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市场调查报告

2024-12-10

物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8篇)

1.物流市场调查报告 篇一

西京物流市场调查报告前言

2006年我国快递业实现快递业务收入299.6亿元,同比增长25%。快递业需求旺盛,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及第三产业。2007年中国快递(快递行业前景调研)行业的业务收入达38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25%。目前,较大规模的快递企业已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24万以上,年产值在400亿元以上。2008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6.9亿件,同比增长26%,收入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23%。目前,国有、民营、外资三类快递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5%、27%和18%。„„

竞争格局

中国快递业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已经形成了上百亿元的市场。目前,该市场主要由以EMS为代表的国有快递企业,以“宅急送”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以及以UPS为代表的国际快递巨头三股势力争夺。快递市场的全面放开,意味着国际快递巨头可以摆脱政策束缚,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全面开展快递业务,这势必对本土快递业造成不小的冲击。而随着外资快递企业进军中国步伐的加快,中国快递业也必将呈现新的竞争格局。„„

市场前景

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物流市场调研分析)市场规模将达到11972亿元,并将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而随着中国物流(物流市场调研分析)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国快递业正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期。这也使得各大快递公司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包括不断开发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引领中国快递(快递市场调研分析)市场的发展。„„

一、调查目的:

为了真实、准确地认识当前西京大学快递市场的现状,从而为民营快递公司入驻大学校园、登陆这块市场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以尝试使大学和民营快递公司达到“双赢”。

二、调查时间:

2011年11月11日

三、调查地点:

西京学院

四、调查具体情况:

1、中部、华南、华东、华北四地区是西京大学毕业生主要邮寄的集中地根据调查得出:长沙应届大学毕业生邮寄地点主要在中部、华南、华东、华北四地区。家庭地址、公司地址、读研学校地址、毕业之后前往地点四项目中有一项选择中部(湖南、湖北、安徽、河北、河南、江西)的有73人,华南(广东)有45人,华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有37人,华北(北京、天津、辽宁)有23人,西部(新疆、广西等)有23人,东北(黑龙江、吉林)有4人。家庭地址在中部的有48人,占总人数的48.98%,其次是华北和西部,均有10人,占10.2%,华北、华南、东北分别为9.18%、8.16%、3.06%;公司地址在华南的有12人,占12.24%,华北有11人,占11.22%,华东、中部、西部分别占8.16%、6.12%、1.02%;读研学校地址选择中部的有10人,占10.2%,华北、华东均有2人,占2.04%,东北、华南、西部均有1人,占1.02%;在毕业即将前往的地区华南占24.49%,华东占18.37%,华北占13.27%,中部占9.18%。图12、西安应届大学毕业生主要处理物品是衣物、被褥、书籍

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衣物、被褥、书籍是长沙应届大学毕业生主要处理的物品。选择衣物有97人,占98.99%,被褥为97.96%,书籍为95.92%,其他生活用品为86.73%,排在最后的电脑也占45.92%。通过这项调查可说明大学毕业生快递市场潜力巨大!

图23、邮寄回家或公司或学校、作价卖掉是西安应届大学毕业生处理物品主要选取的处理方式

在对书籍具体处理方式调查中,选择作价卖掉的有52人,占53.06%,邮寄回家的占50%,携带到公司的占13.27%,转赠他人占10.2%,自带的占3.06%,其他占2.04%,扔掉占1.02%;在电脑处理方式中,邮寄回家的占27.55%,携带到公司的占8.16%,作价卖掉占7.14%;在衣物处理方式中,邮寄回家的占48.98%,携带到公司的占19.39%,作价卖掉和转赠占14.29%;在被褥的处理方式中,邮寄回家占22.45%,作价卖掉占41.84%,携带到公司占14.29%;在其他生活用品处理方式中,作价卖掉占28.57%,邮寄回家占16.33%,携带到公司占14.29%。

4、在邮寄物品时,安全、价格是西安应届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根据我们的统计:在邮寄物品时,选择关注安全性的有72人,占73.47%,其次是价格,有60人,占61.22%,服务质量、时效分别占32.65%、23.47%,其他无人选择。同时在“你对邮寄物品服务有什么特殊要求”的调查项目中,填写“安全、物品不丢失、不被拆包、无损害”的有37人,占37.76%,填写“及时、快捷”的有15人,占15.31%,填写“价格适中、价格低、学生优惠”的有14人,占14.29%。可见,安全、价格是民营快递公司抢占大学毕业生快递市场的重要因素。

图35、中国邮政、中铁快运的知名度仍旧非常高,洋快递和土快递平分秋色在对长沙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你知道哪些快递公司”的调查项目中,中国邮政遥遥领先,有88人选择,占89.8%,其次是中铁快运占54.08%;洋快递中,联邦最高,占23.47%,其次是UPS,占12.24%,DHL和TNT分别占5.1%、3.06%;土快递中,宅急送排在第一位,有34人选择,占34.69%,其次是顺风,有16人选择,占16.33%,申通9人选择,占9.18%,亚风7人选择,占7.14%。图4

2.物流市场调查报告 篇二

虽然近几年来中国的汽车第三方物流取得了快速发展, 兴起了一批专业的汽车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 可因为当下汽车产业的物流成本的趋高, 从一定程度上既限定了汽车市场销售, 更限制了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有专家指出, 汽车物流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记者在天津空港汽车园采访时, 面对着汽车园中大众、丰田、东风起亚、路虎等遍布在汽车园繁花绿树中的销售大厅, 一位业内人士不无感触地说,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上的掣肘, 中国汽车物流的整体水平还较为落后。从目前中国汽车物流所提供的服务功能看, 运输、仓储等传统性业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尤其是物流服务收益的85%还是来自这些基础性服务。物流的落后, 自然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准的进一步提高。那么汽车物流业“落后”的主要问题有哪儿呢?采访中, 汽车园中几位销售负责人相继谈了看法。

