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年轻,我们依然在路上(精选12篇)
1.我们还年轻,我们依然在路上 篇一
我们还在路上励志文章
人在途中,进退由己。
有人跟我说,跑了这么多天,结果全浪费在了路上。当时,他是和朋友一起出去度假,路途远,路上必然会耽误较长的时间,只是我还没告诉他只有经历了漫长的旅途,才会到达目的地,看到心中的风景。
锁定了目的地,启程之时难免会激动万分,兴奋不已,可是这一路,究竟会怎么样,谁又能说得清楚。许多时候,我们太过在意目标,而忘却了一路走来该有多少美景佳肴,人情冷暖,喜乐哀愁。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去意大利首都罗马旅游的`人很多,可是能感知罗马帝国辉煌艺术和文化的人屈指可数,前路那么远,是三年五载,又或是十年二十年。一辈子那么久,又那么近,进退由得了己吗!
人在途中,冷暖自知。
对于眼前的路,有时,在别人看来,似乎这么走下去就好,所以就很努力的描述自己前路的样子,不想让别人失望。
亲朋会问,工作怎么样,薪资多少;好友又问,男朋友呢,条件如何。所以,毕业以后开启的人生模式便在别人的七嘴八舌中,偶尔找到方向,却也是迷途的羔羊。
人是群居物种,无法隔断别人对自己的世界的影响。有时候,为了实现自我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影响力,不得不为别人的眼光而活着,自己的路也就变得不再是自己的,其中的冷暖,又怎能自知。
人在途中,聚散自当。
昨日,一朋友在讨论组里畅谈人生,以致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她说,她只是想在上海呆三年,又不是不回重庆,在上海找男朋友迟早会异地,即使孤独寂寞,等回到重庆再说。
当时,讨论组里的姐妹都无以反驳。先前还劝说她找一个合适的对象,交往看看,要不然就成老姑娘了,显然并没有用。对于情感经历为零的她,或许不明白,一旦遇见,所有的计划,所有的忧思,都不过如此。
的确,为人所知的异地恋结果的寥寥无几。自当聚散,确是让人生厌,我不禁想深读金庸笔下郭靖和黄蓉的故事。
如果,在途中的不是一个人,是否会有人坚定地陪伴。
如果,一路上狂风暴雨,荆棘密布,障碍重重,是否有人不离不弃。
还在路上的我们,是否都一样,愿意一直不移地走下去。
2.我们还年轻,我们依然在路上 篇二
新鲜的开端, 未知的生活, 我们告别了高中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涯, 告别了高考的升学压力, 迎接我们的是相对自由和广阔的大学舞台。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 我们应该保有高度的热情, 去学习、工作、生活。如果说高中阶段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考上理想的大学的话, 那么现在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我们就应该尝试着去调整规划自己, 为四年后的理想工作去奋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规划求职之路也应该趁早。我们从大一开始就应该理清自己的思绪, 为未来的求职做好准备和规划。那么, 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们, 现在应该开始规划些什么呢?
角色转变积极适应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 从高中走读到大学住宿的环境改变, 从高中到大学, 我们的身份改变了, 我们的环境改变了, 随之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 这就要求我们的身心也应该随之改变, 做足充分准备, 积极适应新的生活。作为一名成年人, 一名高校学子, 我们应该以更加成熟的心态, 更加独立的态度去对待改变, 去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 从小校园来到大校园, 大学变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大舞台, 在这里有更多展示自己才华, 发挥自己才能, 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但是与此同时, 偌大的舞台也反衬出了人的渺小, 绚丽的虹霓也常令人迷醉, 如若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韧的性格, 很容易迷失自己, 放纵自己, 把自己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应该时刻警醒自己, 认知自己从何而来, 又缘何而去。从大一开始, 我们就应该为自己树立一种信仰, 为未来的生活而奋斗, 为以后的求职做好规划, 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我们非常充实而有效率的过好校园生活的每一天。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认为高考结束、考上大学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 上了大学就可以很轻松, 整天无所事事了, 这样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考上大学并不是日后一路坦途的通行证, 大学文凭也并不是我们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能拥有幸福无忧生活的金牌保障。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各大高校的扩招, 大学向更多的学子打开了大门, 然而在毕业时,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尽管国家、政府、社会从多种渠道给予毕业生以支持, 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们应该更好的锻造自己, 让自己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停滞不前并不能保证你还在原点, 别人在前进时你的停滞不前只会让你落后。当然, 面对就业形势, 我们也不要内心太过恐惧, 应该把压力变成动力, 让自己变成职场上需要的人才, 求职之路还很长, 要不断规划, 不断前行, 求职, 我们一直在路上。
认清自我目标定位
在规划日后的求职之路时, 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待毕业之时我是应该就业、创业还是继续考学呢?就业、创业还有考学, 是毕业生未来求职之路的三条主要途径, 也是我们规划求职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做出选择时, 尽管我们十分需要别人来给予意见和帮助, 但是能做最后决定的还是自己。这时, 就应该问问自己, 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 自己的兴趣点和爱好点在哪里等等, 只有认清自己, 全面分析好自我的状况, 才能因地制宜, 适应自己的的具体情况, 给自己对症下药的开出药方。理清自己的思路, 做好自我审视,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做好目标定位。如果你做事兢兢业业, 勤奋努力, 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 你可以选择就业;如果你富有创新思维, 做事天马行空, 有吃苦的准备和坚韧的毅力, 你可以尝试去创业;如果你热爱学习与科研, 喜欢学术, 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你可以求学继续深造。当然, 以上选择只是参考, 每个人都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我们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在为自己设置日后的求职目标时, 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首先, 在做目标定位时, 一定要有所取舍。例如:“钱多, 事少, 离家近”是部分求职学子的理想状态, 但是这三者往往不能平衡。有舍才有得, 在很多具体情况下, 我们不可能做到样样兼顾。什么都想要, 所有事情都想紧紧抓牢往往是不可能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我们就应该想清楚, 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有些东西是不是可以分个次序的先后, 我现在选择前者日后是不是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而取得后者等等。其次, 设置求职目标时, 要贴近现实, 切忌好高骛远, 也不能妄自菲薄。一些学子在设定求职目标时, 往往定得过高, 与自己实际情况不甚相符。还有一些学子, 因为没有社会经验, 总是觉得自己身上没有可取之处, 目标设置的过于悲观。实际上, 还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状态。对于那些好高骛远者, 我们可以有梦想, 但是又不能太过于幻想, 我们可以先把目标定得较为接近自己的实际一些, 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现有目标后, 再为自己设置更为长远的目标, 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远。对于那些过分悲观者, 我们可能现在基础差一些, 但是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经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 你要相信人都是有潜能的, 只要你肯奋斗, 你肯吃苦, 你肯锻炼, 积极地去融入到求职的浪潮中去, 相信你会看到另外一个更棒的自己。
