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的写作技巧

2025-01-01

日记的写作技巧(精选6篇)

1.日记的写作技巧 篇一

1. 重视概念的内涵。话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形式出现的,比如“诚信”“欣赏”“选择”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忽视了概念内涵就有走题之虞。

如以“风”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哈韩风”“武侠风”“学风”“校风”等例子,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就不能将“风”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如果错误理解内涵,作文之始就误入歧途了。

2. 重视背景语的指向。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指向,才能保证写作中的思维模式与文章内在文脉的贯通。

3. 重视提示语的暗示。作文一般都有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

2.日记的写作技巧 篇二

a.一致性 (consistence) 原则

段落内所有的句子和材料均应围绕主题句思想展开。

b.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 (coherence) 是指文章中的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相互关联、衔接自然, 使读者能够清楚明白作者的思路, 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由上文向下文过渡。

c.条理性原则

所谓写作中的条理性原则主要是指文章是如何引入关键话题, 紧接着又是如何展开讨论这个话题。以及在展开讨论该话题的过程中, 作者是利用一个什么顺序来展开叙述的, 最后的结论又是什么。按时间、空间顺序, 或按重要性顺序, 按归纳法、演绎法来安排内容、展开协作等方法都可归纳为条理性原则。

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a.平时多阅读多积累, 自觉培养英文思维能力。

b.储备大量有关词汇、短语、句型。

下面我们从写作的四个基本步骤来讲讲如何使作文达到比较高的要求

1 选词

词是选句的原料。选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1要有广泛的阅读积累, 才能了解词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 选词时才能符合语言习惯并与社会文化等背景一致。由于东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 许多词所引申或代表的内容也大相径庭, 比如在表示色彩的词中green是青春的颜色, 常表示希望、活力, 但在英语中green又与“妒忌” (to be green with envy, green-eyed) 和“没有经验的” (a greeh horn) 联系起来。

1.2在英语写作中特别要注意区分同义词, 选词时要考虑主题, 对象及情景。同义词除了来源的不同, 它们在程度、感情色彩上也有不同。比如“瘦”可以用slender, slim, lean, thin, underweight, gaunt, lanky, skinny等来表达, 而sleder表示“苗条”是褒义的, skinny却是贬义的, underweight则是中性的词。

1.3恰当使用英语习语

1.3.1 Burn one's bridges.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1.3.2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1.3.3 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1.3.4 One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百闻不如一见

1.3.5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2 造句

句子是表达意思的最小单位。造句首先要注意语法问题, 尤其是:

2.1 注意句子在使用上要做到语法规范

任何句子, 特别是书面语句子, 一定要合乎语法逻辑。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2.1.1 主谓一致。

要写一个句子, 首先要弄清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根据主语的人称及数决定谓语的形式。

2.1.2 代词与其所代替的词一致。

如:Each of the boys has a book now.

2.1.3 动词的时态、语态要一致。

2.2 注意句子意思的整体性

例如:Computers are so popular in the USA.该句本身的概念不完整, 它没有表达出电脑普及达到的程度。可改为:Computers are so popular in the USA that there is almost one computer in every family.

2.3 注意句式的多样性

写作时, 要注意句式的变化。句式变化多样, 才会使文章不单调。

2.3.1 既用肯定式, 也用否定式。

2.3.2 既用主动式, 也用被动定式。

3 组段

段落是文章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它通常由主旨句、扩展句和结尾句组成。

3.1 主题句

主题句又叫主旨句, 是概括段落中心思想, 反映作者写作意图的一个概括性的句子, 是段落的核心所在。主旨句揭示该段内容的中心, 放在段落的开头。主旨句宜用比较简洁的句子, 使读者易于领会该段的主旨。

3.2 扩展句

扩展句的内容必须围绕主旨句, 支持主旨句。它是段落主题句的延伸和发展, 起着辅助主题句、推展段落中心的作用, 对主题句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举例说明、或细致描写、或详细解释阐述和论证, 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信服地接受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扩展句要求:a.清晰、详实, 有较强的说服力, 能清楚地表达思想;b.条理分明, 脉络清晰。上一句要为下一句铺平道路, 下一句是上一句的自然延伸。

