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市场的逻辑有感(共15篇)(共15篇)
1.读市场的逻辑有感 篇一
读《简单的逻辑学》有感
蔡康永曾经说过“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已经知道的事”,所以依据连岳的推荐选了些科普类的书来读。
美国学者D.Q.麦克伦尼的《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简单易懂的逻辑学科普入门书。看完这本书感觉重温了大学课程《离散数学》,只是这本书更人文、浅显些。
以前的我一直都很困惑学生时代所学的各种知识的作用。当初课本上的逻辑学在期末考试后还会有什么用处?我知道“A和B,所以A;所以B”,我知道“A或者B,A,所以非B”。可这些如何来指导我的生活呢?后来写东西才发现论证无处不逻辑。
好的文案读来环环推理、层层递进,说明一件事或论证一个观点逻辑思维不强就没有说服力。比如论证一个体系是正确的,首先看它是否是体系,含体系中的.各种必要元素;再从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进行论述,最终得出它是正确的。
我最爱看的辩论节目《奇葩说》中就有很多逻辑学运用的例子,有的选手辩的压根就不是论题,有的选手偷偷地将A换成B。这时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就呈现出了高低之分。好多次我被绕的云里雾里时,反方“奇袭”几句就点明方才论述中的逻辑错误。
所以如同平日里的大米饭给身体提供必不可少的碳水化合物一样,逻辑学给大脑提供必不可少的推理方法和工具。当然,吃下的米饭还要通过运动和消化来变成骨肉,学到的知识也要通过练习和使用才能发挥效力。
书中写到: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受时代及个人的影响,当我们的大脑很难客观的反映事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关于空间的认识,古人的地心说,及稍后的日心说在当时都是先进的思想,可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的我们知道无论“地”、“日”都不是“心”,只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不断学习使我们更清楚此刻的客观世界的状态。
无论我们有意或者无意,我们学过的知识总是无时不刻指导着我们的思维和日常行为,所以多学知识就可以较少次地坠入陷阱,但是万一摔倒了也不用太懊恼,站起来继续前行就是,毕竟没有一个人能躲过生活中所有的坑。
2.读市场的逻辑有感 篇二
奥尔森所著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分析的前提是“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和集体目标公共性。观点的提出基于对传统的集团理论的批判。在批评已有集团理论的基础上, 奥尔森对有组织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基础进行了完全不同的解释, 提出并论证了他的观点。他力图证明的集团的目的是提供“公共物品”, 但“公共物品”本身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导致集团成员“搭便车”的可能性极大, 因此, 理性的经济人宁愿不享受公共物品也不愿付出成本实现集团目标, 所以理性的个人不会产生理性的集团行动。但是集团规模的不同, 导致集团行动的结果也不同。小集团 (人数、规模较小的集团) 由于经济激励 (成本与收益比较小) 和社会的激励 (去获取声望、尊敬、友谊以及其他社会和心理目标) 的存在, 而更具有凝聚力和有效性。潜在的集团由于不具有小集团的优势, 一般不会组织起来, 除非像工会中运用强制或集团作为“副产品”而存在或像商界游说疏通团体具有“特殊利益”。
在对这本书的理论有个整体感觉和印象前, 某个别的论证引起我一些遐想与思考。在论证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一节时, 他引用并论证“‘我们发现当你期待行动时, 委员会应该小一些, 而当你希望听取观点、反映时, 委员会相对就应该大一些’这一情况显然不只限于银行。众所周知, 美国国会和州立法机关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手中的。”这使我联想到中央党校赵虎吉教授曾经说过中国目前是“开大会解决小问题、开小会解决大问题、不开会解决关键问题。”我们经常用这句话调侃中国民主不发达, 这是值得反思的;但美国以民主最发达著称却也是与我们大同小异的决策机制, 而且从奥尔森的逻辑论证看出这种现象确实有利于决策的时效性实现。这启示我们现阶段对决策的监督, 更应该注重利益的表达通畅度与决策执行的监督力度。
奥尔森用“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分析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时指出:“马克思强调个人自我利益, 并认为阶级都意识到它们的利益, 这自然是大多数评论家认为马克思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理由。一些人认为这是他的主要缺陷, 他对于自我利益和理性强调的过头了……按照穆勒的观点, 对政治广泛漠不关心就可以证明马克思认为人们能够实用和理性的参加阶级行动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没有出现马克思预期的那种阶级斗争, 但凭此就认为马克思高估了理性行为的力量, 这实际上并不正确。相反, 没有出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阶级斗争, 部分原因正是出于理性的功利主义行为。”这种分析问题的角度很新颖, 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又让人难以信服。如果所有人都想搭便车, 为什么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有那么多次革命的发生?联想到大片《十月围城》, 为了保护孙中山先生, 很多人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 他们垂留史册、令人感叹, 但仔细的考虑一下, 那些牺牲的人当中有几个知道孙中山先生是谁吗?他们要保护的人对于他们的长远意义是什么?用一句现代流行词, 那就是他们“被革命了” (不是指是革命的对象, 而是指他们被迫参加了革命, 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就是被后人称赞的革命。) 那几位英雄们之所以冒死保孙, 目的都是事先自己的各种利益, 有的是为了完成父愿、有的是为了答谢主人的恩赐、有的是为了见到自己的女儿……参加革命可能是出于个人理性的目的, 但是能吸引那么多人参加, 领导者的作用是巨大的, 就像剧情里的那位“老爷”, 这是奥尔森没有想到的;同时, 之所以没有发生像马克思预言的工人阶级革命, 正是因为资产阶级后现代的统治方法, 使很多工人认识不清自己的阶级处境、而不是真正的“理性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
作为“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首先, 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先驱布坎南、唐斯等学者相比, 奥尔森的“潜在的集团”即发现了有组织的利益集团之外的无组织的潜在的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行为方式, 这样的研究无疑扩大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领域。
同时奥尔森所发现的潜在利益集团并总结出它们的行为方式, 有助于我们解释日常的经济生活中的困惑。如大到关于消费者行动难题的理解, 消费者为什么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抵抗开发商的侵权?小到共住一个厅里的几个小宿舍间面对共同问题的解决, 因为大家都是“经济人”而每个人都想搭别人的便车去分享集体利益。
再者, 他详细分析了大集团与小集团在实现集团的目标时效果的不同, 启示人们对于组织大集团时, 要充分运用“选择性激励”, 这是一种激励机制, 可能是惩罚性的、强制性的, 也可能是奖励性的;可能是经济性的, 也可能是社会性的, 目的都在于激励成员为集体目标而贡献调动参加者的积极性, 有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这种激励机制的精髓也告诉我们, 在选择激励措施时, 因人而异, 对症下药。
每一种理论与观点的提出, 背后都会有质疑的声音的存在, 因为认识角度不同、集多家之见才可能使理论更为完善。历史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前进的。
首先, 杨光斌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不要说人类今天的文明, 就是在一些原始部落中, 难道个体的行为只有利益计算而无制度与道德约束?难道奥尔森认为今天的政治依然处于霍布斯所描述的国家状态?”这样的质问虽然很犀利, 但是有一定的道理, 告诉我们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局限, 对待它们应采取批判与理性的态度。
同时组织中领导人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奥尔森的足够重视。
3.寻找市场的逻辑 篇三
今年以来的市场反弹,主要源于各种预期的叠加,流动性改善预期、政策放松预期、实体经济复苏预期、QE3预期、证监会扶持政策预期、地产调控放松预期等等,而就像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这其中的多数可能都会落空,有的虽然可能会被证实,但在已经开始调整的市场氛围里,这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其實正在发生的调整,深层次依然为脱离基本面上涨后的回归,也是为预期落空打提前量,一个动作完成多重任务。同时,对前几月刻意忽略的各种利空进行集中再次消化,就会促使市场调整较大幅度,乐观预期能将市场推的那么高,翻脸时也同样会打的狠一些。
事情已经发生了,其实多说无益,我们对于市场目前进行的调整的前期观点,不论从逻辑上,还是结果上,都得到了验证,只不过触发事件超出预期而已,但这根本代表不了什么,说我们避免了亏损,也对,可是前期还错失了盈利呢。所以,既然如此,大家也就不必纠结于过去的对错了,至少着眼于未来,还会有机会。
在4月上半月,一季度各项数据逐步发布,也会对此前各种预期逐步证实或证伪,随之而来的将是新的预期重建,同时将形成新的市场逻辑。目前的调整已经反映了预期的证伪,那么新的预期为何,会形成怎样的逻辑,是研判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走势的重中之重。
而新的市场逻辑,目前能看到可能也就是所谓的从预期回归到基本面,其他的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站在现在的时点,我们只能提出一些可能对未来市场逻辑产生重要影响的诸多因素,以供参考。之所以认为这些因素重要,是觉得他们可能会制约逻辑发展的方向,甚至会打破诸多逻辑,从而成为制约短期市场的决定因素。
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若干将影响新的市场逻辑的重要因素,以供参考:
1、宏观政策。政策调控步调、措施及力度仍是最大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依据继续走弱的基本面持谨慎态度,就有可能遭遇超预期的经济刺激政策,这虽然对实体经济是好事,对市场也是好事,但对于投资者则未必,这使得在弱势里,即使是做空也要冒很大风险。
2、行业政策。新一届证监会对市场的扶植态度坚决,言论激进,不停取悦于投资者,试图挽回市场人气以恢复市场融资功能。传言有诸多扶持因素在讨论,不排除有超预期政策出台刺激市场,按历史经验,如果有实质性利好出台,做空依然风险较大。此方面有诸如红利税、新三板、国际板等等。