规划生活努力践行
回归到就业、创业和继续求学的话题。当我们在就业、创业和求学中做好选择之后, 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思考如何具体的践行。大的方向定好之后, 应该为这一大方向策划出具体的细则以及实现这一求职方向的步骤。在具体落实细节规划时, 可以按照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等方式来划分。在做好细节的规划之后, 应该开始着手去积极地践行, 这一实现过程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充足的耐心和韧性,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切忌半途而废。当自己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鼓励自己坚持一下, 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知与行一定要结合起来, 我们做好求职规划后, 千万不要把规划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 求职只落到书面上是不行的, 一定要真真切切的行动起来。
如果选择了就业, 就要开始明确自己适合于从事哪些职位, 哪类行业, 然后弄清楚该类行业中有哪些企业, 这些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都是什么, 自己在这些企业中有何种发展空间。思考完这些问题之后, 我们就应该开始准备自己, 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所需要的技能, 完善自己的职业形象, 包括谈吐、着装等等, 并且亲身的去尝试, 去参与社会, 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 积累职场经验。
如果选择了创业, 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在创业中最擅长做的是什么, 创业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创业路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如何开始创业,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都有哪些……把这些问题都摸清、吃透, 创业之路上的坎坷才会更好跨越一些。在规划创业时, 我们应该考虑好创业项目, 分析好利弊, 并且把发展该项目的策划做好, 然后一步一脚印的去落实。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这时不要太过心急, 把这些麻烦一个一个的解决, 把难关一个一个的去攻克。既然选择了创业之路, 就注定要风雨兼程。一定要行动起来, 不行动起来你不会发现自己有如此的潜力, 你的创业想法真的有变成现实的可能。
下面来具体说一下升学的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 我们可以从大一就开始着手准备。选择考研之后, 首先要面对的两个问题就是选择升学院校以及报考专业。前期可以先收集一些院校资料和专业数据, 以便我们更好的做出决定。很多学生在选专业时, 面对的疑惑是我应该选择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是选择更加热门的专业进行学习。这时就要思考自己是否热爱本专业并准备在本专业发光发热, 创造优秀业绩;如果自己对本专业不是特别热衷于钻研, 那是否有相对来说更加倾向的专业, 有更加让自己坚定的目标;若是选择跨专业, 自己是否有学习好新专业的能力与决心, 是否能为新专业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自己没有涉及过的新专业, 自己日后能否有所专长等问题。选择了专业, 可以为选择升学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比如说哪所院校的该专业相对来说更优秀一些。但是选择院校时更为重要的参考因素是自己的实际情况。是考本校还是跨校, 是考离家近的学校还是考其他地区的学校, 是考名校还是更接地气的学校等等, 这些问题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解答。在选择学校的时候, 很多同学都有名校情结, 这时我们就应该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达到该学校的标准, 或者说在自己十分努力的基础上, 能否有机会考上该校。还有一些同学有跟风倾向, 在选择学校时往往是看其他考研同学选择哪些学校, 自己跟着报考哪所学校, 完全不考虑自身情况, 与自己水平是否符合先不论, 这样一来往往会造成考研扎堆情况, 对以后考研录取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选择好专业和学校以后, 我们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考研初试。可以根据考研院校本专业的历年考试情况购买一些专业书籍和历年考研真题。然后, 可以开始计划自己的复习行程, 多久看一本书, 看完书后怎样加以练习巩固, 完整看完一遍后如何复习, 一共可以有几轮复习等等, 这些都是应该列入计划之内的。同时, 我们也可以尝试联系一些已经考上该校该专业的师兄师姐, 时常与他们沟通, 询问一些考研信息以及考研心路历程, 这对我们的考研都会有一定的帮助。当然, 仅仅有蓝图, 是不可能凭空建起宏伟的建筑物的, 这就要求我们去积极的行动, 用自己的实际付出去兑现自己的梦想。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既然选择了一条路, 就要好好的走下去, 即使路上总是布满荆棘, 可是一旦跨过这些坎坷, 将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不断调整力求最佳
事情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应该根据事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求职规划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才大学一年级, 在考虑问题的时候, 有些想法可能会不够成熟, 解决问题时技巧还会有所欠缺, 我们的求职思路也会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而有所变化。最初做的求职规划可能还不够完善, 我们可以随着自己的进度, 一点一点的往求职规划里面添加内容, 及时查漏补缺, 错的及时修正, 对的继续保持, 有更好更新的想法积极加以实施和发扬。抑或是我们的求职想法发生了变化, 不要焦虑, 一切还为时不晚, 因为你是从大一开始准备的, 大学四年可以给你充分调整与改变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你的求职思路有所变化, 千万不要着急把之前做的所有准备全部抛掉, 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于之后的规划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价值的, 我们可以在理清自己的新思路之后, 查看哪些准备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哪些是可以稍加改变再运用的。