3.3 结尾句

结尾句位于段落的末尾, 是对主旨句的呼应, 它通常导出扩展句所陈述的结果, 用以对全段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或提出结论性的观点。

4 纵观全篇, 利用写作模板使文章条理清晰

4.1 常用在引言段开头的短语:

Generaily speaking, ...一般地说, ……

First of all...首先……/At present...当今……

4.2 常用在第一个扩展段开头的短语:

To take...for an example, ……以……为例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更为重要的是……

4.3 常用在第二扩展段开头的短语:

On the other hand, ...另一方面, ……

On the contrary, ...相反……

However, ...然而……

4.4 常用在结论段开头的短语:

In a word, ...总而言之, ……

In conclusion, 结论是……

总之,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写作要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 正确运用必要的语法知识, 并且要策划好篇章的基本结构。因此, 同学们要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 力求达到英语写作的准确性, 进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摘要: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形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写作的四个基本步骤及写作技巧, 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优秀作文,原则,选词,造句,段落,全篇

参考文献

[1]何向明, 王小萍等.现代实用英语写作大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5.

[2]章恒珍.跨越大学英语写作[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3.公文写作中意见的写作技巧 篇三

【意见定义】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

【特点】

权限:党政机关的规定文种;

适用范围: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种类:规划性意见/实施意见/具体工作意见;

行文方式:上行,下行,平行文;

处理要求:上行文的,上级应该对报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平行文的仅供对方参考;下行文的若是有明确要求的遵照执行否则参照执行。

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效力。

【格式】

意见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题、结尾组成。

开头,概括性说明制定意见的缘由,目的或依据。常用“现提出如下意见”作为承启语转入意见的主体部分。

主体,主体部分解决“如何认识”和“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结构安排上应先写原则性指导意见,后写具体性指导意见;先写理论性认识,后写解决办法。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意见,可以用序号或小标题形式排列,以使结构更清晰明朗。

结尾,上报的意见,结尾可提出请求批转的要求,如“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单位)执行。”下发的意见一般要求下级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有的还可以提出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

4.申论的写作技巧 篇四

标题要做到言简而意赅,用最少的文字体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简洁有力,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用词精炼,语句简明,使阅卷者一眼就能看明白,忌繁琐饶舌。具体到字数,原则上单层标题不应超过一行,复合标题不应超过两行。

【真题链接】

“给定资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分析】

标题“道德重建,是社会、民族、国家的未来”虽然是一句普通的陈述句,但是简明精炼,直接道出“道德重建”的重要性,体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体现主题

标题的作用还要能够体现出题干对主题的要求和材料的主旨,尤其对于明确给出文章主题、立意方向的题目,标题可出现题干给定的关键词,以免造成“跑题”。

【真题链接】

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分析】

题干要求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那么文章写作的关键词就是“黄河精神”。通过审题,标题宜开宗明义,直接出现“黄河精神”字样,另外,还要明确题干的最终落脚点是弘扬黄河精神,即怎样去传承和弘扬黄河精神。如标题可拟为“弘扬黄河精神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或“弘扬黄河精神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进步”等。

3.提出总论点

申论文章的标题要概括出文章的总论点,做到“标题即论点”,使阅卷人第一眼看见标题就能推断出整篇文章的核心观点。

【示例】

中心论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标题:大力加强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分析】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找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道德”,同时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的背景介绍,用凝练的词语归纳概括,实现“标题即论点”。

4.书写要规范

文章标题要居中书写或空四格书写,副标题则在前面加破折号并在主标题文字下缩进两格书写,尽量做到两边空格均匀。

破解文章结构

一、标题规范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结构安排得好,文章才能完整、有序。结构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总论点是否突出、说服力。结构完整,详略得当则思路顺畅,层次分明,可以使论证更显逻辑性;反之,则思路滞涩,层次不清,缺乏说服力。