首先, 是体制方面和区域壁垒方面的限制。眼下, 中国各品牌汽车集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但由于各个厂家分属于各个省市, 由此出现的区域保护政策而导致的市场公开度和竞争度不强。多数汽车企业没有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来采购物流服务。难以消除的地方保护主义, 使多数业务并不是单纯以物流竞争的实力博弈, 而是靠保护获得生存空间。

其次, 汽车物流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汽车物流这个由汽车产业发展而出现的新兴行业, 可以说发展快, 但起步晚, 从而使行业标准相对滞后, 物流企业管理、服务规范及运输工具等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全国汽车物流企业多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 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而当整个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时, 又常常显得缺乏补救能力。

第三, 汽车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近年来, 汽车生产和销售快速增长, 而与之配套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却难以跟上。几位负责人认为, 目前汽车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出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国内各大汽车企业各自建运输网络, 企业间缺乏有效合作, 汽车物流配送更是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使运力资源大大浪费。特别是在运送整车的过程中, 仍然普遍存在着单向载货运输, 双向核算运输成本的问题, 返回运力资源利用率低, 运输成本自然加高。

在这个问题上, 网上有专家举例说, 许多汽车物流企业都各自承担着不同品牌轿车的运输服务。上海安吉主要承担上海通用、上海大众轿车的运输;长安民生主要承担长安汽车、长安福特、长安铃木的运输;吉林长久主要承担一汽—大众、一汽红旗等品牌的运输。这些企业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仓库、运输车辆甚至运输船舶以及专用铁路等, 区域分布情况各有不同。如果对这部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将会优化资源配置, 大大降低汽车物流成本, 提高运输服务绩效。

第四, 汽车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化是物流系统的基础, 没有网络技术支持的信息化, 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很好地应用于物流领域。而目前中国汽车物流企业普遍信息化程度低, 没有完善的信息、平台, 信息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不高, 服务功能不完善, 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汽车物流业信息统计分散、零乱、不系统, 一些统计信息尚处于空白状态, 这就使得差错率高、信息传递慢和管理效率低下。目前的汽车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发展现代物流, 改变过去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 用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 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等, 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信息化服务。这无论是对物流企业还是汽车生产都是发展和促进。

第五, 国内物流领域有效价格体系还未形成。我们目前的各大物流企业各自为战, 信息保密, 未能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一些社会闲置资源拥有者则抛出单程运价甚至更低的报价来获取业务, 这就对正规价格体系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行业内的不良竞争。而整体物流服务水平不高, 又在客观上造成了汽车物流的有效需求不足, 各汽车物流商的运输价格相差较大, 设备使用率较低的现实。

此外, 尚普咨询物流行业分析师的分析也佐证了业内人士的认识。该分析师认为, 当前我国整车物流行业具有整车物流企业规模小、协同差、资源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运力资源浪费、竞争力薄弱等特点。物流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 造成行业群体数量多规模小, 使得企业效益差, 而且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约束机制, 服务品质参差不齐、水准不高。各物流企业为了生存被迫卷入无序、恶性竞争, 最后导致行业价格体系的破坏和局部供需的不平衡。同时, 整车物流市场信誉制度及市场秩序还不完善。他们认为, 完善的产权制度和良好的信息传输体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个良好的信誉制度、市场秩序, 是需要一个很好的信息传输体制来配合的。

另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整车物流行业分析调查研究报告》指出, 基于中国物流的现状, 未来整车物流行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 乘用车运输资源控制将会越来越集中, 资源在几大管理商之间进行互换。过去分散的运输发包市场被与主机厂有血缘关系的管理商所控制, 通过管理控制服务质量、减低运营风险。整车运输的实际业务将被管理技术高、规模大的大公司所控制。各大物流公司之间的合作将解决“资源利用率低, 运输成本高, 运力资源浪费, 竞争力薄弱”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分工, 达到全局的运力协调及仓储设施优化的目的。

第二, 未来几年乘用车物流中, 虽然公路运输仍是整车物流的主流, 但铁路、水路运输份额将有所大幅提高, 铁路、水路和公路运输三足鼎立是未来整车物流的趋势。第三, 未来整车物流的关键在于合作, 国内的整车物流企业必然会在残酷的经营现状面前, 理性地寻找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对于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整车物流企业, 一定会迅速顺应汽车物流市场求变、求精的趋势, 在竞争中寻求合作。

3.物流市场细分浅析 篇三

艾美杰:助教,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分院物流管理教研室教师,长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仲泽,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摘要:物流市场需求复杂多样,企业应分析自身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集中资源在物流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就物流市场细分进行分析,期为我国物流市场竞争提供帮助。

关键词:物流市场;市场细分;市场定位

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物流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独特性等特点也日益成为制约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物流市场细分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物流市场细分是物流企业按照特定的标准,将对物流不同需求特征的客户划分为若干个内部需求特征相对一致的小市场的过程。通过物流市场细分,物流企业可以针对该细分市场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得到该目标市场的物流需求特征和要求,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在物流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物流市场细分标准

物流市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细分:

1、物品种类。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活动过程中,物流物品种类的差异对物流各个功能的要求也截然不同,对应的物流成本和经济收益也会有所差异。按物品种类可以划分为生产资料物流、生活资料物流和其他资料物流。

2、客户类型。这里主要是物流企业所服务的目标顾客的类型,包括目标顾客所处的行业、客户的业务规模、客户的所有制形式等。按客户所处行业可以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物流;按客户业务规模可以划分为大客户、中客户和小客户;按所有制形式可以划分为民营企业物流、国有企业物流、三资企业物流和其他组织物流。

3、地理区域。物流活动所处的地理区域不同,则物流的成本、物流技术、物流运输方案等也会存在差异。按地理区域划分可以分为区域性物流和跨区物流。

4、服务内容。根据不同客户所需的物流内容不同进行划分,有单一方式物流服务(如只提供仓储、运输或配送等)和综合式物流服务。

5、其他因素。如可以按照物流侧重点等进行物流市场细分。

二、物流市场细分的方法

1、单一变量因素分析法。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客户需求也呈多样化趋势,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要仔细找出客户某一特地需求为其提供物流服务,例如仅按照客户所处产业将客户划分为农业物流、工业物流、商业物流和服务业物流。

