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共15篇)(共15篇)
1.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一
信息化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冯健理 袁文平
围绕“信息化带动市政设施管理现代化”的目标,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自1998年到现在,一直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单位的一项主要工作来开展,覆盖上海市、区县两级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CIMS)及行业管理信息化体系初步建立,在管理中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概述
1.系统建设背景
城市道路、桥梁、下水道、隧道等基础设施或称市政设施,是充分发挥城市载体功能的先决条件,也是发挥城市综合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防灾、救灾的必要保证。所以管理和养护好市政基础设施将直接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上海已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政设施管理和养护体制,实行市、区两级管理和管养分开。实现管理专业化、养护市场化。这就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检查、评价体系及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而行业管理中遇到不少问题,包括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抓手和载体,管理手段跟不上等等一系列的难题,惟有依靠建立起完整的信息系统及配套措施予以化解。
2.系统建设总体规划
目前市政行业管养分开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虽然市政设施的长效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但新型管理体制下的机制还不够完善,行业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和加强各级行业管理,为各级市政行业管理部门的建设规划、工程施工、日常养护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就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需求。市政工程管理处提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用3--年时间,建成以上海市城市道路、桥梁、下水道、防汛墙、建设管理、路政管理为主线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与管理相结合,向全市推广应用,最终建立覆盖全上海市政行业管理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为市政行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的功能结构
在规划中,提出了建立市政设施信息化管理的三级网络:市政局为一级节点,市政工程管理处为二级节点,各区(县)市政设施管理部门为三级节点这样一种思路,使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上、下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为系统的应用与维护提供了可能,为设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整个系统的开发经过多方面的综合分析,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开发平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不仅能够存储、分析和表达现实世界中各种对象的属性信息,而且能够处理其空间定位特性,并从空间和属性两个方面对现实对象进行查询、检索和分析,并将结果以各种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可概括为图3所示内容。
图3 系统技术路线
二、系统建设过程
1.1999年从传统的文档型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利用原有的市中心区档案文字资料构建数据库,建立了基于Arcview平台上覆盖范围为上海市外环线以内583平方公里中心城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2.2000年初步应用阶段
2000年初结合系统建设进行上海市域范围6340平方公里的所有城镇市政设施普查,建立了覆盖上海市市政设施全行业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其中道路4820条,桥梁1564座,高架64公里。同时系统平台也从Arcview升级为基于MapObjects的平台,年底推出CIMS1.0试用版开始在全行业试用。同时,进行了市区所有主干道路约400公里的平整度、弯沉、路面状况指数、交通量的动态数据采集,并通过道路辅助决策系统运行,对道路进行评估和养护计划的制定,为道路养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2001年功能深化阶段
在CIMS1.0版本基础上同步开发完成建设管理子系统、路政管理子系统。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整个系统在全行业正式使用,市政工程管理处与各区县市政工程管理署之间的系统通过拨号上网方式进行联网,系统的更新、维护体系初步建立,同步制订配套管理办法,从而达到长效管理目的。对中心区全部次干路约300公里进行动态数据检测和评估,并进行道路养护计划的制定。
三、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的开发紧密围绕单位管理职能进行,主要功能有:属性数据库管理,图层空间数据库管理,显示功能,输入、修改功能,查询、统计、报表功能。道路、桥梁子系统还具有辅助决策功能,建设子系统还具有:规划管理、计划管理、在建项目管理等功能,路政子系统还具有:占路、掘路、广告、重车过桥等功能。
1.图层管理功能
按照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构建空间数据库,包括河流层、主干路层、次干路层、支路层、区界层、路名层等等一些空间图层,可以分层管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图层叠加,产生具有实际意义的地图,比如主干路层与区界叠加就可以生成某个区的主干路专题地图。
2.显示功能
不仅可以显示设施的属性信息,同时也可以显示设施的照片、影像信息,做到图、文、声、像并茂,系统更加人性化。
3.输入、修改功能
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信息的输入、修改界面友好。
4.查询功能
具有图文互查的功能。从地图上可以查询到设施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条件设定,查出复合条件的设施地理位置。例如,条件设定为1960年以后建造的黄浦区主干路,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查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道路,同时在地图上显示道路的位置。
5.统计报表功能
根据管理需要,可以自动生成相关的统计报表,表现形式可以为报表,也可以为柱状、饼状统计图等多种表现形式。
6.辅助决策功能
市政工程管理处完成了上海市城市道路辅助决策管理系统(PMS),和上海市城市桥梁管理系统(BMS)的开发。应该说辅助决策功能是整个系统的精华,就城市道路辅助管理系统而言由四个模块组成。
● 系统设定模块。它是整个系统的知识库、原则库管理模块,存储用于标定整个系统的模型及其参数、评价标准等,通过对系统设定的修改,直接干预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这一模块使得系统的原则与数据高度分离,使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充性以及可靠性大大提高。
● 计划决策模块。根据系统设定模块所确定的系统原则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使用性能的评价、预测、决策排序等功能,还有大中修计划的制定与项目的统计分析。通过这一模块的功能,完成了对全市道路各路段的使用性能数据的处理,为后续的路况分析作好了准备。
● 路况分析模块是在计划决策模块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统计整理,然后通过一系列直观的图表形式来表征路面使用性能的整体状况,并向用户提供较高层次的分析工具如中长期规划等方面的分析结果。
● 政策分析模块则是系统相对较高层次的功能分析模块,主要供道路养护工程师参考使用,可以进行结构组合分析,分析面层、基层、及土基不同的厚度、材料组成对未来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可以进行分期修建分析,针对某一具体路段采用不同的养护间隔时机策略,来分析其使用性能的变化规律,从而帮助用户选定最佳的养护维修时机与策略。
四、动态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道路动态数据采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PMS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进行系统开发过程中,我们同步考虑了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研究。道路动态数据主要包括表征交通量、路面损坏状况、结构承载能力、路面行驶质量等四个方面的数据。交通量主要通过实测等手段来计算各路段的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路面损坏状况用路况指数(PCI)来表征,通过引进的路况摄像仪进行调查;结构承载能力以弯沉值表征,利用引进的落锤式弯沉仪(FWD)进行路面动弯沉量测;路面行驶质量主要以平整度来反映,采用已引进的激光平整度仪来采集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同时还利用引进的路面结构探测仪进行结构层厚度检测。在利用这些设备之前,我们都进行了动态数据采集技术的标定和对比试验研究。
五、局域网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实施
为配合CIMS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进一步提高单位内部的办事效率和质量,2000年单位内部建成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局域网,2001年建成办公自动化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 收文、发文以及文档管理;
● 值班日程表的安排;
● 固定资产管理;
● 人事、劳资基础数据库的管理;
● 电子邮件;
● 公共信息发布、查询等。
2.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二
目前不管单位大小,基本上在一些领域应用了各种软件,这些软件大多数都是数年前开发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些技术还没有流行,国内技术人员还没有领悟的情况下,可能就已经淘汰了,大部分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种软件都是传统的C/S模式,,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这些软件总的来说一个特点就是,首先要配置一个服务器,然后在各个相关电脑上安装应用程序,也就是客户端,也就是说客户端的软件必须要安装,这就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软件分发、维护、升级等,系统维护人员不仅要维护服务器,还要维护客户端,而目前各种电脑病毒、木马、恶意插件等等层出不穷,使得电脑系统出现问题的几率大大提高,这就会造成客户端上的软件不能正常工作,使得系统的可用性大打折扣。针对这个问题,不少系统采用B/S模式,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2 B/S架构的优势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层结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软件的主流发展方向,这使得升级和维护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越来越简单,传统Web应用的开发是基于B/S模式的,Web应用的表示层建立于网页之上,而普通网页只适合于文本,传统B/S模式的最大问题是用户体验差,交互性差,在网页里要实现复杂的功能技术难度非常大。C/S模式的应用又不能满足现代用户在数据共享、协同操作等方面的要求。在如今这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用户体验越来越重要,用户不仅要求应用要像C/S模式的应用那样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而且还要求应用要像B/S模式的应用那样具有部署灵活和跨平台的优势。RIA技术便是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它同时具备B/S模式和C/S模式应用的双重优势,很好地满足了现代用户的需求。