二、开好头

申论文章开头讲究“短、快、靓”。短,即是要简洁,最好以三句左右的篇幅引入话题或写作对象。短,能够直接突出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具体要求,所以需尽快点名文章的基本观点。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考官评分,也有利于展开论述,不至于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文章写作忌讳。靓,即要精彩。尽量采用名言或者重大会议的决议精神,以吸引阅卷者,留下好印象。

三、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申论文章写作的关键就在于论证部分,而论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间段落(或称分论点段落)的论述。中间段常见的论述模式就是:首句提出分论点或者使用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分论点,适当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依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段尾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尾句直接勾勒了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

四、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要写结尾以保证全文结构的完整。结尾应当响亮有力,催人奋进,令人警醒。申论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更不能画蛇添足。

打造语言亮点

一、引言――旁征博引,凸显底蕴

文章之中出现诗歌、散文、名言警句,并且引用恰当合理,考官在阅卷中读之一定感觉如沐春风。环球网校专家建议大家积累名言警句时,可按照考试热点进行分类,每个热点话题背诵一个或两个即可,一天背两个,考试的时候相信你的储备一定足以应对这个考试。

二、排比――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运用排比手法,层层推进,可增强气势,气贯长虹。可在开头和结尾两部分以事例或意义进行排比,由三句或三句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组成。

相较于名言警句的积累,排比句的书写可谓是一项技术活,需要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多写多练,掌握了这门技术,在考场上自然而然的运用就可以了。排比中比较普遍且简单的书写结构如下:

用法结构

结构一:从A事例到B事例+从C事例到D事例+从E事例到F事例……

【例如】从菊儿胡同的诗意栖居到芙蓉古镇的枫泾寻画,从妈祖文化的源远流长到鹤西缸窑的空谷绝响。

结构二:当问题1发生时……+当问题2发生时……+当问题3发生时……

【例如】当某市政府为了追求人类利益最大化而大肆屠杀狗类时,当M市某机关工作人员为一时痛快而虐猫时,当某企业为了追求巨额利润而在活熊体内取胆汁之时,我们不得不羞愧的承认当前我国动物福利保护还存在很大缺陷。

结构三:(个人)意义1+(社会)意义2+(国家)意义3……

【例如】诚信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本前提,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有效保障。

当然排比句的书写不止这三种,只要多写多练,相信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必然能做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文章开头和结尾运用排比可以增强整体气势,犹如江涛海浪,连绵不绝,同时引人入胜,增加文采。在文章论证部分运用可以增强说服力,尤其以具体事例或感受排比可一定程度上避免文章假大空。

三、对比――形象鲜明,感受强烈

对比手法,常用于分论点论证,可以增强说服力,能够鲜明表达出所要凸显的观点。俗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正与反、优与劣等的对比,可以形成强烈的表达效果,揭示事物的本质,尽得风流。

5.读后感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篇五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写读后感的训练。如何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呢?这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

第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以及写读后感的作用。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常会产生一些体会或感想,把这些体会或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必须让学生明白”读“是”感“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感之间的联系点在哪?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抓住这个点,才能有感而发。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呢?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还有利于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让学生明白写读后感的一些方法。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写读后感可以采取四步走――引、概、联、点。

1、引――紧扣感点,引用重点句段。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而成,”引“是”感“的支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重点句段。在引导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时,部分学生引用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也有学生更进一层,直接引出读后的整体感受――读完这篇课文,我不禁潸然泪下…

2、概――紧扣感点,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并不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3、联――紧扣感点,联系生活实际。读后感重在感想,最忌大段大段引用原文,或者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文章流于肤浅,缺乏深度。泛泛而谈,文章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心灵震撼。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呢?联系实际,可以抓住中心,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语言,一边读一边感。比如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时,我引导学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出现什么幻象?为什么有这样的幻象?抓住这几个情节去深入挖掘,不难发现小女孩多么渴望温饱、渴望关爱、渴望幸福的生活啊!同学们,你们有谁在大年夜跑到大街上去卖火柴呀?你们还幻想吃烤鹅吗?卖火柴的小女孩能上学读书吗?通过启发,同学们感悟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与我们的幸福生活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通过引导,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写读后感可以抓住重要情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从生长的社会环境、生活上、学习上对比…)。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着笔;既可以横向比,也可以纵向比。试想想,如果以空间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形成一个面,拓展思维的宽度和深度,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深入挖掘,何愁写不出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真情实感呢?

