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的故事(精选10篇)
1.培根的故事 篇一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过:”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以看出求知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随便抱怨自己外表的缺陷,那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内在美重于外在美,把外在美与内在美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美丽的光.文中说道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那在现在,大部分的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的美,是,,这些人虽然具有外在的美貌,但是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由这本书我知道只有内在美才是真的美、所以内在美胜过外在美!
2.培根的故事 篇二
在培根的《三幅十字受刑架上的人物习作》中, 培根故意将传统的宗教三联画的形式转换成一个毫无救赎的内容。在他的画中, 培根将宗教上代表救赎的十字受刑架变成钢架上的肉俎, 他的画面里犹如食尸鬼般的变形生物也摧毁了人们坚信不疑的信仰与真实。在他的肖像作品中表达了欧洲经历世界大战后, 暴力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前那种看似坚如磐石般稳固的正常生活被如此轻易地打破, 化为乌有。而怪异的类似超现实般的情节却经常发生在人们的生活周围。
培根在《根据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西奥十世>的习作》中, 表达出战后人们对社会价值、存在价值的质疑, 任何人都可能在一夕之间变得一无所有, 也有可能成为毫无存在价值的牺牲品。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权力象征的教皇都逃不过那种黑暗力量的吞噬。一切都变得那么荒谬, 没有什么是稳固的。在这幅作品中, 他表达出了这样的悲剧感:象征权力的教皇形象在培根画中被一种暴力的笔触破坏殆尽, 它撕裂人物的一袭长袍, 痛苦挣扎的形象被吞噬;人物的肌理组织被分解、毁灭, 像掉进万丈深渊里一样, 永远消失在陌生恐怖的异次元空间里, 只留下一片黑暗。
培根后期的绘画作品颜色变得鲜艳明亮, 但画面中的人物仍然模糊、扭曲, 甚至被浓缩成肉团。在这种绚丽的背景包围下, 并没有缓减悲剧的氛围, 画中的人物反而显得更为痛苦、焦虑以及无助。画面中的人物好像在舞台剧般强烈刺眼的灯光照射下, 表现出来不及伪装的恐慌和做出条件反射般的尴尬的肢体动作与面孔。明亮绚丽的色彩和痛苦扭曲的人物, 在视觉上更表现出了一种矛盾的激化, 使画面的氛围变得更有感染力也更有悲剧感。
培根画面中对镜子和镜子前人物的描述是对画面悲剧感的一种诠释, 镜子前人们的现实形象与人们构想的形象其实是有很大的差距, 以至于在镜子前, 人们的形象看起来是如此陌生。但是哪一种形象才是真实的?很多人选择的是逃避或者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这也反射了现实与人们心中构想的世界的残酷差别, 一旦这种构想的世界被现实打破后, 人们就感到恐慌不安、不知所措, 产生一种内心的抗拒, 充满情绪暴力, 造成人们的自我抗拒与自我迷失。但这并不是完结, 人们需要去寻求一种新的解释或者解脱;去寻找存在的价值;去思考生命的真相与它的含义。这也是战后与工业文明历史背景下, 人们以前坚信不疑的世界的毁灭, 甚至信仰的丢失情况下的写照。
悲剧特质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艺术家培根用他充满悲剧感的作品表达了当时战后人们受伤的心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披露和讽刺。但它们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都表现出了对社会和人性中阴暗面的批判和对人生价值与人性的反思, 最终的目的也是对自由以及真、善、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 表现悲剧感特质的艺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这些作品往往是在压迫或无助的现实背景下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文明的来临与第二次大战后, 那种“永恒的正义”或那种命运背后可以决定一切的神秘力量已经被客观现实打破, 当人们失去那种“神圣的保护光环”之后, 人们还能剩下一些什么?所以在培根的肖像画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悲剧特质更为现实与强烈, 艺术家通过对悲剧特质进行一定的艺术表现, 让人们从那种已经惯常的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 更直接地去感受真实, 更深刻地去思考, 让人们重新去思考命运与人性以及人生价值的议题。例如培根的绘画作品就表现了工业文明、战后人们失去一切信仰的焦虑不安和恐慌感, 失去安全感的人们在惊慌失措地去寻找一种合理的解释, 渴望得到一种力量的救赎。但是, 艺术作品中对悲剧特质的表现不能打破人的心理承受极限, 因为它并不是在复制客观现实中的残酷事物, 否则它就可能会使观众进入一个误区, 认为这是在无端地挑战道德伦理的底线。培根肖像画艺术作品中对悲剧特质的艺术表现, 表达了人类对自由和完美的追求, 使人们对生命和人性本质问题等进行哲学氛围的思考。
摘要:在培根的肖像画画面中, 人物形象似人似兽, 暧昧不清, 封闭压迫的空间感让人感到窒息, 画面中充满了舞台剧的氛围。在他的肖像画作品中这些人物形象变得面目可憎, 焦虑与恐慌无助。人们在感受他画面的真实与悲剧感的同时, 在里面得到了一种莫名的美的感受, 这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肖像画,培根,悲剧感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主编, 黄舒屏等撰文.培根.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
[2]范明华.美学原理.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研室.
3.“马厩”中的培根 篇三
当弗朗西斯·培根—这位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说出这番话时,他可能想不到在他去世的21年后,他于1969年创作完成的《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在纽约市佳士得拍卖上以1.42亿美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了目前为止全球拍卖销售价格最高的艺术作品。
就在培根的作品创造了拍卖纪录不久,2013年12月2号,“向培根致敬:贝瑞·焦尔收藏的弗朗西斯·培根‘马厩’画室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这也是培根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个展,近80余幅作品,媒介涉及绘画、素描、手稿、文献以及培根生前的录音和图片,大量原始资料逐渐还原出培根在“马厩”画室的创作状态,喜爱培根的观众得以从这些珍贵的资料中一窥这位颇具个性的大师背后的生活,从而对他的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生活创作在“马厩”
1909年10月28日,弗朗西斯·培根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一战爆发后举家搬迁到伦敦,之后就在爱尔兰和英国之间辗转。1926年,17岁的培根被专横的父亲发现偷穿母亲的内衣而被赶出家门,年纪轻轻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做过电话接听员,也做过室内设计师。正式成为艺术家之后,培根有过很多工作室。1961年,他搬入了伦敦的Reece Mews街7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马厩”工作室,巧合的是,培根的父亲正是一名驯马师。据说他一眼就看中这里,这个只有一间卧室和一间厨房的小公寓也是他的住所,3年后,一个叫乔治·戴尔(George Dyer)的小偷闯入他家,结果成为了培根挚爱的同性恋人,后来他的自杀也对培根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培根在这里一住就是31年,直到他离世,而这段时间也是他的艺术创作最为成熟的阶段。在他狭小的工作室里,地上堆满了各种他感兴趣和所需要的东西,书籍、相片、撕下的杂志内页和剪报,桌子上则杂乱地推着各种颜料管和调色盘。英国艺术史学家马丁·哈里森说,“培根需要在混乱中工作,许多照片折叠起来,给培根以扭曲肖像的灵感。”
培根生前立下遗嘱,死后的所有遗产都赠予他在1974年认识的挚友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价值约1,100万英镑。1998年,位于都柏林的Hugh Lane Gallery把“马厩”工作室的所有东西原样保存下来,包括570本书籍、1,500张图片、100张画布、1,300张书籍内页和70幅素描,以及一些杂志、报纸和颜料,并在画廊重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工作室。另外一些物品就由培根的朋友贝瑞·焦尔(Barry Joule)保留下来,自2003年6月,伦敦泰特美术馆接受了焦尔的全部大约1,500件作品及文献,并承诺精心存档、完整研究和编目所有物件。此外,贝瑞·焦尔还持有大约100件以凡·高系列为主的作品。他和泰特美术馆协议,愿意在其过世之后,一切将终归泰特美术馆,但他可以在有生之年遂其意愿动用这些收藏。此次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贝瑞·焦尔收藏中的大约100件作品,一同展出的还包括收藏家为培根拍摄的大量私密影像照片,还有培根在伦敦以及欧洲旅行中涉及广泛的照片,包括他在“马厩”画室手执画笔工作的照片等。
