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欣赏每一个学生

2024-08-28

关注并欣赏每一个学生(精选13篇)

1.关注并欣赏每一个学生 篇一

欣赏每一个学生论文

摘 要:心理学家表明:“情感是最好的学习催化剂”。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充满信任,他们才会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关键词:爱心;信任;学习;欣赏

一、背景分析:

人们曾信奉这样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但面对那些活泼好动、耐力和恒心还很缺乏的小学生,我却认为:成功是成功之母!从那些小心发言被老师否定后悻悻而坐和侃侃而谈被肯定后“得意”的笑脸感和心理的需要,成功会使儿童信心倍增,学习劲头十足!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成就感,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取内在学习动力的正方向激发呢?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花絮。

在人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七册“角的度量”这课教学中,我是通过不同的测量方式让学生在量数学书的角活动中体验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在学生之间交流达成共识,为了方便应该使用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实物感知,认识度,并通过学生自主地测量活动,逐渐建立度的概念。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设计了一系列操作性、开放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数学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地发现探究,来构建知识。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一个小发现或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与我这个“孩子王”进行朋友般地沟通、交流。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37、38页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3、学生可以用画图工具来“角”。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顶点、边。

难点:总结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五、教具准备

量角器,课件,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说什么叫角?

2、课件出示:

提问:下面三个角中,哪个角最小?哪个角最大?为什么?

师:你们知道用什么来量角的大小吗?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猜测中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师: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短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也有工具,那就是量角器也叫半圆仪。

板书:工具 量角器

(2)观察它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对量角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激活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3)课件演示量角器各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更深一步。)

(4)学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两条0刻度线、内刻度、外刻度。

2、角的计量单位

①师:计量线段的长短要用厘米、分米等作单位,计量角的大小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 “度” 符号“°”

板书 计量单位 “度” 符号“°”

②课件演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③找一找:在量角器上找一找 内刻度:45° 60° 120°

外刻度:30° 15° 180°

④质疑:为什么设内刻度、外刻度?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度”的形成及角的计量单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头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3、学习角的度量

师:认识了量角器,知道了它的计量单位是度,你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①小组尝试量角

量出第37页下面的∠1

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请学生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课件演示量角方法

归纳方法:点点重合 线边重合 读准度数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演示量角的过程,教师提炼出量角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量角的方法的掌握。〕

③学生独立量∠2

学生汇报:请学生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④判断(手势判断)见课件

4、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

①谁大谁小?学生猜测

②学生动手量一量第38页的角,得出结论:一样大

③想一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吗?

板书: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④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⑤量一量第38页例1下面的三个图形。

⑥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板书: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

1、猜一猜(课件)

2、课件量出导入中∠2、∠3的大小。

3、思考(课件演示)

(1)在各种度数的放大镜下看角,角的大小会改变吗?

(2)给你一个角的度数,你会画出这个角吗?

师: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画有度数的角。

(四)课堂总结

谈谈这一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巧设练习,让学生通过判断、猜一猜、量一量、思考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设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量角的工具 量角的计量单位 量角的方法

量角器(半圆仪) “度”符号“°” 点点重合

线边重合

读准度数

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七、教学反思

心理学家表明:“情感是最好的学习催化剂”。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充满信任,他们才会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关注并欣赏每一个学生 篇二

一、尊重学生人格,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学生也不例外,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民主平等。只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了平等、尊重、关爱和支持, 才能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打开思路, 勇于思考;敞开心灵, 敢于发表意见, 真正成为主动、自信的参与者。一句问候, 几许关怀;一个理解, 几分宽容, 给学生以无形的力量, 从而使学生增强了对学习困难挑战的勇气。我班一些被课任老师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学生, 在我的个别关注下, 语文成绩却始终在及格以上。

二、尊重学生选择, 关注学生发展动机

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 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就是从发展他们的特长入手。具体做法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小组活动。如:根据学生学习动机可分为:科技小组、军事小组、企业小组、官员小组、体育小组等等。有共同理想的学生容易相互信任, 吐露真情, 并相互鼓励, 相互促进, 使学生长期处在一个和谐的学习气氛中,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另外, 对于动机不明确, 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 要多创造机会与其聊天, 联合家长力量, 慢慢引导, 打开“心结”, 使他们尽快从自卑中走出来。

三、尊重学生情感, 关注学生认知态度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兴高采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让他积极向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信心, 让他永不言败。我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 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机会。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艺术美, 从而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心施教, 以情激情。真正让学生找到尊重感和满足感, 同时能发现学生的消极情感, 以创设恰当的情境再去耐心引导。

四、尊重学生需要, 关注学习方法和习惯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性特征, 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 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 关注每一个 (或每一类) 学生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 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教学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会教学内容的机会。比如:同样是背诵, 有的同学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背, 有的同学喜欢大声的背诵, 那么我就让前者在自习课上去背, 后者在诵读时间去背。同样学习《晏子使楚》, 有的同学看到了晏子的机智善变, 有的同学看到了楚王的自作聪明;还有的同学看到人才对国家强盛的重要性……我就肯定各自认识的合理性, 使人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尊重人的发展规律, 关注一切育人细节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才会有成效, 而这个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它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 甚至反复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低起点, 小步走, 从“小”做起, 从“细节”做起。学生也是人, 同样有人性的自然属性和个性的差异,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 它贯穿于整个学生的发展过程,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应包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学困生的一点进步要比优秀生的很大进步付出的更多, 更值得表扬;一次刨根究底的追问尽管令教师有些尴尬, 但却闪现着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备课时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学困生学会, 讲课时问的最多的是“你还有哪些不会?”复习巩固时每个同学都要说:什么知识我已学会。只要坚信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 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找寻出这种需要, 就一定会点燃学生的求知之火。

3.欣赏每一个学生 篇三

关键词:爱心;信任;学习;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06-02

一、背景分析:

人们曾信奉这样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但面对那些活泼好动、耐力和恒心还很缺乏的小学生,我却认为:成功是成功之母!从那些小心发言被老师否定后悻悻而坐和侃侃而谈被肯定后“得意”的笑脸感和心理的需要,成功会使儿童信心倍增,学习劲头十足!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成就感,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取内在学习动力的正方向激发呢?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花絮。

在人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七册“角的度量”这课教学中,我是通过不同的测量方式让学生在量数学书的角活动中体验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在学生之间交流达成共识,为了方便应该使用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实物感知,认识度,并通过学生自主地测量活动,逐渐建立度的概念。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设计了一系列操作性、开放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数学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地发现探究,来构建知识。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一个小发现或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与我这个“孩子王”进行朋友般地沟通、交流。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37、38页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3、学生可以用画图工具来“角”。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顶点、边。

难点:总结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五、教具准备

量角器,课件,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说什么叫角?