3、地产调控。地产政策的事实性放松已经出现,地产成交放大也是事实,但需关注的是,成交放大是否可持续,前期放大愿意从需求方看是刚需、降价与政策放松结合,而从供给方看则可能由于应对地产信托到期之类现金流需求,因此供给方是否有意愿继续降价成交需要继续观察。
4、资金面。一季度信贷缩量,较预期悲观,进一步对市场的打击空间较小。如果要完成全年额度任务,二季度增加可能较大,那就是个利多。且经过一季度消化,信贷规模的大小对市场影响力趋弱,而需更加关注外汇占款的走势,其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
5、一季报。普遍预期一季报会较差,其主要风险来自于超预期,一是超预期的好或坏(坏更有可能),二是市场的反应,目前已经对此有很大预期,一季报出台是否意味利空出尽?另一方面一季报是否为业绩低点,这也是个问题。
4.读市场的逻辑有感 篇四
读《388个超好玩的逻辑陷阱》作文7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388个超好玩的逻辑陷阱》这本书。
它是武鹏程写的。 它的封面上写着“上当”也要上的快快乐乐。看到这我就有了疑问:都上当了还怎么快乐?所以我带着这个疑问翻开了这部书。我翻开到了目录我知道这部书是由7种类型的问题组合而成的。第一种类型是:创新思维游戏。顾名思义,看题目就知道内容是让我们创造系的思维的一个个的问题。其中比较令人难以捉摸的一个问题是“一部彩电”,它的大概内容是:有一部彩电,和4个人。其中一人是出题者,另外4人是答题者。出题者问:“这里有一部彩电,谁能用这部彩电表现出两个成语,表现过程中不能说话。”甲想了一段时间,走到彩电前,把他开了一段时间后,又把它关上了。出题者想了一段时间后说:“你答对了!”请问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我一看答案,谁知是有声有色,不露声色!其中比较好玩的是:“画家与财主”,内容是:从前,有个财主在自己寿辰临近时,请画家给自己画一幅像,比希望在首演上炫耀一番。不料,画像画好以后,吝啬的财主却不舍得按照原价付钱,于是故意嫌画家画得不像,企图压低价格。画家和财主争论了许久也没有结果,最后,画家只得拿着画走了。第二天,财主却主动找到画家,并且花高价钱买下了那幅画像。请问画家究竟用了什么办法,才让财主心甘情愿得出高价钱买下画像呢?我一看答案,立马捧腹大笑,答案是这样的`:在财主画像上,画家再踩住脖子上花了把枷锁,并写了一个“贼”字,然后拿到接上去卖。街上的人一眼便认出画像里的人是财主,于是全传开了。大家围观者,不停的嘲笑。财主知道后异常气愤,但又拿画家没办法,只能出高价钱买下画像。 当我读完整本书时,我终于知道了“上当”也要上的快快乐乐。这句话的含义了,意思是:虽然你上当了,没猜出真正的答案。但是当你看到了答案是就会捧腹大笑
5.读市场的逻辑有感 篇五
宋朝诗人卢梅坡的《雪梅》诗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究竟哪个美?其实是无法加以评论的。纷纷扬扬、自天而降的雪是那样洁白无瑕,“凌寒独自开”的梅却给人以淡雅的清香,它们以各自的特长共同装点了冬季的大自然。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各有所长,又各有其短,唯有互相取长补短,才会相得益彰,各显千秋,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有,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有人以自己的长处自诩,而对别人的短处加以嘲笑,结果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长处是我们应该加以发扬的,却不可以骄傲;短处是我们应该加以克服的,却不可有意掩饰。我们的学习也如此,同学之间只有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猴子和大象都想吃到河对岸树上的果子。猴子苦于无法过河,大象则苦于无法摘果。双方协商后想出了个办法:大象驮猴子过河,过河后,猴子上树摘果。结果它们都吃到了果子。这就是彼此取长补短、密切合作所取得的效益。丹麦天文学者第谷有出色的观察能力,他花了很长时间观测行星的位置,遗憾的是他不擅长理论研究,结果得出了许多错误的结论。后来,第谷请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做助手,开普勒观察技术不如第谷,但很有理论研究才华。结果开普勒在第谷精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深刻的理论研究,终于发明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显然,离开了开普勒,第谷的观察材料或许派不上用场;离开了第谷,开普勒也不会有这样伟大的发现。正是这两位学者结合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才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猴子和大象的结合吃到了树上的果子,两位学者的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梅和雪的结合构成了冬令美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并取得更大的成绩。
读《小马过河》有感
http:///1031/ 作文频道 2005-5-27 9:06:48
小马要过河,不知深浅,问牛大伯,牛大伯说水浅,能趟过去。可在一旁的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小马没了主意,它的妈妈让它多想想,试一试。于是小马按着妈妈的话终于过了河。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实践”这两个字。相传古代英国把西红柿只作为观察植物,谁也不敢试着吃一吃,认为有巨毒。终于有位画家鼓起勇气吃了一个西红柿,他没有
被毒死,反而第一个尝到了西红柿那甘甜的滋味。我想,谁都怕死,而那位画家为了真理的验证,勇于实践,为人类的食物中增添了一样新的食物。他吃的那个西红柿一定比我们吃的任何一个都甜。而实践不是盲目的,它必须要靠理论的指导。实践也不应是被别人所左右的,要靠自己的头脑和勇气。正如那匹小马,如果它一味听信牛大伯的话就会马上下河,如果它一味听信松鼠的话就永远过不了河。它只有借鉴前二者的话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判断,才能顺利并且成功地渡过河。所以说,实践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实践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有时候实践是要经过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能达到目的的。我们伟大的党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没有向帝国主义屈服,没有被民族资本工业所诱惑而毅然地走上了社会主义这条很少有人走过的道路,靠着自己的实践,经过一步步的摸索与奋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当今又在分析了当前形势与本国特点的前提下,没有被外来思潮所干扰与困惑,毅然走上了改革开放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之路。我相信,靠不断的实践必能取得成功。
6.读市场的逻辑有感 篇六
关键词:市场营销,逻辑前提,三重性
一、第一重:市场——基础与前提
关于对市场的理解, 通常有狭义与广义范畴之分, 狭义指的是买卖之间商品交易的场所, 而广义则是指买卖之间商品交换关系之总和。市场就是市场营销行为所占用的场地、范围与领域。现代市场的概念又有新的变化, 认为:市场等于人数、购买能力与购买欲望的总和;而被人们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则认为市场是由所有具有特定的需求或者欲望, 同时愿意进行商品交换来满足需求或者欲望的那些潜在顾客构成。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市场含义的理解, 可以很明确看出, 市场始终不能离开人口、购买力以及购买欲望这三大要素, 并且市场规模和容量的大小也都取决于上面的这三个要素。
市场的类型相当多,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出很多不同的种类。按照经营的商品的特性来划分, 可以分为生活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按照商品进行交换的地理区域来划分, 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按照商品的竞争程度来划分, 可以分为完全垄断性市场、寡头垄断性市场、垄断竞争性市场和竞争市场;按照商品的流通环节可以划分为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按照买卖商品的目的可以分为生产市场、转卖市场、消费市场和政府市场。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根据更加细化的标准来划分, 市场会被划分成更多更小的类型, 这样有利于开展市场营销的主体进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成功率。
关于“显现市场”, 主要是指当前已有相类似或同类的经营者或单位在该领域出售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事实上, 显现市场很容易被大多数的营销者寻找、识别并抓住加以运用, 从而为经营单位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 这类市场存在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潜在市场不同于显现市场, 它并不能被大多数人发现, 也很难被利用, 然而, 这类市场如果被适时的激发出来, 也会快速地形成现实的购买需求并产生足够的购买行为。由于潜在市场具有隐蔽性, 很难被发现, 识别难度较大, 如果企业能够及时抓住并利用这类市场, 在缺乏竞争者的市场中, 能够获得的效益较高。例如, 由于消费者对某种新产品的购买力不足, 及时当前存在购买欲望和消费者, 企业也不能完成营销;如果营销者采取分期付款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 则能够开发潜在市场, 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获得经济效益。对于消费者购买欲望不足的情况, 营销者要充分了解和深入挖掘消费者的真实的需求, 并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 针对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 从而产生购买行为。尽管挖掘潜在的消费者和客户甚至营造新市场对营销者来说困难较多、挑战性强, 但是这些潜在的市场往往能够为营销者带来更多回报。
深入理解当前市场和未来市场是企业持续不断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市场是企业产品或服务当前销售的对象, 是企业当前取得生存的根基;未来市场则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未来要销售的对象, 是企业取得长远发展的保障。准确判断当前市场的变化并能够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 并结合企业当前的实际更新企业产品满足未来消费者的需要, 是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的关键。对当前市场的准确判断, 可以是企业提前做好准备, 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能够帮助企业未雨绸缪, 做好化解市场风险的措施, 面对未来市场在条件成熟以后转化为当前市场的情况, 企业能够抓住机遇, 取得主动权, 化险为夷, 获得领先的地位。
二、第二重:“营”——方法与过程
