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2024-08-12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8篇)

1.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篇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事实能够驳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实践,面对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当代价值,与世纪同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原理 当代 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研究相结合,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主要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中,凡属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论断或词句,都既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又同样属于当代,具有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整体,并不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属于当代,一部分属于非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的体系,它必须面对当代。不具有当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2005年以来,我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中一个二级学科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论是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还是从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来看,都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要。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

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这些都是科学的理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马克思主义运用这些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四、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产生的一般规律。所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研究它们提供了条件。

第五、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预见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要遵循坚持与发展统一的原则、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注重研究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依据与层次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一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相对于个别原理和特殊原理而言,基本原理是对更为广阔时空领域的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概括。三是与之相联系,基本原理更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它不会因为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四是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更为普遍的和根本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表现在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和这次金融危机,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这次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证明尽管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可以采取这样那样的理论和政策来调整他们的社会结构,缓和和调节社会矛盾,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我们要通过这次经济危机,深入研究资本主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理论不仅仅应该是理论,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有将近百年奋斗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30年中,形成了这样一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社会主义

能够充满活力从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并经长期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这实在是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中华民族之大幸。这又一次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关节点上,仍然能够以自己的奋斗来代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前途,并且能够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奋斗来代表这个伟大前途。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获得的伟大成就,说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 ,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深入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 ,我们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 ,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 ,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段,而且也是处在一个思想可塑的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给学生一次意义非凡的头脑风暴。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倔强的生命力。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事实能够驳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实践,面对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当代的价值。

2.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篇二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思想,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原则, 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科学解答的基础上, 其内容博大精深, 哲理意蕴深长。

1. 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 决定了人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从本体论上来说, 人起源于自然界, 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员, 人对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 [1]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实践。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 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但是实践从来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是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 同自然共生共长。“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由此,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认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

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从实践的高度揭示了人类

与自然关系的一致性, 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在马克思的视野里, 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然而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提升出来, 又在能动的实践中改造着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 不仅满足了自己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 并且能同自然建立起一种亲切的伦理的关系, 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护和关心。人类对于环境的能动性表现为人类对于自身行为和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预见与调节的统一。对于自然影响, “从20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 我们愈来愈能够认识到, 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2]对于社会影响, “我们在这一领域中, 也渐渐学会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3], 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在实践上的一致和统一。

3.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人类对自然规律是一个由无知到知之, 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 由会利用到科学利用的过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 遵循自然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 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4]恩格斯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 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5]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发展, 人反转过来影响自然的手段也增加了。地球的表面、气候、生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 他们不仅变更了动植物本身, 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类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结发达国家的历史, 可以看到, 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 利用人类智慧创造的工具和各种绝对精明的手段, 无节制地向自然界攫取, 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给自然界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大气污染、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有毒化学药品危害加剧、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其一,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由于人口剧增和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造成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因大片植被被毁, 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风固沙作用, 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扩大和荒漠化, 也以此导致北方许多城市每年春天的沙尘暴天气。

其二, 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 大量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 加上人们的滥捕乱杀, 物种灭绝速度正在加快。

其三, 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 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 我国占了八个, 污浊的空气已经使很多居民难以见到晴朗的天空。水污染也非常厉害, 大到江河湖海, 小到溪流池塘, 大多数已不同程度被工业废水、生活垃圾以及农药残留物等污染, 造成饮用水紧张, 鱼虾难以生存。

其四, 人口爆炸、能源短缺等等都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 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实现经济、社会、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 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

多年来, 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基本上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形势还相当严峻。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以下几个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 要进一步认识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意味要彻底摆脱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 要求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这一原则,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寻求“在发展中整治生态, 在生态保护中促进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之中去。

启示之二, 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当代的人类要重新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思想前提。传统的工业文明将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 将人对自然的无限、无偿索取视为荣耀, 由此而引发了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和物欲主义泛滥,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至了征服和被征服的边缘。我们必须承认, 人类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不再把自然看作可以无止境盘剥的对象, 而应与自然重新加盟, 建立一种亲善关系。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 绝不能为所欲为, 无所顾及, 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启示之三, 人类认识到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改善是不够的, 还应坚持下去, 遵循恒久原则。恒久原则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处理问题。在开发自然资源时,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要从历史长远的角度着想, 为子孙后代着想, 使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我们要加强保护那些受到威胁而濒于灭绝的动植物。我们还要加强对非再生资源开采的管理。煤炭、石油、金属矿藏等地下资源, 没有任何补给能力, 如果在开发时不加注意, 那么掠夺性和浪费性将比再生资源严重得多。我们也要加强对风景名胜、历史古迹、文物等具有特殊价值的资源的保护。