2、课件出示:

∠1 ∠2 ∠3

提问:下面三个角中,哪个角最小?哪个角最大?为什么?

师:你们知道用什么来量角的大小吗?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猜测中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师: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短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也有工具,那就是量角器也叫半圆仪。

板书:工具 量角器

(2)观察它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对量角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激活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3)课件演示量角器各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更深一步。)

(4)学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两条0刻度线、内刻度、外刻度。

2、角的计量单位

①师:计量线段的长短要用厘米、分米等作单位,计量角的大小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 “度” 符号“°”

板书 计量单位 “度” 符号“°”

②课件演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③找一找:在量角器上找一找 内刻度:45° 60° 120°

外刻度:30° 15° 180°

④质疑:为什么设内刻度、外刻度?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度”的形成及角的计量单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头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3、学习角的度量

师:认识了量角器,知道了它的计量单位是度,你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①小组尝试量角

量出第37页下面的∠1

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请学生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课件演示量角方法

归纳方法:点点重合 线边重合 读准度数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演示量角的过程,教师提炼出量角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量角的方法的掌握。〕

③学生独立量∠2

学生汇报:请学生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④判断(手势判断)见课件

4、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

∠1 ∠2

①谁大谁小?学生猜测

②学生动手量一量第38页的角,得出结论:一样大

③想一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吗?

板书: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④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⑤量一量第38页例1下面的三个图形。

⑥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板书: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

1、猜一猜(课件)

2、课件量出导入中∠2、∠3的大小。

3、思考(课件演示)

(1)在各种度数的放大镜下看角,角的大小会改变吗?

(2)给你一个角的度数,你会画出这个角吗?

师: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画有度数的角。

(四)课堂总结

谈谈这一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巧设练习,让学生通过判断、猜一猜、量一量、思考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设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量角的工具 量角的计量单位 量角的方法

量角器(半圆仪) “度”符号“°” 点点重合

线边重合

读准度数

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七、教学反思

4.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师德体会 篇四

9月,开学月,朋友圈里晒的最多的就是朋友们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活动照片或者是作为家长的她们的感受。我是一个一岁多孩子的母亲,也将会成为一名家长,看着朋友们的感受,我深刻反思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因为他是一个家庭的全部。

这个朋友在空间中的更新深深触动了我:

今天中午,女儿幼儿园的老师在群里发了孩子们上午体能课户外活动的照片和视频,我好兴奋,在那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里使劲的找,可就是没发现女儿的影子。当时我就纳闷了,难道女儿今天没有上幼儿园,于是我打电话给婆婆,婆婆告诉我,今天是她亲自送上车的!于是,我又把照片和视频看了一遍,还是没有看到我的女儿。

难道,我的女儿她还是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我边联系她老师问一下情况,边自己再将照片认真看一遍,终于,我在一张照片的角落里,也就是他们教室门口的位置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落寞的影子,那一刻,我的心突然揪起来,甚至有种隐隐的疼,她就在那个角落里,怯生生的站着,也在做着和同学一样的动作,可她和那个教室只是孩子们的背景……我不明白,她为什么宁愿选择在那一个角落,也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上次和老师交流时,老师就说她上课时不愿意和小朋友们做到一起去,没想到过了个把星期,她还是如此!过了一会,老师发来一段乖乖在学校午睡的视频,她就是那样和小朋友一起睡在小床上,,眼睛闭着,可显然还没睡着,她的小手分明还在动着。那一刻,我竟有种想哭的.冲动!这就是我的孩子,虽然,在班上,她是最普通,甚至可能是有点难对付的一个孩子,是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但在父母的眼中,她就是全部。

在老师眼中,是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但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全部。忍不住,我开始反思自己,从教八年来,曾经在很多场合,这样不经意间,忽视了孩子或家长的感受,有的我曾意识到,而有的,我却一直错过了!如果我没有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或许我真的无法亲身感受到作为家长最真切的希望!

5.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篇五

——联建小学2013年德育重点项目工作总结

联建小学以“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师生共同享受成长快乐。”的教育愿景,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切入口和增长点,将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品牌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以“新活动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为突破口,以构筑“快乐活动日”,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为抓手,着力营造民主、温馨和谐的课程领导力和课程执行力的教育境界,促进师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学 生学习生活品质的提升。

2013年学校在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和区教育局提出的重点工作及其要求的同时,总结、规划学校新一轮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以“适合教育”为导向,在“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有意义” 的工作目标引领下,构建以“实践-体验-感悟-内化-践行”的养成教育模式。

我们主要实施项目:结合实施国家课程,区域性的德育课程校本化要求,加强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心理健康、生命教育。下面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推进工作作一汇报总结。

重点项目: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词:创设安全、健康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目标:

*制定新一轮的“联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计划; *修改制定分年级教学目标与内容要求;

*在全国生命教育示范校基础上,成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星级校”。目标完成情况:

*制定完成新一轮的“联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计划; *修改制定完成分年级教学目标与内容要求; *完成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的申报验收工作。

二、实施依据:

切实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教育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的要求,认真落实《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认真参照《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指标》;深入推进《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的实施。

1、基础分析:

学校是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2006年学校评为上海市生命教育试点校,2011年学校评为全国生命教育实验校,授予“生命致慧”奖,2012年学校评为全国生命教育示范校。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市区心理专家、教研员的带领下,开展多元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并自然渗透到师资队伍建设、少先队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学校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积极选送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岗位培训,确保心理教师持证上岗。(目前学校已有两位教师取得国家中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2、实施目标:

学校按照“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工作组织和制度,使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常态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扎扎实实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具体实施推进:

1、目标规划明确,形成发展框架

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发展路线方针以及施行策略,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有序发展。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的发展,我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开展学(学期)工作计划研讨与制定会议,由学校领导小组、外聘专家以及心理辅导教师(包括班主任)共同研究制定新学年(学期)的工作计划并确定相关实施方案 附:

联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框架

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凸显心理教育特色 提升小学生学习生活品质 心理教育的界定:心理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其核心是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内容包括:提高心理机能,发挥心理潜能,防治心理疾病。

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包括求上心态、自主意识和健全人格。

语文:绘本教育与心理发展

课堂教学 数学:数形结合与创新思维 提高心理机能 心理教育-----核心课题 英语:课堂环境与成功心理 发挥心理潜能(成功心理培育)

