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2024-09-11

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精选12篇)

1.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一

尊敬的九山原小学领导人:

你好!我们是林洪恩的家长,首先林红介绍儿童的基本情况如下。

林红,男,8月9日出生,原籍福建莆田。他9月份以后就读于高山院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良好的教育互动,林洪恩的生活独立性逐渐发展,基本确立了正确的是非感、道德感和美感。

在学习中,他还可以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新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在集体生活中,他培养了温和的性格和良好的自制力,能够和其他孩子友好相处,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目前,林鸿恩已经成长为适龄儿童,考虑到林鸿恩离家比较近。同时,该校以优美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质量一流而享誉福州市,让林洪恩去该校学习也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所以我们为了林洪恩申请了进入这所学校。请审查。

此致

敬礼!

申请者:

20xx年xx月xx日

2.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二

对此,集团主动向各区、镇流管办咨询异地户籍中、小学生入读中山公办中、小学的条件及程序,并指导员工及时准备好各类证件(居住证、随行卡、计划生育证明、户口本、社保卡等),按时按程序申请办理积分入学。据了解,本年度有110名员工申请办理积分入学,其中有60名员工成功上线入围,有50名员工则因积分分数不够未能入围。对此,集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与东区、南区、火炬开发区、板芙镇、沙溪镇等13个区、镇党委沟通协调,竭力为员工争取公办学校学位。

经过多方努力,截止至7月初,有十余名员工子女收到了入学通知,解决了员工的燃眉之急。一位驾驶员表示:“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我们做家长的哪个不希望子女能留在自己的身边,得到好的教育,非常感谢公司帮我们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让我们能够免去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3.外来工子女入学 篇三

何旭鹏:那些飘零的花朵

我在广东佛山一所民办学校工作,见证了学生中许多感人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感触颇深。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祖国的花朵,跟随着父母四处漂流,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风霜,但是他们依然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他们那颗纯洁的心灵感动了我,也激励了我。

故事一:我不要住校

陪学校一位教四年级的同事去家访。在学生家里,这位学生看起来很活泼,和我们聊得很开心。可是我的这位同事告诉我,这位同学平时在班上很少说话,很内向,胆子很小。

这位学生的父母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够时常和孩子在一起。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就变了。在家访过程中,得知他的父母又要去另一个地方工作。我们问其孩子怎么办,他们说由邻居帮忙照顾。

为了顾及孩子的安全,我们劝家长让孩子住校,既安全,班主任也可以照顾一下。学生家长也希望这样,可这个学生说什么都不愿意住校,哭着对我们说:“老师,我实在不愿住校,你们不要逼我了。”“到底为什么呀?”我问。“老师,我从二年级就开始住校了。那个时候,爸妈都忙着工作,我很长时间才能回一次家。有时候,一学期才能见一次爸爸妈妈。到周末的时候,宿舍里就我一个人,我感到很孤独。那时我就特别想家,想爸爸和妈妈。”

听到这些,我心里很不舒服。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应该是天真、活泼、快乐的,可是他们已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孤独和无奈。他们渴望和父母在一起,渴望家的温暖。诚然,他那个所谓的“家”,只是其父母漂泊旅程中的一个临时落脚点,可是在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心中那就是家,因为那里有爱。

故事二:捡饮料瓶子的小女孩

在民办学校里,每天都要跟车,接送学生。在我跟的车上,每天最后一个下车的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下车的时候,她总会在车上走一圈,将其它同学丢下的饮料瓶子捡走。刚开始,我还以为她是在帮我清理车上的垃圾。

在一次放学的车上,一位男同学指着她对我说:“老师,她将我刚才掉下的一个破瓶子装进书包里了。”我知道他是无心的,可是小女孩的脸一下子红透了。她低着头,像做贼被人抓住似的。

我什么也没有说,走过去坐在她旁边,说:“没什么,其实你做得很对,帮老师清理车上的垃圾这是好事呀。”女孩看了我一眼,眼眶里全是泪水:“老师,爸妈都很辛苦,每天都很累,我能为他们做的只有这么一点儿。”说着她将自己的书包打开,我看到里边还躺着几个饮料瓶子。

“爸爸妈妈都在厂里的流水线上做工,很苦的。我在这里读书,每年都要花好多钱。我想回老家去读,这样便宜些,可是爸妈又不放心我一个人……每学期,靠捡饮料瓶子也能卖上好几百块钱呢……”说到这里,小女孩好像有些自豪。

广东有好几百万外来务工人员,可真正富起来的又有几个?很多打工者还是苦苦地挣扎在这块富有的土地上。他们的子女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他们弱小的肩膀上有了无形的担子。与同龄人相比,这些漂泊的花朵实在失去了太多。

这些祖国的花朵,跟随父母四处漂泊,上学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待在家里,读书方便,可是做父母的又不放心;带出来,进不了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收费又很高,而且随着父母的漂移不断地变换学校。有的学生,一年之内换了四所学校。同时,他们还要学会照顾自己,学会面对孤独,学会承受生活的艰辛。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有很多像这样随风漂泊的可爱花朵。花儿一般的童年里,不应该让他们承受太多。(广东佛山)

网言网语

叶邓生:要想把孩子培养好,就得付出点“代价”,如此一来,就出现了“经济教育”。

钟结珍:小孩入学的事比任何东西都重要,钱仿佛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谢林涛:为什么这些“流动的花朵”总是难以得到阳光和雨露呢?

