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精华知识点总结

2024-07-02

高中生物精华知识点总结(共17篇)

1.高中生物精华知识点总结 篇一

沈阳东北电子商城瑞尔帝景豪庭

A区灌注桩工程

交工资料

施工单位: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接收单位:

见证单位:

鲲鹏一建

交接人: 接受人:

目录

一、开工报告1

二、桩基础(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2

三、质量控制资料3

四、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4

五、工程定位(竣工)测量记录5-6

六、水泥出场合格证7-9

七、水泥检验报告10-12

八、钢筋出厂合格证13-16

九、钢筋检验报告17-30

十、砼抗压强度报告31-72

十一、砼抗压强度汇总表73-75

十二、砼首次报告76

十三、钢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77-79

十四、砼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80-86

十五、施工记录87-130

十六、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31-157

十七、附图

沈阳东北电子商城瑞尔帝景豪庭A区灌注桩桩位平面布置竣工图

2.高中生物精华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和生物的多样性

首先是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操作上初中只要求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和使用低倍镜观察,因此很多时候会忽略高倍镜的使用。其实为了区分粗、细准焦螺旋时,可以适当地讲述高倍镜的使用,从而为高中掌握高倍镜的使用奠定好理论基础。

其次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无论初中还是高中,这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是成为一项技能一样去掌握,并且理清实验变量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平行重复原则、随机原则,初中必须尝试实践,高中才可上升到真正去实践。

再次是对生物生命现象的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当中简单讲述,这其实就是教材之间的一种对接。因此,初中尤其要把这部分内容讲透,这部分内容分散在初中的七上和七下这两册书上,所以最后应构建到一个知识体系中。高中教材主要侧重细胞这个生命结构层次,主要掌握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初中要衔接好,还需要与生物多样性中的分类相结合,至少要讲清楚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结构间的差异,完全可以提一下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再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两者的最根本区别,当然不忘强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还需讲清楚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关于细胞的分裂,虽然初中不需要学生了解姐妹染色单体,但为了到高中能更好地认识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初中教学中如果出现图示关于分裂前、后以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时一定不能出错。关于细胞的分化,与高中衔接方面主要是认识分化后的形态功能不同的一些细胞,如红细胞、神经细胞等,了解分化后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了解分化形成了组织。

此外,关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植物没有系统层次,这两个知识点在高中也都会涉及到。关于藻类植物中的蓝藻,由于蓝藻又属于原核生物这个特殊的身份,在初中授课中如提到应慎重。

二、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这部分初中内容涉及的实验较多,与高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也有一定衔接。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中通过一些探究实验来引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并简单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高中进一步剖析光反应和暗反应奠定基础。在认识呼吸系统的基础上,呼吸作用除了要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外还要强调主要场所在线粒体,是“动力工厂”,这里的“主要”两字不能忽视,因为高中教材会涉及到有的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还需强调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热能和ATP中化学能的用途。当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初中也是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所以也要两者结合起来分析,但不要太深,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同时简单了解一些应用以及影响条件,如弄清楚以下一些问题:低温下蔬菜、水果的储存时间更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人们常在清晨到公园去锻炼身体,但专家说清晨的空气并非最佳,这如何解释等等。在初中这两个内容还要与蒸腾作用相区分,从而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以及了解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做好与高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的衔接。

此外,这部分内容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链,分别与高中内容中的质壁分离、酶的作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都有一定的衔接。

三、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

这部分内容中关于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在高中是个难点,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这部分内容也很困难,所以需要老师的提炼。首先理清这些概念:遗传、性状、相对性状、DNA、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种、杂交、遗传病、变异、转基因、进化,其中尤其分清DNA、基因和染色体三者间的关系。关于“等位基因”这个概念可以直接补充,因为教材有这样一句话:“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教材还配有图,所以提一下学生容易接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初中教材没有提,而是以“基因组成”和“表现性状”来阐明,考虑到此章节学生接触的新名词较多,可遵从教材。关于“杂种”“自交”等概念教材也没提,则视学生掌握情况去衔接。

其次,需掌握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提炼出以下几组亲本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组合类型:DD(高茎)×dd(矮茎)、DD(高茎)×DD(高茎)、dd(矮茎)×dd(矮茎)、Dd(高茎)×Dd(高茎)、Dd(高茎)×dd(矮茎)、Dd(高茎)×DD(高茎),学生需掌握其遗传图解,从而触类旁通。关于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遗传只需以色盲和血友病为例了解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即可,关键让学生了解的是人类性别的决定。变异方面了解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以及变异的意义即可。进化方面主要围绕进化的证据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讲,为高中提升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好铺垫。

四、其他内容

在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环境与健康这些内容中,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点相对简单易懂,较易衔接,主要还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与高中的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这几个知识点的衔接。

其中,运动系统衔接的内容不多,而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以及之前讲到的呼吸系统是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神经调节依靠神经系统,初中两者都要掌握,尤其是以膝跳反射为例的反射弧不仅要学生了解其五个部分,还要了解兴奋在反射弧的传递方向,虽然不要求知道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突触”这个结构,但至少要从图式上埋下伏笔。激素调节依靠内分泌系统,阐明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以及对应的作用和失调可能引起的疾病外,几个难点也要剖析清楚,如与外分泌腺的区别,尤其胰腺是消化腺,而其中的胰岛又是内分泌腺。免疫系统主要做好三道防线的衔接,能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认识一些名词:病原体、抗原、抗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一句话概括,初中的知识是铺垫,是深入浅出,从而与高中知识点形成更好的衔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第2013版).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4—5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

3.高中生物知识点睛 篇三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提高成绩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18-01

有人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只要自己将课本认真学习几遍就能解决问题,其实并非如此,特别是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许多知识点的介绍不详细,各种版本说法不一,知识脱节等,所以研究知识点,就显得极为重要。本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列出如知识点细节与大家共享:

一、质粒载体的改造

1. 去掉不必要的DNA区段。

2. 减少限制酶的识别位点,一种酶只保留一个(单一的限制性酶切位点)。

3. 加入易于捡出的选择性标记基因。

4. 对质粒进行安全性改造,要求质粒不能随便转移。

5. 改造或增加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

二、基因组文库——基因组文库

高中课本选修教材的内容。基因文库是指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某种生物细胞的总DNA或染色体DNA的所有片断,以与载体DNA重组的形式转移到受体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增殖形成的各个片断的克隆的总体。

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什么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

如果伴X染色体显性基因是在父亲身上,而母亲不患病的话那么他们的后代中,女性100%患病,而儿子无人患病。如果基因是在母亲身上,而且是XBXb,那么,后代中女性患病的概率就是1/2,男性也是1/2。如果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父亲的是XbY,那么后代全部患病。所以总体上看,女性患病的几率比男性大。

四、生物实验中的变量

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实验中要设法使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于一个反应变量,然后解释这种前因后果就可得出结论。由于在实验中,可能有多种因素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就称为无关变量或控制变量,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称为额外变量或干扰变量。

五、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

1. 甲状腺受腺垂体的调节,腺垂体又受下丘脑的调节

(1)腺垂体分泌的TSH具有以下作用: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②刺激甲状腺腺细胞增生。

(2)下丘脑调节肽:其作用为:①TRH可刺激腺垂体分泌TSH。寒冷刺激一方面传入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的TRH释放增多,进而调节腺垂体分泌TSH;②GHRIH可减少或停止TRH的合成与释放。

2.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血中游离的T4与T3浓度的升降,对腺垂体分泌TSH经常性地起负反馈调节的作用。这种反馈抑制作用是通过刺激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产生的一种抑制性蛋白而起作用的。它与下丘脑的TRH相互拮抗,相互影响,对调节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着决定性作用。

3.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血碘浓度增高时,最初T4与T3的合成有所增加,但碘量超过一定限度时,T4与T3的合成在维持一段高水平后,随即明显下降。然而,如果在持续加大碘量情况下,T4与T3合成的抑制现象将会消失,而激素的合成再次增加,出现对高碘量的适应;相反,当碘量不足时,甲状腺将出现碘转运机制增强,并加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说明甲状腺本身具有适应碘供应变化的能力。

4. 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

交感神经直接支配甲状腺腺泡。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相反,支配甲状腺的胆碱能纤维可抑制其分泌。

六、什么神经递质使神经元兴奋,使神经元抑制

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对心肌是抑制性递质),谷氨酸,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ATP;

抑制性递质:5-羟色胺,甘氨酸,γ-氨基丁酸。

七、神经电位的归类解读

神经细胞的电位变化日益成为各套高考试题集中考查的热点。现将近年高考试题中的相关问题做一梳理和比较,希望能够对此类问题清晰思路,深入理解。

八、有关电位变化机理的背景知识

1.静息电位。由于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电解质离子浓度不同,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钾离子浓度高,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

2.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膜上有两种离子通道,一种是钠离子通道,一种是钾离子通道。接着,在短时间内,神经纤维膜又恢复到原来的外正内负状态——极化状态。

3. 测定电位的方法。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枪乌贼大神经,具有的粗大的神经纤维。又发现了一种玻璃管微电极,很细到尖端直径<1μm(只有0.5μm),管内充以KCl溶液,插入神经纤维膜内,另一个电极放在膜外为参考电极,两电极连接到电位仪测定极间电位差。发现未受刺激时的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此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

4.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四

2.在干重中碳占55.99%。

3.水85-90无机盐1-1.5糖类和核酸1-1.5脂质1-2蛋白质7-10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主要承担者。

5.还原糖有: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和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6.脂肪被苏丹三染色需要三分钟,呈橘黄色。被苏丹四染色需要一分钟,呈红色。7.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混匀

8.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先A后B

9.还原糖检验需要50-65摄氏度水浴加热。

10.脂肪检验需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再用吸水纸吸去酒精。再滴一滴蒸馏水。制片。

11.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C矿质元素:除CHO外由植物根部吸收的元素。

12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反应是因为有氢氧化铜,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反应是因为有铜离子。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的肽键反应。:双缩脲还能使尿素变色。尿素分子里有肽键。

5.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 篇五

2、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通过类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0、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3、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4、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5.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大实验的实验思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16、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7、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8、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

1.诱变育种的意义?

答: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

答: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

答: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

答: (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

答: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答: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

答: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

答: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

答: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答: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答: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

答: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答: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

答: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14.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

答:有机物和氧

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

答: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

16.矿质元素是指?

答: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答: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呼吸作用的意义是?

答:(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促进果实发育的生长素一般来自?

答:发育着的种子。

20.利用无性繁殖繁殖果树的优点是?

6.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 篇六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6.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20.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的快。

2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2.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3.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25.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26.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7.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28.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29.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30.“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其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3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3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3.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3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35.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36.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3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38.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3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其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40.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4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反复利用的特点。

4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45.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46.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7.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8.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49.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50.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7.高中生物精华知识点总结 篇七

关键词:背景知识,校本课程,案例分析

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运动的一项具体要求。在传统生物教学中, 很多教师只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教学活动, 而忽视了相关背景知识对课堂教学进行扩充, 致使生物教学只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校内生物课程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在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利用校内资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如何将背景知识很好的运用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去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背景知识是知识形式之一种, 一般指为认识某种对象所需要的关于该对象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的知识, 背景知识在认识客观对象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2]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学生生活体验, 文学作品, 科学家轶事, 相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等等。本文旨在结合本校生物校本课程的几个案例探讨背景知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案例一:《酸奶的制备》, 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展开

