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困境严峻(共13篇)(共13篇)
1.就业形势困境严峻 篇一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英语专业学生应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努力提高各方面技能,从而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1、学好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
作为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是根本。一是夯实语言基本功,重点是在一般英语交流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质量,突出专业水平;二是要加强文化修养,通过文化深化语言的厚度。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可借鉴的方法有:进行精听训练,背诵美文、名著、名人演讲;通过阅读及详细分析语言点,把握用词方法等技巧以增强语言魅力。此外,文化背景对沟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英语专业学生应当注重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使交流更加顺畅,交流内容更有深度。
2、拓宽知识面,做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为此,英语专业学生应竭尽所能拓宽知识面,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课程,所以在校英语专业学生要把握好机会,努力学习与自身职业兴趣相关的课程,需要时也可以去旁听其他专业的课程。此外,为适应就业市场的现状,商务知识也尤为重要,所以英语专业学生要接触外贸实务、商务函电、商务礼仪、市场营销、管理学等课程。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校英语专业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开拓视野,做到广泛涉猎。
3、锻炼统筹规划与交际的能力
统筹规划和交际能力在就业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校英语专业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假期参加实习工作、积累相关经验、学会交际与管理。此外,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学术和才艺比赛等也应受到重视。大量的参与、策划、实践与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统筹规划以及交际的能力。
4、了解社会,制定职业规划
在对社会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后,英语专业学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职业规划。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路径依赖”,它的意思是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人生发展亦如此,现在就开始一个正确的专业方向,那么未来的道路就会顺理成章、事半功倍。从这个意义上,规划比努力迫切、重要。因此,在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提前了解职业信息和求职形势,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训练,不随波逐流。
商务英语就业方向: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工商、三资企业、合资企业、外事单位、外贸等用人单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熟练掌握外语是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顺利进行所必需的,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此选择外语专业。但是,从各专业就业形势比较来看,外语专业人才就业形势却未必乐观。那么,导致外语专业人才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外语专业人才怎样求职才能少走弯路?
英语专业人才就业渠道狭窄,人才饱和
笔者经过采访后了解到,外语专业人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英语专业人才就业渠道狭窄、人才饱和,跨专业隔行如隔山。
独之秀职业咨询公司咨询顾问指出,家长和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的热情和投入一直居高不下,过渡关注的结果,导致市场需求的饱和,大批只掌握了英语的求职者不由得陷入求职无门的窘境。
外语专业学生陈景告诉笔者:“我和我的同学都在面临这个问题,就是觉得就业困难,很迷茫,英语专业太狭窄了,毕业只能考虑当老师,要不然就是做翻译。如果跨专业,现在的毕业生英语都非常好,而我们纯学英语的学生,其他的专业都不了解,一点竞争力也没有。”
专业能力过硬和综合能力强的英语人才受欢迎
独之秀职业咨询公司咨询顾问告诉笔者,据相关资料显示,北京、上海等地翻译职位空缺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针对英语人才的,绝大部分职位招聘的是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由于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企业在工作经验上的门槛放得比招聘英语人才低出不少。如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的葡萄牙语翻译只希望有一年以上葡萄牙语翻译工作经验,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招聘负责商务谈判及日常翻译工作的西班牙语翻译,已经打出“应届毕业生也可”的条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力资源部主任谢文辉告诉笔者:“现在主要需要两种外语专业人才,不光是外研社,其他外语机构也是这样,就是需要外语专业能力特别好的人才来做编辑类工作和除具备英语能力以外还具有综合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做市场、管理类工作。”谢文辉还说到:“以外研社为例,我们每年到10月份都会做外研社的宣讲会,吸引外语人才来外研社应聘。今年的招聘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总的来说外语人才需要得比较多,我们每年光应届毕业生就要招聘四、五十人,管理类的人要招十几个。我们很需要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比如我们招MBA是十分看重实际工作经验的;对编辑工作,也比较看重以前有教学经验的人才;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我们则要求具备很高的英语水平。”专家建议:应聘者应放稳心态
谢文辉表示:“建议应聘者要放稳心态,做好熬的准备,踏踏实实工作。现在很多应聘者不能磨,急功近利,期望工作一两年就要达到什么位置,这个是不可取的,企业更愿意招收有想法有激情的人,而不是急功近利的人,要有坚持的过程,要踏实。
本专业培养能用英语进行外贸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等语言技能,并掌握外贸活动的商务知识,以较熟练的口语为特长,以商务英语兼顾旅游、文秘英语为方向,培养能用英语从事商务、旅游、外贸、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适应外向型现代商务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能胜任大量需要口头和书面英语交流的高级文员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工商管理知识。也可从事英语教学,培训工作。
国际贸易方向: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商务翻译、商务助理。
旅游方向:英文导游及涉外宾馆的接待及管理人员、外企业高级文员、外向型企业一般管理员。
师资方向: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高中的教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用英语进行外贸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等语言技能,并掌握外贸活动的商务知识,以较熟练的口语为特长,以商务英语兼顾旅游、文秘英语为方向,培养能用英语从事商务、旅游、外贸、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口语、听力、商务英语、外贸英语、翻译教程、今日美语、外贸函电与单证、国际贸易与实务、电子商务、报关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导游实务、旅游英语、日语、计算机等。
就业前景:我国对外开放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大量既懂英语又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大都在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在涉外大型饭店、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员和翻译工作,就业率达90%以上。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较全面商务知识的精英语、懂经贸、能够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实用型英语人才。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外贸英语、商务英语泛读、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等。
◆外贸企业的本土化,内资企业的国际化,需要一大批有较强外语沟通能力、掌握商务外贸知识、熟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商务英语人才。该专业毕业生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外向型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对具有校强的外语交际能力、掌握一般商务外贸运作知识、熟悉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尤为迫切,该专业毕业生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全面的商务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精英语、懂经贸、能够使用多种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专门用途英语”人才。
主干课程:商务英语、精读英语、商务英语泛读、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汇兑与结算、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等。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外向型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对具有校强的外语交际能力、掌握一般商务外贸运作知识、熟悉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尤为迫切,该专业毕业生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1、国际贸易实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与秘书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由英语语言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技能模块构建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就业前景乐观。