赵银辉:户籍制度这层森严“壁垒”,对外来务工子女入学设置了重重障碍。

陈孝忠:俺们是城市里的“三无”(无户口、无住房、无钱财)人员,俺们的孩子是受“诛连”的一族。随着教育公平这根弦加紧弹奏之时,这个公平乐章一定会响彻华夏。在明天,“二代”将不再受到“诛连”。

封小凤:我逐个逐个到公办学校咨询,点头哈腰。我想,不管他们有什么要求,我都答应,哪怕下跪。但走遍附近几所学校,都额满。

评 论

李祖振:期盼教育公平

在电影《长江七号》里,周星驰扮演的农民工在建筑工地卖命干活,为的是供儿子读贵族学校,而这两父子居住的地方却破败不堪。他们参与建设了气势宏伟的高楼大厦,参与修建了宽阔的道路和漂亮的街道,参与建造了美丽的校园,然而他们只是城市的边缘人物。也许,这正是农民工的“宿命”。难道外来工付出的辛勤劳动,挥洒的热血和汗水,注定是“为他人做嫁衣”?

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有个弊病,就是造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两极分化”。一般而言,公办学校受到政府资助较多,因而学生入学交费较低;民办学校没有“政策优惠”,因而学生入学所交费用偏高。这就是所谓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均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今年7月13~14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在这“五个必须”中,有一个关于教育公平的论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胡锦涛总书记还指出,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这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希望不久的将来,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入学贵”的难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4.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四

高层次人才指在人才队伍各个领域中层次比较高的优秀人才,或处于专业前沿并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影响的人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徐闻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待申请时间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徐闻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优待申请时间

徐闻高层次人才需要申请子女入学优待的,须于当年3月1日至6月1日前完成办理手续。高层次创新人才申请子女在用人单位所在地享受优教服务的,县教育局在正式受理的3个工作日内(不含申请当日)确定安置结果;申请跨学区享受服务的,县教育局在正式受理的2个工作日内(不含申请当日)向徐闻县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协调安排申请。徐闻县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3个工作日内批复协调结果。

高层次人才子女包括以下两类对象:

(一)第一类对象:指《徐闻县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徐府[2020]10号)认定的A、B类人才的子女。

(二)第二类对象:指《徐闻县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徐府[2020]10号)认定的C、D类人才的子女。

第三条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徐闻县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县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如下优教服务。

(一)第一类对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园入学工作实行统筹协调机制。

此类人才申请子女入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幼儿园和公办中小学的,县教育局结合其个人意愿和工作生活情况就近就便予以解决。

(二)第二类对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园入学工作实行绿色通道入学。

此类人才申请子女就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含公办幼儿园)起始年级的,由县教育局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到居住地或工作地学区内公办标准化学校(含幼儿园)就读,与当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如居住地和工作地不属于同行政区的,按居住地就近入学,如意向跨区到工作地学区内就读幼儿园、中小学的.,由引进单位代为申请,徐闻县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处理。

(三)高层次人才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入学优待不影响本县其他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四)第一类和第二类对象高中阶段教育入学工作按当年湛江市高中阶段考试招生有关政策执行。

在我县报考普通高中学校达到志愿所在学校投档分数线的,优先录取;在外地中考后到我县参加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的,根据当年湛江市高中阶段招生有关政策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就读县职业中学的,根据其学习情况和意愿,优先安排就读。

(五)高层次人才申请子女就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含幼儿园)的,同等条件下学校(含幼儿园)优先接收。

申请就读高中阶段教育民办学校的,参照第四条第(四)项执行。

5.随迁子女入学保障的办法 篇五

为切实保障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定

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时具备下列材料,可申请在我校就学。

1、黔西县外户口本和流出地镇(乡)人民政府出具的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就业的务工证明;

2、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暂住证,办理时间一年以上;

3、居住地社区出具的居住证明;

4、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务工证明、居住地社区出具的就业证明亦可)。

5、户籍地镇(乡)人民政府签发的合法生育证明;

6、流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外出就读批准书和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

7、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交纳社会保险的凭证;

8、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证;

9、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申请表。

父母双方一方是经商的不作农民工子女看待。

二、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按下列程序办理手续

(一)申请人在规定报名时间内持上述材料到实际居住地所属教育服务校域学校报名,如居住地学校接受有困难,由居住地学校受理登记后统一报校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务工人员的实际居住时间、在我校域务工就业和交纳社会保险时间为依据,安排其子女就学。

(三)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转学一般以每年秋季入学报名时间为准,其它时间不予办理。符合本规定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应提前1个月内向实际居住地学校提出申请,按照《黔西县教育局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办理转学。接受学校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转入进行登记,并对其转出时的流向予以统计。

三、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

根据我校教育资源状况,确定满足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定条件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

四、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应履行的职责

(一)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同时,在满足所属校域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后,还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要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并及时予以办理学籍手续。

(二)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得擅自加收其他费用,做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可酌情准予缓缴或减免。

(三)学校应本着“以育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活动、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惩等方面与我校儿童少年同等待遇。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四)根据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以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我校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学校职责,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保障。我校要建立完善保障务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使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同时,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

(三)学校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对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加强管理和监督,定期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务工就业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同时要做好当地学生家长的工作,消解他们的陈见、偏见和歧视心理。要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实现与当地学生的自然融合。要将保障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办法措施和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五)建立务工人员学龄期子女的普查和登记制度。学校建立务工人员学龄期子女登记制度,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了解相关数据,提供相关人员名册。学校要根据务工人员学龄期子女的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务工子女入学方案。

