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学法

2024-06-25

高三英语学法(共8篇)(共8篇)

1.高三英语学法 篇一

高三英语学法指导与基础训练(一)

一、谈谈阅读理解

阅读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理解在高考试卷中占分40分,如果加上完型填空题(有人称之为缺词阅读)30分,那就是70分,占了将近总分的一半。高考之所以重视阅读理解,是因为阅读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语言能力,它是获取更综合、更复杂、更精确信息的必要手段。阅读能力也是做好其他题型,如听力、单项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的基本因素。阅读理解的考核是在语篇中进行的,也易于考查观察、判断、推理与综合的能力。

阅读理解题一般考五篇文章,包括故事、科普文章、新闻报道、议论文和应用文(如广告、产品说明、电报等)。五篇文章加上所问问题,总单词量在2000个左右,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阅读速度平均为每分钟60个词。

做好阅读理解题的必备条件:

1、能迅速看准每一句的结构,找出主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2、有一定的词汇量和分辨词义词性的能力。

3、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对影响意思理解的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关联词语、后置定语、省略、替代和跳跃等语言现象做出正确判断。

4、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会边看边加工所得到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综合概括,准确理解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5、会精读,也会跳读和略读。

6、具有相当的阅读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语感。

7、对英美文化有一定了解。

在准备阅读理解测试时,要明确阅读的能力是靠大量阅读的实践练出来的。有志于提高阅读水平的同学,应该每天坚持读三四篇文章,日积月累,才能逐步提高阅读水平。读的时候要注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精读的文章力求弄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必要时要请教老师,翻查词典。泛读的文章,一般是难度较小的文章,只求理解文章大意,有些词甚至句子不懂也没关系,尽量不查词典,这样可以保证一定的速度和量。泛读对培养语感,提高速度有很大好处。可惜有同学不重视泛读,以为阅读就是逐字读,这其实是片面的。

二、练习与解析

(1)

In 1901, H.G.Wells, an English writer, wrote a book describing a trip to the moon.When the explores(探险者)landed on the moon, they discovered that the moon was full of underground cities.They expressed their surprise to the “moon people” they met.In turn, the “moon people” expressed their surprise.“Why,” they asked, “are you traveling to outer space when you don’t even use your inner space?”

H.G.Wells could only imagine travel to the moon.In 1969.human beings really did land on the moon.People today know that there are no underground cities on the moon.However, the question that the “moon people” asked is still an interesting one.A growing number of scientists are seriously thinking about it.Under ground systems are already in place.Many cities have underground car parks.In some cities, such as Tokyo, Seoul and Montreal, there are large underground shopping areas.The “Chunnel”,a tunnel(隧道)connecting England and France, is now complete.But what about underground cities? Japan’s Taisei Corporation is designing a network of underground systems, called “Alice Cities.”The designers imagine using surface space for public parks and using underground space for flats, offices, shopping, and so on.A solar dome(太阳能穹顶)would cover the whole city.Supporters of underground development say that building down rather than building up is a good way to use the earth’s space.The surface, they say, can be used for farms, parks, gardens, and wilderness.H.G.Wells’“moon people” would agree.Would you?

1.The explorers in H.G.Wells’story wer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 “moon people” ________.A.knew so much about the earth

B.understood their language

C.live in so many underground cities

D.were ahead of them in space technology

2.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t”(Paragraph 2)refer to?

A.Discovering the moon’s inner space.B.Using the earth’s inner space.C.Meeting the “moon people” again.D.Traveling to outer space.3.What sort of underground systems are already here with us?

A.Offices, shopping areas, power stations.B.Tunnels, car parks, shopping areas.C.Gardens, car parks, power stations.D.Tunnels, gardens, offices.4.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Alice Cities—cities of the future

B.Space travel with H.G.Wells

C.Enjoy living underground

D.Building down, not up

1.C2.B3.B4.D

1.解答本题时,可从开头段中the explorers登上月球后的发现找出线索:„ they

discovered that the moon was full of underground cities,也就是本题题干与选项C结合而成的说法:The explorers„ to find that the “moon people” lived in so many underground cities。

2.注意此句重心在后,强调的是:„ you don’t even use your inner space,也即选项B所说的Using the earth’s inner space。

3.通过跳读迅速将探索范围缩小到第3段,其主题句即为Under ground systems are

already in place,然后列出这些systems的名称:car parks, large underground shopping areas, a tunnel。

4.短文开头explorers与moon people之间的对话中即已点明use inner space,也就是build down这一主题;结尾段中则更为明确地将全文主题(underground development)解释为building down rather than building up is a good way to use the earth’s space,,由此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D。

(2)

LONDON(Reuters)— Organic fruit, delivered right to the doorstep.That is what Gabriel Gold prefers, and he is willing to pay for it.If this is not possible, the 26-year-old computer technician will spend the extra money at the supermarket to buy organic food.“Organic produce is always better,” Gold said.“The food is free of pesticides(农药), and you are generally supporting family farms instead of large farms.And more often than not it is locally(本地)grown and seasonal, so it is more tasty.” Gold is one of a growing number of shoppers buying into the organic trend, and supermarkets across Britain are counting on more like him as they grow their organic food business.But how many shoppers really know what they are getting, and why are they willing to pay a higher price for organic produce? Market research shows that Gold and others who buy organic food can generally give clear reasons for their preferences—but their knowledge of organic food is far from complete.For example, small amounts of pesticides can be used on organic products.And about three quarters of organic food in Britain is not local but imported(进口)to meet growing demand.“The demand for organic food is increasing by about one third every year, so it is a very fast growing market,” said Sue Flock, a specialist in this line of business.1.More and more people in Britain are buying organic food because _______.A.they are getting richer

B.they can get the food anywhere

C.they consider the food free of pollution

D.they like home-grown fruit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to the facts about most organic produce sold

in Britain?

A.It grows indoors all year round.B.It is produced outside Britain.C.It is grown on family farms.D.It is produced on large farms.3.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organic trend” as the words are used in the text?

A.growing interest in organic food

B.better quality of organic food

C.rising market for organic food

D.higher prices of organic food

4.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news story?

A.Organic food— healthy, or just for the wealthy?

