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2024-10-08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精选17篇)

1.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篇一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在学校大力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就充分体验到了它的快乐。

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六步三位一体。六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成绩有好有差,上课有专心的,也有开小差的,由组长带领小组学习,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都发生着变化,无论是预习、对学还是群学,大家都认真对待,还会相互监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大家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高质量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案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实现化学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实施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小组合作为主要手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实施。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引导的作用,我在化学教学中主要是采用“六步三位一体”法。

一、明确目标。使用多媒体明确学生要学的知识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

二、自主学习。上课时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一般为5分钟),围绕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查找资料,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学习是师生或同学之间,通过共同的探讨、交流而扩大知识的辐射面、挖掘知识的深度、补充自主学习不足的过程;对于不易理解需要讨论的地方,要尽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全体去讨论,形成结论。

四、展示反馈。这一环节是课堂最活跃、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展示是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说出问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易错点、总结的规律,或由问题进行知识拓展等,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同学或教师给予解答等等;展示由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再接受学生挑战,便于课堂控制。每组的学生按照成绩高低编为1-6号。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成绩稍差的学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通过教师穿插巡视小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已心中有数,一般会提问可以胜任的个人或小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激励了其他小组。展示实行“三秒钟原则”,学生三秒钟不答,其他会的学生站起来就答,回答得不全面,其他同学就站起来补充。挑战时,如果一下子站起多名同学,采用小号让大号,小组让大组,将机会让给大组、大号同学,以便给学困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复习课、练习课的反馈,不是所有内容都要展示,主要是筛选、整合有价值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示。

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原地回答、板演、上讲台讲、表演、抢答、齐答(尽量减少)、主动回答(对同学的回答有异议或有不同的解法……)等。

展示反馈环节一定要使用“过渡语”。学生常用的“过渡语”有:“不同”、“补充”、“改正”、“解疑”、“帮助”、“挑战”等等。使用“过渡语”的目的有明确该学生所在的方位;2.提示要阐发的内容。

五、解难释疑。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共性问题。根据学生合作探究、展示反馈的信息,由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诊断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经归纳整理后当堂分析解释。教师要尽量少说,让学生讲,让学生做同学们的小老师。

六、巩固提高。是当堂训练检测,总结拓展延伸。当堂反馈,实现堂堂清。通过当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打分晋级,激发热情,把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变成对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

“三位”是:多媒体(优课)、黑板、教学案的综合使用。以达到高效和最优化。

“一体” 即:对学习小组进行整体评价,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化学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多媒体教学,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直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成就高效课堂。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化学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化学课堂教学的特色是实现化学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的问题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问题设计得好,就会激发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探究。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恰当设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化学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总之,高效课堂需要精心设计。精心设计你的仪表,让学生喜欢你、接纳你;精心设计你的导语,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精心设计你的总结,让它简单、明了,方便记忆。我们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注意到以上细节,那么我们就能实现高效课堂。

2.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篇二

那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和谐高效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笔者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利,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要把学生当成具有人格意义的“人”而不是被斥责的对象、被填充的容器,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讲究工作方法。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没有原则地迁就学生,而是既要尊重,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心中必须有应该遵守的规则,有对规则的敬畏,对知识的敬畏,对教师的敬畏,必须遵守在特定环境中应该遵守的规则。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必须重视和挖掘化学实验的功能。新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学生分组实验,很多教师怕麻烦,要么不做实验而纯粹讲实验,要么把实验全部作为演示实验处理。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必将对教学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并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必须对化学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监控学生,一种可能是实验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白白浪费了时间;另一种可能是学生因随意操作而造成意外伤害。因此,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是严格的,必须让学生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比如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之前必须要对学生说清楚化学实验室中的基本要求,如规范的操作和各种药品的使用与保管等;在进行每一次实验之前要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事先要审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并要求学生按规范步骤认真操作;要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师生共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失败的苦涩,师生共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要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倾听、交流、合作,学会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

二、在化学实验中建构问题

化学是一门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产生问题和问题情境。好的实验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利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明显现象使学生感到疑惑和不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探究的学习动机,那么就能很顺利地完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理解。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得出,我们只需要营造这样一个环境就行了:把钠放在水里,把金属镁、锌、铁、铜分别放在稀硫酸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是否放出氢气,以及放出氢气的快慢,他们就能得出金属的活泼性有快有慢。再如空气的组成用实验测定:当玻璃钟罩内的红磷燃烧完毕,水上升至五分之一时,我立即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水只上升五分之一?围绕这个实验,引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空气的组成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同样,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按部就班逐一讲解,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

1. 氧气和氢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及收集的方法有何异同?为什么一个需要加热,一个不需要加热;一个用向上排气法,一个用向下排气法?

2. 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应该怎样装配仪器?

3.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又应该怎样收集、验证、验满?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贯性。学生通过讨论能逐一得出结论。所以我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由学生自己讨论,然后上台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并亲自动手操作整个实验过程,其他学生观察,如有异议,可相互补充,并鼓励创新设计。

三、媒体运用应简单而清新

3.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篇三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78-01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科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高效课堂就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下面我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教学设计精准

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

二、知识教学高效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

三、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和探索性等有利成分,开展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思维,勇于创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1、演示实验

在新教材中演示实验已经退居主流的时候,我们化学老师要开动老筋,对演示实验改进创新。例如在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时,让同学们根据书中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提供一系列仪器物品,设计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画出发生装置图;再设计出一套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发生装置图,(如有其它方法,也请你画图表示)然后将同学们设计的装置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评价交流。

2、学生实验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提供了大量让学生动手接触化学实验的机会。然而,部分教师不太注意研究这些探究活动的“教法”,不少学生也只觉得动动手很好玩,更有甚者,连玩的兴趣都没有。在这种状态下,错过了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大好时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积极探索,改进实验,加强引导。例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我们可设计三组实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纯碱与稀盐酸反应,让学生通过实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

同时,为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

四、师生关系要和谐

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90%以上的学生喜欢学科教师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篇四

构建高效课堂

——初探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要求“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要打造高效课堂,应当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又关注老师怎样引导、怎样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形成对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整理和创新能力。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常态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依据。打造高效课堂提出的改革理念: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达成目标、当堂检测、堂堂清。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和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好准备。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要想提高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打造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在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谈一些对构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的个人体会:

