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学科总结

2024-08-02

高三语文学科总结(精选14篇)

1.高三语文学科总结 篇一

高三工作总结

2014的夏天来到之时,高考也捷报频传。经过全体高三师生的不懈努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11级的高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作为一个刚工作两年的教师,能够被学校和年级信任,委以24,28两个班英语教学的任务,我深感自己的责任和动力。在此,根据高考成绩对于高三工作进行总结。24、28班都是文科班,前者为平行班,后者为重点班。在这次高考中,24班本科上线10人,超任务1.1人;28班本科上线37人,其中重点上线3人,本科上线人数超任务6.7人。两个班都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高中三年的生活。就英语单科而言,两个班都基本完成任务,28班超任务完成。24班的两个踩线生全部上线,28班的三个踩线生上了两个。总的来说,这次高考两个班都考出了学生们的正常水平,也完成了任务目标,两个班总的下来完成率达到92.13%。

通过一年以来高三生活的磨练,总结出如下的工作经验。

一,多学,多听,多练。作为一个刚工作才第二年就教高三的老师,我有很多缺乏的地方,最主要方面就在高三教学经验上。幸好,高三英语组有很多教学经验极其丰富,教学成绩也很突出的老师。从高三一开始,我就向这些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懂就问,不把自己不懂的带到课堂。也不胡乱给学生解释自己都不懂的问题。自己没课的时候就多去观摩学习其他老师的课堂,课后多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的方法。这样,我逐渐克服了新教师对于高三的恐惧感并且很快适应了高三教师的角色。长期的坚持,使得我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得到很大的弥补。

二,关注考纲,抓基础,讲规范。根据前一年四川高考的试题,今年的考纲为指导进行教学。通过对于考纲和考试要求的认真研读,发现很多复杂的知识并不会在考试当中出现或者出现的时候是以很简单的形式出现。这就使得在高三教学和复习阶段有了明确的方向。根据我们学生自身所存在的基础较薄弱等各种问题,着重在基础上下功夫。基础的牢固,使得学生在面对本次高考时有着较大的自信心。与此同时,也狠抓学生在各个题型上的做题规范,通过这些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作文的书写,使得学生在应得的分上不会丢失。

三,分层次抓学生。踩线生工作是学校一直在提倡的,也是每个高三老师都在做的。对于踩线生的工作是个长期的工程,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效果。同时,不能只是关注本科上线分数段的踩线生,还应该注重重本线段学生的工作。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措施,效果是不一样的。

四,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高三阶段的考试很多,但是每次考试都会告诉教师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所以,认真分析每次考试的结果,总会发现一些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知识点上的讲解遗漏,或者对某些学生的关心不够使之成绩波动等等。这些都能为高三教师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五,学习和合作。珍惜每次组上的教研活动,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长处。认真教研,可以使自己获得许多平时不能够获得的经验。同时,高三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很多工作需要全组老师的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很庆幸我们高三英语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能够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分工合作使得高三英语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高三不是单打独斗,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六,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作为新教高三的老师,态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按时或提前到校到班,坚持坐班这些都是必须的。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使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高考取得了好的成绩,这是令人高兴和激动的。但是,我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成绩看到,两个班都存在着因为英语而没能上线的学生。不能说没有给与这些学生关注,只能说在高三阶段对于这些学生的关注还不够。没能使他们对英语产生足够的重视,也没能为他们找到最适合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这告诉我今后工作的面不能太过狭窄。

今年高考英语题,在考后学生反映都还不错,但是高考成绩却出乎他们意料的低。几乎每个学生都比自己估计的分数少了10分左右。这提示了我很多。首先,在后期的自主复习的时候,学生很多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在英语复习方法。很多学生以为做单选就可以找出不足,恰好进入了误区。因为高考的单选都比较简单,在复习阶段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处理。同时,很多同学就忽略了作文,阅读等得分的重要地方。其次,在平时的作业或者试卷批改中,教师可能标准稍微宽松了些,学生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细节问题未能得到改善,这是以后要注意的方向。我相信,有了这一次的高三教学经验,有了这些成功的经验和不足的教训,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涯中,我会继续向前,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4年7月3日

2.高三语文学科总结 篇二

一、发现典型错误, 及时解决问题

(一) 发现错误

每位高三教师都明白, 高三后期复习不是增加新知识, 而是查漏补缺。学生在考场中少失误就等于多得分, 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但答题错误与没有理解没有区别。因此, 经过高三一诊考试后, 教师应该具备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环节中的典型错误, 并及时记录在备课本中, 然后分章分版块归类总结。

(二) 展示典型错误, 引起学生的重视

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一般不会引起高度重视。总认为自己的错误是偶然的, 只要下一次注意就可以解决了。但我们教师知道错误分为两种, 一是知识性错误, 二是偶然性错误。特别是后者, 对很多学生来说一是不易引起注意, 二是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定势思维, 早就把偶然变成了必然, 其结果是出错是顺理成章。比如, 很多学生对矢量的比较一般只是比较大小, 不注意方向。再如, 应用库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时往往把距离的平方记成距离等等。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找出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 通过多媒体展示或相互传阅, 让学生对这些错误有深刻的认识。

(三) 提供解决错误的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的做法是让每位学生进入高三后准备一个专用的错误记录本, 把每次考试中的错误详细记录下来, 并分析当时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错误的原因所在, 同时把正确的做法用醒目的颜色记录下来。只是记录错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反复去翻看自己的错误记录, 用心去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情景。特别是考试前要提醒学生去完成这个事情, 考试后再次总结。一次没有解决问题还要坚持, 直至解决为止。同时, 要让学生体会到做这个事情的益处, 学生会才会乐此不疲。

(四) 试题中有意识编排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于学生的常见问题, 在高三后期的各类考试中要有意识地频繁出现。让学生对自己的习惯性错误产生强烈的认识, 并一步一步地去清除, 最终让学生达到考试中过失性错误越来越少, 正确率越来越高的最佳考试状态。

发现错误、记录错误、解决问题, 本身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要教育有方, 更要持之以恒, 才有成效。

二、优化物理知识结构,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发现并纠正学生错误是后期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整合,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高度浓缩物理学科内容, 指导学生紧密联系版块间的知识内涵。纵观物理学科的必修和选修内容, 教师可从“力与运动”、“功与能量”、“动量和动量守恒”三大观点高度概括物理内容。从运动的角度来看, 物理学分别讲述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简谐运动, 这些运动看似独立。但从本质上来看, 一切运动形式的决定因素在于受到哪种形式的力, 只要牢牢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应该满足匀速运动的条件, 竖直方向仅受重力且初速度为零满足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再如,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运动, 力学条件完全类似于平抛运动, 可以借助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特征完全类似于匀速圆周的情况, 可以借助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来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相关的问题。这些例子不胜枚举, 在后期物理复习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高度的整合, 寻找版块间的知识联系, 灵活处理相关问题, 使学生能力有质的提高。