总之,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以其丰富的内涵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再一次折射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光芒。目前,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大自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必将对我们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显现它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摘要: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国外学者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篇三

国外学者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禚明亮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仍具重要价值已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认可。其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当前全球性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揭示,以及对当代工人运动及人类未来发展道路问题的思考等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国外学者

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已得到世界民众的认可。在西方社会,人们对马克思的关注从未停止过。当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得票高居榜首,被以西方社会为主体受众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公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2003年法国报纸Nouvel Observateur开辟了一个名为“马克思——第三个千年的思想家?”的板块,专门讨论马克思的生平及思想。2004年,由德国电视公司ZDF发起的“谁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的民意测验中,50万的观众投票给马克思,在最终的测验结果中,马克思排在总类别中的第三位、“当代影响”类的第一位,马克思成为德国民众心目中最具当代影响力的人物。2005年德国周刊Der Sp iege l甚至将马克思的头像作为杂志的封面,标题为“一个幽灵,回来了。”

2007年末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深化,不仅宣告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理念的破灭,同时再一次展现了在资本主义体制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无法克服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工具,重新得到世人的关注。美国《社会主义与民主》杂志2010年12月刊刊登了一系列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马克思主义在南美”、“马克思主义在英语国家”、“马克思主义在西班牙语国家”等等。在德国,早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马克思的手稿就已受到追捧。近年来位于德国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吸引全球游客前来了解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及影响。德国“马克思夜校”是由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班。埃森“马克思夜校”组织者贝亚特·兰德费尔德坦言,在德国,像她一样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多,“或许只有几万人”,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正逐渐增长,马克思夜校的开课地点也在不断增多”[1]。

为什么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突然上升?究其原因,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2008年9月接受采访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重新燃起对马克思主义兴趣,主要源于两大历史事件: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二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2]。德国国际政治分析师米夏埃尔·道德尔施代特认为,在德国的知识分子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复苏”的迹象。“金融资本体制引发的危机给马克思主义带来新的现实意义。”也正因如此,一些马克思相关书籍和研讨会愈发受到人们关注。可以说,世界性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世界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可进程。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听到一些“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杂音。因此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阐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反映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日益科学化与深刻化。其次,从西方学者的角度出发,更能有力地回击西方某些右翼学者和媒体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真理性的污蔑和攻击。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对于分析当前全球性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价值

国外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性质的分析有助于解读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产生,这是一种周期性现象,是资本主义本身所无法克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将导致工人运动、革命的不断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更多地去思考另外一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法国人性网(ht t p://humani te.f r/)2010年4月17日刊登了对著名哲学家爱德加·莫兰与安德烈·多塞尔的访谈录。安德烈·多塞尔指出:“我认为,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期。人们开始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所蕴含的批判精神依然适合解决我们现时代的难题。”“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是总结全球化了的世界。而且我认为,由资本主义制度所建构的当今世界已到达了一定极限。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回到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回到思考人类不同发展方式的马克思那里,是大有裨益的。”[3]

澳大利亚学者戴安·费尔德斯(Diane Fieldes)在《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意大利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 to Croce)曾在1907年宣称,“马克思主义必定死亡”,而就在十年之后的俄国革命的胜利就彻底击碎了他的谬论。马克思、恩格斯毫不留情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因为该制度将社会创造的大量财富积聚到少数人手中,而且资本主义还会周期性地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失业。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关于资本主义如何运转的理论,还是关于如何驱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工人自己的斗争将终结资本主义的历史,因为工人的劳动是“老板们”利润的源泉,因此有能力推翻资本主义。他还指出马克思的理论在很多方面都适合解决当代的许多问题。资本主义剥削、危机和战争是资本主义造成社会紧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导致公开的对抗、罢工,以及未来更强力的斗争[4]。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的重要价值

国外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特征之一是社会的严重不公平,少数财团掌握着大多数民众的生产资料,并占有广大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这种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公平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越来越穷、资产阶级越来越富。在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中心国家越来越凌驾于边缘国家之上,南北差距越来越大。而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战争、危机和贫苦等社会弊端最终只能由社会主义制度根本解决。

