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2024-06-20

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精选8篇)

1.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篇一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协议书

甲方:

乙方:

双方就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xx科技学院“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一、合作总则

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甲方在乙方选定的会员单位挂牌建立“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根据高等教育有关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发展要求,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甲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习,乙方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项目和课题给予安排到协议单位,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矗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

2、确定基地名称和牌匾的制作,并负责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企业知名度。

3、选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好学生实习。

4、加强对实习人员管理,甲方指定带队老师,配合乙方做好实习管理工作。

5、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和项目合作研究。

6、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发生事故,由甲乙双方共同分析事故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

7、教育实习学生严格遵守乙方协议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

8、根据乙方要求,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供乙方挑眩

9、在职业培训等方面优先安排乙方协议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到甲方进修和听课。

10、对乙方协议单位业务水平比较高、带教工作认真负责或长期担任带教工作的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聘为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活动。

(二)乙方

1、按照相关要求,选定部分企事业单位与甲方共建“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2、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行业优势和影响,根据自身需要与甲方进行项目合作研究。

3、与甲方共同安排实习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尽量满足甲方的实习要求,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4、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配合甲方指导教师担任带教工作,并参加对学生的实习考核评议。

5、尽量为实习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条件,为实习人员参观学习提供方便。

6、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就业。

7、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为甲方提供相关课程实习或教学参观考察。

三、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 年,从 年 月 日起生效。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四、其它

1、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

2、未尽事宜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 乙方: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2.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篇二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教育部对改善高职院校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指出了十分明确的思路。事实上,就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的现有条件来看,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需要,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我校自2000年建校以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善实训、实习条件,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的紧密合作途径,就“如何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何充分发挥高职实训基地功能”和“如何使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运行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这三个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索,总结和形成了适合高职发展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体系和长效发展机制,在校企合作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1 筑巢引凤引企入校

2007年,我校课程体系全面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进行了校企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探索,学校利用场地资源优势,给予企业优惠的条件引进企业实体入校,即引进企业生产项目、设备、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机制和行业标准等进入基地。2007年上半年,根据专业设置特点,先后引进了适合数控技术专业的汽车零件生产企业吉林省亨达集团有限公司和长春佳诺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适合模具专业的模具生产企业长春市协众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引入加工中心等数控设备13台,价值500多万元,引进生产项目20多种,企业的生产项目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做到了学生不出学校的大门就能和企业零距离接触,形成前校后厂式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引企入校进行产品加工创设了真实的生产情境,实现师生顶岗,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创造了条件,全面引进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深化了专业建设内涵,实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校企合作的管理方式是,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承担学生部分顶岗实习任务,该企业既是学生实习的基地,又是教师技术开发的基地。教学实习计划安排以学校为主,实习过程中校企共同管理,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职教师共同进行实习指导,共同对学生完成考评。企业生产经营完全自主,学校除收取必要的费用(如:水电费)外,不向企业收取其它费用。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企业产能扩大的两大功能,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学校解决了的设备资金不足和部分兼职教师问题,通过一年多实践证明,达到了校企双赢的效果。

2 产教结合引产入教

在寻求校企合作过程中,校内实训基地把握双方利益的结合点。自2004年以来,学校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结合教学有选择的引进了企业的产品,先后引进了一汽的捷达、奥迪轿车零件、客车组件、农机配件等在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经学院精心设计和多方筹划,使实训基地由模拟生产环境、营造企业氛围到形成一个多项产品、多个岗位、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中型“企业”,建成了可同时容纳一千名学生实验、实训、实习和集教学、生产、培训、技服四位一体的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提供了可靠平台。

在引进产品的同时,实训基地的设备按企业生产功能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需要做机群布局调整。为了符合企业管理标准,全面引进“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企业质量标准,按照企业标准实施学生生产性实训,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策划实训车间和生产车间一体化的教学基地。在企业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订单任务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岗位任务素材和课程教学载体,将部分订单产品加工进行序化,纳入教学计划,例如“系列农机轴承载普通车工综合实训的50%教学内容;捷达车的分离臂、奥迪车的三档齿轮坯及航空照相机的长波组件纳入数控车削加工技术的学习情境;电路板测试头纳入了数控铣加工的学习情景。

