 17.勤奋∶成功
A.失败∶胜利B.破坏∶损坏 C.懒惰∶灾难D.耕耘∶收获
18.书籍∶纸张
A.毛笔∶宣纸B.文具∶文具盒 C.菜肴∶萝卜D.飞机∶大炮 19.红孩儿∶西游记
A.水浒传∶林冲B.薄松龄∶聊斋志异 C.黄飞虎∶封神演义D.红楼梦∶林黛玉 20.馒头∶食物 A.食品∶饼干B.头∶身体 C.手∶食指D.钢铁∶金属 21.水∶龙头
A.电∶电线B.电∶开关 C.电∶发电D.电∶电灯 22.稠密∶稀疏
A.宽敞∶明亮B.词语∶词汇 C.伟大∶平凡D.酷热∶炎热 23.节约∶浪费
A.成功∶失败B.进∶让 C.软∶弱D.复杂∶深奥
24.比尔盖茨∶微软
A.爱因斯坦∶相对论B.法拉第∶汽车 C.牛顿∶蒸汽机D.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25.三令五申∶孙武
A.以卵击石∶孔子B.欺世盗名∶班固 C.鹿死谁手∶曹操D.退避三舍∶重耳
26.茄子∶蔬菜
A.马铃薯∶土豆B.工人∶农民 C.猫∶动物D.花菜∶大白菜 27.画圣∶吴道子 A.武圣∶张飞B.医圣∶华佗 C.酒圣∶杜康D.茶圣∶陆游 28.《静夜思》∶李白
A.《示儿》∶辛弃疾B.《春日》∶朱熹 C.《清明》∶王安石D.《题西林壁》∶苏彻 29.世界环境日∶6月5日
A.地球日∶4月22日B.中国植树节∶3月1日 C.世界无烟日∶5月30日D.世界艾滋病日∶2月1日 30.上海∶沪
A.河南∶豫B.福建∶鲁 C.江西∶皖D.河北∶赣
31.马∶牲畜
A.蜘蛛∶琥珀B.南瓜∶瓜农 C.铁∶金属D.布∶纺织 32.面粉∶馒头
A.鱼∶池塘B.鸡蛋∶母鸡 C.米∶米饭D.茶叶∶茶水
33.黑龙江∶哈尔滨
A.湖北∶湖南B.海南∶海口 C.四川∶重庆D.青海∶银川 34.杭州∶西湖 A.长城∶北京B.无锡∶太湖影视城 C.杭州∶留园D.青岛∶趵突泉 35.聪明∶愚笨
A.强壮∶瘦弱B.新鲜∶健康 C.黑暗∶亮光D.水∶土 36.温暖∶暖和
A.镇定∶冷默B.夸奖∶批评 C.珍贵∶贵重D.愉快∶烦恼 37.士别三日∶吕蒙
A.窃符救赵∶信陵君B.奇货可居∶张骞 C.纸上谈兵∶关羽D.一发千钧∶王安石 38.车厢∶火车
A.手指∶身体B.花架∶花盆 C.课本∶书包D.茶叶∶开水 39.资治通鉴∶司马光
A.史记∶司马迁B.汉书∶班超 C.论语∶孔子D.春秋∶老子 40.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白居易
41.山城:重庆
A.羊城∶银川B.泉城∶青岛 C.雾城∶伦敦D.成都∶花城
42.水∶火
A.大∶强B.苦∶辣 C.多∶少D.笨∶拙 43.思考∶思索
A.支持∶反对B.谦虚∶谨慎 C.鄙视∶赞许D.奔跑∶奔走 44.衣服∶人
A.羽毛∶鸟B.捕食∶动物 C.水∶鱼D.勋章∶军服
45.负荆请罪∶廉颇
A.天涯海角∶李白B.中饱私囊∶和绅 C.一丘之貉∶曹操D.洛阳纸贵∶左思 46.老三界∶陆定一
A.巴黎圣母院∶大仲马B.红与黑∶雨果
C.人间喜剧∶马克〃吐温D.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47.张家界∶湖南
A.九寨沟∶贵州B.黄果树瀑布∶贵州 C.黄山∶海南D.华山∶北京 48.鲁智深∶《水浒传》
A.红娘∶《白蛇传》B.姜子牙∶《西游记》 C.刘备∶《三国演义》D.司马迁∶《史记》 49.瓷都∶景德镇
A.陶都∶宜兴B.煤都∶大同 C.钢都∶宝山D.盐都∶商丘 50.苏东坡∶宋代
A.韩愈∶唐代B.王安石∶唐代 C.白居易∶宋代D.杨万里∶唐代 51.春分∶谷雨