B.The making of organic food in Britain

C.Organic food— to import or not?

D.Good qualities of organic food

1.C2.B3.A4.A

1.Gold 的话代表了英国消费者的认识,“„ The food is free of pesticides„”也就是:they consider the food free of pollution.2.短文中与Most organic produce sold in Britain产地相关的内容,排除干扰选项,选定最佳答案。

3.本题四个选项中均包含organic food(与主题相关,错误选项因而会构成干扰),但从所在句看,buying into the organic trend的主语是(a growing number of)shoppers,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这种食品,当然意味着(the shoppers)have shown a growing interest in organic food。选项A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形势,应为最佳答案。

4.Organic food---healthy(虽与人们所知有些出入,但大体如此);or just for the wealthy?短文中有shoppers are willing to pay a higher price for organic produce,与此相符。

(3)

THEATRE

City Varieties

The Headrow, Leeds.Tel.430808

Oct 10 – 11 only A night at the Varieties.All the fun of an old music hall with Barry Gryer, Duggle Brown, 6 dancers, Mystina, Jon Barker, Anne Duval and the Tony Harrison Trio.Laugh again at the old jokes and listen to your favourite songs.Performances: 8 pm nightly.Admission: £ 5; under 16 or over 60: £ 4.York Theatre Royal

St Leonard’s Place, York.Tel.223568

Sept 23 – Oct 17 Groping for Words – a comedy by Sue Townsend.Best known for her Adrian Mole Diaries, Townsend now writes about an evening class which two men and a woman attend.A gentle comedy.Admission: First night, Mon: £ 2; Tues – Fri: £ 3.25 – 5.50; Sat: £ 3.50 –

5.75

Halifax Playhouse

King’s Cross Street, Halifax.Tel 365998

Oct 10 – 17 On Golden Pond by Ernest Thompson.This is a magical comedy about real people.A beautifully produced, well-acted play for everyone.Don’t miss it.Performances: 7:30 pm.Admission: £ 2.Mon: 2 seats for the price of one.Grand Theatre

Oxford Street, Leeds.Tel.502116

Restaurant and Café.Oct 1 –17 The Secret Diary of Adrian Mole, Aged 13.Sue Townsend’s musical play, based on her best-selling book.Performances: Evenings 7:45.October 10 – 17, at 2:30 pm.No Monday performances.Admission: Tues-Thurs: £ 2 – 5;Fri & Sat: £ 2 – 6.1.Which theatre offers the cheapest seat?

A.Halifax Playhouse.B.City Varieties.C.Grand Theatre.D.York Theatre Royal.2.If you want to see a play with old jokes and songs, which phone number will you ring to book a seat?

A.502116B.223568C.365998D.430808

3.We may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Sue Townsend is ________.A.a writerB.an actressC.a musicianD.a director

1.A2.D3.A

1.此处问及票价,涉及的关键词Admission很可能是生词,但完全可以凭借该词之后的£5;under 16 or over 60:£4等内容推断其含义为入场票价。Halifax Playhouse为:£2.Mon:2seats for the price of one,应为最低价格。

2.通过跳读可以很快找到,本段开头第二行有:Tel.403808;本题答案已明,应该选D。

3.Sure Townsend首先出现在第二段里: a comedy by Sue Townsend„,Townsend now writes about„;这一人名还出现在最后一段里:Sure Townsend’s musical play, based on her best-selling book。这样一些关于上演剧目的背景交待足以说明Sue Townsend的身份,应该是writer。

2.高三英语学法 篇二

所谓项目教学法, 是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 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 并作适当的示范, 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 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1 项目教学法的具体特征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 有很大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 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 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项目是作为技能知识的载体, 教师则是项目执行的引导者和完成的保障者。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1)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项目实施的帮助者、促进者, 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 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2) 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 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 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 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 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 选择难度适合的工程项目。

(3) 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教师需要让学生有多种的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资源。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情景, 让学生在群体中共同提出各种观点和假设, 协商解决各种难关, 使学生群体的思维与智慧为每个学生所共享, 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4) 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完成项目任务, 而不是教学目标。教学不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而是围绕完成项目任务这一中心来展开的, 所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以完成项目的质量情况来评定。

2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根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可分为如下六步。

(1) 材料准备。专业实习必须具备一定的实习内容, 光有理论是无法实现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 要完成项目设计, 必须提前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实习材料。在高三技能训练中, 主要准备的材料是电子装配套件和电工训练板。

(2) 任务分解。学生要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要经历许多不同的步骤, 而这些步骤必须由老师先进行设计, 自己先进行完成, 将工作流程进行分解成可行的模块, 才能保证项目的完成, 如果连老师自己对任务都无法完成, 而让知识结构较低的中职学生自己去完成项目, 是不可能的事。

(3) 操作示范。在教学过程中, 操作示范十分重要, 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先模仿再提高。例如在电子技能训练中, 必须对元件的测量、整形、焊接, 以及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先进行规范的演示, 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4) 项目实践。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和相应任务, 通过大量具体可行的任务来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参与自主学习。

(5) 团队协作。项目教学中不是由老师包揽所有问题的解决, 而要组成学习小组, 开展组内交流、互助, 团队内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6) 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质量情况来衡量, 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

3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要求, 我在我校电子电工专业高三技能训练中, 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了项目教学实验研究。

高三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考核分为电工和电子两大任务, 在项目教学实施实施之前, 我将电工的训练任务分成八个项目, 每个项目逐渐递进加深, 每个项目又分成主电路模块和控制电路模块, 在同一块电工训练板上分别进行安装训练;将电子的训练任务分成六个项目, 为学生每人准备了六套电子放大板套件, 在每个项目训练之前, 我都要自己先安装、调试一次, 并把装配、调试的过程进行细化, 分解成多个每两节课能够完成的训练任务。

在训练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 在分组时既考虑学生自愿, 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因素, 主要以互补的形式为主, 将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 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等。2011届高三电子专业共24人, 按每4名同学一组, 共分成6组, 每组同学坐一排, 在实习过程中要求要互相检查, 共同研讨, 互相促进, 集体评价。每组推选一名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 全面负责小组的材料发放、工具保管、质量检查、情况汇报、安全监督、卫生清扫等工作,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我在完成放大电路板安装项目时, 又进一步分解成以下八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解为多个子任务, 具体情况如下。