在学生实训方面,引进了企业的真实产品和真实生产,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实现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使学生提早进入了“员工”的角色,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生“顶岗位、遵序列、定产量、保质控”全程直接参与企业产品订单生产,学生按参加实训实习时数和产品质量给予补贴,改原来的“视岗实习”为“顶岗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实习达95%。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理实一体化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教学内容,以项目和任务驱动构建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企业产品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员工意识,并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规范和职业纪律意识,使教育元素和企业元素深度融合。

在管理机制上,按照“市场运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理念,全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教学实训与生产过程结合,基地实行教学与生产并轨的管理模式,教师与技术人员融通,教师既是生产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责任与利益直接挂钩,通过评价产品的生产状况和教学质量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确定教师的奖金收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技能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即做到车间与教室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学徒一体;教学与生产一体;作业与作品一体。。

另外,在完成教学的同时,还能给学校创造一些利润,以减少学校在学生基本训练阶段的资金投入。几年来,先后为一汽轿车、一汽四环、长春轨道客车等50余家企业和农机行业进行零部件的加工、试制、技术革新近百万件,年产值近千万元,为一汽、西门子等10家公司解决了技术难题40余项,实现纯收入一百多万元,实现消费型实训向效益型实训转变。

3 校企联姻共同办学

2005年,我院与吉林省华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进行了股份制合作办学,汽车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华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汽车服务企业,吉林省一类一级企业,全国汽车行业优秀企业。代理德国大众、奥迪、宝马,日本丰田、马自达,韩国现代,一汽红旗等汽车品牌。其经营范围囊括了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备件、汽车装饰、汽车仓储与物流、汽车租赁以及二手车置换业务等和汽车相关的行业,具有较强的汽车销售和技术服务优势。合作以来,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华阳汽贸已为汽车学院提供了60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及价值300万元的教学设备;提供了7家品牌汽车4S店作为实习基地;企业中有18位技术及管理人员参与了学院的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学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学生可在各4S店的销售、维修等岗位实习。学院为华阳汽贸提供了7000m2的厂房,将宝兴行(宝马)汽车4S店建在校内,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另外,企业可以通过培训人才来发现优秀人才,进而招聘使用,免除了先培训后上岗的麻烦,减轻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负担。通过合作,学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使成立不到4年的汽车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建“学校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

4 校外实践亦工亦学

校外实习基地既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也是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在实施校外实习时,由于受企业的生产状况的影响,有时会使教学计划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发生冲突,针对这个问题,学校从培养学生的现实出发,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适当的企业雇主,让学生按所学专业参加企业的生产劳动,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的相应的生产实践培训场所和报酬签订合同,确定学生的劳动任务、职责、时间和报酬等,开展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顶班参加劳动。为了完成专业教学大纲的理论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利用学生的工余时间进行教学,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完成计划内的知识的传授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会根据具体情况把学生顶班参加劳动相关知识纳入教学中,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以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专家作为顾问或直接参与教学。在具体组织实施上,坚持突出以学校计划组织为基础,学生实习的工作岗位为教学的延伸点,其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为了保证实习教学的顺利实施,订立有针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包括了实习基地建立的原则、条件、要求,以及管理方案、经费投入、协议签订等内容。对于规模较大的校外实习基地,配备工作能力较强的专职教师进行管理,他们不仅要做好教学管理等工作,还要负责学生的后勤服务及对外联络工作。实习带队老师是身处一线的指挥员,对院校实习计划能否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切实抓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必须注意理顺校外实习基地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加强基地与合作方的联系,使合作顺利进行。