A.小满∶芒种B.处暑∶秋分 C.大暑∶立秋D.大雪∶大寒 52.但丁∶《神曲》
A.拉伯雷∶《巨人传》B.屠挌涅夫∶《猎人笔记》 C.惠特曼∶《草叶集》D.雨果∶《巴黎圣母院》 53.鱼∶卵
A.师傅∶徒弟B.鸟∶蛋 C.狮子∶母狮D.机枪∶子弹
54.孔乙己∶鲁迅
A.水浒传∶鲁智深B.鲁迅∶闰土 C.红粉世家∶张恨水D.贾宝玉∶曹雪芹
55.丝线∶刺绣
A.中国∶国家B.瓷砖∶镶嵌 C.山脉∶山峦D.书∶书籍 56.紫竹∶植物学家
A.金属∶非金属B.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C.动物∶植物D.蝴蝶∶昆虫学家
57.瓷器∶黏土
A.花朵∶芳香B.喜讯∶开心 C.米酒∶粮食D.名人∶默默无闻 58.普陀山∶浙江
A.龙虎山∶江西B.衡山∶湖南 C.泰山∶山东
D.九华山∶安徽
59.春秋∶孔子
A.南明∶朱熹
B.南宋∶程颐 C.南唐∶董仲舒D.南汉∶黄宗羲
60.森林∶树林
A.头∶身体B.花∶菊花 C.山脉∶山D.身体∶身躯
61.皮带∶带扣
A.鞋子∶鞋带B.子弹∶步枪 C.手套∶围巾D.帽子∶头发
62.啤酒:杯子
A.漏斗:木桶B.电灯:插座 C.眼镜:镜盒D.象棋:棋盘
类比推理习题答案
1.D 2.B 3.C 4.B 5.D 6.D 7.A 8.A 9.A 10.C 11.B12.B13.B14.B15.A16.C 17.D18.C19.21.B22.C23.A24.A 25.D26.C27.C28.B29.31.C32.C 33.B34.B35.A36.C37.A38.A39.41.C42.C43.D44.A45.D46.D47.B48.C 49.51.B52.A53.B54.D55.B56.D 57.C58.D59.61.A62.C
71. 售货员∶顾客
A.学校∶学生B.奶奶∶孙子 C.医生∶病人D.工人∶机器
72.李时珍∶《本草纲目》
A.孔子∶《论语》B.孙武∶《孙子兵法》 C.周瑜∶《公羊传》D.诸葛亮∶《东周列国志》 73.出席∶缺席
C20.D A30.A A40.A A50.A B60.C A.左∶右B.敌人∶邻居 C.悲观∶悲伤D.朝气∶傍晚 74. 抱怨∶埋怨
A.胆怯∶怯弱B.真挚∶虚假 C.精确∶近似D.隐蔽∶公开
75.完璧归赵∶蔺相如
A.勾践∶卧薪尝胆B.身在曹营∶周瑜 C.高枕无忧∶孙权D.呆若木鸡∶秦王 76. 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A.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B.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 C.不知明镜里∶李白D.润物细无声∶杜牧
77.长江∶亚洲
A.尼罗河∶非洲B.亚马逊河∶北美洲 C.莱茵河∶澳洲D.阿尔卑斯山∶北美洲 78. 自然灾害∶海啸
A.生物∶牛B.省会城市∶重庆 C.篮球∶比赛D.轻工业∶采矿业
79.猪∶猪腿
树:()A.果树B.绿色 C.草地D.树枝
80.中国∶北京 A.日本∶东京B.美国∶纽约 C.泰国∶老挝D.西班牙∶海牙 81.香蕉∶水果
A.高山∶天山B.树枝∶树木 C.黄梨∶香梨D.桌子∶家具 82.荷花∶芙蕖
A.嫦娥∶月亮B.住宅∶高楼 C.兄弟∶姐妹D.寺庙∶伽蓝 83.面条∶食物
A.苹果∶水果B.手指∶身体 C.菜肴∶萝卜D.食品∶巧克力 84.香瓜∶木瓜
A.绿豆∶豌豆B.松鼠∶树林 C.鲨鱼∶鲸鱼D.家具∶灯具 85.铅笔∶笔