3 优点
近年来,RIA一直是业界巨头竞相角逐的重点领域,因为业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拥抱RIA拥抱软件开发的未来!”Adobe的Flex在RIA领域有先发优势,而且至今仍然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Flex出现以后,B/S企业应用在人机交互方面开始发生革命性变化,Flex最终编译成Flash,所以可以享用Flash的一切优点。
使用Flex开发的B/S企业应用在人机交互方面的能力远远强于传统的C/S技术,很难想象在浏览器中也能够开发出如此酷炫的应用。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使用Flex开发B/S应用的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JSP、ASP等技术,甚至高于Delphi、VB等传统的快速开发工具。这是因为Flex提供了更加简洁的组件开发机制,使我们能够快速构建新的组件,同时其强大的数据绑定功能也免去了编写大量赋值语句的工作。
4 比较
众所周知,Java以开发稳定的、可跨平台的企业应用而著称。如果能够利用Flex开发易用性好、交互性强、外观炫丽的人机界面,使用Java开发稳定且可跨平台部署的业务逻辑,那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组合,快速开发出稳定的、易用的、用户体验良好的B/S应用将不再是梦想。如今,Flex+Java这一技术组合正在逐渐被业界所接受,在很多行业的大型企业应用(比如SAP、淘宝、中国移动等)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与很多Flex技术的忠实用户一样,Flex+Java技术必定会成为开发企业应用的主流技术之一。
5 改造采用Flex技术
由于这个系统连接本单位各大科室,整合各科室的数据,首先由调度室录入数据,然后由财务根据实际收费收据将收费信息登入系统,办公室从系统得到统计数据,以后也可以扩展到医务科和车管科,这样就可以完成从财务系统到单位内部管理系统的升级。这样一个系统需要连接各个科室,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改造,如果采用传统CS模式,部署和维护都比较困难,所以一开始,就采用B/S架构,2005年的时候还没有接触Java平台,于是采用熟悉的PHP平台,经过两个月的日日夜夜的紧张工作,平台搭建完成,完成了预想的功能,但是由于传统Web技术的局限,完成一个功能要在不同页面进行数次跳转,比较繁琐,由此我开始了本单位出车收费系统的系统升级,原系统采用PHP技术,为传统B/S应用,现在更新为后台为Java平台,应用服务器为TOMCAT,前台使用Flex技术,对于客户端使用人员来说,前台其实就是一个Flash,使得界面交互性得到很大提高,比如原来财务人员的使用界面中,查询数据、录入数据、更改数据都是在不同的页面中,财务人员经常要在这些页面中不停跳转,每次操作都要刷新页面,使得财务数据录入工作繁琐凌乱,效率底下,而现在所以这些功能都是在一个页面中,所有的操作都无需刷新页面,因为前台的Flash客户端和后台的Java平台可以在页面不刷新的情况下交互数据,在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出错几率,得到了使用人员的大力好评。
6 结语
确实,RIA领域的技术不只是Flex一种,微软的SilverLight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案,但是还是大力推荐Flex,,主要有几个原因:(1)Flex可以非常方便和Java相结合,而Java可以部署在Linux平台下,在越来越重视软件知识产权,软件正版化的的趋势下,应优先考虑开源免费软件。(2)Linux做为单位或部门服务器,在现实情况下,基本没有病毒、盗版等问题,而各应用客户端又不需要安装,所以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稳定性大大提高。
摘要:RIA富互联网应用具有高度互动性、丰富用户体验以及功能强大的客户端,目前主要有ADOBE公司的Flex和Flash,以及微软的SilverLight。主要讨论Flex,认为RIA方式应该是单位信息系统建设的最优先考虑方案。
关键词:RIA,Flex,信息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3.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三
【关键词】公交;智能化;GPS;科学;调度
引言
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普遍存在着拥挤、低效、污染等问题,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在城市中有效地调度和管理公共服务车辆,已成为城市管理部门和公共交通运输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建立高效的公交智能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可借助调度管理经验、方法进行挖掘、拓 展、延伸、整合,使企业逐步完成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它将优化公共交通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现有公交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车辆消耗成本、降低车辆运营安全隐患、提高运 能运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提高调度时效性,加速企业资金流动,降低企业运营资本总额,提高资金利用率。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正在向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以IC卡收费系统、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等为代表的新科技成果应用已成为现代公共交通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
1、背景
通过对国内已应用类似系统的公交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对应用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了解,从中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1.1一些企业使用的GPS智能系统并无实用价值,仅是形象工程。1.2仅在局部线路应用,无法发挥规模效益。1.3不能进行或仅能进行有限的智能化指挥调度,应用水平低下。1.4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故障率高,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1.5管理模式没有根据应用技术而改变。1.6没有对车上电子设备及系统进行整合,各自为政,无法发挥综合效益。
2、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架构
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由调度中心应用系统、车载GPS/GPRS控制器群、站台显示控制器群、主站调度显示控制器群等组成,整个系统是在接口处理及分析系列平台基础上构建而成的。接口处理及分析系列平台和应用管理系统组成了系统核心应用平台,业务管理系统及其它子系统组成了系统的业务管理平台。对于系统与系统之间,接口处理及分析系列平台的互联组成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数据交换及信息共享平台。是基于实时信息获取与交互,形成集视频实时监控、智能化调度、IC卡收费于一体的先进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公共交通的整体服务水平。系统流程为:公交车载终端采用GPS、GIS等进行位置、行车状态等数据采集,以GIS为平台,通过3G无线通讯,在监控调度中心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智能化调度,保证车辆的准点运行;在对事故、行车安全、人员等信息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公交综合服务水平;加强行车安全管理、降低营运成本,实施员工考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服务水平管理;结合客流量分析、公交出行调查、地理经济信息、公交线网布局、站点布置、发车间隔、票价制定、营运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对线网规划、线路优化调整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3、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
3.1车载终端A3主机设备技术
公交车载A3终端主机通过GPS模块、行车记录仪、ITS\CMS等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实现车辆自动语音报站、特殊情况提示语音,GPRS/CDMA模块实现数据传输和司机与调度中心的实时信息交互。由于GPS有一定的误差,车载终端需要根据线路矢量数据,GPS信息、行车记录仪的行使速度和行使距离进行车辆位置与线路的地图匹配,GPS信息与行使距离双重保证地图匹配的准确性。由于车辆位置比较准确,车辆到(离)站、拐弯路口等都可以给与准确语音提示。通过3G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状况,并可向车辆发布加速、减速、越站、跨线、折返等指令。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交通阻塞、交通事故、或者在车内发生抢劫、火灾、乘客纠纷、故障、拥挤等紧急情况时,司机可以通过车载终端上的相应按键向调度中心发出路阻、事故、故障、拥挤、纠纷、救助等信息,调度中心接收到信息后,及时与紧急救援中心、交通管理与控制中心相配合完成事故处理、人员救助、疏散交通等任务。
3.2IC卡系统与智能调度系统联调技术
通过IC卡收费系统与智能调度系统的联调实现双系统无缝链接,公交车载A3终端设备与IC卡收费机通讯,实时传送IC卡乘客刷卡数据、黑名单数据的上传、下载,实现IC卡收费系统的数据采集自动化。通过IC卡系统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完成单车成本核算报表、单车运营明细报表、运营里程月完成情况表、运营生产完成情况日(月)报等各种报表。
3.3科学的调度模式
传统调度是一条线路设置一个调度室,人员配置较多,公交智能化调度的则是形成集群调度,即在系统后端设置一个集中调度室。通过智能调度平台对线路车辆进行集中调度。
3.3.1调度工作站运行管理
调度工作站的自动运行在正常情况下,本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自动对线路营运进行智能化调度,所有调度进程均由计算机自动执行,并可自动处理大多数特殊情况,如车辆退出运行(车辆故障、驾驶员休息就餐等)、投入运行(故障车辆修复、驾驶员就餐结束等)平时调度员只需进行屏幕监控,发生特殊情况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调度主界面包含电子排班表,有各线路排班、线路调度机状态、事件报告等显示,可以显示所有调度员所需信息。凡是有特殊情况发生,调度工作站均有音响和突出显示提醒调度员注意,无需调度员紧盯屏幕。调度员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观察车辆运行间距是否均匀合理,在适当时向个别车辆发出加快或减慢指令(使用鼠标左键双击,选取相应语音命令,车载控制器就会发出语音提示)。
3.3.2智能电子排班表
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调度的关键是:系统可以根据设置的条件参数,再结合线路实时动态参数,经智能调度软件处理生成各线路的排班表及调度指令。
4、结论
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成功应用,将大大改变城市公交的工作方式,把公交企业从粗放式管理转化为集约化管理,使公交企业由传统企业逐步转变为现代产业;从经验管理转化为科学管理,提高营运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定性管理转化为定量管理,整合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和IC卡收费系统数据资源,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全面、详尽的决策依据;从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实现公交营运调度指挥的智能化、自动化。将改变手工信息传递、人工指挥调度的传统方式,使企业信息传递及时、准确、规范,为公交企业的现代化和未来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兆升.《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理论与方法》.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12月.
[2]王静霞,张国华,黎明.《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7月.