总之,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在寻求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寻找利用的结合点,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是改善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高校与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合作,使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摘要: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的紧密合作途径,就“如何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何充分发挥高职实训基地功能”和“如何使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运行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这三个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索,总结和形成了“筑巢引凤引企入校”、“产教结合引产入教”、“校企联姻共同办学”、“校外实践亦工亦学”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在寻求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寻找利用的结合点,高校与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合作,实现消费型实训向效益型实训转变,创建“学校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使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3.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研究 篇三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推行工学结合和突出实践教学已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加强校企合作正是突破口。本文通过研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提出采用松散型协作模式来建设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合作项目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重视,目前已存在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院校主导式: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采用了这种合作方式,在该方式中院校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以技术作为合作重点从而使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并建立产业园孵化科研成果[1];模式二,企业主导式:依托原大型企业建立高中职院校(如依托二汽建立的XX职业学院),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全程介入院校的理实教学,让学生走上社会后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打下坚实基础;模式三,互利共管式:校企双方根据互利共赢原则合作出资、共建基地、共同管理,在给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收益;模式四,集团联盟式:本地区院校与多家行业企业签订协议,办理挂牌仪式,但是到该基地实习的安排有较大的随意性;模式五,专业合作式:校企双方建立在专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本专业发展的相关技术共同研究和推广,并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与企业技术人员工共同推进研究的发展,如黄石通过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模式六,经济协作式:校企双方依据各自优势建立协作关系,从而满足校企双方的需求。这种合作关系较为松散,互相约束较低。通过对以上几种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模式一和模式二合作比较紧密,条件较为苛刻;模式三到模式六逐步变得松散。如何建立适合的模式,有必要做进一步探讨。

二、研究过程

(一)从教学实习入手,逐个探索各模式的可行之处

按校企合作实训分工(见表1),兼顾下列原则:

1.岗位对接原则:保证学生从事行业与所学专业一致,培训技能与就业岗位一致。

2.技术领先原则: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国内外领先技术,避免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岗位。

3.投资节俭原则:为满足减少企业投入的要求,校企拟定的合作形式应该在企业现有条件上安排学生的实习活动,特别是在硬件设备上合理节省投入。从学校角度,则将实习价值定位在让学生了解企业业务流程,理解体会工作中沟通的重要性和有效方式。

4.可持续发展原则: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要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可持续运作。

(二)几种模式的调查分析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续。通过对教学实习的研究可看出有效的校企合作首先要做到职业院校应依据企业人才需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即从企业中来,到教学中去。

1.院校主导式:该模式适用于科研能力强、知名度高的院校,普通的高中职院校科研开发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有限,无力采用这种方式。

2.企业主导式:了解企业的结构、现状、发展规律,分析企业的需求,找到企业亟需的人才缺口,让培养的人才成为企业的后备军。应该先由企业分析人员专业的构成,学校再针对不同需求安排合适其培养目标的学生前往实习。实习过程(即使是短期的),企业对待实习的学生也要像对待自己员工一样,即工作纪律一视同仁,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实习难题,而且也不会因为学生实习影响企业正常的业务开展。这种方式使企业增加了新鲜血液和劳动力这是这种模式的优点,但对学生和企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该模式也存在以下不足:(1)教学实习还不足以满足学生全面实践的要求,学生从事的业务工作只限企业提供的少数岗位,与岗位对接原则有一定冲突。(2)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如黄石几家较大的电子企业中,科威公司需求电子开发与市场开发人员;万达金卡需求服从管理、有保密意识、操作熟练的工人;东贝公司需求能上夜班、吃苦耐劳的工人;三环信息需求能掌握多个岗位的操作员。企业种种要求,不可能同时满足。

3.互利共管式:互利共管式实训基地的一般构成方式是校方提供厂房及水电等条件,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设备。该模式使学校节约了硬件投资,企业避免了基础建设,可迅速组建实训基地。但对省内几所院校互利共管式实训基地调研,结果表明:效果有待商榷,首先是校企双方目标不统一:企业投资想获得理想的收益,学校方更多关注学生从实训岗位中得到锻炼;频繁更换实训学生,培养好的学生离开,新的学生上岗,培养代价过大,企业无力承担,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企业收益不足;学生实践岗位过于单一,造成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教学计划与生产计划冲突等等,以至于多达八成的此类实训基地流产。显然,此种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4.集团联盟式:由多个院校、多个企业组成的松散组织,这种方式现在比较流行。从常州职教园区、咸宁职教园区取经可知:该方式可适应性强,实训方式灵活,能较好协调校企双方,教学计划可顺利实施。

5.专业合作式:校企双方在同专业领域开展松散型合作,在条件许可时可安排学生下企业实训基地实训。

6.經济协作式:校企双反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双方现有条件,开展一定规模的生产,双方各自管理己方资源。这种合作方式相互制约小,双方均利用现有资源,投入少,符合岗位对接、投资节俭和可持续原则。