A.馒头∶食物B.食品∶饼干 C.头∶身体D.金属∶钢铁
四、类比推理
71.C 72.B 73.A 74.A 75.A 76.A 81.D 82.D 83.A 84.A 85.A
77.A 78.A 79.D80.A
继续练习20题:
1.火车∶地铁
A.轿车∶货车B.战斗机∶机翼
C.自行车∶手推车D.木船∶汽船
2.老师∶学生
A.小偷∶警察B.医生∶患者
C.读者∶作者D.病人∶护士
3.移花接木∶李园
A.桃园结义∶刘秀B.篝火狐鸣∶张角
C.破釜沉舟∶项羽D.毛遂自荐∶信陵君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牧
B.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秋瑾
5.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希特勒
A.诺曼底登陆∶艾森豪威尔B.敦克尔刻大撤退∶拿破仑
C.马斯顿荒原战役∶查理一世D.滑铁卢战役∶威灵顿
6.《说岳全传》∶南宋
A.《三侠五义》∶明B.《西游记》∶唐
C.《金瓶梅》∶汉D.《封神演义》∶夏
7.十面埋伏∶韩信
A.鸡鸣狗盗∶春申君B.指鹿为马∶秦桧
C.口蜜腹剑∶李林甫D.纸上谈兵∶赵奢
8.盐酸∶氯化氢
A.石墨∶金刚石B.硫酸∶硫
C.石灰水∶氢氧化钙D.精盐∶钠
9.英国∶U.K
A.中国∶P.R.CB.联合国∶U.C C.美国∶U.S.DD.德国∶G.C 10.准确∶精确
A.讨厌∶厌恶B.提升∶提拔
C.渴望∶奢望D.接收∶接受
解析:
1.A火车与地铁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动力也基本上一样,类似的只有轿车和货车,答案为A。
2.B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之间的关系,B项符合此种关系。
3.C桃园结义、篝火狐鸣、破釜沉舟、毛遂自荐的相关人物分别是刘备、陈胜、项羽、平原君,所以答案为C。4.C A项作者是李白,B项作者是杜甫,D项作者是李清照。
5.C希特勒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失败者,AD则都是相关战役的胜利者,B项战役与拿破仑无关,C项查理一世是马斯顿荒原战役的失败者,所以答案为C。
6.B该题考查小说与小说所描述的背景时代之间的关系,《三侠五义》是北宋,《金瓶梅》也是北宋,《封神演义》则为商周。
7.C鸡鸣狗盗、指鹿为马、纸上谈兵的主人公分别是孟尝君、赵高、赵括,所以C正确。
8.C盐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硫、钠分别是硫酸和精盐的主要构成元素,石墨、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所以应该选C。
9.A这是关于国家或国家机构与其简称的题目,联合国为U.N,美国为U.S.A。
10.A这是道关于同义词的题目,A项两词与题干一样是同义词,BD两项两个词意思不同,C项两词感情色彩不同。
1.岳飞∶秦桧
A.秦琼∶尉迟恭B.诸葛亮∶刘伯温
C.杨广∶杨坚D.纪晓岚∶和绅
2.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A.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黄巢起义∶“天子当兵强马壮者为之!”