部分主干课程:综合英语、商务英语听说、会计原理、国际贸易实务、企业管理、商务英语视听说、办公自动化、商务英语、商务函电、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国际市场营销、秘书综合技能训练与考证等。
2、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
本专业方向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掌握商务运作的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商务及秘书工作。
部分主干课程:秘书学、秘书实务、公文写作、商务模拟、国际商务谈判、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办公自动化、会计原理、企业管理等。
3、会展英语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
部分主干课程:综合英语、会展设计与规划、会展组织与管理、商务英语、整合营销传播、网页设计与制作、会展政策与法规、会展市场营销、会议运营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旅
游、会展客户关系管理、会展经济学、会展管理信息系统、会展英语、商务函电、办公自动化等。
就业前景: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也适合各外贸易公司、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等。
商务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 职业素质,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熟悉国家各种商务法律法规,熟悉应用英 语运用及计算机的实际操作,从事对外贸易、涉外商务、会计、金融、投资、保险及相关法律行业工作的高等应用型复合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交际、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交际、翻译实践、口译实践、商务英语文函、商务英语文章选读、基础会计、金融基础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剑桥商务英语等专业课程。
就业前景: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也适合各外贸易公司、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等。
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经过调查了解到外语专业人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英语专业人才就业渠道狭窄、人才饱和,跨专业隔行如隔山。但是社会需要的是专业能力过硬和综合能力强的英语人才,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英语专业学生应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技能,从而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2.就业形势困境严峻 篇二
1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根据党十八大重要文件指示,深化教育改革工作,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说明党和国家队高等教育的重视,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创业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高校扩招过程中,大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关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文件,意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这对将来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同时在参与创业活动中,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职业规划,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创业教育意识弱
第一,高校领导层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将其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的第一集团,更没有将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尽管近年来高校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在高校中开设了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形式化严重,片面的将创业大赛、创业活动当作是创业教育的全部。第二,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没有将创业教育作为职业规划中,缺乏自主创业意识;第三,社会各界尽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较为关注,但是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加上高校宣传力度不够,也给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2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用于创业教育的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讲师原来都是辅导员或刚毕业的硕士生,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就走向工作岗位,缺少实际的经验,在教育过程中也将重点放在理论基础知识上,对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也造成极大的打击。
2.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创业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前提。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时间较晚,课程设置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课程安排时长不合理、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等等,另外,大部分高校在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过程中,不能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与大学生文化课程的结合程度较低,给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与推广造成严重影响。
3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对策
针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需要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积极探索对策。
3.1加强创业教育环境的营造
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保证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基础,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良好创业教育环境的营造工作。一方面,高校相关领导应该加强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加大对创业教育工作的支持,从资金、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将创业教育作为高效整体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另一方面,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创业活动,包括一些创业竞赛等。同时,高校应该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3.2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高校在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高薪聘请一些创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企业经营者、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讲座,传授创业成功的秘诀等,启发学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激情;第二,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从专业培训、社会调研等几个方面,提升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第三,借鉴西方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经验,根据高校具体的情况等,建立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
3.3加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工作
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我国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加强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各门功课的结合与渗透。同时,为了改变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面向对象范围小的问题,还需要在高校中增设相关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教育实践性较强,还应该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为今后的创业之路积累经验。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正在一每年几十万的数量增加,给社会就业造成极大的压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必须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同时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相关领导加强对其的重视,注重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培养,优化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等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指导,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丽宝第.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创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15(2):144-145.
[2]杨颖会,秋麒麟,黄蕾.浅析景德镇地区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5,23(9):99-100.