现在, 每天喝点酸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饮食习惯。由于酸奶不需加热, 喝起来方便, 因此有人大量饮用, 有人饿了以它充饥。但从营养的角度说, 喝酸奶也讲究时间, 喝多了还会给身体带来负面效果。在上课之初, 我先给同学们展示了在超市买的几种不同口味和质地的酸奶, 由于大家都有喝酸奶的经验, 因此看到酸奶后立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分别请同学们进行品尝, 并说说喝酸奶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这时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有的同学就提出了咱们自己能不能在家做酸奶呢?当然可以!这样很顺利的展开了课程, 在我讲解如何制作酸奶时, 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 对亲自动手实验也充满了期待。甚至有的同学在课下又制作了添加不同水果的酸奶, 并在下次课的时候带来给大家品尝。一个小小的生活经验竟在课堂上起了如此大的效果, 可见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比简单的照本宣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二:《血型与性格分析》, 结合相关视频、图片展开

首先, 播放FLASH公益广告作品《生命因爱而延续》, 这则广告用心电图的简单线条与各种图案同构产生创意, 简洁含蓄, 视觉传达力强, 反映了献血挽救生命的主题, 学生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然后, 结合初中学生所学有关ABO血型的相关知识介绍血型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遗传的。同时抛出问题“血型与性格有什么关系呢?”有部分同学已经知道自己的血型了, 那就分别找不同血型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性格特征。接下来再出示网上很流行的血型与性格的漫画, 同学们讨论, 分析自己可能的血型, 做出统计。然后通过实验自己测血型, 得出最终的结果。最后播放无偿献血宣传广告和图片, 让学生带着热情, 带着思考走出教室, 加深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视频和图片比起枯燥的知识更具有冲击力, 只有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

案例三:《校园生态之旅》, 结合文学作品、图片、标本展开

唐山一中被誉为“河北省绿色学校”, “园林式单位”, 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绿, 是一种积淀的文化, 一种蓬勃的精神。同时在学校的生态园中, 更是保存了来自不同省份, 甚至是国外的大大小小的标本400余件。这样的校园资源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展创造了很大的便利。由于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我们在观察校园植物的时候并不能让学生看到完整的植物生活史, 这就需要我们课下作大量的图片搜集工作。在课上首先给同学们展示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图片, 主要包括叶、果实、种子等, 先给他们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时候学生已经对校园的植物充满了兴趣, 然后举行一个诗词接龙游戏, 根据看到的图片回忆他们所学的文学作品。比如说“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究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等。最后再带领同学们实地观察, 由他们自己结合之前所看的图片辨认植物。这样他们对这些植物的特点的记忆也更加深刻了, 对我们美丽的校园也更加热爱了!

案例四:《生物科学史》, 结合科学家轶事展开

所有的关于科学史的讲解在学生看来都是枯燥的, 乏味的。他们更愿意去实验室做做实验, 在教室看看视频。但是,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物学教学中, 关于科学史的探究, 比如课本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酶的本质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等等这些都是大纲上要求掌握的。由于课上的时间有限, 有很多内容无法一一阐明, 那么在生物校本课程中, 有这样的一次课, 专门介绍课本上出现的科学家的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比如达尔文是如何从一名正统的基督徒变成了无神论者, 如何从父亲口中的“家族耻辱”变成一名伟大的博物学家;道尔顿是如何开始研究色盲的;格里菲斯为什么被炸死在实验室;艾弗里为什么会致力于肺炎双球菌的研究等等。这些问题一抛出来同学们就开始按捺不住了, 这些看似趣闻却与实际教学大有联系的小故事, 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 在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同时, 以各种方式给学生以相关的、丰富的生物学背景知识, 作为学生学习的有效的阶梯,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从而也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一种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葛一氢.新课程背景下生物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8.浅析高中生物中的病毒知识 篇八

关键词:高中生物;病毒知识;具体应用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情况下主要由核酸与蛋白质外壳组成,部分病毒还含有脂质和多糖构成的包膜或囊膜。根据病毒的遗传类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单链RNA病毒、单链DNA病毒、双链DNA病毒、双链RNA病毒。随着时代的发展,病毒也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变,日常生活中由病毒而引起的疾病呈快速增长现象,因此,学生必须对病毒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对此,本文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病毒知识与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病毒知识

1、病毒大小。病毒形体极小,人类很难通过肉眼直接看到,絕大部分都需要通过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荧光成像是目前观察病毒感染细胞与病毒装配过程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需要能够支持每秒多次成像且带有灵敏相机的高质量显微镜。

2、病毒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情况下主要由核酸与蛋白质外壳组成。其中,核酸是构成病毒的核心,主要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部位,而蛋白质外壳则包围着核心,保护着病毒粒子。蛋白质外壳属病毒粒子的抗原,其能够有效保护核酸。学界称这两者的结合为核医壳,所有病毒均有该结构,是病毒的基础所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病毒较为复杂,核衣壳之外还存在着一层囊膜包被。

3、病毒分类。病毒分类主要根据病毒携带的核酸进行,所有病毒均只有一种核酸,即RNA与DNA。RNA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毒、车前草病毒等;DNA病毒则主要包括疱疹病毒、噬菌体以及各种腺病毒等。

4、病毒存活。病毒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它们只存活于宿主的活性细胞中,如噬菌体,便是专门以细菌为食的病毒;由于HIV病毒抵抗力极差且不耐高温,一旦离开人体便难以存活,因此其只能寄生于动物细胞中,该病毒也因此被称为动物病毒。

5、病毒敏感性。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二、高中生物病毒知识的应用

1、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就目前而言,诱导细胞进行融合的方法较多,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均能实现。其中,物理主要采用电刺激、离心、震动等方法对细胞进行处理;化学则是采用聚乙二醇等物质来诱导细胞进行融合;生物则是采用灭活的病毒促使细胞进行融合。至于病毒是如何促使细胞进行融合的,目前学界给出的答案是:病毒表面含有一定的酶与蛋白质,而细胞膜表面则含有糖蛋白,这三种物质能够互相产生作用,使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与蛋白质分子进行重新排列,实现细胞膜的融合。另外,该方法中使用的病毒必须是灭火病毒,通过化学、物理等方式在不损害病毒抗原的基础上将或病毒杀死。唯有如此,才能在促使细胞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不对细胞造成感染,即保护细胞的安全。但就目前而言,使用灭活细胞促使细胞进行融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细胞感染率不高且一直难以提升、细胞融合速度过慢、反应具有较高要求、融合体病毒难以有效去除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细胞融合,还需要学者与专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由此,目前进行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是电刺激与聚乙二醇等。

