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2024-11-27

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精选20篇)

1.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一

小学美术课外活动设计方案

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举办了美术兴趣小组。现将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时间:每星期四、五的上午8:30-9:10

三、活动步骤: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的有声有色。所以我校美术组本着校本课程结合地方特色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70人左右,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活动要固定,每周一次,而且不能轻易暂停,除了特殊情况外。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校本教材方面着手,夏季以软陶为主,冬季以冰雕雪雕为主,基础课程(卡通画、手工制作等)为辅。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

(1)重点辅导学生软陶冰雕雪雕方面的学习,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造型、色彩、比例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开设美术知识欣赏课程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于学生在认识上、思想教育上、审美能力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日益突出,缺乏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现代人,将不可避免出现困惑和缺憾。通过美术鉴赏和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开设欣赏课,如《世界名画欣赏》、《中国服饰欣赏》等等,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观看,或放幻灯片,或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翻看大画册,可以一边看一边谈论,畅谈感想。因为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可以打动学生的心灵。比如可以介绍中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像齐白石的《祖国万岁》,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中立的《父亲》等等,引导学生看画读画,透过自己的视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感受、体会。欣赏之余,还可以师生座谈心得。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鉴赏评析,加深学生对杰作的热爱,唤起了对美术的高涨热情,使兴趣小组持久地开展下去。

(四)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

术人才。

(五)、举行美术绘画比赛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举行软陶冰雕雪雕制作简笔画、素描等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同时也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对美术更加热爱,从而积极认真的去学习。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2.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二

为进一步推广2012年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 教育部于2013年9月在河北、河南、安徽、江西 (中南线) , 山西、陕西、甘肃和四川 (中西线) 8个省陆续举办主题为“教育梦•中国行”的大型教育公益活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巡展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巡展的方式, 将优秀成果送到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 让更多的中小学师生能够了解、体验、学习和使用这些成果, 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巡展采取巡回展示和网上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回展示主要为展板方式, 辅之以专家讲座、技术讲座和现场体验等;网上展示主要将推荐的优秀成果、案例及新技术、新产品在专题网站进行详细介绍, 辅之以教学应用案例专题片、专家讲座和技术应用课程视频讲座等, 该网站将作为“教学应用成果”长期、有效的共享方式, 不断丰富和提供最新的成果。

(摘编自教育部门户网站)

3.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因此,教师应把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将信息技术贯穿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呢?我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效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活水”,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可以拓展教师的知识领域,让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例如,在教授《小数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如计算自己家里一个月电费的支出等,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目前,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学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要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数学课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第十册《简单的统计》的教学前,可以安排学生调查自己班级同学的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然后制作成网页,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但轻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激发了创新精神。

又如,在教授“行程问题”知识点时,在学生理解时间、速度、路程这三个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例如,父母要到上海、北京、昆明旅游,如何合理地计划出游方案?这时,有的学生上网查询列车、飞机和轮船的时刻表及城市交通图,有的负责记录。之后,教师组织讨论“去上海、北京、昆明各有多远”、“坐火车、飞机还是轮船去”、“要付车票多少”、“路上需要多长时间”等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

三、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形式开放,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样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语言和文字不能直观表达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多媒体教学往往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教授“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在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后,教师出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条马路,一位叔叔正骑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自行车,在音乐中前进。看到那位叔叔被车颠得一上一下,学生们哈哈大笑,但不久就暗暗担心那位叔叔会摔倒。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骑自行车的叔叔为什么会感觉颠簸?”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教师再问:“坐在车轮没棱没角的车上就不会感到颠簸了吗?”教师继续演示课件,屏幕出现那位叔叔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上,伴着音乐声向前行,仍见那位叔叔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这又是为什么?”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热烈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再次引导学生欣赏课件:那位叔叔坐在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上,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中平稳前进。车轮向前滚动时,车轴“画”出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揭示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道理。教师抓住教学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课件对学生认识心理具有定向聚集思维的优势,确立形成表象思维的强化点,通过三次演示,反复刺激,激发思维,既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又调动了学习欲望。

4.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课程标准》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为工作思路,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致力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好习惯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工作目标、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新课标》精神,制定本学期信息技术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效率,增强协作意识、奉献意识、研究意识和成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良好习惯,使其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继续对特长学生进行培训,为参加明年的市电脑制作活动和市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比赛做准备,工作计划《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做好日常电脑维护工作,并做好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信息技术的理论与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信息技术新课标准》的学习,充分领会新课程精神,不断吸收新知识,转变教育观念,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不断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与心得,共同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加强电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

(二)以“好习惯”为主线,加强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好习惯终身受益”,在学习电脑知识也一样,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好习惯的培养。、进电脑室前排队,拖鞋要排放整齐,在电脑室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保持电脑室的整洁卫生。、培养学生正确的开、关机习惯。开、关机要按正确的步骤执行,不能非法关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座姿,座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腰部、视力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纪律的习惯。课堂内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带除学习以外的东西进电脑室。、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师要给学生讲解上网应遵守的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懂得利用计算机去获取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环保相互整合,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主要工作有:、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讲解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学生加强环保意识。、每班进行一次电脑绘画小比赛,主题与环保有关。、上网搜索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制作成环保电脑小报。

(四)、加强对学生进行依法治校教育。

5.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五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三年级共三个教学班,每班学生都有70多人,机房只有电脑30台,呈现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教学中只能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两至三人一台电脑。三年级学生接触《微机》这门课程时间不长,由于学生对微机的认识大多数来自生活的感性认识,了解微机的用途是打游戏、上网等感性认识,对于微机的基础知识根本不了解,但多数同学由于认为其能打游戏的功能,因此对“微机”还比较感兴趣,积极性还比较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其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编版,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和计算机的软件,让电脑开始工作——-开机和关机,认识windows视窗的组成等内容。三年级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用途及其组成,能够正确地开机和关机,能够输入汉字等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开机、关机,认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组成,认识windows窗口的组成。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六、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七、课时安排:

6.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六

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绘图工具箱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初步学会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的图形。

三、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四、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贯彻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认真学好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认重点、难点,坚持做到教学有计划,课课有准备,堂堂都上好。加强学生操作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内与课外合理安排,辅导点拨,做好防差工作。加强直观和实际操作,加强学生能力培养,让学生动手动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五、提优补差内容、途径和方法

提优: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以赛促教。

补差:加强辅导。

六、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目标:

本学期教研工作按学校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的研究》,着重研究在新课程标准框架内用好原教材,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与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七、计划:

1、加强理论学习,发展多向思维,用创新思想指导教学工作。

2、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辅助教学。

3、及时做好经验总结,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撰写教学论文,写好心得体会。

小学<下>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

周次章(或课)、节内容及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与要求

2第29课初识word20xx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

3第30课文字的输入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4第30课文字的输入

6第31课文章的修改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7图庆放假

8第32课段落的调整(一)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

9第32课段落的调整(二)

10第33课文字的修饰(一)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

11第33课文字的修饰(二)

7.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七

一、恰当合理的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 调动学生积极性

计算机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机交互。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一同呈现给学生的优势, 实现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活动。这样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且还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儿歌、童谣或寓言故事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应的歌曲, 或者将所学的寓言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另外,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为了拉近小学生与语文的距离, 应该在多媒体中呈现更多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他们的身边。

二、恰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境性, 使学生身临其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开展更加有效地教学活动, 一定要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将语言文字更形象化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和感知, 让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感受语文、感受生活, 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在不断地学习与感悟中得到提升。

三、恰当合理利用多媒体的广泛性,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今课本上为学生提供的知识已然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与运用的需要, 而在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应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的信息,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的同时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语文知识的氛围, 在此基础之上, 教师再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样既可以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能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教师在讲解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适宜的音乐, 营造符合课文要求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进行情境再现, 或者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进行编排、导演,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各项能力。

四、恰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 解决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有利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更形象化、具体化的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 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恰当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 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音频等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将知识化繁为简, 既轻松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又为学生学好语文树立了良好的信心。

五、恰当合理利用多媒体的快捷性, 加强知识的巩固练习

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对知识进行必要的巩固练习, 不然知识很快就会被学生所忘记。但是, 如果教师每次都是采取同一种方式不断地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练习, 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的心理, 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此, 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时, 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的优势,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脑、手、脚, 让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 这样既可以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及相应的各项能力, 又可以取得良好的练习巩固效果,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确实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 而且还在极大的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使教学的效率及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在每一节教学中都应用到信息技术, 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从而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去, 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 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教学活动中来, 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内容及形式, 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可以为学生创造更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建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7

[2]黄雪梅.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3]贾素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 2014, (5) .

[4]张金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30) .

8.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八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活动设计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尝试开展了一些活动,以下是对活动设计的一点思考。

一、游戏引领,提高自主课堂趣味性

这种主动学习活动是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喜欢玩的特点而设计的,也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信息课时最常使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可使学生乐于接受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信息课,对电脑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但对计算机操作较生疏,对键盘等常用输入、输出设备较陌生。如何让他们尽快地掌握,我想没有比玩效果更好的了。鼠标的五项操作容易掌握,如果没有设计好,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设计了“设置桌面属性”这一教学活动。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桌面与自己的不同之处,激发他们求知欲,使学生在此项活动中掌握“指向”“单击”和“右击”三种鼠标操作。然后,我再将“七巧板”游戏以奖励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这样既是对学生表现的肯定与激励,又是对鼠标操作的练习,还能使学生学会“双击”与“拖动”两种鼠标操作,在玩中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与独特魅力。

我们都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游戏是他们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尝到了运用游戏教学的甜头。因此,我总是因地制宜地运用一些游戏教学,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慧眼发现,提高自主课堂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在发现中探究就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应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这种主动学习活动很适用于新课教学时采用,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结论”,然后阐述讲解的教学过程,成为先给学生“材料”,然后让学生在操作和感知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我的眼睛最亮”这项活动,让学生观察PowerPoint窗口与Word操作窗口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观察、发现,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正确说出PowerPoint窗口各个组成部分,掌握了PowerPoint启动和退出的方法,了解到PowerPoint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软件。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利用PowerPoint窗口和Word操作窗口自觉、主动地对比、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不断发现、认识PowerPoint窗口的组成,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求“变”求“新”,提高自主课堂探究性

在求“变”求“新”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这就是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该《纲要》已明确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重引导学生在求异中探究,引导学生说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法、提不同的问题等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设置动画效果》这一课时,有很多的“动画效果”可以设置,但教师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讲解。于是,我安排了“我的效果我做主”这一活动。首先,我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学操作步骤,熟悉操作流程,学会修改选项。然后,我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动画效果”里的选项进行个性设置,并在多种效果的对比下,选择最佳的动画效果。

在这堂课上,我给予了学生探究的权利和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天地,让他们求“变”求“新”,发挥学生更大的创造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创作中显示自己的才华。这是因为我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有效设问,提高自主课堂研讨性

作为教师,我们都明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有效设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基本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要精心组织设问,同时要抓住学生有价值的疑问,做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引导争论,通过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式的讨论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向纵深发展。

如在学完“设置动画效果”以后,学生都能设置出个性的动画效果。这时,我设计了一个讨论活动:“如何让动画效果最优化?”这个探究让学生有话可说,各抒己见,讨论出一条条可以遵循的原则。这样把学生真正放在了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使他们通过自主探究以及讨论、争辩,在课堂上闪耀思维的火花。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求广大教师要以主题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主动愉悦地获取知识。德国著名教育家安斯多惠曾经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朝着这一目标迈进,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张学鹏.浅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4).

[2]胡运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2).

[3]张晓燕.如何应对信息技术课学生常见问题.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11).

[4]杨光明.如何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5).

[5]丛春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6(5).

[6]郑艳勤.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科技信息,2010(2).