(六)解决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是一项关系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公平、稳定的系统工程。学校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支持和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相关工作。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至新办法出台后为止。

雨朵镇平坝小学

6.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六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使我校外来务工子女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文件以及区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试行):

一、本办法适用范围为非大同区户籍的外来务工子女,年龄在6.5周岁至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并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我区暂时居住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二、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或监护人在我区已取得暂住证并暂住一年以上,同时又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并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的,可以申请就学。

三、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时应该提供以下材料:

1、家庭户籍原本;

2、现居住地的有效暂住证、房产证;

3、适龄儿童有计划免疫接种证;

4、监护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厂家证明或监护人的工商执照;打零工的需有房屋租赁证明。

5、除新招一年级学生外,其他年级转入我校的学生必须持有转出学校开出的《转学证明》。

四、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办法

1、均实行秋季招生、入学,其余时间不再招生、入学。

2、外来务工子女持第三条规定的材料到学校报名,报名结束后经学校校长室或教导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入学。(材料不齐全的一律不予报名)

3、凡具有我区小学学籍号的我校外来务工子女小学毕业生,需继续在我区就读初中的,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相应初级中学就读。

五、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安排:

1、监护人对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

2、监护人在当地居住并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以相关证明为据);

3、独生子女(以独生子女证为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文件以及区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子女到我校就读,凡持有第三条规定材料齐全者,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材料不齐全者,不予报名、接收。

六、外来务工子女转学以学年为期限:

1、转出:根据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对其子女转出我校可实行灵活管理原则,但必需认真填写《小学生转学审批表》,报区教育办审核,并交教育局教育服审批备案。

2、转入:学校教导处对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转入要严格把关,收齐、核查第三条所规定的材料并造册登记,并于9月15日前上报区教育办审批,逾期不再办理。

3、各班主任必需按要求,真实地完成或协助学校学籍管理处完成各类学籍表册,每月按学校学籍管理处的规定按时、真实完成月上报。

七、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分班规定:

1、一年级新招学生按“一年级编班规定”执行。其余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分班均实行抽签制。在抽签过程中,年级组长可根据本年级班级人数差异,各班男女生人数差异等各种特殊情况,在本年级全体或三分之二以上教师认可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抽签。

2、为防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外来务工子女学习困难,成绩较差或纪律较差同学的排挤,若原在我校就读,转学后又重回我校就读,且转出转入均按转学规定办理过正当手续的,实行“从那班出入那班”的原则,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与原先该生在我校就读时一样。

八、我校各年级各班应本着“育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外来务工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活动、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惩等方面与本区学生享受同等待遇。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九、对外来务工子女应按照有关规定免收学杂费,科书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学校当时的实际情况可酌情给予补助,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经验材料 篇七

明确责任发挥作用确保外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

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是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精神,把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完善措施,狠

抓落实,较好地解决了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维护了外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益。2001年,我市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流动儿童权利保护项目城市。2006年,全国人大到我市开展专题调研,对我市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07年,教育部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方案》列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我市成为参与研究的重要成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为做好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市共辖7区、5市、12县,总人口920万。现有小学2402所,在校生67万人;初中480所,在校生47万人;普通高中148所,在校生24万人;职业中学73所,在校生7.3万人。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城市,其随迁子女数量也逐年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外来人口约50万人,其中适龄学生人数约5.5万人,并集中在市区,约占市区学生总数的18.26。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解决外来人员子女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领导小组,市内五区教育局局长为成员,制定了《关于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实施细则》。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加强了领导,为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完善措施,确保外来人员子女全部入学

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外来人口子女全部安排入学,与市民子女同等对待。为此,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努力使外来人员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一)制定政策,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受教育的权益

为切实解决好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在就学、收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依法保障外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在高中招生方面,已迁入我市的外来人口子女,统一参加全市中考,择优录取;户口不在我市,需在我市借读的,按同级同类学校互转原则,为其办理正常的转学手续。小学招生和小学升初中方面,按照“流入地政府为主,国办学校为主”的原则,不论户口是否在我市,一律与市民子女同等对待,家长持务工经商证明、房屋租赁证明、浮住户口或暂住证到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登记,由所在区教育局按学生实际住址,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在学前教育方面,不论户口是否迁入我市,外来人员子女均与市民子女一样享受同样待遇,按照统一标准交费入园。在收费方面,从2002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取消了借读费,执行“一费制”收费政策,与市民子女一样享受同样待遇。几年来,各县(市)、区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规定,即使在适龄学生入学高峰期,仍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安排外来人员子女到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较强的国办学校就学。同时,取缔“农民工子弟学校”、“棚户学校”等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如2004年,我市取缔了设在垃圾场的“春晨小学”,并协调有关部门拨付专项资金,妥善安排31名学生就近到南粟村等国办学校就学。2001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批转了市公安局、市计委《关于我市市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了外来人员子女转为城市居民的优惠政策,使长期在我市务工经商、相对固定的外来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居民同样待遇。这样,这部分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也随之解决。

(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外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1998年,我市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全市人民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但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给教育增加了很大压力,其子女入学方面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和复杂的入学情况,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为民、服务群众的原则,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一方面,扩大外来人员子女集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接收外来人员子女的国办学校数量,妥善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另一方面,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备,为外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地处繁华商业区的正东路小学、新华小学、宁安路小学等国办学校,主要招生对象为外来人员子女。外来人员子女数量占学生总数的比重,宁安路小学