4.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四
用和实践
王振超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分析生物信息学的学科特点,根据其特点说明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其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介绍多媒体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多媒体 教学实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人们需要用信息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生命信息。对面庞大的生物信息数据、及其快速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特点
1.1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内容决定了研究方法和手段。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研究对象是生物学数据,更直接地说是分子生物学数据。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实验技术的日趋成熟,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生物信息学也成为了生物医学、数学、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崭新交叉学科。它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工具对生物数据进行储存、检索、分析和处理,以达到揭示生物数据中的生物学内涵的目的。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中的信息分析;②完整基因组的比较研究;③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模拟与药物设计;④遗传密码的起源与生物进化分析;⑤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学的研究;⑥生物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服务。[1] 1.2 生物信息学的学科特点
生物信息学主要有三大特点:①以生物数据库为基础,其中的生物数据庞大而复杂; ②生物信息的处理分析主要依托于计算机作为基础工具,利用互联网对信息的搜索及存储功能实现数据收集、管理和更新,并借助数学算法进行数据分析,所以说生物信息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前沿学科,具有更强的交叉性;③ 生物信息学是近几年随着基因测序而迅速兴起的,发展时间短、难度大,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根据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在其教学中,必须使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1 基本的多媒体设备
可以链接网络的多媒体电脑、投影仪、摄像机等。多媒体电脑主要用于安装课件、视频等,与投影仪连接之后演示教学内容。投影仪的屏幕投影功能可以将多媒体课件、视频、文字、图片直接展示给学生。
2.2 多媒体教学的具体应用
2.2.1 生物信息学教学难点
生物信息学新近兴起,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中,需要学生保持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数据庞大而繁杂,仅仅是人类基因组的序列图,就由30亿对核苷酸组成,如何让学生有效认识利用这些信息是难点;生物信息学交叉性强,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生物信息学涉及的数据库、软件大多是英文的,这样就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
2.2.2 多媒体教学实施
①多媒体教学只是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教师不可完全依赖于多媒体。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应选择重难点,突出学生不易理解、抽象的知识,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的功能形象直接地表现出来;
②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应当尽量简练,重点突出;其中援引的图片、视频应当清晰恰当;对于课本上文字难以清晰表述的问题及操作,应当利用互联网连接、FLASH动画、视频等工具,让学生对知识有直观理解;
③涉及到具体的计算机操作问题,老师应该现在教学现场演示,让学生跟随老师一步一步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④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就有赖于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运用各种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更高效率地掌握知识;
2.3 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的结合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生物学数据库,有着大量的生物信息。例如,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n Bank、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BI)的EMBL核酸序列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都有许多生物信息软件和服务项目,如,BLAST序列比对分析、FASTA序列对比分析等;互联网上丰富的生物信息学资源是很方便学生利用的。
在教学中,利用可以链接互联网的电脑进行演示教学,可以直观展示,加强学生的记忆;又可以教给学生各种生物信息学有关软件的具体使用方法,这样学生在课下就可以自主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信息学是新时代生命科学的产物,具有新颖前沿、交叉综合的特点。鉴于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授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是非常适合课程特点的,对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参考文献:
5.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五
经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面的一些情况,那么这种管理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功能呢?下面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单地叙述。首先,实现行业监管部门对全行业的业务管理和动态监控,监管行业经营行为,动态监控包括客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黑车”打击、机动车维修是否规范以及驾校教练教学是否规范等。其次,公共交通智能管理功能,主要是对公共交通有关的一些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监控,了解公交等运行情况,包括车辆载客、车速、班次、准点率等,并实现实时调度功能;另外,延伸公众服务功能,具体包括行政许可办理、公共交通信息查询、货运信息查询等方面,同时还应实现车辆维修、学车服务、售票服务等功能。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环境下,对道路运输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已经成为该行业的主要任务,这不仅有利于道路运输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能够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的更好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6.智能楼宇综合信息控制管理系统 篇六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最终实现建筑管理辅助决策系统。(1)实现对楼宇自控、门禁、智能空调、ups、电梯、变配电、照明、消防等子系统的大融合,通过汇总后由控制中心统一调度。
(2)减少能源消耗,采用实时能源监控、分户分项能源统计分析、优化系统运行。通过重 点能耗设备监控、能耗费率分析等多种手段,使管理者能够准确掌握能源成本比重和发展趋势,制订有的放矢的节能策略。与蓄能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联动,达到移峰填谷、提高功率 因数的目的。
(3)监控办公、居住环境舒适信息:主要包括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指标等。
二、系统架构设计
智能楼宇能源管理系统设计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系统自上而下共分四层: 现场设备层:指分布于高低压配电柜中的测控保护装置、仪表、以及楼宇自控、门禁、智能 空调、ups、电梯、变配电、消防等子系统。
网络通信层: 使用通信网关可以将各个子系统所使用的非标准通信协议统一转换为标准的协议, 将监测数据及设备运行状态传输至智能楼宇能源管理平台,并下发上位机对现场设备的各种控制命令。
监控层: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软件负责和国内外各种楼宇控制厂家的检测、控制设备 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实现完美的过程可视化,并且可与“第三方”的软、硬件系统来进行集成。实时历史数据库提供丰富的企业级信息系统客户端应用和工具,大容量支持企业级应用,内部实现高数据压缩率,实现历史数据的海量存储。能源管理层:为现场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信息(包含楼宇供用能信息, 电能质量 信息, 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及用能信息等)制定能量优化策略, 优化设备运行, 通过联动控制 实现能源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三、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3.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管理以楼宇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控制,监测,计量,检测等为基础,支持 opc、dde、odbc 等相关接口,全面采集各种数据采集器和人工录入设备。现场采集内容覆盖楼宇自控、门禁、智能空调、ups、电梯、变配电、消防等系统。其中主要关注核心系统运行状况、主要能耗管网状态、环境介质质量监测等数据。将全楼宇的 智能控制系统的实时状态采集进入系统,供数据监视、存储、报警、分析、计算、统计平衡 等使用。主要功能包括:
★整合现场各种控制系统。
★整合建筑物内各个耗能、产能、用能的信息孤岛及子系统。★将孤立的散点进行数据采集,整合进大型建筑节能集控智能平台。★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集成。3.2 控制调度中心
该系统采用了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利用同一平台管理全球建筑机电设备的无限容量 的架构,能够在同一平台下融合和兼容目前主流自控厂家的产品。可以兼容的协议不仅包括 所有公开的 bacnet、lonworks、m-bus、iec60870-5-101/102/103/104、dlt-645、cdt、modbus 等标准协议,还可以与楼宇自控系统主流品牌控制系统私有协议进行兼容。技术人员远程即可了解现场参数,观察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楼宇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该平台基于云架构技术,还可为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远程指导功能。需要整合、集控的子系统有楼宇自控系统、变配电调度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无功补偿装置、自发电装置、蓄能装置、馈电线路控制系统、门禁、消防监测系统、智能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等。3.3 报警管理
系统平台利用多个报警模型,负责过程,设备,质量,安全指标,能源限额的超限进行多种方式的报警。包括模拟量报警,事件报警,重大变化连续重复报警,硬件设备报警等。支持一个完全分布式的报警系统,报警及事件的传送,报警确认处理以及报警记录存档。用 户可以自定义各种报警,报警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传送至用户。主要功能包括:
1)设备报警 重要能耗设备的运行状态异常报警。2)环境质量报警 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异常报警。3)电源故障报警 设备电源故障,ups 断电报警。4)网络通讯报警 设备通讯及网络故障等异常报警。
5)报警级别设定 基于事件的报警,报警分组管理,报警优先级管理。6)报警和事件输出方式 报警窗口、声、光、电、短信、文件、打印等方式。3.4 设备管理
能源管理系统的对象覆盖楼宇的各种大型能源设施,通过对能源设备的运行、异常、故障和事故状态实时监视和记录。通过技改和加强维护,指导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能源设备 效率,实现能源设备闭环管理。主要功能包括:
★运行记录、启停记录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查询。★缺陷、故障记录维护,查询。
★维修工单,试验工单,保养计划等设备维护管理。★设备基础信息管理(型号,厂家,电压等级等信息)。
★维修成本,运行成本分析和报表。3.5 计划与实绩管理
根据能源分配计划、检修计划、历史能耗数据分析和统计、能源消耗预测、供能状况 等可自动计算能源消耗计划和外购计划,制定详细的建筑能源管理指标体系,指导相关部门 按照供需计划组织配电、配热。采集、提取和整理各种楼宇子系统实际能源消耗量和能源介质放散量等数据,获取能源 分析所需的实绩数据,为所有部门编制各类其他报表提供基准。通过计划与实绩数据的分析 比较,对楼宇所有能源数据进行有效跟踪,帮助管理者理清近期潜在影响因素,快速制定实 行的决策,增进应变能力。能源实绩有日、月、季、年能源实绩表(包括电,热,水等不同分析切入点);能源计 划有日、月、季、年能源供需计划表(包括电,热,水等不同分析切入点)。计划与实绩比 较有同比环比比较分析,其中包括柱状,曲线,饼图。
3.6平衡优化管理
能源供应和能源消耗直接存在距离,调整复杂,系统在大量历史数据基础上,对能源 的生产,存储,混合,输送和使用各环节集中管理与控制,为大型建筑群建立一套与能源管 理系统集成的能源分布网络和平衡优化模型。通过综合平衡和燃料转换使用的系统方法,计算评价大型建筑能源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能源供需动态与静态平衡,得出各种能 源介质的优化分配方案,使大型建筑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主要功能包括:
(1)能耗报告能耗采集的是电表的总有功功率,主要是帮助用户掌握能源消耗情况,找出 4 能源消耗异常值。包括能耗值的逐时、逐日、逐月、逐年报告;单位面积能耗为能耗评价提 供数据支持;管理值(即目标值)参考帮助分析实际能耗值与能耗目标值的差异;功率因子 参考提供能耗值(电能)与用能品质间的比对;温度、湿度参考帮助分析能耗资料与环境数 据的相关性。(2)能耗排名不同时间范围内的能耗值排序,以升序或降序显示,帮助用户找出能耗最低 和最高的设备单位。(3)