基础课程

心理健康

心灵驿站(心理社团活动)防治心理疾病

医教结合项目

学习问题学生的心理干预

学生校园生活活动手册

(“嘻哈”课间游戏口袋书)

2、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建设完善

学校在秉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发展创新,建立了全新结构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机构和相应的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书记为副组长,由德育室、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及参加心理健康培训班的老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组成员之外,下辖课题组成员、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也形成管理网络,负责提供理论依据,做好测试分析、实验研究、资料汇集等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细致更科学的支持与依托。1)管理制度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也从独立项目不断发展渗透融合于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相应地形成了一系列的完整运作制度与保障制度,根据工作开展的趋向性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心理室(资源教室)管理制度及校心理健康教育常规管理制度,现有《心灵驿站(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心灵驿站(心理辅导室)工作职责》、《心灵驿站(心理辅导室)辅导教师职责及条例》、《资源教室的设置、功能和运作》、《心语信箱管理制度》、《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同创共建协议(样本)》等。2)干预制度

按照“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过程管理,完善预防机制,注重工作实效”的原则,制订联建小学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方案,建立以郑恩校长为组长和区相关部门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联建小学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领导联建小学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小组开展各项工作,普陀区教育局

如下图:

学生家庭

3)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自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学生心理咨询就一直是我们日常开展的常规性制度性工作项目之一。主要针对的是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不良心境)的调适,咨询辅导涉及的内容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庭成员间的沟通问题、学业压力、问题行为等几大类,在咨询辅导过程中,我们都针对问题及疏导过程做了记录整理,并装订保存,以便形成学生心理档案的跟踪性资料,并为日后的进一步咨询辅导提供准确的参照。除了将这项常规工作扎实开展的同时,我校全面升级“心语信箱”,除了将学生咨询信件的处理做了更细致的流程处理之外,还特别在“心灵驿站”入口放置了一棵“心情树”,作为学生咨询反馈的一种特别途径。“树”上“树叶”都是写有学生咨询后一段时间调适后的情况的简短说明,以此来促进正能量的累积与释放。

3、实践活动有序,特色项目鲜明 1)特色宣传月活动

几年来我校一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每次的心理健康活动主题都是根据区教研室的通知与建议性指导,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而确立的,具有很明确的现实意义及很强的可操作性。在2013年开展的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根据区教研室下发的活动通知,我校将心理健康活动月与校品牌特色项目“故事家族”相结合,除了心理活动月的常规项目之外,在心理健康与故事的有机结合后,悦读书海,绘“画”于心——这样别具联建小学传统与特色的心理活动月主题就应运而生了。事实证明,这样的心理活动月是受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热烈欢迎与积极投入的,而后在选送参与评比之后我校也获得了心理活动月区级一等奖的荣誉,这也说明了这次的创新是成功的,是充满生命力的,更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2)学生心理辅导

在心理室建设伊始我们就尝试开展了心理个别辅导工作(详见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而后又添加了团体辅导(详见团体活动辅导记录),到后来的心理室与资源教室相结合,形成了功能全面升级的“心灵驿站”至今,形成了一系列常规工作体系。如每周一中午针对一二年级“边缘化”倾向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训练,每周三针对三~五年级学生进行的个别心理辅导及团体心理活动辅导,每周五的心理社团等(心理社团由兼职心理老师担任辅导工作,社团成员分别是三~五年级各班分别选出的一名学生,这些学生的另一个身份即是班级的心理同伴辅导员。)这些学生在心理室中接受比较系统的心理辅导体验与训练,并通过多媒体等途径来学习主要是不良情绪及行为的调适方法,然后在自己所在的班级中进行宣传与推广。而每次活动都由辅导老师进行过程的重点记录与整理,作为后续活动开展的参考资料及其他方向的研究资料进行备案。

4、教育成效凸显,课题实践跟进 1)宣传活动&师生反响

心理健康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中,除了比较集中的心理健康宣传月之外,学校在每个学期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与需求科学规划了重点学习项目并聘请专家(教育系统或医疗系统)为班主任乃至全体教职人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此外,我们也注重将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有机融合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如在红领巾广播台开设两周一次的心理广播,设立“心语信箱”,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小报的设计与制作。此外,在校园网中专门开辟有心理辅导相关的专栏,分时期上传相关主题的文章与活动通知等。

通过以上的多元化途径的有效宣传,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都明确了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与举措,真正做到了参与其中,感受其中,收获其中。2)课题研究

学校于2011年申报市区级课题“学科学习中学生成功心理培育的实践与研究”批准立项,2012年学校被确认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测评与改进视角的课堂心理环境研究”项目学校。通过课题实施,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测评与心理保障分析系统》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2013年12月12日下午,学校举行了课题中期论证会,特邀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副会长冯永熙老师、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秘书长蒋薇美老师、华师大科教仪器厂蔡可老师、《普陀教育》责任编辑王艳峰老师、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陈音老师以及区教育学院德育室时丽娟老师出席会议。专家们听取课题组老师汇报工作,对课题开展到中期的研究活动进行论证,并与课题组教师一同研讨。

整个中期论证会内容充实,采取了校长报告、子课题组推进报告和教师案例分享三结合的方式向与会人员展示了我校开题至中期这段时间以来所开展的工作;中期论证会讲求真实,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专家论证和评议,不避讳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会的专家和领导们你一言,我一语,在浓重的研讨氛围中引导课题组成员发现在课题研究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指导课题组成员聚焦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为我校课题组成员后期扎扎实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本次中期论证会后,课题组成员将再一次静下心来,回顾和分析前段时间的研究工作,展望和思考下一步具体开展研究的计划,为最终顺利结题做好准备。

5、建设服务共同体,集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力量

纵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的,预防性的。我们越发感觉到: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提供早期干预,要提供特别干预,就应该借助各方力量,各种渠道,广为宣传,必须以全校、班级、小组或学生家庭的形式,同步开展。校企共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校作为区内首家标准化心理辅导室配置学校,积极与华师大教学仪器厂合作,于2012年签订同创共建协议。我们第一阶段的合作主要定位为:厂方定期为学校教师开展心理设备的培训,指导开展初步的个体训练,并运用“中小学心理测评系统”进行学生定项问卷和信息数据采集;本学期将开展教师深入培训,积极开展课题合作,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完善学校心理档案。