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不公平性。美国独立学者阿尔蒙·巴格多亚(Armen Baghdoyan)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中国当代市场经济的价值》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揭露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掠夺性。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中心问题是经济体间的不平等关系。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型的生产关系,不能解决劳动成果的平等分配。在一种所谓的自由市场条件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能导向不平等的商品交换,大量财富从边缘地区流向中心地区。随着经济差距的深化,欠发达国家长期被束缚在发展无力的状态,最终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停滞。对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剥削性,他指出,经济势力强大的国家利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甚至是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获取大量财富,而且同时获取弱小国家的生产资料。这些国家利用各种手段来拓展其垄断实力,加强对世界市场的操控。因此,在由实力不对等的市场竞争中,强者总是获胜,弱者总是失败,中心地区总是以牺牲边缘地区的经济利益来攫取剩余价值。[5]美国学者康尼·福尔德克(Connie Furdeck)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性》中指出,认为社会主义已经死亡、马克思主义不适合当今世界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动力和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的揭示仍具有现实意义。他认为,马克思解释了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所有的工人都受到经济上的剥削,虽然这种盗窃是隐藏在“工作一天,获得一天工资”的辞藻之下的。获取利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内确立优势地位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一种商品。马克思还解释了财富如何积聚到少数人手中的过程,以及小资本主义者和独立生存者将失去其财产而沦落为无产阶级。[6]

三、马克思主义在思考当代工人运动和人类未来发展道路问题中的重要价值

国外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揭示为工人运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获取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要认真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以此指导当前的工人运动。而对于未来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他们主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同样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性》这篇文章中,美国学者康尼·福尔德克指出,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虽然没有具体阐述一些细节,但确实提出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在巴黎公社得到最高程度上的体现。当然公社是一个工人的政府,尚未达到真正社会主义要求,但远比二十世纪一些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得多。

澳大利亚学者桑德拉·布鲁德沃斯(Sandra Bloodworth)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相关性》中指出,社会主义是工人阶级实现自我解放的手段。马克思认识到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巨大力量,当工人们采取革命行动时就会导致罢工的出现,为了获取胜利,工人们就要鼓动每个人参与到斗争中去,这里就产生了民主运动组织。在工厂(今天还包括一些学校)中,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他们没有特权,且随时能被更换。这些民主组织就成为未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后实现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更进一步讲,工人没有自己的财产,所以他们不会剥削别人,他们不会瓜分工厂、医院、公司从而靠牺牲别人利益而赚取私人利益,他们只会共同地管理社会,因此财产属于每一个人。[7]

对于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引作用,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马萨诸塞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芬·雷斯尼克(Stephen A.Resnick)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当前的经济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或者回到马克思那里去,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是如何影响他们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极为震惊的答案: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就是与工人所承受的阶级剥削的不断加重密切相连的。对此,资本主义的伎俩是试图给市民带来经济成果,同时试图剥离这些成就与阶级剥削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方法,即建立一个新社会,使生产剩余利润或总利润的工人共同地、直接地得到同等的剩余利润或总利润。这种阶级关系将终结对工人的剥削。”他指出:“今天的工人运动需要把追求更高实际工资或更好工作条件放在斗争的日程中去,使工人获得自己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这一点正是大多数工人运动所缺乏的目标。”[8]

此外,加拿大特伦特大学肖恩·卡尔顿(Sean Carleton)博士给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怎样改变世界: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故事》(How to Change the World: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一书所作评论中,对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他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想的未来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与现时代极为相似。霍布斯鲍姆指出,不应该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看成是某种圣经、教条或者正统,而是把它看成是废除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理论指导。”他认为:“霍布斯鲍姆很谨慎地指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并不是对其他社会主义观的简单取代或社会主义替代观的终结,而是提出了一个在政治意味上尖刻、在当代仍具有现实性的规划。”“因此,《怎样改变世界》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倡议,即我们学者和活动家要更多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与葛兰西的著作,从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吸取经验教训,研究制定新的斗争战略与策略,争取在二十一世纪实现激进的社会主义变革。”[9]

毋庸置疑,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解读不乏真知灼见。但我们同时需要警惕某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难免站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上,最终目的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的体现应当最终由实践来回答。