3.就业形势困境严峻 篇三
关键词:就业压力;就业心理问题;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基于正确的自我认知,基于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基于正确的就业选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就业和择业问题,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就业压力和困难,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从学校走入社会的角色转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着力点就是如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解决有限的岗位需求与不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才可能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院校开始扩大招生,至今已经历时十七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从当时的220万,增加到了今年的770万,但是国内的人力市场却无法在短时期内为这些高校毕业生提供能够满足其就业期望的岗位,人才市场上鲜明的供过于求状态,必然隐藏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危机和就业压力,重压之下,大学生自己无法及时调适,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凸显出的种种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心理
面对人才市场的饱和,面对家长的殷切期盼,面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迫切需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焦虑心理,严重的可能导致抑郁。
(二)依赖心理
在严峻就业形势的重压下,许多大学生不敢直面就业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既想争取好的工作机会,又不想承受求职的压力和风险,不积极主动地寻求就业机会,而是依赖于家长利用各种关系替自己联系工作,诸如“学得好不如爸爸好”等不良观念的不断滋生。
(三)自卑心理
就业求职中的屡屡失败,使得一些大学生开始盲目否定自己的能力、专业、成绩,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心理使得大学生无法正确对待就业困难,从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没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一次次的应聘,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展示自己和推荐自己。
(四)困惑心理
近年来,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上街卖肉,高校毕业生竞聘掏粪工、环卫工、服务员等新闻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不免让大学生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得来的文凭在就业时并没有体现出预期的价值,于是许多大学生开始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困惑,对自己的就业出路困惑。在困惑心理的笼罩下,很多人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就业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在个人与社会环境、教育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就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个体合理择业、成功就业、顺利适应职业的心理基础。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是大学生就业素质中的关键要素。
(一)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化解就业心理压力,掌握心理自我调适方法,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是成功就业的必备素质之一,不断帮助大学生提高在就业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行合理的个人职业定位,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伟大复兴相结合,自愿面向基层和中西部就业。
(二)将全体性教育与个别化咨询相结合。
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注重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比重,通过课堂教学,分析就业心理现象,帮助全体大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表现,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就业心理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自我调适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焦虑、依赖、自卑、困惑等不良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动向,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早开展个别化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对于就业心理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干预。
(三)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注重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课专业教师等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将做好大学生就业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其日常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就业过程中运用学到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不断调适心理状态,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使大学生形成能够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和复杂社会需要的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四)将解决就业心理问题与解决就业实际问题相结合
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理论教育,解析心理问题,传授调适方法,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使其能够正确对待并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搜集大学生就业信息,宣传解读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加大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关注和帮扶力度。
参考文献:
[1]郝影.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
[2]宋熹.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课题来源: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普通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和研究课题(2015FKT30)阶段性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张冬青,1971年出生,女,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分党委书记,讲师。
4.就业形势困境严峻 篇四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最近表示,北京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实现突破,必须解决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等在内的问题。
丁向阳在向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做了题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报告。谈到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他说,首先,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其次,失业人员就业稳定性差,受经济波动和政策调整影响反复失业。
“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由政府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分别管理的.两套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他说,“人力资源市场侵害公共服务体系职能交叉重叠,影响了人员的合理流动和社会良好就业环境的形成。最后,公共就业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城乡劳动力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比如基层服务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手段单一等。”
丁向阳介绍说,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危机对北京就业存量和增量的不利影响仍将持续,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5.就业形势困境严峻 篇五
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
摘要:本文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相关对策。当前受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学生校外实习、就业安置形势严峻,用人单位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文化和专业技能,更注重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否适应本职业,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在职校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谈些看法。
关键词:严峻就业形势中职生就业指导
前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中职学生就业指导对策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许多青年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强。作为在学历上不占优势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首位,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就业指导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市场建立、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及学生自身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根据这几年工作就业指导教学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遇就业寒流工作难找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企业用人观:招者即来,来者能战;战者能胜,胜者必留;留者必安心,安心者必高薪。当前受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业寒流工作难找。学生校外实习、就业安置形势严峻。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经济开发区劳动力市场招聘会,每天有300—500企业进场招工,每天有进3000—5000人进场应聘,多家企业开出招工条件极为苛刻(招聘工作岗位:机加工学徒,大专以上学历,工资待遇550元,不包吃住,其他条件要求:机械加工或模具制造专业)。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不但工作劳动强度大而且工资待遇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劳动强度低,工资待遇高。
企业所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他所需要的学生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好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现在好多单位都愿意从外省招聘农村来的学生,就是因为外省农村学生比我们的学生吃得苦,比同学们勤快,比你们好管理,服从意识强一些。还有一点,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大部分企业最为看中的,老板把工作态度看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很大部分是受个人的生活习惯性格影响的。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二、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她的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都较低。不要求中考分数,这种宽入口就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太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有很多不想学的现象。那么这就直接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再加上我们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所学的课程又比较多,加上学校的设备离行业要求,离单位要求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同学们的专业技能不是很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同学们只能是具有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今后主要是在各行业的生产第一线工作。