医教结合,将健康促进理念带进校园。同时,学校与普陀区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签订“医教共建协议”。在首轮开展了开展教师团队心理辅导培训,举办学生家长专题讲座咨询的基础上,展开学生义诊和跟踪矫正治疗的合作。

2013年10月的一天,联建小学四楼多功能厅又迎来一位重磅型专家——上海儿童医院王瑜博士为教师和家长开设“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医教结合”专题讲座。王瑜博士介绍说:儿童神经生化、遗产基因、脑体积小、环境因素等都会造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很多家长讳疾忌医,并不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病,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或者接受治疗在药物的影响下孩子略显木讷便放弃治疗,这些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中的误区,不利于儿童的成长,甚至危害其青少年时期、成年时期的行为人格养成。对待这样的情况,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医生、教师、家长、学生形成医教结合干预模式,通过对教师、家长的培训,整合医生、教师及家长的力量,对ADHD小学生进行医教结合的综合干预,提高父母、老师对ADHD相关知识的知晓度。

会后王医师和青年教师、家长热烈互动,个别家长递上孩子的病历卡咨询,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要用科学的方法,配合医院、家长,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病理性问题。

五、2014年重点项目的初步打算:

1、教师分层培训,促使教师掌握一些儿童心理课堂干预方法;家长专题讲座,促使家长明确小学各年龄段儿童心理疾病诊断矫正的必要性,帮助一部分学生能在适合的年龄段及时接受系统矫正治疗;定期开设“咨询沙龙”,专业机构人员与教师及家长进行个案讨论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2、逐步建立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以家长问卷、学生成长档案、学生问卷测评等多种形式,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建立完善全体学生心理档案。

3、继续开展课题实践研究,在操作过程中,能及时借助专业指导,使数据分析更具专业,个案跟踪更具真实,预期成果更具完整。

4、继续以申报“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评估验收为契机,深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之规范、扎实、有效、特色鲜明。

当然,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包括德育在内的所有教育过程,如:在书香课程中,通过绘本激趣阅读,能让学生在讲绘本故事中的内容与自己生活实际产生共鸣,无痕地进行心理疏导;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心理疏导,团队合作等多种游戏方法,使得教育的成效更显现。

6.悦纳每一个学生 篇六

写下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在思考,什么是悦纳?顾名思义,大家都理解,所谓悦,即愉悦,喜悦;纳,即接受,要愉悦地接受每个学生,悦,是心理层面,而纳则是行为层面,也就是我们要从心理到行为都去接受每个学生。

悦纳,是一种尊重。我想,首先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德育的细节》一书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教育的例子。也许文字会有所夸张,也许会有些许的艺术加工。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流水线压出来的。自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就要本着对孩子真诚的爱心去对待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悦纳是德育发生的前提。“儿童的道德感必须首先从他们富有生气和纯洁的情感所引起”,如果我们按照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去悦纳他,就给他一种改变自己的力量。

我们班的w同学,是个很自我的孩子。刚开始上课时,他会忽然唱起歌来,发出怪声,用手砰砰地拍桌子。自己表现不好,看到别的孩子被老师表扬,获得大拇指奖励的时候,他会装着毫不在意的样子说:“哼,我才不要呢!”我意识到,小W同学做出这样那样的怪行为,可能只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特别关注。对这样的孩子批评不当,反而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于是,我预先教孩子们识别老师的体态语言,告诉学生,当你发现老师用眼睛严肃地盯着你,可能你犯错了,这是老师用眼睛在提醒你快点改正。如果你发现老师在对你笑,或者朝你翘起大拇指,这是老师在夸你。老师还会做许多小动作,和你说悄悄话,看谁最聪明,能看懂老师的意思。这样每次看到小W同学“蠢蠢欲动”的时候,我会用眼睛严肃地看着他,但他一改正,我会马上大声地表扬他:“今天W表现真棒,他很会坚持。”“小W学会端正地坐,学会举手了,你会吗?”一个月下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小W同学有了明显的进步。

悦纳是一种智慧。我们大家一定有这样的感受:班级里最受老师关注的首先是那些令老师头疼的“后进生”,对他们,老师们往往付出了几倍的辛苦,可能效果还微乎其微。其次是那些优秀的学生。而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那些成绩中等,在班级里不太活跃的中等生了。

小L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平时话不多,写字马马虎虎,拼音马马虎虎,回答问题声音轻轻的。下课时,会因为贪玩忘了上厕所,然后在上课时忽然站起来,旁若无人地往外走,准备上厕所。排队的时候会因为专注于弄帽子或者玩手指甲

跟不上队伍。她最喜欢的是下课时在黑板写写画画,小朋友老是来告状。第一次来告时,我只是让她擦掉,告诉她不要在黑板上乱画了。结果她擦了马上又画了。第二次小朋友又来告时,我忽然意识到我应该追究孩子行为背后的为什么。于是我问孩子:为什么喜欢在黑板上乱涂乱画?孩子低着头不说话。我猜测到:“是不是想当老师啊?”她听了这才不好意思地点头。理解孩子的心理后,我没批评孩子,而是马上分配她一个任务:“L愿不愿意当老师的帮手,也来做个小老师?”她听着连连点头。我说老师每天都要检查小朋友的凳子有没放进,现在老师把整个重要的工作交给你,让你当个小老师,好不好啊?她听了,眼睛闪闪发亮,一边点头,一边咬着手指笑个不停。

从此后,每节课下课,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学,她都要去检查小朋友的凳子有没归位,非常认真。因为她自觉自己是个小老师了,所以连上课都变得守纪律了,还积极举手发言呢!

7.关注并欣赏每一个学生 篇七

关键词:拼音教学,主动学习,差异目标,合作学习,分层评价,创设

一、了解学情, 引导主动学习

了解学生的学情是对了解学生进入小学学习之前的首要任务。开学第一周, 便对学生拼音的掌握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表格如下:

注:请各位家长如实填写孩子目前的拼音学习情况, 前面五格请打“☆”, 最后一格请填写具体内容, 谢谢配合。

经过调查, 可将学生大致分成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对拼音一无所知;第二种是略有了解;第三种是倒背如流, 能熟练拼读。对拼音一无所知的学生极少, 略有了解但不熟练的孩子占到大部分, 还有极少数的孩子拼读流利。针对此种情况, 教师便要从教学方法入手, 寻找个体发展的最佳发展区, 系统拟定教学目标, 以保证目标的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提高目标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 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 分层次有机整合, 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力图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 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因此, 教师要积极努力地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如用儿歌帮助记忆声母的字形:一扇大门nnn, 像把椅hhh……也可以用讲故事、猜谜语、手形操、找朋友等游戏帮助学生练习读声母和音节。还可以利用投影仪、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创设学习拼音的情境, 使抽象的符号形象化, 枯燥的内容具体化。