2、多个变量因素组合分析法。客户的需求差别往往极为复杂和具有差异性,只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才能更加准确的把他们划分为不同的需求特征群体。比如同时按照区域和物流属性进行联合划分。

3、系列变量因素分析法。物流行业发展较快,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范围也在随市场而调整,并且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因素也在增多,从发展初期的物流到至今的细分物流方向,从之前单一物流到现金多个影响因素都会让物流市场再次进行细分,大而全的方式已经开始不合适市场发展。所以根据企业物流目标市场进行细致明确的划分是有意义的,从而也方便物流企业按照市场发展需要改善自身经营范围和调整适合市场客户的营销策略,利用好自身优势来最大化的满足物流企业市场需求。例如在农业物流里面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种植业、畜牧业物流等,而种植业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粮食、水果、蔬菜物流等。

三、物流市场细分的步骤

在进行物流市场细分的时候可以按照下面这七点进行尝试。

1、找准物流市场范围。企业第一要明确为哪个行业中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清楚自己能够提供什么样的物流产品,需求的规模有多大,服务的对象选准了是谁。

2、根据选定的企业分析物流市场以及客户潜在需求,要服务好该市场就得清晰其背后的市场和客户群体,比如客户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客户特点和市场区域范围等。

3、精心设计出不同的需求服务让各类客户进行选择和沟通,确认出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哪些,并收集好客户对这些服务的要求,最后确定出市场细分的标准作为自己区别其他的特色。

4、罗列出每一个物流细分市场背后的相应需求,总结出他们的共同需求、特征,并针对其特殊细分要求设计出该市场的标准有哪些。

5、每一类细分市场背后都有相应的消费客户,分析其独特特征,取一个能反映其需求特征的名字好区别其他物流子市场,做到自己有特殊不同的服务。

6、找准即将进入物流子市场,确定其需求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以及消费的原因,考虑到该细分市场会发生的变量,以至于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市场发生的变量进行调整和改变。

7、评估细分市场的物流规模以及后期发展出多大的潜力,并从中挑选出使企业能够长期发展和提供服务的精准目标市场。

四、物流市场细分的作用

1、有利于物流企业把握市场机会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企业的营销策略的制定也是以有效的市场细分为始点的。企业通过物流市场的细分,物流企业可以有效的发掘出哪些顾客有哪些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企业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物流服务及时采取措施,抓住市场机遇。

2、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

有效的市场细分可以将庞大的市场划分为具有典型不同物流需求特征的小市场,这样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针对不同的物流需求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更具有竞争力的目标市场。

3、有利于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通过市场细分选定有效的目标市场的同时,便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而且在细分的市场上,企业更加容易可以了解和反馈物流需求的变化,企业可以迅速改变营销策略,制定相应对策,提高物流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不进行市场细分,企业的营销策略是盲目的,企业营销策略组合是企业在综合考虑产品、价格、促销形式和营销渠道等各种因素后制定的营销方案。

4、有利于企业合理的利用资源,增加竞争优势

企业能够使用的资源是十分稀缺的,包括资金、服务等,所以企业需要充分认识自己拥有的资源种类和能够提供的服务,这样才能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用自己的优势赢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在市场变化过程中不断挖掘细分市场的潜力,了解更多的物流需求,获取细分市场客户的消费需求特征,消费心理,进而集中企业拥有的核心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各种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赢得客户的支持和信赖,从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5、有利于更加准确的认识客户需求

企业通过对市场细分,不仅可以了解整个物流市场的状况,而且可以具体了解不同细分子市场的不同物流需求,如细分市场客户的满意程度、客户的潜在需求等。使企业能够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客户提供其所需的物流服务,从而满足顾客需要,提高顾客满意度。

有效的市场细分是市场定位的前提,只有进行科学准确的物流市场细分,广大物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集中精力,合理利用内外部优势资源,针对目标市场的物流需求特征,制定营销策略,更好的为目标市场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作者单位:1.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分院;2.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福华、李坚飞.物流营销[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09.

4.物流市场调研报告 篇四

物管1401班

邹敏二〇一五年四月六日

目录

一、.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综述

二、中国物流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三、.中国物流市场结构调整与竞争

四.中国物流市场应对策略

五、中国农村物流市场开掘

六、中国物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七、中国物流市场发展新前景

八、中国目前物流人才情况及流向

九、相关资料

一、综述: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起步。近几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物流产业作为服务经济中一个新兴的产业,也一同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1、我国物流市场不断增长。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从行业结构来看,重化工业发展时期,生产、流通和消费结构拥有倾向物流的自身特点,从经济流向来看,我国外向型经济有较强竞争力,呈扩大趋势;从生产效率来看,经济整体运行效率随技术更新、管理科学而不断提高,以上均从各方面加强了对物流经济市场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2、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且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信、货物包装与搬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3、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提升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中国物流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综合型物流供应商数量递减。从中国物流发展趋势看,工商企业将会更愿意把供应链的主要环节外包给尽可能少的几家物流企业。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企业存在着一种为了简化运作而削减物流供应商数量的趋势,即企业只想和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打交道,只有一个外部联系者、一份合同和一份发票等等。随着公司的不断国际化,他们也在寻找国际化的物流供应商。

(2)综合型物流公司趋于集中。传统物流企业的改组将成为中国物流市场中的行业整合趋势,大型传统物流企业已开始新一轮的兼并重组、企业并购,并形成了物流行业内资源整合态势。目前,已经拥有相当实力的综合型物流企业也希望通过联合与兼并来扩展服务领域和地区覆盖面。(3)小型与专业型物流企业的调整。从发达国家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来看,需求最多的是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只不过这两项服务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服务内容已经扩展,不再是单纯的储存保管和运输,但都是从基本的物流功能中延伸出来的。增值性高的服务如订单处理、库存补充、物流系统规划等也没有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所普遍采用。基于此种认识,中国的一些大型运输、仓储企业已经开始给自己进行了较准确的物流市场定位。