“营”在市场营销中具有经营管理的含义, 营销注重“销”的结果, 也不能忽视“营”的过程, 片面地认为营销就是销售, 这是严重错误的认识。“营”是市场营销的过程属性, 它对于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 “市场营销学”这门学科也属于管理类学科的范畴。
“营”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的经营管理。需要指出的是, 产品的营销者不必亲自参与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 但是必须熟悉这个过程, 要能够把市场对产品的反馈信息用于产品的改进方面, 从而帮助企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 企业开展的产品营销活动也需要营销者熟悉产品生产的过程, 以便于在活动中准确、客观、全面地推广产品和介绍产品性能, 帮助消费者解疑答惑。
“营”在市场营销中, 对于营销者来讲, 还需要对市场进行经营管理。因此, 在市场营销中, 需要营销者做好市场的分析、调查, 通过对环境、市场类型、市场信息、目标市场选择等进行分析, 做好营销战略的策划和布局。做好市场发展的规划, 是营销者对市场进行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明确新市场的选择、如何开拓、怎么发展, 要有科学合理的思路和规划。科学合理的理解市场的概念是营销者进行市场经营管理的基础, 经营管理者必须把握这个基础, 才能做好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的工作。当前的市场状况十分复杂, 对市场的经营管理也是一项非常困难、富有挑战的工作, 经营管理者做好这项工作, 离不开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等知识, 要把这些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来开展工作。
“营”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过程特性, 除去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市场的经营管理, 还应该包括对销售的全过程的经营管理, 销售前期、中期、后期都离不开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不是卖出产品, 而是得到消费者和客户的认同, 在市场上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 提高市场占有率。成功的市场营销必须实现这样的目的。因此, 做好销售前期、中期、后期的每个细节地方的工作, 才能让顾客真正满意。销售前期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管理与销售前期的准备工作;销售中期的经营管理包括店面装修、物品摆放、场地安排、导购管理等与销售现场管理相关的工作;销售后期的经营管理包括售后服务、跟踪服务等, 需要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平台, 做到快速处理顾客遇到的问题。
“营”在市场营销范畴中经营的不仅是产品, 也是理念和水平, 还是人——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营销团队。因此, 企业的营销者在做好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 还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不断学习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加强学习, 做好培训, 提高管理者和营销团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营”是一门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营销者要明确营销的方法, 学习营销的技巧, 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与管理艺术, 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缺陷, 及时引进新的管理技术和人才, 建立健全人才奖励机制, 强化人才管理走向科学化正规化, 推广科学化的营销管理工作, 提高营销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第三重:“销”——目标与落脚点
“销”从字面来看就是销售, 就是把生产的产品卖出去, 卖给消费者和客户。“销”是市场营销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销”是市场营销的落脚点, 是市场营销的目标所在。有很多营销者错误地认为“销”是市场营销的最后环节, 事实上, 市场营销是一个循环的系统, 不存在绝对的起点与终点。销售之后还有售后服务工作, 还有市场信息的反馈工作, 后面还有产品改进工作等等。一个合格的营销者需要有不断销售、不断反馈、不断更新的销售思维和观念。充分理解“销”, 必须知道销售什么、怎么销售、销售给谁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涉及到很多细节的问题, 例如怎么销售就涉及到以什么样的价格销售、用什么方法销售等具体的问题。
市场营销销售的是有市场需求的产品, 这个产品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那个产品, 它侧重于整体的概念, 指的是那些在买卖交换中满足消费者和客户需求的实物和服务的总和。其中的实物产品包括产品的实体、特色、样式、包装和品质等;无形的非实物的服务是指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其他利益和心里满足的售后服务、企业形象等。整体产品的概念包含三个层次:核心产品 (产品所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主要功能) 、形式产品 (产品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 、附加产品 (各种形式的附加服务如送货、安装、维修、使用指导等) 。把产品推向市场, 获得消费者认同, 需要以营销者对产品内涵的全面理解作为支撑。
销售人员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所以做好销售的工作之前要组建好一支出色的有能力的销售队伍。对于市场营销的管理者来说, 有人才规划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学会引进有能力的销售人才, 并注重培养和管理。一般说来, 企业之间市场营销的竞争比拼的就是销售人才的竞争, 销售产品依靠的是销售人才的能力。营销者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也在推销自己, 只有消费者认同营销者, 营销者才有可能将产品销售出去。所以, 对于营销者来说, 懂得推销自己的重要性不比懂得推销产品的重要性低。
营销者要十分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销”的对象, 也就是消费者。开展营销活动, 要根据客户对象、特点和类型, 要具有针对性。由于销售活动是在不同的市场领域展开的, 所以, “销”不能脱离“市场”, 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掌握市场, 才能做好销售工作。
“销”是一项非常具有技术性的工作, 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方式、以合适的价格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消费者, 这样才能做好营销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营销者充分发挥营销的技巧, 结合数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运用不同的手段如上门推销、广告营销等,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便捷的服务。市场经济的变化催生出更多“销”的方法, 营销者必须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新的环境, 才能在营销竞争中处于上风。
四、结论
市场营销的三重属性:“市场”、“营”和“销”, 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全面了解市场的前提下, 做好产品、市场和人才的经营管理, 企业才能占领市场, 获得消费者认可, 取得较好的效益。因此, 市场营销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市场”、“营”、“销”这三重属性。
参考文献
[1]张晓, 张宣玉.市场营销话创新[J].中国市场, 2006 (22)
[2]菲利普·科特勒著.市场营销教程.华夏出版社, 2008
7.产品滞销背后的市场逻辑 篇七
为什么农副产品会产生这么大范围的滞销呢?我们发现这一轮的农副产品滞销有一个共同特点——经销商消失,无论多低的价格都没有人收购;市场上价格跌幅远小于产地的跌幅。这才有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知名歌手和副市长都出动协助农民销售产品的盛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个人认为:这是市场需求萎缩的结果。由于物价的上涨和消费者购买力的相对下降,导致消费者开始有选择性地减少非必需品的购买量。需求的减少传导到市场的上游,导致批发商开始减少采购量。这类似于上个世纪经济危机爆发时的倒牛奶现象,商人只能倒掉多余的牛奶,我们也一样,只能让蔬菜、水果烂在地头、田间、树上。
此时大家会产生疑问:为何商人们不降价销售呢?让我们来算算成本,作为批发商的成本有税收、包装、运输、搬运、资金利息成本、仓储、损耗、财务、管理等,到了零售环节的销售成本就更可怕了,随着房租、资金利息、人工等价格的上涨,这些销售环节的成本远远高于、商品的成本。以至于有人调查后得出结论,“最后一公里的价格比原价要翻几番”。我们以山东苹果为例:山东农民手上的苹果卖2.2元/斤,可到了南方市场上却卖到了6元以上,而其中4元的硬性成本是不可改变的,也就是说,觉得4元钱太贵而不买苹果的消费者,就算你的苹果不要钱给经销商,也无法吸引他们来购买。市场选择的结果是,经销商宁可少进货,将苹果卖给可以买得起10元的消费者,也不愿意以4元的价格卖给更多的消费者。这和之前的商业理念大相径庭,之前国内经销商的理念始终是薄利多销,我每个苹果赚2毛钱,可以卖出100个苹果,优于每个苹果赚1块钱卖10个苹果。市场环境的改变导致了经营理念的改变。
那么,我们减少中间环节比如农超对接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国内各地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往往采取这种措施,减少硬性成本,让消费者受益也可以拉动农产品的需求。这个方式乍听起来很合理,但我们还应当发现3个问题:减少掉的中间环节是什么?税收、包装、运输、搬运、资金利息成本、仓储、损耗、财务、管理哪一项减少了?房租、资金利息、人工这些价格的上涨凭它们能够遏制吗?唯独只有批发商的利润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超市,此其一;其二,批发商的灭亡,意味着更多人尤其是低端商户,如菜市场上卖菜的小个体户的失业;其三,意味着大超市彻底掌握了定价权,在未来的博弈中,农户将彻底陷入更为被动的境地。在任何正常的国家,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更别提鼓励了,但在我们的土地上却在实实在在的发生着。