4、点――紧扣感点,点明读后感受。一篇好的读后感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时代气息。点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做到首尾呼应;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呼吁,引起读者的深思。一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倘若卖火柴的小女孩还在,我会把妈妈给我的一个苹果,爸爸给我的一双新鞋,姐姐送我的.一些童话书都送给她,让她也跟我们一样,每天生活在幸福、快乐、美好的世界里…不得不佩服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从他们的读后感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金子般的心。

6.论消息的写作技巧 篇六

1文体外部结构的设置

在写作过程中,消息作为时效性最强的新闻文体,传播速度最快,自然要求记者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新闻信息,把握精髓,快速撰稿。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根据掌握的采访材料对文体结构进行合理设置。常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倒金字塔结构和时间顺序结构。

1.1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特有的结构形式,它将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

1.2时间顺序结构

时间顺序结构主要是按时间来安排事实,将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即按照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安排结构,事实的发生就是新闻的开头,事实的高潮即新闻的高潮,事实的结束即是新闻的结尾。

2根据消息的基本构成求新

一条完整的消息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五部分构成的,根据采访材料设置外部结构的同时,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记者马上要考虑到怎样根据消息的这五部分,将新闻事实快速、鲜活、独辟蹊径的展现给受众。

2.1标题

“题好一半文”,标题就是消息的眼睛,它不仅可以吸引读者进行阅读,还可以使读者对消息有概括的了解。

2.1.1单行式标题

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结构比较简单,多数是由一个完整的句式构成,能简洁明了地反映消息内容的中心思想,使读者一目了然。

2.1.2多行式标题

多行式标题由正题、引题和副题构成。引题用来说明原因、交代背景、烘托气氛等,要求简洁明快、深刻;正题位于引题之下,是对新闻的中心概括或对主要事实的说明,是全文精华所在;副题一般在主标题下面,是对主标题内容的补充说明或具体交代。

2.2导语

导语写作是消息文体写作中的灵魂部分,所以导语需要能涵盖整个消息的信息量。导语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整篇消息的质量。

2.2.1归纳性导语

一般当报道的事件本身具备非常大的吸引力时,记者便会选用此类导语将事件的结论简明扼要地告诉受众。

2.2.2叙述性导语

如同讲故事,直接用事实说话,报道内容生动、具体,方便阅读,使读者有亲近之感。

2.2.3描绘性导语

用形象的语言对新闻事实中的突出细节加以描绘,让读者体会到现场感,从而留下强烈的印象。

2.3主体

消息的主体是对报道的新闻事实展开的部分,其在消息写作中承担着尽可能全面展现新闻事实的基本任务。

2.3.1阐释型主体

是对导语进行阐释、说明、深化及具体化,使其所涉及的内容更为清楚、明确。

2.3.2补充型主体

对标题和导语所涉及的新闻事实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延伸,导语中未提及的其他事实和要素,根据主题的需要,也可以补充进来。

2.4结尾

结尾是指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升华主题,引发受众思考,使新闻事实更为完整、逻辑更为严密。使用频率较高的结尾类型有如下几种:背景性结尾、描写性结尾、引语式结尾。

2.5背景

消息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环境条件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等。受众可以通过其进一步理解新闻事实的主要特点、价值和意义。

2.5.1烘托性背景

主要用来构成与新闻事实的对比关系,从某一方面烘托新闻事实。

2.5.2说明性背景

用说明和解释的方式来表述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环境以及人物的身份、特点,涉及时代背景、历史演变、人物身份等新闻事实可采用此种方法。

2.5.3揭示性背景

用于揭露新闻事实背后的有关情况,包括鲜为人知的情况,为受众提供理性判断和依据。

消息在新闻文体中使用颇为广泛,熟练地掌握其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求新、求变,有助于我们不仅能快速、准确地出稿,而且可以让消息更为生动、新颖、鲜活,从而达到更为巧妙地表述新闻事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给朋友的七夕祝福下一篇:202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