需要调整的不只是规划和思路, 还有自己的心理和态度。我们说态度决定一切, 如果态度不端正的话, 所做的求职规划很可能会继续不下去而中途坍塌。作为一名大一新生, 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端正自己的态度, 保持良好的姿态, 在践行求职规划的时候, 直面问题, 认真解决, 不要逃避或退缩, 萎靡不振不仅不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 还会把我们带进问题的深渊。求职之路不可能一马平川, 挫败的出现在所难免, 这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调整自己, 应对问题。我们的心态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果忽视心态的调整, 筑成的千里求职之堤, 有可能面临着溃于蚁穴的风险, 因此我们要注意心态的保养, 不断的给自己的心态提供新鲜的养料。求职之路, 必须由自己身体力行, 其间难免会有身心疲惫的时候, 要及时作出调整, 保持好最佳状态, 争取能做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求职机会, 实现自己的求职之梦。身体和心理要协调好, 做到身体和心理都在路上。
3.年轻的我们,在路上…… 篇三
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日益兴盛与公众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微电影逐渐成为了社会大众最喜闻乐见的事物。同市场化的票房电影相比,微电影似乎已经用它的名称诠释了它的个性。同传统的网络视频相比,微电影则犹如新贵一般,表现出了它“高大上”的气质与品位。
训练营的三周时间里,在各位专业老师的针对性教导下,学员对微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从理论到实践,从陌生到熟知。在一次次的试练中,各拍摄剧组小伙伴之间亦不再存有第一次见面时候的生涩。
经过一番摩拳擦掌后,我们“9mm剧组”在韩丛耀老师的指导下集结完毕。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陈启伃同学担纲我们剧组总导演,南京艺术学院的金培阳和张荣天分别挑起了摄影及剪辑的大任,重庆大学的王慧超则承担了剧组的场记和剧务等工作。作为擅长与文字打交道的我,便小试了一下编剧和演员的角色。
剧本的创作不仅需要编剧对故事具有很好的整体观,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现场感,文学剧本的初稿势必要在出发前及时完成。微电影剧本的创作不同于影院中的电影,前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对事件进行了高度的浓缩,用细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视觉化的影像建构和听觉化的言语组成,共同诠释了主人公的情感诉求。导演的分镜头剧本、摄像师的镜头语言、剪辑师的时间轴推演,剧务的器材准备等,皆需要建立在剧本的创作之上。面对拍摄地远在安徽黟县宏村的问题,小组的各位成员集思广益,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宏村进行了大体上的认识。
初次接触到“编剧”这一职务,甚是让我摸不着门路。好在韩老师及时地向我推荐了张艺谋的《菊豆》和《秋菊打官司》剧本作为参考,解决了燃眉之急。当剧本初稿写作完毕在与成员讨论之时,金培阳同学的专业建议让我意识到了拍摄所需要的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根本性差异。诸如一些需要表现主人公面部表情或肢体语言的形容词或成语等,是需要尽量避免的,因为观众所能看到的是镜头语言,而非落在纸上需要展开想象的词句。对于转场和过渡,剧本创作需要规避容易引起观众过多遐想的部分,这在叙事过程中尤其要做针对性的处理,以免引起导演的分镜头和剪辑师的后期制作上的歧义。
几经讨论与修改后,集纳了剧组所有小伙伴努力的剧本被最终敲定,剧本的名称即为《在路上》。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在大城市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因在职场受挫而后选择田园乡间寻找真正自我与曾经逝去感情的故事。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作为拍摄脚本,不仅是因为它来自于我们的现实切身体会,而且还可以表现出当代年轻人在面对坎坷境地时的坚忍与气魄,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当抵达宏村拍摄现场后,我们被这“草深无处不鸣蛙”的景色陶醉了,仿佛真的是置身于水墨画卷中一般。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场景,一个沁人心脾、可以让尘世凡物瞬息得到释怀的地方。少顷,缓过神后不觉发现,我们的剧本在场景设置方面出现了问题。从月沼到南湖,从敬德堂、敬修堂到承志堂,几乎每一处场景与故事情节的衔接上都需要进行重新的建构,这对于编剧来说,诚然是一个不小的任务。万幸的是,在木坑竹海的故事情节则不需要太多的变动。经小组成员商榷决定,临时调整了拍摄计划。
导演每一次NG后,都需要及时地校对刚刚拍摄的内容,从而来决定下一场将要进行的任务。场记的每一次打板和记录,都需要按照事先的约定进行。这些都要借助剧本和分镜头脚本来作为基础支撑。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和取得良好的效果,每天拍摄进度告一段落后,大家都集中审阅当天的拍摄成果,并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活动各抒己见。在剧本的更改过程中,“编剧”的职责在我的印象中愈加地明晰起来。“编剧”并不是将剧本定稿后,便可以长吁的人,而是需要在拍摄跟队中迅速发现问题,拿出解决方案的人。承蒙各位小组成员的良策和指导老师的解惑,使得剧本可以更加地尽如人意。
宏村一周的拍摄任务在小伙伴的通力配合下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回到南京,对城市进行取景拍摄。凭借着对南京这座城的了解,大家修正完毕后便来到了新街口等繁华地段,进一步地完善剧情。当初的剧本中并没有提及到都市的喧嚣,而是依据在宏村取材的结果,进行了针对性的补景和剧本再创作。这也使得剧本更加的丰满,剧情更加的具有延续性。
4.我们还年轻作文 篇四
我们还年轻,所以还没有烦恼。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光明、理想、希望,还有很多可以用来奋斗或者挥霍的青春。所以我们可以从容的走下去,无论走哪条路,一路向前,一路通向青春和辉煌。我们可以弯着腰走,可以斜着走,可以吃着走,可以跳舞唱歌,可以嚼口香糖,可以倒立走路。
因为我们在教室,所以还没进入世界。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是观众,也是看客。我们是外人,不用承担什么。
为什么学生要挑五四运动的头?为什么爆发时学生总是冲上来?因为他们是外人,就像粉丝可以在看台上喊一样。
我们的生活可以轻松。我们努力学习,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想想未来的一点点汗水是什么。世界上有很多花。即使我们病了,我们也一无所知。等我们长大了,一切都会好的。时间很长。久而久之,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一切都需要去承担。你会发现你手里的钱是对你创造的价值的回报,是你创造的而不是你父母给你的。怎么看,喝酒花光所有的钱,买一瓶Kenzo,还是四十多岁?难道你不想想想你爸妈眼里装着写什么吗?难道你不想想,他们老了,你支撑着他们需要的天空?这时,你发现你只能重新学习
可以是专业知识,心智逐渐弱化;你不再随随便便地去爱,只剩下一点点爱。省省吧,找个稳定的人成家生子,让父母享受家庭幸福。当你看到一个好机会时,你必须抓住它。错过一次,就可能永远错过。如果你病了,一定要赶紧治疗,你会内疚一辈子的。
当时我们发现自己被困住了,无法自拔。我们不再是外人,观众,粉丝。命运把我们抛到舞台中央,说在这里,这个社会现在是你的了,你必须创造价值才能生存,必须对你的父母负责。别跟我说什么没用的,我什么都不想听。自己动手。找不到逃避的理由,就没有逃避。
一切都是真的。再也没有人胡说八道了。很多事情不能重来。更进一步?前方还有什么?它在老化,结束,淡出,游戏结束,成为繁荣后的梦想。
现在我们十五岁了,我们开玩笑,我老了,我们还在面对青春,而当我三十五岁的时候,我老了会面对什么?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当所有的美丽都枯萎时,剩下的是什么?不一样?多年后的我就是这样。当你老了,你会记得很多过去。我听过的歌,穿过的衣服,崇拜的偶像。还有以前的朋友和敌人,爱与恨。都是空的。
也许当你长大到可以一个人在风中的时候,你会时不时的听到有人死了。曾经爱过又恨过曾经在一起又分开的恋人的,是你年轻的恋人;是最好的知己;最崇拜的老师或朋友。不知道我们还有没有眼泪。
风一吹,人们看到过去正在消失的风景,在风中建造房屋,让自己彻底而又深深地孤独。很多人吹灭蜡烛,怀念很多年前带领他们进入黑暗幻境的诗句。
在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会记得这一天所做的承诺,是否还会像承诺的那样深刻的记得那个人,是否还会记得他的笑容,呼吸,发梢。
徐志摩说,希望每一秒都允许我等你。
等待我们用手创造的文明和痕迹,等待一次次生命的涨潮,等待我们头发里的菊花绽放。
人应该健康地生活和飞翔,无论是少年的漂泊和放逐,还是束缚下的冬眠。自由的血液在冒泡,我们还有无限荣耀的可能。
直到现在,我知道我害怕枯萎衰老。因为怀念那些可能,那些蛰伏在未来的荣耀,怀念青春。我十五了,不想老!