(3)能耗比较比较相同时间范围内不同单位的能耗值,或比较相同单位在不同时间范围内 的能耗值。
(4)日平均报告率任何一天每 15 分钟平均能耗(电能)需求的报告,帮助用户了解能源 消耗模式并找出超出预期的峰值需求,为与电力公司签订合同时提供参考。(5)
(5)偏差分析任何一天不同时段能耗值与管理值(即目标值)的偏差计算,能耗值超过管 理值的时段偏差值用红色表示,表明能源消耗的增加倾向。(6)(6)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对每位能耗类型为电类的成员内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瞬间 功率、功率因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展现各成员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7)
(7)用电分析根据所选费率以及实际用电状况,分时间段(离峰、半尖峰、尖峰)显示用 电趋势以及用电报表。(8)(8)系统运行优化发挥集中管控的平台优势,对空调风机、热交换器、空气循环系统及末 端系统进行优化调节,避免因憋压、压力失衡造成的不必要能耗增加,根据负载变化自动调 节风机转速或冷热源输出功率。3.7 配电及能源优化策略
配电及能源优化系统从电力专业的深度对电能消耗进行数字化和集成化的管理、控制 和优化。系统能够与无功补偿装置联动来提高功率因数,通过与自发电装置(如太阳能发电 装置或其他类型发电装置)、蓄能装置的联动与交互,完成馈电线路控制,实现移峰填谷。本系统提供了用户可自主编程的控制策略生成工具,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自主编程实现优化 策略。控制策略的编制基于建筑用电结构、季节、环境等因素。实现移峰填谷、提高功率因数,减 少能源支出。
1)降低用电消耗,提高设备效率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通过对历史用电情况的分析,优化各子系统运行策略,确保用电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
3)对全楼宇用电负荷,电能质量及电价架构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新能源并网策略及系统充放电策略,实现节能减排。联动控制
★提供互动模式,用户自行定制用电策略,并实时分析。模拟用电策略,预测用电信息,为 用户制定用电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根据空间环境参数及当前用电负荷情况,调节系统中的空调及通风系统运行策略。
★根据能量优化控制策略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远程控制,并通过运行结果说明能量优化控制 策略的效果。3.8 报表分析和经济性分析管理
通过能源消费结构,楼层能耗对比,重点耗能设备分析等多种分析方式,报表分析可 以帮助物业管理人员计算特定房间或人均能耗,实现自主能源审计管理。报表可以自动生成,按实际需要实现手动或自动打印,供调度和运行管理人员使用。其中有能源调度日报表、能源供需计划报表、能源实绩报表、能源平衡报表、能源质量管理报表、能源成本报表、能源单耗报表、能源综合报表、能源设备状态报表、能源故障信息统计报表、能源设备备件报表、能源配送消耗报表等。
3.9 能源对标管理
利用建筑物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与竞争对手或是行业领导者比较,建立完善持续改进的流程。
主要功能包括:
1)结合国家标准,对主要设备的单耗指标、单位能耗等指标进行线上监测。2)2)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经济运行指标。3)
3)对国家规定的节能目标设置警戒线,对未达目标的指标进行自动警示。3.10 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是大型建筑群开展能源工作的重要基础内容,是大型建筑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石。
主要功能包括:能源介质编码、能源计量单位体系、计量仪表、计量点、计量区域。
3.11 权限维护管理 针对不同程序的信息敏感度,系统提供一个优秀的权限维护管理模块,可以满足复杂 的系统管理要求。
7.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七
管理信息系统属于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科, 同时又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是交叉特点极其明显的综合性学科, 它不仅研究本身的模型、框架, 还研究实现这个模型、框架的途径。该专业目前的总体现状是研究领域专注于系统构件与中间件, 复旦大学在这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教学领域专注于实现途径, 这一课程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频频现身于本科院校;产业领域则专注于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组织资源综合利用, 包括ERP、CRM、PDM、AIS等, 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向对象的技术、结构化开发方法、B/S三层结构逐渐成为流行的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
纵览管理信息系统的产学研现状, 呈现出面向技术重于面向管理的研究特点, 应试传授重于实战演练的教学特点, 以及固化需求重于适应需求的产业特点, 核心是缺乏能够贯穿管理信息系统产学研领域的通用化理论指导, 这些特点已经越来越成为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热门议题。
2008年以来, 郭星明先后撰文提出“基于管理信息本体和需求功能构件的中间件”模型与方法, 高度概括了面向管理需求的本体模型, 创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流程, 籍此而形成的“全通用管理信息处理系统”思想被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和产业领域。
2 管理信息系统的本体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本体是面向管理需求而形成的, 它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具有广泛意义的管理现象, 它借鉴但剥离了知识及产品领域的本体描述和检索推理机制, 专注于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与控制。根据管理活动的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的本体可描述成三元组:
三元组S={U, T, P}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其中U表示领域管理信息本体知识及需求的集合, 或称业务, T是二维关系表集合, 或称表, P是针对T而不针对U的谓词演算逻辑集合, 或称功能。
上述管理信息系统表述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实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与功能的分离。三元组S中, 表T是管理信息载体, U是系统领域特征的直接体现, P通过对表T的静态描述 (定义) 和动态处理 (演算) 实现领域的信息本体需求。
图1以会计信息系统为例, 证明了任何领域的管理信息需求都是可以概括为三元组本体描述的, 并且三元组各要素与领域的需求描述存在着可映射的对应关系。与知识本体和产品本体相比, 管理信息本体应用的难点在于推理集P的构建, 要使得管理信息本体理论在教学和产业领域能够得到实际的应用, 这一推理集应当是可闭包的、可动态生长的、可与领域需求相映射的、趋于饱和的、基于关系的、与领域知识无关的, 它直接表现为对于表格 (本体概念) 的描述定义和加工处理, 表1列出了所构造的谓词演算推理集。
3 管理信息系统本体原型应用
管理信息本体研究的重要作用是构建一个粒度适当的中间件构件库原型, 这个原型可便于用户或系统实施人员在线地、映射地、结构化地描述用户的需求, 并直接以三元组本体语言进行定义与执行, 原型可被在线调用、动态组装、实时解释、迅速响应。图2展示了管理信息系统本体原型的运行原理。
由于现实中, 各个领域管理需求的多样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ERP项目, 经常会遭遇需求变化的尴尬, 从而导致项目流产。无论结构化开发方法, 还是面向对象的新技术, 都无法在用户需求响应方面达到工业级 (实用级) 的标准, 这就制约了众多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管理信息本体需求模型所构建的原型平台, 可进一步从开发方法上满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图3是基于管理信息本体和需求功能构件的原型开发流程图。这个开发方法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将业务需求的变化纳入了系统开发方法过程, 并形成了螺旋上升的“原型演进环”, 完全符合人们对于管理需求认识的辩证过程。这个新的开发方法, 既继承了原型化开发方法的简约, 又不排除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严谨, 以构件库的演进性增长为评判标准和成长轨迹, 实现了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 从理论上讲, 构建在这种原型平台之上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是不会终结的。
迄今为止, 依据这一管理信息本体需求的原型平台已经应用于十几个行业的诸多业务领域, 时间长达十几年, 经历了多次的会计制度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和组织机构改革, 完成了无数次的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 体现了极强的软件生命力。
4 基于管理信息系统本体原型的教学实践
我们欣喜地发现, 管理信息本体研究不仅为产业应用带来广阔的前景, 对于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也有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互联网检索表明, 被列入国家精品课程的众多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 有的着眼于数据库应用, 有的着眼于程序语言的强化训练, 有的着眼于网站网页建设, 有的着眼于现成软件的操作例解。这些课程内容的设置或者有始而难终, 强调程序设计细节而忽略系统总体的实现, 或者有终而无始, 强调总体的构架而难以顾及具体实现, 共同的症结是缺乏实战项目的有始有终的演练。
管理信息系统通常都有一定的业务覆盖面, 同时又须具备录入、查询、打印、计算、收发、维护等若干功能, 还横跨管理和计算机两大学科, 客观上不易于课程的教学组织。而基于管理信息本体的原型平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它以底层的程序语言先开发构建一个基于管理信息本体的原型平台, 这个平台的初始状态是令三元组S之U为空集, 此平台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配合课程教学的展开, 逐步引导学生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适度规模的业务级管理信息系统。图4描述了本体原型平台应用于教学的组织实施思想, 表2列出了相应的具体安排。从表2列出的内容看, 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中安排了三个适度规模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这在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任洪敏, 张敬周, 钱乐秋.面向体系结构的构件接口模型及其形式化规约[J].计算机工程, 2005, 31 (23) :67-69.
[2]彭鑫, 赵文耘, 刘奕明.基于特征模型和构件语义的概念体系结构设计[J].软件学报, 2006, 17 (6) :1307-1317.
[3]杨明华, 钱乐秋, 赵文耘, 等.基于本体描述构件库中的本体演化研究[J].计算机工程, 2007, 33 (9) :87-89.
[4]袁兆山, 李彬彬, 李宏芒.基于J2EE体系结构的MIS公共构件提取与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0 (6) :686-689.
[5]程红霞, 李永树, 林粤江.基于三层结构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 (6) :181-183.
[6]张祥林, 宋亚鹏, 黄绍祚.模架企业定制化制造业务管理系统研究[J].锻压技术, 2007, 32 (4) :109-113.
[7]郭星明, 郭天魁, 张三元.管理信息本体需求中间件平台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08, 42 (8) :1286-1293.
[8]郭星明, 郭天魁, 张三元.基于管理信息本体和需求功能构件的中间件平台[J].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09, 43 (5) :844-848, 915.
[9]颜端武, 岑咏华, 毛平, 成晓.领域知识本体的可视化检索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4) :60-63, 76.
8.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八
关键词: 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智能家电;故障测控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824-02
Fault De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n Intelligent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based on Information Fusion and BP Algorithm
HUANG Xin,LIU Guo-liang
(Network and Embeded System Research Center, Chongqing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Chongqing 40035,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aintenance mode and requirement, a fundamental frame of fault de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intelligent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fusion is presented. The system not only can be satisfied the needs of different intelligent-household-electrical appliance which needs different guarantee of QoS, but also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effectively. The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fault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can be enhanced and the cost can be economized by using the system. The products are more competent. It is useful to put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the maintenance of electrical household appliance as well.