2.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拓展提升知识水平。一个物理问题, 我们可以从力与运动的角度来认识, 也可以从功与能量的角度来认识, 甚至还可以从动量和动量守恒的角度来认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同一个问题, 不但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训练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使学生看问题越来越全面, 越来越深入, 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越来越灵活。因此,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 物理学中解决时间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从运动学来分析, 也可以从动量定理的角度来分析。再如解决位移问题时, 可以引导学生从运动学来分析, 也可以从功与能量中的动能定理来分析等等。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在于训练, 训练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原理来分析问题。

3.化学学科教学与高三复习 篇三

一、做早

1、就是早安排,早做复习计划和复习安排。

2、思想上早认识:

(1)认识高考。当今高考已从知识型考查转向能力型考查,实质是要求考生在试题设置的情境中运用平时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利用基本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

(2)认识练习。我认为学生应自主地认识到做题不是为做题而做题,做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或深化基本知识、概念,提高解题能力,应重视解题过程中的分析过程,要重思路:就是弄清各类题目所涉及到课本上的哪些知识点,思维的切入点,达到做一题对一题,进而会一类。

(3)认识复习目的。一是知识系统网络化,二是能力提升,主要指在高考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在试题设置的情况下分析解决问题。

二、做实

具体做法如下:

1、知识的完善化

教材为了减少教学内容的难度,通常将同一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章节,复习时,应将分散的、不全面的知识变成集中的、全面的知识,使之较为完善。

2、知识的深化,例如从定性到定量设计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从共性中找特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等。

3、知识的集成化,这样便于记忆、查找、提取、使用。特别在做推断题时,要用到集成知识。

4、知识的系统化,在元素化合物中,由物质结构引发性质,再引发制取存在、保存等。总之,应使知识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细致性和深刻性。

三、做巧

若说第一轮应实则第二轮要巧。具体应巧在什么地方呢?

1、复习起点应巧,回到教材,打实基础,收集并调查学生的疑难处,知识的重点、难点,从而确定复习起点,做到:低起点、小台阶、勤反馈、强矫正。

2、巧抓复习对象,十几年来特别是90年以来,化学高考命题已渐渐成熟、稳定,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高考考纲涉及的考点有474个,但高考题中,年年都考或大部分考的考点大约有27个,这就是我们应复习的热点。

3、复习方法技巧。如何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是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转变教学观念,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观应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学生主体性能否实现取决于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以讲代教、以讲代学显然不行。但也不能满堂问或满堂练。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总是情境,使学生能产生疑问,主动思考问题。

(2)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课外分工明确,课内是高考复习的主战场,教师在课内重在指导学生就知识进行梳理,将知识点连线织网,以求融会贯通,重规律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力求学生对各种题型应对自如,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训练,重结论更重方法的获取过程。

(3)正确处理容量与效率的关系。容量不只看教师的发布量,主要看学生的接受量,更取决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

总之,我们的复习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做,错了自己去思、去悟、去总结,这样才能对知识起一个内化过程。在总复习阶段要留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训练时间,留给学生的发表意见的时间。我们始终要意识到:是学生去高考而不是教师去高考,把主动权让给学生。

4.高三物理学科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篇四

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三物理教学的备考同样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基础物理知识的强化,精心的教学设计,以及更加新颖的教学理念的融入,是高三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高三物理学科期末教学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高三物理学科期末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

一、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完成教学进度。

二、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考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物理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较灵活。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商讨综合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知识点和练习。二是针对物理课上的教学问题展开研讨,制定和及时调整对策,强调统一行动。另外,到外校取经,借鉴外校老师的经验,听取他们对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效果明显。三是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三、对尖子生时时关注,不断鼓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给一点热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微笑。

四、经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让他们远离学习上的困扰,轻松迎战高考。

五、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知识主要分力、电、光、热、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力学是基础,电学与热学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都是与力学相结合的,因此一定要熟练掌握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便在复杂问题中灵活应用。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振动和波。

静力学的核心是质点平衡,只要选择恰当的物体,认真分析物体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来解决即可。

运动学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几种特殊运动。基本概念中,要区分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速度变化与加速度。几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直接解决;稍复杂的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只要将运动正交分解为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再运用匀变速公式即可。对于匀速圆周运动,要知道,它既不是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也不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解决它要用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力学中最为复杂的是动力学部分,但是只要清楚动力学的3对主要矛盾:力与加速度、冲量与动量变化和功与能量变化,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恰当途径,许多问题可比较快捷地解决。

振动和波是选考内容,这一部分是建立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加入了振动与波的一些特性,例如运动的周期性(解题时要注意通解,即符合要求的答案有多个),再如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等等。

电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大部分,可分为:静电、恒定电流、电与磁、交流电和电磁振荡、电磁波5部分。

静电部分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场中物以及电容。电场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和能量变化是比较具体的,因此,引入电场强度(从电荷受力角度)和电势(从能量角度)描写电场,这样电场就可以和力学中的重力场(引力场)来类比学习了。但大家要注意,质点间是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而点电荷间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关于电势能完全可以与重力势能对比: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为了使电场更加形象化,还人为加入了描述电场的图线———电场线和等势面,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两种图线的性质,可以帮助你形象理解电场的性质。

场中物包括在电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和在电场中静电平衡的导体。对于前者,可以完全按力学方法来处理,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种机械力之外加上电场力罢了。对于后者要掌握两个有效的方法:画电场线和判断电势。

恒定电流部分的核心是5个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阻与功率)和各种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特别强调的是,基本概念中要着重理解电动势,知道它是描述电源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以通俗理解为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一库仑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推至正极所做的功。对于功率一定要区分热功率与电功率,二者只有在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才相等。欧姆定律的理解来源于功能关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

电与磁的核心是三件事: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只要掌握这三件事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这一部分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因果变化是互动的,甲物理量的变化会引起乙物理量的变化,而乙反过来又影响甲,这一变化了的甲继续影响乙……这样周而复始。

交流电这一部分要特别注意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因果关系,对于已经制作好的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而副线圈的电流和功率决定原线圈的电流和功率。

电磁振荡、电磁波部分的难点在于l c振荡回路中的各物理量变化,只要弄清电感线圈和电容的性质,明确物理过程,掌握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问题就不难解决。

高三物理学科期末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期末。为了在以后的工作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有必要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工作。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三(3)和高二(14)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出全勤,干满点,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学工作者。现本主要针对高三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教师方面: 认真分析和研究近三年的考试说明,研究三至五年的高考试题以及各地的模拟试卷。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把握高考的特点,使复习能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在主干知识点花更多时间,下更大功夫,避免平均使用力量。

2.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如:①注意解题格式的训练。很多学生格式混乱,方程不规范,满篇数学符号等,这些问题都及时纠正,否则造成会做而丢分的现象。②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有深度,一环套一环,逐渐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即有深度又有广度,充分利用学生对因果关系感兴趣的心理特点,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效率。③不完全放弃教材,注意回归教材,特别是热、光、原三部分要强调学生看书。④加强多媒体的运用,对于难以理解的物理过程要编成动画,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降低难度。⑤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不满堂灌。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题目的分析和训练。现在高考越来越重视理论联系实验能力的考查。每一章节都有这样的题目,本人注意挖掘,特别是电学部分,这样的题目较多,高考考查的比率也较高。