[1]http://news.sina.com.cn/w/sd/2012-02-13/134623925349_2.shtml

[2]http://www.zcommunications.org/the-currentimportance-of-marx-150-years-after-the-grundrisse-byeric-hobsbawm

[3]Marx:Howcanhisworkhelpustounderstandmoderntimes?[EB/OL].http://www.humaniteinenglish.com/spip.php?article1530

[4]http://www.sa.org.au/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5566:is-marxism-out-of-date

[5]ArmenBaghdoyan.“TheRelevanceofMarx’sDasKapitalTotheContemporaryChineseMarketEconomy”[EB/OL].http://norkhosq.net/2011/04/26/part-1-therelevance-of-marx%E2%80%99s-das-kapital/

[6]http://www.deleonism.org/text/cf000001.htm

[7]http://www.sa.org.au/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5450:the-relevance-of-marxism-today

[8]禚明亮.马克思主义是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案[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285).

[9]http://marxandphilosophy.org.uk/reviewofbooks/reviews/2011/357

A811

A

1009-928X(2012)10-0058-03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博士研究生

4.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篇四

1、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向突出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论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由于价值取向一元论具有普遍的范导功能,具有形而上追求的意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所以 教育 大学生自觉地认同、维护社会一元化的价值取向就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 经验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在社会转型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社会转型、市场 经济 使得利益主体、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出现多元化,很容易产生价值相对主义。使人们竞相追逐各自利益而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其次,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形成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期通过这些措施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在面对多元文化尤其是多元价值时不迷失自己并作出自主选择。最后,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任何社会统一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其社会成员的共同文化心理基础,也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达到普遍价值认同的结果。由于一元化的价值观以最普遍的形式代表了广大个体的共同意愿和价值理想,所以它对于每一个个体都具有权威性,使每一个个体自觉地去遵守与维护这种一元化的社会价值观。

2、根据大学生价值追求功利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人作为一种生物性的存在,必然具有其物质性、生物性的一面,因此,人必然要追求物质的需要和生理的满足。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人作为宇宙中的高等动物,又不能仅仅满足于生理的享受和物质的追求。人之为人,人之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有理想,有使用和驾御物质、金钱的能力。在当前我国大力 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我们被周围的金钱诱惑、功利追求、物质崇拜、商品拜物教的包围下,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就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一方面,要承认和肯定人的物质追求的合理性,因为这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提升人们的精神,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远大的理想,具有使用、把握、操纵物质的能力,成为金钱、物质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其次,要注意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有没有精神生活、精神世界决定着人能否超越现实的存在。价值观教育一定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方面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绝对不可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一方面,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接触到大学生的心灵。另一方面。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精神世界、精神生活是自己的内在王国,是真正的自我,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时。一个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他们的高级精神需要,进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享受精神文明的幸福生活”的新人。

3、根据大学生价值选择矛盾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中要与社会生活接轨,将“知”与“行”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有一定的利益导向相配合,否则就无法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㈨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接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并以此来落实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

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逆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西方社会的“义工”制度,其目的是多重的。其中之一便是倡导公民、青年学生通过服务社会来体验奉献的乐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要倡导和推动学生更多地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三下乡”活动、帮贫扶贫活动等,把价值观的构建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由理论转向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在社会实践的内容安排上。应充分考虑青年人的特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恰当的形式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培养评估的重要 参考。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继承了 中国 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借鉴了近现代 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几千年人类文明曲折发展历史的精华积淀和深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 科学 哲理,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是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书”的全过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下功夫,在深入和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润入学生的心田,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受到来自社会经济不断强大、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冲击和影响,在此背景下,我院“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将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

那么在我校作为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原文的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的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二、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锻炼一身将来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地抓好,争当优秀大学生,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注意操练各项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外,大学生还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平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关心在学习上相对偏弱的同学。对于同学的一些错误言行要善意地加以提醒,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三、最后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观其言而察其行”。我们不能只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只有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作为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

像近期我校举办的“光盘”行动,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而我们院团委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应继续坚持服务的理念,始终把我们是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和我们也是学生的观念随时谨记与心。这点在院团委组织并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文化活动中都得到了相应体现,特别是每学期的无偿献血活动,走访敬老院与志愿者活动,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起到了具体的引导作用。