Key words:neural network; information fusion; intelligent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fault de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1 引言
近年来,虽然我国家电维修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如下问题:①由于家用电器的社会拥有量非常巨大,导致大量故障家电得不到及时维修;②由于大量新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新型家电设备中,对维修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由于家电本身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所以家电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个费时费力的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家用电器技术的不断扩展,消费电子、计算机、通讯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基于家庭网络的智能化信息家电产品已经开始步入社会和家庭。这为家电的在线测控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迅速的发展,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和信息融合技术在故障测控领域的应用,为设备故障测控的智能化提供了可能性,也使得测控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家电维修方式进行改进,基于神经网络和信息融合技术的智能家电故障测控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家电企业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水平和效率,节省检测和维修成本并使产品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对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家电维修行业进行有益的探索。
2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众多神经网络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BP网络。BP网络所使用的训练算法是误差反向传播学习算法(Error Back-Propagation),即BP算法[1]。该算法的学习过程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正向传播过程中,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并传向输出层。每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如果输出层得不到期望的输出,则转入反向传播,将误差信号沿原来的连接通道返回,通过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使得误差信号最小。
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故障测控中,引入该算法,一方面可以适应测控环境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
3 信息融合
人类能够利用自己五官所具有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功能获得对事物的各个不同侧面(或角度)的具有不同度量特征的信息,人脑再根据己有的知识对这些信息综合分析,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就是模仿人脑的这个过程,得到一个对复杂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结论。信息融合比较确切的定义可概括为: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某种准则来进行融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从而取长补短,精确地反映被测对象的特征,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2,3]。
由于智能家电故障测控系统是一个多信息源、多特征参数的复杂系统,将信息融合技术引入到该系统中,可以大大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4 智能家电概念
智能家电指的是将微电脑和通信技术融入到传统的家用电器中,使之智能化并具有网络终端功能,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与处理信息的消费电子产品。其重要特征是可以传递数字信息[4,5,6]。正是由于这一重要特征,使得基于网络环境的故障测控成为可能。
5 智能故障测控系统
与传统的故障测控方式相比,智能故障测控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模拟人脑的逻辑思维过程,可以解决需要进行复杂推理的复杂测控问题。
(2)可以存贮和推广领域专家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更有效地发挥各种专门人才的作用,使一般的维修人员也可以掌握复杂设备的故障测控知识。
(3)智能故障测控系统在某些方面比人类专家更可靠,更灵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受外界的干扰。
(4)智能故障测控系统便于用户对知识库的修改和完善。先进的智能故障测控系统还具有学习的功能,能够在测控过程中自动完善知识库,提高系统的测控能力。
因此,智能故障测控系统是测控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6 技术方案
6.1 系统总体目标
考虑到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基于神经网络和信息融合技术的智能家电故障测控系统的总体目标为:①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能帮助维修人员迅速提高维修水平和工作效率;②可实现家用电器的自适应控制;③具有自学习和自判别能力;④提供辅助决策建议。例如,监测电冰箱的各项工作指标,通过压缩机上的震动传感器随时掌握电冰箱的工作情况,在得到即将出现故障信号时就可以在线对其进行智能诊断,并自动对其进行处理。
6.2 系统总体框架
基于神经网络和信息融合技术的智能家电故障测控系统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由测控中心、BP神经网络模块库、信息融合模块库和现场网络四部分构成。
图1 系统的总体框架
6.2.1 测控中心
根据BP神经网络模块和信息融合模块,对现场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视处理结果而作出相应的动作。例如在线控制、电话通知用户或向智能家电生产厂商汇报等。
6.2.2 BP神经网络模块库
根据不同的智能家电,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训练得到的故障测控模块集,负责进行相应智能家电的故障测控。例如,当空调出现故障后,就调用空调测控模块(基于改进的BP算法)进行测控;当电视机出现故障后,就调用电视机测控模块(基于改进的BP算法)进行测控。
6.2.3 信息融合模块库
根据不同的智能家电,基于不同的信息融合规则而建立的信息融合模块集,负责进行相应智能家电的故障融合。例如,当空调出现故障后,就调用空调信息融合模块;当电视机出现故障后,就调用电视机信息融合模块。
6.2.4 现场网络
主要通过家庭网络将各种智能家电连接起来,一方面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计量,另一方面负责将采集结果上传到测控中心。
6.3 系统的实现
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BP算法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是满足不同的智能家电需要不同的QoS(服务质量)保障要求。
6.3.1 对BP算法进行改进
为了满足家用电器故障测控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BP算法进行改进(传统的BP算法收敛速度慢)。
基本的BP算法根据梯度法、即最速下降法来解决使误差函数(E(W))达到最小这一问题,权向量按照误差函数的负梯度方向来修正,直到函数E(W)达到最小值。因此,权向量的迭代公式为:
W(k+1)=W(k)+ηG(k)
其中η为学习率,表示学习的步长(在变步长算法中η可以调整);G(k)为函数E(W)的负梯度,即:
G(k)=-E(W)/W
但是,常规的BP算法收敛速度慢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了加快BP算法的收敛速度,引入动量因子α,从而将权向量迭代修正规则改进为:
W(k+1)=W(k)+ηG(k)+αΔW(k)
式中:
ΔW(k)=W(k)-W(k-1)。
ΔW(k)记忆了上一时刻权向量的修正方向。动量因子α的取值范围为0<α<1,它的选取对网络学习的收敛速度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6.3.1 满足不同智能家电需要不同的QoS(服务质量)保障要求
考虑到家庭网络中智能家电设备的多样性,不同的设备就需要不同的QoS(服务质量)保证;例如:电视机的实时性要求比电话机高,电话机的实时性要求比电冰箱高。另一方面,不同的家电设备其故障参数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智能家电的QoS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
网络模型的确定以家庭网络中各种家用电器的故障现象X=(x1,x2,x3,…,xn)作为输入,故障原因Y=(y1,y2,y3,…,ym)作为输出,以不同的故障原因导致的故障现象为训练样本进行学习,从而建立故障现象与故障原因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改进的BP算法进行训练,直到得到期望的输出为止。进而将该训练后得到的BP网络模型保存到BP神经网络模块库中。如此反复训练,获得所有智能家电的BP神经网络训练模块,均保存到BP神经网络模块库中。
信息融合模块库的建立以智能家电故障权值(故障出现的统计概率)乘以由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故障概率作为判断概率,判断概率越大,说明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有实时概率的校正,所以比单独使用统计概率具有更大的准确性。对每种智能家电都进行这样的处理,最后得到多种智能家电的信息融合模块集。
智能家电的识别由于家庭网络中有多种智能家电,对不同的智能家电就需要进行区分。我们给每一个智能家电一个标号,例如:1表示电视机,2表示空调等。因此,只要我们在发送信息时,在标识位填入相应的标号即可识别不同的智能家电。
优先级的确定:一个故障现象可能是由多种故障原因所引起,但每一种故障原因发生的概率是不一样的,为了加快确定引起故障现象的原因,我们把不同故障原因定义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的数值越大,表明发生故障的概率越大,并且每一个优先级对应一个给定的权值。
例如:以空调故障为例,当“房间温度均偏高”故障现象发生时,可定义:
优先级0:表冷器结霜,造成堵塞 ;(出现的概率最小)
优先级2:通过空气处理设备的风量过大,热交换不良;
优先级3:喷水堵塞;
优先级4:冷冻机产冷量不足。(出现的概率最大)
6.4 工作过程
现场网络首先对智能家电参数进行采集、预处理,然后上传到测控中心,测控中心首先判断是哪一个智能家电发生故障,再根据BP神经网络和信息融合模块库调用相应的经过训练的模块,并且根据判断概率(故障权值乘以故障出现的统计概率)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例如,若即将出现故障或故障较轻,就可以自动地、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智能家电进行在线维护;若故障严重,在线修复成为不可能,就可以电话通知用户或者通过Internet通知生产厂家。
6.5 技术带来的好处
(1)节省维修费用。采用该系统后,智能家电维修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线进行的,维修人员不必亲自上门服务。进而降低成本,节省维修费用。
(2)有利于改善产品质量。在测控中心,对各种智能家电以及各种故障一目了然,可以通过跟踪最常见故障,找出原因,进而改善产品质量。
(3)方便用户。传统情况下,一旦家电出现故障,用户要么将家电搬到维修中心,要么叫维修人员上门服务,这样对厂家对用户都不方便,并且用户随时都要关心自己家中的家用电器使用情况,无形之中增加了心理负担。现在用户只管放心地使用家电而不必关心家电的使用情况,因此对于用户来说增加不多的费用却带来了高档次的服务和方便的使用。
7 结束语
该系统设计方案将神经网络和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家庭网络中的智能家电故障测控系统,切实可行。依托该系统,可全面提高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水平和效率;不但方便用户使用,而且降低企业维修成本并快速改善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其在国内国际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永庆. 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2001.
[2] 权太范. 信息融合神经网络[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3] 李山林, 阎福旺, 袁延艺. 信息融合技术[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4] 吴莘. 利用通信手段进行智能家电远程控制的探讨[J]. 贵州科学, 2002,(4):107-109.
[5] 黄孝建. 社区宽带业务与网络[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6] 戴琼海. 宽带信息网络[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 王波,卿晓霞. 智能建筑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 刘国良,乐琦. 基于Internet的智能家电故障测控系统[J]. 微处理机,2005,(6).
[9] 刘国良,乐琦. 基于SWAP和流技术的QoS [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7).