一、教师要明确高效课堂的概念以及对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一)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根据高效课堂的有关理论,“高效课堂”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3、在课堂45分钟时间内研究如何提高效率,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也就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二、教师要掌握一些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首先,营造强势学习文化。

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的有效互动,并达成目标,进行当堂检测并做到堂堂清。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角色的自觉进入者和学习乐趣的主动享有者,这样就会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为高效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其次,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新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具体做法如下:

(一)、集体备课。

整合教学内容,实施单元教学设计。形成“(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延伸拓展”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文本。

(二)、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确定不同课型。

可以按“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展示反馈,解决疑惑---随堂练习,课堂检测”的基本流程设计一课时教学环节,也可以按基本流程设计单元教学。

(三)、强化学生自主预习。

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自习一律不准上课和讲评。加大学生课内外预习自学的支配度,逐步过渡到将预习自学纳入正课环节,做到有预习提纲,有目标设计,有预习检测,有预习反馈。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去阅读、实验、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质疑。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认真督察,对于不善于自学的学生,要加以方法的指导;对于自学自觉性不高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对于自学认真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从而保证学生的自学效果。另外,教师应到学生中去,做过细的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中差生,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抓到手,并整理归类,个别问题随时解决,典型问题在“后教”中评讲。

(四)、实行合作学习形式。

通过合理运用化学合作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勇于实践的能力。从而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实行小组学习形式,以平日学习成绩均衡搭配,合理分组,合理分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实行结对子学习形式,将较强和较弱学生调为同桌,一帮一结成对子。

(五)、指导学生课堂练习,课堂检测堂堂清。

课堂上充分地让学生交流,交流预习课中的学习内容,以及做题过程中的一些疑难等,找出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交流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拓展和注重交流的方式。重视课堂动手习惯的培养,即随堂笔记、随堂练习、课堂检测等。

(六)、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打造高效课堂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具体做法:一节课教师讲授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含质疑问难),学生自主学习(含合作交流、反馈练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课堂检测、反馈时间10到15分钟。

(七)、强化反馈矫正和落实力度。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分配学习的任务,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有区别的帮助和适度的反馈。教师要及时展示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抓好纠错、改错。

(八)、突出化学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化学实验直观性强,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开足开齐化学实验,增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注重化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化学思想、观念思考问题。

(九)、适当的激励机制。

《新课程标准》不光提出了教学方面的要求,还对改革课堂评价体系提出了要求: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十)、加强课后反思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误的原因,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思考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

5.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 篇五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

(提交时间:

2012-6-20)

我是一名教毕业班化学的老师,我认为每个人上课的方式、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掌握课堂,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

什么是有效课堂?什么是有效教学?怎么才能够得到提高?我想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谈谈。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分学习小组,开展小组竞赛,或者借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换句话说就是: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如何做到提高初三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利用各种教学条件及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配合作用,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建立深厚的师生关系

爱岗敬业是每种职业的第一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无形中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创造轻松愉悦的师生情感

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教学的开始,教师只有用诚挚的情感热爱、尊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兴奋点,学生的心理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就能较快地将教育的要求提升为自己的需求,从而对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化学教学中,我一是重视班级间的差异,根据各班的特点,在同一教学目标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理解力比较弱的班级着重讲清概念、狠抓基础,再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帮助他们进一步领会内涵。

例如:在过滤液体的操作中,让同学们联系生活中关于过滤的细节,然后思考:(1)为什么滤液要低于滤纸的边缘?(2)为什么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呢?(3)玻璃棒起什么作用呢?而对于爱动脑子,爱发问的班级,则适当加深内容。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适当“加压”,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则以鼓励为主,掌握基础的知识,经常和他们沟通交流,挖掘出他们的闪光点。还要热爱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深深的挚爱时,便会对你产生一种信赖和崇拜感,这样由喜欢老师到喜欢你所任教的学科,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

2.营造互助竞争的群体情感

在学校里,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归属的需要、受人尊敬的需要、交往和友谊的需要都迅速发展起来了,同伴群体对满足学生的这些迅速发展的需要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群体,能使人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催人奋进,使人感受到生活在积极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让学生在一个既有和谐师生关系,又有积极向上的群体环境中共同讨论、共同提高。我在所教的班级中组织了学习兴趣小组,有固定的和机动的。在固定的小组中成员是每次月考后组合一次,由成绩好的、中等的、后面的来组合,这样就可以鼓励先进的带动落后的。而机动组呢,则是在上课时为了鼓动学生的积极性,前后两桌进行讨论或者是与其他组抢答。在每次的考试中都进行先进小组的评比,看哪个小组中成绩最后面的进步最快,看哪个小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对于能评为先进的小组,就在他们的小组里进行相应的加分,同时利用班上的学习园地进行表扬,还邀请他们介绍经验,这样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演讲能力。

二、关心帮助学困生,调动积极性

学困生,一般来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知识贫乏、学习成绩落后、厌学、调皮捣蛋又屡教不改等等,他们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如何帮助他们,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们所有为人师者都面临的问题。

1.建立感情,以爱感化

“亲其师,信其道”。要真正走进学生弱小的心灵,需要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学生。当我们与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时,他们自然会主动敞开心扉,吐露心迹地与我们成为朋友,进而喜欢老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评也乐于接受,自觉改正自己的各种不良行为。在课堂上,老师要时刻给他们多创造机会展示自我,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自己的能力,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我时常会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完成很容易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单独给他们布置作业,或者是面向全体同学的题目时,既有基础又有中等的,让他们融入群体中,只要答案接近于正确的,就马上给以特别的肯定,并继续引导,久而久之,他们会提高的。只要老师对学困生有爱,不放弃他们,多给他们机会,他们都会有所收获的。

2、培养自信,感受成功

学困生在接受知识时比较慢,学起来有些困难,也就容易失望,进而失去信心,甚至厌学弃学。作为老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困生往往是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标兵„„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们的长处,用他们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功中培养自信。

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在某个时刻取得成绩,或许微不足道,我们还是要及时发现并给以充分的肯定,提出下一个奋斗的目标。扬长避短,多讲他们的长处,闭口不谈短处,让他们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在同学们的喝彩声中,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三、活跃课堂气氛、打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学会赏识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保持沉默,气氛沉闷极了,学生不敢积极表现自我大都是缺乏自信,生怕说错说得不够好,甚至怕被别的同学嘲笑。针对这些情况,老师需要学会懂得赏识自己的学生。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神圣的。老师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稍有含义的手势,都可能对他们产生莫大的鼓舞作用,让他们找回信心。所以教师就应该多对学生进行鼓舞、表扬、欣赏和肯定。赏识教育家周弘老师曾经说过:“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学生),我们作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啊、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和祖国的未来而自豪。”老师还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使他们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打心眼里相信“我能行!”