由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部分学生、家长依赖思想严重,以为进了学校就有好工作
现在有不少家长和学生把进职业院校的目的仅仅理解成混文凭,学不学无所谓,毕业时寄希望于学校帮助解决就业。殊不知,职校专业的开设和课程的设置是根据市场调研而来的,任一种岗位都有一种目的性的标准要求。要想胜任岗位,就必须认真学习,达到就业的能力要求,否则是很难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即使勉强录用也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可见,市场经济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早已是“买方市场”,“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难以找工作”这一严峻的现实应该引起所有学生与家长的警醒。
2、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指导课程》讲授。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中职生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3、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简单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课堂或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进行“灌输”,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中等职业学校就业部门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因信息来源分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4、就业指导的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
尽管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由于多数是与招生部门结合在一起,又是同一班人马,多数学校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工作上,由于人力不足,因此难以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在队伍建设上,由于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三、学生就业暴露出来的问题
1、学生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
首先,同学们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其次,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你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有很多工作岗位你是很难立即胜任的。这就是同学们到任何一个正规单位之后就要进行一段时间培训的原因;再次,学生对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了解不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电子、机械、钳工等专业都属于技术工种。技术工种的特点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技能就越高,待遇才可能高。刚出校门的中职生,专业技能有限,缺乏实践经验,待遇较低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同学总认为外面的钱很容易赚,遍地是黄金,出去就能拿两千、三千,一旦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薪资,同学们就开始抱怨,心理上就有一种落差,认为上当受骗了。每个月拿
三、两千的不是没有,但那必须要付出等值的劳动。你一无技术,二无付出,别人凭什么给钱你。同学们可以换位想一想,假如你是老板,你会怎么做?我们常听说一句话:你想要他的钱,他想要你的命。不说要你的命吧,你也必须有等值的付出,是吗?这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定位不准确,对自己估计过高。此外,我们计算机专业有的同学,目前就有这样一种心理,我们出去了,就要搞设计、做文员,就一定要专业完全对口,不愿当普通员工。有这样的想法固然很好,人有高目标不是件坏事。但我们必须要切合实际,任何一个设计师都是从普通员工做起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多么雄伟辉煌的大厦都得有坚实的基石。你们自己在心里掂量一下,你们的技术到底怎么样?
2、独生子女的娇气
现在学生当中,独生子女较多,主要表现为,吃苦精神不够,娇气太重。没有上进心,特别是城镇学生尤其严重。学生初到一个单位,刚开始还好,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那种怕苦怕累的缺点就显现出来了。同学们,你以为这是在家里在学校啊?上班之后,你的身份就发生了转变,严肃认真不讲情面的领导替代了和蔼可亲的老师,陌生的同事关系替代了熟悉亲密的同学关系。谁还管你是家里的皇帝小姐啊?
3、年龄偏小,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事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同学们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大多只有17岁左右。社会阅历很有限,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看不清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譬如说,好多学生出去后,在流水线上工作,本来安排好的加班,他说不干就不干,他一个人的缺席,可能会导致整个生产线停产,这样不仅影响了其他员工的正常上班。同时也会给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说,在企业里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也正是我们很多同学所缺乏的。
四、学生就业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二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大家要热爱班集体荣誉感上班之后才能做到爱岗敬业。
1、定位准确,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想到自己的不足,你只是一名中职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还很薄弱,到单位去了是要继续学习,继续磨练的。有了这种低调的心态,你就会对工作岗位不会有过高的要求,对于工作会更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这样才更有利于你今后的发展。
2、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停车场,工作意味着我们走出学校单纯的环境,走向社会的大舞台,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不像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那么简单明;要容易相处。我们要重视人际交往,懂得与人团结合作的原则,我们要认识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诚待人,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准则,诚信既包括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坦率的表露心迹,也包括待人赤诚相见,诚实守信的人最容易被社会所接纳,背信弃义的行为是人们所不齿的。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团队精神,不要事事以我为中心。要以全局为重,处事要考虑到别人。另外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与忍耐,摒弃自私自利与霸气。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应采取谦和谦让的态度,消除偏激,避免将矛盾激化。再次,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别人,讲究礼仪,从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譬如说,我们在应聘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能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3、要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们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轻松的学生生活,养成了依赖心理,自律不严的习惯。(学生——员工宽松的学校环境——制度严格的工作环境)而工作之后,身份转变了,环境改变了,那就必须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担负起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你们开始可能很难适应角色的迅速转变。精神压力很大,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社会是冷酷的,人与人之间是无情的。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期间就;应该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面临因难受和问题时不要总想依赖别人的帮助,要培养自己独立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以后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为自己的事业迈向更高阶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
1、指导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政策、职业咨询、就业服务。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只有掌握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信息,才能掌握就业主动权。因此,学校应建立就业信息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咨询、网上查询信息等服务。
2、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在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当代中职生特点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在就业指导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特点、专业的就业方向一无所知;填写个人简历,对工作经历这一项无从下手。因此,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就业信息咨询中心要详细制定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对各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应有侧重。低年级侧重培养职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了解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树立正确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高年级和毕业班侧重培养职业能力、增强实践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3、主动为毕业生 “牵线搭桥”畅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谋职就业铺路搭桥。
强化学校与地方劳动人事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毕业生求职择业提供社会化咨询服务,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主动向社会有关企业及互联网上发布学校介绍和毕业生信息,让企业了解学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人才信息,并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追踪毕业生质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人才产品”,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热情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进行就业洽谈。通过在校内召开就业洽谈会有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双向选择,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效率很高;有利于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人才供求合作关系,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鼓励毕业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顶岗实习”,使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结论: 总之,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对我们来说是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为了作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老师、学生要更多地了解社会,而且要鼓励学生积极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职业,结合实际综合分析,达到正确择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龚平.高职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与就业指导.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6期
2、卓群芳.浅谈中专生职业指导问题.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第18期.3、吴薇主编.就业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刘道厚,倪望轩主编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2007 科学出版社
6.就业形势困境严峻 篇六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各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也日益严峻。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其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从而在政府、学校教育机构、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中国高校2013届毕业生初感就业寒意。10月以来,中国各大高校迎来新一轮的校园招聘季。用人单位却提前涌进各大高校校园。今年招聘企业无论是招聘人数还是薪资条件都令高校毕业生初感就业寒意。
