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共15篇)(共15篇)
1.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一
审美教育在大学翻译教学中的必要性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讲,一个合格的译者若要具备必需的审美条件,就应该接受一定的审美教育.另一方面,汉、英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反映在语言上表现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审美教育则有助于译者了解两种语言的审美习惯,在翻译过程中加强审美意识,从而译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审美教育在大学翻译教学中是必要的.
作 者:苗秀艳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刊 名:职业圈英文刊名:OCCUPATIONAL CIRCLE年,卷(期):2007“”(9)分类号:H315关键词:翻译美学 审美教育 翻译教学 审美主体
2.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二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国家新一轮新课程改革中, 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 不仅在传授理性知识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情感, 并且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美育还可构建健康的审美人格, 使学生热爱自然, 珍惜生命,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建立一个新的健康和谐的生存价值观;另一方面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此, 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 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 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 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培养人的形象思维, 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加强生物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对策
2.1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生物以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精妙绝伦为无机世界所无法比拟。大至蓝鲸, 小至病毒, 每一种生物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多个层次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多方面, 无不经大自然这一巨匠精雕细琢, 每时每刻都透射着绚丽的光芒。通过生物教学活动使学生克服对生物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 逐步形成对生物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同时,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其审美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识别生物学美的性质、类型、程度;另外, 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 以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形象性。
2.2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立足生物教学, 可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如通过教室内摆放鲜花, 校园内栽种花草树木, 创造美的环境。观察解剖实验, 规范操作展示协调美。与此同时, 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蛋壳、蝴蝶翅、叶片、花瓣等动植物材料进行科技小制作, 让学生巧妙地组合成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小作品, 充分感受艺术美, 体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的喜悦。也可以利用教师节、国庆节、春节的机会, 让学生制作鲜红、亮绿、金黄的叶脉书签, 再配上生动的祝福语言, 送给教师、亲人和朋友, 激发学生的心灵美。学生创造美的空间是广阔的, 在学校, 在家庭, 在社会都有可以利用的机会。比如可以指导学生栽培一盆花, 种一棵树, 从翻土种植到浇水剪枝, 让学生自己动手, 写观察日记。这样, 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又可以不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2.3运用形象化教学法
生物的形态结构美是自然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素材, 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些素材进行形象化教学, 即通过生物美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其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一是形象的感知, 在教学中要多采用现场教学和实物教学, 通过感官协同活动感知形成美的表象;二是形象的储存, 表象是以图像和语言的双重编码储存的, 教学要注意将形象与语言结合起来, 促进表象的概括化和表象向概念思维过渡;三是形象的再现,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物学语言来激活学生储存的表象, 使生物美的抽象与表象统一起来, 并能运用储存的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美的联想。通过适当的联想, 生物美的形象会得到升华, 形成人与生物间的亲和关系, 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2.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仅就美育而言, 单在课堂中进行还远远不够, 课外活动为美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大自然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 所以我们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接近大自然。例如组织生物夏令营, 聆听鸟语, 观察各种花木的色彩层次, 采集标本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才能, 接受大自然美的熏陶,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 美学教育是学校的一项很重要的教育目的和内容。它不仅仅是关于美的教育, 通过审美教育, 同学们可以更热爱祖国, 热爱学习, 热爱身边的人和事, 热爱生活, 关注大自然, 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念, 积极地保护美的事物的意识。
摘要:生物科学是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 处处体现着生命的美。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渗透美育, 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以美求真, 以美激情, 以美育人,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让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美学素养。主要介绍了生物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着重阐述了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
关键词:生物教学,审美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邱明正.审美心理学[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2]张尚智.浅谈中师生生物教学中的美育途径[J].生物学通报, 1997.
3.浅析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三
关键词:大学语文;审美教育;审美教育途径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正逐步从重智育轻德育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校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趁此重任,不断探索創新。
诚然,语文教学从古代的八股举士私塾教育发展至今,已不仅仅被看做是交际工具。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中一门公共必修课,更注重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完美人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要将审美教育贯穿于大学语文教学当中。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要意义
18世纪,美学从哲学中划分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德国。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也随之提出。审美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重视审美教育是由其课程教学目标所决定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旨在深化智育、德育的基础上,突出语文美育的重要作用。
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品格的完善、人格的健全都贯穿在人文教育当中,这需要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德国著名古典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明确提到“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也就是说,人性的发展和提升必须要经过审美的中间过程。
二、如何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通过诵读中外经典名作,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作为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教程中汇集了诗、词、散文、小说等各类中外经典名篇,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文化韵味和作者的思想品格特质,提升自身审美分析能力。朗读、听名家诵读,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感,唤起学生的形象感、想象力,感受作品意境美。跟随着朗读者的思路,受到感染,陶冶性情,进而产生共鸣,自觉接受审美教育,并且这种教育的感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如:听《雨巷》是一种享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初读,“悠长”
“悠长”,像叹息一样,抒发哀怨,反复手法的运用巧妙来长了诗歌的内在情感。再读,理解意境,这首诗有四个层层递进的意象,第一是“姑娘”——她的感情百感交集;第二是“丁香花”——美丽、愁怨、哀婉的代名词;第三是“油纸伞”——本身具有复古、神秘、朦胧的特点;第四是“雨巷”——幽深、寂静多层意象组合创造出了优美意境。三读,深入体会,把握主旨,诗歌本身情感的这种不确定性也就造成了读者各样个性化的解读。
2.直观感受,激发审美情感。
语文教学的美育过程是凭借着情感性的语言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感知形象描绘的语言,还体验着议论抒情语言,从而激发审美情感。
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象性。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目的,可以结合教材特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以图画或者实物等艺术形象,引起学生的直观感应。图像或实物提供了一种与某种审美情感或内心生活在感性结构上的相同形式,它不单单是一种模仿或者再现,而是将这些情感样式、节奏完整地呈现出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效果,直观效应将产生更好的审美教育效果。审美教育活动就在这种学习迁移中实现。
3.实践主体自觉创造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审美教育是一种自我美育,无论自身所处的家庭生活、社会活动提供的美育条件怎样,最终都要经历自觉的审美活动来获得美得感受。
大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段学习的历程,具备了较高文化的修养,应该有自己喜欢并能参与的文学创造活动,比如,创作诗歌、绘画书法、朗诵等等。审美创造是更加深入的审美活动,每一次审美实践都能获得审美经验,而这审美经验在不断加深着审美修养的积淀。
总之,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在借助经典文学作品本身高尚的思想境界以及语言文字美得基础之上,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自觉地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健全自身的高尚人格。
参考文献:
[1]仇春霖.大学美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邢建昌,姜文振.美学[M].昆仑出版社,2004.