现阶段,出口和投资均难以为继,内需消费决定着国内经济未来的出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投资为主导转变为以消费拉动为主导的经济。可以说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国内消费的提振之上,但实际情况呢?偏偏是这个消费,才恰恰是国内最大的问题,莫说靠它拉动中国经济了,只怕是内需危机的爆发要比出口和投资的危机来得更加快。难怪福布斯中文网《中国的消费神话即将破灭》一文中用了这样一句话来结束全文:观察者可以预见到这样的一幕发生,那就是国内消费目前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不过国内的经济学家们可不这样看,他们认为中国的消费之所以没有大的活跃度,在于中国人的“太喜欢储蓄,不舍得消费”。他们最喜欢拿出的数据就是国内的居民储蓄数据,截至2012年9月居民个人储蓄居然高达40万亿,和全年GDP几乎持平。只要把这些储蓄刺激出来用于消费,何愁没有内需呢?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里我们不能只看表面数据,还得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个人储蓄到底在谁的手里?很遗憾,国家没有公布居民储蓄的构成。
8.读市场的逻辑有感 篇八
幼教专家钱君秀老师著作的《我读花开的声音》,这里面记录了她在幼教工作中的成长经历和她对教学工作的执着和热爱,里面有她的教学手记,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的方法和记录的方式,使得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了很大的收获。通过阅读,喜欢上了这本著作,因为它让我从她的手记中看到了自己的些许影子,和回忆起自己在幼教工作中的成长经历。初中时不经意的选择,让我从事了幼教事业。也在不经意间,几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看了这本书后,我很庆幸直到今天,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我更不敢说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也正像钱老师手记中说的一样,用自己的那份爱来坚守这片阵地。
就说刚入园的孩子吧,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从事幼教工作七年,身为教师的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关怀着孩子们的成长,这种情怀是无私的、投入的,每当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我都会非常高兴,这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以消除一天的劳累。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多年的幼儿工作中我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对一切孩子,这就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幼儿,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孩子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有的幼儿喜欢捣乱,活动时常常打打闹闹,是由于我们对他们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们想通过捣乱、打闹来引起我们的关注,获得我们的爱,当他们捣乱、打闹时,你给他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他们会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的。所以说要爱一个孩子不是放在嘴上,而是需要用要实际行动来表示的。就如在每天的晨间接待中,幼儿来园时,我都会主动的上前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小手或说上几句赞扬的话,更或者是来一个拥抱,在孩子和家长看来都是那么的亲切,让孩子一天的开始就有一个好心情,而家长一天的担心也消除了,我的这种做法换来了孩子、家长的安心、安慰和信任。而当孩子犯错时,你要仔细的倾听孩子的描述,细心的观察孩子的变化,耐心的进行引导和教育,又如有时孩子的一些表现只要有我们老师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的肯定,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而且对自己也倍增信心。那我们可见,爱可以无处不在,只要你能恰到好处的运用,不管是一个小动作或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可以释放你的绵绵不断的爱,那你何必吝啬你的爱呢,何必对着孩子大声诉撤呢。虽然这样的工作有时可能会觉得繁琐,但只要想起孩子一张张天真可爱的脸,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其取得的一点小进步,都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9.读《历史的选》有感 篇九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来宾市武宣县实验小学五四班陈文蕾
指导老师:李庆宣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飞行的翅膀;鱼儿选择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畅游的尾巴;骏马选择草原,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中国,因为它有民族团结的力量。
我满怀激情地翻开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不禁被它的独特魅力给吸引住了。特别是当我读到“经过60年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艰苦奋斗……”这段话的时候,让我思绪万千,眼前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热泪盈眶的画面:
苦难篇
中国,一个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被无数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饱经风霜的国家。
他,从来不曾拥有过自由,快乐,幸福:农民祖祖辈辈洒尽血汗却食不果腹的稻田,被地主霸占;一天三餐,从来没有一次能好好的吃上肉,每天嚼着干干的酸菜,喝着稀稀的粥;外国人穿着皮鞋西装,住着高楼。而中国人呢?穿着破破烂烂的农作衣,住着潮湿、矮小、破烂的房子……人民苦难深重,社会一片黑暗。光明在哪里?希望在哪里?
建设篇
没有人愿意永远被人欺凌,没有人愿意永远把曾经属于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没有人愿意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地方。
1949 年10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日子,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前进开创新时代的日子!新中国的诞生给中国的建设带来了很好的开头。当中国第二代
领导人——邓小平一上岗,又立马对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改革政策对外开放,引入外贸,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衣食住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破破烂烂,而是穿着大褂,吃着鱼肉,住着高楼,骑着摩托车出行……
繁华篇
中国并不懦弱,他选择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他,一只沉睡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的雄狮,他建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繁荣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声巨响,火箭托举“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开始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旅。
2008年8月8日20时,第二十九届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2008年8月26日,北京奥运会刚刚辉煌落幕,胡锦涛出席中韩世博会合作交流论坛,相邀国际会。并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举行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必将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催生创新的激情,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前进历程。而世博会引发的思想火焰,或将点化我们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进而照亮世界……
10.政府市场与财政的“三主”逻辑 篇十
进一步剖析,则是现行城市化模式与城建模式的“转型升级”。
中国现行的城市化模式,有两大核心:一是传统的经营城市模式,以土地财政的方式实施城市建设大跃进,从而以土地融资带来未来巨额的政府性债务;二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由建设部门发挥实践主导作用,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从而带来资金浪费与工程腐败等客观问题。
城市建设“潍坊理财模式”为此进行两大革新:一,潍坊市将“经营城市”变为一条完整的、可持续的良性链条,从城市规划、政府融资、建设与资金管理、城市管理维护、资金偿还等整个环节,均将财政嵌入进来,并发挥其实践主体作用,确保全程的科学化。
二,创新了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即改变了建设部门既管建设由管资金的模式,改革后,由财政部门牵头,对城市建设资金进行统一支配,建设部门则专司建设职能。
再进一步剖析,则触及到“深度本质”,即政府市场与财政的“三主”逻辑: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与财政主操。
政府主导,应是中国特色的褒义用词。或许有人顾虑:政府强势主导“造城”,会不会有损市场化原则?其实,中国城市化进程,如果采取西方那种城市自然生长的方式,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城市面貌才会有所重大变化。
我们发现,潍坊的“政府主导”,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又表现为“财政主操”。比如,城市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道财务链条,潍坊将财政定位为这一财务链条的实践主操者,最为突出的则是,财政部门牵头对城市建设资金进行统一支配。
这启示我们,“政府主导”可以通过“财政主操”来落地实现。否则,“政府主导”仍将更多地停留在口号宣示性的层面。
“市场主体”,同样在潍坊城市建设中得以凸显。
在潍坊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在“政府主导”下,“财政主操”的实践无疑激扬了“市场主体”的作用。比如,252亿大于1000亿直接投入的一大奥秘,就是撬动了大量社会资金的市场化投入。
市场主体为什么如此踊跃呢?很简单,“政府主导”乃至“财政主操”的新型城建模式,给了市场主体应有的市场环境、市场秩序与市场行为,用一句大白话来形容,就是“不用给人送钱也能赚钱了”!