2、诱发细胞癌变。细胞癌变的原因极多,且均较为复杂,若要进行归纳则主要有化学、物理与生物三种,而生物中则主要是病毒。学界进行大量研究后提出,病毒中含有能够致癌的核酸与病毒癌基因,这是造成细胞癌变的主要因素。其原理为首先对人体细胞进行感染,接着将病毒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体的细胞癌变。

3、作为疫苗。目前,人们需要接种大量疫苗,这是由于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或人工滅活、减毒等方法将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等原微生物与其代谢产物进行处理制作而成。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无毒刺激后,免疫系统会自动产生特殊抗体、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保护物质,一旦动物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免疫系统对该病毒的记忆便会被唤醒,产生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防止动物体受到该病毒的侵害。

至于病毒是否会在人体内进行大量繁殖,这是无需担心的。用于制作疫苗的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等必须通过化学、物理等方法进行减活,疫苗自然也失去了繁殖能力,但其免疫原性却仍有保留。由于死疫苗在进入人体后无法繁殖,只能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对动物体进行刺激,因此,想要提高对该病毒的免疫力,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接种。活性疫苗接种后能够在动物体内反之,与自然感染极其相似,能够激发动物体对该病毒的持久免疫力。目前较为常用的活性疫苗主要有麻疹医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较之于死疫苗,活疫苗不但用量较小,并且免疫持续时间极长,免疫效果明显高于死疫苗。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毒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懂的更多的病毒知识显然是有益无害的。高中生物中的病毒知识虽然只是大千世界中的病毒基础,但若没有基础,遑论大厦了。本文对高中生物中病毒知识进行了探讨,旨在希望能够为病毒知识的普及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周阳.新课标下五套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 李艳.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郭丽丽.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问题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 韩素琴.高中生物教学中关于“病毒”知识的概括与总结[J].好家长,2014,31:44-46.

[5] 张永兵.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高中生物学知识的链接[J].生物学教学,2009,34(5):68-69.

9.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九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19、DNA、RNA

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

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

链数:双链、单链

碱基:ATCG、AUCG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HIV、SARS病毒

20、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质:ATP2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④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2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2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24、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结合水(4.5%)

2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2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7、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30、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3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3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3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8、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高效性

特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全称:三磷酸腺苷

39、ATP与ADP相互转化:A—P~P~PA—P~P+Pi+能量

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40、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4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细胞质基质

产物:CO2,H2O,能量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C6H12O62C3H6O3+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过程: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转化成乳酸能量

42、细胞呼吸应用: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

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先让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43、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4、叶绿素a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体中色素叶绿素b(类囊体薄膜)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4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46、18C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

2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47、条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应阶段场所:类囊体薄膜,产物:[H]、O2和能量

过程:(1)水在光能下,分解成[H]和O2;

(2)ADP+Pi+光能ATP

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暗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基质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过程:(1)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

3(2)C3的还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还原成糖类,部分又形成C

5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48、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49、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

50、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5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增殖

52、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变化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分裂期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5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复制,中心粒也倍增

前期:细胞两极发生纺缍丝构成纺缍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缍体

末期: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

不形成细胞板,细胞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子细胞

54、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55、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

56、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57、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58、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因为细胞(细胞核)具有该生物

生长发育所需的遗传信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59、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细胞内酶活性降低,细胞衰老特征细胞内色素积累

细胞内呼吸速度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60、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能够无限增殖

61、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62、癌症防治:远离致癌因子,进行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检测;也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2(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2、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前期:(n)

中期:(n)中期:(n)

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2、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

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

(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

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A=T;G=C;?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G)/(T+C)=1;(A+C)=(T+G)?

一条链中A+T与另一条链中的T+A相等,一条链中的C+G等于另一条链中的G+C?

如果一条链中的(A+T)/(C+G)=a,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也是a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的概念、条件、特点、结果和意义)?

DNA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既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

DNA复制的条件要相关的酶、原料、能量和模板。

其特点是(非连续性的)半保留复制。

其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

如果一条链中的(A+C)/(G+T)=b,那么另一条链上的比值为1/b?

另外还有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2、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遗传

(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

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显性遗传

(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

4个精细胞:(n)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10.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十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朴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留意: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图)。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11.高中生物与理化知识的渗透探微 篇十一

[关键词]生物 物理 化学 渗透 同位素示踪法 光学知识

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生物学与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各门学科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因此必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以打破因单学科教学而造成的知识、思想的禁锢,解决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问题。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历史就是运用了大量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就是几个学科的科学家通力合作的经典。因此,为了使高中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以及适应当前高考中理科综合的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体会。

一、生物与化学知识的渗透

高中生物与化学有着高度的双向渗透性(在大学中甚至有一门生化学科)。在生物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渗透着化学知识。一些生物学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也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化学知识上,这些知识是理解生命现象的基础。但是由于高中生物教材与化学教材知识点存在脱节,导致学生对部分知识难以理解和记忆。为此,笔者对一些化学知识进行了适当的解释、补充,加强生物与化学知识的联系渗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原理与化学知识的渗透

在化学学科中学过、做过许多物质的鉴定实验,其原理大多是利用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发生颜色反应或者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的物质鉴定也利用此原理,如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如花生的子叶)的某些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例如:(1)可溶性还原糖(梨汁)+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2)脂肪(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显微镜观察橘黄色