4.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四
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感教育的地位已大大提升,而人文情感教育本身注重的是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认知,调动他们的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情感,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初中语文新教材选编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审美功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语文的工具性逐步退位,每一篇美文恰似一股股清泉,注入学生干涸的心,浇灌着学生心田中美的花朵,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营养。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张扬审美情感教育。那么,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在阅读分析中鉴赏美
从审美的角度看,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各种美的形象,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材中所选文章的语言、形象和意境来唤起学生对美的认知,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在选文中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每一篇作品的优美语言,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美,获得美的享受。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为例,这段景物描写,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美丽诱人。这里色美,音美,味也美。你看:那“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黄”色的菜花还有“黄”蜂,美得耀人眼;你听:那“鸣蝉”在长吟,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简直是天籁齐鸣;那“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更是撩人心,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而那“肥胖”的黄蜂,“臃肿”的何首乌根,更是作者从儿童的特有感受中观察得到的。读这段文字,我们不得不佩服大文豪的神笔。那些静景、动景,那些植物、动物,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活灵活现,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作者之所以能写得如此成功,就是因为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美的特点。而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在感受语言美这一特点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获得了美的享受。
2.抓住美的形象。美的形象在语文教材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美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些典型形象的美的分析,启发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并受到美的教育和鼓舞。如魏巍《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这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蔡老师温柔善良,美丽正直,她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对于她所教的弱小的孩子,她能从各方面帮助他们排除痛苦或悲伤,对孩子们是假打真爱,所以孩子们爱她。同时,作为老师,她除了教给孩子们知识以外,还善于发现他们思想上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和孩子们沟通,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们来说,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她深爱学生,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这样的教师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美,甚至模仿蔡老师做一个心灵美的人。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范例。
3.抓住美的意境。优美的意境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让你醉在其中,忘掉一切烦恼。如《滁州西涧》,整首诗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幽草是翠绿色的,黄鹂是嫩黄色的,春潮是灰白色的。阅读这首诗,读者不仅能体味诗人语言的优美,还能在优美的语言里找到绚丽的美景,说它是诗中有画,一点都不夸张。这些色彩艳丽的景物,是诗人无声的语言,是诗人心声的表露。诗人的情感与这些景物交融在一起。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是情语。”诗中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黄鹂,还是春潮急雨、荒郊野渡,都构成一片萧疏淡远的自然之景。虽是字字景语,实则字字情语;虽是字字不离眼前之景物,实则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这种心境是一种剔除尘世烦扰、无所奢求的悠闲和淡泊,是一种恬淡闲适的意境。学习此文,学生在欣赏美的意境的同时,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二、在听、读中感悟美
语文教学中,很多审美对象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所以教材中所选课文就成为学生听、看、读的首选材料,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舍近求远,忽略了课本中的美文。
1.要激发美的情趣。语文的美要靠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对于相同的文字和语言,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情境,创设出教师和学生产生共鸣的审美体验,进而激发美的情趣。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的美读来实现。“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其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听读都是关键。如教授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师范读时,可以配以轻音乐,学生听读。通读全文之后,读者会不由自主地被作者那强烈真挚的喜春,赞春之情所感染,进而沉浸其中,充分享受那份能涤荡人灵魂的美感。你听,“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那轻快的语言,优美的词句,那一个又一个比喻,拟人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听起来婉转动听,和谐惬意。读这些文字,我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春天来临时的美丽画面,这些文字和语言真真切切地激发了我们美的情趣。
2.要获得美的情感。美的情趣被激发出来之后,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听、读中获得美的情感。情感是美感的重要特征,我们初中教材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国情等等。要使学生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关键的还是情感的引导和诱发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里,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仍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我们来看那幅“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整齐的对偶排比句式,简洁明快的语言,鲜花竞相开放的美丽图画,读起来真的是抑扬顿挫,让人读后唇齿留香。这篇散文,看起来都是画,读出来却都是诗。那简直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其真;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通过朗读,结合联想和想象,品评作品的韵味美,会让我们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美的效果。
三、在写作训练中创造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欣赏我们生活中一切的美好事物,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凝炼学生的品格,创造出更美的生活。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创造美的自我,塑造美的灵魂。在作文写作之前的指导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和选材之外,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审美方面的指导。前面我们提到了学生在阅读分析中可以鉴赏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内的写作训练,适当地进行课外的延深拓展写作。比如,学完“童话”体裁作品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写“童话”类作文。写作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幻想中触发审美想象,从而创造美。初中学生正处于豆蔻年华,他们都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拟人化、拟物化、科学幻想化等形式,编写童话故事,促使他们再现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按照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话世界。除此之外,可以设计改写,续写课文结尾,还可以让学生写随笔,记录身边美的景物、美的事情、美的人物,感受美,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得到美的教育。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更能创造美。
5.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五
刘莹 綦江县郭扶小学
【内容提要】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这些美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感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即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思想,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 的本质区别,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贾宝玉、林黛玉惋惜。窦娥的冤情、鲁宾逊的坚毅、祥林嫂的不幸、堂吉诃德的可笑、于连的可悲等这些不朽的文学形象,曾无数次地震撼着读者。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引发审美体验,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黄静辉《略谈“情感熏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美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中得到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并能够将之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从教学角度出发,施教者即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教材文本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亮点
1、发现和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缺少语言的表达,即便构思再新、立意再深,也成不了一篇好文章。
朴素自然之美。语言的朴素美,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加工,但又不能夸饰堆砌,而是来自生活,出自肺腑,朴素自然。如鲁迅在《秋夜》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平淡,却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清新流畅之美。清新的语言,如春风拂面,爽心怡人。像王维的诗清新而又空寂,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而又自然,冰心的文章清新而又明丽等等,让我们体会到阅读的清新和流畅。
委婉含蓄之美。要让文章意蕴深邃,就须含蓄的表达,寄寓言外。如李白离开长安时,壮志未酬,当他独坐敬亭山,品味幽秀的风景,不禁感慨万千,脱口而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怀才不遇的寂寞情怀只能向敬亭山倾诉。
音韵和谐之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以上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短短四句话,竟使用了七个叠音字、四个比喻、两句比拟,再加上长短句的交错排列,平仄的巧妙相间,便有一种节奏起伏,读来有音调和谐的美感体验。
2、发现和挖掘作品的结构美
文学作品在结构布局上讲究的是把语言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因此,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必须具备美的准则。
整齐对称之美。中国传统美讲究整齐对称。如鲁迅的《药》,全文以药作为作品的中轴,以双线为结构,平行舒展,其中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方人物分居中轴的各边,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三角形,均衡对称,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作品鲜明的主题。
错综参差之美。整齐对称虽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但有时有意破坏对称均衡,同样可以产生美的感受。如秦牧在《土地》一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纵横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出一个个土地的传说与故事,古今中外,纵横交错,而不显混乱,在参差中激发起读者的无穷情思。无怪乎美学家荷加斯认为,错杂也产生美。
金线串珠之美。作家秦牧曾说:“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空山新雨的景色特征及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不管是静态(明月松间照),还是动态(清泉石上流),都似一粒粒的珍珠,熠熠闪光,经“王孙自可留”的金线一串,凸显幽静恬美的意境。
曲径通幽之美。文学作品采用曲径通幽的结构既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又能使文章深寓意蕴、耐人寻味。看吴伯萧的《难老泉》,作者并直入主题,而是从山西概 况写到省会太原,再从太原写到晋祠才收缩到“难老泉”,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多字,好容易才写到主题,却又蜻蜓点水,写起“桐叶封弟”等传说,把“难老泉”像远景一样推向深处,曲折优美、意蕴无穷。