国内某大型通讯公司今年在东北地区只招20个人,而去年这一公司仅仅在吉林大学就招了60多个人;某大型汽车公司加紧了专业和学历限制,非“211”学校的毕业生一律被拒绝„„种种迹象表明,中国2013届毕业生或将在今年的就业季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受到抑制,用工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中国2013届毕业生人数或再创新高,无形中将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压力。受经济持续下滑影响,今年大部分公司招聘计划都较去年有所削减,二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1)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
(2)稳定的就业环境。制定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例如规定最低薪酬,并且针对金融风暴的影响,更要创造稳定的就业环境。而且要平衡中小城市与珠三角的人才竞争政府积极为毕业生到农村等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例如: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要切实关心这些毕业生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在基层大有作为。
(3)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如大学生就业法、人才保护法、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例等,逐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人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的权益。
(4)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院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
(5)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基层,到中小公司,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6)切实解决私营公司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到私营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公安机关正在积极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予以支持。
(7)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使他们是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2. 教育机构: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大学生要在工作中得到实现自身价值也离不开创新,学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给自己创造就
共 5 页 第 3 页
业机会。
3.社会: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这不仅仅是企业给员工制造机会,同时也是企业谋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投资。另外,企业应与时俱进培训员工。因为大学生刚进入企业,对于业务都缺乏专业的能力,再加上本身刚步入社会,经验不足,所以企业要培训他们。当今时代,是一个瞬间万变的年代。培训这一个名词已然成为了一个必要,是企业充实员工能力的重要装备。大学生,是一个更加需要活的培训机会的一种群体,他们刚步入社会,很多东西来不及适应,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企业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给他们,让他们有更大的学习空间。4.大学生自身方面
(1)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2)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正所谓技多可防身。
(3)要有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对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降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好人脉,金脉,知脉这三脉,毕业生才能具备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才能在自主创业中站稳阵脚。
(4)培养责任意识。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的跳槽。要有责任意识,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5)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
共 5 页 第 4 页
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 敬岗敬业, 吃苦耐劳, 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 气质和语言表达, 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7.中国通胀形势严峻 篇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010年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11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5.2%, 比上个月提升0.5个百分点。专家认为, 衡量制造业发展趋势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强劲增长, 表明中国经济持续扩张的势头未减。但由于购进价格指数强劲上扬反应了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 而未来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将会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也表明未来中国通货膨胀形势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 2010年中国部分农作物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 棉花棉纱等原料市场供应短缺, 市场价格暴涨, 天然橡胶价格持续攀升, 煤炭、柴油、钢铁、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势头明显, 由此带来企业成本上升, 生产经营压力较为沉重。这也意味着通胀问题可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政府最为关注的重点。
8.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及出路 篇八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指导 择业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开始呈现大众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遇到新的矛盾。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客观科学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积极寻求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困境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的。然而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针对问题做到未雨绸缪,通过分析问题,找出原因,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一)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达到超饱和状态的矛盾
由于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38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是413万,2007年毕业生人数为495万,2008年毕业生人数为559万,毕业生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这是公认的现状。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①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突出;②农民进城打工大军蜂拥而至,很多农民放弃农田进城打工;③下岗工人数量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急剧增加;④“海归”人数增加:我国制订和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国寻找发展机会,他们的归来获得了国内大学生所未有的优先权和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
(二)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高校的运营机制一直是一种计划招生、统一分配的计划体制,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毕业生分配市场导向的今天明显显露出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弱点。另外,高校的人才观及相应的培养目标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导致培养目标与市场需要的不适应。在市场机制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需求取向,做到“产销对路”,学生毕业才有出路,学校也才有生存的竞争力。
(三)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
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矛盾,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由于他们不能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发展观、人才观,培训他们的求职技能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思路
(一)调整专业结构,强化课程改革,按需培养人才
高等学校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既不能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也不能解决毕业生就业中的种种具体问题,但是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高校不能只管把学生“招”进来,还要负责把毕业生“送出去”。因此,高等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思想品德、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需要合拍。课程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强化课程改革,特别是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也是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核心。
根据社会需求,高校必须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目标,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间的鸿沟,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的应变能力;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操作性,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和生产实践,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提高教学实效。
(二)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调整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心态
积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分析、评价自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应聘知识和技巧,使学生在应聘时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增加被聘的机率,减少受挫的经历和打击,使学生满怀希望充满信心的择业、就业。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开展自主创业的教育,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开展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走艰苦创业自主创业之路。作为大学生,除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择业观念。教育学生相信,只要自己素质过硬,到任何地方,到任何一种行业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都会找到用武之地,终会被别人、被社会认可。
(三)建立有效的职业辅导支持系统
辅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初次择业前,培养职业选择能力,促进个人职业选择过程的成熟度,从而做出明智的受教育和职业选择的决策。此外,职业辅导也可以预防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消极的后果,比如焦虑、自卑等。职业辅导的内容不仅涉及对求职者进行面对面的职业相关内容的交谈,还应该有更为广泛的含义,比如提供配套的就业心理辅导教材、评价系统和训练方法等。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毕业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缓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参考文献:
1.孙小素,牛金虎.完善大学生就业统计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3,(10).