9.商业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方案 篇九
2011年09月14日 阅读数: 74次
一、方案概述 1.1 项目背景 商业楼宇信息化是现代楼宇智能化的基本步骤,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楼宇管理机制。智能楼宇与传统楼宇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智能化”。也就是说,它不仅具有传统商业楼宇的基本管理功能,而且具有智能(或智慧)。“智能化”可以理解为,具有某种“拟人智能”特性或功能。智能楼宇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具有对环境和使用功能的变化具有感知能力;具有传递、处理感知信号或信息的能力;具有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具有作出决定、发出指令信息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近年来,随着信息化需求的飞速增长,智能楼宇概念的引进,使得各大楼宇开发商和管理商对楼宇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也越发强烈,各种信息化管理手段都被运用到楼宇中,为楼宇的管理方节省更多的资源,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1.2 需求分析 商业楼宇具有内部结构多样,人员进出复杂,楼内设施设备众多,贵重资产众多,易产生突发性问题等特点。传统商业楼宇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商业楼宇进出人员复杂,无法对每个人进行监督控制,容易发生资产丢失事件。商业楼宇内部结构复杂,无法随时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禁入区域。设备众多,无法对所有资产的状态以及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由于管理方不能准确掌握资源利用数据,致使公共资源使用的过度和浪费。安全隐患较多,当发生突发情况时,容易错过最及时的解决时机,导致事态愈发严重。过运用人员巡查管理使得成本增加,效率一般。
跟现代智能楼宇管理方式比较,传统楼宇管理方式的市场竞争力度逐渐减弱。1.3 方案目标 针对传统的楼宇管理方式,苏州易寻特别设计了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智能楼宇管理系统方案,实现对商业楼宇的综合管理和监控,本系统具体将实现以下目标:
提高对商业楼宇内人员和物品的整体管理和监控力度,保护设施设备以及贵重资产,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实时掌握人员以及物品状态,提升楼宇管理效率的同时也防止突发事件的产生。
对大楼整体环境以及所属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减少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质量。1.4 方案架构 1.5 工作原理
智能楼宇是一个边沿性的交叉性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等,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通过RFID技术实现商业楼宇的智能化管理就是运用RFID技术,给楼宇中所有人、车、物品加装带有全球唯一识别码的标签进行信息标示,并通过系统将他们关联起来。通过对系统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达到对所有的人、车、物品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可以将系统与楼宇中的其他设备联动,使整个楼宇具有了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
二、系统配置 2.1 硬件配置 设备名称 描述 性能参数 实物图片
识别基站分为室内基站和室外基站,分别安装于楼宇门口以及内部所需要信号覆盖的区域。在无遮挡情况下基站的覆盖范围为500-1000米,安装高度为3-5米以上。基站安装密度视楼宇内部结构而定。天线接口: 3~4路,支持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 工作频率:2.4GHz 识别距离: 1~1000m,可调
最小接收灵敏度:-101dBm 工作电压:DC9V~48V 工作温度:-25℃~60℃ 防护等级:IP65 标签,该标签为有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每个标签具有全球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和人体上标识目标对象;可根据需求不同加装各类传感器,并可以对外形进行定制。该标签卡轻便小巧,便于携带,可安装于所有需要监控管理的物品上,也可以给需要管理的人员佩戴名牌标签卡,达到对人员与物品同时管理的目的。电池型号:纽扣电池(CR2032)1粒 额定工作电压:3V 工作电流:≤16mA 电池寿命:> 1年 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10℃~55℃ 工作频率:2455 MHz 传输方式:O-QPSK 发射功率:≤-10dBm(可调)接收灵敏度:-101dBm(可调)传输距离:(0~150)m(无遮挡)智能传感器
可安装于基站和标签卡内,根据需求可同时加装一种乃至几种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危险气体传感器等。手持读卡器 又称便携式手持读卡器,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读卡器与计算机系统相连,进行信息的分析处理和保存。管理人员可以手持读卡器,对管理的人或物品进行信息的读取,手持读卡器小巧轻便,可根据需求定制。该读卡器也可用于楼宇内部智能导航、智能巡更等。
其他设备 由于该系统具有十分优良的扩展功能,因此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该系统可与楼宇中的摄像头、打印机、各项报警设施、室内电气设备等进行联动,从各个方面充分保障了楼宇的安全。2.2 软件配置 软件配置 硬件配置 客户端配置 操作系统 服务器软件 数据库 数据库服务器和采集 内存 硬盘 网卡 浏览器 操作系统 SQL Server2000 SP4 Tomcat 6.0 Oracle 10i Intel Xeon3.0G×2 1G 73G×2 SCSI 1000M IE7.0、Firefox3.0 XP SP3
三、软件功能设计 3.1 人员管理 人员监控管理主要是针对商业楼宇区域大、人员进出复杂、监管难度高的特点,通过在监管区域的进出入门口、楼宇中的通道,以及一些必要的区域架设基站,对整个监管区域进行有效覆盖,再对管理人员及业主公司职员等配备相应的RFID电子标签,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该号码可以标识使用者的唯一身份,从而实现在商业楼宇整体区域内人员的综合管理,如人员的定位、轨迹、考勤管理等。人员RFID监管主要实现以下几项基本功能: 基本详细信息管理;
人员定位:可以实时了解每个佩戴标签的人员在管理区域内的准确位置;
人员统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某一时刻某一区域内人员的数量;
人员活动路线管理:可以对人员活动路线进行实时监控与历史查询;
指挥中心与安保人员可以进行区域内情况信息互通;
非法人员进入指定区域,系统将发出报警; 重点位置巡更查询; 工作人员考勤管理:可以实时了解工作人员到岗情况、固定人员脱离岗位时间。3.2资产管理
由于商业楼宇区人员流动性大,其贵重设备、安防设备、保密资料等资产分散区域广,且一些资产在不同时段被不同人员使用,因此对重要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管、统计比较复杂,因此根据其特点,以MOT城域物联网数字现代化系统对资产设备与保密资料进行管理。
资产定位:管理人员可在系统中实时查询到资产所处位置,或手持智能PDA在需要时能很方便找到资产所在位置;
区域管理:管理人员可实时了解某一区域内的资产种类、数量、信息;
数量统计:管理人员可及时了解大楼内或某一区域内的资产数量;
资产巡检实时记录:巡检员携带手持RFID读写器,进行设备巡检,实时上传巡检记录,同时了解以往的巡检记录,使得巡检信息连续,也减少了纸张和重复记录;
历史定位:查询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位置和移动轨迹,并且查看每一次存取资产的管理人员;
非法移动报警:资产归属人取出资产并移动至门口基站时,读卡器读到两张相匹配的卡,会放行通过;当非资产归属人员取出资产并移动至门口时,由于两张卡不相匹配,系统会发生报警,并可以跟踪该资产移动的方向,帮助管理人员尽快取回资产。资产详细信息及租赁管理:资产标签中应包含设备名称、型号、归属地、保管人、保修期、统计时间、状态,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持读卡器对这些内容来修改。对设备整
个租赁管理流程,包括设备的入库、出库、盘点、移库以及维修保养等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视频监控引导:系统与摄像头联动,当发生被盗时,引导监控摄像头追踪拍摄; 个人资产匹配:资产管理者携带的主标签可匹配多个物品标签,资产管理者可自行进行匹配设置管理; 资产防盗报警:对于贵重资产、珍藏品,通过附在其上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与周围安装的读写器保持无线通讯,当发生被盗时,以声光报警等形式进行报警,并以手机短信提醒资产理者,同时通过与公安、保安平台接口,进行报警;
10.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十
(1)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随着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优化和技术难度的不断降低,嵌入式系统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已经广泛应用,使得设备和系统的开发流程简化,周期缩短,成本大幅下降。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简化了设备互联的复杂度,降低了系统集成的成本。例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使用的监控摄像机在前主要是模拟摄像机,只有图像和声音的记录和传输功能,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输。目前嵌入式监控摄像机已经成为主流产品,不但具有模拟机的全部功能,还增加了与手机互动监控、网络存储图像、多协议支持等功能。在组网方面,嵌入式系统的监控摄像机一般都支持基于TCP/IP的以太网连接,简化了网络结构。
(2)网络技术的进步扩大了系统集成的规模。智能建筑的核心是系统集成,网络是系统集成的基础。目前智能建筑中除了用于电话、电视、消防的网络外,还大幅增加了各种计算机网络、综合服务数字网、楼宇控制系统网络等[7-9]。这些网络实现了建筑内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还承担了智能建筑中部分系统接入互联网的功能。此外与通讯网络相关的设备数量和种类也逐渐增加。例如楼宇控制系统采用以太网连接和OPC技术将其房门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信息集成到统一平台进行管理。该平台通过核心交换机与办公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部分办公和业务系统通过核心交换机连接到互联网。
(3)无线接入技术改变了系统连接方式。近年来,无线局域网技术和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无线局域网能够通过与广域网相结合提供移动互联网的接入服务。此外,采用无线局域网还可以节省线缆铺设成本,降低了线缆端接不可靠问题,满足接入设备在一定区域内任意更换地理位置的需要。这使得无线局域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在智能建筑中办公场所、公共区域等地方都提供无线接入服务,部分无线不需要认证可直接登录使用。新技术和产品的使用一方面促进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系统的脆弱点:(1)嵌入式设备和网络集成给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信息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在传统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网络是相对封闭的,承载的数据相对隔离,设备一般由单片机控制,程序和功能相对简单。例如楼宇的给排水系统一般由单片机控制,楼宇的监控系统采用的是模拟监控摄像机。这两种系统的网络独立相互,使用不同的现场总线进行信息传输。设备中没有嵌入式系统,病毒和恶意攻击难以改变设备的功能,对系统造成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某个系统中的设备故障了,基本不会对本系统中其他设备造成干扰,更不会影响其他系统和设备。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采用高级PLC,监控摄像机使用嵌入式系统,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通过以太网集成管理后,信息安全风险将可能引起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故障。其一,病毒可以通过集成管理服务器或办公电脑传播;其二,嵌入式系统中的漏洞和应用程序中的bug可被攻击者利用;其三,被攻陷后的嵌入式设备可能成为僵尸设备,对网络其他设备发动二次攻击;其四,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攻击,攻击更加隐蔽。(2)无线网络的使用增加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受到攻击的隐蔽性。无线网的信号是在开放空间中传送的,所以只要有合适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在合适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就可以接收无线网的信号。目前在智能化系统中,无线网络主要设置在普通办公室,员工休息房间,餐厅等区域,且部分无线网络与管理或办公内网相连,仅采用简单技术方法进行隔离。而管理或办公内网与楼宇集成控制网络存在必要的数据交换,这导致通过部分无线网络可以进入楼宇集成控制系统网络。此外,由于无线接入的便利性,部分楼宇集成控制系统网络中的设备也采用无线接入的方式,虽然这些设备在进行无线传输时采用了一定的加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但无线接入点及其设备却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薄弱环节。入侵者可在较隐蔽的地方通过这类无线接入设备进入网络,然后利用技术手段发现网络薄弱点,最后实施攻击或敏感信息的窃取,造成设备失效或信息泄密。
2.2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上的信息安全脆弱性