3、发现和挖掘作者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文学作品的风格实质是作家的风貌、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我们阅读作品时,就应细细品味作家自我形象的人格美。如古代作家:屈原的志洁孤芳、李白的傲岸狂放、文天祥的孤胆相照,历来为文人所称道。现代作家:像鲁迅的金刚怒目、魏巍的豪放激越、孙犁的淳美乐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环节。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如诵读《山中访友》,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导学生找出想象奇特的段落和句子来品析。又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 》、《在山那边》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2、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入选课本的散文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而这幅画面又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3、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言就其总体作用而言可以分为认识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 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4、创设氛围,开发美点。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它需要其他各个系统的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为审美教育创造条件。
首先在任课教师方面,应该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这就是创造性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并能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其次还要重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校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演讲团,举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学校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制作一些配合教学的录象、录音等课件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总而言之,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审美磁场”,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的美育文化氛围。
要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美化课堂教学,并且从我们自身做起。只有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才能轻松地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美的教育效果。
1、语言之美。教学语言应做到简洁而有条理,并随着课文内容、作品风格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教优美的散文、诗歌时,老师的语言应文采飞扬、吐珠泻玉,议论文时爽朗明快、朴实稳重。当然,我们也可采用独特的个性化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清新秀雅。总之,以学生接受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结构之美。课堂结构,应力避千课一面。心理学的实践表明,改变旧有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因此,语文老师,在一个阶段教学之后,要汪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不过,如今日一变,明日一改,学生不得要领,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3、板书之美。好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设计不仅要做到紧扣教材,突出中心,简明扼要,而且还应美观大方,整齐对称,给人以舒适悦目的感官享受。
二、受教育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
1、理解感悟、再现生活之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如《雨中登泰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攀登进取的精神;《长江三峡》表现了作者感受大自然的伟力和壮观;《雄关赋》蕴含着作家的坚定信念“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同时我们可借助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再创造,达到审美教育。笔者在讲授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时,一般以”导游者“的身份出场子,通过朗读、讨论、主板等教学步骤、满怀热情地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去体会作者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倾注的情感,所蕴含的寓意,启发学生从最平常的一沟一壑、一树一石,去领略造化的神工,感受人类的伟大创造;再通过说家乡,写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情感,来达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品味赏析、表现生活之美。让学生学会用一定的形式去表现美好的生活。怎样表现呢?如听《春》一课时,执教者让学生关注“春天的脚步近了”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及对未来生活的欣喜;又如 听《白杨礼赞》时,老师让学生感受作者用“挺直的白杨树”象征抗日战线上不屈战士,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充满信心。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执教者重点讲解这些方法,讲练结合,同时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力,让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付诸笔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拓宽视野、创造生活之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教育。学生不但要学好课本知识,还得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积极性,就会自觉地阅读各类书籍,自身的审美素质在不经意间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对那些毁林砍树,废水污染河面等糟蹋自然美的现象,就会产生痛恨的情绪,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他们就会以大自然主人的眼光和胸襟,自觉地去保护自然美,创造自然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又关涉着人的心理、想象、艺术修养与情趣修养,必将完善和扩大以往语文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 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倡导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审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6.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六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素质教育的难以实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改进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阐述了语文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育 美育教育 中学语文
中国语文教学在经历了近3000年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具备了完备的内容和形式。然而,时至今日,语文教学在目标和方法上越来越显示出其游离性和陈旧性。于是,教学质量滑坡,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了几十年语文,字都写不好”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语文美育的理论准备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
一、中学语文课程中的美育问题
1、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所谓的语文美育,只是抓住课文中的某些词句,刻意同美学概念挂钩,形成教材分析加美学术语的套路,实际上课内容与美学概念仍是未能完整结合的两张皮。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育,甚至会因为重形式而无法落实语文内容的教学。这样的美育,并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部分老师之所以能把语文课同美育较好地结合起来,往往得力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或者是自己独创性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课充满诗意,氛围活跃,能收到“陶冶情操、启发智慧、传授知识”的综合效益,但其实践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缺少自觉性、主动性,也缺乏推广性。他们创造的宝贵经验,并不能让其他教师也同样获益。因此,加强理论研究,构建一个完整的语文美育理论框架已是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
2、构建语文美育的新框架时,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语文美育的性质。美育不是语文教学的附属或者点缀,也不仅仅是为了进行情感陶冶。从根本意义上说,语文美育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而美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式。
3、教师自身审美素养不高是制约语文美育的瓶颈。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更加具有艺术特性。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主导者,应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和独创冲动。同时,教师自己应更多地在课堂上实施创造性教学参与到课堂艺术的设计中来。这需要教师既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的脉络结构,同时又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和板书,投入教学,引导学生。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
1、开发课本中的美育资源
中学课本中有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在作家的感性审美之中,融注了个体对世界的领悟和感知,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个人独特性。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去感悟其中潜藏的“情语”,从而进入文本境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教师应尽量挖掘作品中蕴含的美,用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受到美让人产生联想,从而达到情感上的美感愉悦,还有很多的诗词,反映了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可以让学在其中,去分辨是非,体验道德之美。
2、促发联想,引导学生鉴赏美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一方面要诉诸形象,另一方面则必须诉诸感情。刘勰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认为文章必须借助艺术形象,才能感染读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情感与审美的愉悦,并同时获得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为此,在讲解分析中,必须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并有意识地将自身的审美经验与之相互联系,积淀审美财富,成为他们一生享之不尽的宝藏。
3、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审美创造力
作文教学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教师通过课程教学,会给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许多写作范本,而学生的作文创作,是范本实践的重要基地。学生能学会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社会、人生之美。这一全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辨别社会和人生、如何审视真善美和假恶丑,也就培养了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以防学生跨入审美误区。
三、中学语文教育中美育的积极意义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
美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审美化教学一改过去呆板,平淡乏味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动之以情”的美感熏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语文审美化教学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审美情感交流,通过物我融合,移情和认同,使审美主体与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的艺术形象产生共鸣,可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2.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智能发展的重要内容,语文审美化教学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大有裨益。教学中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与创造,是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无论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景的描绘,还是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阅读,都需要通过形象思维体味其中的意境,领略其中的乐趣,把握其中的主旨,获取美的享受,扩展了形象思维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以焕发着真善美光辉的美的事物为生动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通过形象生动的美的事物,美的语言,美的节奏,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提高审美鉴赏力,能分清美丑,识别美的性质、类型及程度,得到韵味无穷的审美享受,最终落实到表现美、创造美的社会践,进一步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语文审美创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力。