三、中国物流市场结构调整与竞争

目前,物流市场更加注重物流合理化发展。其四种模式为;

1.提高服务水平,同时降低成本。

2.提高服务水平,是增加销售额远远大于增加物流成本。3.保持服务水平或适当降低服务,是成本下降程度远远大于销售额的下降。

4.建立完善高效的计算化,自动化和现代化配送中心。

国际企业进入中国物流市场的手段主要有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和投资式进入三种。

(1)采取贸易式进入方式是国际企业进入中国物流市场早期的主要形式,主要是提供物流设备及装备,包括通讯、网络、计算机等软硬件的供给。

(2)契约式进入的主要方式包括授权经营、技术协议、服务合同、管理合同、分包合同等。契约式进入在宾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十分普遍,但在物流业,契约式进入方式尚未成为国际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

(3)投资式进入。即通过直接投资进入目标国家,将资本连带本企业的管理技术、销售、财务以及其他技能转移到目标国家,建立受本企业控制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四、中国物流市场应对策略

其一,以退为进的发展策略。面对强大的国际物流企业,就实力与规模均处于绝对劣势的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如果效仿跨国公司的市场经营策略来保护自己原本就不大的市场份额则会力不从心,并且无论是采取提高结构壁垒、增加可预期的报复还是降低竞争诱惑力的市场防御策略,其代价和成本均难以得到有效的弥补。

其二,主动出击的策略。对于具备了一定的与跨国公司竞争实力的少数大型物流企业来说,可以适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来发展自己,并在国际竞争中谋求发展和壮大。大型物流企业不仅是我国民族工业的中流砥柱,更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国门的希望。主动出击的策略的主旨是“技术+品牌”。

其三,韬光养晦的策略。目前的物流业整体上还不具备与国际跨国企业一争高低的实力,韬光养晦,乃是明智之举。中国物流企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本土优势。①我国的物流设施设备尽管并不十分先进,但却拥有丰富的资源,并且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②我国的物流企业经过长期的运作,业务网络初具规模,且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③文化底蕴优势。国内物流企业更易于了解顾客的需求、行为方式与习惯,更容易形成供需双方的良好沟通。

五、中国农村物流市场开掘

农村物流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又是比城市更广大、更有潜力的市场。谁先对这个市场进行渗透并逐步扩大市场的规模,谁就获得了主动权。

现状:缺乏完整、畅通的物流渠道。

当前,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依然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农产品(14.21,0.07,0.50%)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 要占领农村物流市场,就要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模式,实现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实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农村物流要占领城市食物性消费品的配送市场,则必须向城市消费者提供能满足其消费需求的食物性消费品。可行的策略是直接将消费需求的生产任务交由农业生产者(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来完成,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向城市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完全能满足其消费需求。从农村物流对象看,主要包括农产品物流、农业生产资

料物流(农资物流)、农民生活资料物流,其发展状况如下:

1、农产品物流存在严重的浪费

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如果把从生产到收获、从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我国每年至少可节约粮食200亿公斤,相当于开辟了3000 万亩无形粮田。

2、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资料物流渠道不畅 当前,就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分散的、实力很小的、素质不高的个体商业,组成了农村流通体系的最主要的部分。这种现状造就了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的泛滥,诚信、优质难见,退货、索赔无门。广大农村也是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最严重的地方,农村消费物价指数持续高于城市,农民收入增幅与农村物价增幅反差较大。

结合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邮政物流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整个农村市场的规范和繁荣发展。

六、中国物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物流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受计划经济以及物流产业起步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实际上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物流产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割在若干个部门和地区,各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自我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相互重叠,无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二)我国物流产业增长方式仍然属于粗放式经营模式。一方面总体水平弱,物流产业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业务附加值低,增值服务少。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提供单一运输和仓储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导致物流活动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粗放阶段。

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上呈现区域梯级发展模式,明显存在城乡物流“二元鸿沟”现象。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物流基础设施和规模大的物流企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另外,我国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发展严重失衡,农产品

 业‘瓶颈’现象。模式粗放,供需不平。受宏观环境制约。物流与农资物流发展滞后,城乡物流“二元鸿沟” 现象显著。

七、物流市场发展趋势

(一)物流产业协同化。21世纪是一个物流全球化的时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一体化,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使得经济中的物流规模日趋庞大和复杂,传统的、分散的物流活动正逐步拓展,整个供应链向集约化、协同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物流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二)物流信息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普及,推动传统物流方式向物流信息化转变。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是指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营管理、物流流程设计与控制和物流作业等物流活动中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并且成为物流企业和社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物流绿色化。伴随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绿色物流正在这一背景下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物流服务优质化。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使得社会和客户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物流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进而使得物流发展出现服务优质化的发展趋势。

八、我国物流人才现状

物流人才被列为国内紧缺人才之一,尤其具有现代物流知识并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缺乏更严重。据统计,在我国物流行业中,操作层面的从业人员大多数属于熟练工,许多物流管理人员也多是半路出家,严重缺乏物流知识和理论及操作技能。

2、物流人才缺乏也是结构性的缺乏

物流人才缺乏不仅是在总量上,还有结构性的缺乏。“物流人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人才层次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从专业结构上可分为医药物流人才、食品物流人才、航运物流人才、仓储物流人才,运输物流人才、配送物流人才等等。由于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整体竞争水平不高,以及物流教育落后等诸多因素,使得物流人才的结构性缺乏更加突出。

3、对基本理论的掌握需加强,了解先进的现代化知识不多

4、学校培养的模式跟不上物流的发展形式。

九、参考相关文献

1、《商业研究》2004年第18期 《我国物流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刘立

2、《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 第3期 | 吴鹏华

3、徐骅《物流技术》

4、陈婕《中国市场》

5、吴文辉《中国科技投资》

6、王继祥《物流技术与应用》

7、王宏波《物流科技》

8、倪玲琳《物流技术》

9、王利《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5.西安物流市场调研报告 篇五

一、我国物流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高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125.4 万亿元,2011年则达到160万亿元。2006-2011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复合增长率为20 %左右,反映了我国物流总需求的强劲增长态势,而工业品物流总额113.1 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 %,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