我们还年轻,这很好。
5.《我们都还年轻》 篇五
——未毕业
一场考试,几张试卷,考散了一群兄弟姐妹,考走了我们的曾经,考碎了我们最羞涩的青春年华。致我们逝去的美好青春。
青春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字眼。还记得即将毕业时,小A对我说:“兄弟,要别了,有什么话对我说吗?”我看着他似乎噙着泪水的眼睛,笑而不语。我害怕当我出口时,自己已经梨花带雨。我没有去直视他,也不敢去直视,我害怕那些消逝的青春会出现,让我不能自已。转身回到座位,继续复习起来。然而,看见他的离开教室的那个我曾经相处三年的身影,我追了出去,他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们瞬间拥抱在一起。在这瞬间,那些美好的回忆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们曾经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比赛、一起输赢、一起哭、一起笑……此刻,我的泪水落了下来,落尽了我的心里,也刺痛了我的心。彼此的手松开了,我们分开了,进入了不同的应试考场了。我突然很恨这场考试,这几张试卷,它使我和小A从此踏入了属于各自陌生的环境,不知哪一天才可相见。
想起我们一起挥洒的那些美好的青春,我和他经历的太多太多。当我陷入学习的绝境时,有他帮我;当我怅惘时,有他启我;当我孤独时,有他陪;当我……往日有他在身边,离别的滋味我丝毫没有“品尝”,而此刻,不舍的情感在我的心中燃起,离别的味道“苦”了我的舌头。
此刻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进入我的考场,坐在我的座位,拿起我的手中略微颤抖的笔,写下这段属于我们的文字,我想你会懂:我们还都还年轻,勿忘心安,青春还在。趁着年轻,时光正好,岁月不老,干一些有意义的事,别辜负了青春,辜负了梦想。
记住:我们都还年轻,我时刻都在,时刻不离。
6.趁着我们还年轻励志作文 篇六
我想有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我上平时跟网络接触的比较多,所以就会使用一些网络的语言,网上的年轻人又是相当多的,所以就为保持一种比较年轻的心态,那么另一种情况可能就是因为我一直选择的是丁克,经济条件也不算紧张,不至于说会让自己因为呃。钱不够就变得捉襟见肘啊,整天想着一些比较“俗气”的事情。
尽管说我也喜欢把比较少的钱用在更合适的地方,买到更多的东西。但是还不至于,就因为穷,把日子过的特别无趣儿或者是无聊,总是感叹自己太穷了出来。那种经常卡里面余额不足,感觉我其实还是没有的。而且我也不去负债。
丁克最大的一个好处,并不是在于钱,而是在于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这与许多方面都有关系,一个人一旦就是选择了生育,那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去受影响,要自己去不认识我俩,又或者是捡到孩子大一点儿,接送孩子等等,去研究各种各样的。育儿经验,那这种时候呢,生活就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柴米油盐,也并不是说这样就不好,只是说这种时候呢,就离他们口中的年轻人越来越远了。考虑每个人所在的地区不一样,那可能库存不同,所以一般来说会推荐2~3种。
7.那些年,我们行走在丰收路上 篇七
○乐观, 就是生存之道
2011年3月, 看到考研成绩的那一刻, 小朦陷入了沉默。但与很多考研失利的人不同, 她没有打电话向亲友哭诉, 也没有因为这一步的跌倒而沮丧, 只是默默下定决心, 一定要在这个自己青春过、奋斗过的北京扎下根来。
投出去的数以百计的简历随着简历大潮石沉大海。眼看距离毕业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 工作、住房, 哪个都没能定下来, 小朦只好先硬着头皮接起一份“管理培训生”的工作。可是, 拿着仅够日常开销的底薪, 小朦很快便发现自己连半间卧室的房租都付不起。她只好找到一位大学同学, 两个女孩费了一番功夫, 搬进了位于东北四环的一间隔断屋。“那是我在北京第一次租房。房子还不到十平米, 除去一张上下床、书桌和一只布衣柜, 就只能侧着过个身了。”小朦说道, “不过住那里上班非常方便, 屋里还有厨房, 这可比上学时幸福多啦!”说着, 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北京的春风夹带着沙尘, 来势凶猛。有一天下班一回家, 小朦吓了一大跳:屋里的隔断墙居然被风刮倒了, 一头压着上铺, 另一头跑到了隔壁男生的床底下。偏偏这时修理工已经下班, 合租人也不在, 小朦只好在一堆涂料碎片和歪倒的隔断墙的包围中勉强睡了一晚。“那天真的觉得自己好可怜, 眼泪都掉下来了。但我当时就对自己说, 绝对不能放弃!”第二天, 小朦找来工人把墙修好, 马上请来同留北京的几位同学, 大家七手八脚做了一桌子菜。在一片“庆祝房子重生”的祝酒声和欢笑声中, 小朦又振作起精神, 准备继续奋斗下去。
因为合租的女孩工作调动, 小朦不久就搬出了“第一个家”, 来到北京南站附近开始第二段“拼房”生活。几个月后, 因为房东违约, 小朦不得不再次搬迁, 来到现在位于通州的住处。“我现在住的可是‘江景别墅’呢。”一提到新家, 小朦来了劲, “虽然只有一间房暂时属于我, 但我能在窗前看见运河, 还能在阳台种点花草和蔬菜。朋友们过来做客, 再也不会那么拥挤了。”小朦乐呵呵地笑着, 眼神里的希望仿佛在流淌。从东北四环到西南三环, 再到东南五环, 这个毕业才一年多的女孩背着行囊踏过了北京无数大街小巷。当被问道“你觉得自己走了多远”时, 她回答说:“我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多远, 但我知道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还在梦想的路上。
○刻苦, 才是最佳捷径
23岁的赵煦毕业于河北一所不知名的大学。1米6出头的身高, 瘦削的身形, 鼻梁上架着一副略显土气的眼镜, 这个外表透出浓浓书卷气的女孩, 很难让人将她和“房地产销售月冠军”联系起来。
2010年, 赵煦大学毕业后, 并没有听从父母之命留在老家工作, 而是蹦上了火车, 奔向自己从小就心驰神往的“大城市”——北京。可是, 赵煦对北京的衷情并没有让这所陌生的城市很快将她接纳。接连遭遇了一系列求职失败之后, 她误打误撞进入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
一开始, 这个斯斯文文的新人并不被店经理所看好。可赵煦并不灰心:“我知道自己看上并去不是一个‘很强’的人。不给我资源没关系, 我能自己创造!”从入职开始, 不论对待同事还是客户, 赵煦始终笑容满面、热情周到, 再苦再累的活儿, 她也能坚持。寒冬一月, 其他同事甚至不愿出去摆广告牌, 可赵煦依旧穿着单薄的西服, 奔走在大街小巷分发传单。她经常守在十字路口, 红灯一亮就冲到路中央, 挨个敲开豪华轿车的车窗, 把传单塞给轿车的主人。也许幸运之神真的被她感动了, 竟然让她三次遇到同一位车主。而这位客户, 最后在她的手中购入了一套售价两千多万元的别墅。
每一次机会赵煦都不肯轻易放过。在一次公司聚会上, 赵煦被主持人邀请上台发表获奖感言。然而接过话筒的她, 却迅速把自己的房源流利地介绍了一番。在场的经纪人无不目瞪口呆。“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太多, 只觉得台下有许多其他区域的经纪人, 手头一定有不少客户。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交流, 今天大家聚在一起, 一定要抓住机会、争取合作。”赵煦不好意思地笑了。
短短一个月半下来, 她已经由“新人”迅速成长为令同事刮目相看的“牛人”, 站在了“月冠军”的领奖台上。这无疑是一个奇迹:一个入职不足两个月的新人, 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打败了公司2000多位“前辈”, 售出近4000万元的房产!手捧奖杯的她, 仿佛完全褪去青涩, 目光里只有满满的坚定和骄傲。她说:“我并没有什么‘秘诀’, 如果非要说点什么, 我想是因为我不够聪明, 因此我足够努力。
○坚持, 梦想并不遥远
相比许多一进大学就只想尽情自由的新生, 诗婷从一开始就认定了自己的目标——经济学研究生。尽管高考成绩的两分之差让经济学院将她拒之门外, 所在学院又三令五申不许转专业, 她仍然不肯放弃。在一次次与院领导沟通之后, 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学习。
为能学好国贸专业、顺利考上研究生, 诗婷几乎废寝忘食, 成了同学口中的“学霸”。可天不遂人愿, 考场上发挥失常, 让她的梦想之路再度被阻断。“再花一整年时间去复习, 成本实在太大了。但是仅仅抱着一张本科毕业证就回家找工作吗?我不甘心。”要强的她不愿轻言放弃。究竟该找工作还是考研?面对两难的抉择, 诗婷选的是“两个我都要”!