三、研究成果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必需的,高中职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训教学(含理实一体教学),采用职教集团式、专业合作式和经济协作式等松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符合投资节俭原则、兼顾技术领先原则和岗位对接原则。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合作项目,逐步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深层次合作模式,以达到产、学、研合作的目标,过多强调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则极可能事如愿违。校企合作必须是明智的,即双方要明晰各自的责任和社会义务,两者最终的合作都不能在组织机构上重叠或是重组,否则这种太过深层次的合作势必加重校企的负担,反而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4.校企共管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办法. 篇四

(XX教〔201X〕13号)

为加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指企业、事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各级各类单位与学院共同建立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煅炼及从事科研活动的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合作、培训、文化等环节或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第二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第三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二章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第四条

校企合作关系紧密,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能满足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的要求,具备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

第五条

能承担学院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等部分实践教学任务,能接受学院有关专业一定数量的教师与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提供场地和实习实训指导人员,并能满足实习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卫生和酬金等方面的条件。

第六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分为校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二级院(系)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适合于两个院(系)以上(包括2个)相关专业开展工作的基地认定为校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仅适合于本二级院(系)相关专业开展工作的基地认定为二级院(系)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三章 学校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形式

第七条

学校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设各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在人才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技术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优先给予支持。

第八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向学校投资或捐资(捐物)参与办学,参与相关专业建设与指导,选派技术专家来校承担课程教学,单

位领导或技术管理人员来校举办学术讲座。

第九条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实习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计划,提前送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委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

第十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批量接受相关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接受相关专业教师挂职参与技术与生产管理,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基地,使实习实训教学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第十一条

开展订单培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根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用人需求量,学校在国家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征求毕业生本人意见后,优先推荐有关毕业生就业。

第十二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实验室与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资源共享,开展科研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科研优势,完成横向课题或共同申报省级纵向课题,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第四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任务

第十三条

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解决技术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十四条

对实习学生进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培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精神。

第十五条

实训的项目均应按相关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进行设计,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

第十六条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与学校制定共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计划。按照科学技术的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及学生工作岗位的定向,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第十七条

承担对“双师型”队伍的培训和开展科研合作等。

第五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十八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与管理实行校、二级院(系)两级管理。校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原则上由教务处协助教学院(系)建设与管理,二级院(系)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般由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与管理。

第十九条

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规划,对全校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按照示范性院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督促与协助各教学单位建立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组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的签订、挂牌等。

第二十条

合作发展处、招生就业处协助各教学单位联系和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单位,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配合各教学单位建立校外实

习实训基地,为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拓宽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渠道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

各教学单位具体负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应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列入本院(系)的发展规划。根据专业设置情况,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依据,考虑经费承受能力及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尽可能就地就近选定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院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二条

各教学单位必须配有分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负责人,并设立专门的秘书岗位(可兼职)。与合作单位联系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六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约与挂牌

第二十三条

经双方协商达成合作意向,就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合作形式与项目、合作时间等事项协商后,由教学院(系)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教务处审核同意后,与该单位签定合作协议挂牌,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四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由院长、分管院长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一式二份),由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执一份。协议原件由学院档案室存档,教务处、合作发展处、相关教学单位留存合作协议复印件。

第二十五条

协议书内容应包括:1.双方合作目的;2.基地建设

目标与受益范围;3.双方权利和义务;4.实习实训师生食宿、学习、交通、酬金等安排;5.协议合作年限;6.实习实训期间意外事故处理;7.实习专业项目及内容;8.其他。

第二十六条 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张挂“XXXXXX学院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牌匾,制作规格由学校与基地双方协商确定。

第七章 检查与评估

第二十七条

为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教务处将不定期地组织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检查。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基地条件、实习实训效果、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不定期的评估、考核,组织开展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并给予表彰。

第二十八条

各教学单位要建立具体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按照实习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

第二十九条

各教学单位要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建设、发展、实习实训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5.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篇五

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虽然虑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但部分企业与高校展开合作的积极性低,在共建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也较低,并且高校与企业展开的合作形式相对单一,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未种重视在企业中培训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在企业中学生获得的真正的实习机会单一,大多数学生获取的实习机会是最基层的,其在企业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效果不明显,高校与企业展开的人才培养模式效果不高,无法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6.德育基地共建协议书 篇六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认真贯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 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四九革命烈士革命纪念馆(甲方)和黄冈学校(乙方)共同协商,同意确立甲方提供的场所为乙方的德育教育基地并签订协议如下:

一、甲方同意乙方每年安排学生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时间、内容与组织形式由双方事前约定。

二、甲乙双方可定期召开会议,协商和改进工作。

三、本协议无特殊情况可逐年延续,如修订或重订须经双方同意后方可执行。

二、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上级主管部门一份。

甲方:

乙方: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德育基地活动计划

一、每学年两次到德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

二、时间、地点、活动内容

每年清明节前,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墓进行扫墓活动;每学年,组织全校学生到 敬老院进行有关教育。

三、组织安排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安排,教导处、少先队负责落实并组织具体实施。

基地负责人应在活动前与基地领导取得联系,与基地领导协商后,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或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实践体验教育。

基地定期活动的情况应预先制定好活动的方案,并及时做好记载,有不尽人意之处进行调整和改进。

德育基地活动要有专人负责,活动班级班主任随队做好安全工作,基地活动前应对学生做好教育工作,要求他们保持良好形象,注意文明礼貌,不怕苦不怕累,体现我校良好的学风、校风。德育基地活动时要有秩序服从安排,不得拥挤,不得大声喧哗。爱护基地的各种物品,不得损坏物品。

在活动后要求学生写好活动感受和体验,基地的负责人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7.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实习基地的研究 篇七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文件指出,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办学条件, 彰显办学特色,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从教育部对改善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的条件思路看,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最有效的途径。

1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内涵及功能定位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使得学校和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是一种深度的校企合作。投资主体是政府、企业和高校, 运行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 企业化管理, 建设理念为“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 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化”, 实现“教学做”一体, 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科研、生产”四体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

1.1 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的内涵

“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是指接工厂化、车间式布局校内实训基地, 营造真实或仿真的生产环境;引进企业资金、设备, 以实训中心主任为部门经理, 建立规章制度, 实行岗位责任制, 引入现代企业的理念与价值观。在承担生产任务或参与对外技术服务同时安排教学和实训任务, 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和实训项目, 将学校的教学实训项目与企业的生产任务和产品融为一体, 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与职业文化引入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与文化建设中。

1.2 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化的内涵

“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化”是指选择生产产品和生产过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贴近、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设备有一定先进性的企业作为紧密合作基地, 将企业生产产品、项目、案例引入课程, 在企业开辟教学场地, 使学生在真实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并将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接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等项目, 按人才培养要素引入企业, 将企业文化要求引入素质教育体系, 实现优势互补, 文化融通。

1.3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

作为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追求的方向是“创业有本领, 就业有技能, 继续学习有机会, 终身发展有基础”。因此, 对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具有的功能定位为: (1) 教学实践的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应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想场所, 创造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条件, 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主要载体。 (2) 生产的功能。生产化实训基地具有真实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 引入企业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按生产过程、产品要求及企业运作方式和企业文化。并能让学生通过实训生产出合格产品, 从而使教学过程具有生产性, 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未来所从事岗位的性质和职责, 树立质量意识。 (3) 培训的功能:目前国家劳动部门一般都在高职院校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因此,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具有职业资格技能实训能力, 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功能, 为本院及区域内学生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为中职师资培训, 为企业新员工培训、转岗培训和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 并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院专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对外技术服务提供多方位服务, 包括培训技术人员和直接完成科研及服务项目, 使得实训基地即是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 也是对外服务的基地。学校能及时将科技方面的成果及学校办学的有关信息与社会沟通, 有利于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实训基地应建立对外技术服务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充分利用资源, 开展有效地对外技术服务工作, 这既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也能为学校赢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2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

2.1 学院主导模式

学院主导模式是强调以学院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投资主体是学院, 学院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办学资源, 足够规模的实训场地和先进的教学设施, 独立筹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主动与企业联姻, 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和技术人员, 组织学生开展生产和实训, 并利用现有设备, 承接企业产品原料加工业务。学生在实训老师指导下, 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 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学院还可以利用科研和技术优势, 组织专人教师带领学生面向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创新, 并将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 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院主导模式的类型主要有筑巢引凤型, 来料加工型, 创业孵化型, 技术推广型等几种。其主要优点是学院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便利性, 但也存在责权不明晰、管理成本较高、市场反应慢等缺点。