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包括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集中出台(交通运输,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等),物流业发展环境受到广泛关注,这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遇。同时物流市场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物流经营模式经历新的变革,物流企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物流区域集聚趋势明显。

二、西安地理位置及物流发展概况:

作为陕西省会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而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西部铁路网的建设、完善将分为

三个层次分期、逐步展开。第一层次以连接与东部的骨干通道为主,包括宝鸡至兰州增建二线和新建西安至南京铁路。此外还有西北华北通道、西北西南通道。第二层次以西部各省区间的铁路网通道为主。第三层次以欧亚大陆桥国际通道为主。这些项目对于拓展铁路网规模、强化内外通道、提高运输能力,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西安的交通状况对西安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西安物流产业发展的模式:

西安物流市场目前主要发展的几种情况:

专业市场物流发展模式。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依托的市场规模足够大,业务量足够多,市场治理较规范。当前,有大部分物流企业在实践这种模式,例如:贝斯特物流中心,依托康复路、轻工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物流货运市场发展物流;大明宫建材物流企业依托太华路建材市场而发展物流业务;中储物流、中铁物流依托中储钢材市场而发展物流业务。

物流外包模式。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要求物流服务商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市场化程度要求较高。当前,西安一些大型工商企业如陕西重汽将尽大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给陕西通汇、上海惠通第三方物流公司;比亚迪汽车制造、康师傅、可口可乐、嘉里粮油等大型企业通过招标把物流业务外包。

物流园、物流货运中心带动模式。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物流园、中心在选址上有产业和市场依托,具备方便快捷高效的货运条件。

依托交通关键发展物流模式。该模式通过交通干线、物流货运、仓储业务产生的集中区,依托交通要道快捷高效完成物流作业任务。像依托机场高速路而正在发展的六村堡物流,依托陇海铁路发展物流的中铁快运,依托公路货运发展西北物流货运、海纳物流、中陕物流等。

依托开发区发展物流模式。由于开发区聚集的目标客户较多,大多为生产加工企业,货量大、集中,而且需求增值服务的业务较多。西安各类开发区、科技园区较多,该模式的运用推广空间相对较大,例如泾渭工业园、高新开发区、沣京工业园、印刷包装产业基地、蓝田工业园、出口加工区、洪庆工业园区、纺织工业园等十多家专业工业园区。

政府规划发展的物流基地模式。例如国际港务区。

四、西安物流市场及前景:

西安作为西北内陆城市,工业发展相对于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以旅游、教育发展为主,但是从最近几年来看,工业发展比较迅速,主要是西安周边十多个大小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些园区包含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多家企业。尤其是政府打造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定位是先进制造业基地,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重点,发展数控机床、汽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工程机械和特种专用设备、太阳能电池等产业;西咸新区的规划发展等,足以说西安在本身发展的过程中,加上政府的大力发展下,未来的物流市场将会有更多的机遇,加上近几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索降低经营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的途径。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别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发展动力已经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总结:

西安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物流业已经形成民营、国有、外资产业格式。但西安物流发展相对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任然比较落后,具体讲,在发展阶段上,西安现代物流业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产业基础网络已经形成,物流市场需求潜力较大,但是物流产业服务层次较低,大型有实力的综合物流企业少,或者说这些企业目前再西安的投资相对小;在产业竞争力上,在西部具有相对较强的影响力,但是产业集聚程度较低,规模相对较小,治理、装备水平滞后,整体表现出物流业市场盈利水平较低,物流产业发展驱动力相对较弱。

6.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篇六

物流市场总体状况

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37595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商业网点达到1000多万个。但我国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较低,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亟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而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出,中国物流市场总值达10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个数值仅为市场潜力的1/3,换言之,中国物流业,将演变成一个3000亿元的市场。

根据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分析结果,仅从运输看,2001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6304亿吨公里,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4亿吨,其中主要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2700万标准箱,近10年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同时,我国的物流存在着巨大的成本空间。据专家分析,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比重的20%至30%,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仅在10%左右。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公司有意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中国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支撑。

当前在没有系统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的变化趋势是最接近实际的。

经济总量与物流总量成正比。2001年,中国的GDP为9.59亿人民币,商品零售总额为3.76万亿人民币,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5.5万亿人民币,进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这必然形成庞大的物流需求量。以我国物流成本占GDP20%计算,国内物流市场规模即有近2亿元人民币。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

中国仓储协会于2001年2~4月,组织了第三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

一、我国企业物流运作现状

(一)工商企业库存期长、周转慢

调查表明: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库存期平均为20天、生产企业成品平均库存期为5l天,商业企业商品销售库存期为34天。基本说明了我国商品在库时间长、周转慢的现状。

(二)物流作业指标维持往年水平,非常成本有所上升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的货损率都高于2%,不良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商企业要注意“冰山下的成本”。配送的及时性和一致性是客户创造服务价值中的主要因素,目前工商企业的配送及时率低于90%,有待提高。横向来比商业企业的作业过程要略微优于工业企业,与协会第二次调查结果相似。

二、物流市场需求量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行业物流量和物流费用的差异较大。根据此次调研中的行业性质分布的调查结果,企业物流量及物流费用情况如下:

2001年,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企业物流进行统计表明,生产企业的原料物流量和成品物流量约增长14%,商业企业物流量增长约为15%。

从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得出: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物流业有较大发展空间。

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平均物流量相近,但物流费用支出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供应物流一般都由生产企业来承担,物流从业者要把握这一特征。