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没有培根较为人熟知的代表作,绘画作品多是一些习作,这不能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但是从这些习作中,如《弗朗西斯·培根大笑或嚎哭》、《在路上嚎叫的凡·高》、《肌肉男的大全背》等,观众还是能够看出具有培根鲜明个人风格的元素,其中一幅《法国体育时报上的拳手》也成为了南艺美术馆的永久收藏。培根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扭曲并撕裂了普通事物的表面,将其阴暗和怪异的一面展示给世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包裹在固定的空间中,这些从其1945年的成名作《三幅十字受刑架上的人物习作》开始,一直到后来的“教皇”系列,再到上世纪60年代以后他为身旁的朋友比如乔治·戴尔、伊莎贝尔·萝丝颂恩等创作的肖像系列,培根那“直接诉诸精神系统”的精神内核始终贯穿其中。
摄影和“回想”
在展出的资料中,照片、杂志内页等印刷图片占了绝大部分,内容各式各样,有尼克松访华之类的时事新闻图片,也有比赛中的运动员的体育新闻图片,还有米克·贾格尔等明星的照片,几乎每一页都有明显的折痕,以及培根用画笔在上面看似随意的涂抹。对照片的依赖,在培根本人与大卫·西尔维斯特的《访谈录》中可以印证,他说道,他不喜欢画已经过世的人,也不喜欢画他不认识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肉体);而他所认识的人,他也不喜欢照着他们真人画。他更喜欢借助一张最近的照片和一个最新的回忆,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张最近的照片的感觉和一个最新的印象的感觉:这会使绘画行为成为某种“回想”。
1826年,第一张相片由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发明,从此以后,摄影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而进入20世纪,尤其是随着摄影技术和器材的不断更新,摄影进入到了新闻、时尚、体育甚至艺术领域,渗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他收集的大量体育照片中,可以看出他对力量和肉体的迷恋,他用笔触在照片上勾勒出身体的轮廓,强调运动中的人肌肉的张力和身体结构,然后再对这些元素分解,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看他后期创作的一系列人物习作系列中,即使描画一个坐着的人,你依然可以从其扭动的面孔和静止的坐姿中,感受到一种涌动的膨胀的力量。在展览的众多图片中,培根在一组奔跑者动态系列照片上进行了涂抹,而这组照片的作者正是对后来摄影技术和电影产生深远影响的摄影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而对动态的瞬间捕捉也体现在培根的绘画中。除了摄影,培根直接从电影剧照中寻找题材,比如在他1957年所作的《对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护士的研究》,其中尖叫的人物形象,就是从一张电影剧照中直接挪用过来的。
nlc202309042201
大量资料显示,摄影对培根的绘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1991年,即培根过世的前一年,他再次谈起摄影对他的影响,他说:“摄影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一种记录而已。我知道人们认为我经常使用照片,但那不是真的。我这里说的记录,并不意味着我把照片当做模特。一张照片,就是一种展示事物的方式,我对图示没有兴趣。”虽然培根并不承认照片对自己的直接影响,但是他又说,“自此摄影发明以来,绘画被完全改变了。过去某些绘画的理由没有了。问题在于每一代都有自己工作的方式。你现在看到的我的工作室,这些照片散落在地上,都是损坏的。我用这些照片来画我朋友的肖像,然后把照片保存下来。对我来说,看着这些照片作画比让这些人自己坐在那里更容易,独自工作的方式让我感觉更自由。当我工作时,我不想看到任何人,甚至是模特。这些照片对我来说是备忘录,他们帮我传达某些特征和细节。”这也呼应了上面培根自己所用的“回想”一词。显然,摄影技术的发展,令影像的记录不仅仅是记录现实而已,每张图片都有自己的视角和无数的可能性,每种视角下事物呈现的特征都会不同,而这些也正是培根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大师眼中的大师
除了摄影,没有受过正规学院训练的培根,还向委拉斯凯兹、伦勃朗、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经典作品学习,比如那幅著名的《根据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西奥十世>的习作》就是最好的例证。1957年,培根在汉诺威画廊展出了他一系列的“凡·高肖像习作”系列,由此显示出对凡·高绘画的喜爱。这些画作和他1940年代的“头像”系列中使用大面积的黑色等暗色调不同,这一系列中,他被凡·高浓烈的色彩所感染,使用了红、黄、蓝、绿等鲜艳的色彩,而画面中的凡·高则是一团模糊不清的身影,地面黑色的影子被艺术家突出出来,带给人一种无尽的孤独之感。而在焦尔所保存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培根创作这一系列时,先是用油彩、铅笔和蜡笔在相片纸上创作草稿,颜色稍显暗淡,但是和后来的油画相比,构图大同小异,从时间上看,很有可能是他一系列成品之前的准备。
而在展出的资料中,还有一段珍贵的录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也是在开幕式上贝瑞·焦尔特别提到的,即培根生前对自己的作品未来会和毕加索同时展出十分在意,他特别用了具有对抗性的“against”,而不是用“with”。当然,培根生前多次强调毕加索对他的启蒙影响,1927年,18岁的他第一次在巴黎看到了毕加索的展览,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让他“有了画画的愿望”,他还把毕加索和委拉斯凯兹、凡·高放在同等的地位。在培根眼中,毕加索是具象绘画的开创者,他完全推翻了之前绘画表现形式的原则,他“用一种非理性的气息,让表现更加强烈和直接,如此一来,形式本身可以直接从观众的眼睛里不经过大脑的过滤而直接抵达胃里”。虽然和毕加索的风格完全不同,但是培根的画作在情感上带给人们的也正是一种非理性的强烈的冲击力。同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也难免会有同台竞争的意识。据焦尔介绍,在培根过世几年后,这次展览终于举行,并取得了极大的反响。
在培根过世后不久,一位摄影记者被准许进入“马厩”工作室拍摄,一幅未完成的画作还放在画架上,这也印证了培根所说的只有死亡才能让他停止工作。众所周知,培根生前习惯毁掉自己的一些不满意的作品,同时声称自己不画草图而直接画在画布上,而根据后来陆续公布的资料来看,事实并非如此,而这些资料对研究培根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南艺美术馆那特意为此次展览而布置的橘红色和玫红色的大厅中,开幕当天人头攒动,直到美术馆闭馆之前还有人不肯离去。开幕的第二天早上,南艺美术馆馆长李小山便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公开课,还和大家一起来到展厅做导览讲解,这也是此次培根展览选择在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所带来的另外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让那些正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学生们得以近距离感受这位大师,从那些充满折痕的手稿和图片中,了解培根创作背后深刻的内涵,也许某一天,他们当中也会出现一位他们这一代的培根。
4.培根的哲理名言 篇四
地位显出为人。
监视不懈,时刻警惕。
不能让贵族繁殖过快。
尚武才能突然强大。
尊重同僚和前人遗名。
腾达者手段多善恶交混。
光荣的战争是真实的锻炼。
若遇派别时,一个上升时最好加入某派,在高位时保持中立。
困于租税的民族想变勇敢善战是不可能的。不适于建立帝国。
叛乱的根源一是多贫二是多怨。有多少破产者就有多少喜乱者。
上流生活开放有序,不隐秘吝啬,礼贤下士,宾客茂盛,会引人到建立丰功伟绩上来。
坐着做工者和户内技艺者,其精密的本性与好战心理不合。游荡,爱危险甚于爱劳作者有一定的好战性。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 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5.培根的名言警句阅读 篇五
2、青年人在执事或经营的时候,所包揽的常常比所能办到的多,所激起的比所能平伏的多;一下就飞到目的上去,而不顾虑手段和程度。
3、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4、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5、读书不是为着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找寻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
6、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7、实践中的失败主要由于不知道原因而发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两种企望:对知识和力量的企望真正相和在一起了。
8、要靠别人的错误繁荣自己。
9、德行高尚的人们,其德愈增则受人嫉妒之机会愈减。
10、出身高贵的人,常是不太勤劳的,但他们对劳动的人却又往往心怀嫉妒。
11、不能让贵族繁殖过快。
12、重复言说多半是一种时间上的损失。
13、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
14、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15、叛乱的根源一是多贫二是多怨。有多少破产者就有多少喜乱者。
16、若遇派别时,一个上升时加入某派,在高位时保持中立。
17、一个国家要伟大就要有一个善战的民族。
18、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
19、把军事认为是举国的荣誉、学问和职业是尚武的体现。