在潍坊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政府主导”下的“财政主操”更是给了“市场主体”应有的市场空间、市场方式与市场利润。比如,政府购买服务,城市管理作业实现了市场化、社会化与专业化。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我们耳熟能详,而“财政主操”能将“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融汇体现,的确值得我们思索。
11.读市场的逻辑有感 篇十一
许多学者已经指出, 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资源主要由市场进行配置, 在追求效率同时, 也应兼顾效率。但是, 为什么经济法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经济法又应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迎合这些要求、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呢?
一、起点:既得利益者与社会的对抗——以土地拆迁相关制度为例
关于土地的管理, 我们有《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 (现在已修改为《城乡规划法》) 对土地的使用管理予以规划, 并有《城市管理与拆迁条例》等配套法规对违反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的对象予以拆除和拆迁。以《城市规划法》为例, 这部法是从1989年开始施行的。从理论上讲, 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需要房屋拆迁。根据法律第一条, 制定本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城市规划的强制力, 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 对于违反城市规划的非法建筑物, 规划主管部门对违规建筑予以拆除。实然情况是, 在城市规划法的施行中, 以拆除非法建筑为由所导致的暴力拆迁冲突频频发生, 拆迁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
2010年, 在全国关注的成都金牛区自焚抗拆案中, 唐福珍以生命的代价换得了全国上下的关注, 换得了社会舆论对地方政府的声讨批评, 换得了300万拆迁补偿费;她的自焚不仅烧毁了数名官员的职位, 也将土地拆迁相关制度送上了行将寿终正寝的风口浪尖。唐福珍案件虽非地产开发商与被拆迁人之间的直接对峙, 但却是中国社会分化后阶层、群体以及其他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或价值观念冲突的极端表现和真实反映。它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中普遍意义的社会冲突与矛盾, 尤其是官僚、权贵等既得利益阶层与普通百姓阶层的冲突。公众在鞭挞政府时, 是出于对政府长期以来傲慢自大的官僚作风的不满, 并将自己置于与唐福珍同阵营的弱者行列, 其唇寒齿亡的心态尽显其中。毋庸置疑, 正是这种冲突和抨击推动着拆迁制度的重大变革。
在中国, 既得利益阶层与社会的对抗并非经年存在, 而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形成并加剧的。在改革前, 我国以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意识形态的巨大向心和利益趋向的一体化, 构成了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三大基本支柱, 社会平衡的核心机制是政府的直接控制。这种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使公民社会的意识形态与国家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国家与社会的对抗几乎微不可闻。但改革32年来, 以政府直接控制为轴心的单一的旧有社会平衡正在解体, 利益群体开始崛起。造成阶层严重分化的原因是多种的, 一是公有制“单位”逐步减少, 国有或公有经济的比重相对降低。这种变化在经济学的意义无疑是积极的, 但由此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的结果则是, 国家用于社会控制的经济资源大大减少, 国家与社会进行交换并促使其服从国家意志的经济条件有所减弱。二是文化多元化, 尤其是进入网络社会后, 信息交流的成本降低, 这促成了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过程的影响也明显弱化。这些都促成了中国公民社会力量的不断成长, 促成了不同利益群体的崛起。
利益群体的崛起和阶层的严重分化是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 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社会矛盾的变化。吴敬琏认为, 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主要有三个:一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此产生了阶层的矛盾。二是腐败活动的蔓延和巨大的寻租利益, 培育起了一个人多势众的既得利益集团。三是各社会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2]。马克思认为, 国家与社会是两种不同的人类组织形态, 国家与社会的对立是其关系的基本属性。首先, 国家是对人的自由本性的“异化”;其次, 国家将人们被动地服从社会自然分工的消极作用制度化和法制化;第三, 从国家权力执行者的角度来说, 官僚机构的种种弊病也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对立;第四, 国家权力的扩张与社会福利的增长也是对立的[3]。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对立的分析表明, 与社会存在着对立是国家的一般属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一直在努力探索消除国家与社会对立的条件和根本途径, 并把实现这一目标寄希望于未来的无产阶级国家。
在我国, 统治阶层与社会虽非处于对抗状态中, 但社会变革分化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社会各阶层及不同利益群体, 使转型期的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表现为既得利益阶层和其他社会阶层间的矛盾, 其间的矛盾和冲突错综复杂。在转型时期利益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 某些拥有支配资源权力的人往往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4]。这些就带来了有权阶层与弱势阶层间的利益冲突, 具体表现为官僚权贵等既得利益阶层与公民社会的对抗与冲突。
或许权贵阶层的兴起在市场经济初建之时对市场经济有正面效应, 但随着不同利益群体矛盾冲突的加深和扩大, 终将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的建立, 从而导致我国走上权贵私有化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只会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 阶层的分化和主要社会矛盾的转变要求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应有所改变或改善, 努力实现帕累托最优效益。但是, 对于市场经济法不断变革的分析表明, 法的变革很难做到帕累托最优的变革, 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很难做到不使任何利益方不蒙受一定损失的情况下使另一些人受益, 这就意味着, 在法律变革的过程中, 我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阻力, 更进一步说, 这需要深入研究变革时期的利益冲突, 通过对国家—社会对抗体制下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来解释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无论身处法治社会的哪一阶段, 法与社会都密不可分, 这也印证了霍尔姆斯那句著名论断“法律的生命从来就不是逻辑, 而是经验”[5]。
法学家们在谈论一个经济法律制度的变革道路的时候, 往往从西方法条主义或卢梭、孟德斯鸠等法治启蒙思想家的思维方式, 考察什么是最优的, 什么是应该的, 其暗含的前提是社会全体存在共同的利益, 因而可以构造出一个市场经济法的普适价值标准, 并可以根据这个标准, 对制度变革找出一个成本最小的道路。若是经济法或制度没有采取这一道路, 便说法律或制度犯了错误。
而从公共选择的观点看待市场经济中的法制变革, 结论则完全不同。公共选择的观点认为, 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无论哪个阶段, 都可能存在着难以调解的利益冲突, 并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僵持。每个人每个团体每个部门每个地区, 都会有各自特殊的修改方案, 相互冲突争执不下, 无法达成社会统一的抉择。但它所突出表明的正在公共选择一般特性—什么是“最优”, 什么是“最劣”,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 公共选择之所以是难题, 就是因为要在公众相互冲突的不同选择中作出一种社会决策。
因此, 制度并非中性的, 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集团利益斗争尤其明显。市场经济是种种利益的角斗的场所, 市场经济法制是关乎产权界定、资源配置和交易的法制, 市场经济中的各色主体无不期望着通过寻租活动排斥竞争, 从国家决策那里得到特别恩惠或特别照顾, 以将消费者剩余转变生产者剩余。
在市场经济中充满了多元化的主体、多元化利益群体和多元化偏好追求的条件下, 我们不应该首先去构造推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普适的市场经济法制标准, 也不应以此为标准来作出应该走什么样道路的判断, 我们要做的, 首先是实证性地说明, 在一定条件下, 什么是必然发生的, 什么是在特定的利益格局中必然地被市场和社会所“选择出来的”。
二、普通情境中, 人多集团未必有力量
根据前文思路, 我们可以推出,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法制的走向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由于利益集团之间权力、影响力的不同, 某些集团在公共选择中的决定作用更大, 道路的选择就会符合它的愿望。如在中石化、中石油等石化行业垄断集团与社会公众间, 就汽油的定价机制多次发生口水战, 但中石化、中石油这些垄断企业以难以比拟的影响力轻松获胜。
按照经典的民主定义, 制度的选择应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以投票制决定制度选择。因此, 只要在个人之间存在潜在人, 分散的个人便可组织起来, 以期共同分享参与集体行动的果实。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如若严格依投票制, 我们很难解释汽油定价机制的形成。汽油定价机制有两大利益阶层, 一是垄断集团, 二是汽油等石化产品需求方。即便把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石化垄断集团全部相加, 该垄断行业中的既得利益者人数也势必远远小于石化产品需求方人数。但为什么垄断行业却能在利益争夺战中获得定价主动权呢?