达到60,新华小学达到80,正东路小学更达到90以上。这些学校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深受外来人员信任和肯定,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2002年,我市投资250余万元,建成了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专门解决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少保中心”自建立以来,以品行教治为中心,采取“建家、进校、就业走向

社会”三步走的保护模式,为从根本上解决重复流浪和流浪儿成为流浪汉的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三)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满足流动人员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民办学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寄宿制、封闭式管理,这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入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外来人员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外来人员子女的大量增加,也相应推动了民办教育发展。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办学方针,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如:以划拨方式提供用地;符合贷款条件的学校,金融机构优先提供贷款;新建或扩建校舍减半征收市政配套费,免征墙改费、渣土费等,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促进了民办教育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的民办学校。目前,全市有民办中小学140余所,在校生有10余万人。其中市区有民办中小学14所,在校生有1.5万人,职业中学30多所,民办高等、中等学校30多所,为有效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提供了条件。

(五)加强教育和管理,促进外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

外来人员子女多数来自农村,与市民子女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学习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外来人员子女的这一特点,我们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尽快适应新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一是在农民工子女就学相对集中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向学生开放,由经过专职培训的教师接待学生咨询。孩子们有了困惑,有了烦恼,可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消除疑惑,解开心结,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二是加强对外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的课题研究,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外来人员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三是积极调整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设置,培养外来人员子女与本市学生之间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班风和校风。同时,加强学校管理,积极开展实践“五小”行动,鼓励他们努力成才。

三、加强督导,完善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长效机制

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督导检查的长效机制,结合“普九”督导检查,做好相关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求师生对农民工子女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关爱,使他们进的来、留的住,确保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得到落实。二是建立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加强外来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政策和法规,动员他们自觉将作女送入当地学校就学。三是建立考核的长效机制。坚持把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作为年终义务教育督导考核和对各县(市)、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其工作成效作为考核结果的重要依据。

我市在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仍然有不少差距和不足。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办人民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着眼点,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石家庄做出贡献。

8.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八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申 请 书

西乡塘区教育局:

本人__________,系___________省(自治区)__________市 __________县 __________乡(镇)__________村(街)人,属__________户口,配偶系___________省(自治区)__________市 __________县 __________乡(镇)__________村(街)人,属__________户口,小孩(姓名)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出生,现处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因我们夫妇俩长期在____________ 区务工,现居住在__________市________区_________路________号__________小区(村)。因在原籍对孩子无监护条件,特要求在西乡塘区学校申请入读义务教育,恳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与安排就读。

特此申请

申请人: 孩子姓名:

2014年___月___日

篇二:随迁子女入学保障的办法

随迁子女入学保障的办法

为切实保障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定

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时具备下列材料,可申请在我校就学。

1、黔西县外户口本和流出地镇(乡)人民政府出具的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就业的务工证明;

2、当地派出所出具的暂住证,办理时间一年以上;

3、居住地社区出具的居住证明;

4、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务工证明、居住地社区出具的就业证明亦可)。

5、户籍地镇(乡)人民政府签发的合法生育证明;

6、流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外出就读批准书和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

7、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交纳社会保险的凭证;

8、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证;

9、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申请表。

父母双方一方是经商的不作农民工子女看待。

二、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按下列程序办理手续

(一)申请人在规定报名时间内持上述材料到实际居住地所属教育服务校域学校报名,如居住地学校接受有困难,由居住地学校受理登记后统一报校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务工人员的实际居住时间、在我校域务工就业和交纳社会保险时间为依据,安排其子女就学。

(三)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转学一般以每年秋季入学报名时间为准,其

它时间不予办理。符合本规定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应提前1个月内向实际居住地学校提出申请,按照《黔西县教育局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办理转学。接受学校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转入进行登记,并对其转出时的流向予以统计。

三、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

根据我校教育资源状况,确定满足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定条件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

四、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应履行的职责

(一)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同时,在满足所属校域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后,还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要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并及时予以办理学籍手续。

(二)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得擅自加收其他费用,做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可酌情准予缓缴或减免。

(三)学校应本着“以育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活动、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惩等方面与我校儿童少年同等待遇。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四)根据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以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我校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学校职责,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保障。我校要建立完善保障务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使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

作。同时,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

(三)学校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对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加强管理和监督,定期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务工就业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同时要做好当地学生家长的工作,消解他们的陈见、偏见和歧视心理。要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实现与当地学生的自然融合。要将保障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办法措施和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五)建立务工人员学龄期子女的普查和登记制度。学校建立务工人员学龄期子女登记制度,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了解相关数据,提供相关人员名册。学校要根据务工人员学龄期子女的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务工子女入学方案。

(六)解决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是一项关系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公平、稳定的系统工程。学校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支持和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相关工作。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至新办法出台后为止。

雨朵镇平坝小学

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

篇三:进城务工人员申报随迁子女入学诚信承诺书

进城务工人员申报随迁子女入学诚信承诺书

本人申报孩子__________入学所提供的各类材料真实有效且尚未就读过小学一年级,如有伪造虚假材料证件,本人将作为自愿接受:自动放弃在西乡塘区申请资格,送子女回户籍所在地就读义务教育,失信行为被纳入南宁失信惩戒系统。

父亲签名:

母亲签名: 2014年7月___日

篇四: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

凭积分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暂行办法

作者(来源):基础教育科 发布时间:2011-06-03 珠教〔2011〕4号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保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第二条 凡在我市居住一年以上、有合法稳定职业和稳定收入来源的外来务工人员,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年满6至15周岁、有正常学习能力的非我市户籍随迁子女,可以通过积分方式,申请入读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服务所在行政区(功能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