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复习, 拿着名校毕业证的诗婷婉拒了时间成本较高的工作, 而进入了一家规模较小的证券公司做研究助理。然而, 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的日子并不轻松, 每天早出晚归, 复习的时间仅有短短4个小时。担心时间不够, 诗婷开始把生活一点一点地挤压, 让位于学习。天亮得早了, 她6点不到就起床学习;上下班坐公交车的时间, 她用来背单词;中午同事都在午休, 她却一丝不苟地做着习题;晚上躺在床上, 她也会回想完当天学过的内容才安然入睡。
有目标、按部就班生活看似简单而规律, 实际上并不惬意。“白天忙工作, 晚上回家还得接着看几个小时课本, 体力和脑力都快要透支了。每到周末, 同事们相约聚会、出游, 我却只能以各种理由推脱。”成功之路孤独、崎岖而又悠远, 诗婷深知这一点。可是, 在这条道路上, 她的手中始终紧握着理想, 不断给它以温度, 让它延续着心跳。“每次想要放弃, 我就会停下来想一想我最初想要的东西。等我想清楚了, 攒够了勇气, 我才会再次出发。”这份执着、这份清醒, 让诗婷在时过境迁之后, 仍然像当初那个不经事的“顽固”女孩一样, 始终坚持着、争取着、行走着。
终于, 今年3月, 诗婷以高出录取线40分的初试分数和复试排名第二的成绩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录取。这个在北京孤身寻梦5年的女孩, 即将奔赴遥远的上海, 而她的梦想, 已经在不远处闪闪发亮。
8.那时我们都还年轻 篇八
1997年,我大学毕业。在我到国家部委工作之后不久,爸爸满心欢喜地从山东老家来看我,想要感受一下儿子带给他的荣光。
当时我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我只能把爸爸安排在附近的旅馆,那是一家地下旅馆。
这是一个与老人家传统意识、近期想象、来时预期全面冲突的安排。在去旅馆的路上,老爸满脸的失落,看得出他内心一直在激烈地斗争,体会着儿子的不近人情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所带给他的惊诧。
在地下室刚刚坐定,爸爸终于还是开口了:“儿子,你就让你爹住地下室啊?家里人都说你在国务院工作,风光得很呢!怎么老爹来北京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爸爸的话,显然刺痛了我,我无法解释他所不了解的北京,恰如我也无法解释他所不了解的基层公务员。
二
两年之后,我终于赶上了机关福利分房的末班车。欢欣之余,让我忐忑的是,按照既定的分房方案,我的分房资格还有待核准。
在找了分房办数次无果的情况下,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我给分管副部长写了一封有生以来最煽情的“求房信”:
“……每当我加班很晚,拖着疲倦的身躯,带着忙碌了一天的工作所给予我的内心的充实,挤上通往集体宿舍的最后一班公共汽车时,我茫然地看着绚丽的北京,感受着万家灯火、各居其所的安宁,我就觉得自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每当此时,我就想起小时候我在野外走丢了,等待着妈妈牵着我的手回家。而此时,在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远离了家乡亲人、孑然一身来到北京的我,是多么希望您就像小时候牵着我的手的妈妈那样,向我伸出温暖的援手,牵着我回家。”
这是我第一次为了个人目的而动用煽情术,半假的真情散落了一地。
结果恰如荒野里的期待,我分到了一套一居室。房子很老旧,不到50平方米,但这房子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我仿佛看到爸爸带着众乡亲来我家里打地铺的热闹景象。
很久以后,我遭到几个知道此事的朋友的嘲笑和戏谑,他们认为一向标榜清高的我,为了一套房子竟至行文如此肉麻,是一个地道的俗人。俗不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时我快乐得直蹦高。
不久之后,机关停止了福利分房,刚刚进入我们司的一个姓魏的师妹只能购买经济适用房。2003年左右,魏师妹买了一套西三旗的房子,需要20万。20万啊,刚刚毕业的人,从哪里一下子拿出20万来?我当时很为她担心,觉得她上了这个城市的当。
三
转眼到2010年,我的外甥从我曾经就读的那所大学毕业了。他说:“舅舅,我决心进入七环以内你那个叫作京的城。”
我说:欢迎。只是舅舅除了煽情术,教不了你什么。他说不用,他有一颗强大的心。
毕业前夕,他仍在按照自己一直以来的惯性及父母、邻里的期待塑造自己,其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要去大机关,依据是,主流才能入流。
接下来,在世界上最难的“国考”及艰难的就业环境面前,他几经挫败,不但进不了机关,反而面临返乡的窘境。
随着离校日期的逼近,“强大的心”终于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我知道这座城市给他的教育已经足够,于是决定施以援手,托熟人的关系,帮他进入了一家国有上市公司。
留京之后,他面临的环境是现实而残酷的。家里提供不了经济援助,女朋友家境也一般,但女朋友坚持说,没有房子不结婚。
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还没有放弃从政的想法,总是觉得在企业工作比较边缘化。
他跟我说:“舅舅,你们那时候多幸福啊,没有开豪车上班的同事,最牛的男生也只可能比你多一双耐克鞋。1993年,西三环还是沙子路。1998年,西三环以西还是平房。2000年,燕莎的商品房才卖到每平方米1万元。”
四
看着他无处安放的心灵,我给他讲起了孟学农《心在哪里安放》那首诗和1995年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那时我上大二,获得了公费去香港参观学习的机会。那时香港还没回归祖国,我却可以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机会难得,大家都在兴奋地购物。当别的学生在买随身听、美食甜点的时候,我只是在女人街上花掉我所带的全部250块钱的大半买了3件T恤。
回来后,我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穷”怎样变“富”》,以当时学得的社会学上“资源交换理论”来说明一个人可以很穷,但你仍然可以变得“富有”,就是你身上必须具有其他人所需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你的志向、坚毅、才气、能力、爱心、专业、趣味等等,而唯有这些才是你在这个社会进行交往的“资本”,更是你走向幸福的起点。
于是,我告诉我的外甥:
第一,原来是主流才能入流,现在可能是非主流才能入流。当前是个多元化力量崛起的时代,展现人生价值未必要去从政。
第二,这个城市就是你的起点,尽快忘记家乡那些期待的眼神,会让你更加真实而从容。
第三,工作之后的5—— 8年,你会进入真正的“社会大学”。在哪里工作本质上差异并不大,关键是把个人的能力、水平全面提升上去,否则就会在35岁之后陷入人生全面的被动。
第四,经济上的困难是暂时的,这个城市让你留下,就会给你安身立命的资本,但人生总是“期权支付”的模式,“奋斗在前、收获在后”是通常的人生轨道,既然没有成为“富二代”,就要有成为“富一代”的决心。
五
后来,外甥的状态逐渐变得稳定而坚毅,天天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上了虽有些泛滥却代表处于学习状态的在职MBA,工作上也表现得很出色。
今年的某一天,外甥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舅舅,我要报告你一个好消息,我买房了,在燕郊!”