倘或中国社会上亿汽油消费者联合起来, 尽管存在明显的、潜在的共同利益, 却由于各种阻碍合作的因素存在, 从而无法实现。这就是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被称之为“集体行动难题”的现象[6]。奥尔森教授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的研究中表明, 在公共选择过程中, 在许多情况下, 多数其实未必能够战胜少数。因为对集体产品最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是集体中的个人, 尽管从集体角度看集体产品是值得的, 但从个人角度看未必值得;因为实现集体行动的方式是通过沟通谈判联合起来, 但是沟通和谈判是需要耗费资源的, 而且由于人与人之间对集体产品的评价总有差异, 他们之间达成一致就有困难。而在人数较少的利益集团内部, 其达成一致的资源耗费较少, 达成一致的概率也相对较高。由此, 奥尔森总结认为, “从集体产品中获得利益的个人或企业的数量越多, 为集体利益而行动的个人或企业从这一行动中获得的收益越少。因此, 在缺少选择性激励的情况下, 当集团的规模增大时, 从事集体运行的动力越小, 从而大的集团比小的集团更缺少为共同利益而行动的能力。”
相对于生产者、企业主和富人, 消费者、工人和穷人是多数。相对于既得利益者, 弱势阶层者是多数。相对于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 社会是多数。然而, 多数未必有力量。
三、特殊情境下, 人多也可有力量
在弱势阶层这一个人数众多的利益群体内达成协议、组成联盟是需要时间的。集体人数越多, 进行集体行动的动力越小, 形成协议的概率越低。在人多集团内, 实现联合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 必须等待某些特殊的情境出现。
或是具有卓越才能的和品质的领袖人物。如邓小平在社会各届群体对姓资姓社争论不休时, 抛出白猫黑猫论及时定纷止争, 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又或是特殊事件发生。如三聚腈胺奶粉事件、苏丹红食品等有毒有害食品事件的频频发生, 迫使社会各届重新审视食品安全的制度缺失, 公民间形成了强大、一致的舆论压力, 终结了行政执法各部门对食品安全责任的推搡和漠视, 最终形成了《食品安全法》。
再或是新的联合形式和组织形式的出现。这就不得不谈到空前普及的网络传媒, 其强大的渗透力、辐射力已渗入公民社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并发挥越来越重大的影响。网络改变了传统经济社会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网络一方面将信息传递给散布于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社会阶层, 引发社会阶层的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又为公众参与讨论提供平台, 这种深入广泛的讨论包括有博客、有论坛、有民意测验等不一而终, 形式多样的讨论使不同利益偏好的公民有沟通和谈判的渠道, 大幅降低了社会阶层这个大集团形成一致决策的成本, 也相应提高了人多集团形成的决策的概率。而这种公开透明形成决策的方式在无形中提升了对人少集团的压力、影响力, 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交换方式的处置或多或少地受制于公众意志和社会评价。网络的普及与运用, 使人多集团的沟通与谈判获得了多种渠道和广泛的空间。
毫无疑问, 相较于改革之初, 随着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出现, 和网络平台社会的逐步成型等特殊情境的积累, 中国公民社会现在具备了以较低成本形成决策的基本条件。当分散的个人发现组成利益集团并用集体行动来铲除市场进入障碍或降低市场进入成本更有利可图时, 他们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的。此刻, 我们便不难想象, 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 在公民阶层会产生新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虽说只关注自身利益, 但其活动———如积极参与有助于市场化改革的法律制定, 或发动舆论来促进市场进入成本的降低等———却在不知不觉中带来了一种“溢出效益”, 即在使自己方便地进入市场的同时, 也为其他潜在的竞争者创造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由此, 市场的进入壁垒开始松动了, 阻碍市场导向式经济改革的官僚利益集团开始了松动, 机会公平的步伐也开始迈出了。
温家宝在2009年年初在中央参事室成立60周年的座谈会上讲话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两大任务, 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也是文章开篇所提的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特殊情境出现的情况下, 公民利益集团较易对新制度的形成施加影响, 令其承载公民社会的偏好, 体现更多的机会公平。这虽然会引致权贵者的愤怒和敌视, 但却符合我国的社会结构, 且此类制度的维护成本较低, 无须加强监控和管制, 多数人就可依此新制度而自觉行事。同时, 由于新制度减小了阶层利益之间的差距, 人们利益的边界或正当利益的边界趋于一致, 对这种制度的保证和维护也就是对生产性努力的保证和维护[7]。因此, 新制度是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
四、结论
本文从既得利益阶层与社会的对抗冲突出发, 以公共选择和利益冲突为方法论, 对在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释, 并希望能实现的市场经济改革战略问题来说, 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时机提供启发。
1. 无论市场经济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或变革道路, 都不可
能单单取决于国家统治集团的偏好, 而是中国当代经济社会种种利益集团公共选择的结果, 取决于各种利益集团的相对势力及合力。
2. 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公共事件和日趋成熟的网络平台,
已经成为古今中外经济发展史中不可复制的特殊情境, 这有利于公民社会形成一致决策, 并将符合公民社会利益的公共决策辐射于我国市场经济法制之中, 降低市场门槛, 减少权力寻租, 从而逐步形成更多保障机会公平的市场经济法制。
参考文献
[1]Gerard Roland.转型与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6.
[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380-390.
[3]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380-390.
[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395.
[5][美]霍姆斯.普通法[M].冉昊, 姚中秋, 等,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1.
[6][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 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12.读《叮当的魔法》有感 篇十二
我们正值一生中最重要的黄金一般的花季,就像正在热烈开放的花朵,享受一生最美的季节。花开了,花谢了,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个人,出生到死亡,也不过几十年,谁也不可能重新再来一遍。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怎样才能让自己这朵“花”开得最灿烂呢?起初我也不知道,但在看了《叮当的魔法》后,我才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让自己在最美的花季尽情的绽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魔法师。
《叮当的魔法》丛书是晓玲叮当姐姐送给所有成长中的孩子的。在书中,晓玲叮当姐姐以一个朋友的姿态与我们交流,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倾诉。她所写的,都是自己回首少年时光时发自内心的领悟和感触。
读完了书,我最感到的是意犹未尽。它让人觉得温馨,又觉得很深奥,却又以最简单、柔美的语言向我表明了她所说的意义。
等到读透彻之后,我觉得震撼。我发现,在自己的身上将发生奇妙的、难以置信的变化。
因为我细细品尝了书中的故事,领悟到了所有故事的共同点——那些大大小小的故事里都包含着一个简洁而朴素的道理。例如:《成长密码》里《爱是„„》章节,用五个小故事来向我讲述爱是给予,奉献自身;爱是不求回报,没有自我;爱是生生不息,没有穷尽,也绝不枯竭;爱是可转化的力量,她从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从一个心灵转到另一个心灵;爱是不可言喻的奇迹。把这些道理一个一个加起来,可以清晰地描绘出晓玲叮当姐姐写这套《叮当的魔法》的原因。她希望我们能成为——
一个梦想成真的人;
一个快乐的人;
一个有着美丽、高尚道德的人;
一个与他人和谐相处、内心有甜蜜感的人。
13.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篇十三
关于习惯,最常听人说的便是美国的约·凯恩斯的那句“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经,对这一句的理解也就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颇有些不以为然的感觉,如今读了美国作家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对于习惯——这个我们经常会忽略的东西感觉就有很大不同了,习惯原来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很多东西,甚至于最重要的——命运。
“其实,有一种比‘意志’要轻松得多的好方法,那就是让习惯性动作植根于你的潜意识。”这是本书的开篇语。由此,我想到了不少东西。“意志”亦或有自制力、自律能力的意思。以前,我从未将“意志”与习惯两者联系在一起,没想过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约束自己,而不用去苦守着自己的意志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总是想着要锻炼好自己的自律能力,也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面对一些诱惑,如在不正确的时间看电影、小说;毫无拘束的去买零食或一些也许根本用不到的东西等等,对于这些我很努力让自己去坦然的拒绝,从而选择正确的事去做,然而结果有时并不怎么满意,往往这次做到了,下次就不尽然了,我从未想过我可以通过改变习惯而让这一切变得顺其自然。看到本书的第一句话,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一直在走一条虽然能到达目的地但却最为艰难的路。我想,至此之后,我是应该改变一些东西了。
书中第一章中提及空想家和行动者(Dreamer and Doer),我想一定意义上我算是一个空想家,而非一个行动者。就像书中的作者的祖父所说的“似乎不管你怎样努力,你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我将困难太过放大化,而将自己变得太过弱小,潜意识中便觉得不可完成,难以企及。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我想我应该学着改变,从改变习惯开始吧,做习惯的主人,让它引领你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现在,我也想对自己说:“等着吧,我也可以成为一个行动者,不让习惯阻止我前进的脚步。”To be a doer,I can!