总体来看,物流量的增长率要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说明物流业的成长性较好。

三、物流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一)工商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总体构成调查表明:1.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71%;第三方占21%。2.成品销售物流中,43%的执行主体是公司,21%是第三方,36%是采用两种形式。与协会第二次调查数据相比,第三方全部代理的比例上升5个百分点,说明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显。3.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4%为供货方,13%的企业由第三方执行,公司自主的比例为13%,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同时说明以批量小、品种多、频次高、紧急性强为特色的零售企业物流,缺乏有效的后勤支持。

(二)目前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集中于传统项目

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其次是仓储,再次是干线运输,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高增值、综合性服务未出水面。

四、企业对现行物流的满意度

不同性质的企业对3PL物流和自理物流的满意度,已形成明显差距。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生产企业对自理物流的满意度要比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更高。而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

意度比自理物流的满意度更高。

综合来看,物流运作质量和物流信息成为企业对现行物流运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调查表明: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67%的生产企业和54%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感到满意,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

在企业不满意的原因中,首先是因为作业速度慢和物流信息不及时准确,其次是作业差错率高、运作成本高,从中可看出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首先关心的是运作质量和包含物流信息在内的运作能力问题,其次才是成本。同时,运作质量低也成为企业自理物流的最大障碍。

不同运作主体作业表现行业差别明显。

通过行业与企业对现行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的相关分析可知:家电和日化等行业对自理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是专业物流公司未来目标市场。

日化、食品和家电等行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专业物流公司在进入该行业的难度较大,但其物流量大、代理比例低,也说明其潜力很大。

五、需求市场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内容

从企业对物流需求的服务内容来看,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在物流服务内容上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别。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内容主要集中在物流总代理、市内配送、干线运输和仓储保管等方面。

工业企业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以物流总代理、干线运输、仓储保管、市内配送为主,商业企业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商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为物流系统设计、条码采集服务和仓储保管。从中可看出,生产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受地域跨距和管理幅度的影响,更强调物流总代理的形式,需要集成化的物流服务,与协会第一次、第二次调研结果相比,市内配送服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除了前三项为传统的物流服务外,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数据采集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以系统设计、信息咨询为核心业务的物流咨询管理公司,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企业选择新型物流代理商的标准来看,物流能力是企业选择物流代理商最主要的标准。

生产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是作业质量,其次是综合物流满足能力,没有考虑运作的经济性。商业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也没有考虑运作的经济性。说明企业已经在意识上开始重视物流的能力问题,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策略定位时,要有针对性。

影响物流需求的六个主要因素

(一)GDP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本身直接产生物流需求

一般来说,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先决条件的地位,落后的物流系统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物流的发展速度,与GDP的发展速度成正比,尤其是与GDP中第二、第三产业创造的GDP成正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产业结构还将会以较快的速度升级,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还要大幅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会快速上升。因此,未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会增加对物流的需求。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极大地带动了各类交通运输的发展。1978年~1998年客运交通年均增长9.4%,货运交通年均增长7%。1978年~1998年间交通运输与GDP增长的统计表明,在80年代,交通运输的增长速度较快,客运交通相对GDP增长的弹性在1.1~1.8之间,货运交通的增长弹性则为1。而进入90年代之后,客运交通的平均增长弹性约在0.7~1之间,货运交通的增长弹性则降至0.3~0.6之间。

(二)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物流需求将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很明显。

以铁路为例,目前我国铁路由国家经营和投资,国家的投资规模直接影响铁路的建设和技术改造。

(三)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变化将影响物流需求,包括国际、国内贸易方式的改变和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经营理念的变化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等。

物流服务于生产和市场销售,物流的具体对象更离不开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因而市场环境的改变将影响物流的物质流向、服务方式、服务数量和质量等等。

(四)消费———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的变化也将影响物流需求

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和生产、销售行为。进而影响物流的规模、流动方向和作用对象。

当一种新的需求产生,就会有企业为满足这种需求,调动必要的资源,进行生产和销售。我国解放后,各种高档消费品如电脑、家用轿车、冰箱、彩电、手提电话等等纷纷由无到有、由少到多,为物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从1979年的293.3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3239.3亿美元,年均增幅不仅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3~4个百分点,而且大大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年均6%~7%的增幅。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另外,对外开放政策还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外资对公

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大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五)技术进步

通信和网络技术首先服务于物流的技术升级,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服务范围。同时,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使经济中物质流动的方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首先媒介和信息产品的流动,由物质流动变为信号传输,减少了物流的部分需求;网络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一个更为广泛和巨大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国际分工合作的发展,使物流的物质流向和流动方式发生变化。正是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才使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世界加工中心的地位得到加强,从而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规模急剧扩大。物流需求也自然水涨船高。

(六)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水平对物流需求也存在刺激或抑制作用。

物流服务在走向专业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利用其规模化优势和专业化服务优势,可以通过降低库存、提高商品周转率等服务,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节约成本就是创造利润。

物流作为成本中心,成为第三个利润源泉是企业毋庸置疑的选择。因而更多的企业,现在趋向于寻求专业物流供应商,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的服务。美国甚至大量进出口企业也把报关和清关等诸项内容委托专业物流供应,以避免由于价值申报等方面的错误而导致海关罚款。

7.汽车物流市场格局趋稳 篇七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分别完成2450.33万辆、2459.76万辆,相比2014年分别增长3.3%、4.7%,增速比上年分别下降4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呈现低速增长的态势。汽车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向汽车零部件企业等产业链的上游进行业务拓展,同时也向产业链下游的后市场进行业务延伸,而后市场具体包括在用车和二手车两个方面。比如,中铁特货、安吉、长久、长安民生等多家汽车物流企业都在发力异地用车需求的市场,帮助长途旅行或探亲的人提供整车物流服务,满足个人异地使用自己的车、行李随车运输、单程开车计划等个性化市场需求。再比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物流需求原本就有,只是运作方式松散,以往并不在汽车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内,而是分散到整个社会大物流体系中去了。但是,运作方式越松散,物流成本越高,因此,汽车物流企业在汽车产业链条上提供整合的物流服务,也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众所周知,汽车物流的市场规模与汽车工业的市场规模密切相关。但与汽车工业低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不同,2015年我国汽车物流市场呈现纵向和横向双向拓展的态势,大部分核心汽车物流企业的市场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营业额增幅超过10%。