9.就业形势困境严峻 篇九
视觉同盟在此次创意设计教育与就业有奖调研活动中已经邀请了来自全国不同城市创意设计院校,不同创意设计专业,不同从教经历的百余所创意设计院校教师参与,衷心的感谢他们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创意设计院校教师一起为你解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原因。
一、自我剖析,设计相关专业的教育体系问题
1.扩招带来的教学问题与就业竞争
创意设计相关专业盲目扩招,盲目开设专业,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不能保证设计教学,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招生规模缺乏专业数据指导,连年扩招所带来的供大于求;毕业生的人数远远超过设计行业需求,目前经济环境在不变或者增长缓慢,从而造成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就业形势严峻。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学校教育产、学、研脱节,缺乏操作商业项目的机会;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没有很好对接,学生缺少实践的平台,从而实践经验严重不足。
设计教育自身构架和系统的适应性不足,在教学方向,教学内容上没有及时的调整,对市场的灵活多变不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而使学生“毕业即失 业”。大学生素质结构是创新实践能力高的技术人才少,社会需求质效型人才,非质效型人才就业难,
设计类专业扩招与目前国内产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为主相矛盾, 导致设计需求客观存在与设计职位“非专业化”的矛盾。
3.设计教育同质化
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人数众多,专业倾向性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都在中国设计教育的统一模式中培养创意设计的专业人才,对于特色化生存的设计行业,人才专业技能趋同,行业同类人才需求有限。
二、老师的建议,学生自身职业规划与“理想主义”
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好高骛远对就业期望过高,盲目都要留在一线城市;缺乏职业生涯没规划,没有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职业,应试教育下使只是为拿到学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足,在校期间缺乏主动学习精神,脱离社会实际,过度理想化,不愿意从基础工作做起。
三、行业的共同发展需要,设计企业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的期望过高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过高,没有给毕业生提供相应的锻炼与发展空间。
创意设计行业的公司规模较小,人才需求短视;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培养储备性的人才。
四、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经济,产业环境及产业政策有待成熟
国家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分工上处于中、下游,国内的设计行业的环境有待发展。社会与及民众对设计认识不足,中国目前只是制造大国,而不是设计强国,需要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设计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知识产权保护和国家相关政策缺位,设计学科学术地位较低。
10.就业形势困境严峻 篇十
【海归找工作网站】2016年青年就业群体约1500万 就
业形势复杂严峻
今天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同比下降0.8%,但仍然处于1300万以上的高位上。从2013年开始,我国连续三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在1300万人以上。
此外,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5%,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去年高校毕业生749万,年底的就业率与2014年基本持平,比上年增加20.9万人的就业。农民工转移就业也在持续扩大,去年年底农民工的总量达到2.77亿人,比上年增加了352万人。
尹蔚民同时指出,2016年的就业形势比较复杂,而且任务非常艰巨。有三个方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一,化解过剩产能会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第二,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有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会造成企业用工不足;第三,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将对就业产生很大的压力。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群体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就业群体加在一起约有1500万,这个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但是我们对保持今年就业形势的稳定还是充满信心的,最重要的就是经济仍会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动能正在形成,必将对就业产生一些基础性、利好的作用。”尹蔚民说。
有媒体质疑,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此次发布的2015年就业数据是否准确。对此,尹蔚民表示:“我可以负责任地向大家说,就业形势的好坏不仅反映在就业数据上,大家从周围、从市场也可以观察到。如果就业形势一旦出现问题,我相信媒体比我们的反应还要迅速。”
针对就业为什么就业会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或者说好于预期,尹蔚民指出主要得益于三点:
一是得益于经济仍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增速仍处于合理的区间。没有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去年我国GDP增长是6.9%,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个比较高的速度。现在经济的总量盘子已经非常大,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比过去增强了。“十一五”期间GDP每增长一个点大概拉动就业的数量是100万人左右,“十二五”期间,GDP每增长一个点拉动城镇新增就业170万左右。“这个数字反映出经济拉动就业的能力大大增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蛋糕做大了,就业的容量大了”。尹蔚民说。
二是得益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改革创新红利。去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50%,而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率高出第二产业约20%,这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在增强。同时,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释放社会活力,去年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都在1万户以上。创业对就业有倍增效应,改革红利的释放也大大促进了就业。
三是得益于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去年国务院又新出台了就业创业的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也努力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对就业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据尹蔚民介绍,今年政府将多措并举开展就业工作:第一,把就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协调推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做好化解产能过剩中职 海归求职网()-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工的安置工作。第三,继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努力做好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工作。第四,继续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第五,继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第六,继续做好公共就业服务,特别是加大网上的服务力度,为广大就业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11.安全生产形势仍严峻 篇十一