9.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九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六年级下学期使用,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制作GIF动画,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并简单使用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5。第二单元是网络技术应用初步,是让学生了人类的信息网络及其构成,并掌握基本的因特网的应能技能。第三单元是感测技术初步,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见感测器及感测技术的初步应用。第四单元是通信技术初步,主要是了解通信的概念和通信的发展历程,并知道通信对现代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五单元是控制技术初步,是让学生了解控制、控制手段及控制技术的概念,并简单了解智能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控制。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制作GIF动画

1、认识GIF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5;了解动画的制作

过程。

2、学会启动与退出GIF动画软件;掌握工具面板和常用工具的使

用方法,学会制作闪烁、渐变、奔跑、眨眼等动画,学会使用“视频”菜单套用动画效果。

体会制作动画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的兴趣。

第二单元网络技术应用初步

1、了解人类的信息网络和网络的构成要素,了解因特网的基础知

识。

2、掌握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

3、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增强信息利用和创

新意识,建立负责任的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第三单元感测技术初步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感测器,了解感测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传

感器的工作机制,简单了解常见感测技术的原理。

2、能够使用常见的感测器,能够进行简单的感测技术小实验。

3、感受无处不在的感测技术,理解感测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影

响,树立投身科学研究的远大理想。

第四单元通信技术初步

1、了解通信的概念和通信发展的历程;了解通信对现代生产、生

活的影响;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自己目的。

3、感受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体会通信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理解通信技术是作为现代人生存的必备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制作GIF动画

第一课文字闪烁动画----------------------------1课时 第二课图像渐变动画----------------------------1课时 第三课奔跑动画-2课时 第四课眨眼动画2课时 第五课动态效果套用----------------------------2课时 第二单元网络技术应用初步

第一课生活中的信息网络------------------------1课时 第二课因特网基础知识--------------------------1课时 第三课因特网的应用----------------------------1课时 第三单元感测技术初步

第一课生活中的感测技术-----------------------1课时 第二课感测技术的高级应用---------------------1课时 第四单元通信技术初步

第一课通信技术概述---------------------------1课时 第二课通信技术的应用-------------------------1课时 第五单元控制技术初步

10.小学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十

宝国老镇中心小学

王久兴

当前我们处于二十一世纪,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时代。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被纳入到各级学校必修课程之中。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本学期我校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并努力提高活动质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一、具体活动内容:

本学期由于学生年龄、水平不一样,所以只能将活动内容初步定为“电脑绘画”由高年级学生带领和辅导四年级的学生进行练习和创作,老师进行辅导,一起确定创作的主题。争取到期末活动时,四年级的学生能较熟练的使用画图的各种工具,并能简单的进行绘画创作。高年级的学生要创作出一幅较完整的作品。

二、活动措施

1、做好报名工作

先初步设定信息技术活动兴趣小组人数约24人左右,由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学校再根据各班得报名人数从中选出24名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作为成员(要求为四至六年级),活动地点为学校计算机教室,时间为每周一次

2、加强管理

为能更好地完成课外活动的学习目标,必须做到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全面关心爱护学生,管理组织教育好学生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守纪,讲究卫生,更要爱护来之不易的计算机设备。

3、重视计算机引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引言课中,要从计算机的产生、发展、最新动态和Internet网络的有关常识的介绍,同时结合本地区、本校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学校网页等方面的应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重要作用,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个人成才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上机操作能力,使学习兴趣持久不息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应该说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只占30%。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地对计算机的热情就会下降,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上机操作能够解答某一问题,必将会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增添一份喜悦之情,充满一股学习计算 机的热情。如在讲解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时,由于这节内容相当重要,而且实践性非常强,教师可以先围绕教学目标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操作预习,然后教师再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指法练习、编辑排版等操作竞赛,让学习兴趣持久不息。

5、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对教学中的一些简单知识内容,而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如在“画图”的教学中,事先告诉学生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组织上课,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以自己最好的教学方式,扮演“小老师”。同时,在上机实践课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激发学习兴趣。

三、活动考核

11.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设计

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现代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是学生交往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对学生进行后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英语广泛的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所以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小学英语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观念和手段陈旧

传统的英语课堂就是教师一支粉笔、学生一本书的教学模式。但是为了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环境,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尤其是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我国各个地域的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利的影响。落后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手段不能为学生营造有效的综合实践氛围和环境。很多教师在英语的活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凸显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英语实践教学成了受教师主观意志控制的练习,学生只能机械的根据教师设定思维模式展开英语口语练习,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用自己设定框架与学生展开口语的对话,

T:Hello,Susan.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about your family?

S:Yes.

T:Do you have a brother or a sister?

S:Yes, I have two brothers and one sister.

T:Who is taller, your sister or you?

S:Im taller than my sister.

T:Who is the most athletic of you?

S:My oldest brother.

这样限制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英语实践操练方式,不但阻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还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很多英语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只是简单地播放英语录音,让学生通过机械的模仿对话,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教学的目标也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

(二)英语教学改革缓慢,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小学展开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综合的发展的奠定基础。但是,从目前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情况来看,英语素质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很多学校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进行英语综合实践教学的改革,但是其改革的具体形式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改革的阶段,没有科学的分析小学生具体身心发展的情况,实施改革的的策略不能满足学生具体发展的需求。并且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课程,其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系统,只要一项能力的不足就会造成英语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的低下,不能为学生以后英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生英语能力的层次差异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存在着层次的差异,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实践练习存在着很大的功能障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学生在性格和智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英语实践能力的差异。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否则不但会将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扩大,还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

(四)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冲击

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方式,但是传统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才是更好的教学方式。许多英语教师因为多媒体技术的便捷性,在英语课堂中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教学的模式,在备课的时候将大量精力放在了课件的制作上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得在英语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适得其反,教学质量也没有得到提高。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因为没有相关元素的参与,教师和学生还能良好的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使得学生更愿意与多媒体进行互动。所以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机会变少,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较多的弊端,但也不能全否定,因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很多不足,但是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应该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从真正意义上促进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学习食物类单词时,教师可以借助对媒体展示事物图片让学生做游戏,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教师对学生说:“I like fruit very much,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一位学生说:“I like apples.然后,教师就把带有苹果的图片展示给同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二)确定英语实践活动的主题

传统的英语活动主要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学生没有主动选择活动的内容的权力,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英语活动实施内容,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应该充分展示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设立多种主题的活动模块,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活动的主题,教师不能过于干涉学生自由实践活动,但是也不能放任学生在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英语教师应该适当的指导和提示,保证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三)探索活动成果的展示和评价

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收集一般是在学生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收集的资料信息作为英语实践活动的参考。在实践活动之后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展开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因英语综合实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评价的内容方面,包括学生活动选题的评价、材料准备的评价和劳动成果的评价等。在评价的形式上,可以有教师对学生的客观地点评,也可以有学生之间的互相点评。在评价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肯定学生的实践成果,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环境下设计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确定英语实践活动的主题,对学生的探索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彦.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J].神州,2014,(03).

[2]车翠萍.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5,(45).