(1) 识图训练模块:让学生能从电原理图快速找出相应的元件, 识别元件名称、型号、数值、规格等内容, 并了解电路的结构、功能和大致位置。

(2) 电阻器训练模块:通过对电阻器进行识别、测量、整形、组装、焊接、检查等操作,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快速识别色环电阻的阻值, 用万用表进行核对, 小组内进行交换检查;对元件进行成形是减少故障的有效手段, 要求必须安装到位后方能焊接, 焊接时要求必须按照五步法规程操作, 保证焊点质量, 确保不出现人为制造故障;焊接剪腿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 对焊点质量和元件正误进行打分。

(3) 晶体二极管、三极管训练模块:通过对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测量、整形、组装、焊接、检查等内容训练, 让学生能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测量方法、质量判别、极性判别、焊接要点等内容。

(4) 集成电路训练:通过对主集成块、伴音集成块的识别、组装、焊接等训练, 要求学生掌握集成电路引脚顺序, 焊接技巧等。

(5) 电容器训练模块:通过对瓷片电容、绦纶电容、电解电容等进行识别、整形、组装、焊接、检查, 让学生掌握电容器的相关知识。

(6) 通电测试训练模块:在整机装配完成以后, 衡量装配过程是否成功, 最直观的评价的就是能否通电成功。在通电之前, 先对稳压电源进行反复调试、测量, 熟练掌握后, 方可进行通电测量。如果一次通电不成功, 要能自己对电路板进行比对检查, 查出是否有元件错装、漏装, 线箔是否有开路、连焊等故障。不能自己完成检查的, 可以由能力较强的同学协助完成。实在无法检修的, 由老师帮助检查, 找出故障点进行点评。

(7) 仪器使用训练模块:对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先进行开机、自检、连接、测幅、测周、测频等基本训练, 反复打乱所有旋钮、开关, 让同学在最短时间内将其复位并读出正确的频率、周期的值。

(8) 动态调试训练模块:根据不同功能的电路板, 设计不同的整机调试步骤和调试内容, 改变电源电压、输入信号幅度、频率等不同电量, 通过对不同电位器的反复调节, 用示波器进行测幅、测周、测频等, 并画出放大器的通频带等。

项目完成后先由学生自己总结实习心得, 完成实习报告;再由组内互评, 推选优秀成品;最后由老师进行评选优秀作品, 对学生进行鼓励。

通过对放大电路的组装训练, 本专业所有同学都顺利地完成了实习项目, 掌握了相关知识, 具备了相应技能, 并考出了优异的技能成绩, 每个同学都很满意, 项目教学法取得圆满成功。

4 项目教学法的深层思考

4.1 项目教学法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项目教学中虽然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但并不是说老师是可有可无的, 老师就像是乐队的指挥, 要对整个项目有全面透彻的掌握, 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训练, 否则就成了“盲人骑瞎马”, 不可能完成好项目训练。

4.2 学生应正确理解项目实施的意义

在项目教学中, 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总是喜欢盲目冒进, 不按老师指定的项目进行训练, 巴不得一节课就把整个放大电路装起来, 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项目实习的目的不是为获得一件成品, 而是在于整个实习过程, 在过程中掌握方方面面的技能, 急功冒进只会使自己丧失许多有益的训练机会。

4.3 在学生纪律管理上存在着一定难度

一般情况下, 项目课程实施的前期秩序比较好,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有很高的热情, 在分发材料、工具过程中一般能做到活而不乱;在项目过程中, 大家注意力也很集中, 投入度很大。但到了项目实施的结尾阶段, 由于有一部分学生的作品完成以后, 往往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组内帮助, 而是到处乱跑, 影响其他同学的调试, 而此时老师往往忙于帮助一些学生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疏于管理, 往往会造成教室秩序混乱。

4.4 后进生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由于项目教学中采用团队互助的自主学习方式, 个别后进生自控能力比较差, 在实习中往往会有较严重的依赖思想, 遇到事情不动脑筋, 凡事都依赖他人, 有了问题不动手检查, 直接找别人代为检查, 懒汉思想很严重。尤其是在装配完成以后的调试阶段,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只有通过不断激励, 边学边练, 逐渐训练, 最终达到自己能够独立排故的能力。

4.5 项目教学的教材存在不足问题

由于现在的教材多数是根据学科知识系统进行编写, 缺少实用的和对应的项目教材, 给老师上课造成一些困难。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时, 不能够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 而要求老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能自己编写实习指导书、训练讲义等。

参考文献

[1]葛金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教学法讲座[J].2007, 7.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2003, 3.

[3]赵建华, 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10) .

3.高三英语学法 篇三

一、故事类阅读理解技巧点拨

1.选材特点

高考记叙文阅读,以短篇故事类居多。这类文章一般描述的是某一件具体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局,有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故事一般取材于真实的生活事件,通过故事来赞美或谴责等等抒发某种情感。

2.故事类文章的命题特点

此类文章的命题往往从故事的情节、人物或事件之间的关系、故事前因后果的推测以及故事的主旨大意等方面着手,推理判读能力。

3.故事类文章的解题技巧

(1)理清文脉与主要信息

阅读故事类文章,理清人物或事件之间的关系,有的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有的以一句富有寓意的话为主线。只有抓住了主线索,才不会在解题时偏离正轨。

故事类阅读理解所涉及的题目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几个小题的正确选项结合在一起基本上构成了文章的主脉络或文章的提纲。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考生如果能关注文章的主要细节,就能一气呵成,保证做题的准确性。

(2)注意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高考英语故事类文章常伴随着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和表达,因此,议论和抒情往往夹杂其中。这些体现作者观点或思想的语句在阅读时可以画线,它们往往体现文章中心或者写作意图,属于必考点,要仔细体会。

二、科普类阅读理解技巧点拨

1.科普说明文特点

科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1)大量使用专业词汇、复合词、缩略词及利用前后缀构成的派生词。(2)句子结构复杂,长难句较多,考生对其望而生畏,不知如何下手解题。