4.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当今社会需要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试教育的苦果引发了教育界对美育的反思,而美育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是未来各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化教学,能切实改变以往单调僵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师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模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语文素质教育论》,马国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周庆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7.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七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的特点除了工具性外, 还具有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必然比其他学科更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清新优美。因此, 新课标要求把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审美教育谈谈做法和体会。
一、要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美, 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如何在平面的语文教材中, 在无声、无形、无景的字里行间让学生体会到美的存在, 认识到美的形态, 欣赏到美的魅力, 受到美的教育呢?要注重对学生感知美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要传授美学的基本知识。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美学学习, 温故美育理论, 提高美育教学技能;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习美学知识, 明确什么是美, 为什么美, 什么是审美, 如果学生连什么是美都不知道, 那么何谈审美能力的提高呢?只有把这些基本的审美知识弄清楚了, 才能为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要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对照课文, 敏锐捕捉语文作品中的美学因素。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手段,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教师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实际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来发现、感知和体验作品内在的美学因素, 逐步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 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教师要善于挖掘、总结和展示课文中的美学因素。美学理论将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对于中学生来说, 由于涉世不深又缺少生活经验, 他们的审美观大多仍处在初级阶段, 获得的美感仅是一种直觉。因此, 教师应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作品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手段, 如朗读、赏析课文、意境创建、实践活动等, 帮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学“亮点”, 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使学生体验到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情怀和美的品德。
4.审美教育要有重点。审美教育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 教师应广泛利用教材资源, 在一些写景抒情的课程中突出美学教育, 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做感知和品赏美的过程。
二、要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审美联想及想象能力
审美就其心理学意义而言, 是人们调动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形式感受审美对象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联想侧重与多个信息的横的联系, 是想象的初级形式。想象侧重与一个信息或多个信息纵的深入联系, 是联想的高级阶段, 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充分体现。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语文学习中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及提问时, 恰当地融入学生个性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 启发学生进行“勾连”、“嫁接”、“回忆和联系”。
2.积极创设情境, 丰富联想和想象意境。教师应根据课文, 通过朗读、提问、多媒体演示等方法, 激发学生的审美联想和想象。如李镇西老师在上《世间最美的坟墓》这课时, 就通过提问, 使学生的联想与教师产生了共鸣, 让学生从托尔斯泰平凡的墓地中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 同时辅以图片, 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使他们的思维超出了课文本身的范畴, 进一步扩展升华到对物质和精神两重层面的审美,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
3.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 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 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和景, 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 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 使学生扩展联想, 得到想象的实践锻炼。
4.立足课文, 适当外延, 加强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锻炼。语文教材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部分课文距离现在年代较久远, 或涉及学生不熟悉的领域, 教师需要适时适量地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或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选读课外书籍, 开展讨论与学习成果交流, 帮助他们多角度地理解文本, 多方面、多层次地感知、联想、想象教材中美的因素, 增加审美情趣。
三、要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 有的歌咏平凡, 有的歌颂善良, 有的歌颂纯真, 有的鞭笞丑恶, 有的鞭笞好妄, 有的鞭扯落后, 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 读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幽情, 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 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 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 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 体会作者感慨今昔, 由物及人, 由人及己, 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 由此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尽相同, 因此, 教师对于学生自己的鉴赏评析观点应该充分肯定, 淡化鉴赏的权威, 不能只用一个模式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 展开自由讨论, 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个性,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创造审美思维, 加深对美的理解。
当然, 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联想、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 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了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时, 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进行联想和想象, 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展示的意义, 明确美的情感蕴含的理性。使感知、联想、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有效结合起来, 产生愉快的、有益的审美体验。在这种状态中, 不仅学生的审美认知和能力得到发展, 而且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也得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第1版) .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第1版) .
[3]张聪根.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初探.学苑教育, 2011 (24) .
[4]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王娴雅.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阅读与鉴赏, 中旬, 2011 (8) .
8.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学名著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66-02
引言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的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以及德育等,在审美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却严重不足,导致学生阅读学习的效率有限。新课改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能够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本文就如何加强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进行了简要分析。
1.心灵美教育
审美教育包含着众多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心灵美的教育。心灵美与德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主要指的是让学生能够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一致,通过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心灵美的教育。高中语文文学名著当中不乏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中有的是正面的人物,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林教头等;同时,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中也不乏鲜明的反派人物,如秦桧、陈友谅等。无论是正面人物形象还是反面人物形象,教师只要能够合理对学生进行心灵教育,即可让学生学会欣赏正面人物的心灵美,从而获得自身的心灵发展。
2.意境美教育
意境美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指的是通过对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中的语句描写来体会其中的意境。意境美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另一方面是通过想象幻化出来的意境。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主观上的意境必然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稍加想象和修饰得出的。因此也就是说,在意境美的教育中,教师应该从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着手,让学生通过合理的现象,而感受文章的唯美意境。例如,《红楼梦》中的意境美可以说是对当时社会的客观写照,但是也可以说是对清朝社会和贾府风云的想象和幻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意境进行具体的感受,尤其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诗句进行大胆的联想,以更好的理解《红楼梦》的精髓。
3.语言美教育
语言艺术是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中,无论是对情节的描述、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景物的描写,均需要作者能够运用良好的语言艺术进行描述。所谓语言的“传神”就在于读者可以通过作者的文字叙述来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情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还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使用的把握,对语文驾驭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让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同时能够明白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并积极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中不乏语言优美、传神的语句和著作,如《老人与海》中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等。这些诗句中的语言使用十分精准,能够将诗人的内心情怀表达无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教育。
4.构思美教育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中不乏精心的情节构思,这些构思的美妙之处不仅在于能够使全文上下融会贯通,还具有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等多种作用。当然,最重要的是,构思的美在于能够通过故事情节的构思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构思的美对作者本身的语言功底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只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精确的语言表达才能够做到这些方面。高中学生学习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构思的美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中学习到更多构思方面的内容。例如,《项链》是外国有名的文学著作,莫泊桑在文章的构思十分巧妙,读者直到文章最后才指出马蒂尔德借的那款项链实际上并不值钱,但是马蒂尔德却为自己的虚荣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样的构思出人意料却又在清理之中,对读者有深刻的反省作用,值得学生学习。