11.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十一
关键词:继电保护 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应用规范 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19-01
目前由于国内外不同厂家对装置信息、时间同步实现方式、和数据输出格式的不同,造成了在电网故障中,各种装置反映的信息体现了“孤立事件”的特点[1]。使得调度人员,甚至于继电保护专业人员都不能及时判断复杂故障的真正原因。故障信息只能分散、局部地描述电网故障状况。这表明目前各种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等设备对于故障信息处理的规范性远不能满足现代电网故障分析、信息处理有效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从而说明了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信息的分类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主要来自于继电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2]。目前,继电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信息分为以下四类:保护定值信息、开关量信息、模拟量信息、保护动作信息。
2 信息通信规范
由于继电保护微机化普及在先,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在后,所以存在如何与已投入运行的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器规约规范的问题[3]。
3 信息建模规范
目前,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尤其是复杂故障时,保护和故障录波器所上送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必须对这海量信息进行分优先级上送,避免出现信道阻塞[4]。由于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生产厂家繁杂,对电网的要求理解参差不齐,所上送的装置信息不严谨,不规范,有些信息甚至继电保护专业人员都看不懂。
对所有保护动作和故障录波器开关量信息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后,针对调度运行人员对故障信息的要求,分别制定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220kV线路和变压器动作信息规范样表,110kV及以下等级参照执行。220kV线路动作信息规范样表见表1(以保护装置采用RCS和CSC系列保护为例)。动作信息优先级划分如下:
第一级:主要是断路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出口动作信息和保护退出(闭锁)信息。
第二级:主要是保护启动、断路器操作或者其他与保护动作相关联的信息。
第三级:主要是保护和故障录波器的告警信息。
对所有保护动作和故障录波器模拟量信息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后,针对调度运行人员对故障信息的要求,分别制定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220kV线路和变压器模拟量信息规范样表,110kV及以下等级参照执行。模拟量信息优先级划分如下:
第一级:重要的反应电网系统运行的电压、电流。
第二级:监测电网和设备的其他状态量。
4 信息发布规范
信息发布规范有如下几点: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发布应体现层次性,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处理应体现智能性。系统应具有专家系统模块,在电网故障时,系统对收集到的保护动作信息、开关变位信息、录波文件等信息,自动进行整理和关联,形成故障报告,同时对包括保护和开关的动作是否正确等进行评价。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发布处理应体现差异性:系统要同时考虑调度人员、继电保护人员、保护管理人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林钢松,杨先贵,杨勇.湖北电网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系统[J].电网技术,1997,21(8):49-51.
[2]李智星,涂光瑜,陆俭.网络化继电保护管理系统.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23(12):43-46.
[3]高湛军,潘贞存,卞鹏,等.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数据模型的构建[J].继电器,2005,33(2):50-53.
12.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十二
在类似于互联网架构的“智能电网”中, 智能电能表可以依托“智能电网”所构建的强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通过电能信息显示屏、互联网以及各种通信网络, 向用户实时提供内容丰富的用电信息, 如:用电能量、电费金额、电能质量、表计健康状况、停 (复) 电信息通知、催费信息通知、用电情况分析、超负荷报警等信息。
在信息网络架构的“智能电网”中, 智能电能表又担负着数据终端采集器的任务, 向“智能电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容详尽的计量数据, 如:电能量、需量、负荷性质、三相平衡对称情况、母线电能量平衡情况、线损网损数据、谐波监测数据等信息。
大工业用户计量用智能电能表, 除电能计量功能外, 还将具备谐波计量、冲击负荷计量、变损计量、电能质量测量、功率越限报警、互感器合成误差补偿、负荷控制、事件记录等特殊功能。
用于配电变压器计量的智能电能表, 还应具备停电采集、三相不平衡测量、中性线电流测量、变压器油温测量、变损计量以及有功、无功、视在功率平衡、线路损耗电能量的核实等特殊功能。
与高压数字式互感器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能表, 还应具有接收智能互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的功能。
用于关口计量的智能电能表, 还应具备低负荷计量、0~360°计量, 需量周期、费率时段的同步和主副表实时比对, 电能表远程校准等功能。
2 智能抄表系统的总体设计
智能抄表系统是集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能计量技术、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和电力营销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的准实时信息采集与分析处理系统。它以GPRS/CDMA、低压电力载波、光纤专网为主要通信载体, 通过多种通信方式实现系统主站和现场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 具有数据采集、远程抄表、用电异常信息报警、电能质量监测、线损分析和负荷监控管理等功能。
(1) 系统物理结构由采集对象、通信信道、系统主站等3部分组成, 其中系统主站部分单独组网。
(2) 采集对象指安装在现场的采集终端 (厂站终端、专变终端、台区终端、低压集中器) 及计量设备。
(3) 通信信道是指系统主站与采集终端的通信信道, 主要包括GPRS, CDMA, PSTN, ADSL以及光纤专网等。
3 降损效益分析
(1) 电力调度中心及各供电所根据系统的各关口计量点实时及历史数据, 可有效提高负荷预测及线损预测的准确性。
(2) 由于系统实现了电网各电压等级的计量点数据自动采集, 当个别计量点因计量设备故障或因电网改造造成无法计量时, 可通过其他计量点较准确地估算出故障计量点故障期间电能量, 解决了以前因计量点设备故障而造成的电能量估算误差较大的问题, 满足了线损分析人员对线损分析相关电能量数据同时性的要求。
(3) 根据实时采集的系统变电站母线不平衡及主变压器损失率, 能够及时发现各相关计量点设备故障, 减少了因计量点设备故障对电能量统计造成的偏差, 使相关计量点电能量得到及时追补。
(4) 通过按线分析, 结合线损理论计算, 可以及时发现送电线路由于所带负荷重、线径不合理造成损失大的问题, 及时为供电企业提出线路改造建议, 从而优化电网结构。
(5) 通过每日分析大用户的用电情况, 有效防止用户窃电行为的发生, 在夏季和冬季高峰负荷时, 部分企业及大工业用户需要限电, 可方便地通过系统对有关用户的用电曲线监测, 保证限电任务的完成。
(6) 利用线损系统配电变压器线损监测功能, 进行台区电能量监测, 达到打击窃电行为的目的。
(7) 利用线损系统配电变压器线损监测功能, 进行台区负荷监测, 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由于配电台区负荷变化较大, 各供电所利用已经安装的配电台区采集装置, 监测配电台区负荷变化情况, 使得配电台区管理更趋于科学化。
(8) 通过对配电台区变压器负载率、电流三相不平衡率以及电压合格率的分析, 合理调整投运配电变压器容量, 合理规划电网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率, 为配合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国家倡议做出实际的行动。
(9) 远程自动抄表逐渐取代人工抄表, 将大大节约人工抄表所带来的费用, 为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资源。
13.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十三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门划时代的学科,其发展趋势必须要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发展需求。就目前来看,该学科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降低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如,在北京大学,该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信息存储及检索、计算机概论、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安全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虽然都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不过却并没有开设ERP、CRM、SCM等课程,更没有配套的实践课程,学生缺乏实践操作,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3.2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结合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教学结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很少会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缺乏互动。此外,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新型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致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将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使该专业的教与学之间出现严重分离。
3.3实践教学环节与产、学、研相脱节
14.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十四
进入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没有像以往那样拿着行李回家,而是踏上了一条为自己梦想奋斗、认识社会的打工之旅!依旧是那炎炎的夏日,带这行李穿梭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在人群里被挤来挤去,没有任何人的关心!仿佛众人站在高处,唯独一个人在仰望这个灰蒙蒙的世界,那种自卑,渺小的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也许是生活在人口大省的河南并还在省会城市与人员稀少的家乡---黑龙江相比,那种压力重大,让人喘不上气。不管内心怎么恐惧,我都时时的提醒自己:既然选择了尝试,选择了去闯外面的世界,就要勇敢、永不回头的走下去!
也许是这份倔强,老天眷顾我这个小女孩,让我幸运的从层层面试中顺利通过,成为郑州森宇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员,不但这些让我庆幸,我还成为我们一组人员的基层监督与管理人员。开始感觉自己有如此的好运气,后来听他们说:“里面的关系网复杂,并承担一定的责任”。朋友评价工作不错,但要负责,都为我这刚进职场的我担心。其实自己的内心也非常复杂,但又想也许这也是老天对我的考验,也是一次比别人更早一步认识社会的机会,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没事的,只要努力会有好的结果,加油!”也许是自己的初来乍到,对那些专业知识不懂,三天培训下来,虽说记了不少东西,但脑中一片模糊,迷惑的又进入工作实践,维持七天在师父的带领下,我终于体会了这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由于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热情,好奇,珍惜,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就问问那些老员工,在自己反复练习后,最终在考核中以89分的好成绩胜利通过,并且给我的领导的领导(主管)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也许是主管的认可,在日常工作中也得到了领班的特殊照顾,让我感到无比庆幸。从那以后起我就开始要面临独立工作。意味着没有师父的挑大梁;没有在犯错误时有人替你抗;没有同层同事与你积极配合工作,深深地体会到万事开头难啊!身为一个对他们工作的监督者,我不太确定以什么态度面对他们。在同层同事间,我做出的单子没人信,一遍一遍地用鄙视的眼神望着我说:“你做出的单子你自己信吗?要不你再重新再做一遍。”自尊心严重受挫,在公众的挑衅下,我自信的说出:“没问题,照做吧。”其实内心的忐忑只有自己明白。也有时因自己的作业手法的不规范和观察不到位造成误差,以致给同事造成麻烦并为公司造成损失,一次次的警钟的敲响,我狠狠的告诉自己:“要细心,要找方法,要做到快,稳,准。”在自己慢慢的研究下,验证了老人常说的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最终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打出一片天地,并且同事对我的工作也表示认可,同时也为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结果感到满足!