2、教学方式独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开动脑筋。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做到精神饱满、感情充沛,用词准确,语音流畅以外,还要注意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引起学生持久的注意力和兴趣。老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适当加入新颖别致的课堂引入,直观形象的媒体画面,贴近生活的动手实践等等,使整节课趣味盎然,轻松愉快,不枯燥乏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扩大参与面,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多样性的课堂活动例如讲故事,猜谜语等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更能为乏味的学习增加趣味性,使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①、讲故事——借助此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学会多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搜集有关故事或是教师搜集,让平时有点内向的、不善言词的同学展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②、猜谜语——可以用猜谜的形式巩固加强记忆。例如:A、元素符号部分:有钱的乞丐(钙);此物能流动,非水比水重,外观银白色,失水变成工(汞)等等。让学生猜是哪种元素,并简单介绍有关该元素的内容。B、物质名称及化学式:无水是生,有水是熟;老汉生来脾气躁,每逢喝水发高烧,高寿虽已九十八,性情依旧不可变(生石灰)。

(在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同时认识到,不动脑筋,不劳动就体验不到克服困难的欢乐)

3、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现象丰富多彩,能充分迎合学生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多做实验,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实验,验证性实验可改为探索性实验.再让学生设

计实验.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心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

四、重视教学艺术,体验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一个人只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会激起积极的追求力量。教师要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在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引入竞争,搞活课堂

搞活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素质教学的内在要求。搞活课堂,除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善于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力争上游的气氛。课堂的竞争主要是看谁把一个问题能最快、最准确地解决掉!每一个人都有追求成功的心理,都有比一比的愿望,谁都唯恐落后。在氧气的性质这一课题里面,我引用了猜谜的形式引入,让同学们猜谜:“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同学们都纷纷举手抢着回答,怕自己没机会回答。可见竞争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对知识及能力的求胜心理,使学生积极的情绪活跃起来,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科情感。

2、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化学教学中通过广泛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根据教学内容,用学生熟悉的事例,讲述钱学森、邓稼先等爱国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以及他们抛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所作的丰功伟绩;向学生介绍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世界著名科学家不怕艰辛,为了科学的真理而奋斗终身的事例,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

3、应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求知欲

中学生处于好动、喜欢变换时期,再好的教学形式和练习形式,如果简单重复太多,也会对他们失去吸引力。中学化学教学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等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我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时候,不是先讲它有哪些性质,而是先做倾倒二氧化碳的小实验,让学生去观察,是上面的蜡烛先熄灭呢还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有学生猜是上面的,也有猜是下面的,还有些学生说:“两只蜡烛同时熄灭的。”这样课堂就活跃了,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了,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很专注了。还有一个实验“二氧化碳的溶解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的水,让一位学生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同学们观察发现塑料瓶向内凹陷,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学们都惊讶不已!这是为什么呢?从而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学习“配置溶液”时,我直接安排学生开展实验,指导学生利用天平、玻璃棒、、量筒、标签等。指导学生边实验边分析记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配置溶液”的步骤。不是由老师一成不变地告诉他们按照固定的步骤去做,而是由他们在做实验过程中总结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体会探索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学科情感。

4、设计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中学生有求知、求新、求趣、求异的心理特征。利用这些特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药品的取用的内容时,很多学生都会问到,为什么要按照那样的操作去做,假如我不按照课本的要求去做不可以吗?对此我并没有直接说不可以,而是让他们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让我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实行的。比如:你要学习每样东西肯定要从头开始学起才有结尾,不可能什么都会了才去学它。积极的情感和教学实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时刻记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对化学课的情感影响着学习效果,备好课不如上好课,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影响,彼此依存。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灵的感受和情感的交流,努力使知识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的平等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后劲足,成绩才得到很大提高。

6.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六

王 贵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乐学能轻松接受,顺利掌握教师传授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就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浅见:

一、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精讲,就是配合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为学生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学生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通过精讲多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如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把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吸收。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九年级的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他们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就应利用学生这一认知特征。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地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这为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基础。其次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在学生自已实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转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

7.试论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篇七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教学是一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组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优势,让学生自发参与学习活动。本文认为,只有不断剔除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活动,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一、提高教师语言的有效性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注意语言精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首先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少讲,学生自己可以看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能听懂的不讲,尽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交流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最后,笔者再引导学生从原子、分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从原子、分子角度解释生活存在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巧妙设计课堂教学问题

教学是一个不断涌现新知识和不断引入新概念的过程,它们之间既存在内在联系,也有一定区别。如,在教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以前学过的制作气体实验的方法和思路的指导下,自己去研究实验装置、提取步骤和反应原理等内容,然后再提问学生能否把锌换成铁和镁,把稀硫酸换成浓盐酸?原因是什么?就这个问题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展开讨论,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答案: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有很强的挥发性,这样制出的氢气会混合着氯化氢,造成氢气纯度降低,所以,使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才是最好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提出一些启发性和质疑性的问题,营造新奇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教材知识。如既然硫化氢属于酸性物质,那么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可以吗?在反应中,硫化氢是还原剂还是氧化剂?设置这样的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设置一定要紧紧围绕教材的关键点和重难点,其内容必须涉及符合积累知识的逻辑顺序和知识的内在联系,环环相扣,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引导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共鸣,调动课堂气氛,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思维,取得出乎意料的极佳效果。

三、利用现代手段辅助教学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化学的特点就是在符号、微观和宏观之间构建联系,而学生则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就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只有突破这些难点和重点,我们的教学质量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微观粒子的时候,由于微观粒子具有不可感知性,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讲清楚,因为传统教学缺乏形象性和直观性,所以,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就会似懂非懂,理解不透彻。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和结构特点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比如,在学习原子结构的时候,笔者使用多媒体课件将O原子和H原子的结构动态、立体、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出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原子的结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8.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篇八