12.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十二

一、课外拓展活动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作用

1. 课外活动的拓展能促使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根据按照学生具体需求制订教学大纲。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牢。开展了课外的拓展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起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好奇心, 让学生对语文更加关注, 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 让学生可以快速的接受课堂知识, 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语文课外拓展活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伴随这些年来, 素质教育的不断进行,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 课外拓展活动也慢慢被重视。语文课堂中通过课外拓展活动开展, 让学生注意力都集中过来, 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至语文知识, 有效延伸语文课堂, 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

2. 课外活动的拓展能让学生全方位发展

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 学生缺少主动性, 被动接受课堂的知识慢慢失去了课堂的主体地位, 对语文课堂失去了兴趣。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在开阔视野过程中可以在潜移的形式下接受语文知识。学生通过各类课外拓展活动学会了更多书本知识, 对世界更加了解。

课外拓展活动开展让学生变得非常积极, 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 在课堂上也会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大限度锻炼了学生语文的表达力, 促进学生和学生间的交流, 并提升学生的应变力,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 课外活动的拓展能促进现代教育发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课外拓展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知识的积累都有了很好的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 让学生可以学会并体验生活, 发挥主观能动性, 加深教育的深入改革。

二、课外活动的拓展方法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教师多数只重视课堂教学, 并未意识到课外教学的重要性, 所以, 在现有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等特点, 拓展语文的教学空间, 让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提升学生的兴趣。

1. 用课外活动的形式与教材相适应

小学教学内容多数和生活有非常大的联系, 同时对场景的展现、对于人物的塑造也不复杂。所以对于一些教学内容, 使用课外活动的形式要与教材接近, 加深孩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非常有需要的。例如, 在学习《咏柳》时, 可把学生带出课堂, 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2. 开设创新形式的教学方式

活动的创设不能单单只局限在课文教学中, 还可运用活动型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带来更多的创新。例如, 在学习新闻类相关课文时, 在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为掌握新闻类文章的特点之后, 可直接布置以下的任务: 新闻发布会。学生亲自对掌握的新闻进行阐述与处理, 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矫正, 课堂效率可得到非常好的保证。

3. 具体方法操作

( 1) 以教学进度为基础, 开展各类竞赛

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 作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 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由教学配套设施出发, 完善并补充课堂教学, 深化教学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进行多类型的学科竞赛。如写字竞赛、朗读比赛等, 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一些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可在每单元结束后, 开展识字游戏或是默写的比赛, 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进行朗读等。通过比赛游戏, 不单可激发学习兴趣, 还能让记忆变得容易, 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要注意的是, 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情感不丰富, 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 要多多注意朗读技巧的培养, 通过定期举行朗读比赛, 对学生进行分组比拼的活动。在这样的竞赛背景下, 不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朗读技巧, 同时还可进一步巩固并提升朗读的水平, 大大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 2) 以教学内容为模板, 开展各类活动

为了可以切实提升教学的质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 不可单单依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 在教学组织内容与环节当中, 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则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对于这种现象, 在课外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应该要主动创设情境, 对过程进行理解、深化。比例, 在《看不见的爱》当中, 为了能深入教学效果的分析, 提升学生的感恩心情, 在教学中可开展感恩同学、朋友、父母的活动, 让学生可以回忆同学、朋友在生活过程中找寻到亮点, 同时在班级活动中进行交流, 为学生构建起良好学习氛围, 在生活和教学紧密联系的同时确保教学成果。

又如, 在学习《中国茶》一课时, 可通过图片的展示对中国茶历史进行学习, 了解茶在中国的重要性, 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 3) 以作文教学为诱因, 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的作文中, 多数学生都会觉得作文很难写, 作文的教学成果非常低, 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学方式陈旧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对生活的积累, 缺少写作素材, 对生活没有体验。从而让学生在写作赛程中出现东拼西凑的情况, 再加上因为是虚构的生活场景, 作文内容没有感悟可言。针对这类现象, 教师应该多多为学生创造机会,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写更具真实和感觉的内容。

比如, 在课后的时间里, 可以组织学生对老党员、老红军进行采访, 通过组织关爱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学会珍惜眼前爱他们的人, 用感恩的心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朋友……同时, 这也是给他们送去爱的表现, 通过这些活动, 不单可让学生快速得到成长, 丰富写作的情感, 同时这也是让学生理解社会、生活, 对生活进行积累的过程。

三、结束语

综上,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一定会发挥其真正作用力。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中, 一定要以切身的实际来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课外活动的拓展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兴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所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 积极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 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课外活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春烨.浅议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祖国 (教育建设) , 2013, (3) :167.

13.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十三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

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

任教年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现有差生情况如下:

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

针对本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提补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质量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

2、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3、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4、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

5、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

6、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

7、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

8、学会对文章段落的对齐、缩进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调整

9、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

10、学会用打印预览查看文章编排效果;掌握纸张大小的设定、页边距的设置方法

11、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

12、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

13、浏览幻灯片、放映幻灯片

二、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化意识。

三、质量目标:

期末成绩争取学区A级。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绘图工具箱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初步学会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的图形。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一、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贯彻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认真学好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认重点、难点,坚持做到教学有计划,课课有准备,堂堂都上好。加强学生操作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内与课外合理安排,辅导点拨,做好防差工作。加强直观和实际操作,加强学生能力培养,让学生动手动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二、提优补差内容、途径和方法

提优: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以赛促教。

补差:加强辅导。

三、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目标:

本学期教研工作按学校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的研究》,着重研究在新课程标准框架内用好原教材,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与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计划:

1、加强理论学习,发展多向思维,用创新思想指导教学工作。

2、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辅助教学。

3、及时做好经验总结,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撰写教学论文,写好心得体会。

小学<下>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

周次章(或课)、节内容及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与要求

2第29课 初识word20xx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

3第30课 文字的输入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4第30课 文字的输入

6第31课 文章的修改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7图庆放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2

从我校大局着眼,根据教育局和学校的新学期工作部署,我中心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加强学习

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做好本职工作,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更好的、更全面的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在本职岗位上做得最优秀,最出色!那么,我中心的全体教师准备在本学期内,进一步的探究、完善工作方法,使自己的工作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尽全力达到全校教职工的满意。同时,从当前“民生”的大环境下,我要求全体信息中心教师都要站在其他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微机坏了,不要抱怨是如何坏的,而要在第一时间内来解决,回过头来再想今后怎样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故障;而且做工作要有信心,有诚心,有细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我想,能做到这“五心”,老师们的工作就会顺心了!