今年的某一天,我与魏师妹一起吃饭,她已经是机关的副处长了,虽然月入只有5000块钱,但是她仍然活得风姿绰约,显然,并没有因为上班远而影响到自己的容颜;她虽然权力不大,级别不高,却是家庭幸福。这些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昂扬的正能量。
今年的某一天,我回学校参加毕业16周年庆。看着年轻的学弟学妹,我心中顿生羡慕之情。想到自己一脸沧桑、几多白发和终已逝去的青春,都不好意思在海棠花前与他们合影了。与花合影,是需要勇气的,我知道,这勇气属于他们这些“未来者”。
9.我们还年轻,我们依然在路上 篇九
你割舍不下的,已经不是你喜欢的那个人了,而是那个默默付出的自己。当你惊叹于自己的付出时,你爱上的人,其实只是现在的你自己。到最后,在这场独角戏里,感动的人,也只有你自己。我们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去换取一个名叫成就的东西;我们把父母扔了,把自己丢了,去寻找一个叫爱情的东西。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没什么背景,没遇到什么贵人,也没读什么好学校,这些都不碍事。关键是,你决心要走哪条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怎样对自己的懒惰下黑手。向前走,相信梦想并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自我证明,找到你想要的尊严。
那一年,我们觉得世界很小,如今,各奔东西后才知,也许一别就是一世。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样。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成熟,就是用微笑来面对一切小事。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什么事情都会过去,我们是这样活过来的。
趁我们都还年轻,多走几步路,多欣赏下沿途的风景,不要急于抵达目的地而错过了流年里温暖的人和物;趁我们都还年轻,多说些浪漫的话语,多做些幼稚的事情,不要嫌人笑话错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和场合;趁我们都还年轻,把距离缩短,把时间延长。趁我们都还年轻,多做些我们想要做的任何事。
你想的越多,遇到的麻烦就会越多;什么都不想,反倒一点麻烦没有。你怕的越多,欺负你的人就越多;什么都不怕了,反倒没人敢欺负你。()这世界就这样,你人品好,别人就来占你的便宜。你横一点,反倒是都来讨好你。别一味地退让,当你受到委屈时,要勇敢地说No!
失去了缘分的人,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里也不太容易碰到。一次转身就意味着一辈子。这个喧闹的城市里,谁又在思念着谁。某个人,某句话,某些场景,某一首歌,总能轻易撕扯着你的情绪。无论你今天要面对什么,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坚持下去,给自己一些肯定,你比自己想象中要坚强。
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所以,不要那么轻易的就去相信;请记住,不是所有人值得你付出,所以,不要那么傻的就去给予;请记住,不是伤心就一定要哭泣,所以,不要那么吝啬你的微笑;请记住,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所以,不要轻易的就放弃。请记住,不管今天多痛苦,终究会过去。
10.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学会等待 篇十
教师不能放弃作文训练, 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以外, 全身心地扑在了批改作文上。认真的教师还会做好批改后的工作:找出几篇写得相对不错的习作做范文, 让其他学生学习, 或者想尽方法找来优秀作文让他们模仿, 结果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 无病呻吟, 完全失去了自我的个性;较差的作文要求重写, 然后面批面改, 结果吃力不讨好, 越加强学生越反感、越怕, 这几乎成了写作教学中一个很难摆脱的痼疾, 其结果只能是让老师更为迷茫。
我也曾经这样迷茫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到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的一段话, 使我豁然开朗, 受益匪浅。
魏书生说27年以前, 他刚到中学, 教两个班。一个班是全年级选拔的优生, 另一班却都是不太听话学习比较差的, 有的好打架, 53名全是男生。
“同学们哪, 咱们得学写作文啦!”“我们不会作文!”“不会作文才要学嘛。”“学也不会!”“老师慢慢教。”“慢慢教也不会!”“老师先领着大家认识社会, 体验生活。”
他领着学生去扫墓, 回来学生说“老师, 挺受感动的。”“把感动写出来就是好文章。”“老师, 不就写不出来吗, 能写出来还说什么呢?”“那样吧, 我把我写的文章慢慢地读给大家听, 大家写下来, 就算好文章, 行吗?”“老师, 我们有的字不会写。”“哪个字儿不会写就用汉语拼音来代替, 还不行吗?”“我们不会汉语拼音!”“对不起老师忽视了这点, 那怎么办呢?这样吧, 哪个字不会就画圈儿吧。”哪个学生好意思说, 老师, 我不会画圈儿啊。于是呢, 咱就是给人家服务的, 不管人家水平多低, 你就得讲究:一, 别难为人家, 第二呢, 帮着人家一步一步朝前挪。这才是一个服务者的样子, 才容易在行动中改变学生。
学生终于写完了他的第一篇作文, 然后再教会大家查字典, 把圈儿变回汉字。
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他把自己在定位为一个和蔼可亲的服务者, 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板着脸的所谓的“严师”。我深刻地感悟到他的平常心, 领悟到他的快乐人生, 更让我叹服的是他的简单而耐心的慢作文教育艺术———“帮着人家一步一步朝前挪”。
这种慢作文教学实践, 是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 “慢工出细活”, 而不是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 让学生“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其实越是急躁, 离我们的目标就越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欲速则不达”, 都是古人智慧的劝诫, 作为一个当代教育工作者, 我们更应该遵循这种科学规律。
我从事的是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工作, 所教的学生整体水平不太高, 有的来自山区, 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是外地农民工的孩子, 写作功底也都比较薄弱。
针对现状, 我开始尝试放慢步子, 尤其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慢作文教学实践。
一、积累语言, 学以致用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 是文学第一要素。”要想写好作文, 首先要从基本的语言积累入手, 不能急于求成。
“新课标”中将学生的写作定名为“习作”, 就意味着这是学生在学习写作。因此, 尤其是在习作起步阶段, 应从写话入手, 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不要给予太多的束缚, 不要只重形式与技能, 而是首先要让他们想写、爱写。
初一新生进班伊始, 我就先让他们写一篇作文, 摸摸底, 结果发现他们的通病是用语贫乏, 表达不畅, 陈词滥调, 缺乏生动感。其实, 他们在小学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抄写、默写许多新词语, 甚至要求背诵整篇课文, 应该说这些积累可以使写作语言更丰富, 更生动, 可为什么他们在作文中用来用去都是那几个词?究其原因, 我发现是他们没有在作文中使用新词语的习惯, 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就是让学在实际中运用。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 学以致用的思想却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所教的内容, 一旦回归到生活中, 学生就不知如何操作。就像上面分析的那样:积累的语言, 他们却不能有意识地在学习生活中运用。
认真思考了他们在学习中不能运用语言的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是观念错误。有些学生积累词语、名言佳句、语文知识等, 只会用于答题做试卷, 没有考虑和尝试过把它们用到语言表达交流的实际中去, 造成学用脱节。
其次是积累不够, 一部分农村的学生, 从小没有阅读习惯, 积累自然就有限, 而光靠上课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古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阅读很多, 词汇就丰富, 同一个词语经常看到, 自然烂熟于心, 那么运用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 运用自如。
再次是习惯不好。有些学生阅读时没有作批注、摘记等习惯, 写作文时懒得动脑筋, 想起什么词写什么, 第一个想起的词往往是最熟悉的, 时间长了, 就没有运用其他词的习惯了, 用语贫乏, 陈词滥调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知道学以致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首先要培养他们积累并运用语言的意识, 从一词一句开始, 循序渐进。一句话写不好, 如何写一段话, 一篇文章?