新课改的广泛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引导,积极构建高效的课堂。笔者是一门初中化学教师,在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上进行了探究,找到了一些经验。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方面的认识。

1.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谈到怎样教时,有这样一个观点:教学时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同样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增加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播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有趣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在化学教学中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对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能更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1.1第一节课闪亮登场。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第一堂尤为重要。因此,我要精心设计,力求上得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兴趣就会大增。我先向同学作了自我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用事先填充好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下方系一紅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我开始提问“气球内装的什么气体?”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是氢气,“那氢气是如何制得的呢?”我接着问。同学们面带难色,我不作答,而是故意卖关子说“我再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棒点灯'的魔术吧”。同学们一听是魔术,精神放松,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其后我讲到,如果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就要学习好化学知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化学研究的对象,联系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和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告诉同学们学好化学的方法,激励他们发奋图强,为祖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

1.2巧设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激烈奇幻、生动鲜明的反应现象很容易吸引住学生。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课前老师除了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掌握实验成功的关键,还要改进实验。初三化学刚开始的内容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我用两节课安排八个基本操作,由老师板书、示范后,学生分组抽签,布置四个操作题,派代表上讲台演示,学生自己评出优胜小组,发给奖品(作业本),效果很好。如第一课时的四个学生操作比赛实验:(1)取少量碱式碳酸铜加入试管中(2)取一块石灰石加入试管中(3)向试管内倒入少量的硫酸(4)量取20ml的水。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上台表演后,显示出很强的动手能力,老师及时鼓励和表扬,兴趣大增,同时化学又少了一个差生。

在教《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时,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改进,课本上是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待火柴快燃尽的时候伸进集气瓶,由于火柴燃烧时间有时长,有时又较短,伸入瓶中过早或过迟,导致辞实验失败,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出现这种情况更多。我将铁丝绕成螺旋形,最下端两环距离略近,将铁丝最下端在熔化的石蜡中浸一下,点燃铁丝下端的石蜡,伸入集气瓶即可将铁丝引燃。能过实验的改进,实验效果更佳,学生做该实验时,人人成功。教学中老师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了提高了。

2.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景,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景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认识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从还生的生活经验中取材的,越贴近学生的日常行活经验,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8年的燃烧教学,我用北京奥运圣火为情境;2009年的二氧化碳教学我向学生传达了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主旨;2010年的化学材料教学,我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自己上网搜集上海世博会中各展馆有应用材料上有什么具体特色,如何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2012年龙江河隔污染事件的处理方法。平时我比较关注涉及化学的各种报道,如发现家中有煤气泄露,手机报警引起爆炸的新闻;《新闻调查》节目中报道贵州省某山村氟斑牙事件;韩国藉装有浓硫酸的油轮在汕尾沉没的事件等,提出相关问题:如何检测海水的酸碱度、为什么会腐蚀附近的船只,如泄漏怎样处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位学识渊博、能够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教师,一定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在化学老师身上,应该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学气息,以及人文情怀,所以化学老师必须广泛涉取各种书籍,关注人文和社科等各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时传授给学生。这还包括与化学有关的知识或信息,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以及迅猛发展的网络信息。无论是教师还是所教的学生都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又如在上“分子”一节时,教师进教室时把花露水洒在教室,然后问学生:“有什么味道?”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香味。”“那为什么闻到香味呢?”学生有了疑问。在这样的情景中,教师因势利导,引出了分子的概念的分子的性质。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先播放一段意大利“死狗洞”的录像,学生觉得很有趣,教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讨论录像中的情景,然后学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9.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篇九

——“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

一、“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理念

“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主”原则进行,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二、“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结构

“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高效”,所谓的“高效”就是要通过实施“自主学习”,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为中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让以前学习有困难、不主动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体现价值的地方,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结构如下:

引导激发情趣——自主探索学习——分组讨论、释疑、归纳——学习评价——知识的迁移、拓展、提高。

三、“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的释意

(一)引导激发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引导激发情趣是该教学模式能否得以实现的前提。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易于让学生感兴趣,因此在引导情趣的情景创设上,只要多思索,会有很多好的方法,例如魔术、图片、故事等等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打破常规的方法,先表演了几个化学小魔术去引导学生感趣,然后设计了几个引导性的问题如:(1)我想用一把铅笔芯换你妈妈手上的钻戒,为它们的组成是一样的,你愿意吗?(结构不同)(2)医生给病人输氧气为什么不输煤气?(性质不同)等等,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在自我感知中去学习、归纳化学科研究的内容。

当然在高效课堂教学的引导激发情趣步骤中,一定要让引导的方向与学生感兴趣的,或学生的思维方式要相统一,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二)自主探索学习

自主探索学习是要教有可依的,不能盲目去“开放”学习,往往是在研究学习、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导学案,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或上网查询等多种方式,将导学案中的疑点勾画出,为下步的学习打基础。

(三)分组讨论、释疑、归纳

该步骤是本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也是师生、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之后,再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点拨,也可以组内成员补充,其他小组成员补充,还可以师生讨论、引导归纳进行精讲,达到释疑的目的。该步骤中能体现很多的优点(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每个学生在组内能体现自己学习的价值,体验成功,以优带差,共同进步;(2)在展示环节中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展示中体现个性特色;(3)在小组内由于合作学习,逐渐形成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的良好合作学习氛围。

(四)学习评价

“导学式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开放式”去自主探索学习,而是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那就必须有学习评价的步骤。因此在“导学式教学”模式中就要依据学习内容,设计合理的练习去进行学习评价,对于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仍可以采用组内讨论,由优等生帮助解决,或教师引导、查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解决。对于优等生来说此过程就是一次复习、拔高的过程,而对于一些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此过程是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也是能力提升的过程。

(五)知识的迁移、拓展、提高

在该教学模式中,通过引导设计练习、家庭实验;改进实验装置;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等方式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拓展。设计此步骤是为了将新旧知识、理论和实际之间衔接在一起,形成知识的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0.如何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篇十