(3)蛋白质(豆浆)+双缩脲试剂 先加NaOH溶液创造碱性环境再加几滴CuSO4溶液 紫色反应

2.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的结构、性质与化学知识的渗透

由于高中生物教材与化学教材知识存在脱节,及高一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因此,许多学生对氨基酸、核苷酸和多肽等结构难以理解。为此,教师除了要把有关知识讲透以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教材知识的脱节问题,加强相关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渗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以提振学生的信心。

例如:在《生命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以及生理机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免疫作用等)都与蛋白质有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向学生说明蛋白质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甚至名称都是很陌生的,上课时要让学生先了解如鸡蛋、瘦肉等食物消化后就是氨基酸,并且以最简单的甘氨酸为例,指出其中所含的化学基团是-H、-COOH、-NH2,使问题简单化,进而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了解氨基酸的结构后,逐步地学习二肽、三肽、多肽和蛋白质形成过程的脱水缩合反应以及水解反应,进而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帮助学生解决生物与化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

3.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与渗透

高一学生对放射性同位素的概念还不了解,应适当加以介绍:用同位素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后,可以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来跟踪,判断放射性同位素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以及分布在何处等。用于示踪技术的同位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5N、18O、32P和35S等,其在生物科学的许多实验中被广泛使用。

例如:(1)分泌蛋白在细胞中合成部位及运输方向。科学家将用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入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转移情况,从而知道它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并得出各细胞器之间是协调配合的关系的结论。

(2)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1939年,S.Ruben(鲁宾)和M.kamen(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到底是来自于水,还是来自于二氧化碳。他们用氧的同位素 18O标记H218O和C18O2,做两组光合作用的对照实验,最终证明了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A.D.Hershey(赫尔希)和M.Chase(蔡斯)用被35S(只标记蛋白质)和32P(只标记DNA)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然后测定子代噬菌体中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而得到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4)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确认。50年前,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DNA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两种假设,也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15N去跟踪、推理。最后得出DNA是半保留复制的。此外,在研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卡尔文循环)、胚胎发育的过程等方面也运用到此化学知识。

4.物质间的结构差异、功能区分与化学知识的渗透

生物学中有许多的物质学生很容易混淆,究其原因是化学知识的有限。如:生长素和生长激素就是其中的一对。从化学本质来看,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它的化学结构式是C10H9O2N,当然不是蛋白质。而动物产生的生长激素是蛋白质类,两者无论是结构还是相对分子量都相差很大,生长激素的分子量要比生长素的大得多。从功能方面看,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茎尖、芽尖等分泌的,能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要强调生长素的两重性),而生长激素是动物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主要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的生长)。这样,结合化学知识来进行理解,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相关物质之间的结构差异和功能。

二、生物与物理知识的渗透

高中生物与物理也有着高度的渗透性,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列的内容中,也有许多涉及物理学知识。例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的细胞”应用了光学知识;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就涉及光谱的知识;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则需要物理学上的关于电势差的内容。当然,在各个版本教材中,还可能涉及其他的物理学知识。这些物理学知识对于学生学习生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以光学知识为例做简单介绍。

1.光学知识和显微镜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初一),学生已经使用过显微镜(一般是低倍镜),并在生物和物理教学中,对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做了简单的叙述。而在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使用高倍显微镜来观察各种细胞及其结构(如:花生子叶中脂肪的检测和观察、观察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等实验)。而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是在低倍显微镜的操作基础上完成的,显然难度要大些,因此要求学生先了解:(1)生物实验室里的显微镜都是光学显微镜,利用的是可见光。光学显微镜工作原理是:采用两级放大,即目镜和物镜的两级放大。物镜的放大倍率通常为10~40倍,目镜的放大倍率通常为5~16倍。(2)虽然高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大,但视野比低倍显微镜的小,而且还较暗。要先使用低倍显微镜后再使用高倍显微镜,换镜前一定要先把物体移到视野中央。

2.光学知识和色素

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P100的例题:海洋中的藻类植物习惯上依其颜色分为绿藻(如浒苔)、褐藻(如海带)和红藻(如紫菜),它们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依次是浅、中、深,这与光能的捕获有什么关系?要解释好本题就得让学生先了解有关光学的知识:不同颜色的藻类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水层对长波的红、橙光部分吸收要明显多于对短波(蓝、绿光)的吸收,也就是说到达深水层的光线主要是短波长的光(如蓝色光),而藻类本身的颜色是反射出来的光,即红藻反射了红光,所以我们见到的紫菜为红色。而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反射绿光的就是绿藻,如我们见到绿色的浒苔就分布于海水的浅层。

在光合作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也涉及光谱知识。在光合作用的研究史上,美国科学家Englemann(恩吉尔曼)的实验就是利用光通过棱镜时的色散现象,从而形成的连续光谱而获得了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图。用三棱镜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观察方法如下图所示。

通过提取液(主要是叶绿素)的光线,经三棱镜色散后,在蓝紫光和红光区域的光线变暗,说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X射线衍射图和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

课本在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时,出示一张Franklin(富兰克林)使用X射线拍的DNA分子的衍射图,但对这张照片是如何得到的、表示什么意思没有做任何说明。如果要了解这张图,就需要物理学关于光的衍射的知识。其实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富兰克林、威尔金斯(Wilkins)就研究DNA对X射线的衍射现象,并获得了许多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则敏锐地根据这些图谱和其他数据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从而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开辟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当然,在生物教材中还有许多与物理学知识相关的渗透点。如利用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提高了基因的突变频率,来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如青霉菌高产菌株的获取等);呼吸作用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转换效率还可以联系热力学定律;等等。

12.高中生物精华知识点总结 篇十二

一、串联知识脉络,生成整体认识

许多同学即便从概念上掌握了生物知识,但是还不能转换成运用能力,是因为他们没能联系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脉络,知识是支离破碎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整合,设置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将散落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生成立体思维,构建知识网络,这样才能为迁移成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细胞知识时,我们除了给学生介绍文本知识外,还需要整合教学重点内容进行深化讲解。可以设置形象的实验、和多媒体观察让学生完善抽象知识的形象认识; 另外还可以让同学们对比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来拓展和延伸知识。这样设置以教材为切入点, 在强化知识印象的同时以点带线,联通知识脉络,最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知识发展的过程完成知识迁移。