20、最得力者是平励志的句子时最致力投入者。
21、困于租税的民族想变勇敢善战是不可能的。不适于建立帝国。
22、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23、社会财富分配最为平均时国家最兴旺。
24、真理易于从谬误中产生,难于从混乱中产生。
25、蛇不吃蛇就不能变成龙。
26、一次不公正的审判胜过10个犯罪。
27、尊重同僚和前人遗名。
28、监视不懈,时刻警惕。
29、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30、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31、明智者创造的机会比他发现的要多。
32、上流生活开放有序,不隐秘吝啬,礼贤下士,宾客茂盛,会引人到建立丰功伟绩上来。
33、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34、光荣的战争是真实的锻炼。
35、狡猾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
36、坐着做工者和户内技艺者,其精密的本性与好战心理不合。游荡、爱危险甚于爱劳作者有一定的好战性。
37、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
38、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
39、人君之事,在于巧避和转移临近之难。
40、尚武才能突然强大。
41、过于重视爱情,就意味着放弃智慧与财富。
4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43、虚伪的友谊有如你的影子;当你在阳光下时,他会紧紧的跟着,但当你一旦横越过阴暗处时,它会立刻就离开你。
44、腾达者手段多善恶交混。
45、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咀嚼消化。
6.培根的法的评价 篇六
1、针对历来研究学问中存在着的要么倚重经验要么倚重理性的错误,培根提出要将两者联姻,以求认识世界,这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就是培根创立的经验归纳法。
2、培根在确立自己的新方法之前,首先对经院哲学的论证方法进行批判。他认为经院哲学的旧逻辑脱离经验和自然,专门玩弄抽象的概念,不能帮助人们发现真理。经院哲学广泛利用的三段论,其逻辑基础是不巩固的。三段论是由命题组成,命题是由概念组成,而概念是由语词表述。如果语词本身是混乱的,不能正确反映事实和真理,那么整个命题乃至全部推论就都不能建立起来。而且这种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前提里包含结论的内容。即使前提正确,但如果仅限于演绎推理自身的范围,那么结论的意义是有限的;如果大前提和基础是荒谬的,那么推出的结论就不能帮助人们认识真理,反而会成为人们认识真理道路上的障碍。值得一提的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及其方法的时候,未能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与中世纪的逻辑学以及经院哲学本身严加区分,一概予以排斥,要用他自己创立的逻辑、方法论取而代之,这就是经验归纳法。他把自己的主要哲学著作称作《新工具》,借以和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相对立。
3、他认为这种归纳法与传统逻辑的对立、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二者的目的不同。演绎逻辑的目的是论证神学,辅佐诡辩,归纳逻辑的目的是探索规律,征服自然。二是二者论证的方法不同。演绎逻辑的方法是以命题为前提,由一般推出个别,或者如简单枚举法由个别特殊事物一下飞跃到一般,归纳逻辑则是以经验和特殊事物为基础,逐渐由个别上升到一般。三是研究的起点不同。演绎逻辑的起点是含糊不清的语词,未经证明的公理,因而基础是脆弱的,归纳逻辑是以经验和科学实验的事实为根基,因而起点是可靠的。
7.固本培根 厚积薄发 篇七
一、培养良好语感, 读中丰富语言积累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具有想象性质的感受, 是言语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学生的语感如何, 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 影响语文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遣词造句能力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感”, 它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在低年段的教学中, 通过教师优美的范读、领读、引读、伴读、导读……学生初步感受到什么是朗读课文, 小学生模仿能力特强, 他们通过听读、跟读、仿读, 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逐渐感知领悟。在点点滴滴的朗读中积累语言, 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习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新语文”学习方式上的重要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地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 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是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前提。
三、理解感悟, 深化语言积累
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 不是单纯知识的机械累加。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课文, 是提高学生积累的重要手段。诵读记忆是积累的重要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段, 充分利用学生储存语言的最佳时期, 指导学生熟读、背诵大量的优秀诗文, 保证积累的数量。依据言语学习规律, 背词组不如背句子, 背句子不如背课文, 因此引导学生积累的应该是完整的诗文, 成段成篇的文章, 注重积累的整体性, 确保积累的质量。学生只有在理解言语的基础上, 才会读有所得, 因此, 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 提高学生积累的质量。感悟是指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 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我们不但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 还要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 悟出言中之理、言中之意、言中之情, 这样才能更高效地深化语言的积累。
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扩宽语言积累途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的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电影、电视……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等也都是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充分地开发利用这些学习资源, 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积极创设语言积累的环境, 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积累语文的意识, 有效地促进语言积累,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8.弗朗西斯·培根:欲望的身体呈现 篇八
身体的预成图式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预成图式”的概念,他认为艺术形象的制作与释读是在由经验学习而来的预成图式的基础上,对之不断修正及与客体相匹配的过程,最终又形成新的图式。图式是一种先验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留下的长时间记忆痕迹的观念模式。照此理解,每一种风格,甚至艺术中的每一个形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1 9世纪之前,艺术家基本上是在吸收前人图像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原创性的再创造,不断地挪用与修正甚至使许多形象最后演变成了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意义上的“神话”。而到了1 9世纪,随着摄影术的发明,艺术形象的图式来源不仅仅限于手工制造的图像,艺术家也开始参考和挪用照片,不过这远非后现代意义上的直接复制,而是选取照片所捕捉的形象并加工成符合艺术标准的新图式,不管这种标准是古典主义的,还是现代主义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现实主义之库尔贝、新古典主义之安格尔、印象派之德加等人在艺术形象的捕捉中都大量转借了照片。
培根的人物绘画呈现出同样的特点,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身体)形象都来自于摄影。在培根逝世后,他那充满了神秘色彩的画室的对外开放揭露了这—艺术特点。各类公开或私密的照片,包含战争、政治、医学、人体运动、体育等内容的出版物的摄影印刷品,以及大量电影剧照到处堆叠在那个狭小的空间中。人们豁然发现,培根绘画中怪诞的人物形象原来都是从摄影中孵化而来的,因而在现实中有直接的根源。艺术家对图式进行修正并加入原创性思考,最终形成自我的新图式。比如作于1957年的《对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护士的研究》,其中人体的尖叫的面貌形象便直接取材于这部电影的黑白剧照。同样创作于1950年代的教皇系列变体画,其图式来源于有关这幅古典绘画的摄影印刷品。再比如培根的晚年作品《三联画》,左右两侧页中的肖像图式分别来自于《通讯杂志》的一期封面图像以及一位匿名摄影师为培根拍摄的一张头像,而中间画面中的男性裸体形象则源自埃德沃德-迈布里奇所拍摄的《运动中的人体》系列照片。