第三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协助审核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

第四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采取统一管理、统筹兼顾、集中受理的模式。

第七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达到条件申请入读公办小学一年级的,由其父或母(以下简称“申请人”)填写入学申请表,连同各项积分指标佐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向其居住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提出入学申请。

第八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达到条件申请入读公办学校初一年级,在我市小学就读的,在其原毕业小学统一登记后报教育行政部门;不在我市小学就读的,向各区经办机构提出申请。

第九条 各区经办机构应当设立办事窗口受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积分入学申请。受理积分入学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的5-7月,具体日期以各区公布的为准。

第十条 申请人按本办法规定提供申请材料的,经办机构应当进行初审。佐证材料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退回申请人;对相关佐证材料有异议的,经办机构可要求申请人提供有关单位验证证明。

第十一条 经办机构在受理时间结束后,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复核,核实符合规定要求的,按照《积分指标及分值表》计算积分。应向社会公示积分满100分以上的申请人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的,可向经办机构反映,由经办机构进行核实。

第十二条 教育部门根据公示情况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由学校发出入学通知书。申请人随迁子女应持入学通知书及佐证材料原件,在指定时间内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逾期未办理入学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学指标。

第十三条 属于享受我市政策性照顾人员的适龄子女申请到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起始年级的,可不纳入凭积分入学范围,其法定监护人向各区经办机构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政策性照顾人员子女主要包括:

(二)优抚对象的适龄子女;

(三)我市居民合法领养的适龄孤儿;

(四)父母均长期患重病或失去监护子女能力的残疾人委托本市监护人照顾的适龄子女;

(五)符合我市有关文件规定的重点项目高级管理人员的适龄子女;

(六)归国创业留学人员子女;

(八)在我市居住的台胞子女;

(十一)高层次人才子女。

第十四条 市教育和监察部门要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严肃查处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十五条 凡提供虚假证件、资料的,一经查实,取消申请人随迁子女积分入学资格;申请人随迁子女已凭积分入学的,取消其公办学校学位。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开始实施。

篇五:农民工子女入学需5种证明

农民工子女入学需5种证明

孤、残和享受低保的正常适龄儿童入学,按有关政策予以减免相关费用;四川地震灾区正常适龄儿童入学将给予照顾。

新乡农民工子女上学~~~注意啦!!(2011-06-14 17:02:27)转载▼

标签:卫滨区

教育主管部门

小学

子女入学

二十中

教育

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大,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解决好他们的子女上学问题,我市近日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当中专门针对这部分人群作了详细规定。市教育部门通过前期调查,目前已经确定了市区21所初中和25所小学一共49所公办学校作为接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指定学校,这些学校大都分布在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到所居住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进行详细咨询,送子女选择最近的学校进行就读。这些学校已经作好了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招生的日期为:初中为6月8号到7月3号;小学为8月10号到8月25号结束。

初中指定学校有:

四中(十中北校区)、五中(铁路高级中学西校区)、外国语学校、七中、九中(二中西校区)、十一中、十二中、十三中、十六中(二十二中南校区)、十八中、二十中、开发区中学、二十三中、二十四中、二十七中、三十一中、三十二中、三十四中、三十五中、三十六中、洪门初中。

小学指定学校有:

二十中、三十一中、三十二中、第三实验学校;

红旗区的西街小学、平原小学、段村小学、劳动街小学;

卫滨区的新荷小学、化工路小学、胜利路小学、英才小学、回民小学;

牧野区的西干道小学、区实验小学、王村中心小学、杨岗小学、畅岗小学、牛村小学; 凤泉区的宝山路小学、耿黄一小、耿庄小学、潞王坟一小、大块一小;

开发区西台头小学。)

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玉宇——(对于农民工子女 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 去办理一些手续 同城同待遇 不收取任何的择校费 不收取任何学费)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凭原籍户口簿、父母身份证、现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证

明、父母任何一方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以及原籍所在地乡镇中心学校出具的外出就读证明,经现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审核认定后,按就近或相对就近原则,分配到指定学校就读。

9.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九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是进城务工子女要求入学,学校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文件要求,及时办理其入学手续,不得随意拒绝。

三、进城务工就读的子女,生活上要爱心、爱护,学习上要帮助,学校师生对他们不存在歧视、排斥、打骂等现象,要加强管理和教育,他们若违犯纪律,学校也不能随意开除,或者劝其退学、转学等。

四、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后,学校视为正式学生,要按要求编入学校学籍、学校有责任尽量保证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不辍学,顺利受完规定学业。

五、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后,因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变动或其它原因正当要求休学、转学的,学校要按照教育局规定的学籍管理办法及时办理。

六、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后,同样享受国家“两免一补”和其他相应的资助政策。

2012年3月20日

锦屏县大同小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管理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使我校外来务工子女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文件以及县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试行):

一、本办法适用范围为非大同乡户籍的外来务工子女,年龄在6.5周岁至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并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我乡暂时居住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二、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或监护人在我乡已取得暂住证并暂住一年以上,同时又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并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的,可以申请就学。

三、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时应该提供以下材料:

1、家庭户籍原本;

2、在纳古镇的有效暂住证、房产证;

3、适龄儿童有计划免疫接种证;

4、监护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厂家证明或监护人的工商执照;打零工的需有房屋租赁证明。

5、除新招一年级学生外,其他年级转入我校的学生必须持有转出学校开出的《转学证明》。

四、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办法

1、均实行秋季招生、入学,其余时间不再招生、入学。

2、外来务工子女持第三条规定的材料到学校报名,报名结束后经学校校长室或教导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入学。(材料不齐全的一律不予报名)