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使其了解近几年内容越简单的文章,题目的思维含量更高,难度越大,如故事类。相反,内容庞杂、生词术语较多的文章,在事实性更强的情况下,阅读理解的题目却相对会简单,如科普类说明文,这也是命题者调控试卷难度的手段。

高考试题中科普说明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最为常见,即先引出说明对象,然后阐述说明对象,从而使读者有深入的理解,最后对说明对象做总结,或做一些补充性的说明,或开拓读者视野,或增强说明的准确。

2.科普说明文解题技巧

(1)运用Skimming(略读法)和Scanning(查读法)阅读技巧,巧妙解答细节

①采用略读法,快速阅读短文,考生不需要逐字去读,而是要重点留意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段落的首句和段尾句,把握主题思想与段落大意。

②摸清文章结构后,读阅读问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到短文中圈定大致的答题范围。

(2)精读首尾两段或段落首尾句,准确解答主旨大意和结构题

科普类说明文通常有主旨大意判断题,以考查考生对通篇文意或某一段落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结合这类文章的篇章结构特点考虑。首段与结尾往往提出或归纳了文章的某一要点或中心思想,因此正确理解文章首尾两段是解答全文主旨题的关键。

三、新闻类阅读理解技巧点拨

1.选材特点

新闻类阅读材料的内容多数是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国内外有影响的事件和最新的科技发明、科技进步等等。根据报道的内容兼具记叙文或说明文体裁的特点。

2.切入点

熟悉新闻类的倒金字塔结构。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就放在首段或前三段(导语部分),抓住这部分无论是主题还是标题就迎刃而解了。

4.高三学法指导及考试总结 篇四

--—总结第一次全市统考及学法指导

我校高三年级在总结全市统考之后,召开了高三学生大会,针对学生目前的的学习情况,我们特约了数学老师宋继先、刘东红,化学老师王玉,物理老师潘成新,生物老师刘权玲分别给理科班学生做了学法指导,特约隋成利给文科学生做了学法指导。会议由王玉梅主持。

主持人王玉梅:自开学以来,高三年级的师生们进入积极的工作及学习状态,同学们懂事知学、日趋成熟,有了对自己的责任感;知规守矩、秩序井然,有了对自己的责任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高考目标。

理科:600分以上7人

前100名有4人, 最高分622分

一本上线:90人,二本;253人 全体559名;分布全市前100名有4人,全市前200名有7人,全市前200名有7人,全市前300名有16人,全市前500名有26人,全市前1000名有50人,全市前1800名有90人,全市前2000名有95人,全市前3000名有158人,全市前4000名有207人,全市前5000名有267人,参考人数559人 语文96.17(8),数学73.7(5),外语88.7(4), 物理39.55(7), 化学52.65(5), 生物53.06(6)

本次考试结束了,有人欣欣然笑逐颜开,有人眉头紧锁、闷闷不乐,甚至还有的人黯然伤神、潸然泪下。但,更多的人清醒了、觉悟了、下决心了、行动了„„为下一次的考试定下细细的目标和计划,有人说,成功是一曲振奋人心的“欢乐颂”。而我却说,暂时的失利也是一首歌,虽然它不及成功曲那么优美动听,但它更能让人刻骨铭心。请任课老师指导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数学教师

刘东红

大家都已感受到数学复习面广量大,不少学生感到畏惧,无从下手,同学们莫害怕,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面本人就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来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一、首先课前:重视预习,回归课本,注重基础。

具体来说,根据导学案,结合书本,先将相应知识点课前进行梳理,例题通作一下。同时,把教材的例题、习题看一看(有些同学根本无教材,也没有这个环节,所以对知识点有时候叫不准),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牢牢掌握。我们同学应该在一轮复习时回归课本,重视课本。我们普通班同学很大一部分预习这一环节不到位,甚至没有,那么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哪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哪是重点,而预习了再听,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其次课上: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

现在每节课学生手中都有导学案,在课前预习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评中的提示,作好笔记。笔记不光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答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课堂上老师给时间思考讨论时,一定要动脑,积极参与。

三、最后课后:做好知识系统的复习、总结和巩固。

做好每一天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回忆法”。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哪道题上课前不会,再回想一下解题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回顾完,为了检查当天课堂听课效率如何,必须做一些相应的题(比如说练习册大长条),跟上来巩固一下。练习册做的顺畅,说明学的效果不错,不好找找原因。总之做练习册也是为了做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以上是我就目前实际情况来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只供参考,有些同学可能有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人而异吧!

总之,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认真做好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不要盲目地攀高,相信真心地付出,必有圆满的回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生物教师 刘权玲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怎样进行?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试卷,试题强调基础,注重能力,尤其突出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题目难度不大,但是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与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此外,试题内容的灵活性、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逐年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去年我省的高考生物试题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基础,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因此面对2011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对策是八个字“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而基础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把书本变薄,把知识变厚、提升理解能力。

1、首选要做好课前预习,深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课前预习要充分的利用好学案,概括出知识要点,找出重点、难点、疑点并结合学案中的例题进行分析,比较自己的分析思路与例题中分析思路的异同,为什么不同?以便能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去听课。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知识,要进行思考、总结和处理,从而使知识掌握的更扎实、更系统,争取在老师讲解时,对着知识点进行回忆联想,把各知识串成知识链和知识网,把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以利于解题时快速、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灵活地运用。例如哪些细胞器能产生水?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需要我们把代谢的知识和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前后联系,并在课本上找到文字依据。通过熟读课本,包括一些前言、小资料等也需要注意,对课本知识要做到融会贯通。切忌不能用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再多的试题也不能涵盖所有的考点,所以只有认真看书才能解决做题的本质问题,把教材的知识点掌握透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知识的积累是发展能力的前提,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因此第一轮复习要求我们要扎扎实实把握基础,把课本的关键部分能背下来,非关键部分要多读几遍。

2、要学会听课。我认为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听课,或者说不会高效率的听课。上课时,主要听老师讲解重点、难点、疑点,紧跟老师的分析思路,适当对分析过程及有关分析图解进行记录、用大脑进行记忆。