二、设置典型问题,构建解题蓝本

高中生物探究的是生命规律,其抽象的理科性就显现出来,于是一些老师就开始利用题海战术来让同学们磨练知识到技能的迁移。其实这是南辕北辙,题海战术不能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往往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造成消极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典型问题,帮同学们构建解答相关问题的模型和蓝本,这样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就豁然开朗了。譬如,在教学《分子与细胞》以及《细胞的生活环境》相关知识后,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细胞的生理特性,我就打破了传统的照本宣科式讲解,通过设置如下典型问题来引导学生以实验的方式形成形象认知,进而通过全面深入思考在体验中完善知识生成和运用: 通过网络资料展示1L水和1L0. 96% 的盐水对于A、B两组男性尿液产生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让同学们根据这个材料进行思考: 参照尿液状况联系新学的生物知识,分析一下哪一组是用过盐水的呢? 说一说为什么? 如此便于同学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新知识生长点、重点练、专项练,有效提升综合探索和实践运用能力。

三、联通兄弟学科,实现综合运用

现在理科高考综合问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在一线教学中不能各个学科独自为战,我们要能在学习基本的生物概念以后能联系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开阔学生视野,帮他们树立综合运用意识。比如,教学细胞周期的概念时,细胞分裂时间和细胞总数计算则要借助数学等比数列求和知识; 活细胞内每时每刻都高效有序地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这些反应都可借助化学知识来解释,如用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化学知识阐述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

概括地说,自然学科都是相互印证、相互联系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生物现象都需要综合知识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因此,生物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能忽视设置综合性的课题来驱动同学们去进行自主探索与研究,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引导学生体验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以及最后解决问题的整个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有效实现知识融合和迁移,形成能力。

四、借助媒体设备,实现形象转化

高中教材所学习的生物现象对于远离大自然的学生来说不太熟悉,其探究的微观生物规律更是抽象难懂。囿于课堂时间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随时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体验,更无法每一个生物现象都在实验室里观察,所以许多生物知识同学们没有形象的认识,无法及时转化成实践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集声、影于一体的优势就有效填补了这个空白,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材料对抽象和微观的生物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立体呈现。比如在教学细胞知识时,我们凭借想象无法认知细胞的形象,即便是通过显微镜也不能观察透彻,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来模拟,让同学们观察细胞的结构,生理功能等。由此可见,教学要能与时俱进,能巧妙利用科技手段完善抽象知识的形象展现,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地指导,让同学们以形象认知的方式获取知识,发散思维,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融会贯通的知识境界。

13.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十三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所以不同基因的个体分别产生不同的配子,自由组合。

3.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所以不同基因的个体分别产生不同的配子,自由组合。

4.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具有相对显隐性性状的基因,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5.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6.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7.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8.遗传规律:是孟德尔经过多年的观察、测定了不同性别的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型,得到了遗传规律。

9.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0.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11.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智力低下等。

1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13.细胞质遗传:因为细胞质内也有遗传物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所以细胞质遗传是指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

14.显微镜的使用:取镜与安放、放置载玻片与滴水、放置切片、观察、清洁。

14.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十四

1.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营养繁殖

2. 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

3.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前期形成纺锤丝方式不同,植物两极直接发出,动物由中心体发出;末期形成子细胞方式不同,植物赤道面位置形成细胞板,在转变成细胞壁,把细胞一分为二,动物赤道面位置细胞膜内陷,缢缩成两个子细胞

4. 细胞分裂后的三种状态?(各举一例)不增殖细胞(神经细胞)、暂不增殖细胞(肝、肾细胞)、增殖细胞(动物骨髓细胞)

15.高中生物精华知识点总结 篇十五

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热点。如下面的选择题:某人进行有关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如下表所示。

预计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

A.Ⅰ、Ⅱ、Ⅲ均为砖红色

B.Ⅰ、Ⅲ为无色;Ⅱ为砖红色

C.Ⅰ、Ⅲ为蓝色;Ⅱ为砖红色

D.Ⅰ、Ⅲ为砖红色;Ⅱ为无色

大多数学生错选了B项,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实验所用的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的理解存在错误。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而Cu(OH)2呈蓝色,具有氧化性,与还原糖中具有还原性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该反应原理在高中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中都出现过;实验所用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也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试剂。在讲评这道题时,笔者转换了教学思路,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思考:斐林试剂的有效成分是Cu(OH)2,它呈现什么颜色?它被还原糖的醛基还原后的产物又是什么颜色?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很容易想到Ⅰ、Ⅲ溶液为蓝色,Ⅱ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在这道题的处理中我意识到,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来解释生物学科的难点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高中生物中的“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代谢”部分涉及了大量的生物化学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从反应速率角度解读温度对酶活性的作用曲线

酶是“细胞代谢”部分的重要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都会影响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以往学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笔者通常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然后给出具体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引导学生绘制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这样教学,学生虽然能识别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但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和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此时,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如下解释:当温度升高时,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同时,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逐渐变性失活,引起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如果用酶促反应速率对反应温度作图,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为钟罩形(如图1),即当反应温度达到最适温度之前,随反应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加;当反应温度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当反应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随反应温度增大而降低(曲线的最大值为酶的最适温度)。这样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

2.从化学组成角度比较脂肪和糖原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是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基础”部分的一个重点内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中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习题中经常出现将糖原和脂肪进行比较的选项,比较的方向包括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中各种原子比例的高低、完全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的多少等。