3、凡具有我县小学学籍号的我校外来务工子女小学毕业生,需继续在我县就读初中的,由县教育局统一安排相应初级中学就读。

五、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安排:

1、监护人对我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

2、监护人在当地居住并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以相关证明为据);

3、独生子女(以独生子女证为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文件以及县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子女到我校就读,凡持有第三条规定材料齐全者,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材料不齐全者,不予报名、接收。

六、外来务工子女转学以学年为期限:

1、转出:根据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对其子女转出我校可实行灵活管理原则,但必需认真填写《小学生转学审批表》,报乡教育办审核,并交教育局教育服审批备案。

2、转入:学校教导处对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转入要严格把关,收齐、核查第三条所规定的材料并造册登记,并于9月15日前上报乡教育办审批,逾期不再办理。

3、各班主任必需按要求,真实地完成或协助学校学籍管理处完成各类学籍表册,每月按学校学籍管理处的规定按时、真实完成月上报。

七、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分班规定:

1、一年级新招学生按“一年级编班规定”执行。其余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分班均实行抽签制。在抽签过程中,年级组长可根据本年级班级人数差异,各班男女生人数差异等各种特殊情况,在本年级全体或三分之二以上教师认可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抽签。

2、为防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外来务工子女学习困难,成绩较差或纪律较差同学的排挤,若原在我校就读,转学后又重回我校就读,且转出转入均按转学规定办理过正当手续的,实行“从那班出入那班”的原则,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与原先该生在我校就读时一样。

3、近年来,出现了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回家和工作变动时,不跟学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打着呼,不办理相关的转学手续。特别有的在领取教科书和教辅学书后就走掉,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居于以上原因,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对于不跟学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打着呼,不办理相关转学手续就走掉的学生,若再转回我校就读,一律不予接收。

八、我校各年级各班应本着“育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外来务工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活动、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惩等方面与本乡学生享受同等待遇。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九、对外来务工子女应按照有关规定免收学杂费,科书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学校当时的实际情况可酌情给予补助,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十、本规定自制定之日起试行。

10.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十

教育部将评估各地随迁子女入学情况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3年第05期

据《京华时报》报道近日,教育部推出国家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做出具体评估指标。学生课业负担、择校、乱收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等问题都纳入督导评估范围。

为了实现所有学龄儿童“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在对全国3000多个县级单位的30多万所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距进行模拟运算,并在312个县开展试点研究后,教育部于去年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

11.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十一

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须知 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需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并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备案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教体局)报名,经区教育局(教体局)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任何学校一律不得拒收已经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在郑借读条件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并且不能收取借读费”。

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郑上学将受限制; 在本城市工作半年以上,并缴纳“五险”。

12.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问题 篇十二

分类号

单位代码

密 级

准考证号

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提交论文日期:

****年**月**日

论文答辩日期:

****年**月**日

学位授予单位:

中 国  重 庆 20

月 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目 录

中文摘要.....................................................................................................III

一、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1

(一)开县某小学外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1

(二)开县某小学外务工子女教育管理情况...............................................2

二、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3

(一)入学手续相对复杂,门槛高.............................................................3

(二)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教材不健全...............................................4

(三)家庭教育缺失严重...........................................................................4

(四)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不正常.............................................................6

三、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改进对策.............................................................6

(一)努力实现教育公平...........................................................................6

(二)简化入学的手续,降低门槛.............................................................6

(三)改善家庭教育..................................................................................7

(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7

四、结论......................................................................................................8 参考文献......................................................................................................9 致谢.............................................................................................................9

II

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XX级XXX [姓名] 指导教师 XXX [小四号宋体居中]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城镇变化日新月异,农村劳动人民向往富裕城市的收入水平,农民工进城务工现象在中国随处可见。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组成部分徘徊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对城市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社会阶层中无法忽略的一部分,是城市新兴阶层的重要代表。然而,在社会各界人士将焦点关注到这一群体上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与农民工有关的问题的探讨,社会各界人士非常关心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教育和成长问题。这个问题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同时也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所以本文以开县为例,深入考查分析我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和问题,并提供合理化建议,期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一道致力于推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合理及妥善解决。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教育公平

一、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目前全县农民工大约7600人,主要来自广西、云南、四川、安徽、湖南、河南等地,这些农民工中,子女大约720人。这些农民工子女分别接受的教育为小学、初中,有部分正在上高中。从目前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情况分析,通过对开县某小学作了分析:

(一)开县某小学外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

1、开县某小学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条件

开县某小学对农民工子女就学列出了一些条件和需要准备的手续,第一,要有父母双方身份证;第二个要有原籍户口薄;第三要还要有在现在地已居住半年以上的有效证件,如居住证、房屋租赁证或房产证等;第四个是夫妻双方中至少有一人要具备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正式的劳动合同文本以及与工资表有关的复印证明文件; 第五个是子女以前所在学校开出的学籍或借读证明文件。农民工子女要想到开县的学校入学必须能同时开具以上证明方可,在向教育部门提出申请就读的同时,还要同时出具父母身份证和原籍户口簿,以及居住证、劳动合同等能够表明父母身份的证件文本。这样的手续对外来打工的农民工来说非常的不方便,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农民工的子女没有进入开县某小学上学。