【摘 要】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是科学、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民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探究科学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一、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别要注意研究原有认知结构中与新授知识有密切关系的内容,这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认知结构中以下内容:①研究学生认知结构中能与新授知识内容建立联系的有关概念;②研究学生认知结构中易与新授知识内容产生混淆的概念;③研究认知结构中起固定点作用的概念是否稳定、清晰。同时,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个性差异,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已有化学知识掌握与理解程度差异,从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顺利地进行认知同化学习,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由此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把新授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只有把新授学习内容中的要素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效的学习新内容。为了充分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固定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先行组织者。在《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教学时,可以将下列内容作为先行组织者:①硫分别在空气和纯氧中燃烧现象有何差异?原因是什么?②在空气中暴露的食品,为什么冬季的保存时间比夏季长?③为什么利用H202制备02要使用Mn027④为什么蜂窝煤比块状的煤容易引燃,而且燃烧得旺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现象中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另外还可以利用熟悉的饱和溶液与溶解等概念来类比学习非常抽象的化学反应限度概念。

一般而言,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拓宽原有认知结构或概括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而提出的问题,从而可以形成高效课堂。

三、有效整合教材。精心细化教材的处理

在化学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要注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在呈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以下两种整合方式:一是抓知识的上、下位关系,理顺层次性知识结构;二是抓住并列与相关的知识问的横向联系,进行横向整合。要根据化学知识的结构和化学教材的知识编排特点,抓住知识的中心要领,统揽全局,打破章节界限,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高中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决定于它的结构,为后续课程包括《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对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等逻辑方法;认识模型和化学用语在化学概念和理论学习中的作用;认识化学理论对化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感受化学世界所体现的对立与统一;认识科学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贡献,感悟科学发现与发展的艰辛,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科学的热情。

教师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高中化学知识能力结构,还可以从微观上把握如何处理各单元知识结构,这样可以优化教学,从而形成高效课堂。

四、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必须突出素质教育,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为达到这一点,优化课堂教学便是一个突出问题。优化的教学结构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提炼原有认知结构,作为先行组织者,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索激情;实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运用新的认知结构解题,促进知识迁移。教师在充分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基础上,才有可能设计出优化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教学技法和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智能水平、科学精神等都得到有效巩固和提高。如针对学生和教师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及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我们使用了“问题讨论与合作式学习学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基本过程为:课前预习与展示,合作交流与讨论,课堂小结,课堂反馈,课后训练。做到以问题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五、有效调整课堂的教学结构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结构要随着教学要素的变化以及教学思想的发展与更新而不断地调整、充实和更新。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时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教师应密切注意各种反馈信息,一旦发现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的知识能力结构不协调,应及时调整自己设计的教学结构。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往往是产生这种不协调的根源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针对实际学情,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灵活设计合适的知识梯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化解疑点。

通过教师设计和实施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地协调教材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关系,有效地促进教材的知识能力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化学教师更应注重学习新理念,探究新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1.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如何构建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学校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初中化学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要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又要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教学,要珍惜学生在教学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一、让学生喜欢化学

化学是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其次,要注意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比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止、铁制物的防锈等。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现在还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没有转变,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把自己的思想、课本的知识灌输给了学生,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更没有创造性可言。学生学的枯燥无味,怎么会不厌学?效果怎么会好?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不仅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改变思想,熟悉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熟练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科学学习方法,师生共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去探索它。但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精心设计,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设实验,引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激烈奇幻、生动鲜明的化学反应现象很容易吸引住学生。如:“美丽的喷泉”、“空杯生烟”、“水中着火”等有趣的实验都直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很多课时没有实验,不能充分发挥化学课实验教学的优势,怎么办?我们认为绝大多数课还是可以想法设计实验。例如,在讲"硫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先演示硫粉和汞在研钵中混合,轻轻研磨就会变黑,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做硫和铁反应的实验。用一根烧红的玻棒去接触石棉网上的硫粉和铁粉混合物,结果反而迅速燃烧起来。开始时,学生都静静地观察实验操作,突然观摩到剧烈燃烧起来,大家都很奇怪,议论纷纷。有的问:“为什么硫和汞研磨不需要加热就反应,而硫和铁则需要加热才反应?”有的问:“为什么硫和铁反应如此剧烈?”……面对一连串的为什么,学生们积极思考,激烈争辩,充分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启发思维,强化学习兴趣

巧设实验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艺术化的语言能使深奥的知识浅显,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强化。这就要求教师用艺术化的语言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讲授缓慢氧化不同于燃烧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生活实际:菜刀过一段时间不用,会慢慢生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抹了油的菜刀不容易生锈?菜刀在干燥的空气中还是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待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缓慢氧化发生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结果。再根据堆积的潮湿柴草易发生自燃来说明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关系。缓慢氧化是物质自燃的前提条件。自燃是缓慢氧化可能引起的一种结果。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缓慢氧化都会产生自燃。例如,铁生锈就属于缓慢氧化,但它不会自燃。

五、重视反思——生成高效课堂的关键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他指的反思就是教学后记。教师都会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血。在课堂教学之后,如发现确实有独具匠心之处是应该归纳和总结;另外,再具体的教案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忽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聪明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忽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稍纵即逝,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

参考文献:

[1]张家姿.化学高效课堂――七步教学法实施总结[D].河南大学,2012.

[2]马昌跃.打造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措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1,(32):103.

12.如何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篇十二

一、生活体验即情境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 我们可从身边的生活体验入手来创设情境, 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物质变化时可以用提问创设情景, 如谁知道生活中食品放置久了会有什么变化吗?你还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于是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地讨论,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情趣, 学习兴趣大增, 于是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教学目的也就能很轻松地完成。其实, 学生生活中场景体验, 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 一件有趣的事件等, 都是创设教学情景的素材。由此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 激发学生认识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二、利用化学实验, 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通过实验创设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细致观察现象, 深入分析原理, 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 教师故意操作不当, 结果,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没有复燃。学生很失望沮丧,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在失败的实验中体验到操作规范的重要性, 更加深了对实验现象及原理的理解, 再做一次实验, 成功了, 奇妙的成功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他们在通过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亲身体验失败和成功, 经历讨论和思索, 学习效果比单纯的教师讲授效果好。