2015年新变化

2015年,我国汽车物流市场的发展呈现纵向和横向拓展两大发展态势。首先,在纵向拓展上,我国汽车物流企业正在稳步推进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从行业核心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以往主要围绕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前、产中和销售(或入厂、整车和售后)三个环节来提供物流服务。但在2015年,一些汽车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向汽车零部件企业等产业链的上游进行业务拓展,同时也向产业链下游的后市场进行业务延伸,而后市场具体包括在用车和二手车两个方面。比如,中铁特货、安吉、长久、长安民生等多家汽车物流企业都在发力异地用车需求的市场,帮助长途旅行或探亲的人提供整车物流服务,满足个人异地使用自己的车、行李随车运输、单程开车计划等个性化市场需求。再比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物流需求原本就有,只是运作方式松散,以往并不在汽车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内,而是分散到整个社会大物流体系中去了。但是,运作方式越松散,物流成本越高,因此,汽车物流企业在汽车产业链条上提供整合的物流服务,也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其次,在横向业务拓展上,包括向国际市场和其他相关专业(如轮式机械等)物流市场的拓展。一方面,汽车物流行业领军企业在向整个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同时,还在积极完善布局,并向国际市场拓展。比如,安吉跟随上汽集团的海外业务布局在泰国设立了分公司;长久的汽车零部件服务已经延伸到德国,利用哈欧班列完成国际铁路运输,并且借此机会将公司的业务范畴扩展到工业品、消费品等其他物流领域。另一方面,2015年汽车物流相关联的业务扩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包括向与其物流特点相似,服务手段相同的专业物流业务拓展,除了传统的商用车物流服务之外,还包括农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轮式机械物流服务。2015年,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召开了商用车和轮式机械方面的物流会议,一些工程机械和农机领域的企业提出希望得到汽车物流企业的关注。目前,由于汽车物流市场规模本身非常大,因此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等行业的物流业务尚未引起汽车物流企业的关注,但预计未来一定会出现整个轮式机械的物流资源整合过程。

此外,2015年我国汽车物流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汽车物流行业的整体市场格局已经相对稳固,围绕中国汽车产业链中的汽车生产企业形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相关的承运商、服务公司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并且全行业已经度过了盲目竞争的发展阶段,企业间合作成为当前发展的主旋律,并且企业在合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增长,很多核心汽车物流企业年营业额增幅都能保持在1 0 %以上;二是汽车物流企业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伸,这一点上文已有提及,不再赘述;三是汽车物流企业的发展由以往比较粗犷的以市场扩张为主转为从技术方面寻求竞争力的新阶段。2015年,我国汽车物流企业对技术表现出空前的关注,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管理上,随着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以及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对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等众多客观原因,汽车物流企业越来越多的用技术替代人力以减少用工,通过技术来改善劳动者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减轻劳动力密集的传统行业特点;另一方面,借助于现代技术的应用,汽车产业出现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平台建设、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2015年,汽车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普遍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并且采取行动积极开发和应用新技术,这也可以说是2015年我国汽车物流发展的新变化之一。

新的发展环境

应该说,整车物流“全行业违规”、“超限”运作依然是2015年悬在整个中国汽车物流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过,一方面,新标准的即将出台,以及由于部分地区发生的轿运车恶性事故带来的区域严肃整顿,都让国家政府部门和汽车物流全行业达成共识,即充分意识到行业的顽疾到了必须治理的时候。另一方面,汽车物流企业在经过了多年违规运营之后,突显出的“病态后遗症”及潜在事故都对企业运营和社会安全带来危害。比如,违规运作大幅度拉低了汽车物流行业的运价水平,使价格出现扭曲;再如,公路的罚款执法愈演愈烈,让汽车物流及相关运输企业苦不堪言,加上在很多罚款不能抵扣进项成本的情况下,“营改增”的实施不啻于雪上加霜。在上述情况之下,汽车物流全行业期盼规范化运作,而行业协会也为此做出积极的努力。目前,全行业对于新的车辆运输车标准形成了一致意见,行业协会也组织了相关会员企业跟国家部委进行对接,共同探讨了下一步在治理车辆运输车行业问题中的过渡性政策。

总而言之,2015年可以说是汽车物流标准和政策制订出台的重要孕育期,业界普遍期待2016年的政策落地使全行业实现规范化发展。下一步,我们期待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和工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能在一季度联合发文、颁布实施。

2016年一开年,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作为行业组织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邀请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工信部、国标委等相关政府部门共同研究如何将新GB1589标准落到实处,其中实施GB1589的过渡性政策成为关键。目前,针对车辆运输车的混乱现状,我们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已经就如何过渡性实施GB1589形成了初步方案,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步先让在用的双排车改为单排车,原则上不再罚款;第二步计划用两至三年时间,让单排车改为标准车。

此外,对于一些汽车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汽车承运商所担心的运价太低,也研究了三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回归标准车以后,尽管单台车的运输数量少了,但运输效率会提高;二是规范化运营之后,企业的罚款成本会降低;三是铁路和水运能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综上所述,汽车物流企业及承运商不能单纯的比较双排车变单排车后运输数量上的变化,而要综合考虑成本上的变化。此外,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也与公安部、交通部等政府部门沟通探讨,在方案出台后组织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负责人,共同就汽车物流成本和价格问题进行沟通,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也将就此开展相关行业指导性工作。

在标准制订方面,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2015年除了完成制订《 汽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规范》,还对其他多项原有的汽车物流相关标准进行了修订。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与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共同编制的《汽车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在全行业取得了标准的突破,具体而言,在专业的工业品物流中,大部分统计指标只看商流,即只注重销售环节,而《汽车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分零部件入厂、整车销售、售后服务备件等多个物流环节,同时兼顾了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物流企业两个方面,从物流作为成本和收入的不同角度设计了统计指标。目前,《汽车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在完成征求意见后已经报批国标委,如果审查通过,汽车物流分会将以此为标准开展全行业的统计,最后通过调研数据的归总和分析,将能够得出包括汽车物流成本等在内的很多数据指标,预计将对我国汽车物流的发展产生诸多积极意义。