4.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对知识及其运用的考核来鉴别学生能力的高低。考试说明中明确告诉我们要考查学生五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5.注意物理学特殊方法的训练,如:对称法、守恒法,可逆思想,整体与隔离,矢量三角形法,图像法,等效法等训练。强调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从中体会不同方法,处理不同问题的优劣。

总之高三物理复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更好地提高高三物理的复习工作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高三物理学科期末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

转眼间,短暂的一学期时光又即将过去。本学期我执教高三1班物理课和高三4个班的物理综合课,本人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试卷、讲评试卷,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以后能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完成教学进度。

二、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考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物理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较灵活。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商讨综合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知识点和练习。二是针对物理课上的教学问题展开研讨,制定和及时调整对策,强调统一行动。另外,到外校取经,借鉴外校老师的经验,听取他们对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效果明显。三是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三、对尖子生时时关注,不断鼓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给一点热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微笑。

四、经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让他们远离学习上的困扰,轻松迎战高考。

五、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知识主要分力、电、光、热、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力学是基础,电学与热学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都是与力学相结合的,因此一定要熟练掌握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便在复杂问题中灵活应用。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振动和波。

静力学的核心是质点平衡,只要选择恰当的物体,认真分析物体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来解决即可。

运动学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几种特殊运动。基本概念中,要区分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速度变化与加速度。几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直接解决;稍复杂的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只要将运动正交分解为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再运用匀变速公式即可。对于匀速圆周运动,要知道,它既不是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也不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解决它要用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力学中最为复杂的是动力学部分,但是只要清楚动力学的3对主要矛盾:力与加速度、冲量与动量变化和功与能量变化,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恰当途径,许多问题可比较快捷地解决。

振动和波是选考内容,这一部分是建立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加入了振动与波的一些特性,例如运动的周期性(解题时要注意通解,即符合要求的答案有多个),再如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等等。

电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大部分,可分为:静电、恒定电流、电与磁、交流电和电磁振荡、电磁波5部分。

静电部分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场中物以及电容。电场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和能量变化是比较具体的,因此,引入电场强度(从电荷受力角度)和电势(从能量角度)描写电场,这样电场就可以和力学中的重力场(引力场)来类比学习了。但大家要注意,质点间是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而点电荷间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关于电势能完全可以与重力势能对比: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为了使电场更加形象化,还人为加入了描述电场的图线———电场线和等势面,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两种图线的性质,可以帮助你形象理解电场的性质。

场中物包括在电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和在电场中静电平衡的导体。对于前者,可以完全按力学方法来处理,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种机械力之外加上电场力罢了。对于后者要掌握两个有效的方法:画电场线和判断电势。

恒定电流部分的核心是5个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阻与功率)和各种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特别强调的是,基本概念中要着重理解电动势,知道它是描述电源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以通俗理解为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一库仑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推至正极所做的功。对于功率一定要区分热功率与电功率,二者只有在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才相等。欧姆定律的理解来源于功能关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

电与磁的核心是三件事: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只要掌握这三件事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这一部分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因果变化是互动的,甲物理量的变化会引起乙物理量的变化,而乙反过来又影响甲,这一变化了的甲继续影响乙……这样周而复始。

交流电这一部分要特别注意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因果关系,对于已经制作好的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而副线圈的电流和功率决定原线圈的电流和功率。

电磁振荡、电磁波部分的难点在于l c振荡回路中的各物理量变化,只要弄清电感线圈和电容的性质,明确物理过程,掌握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问题就不难解决。

在物理学科内,电学与力学结合最紧密、最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力电综合题,但运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力学部分的,只是在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外,还有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或洛仑兹力),大家要特别注意磁场力,它会随物体运动情况的改变而变化的。

六、高三复习策略

1、全面复习,打好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双基,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带领学生复习应重在概念、理论的剖析上,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能力。学生应自觉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理综物理考试虽然考查得比较基础,但题目比较新,基本上是没有做过的原题,故学生应该掌握总结、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创新、质疑,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建议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但不要简单重复。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

4、严格规范,认真审题,减少失分。例如计量单位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学科用语规范和解题格式规范。

5.高三语文学科总结 篇五

第三组

第三视导组在科长及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对4县区的4所学校高三地理教学进行了视导,本次视导调研活动采取了听取学校领导汇报、深入课堂听课、查阅常规材料、与教师座谈交流、向县区和学校领导反馈等方式进行。共听课、评课8节,召开教师座谈会4次。现把对四个县区四所学校地理学科的视导情况进行简要的梳理和总结:

二中

优点:

1、计划详实,目标任务明确具体,安排科学合理,措施得力。

2、市编学案使用充分,补偿学案学情针对性强。

3、综合训练题、模拟训练题,选题精,质量高,有针对性。模拟训练题老师能做到全批全改。

4、学生错题、典型训练题、教师错题档案整理规范,使用效果好。

5、对市一轮研讨会议精神学习和领会深刻透彻,课堂教学符合二轮会议精神,在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和思路安排上力求简洁、实效,突出能力训练为核心。

6、对学情掌握的清,对考点、考情把握得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

7、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习惯养成好。

8、教师点拔归纳到位,关注知识的纵横联系,整合梳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方法规律的点拔。建议:

1、在知识梳理时,给学生再现、整理、消化的时间,在能力训练上给学生感悟、总结归纳的机会。

2、加大对市编学案的抽批力度,及时掌握学情。

一中

主要优点:

1、复习计划指导思想明确,备考思路清晰,计划详实,内容安排具体到课时、主备分工明确到人

2、综合训练题、模拟训练题,选题精,质量高,有针对性强

3、学生积累本(错题集、典型题集)的使用充分,能很好地起到让学生积纠正错题和提升能力的功能。

4、学情反馈及时,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符合二轮复习思路和二轮会议精神。

5、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生板演、板练机会多,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维过程得到充分展示,教师点评的针对性强。

6、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审题技巧和方法的指导,注重规范答题的训练。

7、学生自主复习、旧题重温、思路再现、交流纠错,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建议:

1、立足课堂,独立、限时训练,即练、即批、即评,增强训练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2、加大对市编学案的抽批力度,及时掌握学情。

三中

主要优点:

1、高三地理备课组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工作干劲大,复习备考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

2、常规材料种类齐全,记录详实,教学计划制定的科学合理,目标任务明确,具体措施有效得力。

3、市编学案使用充分,做到了前置使用、优化使用。补偿学案图文并茂,与市编学案形成互补,针对性强。

4、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引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及时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形式多样。

5、对市一轮研讨会议精神学习和领会深刻透彻,课堂教学符合二轮会议精神,在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和思路安排上力求简洁、实效,突出能力训练为核心。