5.整体美教育
整体美要求的是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采用将文章分解开来,让学生从细节部分或者分段落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把握。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等教育内容,但是在这些分散的教育后,教师还需要对文章进行和整体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加完整的理解作品。例如,高中语言教师在讲解完整篇文章后可以让学生练习上下文,找出文章构思的主线,让学生探讨文章前后的一致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更加全面的加强对著作的理解。
6.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包含着心灵美教育、意境美教育、语言美教育、构思美教育以及整体美教育等内容,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坚持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阅读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作者简介:
9.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九
姓名:杨茜
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中心小学
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随着幼儿审美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笔者通过在实践中对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不断探索与总结,结合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舞蹈审美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幼儿舞蹈;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在学前教育中,作为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舞蹈极具艺术审美的传达着人们思想。在音乐、节奏、灯光、道具、服装等的衬托下,舞蹈尽显其无法阻挡的魅力。在这样美好的情形下,幼儿的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自山翱翔,舞蹈以其自身的灵动、鲜活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悄无声息的让幼儿受到审美教育与美的熏陶。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感受,探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
一、幼儿舞蹈审美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幼儿舞蹈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的关注与重视,但在舞蹈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首先,对幼儿舞蹈审美教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和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舞蹈只是幼儿为适应社会和更好的发展自我而需掌握的一种技能;其次,审美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不能够以益智为出发点去开展,不然则容易忽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忽略了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培养,而不注重幼儿的审美感受,这是一些幼儿舞蹈教育中的错误倾向。此外,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过于注重作品自身的涵义的传授与挖掘,不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注重知识的逻辑关系,不注重幼儿的接受能力;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些都让幼儿舞蹈教育成为轻视过程,看重结果的教育,违背了幼儿舞蹈教育的初衷。
二、幼儿审美感受的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的审美感受是指幼儿被周围环境或生活中美的事物为或艺术品所吸引,从感受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表现能力。幼儿的这种审美感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到的情感表现性,这种情感表现性并不是对象客体自身所具有的,而是幼儿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中,对象的形式特点与幼儿的情感达到交融时心理所产生的情感对应物。审美感受的另一含义是指欣赏主体在欣赏过程中达到一种审美愉悦。这种愉悦是他们把自己情感、意志、思想等投射到文本上的结果。
幼儿审美感受到这一特点要求我们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终极目标。
三、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1、保护幼儿喜爱舞蹈的天性,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研究表明,人类在胎儿期时就会随着音乐翻动身体。学前期的幼儿对舞蹈有着更加强烈的兴趣和欲望,他们会随着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舞动出不同风格的舞蹈,他们手舞足蹈,能准确的把握节奏的快慢,并能及时调整动作,在迥然不同的音乐间转变动作,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舞蹈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此基础上去激发他们的舞蹈天赋和对舞蹈的兴趣。
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在面对《开门红》这种难度较大的手帕舞教学时,可在教完转手帕的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多次播放该音乐,让孩子双手拿手帕自由舞动。每播放一遍音乐,教师可从所有孩子的动作中挑选出能较好表达音乐的几个动作与幼儿一起商量对其稍加修饰,以使其适应全班幼儿的水平。以此种方法完成整个舞蹈动作的编排。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变换队形、交流感情,使幼儿自由大胆的表达《开门红》热闹、欢快的气氛。从幼儿而来的舞蹈更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不仅激发了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幼儿在轻松、愉悦、自由的气氛中尽情的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
2、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注重审美教育过程,关注幼儿的情感交流
幼儿舞蹈教育中的审美教育重在情感的交流与熏陶。为此,教师应当为幼儿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让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一些游戏、交流、表演的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美的熏陶。若不注重过程,而只注重结果,过多的去强调技能的训练,则可能会让幼儿感到索然无味。
如:幼儿日常在学习较为规范的考级舞蹈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对其进行适当改编,加大幼儿在舞蹈时的合作与交流,增加其乐趣性和表演性,使舞蹈更具情感色彩。引导幼儿在舞蹈中体会一种和谐、愉快的伙伴关系,并在舞蹈中体会与小伙伴合作所带来的神奇的、美好的表达效果。
3、在舞蹈中渗透民族民间舞蹈,挖掘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审美价值 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传承民族文化,而且成为了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独特审美风格的平台。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与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的交互作用下,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间的生活区域有着较大的差异,民族舞蹈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典型的汉族秧歌就可以按地域的不同分为三种:东北、陕北、山东秧歌。东北秧歌表现出人们豪放的性格,以转手腕、扭腰、高抬腿等大幅度的动作著称,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人们的喜怒哀乐。陕北秧歌则以长调映衬,场面宏大、快节奏等方式展现。抖动头部、甩动臂膀、扭动胯部、眼部活动较多。山东秧歌主要以性别来分类,男女的舞蹈动作具有不同的风格。例如:男子主要展示粗犷、阳刚的豪放舞蹈;女子主要以温婉、柔韧的细腻舞蹈姿势著称。各种民族舞蹈的服饰和妆容不尽相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审美欲望。引导幼儿欣赏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饰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民族舞蹈动作性较强,展示不同民族的舞蹈,开阔儿童的视野,有助于儿童积累审美经验,从而提供更多的模仿素材。例如:“踮脚”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典型的动作,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激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舞蹈从劳动中来、从生活中来,表达了当地的生活特色和风俗文化。引导幼儿接触不同的民族舞蹈,不仅可以使幼儿了解、感受并表达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开阔眼界促进其个性发展,还可以熏陶幼儿的爱国情怀。
4、在舞蹈教学中适当渗透体育舞蹈
拉丁舞作为国际公认的舞蹈之一有其独特的魅力,拉丁舞以夸张多彩的服饰和妆容为美。拉丁舞不同于民族舞,它更偏重于舞者的力量美。幼儿在四岁以上即可学习拉丁舞,将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拉丁舞以双人舞为主,舞蹈动作规范细致,可充分的满足幼儿的模仿欲。拉丁舞中五个舞种风格各异,独具特色。其中,伦巴舞:舞曲节奏为4/4拍,步伐曼妙、缠绵,讲究身体姿态、舞态柔媚、步伐婀娜款摆,以身体的延展为美;恰恰舞:舞曲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步频较快、诙谐风趣;牛仔舞:舞步敏捷、跳跃、舞姿轻松、热情、欢快,是一种节奏快耗体力的物种;桑巴舞:舞姿活泼动人,动作摇曳粗狂、起伏强烈、舞步奔放、敏捷、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斗牛舞:斗牛的舞蹈动作中,男伴是模仿斗牛士,而女伴则象征着斗牛士手中的篷。因此,男士必须保持一种强壮英武的姿态。舞者舞姿雄壮威武、刚劲有力、舞步奔突进发,表现出男子强壮英武和豪迈昂扬的气概。
专业拉丁舞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较高,能很好地避免和矫正孩子弯腰驼背及喜欢抓耳挠腮等一些不良习惯。拉丁舞音乐欢快激昂,除了对孩子有很好地塑形效果外还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拉丁舞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形式多样的比赛项目,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拉丁舞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培养孩子对形体美的理解和表达;还体现在孩子对拉丁舞音乐、服饰妆容、以及对各个舞种背后文化的理解和欣赏;除此之外,笔者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发现,不少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孩子在学习了拉丁舞后,性格逐渐变得开朗活泼,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可见,拉丁舞对孩子性格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这也正体现了审美教育的最终教育目的,即产生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
四、结语
幼儿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使幼儿在学习中得到个性的发展。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使幼儿树立美的观念,引导幼儿学会理解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促进幼儿完美个性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0.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 篇十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审美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还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审美教学方面下一番功夫,积极探究高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来促进审美教育的成功展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方法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千万次的精挑细选选择出来的优质文章,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多样的表达手段,处处都体现着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这些美,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感知语境,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下面我将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一、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而诵读课文是让学生体验文章情感美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有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对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追求课程的进度,把课堂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讲解新课上,只给学生留出短短的几分钟进行朗读,这在压制学生朗读激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美教育的推进。因此,教师在教读课文时,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读中增加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在读中对文章思想有所感悟。例如我在讲解《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课文,去深刻体会中朝人民之间用献血凝成的友谊。小金花、大娘、大嫂、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体现着真、善、美,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人物的形象,领会两国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二、奇思妙想创造美