2016年的机遇和挑战

2016年,我国汽车物流业可能出现的第一大机遇就是市场增长的机遇。预计2016年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绝不会低于2015年,从2015年12月份的销售数据就能看出来,我国汽车市场回暖的迹象非常明显,因此可以说,2016年汽车工业的增长是汽车物流行业最大的机会。与此同时,延续2015年我国汽车物流纵向和横向拓展的态势,汽车物流企业继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规模比汽车生产企业大很多,只不过很多汽车物流企业此前顾不过来,只是被动的跟随汽车主机厂要求去服务零部件企业的物流需求,由于主要注重汽车生产企业而忽视了汽车零部件这个“潜在的金矿”。今后,如果汽车物流企业能更加主动的承接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物流业务,将会成为汽车物流市场规模增长的巨大潜力因素。

第二,新的商业环境为汽车物流行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并存。具体而言,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整个汽车工业也面临着互联网对商流的影响,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对传统的流通渠道产生巨大的影响,销售体系和后市场的供应体系正在发展变革,尽管汽车产业门槛高、规模大、车轮转的慢,但潮流终究是挡不住的,汽车工业的车轮也一定会朝着消费习惯的方向转动。不难理解,商流的转变对物流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汽车物流企业来说,如果抓住了时代的发展脉博就是机会,抓不住就是挑战,但对主流物流企业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因此通过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汽车物流企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和流程基础。换句话说,强大的网络和优化的流程正是物流企业致胜的法宝,在新的商业环境中因势利导,逐渐推陈出新,就能使汽车物流企业将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第三个机遇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为汽车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是随着国家“治超”力度的加大,公路运输将会发生重要变化,铁路运力的释放,可以承接更多的汽车物流需求,公路和铁路、水路之间的业务量变化将决定今后的整个汽车运输结构。比如,长途公路干线运输量今后将会减少,而转变为多式联运的方式,以往从哈尔滨运输整车到广州的业务很可能改变为哈尔滨到大连的短途公路运输业务,再通过水运方式运达广州,即汽车运输业务的总量不会减少,但公路将转变为以短途接驳运输为主的运输方式。

8.我国物流市场竞合和发展研究 篇八

关键字:物流;竞合;市场

一、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产业雏型已经形成

物流产业形成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一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决定制定全国物流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二是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决定建立社会物流业国家统计制度,三是国家标准委员会在2005年推行物流企业分类标准。

(二)业务外包成为趋势

据调查,2004年中国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的占18%,部分外包的占55%,选择部分外包的企业比例比2003年高11百分点,比2002年高19百分点。商贸企业选择全部或部分物流外包的占27%。总体来说,工业与商贸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始打破,物流业务外包已逐渐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三)企业初具规模

由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与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组成的物流企业集群形成了中国一个崭新的行业。物流业的发展在全国造就了中远物流、中外运、中储等上百个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和几十位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家,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中流砒柱。

(四)政府推动力度明显加大,逐步形成合力

政府加大对物流业推动力度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2001,2004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的若干意见,商务部、交通部等部门发出了有关物流业的改革措施或管理办法;二是国务院决定成立由发改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公安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国家标准委员会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组成的全国物流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三是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都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目前省级与地市级地方政府制定的物流规划已超过50个,有的已开始实施。

(五)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形成中外企业共赢的局面

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有3个特点:①全面进入物流的相关业务领域,包括综合物流、国际货邮运输业务、港口物流、物流装备与设施、物流人才培训、物流信息软件、物流地产投资、物流展览等;②跨国物流公司在中国物流市场大投入、大手笔;③外资逐步由中外合资合作,向控股、独资方向发展。

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有利有弊。利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打破了中国传统物流业的原有格局,加速了中国现代物流业的诞生;②跨国物流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运作模式、管理规范、技术保障、优秀人才及大量资金,加快了中国物流业的改造、重组与升级;③外资的进入,推进了中国物流业的市场化进程,加速了物流市场的形成。弊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①外资的进入,占领了一部分中国物流市场;②外资企业与中国物流企业争夺稀缺的物流人才,对民族物流企业造成压力。总的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二、我国物流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自身发展

(一)必须以我国物流企业的本土优势为战略基础

首先要搞好资源整合,由于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再加上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近乎无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物流资源极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必须进行物流资源的重新整合;其次要注意文化建设,文化是特定人群普遍自觉的规则的系统化,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与凝聚力。立足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通过文化战略实现物流管理的共通、共融,应成为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物流企业的战略重一点。

(二)改变经营管理理念,树立现代物流观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厂商把经营重点都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为了获取更多的效益,目前很多商家都十分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想方设法从这两个环节中找利润,却往往对物流中潜在的利润视而不见。除了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对物流认识不够、重视不够,不少地区和主管部门也未能意识到物流管理对市场流通、经济繁荣所起的重要作用,导致物流管理在我国明显滞后于销售管理,给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带来不利影响。但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则需要广大生产企业和零售商及早树立现代物流观念,进行物流整体战略规划,建立系统化、规模化的物流管理新体制,减少流通环节成本,从物流环节中挖掘利润。

(三)寻求资本市场支持

目前,在深、沪两地的上市公司中,原来约有26家属于物流业当物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后,部分上市企业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这一热流,明确提出要进军并推动仓储-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按物流理念积极拓展创新运输业务。进军物流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来自交通运输业如:外运发展、中储股份、深圳机场,制造行业如:青岛啤酒、青岛海尔、燕京啤酒。从各上市公司从事物流活动的内容来看,几乎涵盖了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加工、代理、信息服务等物流全过程。

(四)市场体系的培育

上一篇:影视公司合作意向书下一篇:高二班主任上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