5.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篇五

[提要]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在某一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大学应当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思想共识,引领当代大学思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铸造培育出的大学精神,统领着整个大学的思想文化,必然能坚定有力地引领大学思潮。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在某一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大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探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本身及其群体的特殊性:广博的知识存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思维敏捷深邃,富有创新意识,敏感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思潮在大学这一特定环境及大学师生这一特定群体里激荡变幻,自然而然地形成大学思潮。大学思潮是社会思潮在大学环境的延伸,是社会思潮在大学环境的具体化和特殊化。大学应当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思想共识,引领当代大学思潮。

把握体系内涵 提供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很明确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

简要来说,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树立一弘扬”的实体内容,即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就能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作为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方向保证,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作为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目标指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作为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精神支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作为引领当代大学思潮的道德基础,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大学思潮中的引领地位。

培育大学精神 抓住关键环节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是大学经过长期实践而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相对稳定的,高度成熟并为大学成员一致认同的深层次主体文化,是大学组织及成员的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生生不息的文化根源,也是一所大学给予学生人格影响的本质所在,它存在于“大学人”精神世界中,成为师生文化血脉中安身立命、终身受用的文化遗传基因,对学校的发展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导向和保证的作用。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经过大学的文化熏陶,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最珍贵的财富就是大学精神。各种各样的大学思潮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精神的形成。反之,大学精神也能够对大学思潮起引导作用。大学精神是需要塑造的。不同大学的发展历史不同,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也会不同,大学精神难免各有所异。因此,一所大学应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以办学理念、校训精神等为载体,努力构建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高等院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这样的大学精神,必然在形形色色的大学思潮中起到坚定的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守住大学精神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必须突出这个主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使这一大学精神熏陶出来的人才,怀有共同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样是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精髓。大学精神中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相互交融,有利于确立正确的、科学的大学发展尺度、价值尺度和道德规范,有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大学广大师生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从而形成推动大学学术创新、思想创新、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必须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风气。二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师生的基本道德,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师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之中,渗透到大学规章、学术规范、学生守则、师风学风等具体行为规范里。三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结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融入现代大学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铸造培育出的大学精神,统领着整个大学的思想文化,必然能坚定有力地引领大学思潮。

渗透校园文化 多种措施并举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思潮,我们应更多地借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导向功能、育人功能、规范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传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把握当代大学思潮多变特点及其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多管齐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的渗透,让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熏陶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启迪,并形成规范与习惯。

针对当代大学思潮复杂多样、正确与错误并存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主动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艺术地融入大学文化、环境及校园各种活动之中,使广大师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滋养滋润,从而坚持正确思潮,抵制错误倾向。针对当代大学思潮利益多元、来源混杂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针对性,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吸引力,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孕育正确大学思潮的优良校园文化土壤,使大学思潮多以积极面引领社会思潮。针对当代大学思想传播迅速、互动便捷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实效性,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文关怀维度,通过运用各种形式使校园文化对大学思潮产生正面影响,并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要求,渗透校园文化,引领大学思潮。针对当代大学思潮开放交流、易受国外影响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校园文化的艺术性,加强对当代大学思潮的研究和辨析,建立健全经常有效的、畅通的、制度化的对话机制,培育善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思潮之间相互沟通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实现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知认同践行 助推全面发展

我省高校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起培养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由于知识和人才密集等特点,我省高校同样是我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也是我省思想最活跃的地方。长期以来,由于省委高度重视,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各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我省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态势,他们关注政治,积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理想信念坚定,安心教学,努力成长成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叠加出现,高校师生思想政治领域呈现出活跃、复杂的状况。高校作为培养和引导一代青年茁壮成长的重要阵地,要自觉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切实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抓手,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全面建设的各个方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推进高校改革、建设和发展。

6.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篇六

发表时间:2009-3-15

返回

侯树栋

在不久前召开的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郑重提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军队进一步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革命军人必须坚持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在我军官兵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支配地位,是我军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革命军人所持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体系的类别来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实质上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中对社会思潮起着引领和统摄作用的主导价值理论系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有机统一的整体,包含着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军事价值观等丰富内容。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先进军事文化的灵魂,是当代军事价值观的精髓,毋庸置疑,应当归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来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胡主席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每个方面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紧密相连。比如,忠诚于党,不仅意味着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意味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又如,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涵的价值理念来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统,单从核心价值观念这个层次来看,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至少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人民民主、公平正义、崇尚科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文明和谐、辛勤劳动、艰苦奋斗、明荣知耻等核心价值理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价值理念是完全一致的。比如,忠诚于党与诚实守信,热爱人民与服务人民,报效国家与热爱祖国,献身使命与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崇尚荣誉与明荣知耻等,都有着内在的同一性。广大官兵对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