如此大量地参考照片就会形成绘画与摄影的关系性问题。绘画为何会如此青睐于摄影?1 9世纪之前,被称为摄影术之先驱的暗箱使艺术家完善了透视技巧。但1 9世纪中期以后,传统绘画已经至臻完美,现代艺术的崛起更不关注古典技巧。那么,摄影给现代艺术带来了什么新的认识?依笔者之见,摄影提供给现代艺术的是一种对真实性的认知。这种真实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包括几个不同的方面。就培根的身体绘画而言,摄影对他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秉承了早期摄影对现代绘画,尤其是在现在看来显得颇为前卫的库尔贝在艺术表现的真实性上予以启发的传统。在库尔贝的绘画中充斥着大量粗腿肥臀的乡村妇女,这完全背离了自文艺复兴就已定型的纤细苗条的维纳斯式的女性形象。摄影带给库尔贝以视觉真实性的认知,而培根对摄影中的身体图式的借鉴很明显也含有真实性认知的成分在内,但又有所不同。摄影带给培根的更多是一种感觉的真实。摄影的“限制性”、“片段性”予培根以感觉的思考,这是培根绘画的根本所在。在培根看来,摄影是唤起感觉判断以及与图像相关联的内在经验的一剂良方,这决定了其绘画中的身体形象并非是对现实中的身体的表征,甚至与表象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动态的张力关系使他的绘画获得了一种内在的真实。培根如是说:“我想做的是,改变事物的形象,让它与表象有距离,但通过改变又使它真实地刻录表象。”1也许在这一点上,培根的观点与凡高如出一辙,就像后者的经典名言所说的那般:“真正的画家不会在思路清晰的细节分析的基础上去画事物原原本本的模样,相反,他们会用感觉事物的方式去描绘”。
扭曲的“无器官身体”
在创作的过程中,培根反复发问:“我怎么才能让这幅画更直接地具有真实感?”他的回答是“扭曲”。原因在于他坚信触及真实的最好且唯一的方式便是扭曲它,肢解并损毁其外在表象。他一再强调,现代艺术的发展是以扭曲可视世界的要求为条件的。这是与观众的神经系统直接对话、刺激其情感的唯一有效的方式。是以,在培根的绘画中,身体呈现出一幅怪异的荒诞景象:器官残缺不全且以一种不稳定的混乱方式被组合在一起,暴力的笔触将人体的肌理组织破坏殆尽,以至于被许多人批评为“非人非兽”的怪物。培根在艺术中追求的是一种感觉的真实,但其绘画最后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扭曲的身体形式。那么,感觉的真实是如何显现为扭曲的身体形式的?这似乎涉及到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认为形式是理念的显现。但关于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历史上的各种解释却不怎么令人信服:在文艺复兴之前,这一过程的实现被普遍认为是受到了神启;而在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文主义思想偏向于认为是“天才”在其中发挥作用。形式是思想的对象,而培根的“感觉的真实”正是其思想的体现,扭曲的身体乃他的思想的直接显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不妨借鉴—下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理论,尝试在哲学语境中解决培根身体绘画中显露出的这个哲学问题。
德勒兹于1981年写了一本专论培根艺术的专著《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在此书中,德勒兹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问题即是:在培根的绘画中,感觉是如何显现为形式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德勒兹借用了法国先锋戏剧大师安东尼-阿尔托所创造的“无器官的身体”概念。阿尔托认为,身体是不需要器官、反对“有机体”的单一身体。与没有器官的身体相对的不是器官,而是人们说的有机组织对器官进行的组织。“无器官的身体”是一种未确定的、多值的和暂时的身体状态,它不是一个器官之间的固化的结构关联的“有机体”,而力图把器官放回到身体自身的生成运动中来理解其“暂时性”和器官彼此之间本身就存在的内在关联
身体的特征在于它是感知的身体,我们把它看作是一个运动的,并且是在感知行为中主观运动着的身体,而身体感觉的运动是身体最为本质的存在方式。因此,在德勒兹看来,真正的思考次序“应该先从肉体的感觉层次出发,把‘感觉’作为‘外在的力’穿越身体的不同层次而产生的运动,进而理解‘器官’本身的变化的本性,然后再把‘机体’作为器官之间的一种‘暂时的’、相对稳定的联系和结构”3。感觉穿过有机组织抵达身体会打破界限,如同一道波穿越身体会在身上划出各个层次一样。当感觉如此与身体相关时,它就是真实的了。依德勒兹之见,培根的身体绘画的过程与这种思考的次序是完全等同的,即从身体的感觉出发,最终回归肉体的自然流动的本性。如此,感觉才完成了显现为形式的过程。
“无器官的身体”是德勒兹最为核心的身体观念。这种源自尼采的思想是对自柏拉图以来就已存在并由笛卡尔发展至巅峰的灵肉二元论的解构与重塑。“无器官的身体”强调身体的生产性,它不受意识和思想的压制。这是一个由欲望机器产生的实体。在《千高原》中,德勒兹和瓜塔里把“无器官的身体”描述为“欲望内在的领域,特定于欲望的连贯性平面”。可以说,欲望机器和无组织的身体是同一事物的两种状态。简言之,在德勒兹看来,身体完全排除了意识,仅仅是纯粹的欲望本身,身体就是一部生产性的欲望机器。尽管德勒兹并不关注身体的具体内容,而是将其抽象为一种生产现实的欲望,但我们仍不妨尝试在培根的身体绘画中寻觅无器官的身体与欲望之间的对应关系,尽管这种欲望是偏弗洛伊德式的但不受意识压制的本能欲望。
欲望的身体呈现
培根笔下扭曲的无器官身体(主要是男性身体)在某种程度上是艺术家本能欲望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有意识的欲望释放。但身体的扭曲呈现与欲望的本质显露这两者之间的衔接点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似乎可以指向培根在生活中公开但在艺术中隐匿的同性恋的自我身份。
培根对身体,尤其对男性裸体极为迷恋。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初,对男性身体的表现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起初,培根表现了没有介入性活动的单一男性裸体。他似乎对男性身体的形式充满了好奇,如创作于1952年的《对一个裸体的研究》。人体的背视角度让观者的视线集中在男性的身体上,而空间的不明确以及背景的黑暗加剧了这一效果。画面中男性裸体的肌肉组织表明了其运动员的体质。对运动员的表现也是培根极为偏爱的一大主题。培根绘画中的男性裸体似乎与当时英国的文化环境极不协调。涉及性意味的图像触犯保守的英国人的道德底线,更别提男性裸体了,可能培根在这类画中不去描绘能表明人物身份的面部就是出此考虑。
在稍后有关男性身体的描绘中,培根非常隐晦地表达了其同性恋的性取向,因为画面上描绘的是两个裸体男性在不同地点搏斗或交合的场景,比如1953年的《两个人体》。画面上的人体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张力关系,这区别于之前处于平静状态中的身体。在培根的表现两个人体彼此纠缠的画中反复出现的一个特征便是人体所呈现出来的动作的模糊性。以《两个人体》为例,画面上的两人似乎在搏斗或正在交合。培根并没有明确地选择哪一个场景来表现,他聪明地利用了两种理解:较“单纯的”解读会认为这是在进行搏斗,而画外之意则是指涉男性交合的性行为,进一步则可以指出其中动作的连续性——彼此纠缠是交合的前奏。如此这般,培根既向他的观众提供了一幅可为社会接受的图像,同时也迎合了男同性恋的欲望之需。除了动作的不明确性,培根模糊其同性恋性取向的一个惯用方法便是用带条纹的污渍模糊人的面部。可以说这些方法都是培根针对当时的英国社会对同性恋的压制而在艺术上的一种取巧。某种程度上,他的这些画作可以被视作是对当时同性恋在英国所面临的境况的现实叙述。培根谴责限制表达自由的社会系统。在他的画作中,暴力行为表达了寻求性解脱的迫切性,但邂逅的过程短暂而迫切,地点则是在无人的秘密之地,以逃避社会的监视。但能逃掉吗?在《床上的人体研究三联画》等作品中,培根画上了圆形的窥视孔,暗指同性之间的非法性行为逃脱不了社会的监视与谴责。
情况在1967年有了转机。随着当年《性犯罪法案》的颁布,同性恋在英国成为一种合法的性关系。仿佛是作为一种回应,培根在其后的作品中用三联画的形式明确地表现其同性恋身份的自我认同,如创作于1972年的《8月三联画》。这幅于同性恋遭解禁后不久创作的作品描绘的是两个男性裸体搏斗或交合的景象。但与第二阶段的创作不同的是,画中的人物身份都是已知的——它表明培根及其已故的模特兼情人乔治-戴尔之间的私密关系。三联画的模式为培根探索人物之间的微妙心理状态及关系提供了绝佳的形式。从画面上看,从左至右依次是戴尔、正在交合的培根与戴尔、培根的形象。两个单独的人物或专心于灵魂深处的沉思或同样沉迷于自渎行为,而中间画面上表现的是两个人的叠压。很明显,力量的分配是不均衡的,正是这种不均衡导致左右两侧的画面所流露出来的交流与和谐的破碎。这与培根当时的生活状态非常相似,他与戴尔之间就呈现出上述这种关系,而戴尔的自杀促使培根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
从《对一个裸体的研究》到《两个人体》再到《8月三联画》可以被视为培根的身体绘画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关注同性恋的行为本身到表现施行同性恋行为的人,培根的自我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觉醒了。甚至在后来的部分作品中,培根从一个模糊隐晦的窥淫癖者发展到毫不隐晦地表现男性的性特征。在这个层面上,培根的作品便具有了另外一层含义,即对占据主流的异性恋关系的抵制,消解作为主体观者的男性与作为被凝视客体的女性之间的固有关系。他通过关注男性身体并阐释与个体身份相关的欲望建构,使观者体验到了同性恋的多重维度。
9.培根的经典人生名言精选 篇九
2.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3. 谁能比这种人更痛苦呢,他们人虽在世,却已亲身参加了埋葬自己名声的丧礼?