(二) 教给学生学习拼音的方法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一年级学习拼音开始,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 很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例如6个单韵母a、o、e、i、u、ü, 教学要求是一样的:都是读准音, 认清形, 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教学过程也是一样的:指导发音→指导记形→指导书写。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第一个单韵母a时, 就应教给学生学习单韵母的方法: (1) 看图读准音; (2) 看图记住形; (3) 看范字书写。学生学会了学拼音的方法, 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条件。

二、差异目标, 人人得以提高

由于学生处于三个不同的知识层面, 如何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受到训练, 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呢?这就要求教师设计训练时必须避免同一层面、同一要求, 而应体现不同层面、不同要求。如教学声母p与韵母o、i、u相拼时, 设计基本练习, 让第一第二种情况的学生能按顺序读准音节的四声, 第三种情况的学生能熟练拼读;设计巩固练习, 让第一第二种情况的学生能准确拼读, 第三种情况的学生能打乱顺序熟练拼读;设计提高练习, 打乱音节四声顺序, 第一第二种情况的学生能熟练拼读, 第三种情况的学生练习直呼。有了各自的目标, 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夯实拼音基础。

再以一课为例, 分两个层次:A层次———就是已经掌握了拼音且能熟练拼读的孩子;另外一个B层次———就是认识拼音, 但还不能熟练拼读的孩子。以教学“b、p、m、f”为例, 制定课时目标。

课堂上, 教师有意识地把座位进行调整, 把两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重新组合排列, 以便于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得到不同的发展, 而且都可以得到老师的密切关注。

三、分层教学, 开展合作学习

一位教育家曾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 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条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途径。了解了学情, 便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一) 根据学生喜好开展

在一开始的调查中已经发现, 第一种情况的学生人数较少, 便可利用课外的时间, 根据学生的喜好展开教学。

如学生甲喜欢画画, 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图。教字母的图, 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 这些插图趣味性较浓, 又多为儿童熟知的事物, 易说易记, 从旧知或经验的迁移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如学生乙喜欢儿歌, 便由儿歌导入教学内容。有的押韵, 读起来琅琅上口, 低龄儿童很容易接受。

(二) 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按座位编排, 四人一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学生能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在学习心理上, 学生的地位相互平等, 易于交流。同时能满足全体学生表现的欲望, 学生的参与率高, 参与的积极性也高。

例如:学生在认识了字母“e”以后, 要学习写母字“e”。教师可以这样安排,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 学习写“e”, 提出两个要求: (1) 相互帮助, 全组都要学会写“e”; (2) 看谁写得最漂亮。学生有了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积极性很高, 本来会写“e”的学生, 情绪高昂, 忙着做示范, 写下工整漂亮的“e, 同时又忙着指导不会写的学生, 甚至手把手的教, 保证全组学生都学会了写“e”。

小组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的交往意识, 提供学生之间更多交流的机会, 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团结互助精神, 满足了儿童的表现欲, 还便于因材施教, 防止产生“差生”, 并能面向全体学生, 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四、分层作业, 分层评价

通常, 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对课堂教学的备课, 而对于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作业布置, 就显得有些轻视。其实, 教师对课外作业的精心设计与整理分析, 能够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达到学生做作业的基本目的,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拼音教学的目的要素和学生能力的要求, 具体可以分为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以学完ang eng ing ong布置课堂作业为例,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 事先跟学生做好约定:A组学生需要完成一星和二星题, 有余力的争取完成三星题;B组学生需要完成一星题, 有余力的可以完成二、三星题。

这样的星级分层作业不仅在操作上比较方便高效, 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 清晰了解自己所处的层次。在这个分层作业评改的基础上, 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 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他们的表现是否达到目标。A层学生的目标为通过星级作业的竞争激发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 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质量都能够有一定的进步;B层学生的目标为转变完成作业的态度, 能够比较积极地完成作业, 关注教师对其作业的评价。

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 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内部的竞争,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作业质量。学生是处于不停的发展和变化当中的, 所以对于学生的分层也需要更加灵活, 来符合学生不断的需求。

五、创设良好环境, 给孩子一个童话天地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童话, 我们的教室是一个童话的世界。一年级学生刚踏入学校, 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陌生。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拼音的世界, 住着拼音王国的成员们, 字母以各种形象出现在学生的眼里, 动物造型的、花朵造型的、卡通造型的……把应有尽有。学生的名字做成卡片, 以各种造型出现在教室里, 学生学会拼读后, 走到哪、拼到哪。“门、黑板、玻璃、扫把、簸箕……”都成为每一个学生练习拼读的素材, 学生自由获取, 在无意识中学会拼读。课堂如此, 课外亦如此。

教师可以根据拼音内容设计一些游戏:如发动学生把拼音做成扑克牌, 让学生以玩扑克的形式练习拼音;又如让学生自由结对子, 帮助能力弱的学生巩固或纠正拼音, 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能力的机会, 也体现了合作意识。

其次, 把拼音教学从课堂推到家庭。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 家庭作业必须在家长的督促和指导下才能较好的完成。家, 另一个拼音的世界, “冰箱、电视机、电话机……”都成了学生练习拼读的素材。学生初学拼音, 有了家长的鼓励和老师的表扬, 见什么拼什么, 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喜欢拼读。

8.关注并欣赏每一个学生 篇八

关键词:实验教学; 细节关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92-001

教学细节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因为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目的、教学环境等都是大论题,经常被很多人提起。而教学细节,很容易被忽视了。但在实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预示着一个重大的发现;一个细致的小节往往会成就一次动人的履历,萌发一颗智慧的种子。因此我们要关注实验的细节,帮助学生有效地探究科学。

一、关注实验准备的细节,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验准备可以是实验材料的准备,也可以是实验技能的训练。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研究内容涉及纸、纺织材料、金属、塑料四大类常见材料,都是学生平时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材料,为了避免上课时纸上谈兵和教师自己准备的材料品种有限,在教学《纸》之前我布置每位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纸,并了解它的名称,带到课堂来向大家介绍。上课时学生的课桌上放了很多纸,五颜六色,品种丰富,在介绍时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发现和搜集的成果,特别当介绍到一些不常见的品种时,介绍的同学高高举起自己手中的纸,非常自豪;听的同学眼睛盯着那种纸,非常认真。课前的准备和课上的交流一下子就把学生认识纸、研究纸的兴趣调动起来。