二、保持与老师同步,重视解题技巧,提升获取知识、分析综合能力。

1、课后及时复习,适当做题。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不太明白的题可以查课本知识点,不同考试中会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考查多次。因此做题时,首先要弄清楚题意,分清是考查哪个知识点,进而追忆相关知识分析做答。并且要善于对不同的题型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解题时要学会寻找题干中的关键词,排除迷惑性、干扰性条件。

2.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训练有助于形成灵活、广阔、缜密的思维品质,概括起来就是:学会辨别试题指向;学会找题中的关键词句;学会分析有效信息、无关信息,找中心句;学会找出隐含条件,用全已知条件;学会分析图表、数据、曲线所给的全部信息,正确识标明点和析线;学会将新信息与教材知识相联系,找到所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切合点,学会用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准确选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作答,提高用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学会答全要点,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复习时必须做大量的习题,但绝对不能陷入题海。一定要明确做题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做题时要注意习题与知识点的联系学会融会贯通,切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训练过程中,对解题中产生的差错要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错在那儿?为什么出现这种错误?如果是知识不牢,要及时查缺补漏;如果是审题失误,就要有意思地多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如果是表达不准确,就要分析为什么会词不达意。

3、重视实验题的复习,提升设计与完成实验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和我们目前使用的资料对实验题的归纳复习,仔细分析3-5个经典实验题,体会实验设计的原则,以及实验步骤怎么叙述,实验原理怎么书写,实验结果和结论是什么,基本是能找到实验题的通解。

四、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

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近期目标是什么?某一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具体到一天中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都要做好详细的规划。至少要有个大致的安排。

总之,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更主动、更轻松,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但是同学们要明白一点,所有的好方法都是苦方法,好方法只是只是苦中找一点乐。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作为共勉:你可以先知先觉引领潮流,也可以后知后觉苦苦追赶,或者不知不觉被淘汰。预祝同学们2011年高考中,引领潮流,取得胜利。

高三化学复习建议

高三化学教师

王玉

经过两年多高中化学的学习,大家对化学这门学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理科中的文科”这是它的一大特点,记忆力在化学上体现的比较明显。不去记,注定考不好!但是它毕竟是理科,也要记忆和理解相结合。那么如何搞好化学的复习呢?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给大家提出如下几点复习建议以供参考。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强化主干知识的复习。

近年来,高考化学题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察,保持了极高的稳定性。平时要多看书更要多看看老师帮你们整理的复习题签,抓住知识中的主干部分以及出题几率非常大那部分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离子反应部分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及正误的判定和离子共存问题,物质结构,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问题,化学实验,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物的性质等,这些知识点很容易在高考卷的选择部分出出题目来。对于这些部分内容,我们要牢牢抓住不放。二.重视知识的识记和积累。

近年来,化学高考题特别注重了对知识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重化学知识的积累与识记,如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不是硅,明矾净水的原理是形成了氢氧化铝胶体等。

三.用心观察,学会总结,注重方法,抓住规律学化学。

化学学习中,有一个困扰着很多的同学的问题------方程式。原因很简单,方程式记不住。我们化学中方程式有一些是靠记下来的,但大部分方程式不是靠记来的,准确的说应该是靠分析,推理出来的。其实同学们只要对我们这些常见的方程式多观察观察,多分析分析,你们就会发现很有规律的。如象我们高中的反应方程式中氧化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我们要学会用守恒三步法,用这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书写出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反应方程式。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要掌握住整体的知识网络,以及学会用类推的方法;物质结构部分要掌握住一些关系式和规律(如位构性关系)。像电解质溶液部分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浓度间的等式关系都是有比较方法和规律可循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观察和找出其中规律;化学部分的计算题,特别是选择题的计算题一般都是有简单方法的(通常用的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讨论法),如在解题中我们能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的话,不仅可以开拓解题的视角,增强解题的技巧性,更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像有机部分的复习,我们重在抓住有机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官能团的相互转化规律,当然由于有机反应的特殊性----条件往往决定反应,所以记住一些反应中的条件也至关重要,特别在有机推断题中,往往条件也是我们解题的突破点之一。现在每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部分,实验的比重都是很大,对于实验的复习相对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备(重点是一些装置,像制取装置,干燥装置,安全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等),还有实验的分析与设计。做实验题时,要紧扣实验目的。

四.勤于回顾,及时查缺补漏,多练提高解题能力。

对于每天的课堂内容,我们一定要按预习题签内容提前预习,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在课堂上重点关注。对于所学内容当天找个时间进行回顾消化,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消化当天内容的情况下顺便还能及时的释疑补漏,不至于让自己掌握的不够好或有模糊疑问或根本就不懂的内容而被忽略遗忘掉,从此而形成了盲区。对于回顾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做到一天一小顾,一周一中顾,一月一大顾。在知识都理顺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多做些习题,以便于能对知识点的强化巩固和灵活应用。对于做练习上,我建议同学们尽量能精选题做,尽量少做重复题,尽量不要做一题就对一下答案,遇到正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多用假设法。

五.建立分类错题本。

建议同学们平时要学会把经常错的题目或者高考重点热点的错题,能够剪辑下来并且归类在一起,以便到每月一次大回顾时看或者作为考试前复习题型看。(能剪辑的尽量剪辑,节省时间,实在不行采用手抄法)。所谓错题分类就是把各个知识点部分的错题归类在一起,以便于分析,比较,总结出真正的错因。你们可以先写下各部分错题的标题,然后下面留出一些空位置,有属于这部分的错题,就剪辑下来贴在下面,最好能把你当时解题错误的原因记下来。如果你能长时间坚持下来,你就能得到一本真正针对你学习特点的习题集了。

以上这些观点是我个人对高三化学复习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高三物理学法指导

物理组

潘成新

一、要有学好物理的信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学:成功在于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态度决定一切,老师没有抛弃我们,我们也坚决不要放弃。没有努力奋斗,什么方法都没有意义。而努力学习来源于信心。面对金融危机,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要有学好物理的信心,有了信心,就会有动力,有了动力,就能坚持,这就一定会成功。

二、复习策略:有舍才有得,先舍后得。绝大部分同学不用抠难题,要在中低档题目上下大气力,得到我们该得的分数。但是,知识点不能舍掉。物理得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是否扎实,知识面是否宽广,分析、解决问题是否严谨,解题是否规范,解答是否细致等较基本的方面。