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根据我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听课制度。每月由两位骨干教师各准备一节示范课,要求其他教师听课、评课,在听与评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达到骨干教师的标准,早日成为骨干教师。另外,两位骨干教师还要带领全体任课教师,完成校本题库的建设,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明确分工,紧密协作

在工作分配上,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是自己本职工作,就责无旁贷的应该尽全力做好;不是自己的工作,应从学校的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协同其他老师做好。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然,紧密协作绝不仅局限于中心内部的工作,还要与学校中各个部门更加密切配合。

四、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从技术上切断不良信息来源,从意识上防范危险程序。

五、增进交流、互惠互助,积极向其他学校学习,迎着信息化改革的潮流,团结一致,励精图治,使我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稳步向前。

以上就是我中心本学期的大体工作计划,具体的全在工作中逐步完善。借用学校万校长的一句话作为我中心全体教师的座右铭: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做,就没有做不好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家中配备了计算机,对计算机并不陌生,但操作并不规范,但用以玩游戏居多,所以要进行深一层次的辅导。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主要为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的《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本,教材的优点是一些技巧方面介绍的比较详细,制作比较精美,缺点是整合的内容比较少技术方面介绍的过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适当的插入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操作。

3、能通过关闭按钮关闭窗口。

4、通过游戏,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5、画图工具的使用。

6、前景色、背景色的使用。

7、用不同绘图工具绘画。

8、文字工具的使用。

9、选定、填充工具的使用。

10、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11、利用图库中的贴图进行创作。

12、认识图库中的动画并修改。

13、几何图形使用。

五、教学措施

1、课前讲解电脑知识,认识各种设备和软件。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分配好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禁令。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取消上机资格。

2、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宗旨,对应用软件的讲解,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最基本的内容,更多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4

第一单元 儿歌一首首——word基础篇

第1课 巧巧嘴,巧巧手——输入并保存(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word20xx的启动,文字的输入和文件的保存,了解文字的复制和粘贴

教学重点:文件的保存

指导意见:展示优美作品以激发兴趣。教师上机演示,学生操作。

第2课 穿花衣——设置格式(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对文字格式进行设置(段落,字体,字号,文字颜色等)

教学难点:段落格式的设置

指导意见:让学生首先自己尝试格式工具栏中的各种工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第3课 儿歌小作者——另存文件(1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如何分页,学会如何另存文件。

指导意见:让学生明白“保存”和“另存为”的区别。

第4课 儿歌配画——插入图片(1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插入图片的两种方法,学会对图片进行格式设置

教学难点:图片格式的设置

指导意见:课前教师应准备好图片素材

第5课 我的儿歌集——插入艺术字(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插入艺术字,学会插入页眉和页脚,了解“打印预览”。

教学难点:插入页眉和页脚。

指导意见:教师提出制作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

第6课 儿歌朗诵大赛——录制声音(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使用windows中的“录音机”录制声音,并会保存成文件。了解其他可以录制声音的设备。

教学难点:录制声音

指导意见: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录音时所需要的设备,综合利用本单元知识创作自己的作品进行评比。

第二单元 红灯停,绿灯行——word提高篇

第7课 熙熙攘攘——插入表格及网上浏览(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插入表格,认识浏览器并能上网浏览信息查找资料。

教学重点:表格的插入

指导意见:教师首先提出任务,学生按要求上网查找相关数据,并绘制出表格。

第8课 一慢二看三通过——插入文本框(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插入文本框,并会对文本框进行属性设置,掌握页面设置。

教学重点:文本框的属性

指导意见:教师讲授制作方法,学生自由发挥。

第9课 禁止通行——绘制图形(2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用绘图工具栏中的工具绘制简单图形。

指导意见:让学生自己探索绘图工具栏的用法。

第10课 交通安全宣传栏——搜索引擎(3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资料,掌握IE浏览器工具栏的用法。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网站。

指导意见:提供好的搜索引擎网站的网址,让学生多上机实践。

第11课 交通部长收——发送E—mail(2课时)

教学目的:知道如何进入新邮件窗口,会发送新邮件。了解电子信箱的格式。

教学重点:发送新邮件。

指导意见:教师课前准备一个邮箱,用于学生上课使用,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第三单元 电脑发烧友——网络篇

第12课 信息宝库——使用网络获取信息(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输入网址浏览网页,了解“超链接”的概念。

指导意见:多上机练习。

第13课 享用免费资源——申请电子邮箱(2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在雅虎上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学会登陆论坛发布信息。

指导意见:多上机练习。

第14课 网上来信——收发电子邮件及附件(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接受,发送,阅读,回复电子邮件。并会在邮件中夹带附件。

教学难点:在邮件中夹带附件。

指导意见:可以让班里的学生互相发送和接受邮件,在实际中应用,他们更易掌握。

第15课 你怎样上网——保存网页(1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保存网页的方法,练习发送E—mail和网上搜索。

教学重点:保存网页。

指导意见:多上机练习,熟能生巧。

第16课 得意之作——压缩文件(2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用WinZip压缩和解压缩文件夹,并能下载邮件中的附件。

指导意见:教师应首先示范操作,待学生基本看懂后再上机实践。

第四单元 小动漫迷的建议——综合任务(3课时)

教学目的: 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用WORD整理查找到的资料并通过E—mail发送。

指导意见: 本单元内容少,但综合性强,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上机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

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

本人担任初一年级信息技术课,初二年级分4个班,共178名学生,共中优秀生共有58人,中等生共有81人,学困生共有39人,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

学困生名单如下:

学困生差因分析:

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质量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第五章、第六章,具体知识点如下:

第五章:了解Excel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Excel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输入文字和数据;掌握工作中数据的简单计算;掌握工作中的数据操作、文字编辑;掌握工作表的打印。

第六章:了解PowerPoint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的界面组成;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打开、保存;掌握设施模板的应用、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掌握PowerPoint的五种视图模式的切换;掌握插入文本框及文本的编辑;掌握插入与编辑图片文件;掌握观看幻灯片放映与设置放映方式;掌握幻灯片演示效果的设置(动画、声音、切换)。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洋思、万石、邮堂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在初二时能通过《信息技术》中级考核。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二章,以Excel电子表格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计算、统计、分析、汇总数据;利用PowerPoint制作、设置、播放多媒体作品。

技能训练要求:通过学习Excel电子表格软件,会计算、统计、汇总、分析数据,制作图表,并会打印报表;利用多种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合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期所学知识是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Excel是优秀的数据处理软件,学好它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带来办公自动化。PowerPoint是简单、实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对于教学、广告、宣传都很有应用。两章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计算、简单幻灯片的制作与播放。