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确立和大力弘扬,反过来又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它在军营中的培育和弘扬,必然会影响到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作内涵意义上的横向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它们质的同一性,同时也能发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往往鲜明地凸显和代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先进性。比如,忠诚于党,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诚实守信,而且强调要确保党对军队领导主体的唯一性、领导内容的全面性和领导权威的坚定性,确保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这无疑是“诚实守信”最为彻底的表现。又如,热爱人民,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人民,而且强调在战场上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在危难关头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赴汤蹈火、勇于献身。这无疑是“服务人民”的最高境界。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作历史的纵向比较,不难发现,从整体上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更具有历史的厚重积淀。虽然也有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深植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之中,伴随我们民族的成长而成长,但由于我国社会还处于转型期,因此,一些价值理念还处在重建中。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我军创建之初就随同我军性质宗旨一道确立起来,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得到锤炼和锻造。翻开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处处都闪耀着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光辉。因此,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比较,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都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的典型代表。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无疑会有广泛而强大的征服人心的力量,无疑会促进和推动全社会共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军人是社会中极具震撼力、感召力的群体,他们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然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是体现我们党政治优势、文化优势和组织优势的重要力量。80多年来,我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创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涌现了灿若星辰的英雄模范,以崭新的道德风尚影响和带动了全民族,始终走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展现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开社会风气之先的良好形象。当人们看到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巩固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谁不会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当人们看到张思德、雷锋等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谁不会为他们服务人民的真情所感佩;当人们看到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奔忙在抗洪大堤、“英雄陆航团”式的救灾部队战斗在抗震第一线的场景,谁不会燃烧起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激情。军人对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是新的思想道德的教科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弘扬,在多样化社会思潮并起的时代背景下,必然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维护和保证作用。军队是全社会中最具组织性、纪律性和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这一特点对于在社会思潮多样化的时代条件下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具有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当今时代,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不断产生,相互交织,正确的社会思潮与错误的社会思潮相互冲突,积极的社会思潮与消极的社会思潮相互激荡。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同样敢于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弘扬,形成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钢铁长城。近年来,一些敌对势力把我军作为文化渗透和价值观输出的重点目标和锋芒指向,但他们终究刺不穿、捍不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铜墙铁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始终稳如泰山。

三、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新世纪新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重要促进和推动作用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这对我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队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适应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一定要切实抓紧抓好。

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应进行长远规划,引导官兵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它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句话、二十个字,但其内容博大精深,加之价值观形成所具有的长期性、反复性等特点,培育工作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应根据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形成的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应安排好若干重大专题,使这方面学习教育有步骤地向前拓展。在学习教育内容的筹划上,应注意既着眼于使官兵领会掌握好胡主席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又要让他们领会掌握好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革命军人价值观的重要观点;既要着眼于使官兵弄清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五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又要着眼于使官兵通晓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既要着眼于使官兵懂得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导向,又要着眼于使官兵悟透其中蕴含的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既要着眼于使官兵内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又要着眼于使官兵知晓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在培育中要特别注重广大官兵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要敢于挺身而出,进行很有说服力的批评。

要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始终保持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强劲态势。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对部队思想政治领导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应把它作为重大的教育主题,采取得力举措,使培育工作一个波次一个波次掀起高潮,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前推进。要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抓好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等,全方位地加以推进。要广泛运用报刊、广播、局域网和闭路电视等现代传媒,以各种形式,从各个方面,大力营造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形成正确而有力的舆论宣传导向。要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加强军事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特色鲜明、多姿多彩的军营文化。要重视发现、培养和宣扬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各类先进典型,善于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指导和推动培育工作。要以官兵的教育训练和工作生活为基本平台,引导官兵在教育中深化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养成,在本职岗位上身体力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磨炼,使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和塑造为官兵的灵魂。