创造美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去表达美,才是创新教育、主动精神的体现。想象是创造的基石,如果学生能够由课文展开联想,再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就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进一步领会文章中蕴含的的文学艺术。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天真好动,想象力丰富,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总是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美,还应该适当的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大力提倡学生创造美,这不仅能够提高审美教育的有效性,还迎合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在播放课件朗诵的同时,我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天空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月光洒在地上仿佛是一层白霜,李白望着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来家乡,想到自己一人漂泊在外,忍不住留下了眼泪,诗中虽然并未描写流泪这一片段,但学生通过发挥想象,使诗人的形象表现的更加饱满,深刻体会到了使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无比思念。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
多媒体设备可以通过线条、形状、色彩、声音、图片等外在形式,形象、直观的再现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深切的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美丽。因此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课文情境,提高学生审美感官的灵敏度和活跃性。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就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首先我让学生闭目倾听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生动、优美的语言仿佛真的把学生带到了西沙群岛;接着我又为学生展示了一组西沙群岛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景色,在学生观赏的同时,我结合文章内容对其进行讲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五彩斑斓的珊瑚,海水中嬉戏的鱼群,海滩上五颜六色的贝壳以及周围茂密的树林,这就是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一张张美丽的图片为课堂营造出一种美的氛围,既增加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更让学生享受到了审美愉悦,可以说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运用对比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正一反两种人物或事物形象,教师应该抓住两者间的不同,让学生正确区分美与丑,并通过对比进一步放大美,突出文章的重点。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时,我就将小柳树的傲慢自私与枣树的宽和待人相比较,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处与短处,懂得做人要谦虚的道理。在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我也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将爱炫耀自己美丽的公鸡与乐于助人的啄木鸟相比较,看谁更美。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探索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切实落实审美教育的展开,为学生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英.《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术期刊,2014年50期
11.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十一
關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途径
G623.2
语文学科是美育和德育完美结合的学科,现行语文教材是知识的万花筒,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又能潜移默化的受到美育的教育和塑造。语文教材内容涉及的面很广,有的是的描写祖国山河的壮美景象,有的是借助美丽的人文景观来赞美祖国的繁荣富强,还有的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描绘,展示普通人物的美好品质,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等。这些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发现美或展示美,或者是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教师应该使用合适的美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笔者从以下几点来倡导提高开展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一、启发形象思维,激发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与美学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它包含着美学中的各种方向,如自然的、艺术以及社会美学等。现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大都选自名家名作,汇集古今趣事以及外国经典,涵盖自然人文景观、人物性格分析和形象刻画,社会视角评价等,以其优美的语句、丰富的表现手法以及精美的修辞,让人感受到教材内容的美。以上所说的都是美育教育很好的素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审美意识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即发达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以形象思维为首先启发的对象,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欣赏的过程中使感官受到刺激,形成最终的审美观念。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善于联想,让学生大胆想象作者想要描述的场景,激发审美的情趣。在感受和欣赏美德过程中,提高感受美和欣赏美得能力,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欣赏的过程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这是用不一样的心态在学习。
二、引导展开想象,提高审美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比较差,再加上生活阅历不丰富,因此缺乏对身边事物的鉴赏能力。因此当在课文中遇到某些场景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的施展,即现象的方法。使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体现的美感。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的实际特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点,引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而不是不找边际的空想或幻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笔者在讲到《小鹿的玫瑰花》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的判断小鹿的玫瑰花栽的是否值得,我让学生扮演各种见过小鹿种植玫瑰花行为的动物:“很多小动物纷至沓来,都看到了小鹿种植的玫瑰花,也都闻到了花香,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些小动物,你应该对小鹿说些什么?”我通过这种将心比心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现象,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来表达,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起来,课堂气氛瞬间被调动了起来。有个同学扮演小蜜蜂,说:“小鹿,你栽的玫瑰花上的花蜜,真甜!”有位同学扮演小兔子,说:“小鹿,我把你栽的玫瑰花戴在头上,别人说我是这里最靓丽的小兔子。”这些回答已经告诉了大家“小鹿的玫瑰花栽的到底值不值”的答案。这里不需要教师不厌其烦的讲授,而是通过学生自由的想象,深切体会到小鹿的行为带来的分享效应。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认识到与人分享品质的内在美。
三、结合电教手段,营造审美氛围
在信息技术普及全球的今天,电教手段和语文课堂的完美融合,无疑为小学语文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方便而又实用的平台。现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比较注重对美德欣赏,包括自然、社会以及艺术方面的具有美德价值的事物,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材。小学生是具有美德意识的,但是它们对事物关注的时间较短。所以,紧靠教师的说教和在黑板上的板书,是无法保证学生对事物保持长时间关注的,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体会和理解。如果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情境,就能够引导学生去体会美,锻炼审美认知。这里不妨可以使用电教手段,如多媒体等,通过播放吸引人的歌曲,或者是展示美丽的图片和视频,就能够瞬间引导孩子进入到预设的情境中,不仅使学生无形的感受到每,还有利于为课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作铺垫。电教手段能够做到图文并茂,为展示课文的内容提供直观化的效果,特别是PPT所展示的异彩纷呈的画面,形象化的效果,以及立体壮观的景象,能够最大程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审美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善于使用电教手段,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审美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美就在他们身边,只需要精心的去领悟,去捕捉。
四、鼓励动手实践,调动审美创作
审美创作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关于审美的创作可以在教学环节中体现,我们小学经常出现的看图说话,其实就是典型的审美创作,其次还有给故事续写结尾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审美能力的体现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提倡同学之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集思广益,也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利用余温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创作方面的天赋和特长,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成就感。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仅更有利于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和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内在美,学会欣赏和创造美德事物。
结语
如果把墨香飘逸的语文教材比喻成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跋涉攀登。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 奠定扎实的美学基础知识,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田兆胜.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2.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二
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
语文教学中, 朗读是一个传统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 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最早的文学“发乎情”, 需要“歌之咏之”, 就深刻说明了美可以通过听觉来感知。在朗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真实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语调是语音的高低、轻重、缓急问题, 语气是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分别问题。准确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 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例如《听潮》描绘的落潮图:“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 轻轻的, 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大小的岛屿拥抱着, 偎依着, 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 也像要睡了。”读这些句子, 语音要轻柔, 语调要低沉而舒缓, 从而使学生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中去, 想象大海落潮时的温柔美。而大海涨潮到高峰时, 大海的情态变了:“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 猛烈地向岸边袭击过来, 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 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 金锣声, 呐喊声, 叫号声, 啼哭声, 马蹄声, 车轮声, 机翼声, 掺杂在一起, 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读这些句子, 语音要加重, 语调要高昂, 语速要加快, 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大海涨潮到高峰时的雄壮美。