安全生产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伤亡总量居高不下,损失惨重。2001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13万人,去年接近14万人。平均每天有380多人丧生于各类事故。需要注意的是,去年事故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的7个省基本都是经济大省,而且死亡人数增幅超过GDP的增长幅度。除此之外,全国每年因工作伤残的大体在707Y人以上。二是特大事故仍不能有效控制。近几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30多起,每三天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5起,主要集中在煤矿和道路交通。中西部地区仍是特大事故高发区。其三是职业危害相当突出。据能够统计到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生矽肺病患者大体在10000例以上,每年死亡5000人左右。其四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例,美国是0.03,一年也就死亡30人左右。而我国去年为4.64,即使设备和条件都有一定基础的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也在1以上。又如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发达国家一般为5左右,我国去年为12.3。
又讯“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上升。不仅是煤矿,而且道路和水上交通等领域的特别重大事故也有所上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德学3日在银川市举行的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闭幕式上说这番话的。
他说,今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特别重大事故7起、死亡349人,同比增加4起58人。有的省份最近连续发生重特大生产事故,损失惨重,在国内外造成了严重影响。还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安全生产仍然重视不够,责任制流于形式,对非公有制小企业安全监管不到位,事故防范和重大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存在死角,一些地区非法开采、违法经营现象仍然严重,部分已关闭取缔的小厂、小矿死灰复燃;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仍然相当薄弱,各类事故隐患和问题大量存在。这些情况都表明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安全生产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王德学指出,安全生产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齐抓共管,此次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所到的临汾、宝鸡、天水、石嘴山等地区,是党、政、人大、政协四大班子一起抓安全生产,这种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和关注,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保证。
12.就业形势困境严峻 篇十二
形势严峻
从国际形势看, 2012上半年以来, 欧债危机越演越烈, 正从希腊向西班牙等大国蔓延,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 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 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从国内形势看, 一方面是房价、物价涨幅明显降低, 全国绝大部分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呈现环比下降, CP上涨3.4%, 物价上涨压力明显放缓, 另一方面是受到汽车、家电、石油及制品等大额商品销售不景气的影响, 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扩大消费任务艰巨。从广东形势看, 一是外贸出口增长大幅回落, 广东上半年进出口仅增长5%, 出口增长6.8%, 进口增长2.7%;二是消费增速乏力, 广东上半年的消费增速为11.5%, 与15%左右的常规增速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处于低位, 上半年增速仅为10.1%, 远远低于15%的全年目标值。
稳中求进
综合分析, 预计广东全年的经济增长将呈现前“落”后“稳”的发展态势, 针对经济增速回落, 下半年广东的经济工作重点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 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 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 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良性循环, 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是坚持扩大内需。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扩大消费需求既是广东省当前稳增长的迫切需要, 也是广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因此, 必须把扩内需与稳增长紧密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加大开拓国内市场力度, 充分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大力拓展绿色消费, 健康消费、教育消费、网络消费等新兴消费,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二是改善国内外的营商环境。由于欧债危机较为反复, 虽然短期不会引发全球性风险, 但任何负面消息都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对广东的外需市场影响较大。因此, 广东要进一步完善国内外的营商环境, 促进各种规章制度建设向“规范化”转型, 努力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 积极深化对外开放战略, 巩固和发展广东的外向型经济优势, 形成内需外需协调发展、互补长短的新格局。
三是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下行压力虽然较大, 但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 必须抓紧, 不能放松。要着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转型发展, 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特别是要狠抓节能减排和节约用地, 坚定不移推进“双转移”,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3.积极采取措施 应对严峻形势 篇十三
确保实现2013年任务既定目标
——炼铁厂党总支2013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炼铁厂党总支在总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总厂党委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炼铁厂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响应总厂职代会要求,积极探讨、认真研究,确定2013年:“一切围绕生产转,生产围着高炉转,辅助车间服从高炉车间,为高炉服务” 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厂上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加强各工序间的严密性,实现工序间的协同配合。并制定了党建工作牵头确保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紧密措施,确保实现2013年任务既定目标的完成。