7.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篇七

(一) 虚假的观念体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 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象的, 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 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 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1]马克思在这里把“意识形态”当做一种“虚假的观念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一个基本含义。这里说它“虚假”, 主要是说它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 从根本上混淆了主宾、本末、头足。这些观念形式之所以是“颠倒的”正因为它们所来源的那个世界本身就是颠倒的。现实的颠倒借以表现的歪曲形式自然会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的人的观念中再现出来,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提出这种颠倒的例证, 就像在庸俗经济学家那里, 土地是地租的源泉, 资本是利润的源泉, 劳动是工资的源泉, 这种颠倒的反映是一种虚假的意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是把它的产品当作商品来生产。生产商品, 不是它和其它生产方式用以区别的事情, 使它和其它生产方式互相区别的事情是, 变为商品, 已经是它的产品的支配的, 决定性的性质。”[2]这就是所谓的“商品拜物教”。在简单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是第一位的, 是“为买而卖”的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使用价值只是为了获得交换价值, 变成了“为卖而买”。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从商品交换的媒介摇身变成社会财富的体现, 变成了人们追逐的唯一目标, 一种普遍的权力。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些经济特征产生了所谓的一系列的“拜物教”、一系扭曲的价值观。这就使得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被掩盖、剩余价值的源泉被遮蔽。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意识形态界定为“虚假的意识”主要是针对当时德国思想界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作辩护、统治阶级支持的那些意识形态流派而言的。

(二) 把“意识形态”概念引入历史观。

“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从而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引入历史领域, 变成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恩格斯还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的现实基础,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归根结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这样一来, 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 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4]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等具体的意识形式, 是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并且, 意识形态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 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 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5]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

把意识形态指认为“虚假的观念体系”是一种价值判断。同时, 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是生产关系在观念领域的反映,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观念体系”参与到当下的生产方式中。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有利于巩固现实的社会制度, 当它维护一种已经过时的社会制度时, 表现为虚幻的观念, 表现为颠倒的观念世界。并且把这种颠倒的观念世界重新颠倒过来“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后, 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唯心主义谬论所有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 才能把它们消灭”[6]重新颠倒的方式就是利用“武器的批判”。马克思的一生都在寻求资本主义倒台的时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旨趣是“改变世界”, 代表着更先进生产力的一定阶级, 要求推翻旧有阶级的统治。

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第一次赋予了意识形态以肯定的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统一起来, 补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宗教意识形态是“虚假”和“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和客观真理相联系的, 是科学的, 是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服务的“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 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 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 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争, 也就不足为奇了。”[7]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着更广大的人们群众的利益, 在特定时期它在一定程度上同人类最普遍的利益相联系。所以, 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能够发动、鼓舞广大人民进行革命行动, 推翻旧体制, 建立新制度。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没有本阶级特殊利益的, 它真正代表了全人类的利益, 所以它不需要用那些虚假的观念来掩饰什么, 它是始终如一地同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的。所以无产阶级并不是不需要意识形态, 而是应该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精神指导功能。另外, 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本身就是科学, 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包括它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内在统一的, 因此要发挥意识形态巨大的社会功能, 始终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当代价值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我国又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它的革命性批判功能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国家走上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在这种情况下, 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也应从“革命的逻辑”转变成“建设的逻辑”。既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制度化辩护功能与此同时又要避免其丧失自我批判, 自我超越的能力, 防止其变成僵化的教条, 如何发挥意识形态的主导价值功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 对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属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8]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邓小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了拨乱反正, 指出:“只有解放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也才能顺利地发展。”[9]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又一个里程碑。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建设,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 立足我国革命建设的实践,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 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新思想、新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增强民族精神信仰和凝聚力,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灵魂和支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52, 第1卷

[2].马克思.资本论[M].上海:上海昆仑书店, 1930:1033, 1034, 第3卷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2~73, 第1卷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65, 第3卷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8, 第1卷

[6].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72, 第1卷

[7].列宁.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 第2卷

[8].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768

8.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当代价值

目前以经济利益为第一目标的世界中,全力加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寻求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水平正在逐渐做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而经济发展对生态带来的破坏也逐渐突显出来,由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关键和根本需求,因此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态势,是人类寻求发展的同时必须首要重视的。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的发展提出以尊重自然与生态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实现人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这就要求人类通过科学的发展方案,在实现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步发展,使人类社会必然要依靠的生态环境能够为人类提供可持续性的发展支持。这就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环境下进行一味的经济利益追求所提出的反对与批判,指出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论为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深化生态文明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的的理论来看待当今社会的国家生态建设,具有非常显著的理论参考意义。由于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并且具有非常科学与完善的特点。因此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进行学习与认识,可以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二)对全球生态建筑发展的价值