三、讲化学故事, 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天生喜欢听故事。精彩的化学故事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引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动机。因此, 在化学课上, 可以利用相关的化学故事, 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关于维生素的认识, 可以用远洋轮船上船员常患一种奇怪病为例创设情景, 即早期的远航时, 船上没有冷藏设备, 船员们只能吃些保质时间长的食物, 长时间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 一次, 患病的船员被迫留在途经的一个荒岛上, 他们采摘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 奇迹出现了, 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 反而恢复了健康。船员们患的是什么病?野果为什么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呢?通过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对维生素C的认识就不仅仅是只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 更大范围地拓宽了学生对化学的认知。

四、通过化学史料, 创设教学情境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不仅可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 而且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及演变的历程, 揭示出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和规律, 了解人类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思想, 使学生学到形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如在教学物质的构成时, 可通过介绍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来创设情境。道尔顿幼年家贫, 没有正式上过学校, 通过自学后来到一所学校任教。他最初研究气象学, 后来在自己的努力下发现了原子理论, 在化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这个情景的创设, 说明原子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长期不断探究的结果,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体验刻苦奋斗的探究精神。

五、妙设认知冲突, 巧设教学情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 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 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 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惊奇与不解, 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 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 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性质时, 通过熄灭燃烧蜡烛的实验知道, 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为了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碳, 我们可以这样创设情景:假设将两支长短不同燃着的蜡烛放在桌上, 用一大烧杯将其罩住, 让学生分析思考, 推出实验现象。然后实际实验, 结果出现了与自己想法相反的现象, 于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与原认识相矛盾的冲突, 学生就有了想弄清楚这个冲突激情, 我们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 就会认识到原来温度可以改变气体物质密度的重要结论。

13.大班额如何实现体育高效课堂 篇十三

宜都市实验小学

【摘要】大班额体育教学现状及大班额背景下实施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班额

体育教学

高效课堂

当今,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和家长择校意识增强导致了学校两种典型的极端倾向:学校生源过多和过少。资源优势的学校学生超员,受规模限制,班级人数极剧膨胀,出现了大班额现象。从2009年以来,我校在校人数一直在2400人以上,三十大班额体育教学现状七个教学班,每个班级人数都在65人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大班额。“大班额”教学存有很多不利因素,特别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大班额体育教学的现状

1、大班额使体育教学的组织工作难度加大。

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这一特征对教学的组织工作提出较高要求,课堂上的分组、调队、轮换、变换练习等组织形式是其他学科所没有或少有的。人数过多必然给体育教学的组织工作造成困难,同时,人数过多对教师的讲解、示范也提出特殊要求,学生看不见、听不见的现象常见,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的组织管理上面,全面实现体育课程标准目标严重受到影响。

2、大班额使体育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

人数过多易使体育教师顾此失彼,保护手段及安全措施相对缺乏,因此大班额使体育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

3、大班额使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相对不足。体育教学中身体练习对场地、器材的依赖程度很大,人数过多必然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的相对不足,必然带来练习密度下降,运动负荷不足等,从而影响到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完成。

4、大班额使体育课先进教学理念难以实现。

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受益的理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多接触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个性与特点,而人数过多使教师把大量精力耗在组织教学上,失去了与学生个别接触交流的机会,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大班额体育教学中较难实现。

二、大班额背景下实施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组织教学的能力,有效地克服大班额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相对不足的问题。教师必须发展自身的智能水平,提高组织教学管理能力,把教学任务及教师的意图贯注于全体学生,有效的影响或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投情入境,兴趣倍增。要针对教学场地和器材的不足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科学性,还要有教育性和艺术性。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应以活泼为主、兼顾严肃、避免长时间的单一练习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缺失。

2、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规范,便于教师指导指挥。人数多的班级,最困 难的不在于教学,在于如何组织教学,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更是困难。在教学时,首先建立班级秩序,让学生能够列队,对于人数多的班级,我采用四队八组的分 队方法,让学生全部列为四队,熟悉掌握一队变成两队的方法,上课时根据需要 灵活变队,我把变成的八队定义为组。找出来能够负责的学生来作为每一队的负 责人,当好老师的助手,这个助手教师一定要好好培养,不仅在目前能够协助教 师作少许的工作,在以后,对于人数多的班级,更是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 是让学生在反复练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指挥,包括哨音的指挥。我们 说,课堂规范建立了,学生能够听从我们的指挥了,就为我们实施教学打下了基 础。队列的反复练习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游戏,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 不愉快,关键是在队列练习中要不断有新的内容加入到里面,以保持学生的兴趣。比如从口令到哨令,从单方向的位置集合到以老师为坐标的各个方向的集合站 位,从全班的集合到点名某一组的集合,都是练习方法的翻新。我在排列队伍时 一般将调皮的学生平均安排在队伍的末尾,以便我集中观察和减少对其他学生的 学习影响,便于教师集中控制其课堂行为。

3、多采用集体练习和分组教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来说,不能够在课堂 上出现半点闪失,除了增强责任感以外,教师要尽量选择适合人数多学生参与的活动,尽可能采用多分组的方法。比如,穿越小树林、冲过封锁线、打野鸭的游戏,就很适合人数多的班级来活动,如果实在是不能够全班都参与,那就让学生一部分观察,一部分活动,间歇运动,也是符合运动规律的。把器材平均分配到各组,让组内的成员轮流使用,让组长调节控制组内学生使用的次数和时间,教师只对有问题的组进行指导就可以了。

4、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体育骨干学生,充实体 育课教学中骨干学生人力资源。解决班级人数过多易使教师故此失彼的现状,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在大班额的教学中仅靠教师对学生的统一指导是不够的,时间上也做不到这一点,必须发动学生互教互学,特别是安排技术较好的学生指导,帮助学生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在教学中体育骨干多了,就能够对练习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指导,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都有良好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互教互学的学习环境和交往的机会,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品德。

5、选用持续教学效果强的学习内容,设置学习内容的小目标。

像小球 类、跳长绳、毽球等这些项目都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所以可以使学生进行持续的学习,围绕这些内容的身体素质练习,也涵盖了学生的基本活动。以运动带活动,即使教学丰富多彩,也适合大班级的教学活动,还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14.如何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 篇十四

神木一小 常光菊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都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认真研究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才能使课堂高效呢?谈谈我在近半年教学中的认识:

一、注重非智力因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师生关系和谐,教师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善意的批评、提醒可能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二)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怕”你、又“不怕”你,“怕”主要体现在当学生犯错误时或者没完成任务时;“不怕”主要体现在当学生和你谈心或者争论问题时。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把握教材。

把握教材首先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合理分组,各尽其能。

小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探究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组织得不好,经常会出现下列一些情况:一是有些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甚至嘻笑打闹,影响课堂秩序;二是小组内少数人活动,甚至是个别人活动,多数人旁观,不愿动手,或不知道怎么办?