半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落实总厂2013年有关文件精神及要求,抓好日常党建工作,保障党组织活动的良好开展。
炼铁厂党总支紧紧围绕党建目标责任制开展工作,加强“三个机制”建设,完善日常党建工作,保证了党建工作的有效落实和提高。面对市场大环境和企业实际状况的不断变化以及日益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按照总厂工作精神要求和炼铁厂的工作任务目标,结合实际生产从细节入手,对标挖潜,认真开展节能降耗,降低铁前成本。通过“加强生产一线的基础管理,促进高炉稳产、顺产”措施的实施和落实,为全年120万吨铁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根据总厂《2013年党群工作意见》制定了炼铁厂党群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要求按期完成各项党建工作。
2、认真落实和执行总厂《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及考核细则》,并认真对照《考核细则》加强内部检查;认真组织并进行《廉洁承诺书签字》及《监督对象基本情况登记表》的填写,加强廉洁风险流程的控制。为加强廉洁工作的防控,签订了《2013年炼铁厂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
3、认真贯彻落实总厂党群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旗帜意识、突围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做好学习作业题。
4、加强理论形势教育与学习,认真做好党务公开和舆情信息工作,建立炼铁信息报送体系,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职工关心得热点、焦点问题,稳定职工队伍,实现安全生产,促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5、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配合“创建创新学习型班组”、“5S现场管理”和“安康杯”及“创优争先”、“转作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大讨论、“转作风,提能力,强管理,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旗帜意识、突围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和“质量双月”等活动,培育全体职工“安全生产是实现目标计划的保障和基础”这一思想认识,使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执行“先确认、后行动”的作业标准。
6、围绕促进炼铁厂安全、生产、管理及发展,积极落实效能监察工作,确立效能监察目标。
7、通过党建工作中的“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让每一位党员在安全生产中首先起到表率作用,带动其他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由此,负责各岗位的每日安全生产检查,纠正各生产岗位的违章违纪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做详细的记录,以纳入每月考核。另外还利用“党员在实际生产中提合理化建”及全体职工积极实施“安全预想活动”,要求每一位党员、职工都能遵照“安全预想”中的措施,自觉查处设备、设施、人身及作业环境等安全隐患,加以纠正和整改,以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和实现“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要查隐患”的目标。
二、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党建工作,做到宣传、贯彻、实施、执行、检查、夯实有机结合。
1、从源头抓好奖金分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总厂的奖金分配制度,坚持奖金分配公开上墙制度,加强监督检查,遏制奖金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2、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旗帜意识、突围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及
“创先争优”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推进到每一名党员的生产工作中去。继续推进争创活动的开展,结合生产工作实际,从支部集体到党员个人,认真做好公开承诺工作的征集,建立台账,加强监督落实。
3、深入贯彻落实《总厂职工行为规范》,开展集中行动,加大对职工行为规范的宣传和检查力度,制定《炼铁厂行为规范检查考核规定》。半年来共查处违反《规范》要求100余人次,查处外来施工人员、送原、燃料车辆、人员160余人次。
4、做好职工培训和宣传报道工作。截止到5月31日,以安全、技术、技能培训为主共组织各类培训20余场次,安全培训实现全员培训。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下发《2013年炼铁厂宣传管理工作规定》,制定目标并分解到车间。半年共组织宣传稿件140余篇。
5、全面推行5S管理活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炼铁厂厂容厂貌,为实现全年节能减排工作奠定基础。
6、积极推进《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第二届山钢集团道德模范推荐》、《青年安全文明生产岗》和《“旗帜意识、突围精神”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和落实。
7、加强学习创新型班组建设,共有 个班组被总厂评为“三星级”“二星级”及“一星级”。
8、根据总厂要求认真做好民兵整组和征兵工作。
三、下半年的党建工作目标和计划
首先,坚决杜绝任何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仍然将是2013年炼铁厂在安全、生产、耗能、经济效益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实现大突破的基础,同时将会着力促使实物产量进一步提高。为120万吨的目标做好一切准备。
其次,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的实施和落实,促进全体党员干部及职工自身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技术进一步增强,明确目前严峻形势,提高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感,以适应当前快节奏生产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具备更高的创新能力,为我厂的破局之战奠定基础。
第三,切合实际生产的需求,统一三班操作和岗位间的配合,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再创新高,奠定思想基础。
第四,力争在“创建文明单位”、“5S现场管理”、“创建创新学习型”班组建设以及“安康杯”、“创优争先”、“基层组织建设年”、“四优四强四好”党(集体)、“转作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大讨论、“转作风,提能力,强管理,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旗帜意识、突围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和“质量双月”等活动中,积极响应总厂号召和要求,力争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五、以“旗帜意识、突围精神”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积极组织做好《关于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的实施和落实,为“转作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转作风,提能力,强管理,比贡献主题活动”和“质量双月”等活动的深入奠定基础。
【就业形势困境严峻】推荐阅读:
如何看待并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09-17
就业形势和就业观08-24
中国就业形势分析07-02
就业形势与政策11-11
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形势09-19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现状10-10
电子商务的就业形势07-23
家居设计师就业形势09-12
当前就业形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就业09-05
宁波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