要让学生愿意去收集材料,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1.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合理布置准备材料,不挫伤孩子积极性。收集的材料应由易到难。3.发挥集体的力量,建立材料准备表扬机制。

二、关注实验记录的细节,重视规范学生的思维过程

现在,科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实验记录单的使用,科学地做好实验记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科学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记录单具有如下作用:1、记录。在科学活动中及时、准确地记录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2、交流。通过展示记录上的文字或图画,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3、判断、纠正。教师通过对记录的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并作出相应的诊断和评价,纠正学生认识中的偏差。

如何用好实验记录呢?教师首先应重视每一份记录单。汇报时,采用详细和简要介绍方式,让所有的组都有发言的机会。其次,要重视有误差的记录,这样实验有误的就会自然浮出水面,能使教师通过有误差的记录结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上完课教师应及时回收每一张实验记录,通过收集、整理学生的实验记录可以发现更多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学生、调整教法,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关注实验操作的细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做实验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更关系到学生探究习惯的培养。

实验前的指导、实验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手把手的辅导是重要和必要的。因为,实验前虽然教师讲了做实验的注意点,但是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学生听明白了不等于他能做得到;一个小组做到了,不等于每个人、每一个小组都能做到。而且学生好玩好动的性格常常是一动手,就把老师讲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加上班级人数多,小组间互相影响,教师很难控制。我认为规范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实验行为,应该是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为实现和接近这个目标,教师课前应考虑周到,讲清每个实验环节,设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中不要把巡视当成走过场,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如果是共性问题,应果断地暂停实验纠正到位再重新开始,不要吝啬这几分钟的时间。一个教师如果每一节科学课、每一个科学实验都能注意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纠正不正确的做法,长期坚持学生会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提高探究的效率,保证探究质量。

四、关注实验技巧的细节,重视指导学生的探究方法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上《电磁铁》时,由于学校没有电池盒,当连接两节电池时学生要用手连接并固定住两节电池,再将导线按在电池的两端。导线和电池连接一会儿就发烫,一发烫学生的手就会松开,无法完成实验。这位青年教师,只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不要把手烫伤,但没有为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课后我与这位教师交流,告诉他其实有个别组里学生就很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将两节电池竖在桌面上连接,并且用电池一头压住导线,另一头手握导线,用里面的金属丝接触电池,这样避免了手直接接触电池或导线里面的金属丝,手就不会被烫到。如果在课上将这一好方法推广一下,就解决了手被烫到的问题。当然为了彻底解决,我也建议他上课前自己用透明胶带将两节电池连接起来包一层,固定一下,这样学生使用时只要两头用导线里的铜丝接触一下就可以了。他采用了我的建议,后来再教其他班时就没有烫到手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有心的科学教师,都自己摸索出一些實验的技巧,有的教师还对教材上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使之更合理、更便于操作。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会掌握许多有效的好办法、小窍门,使“笨手笨脚”转变成“心灵手巧”。

五、关注实验评价的细节,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教师在实验结束后,得出了实验结果不能就此画上句号,还应该给学生总结、反思的时间。在这几分钟里,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要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小组内的相互评价,让每一个科学实验小组总结出本次实验是否成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在实验过程中,组员合作得怎样,谁的表现最好,谁还需要努力。教师和同伴的评价用等第或分数记下来,长期坚持这么做,学生会自然养成课后及时反思的好习惯。

9.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角 篇九

“请你先来说说看!”我示意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但今天举起手的学生。

她站了起来。“我最喜欢安东,因为他助人为乐,”她想了一会儿接着说:“我觉得他做得最好。”

“今天我们班的李珍笛同学第一个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真不简单!请坐!”受到我的表扬,她高兴地坐了下去。许多只小手又迫不及待地举了起来。

“我也喜欢安东!”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因为他知道玛莎这时候肚子一定很饿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食物,所以他就把自己的面包掰了一大半给玛莎吃!”

瞧这些学生多会分析!看着还有不少高举的小手,我想,此时我再说些什么不就是多余了吗?让他们各抒己见吧!

“我觉得安东做得好!”另一位同学接着说,“因为维加和安娜光说那些话根本没有用,玛莎肚子还是饿啊!只有安东把自己的面包给了玛莎吃!”

“对!”还没等刚才那位同学坐下去,一位男生就激动地站起来说:“要说维加和安娜也很自私,他们光说那么多,却不把自己的东西给玛莎吃,只有安东用了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了玛莎!”

“自私?!”我不禁惊叹他的独特见解,在他稚嫩的心灵里,维加和安娜没有“慷慨解囊”相助,就是自私!

“老师,我也想说!”另一位同学急着站起来说:“维加和安娜说那些话,也是在关心玛莎啊,怎么能说他们是自私呢?”

看到学生都这样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我真的很激动。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对这个故事中的人和事有着各自的情感态度,但大方向都是一致的:安东做得最好。只是在对维加和安娜这两个人物的看法上产生了分歧,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判断。经过刚才那番小小的辩论,不少学生都瞪大眼睛望着我,我想,该是我站出来协调的时候了。于是,我笑着说:“你们说得都很好,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

“想!”

“我认为维加和安娜用语言去关心玛莎,也是一种关心,只是没有像安东那样用行动去关心玛莎,更能帮助她解决眼前的困难!”我说。

“对!”我的话一说完,学生都表示了赞同,我又注意看了看刚才说维加、安娜自私的那位男生,他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接着,我让学生小组分角色读小伙伴们的对话,自己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块儿,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

10.用爱雕琢每一个学生作业 篇十

———《热血教师》观后感济南燕山中学朱新燕

在历下区班主任培训中刘文华老师提到了一部优秀电影《热血教师》。事后我在网上观看了这部电影,它使我深深感动了。

《热血教师》是根据美国“最佳教师”获得者罗恩·克拉克的故事改编的,影片以真实感人的例子讲述了克拉克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朴实自然流畅的纪实手法描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剧中的克拉克老师信心十足、风趣幽默、精力充沛、富有朝气,他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善于用敏锐的目光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克拉克老师抓常规,不仅是严,注意,是严格而不是严厉,更多的是爱心和耐心。他明确地知道,自己抓学生这些行为习惯的原因是为了他们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即使是全班在陪着不承认自己插队的莎美卡挨饿的时候,他也没有对莎美卡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真诚地告诉莎美卡:“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间不会互相欺骗。”当莎美卡迫于大家的舆论承认了自己插队之后,老师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看着莎美卡的眼睛:“我真的感谢你,我为你自豪。”

老师在管理常规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一句对学生的侮辱、不耐烦、指责的字眼,而是始终用正面、鼓励、引导性话语告诉学生,老师爱他们,大家是一个大家庭。因为老师的言行始终是流露出对学生的关爱和期待,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对学生的爱,学生感受到了,并给予回报。

11.关注每一个孩子 篇十一

中国德育:尹局长,您好。教育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当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背景下,您有怎样的思考?