2.2 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是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在实训基地中, 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 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有远见的企业家为支持学校办学、推广和宣传企业生产的产品, 无偿或半赠送该企业生产或经销的仪器、设备等, 在学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 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 学生在校期间是企业的准员工, 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 实现零距离上岗。

企业主导模式的类型主要有订单培养型、企业赞助型等。优点是有利于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和更新, 实训基地生产功能凸显, 有利于提升实训基地水平;缺点是在教学安排上难以兼顾学校的需求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学生实习安排上主动性、灵活性较小。

2.3 校企共建模式

校企共建模式是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种模式。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由学校管理, 提供场地和一定的资金,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实训指导老师, 以企业运作为基础, 基地承担着为企业生产、加工产品的功能。生产与实训同步进行。学校通过共同出资建设和经营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这种合作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参与, 学习过程真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接近实际, 更有成效。校企共建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共同经营型、优势互补型、任务驱动型等。优点是责权更明晰, 投入有保障, 有利于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缺点是不确定因素较多, 可能会造成双方合作中断或不稳定。

3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3.1 教学管理机制

为保障实训基地的顺利运行, 校企双方通过充分协商, 确定各自的责权, 签订合同协议, 根据合同具体条款开展深层次合作。实施企业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管理, 制订企业运行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目标, 确立教学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目标等, 引入企业6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管理理念, 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实训基地的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建立健全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以保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行。

3.2 教学监督机制

根据生产性实训基地特点与实训教学规律, 引入ISO9000管理体系, 强化实训基地的全过程监控, 根据ISO9000系列标准, 一切影响到实训教学质量的因素, 全部处于受控状态, 坚持多元综合评价模式, 实行教学实训和生产实训的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产品评价和职业素养评价。

3.3 财务管理机制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投入较大, 仪器设备应采取招投标方式集中采购, 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统一管理。对生产性实训发生的费用按照统一规划, 单独核算, 全程跟踪, 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建立专用账户, 严格执行生产性实训经费预算, 对固定资产购买实行全过程管理以确保完成实训任务。

4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施效果

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 实现了六个融合:生产与实训融合—实训基地既是企业生产车间又是学生实训场所,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生产流程进行操作, 按6S标准进行管理;建设与利益融合—校企双方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 共同出资建设、管理实训基地, 利益共享, 达到双赢的目的;专职与兼职融合—专业教师兼职企业技术人员, 企业技术人员兼职实训教师;管理与考核融合—校企合作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并将制度执行情况融入学生考核要求;产品与作品融合—学生在实训中完成的既是学生的作品, 又是企业的产品;校内与校外融合—校内实训基地可为合作企业承接来料加工业务, 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职业环境, 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摘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和功能定位, 介绍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三种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 通过建设, 能有效地实现六个融合。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模式,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毛颖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多元投资与创新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8 (1) :40-43.

[2]丁金昌, 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2) :57-58.

[3]隋明山.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4) :42-44.

8.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篇八

关键词:引企入校;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27-02

一、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

“引企入校”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项目、技术和师资支持,是一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学生可以在全真项目实践基地学习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生存的真本领,实现教学与企业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着眼于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提出

校企合作的内容多样,它可以包括学校与行业、企业在实习实训、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招生与就业、师资交流与培训、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技术开发与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合作的模式也有“学年分段”“订单培养”“冠名班”“组建产学研联合体”“职教集团”“引企入校”等,我校在探索深度合作模式中,着力探索“引企入校”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为解决物流专业校内实训的难题提供了思路,是中职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

三、引企入校,共建校园超市实训基地的实践

2011年9月,我校与开平市本地优秀企业“开平市千惠连锁超市有限公司” 签订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合同,利用企业优质的设备和资源,学校提供场地,在校内共建了“千惠连锁超市实训基地”。