【例1】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2题)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教材中只介绍了1克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1克脂肪可以放出约39kJ的能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记住这组数据是困难且没有意义的。对此,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介绍脂肪的化学本质——甘油三酯,然后让学生阅读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的油脂部分,学生由教材中脂肪酸的分子式可以知道脂肪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大。学生再阅读教材中的糖类部分,由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C6H7O2(OH)3]n可知,多个多糖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小,氧原子所占比例较大,糖原和淀粉、纤维素均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的,应用类比推理法可知糖原也有以上性质。在燃烧时,糖原和脂肪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水,等质量脂肪因为氧原子含量较少,故需要更多氧气,生成的水多,释放出的能量也多。与糖原相比,每克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就显得轻松、容易多了。

3.结合化学知识选择实验材料及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一个考查方向就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例2】 (2013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卷第23题)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方案①中,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分解过氧化氢,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温度在影响酶活性的同时也在影响反应物过氧化氢,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知道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可以判断A不正确。方案③中,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方案④中,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等还原糖,但该方案中选择斐林试剂来鉴定还原糖是不合适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选修5“乙醛的性质”部分,学生学过以下方程式: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该反应所需的氢氧化铜在化学教材中有明确的制备方法:在试管里注入10%NaOH溶液2mL,再滴入2%CuSO4溶液4~5滴,振荡。由此可知:该反应需在碱过量的条件下完成,因此用斐林试剂来检测不同pH下还原糖的产生量是不合适的。

综上可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意“度”和“量”。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因此要注意“度”和“量”。文中例1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脂肪的各种原子比例与糖原的区别,应用的化学知识是学生在化学课上学过的,学生容易接受;而等质量糖原和脂肪为什么所含能量不同则涉及了分子势能等问题,没有必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讲解。

第二,要熟悉学生的理科知识结构。教师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中要选择好切入的时间和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有关的化学知识储备,生物教师却运用了这些知识,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障碍。这就需要生物教师熟悉生物教材和化学教材有关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学生已具备的理科知识结构,找好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好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严兵.化学知识应用于中学生物教学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抚州师专学报,1992(3):131-134.

[2]朱玉佩.理科知识相互渗透教学初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04-105.endprint

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热点。如下面的选择题:某人进行有关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如下表所示。

预计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

A.Ⅰ、Ⅱ、Ⅲ均为砖红色

B.Ⅰ、Ⅲ为无色;Ⅱ为砖红色

C.Ⅰ、Ⅲ为蓝色;Ⅱ为砖红色

D.Ⅰ、Ⅲ为砖红色;Ⅱ为无色

大多数学生错选了B项,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实验所用的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的理解存在错误。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而Cu(OH)2呈蓝色,具有氧化性,与还原糖中具有还原性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该反应原理在高中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中都出现过;实验所用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也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试剂。在讲评这道题时,笔者转换了教学思路,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思考:斐林试剂的有效成分是Cu(OH)2,它呈现什么颜色?它被还原糖的醛基还原后的产物又是什么颜色?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很容易想到Ⅰ、Ⅲ溶液为蓝色,Ⅱ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在这道题的处理中我意识到,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来解释生物学科的难点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高中生物中的“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代谢”部分涉及了大量的生物化学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从反应速率角度解读温度对酶活性的作用曲线

酶是“细胞代谢”部分的重要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都会影响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以往学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笔者通常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然后给出具体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引导学生绘制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这样教学,学生虽然能识别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但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和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此时,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如下解释:当温度升高时,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同时,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逐渐变性失活,引起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如果用酶促反应速率对反应温度作图,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为钟罩形(如图1),即当反应温度达到最适温度之前,随反应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加;当反应温度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当反应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随反应温度增大而降低(曲线的最大值为酶的最适温度)。这样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

2.从化学组成角度比较脂肪和糖原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是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基础”部分的一个重点内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中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习题中经常出现将糖原和脂肪进行比较的选项,比较的方向包括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中各种原子比例的高低、完全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的多少等。

【例1】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2题)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教材中只介绍了1克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1克脂肪可以放出约39kJ的能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记住这组数据是困难且没有意义的。对此,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介绍脂肪的化学本质——甘油三酯,然后让学生阅读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的油脂部分,学生由教材中脂肪酸的分子式可以知道脂肪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大。学生再阅读教材中的糖类部分,由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C6H7O2(OH)3]n可知,多个多糖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小,氧原子所占比例较大,糖原和淀粉、纤维素均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的,应用类比推理法可知糖原也有以上性质。在燃烧时,糖原和脂肪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水,等质量脂肪因为氧原子含量较少,故需要更多氧气,生成的水多,释放出的能量也多。与糖原相比,每克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就显得轻松、容易多了。

3.结合化学知识选择实验材料及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一个考查方向就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例2】 (2013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卷第23题)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方案①中,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分解过氧化氢,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温度在影响酶活性的同时也在影响反应物过氧化氢,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知道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可以判断A不正确。方案③中,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方案④中,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等还原糖,但该方案中选择斐林试剂来鉴定还原糖是不合适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选修5“乙醛的性质”部分,学生学过以下方程式: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该反应所需的氢氧化铜在化学教材中有明确的制备方法:在试管里注入10%NaOH溶液2mL,再滴入2%CuSO4溶液4~5滴,振荡。由此可知:该反应需在碱过量的条件下完成,因此用斐林试剂来检测不同pH下还原糖的产生量是不合适的。

综上可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意“度”和“量”。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因此要注意“度”和“量”。文中例1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脂肪的各种原子比例与糖原的区别,应用的化学知识是学生在化学课上学过的,学生容易接受;而等质量糖原和脂肪为什么所含能量不同则涉及了分子势能等问题,没有必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讲解。

第二,要熟悉学生的理科知识结构。教师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中要选择好切入的时间和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有关的化学知识储备,生物教师却运用了这些知识,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障碍。这就需要生物教师熟悉生物教材和化学教材有关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学生已具备的理科知识结构,找好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好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严兵.化学知识应用于中学生物教学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抚州师专学报,1992(3):131-134.