6、教师对考点、考情分析到位,讲评的针对性强。知识梳理重联系,讲评中善抓关键点,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和模糊点,以点带面,重视审题技巧和方法的指导,规范答题训练。建议:

1、加强错题类、错因归类,系统分析,提高讲评的实效性。

2、加强个别指导和面批,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四中

主要优点:

1、常规材料齐、全、实,使用率高。常规备考工作细致、具体,可操作性非常强。

2、补偿学案视学情灵活编制、使用,多少不一,针对性强,做到优质高效。作业抽批,一周一考,综合模拟题全批全改。

3、.教学手段先进、灵活,多媒体技术与板图、板画有机结合组织教学活动,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牢固记忆。

4、教学思路清晰,符合二轮复习思路和二轮会议精神。

5、教师对考点、考情分析到位,讲评的针对性强。知识梳理重联系,讲评中善抓关键点,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和模糊点,以点带面,重视审题技巧和方法的指导,规范答题训练。

6、学生板演、板练规范认真,语言精练、条理,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建议:

1、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误区。

6.五年级语文学科学科总结 篇六

一、扎实常规,教研积极

面对新教材,不敢有半点松懈。凡是上每一节课前,自己都作好充分的准备,熟读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吃透教材,把握好课标的精神,并联系我班学生的实际,把知识与能力的渗透点找准,尽力让学生乐学多学。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特别在学生习作能力方面成效明显。通过表扬激励,一小部分孩子已经喜欢上了写作,并有作品在校报、《现代中小学生报》上发表。

本期学校有两次外校师生的来校学习研讨活动,一次是千校扶千校的学习参观活动,我代表学校上了一节《遨游汉字王国》的研讨课,顺利完成了任务。一次是香港景林姊妹学校师生的到校交流学习,我们与香港师生共同上了一节《七律·长征》的交流课,再一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二、注重基础,落实辅导

我班差生面广,需要老师常抓不懈。四年级开始时,由于对学生情况不太了解,结果到期末时,师生都很疲累。本期我吸取了这个教训,课本的基础内容,平时就抓,特别那几个需要反复训练的孩子,并做好家庭的听写、默写工作,到期末时,这部分孩子的基础大多没什么问题。但仍让人头疼的是:有几个记忆力差的孩子,他们的遗忘率很高,今天记住的东西,明天就忘了,所以,老师、家长都常常抓,但错漏处仍较多,这实在是一件很头痛的事;而那几个思维较差的孩子,对于理解性的内容,我也实在没多大办法能够促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三、寻觅阅读足迹

7.高三语文学科总结 篇七

关键词 偏远地区 高三学困生 英语学科 心理辅导 沟通鼓励 教法与学法 独立思考 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 沟通家长 有效评价

青少年具有向师性、模仿性、可塑性等特点。教师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知识底蕴,优秀的教学品质和良好的教学素养去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及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所言“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外语的兴趣,激发起学习动力,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然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总是有一部分学生感到英语学习困难,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影响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素质的提高,这与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明显不相适应的。鉴于此,我就中学英语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对我校学生作了调查,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帮助学困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建议。期望能抛砖引玉,以求与同仁探讨。

一、加强心理辅导、多做沟通鼓励

高三总复习时成绩不仅取决于学习者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心理承受力等。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还具有更强更敏感的自尊心,他們更渴望进步,任教高三的老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特点作出具体分析,找出成绩差的原因,探索提高成绩最有效的办法。还要善于捕捉积极因素,激发学生成功动机,要善于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尽力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例如:背单词,先每天背几个,鼓励他们微小进步,最后时机成熟时再让他们在全班面前背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怀,是他们能够得到关爱,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多表扬鼓励,增强上进心;对内向、羞涩的学生私下心理辅导,每次测试及时批改并表扬实际效果,让他们明白你真心爱他们,唤起学生共鸣,要让他们敬爱你,想学你所教的科目。终有一天他们甚至会有些炫耀性地告诉你一些甚至你从未讲到过的知识点。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为了唤起你的关注而努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困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选择课堂上的教法、学法、规划流程

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自身的原因,学习环境等都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要转化学困生,教师首先要提高教学水平,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帮助学生,因材施教,反复教育,方能奏效。作为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学习计划,将教学、学法选择得当,备课时要做足功夫,尽量考虑的更周全一些。上课时力求教学过程干脆利落、形式新颖、充满激情、活力四射,力争不让一人开小差。而且要给学困生热情鼓励的眼光,向他们提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使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下正确答题。

三、培养学困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意:关心不等于溺爱,关爱拉近师生距离,教师一定要在此基础上,认真培养,严格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严格要求学生多听多读。仅仅靠英语课上的听读是不够的,还应该督促学困生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自觉听读英语,每天至少半小时;学生每天练、家长协助监督、教师定期检查;严格要求高三学困生进行语言点归纳:①课上记好听课笔记;②课后整理复习笔记,尽量归纳相关知识点;③建立错误笔记本,并自己注解;④建立语言精华本,记录妙言警句;尽量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及时指点迷津。学困生还有一个通病:独立思考能力差。教师要设法启发他们进行思考并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分析他们学习的全过程,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使之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四、结合有效的评价手段,培养学困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往往在独立的学习过程中一筹莫展;这时可以从培养学困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入手,首先,让他们确立自己处于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提高发展自己能力的内在因素。再真正发挥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建立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困生合作学习小组。这时,教师既要用适当的评价方式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磨砺他们的斗志,又要鼓励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培养他们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提高的意识。那么,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就要组织和评价合作学习小组,这种评价就得要让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评价一般分三种:小组评价,主要从是否积极参与、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自我评价,是对是错,是否进步,这样可以及时调整自己,改进不成熟有待提高的方面,为下一步学习制定目标;师评,要注意评价的过程性,内容的全面性,形式的多样性。评价要鼓励学生、同伴、家长、教师的共同参与。通过评价,使学困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渴望成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热情。

8.语文学科总结 篇八

(一)潜心备课,备学生。

本学期付出了很多心血用于备课,在备一堂课之前都先看过很多名师课堂实录,自己也从网上订购了许多有关教学方面的书籍,期待着自己能够突破,并且能够尽最大的力量使自己的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发展,每天清晨五点多,或者前一天的深夜,哪怕再忙都会在“一点通教学视频网”上,找些名师的教学录像来看看,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自己在别人停留的时候,自己还能够向前迈出一小步。是对自己的来格,也是对自己学生的负责,在看过名师实录之后,我总会选择那些符合自己学生的保留下来,在观看的时候,也在细心的揣摩名师教学的引导方法,对于有所悟的地方,心底里会拍手叫绝,巴不得立刻用在自己的课堂中,心里深处有很多的窃喜。有时看一个名师的视频,没有搜寻到自己所要的,便会接连看上好几个,目的就是让自己在有些的时间里,能够有所收获,将其加以汇总,制作成课件,惟有这样,才放心,才安心地走进新的课堂。