三、学习物理: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应用是目的。

学习有四个境界:懂、会、熟、巧。很多同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是很不够的;稍好一点,自己慢慢地能做上,这也不符合考试的需要,因为考试是限制时间的;达到了第三个境界就可以适应考试的要求了,知识熟练、方法准确,可以得分。第四个境界则需要有较强的悟性,功入化境。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努力,达到第三个境界,轻松驾驭高考。

物理是一门以物论理的学科,表面现象是物,本质属性是理。不能靠想象作答,由于初中知识较为浅显、具体,只靠想象能答对一些,而高中知识较为深奥、抽象,靠想象作答是很难得分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按规律解题,即“依法办事”,否则就不需要学习物理规律了。

学习规律的目的是要把有限的规律用到无限的题目之中去,以不变的规律来应对万变的题目。

我们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有“扎实的基础,较强的能力。”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备考复习的根基所在,没有它强有力的支撑,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升华无从谈起。所以,第一轮复习,要在“全、准、细”上下功夫,一定要做到:“疏通基础要全面,记忆公式要准确,解决问题要细致。”

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记住知识点,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要记本质性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东西。如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式,其中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又如,汽车最大速度的表达式,分母不一定是摩擦力在斜面上情况将发生变化,要记功率表达式和平衡条件。(13题考查汽车达到最大速度的条件,由平直公路过渡到斜面上,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

2、要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会推导相关的公式,弄清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理解知识的本质,这样做也便于记忆,更便于知识的应用。

3、通过适量练习,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完成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过渡。(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考查最广泛的是理解能力。)题是练会的,而不是听会的,这一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好比学习游泳或是骑自行车。

4、要经常搞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归根结底是要求知识熟练。熟练之后,公式规律就会成为我们最讲义气的朋友,读完题目后,相关公式就会立即出现。在市第一次统考题量较大,大部分学生不能全部做完。我认为这不 是试题的不足之处,恰恰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复习方向。在高考中题量和计算量都是很大的,这要求我们对知识掌握要熟练,提高解题速度的同时提高解题的准确性。我们不要只看分数,要找原因,树立信心,把握好复习方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会适应的。

四、几点重视:

1、重视预习:利用好学案,课前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做到带着问题听课,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重视思考,学会提问:如何提问?怎样问问题?老师反复强调的问题,如果不懂,一定要问。自己看资料,多看有详解答案的题目,如果个别地方看不

懂,要问。如果这一题几乎都看不懂,就要大胆放弃,不要问了,这个题不适合你做。问完的题一定要重新做一遍或几遍,直到熟练为止。

3、重视实验: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的理解、数据处理方法、实验误差的分析、特别是实验规律探究过程的复习。因为近年来实验题的难度有所降低,只要系统、认真地复习实验,就很有可能得高分。对实验的复习,建议:记住典型电路,抓好原型,突出重点,适度延展,渗透设计。对《考试说明》中所列出的学生实验,在第一轮复习中,应该同步全面复习原型,掌握基本实验体系;在第二轮复习中,突出重点,适度拓宽,进而不断提高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如本次考试,读完实验题后,只要掌握了实验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比较容易就能想到用什么公式来解决的。对于16题如果审题不细,容易漏选D项。17题考查对于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简单的误差分析。为什么我们做不好实验题?因为我们不够重视。

4、重视归纳,提倡多题一解,理解问题本质。比如11题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涉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题目还有5、6、8、9、17、18、20、21题等;涉及力的平衡条件的题目有7、11、12、13题等;涉及动能定理的题目有10、15、20题等;涉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题目有2、14、21题等。本卷试题解答用到了整体法和隔离法(8题),图解法(7题)、正交分解法(17题)、假设法(12题)、图象法(9题)、二次函数求极值法(21题)等。

5、重视阅读,学会审题:要考出好成绩,一定要过审题关。要重视语文和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语文、英语试题中都有阅读理解题,实际上物理试题中也有,并且还很重要。要能从题目的叙述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特别要注意关键词、句,例如:“恰好、刚好”,找出题眼,避开陷阱,不要急于下笔,读一遍不行,就读两遍,两遍不行就读三遍,看准了打枪,有的放矢。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之后,就看你的数学功底了。因此,语文和数学对于学习物理来说也是相当的重要,好比我们的两条腿,轻视不得。这也是物理难学的一方面原因。

五、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学习习惯:

1、按步解题(四步: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物理过程分析;选择合适的规律列方程;求解作答讨论等。)

2、计算题:情境——规律——结果;注意三性(过程性、规律性、联系性)。

3、规范解题(符号字母的大小写、分数式的表示、是否写单位、计算题的文字说明、作图等)。

4、牢记物理学解题三大观点(力和运动的观点、功和能的观点、动量的观点)。

5、巩固好自己的劳动成果(搞一个典型题错题本或用红笔在学案上改错,做重点标识,次日早晨用几分钟看一眼,自习课重新做一遍。)

主持人王玉梅:离高考还有200天的时间,这200天的时间你可以麻雀变凤凰,我认为这不是奇迹,而是努力争取!全力以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精彩!200天拼搏努力,高考时刻定有奇迹。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通过这些老师的指导,希望同学们在今后200天的学习中要有信心

有信心:做到心比天高,才能一览高考顶峰的云霄。去除高三的浮躁心情 要想不闹心,完成作业要认真;要想没烦恼,集中精力是法宝; 要想不失败,生活节奏要加快;要想学习好,跟住老师积极思考; 要想考第一,方方面面都积极;要想考大学,每科都要好好学。

有恒心:要达到学习上的三种境界:有一颗寂寞孤独的心——独上西楼;要有一个勇敢倔强的心——衣带渐宽;要有一颗不被意外惊喜所吓坏的心——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

讲方法:用思维的宽度探索潜力的深度,用潜力的深度挖掘知识的厚度,用知识的厚度奠定生命的高度。

努力做到“八多八少”: 多一份专心,少一份杂念 ; 多一份投入,少一份贪玩 ; 多一份规范,少一份个性;多一份反思,少一份理由 ; 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埋怨 ; 多一份忧患,少一份安逸 ; 多一份情商,少一份小智 ; 多一份科学,少一份蛮干。

希望大家 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坚信只要拼了,我就是最棒的。

既然选择了高考,便只有拼才会赢。坚持定会成功,努力就有希望。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只要拼了,我就是最棒的。高考,不是比谁更聪明,而是比谁更坐得住,比谁更刻苦,比谁更努力。高三学习是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高考时刻是展示一生最绚烂的美丽。风雨无阻的肩膀才能擎起明天的太阳。

5.高三英语学法 篇五

Time: 2:55 p.m. March 17,

Purpose: 1. explain why wordiness appears in writing usually.