三是各人做各人的,缺乏研讨交流,一节课下来,收效甚微或根本没有收获。为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在学期开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素质、性格、性别等,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合理搭配。引导学生在组内推荐产生组长、材料员、记录员、纪律提醒员,并对每类人员提出具体的职责要求:组长负责全组的协调、实验单的填写;材料员负责实验材料的领取、归还;记录员负责小组实验过程中的记录;纪律提醒员负责组内探究过程中的纪律调控。这样,科学探究时,学生分工明确,职责清楚,个个是能人,人人有事做。

四、注重和加强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不是让学生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就行了,还需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实验时要做到:(1)明确目的。每次实验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说的白一点,就是让他们明白为了研究什么做这个实验。(2)设计实验。此环节是重中之重,因为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设计好实验。设计实验的过程,要靠学生的猜想,学生会有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契机。(3)明确任务。在做实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另外还可以直接给学生出示实验记录表,让学生边做边认真填写。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4)明确结果。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5)应用结论。学科学,关键是要用科学,如在教完"磁铁的力量"这一课后,我设计了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巧取缝衣针”,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这样,不仅联系了生活实际,还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这时,再让学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找出生活中利用磁铁的例子,也为后面学习“磁的应用”作了铺垫。

五、设问质疑,增强实验的有效性 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在科学课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就要设问或者由学生质疑,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情境。例如教学“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我就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给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是怎样种植土豆的?我们用的是他的种子还是根或是茎?(呈现其种子,根和茎)用类似的方法演示提问,最后加以概括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此基础上发给学生材料动手用种子栽培。

许多研究表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一个教师如果不经常反思,他便会停滞,甚至会倒退。科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很广的学科,它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更深厚。在课堂教学中,预设与实际往往会有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及时“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

六、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课堂讨论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好坏,在于时机的适宜。当学生处于那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时讨论效果最佳。我认为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必须因材施“论”,精心安排。不必要的问题或简单的问题不要生搬硬套安排讨论;高深莫测的、学生无从下手的问题也不必要安排讨论。要抓住讨论的契机,把讨论放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否则,课堂讨论就变成形式化和表演化,课堂讨论就会“泛滥成灾”,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且影响了课堂纪律。

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动画演示实验过程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也进入了学校校园,我们就可以充分的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进行教学。如教学《呼吸和血液循环》这一单元,我们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和演示动画,制作成演示课件,让学生观看,教学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试验》这一课,主要就是利用实验演示。如《岩石变化的原因》、《光和影》等内容的教学,我们都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例如教学《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磁铁的性质,我问:“现在有两根完全不同的圆柱形材料,一根是铁棒,一根磁铁,你不借用其他材料,能把他们区别开吗?”学生经过认真的实验和讨论,各抒己见,有的提出把他们悬挂起来,能指南北的是磁铁。立即有同学提出异议,条件是不借用其他材料。同学们又经过反复实验,有的小组发现:“用其中一根接近另一根中间部分,若能吸引,则手持的是磁铁,另一根是铁棒。”我立即表扬了这个小组,鼓励他们自己继续思考。很快又有同学提出:“铁屑不能吸引铁屑,如果用其中的一根去吸本身被敲下的碎屑,能吸引的是磁铁,不能吸引的是铁棒。”接着又有同学抢者说:“把他们都分成两段,不能相吸的是铁棒。”等等。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做了一个小魔术——会走的回形针。首先老师竖放着一张白纸,在对着学生的一面纸放上回形针,背着学生的一面纸用磁铁吸引着回形针,并慢慢地移动磁铁,使回形针随意地走动。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回形针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会走呢?真神奇呀!我把“神奇”两个字特别加重了语气。这一下,同学们的情绪可高涨了,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老师,流露出急切的神情。我不慌不忙地把纸的背面反过来,让同学们看到用条形磁铁遥控着回形针的走动。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这时,我又说“回形针自如地走动的奥妙在哪里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短短2分钟的演示,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了。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后,老师就要精心组织教学,或通过讲解,或通过实验、讨论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渴望知道的问题,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是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观察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其中的矛盾或问题,尤其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一个好的科学教师,一节好的科学课,都是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入手来训练学生的。教师精心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在与材料的作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语言准确地提出问题,完成学习的初始阶段。例如我上《无处不在的力》时,先让学生观察未被揉捏的橡皮泥的形状,经过学生的揉捏后,再让学生观察其形状,两次的对比观察,学生通过动手,明白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九、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

15.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研究 篇十五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初中化学课堂真正实现高效,就需要化学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积极探究新型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初中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化学,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从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比如讲《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因此在教学时我创设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我通过讲解化学史的方式向初中生介绍毒品的发展史,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告诫学生要远离毒品,还用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教育学生吸烟有害健康,也可从近几年出现的酒精中毒、工业用盐中毒、变质食物中毒等事件中提取有用的教学素材。为了丰富初中生的知识面,我还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商标或说明书中关于人体所需元素和主要功能的介绍,在班级中与同学共同分享,以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给初中生提供了更加宽阔的成长空间,他们可以在情境中增强认识,拓展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资源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初中化学教学更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可以利用大屏幕给学生播放教学视频或者实验演示等,为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奠定基础。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能够不断地拓展学习资源,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讲《原子的构成》时,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考试的易考点,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教学的难点是掌握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因此,在教学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将原子的结构图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便于初中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原子,观察原子的运动过程。然后我会让初中生探究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当得失电子时,又为何变成带电的微粒?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把微观世界变成了宏观世界,让学生知道正是由于它们的运动,才使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才有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而且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给学生查找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学习资源,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每一名化学教师都必须提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避免通过口述或者演示的方式代替学生动手实验,让初中生能够通过实验找到学习化学的动力,增强初中生的化学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态度。比如做燃烧实验时,我会首先给初中生讲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让初中生能够提高实验效率,顺利取得实验成果。通过实验我希望初中生能够.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我把初中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然后进行燃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化学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操作进行及时的点评和纠正。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我还提出了思考问题: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此时初中生进入到激烈的探究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踊跃发言,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我还在实验课中进行了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化学教师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

四、组织实践活动,培养探究意识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化学实践活动,化学教师需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鼓励初中生积极参与化学实践,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通过化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化学探究意识,让初中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初中化学知识具有基础性和生活化的特征,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增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初中生可以通过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难题。比如讲了《爱护水资源》以后,初中生对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水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加以保护。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指导要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此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让初中生回到家中去调查自己家的用水情况,并作出具体的说明,然后分析家中哪些地方是节约用水的,哪些地方是浪费水的。我还会让初中生去书写一份心得体会,促进他们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把优良的作风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王如权.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1(1).