(二)坚持写反思,促进教学效果。

在本学期,也无论杂事有多少,我都坚持开始写教学反思,现在写反思已经成了我教学的一部分,哪天不写,便觉得有些事没有完成,内心很不惬意。每一次写反思,总能发现自己课堂中的不足,对于如何简化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反思总能发现很多灵感。比如:以前发现学生不会概括文章大意,一概括起来就会将课文基本上是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念一遍,后来我在反思地时候,找到了降低学生难度的方法,就是将期变为填空题,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填空,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当中,其实也就是在更加熟悉课文,因为有教师语言的引导和激励,很多学生都动起来。写完之后,再给学生讲概括的方法和要点,然后再让学生自由地读,切换课件之后,让学生再自由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四年级的学生,写的兴趣更大,因为写给孩子留有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在内心深处组织语言,如果站起来发言,受自信心和临场发挥的影响,很多孩子难于启齿,这样时间一长,反倒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通过反思之后,这个方法我一直沿用至今。

(三)小组合作,更利于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本学期以来,学校大力推广“洋思”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在以前就有开始试探性地去做,不过是前后转身做。一个学期下来,虽然是桌子一些小小的变动,便对于学生学习却方便了很多,很多家长会到校的家长也纷纷夸耀,在课堂中碰到了难题,或者说是为了学生自己学习,总会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还真没有想到,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放松的时刻,讨论的结果还八九不离十,这种模式开展以后,对于学生之间心灵凝聚力也增添了不少,并且对于何时讨论,什么时候讨论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有些时候是看学生的学生状态,当他们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时候,一些简短而又有意义的地讨论能够将他们拉回课堂,对于一些难点进行讨论,他们掌握的更加牢固,在互相讨论的过程当中,他们也在与同伴交流思想,是个很不错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让学生小组成员在合作背诵每一课的近义词与反义词当中,他们总能够及时地完成,并且对于简单的任务,他们的声音总能够很嘹亮,时间长了,才发现已经有很多学生的声音,通过这种方式有了很大的突破。

(四)作文教学注重学生体验。

为了让学生的习作有真情实感,本学期继续延用了上学期的作文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作文《我发现了_________》的记事文的时候,我让每个孩子都站在台上来表演跳舞,很多孩子心底里都非常得害怕,我告诉学生,重要的不是跳舞,而是体验自己战胜“恐惧心理”的过程,之前,我给学生观看了一段资料,一段有关演讲家克服怯场的经验分享。学生看完之后,我引导学生可以借鉴,在当天下午上课时,专门花了一节半课让每一个学生一一表演,很多孩子都体验了这个过程,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已经列好了相关提纲,同时提醒学生要观察的地方以及留心自己的心理活动。再接下来的时间,我自己在学生起草稿的时候,自己也敲出了一篇文章,立即把它当成了范文,为学生习作树立榜样。还真别说,每个学生都写得有模有样,虽然用词还欠丰富,但这不要紧,重要的是学生明白了习作的乐趣,同时知道了什么是“真情实感”。对于一小部分没有登台的同学,我又让他们针对这堂课,想想还可以安上一个什么标题。通过讨论学生给的标题五花八门,令我惊讶,非常了不起的一群孩子,我为他们骄傲。类似这样的作文教学还有很多,效果都不错。

(五)加强环保教育

本学期我们的语文课堂仍然渗透了环保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通过链接课外阅读,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破坏环保给人类带来的弊端。在讲《长城》一课时,我们就链接了现代很多世界遗产也面临着环保的严峻问题,请各位同学合作讨论一些解决的办法。通过类似这样的教学,不光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让学生从小在心里播下了环保的种子。

学校的教学工作,离不开我们学校教研组的群体智慧,正因为有大家的研讨,才有些额外的灵感和收获。再此,对组织教研的王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

9.四年级语文学科总结 篇九

王颖

在本学期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中,努力摆正自己的的位置,勤于耕耘,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踏踏实实的组织好各项教学任务,学期即将结束,教学任务也即将告一段落,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以求做得更好。

一、坚持一切为教学服务,按时上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积极评课,认真做好笔记,虚心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

二、精心备课。备课是一个必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与积极性,我明白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在备课时,我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三、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使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教学方法了。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很多不足,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自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至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四、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以生动活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很有好处。

五、语文是语言,除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跟班了解学生朗读及背诵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10.让美育走进语文学科 篇十

l、运用工整、漂亮的板书和名家字帖、字画创造美好氛圈。

板书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精华的提炼,精心设计并勾画出的直观图形。对语文教师来说,板书最好要写楷书,因为楷书具有端正大方、优雅、娴静、凝重、端庄、中正廉明之美。名家字帖、字画具有匀称、平稳、方圆、紧凑、简练、柔韧、流动、雅逸之美。名家字帖字画和漂亮的板书能陶冶情操,培养良好作风习惯及心理品格。如果某位学生经常接触名家字帖和漂亮的板书就能受到感染,潜移默化,从而千方百计地去练书法。把书写当作一种享受,不再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练习书法。可见运用工整、漂亮的板书和名家字帖、字画能创造美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运用优美的教学语言,创造美的氛围

让语文课富有活气,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自觉去欣赏汉语的语言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意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必须具有优美的教学语言,教师如何做剑教学语言优美呢?首先,发音要适当,停顿要准确。其次,词汇要丰富,知识面要广。最后,要充满感情,声情并茂。教师有了优美的教学语言,学生就能获得美的享受,就能认真自觉地接受知识。例如:在讲《炊烟》一课时,老师非常传神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山坳里的炊烟,炊烟下的小木屋,小木屋里的真诚、纯朴,人间最香甜的美餐,在饥肠辘辘的旅途中的我,正如久旱逢甘雨一样享受着人间最美好的生活,怎能不心醉呢?”学生在这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学生自然而然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己也会自觉地去学习优美的语言。

3、要求学生适量地背诵诗文

诗文高度概括,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它不仅具有美好的思想感情,而且具有丰富、优美的语言。尤其是诗歌的语言更加凝练、形象、富有色彩韵味和语感。背诵诗文能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感受作品意境,同时能诱发通感,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背诵诗文还具有培养审美想象力的作用。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即人在审美观照中,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之中,使之物化,从而体现出人的性格思想。②审美想象与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分不开,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可能把感知到的表象进行综合、创造,发挥想象在审美判断中的作用。背诵诗文,是储备情感记忆,因此背诵诗文能够培养审美想象力。

4、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积累审美经验

美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作品中,要人们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它的存在,才能鉴赏到它的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鲜花、游鱼等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以其不息地运动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造广阔的审美领域,让学生观赏其中的美,如果本区域没有这种景物,可通过VCD、课件等创造审美领域。例如:在南方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可通过VCD让学生观赏气势雄伟的北国风光。这样,学生不但热爱北国风光,而且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美,就必须带领学生向社会生活、实践拓展,了解英雄、楷模先进人物的事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艺术美存在于影视、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之中,要让学生多接触、影视、文学等,开展影视评价、文学作品鉴赏活动,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对文学、影视产生兴趣。