2、开县某小学农民工子女整体就学人数

通过对开县某小学的调查,2013年,开县某小学共接收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437人就读,占教育阶段开县某小学在校生人数(872人)的50.1%。2014年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子女达到641人,占教育阶段开县某小学在校生人数(886人)的72.3%%。2015年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子女达到769人,占教育阶段开县某小学在校生人数(905人)的85%。

从整体上来看,开县该小学近三年来的农民工子女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逐年增大,从中不难发现如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增多。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变的刻不容缓

(二)开县某小学外务工子女教育管理情况

1、在校管理

主要包括两个调查方面:一是调查学校收取本地与异地学生的学费是否相同,进城务工子女的学杂费和转移支付经费由市教育局按实下拨;二是关于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做到“四统两不”和“四免一补”,即统一招生政策,统一均衡编班,统一学籍管理,统一实行电脑派位制度;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借读费,不得进行摸底考试;免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收学杂费、住宿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教学配备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实施学校与本地学生统一管理。在教学力量上,按照“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模式,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统一配备教师,为外来务人人员子女专门配备了心理协助教师,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缩小差距。在物质条件落实方面,逐步完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长期增长模式,提高经费使用率,加强并完善各项与教育有关的优惠条件及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普及。

3、中途借读和转学方面的规范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农民工子女到流入地只需短期(一年以内)就读的,一般凭“三证”按借读身份对待;(2)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如果打算在借读学校长时间(一年以上)学习的,要办理转学手续,除进城务工者子女入学时所需的“三证”材料外,还应该按照规定提供有关材料如转学申请表、转学证明、新生入学登记表、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等,按照流程和规章制度实施;(3)进城务工者子女的学籍管理与本地学生的学籍管理要互相一致。义务教育登记卡和学籍卡必须登记在册。由于进城农民工工作地点时常变动,要依据合理的学籍管理规章制度:①学校如果容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就要统一登记完善全校学生的学籍信息,在每年上下两个学期开学第一周至第二周对接收手续进行登记在册。在登记的同时还应添加入学证明材料如“三证”的原件和复印件等,中教科审核批准并编制的全省统一学号(第一位是“N”,第二、三位为初一入学相应年份),按正式在校生统一管理;②属于外来工子女身份的学生应编入学校报表,8月31日前增加的按“转入”,减少的按“转出”编入当年报表;8月31日后增减的编入翌年报表;③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如果转学,就要按照正常程序办理。如果由于特殊情况急需转学,经历转学流程中遇到困难,通过中教科评判批准转学手续,学校可以在本校学生中单独抽出学籍情况有变动的学生信息提交至中教科;④进城务工者的子女依据当年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参加高中教育入学考试,达到开县学校的初中结业要求的,应颁发初中结业证书;达到入学要求允许在高一级学校上学;⑤学校还要保留与进城务工者的子女相关的入学证明,及时的提交至中教科审核批准,如果所需审核的证明数量过多应交由学校办理。

4、农民工子女学习成绩

本文通过对开县某小学的在校学生的采访和了解,发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受教育程度赶不上目前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农民工子女

由于自身的性质和条件,导致他们的子女入校后,跟城市孩子有一个显著的差异,另外由于父母的工作地点不稳定,其子女需要经常转学,这样一来对子女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子女也逐步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对开县某小学农民工子女在开县某小学里的表现和学习情况的了解,发现一些大班农民工子女学习成绩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通过对开县某小学50名农民工子女的调查,这些孩子中老师反映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占6%,成绩“比较好”的占22%,成绩“一般”的学生最多,占了54%,成绩“比较差”的占16%,还有2%的学生被开县某小学的老师认为“成绩很差”。尽管在开县某小学里没有“学习成绩”一说,但是这些情况,都是开县某小学老师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总结出来的。通过进一步了解,这些成绩差的农民工子女,主要是由于他们随着父母频繁的变成工作,而的频繁转学,这样一来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就无法在同一地点连续接受教育,造成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在开县某小学无法及时适应周围的教育环境,如此一来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导致了进城务工者的子女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接连受挫。

二、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入学手续相对复杂,门槛高

1、入学条件复杂

目前,开县对农民工子女入学,要求提供“三证”材料,非起始年级,还需要提供原就读学校的学籍证明,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的农民工家庭在办理这些证件均存在困难。主要是耗费时间和精力。进城务工人员将户口簿和身份证等证件存放在农村,这样一来取证件所耗费的车费不少,时间也较长,另外考虑到很大一部分农民工的身份证未及时更新、学校寒暑假等原因,这就要求农民工花费更多时间留在老家办理相关程序,这一点上对于按劳动时间收益的农民工来说会造成不少的损失,另一点上也将导致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干扰他们的上学时间,推迟他们的学习进度。

1、所需材料很难办齐

在劳动合同和暂住证上,大部分农民工在非正规部门工作或者是经营流动小本生意,很难拿到规定合法的劳动合同。再加上大部分居住的房屋属于二次转租,未合法办理出租房屋登记,无法联系到房东帮忙提供办理暂住证的有关证明。在办理转学手续的过程中,开县要求在转入学校长期(一年以上)学习的,不仅要求提供“三证”,还应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该按照规定提供转学申请表、转学证明、新生入学登记表、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等多种有关文件。对于家乡位于较远的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学校的不合理管理为他们带来不良的影响,部分学生苦于这些压力不得不中途退学,处于无学可上的状态。