尹国平:記得2010年在美国考察时,我准备去访问一所当地的小学,有人提前透露说学校安排了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当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群孩子站在校门口敲锣打鼓的场景。可实际情况是,一群老师把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推到我面前,孩子唱着歌,那歌声是从电脑里发出的。原来这个孩子是残疾儿童,被称为“小霍金”,他的轮椅与科学家霍金的轮椅一样。这个欢迎仪式让我記忆深刻,也带给我很多思考。

美国对残疾儿童非常关爱,他们实实在在地关注每一个孩子。就像我看到的,那所美国小学把关注残疾孩子作为学校的一种骄傲,至少有两位教师来负责照顾一位残疾学生。其实,这就是在关注学生个体。甚至可以说,他们更多地关注弱势孩子的生存和发展。而反观我们的教育,往往是重视了表现优秀的少数、忽视了普通和弱势的多数,重视了整体、忽视了个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经济也决定教育的发展方向,当今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阶段需要。学校教育不再是仅仅满足一个人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满足人发展的需要,丰富物质和享受生活的需要。这要求我们一定要找到适合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途径。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存和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理想,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则需要找到理想映照下的现实支撑点。在您看来,这个支撑点是什么?

尹国平:德育工作有时空限制的问题,如果脱离时空,脱离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那么,德育工作是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如今,社会需要个性化,社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所以,德育工作一定要与经济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

黄石德育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在关注学生整体的同时,更加关注个体,贴近学生及其生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规律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德育工作目标,采取不同的德育工作方法;二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在德育工作中切实考虑学生发展的未来。例如,把校外实践活动作为课程设置的一部分,把体育、艺术教育等作为孩子生命历程中必须跨过的桥梁来设计。这些成长的步骤就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做铺垫。

在具体工作中,我经常说“四个关”——关爱每个学生,关怀每个学生的发展,关心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这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支撑点。

中国德育:整体发展与个性发展,在很多人看来,如同水和油一般,虽然同为液态,但很难融为一体。黄石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尹国平:所有的教育,都应该关注学生整体。以高中教育为例,我们强调“分类发展、分层推进、特色兴校、整体提升”,这是一个办学指导思想,但最终的落脚点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分类发展。将高中学校分为偏重文科、理科、体育、艺术等不同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成绩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并不是简单地以分数来分流学生,而是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合理选择。

分层推进。其实社会需求已经将高中学校和学生进行了分层,所以才有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之说。每个高中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也分不同层次,我比较反对制订统一的模拟试卷,要求至少准备两个层次的试卷分别考察不同学校的学生,这也对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让他们都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

特色兴校。黄石的体育和艺术教育比较成功,孩子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体育、艺术2+1”,这样有些孩子在高考时就能以特长生的身份报考,有利于发展个性。有的学校本身教学质量不高,但其特色教育却成为学校名片。如大冶六中,最初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而成,学校抓住美术教育这一特色,打造艺术教育品牌,爱画画的孩子们纷纷汇集到这里,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整体提升。高考作为一项国家检验标准,如果不过关,教育质量就无法通过验收。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学生的成人与成才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成长、多向选择,这样才能整体提升。一些高校反映,黄石的孩子在高校里阳光积极、活泼开朗。我想,黄石教育质量年年攀升,就是因为贴近了学生,找到了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切合点。

中国德育:刚才您说到,体育和艺术教育是黄石教育的特色,能否详细谈一谈,黄石是怎样打造这一特色的?

尹国平:好的。我们以“体育、艺术2+1”工程为载体,满足学生多层次、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一是“大课间”体育活动规范有序。严格实行项目、计划、场地、器材、师资、保障“六落实”,每年定期举办“大课间”活动展示会,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二是“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活动精彩纷呈。以合唱、校园集体舞教学为重点,普及优秀校园歌曲,推广群众性艺术活动,逐步形成“人人会唱歌,个个能跳舞”的生动局面。

三是学生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全市现有各类青少年体育艺术协会32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唱团、民乐团、书画社等社团遍布中小学校。

四是校园足球扬帆启航。作为首批46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试点城市之一,我市的班际、校际、区际足球联赛吸引了全市48所学校,共计两万多名中小学生的热情参与。

五是各类文体竞赛活动硕果累累。近五年,黄石市向省级以上运动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128名,培养了程菲、李珊珊、袁培玲等15名奥运冠军。我市还连续三届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飞翔》《快乐时光》《心愿》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脫颖而出。

中国德育:“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黄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又是湖北省有名的老工业城市,怎样利用这些条件助推德育工作?

尹国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常说:“不爱自己的家乡,谈何爱国?没有去过天坑,怎么算是黄石的孩子?”地方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只要理解和认同了自己的文化,无论离家多远,你再次回到这里都会产生亲切感,都能勾起很多美好的回忆。

德育工作不是单独的一张皮,而要与学生特长、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我们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创新,根据学校的不同特点创建丰盈的校园文化,同时结合区域特点,凸显地方特色。德育的空洞,往往是因为用来教育孩子的事例与孩子自身无关,所以,我们转变思路,用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来教育孩子,比如,黄石的革命故事,黄石的矿业故事等。

中国德育:对于下一步黄石市德育工作的重点,您有什么规划?