2. Make a wordy phrase, sentence and passage concise.

3. Build up a concise passage.

Aids: CAI, computer and POH.

Procedures:

In general: 1. Pre-learning: give examples and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how wordiness happens.

2. Presentation: summary what students express and induce them to think how to correct wordy sentences.

3. Practice: direct students to correct wordy phrases, sentences, and passages and organize certain rules by themselves.

4. Consolidation: write a concis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given requirements (Picture story).

5. Homework: 1) Correct some other passages.

2) surf website about English Writing.

In detail:

Step I. Pre-learning.

Give two different versions of passages and ask students to compare:

The two passages:

Passage one: Tom is four years old and he is energetic. One day a bike was give to him. The bike is new and it is a light blue color. Tom received the bike for his birthday. He struggled to ride his bike. He struggled for two hours. However, he was unsuccessful in riding the bike.

Passage two: Four-year-old Tom is energetic. One day, he got a light blue bike for his birthday. He struggled for two hours to ride it, but he was unsuccessful.

The hint: passage one is too long with many redundant words, while the second is concise and clear. That is what should be achieved in writing.

Step II. Presentation.

Show wordy phrases and sentences.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how wordiness appears and find out the way to correct them.

Sample one: The employee with anger quarreled with his boss. (angry)

A girl likes Chinese food better. (prefer)

There are many People hunting animals for living in the mountain. (hunters)

In the not too distant future, our dreams will come true. (near)

He gave up school on condition of the fact that it was necessary for him to support his family. (because)

Summary one: Change phrases into single words.

Sample two: The house, which was built newly is near the sea.

(The newly-built house )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job must send your resume to our company before Friday.

(People interested in the job)

The way that is most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the most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way)

While he is waiting for the bus, he always recites texts. (While waiting for the bus or Waiting for…)

Please put the money at a place where it is safe.

(please put the money at a safe place )

summary two: change clauses in phrases.

Sample three: A letter was sent by Mrs. Smith.

(Mrs. Smith sent a letter)

Your luggage will be checked by a custom official and then a pass card will be given to you.

(A custom official will check your luggage and give you a pass card)

The production of the factory was affected greatly by so many inexperienced workers.

(So many inexperienced workers affected the production of the factory greatly.)

Although Chinese is regularly used by students, a close and complete study of the subject is seldom taken by them.

(Although students regularly use Chinese, they seldom take a close and complete study of the subject.)

Summary three: change unnecessary passive into active voice.

Sample four: The skirt is blue in color. (the skirt is blue)

In the year of 1840 the war broke out.

(The war broke our in 1840)

We plan to meet before sunrise very early in the morning. (We plan to meet before sunrise)

I play basketball equally as well as my brother.

(I play basketball as well as my brother.)

summary four: avoid repetition.

Step III. Practice

Correct wordy sentences and passage.

1. There are many ways in which a student who is interested in meeting foreign students may come to know on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meeting foreign students may come to know one in many ways.)

2. There are many farmers in the area who are planning to attend the meeting which is fixed for next Friday.

(Many farmers in the area plan to attend the meeting fixed for next Friday)

3. To work as a accountant, an education in money planning is required.

(To work as a accountant, one requires to study money planning.)

4. The subjects that are considered most important by students are those that have been shown to be useful to them after graduation.

(Students consider the subjects shown useful to them after graduation most important.)

5. The decision that was reached by the committee was to put off the vote.

(The committee reached the decision to put off the vote.)

(The committee decided to put off the vote)

6. The animal trainer dove into the pool. The trainer was skilled and athletic. She was excited when she dove into the pool. She swam with two dolphins. The dolphins were babies. The dolphins were playful. The trainer swam with the dolphins for over an hour. When the trainer swam with the dolphins, she was happy.

(The skilled, athletic animal trainer excitedly dove into the pool and happily swam for over an hour with two playful baby dolphins.)

Step IV. Consolidation.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passage as concise as possible and evaluate some examples in class through POH. (Picture and story)

Step V. Homework

1. Give students more samples of wordiness to revise and improve.

1)Before the travel agent was completely able to finish explaining the various differences among all of the many very unique vacation packages his travel agency was offering, the customer changed her future plans.

2)During that time period, many car buyers preferred cars that were pink in color and shiny in appearance.

3) Our branch office currently employs five tellers. These tellers do an excellent job Monday through Thursday but cannot keep up with the rush on Friday and Saturday.

4) The blizzard contained strong winds and heavy snow. During the snowstorm, the roof of the town library collapsed. The roof of the post office did the same. The blowing snow covered the county roads. Schools cancelled classes due to the white-out conditions.

5) Locked away in the old chest, Richard was surprised by the antique hats.

6.(英语)高三英语高考词汇默写 篇六

1.v.吸收 4.活动 7.冒险 10.野心,抱负 13.n.应用,申请 16.吸引 19.突破 22.n.庆祝 25.结论 28.评价 31.令人信服的 34.宣布 37.最后期限 40.数字的 43.灾难 46.使分心 49.n.讨论 52.下载 55.娱乐a 58.电子的 61.尤其,特别 64.n.解释 67.时尚 70.原谅 73.n.慷慨 76.新闻提要 79.n.独立 82.n.鼓舞,灵感 85.n.邀请 88.商人 91.神秘的 94.机遇 97.n.许可 100.认出,识别