在教学语文时,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渗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蕴藏在语文学科中,语文学科的内容多丰富、多美,从而,学生能不断地积累审美经验。

5、传授初步的美学理论知识

这里的美学是指马克思主义美学,这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丰富多彩的美的事物和审美现象加以概括,以便去指导人们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实践。因此人们掌握了美学理论知识就能在理论上弄懂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之中的,美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又是以哪些具体形态存在的,应当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在语文学科中发现美、创造美,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陶冶学生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着这样的教材,教师除了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由浅如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11.语文学科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一

四年级的同学们走进了大皮营学生实践基地,开展了有趣的社会实践课程。在简短的开班仪式后,孩子们便开始了一天的课程的学习,通过本次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培养了动手能手能力,寓教于中。

一、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动手中感受成功和快乐。

在实践基地里,同学们兴奋地享受着动手的乐趣。他们体验着豆塑画、石膏浇注、灯笼制作、电烙画、蘑菇栽培等等课程。在衍纸课上,他们用各种各样的纸造出多姿多彩的画面,在石膏浇筑里,快乐的笑声此起彼伏,那里简直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在快乐美食中,孩子们动手制作饼干,并享用自己烘焙的饼干,这一张张笑脸就足以说明同学们对这个过程的享受与喜悦。在基地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孩子们分成了8个小组开始上课。空间创想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无限拓展,丝网花艺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精美的丝袜花、快乐美食老师带领孩子一起制作香喷喷的饺子,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还有拉坯成型、消防安全、小木工等课程,都让孩子们享受了体验实践的乐趣。一转眼,一天的课程上完了,孩子们兴犹未尽地回味着一天的课程,看着自己劳动成果满心欢喜,还有的为了有的课程没有体验而遗憾,想再次来体验。

二、社会实践课让孩子亲自去体验,丰富了各种知识。

在活动课上,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关于垂钓的知识,又学习了石膏浇铸好多知识,同学们一一去体验并实践,做石膏浇铸的步骤是:第一步拿起大夹子夹在模型上面;第二步:在大盆里倒上2瓶半的水,里面再放三大勺墙皮碎沫渣搅拌成酸奶状,然后慢慢的把它倒在模型里,第一次倒到模型一半时要均匀的摇晃三秒钟后继续把模型倒满后,端着等待五秒钟后就差不多干了,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互相谈论着自己的作品。

12.语文学科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一、学而不厌——争做学习型的教师

语文组老师努力打破以往的教学习惯和思维方式,不断迈出走向新理念的步伐。全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念,要把专家们提出的先进理念演变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大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兴趣的激发、方法的引导上,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课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在小组内有秩序地合作学习,交流、总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我们读教育经典、读名家名作;读天地生、读文史哲、读苏霍姆林斯基、读魏书生……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永不满足于现状,边学边干,做一名终身学习的教师。

天道酬勤,我们付的每一份汗水都是勤奋的结晶。本学期,魏锐老师的论文。

二、诲人不倦——做热爱学生的教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间有了爱,学生才会喜欢你的人,才会喜欢你的课。语文组立足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很多尝试。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但如果再不开始培养,就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于是我们进行了“书法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用活动串联起学生的学习生活,把日常要求落实在每天每节课上。

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一个教师永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

三、精湛业务——做研究型的教师

在这个学期,我们组的魏锐老师、刘妍岐老师都获得了“天津八中骨干教师”称号,魏锐老师还获得了“八中名师”“河东区教育系统校级优秀教师”“20xx年德业双馨教师”等称号。在魏锐组长的带领下,高中语文组始终奋斗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紧跟时代步伐,精湛自己的业务,争做研究型的教师。魏锐老师不仅钻研自己的教学工作,而且领导着高中组的语文教学教研工作。每个学期语文组都会选出一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由组长带头讲课、反思、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老师们也受到影响,教研的氛围越来越浓,我校的语文教学教研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许多学生,在各级读书、写作比赛中获奖。

高中语文组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极大的发挥了教师的“集团优势”,引领着教学改革的方向。每次集体备课,先行研究课程标准、通研教材、单元备课,在这个过程中,要确定研讨的时间、地点、主讲人员,还要考虑到不同教师的特点,确定了集体备课“三案定教一反思”的`基本流程,提高了教师对集体备课发挥教师“集团优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成为了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校本教研活动。在这样的工作中语文组同仁都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勇挑重担——做有责任心的教师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高中语文组,这个词应该是“尽职尽责”,它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应为此付出心血、汗水甚至生命的使命。它确确实实激励着我们乐于勇挑重担,乐于兢兢业业。

教师的责任心体现在用心上好每节课,认真判好每本作业,认真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在这一点上,老教师罗瑞和武玉荣都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示范。特别是武玉荣老师,本学期在高三,教两个班的课,没有计较,而是全身心地扑在本职工作上。魏锐老师身兼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等工作,也能平衡好各种工作,把重心放在教学上。

王琨老师撰写的心理剧和张素玲老师负责的话剧团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王琨老师,所有的剧本都要一一审看,一个情节一个情节地研究,一句话一句话地斟酌,提出修改意见,有时为了一个用词要反复推敲琢磨,有时一个情节要冥思苦想好几天,有时一个剧本要推翻好几次,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剧本基本完成,又要选学生演员,进行排练。这个过程更劳累,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她都要在一楼到四楼不同的排练室之间来回跑,帮助老师出主意、提建议,进一步修改剧本,完善设计。到了后期,道具要准备、服装要定做、场景要布置、课件要制作,都要由她来协调置办;请来领导专家审看指导,提出的修改建议要逐一落实。最后的展示,真是精彩极了,展示了八中师生的风采,展示了我校戏剧团的成果,得到了与会各级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赞扬和热烈的反响。

13.本然语文:回归语文学科的本然 篇十三

本然语文从何而来?这源于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给福州一中题词:“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如今,陈日亮老师是本然语文的代表,他的《我即语文》、《如是我读》就是本然语文;还有王立根老师也是本然语文的代表,他的《作文智慧》、《我说语文》就是本然语文。面对当今语文学科丛生的乱象,我们实在太有必要回归语文学科的本然了。

一、求真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语文教学贵在求真。而我所提出的本然语文,就是要追寻语文之真,让学生“学做真人”。

很多教师在分析《将进酒》中“欢”的时候,说是表现了李白的“欢”,因为网络、教参都是这么说的,如果课堂上照搬“现成”,就不是语文本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使我们感受到黄河之水的汹涌澎湃的气势,但下一句“奔流到海不复回”却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形成一个非常大的落差,一到“不复回”就有一种悲伤,一种无奈。“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朝暮之间人就老了,最重要的是一个“悲”字。“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大背景,是大自然,李白用广阔天地衬托人的渺小,自然永恒衬托人生的短暂——人是何等的可悲啊!“人生得意须尽欢”,李白写这首诗时显然并不“得意”,此时恰恰是不能“尽欢”的;对照“莫使金樽空对月”,“须”字语气是轻的,“莫”字语气是重的。“须尽欢”实际上是无法“尽欢”而意念上说“须尽欢”,不能“尽欢”之时勉强“尽欢”,总之没有已然“尽欢”的意味。那么,为什么要说“须尽欢”呢?题目是“将进酒”:“得意须尽欢”,失意呢?就“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将进酒”的具体表现。为什么“将进酒”?落点是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