尹国平:学之外,还需思;思之外,还需悟。悟是最高境界,是一个发酵的过程。德育工作亦是如此。

如果德育满足了学生的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求,那便是成功。我们通过课堂研究和评价机制,寻找“孩子发展最需要什么”的答案,解决“怎样教育好”的问题,其实就是要使学生找到源动力,达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成功结合。我们下一步就要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本能。

德育工作要与学生的身心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要贴近区域,贴近我们所处的时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德育成为学生饥渴的需要、营养的补充、快乐的享受。

责任编辑/宋立文

12.用爱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篇十二

徐古中学

漆君秀

如何把班级管理好,这是每个班主任都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从我当上班主任的那天起,我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而努力着。在与学生相处的同时,我不断地成熟。我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学生们可喜的成绩。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需要的是阳光的温暖、爱的呵护。温暖的阳光能哺育学生健康成长,精心的呵护能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学生们有喜欢的教师和温馨的班级是他们茁壮成长的温床.今天我把自己当班主任的体会和感受谈一谈,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二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大环境。初三学生正值青春期,很多道理都明白,但自尊心却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行为的抵触。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而引起学生的反感,相比之下班会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除了周五的班会课之外,我还利用一些零碎的又不影响学科学习的时间开短小精悍的班会,把及时发现的不良的思想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侧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正因如此,我得到了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他们一般有什么困难和想法,都愿意找我倾诉。今年班上有个女生叫谢秀玲,母亲在她很小时就离家出走,弃她而不顾,现在他的父亲给她找了个后妈,她非常珍惜,也特别依恋这位母亲。有一天上午科任老师上第四节课上到了一半,我正准备离开办公室时,她突然跑到我跟前,告诉我她现在很难过,然后就哭个不停,一开始还真把我给吓坏了,以为是教室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我慢慢安慰她,她才平静下来说,妈妈走了,她特别想她,她离不开这位妈妈,于是我就帮她拨通了在蕲春娘家住着的母亲的电话,通过电话沟

通一下,谢秀玲的情绪稳定多了,听到了妈妈的声音,有了妈妈的鼓励,她马上破涕为笑,安心的走回了教室,继续上课。试想,若平时我不注意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在他们内心感到孤独和难过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可以倾诉和寻求安慰的人,他们是多么的痛苦,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呀。

二、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家校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作为孩子,他们是家庭的希望; 作为学生,他们是学校的太阳;作为人才,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可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凝聚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期盼。所以,教育好一个孩子,单纯依靠学校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合力,整体培养,齐抓共管,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针对于九年级而言,每年的4月到6月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学生的“多事之秋”:厌学、与老师发生冲突、打游戏、早恋,丧失斗志,迷茫等等都是初三特别是后期极易出现的问题。比如,今年我班上有个女生陶芸,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成绩一般都能排到前十五名,但分配生中没有考取,之后就表现得非常的失落,沮丧,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劲头,没有了自信。我通过找她谈心,进行鼓励,但效果甚微,后来我通过电话联系到他的妈妈,及时向他反应了孩子的情况,并且要求其家长能在最后的时间里回来照顾她的生活,情感上给些安慰,幸好,陶芸妈妈非常配合,听取了我的建议,辞掉了外面的工作,在最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天送饭,及时嘘寒问暖,让她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和期待,这给了陶芸心里上很大的安慰,她也逐渐变得快乐起来了,有了好的心情,学习自然突飞猛进,中考出乎意料的考了542分,在全校以一分之差排名第二,我想这个成绩,应该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当初不和家长取得联系,我想应该不会产生这么乐观的成绩。

三、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在学生管理方面,我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1、尖子生的培养。

2、中等生的促进。

3、后进生的转化。

4、珍爱贫困生。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而不能歧视学困生。所以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成为他们最可信赖的人。构建一种公平,公正,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用理想和信念去激励学生,让他们都有一个奋斗目标。

初三的学生面临着中考,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有的学生很容易散失斗志,缺乏上进心,选择放弃,退缩,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及时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目标。我今年所带班级有个男生叫刘港,他是作为前十六名选手分过来的,按照惯例,这批学生可都是要靠一中的目标生。但是他却对自己要求不是很高,经常性的迟到,尤其是早晨,全班同学都在教室书声琅琅,他的座位还是冷冰冰,几乎每天都是我在教室门口接待他,嘱咐他下次来早,但最多管一天。有一次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居然发现刘港在玩手机,并把没收来的手机交到了我的手里。迟到的原因终于揭晓,原来每天晚上他都在玩手机到很晚。

于是我利用一个中饭后的时间找到了他,通过交谈我知道了刘港的目标就是四中,他把自己定位在了四中,难怪拿不出干劲来读书。后来我告诉他,人是要有所理想和追求的,以你现在的成绩状况,的确考个四中没多大问题,但是这样一个读法,那叫虚度光阴,那叫混日子。人应该要有远大的理想,老师希望你重新给自己定个目标,并且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做一个能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最后刘港就是我们班考取一中杀出来的一匹黑马。我想,作为班主任,若不能及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帮助他制定一个奋斗目标,恐怕是很难有这个结果的。

五、做好联系班级和任课老师的纽带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作为班主任我有意地向学生介绍任课老师的一些优点:如性格、爱好、特长、教育教学方面的成绩等,以博得学生对任课老师的尊敬和信任,使他们“尊其师

而重其教”。同时自己还与任课老师密切配合,经常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以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课堂纪律如何,学习态度如何,是否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等。对于这些我都要做到心里有数,这样也有利于更好的、恰当的抓好班级工作。

13.让关心走进每一个学生心教育故事 篇十三

俗话说“良言一去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做好每一位队员的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使之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热情、向上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关心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关心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关心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关心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各班的中等生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学生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 “遗忘”的角落。然而作为教师我知道同一班级的队员,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着差异,就像就一棵树上长不出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在我带的一个二年级班,班中有一个叫王艳同学,她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文静、沉默,学习上也是中等。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通过家访,我知道她是处于一个单亲家庭,她和哥哥随母亲生活,母亲身体不好,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这个孩子在家里很能干,很懂事,但内心深处却有一些自卑,在学校里我基本没见过她说话。我默默关注着她。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她自己。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楼道里来回走动的队员,无意中发现楼道里撒了一些饭菜,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饭菜。这时,王艳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扫工具,将饭菜扫净,又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王艳同学,并尽力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王艳性格中闪光的地方,例如值日时总是来得很早,认真做值日,而且并不计较干多干少,谁来的早点晚点,还经常热心帮助别人,通过观察到这些,我每次都及时给予表扬,使她的质朴的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原本学习能力一般,而且学习方法很不恰当的她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同学们选为班级卫生委员。学期结束时,我把进步的奖状送到了她的家里,向她的母亲报告喜讯,告知她近来的变化。王艳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目光,喜悦挂在母女俩的脸上。

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每一个孩子在家中都是备受关注的,但是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在集体中他们显得很不突出,不显山不露水,很不起眼。他们的沉默寡言,使人经常遗忘他们的存在。但事实上,他们也是同样需要老师的关注与赞赏,他们渴望被关注,在他们身上同样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上一篇:小学期实训报告心得下一篇:(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