难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计算。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一、认真备课:

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

二、认真上课:

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三、认真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

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五、认真组织辅导: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考试纲要》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并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学期结束时,至少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

14.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计划 篇十四

(1)学会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 20xx的“画图”窗口。

(2)认识Windows 20xx“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Windows 20xx“画图”窗口特有的组成。

教学准备

计算机图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为迎接家长会,学校举办了计算机绘画比赛,巍巍参加了这次比赛。瞧!下面就是巍巍画的一幅图画。(演示图画)

图上画了些什么呀?用计算机画图的软件有很多,为巍巍使用的是Windows 20xx里的“画图”程序。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个“画图”程序。

出示课题:认识“画图”(板书)

二、新授

你们知道怎样来启动这个程序吗?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

1、启动“画图”程序

步骤:在启动Windows 20xx后,单击“开始”按钮,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 “附件”,单击“画图”命令。(师演示)

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生操作:启动“画图”程序(师巡视)

2、认识“画图”窗口

“画图”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一些特有的组成部分。

(1)画图区

在这个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画图区”。

(2)工具箱

画画当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图区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橡皮、铅笔、喷枪、直线等16种绘图工具,这么多工具怎样来记呢?不要着急,把鼠标移到其中一个工具按钮上,停留几秒钟,你会发现什么?(出现此按钮的提示)而且形象化的按钮本身也能帮助记忆。

那么我们怎样来选择这些工具呢?下面老师就以“直线”工具为例。

方法: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使用它就可以到画图区去画直线了。

[试一试]

认识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并试着分别选定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喷枪”、“矩形”工具。(学生操作)

(3)工具状态选择器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工具箱的底部分别出现了不同的选择,我们把它叫做“工具状态选择器”。它是用来确定所选定的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的。(师演示)

(4)颜料盒

一幅好的图画当然少不了色彩,你们知道选择颜色的地方吗?(在画图区的下面)我们把它称为颜料盒。使用时只需把鼠标指针移到你要选用的颜色上,单击就可以了。

3、退出“画图”程序

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

方法: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师演示)

15.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十五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使得学生学习语文不仅需要正常的课堂教学, 而且还需要各种形式的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作为补充。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内容丰富、方法灵活等特点, 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小学语文能力。因此,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就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渠道,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

(一) 丰富学生知识, 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参加各种活动, 可以吸收课堂上得不到的大量语文信息, 涉猎丰富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 使知识、生活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

(二)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特长, 有助于培育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极其丰富, 而且形式多样,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 因此,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参与意识。课外活动的伸缩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强, 给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全班学生的语文素质, 而且可以发展部分学生的语文爱好和特长, 培养语文特长生, 为文坛输送人才。许多有成就的作家和文学家、评论家都念念不忘小学时代语文课外活动对他们走上文学道路的深刻影响。

(三) 加强基础训练,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课外活动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独立性, 开展各项语文课外活动, 必然会加强更切合学生学习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的听、说、读、写训练, 培养独立的、更为实用的操作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目的。

(四) 提高学生思想鉴别能力, 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语文课外活动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阵地, 也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学生多接触一些古今中外文化精品, 就可以使他们吸收到丰富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营养, 从中受到思想的熏陶, 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做法

(一) 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写日记

每接一届学生, 进入三年级后, 我都要鼓励他们坚持写日记。开始时, 要求人人写日记, 并在每5人中设一个日记检查组长, 每个星期检查一次, 并将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对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这项活动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都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坚持写日记, 可以使学生记下自己的过去, 记住自己的经历与教训, 有利于改变自己。坚持写日记, 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和写作水平等。所以, 写日记有着多功能的作用。

(二) 坚持开展课外阅读

1. 阅读的内容, 可根据不同的年级进行选择。

例如, 针对一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童话, 让他们感受到文字和故事的优美。到了四年级, 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阅读全国发行的小学生报刊杂志。到了六年级, 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经典的小说, 帮助他们了解社会, 了解人生。

2. 教给学生选择书籍的方法。

现在市面上的书籍五花八门, 良莠不齐, 在让学生阅读前, 教师应教给他们选择书籍的方法, 让他们阅读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书籍。一般低年级学生没有区别课外书好坏的能力, 教师应具体推荐一部分图书。

3. 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吸取精华, 永远是课外阅读的主题。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 可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到大自然中去, 感受大自然的神韵

寒冷的冬天, 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冬游;炎热的夏天, 带学生到大自然里去放飞。我每年都会选择一定的时间, 带学生到外面玩, 让他们当自己的主人。在大自然面前, 他们每个人都会认真地去观察、去体会, 他们会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都详细记下来, 认真整理一下, 就写进了他们的作文里。这项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真谛, 使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

(四) 办黑板报

一般进入四年级后, 我就会组织学生办黑板报, 并在上面刊登自己的作文。这样可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文章的机会,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感。具体的做法是:按班里人数分工, 平均每个学生每学期能办上两次。黑板报的内容也丰富多彩, 有写人物的, 有写事情的, 有好人好事, 也有学习方法的交流等。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爱上写作, 爱上的语文, 大大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 编写优秀作文选

每到六年级, 我都会把班级的优秀作文编制成册。一般我会先让学生找出自己写得好的文章, 然后用统一的稿纸抄写自己的作文, 再装订起来。这项工作不用老师费多大的精力, 指挥好学生就行。但效果非常好, 出优秀学生作文集, 对学生的吸引力特别大,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每一节作文课都成为他们的期待。

16.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123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多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不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更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导,导致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流于形式。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就应该注重真实有意义的学习和应用环境的营造和创设,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实践的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积极交流与探究,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活动开展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情感丰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来实现教学空间的拓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化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和安排竞赛活动

服务课堂教学是课外活动组织和开展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项原则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组织的课外活动首先要匹配于教学内容,要能为课堂教学的开展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同步于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等,这些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比如,在朗读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唱读”、缺乏感情等问题,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朗读技巧的强化,与此同时还要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通过朗读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在朗读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朗读基础与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让学生分组竞赛。学生在竞争意识的促使下会努力练习朗读技巧,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巩固,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会明显提升。