再看“烹羊宰牛且为乐”,这里面的“乐”字是教学的难点,本然语文注重启发学生在文本里面找依据。以文解文:且是姑且的意思,且的背后蕴含着无奈之情。无奈之中的“姑且为乐”,失意之时的“暂且为炊”,这“乐”与“欢”的性质便昭然若揭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较之李白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表现出了对“钟鼓馔玉”的强烈愿望。“钟鼓馔玉不足贵”不仅与李白的“自言管葛竟准许”相矛盾,而且也与“但愿长醉不复醒”相矛盾;既然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为何还“但愿长醉不复醒”?原来是理想大志不能实现,“长醉”是为了忘记这种不能实现的悲伤。此外,“但愿长醉不复醒”还与前面“天生我材必有用”相矛盾:既然“天生我材必有用”义何必“长醉不复醒”?李白为什么醉?最后着落在一个“愁”字--,还不是一般的愁,而是“万古愁”。整首诗最后都结穴在一个“愁”字上:时光易逝引发愁,纵酒作乐欲解愁,慷慨愤激因着愁,狂放失态根在愁。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的“真”。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根本就是语文的“真”。

二、求序

序是学科规律之所在,是由学情和课文决定的。

《关雎》可以讲的东西太多,科任老师在连城县新泉中学上这篇课文前了解学情的时候,发现学生语文程度低。如何让“语文程度低”的学生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序”十分重要。第一,这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篇课文,学生初中毕业后,在不久的将来都要成家市业,都要面对一个问题:恋爱,学完《关雎》就会知道如何谈恋爱了。第二,这首诗的核心词是什么?是“求”字。第三,谁“求”谁?君子求淑女。第四,君子怎么求淑女——君子具备什么品格才能求而得之?君子首先要向淑女表白;淑女没有答应,须再想办法;白天没有解决问题,则“寤寐思服”,“寤寐”出现了两次——君子不止一个白天,一个晚上,而是相当长的一个个白天和晚上都在“求之”;他还“辗转反侧”了,反思之后再去求,仍然没有答应。第五,换一种方法“求”了——前面是物质的,现在要精神的了,于是有了“琴瑟友之”。第六,仍然不成,是不是力度不够?于是就有了“钟鼓乐之”了,从“琴瑟”到“钟鼓”是加强了行的力度,从“友”到“乐”是加强了质的力度。第七,归纳一下君子要具备什么品格才能求得淑女。学生的归纳是:目标明确、审美眼光、热烈执著、纯正真诚、文雅适度、懂得珍爱、才艺双馨。第八,君子求谁呢?是淑女。什么是淑女?学生说淑是贤惠。第九,什么叫贤?什么叫惠?于是学生们就明白了淑就是品质高尚又讲实惠的女子,也就是说,女孩对君子要有吸引力,必须淑,就是既要贤,又要惠,还要慧。第十,窈窕是什么意思?注释是文静美好。身段不窈窕的怎么办?第十一,这是天生的。我们看看窈窕这个词,均为“穴”字头,“穴”洞的意思,远古人住在洞穴里,宜居之洞穴以深幽为佳美,所以有窈深一词。教师告诉学生,《辞源》里“窈”第一条就解为“深,远,幽静”,《辞源》里“窕”组合为“窕邃”时就解为“幽深貌”,学生马上明白窈窕就表示这女孩子要有窈深、窕邃的素养,不能让人一眼看穿心底。第十二,启发学生:君子要取淑女的优点,淑女也要取君子的优点,相互融合。其实到这里,已经不只是讲淡恋爱成家了,而是讲如何做人了。第十三,既然讲做人,“关关雎鸠”去掉行不行?“参差荇菜”去掉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地方是“比兴”,由此学生就弄清楚比兴手法了。第十四,比兴,美在哪里?优美的水边,悦耳的鸟叫声,这样的地方适合于恋爱,还适合于生存和繁衍。看来孔子把《关雎》放在《诗经》的第一篇,是有讲究的。

可见,序是基于到位的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三、求和

和是融和,是水乳交融,这是汉语的本然。

《智子疑邻》是从韩非的《说难》中选出的,《说难》是说“劝说君王是难的”。我在厦门思明区教《智子疑邻》时将课文融合在背景中,融合在《说难》中,和作文融和,和学生生活融和。《说难》用三个故事说理。第一个是武公伐胡的故事,最后把说真话的人给杀了,说明劝说君王难在了解当时的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智子疑邻是《说难》的第二个故事,亲疏不同,同样的话会有相反的结果。第三个故事是说宠幸的时候,弥子瑕怎么着,君王都能接受;一旦年老色衰,就会被君王厌恶。三个故事表现了同一个主题——劝说君王是难的。我把《智子疑邻》的角色换了一下,变成富人父亲说:不筑,必将有盗,邻人之子也如是说。这样会出现什么结果?可以演绎出什么版本?学生讨论出三种版本。第一个版本,富人嫉妒邻人之子:你看他小小年纪,竟然达到了富人父亲的智商。学生说,这个版本的主题人心是恶的。第二个版本是邻人之子无意中讲给自己父亲听,邻人的父亲晚上从墙的坍塌处摸进富人家里。学生说,这个版本的主题是穷人一有条件就容易为温饱做错事。第三个版本是这个富人非常爱才,把邻人之子邀到自己家,与自家孩子一起读书,一同教养。三个版本,三个主题。如果拿来改编一下,就变成三个版本的作文了,就像《荆轲刺秦王》可以改编成电影《英雄》一样。然后教师抛出一个故事,一个餐馆里面,顾客点了两个菜,服务员给了三个,这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我让学生演绎,学生给了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主题是店家欺压顾客;第二个版本,服务员流着眼泪说:“我这是第四次替顾客买单了,我一个月才多少工钱啊!”主题是上得起馆子的阶层对打工妹的欺压;第三个版本,老板走出来说:“这个菜是我们的招牌菜——赠送。”又是一个主题。归纳一下:对同一件事情,由于看法不同,就可以演绎不同版本,不同结局,不同主题。然后启发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很多简单的事情可以演绎不同的版本,表现不同主题。

语文不是单打独斗,是可以“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变成我们的资源,为我们所用。生活丰富多彩,学用结合,妆靓我们的作文,丰富我们的精神。

四、求新

求新是在求真守正的基础上求新,在符合语文学科特点上求新,在针对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对学生终身学习有帮助的地方求新。求新绝不是语文之外的“花样”,它要符合语文教学的本然。求新要基于文本的正确的解读,是教师独特的个性与教学主张相融合的“新”。