二.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在审美的各种心理因素中, 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它是审美升华的翅膀。离开想象, 审美感受只能停留在感知的初级阶段上, 审美情感、审美理解都无从发生。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 有些是生活经验, 有些是想象所得。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 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去领会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所靠的大半是想象。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 想象力不发达, 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
例如阅读欣赏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要让学生领会这两句诗, 必须引导其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 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给人留下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可见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说明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字, 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一个多么寂静的世界啊!像这样的想象与鉴赏, 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创设的意境, 获得美的享受。由此可见, 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 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三.要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力
审美情感是一种为人所固有的高级情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没有情感, 就没有创作。同样, 欣赏文学作品, 也离不开情感。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教师宜“披文入情”, 以情真意切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有位教师在教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 她说:“闻一多的《红烛》序诗里有四句诗,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 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平、自由, 闻一多先生将自己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 他最后成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接着, 她出示了一本《闻一多传》, 封面上印着一支红烛, 接着说:“因为他将他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 他犹如这红烛一样, 把自己最后的一滴鲜血献给正义。因此后人纪念他, 为他作传, 给他竖起丰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激情四溢地导入, 营造出一种崇敬与景仰的氛围。然后, 她播放课文录音带, 让学生聆听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最后一次讲演, 随着讲演的终了, 一个拍案而起、大义凛然、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呼之欲出。课堂上, 教师始终以饱含激情的语言打动着全班同学, 学生感情上受到感染, 师生间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促进了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 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纯化和升华。综
13.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三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 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 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 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 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 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 。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 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 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 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 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 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 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 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 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 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 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 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 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 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 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 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 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
14.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篇十四
姓名:李淑蓉单位: 四川省三台县潼川中学邮政编码: 621100
[摘要]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利用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目标具体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肯定了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和同时肩负着美育的特殊使命。美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个性)的这种完整性。”这种“更高的教养”就是美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经指出:美感有普遍性,超越性,在教育上要特别重视美育。
美育具有形象性、动情性、愉悦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美导善,以美引真,以美育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语文学科作为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更多的展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每一篇课文,每一幅插图,每一次诵读,每一次作文„ „ 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学子们渴望心.当前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要求感受语言之美,逐步获得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的欣赏和熏陶;在写作方面,要求感情真挚,努力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内容本身就要求我们在审美化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一.利用语文课程艺术化的内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语文课 所选文章大多称为“美 文”,所反映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都是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教师要充分运用艺术化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审美情绪,去感知、想象、领悟、思考,形成强烈的审美意识。在审美意识中体验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所体现的语言美,体验艺术化的典型人物所展示的形象美,体验曲折变化的情节和谋篇布局所展示的结构美,最后要从整体上体验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美——表现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探索精神,在对真善美 的追求和生命意义思考中的人生价值观。的感受出发。审美感受力是阅读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主观条件。因为阅读这种审美活动是以审美感受为基础的,并且审美感受贯穿于阅读过程始终,所以 没有审美感受力就没有审美。要感受美必须善于发现美,那就必须具有感受美的灵敏性,即 表现为能够迅速地凭借自己的视听感官,特别敏锐地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特征,并尽可能有自己的发现。如在《观沧海》中由于作者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力,对大海及其周围景物的感知能直接融入到意境中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起笔用“临”、“观”写出作者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接着用“澹澹”、“竦峙”描绘出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又用“萧瑟”、“涌起”描绘出秋风海浪惊心动魄的气势;最后用“日月”、“星汉”这样宏大的意象运行于大海之中形成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给人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
怎样提高审美感受力?叶圣陶先生主张“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对学生的美读指导,可在读前对朗读教材作必要指导,教师再范读或播放录音,然后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处理,包 扩停顿、重音、速度、情感处理等。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理性因素溶入直觉之中进行形象思维,即教师对课文中的美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也融和着理性的判断尽情阅读,边感受边辨别,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理解形象美的观念,提高审美能力。这样的审美理解,正如钱钟书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如杜甫的《石壕吏》反映的不仅是封建时代人民的悲惨命运,还曲折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变化过程。它美学价值在于将个人的命运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 , 把个人的悲剧和时代悲剧相结合。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诗的内容,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在心灵受到震动的同时,正确理解悲剧实质。
二.运用语文课程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美育是一种偏重于情感的教育。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艺术的血液,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血液,有情感的浇灌,想象会更加活跃,理解会更加深刻,思维会更加敏锐。由于美育侧重于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感染,能够以美的巨大召唤力、感染力来影响人,因此,这种美育能够显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和培养人完美人格的巨大功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情与美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语言艺术之核心,古今中外,所有艺术家无不用情书写人类探求真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和生命本质的美。如明代袁宏道所说:“情与景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诗缘情”,“情景论”,“寓情于景”等文学理论无不显现情感与文学的内在联系。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句,字里行间渗透着情与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特有的语言艺术,精心设计课堂结构,营造课堂情感氛围,特别在注重师生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中获得情与美的熏陶。让学生体会祖国优美的语言,并透过课文的语言艺术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的形象美,结构美,思想美。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在渗透情感的理解和情绪化的审美直觉思维中使学生真切地领悟和体验到美的生命意蕴。审美情感犹如催化剂一样让学生对作品的内涵由感性理解加速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如在教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从诗句中再现秋风怒号、秋雨淅沥、屋漏床湿、辗转难眠的情景,再调动生活经验和情绪记忆,用审美情感去体验诗人苦楚焦虑、忧思渴盼的心情。从而对诗人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超越个人苦难的博大襟怀,才有强烈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并由衷地产生敬仰之情。
三.营造语文教学审美氛围,强化学生审美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计算机等教学媒体把语文课程内容的情景、意境逼真再现于学生面前,同时配以教师、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营造出似真似幻的审美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需要,激发起审美情感,这种不同于日常情感的审美情感可使学生形成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感受、领悟、思考,会让学生自然地忘情于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时空中,遨游于美的海洋中,去领略《楚辞》《诗经》的浪漫与现实,唐诗宋词的灿烂与辉煌,明清小说的神奇与宏大,现代文学的抗争与坚韧,当代文学的豪迈与激情。这些蕴含着真善美的具有生命本质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同时学生从中也真切领悟到人生、生命的真谛,并逐步培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在马致远的《秋思》教学中,运用投影仪和录音机作为教学媒体营造三个层次的情景,使学生的审美体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弱到强逐渐提升,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运用投影仪展示六幅用国画手法绘制的图画,用录音机播放《送别》乐曲,再配上教师凝 重地解说,营造 出 有 视听效果的审美氛围。