二、根据课堂教学需求组织主题活动

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教师有时候仅仅靠课堂时间很难完美地安排和展示所有的教学环节,也难以将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进行有效实施。对此,为了更好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通过浓厚活动情景的创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在学习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后,为了加强感恩教育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开展“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的主题活动。此活动要求学生对父母、朋友等生活中的点滴进行仔细的回忆和思考,以找寻感恩的闪光点,并且在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此活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感情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结合生活感知感恩,提升思想教育实效。又如,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教师可以将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语段布置为作业,并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时进行交流,以更好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学生在搜集优美语段的同时会提高积极性,不仅搜集到文字语段,而且搜集到丰富的图片。学生们通过将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提高了参与热情,而且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根据作文教学需要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对写作文缺乏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作文教学模式陈旧,其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各种机会来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加学校和一些报社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并且鼓励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对自己周围的同学和朋友进行采访,之后从中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事。在这个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采访到老党员、老红军,通过听这些老前辈讲过去的故事会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可能会采访到社区老同志,通过听他们讲述有关改革开放的事情会加深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经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会充满真情实感。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感知和体验,增强学生写作中的真情实感。

总之,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又要保证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还要注重课外活动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才会有的放矢、行之有效,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培养、爱好特长得到好的发展,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 许宛春.浅谈培养学生语文课外活动创新能力[J].职业技术,2007(6)

[2] 司翠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现代教育技术[J].吉林画报,2013(8).

17.九道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十七

九道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提高学生素质,加强教学质量开展工作。结合市、区信息技术工作计划,制定本学期我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如下: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摸索、创新。因此,我会按新课标的要求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并合理创新,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具体工作: 1.小学生电脑作品竞赛 小学生电脑作品竞赛是信息技术学科比较重要的活动之一,因此,我会在平时辅导学生收集信息,做出高质量的作品,参加省、市竞赛。 2.学校网站建设工作及日常维护 及时更新学校网站栏目。 3.信息资源征集 建立信息资源库。 4.信息技术评优课 本学期,上好区信息技术评优课,争取一等奖。 5.学校整体工作 本学期,辅助学校做好普九工作,保证在规定时间前完成交给的任务。 6.其他工作 有些工作不可预期,随时接到任务,及时完成各项工作。

18.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十八

新学期开始,做好计划是很关键的,根据县教研室工作安排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以新课程实施为中心,以聚焦课堂效率为重点,以网络教研为突破,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规范、评价标准,促进我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使中青年进一步认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用。以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信息技能、改善学习方式、提高信息素养为工作思路,加强教师对网络的应用,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目标。

二、基本思路

经过上学期摸底调查,我镇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只有1人,大多是兼职教师,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机器设备陈旧,大多是两三个人一台,每周只一课时,学生学习效率低,为此,以如何搞好农村小学信息课的教学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结合各地的教学经验,探索适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路子。

三、具体措施

这学期我们将以“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为契机,利用网络教研平台优势,深入扎实搞好常规教学。

(一)、深入抓好常规教学,努力搞好网络教研。

1、规范课堂教学秩序,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外实践等。开展集体备课、研究课、公开课和教材教法讲座等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充分展示才华、互相观摩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2、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他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校本课程,做到小课题大研究。

3、利用部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研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使信息技术教师走在其它学科前列,带动更多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二)、搞好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1、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学为主,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已进行过课件制作培训)培训教师网络教研平台的应用,多媒体的应用。

2、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跟踪培养,定期进行听课研讨,提高骨干教师的钻研能力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走出去听课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加快成长的步伐!

(三)、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加强学科整合

1、进一步丰富网上资源,大力推进教育网络的使用,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教学和教师自身提高中的优势作用。使网络真正成为教师教研活动阵地和继续教育的第二课堂。继续深入推进网络教研。通过教师博客网这个平台,进一步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并规范网络教研的各个流程。每次教研活动要求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并完善机制,使教师博客网真正成为教师交流成长的一个发展平台。

2、加强学科整合,要习惯使用网上办公。学期未,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先进评比。

3、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电子备课,同时把各个学校的小学信息优秀的电子教案集中起来,进行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多上传一些高质量的资源。建设好教学资源库,把资源库应用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使信息技术学科有充分的资源进行主题教学。

四、具体工作安排

时 间

主 要 内 容

备 注

20xx年3月

制定下发学科计划,召开镇小学信息学科成员网络教研会议。

20xx年4月

通知教研平台,集中、分散相结合的研讨教学中的问题。

评论本学科教师上传资源。

20xx年5月

观摩多媒体教学课,讨论研究电子白板教学。

总结资源发布,博客参与情况。

20xx年6月

学生题库征集活动,进行学生题库建设,网络共享资源

研讨对学生评价方法。

20xx年7月

组织教师进行期末学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对教师网络教研评价。

19.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十九

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笼罩下, 大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坚固的“重课堂, 轻课外”教育观念, 在此传统教育观念的驱使下, 教师通常都会将整节课堂时间用于开展教学活动, 而对课堂之外的延伸教育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无法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环境中, 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情况, 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 充分应用教学资源, 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环境中所不能完成的教学活动, 从而使课本内容生动化、灵活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一)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 当下教学大纲的定制逐渐向贴近学生真实诉求靠拢。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注意力分散时期, 因此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难以达到深入认知和牢固掌握, 然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好感与亲密度, 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主动探索语文知识, 并能够随着课外活动的累积, 逐渐建立起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爱好, 使学生在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快速吸收教师所传达的知识信息, 加强语文教学效果, 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人们逐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真实诉求, 同时也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此过程中, 充分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使学生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 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 并通过灵活化、多元化的途径学习语文知识, 打破传统教育中语文知识学习框架, 使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延伸到课堂之外, 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在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 学习主动性逐渐被弱化, 在此影响下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也在慢慢流失。针对此情况, 只有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 并在生活细节中去体会语文知识, 吸收语文知识, 同时能够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枷锁,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去了解教材之外的语文知识, 初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体会世界。另外, 在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其能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积极起来, 与教师、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及交流, 反映到真实的教学课堂之上就是积极主动地发表自我见解, 充分发挥和锻炼其思想意识、语言表达能力, 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意识及其临场应变能力, 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我国教育行业开始实施大面积的创新、改革措施, 这也为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此教育环境下学生视野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课余生活也变得丰富而又充实, 长此以往知识累积和独立阅读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充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语文学科, 并能够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 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三、全面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 根据教材大纲内容以及教学需要积极开展课外主题活动