国际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态文明建设观点,通过生态建筑来体现城市的生态建设是非常直接的形式。目前在全球生态文明建筑的建立及建设过程中,已经较广泛地应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建设的理论,这就为全球化的生态环境优化提供了最直观形式的支持。

(三)对我国生态建筑建设的价值

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相对世界范围来说处于较晚的状态,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全面建设速度却在进行着突飞猛进地发展状态。面对我国坚持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还需要进行生态建设方面的不断努力,以适应国家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并且以保持生态稳定发展为前提,进行国家的生态化建筑建设。

三、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下我国城市建筑现状

(一)粗放式建设模式尚在

虽然在市场经济水平发达的当今社会,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并且随着建设技术水平与先进建筑材料的研发,为建筑的建设模式提供了越来越多变的发展环境。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模式仍然是以粗放式运作方式来实行的,并没有将有效的建筑技术与先进的建筑材料普遍的应用,为城市生态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生态城市建设片面追求整齐

目前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设想是为了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保持国家与社会良好的发展方向而进行的正确理论设想,但是在具体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对于生态化建筑的专业性因素关注较少,因此常常将注重表面的整齐外观而进行城市建筑的设计,缺乏关于生态城市目标的具体化措施,目前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工作上还处于理论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将生态建设落实到城市建筑的设计上来。

(三)生态建筑缺乏公民参与性

由于生态化发展目标是与全国人民切实相关的发展战略,因此需要针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征求大众的意见,使生态化城市建筑的设计和实施增加大众的参与性。由于生态建筑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国家,因此全民参与对生态建设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仅仅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努力来建设生态化城市建筑,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要求。

(四)生态建筑缺乏地方特色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要求根据本地区或城市具体的生态环境需求,进行建筑规划与建设,为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方向,及促进生态环境向更好的方向转变而提供支持。目前我国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其造成的主要因素是以统一的生态建筑标准来实施城市建设规划,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化生态建筑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建立以自身特点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建筑。

(五)沿海地区“鬼楼”偏多

沿海地区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城市,在取得可观的经济建设成果之后,其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也是极其明显的。不过目前我国沿海城市在生态建设的规划上存在着许多不符合自身城市建设标准和需求的现象,导致规划不合理,出现了普遍的“鬼楼”现象,即盲目的开发与生态建筑的规划,使建筑成为空有其表的摆设,实用性价值偏低。

四、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下生态建筑展望

(一)以人为本,实现建筑生态化

要建立生态化的建筑就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由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发展,使生态能够有更良好的发展和运行状态,因此在实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时,必须要首先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建筑的设计理念到功能效应,从城市的规划设计到建筑资源的利用开发,都应当时刻秉承以人为本的生态发展原则,为创建生态化城市及更加文明与和谐的环境提供保障。

(二)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公民参与度

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除了要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外,还应当正确的对待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生态城市建设从建筑方面来说,主要要求其建筑设计、材料、工艺、建筑功能等符合生态化和自然化的标准,要实现生态化建筑建设,还要加强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参与,一方面通过建筑的生态化特点保持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人文参与使生态环境能够有良好的发展方向。

(三)加强生态建筑的国内外合作

生态化建筑的意义不仅在于建设生态化城市或者国家,更是一个与全球居民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复杂事物,生态环境的全球化特点决定了要实现生态城市建设就要加强与国外其它国家的合作,通过国际范围的生态建筑规划意见及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统一,来实现国内外共同合作,来创造生态化城市。

(四)尽量杜绝“鬼楼”出现

沿海城市由于设计规划不合理而造成普遍出现的“鬼楼”现象,不仅是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严重阻碍,更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生态化建筑的目的就是保持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方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供物质和资源的保障,而大量出现的“鬼楼”无疑在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造成了对可持续发展城市战略目标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规划上应当以更加现实的、具有较强实用性,并且与生态保持及可持续发展能够相互促进的规划模式,使“鬼楼”建筑被杜绝,强化资源的可利用率,实现全面生态发展对城市建设要求的满足。

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生态化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主流,以生态建筑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目前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规划和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要依据生态发展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改进与调整,将重点放在生态建筑规划和建设的完善上来,保持城市生态化发展进程的深入发展。(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曹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2] 王怀兵.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上一篇:公司财务管理专业系统软件分享下一篇:必备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