[2]朱玉佩.理科知识相互渗透教学初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04-105.endprint

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热点。如下面的选择题:某人进行有关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如下表所示。

预计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

A.Ⅰ、Ⅱ、Ⅲ均为砖红色

B.Ⅰ、Ⅲ为无色;Ⅱ为砖红色

C.Ⅰ、Ⅲ为蓝色;Ⅱ为砖红色

D.Ⅰ、Ⅲ为砖红色;Ⅱ为无色

大多数学生错选了B项,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实验所用的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的理解存在错误。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而Cu(OH)2呈蓝色,具有氧化性,与还原糖中具有还原性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该反应原理在高中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中都出现过;实验所用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也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试剂。在讲评这道题时,笔者转换了教学思路,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思考:斐林试剂的有效成分是Cu(OH)2,它呈现什么颜色?它被还原糖的醛基还原后的产物又是什么颜色?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很容易想到Ⅰ、Ⅲ溶液为蓝色,Ⅱ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在这道题的处理中我意识到,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来解释生物学科的难点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高中生物中的“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代谢”部分涉及了大量的生物化学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从反应速率角度解读温度对酶活性的作用曲线

酶是“细胞代谢”部分的重要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都会影响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以往学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笔者通常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然后给出具体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引导学生绘制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这样教学,学生虽然能识别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但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和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此时,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如下解释:当温度升高时,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同时,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逐渐变性失活,引起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如果用酶促反应速率对反应温度作图,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为钟罩形(如图1),即当反应温度达到最适温度之前,随反应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加;当反应温度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当反应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随反应温度增大而降低(曲线的最大值为酶的最适温度)。这样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

2.从化学组成角度比较脂肪和糖原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是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基础”部分的一个重点内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中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习题中经常出现将糖原和脂肪进行比较的选项,比较的方向包括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中各种原子比例的高低、完全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的多少等。

【例1】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2题)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教材中只介绍了1克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1克脂肪可以放出约39kJ的能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记住这组数据是困难且没有意义的。对此,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介绍脂肪的化学本质——甘油三酯,然后让学生阅读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的油脂部分,学生由教材中脂肪酸的分子式可以知道脂肪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大。学生再阅读教材中的糖类部分,由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C6H7O2(OH)3]n可知,多个多糖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小,氧原子所占比例较大,糖原和淀粉、纤维素均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的,应用类比推理法可知糖原也有以上性质。在燃烧时,糖原和脂肪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水,等质量脂肪因为氧原子含量较少,故需要更多氧气,生成的水多,释放出的能量也多。与糖原相比,每克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就显得轻松、容易多了。

3.结合化学知识选择实验材料及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一个考查方向就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例2】 (2013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卷第23题)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方案①中,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分解过氧化氢,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温度在影响酶活性的同时也在影响反应物过氧化氢,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知道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可以判断A不正确。方案③中,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方案④中,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等还原糖,但该方案中选择斐林试剂来鉴定还原糖是不合适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选修5“乙醛的性质”部分,学生学过以下方程式: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该反应所需的氢氧化铜在化学教材中有明确的制备方法:在试管里注入10%NaOH溶液2mL,再滴入2%CuSO4溶液4~5滴,振荡。由此可知:该反应需在碱过量的条件下完成,因此用斐林试剂来检测不同pH下还原糖的产生量是不合适的。

综上可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意“度”和“量”。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因此要注意“度”和“量”。文中例1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脂肪的各种原子比例与糖原的区别,应用的化学知识是学生在化学课上学过的,学生容易接受;而等质量糖原和脂肪为什么所含能量不同则涉及了分子势能等问题,没有必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讲解。

第二,要熟悉学生的理科知识结构。教师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中要选择好切入的时间和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有关的化学知识储备,生物教师却运用了这些知识,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障碍。这就需要生物教师熟悉生物教材和化学教材有关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学生已具备的理科知识结构,找好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好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严兵.化学知识应用于中学生物教学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抚州师专学报,1992(3):131-134.

16.高中生物知识总结 篇十六

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实验原理

1.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

2.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二、实验材料

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

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三、讨论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17.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十七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

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

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二、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3)减数分裂:

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3.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

记忆点:

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三、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XY 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③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

(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③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记忆点: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四、基因的本质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①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有DNA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DNA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遗传物质.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想: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①DNA分子的结构

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b.脱氧核苷酸长链:由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聚合而成 c.平面结构:

d.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e.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②DNA的复制

a.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b.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c.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能量(ATP)

d.结果:通过复制产生了与模板DNA一样的DNA分子.e.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3)基因的结构及表达

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

记忆点: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9.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 RNA上A对应的是U.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五、生物的变异

(1)基因突变

①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②基因突变的特点: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e.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③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④基因突变的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⑤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的性状.(2)染色体变异

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添、倒位、易位.如:猫叫综合征.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减少.③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④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⑤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⑥多倍体植株特征: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⑦单倍体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养.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记忆点:

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2.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最大的特点是产生新的基因.它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的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既普遍存在,又是随机发生的,且突变率低,大多对生物体有害,突变不定向.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并没产生新基因,只是通过杂交等使本不在同一个体中的基因重组合进入一个个体.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二种变异用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而染色体变异就是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显微镜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与前二者的最重要差别.其变化涉及到染色体的改变.如结构改变,个别数目及整倍改变,其中整倍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伸出一系列概念和类型,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多倍体育种等.六、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1)优生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记忆点:

1.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七、细胞质遗传

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细胞);后代没有一定的分离比(原因: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②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在细胞质内存在着DNA分子,这些DNA分子主要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控制一些性状.记忆点:

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八、基因工程简介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标准概念: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细胞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通俗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基因操作的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c、有某些标记基因.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④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A.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概念: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提取途径: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

D.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

检测方法如: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表达: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如:抗虫棉基因导入棉细胞后,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被杀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能合成出胰岛素等.(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A.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B.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

C.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记忆点:

1.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包括:①提取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3.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4.区别和理解常用的运载体和常用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5.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6.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九、生物的进化

(1)自然选择学说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2)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4)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自然选择学说.记忆点: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平面几何练习试卷下一篇:课内阅读理解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