若要从根本上优化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大纲及教材内容设计和开展课外主题活动, 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呼应。综上所述, 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 在课外活动中有效渗透语文教学,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加强语文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 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充分重视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 同时还需要充分呼应课堂教学内容、科学设定活动主题, 并能够设计出一套系统的活动流程。比如:在进行《我爱你, 汉字》的学习过程中, 若要强化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知、感悟, 同时能够更深层次地优化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 介绍汉字的形成、发展以及整个变化历程, 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育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热爱汉字, 从而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 并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 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正确的学习风气。不仅如此, 在进行《坐井观天》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等形式, 为学生演示教材课文所描述的内容, 充分借助现代化技术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深化语文教学效果。

(二) 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要充分实现优化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就必须要根据课堂教学进度科学设计课外教学活动, 并在进行课外教学活动之前落实好教学材料与教学设备等各方面问题, 为课外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而有效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与认知。在开展语文课外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提升教学效率, 加强教学效果, 就必须要使课外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进度保持一致, 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竞赛活动, 比如:写作比赛、古诗词背诵、课文生字默写、成语默写、课文朗读竞赛等, 通过以上多种竞赛形式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并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 教师还需要从细节方面入手, 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针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错别字和错误读音较多的情况, 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下, 设计识字游戏、默写竞赛以及听写竞赛等各方面教学活动, 通过轻松、愉悦、紧张、活泼的游戏形式, 使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发音和错误读写方式, 并顺利朗读、背诵和默写教材生字及词组, 更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其次,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有效延伸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促使其能够及时巩固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同时积极主动地探索语文知识并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在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改善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推进营造良好的氛围, 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语文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与好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 针对学生在朗读教材过程中出现缺乏感情以及唱读等情况, 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日常教学中的渗透, 在课堂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朗读习惯并进行及时的纠正, 全面普及朗读技巧, 强化学生朗读能力。在此方面, 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诗歌朗读竞赛等活动, 加强学生在朗读方面的训练, 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朗读意识和朗读规范, 使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游戏氛围中感受朗读的魅力, 掌握正确朗读的技巧, 从而有效加强其语文学习能力。最后, 针对部分在课堂中的畏难及惧场等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即兴作文、口头作文等课外活动, 充分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并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正确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游戏氛围中大胆抒发内心真实情感, 提高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及写作能力, 优化作文教学效果。

(三) 结合作文教学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科目教学中, 最为关键的教学内容是作文写作。通过加强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的锻炼, 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生字及词组的应用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然而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下, 教师往往会采取较为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指导, 长以此往, 学生逐渐对作文写作形成一定的抗拒心理, 作文写作水平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另外,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认知社会、认知世界的状态, 因此缺乏生活方面的累积和感悟, 写作素材局限性较大, 因而在实际作文写作过程中普遍会出现缺乏感情、下笔困难和东拼西凑等情况。针对以上情况, 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 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 具体来讲也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观察、社会实践等活动, 充分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 加深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全面累积作文写作素材, 使学生能够书写出文笔流畅、感情真挚的作文。比如: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帮助父母完成一些家务琐事, 如打扫、洗衣、买菜等, 通过完成各种家务琐事能够充分体会父母的辛苦, 从而能够进一步孝敬和尊重父母, 用实际行动用功学习去回馈父母的养育, 与此同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累积生活感悟与生活经验, 使学生收获成长, 并为作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全面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更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 发挥语文教学的本质作用。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 要利用更科学更丰富的课外活动, 充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玉梅.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3, (28) .

[2]顾爱龙.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小学阅读指南 (教研版) , 2011, (12) .

20.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计划 篇二十

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的信息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至于思维方式,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突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客观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及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

二、课题的总体设计

(一)理论依据:1.关于素质教育文献与相关理论;2.现代教育科学理论;3.情境教学理论;4.思维科学理论;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二)课题的界定:小学生的思维正是由动作思维、直观形象的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这里的思维的发展指的是思维方法的培养,即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

(三)研究目标:1.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拓展学习时空,创设有效促进学生主体探究的学习环境。2.通过实验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逐步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3.在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并能根据不同的问题合理使用这些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四)研究内容:1.利用信息技术与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2.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学习时空,引导学生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以书本为纽带,进行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3.信息技术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探索活动的设计和课件的制作。

(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总结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问卷调查法。6.观察法。

(六)研究对象:五年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每学期学校都为全体教师购买一本必读书,学校图书室也增添了大量的各类书刊,使教师站在国内外、过去与今天不同的角度跟随教育大师审视我们的教育工作,起点高、角度广,有效地提升了老师们教育思想的认识。

(二)主抓课堂,课题研究的主渠道。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了分期研究目标和研究的重点,确定两周一节的教学课进行研究。课题组成员在不断加强学习的同时,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交流经验,使课题研究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开展起来,真正做到课题研究日常化。

(三)注重探究过程,关注知识生成。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让学生经历和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探究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启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探究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四)注重积累资料,做好日常教学研究工作。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人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教研活动。并定期教研组内组织教师集体观看录像、研讨精品课程,并做好分析、比较等工作,每学期还会开展优秀教研组的评选。

四、研究的成果

(一)提出問题。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生活经验、方法经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诱发学生的心底意识,形成问题,导入新课。

(二)尝试探索。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

(三)解疑辨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思维碰撞中逐步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四)提炼升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步提炼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一)在研究过程中将研究目标细化,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展开研究。加强日常教学研究的反思和交流。

(二)今后加强教科研的学习和培训,及时处理各种数据,注重积累宝贵教育教学资源。科学规范及时处理各种研究资料,以及各种数据。

(三)加强课题的组织管理,确保每学期研究,落实到每位课题组成员,定期开展集体研究,对获取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以便于更好的展开实验研究。

(四)从日常的教学实践出发,重点研究信息技术环境小学数学探究活动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有一套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做好研究过程中的效果反馈工作,及时调整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保证研究工作的成效性。

六、研究中存在问题

(一)教师的理论知识和科研素质有待提高,课题研究需要的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如何从促内需入手,使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的行列,激发研究的热情。

(二)对问题教学课堂结构的全局把握和变式运用。

(三)由于本课题在实践探索的研究时间不长、考虑也不够周密,课堂教学中的变化离课题的预期还有很大的距离,一些做法,只是初步的、零散的,更多的实质性问题,有待我们解决。

(作者单位:河南鹤壁市山城区第八小学)

上一篇:春天的美好作文400字下一篇:2011国家公务员必看之考试行测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