首先每学一篇新课文, 我都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我把它称为一句话作文, 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仅有一个句子的特定语境里, 选用与之适应的最贴切的词语, 只要运用恰当通顺就可以。
一段时间后, 我告诉他们, 学了会运用还不够, 还要用得好, 每个词语都是有生命的, 你们要运用得好, 它们才是活的。只有用心琢磨使语句精美生动, 这样才能收获语言的芬芳。
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后, 我开始让他们连词组句成段, 然后成文, 字数逐渐由五十个递增到几百, 这种慢慢推进的方法, 让学生的作文语言日渐丰富生动。如此历练, 必能日进有功, 力透纸背。不但培养了积累的习惯, 而且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真是相得益彰。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形式。
二、创办文集, 发现亮点
曾记得一位语文专家对作文有这样精辟的论述:“总而言之, 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 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 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 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太阳”、“月亮”、“星星”、“萤火虫”指什么?其实就是“亮点”。也就是说, 作文应该带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情震撼力”。
而亮点必须从一词一句开始慢慢训练, 学生的付出一定要让他们得到回报, 为此我在班级创办了文集, 来发现他们的亮点,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初一刚开始的文集我命名为“萤火虫”, 前面讲过学以致用, 即让他们先积累词语来造句, 然后我把他们积累并创作的精美的词句登上文集, 署上名字, 粘贴在班级的文学园地上。学生很高兴, 有了成就感, 慢慢喜欢上了造句。
其后我让学生连词成段, 也就是小作文, 文集更名为“星月集”。等到他们越写越好的时候, 我引导他们开始写大作文, 这时把文集更名为“逐日集”, 希望他们像夸父一样去追逐“太阳”, 写出好作文。
另外我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本子, 创办个人文集, 自己命名, 上面有摘记, 也要有自己的创作, 一句话, 一段话, 一篇文章都可以, 一个月左右在班级展示一次, 结果很不错, 图文并茂, 文集的名字也很丰富。更重要的是有些学生已经懂得将语言与生活联系起来。
语言一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它就可以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诗意和人文色彩, 也会提高语文水平。可是在生活中, 许多学生往往偶遇触机, 顿有所悟, 眼前似觉一亮, 但许多人却不能及时捕捉, 致使这一瞬的灵感如迸发的火花, 稍纵即逝。因此, 让他们在文集中及时记录下这种灵感, 是大有裨益的。
慢慢地积累, 积极地鼓励, 使他们不再谈文色变了, 学生作文的亮点越来越多, 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看来只有发现了学生的“亮点”, 才能培养作文的“亮点”。
三、专题讲座, 有的放矢
有了语言的积累, 写作的兴趣, 就像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我趁热打铁, 为他们开设了两周一次的作文专题讲座。根据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 每一次的专题都不同, 比如“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立意”;“众里寻他千百度———巧妙选材”等等。
专题讲座是分阶段教授写作知识, 有一些教师认为中小学写作教学不需要教写作知识, 因为好多大作家也说不出什么写作知识, 但不是写出好作品来了吗?其实这个问题要辩证分析, 有的人感觉到自己是有天赋的, 是率性的, 是不靠写作知识的, 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因为他博览群书, 潜移默化地借鉴了他人的写作经验, 逐渐熟谙“规范”, 熟练到“感觉不到”有束缚的存在。对中小学生来说, 他们还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 他们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这个过程。正是中小学要教的, 而其起点, 恐怕就是写作知识。
现在, 一些中小学甚至取消了写作课, 以“日记”、“周记”代替系统的写作教学, 认为这样就不会束缚学生的写作欲望, 更能让他们率性表达。其实这是个误区, 必要的写作知识有助于学生写作的发展, 而这与学生的率性表达并不矛盾。我坚持举办作文专题讲座, 循序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 学生们对写作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
就这样, 初中三年来, 学生们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 而这一切主要得益于这种慢作文教学实践, 它不但让学生的作文更上一层楼, 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慢慢地我发现语文课上常常有同学妙语连珠地表达, 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了, 语言也越来越生动了。
作文需要慢慢教, “如春之禾苗, 日不见所长, 日有所长。” (陶渊明语) 孩子的写作水平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我们的作文教学本应遵循教学规律, 这样操作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可激发兴趣而又有思想深度, 起点低而又能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投身于一种“慢生活”的潮流, 来品味生活的美好过程。而我们的教育是否也要这样, 当学生们的空间被一张张试卷, 一次次辅导, 一个个培训挤压得无法呼吸的时候, 他们怎能不厌学?我们的家长和老师, 是否要换一种思维, 正如魏书生老师一样, 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 慢慢地“帮着人家一步一步朝前挪”。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学会等待。
11.我们在路上 征文 篇十一
专业:广告学
班级:二班
姓名:胡雨婷
学号:20090767
联系方式:***
我们在路上
刚开始听到要写‚我的大学心路历程‛征文时,真是满腹牢骚。没事写什么征文,耽误我睡觉、学习加打球,唉,我可怜的周末!于是在心里把团支书怨了千遍。不过,既然必须去做,那就选择快乐地做吧。这样一想心里倒是得到了些许安慰,心情平静了就好好地研究一下征文吧。仔细看看,题目不错,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回想一下这段时间的点滴。。
我的大学就从我在网上查到自己被录取时说起吧。哎,您还别笑我分界没搞清,我写这段是因为这里发生了让我难忘的小插曲。。
不记得那天是几号了,只记得那个下午在电脑上查到我被黑龙江大学广告系录取,我就哭了(注:非激动、兴奋引起,恰巧相反)我当时想的是我最讨厌电视上的广告了,现在还要去学它。天,好不容易考了个重点却考了个自己极其讨厌的专业。唉!什么世道啊!郁闷了两个小时以后,我下定决心给黑大招生办打电话。不知道那个接听电话的老师还记不记得曾有过一个陌生的电话,一个女生想要调专业,甚至想把重点换成二表的专业,结果是,不行。当时眼泪就忍不住了。三年的辛苦即将换来四年的折磨。。
9月1日,怀着欣喜、兴奋、对大学的向往及对广告的郁闷的复杂情绪踏上了从泰康到哈尔滨的列车。在火车上还碰到了许多和我一样来报到的黑大校友,惊呼这节车厢是不是被我们黑大人包了。下了车看到校车来接,头一次感觉自己是个大学生了,随行的黑大研究生小姨告诉我这辆是黑大最好的校车呢,很少用的,看来学校很重视你们09级新生呢。心中窃喜。。
进入学校总算把自己安置妥当了,我以后就要在黑大长年定居了。这时电话响了,朋友要我去门口接她,我凭着印象走了一大圈还是在校园里走丢了。看来大学还真是大呀,赶紧向阿姨问路,结果阿姨反问:‚你要去哪个门儿‛天,哪个门儿?黑大呀黑大,你到底有几个门呀?我去哪个呀?还好阿姨见多识广,一看我就是新来的,说:‚你是不是去正门啊?‛赶忙点头称是。结果我几番波折的找到了正门却没接到我朋友,原来我是从侧门来的。无语。。
新生到校第一件事儿也就是军训了。于是导员开了年级大会。第一次见到导员,觉得导员长的一般,又那么年轻。怎么和印象中满脸皱纹呢、胡子、头发、眉毛全白的老教授一点儿都不一样?? ? 接下来察看了一下地形,看了一下我们院的男生,最终寝室卧谈会得出了一直的结论:由导员长得一般变成导员(即宝哥)在我们院最帅。接下来紧锣密鼓的开始忙乎军训了。每个人都拿着迷彩服满脸欣喜的试着,活像一堆因刚学会飞而兴奋不已的麻雀,叽叽喳喳的。可第一天下来所有的‘麻雀’就都蔫了,想想这一天不是走路就是站军姿,大日头晒着,平时在教室里懒散惯了的我们哪受得了军队这般正式的训练啊。终于下午也熬过去了,大家坐在床上分享心得,这时负责人通知晚上还训,6:00~8:00,地点: B区排球场,听此‚噩耗‛所有人都‚晕倒‛在床,来不及倒床的直接倒到了椅子上。不过还好,晚上是去拉歌,嘻嘻。。军训也蛮有意思的嘛!