4.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5.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6. 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7.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8.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9. 太过重视行为规则与拘泥形式,以致在事业上坐失良机,那损失是很大的。
10. 为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烧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后悔的人,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11. 严厉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谴责,也应当庄重而不应当侮辱嘲弄
12.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13. 希望是很好的早餐,却是很糟的晚餐。
14.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才能。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所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的美而放弃了内在的美。
15. 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16. 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17. 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
18. 虚伪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19. 狡猾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
20. 感官的愚弄正是感官的一种快乐。
21. 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22. 一个人如果对待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诚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23.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24. 无德之人常嫉妒他人之有德。(名人名言)
25. 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
26. 幸运之机好比市场,稍一耽搁,价格就变。
27. 意外的幸运会使人冒失、狂妄,然而经过磨炼的幸运则使人成为伟器。
28. 虚荣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患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29. 嫉妒是一种游荡的情欲,在大街上徘徊而不肯居家;所谓“未有好管闲事而不心怀恶意者也”。
10.培根的故事 篇十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1读了《培根随笔》,感觉自己深受教育。
培根是哲学家,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还是几百年前的古人。这三点对我来说都是距离。我对哲学家一向不怎么感冒,总觉得哲学太深奥,我搞不懂也不想搞懂;作为一个欧洲国家的英国,隔得那么远,远不像祖国的某个省,某个城市那样能给我亲切感,所以我对这个国家也不怎么感冒,因为暂时也不奢望有朝一日能去牛津或者剑桥留学,所以也不想对它感冒;几百年前的古人,我一直以为与他们之间的代沟太大了,我对他们总是敬而远之的。
但是,一读《培根随笔》才发现,所有的距离都不是问题,我和几百年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原来也可以亲近。这实在是《培根随笔》的魅力的功劳。
哲学是深奥难懂的,有康德的三大批判为证,据说黑格尔的《小逻辑》也绕晕了不少聪明人的脑袋。但《培根随笔》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它很好懂,没有艰涩的哲学名词,也不故弄玄虚。仅仅从文字的语气看,完全是一个大叔在跟你拉家常,只不过谈的不是柴米油盐,而是人生、智慧、爱情、友谊等高雅的话题,当然这些话题也是很多哲学家喜欢讨论的。要是所有的哲学书籍都这么好懂,我一定会喜欢哲学。这感觉,完全就是一个知识广博、生活经验丰富的大叔在和你谈心,谈着谈着,你就被他征服了,你也就信服他说的那些道理;听着听着,你不知不觉中就长了见识,明白了很多事理。
读《培根随笔》所长的见识之一就是,知晓了不少西方世界的事。作为一个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培根在他的书中谈了不少的见闻,当然谈的是他所在的英国和欧洲的事情。读他的书,仿佛就是一个欧洲通在带着我们游历,欧洲各国的风士人情,历史掌故,山川地貌,由他娓娓道来,我们再一一听下去,如沐春风。原来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那里的风俗人情跟我们这里的大同小异,好人也同样热心肠,坏人也同样捣蛋。高鼻子蓝眼睛的那些家伙,其实很幽默风趣善良。
读完《培根随笔》,我对这几百年前的古人也产生了亲近感,不觉得有什么代沟,除了觉得他博学、幽默、机智外,并不觉得他高高在上,也没觉得他板起一副面孔。由此我觉得,古人并不是古板之人,在感情上与现代人完全是相通的,我先前对他们你印象,实在是偏见。
以上算是读《培根随笔》的感受,也算是收获。我想,以为有机会,我一定多读读这样的书,读书的好处看来还真的不少呢!具体的好处肯定不止这些,培根在他的《论读书》中,对读书有全面的洞见,我以后一定再好好学习。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2《培根随笔》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培根所著。生于贵族家庭的他从小历经磨难,使得他阅历丰富,言论深邃。这本书就是他的言论集,有论真理,论死亡论嫉妒等篇章。
“知识就是力量”大概是培根说过最有名的一句格言了。在《论学习》中他写道:“工于心计者鄙视学问,单纯愚鲁者仰慕学问。”而那些能成大业者无非不是学识渊博。有着高于他人的见解方能统领大局。于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增长才干,明辨是非,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而并非“挑剔质疑,不是盲从,也不是为了增加谈资。”
学习知识要适量,劳逸结合,不要为了炫耀知识而读书,而是把读书当做一种乐趣。同时,学习也要讲究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刻板的搬运教材,“要靠经验加以规划,否则就可能歧路亡羊。”掌握自己的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学以致用也是学习的重要关键学会了不等于会用,把学会了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经验才是真正掌握。
《论死亡》也是令我感触较深的一篇。许多人都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其实真正令人恐惧的是后人对死亡的渲染,即“与死俱来的一切”他们畏惧亲人的哭号,死亡时的痛苦和死后的世界。所以,许多古代帝王暮年都在寻找长生不老的秘方从而永远地统治这个国家。
但是,死亡是到另一个世界的必经之路,是重生的前提。培根说:“复仇之欲压倒死亡,爱恋之情蔑视死亡,荣誉之尊高于死亡,悲伤之极向往死亡,畏惧之心期待死亡。”人往往是被情感所控制的,改变一个人的情感和对死亡的看法,那么就不会再畏惧死亡,因为,在某些事情面前,死亡就不再变得可怕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虽身陷囹圄却仍然不变的爱国情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战士面对沙场的壮志豪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面对生死的坦然。常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不应该碌碌无为的草率一生,这样的人生就毫无疑义。生命就如一泓清泉,只有奋力的抗争之后才能品尝到它的甘甜;生命就如一块田地,只有努力的耕耘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事业而努力,为了追求自我而奋斗,用自信和坚持装点属于自己的人生。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3读了《培根随笔》,从中受益匪浅。从书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对于哲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谓处处都是精华,我细细品味其中。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是《论友谊》中的一句话,他将友谊的真实含义描写了出来。是啊,朋友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友谊对我们来说也太珍贵了。就我们来讲,从入幼儿园,开始慢慢接触社会之时,我们就拥有了朋友,从一个到几个,从单纯友好到刻骨铭心,我们渐渐读懂了友谊。从小学至今,我和一个朋友拥有了7年的友谊,7年的死党,让我们不必在每天面对对方时,装作一番笑脸,而是喜怒哀乐尽情地展现在对方眼前,与她一起分享。所以,好好珍惜友谊!