(一).环境再现:一条由近及远的蜿蜒曲折的古道伸向远方,路旁一株孤零零的残断不堪的老树上垂挂着几根枯藤,残枝上一只乌鸦蜷 缩着,阵阵西风吹来,卷起几片残叶在空中飞舞,远处山下树林中隐约可见一户人家,房前一条小溪随古道流去,小溪上横着石桥,桥边杂草丛生。远处山顶上一抹残阳如血,古道上游子牵着一匹马遥望远方。此时用录音机播放西风的呼啸声和乌鸦的凄叫声,在学生面前再现一幅凄美、萧瑟、昏暗的画面。
(二)断肠人特写:一位衣襟破旧,头发零乱,面容憔悴,疲惫不堪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小的老马,两眼忧郁地翘望远方。让人体验到游子出门在外生活艰辛,孤苦无援,思念亲人的悲苦心情,同时对游子产生一种怜悯之情。
(三)情景延伸:为了更深刻理解作品内涵,让学生想象游子出门送别和家人等待及回到家中全家团圆的情景。这里展示四幅图画,第一幅是一位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的画面,这时配上孟郊的《游子吟》作为画外音。第二幅是一家人向游子挥手告别的情景。第三幅是一家人在门外翘首等待游子归来的情景。第四幅是全家团圆情景。在三、四幅图画展示时配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画外音。通过三个层次的审美氛围再造,再结合老师对作家历史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作品的外在感性的审美体念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不仅对作品的艺术形式美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而且加深理解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不受重用漂泊无援的苦闷心情和作者对安定团圆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让学生产生对“家”的认知重构,对人生、生命意义的价值构建。
四.强化阅读训练,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不是被动的感受和理解,而是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用全身心去反复寻味的一种发现,一种带有创造性质的审美活动。如《变色龙》的反复无常的喜剧冲突和讽刺效果,《泰坦尼克号》感天动地令人震颤的悲剧效果,《长江三峡》波澜壮阔的壮美效果,《驿路梨花》的优美,《白杨礼赞》的崇高,都有不同的审美情趣,教师能恰当地给予传达和引导,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
在审美鉴赏中,要把握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把学生带入美的艺术境界。第一个层次:把握感情脉络。在鉴赏课文时,课文的形式美和意象美对学生是一种美的刺激,能引起审美快感,获得精神愉悦。在这当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脉络。如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感情按看花、忆花、思花三个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看花中面对花的生机勃勃流露出赞美之情;忆花中感情波折起伏,由“花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转到因花受苦难而产生的沉痛之情,最后因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而产生激动之情。思花则是情感的升华,感悟到生命的美和永恒。这就是作者感情的基本脉络,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一脉络,才能由表层进到深层的审美鉴赏。
第二个层次: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在上文中作者应用想象、拟人、通感手法描绘花和自己的感受。如描写花瀑“仿佛不停地生长”,以“瀑布”为喻,赞美花繁花 盛;用“流动”、“欢笑”、“挑逗”将花拟人化,突出花的情趣,„„写花瀑在“我心上缓慢流过”“流向人的心底”描绘花香是浅紫色的,将味觉化为视觉,把静景化为动景,写出了花的生命盎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想象、联想勾画出具有强烈审美意境的图画。第三个层次:探究作品主旨。优秀作品象征意蕴是作品的最高趣旨和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深刻的理性思考,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探究作品的象征意蕴。如《紫藤萝瀑布》中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使学生理解作者借花抒情,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 和生命的永恒。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五.开展审美实践活动,培养美的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美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创美中学生观念中的美妙构思须运用写
作技巧用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才算化作了创造才能.。语文教学中创造美的能力,突出表现在对美的表达能力上。教师要用好的方法,唤起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美的探求。以作文指导《登山》为例,有的教师侧重让学生描绘山的高峻、险危、奇丽,这样只停留在山的外在美,而应该进一步启发学生去体会登山过程寻奇探险,不畏险难的坚毅精神。要学会写景叙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渗透自己的观点,并体现一定的思想性。让学生在习作中不仅能写出故乡山水那诱人的金黄,怡人的碧绿,热烈的火红,还能写出登山的愿望,让笔下的 美景,渗透青春迸发的激情,由此萌发出对美的憧憬与渴望。这样,学生就把对美的感受、鉴赏,转化成了对美的表达、创造能力。
中学生对美的创造,一般都要经过以读促写、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采撷美,以此来逐步增强审美创造力。一掬黄土,可引起故乡恋情;一株杨柳,可想到友谊的珍贵;一朵春兰,可遐思少年的美好;一片朝霞,可象征改革大业之方兴;绚丽夕阳,可赞恩师晚节;山泉淙淙,似同窗话知心;春燕展翅,似凌云壮志情。总之,学生学会了观察、联想、想象,就会把握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奥秘,由感受与探索美,鉴赏与评价美,进而萌生出美的创造力。
总之,在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应结合美育自身特质,通过语文教学有意识渗透美育,用美感化人,用美塑造人,让生命之花在美的雨露滋润下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曾永成《美学原理教程》电子科大学出版社-1993年杨成章《语文学科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1(17)号
15.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五
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开发美育资源, 深入美育实践, 探讨美育的教学方法, 摸索美育的经验, 发挥美育的作用, 通过审美教育来建构学生人格塑造方面的理性框架, 是现代化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 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以美感培养美感, 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 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 培养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 要创造一种氛围, 使学生的心神进入美育境界。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因为美育不是强迫人们接受什么, 而是在感受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教育, 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影响人的深层的精神世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美育叫人创造艺术, 欣赏艺术与自然, 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语文教学中, 只有为学生创造一种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环境气氛, 才能使学生心神入境。这种氛围是认识、欣赏与品味美的前提条件。
教师要善于创设人文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文本内容诉诸于视觉的图画。根据文本内容配之以音乐, 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 深入挖掘、展示课文的生命意识, 形象地展示自然美和社会美。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理性思维转移到情景交融的生命境界中去, 以陶冶其情意、提升其情感、积淀其生命阅历, 达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教师要善于用实物演示情境、图像再现情境、多媒体显示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 引导学生“入境”“与亲”, 通过言语、照片、录音等多媒体, 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如教学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 在朗诵、体味诗句, 总结周总理一生光辉业绩后, 将纪录片《我们的好总理》进行剪辑, 课堂上再现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列队迎送灵车、哭别总理的感人场面。此时, 学生在这悲壮、肃穆的情境中, 用跳动的心去感受的同时, 已加入到十里长街送别总理的队伍中, 学生心中的悲痛、怀念、热爱和崇敬的情感得到了高度升华, 作品中的人文光辉在课堂上弥漫。可见, 教师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人文内容里, 不断沟通, 不断反思, 获得更丰富的人文浸润, 使审美情境和审美感受达到自然融合。
二、启发诱导, 熏陶浸润, 培养审美鉴赏力
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 在新时代, 华夏文明如要焕发青春, 并且领先于时代, 就必须形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且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文明。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和信息因素在内容产生这个视野里是互通的, 中华文化是个极大的内容宝库。从《诗经》中劳动人民的歌声到《女神》中摧毁一切旧势力的怒吼, 从百家争鸣的喧嚣到现代网络文学的风靡, 文学作品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生活。文化内涵厚重, 审美趣味浓郁, 其内容包罗了人文历史、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观的极其丰富性。在形态美方面, 有奋发昂扬的壮美, 有轻柔和谐的优美, 有催人泪下的悲剧美, 有诙谐睿智的喜剧美, 还有丰富多彩的风格美。所有这些美又都是用语言文字这个文化载体呈现出来, 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审美观照。
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 挖掘文本中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道德美、人性美等美育因素, 让学生在发现美和感受美的情感体验中, 深刻认识世界, 了解社会, 思索人生, 陶冶情操, 激励他们蓬勃向上, 追求事业, 探索未来, 寻求真善美。文学作品是用塑造形象的方法来反映社会生活, 古今中外, 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 都是作家把握现实的审美产物。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雄视千古, 气势磅礴, 豪放壮美, 用典精妙, 阐发了反封建主义的时代主题, 指出人民大众才是真正主宰历史的风流人物, 抒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赞美。秦牧的《艺海拾贝》, 主宾调配非常巧妙, 从鲜花百态、各有妙处联想到艺术风格多种多样的可贵;从并蒂莲、比翼鸟能给人以美感而雌雄终生拥抱不离的血吸虫却只能使人厌恶, 联想到思想美是艺术美的基础;从仿真之作的工艺品未能博得人们最大的喜爱, 联想到自然主义的局限等等, 联想丰富, 意蕴深刻, 富有启发性。
三、激发想象, 体味实践, 培养审美创造力
美育以感悟体味为主获得精神世界的根本素养, 所以必须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调动其全部文化知识和人生体验, 去主动接受。文学作品中蕴涵丰富的审美内容及其艺术形式, 都要通过学生的审美活动, 去观察、想象、体味和领悟。每个人的天资、气质、性格、趣味、审美倾向不同, 其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各有差异。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以至反复的审美训练, 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 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他们认真体味感受, 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要“美读”课文, 激发想象。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 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 所读的若是白话文, 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的那个样子。所读的是文言, 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 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 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这样的美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能使学生将书面的视觉符号转化为动听的听觉形象, 既能引起对作品的兴趣, 又能深刻理解作品。用心灵去与作者对话、交流, 由感知美、欣赏美到理解体味作者精心构筑起的艺术天地, 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 以此激发他们去想象和创造。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推荐阅读:
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6-15
高职院校课程审美性大学语文论文08-26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07-20
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12-12
浅论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审美教育07-10
谈论语文审美教学组建教育论文12-02
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要途径探讨论文07-01
谈《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教育论文08-12
应用型工科大学理论力学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08-09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