军训这几天有时阴冷的让人受不了,有时大太阳晒得你快变成干,有时又连风带雨的,好像一年的四季在这几天重新给你上演了一遍,不过无论刮风下雨,军训照开不误,这是军人钢铁般的毅力,经过这样的训练,我们的军姿开始站得笔直,正步踢得很齐,拉歌唱得很响,当然饭量也变得很大。就在我们慢慢地学会体味军训带来的喜悦与收获时,它却悄无声息的停止了,因为甲流,我们不得不放假,告别了我们搞笑的教官,告别了我们‚顺拐‛的排长,告别了我们‚吃亏不行占便宜没够,和别人打平手就算我们输‛的霸道口号,也告别了我们‚魔鬼‛而又激动的军训生活。
甲流期间放假,无事可做。整日宅在寝室不出门,大把的时间都是坐在床上或者桌子上对着窗户发呆,这时最容易被回忆淹没,想起了他们——高中的同学,高考过后我们都各奔东西了,无论我们的短信多么频繁,那么远的距离还是会产生无比的思念。手机的短信总是有快乐的字眼,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些快乐背后所隐藏的是对高中时的回忆与怀念,只是我们都学会了掩饰,把自己的感伤与眼泪悄悄藏起然后对着昔日的好友露出笑脸,因为不想让他们担心。有时不知不觉眼泪会流得满脸。翻着昔日打闹时的照片,更是增添了几许思念。这
时曾听过的一句话总会萦绕在脑海中,配合此时的心情真是恰到好处:当你们转身离去,从此逃离出我的边境,我们就像迷路的鱼,意外的撞在一起,也理所当然的分离。谁说回忆是美丽的,那是失去的安慰;谁说只有爱情最刻骨,友情更让人心痛。当我心闷得想哭,我想起了你们。是你们让我感到无需恐惧,也是你们让我不知道什么是勇气。你们离我太远了,无论我们的短信多么频繁,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频繁,那么远的距离永远也取代不了。当雪被雨替代,我拾起了写满友谊的花瓣。我接受着新的友人的问好,却不经意感到孤独,也想到了你们。也许我的过去,只有你们会品。朋友们,你们在那边还好吗?
看着大家愁眉不展的样子,有人领头买了网球,于是全寝室到处都是网球拍、羽毛球拍和各种球,甚至还有毽子。因为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及消毒工作做得到位,我们都少了起初的恐慌,轻松而又放心地出去打球。看着大家疯跑的样子和张嘴可以露出‚12颗牙‛的笑容,一切又都阳光灿烂了起来。。
每天两次测体温,每天N次消毒(此处有夸张成分),甲流总算平安渡过了。终于开始上课了,这上课和高中又不一样。一到上课恨不得提前一个小时出去,去那么早干吗?找教室啊,大学上课教室可不固定,这节课在这个楼,下节课不定又在哪个楼呢,而且学校有教室上百间,你找去吧。还好我们室长在提前报到那几天摸清了地形,嘻嘻。。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的睡懒觉了。第一节课总算和自己想的一样,是一个年龄稍大的老师(崔老)给我们上了广告概论,后来才知道他是我们广告系年纪最大的,我们广告系的老师年轻的向我们的哥和姐,于是老师们的称呼变成了‚燎原姐‛‚老朱‛‚净姐‛等等。说到崔老,还真应特别感谢一下。因为是他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广告。原来广告天地是那么大,广告也可以做得那么有趣,那么吸引人。于是我将广告进行了分类:我们学的是广告,电视上看的是与广告相反的词(具体叫什么我还没想出来,暂且称为垃圾广告。又觉得在广告前加上垃圾二字,有损我们广告形象,还是再考虑考虑,要不您帮我想想)。崔老在上课时将理论知识并配以广告例子便于我们的理解。并举出大量的学界与业界的实例进行分析。课间会把精心挑选的广告片放给我们看,说是让我们放松一下,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我们对广告的兴趣与热情。后来发现上这课的人越来越多,听说别的专业的人也来上了。因此,我把广告从死刑判为终生监禁(注:将我终生监禁在广告事业中)。
接下来的广告节与广告比赛展示了我们广告人的风采。在金犊奖与学院奖的比赛中,07级、08级的学哥学姐们大显身手,我们09级也小试牛刀了一把,历来金犊奖都是大
一、大二参加,以大二为主,大三参加的较少几乎没有,07级的学长在大三那么忙的时期也能参加,可见他们对广告的热情绝非一般,也说明我们广告的魅力与吸引力也非等闲。
大学倡导的是全面发展,于是社团遍地都是,思来想去加了三个,笔试倒是都通过了,可是一到面试我就被刷下来了,最终成了寝室唯一一个闲人(未进入任何社团),难道我的长相不过关通不过面试???(开玩笑了,面试绝不是看长相而是看口才啦,这里解释清楚,过后可别说我误导哦。看来以后我要努力练习口才了)。我室友戏称我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不这次院学生会招生我又去了,结局大家一定都想到了,失败告终。不过进不去也无所谓了,因为我经过这些面试总算减轻了我的紧张心理,下次我还得去面试,锻炼呀!皇天不负苦心人,我那不气馁、越败越战的精神在竞选班干时得到了补偿。
12.趁着我们还年轻励志作文 篇十二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喜欢和爱的区别就是,你喜欢那的朵花你就会摘下来带走,如果你爱那朵花,那么你会给它浇水,让它开的更美!长的更好!这句话却或将我对于爱与喜欢的理解更深了一层。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心态!更诠释了爱一个人,只要她/他过的比自己好就行!
现在的我们,或许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那份爱情。但我想说的是:年纪尚小的我们或许承受不起爱情带来的那份责任!就像有人说的,现实会将爱情的甜蜜变为残酷!的确是这样!
如果你爱她/他,那么等你有能力给她/他幸福的时候去大胆的爱!我想我们现在最应该给对方说的一句最甜蜜的话就是亲爱的!等我有爱你的那份能力时,我会让你幸福!或许有人说等你有爱对方的能力时,对方或许已经不属于你了!对于这个看法我不会反对!但如果是真爱,那么时间的磨砺会让爱更深!
现在的我们都还太年轻!我们的爱情经不起风吹雨打!相信经过努力与时间的历练后,我们彼此都会更美!到那时如果你还在坚持!那么请义无反顾的牵着对方的手共白首!
【我们还年轻,我们依然在路上】推荐阅读:
趁我们都还年轻散文11-09
健康扶贫我们在路上10-06
未来我们还一起加油07-27
爸爸,我们还能做什么的阅读与答案11-13
请把自由还我们5年级作文_小学生作文09-08
我们都是追梦人,梦想路上的优秀励志08-25
最新环保演讲稿:让地球妈妈更美丽与最新环保演讲稿:还我们绿色空间06-18
我们在等待歌曲07-26
诚信在我们身边08-08
道路在我们脚下延伸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