2.能力5.承认 8.优势 11.v.宣布 14.气氛

17.尴尬的,笨拙的 20.事业 23.挑战 26.冲突 29.n.体谅,考虑 32.消费者 35.十年 38.n高兴d 41.绝望的 44.n.失望 47.折扣 50.使气馁 53.有效率的 56.使丰富 59.雇员 62.n.期望 65.熟悉的 68.最喜欢的 71.幸运地 74.n.和谐 77.忽视 80.n.不方便 83.智力 86.n.无责任感 89.知识 92.必要的 95.组织 98.可能性

3.v.陪伴 6.收养 9.v.影响 12.n.焦虑,渴望 15.态度 18.v.有益于 21.闲聊 24.慈善 27.喜剧 30.后果 33.n.联系,接触 36.好奇心 39.设计师 42.决心

7.高三英语学法 篇七

第一阶段:学生自述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复习提问的形式, 让学生围绕课程标准, 概括复述上节课重点、难点, 也可以让学生板书知识结构。例如在复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一课时, 通过学生复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掌握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巩固封建统治之目的, 理解地主阶级学习层次停留在器物层面, 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探寻救国之道, 理解其学习层次进步到制度层面, 同时重点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复述上节课内容, 达到巩固知识, 强化知识结构, 明确课程标准的目的。

第二阶段:师生探究阶段, 花时二十分钟左右。围绕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精心设计问题, 师生共同探究。《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设计三个问题: (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其意义; (3) 认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一个问题, 学生基本能解决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也能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 但是对局限性的分析可能会不到位, 教师可以就教材中“打倒孔家店”引发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人物、文章、团体、刊物等几个方面概括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史实, 并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第三个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使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使得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即宣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阶段。

鉴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终结, 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形成如下单元结构图。

师生探究过程是辨明史实与理论的重要阶段, 通过探究主要培养学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准确描述与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 正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正确阐释的能力, 同时还培养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习惯。

第三阶段:及时记忆阶段, 花时十分钟左右。及时记忆并进行课堂检查。记忆前可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记忆方法, 提高学生记忆效率。记忆完毕, 及时通过学案中的填空进行自我检查。

及时记忆与检查能让学生掌握本堂课所学内容, 同时不易遗忘, 不浪费学生时间。

第四阶段:能力训练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训练主要是进行5—8道选择题训练, 题目的选择以近三年新课改高考题为主, 不足则辅之以大市近年来的模拟试题, 选题确保围绕课程标准, 围绕重难点。试题评讲也是关键, 重在分析解题思路, 总结规律性解题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提高学生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第五阶段:心得交流阶段:学生个人谈本节课所得, 可以就知识的掌握、方法的探讨、能力的提升、题目的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 不求全但求异, 求学有所得。

通过实践, 我感觉一轮复习此种课堂模式较为实用, 简洁高效。复习过程紧扣课程标准与重难点, 每节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探讨、默写、训练、总结等五个环节五次接触课本重难点, 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既有合作探究又有典型题目训练, 长此以往, 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摘要:作者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升学生能力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总结出“五段式”教学方法, 即把课堂分成五段:学生自述阶段、师生探讨阶段、及时记忆阶段、能力训练阶段、心得交流阶, 并运用课例做了说明。

关键词:历史教学,“五段式”教学法,运用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刘晓明, 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1) .

[3]马雪.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9) .

[4]张璞扬.中学历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8.浅谈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学法指导 篇八

一、明确考点,心中有数

到高三第一学期末,国家考试中心或地方考试院都要下发次年的《高考说明》,对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范围、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形式、试卷难度等作出明确的说明。虽然其中的考试目标与要求以及考试范围的确定,也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但在实际上,有些知识点在《考试说明》中已不作要求或降低要求。因此,我们要在研究、吃透考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考点,知道哪些知识点考、考到什么程度,哪些知识点不考。既不扩大范围也不缩小范围,既不拔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既不加重负担也不盲目减轻负担。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复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读看结合,相得益彰

“读”是指诵读,“看”是指默看。许多高中学生学习政治还停留在“只要背就能学好,只要背就能考好”的认识上,课后主要是花时间读以及做一些书面作业,很少有学生去花时间静下心来看课本。而实际上,“看”有其独特的效果,如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知识体系的构建等,仅靠“读”是无法做到的,必须通过“看”去理解、去把握。学生“看”的过程,是一个揣摩、思考、理解、消化、吸收的过程,是认识生成的过程。同时通过“看、想“,可以做到反复诵读和回忆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记忆效果。前苏联心理学工作者伊凡诺娃早就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只背不看“的误区,使”看“成为一个自觉的行为。当然,我们应告知学生不仅要看课文内容,还要看目录、单元知识结构图、单元引言等,这样,既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构建宏观知识体系。

三、点面结合,有条不紊

“点”即考点,是微观层面的;“面”是指知识体系、知识网络,是宏观层面的,它小到一课、一框、一目,大到一单元、一本书。我们知道,学生的头脑不只是装知识的’仓库”,更是一个知识的“加工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学做“蜜蜂”,既要获取知识,又要加工知识;不做“蚂蚁”,只获取不加工。对知识的加工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過程。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以系统和要素关系理论为指导,去分析、理解“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结成网,在“点”的基础上形成“面”,从而避免已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出现“打架”或“条块分割”的现象,在复习时起到纲举目张的功效,考试答题时才能思路清楚,表达准确、完整。在点面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既要微观把握又要宏观统领。

四、科学记忆,事半功倍

概括记忆。对要记住的内容进行提炼,删繁就简,高度浓缩,抓住关键内容加以记忆。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可以把前面的内容浓缩为“马列毛邓三”,这样记起来就容易多了。

理解记忆。对要记忆的内容认真思考,深刻理解,然后再去记忆。如对我国“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记忆,通过分析、理解,我们会发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实就是公民对宗教信与不信、信哪种宗教、什么时候信仰的自由。这样就不至于被书本上那冗长的表述而搞懵。

比喻记忆。也就是通过打比方加深记忆。如学生在记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时常常搞反。如果我们把生产力比喻为人的“脚”,把生产关系比喻为“鞋”,学生就很容易弄清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当然,记忆的方法和技巧还很多,至于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忆比较科学,还要因人而异,因记忆的内容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能有效提高记忆效率,让学生比较轻松地记住所学内容,那就是科学的。 

五、及时复习,夯实基础

上一篇:石化技术工程系毕业设计任务书下一篇:金融学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