16.如何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篇十六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高效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使成效最大化,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师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适时的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体会与他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拉近师生距离,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

二、创设课堂学习情景。创设了情景并不一定就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关键是能否根据创设的情景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衡量问题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问题的难易程度、梯度、思维强度、提出的时机等。比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该实验与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装置是一样的。在做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实验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罩在大烧杯中的无色酚酞试液变成了什么颜色,说明微粒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盛放浓氨水的烧杯为什么没有变色等。

三、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二是多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是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把时间返还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练自改、咀嚼思考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只充当旁观者、调控者,看、听、问,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展示、质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教师只要适时参与,根据课前的设计方案和目标,适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重点。

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操作要严格规范;二是学生实验操作训练要有计划、分阶段;三是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教师只进行一定程度的辅导,在学生操作演示实验时,老师应是旁观者,学生动手、学生思考、学生评价,最后教师稍作点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实验规范化技能。

六、加强前后知识联系,巩固所学知识。知识往往不是孤立的,只要教师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前后知识的联系既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如第三章第一节教学中就涉及到高锰酸钾的颜色以及为什么要盛放在棕色的瓶中;由无色的酚酞试液联想到紫色的石蕊试液;由浓氨水易分解想到碳酸等等。

七、提高后进生学习效率。要使对后进生的教育变被动为主动,还必须启动他们内在的动力机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应让后进生的思路能跟上自己的教学节奏,对后进生的提问应控制好思维的层次,要让他们有话可答;课后作业要让他们能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题目可布置为拓展题或事先作出提示。

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表述化学问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表达与交流,一是书面叙述与描写。这两种方式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受到化学问题专业性与思维能力的影响。学生表达能力差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机会少,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二是学生对化学知识原理不理解;三是学生对化学语言记忆不牢。学科语言的科学、严谨性不允许随意想象、追求个性(不是思维、思想等),不科学的表达肯定会带来许多错误;四是表达不规范。化学问题有其独特的逻辑性,化学表述就要遵循这一逻辑性;五是学生对化学变化及现象的观察不细致。埋头于书本与作业之中的学生是培养不出表述能力的;六是与学生的动手(化学实验、化学制作等)能力与习惯有关。化学是一门以注重实践为主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化学活动中,学生的表述能力才能得到应有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小组展示时,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达是否清晰、简练,对语言表达较好的小组给予鼓励、肯定,促进他们对语言的要求。

总之,教师上课时要有激情、忘却自我,才能感觉到教书的乐趣,才不会去想生活中的琐碎,以达到忘我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利用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模式,让他们由厌学、逃学转变为想学、乐学。使学生将课堂变为活动的场所,变成发表自己见解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使化学课堂真正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陆月明.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J].常熟市实验中学.

17.如何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篇十七

马玉林(***)

摘 要:本文简述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的主要思路,包括:转变课堂授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分类的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关键词:体育课堂;高效性;提高途径

体育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集体协调配合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扩充知识视野,因此,体育是初中阶段开展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但现阶段的很多初中学校中,都没有充分注重体育课程,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课程上,导致体育课堂的教学方法僵化落后,缺乏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导致体育课程的有效性不高。高效课堂,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达”。显然,实现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对于促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践行新课改理念,推进初中教学体系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初中阶段的体育高效课堂的思路进行探讨,这对进一步完善新时期的初中体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1 转变课堂授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离不开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学生没有积极性去学习,那么教师讲的再好,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课堂,就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师“一言堂”式僵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对此,新课改提出,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转变课堂教学角色,比如在每节课的最后安排几分钟,让学生做小老师,去对该堂课的内容进行评价,或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进行授课。小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能提问老师。这样以来,学生为了能够让同学们认可自己,都会非常积极的表现,不仅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还能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分类的教学

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体现在:重建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重建师生关系,即变“师中心”为“生中心”。那么如何真正践行以生为中心的思想呢?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分类的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取得应有的进步。因为,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爱好兴趣、学习能力等差异很大,这种实际情况在体育学习中影响非常大,如果不能尊重这些差异,盲目的“一刀切”教学,往往会适得其反。对此,在《基

aa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被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为此,教师需要在开课前充分的调查学生的具体身体素质,有什么样的体育学习基础,对哪些运动有什么特殊的爱好,身体有无疾病等方面。然后再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并针对每个小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最终,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这样的课堂其实就是高效的。丰富课堂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只有学生愿意参与,感觉体育课堂有意思,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传统的体育教学,仅仅只有几十分钟,学生很难在这几十分钟学到体育课程的精髓,也就自然很难形成积极参与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将体育融入到学生日常休闲娱乐之中去,让体育真正生活化。比如,教师在学完掷实心球部分知识后,可以采用民俗游戏“粘五官”的游戏,让学生课下当做一种娱乐的方式:学生分组进行,把一大幅人像(上面涂满粘胶)放在距学生五米的地方,把纸团投掷在眼、耳、鼻、嘴等相应的位置上,每个学生投掷两次。这样以来,学生都很愿意参与,在说说笑笑中就提高了体育技能。再比如两人三足、猫捉老鼠、跳绳、丢沙包等等都可以作为趣味体育,融入到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来。

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这也为下一步我们如何有效的开展高效课堂构建指明了方向[2]。也只有真正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明确奋斗的目标,才能真正使初中体育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利平台。参考文献

[1] 要富美.差异化教学策略谈[J].甘肃教育,2011(13).[2] 夏传峰.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当代教育科学,2012(16).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

上一篇:小学收费自检自查报告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