C.金田起义∶“均贫富,等贵贱。”
D.红巾起义∶“天下多男子,皆兄弟之辈……”
3.剪刀∶布匹
A.玻璃∶门窗B.锯子∶木头
C.衣服∶缝纫机D.门窗∶玻璃
4.罗贯中∶三国演义
A.宋江∶水浒传B.鲁迅∶少年闰土 C.王勃∶长恨歌D.吴承恩∶西游记
5.书籍∶纸张
A.毛笔∶宣纸B.文具∶文具盒
C.菜肴∶萝卜D.飞机∶大炮
6.作家∶读者
A.售货员∶顾客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D.经理∶营业员
7.红孩儿∶西游记
A.水浒传∶林冲B.蒲松龄∶聊斋志异
C.黄飞虎∶封神演义D.红楼梦∶林黛玉
8.馒头∶食物
A.食品∶饼干B.头∶身体
C.手∶食指D.钢铁∶金属
9.发奋∶成功
A.啤酒∶粮食B.饮料∶矿泉水
C.动物∶猴子D.自满∶失败
10.温度计∶气温
A.高兴∶哀愁B.磅秤∶重量
C.天才∶音乐家D.游泳∶运动
解析: 1.D题干给出的人物是截然相反的,只有D项符合此条件。
2.AB项中的口号是唐末潘镇割据及五代时的封建军阀割据时的论断。C项“均贫富,等贵贱”是北宋农民起义的口号,D项“天下多男子,皆兄弟之辈……”是太平天国的宣言。故答案为A。
3.B本题题干所给两个词语属于工具与作用对象的关系。
4.D题干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D项符合这种关系,A是角色与作品,B是作者与角色,C长恨歌不是小说。
5.C书籍是由纸张组成的,纸张是书籍的原料。萝卜是菜肴的原料,所以答案为C。
6.A作家与读者之间是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之间的关系,A项符合此种关系。
7.C红孩儿是西游记中的虚构角色,C项黄飞虎是封神演义中的虚构角色,A、D两词顺序与题干相反,B项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8.D馒头是食物的一种,这是种与属的关系,属于同样关系的是D项。
9.D发奋是成功的一个因素,自满则是失败的一个因素,二者之间都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10.B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气温的工具,磅秤与重量之间也是类似的关系,所以答案为B。
类比推理经典题型及经典解析(06国家真题)
71.费解:理解
A.难看:漂亮
B.组合:合并 C.坚固:塌陷
D.疏忽:忽略
72.海:水
A.写作:小说
B.太阳:光
C.画家:图画
D.旋律:音符
73.温度计:摄氏度
A.体积:立方米
B.秒表:秒
C.考试:成绩
D.天平:重量
题型解析:
71.【C】
“费解”和“理解”的关系是:费解是不容易理解的意思。“坚固”和“塌陷”的关系是:坚固的意思是不容易塌陷。
72.【D】
“海”主要是由“水”组成的;“旋律”主要是由“音符”组成的。
73.【B】
“温度计”这种温度测量工具的单位是“摄氏度”,“秒表”这种时间测量工具的单位是“秒”。
78.食物中毒:蘑菇
A.矿难:煤炭 B.高血压:血压计C.球场骚乱:警察 D.海啸:地震
79.阅读:技能
A.种瓜:技巧
B.焊接:技术 C.浏览:才华
D.做诗:天赋
80.灯光:黑暗 A.财富:贫困 B.墨镜:光明 C.笤帚:卫生 D.小草:绿化
题型解析:
78.【A】
“食物中毒”和“蘑菇”本身没什么关系,但当“吃”蘑菇时则可能产生“食物中毒”。四个选项中A答案“矿难”和“煤炭”本身没什么关系,但当“挖”煤炭时则可能产生矿难。这里应注意D答案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地震”和“海啸”有直接关系,不需要间接过程。
79.【B】
“阅读”是一种(门)技能,“焊接”是一种(门)技术,只有B最为贴切。
80.【A】
7.100以内加减法混合练习题 篇七
考查目的:通过小棒摆放,直观呈现整捆(整十数)加、减的过程,促进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答案:60-30=30; 30+20=50
解析:圈起来的部分表示比原来少,用减法计算;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直观感悟,符号意识促进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二、填一填。
(1)40+50=()想:()个十加上()个十是()个十,就是()。
(2)80-60=()想:()个十减去()个十是()个十,就是()。
(3)一个加数是20,另一个加数和它同样多,和是()。(4)被减数是50,减数是20,差是()。
考查目的:对整十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的思考;对加、减法各部分名称的熟悉和数量间关系转化的理解。
答案:(1)90 4 5 9 90;
(2)20 8 6 2 20;(3)40;(4)30。
解析:运用数的组成知识,以及文字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
三、20+30=
50-30=
40+50=
30+10=
20+70=
80+20=
60-50=
90-90=
70-10=
考查目的:通过纯数字的计算,进一步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答案:略
解析: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四、比一比 算一算。
考查目的:通过对一位数与两位数计算方法类比,让学生体会对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答案:(1)5 50;(2)7 70;(3)5 50
解析:每组两个算式的计算,可以让学生对算式及结果的比较分析,深化对算理的理解。
五、购物。
(1)买足球和跳绳要多少元?
(2)50元买一个排球和跳绳,够吗?