“Nothing is more powerful than habit.”对于作者书中提到的这句话我深表赞同。俗语有云:“习惯成自然。”而自然而然的东西又有什么东西能撼动的了呢,换言之,习惯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对于习惯,俨然是每个人生活的一种固然规律,规律自然不会轻易就被打破。所以,由此可见,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它体现在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却又经常被人不经意的忽略,这才导致了太多的失败者抓头挠腮不知自己究竟败在哪里,想到这里,便又提及作者的另外的观点——对于“成功取决于天赋、智商、处事风格”一些观点,追根究底是习惯的力量在起作用。
相信没有人是不想成功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功。而书中提到的无论是发明大王爱迪生,还是19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抑或是一代NBA的传奇人物拉里·伯德,无疑,他们都是令人敬仰的成功人士,而他们的成功却都因为一个因素——习惯,爱迪生的善于思考,萨拉萨蒂的勤奋练习,拉里·伯德的坚韧不拔铸就了他们的辉煌。成功不会无缘无故,在于你平时的习惯。好习惯结好果 坏习惯自然酿恶果。是选择功成名就,还是碌碌无为,我想大家都是很清楚的。由此可见,好的习惯是你改变命运的关键因素。所以,改变命运,就从培养好习惯开始吧。
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戒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做任何事,我们总要从最基本的开始,而要戒掉坏习惯,首先我们要进行自我评估,明白自己的坏习惯有哪些,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了方能知道从哪里着手去改。知道了自己的坏习惯,要想改变也非一日之功,但切忌三分钟热度,一时的热情是什么也改变不了的,任何事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改掉坏习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好习惯的培养也并不容易,要从小处着手,力求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让好习惯成为你生活中潜意识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目标,并大声的把它说出来,努力坚持下去,用笔记下我们前进的脚步,从中汲取动力,可以和我们的伙伴互相鼓励,一起向前冲,我们有那么多的方法可以形成好的习惯,可以走向成功。所以,朋友,成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你愿意改变。
“明天是空想家最‘强大’的武器;行动者的利器则是今天。”作者在最后一章的开头这样说,这让我想到一首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都应该明白,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不可预测,我们能够掌握的也只有现在。不要把任何事都寄托在明天身上,试想,你又有多少个明天可以去挥霍呢。要想做一个行动者,那么一切就从今天开始,不要再做不切实际的梦,如果你只想做一个空想家的话。
行动,行动,再行动。“Action, action, and still more action.”不自觉的,我喜欢这句话,因为一切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如果只是在脑海中想象,那么最终它也只能是一个虚幻缥缈的梦而已。现今,太多的人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实现自己梦想的时机,然而,你又有多少时间可以去等呢,如果你自己不去行动,我想,那是你自己不给上帝眷顾你的机会。行动吧,就是现在,你还在等什么?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确是让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成功源于习惯,而非其他因素,我们应该学会做习惯的主人,而非习惯的奴隶,试着从一点一滴中改变那些阻碍你成功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最后,要注意,我们所说的一
14.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篇十四
全书共分四个篇章, 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若干小故事串联起来, 融入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认真思考。第一条主线是教学线, 主要介绍了他进行语文教改的起因和过程;第二条主线是教育线, 主要写了李老师的学生观的变化;第三条主线是管理线, 讲述了他自己从教师到校长到局长到教育家的成长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管理理念的实践与变化。
李希贵老师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他对“自由呼吸的教育”, 对“人的回归”的尊崇与践行。在李老师的教育求索中, “人的回归”与“自由呼吸”有三种意蕴:
其一, 学生潜能的唤醒与主体性的彰显———让学生“自由呼吸”。
在书中, 李老师深刻反思了自己学生观的渐变过程, 那是一个在无数次错误和失败中摸索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与大师对话、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的过程。正是一颗好学又善于深思的心灵, 让他一步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地融入到了自己的学生观中。他始终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经常思考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什么。他提倡民主从课堂开始, 着力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 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
“自由”与“教育”连襟。自由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选择”。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关键性内容, 就是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 可以压缩于斗室, 可以充斥于广厦, 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
其二, 教师主体性的尊崇与张扬———让教师“自由呼吸”。
一个行动与心灵都不自由的人, 不可能完成一项最壮美的事业。对于一位校长而言, 成就教师与成就学生一样重要, 因为“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理解生活, 就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教学, 对待学生”。文章中“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这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 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 责任感和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 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持久而强劲的能量。
其三, 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让学校“自由呼吸”。
在管理中, 李老师以营造“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使命, 进行了一系列引领潮流的探索。他明确指出:“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管理管理, 只有管没有理, 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 甚至热爱他们, 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这也是他对“管理”一词的诠释。
从管理一个学校到管理一个县的教育, 再到管理地级市的教育, 李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教育管理的模式。他立志于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他致力于新课程改革, 着力打造教育强市, 他将西方企业管理中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中,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5.债券市场投资逻辑的新变化 篇十五
关键词:债券市场 投资逻辑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
在传统研究框架中,经济增长、通胀和政策面是决定债券市场趋势的主要因素,对基本面及预期的分析能够解释大部分债券市场的波动。但是在2013年,三位一体的传统研究框架对市场的解释力似乎出现了大幅度的弱化,在基本面波动有限的情况下,债券市场在上下半年的表现迥异,收益率在下半年出现了大幅调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本文先从基本面角度回顾债券市场在2013年的轨迹。
传统研究视角下的债市2013
2013年,中国经济自身疲态尽显,私人投资和消费热情仍未被点燃,政府债务泡沫和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总体上来看经济仍然处于增长中枢趋势性下移的过程中。投资仍然是2013年经济增长动力中最耀眼的亮点,稳增长政策的生效也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回暖的主要动力之一。在经济保底线、通胀限上限的经济管理思路下,经济增长弹性进一步减弱,在箱体范围内窄幅波动。
从经济增长的季度分布来看,整体上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在大量社会融资的投放支持下,投资效果的显现使得经济从下半年开始回暖,价格的回升和随之而来的补库存使得工业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2013年6月份的金融市场资金紧张事件对银行间流动性冲击巨大,但是对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影响有限。信贷投放按照既定节奏进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简称非标)融资渠道也保持畅通,社会融资总量依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在总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通胀虽然逐季攀升,但全年保持在2.7%左右,总体较为温和。
2013年的基本面并未出现太多超预期的变化,在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上,上半年低通胀和低增长的组合与流动性产生共振,促进了收益率的快速下行;下半年温和通胀和经济回暖的组合也与流动性、机构行为等因素配合,收益率的上行也有迹可寻。可是2013年基本面的组合并没能主导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华丽的深“V”走势与基本面的平平淡淡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传统分析框架受到新变量的暂时冲击,对债市的解释力下降。利率市场化、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以及平台和房地产融资问题等一系列新变量,在过去及未来一段时间,已经或者将要发挥较大甚至主导作用(见图1)。
图1 债券市场的新驱动模式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研发部
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
(一)银行负债端的新变化