最让我感慨的还有《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生命是最重要的,且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你何谈家庭,何谈友谊!所以,我们必须得活着。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报道,xx高中xx同学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跳楼身亡。的确,在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心理负担是过于繁重,但无论怎样,我们不能悲观到结束自己的生命呀。人应该活着,而且应该认认真真地活着,而不是每天虚度光阴。我们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每一分,即使是每一秒也不能错过。人生在世,你应觉得有意义,所以你一定要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敢问如果你的生命中没有目标,成天行尸走肉一般,与死亡又有何区别呢?
《论美》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其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傻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怡人”。读完后不禁要问一句,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联想起近几年的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司机??其实,在他们身上无不彰显着美的魅力。也许他们的相貌还不足以倾国倾城,但他们的心灵美到足以倾国倾城。所以,不要太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与其我们每天上街买衣服买饰品装饰自己,每天关注自己的形体之美,还不如打扮得素雅些,多做一些善事,变成可爱的人,因为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人的一生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要把握自己的命运,要让生命变得绚丽多彩。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4相信许多人在面对死亡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或者说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面对死亡,我们不知所措,我们恐慌,我们惧怕。可是,我们在怕什么呢?
正如培根所说,我们其实并不是惧怕死亡本身,而是惧怕伴随死亡而来的种种一切。日益衰竭的器官,变得十分丑陋的容颜,不能进食的口腔,再也无法说出来的言语,倦曲的身体……都会让我们联想到别离的那一天,联想到永别,联想到死亡。而更突出的是,当昨天还在一个办公室同事,同个餐桌就餐,同一条小道上散步。仅仅一个夜晚,也许就是一瞬间,一个意外就可能阴阳两隔。那时候,我们对死亡是多么的憎恨和恐怖啊!
面对死亡 —— 随风摇曳 —— 梦 里 梦 外面对死亡 —— 随风摇曳 —— 梦 里 梦 外面对死亡 —— 随风摇曳 —— 梦 里 梦 外面对死亡 —— 随风摇曳 —— 梦 里 梦 外但是,岁月会让我们成熟,岁月会让我们坚强和伟大。只要我们回首人生时无所遗憾,我们也许就会平静的面对死亡,无论是我们的亲人、朋友,还是我们自己。这就是“人生最好的挽歌,无过于当你在一种有价值的事业中度过了一生后能够说:‘主啊,如今请让你的仆人离去。’”(培根语)释意。
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在已步入老年人行列之后,对死亡已没有年轻时的那种忧虑和恐惧的心理。就是今年父亲在住院最严重最让人忧心的日子里,好象也没有太多的对死亡的概念。那个时候,只是想如果有能力,有办法改变或改善他的痛苦,就是最好的对他的回报和安慰了。所以,当看到年轻的护士为给他找血管注射,慢慢的从手背一直打到手腕的时候,就特别想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给他注射,以减轻他的痛。而在这个过程中,与死亡无关。
有时候,想到安乐死。从内心真实来说,我赞成实行安乐死,无论是对我的亲人,还是对我自己。人的一生其实是很痛苦的,所以应该让善良的人们,让经历了诸多痛苦的人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快乐、安祥、平静的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
爱玩小聪明者,一般得实惠多多。许多小聪明的人,虽然没有特别能耐,也没有惊人业绩,却每每总能玩得让领导心花怒放。于是,升职、提薪、加级……便一一如期而至。
无论怎样,面对死亡,我肯定会无所畏惧。虽然,我会悲伤,但不会怕。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5睿智的人在许多事上都有与常人不同的见解。培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近,我读了他所著的《培根随笔》一书,对于培根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培根的一生为哲学和文学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本《培根随笔》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首先,在观念和视角上它具有独到之处。对于死亡,培根告诉人们不要心生畏怯,凡是坚定执著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都能避免死亡的痛苦。面对日趋严重的宗教冲突,他希望人们能以和平为本,对血腥的战乱说“不。我相信,倘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人民读过这本《培根随笔》的话,就不会让巴以冲突日益恶化了。对于生活中的艰难挫折,他总是把它们当做上天给予人的磨砺白己的机会。他相信不懈的努力总能将厄运变成好运。面对许多人的迷信和盲从,他大胆提倡无神论,希望他们用理智和亲情战胜心中的专制统治等等。其次,在此书中,作者不仅提出了独到见解,还引用著名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句加以论证,这大大提高了文章观点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培根随笔》语言优美,层次清晰,让人读后有一种回味无穷之感。
出于对培根本人的敬仰,我在阅读此书时十分专注,也从中受益匪浅,特别是在思想观念方面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读罢此书,我发现:其实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只要有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就好比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爬山,倘若他抱定信心要爬上山顶,就定能攀上顶峰。正如培根先生一样,他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社会中的不良风气,用理智从根源上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显然是做人做事应有的态度。在此书中我还学到了思考及看待事物的方法,即: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应看到不利的一面。
不仅如此,我还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虚伪的,而应该是坦诚的。虚伪的假面具只会使这个世界变得黑暗,而只有真城的桥梁才能将人心与人心连在一起。
《培根随笔》一书集合了培根先生一生的思想精髓,读起来就像是在与一位睿智的老人对话。我想:我应该在今后的日子里,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以及我身边的人,把培根老先生作为我的榜样,做一个坚定执著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人。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6《培根笔记》读后感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这本书就是他的言论集。“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在世就得使你的生命有意义,要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一个好学深思的读书人,往往是一个才情并茂,文采飞扬的人。而培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随笔展现了他的文采,展现了他的人格,也展现了他的论点。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7说实话,我是很怕死的,战胜死亡的帮手。怕到培根所说的那些战胜死亡的帮手对我基本不起作用的程度。我怕死的原因,并不是培根所说的死亡的声势。
丧葬仪式以及其中的悲号痛哭对我的影响不大,因为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比较独立思想的人,别人的行为对我影响不大,起码是培根这样的哲学家之外的普通人对我影响不大,而哲学家我还要挑一挑,看不顺眼的对我影响也不大,看顺眼的对我的影响也只是稍微大一些。那么我为什么怕死呢?不知道,只能说就是骨子里怕死。培根在他的随笔集2里提到的战胜死亡的帮手有这样一些:复仇、爱情、荣誉、悲哀、恐惧、哀怜、忠诚、事业。我想了一下,这些事情肯定会暂时起麻醉剂的作用,麻痹怕死的神经。但是,这些事情的麻痹时间有多长,其麻痹效力是否足以战胜死亡,则完全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