(一)合作单位介绍

在开平市只要提起超市,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千惠连锁超市。以“走进老百姓家门口”为宗旨的千惠连锁超市的第一家门店于1998年开业,扎根开平17年,积累了丰富的超市运作经验,经营业务不断发展,20多家门店遍布全市各镇,每个分店以其舒适的购物环境,超低的价格,细致周到的服务,以诚信务实、便利实惠、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伴随开平市民一起发展成长,是开平居民生活中的好帮手、好邻居,“千惠超市系您身边的超市” 这一口号已深入民心。超市打造了独有的商品、价格、环境、服务四大核心竞争力,不仅让消费者买着省钱,还确保消费者用着省心,培育了稳固、忠诚的消费群体,它对引领开平消费新风尚,促进消费品零售市场快速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二)实训目标

1.理论联系实践,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务中,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经济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2.实践中职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积极走入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实际能力。

3.服务教学,作为物流专业实训基地的项目建设,突出学生实践锻炼为主体,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同时兼顾企业经济效益。

(三)实训过程

1.学期初邀请千惠超市高层领导为学生做简单的岗前培训,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千惠超市的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并现场为学生答疑解惑。

2.实训周期为4周,实训时间为早班7:30—14:00,中班14:00—21:30。学生会在收银、理货、信息处理等不同岗位,在不同的班次进行轮岗实训,真正体会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全程体验与学习商业经营的基本技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物流教研组还会与超市合作,为学生开发了一些理论课程和其它的文体活动。

3.上课时间店面不开放,由店长和教师对学生进行超市运营过程的培训,下课经营期间由学生上岗实践操作。学生主要学习如何进行进货、验货、收货、盘点、补货、上架、理货等环节的作业,掌握超市货物的流通环节以及相关物流技术在超市中的应用。

4.对于每批次学生实行双重考核,店长根据学生的在岗表现及对新任务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给予考核评价,指导老师主要对学生考勤及理论应用能力给予考核评价。以综合成绩作为依据,选出一名最优秀的学生做为下一批次学生培训的店长助理,协助店长培训下一批次学生。

5.每一批次实训结束,要求学生上交一份实训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训报告,收集每一批次学生的意见,如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反馈给千惠超市,共同研究,不断改进实训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四)实训管理机制

1.构建三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

“千惠超市实训基地”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管理、以学生操作为主的三级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了如下的管理机构:

实训期间,学生的管理由超市门店负责人和学校委派老师共同负责。学生上岗前,指导教师会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和责任意识教育,学生进入实训场地后,超市门店负责人须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2.引入企业的管理制度

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上,引入了该企业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工作岗位与职责以及奖罚措施。在考核时,引进总部的考核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一是考核差错率,二是考核工作态度。考核结果与实训补贴挂钩。

(五)优势分析

1.学生通过在这种企业全真的运作环境下锻炼,使他们不仅能够“做中学”,更能够让学生“做中思”。

2.企业全真的经营运作环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与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去发现未知的领域,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通过深化基地的内涵建设,按照基地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4.学生在整个经营运作的过程中是主体,当他们在实际运营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要求学生能够尽量自行解决,所以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营销能力、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前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5.学生可通过岗位实训获得适当补贴,不但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与自身优势,也使学生更具就业竞争力,在真正上岗后可以更快适应岗位需求 。

6.实现了校企双赢,学生不仅职业技能得到很大提高,为他们毕业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四、引企入校的思考与展望

(一)要创新适应全真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形式的生产性实训,教学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为此,要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倡导项目式、工作过程导向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生产性实训的要求。加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集成传统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学习过程跟踪反馈等各种考核评价方式,始终将毕业生顶岗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为市场输送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二)要建立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为此,企业与学校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学生实习实训行为。同时,要强化道德约束,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使其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按照企业的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通过规范约束,让企业放心参与校企合作。

(三)要加强校企合作政策保障

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要在具体的发展措施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任务和企业的责任。鼓励和推动企业和企业家担当起这种社会责任。使校企合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证明,校企合作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政府在建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支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政策。并由校企合作职能部门经常检查、监督政策执行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各项政策,使校企合作得到政策保障和支持。

(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校内企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专业教师深入一线,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大部分仅适应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职业教学模式,较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与专业素质,不大适应生产性的教学改革。因此,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一方面要从企业引进高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安排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

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是产研深层合作的一个方向,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平台,也是校企双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盛华.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运作机制探索[J].潮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曾育林.校园模拟超市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商业论坛,2012(12).

[3]蒋海娟,全细珍,阳玉玲.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

上一篇: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下一篇:六年级家长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