但后来由于我发生了一些小事,情绪严重的低落,每天工作带着情绪,不愿与他人说一句话。开始他们还逗我开心,以为我要‘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但后来他们不经意间看到我的日志,知道我发生的事情,偶尔的提醒并安慰我,但让我想通的是那日志下面的两句——他们留下在简单不过的评语,让我感到温馨。长时间的默默无语,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懈怠没有责任感,我也受到同事们的冷淡与不满。我明白同事间是平等的,没有人会天天哄着你,身为公司的一员,公司为你付出薪水,你就要为公司创造利润。经过自己的反思开始改变态度,慢慢的我也进入了正常的工作轨道。
经历了进入工作初期的种种考验,我也收获了很多:
1,面对任何困难都要坚信自己,假如连自己都不信任,让别人怎么相信你。
2,要把自己的技术学明白学精,技术是你吃饭的资本,别人问你问题,你对自己的工作都不清楚,无法让别人听你领导。
3.要学会踏实工作,你是拿公司的薪水,就要为公司的利益着想。才能让领导认同你。
4,学会遵守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维持公司形象,不给你的领导,公司带来麻烦,因为这些会让他们对你产生不良印象。
5,不要对在同事面前太自我,大家都是为公司做事,而不是为你服务。
6,切记把公私分开,不要带这情绪上班,没人欠你的!
7.要保持自己的个人卫生,不仅自己的外表,还有你工作的范围的卫生,整洁,最好别在公司吃零食,会带来异样眼光。
8,做事要讲究方法,不要别人怎么教就怎么做,要学会寻找自己的做事方法。
9.工作程序不要随意改变,有时自有他们的意义,除非你有更好更有工作效率的方法,可以跟你领导说,不管施不施行,他们都会给你一个很好的评价,也为以后的提升做了铺垫。
10.要学会微笑,可以增强你和他人的亲和力,为工作推行也解决一些阻碍。
11.每日要把当日的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有时间把明天的工作准备一些,这样以免发生什么意外,耽误工作进程。
在后绪的工作中也发生不少的意外,紧急事件让我大吃一惊,从来没有开过单的我,也没有对这些工作的经验,我把各方领导引来,一场重大错误,领导严厉的批评,对紧急事件处理的不到位,让我感到内疚。后来明白我不仅仅负责这一小片范围的工作,还有其他部门的监管,并且全面顾到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准确无误的完全任务。后来在工作中也有一些与领导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为此发生冲突,但我没有让他们反感我,而是让他们看出我对工作的负责!因为我的方法也不是不可执行,最重要的一点我并不是无理取闹的与他争吵,而是在照顾他的领导面子上,也同时让他明白我并没有错。其实这也是在工作中一种处事方法。其实在领导面前不用那么惧怕,如果你一任的听从他,兴许他认为你没什么主意,并对你在以后的培养中失去信心。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管理的员工方面,既要大公无私,也要考虑人情事故。如果处理不好其中的关系,他们不给你好好干,也是给自己添麻烦,还自己要对那些向你示好的,千万别轻易接受,但也不能强硬拒绝。万事处理要讲究“度”,这个“度”要自己去无把握,因为他因人而异。
在工作一个多月后,自己也悟出一些道理:
1.对待领导要尊重,但不卑微,有好的建议就提,会为你加很多分。
2对待你的同事和你管的人员也要尊重,彼此尊重好办事。
3对待犯错的人员要轻者批评,重者处罚,这里的“度”须你慎重把握。
4.同事间能帮就帮,一些举手之劳,会为你以后麻烦中带来方便。
5,对于紧急事件,要及时报告,在领导没来时一定要尽力做到八、九成,因为那是你的过失,这样也为公司减少利益损失。
6,对于一些事情,敢于向领导,同事说“不”。
7,不要总是看表面的东西,要多学学身边其他事,人人都喜欢全能,而不是一个傻傻的专才。
8,进入你的工作要对你的工作环境有全面的了解,为方便做事,也避免在领导检查时突然考核做准备,不要以为那不是什么大事,但从中能看出你对工作的态度。
9时时巩固自己的工作,不是要求合格,而是要“精”。
10.不要总是关注眼前的事情,万事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工作中,不仅是我们单纯的工作,而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想要出类拔粹 就必须比别人付出的多。
11.工作中不仅要你踏实恳干,还须有一定的情商和智商。规矩人定的,方式是可以变更的。做事不能做死,而是要做活起。
经历快两个月的工作,每天的单调生活,也让人乏味,暑假工也渐渐的辞职了,我的心也开始动摇了,但想想这份工作才两个月,以后的工作不知要坚持多少年那,所以这是一次意志的考验,我把辞职单填到最后一天,没理由,就是让自己到最后。看到同事走时都打混两三天,我在最后一天想想就放松一天,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不踏实,所以就告诉自己第一份工作就让他善始善终吧!就这样结束了第一份真正让自己学到很多东西,认识社会,让我感激的工作。
15.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 篇十五
一、实践教学法的目标定位
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引入实践教学法, 需要明确其目标定位, 这主要包括学生培养计划和教学手段的具体要求。
1.将学生培养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和开发者。使用者的角色, 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教学, 一方面能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 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正确评价会计信息系统, 对不完善的地方加以改进。
开发者的角色, 要求部分优秀学生在娴熟掌握的基础上, 自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 掌握必要的系统编程知识。
2.将教学演变为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法, 并不意味着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是在坚实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变知识为技能, 达到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作为教师,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也要避免过分强调实践而忽视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法手段丰富多样, 生动灵活, 为学生所喜爱;相比之下, 理论教学法则显得枯燥单调。但失去坚实的理论指导, “动手”能力很快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作为教师, 应把握分寸, 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 应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二、实践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中, 实践教学手段所占的课时比例与理论相当, 两者可相互穿插, 相辅相成, 使得授课形式灵活且结合紧密。具体而言, 授课过程中可综合采用以下实践教学手段:、会计软件操作、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1.会计软件操作。会计软件操作是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会计软件, 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 学生既掌握了会计电算化的技能, 同时也直观生动的理解了理论知识。
会计软件操作一般是利用某虚构企业一年的经济业务数据, 要求学生在软件中依次完成系统初始化 (会计科目的建立、会计科目的修改、初始余额的录入等) 、日常业务处理 (账务处理、应收应付、职工工资、固定资产等业务处理) 、月末处理 (调列、对账、结账等) 及报表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等几个阶段。其中教学的重点在于日常业务处理及报表的编制, 其他业务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灵活增减。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应结合课程, 选择贴近经济生活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有利于巩固理论知识, 有助于提高实务水平。
案例分析一方面可以穿插到具体的章节中, 在理论知识框架建立后, 立即用理论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另一方面在课程后期, 可考虑引入综合案例, 调动学生用横向和纵向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的形式多种多样, 既可以是课堂上师生的即兴分析, 也可以是教师布置的课题讨论小组, 给与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 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报告。
3.角色扮演。ERP沙盘模拟练习是一种体验式管理的实践教学法, 实验通过角色扮演, 分别设置了总裁、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生产总监等角色, 各角色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 需要协调一致, 共同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而这些角色对企业的贡献最终都要通过数据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具体方法是:利用ERP沙盘模拟中每个企业不同的经济业务, 教师选择其中某一会计年度,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 利用无纸化会计模拟操作或会计软件操作, 自主构建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 在此基础上灵活处理各类经济信息, 出具符合要求的财务报表。这样利用ERP沙盘模拟, 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循环的各个环节, 同时树立全局观念, 将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各门课程融会贯通, 全面提高分析难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实践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促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 为进一步提高授课效果, 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灵活使用各种实践教学法。文中列举了部分常见的实践教学手段, 此外, 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使用主流会计信息系统的试用版, 比较后进行功能分析;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教学平台, 加强信息的交流互动。
在具体实践中,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水平, 灵活选用适当安排, 可以组合使用多种实践教学法, 也可重点选用一种或两种教学法。
2.合理安排各项课时。会计信息系统的实践操作性强,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动手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可考虑1:1, 在具体操作环节, 要注意控制时间, 不应过多挤占理论学习课时。
3.敦促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法需要学生积极参与, 团结协作, 要采取各种方法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 案例分析中, 通常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需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 避免一两人找资料做案例写报告, 其他人趁机“搭便车”, 可以考虑现场抽签的方式决定案例报告者。
综上所述,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其核心要求决定了需要在教学环节引入实践教学法。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锻炼了动手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 深化了对会计行业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庄明来.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2 (2)
【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践】推荐阅读: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07-10
车辆智能管理系统10-08
智能物业管理系统10-24
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08-30
铁路车务智能管理系统06-15
智能化控制系统07-17
酒店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09-22
酒店智能化系统方案设计10-23
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方案08-03
体育馆智能化系统设计总结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