我在长汀一中上《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大江东去”而不是“长江东去”?我接着问学生:假如苏东坡被贬长汀,面对汀江石壁是不是可以说,这里就是赤壁?学生回答说:可以认为汀江石壁就是赤壁,因为黄冈的赤壁也不是古战场的赤壁。那么苏东坡是用“大江东去”好,还是用“汀江东去”好?当然是用“大江东去”好。为什么?“大字”有气势。为什么是大江,不能是长江,也不能是汀江呢?因为“大”要和“我”的“小”作对比,大要衬托“我”的“小”,这是循序进行的,即大江里的一朵“小”的浪花竟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是一时半会儿,也不是普通的人,是风流人物,小小的一朵浪花轻轻地一淘千古风流人物就“尽”都没了,更别说三国的“一时豪杰”了,更别说吴围的周瑜了。周瑜是什么人物?战场得意,情场得意,东坡还故意给他来了个错位——“小乔初嫁了”,莫名其妙,违反常识,为什么?东坡说周瑜样样得意,其实是借周瑜说东坡自己了,他是差一点掉脑袋的。这样,“我”的那个“小”就出来了。

在宇宙大时空里人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应该悲伤,抑或像李白那样纵酒消愁。东坡毕竟是东坡,他有儒释道融和的素养。他说,不!要融于自然。如何融于自然呢?一杯酒,“酹江月”,“酹”字极好,人和自然融和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就用“酹”联系起来了。回头看,文章首尾融和。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豪放来概括这首词。豪放之说由-个典故而起,典故中幕士的:“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这表面看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的词风,实则暗含对苏词背离传统词风的揶揄。

由此可见,教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五、求实

一切都要落在实处,不能虚,也不能泛。有些教师教文言文,整个地翻译下来课就上完了。一次校长培训班到某名校听课。一个教历史的校长学员就问:“应老师,你们语文老师上文言文都是这么上的?我是历史老师,我也有这样的功底,我也可以上了,我不用教案,直接可以翻译下来。”我听了以后,感觉很悲哀,为语文悲哀。语文教师讲课文主题时,政治教师也说他可以上这样的课。政治教师可以替代我们,历史教师可以替代我们,这就说明我们在语文的专业性上落空了。所谓实,包括以下三层意思:一是学生不必用那么多时间做语文作业,很多作业其实都是无效的重复,要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习得知识,让他们腾出时间多读书;二是小学生的人生因语文而可持续发展,因语文而美好;三是学生的生命因语文课的滋润濡养而寓足。我在给高一学生教授《论语》与《孟子》时,就是为了让学生的人生更美好。这是上述第二层意思。给高二的学生讲点《庄子》《老子》,讲一点《圣经》故事、《圣经》箴言,让学生在不如意的时候,有一个精神寄托,就不会像赵谦翔老师所说的某学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了。这是上述第三层意思。高三的时候,当然就要备课考试,讲点《史记》,讲点《古文观止》,因为文言文是高考的拉分题,这是上述第一层意思。对此,方智范老师这样评价:“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既能学好古文,又能写好作文;既能学习作文,又能学习做人;既能应对高考,又能提高素养;关键还在于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举个例子。《诗经两首》是初中最后一篇课文。《关雎》是“求”而得之的“可以正夫妇风天下”的诗歌。但是很多事因为种种原因十之六七可能“求”而不得。怎么办?《蒹葭》告诉我们答案。“送教下乡”到尤溪七中时,我教的就是这篇课文。《蒹葭》的主人公一直都在“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而追寻的目标永远都是“宛在水中央”,一会儿“宛在水中坻”,—会儿又“宛在水中沚”,永远都在距离一点点儿的前方,却永远追寻不到。追求不得仍不懈追求,这是学生走向社会面对人生需要的另一种准备。课文编辑用心良苦,“从”字的“文心”在此。

这是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在具体的文本中,是能力导向、课堂有效教学的“实”

六、求美

语文是最美的,美在文本,美在体式,美在整个语文,美在语文之“和”。2002年课改之初,在龙岩市新罗区曹溪中学上《天净沙 秋思》时,我用了一个小黑板,上面写了一首“天净沙”:“忧愁苦闷迷茫/悲伤烦劳彷徨/痛苦疲劳沮丧/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问学生,是这首“曲”好,还是课文《天净沙 秋思》好?学生说课文好,小黑板上的“天净沙”是形容词的堆叠,他们只需翻翻词典就能写的,而课文《天净沙秋思》是用形象说话,这样初一学生对“枯藤老树昏鸦”这种古典诗词魅力独特的美——意象就自然而然地有了体验。

14.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总结 篇十四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这一学期已接近尾声,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触颇多,我越来越感觉到书上仅有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那一双双饥渴的眼睛,满足不了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回首过去的日子,一幕幕都仿佛是在眼前。反思一学期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现做总结如下:

1、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 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采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联系生活,创设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和场景,是激发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在识字量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开发孩子的潜在能力效果可以大大增加。比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我采用了生活导入课堂的方法,在复习了生字以后,用真诚的语言询问:“小朋友你到华杰双语学校多久了?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送你来的吗?”孩子们回忆,自由发表意见。然后加深难度:“当中秋节到来时你思念你的爸爸妈妈吗?你都想了他们什么?”引导孩子们表演,说话。最后,引入课文内容:“书上也有一位少年,他远离家乡,在重阳节的那天他也思念家中的亲人,你去读一读好吗?”有了前面的练习,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成是王维的角色,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内容中去体验、感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学习的主人。

3、结合多元智能更好理解文本。智力作为一个整体,是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通常人们的认识活动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也是各种智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不能只用认识智力去衡量学生的能力,而要切切实实地去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使教育教学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语言传递为主,结合听说读写,这样做容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短时间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语言、数学智能的发展,但容易忽略其它几项智能,诸如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潜能资源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忽视。这个问题已经受到许多老师的高度重视,我尝试借鉴了了几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A、语文的课堂上,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语文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搭一搭、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在语文教学中,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较困难,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记忆,从中也加强了肢体运作智能、交际智能和语言智能。

B、几千年来,知识通过歌唱和吟诵的方式代代流传说明音乐可以帮助人们记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将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适时地穿插些音乐,不仅可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而且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C、爱因斯坦认为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以上只是我对多元智能的粗浅、片面的认识,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提高。总之,单一学科的培养,并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只有学科的综合,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化,才可能提高效率,完成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

4、新课程 “以人为本”,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的体系下,阅读教学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的朗读、感悟,不过分强调逐字逐句的讲解分析,而是在朗读、体验的基础上,把文本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比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我就觉得不必给三年级的孩子讲如何思念家乡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以前是怎么欢度佳节的”这个问题,引导孩子们去读书体会,逐步培养孩子读出神,读出味的能力,并能把自己的感情借助文本和自身的感受表达出来,阅读教学要把阅读课上成真正意义的“读书课”,但是要在多读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孩子们真正有所感悟、体会才行。

上一篇:中国十大农民书法家下一篇:元旦朗诵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