究其实质,因为这些麻痹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教育或洗脑的结果,而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教育或洗脑内容是不同的,教育和洗脑的效果对不同的人也会不同。逐个分析一下上述帮手。先说复仇,虽然西西里式的复仇有些极端,但是总的来说个人或家庭复仇还是容易理解的;至于大的人群复仇例如村/团伙/民族/国家,大部分是老大们的忽悠,能不能到不怕死的程度其实并不像老大们说的那么夸张。爱情特别是失恋带来的强烈痛苦的确可能暂时压过对死亡的恐惧,但是一般来说越强烈的东西也越容易随风而逝。荣誉是各级老大们用来让人干活而又省钱的主要手段,捅破窗户纸后就会发现其实是浮云。亲人间的悲哀源于多年的亲密关系,大范围的悲哀则往往是由于大范围的洗脑,日本战败后大量日本人自杀是后者的典型案例。恐惧,其实是一个比较的问题,也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其它恐惧的比较。忠诚和复仇有些类似,忠于家人是应该的,忠于其他则肯定是被其他洗脑的结果,为忠于皇帝而死是何等愚蠢就不用说了,为忠于某个概念而死也只能让这个概念的最大获益者获益。
最后,为事业而死也类似于为忠诚而死,如果这事业的最大获益者是别人;如果事业是自己的爱好,那这就是一个精神状态的问题了,因为这在本质上和为吸毒而死是一样的。对于我而言,培根的帮手说的根本错误在于,他所说的帮手都是杀手而不是帮手。也就是说,这些帮手不是帮你战胜死亡,而仅仅是帮你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心理。通俗地说,就是帮你安乐死而不是帮你不死。培根选择这些帮你死的帮手而不是帮你不死的医学,这让我不知是该叹息培根,还是叹息培根所在的时代。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8谈这本书感想,个人感觉我必须说说培根本人背景、所处时代、他的地位。培根,1951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落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位博学多才的贵族妇女,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再加上才华出从,培根本人已是1584年入国会,1596年被伊丽莎白女王任命为特别顾问,1617年被任名为掌玺大臣,1621年卷入受贿案被捕,1626年因风寒去逝。如些显赫的人生背景,我们可以感觉到,怎本书的出发点与目的,个人感觉里面谈到国家与政治的随笑,都不是我喜欢的文章,大多数文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众的前提来写,所有的思想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女王,我个人比较喜欢从人性本生来写事的书;
本书不喜欢有三:
三是文中太多的小论题,都是在谈大道理,教人如何为国,出发点是为国家上层人士,与如现实的生活相距甚远,我更喜欢发自普通人心底的书籍,描述人心灵的故事。
当然本书肯定是好书,喜欢有三:
一是里面有很多文章,如谈天性,谈胆大、谈爱性……等等都是我喜欢的内容,特别是谈天性一文,让我感触颇深,对小孩的培训上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最后一句很是有道理——“人的天性不生香卉,便长野草,所以让他适时地给前者浇水,将后者铲除”。
三是全文都是激励为主的文章,有很多可细细品味的哲理性语句,当认为生活对自已不公,受尽折磨时可是疗伤的哲理文字。
并且可以肯定,他绝不是一个依仗家庭而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在他的随笔集中可以看出,他对《圣经》是很有研究的,或许可以对其中的篇章信手拈来(虽然一些片段出现了错误);他对历史深感兴趣,对于历朝各代的王侯将相之事如数家珍;至于希腊神话更是融汇在各篇随笔之中,着实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9说到培根,谁都会想起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确,当今社会,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暑假,趁着闲暇时间,我有幸拜读了他的著作——《培根随笔全集》。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犹如当头棒喝,击醒了不知多少梦中人。
培根,他是命运多舛的一个人,生在官宦之家的他,年幼时就受尽了功名利禄的熏陶,长大后也就顺理成章的走上了仕途之路,然而,在经历浮沉的宫廷政变后,他最终被罢去官职。在沧桑的岁月里,他的人生受尽了苦难的历练,也就越显得芬芳。读他的文章,就像在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赐教,须耐心倾听,反复揣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而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信手拈来的一句话,甚是耐读,索性将它摘下来。细细咀嚼一番后,竟被我品出几分味道来,我想不仅厄运能发现美德,它还能使自己更透彻的看待自身缺点。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10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散文家、哲学家,其代表作《培根随笔》也散发着智慧、理性与艺术的光辉。品读其文字,有如与一位跨越时空的睿智老人促膝相谈,优美华丽的文笔中无不蕴含深刻的哲学道理。
虽说是随笔散文,但全书中每一篇作品都具备严禁的逻辑性,作者针对时势,对美德、哲学、政治、宗教、人情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崇尚理性,但不一概否定,他认同宗教,但不盲目迷信,他以虔诚的态度、全面的眼光评古论今,他的每一篇精小的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在《谈真理》中,他鄙视谎言与虚伪,将其喻为“吁请上帝审判人类的最后钟声”,然而盲目地追求真理,则是作茧自缚,是对其的一种亵渎。真理并不是绝对,有些人甚至利用“真理”迫害他人,因为这样能掩饰他们那过去的愚昧,博得虚假的欢悦。真理只不过是人们在认知上与道德达成的一致,只是一种心灵的依托罢了。
“幸运的好处令人向往,厄运的好处叫人惊奇。”在《谈厄运》一文中,培根与历代哲学家一样,赋予“厄运”光明。他认为厄运孕育奇迹,厄运造就坚忍,厄运是一代伟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厄运中的安慰与希望,如同阴暗的底子上绣上明快的图案,更加鲜明刺目,惹人喜爱。“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揭露恶性,而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正是因为厄运的存在,人们的觉悟才得以被激发,才能在逆境中秉持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总有进步,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得益于厄运。
不仅是哲理,培根在艺术方面也颇有研究,对造物之美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谈园林》与《谈建房》中,他作为设计师的才能可见一斑。只是他的这些文字是写给王公贵族,文中的设计方案也颇费资力。培根也属于新贵族,也喜爱园林这种散心场所,但他并不提倡过去的观点。园林是上帝赋予人类的艺术,而不是用来显示身份的标志。那个时代已被功名利禄污染,许多贵族尽管拥有万贯家产,却还是郁郁寡欢或者整天算尽心机。园林、宅邸,他们所有的这一切,有多少是本着最纯朴的初衷而建,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其真正的乐趣?正因如此,这才被称为“艺术”,也是艺术家注定孤独的原因之一。
虽是跨越世纪,却字字警人。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11每个少年的眼睛,黑白分明,犹如一块幕布。勇敢、冲动、懦弱、嫉妒、困惑……所有属于青春的绚丽色彩都在那黑白分明的幕布上上演。我也曾经让嫉妒冲昏了头脑,最终,理智还是胜利了。
读完《培根随笔》之《论嫉妒》之后,我才知道嫉妒给人带来的危害之大。培根曾经说过,嫉妒是一种病,一种传染病。它还是一种最邪恶、最堕落的情感,因此也是魔鬼的本性。原来,我也当过一回魔鬼。小时候的我,总是羡慕邻居家孩子的漂亮衣裙,恨不得将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长大了才知道,原来这是嫉妒,是一个布满陷阱的深渊,我胆怯地迈出第一步,于是就有了第二步、第三步的存在,让嫉妒暂时蒙蔽双眼。
小学的我,开始羡慕班级里的“领头羊”,也开始变得不喜欢与其他人交流学习,生怕其他人超越自己。心里的魔鬼在不停咆哮,挣扎,指示着我嫉妒成狂,变得自私自利。不,我讨厌这样的自己。与此同时,我也渐渐明白了,成长如同参加跑步比赛。看到别人比自己跑得快时并不一定会着急悲伤,唯有被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日渐超越时,才会着急悲伤,甚至嫉妒。我急了,也曾经想过做一个“趁着黑夜在麦田里撒播裨子的嫉妒者”,可理智告诉我,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能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否则最终害人害己。我想如今,理智已走在嫉妒的前头,而我的心智也渐渐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段年少无知的往事也被埋进了青春的坟墓。
其实,羡慕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向前走一步,可以变为钦佩,将其视作榜样。向后退一步可以变为嫉恨,将其视作敌人。可是,没有人是完全的天使,也没有人是完全的魔鬼。于是,就有了一颗漂浮不定的心。可我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就算是深渊,就算跌入谷底,也有爬出来的一天。少年的我们,不会让嫉妒充斥着我们眼前的世界。我们都不是天使,都不完美,可我们依旧喜欢爱护这个缺点多多的自己。
幕布上的青春糗事仍在上演。嫉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拥有一颗推崇嫉妒的心。愿我们都站在羡慕的前方,遥望未来;愿我们都把嫉妒埋入青春的回忆……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12假期在老妈的逼迫下,读完了《培根随笔》一书,说实话——笔《傅雷家书》好看多了,虽然书内讲的大多是一些哲理及对一些问题的探讨,但总体来说还是蛮不错的,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培根随笔》一书。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下面摘抄几段以作赏析: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说明了朋友可以为你分享快乐和忧愁,有一个知心朋友是十分的重要的。