利率市场化大潮正在持续推动中,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没有约束,随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和大额存单的发行,利率市场化有望加速。待到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利率市场化就再无后顾之忧。处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银行,负债端加速变化。以理财和同业业务为代表的影子银行,早已实现了负债端的自由化,在目前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下,对于银行负债成本的推动力正在逐渐增强。以活期利率和定期存款利率的平均数计算银行负债成本的算法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显然出现了低估,银行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正在逐渐减少,同业负债和理财产品占比逐渐上升。保本理财产品和同业负债利率较为市场化,明显高于同期存款成本(见表1)。
表1 各类负债在银行总负债中的占比
负债类别2013年6月底2012年底2012年6月底2011年底2011年6月底
存款占比67.23%66.68%67.02%68.55%71.00%
同业负债占比22.25%21.51%21.81%18.79%18.45%
小计89.48%88.19%88.83%87.34%89.45%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银行理财方面,从2013年的平均值来看,保本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规模中的比重在30%左右,2013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为9.92万亿元,有近3万亿元是保本理财产品,按照2013年9月底存款余额为103万亿元计算,保本理财占存款比重近3%。同业负债方面,主要包括卖出回购、同业存放、同业拆入,其中同业存放占70%以上,卖出回购与买入返售并不匹配,回购方往往只是提供回购承诺,并不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方体现。
具体到负债成本的计算,同业负债报价已经实现市场化,采取Shibor加点的方式,点数取决于资金面的松紧程度及同业对手信用。从上市银行同业负债的久期分布来看,久期分布较为稳定,1月以内的占了约半壁江山,1—3月及3月以上的各占剩下的1/2。可以取(1M Shibor+3M Shibor)/2来近似估算同业负债成本,还可对商业银行资金成本进行近似估算。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活期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存款占比+(1M Shibor+3M Shibor)/2×同业负债占比+3月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占比。银行资金成本在2013年11月底为2.48%,较2012年三季度末抬升了约46BP,绝大部分由同业负债贡献。2013年11月银行资金成本上升主要归因于3个月Shibor利率的抬升,因此11月资金成本实际与三季末基本持平。
(二)银行资产端的新变化
过去外汇占款持续流入,在银行信贷扩张受监管指标限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具有比较大的压力。资金运用压力下的刚性配置是驱动银行配置如此多利率债的原因,银行配置利率债更多是规模导向而不是成本导向,资金成本的变化对银行投资行为的影响较小。在吸收存款和同业负债后,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集中在储备资产、贷款、同业资产及债券投资上。其中,储备资产主要受存款规模、准备金比率以及超储率影响,弹性较小。贷款主要受监管指标制约,由于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利息收入和综合效益,也是银行首先保障的部分。在同业业务没有大规模兴起前,剩余资金除了用于资金业务外,主要投资于债券(见图2)。但是现在信贷与资金业务及投资业务的隔离已经被打通,因此在资金运用压力和逐利性的作用下,现阶段银行往往会偏好高收益的非标资产。剩余资金往往比较稳定,银行业也惯常将大部分债券分类为持有至到期资产,在期限上对于资产并没有太多要求。那么判断银行对债券的投资就落实到两点上,一是银行存款的增长情况,二是非标是否会被控制。
nlc202309040550
图2 商业银行剩余资金和持债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研发部
(编辑注:图例“缺口”后加“(右轴)”,另两个后加“(左轴)”)
首先来看银行存款情况,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目前银行在存款方面面临以下两点新情况:
一是目前迅速发展的短期理财产品对活期存款的分流。央行偏紧的货币政策一度使得资金利率出现倒挂,经历了数个月的调整,长短期利差仍然很窄,短期利率性价比较高。同时货币基金或者短期理财普遍采用成本法计量,净值波动的风险较小。货币基金等短期理财产品在渠道上有所突破,规模增长很快,很大程度上分流了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宝在短期内突破1500亿元即是这一现象的鲜活注脚。虽然货币基金等短期理财产品对银行协议存款的投资比例较高,但是存款的种类从一般存款变成了同业存款,而且稳定性大大减弱,要求的收益率也不可同日而语(见图3)。
图3 债券市场收益率水平(单位:%)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研发部
二是不同类型银行存款增速分化日趋明显。四大国有银行的存款增速已经降至10%附近,而股份制银行则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增速。贷款增速间的差距具有部分解释力,股份制影子银行更为活跃是另一个原因。无论是买入返售的同业模式还是应收款项的投资模式,银行非标业务的本质就是类贷款,通过这些类贷款业务,股份制银行同样可以创造存款。不少非标业务模式都可以直接为本行创造存款,或者吸引企业类客户将主账户放至本行,这也是非标业务相对于债券投资业务的竞争优势体现。而国有银行在非标业务上则相对滞后,在频繁的影子银行活动带动下,股份制银行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存款派生能力也更强,导致股份制银行企业存款增长快于国有大型银行。在储蓄存款方面,竞争更加激烈,股份制银行为了弥补网点的劣势,通过更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引居民存款,分流了大行的存款。
其次,在限制非标方面,《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号文)的出台使得理财投资非标的占比控制在35%以下,目前理财规模增长乏力,因此理财端非标增速显著下降。对于非标的管理不能一蹴而就,非标增速是否会下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综上,银行仍然面临持续的脱媒压力,存款增长差强人意。同时,银行对非标的投资还远没有走到尽头,因此对债券的投资很难出现逆转性的变化。
央行货币政策的新锚
货币政策在2013年下半年的转向,是造成资金紧张和债券熊市的直接因素。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锚定经济增长和通胀,其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增长平稳、防止通胀。2013年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GDP单季增速和CPI始终处于上下限管理的区间中,但是央行还是骤然收紧了流动性。符合逻辑的解释是货币政策确定新锚:敦促机构去杠杆,为实体经济营造调结构、去产能的环境。房地产和地方平台融资需求持续旺盛,使得央行不得不采用总量政策来解决结构性问题。随着机构的多元化和规避手段的丰富化,企业融资早已不仅局限于信贷,在行政措施无力掌控大局的情况下,祭出总量措施似乎也是无奈之举。货币政策和基本面的脱钩,使得以往“经济下行,货币放松”的逻辑不再成立。基本面因素和债市收益率之间缺乏货币政策的引导作用,联动性正在逐渐弱化,机构预期的重塑使得基本面对债券市场的引导作用变得模糊。更重要的是,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依赖性进一步加强,基本面的弹性有限,对债市拐点的预测变得更为困难。
表2 央行累计基础货币净投放(单位:亿元)
途径2013年前11个月2013年上半年2012年2011年2010年
公开市场操作1978-173014380190706825
外汇占款213731319942812562231612
法定存款准备金008000-18000-18000
小计23351 11469 26661 26692 20437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从央行货币投放的数量来看(见表2),2013年下半年的情况甚至略好于上半年;整体来看2013年与2012年相比,虽然投放数量略有下降但是也属于温和的范围内,所以央行对资金利率的收紧主要靠在资金的紧平衡状态下通过价格引导完成。虽然央行在2013年6月罕见地通过公告与市场就流动性情况进行沟通,但是总体上而言,央行操作具有一定的不透明性。在市场资金紧张时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释放的流动性数量都是在事后通过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公开市场操作公告进行披露。
以银行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使得货币政策的总量措施和行政管控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力都非常之大,但两种方式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截然不同。如果采用总量措施收紧货币,比如加息或者提高准备金率,会首先冲击流动性较强的债券和货币市场,对信贷的影响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而如果采用行政措施收紧融资,比如通过信贷额度控制信贷投放,由于直接压缩信贷,反而利好债券和货币市场。但是目前的企业融资不局限于信贷,还有三方买入返售和应收款项类投资等,因此传统的“信贷+货币分析”也应该扩展至“社会融资总量+货币分析”。从2013年的情况看,如果采用“信贷+货币分析”(见图4),可以看到信贷扩张的速度与货币扩张的速度间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并不支持债券走向熊市。但是如果采用“社会融资总量+货币分析”(见图5),可以看出2013年社会融资总量增速持续高于货币增速,与2011年的情况类似,银行资产端的过度膨胀并没有相应负债端的支撑,因此形成了一个紧货币+宽社会融资的组合,债券市场特别是利率债的走熊也就有迹可循了。
图4 信贷+货币分析(单位:%)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研发部
(编辑注:图例“差值”后加“(右轴)”,另两个后加“(左轴)”)
图5 社会融资总量+货币分析(单位:%)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信建投研发部
(编辑注:图例“差值”后加“(右轴)”,另两个后加“(左轴)”)
期待基本面逻辑的回归
综上,对本轮债市熊市的解释就显得比较清晰了。一是银行负债端的改变。在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背景下,更多资金流向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平台等,使得银行新增资金成本显著提升;存款遭到分流,债市可用资金减少。二是银行资产端的改变。银行非标资产和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债券需求受到挤压,从而造成债券供需矛盾加剧,导致一级市场利率抬高,二级市场利率跟随上行。三是银行资产错配严重,蕴藏较大金融风险。央行货币政策锚定控风险,资金市场利率居高不下,恶化投资者心理预期并制约杠杆操作。
那么,何时才能实现向基本面逻辑的回归呢?从央行货币政策看,存在修正的必然。一旦资产错配问题得以纠正,央行货币政策将拾起原来的锚。从国际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看,债券市场短期可能与基本面偏离,但是长期仍然与基本面保持一致。利率市场化必然伴随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短期利率波动加剧,但利率市场化过后波动会收窄。同时,利率市场化对资产价格影响的长期趋势不会在短期集中体现,其短期波动仍由传统的基本面因素主导。利率走势最终要回归到经济增长、通胀和货币政策决定的逻辑框架。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仍是决定利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中信建投证券
责任编辑:廖雯雯 罗邦敏
【读市场的逻辑有感】推荐阅读:
金融体系稳定的逻辑08-17
陈志武金融的逻辑09-15
关于构建合理的税收逻辑11-08
金字塔原理思考的逻辑08-14
金融的逻辑1读后感08-26
关于逻辑学习的感想与建议08-29
提升逻辑思维的训练题09-07
英语作文中的逻辑错误分析06-25
高二物理教案: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07-05
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与方法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