(3)买一个足球和篮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考查目的:结合人民币知识,培养在识图中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体会整十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50+10=60(元);(2)30+10=40(元)40<50,够;(3)50+40=90(元)100-90=10(元)(4)答案不唯一。
解析:此题综合内容较丰富,对学生审题习惯、选择信息的能力有一定挑战。除了会用整十数加、减法来解决问题,还得会比较“够吗”,明白“找回”的计算方法。第(4)问具有一定开放性,要求学生会正确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考查目的:通过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尝试,在尝试过程中发现方法,进行调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统筹数学思想。
答案:(1)20+70=30+60=40+50;(2)70-60=50-40=30-20,70-50=60-40=50-30,70-40=60-30=50-20。
8.朝花夕拾练习题100 篇八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90-
=45
+14=29
-40=11
16+
=30
2.选择“>、<或=”
35+27()70
71-29()40
61-23()61-25
34+56()56+43
3.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7-()>50
43>()+24
76-()>60
34>28+()
二、计算。
1.直接写得数。
7+58=
12+40=
56-40=
83-30= 69-20=
77-9=
9+82=
45+13=
2.估算。
86-24≈
24+18≈
45+17≈
98-7≈
21+52≈
100-21≈
3.竖式计算。
68+37=
90-66=
56-28=
23+49=
三、解决问题。
1、青蛙吃虫。第一只青蛙吃了37只害虫,第二只青蛙吃了46只害虫。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列式:
答: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只害虫。
2、公园里开设了一个垂钓角,垂钓角的池子里有93条金鱼,游人们从池子里钓走了77条金鱼,这时池子里有多少条金鱼?
列式:
答:这时池子里有()条金鱼。
3、体育用品店。羽毛球拍35元 篮球30元 足球15元
(1)小红买一副羽毛球拍和一个篮球要用多少元钱?
列式:
答:要用()元钱。
(2)丽丽带50元,买了两种不同的体育用品,其中有一种是篮球。那么另外一种是什么? 列式:
答:是篮球和()。
列竖式计算连加连减混合练习题
23+41+9=
50+16+18=
2+13+23=
59+10+9=
2+27+41=
3+43+29=
19+64+6= 55+6+10= 49+23+11= 2+56+8=
35+41+1= 52+7+1= 13+6+10= 66+7+15= 3+59+16=
5+9+36= 11+6+16= 7+52+7= 57+5+11= 86+2+5=
81-25-35= 55-14-31= 63-40-1= 98-66-3= 77-1-41=
41-4-28= 99-21-32= 94-79-3= 72-17-37= 95-71-11=
96-33-53= 74-12-15= 68-7-32= 97-7-25= 89-59-27=
33-9-12= 79-19-38= 68-8-37= 97-60-19= 58-6-19= 23+41+9=
27+36+3=
25+29+17=
30+23+31=
50+16+18=
2+13+23=
59+10+9=
34+18+18=
2+27+41=
3+43+29=
19+64+6=
54+26+12=
55+6+10=
49+23+11=
2+56+8=
2+22+16=
66+7+15=
7+52+7=
7+56+20=
36+16+22=
97-15-63=
80+12-9=
35+41+1=
3+59+16=
57+5+11=
13+15+4=
36+5+25=
81-16-3=
97-36+32=
52+7+1=
5+9+36=
80+4+1=
11+56+10=
4+20+48=
95-6-62=
77+17-20=
13+6+10=
14+37+3=
6+2+54=
6+42+29=
47+31+10=
92-17-71=
77+15-54=
12+13+31= 11+6+16=
50+46+2=
43+43+5=
6+41+51=
1+99-68=
7+26-8=
77-64+67=
13-7+61=
50-22-10=
92-81-6=
54-30-20=
78-3-37=
61-8-18=
91-43-47=
45-31-1=
82-63-1=
68-5-46=
78-34-14=
86-29-49=
79-39-8=
50-40-1=
61-38-2=
82-69+77=
99-34+18=
30+45-69=
5+88-8=
48+28-15=
35-21+11=
75-16-46=
46-26+14=
17+80-47=
1+90-81=
38+34-59=
4+80-15=
70-36+24=
42-8-13=
81+13-44=
77+11-54=
47-35+63=
51+29-67=
6+86-69=
59-16+19=
10+68-39=
62-57+94=
59-33+46=
45-44+48=
74-59+20=
67+2-52=
10+75-29=
59+31-51=
64-39+3=
67+23-78=
98-35+27=
20-16+33=
88-83+48=
【朝花夕拾练习题100】推荐阅读:
《朝花夕拾》练习题01-04
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12-12
100以内的加减法课后练习题12-20
一年级下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10-11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100题)50份11-03
100测评网初三历史下册客观题练习09-18
鲁迅《朝花夕拾》习题07-08
朝花夕拾名著习题12-13
朝花夕拾习题答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