在《论死亡》中,有这么一段话:外斯帕显死时还说笑话;他坐在一个凳子上说:”我想我正在变神哪“。加尔巴临死作壮语说:”砍罢!假如这是有益于罗马人民的“。一边说着一边伸颈就死。塞普谛米犹斯?塞外拉斯死得爽快。他说:”假如还有什么我应该做的事,快点来吧“。诸如此类。那些画廊派的哲学家把死的价值抬得太高了,并且因为他们对于死准备过甚,遂使死在人看起来更为可怕。”他把生命底终结算做自然底恩惠之一“。说这句话的那人比较说得对的多了。死与生同其自然;也许在一个婴儿方面生与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种热烈的行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热的时候受伤的人一样,当时是不觉得痛楚的;所以一个坚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但是,尤要者,请你相信,最甜美的歌就是在一个人已经达到了某种有价值的目的和希望后所唱的”如今请你让你底仆人离去“。死还有这一点;就是它打开名誉之门,熄灭妒忌之心。”生时受人妒羡的人死后将受人爱“。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其实死并不可怕,在一些伟大的人眼中,这甚至是上帝给予他们的,所以做一个看淡生死的人吧。
在《论虚荣》中,培根这样写道:”自夸之人,是明智者嘲笑的对象,是愚昧者羡慕的偶像,是献媚者供奉的神像。而实际上,他们不过是一些受虚荣心支配的奴隶。“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但不要让虚荣心支配你的生活,做真实的自己才是做好的。
总之,读了《培根随笔》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在这里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翻翻这本书,也许,他会给你一些启示。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13我是第一次读《培根随笔》,刚看了个开头,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
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培根随笔》全书共分为五十八篇,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五篇——论逆境,里面有一段令我印象很深:顺境中不乏恐惧与厌恶,逆境中也不乏安慰与希望。刺绣时,将生动的图案绣在黑布上,比起阴暗、忧郁的图案绣在浅颜色的布上,更让人愉快——悦目才会赏心。美德犹如珍贵的香料,只有当焚烧或碾碎时,才最为芳香。顺境最能显示邪恶,逆境最能显示美德。
这段话,使我想起了一个曾经看过的故事《你应该做一颗豆子》,篇幅很短却哲理十足,其中有段很有趣: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必担心豆子卖不出去。
卖豆人在豆子卖不出去时,可以拿回家,磨成豆浆,向行人兜售,如果豆浆卖不成功,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功,变硬了,姑且当做豆腐干来买。且豆腐干也卖不出去的话,那么就把豆腐干腌起来,变成腐乳。
第二种选择是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入水让它发芽,那么更加妙极。几天后,麦豆人可以改卖豆芽,豆芽如果卖不动,那么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
而如果豆苗卖不动,就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你想想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上百颗豆子,那是多么划算的一件事。
文章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一颗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时候,都有无数种精彩选择,更何况人呢。我们在遭遇不顺时,至少应该比一颗豆子更坚强吧。
它让我明白了正是逆境给予人的压迫,才使得人不得不再一次鼓起勇气,放下忧伤,发现新的希望,所以逆境才更容易体会到美德,若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一个特别的机遇、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从而也就会得到许多做人与处事的道理,更会使自己在人生的画卷上绘上了独特且绮丽的一笔,我想论逆境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吧。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14说实话,关于真理之巅的快乐,我是半信半疑。
说信呢,我也有过这样体验,就是自己数学考试半小时就交卷了,然后看着同学们还在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或者得了解最后也会被老师判错。这时候,出人头地的快乐,同班德比的快乐,异性倾慕的快乐,学业有成的快乐,光宗耀祖的快乐,未来期待的快乐,失利报复的快乐,等等等等说的出口说不出口的快乐,荡漾在心间,隐藏于脸上,透露出行为,实在难于言传,又实在憋不住言传。小小的数学题也许戴不上真理的大帽子,然后数学题里的数学其实也正是真理的一个小山头。培根的话让我回忆起这些快乐,所以当然是相信的。
说不信呢,我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酒桌上一位数学不及格的同学,身家财产N年前就足以过N辈子富足生活了,然后怜悯地看着数学比他好N倍的我等,或者买单后小小地对我等闪耀了一下他小小的眼睛。这时候,上述我等在真理小山头上的种种快乐,我想也同样荡漾隐藏透露在他的心间脸上行为,这些快乐,他不用言传,我们早已被言传。无商不奸,何况在中国特色的政商勾结的社会,那么他肯定是在真理的洼地了。他的快乐显然是对培根的讽刺,所以当然就不能相信了。
真理之巅快乐的说法,在培根随笔集1里。这说法引自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原诗大意是:在岸上看船在水里颠簸是快乐的,在城堡里看别人在底下厮杀是快乐的,然后这些快乐都比不上在真理之巅看众生处于错误迷茫之谷的快乐。培根认为真理是天光,在烛光下辉煌的假象被天光一照就会原形毕露。在这种意识形态之下,培根说的真理之巅的快乐几乎可以说是不需要证明的公理。
然而,培根的时代相对于现在是简单的,培根对真理的看法也是相对简单的,不管是不是因为那时候有宗教。现在蜡烛早已被电灯取代,新一代人造光源也许比不上天光,但是在绝大部分给定空间里的亮度流明值很可能大大超过日光。如果天光就是日光,那么天光就不用想了;如果天光不是日光,那么20xx年之前天光还有戏吗?所以,假象的辉煌还是辉煌的,或者可以说就是辉煌的。大部分被社会承认的快乐都是在真理洼地而不是在真理之巅或真理小山头上的。真理之巅的快乐也是可能的,但是很可能要关上大门关上小门自己独自享受。社会也许认为这些在真理之巅没事偷着乐的人是神经病或自闭患者,这些人则需要这样的座右铭:偷自己的乐让别人掉沟里去吧。
读《培根随笔》有感_培根随笔读后感800字15孔子说过,“尊五美,屏四恶”。人们也常常以“真善美”来评论一个人人格上的美丑。那么,一位美者需要相貌俊秀吗?在培根眼里倒不必,它只需气度端庄,气态宜人。
在《培根随笔》的这篇《论美》中,语言简洁,内容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这篇文章着重论述了怎样对待外在和内在美。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美犹如盛夏的水果,但却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培根在用丰富的阅历和成熟的思想告诉众人,美丽的容貌是很多人都渴望得到的,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美应该是内心的美,品质,德行,思想的美。培根这句话更好地阐明了外表的美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的,它是容易改变的。
正如培根说的,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因此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挥出光辉。而从古到今也有许多例子印证了培根这一哲理。
王昭君是众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如花似玉,眉如轻烟,且投足如风摆细柳,举手似雏燕凌空。除了她有沉鱼落雁的美貌之外,她在出塞作番时入乡随俗,美丽善良的她给草原人了带来了和平与希望,带来了欢乐,从此汉匈罢却刀兵,共享和平。
所以说古代美女也不是只有花容玉颜,王昭君的美丽善良就是世人难见绝美者兼而至善啊。
在我们佛山,有一位曾经让无数人感动的“最美婆婆”,她叫陈贤妹。在20xx年的秋天在,一名叫小悦悦的两岁女孩相继被两车碾压,可是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因为她的这一善良的举动,她被热心的网友成为“最美婆婆”。
齐耳的短发有些蓬松,瘦小的脸庞刻着岁月的沧桑,58岁的年龄,一米四的个子,七十斤的体重,看起来弱不禁风,却行动灵便说话利索。这就是陈贤妹,从相貌来看就是一个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阿婆。但她在小悦悦事件中的平凡举动所折射出的高尚的品格让人感动。陈婆婆这一内在美在她和所有人心中都是永恒的,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平常朴素而又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培根的故事】推荐阅读:
培根读书的英语名言09-02
培根的名人名言欣赏09-18
培根随笔名著导读07-06
世界名人培根说过09-15
读《培根随笔》有感优秀09-21
培根论读书翻译赏析11-02
李培根:自由发展与人文情怀08-02
《培根随笔》中学生个人心得11-09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初二08-24
李培根毕业典礼演讲稿:未来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