(二)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教材不健全

1、教材不统一

各地区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孩子学习新的课本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当中,学校的农民工子女都受到这方面的困扰。在一个学校上完课后学生大多只掌握了某一教材的基本的内容,稍微深一些的内容,学生就说没有学过。这样一来,学生头脑里就会出现记忆残缺或饱和的印象。在其他地区,教科书的种类差异很大,以人教版和江苏版为主,如此一来,学生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另外还有些学校采用的教科书的版本存在新旧的差异,同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

2、课程安排不合理

针对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的英语、信息技术及体、音、美等薄弱学科,不能及时有效地予以倾斜,制定小步伐快反馈的课改方案。接纳进城务工者的子女的学校,经常会面临教学面积小、教师数量少、经费投入不足的困扰。在国家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背景下,这些学校却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不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学工具和设备缺失并陈旧,老师的教学水平低,学生在德智音体美方面的发展存在滞后和残缺的状况,这会给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班级管理上,不能准确把握好城市学生和农民工子女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兼顾双方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的特点,不偏不倚地开展各类班级活动,让农民工子女产生被接纳感、认同感和亲切感。同时,各学校在班干部选拔、入团入队、评优评先等方面更多倾向本地学生,不能完全做到一视同仁。

(三)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英国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提到:“教育环境内有良好的状况有助于教育成功,家庭环境的作用远远大于社区环境和学校环境”。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开县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1、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不高

80%的父母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双方文化程度偏低,面对家庭教育时,大都不注意科学的方式方法,甚至长期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致使家庭教育非常缺失;部分家庭是单亲家庭,孩子从小缺乏关爱。这些问题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孩子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培养只能依靠自身和学校教育,而现实情况大多是,子女的心理适应、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进城务工者中的大部分人都忽视教育的作用,有人曾经开展过问卷调查,提问“孩子如果得到一份劳动收入和父母一样的工作,那还应该坚持让孩子上学吗?”,有六成以上的农民工认为不应该,只有不到三成的农民工认为应该。事实上,大部分农民工很少关心过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认为争取到机会让他们顺利入学就可以了。绝大多数的的农民工忽视子女的素质教育,大部分家庭的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不足。

2、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不当

首先考虑到,进城务工者工作繁忙,和孩子谈心交流的时间少,没有办法时刻关注子女的身心发展状况。大多数农民工表示,没有太多时间来管教自己的子女,只能满足子女的温饱;其次,由于其文化水平有限,在语言交流、学习辅导上不讲究方法,对孩子进行粗暴教育,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孩子考虑。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反叛心理漠不关心,只要求子女一味地服从命令。第三,家庭关系不够融洽,900/以上的父母重言教而轻身教,会当着孩子的面和爱人或是同事、邻居争吵,甚至动手打架,子女容易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沾染上不良的习惯。

3、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交流

大部分进城务工者抱有一种看法:老师全权负责孩子的教育问题,和老师无需过多沟通,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即可,对子女的其他变化却漠不关心。

(四)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不正常

33%的农民工子女反映自己在面对现有的学习、同学、老师时,不够自信,甚至自卑,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自我认同感较差,担心害怕被嘲笑等等问题有很多,58%的学生表示融入班集体需要1一3个月的时间,32%学生表示在1个月之内能较快的融入班集体,而10%的学生在1周内能融入集体。显而易见,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身心发展状况,这将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学校缺乏对农民工子女心理方面的疏导。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处于身心发展最敏感的时期,由于自身成长背景、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文化方言等因素,在与城市同龄人相处中,很容易产自卑、不自信、情绪控制力差等不良问题,也容易被集体排斥。而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太重视。老师缺乏开放、多元、多样的教学方式,关爱和鼓励学习成绩差或内向自卑学生的力度不够,课后与农民工子女的父母交流也相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对较少。

三、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改进对策

下面这些措施对于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能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生态”,也体现了学校的“管理生态”,在学校具体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表现,学校应将教育公平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当中,保证对农民工子女的接受公平的教育,如:学校教师队伍的教学章程规定,应无区别对待进城务工者的子女,一视同仁;学校领导不应该设立尖子生班,同样也不能不设后进班,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高低有别,但班级之间的师资配备应力求达到均衡。作为学校,在教育公平方面,应该自律;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要有长效的监管机制。教育公平学校之间还体现在教育均衡。位于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学校,要具备大致相同的教学设备、教师队伍,教学环境差异不应过大。最近几年,福州市在教育均衡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加大、建设、推广“学区制”,即将某个区域的学校组成一个学区,学校之间相互帮助提高;组建“教育集团”,以强带弱,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采用这些办法,给学校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给学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社会教育最容易对初中生产生影响,应重视社会环境的建设。在面对社会问题方面,多作正面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公民的社会责任。学校应该适当补充和加强社会教育,如:在每周的“国旗下的讲话”、每月的黑板报宣传、每学期的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方式,有效渗透社会教育。

(二)简化放学的手续,降低门槛

在入学管理上可脱离以往从户籍到学籍的传统入学模式,采取从学籍到户籍的新型入学思路。即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进行学籍统一化管理,由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进城务工者子女在学校所在地进行入学登记时,带着学生学籍表到当地的教育部门就能完成登记造册,无需太多周折,享受的教育优惠政策和当地学生一样,入学手续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步骤,无需携带暂住证、劳动合同等证明文件。在进行学籍统一化的登记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电子信息共享技术,实现跨地区跨部门间信息的及时高效准确。在2014年1月10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并投入使用,能够实现省际间转学情况处理,从提交入学申请到办理转学审核批准能够实现一次性完成。可是从目前来看,全国只有北京、辽宁(高中阶段)、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高中阶段)、陕西等省份或直辖市能够用到本省(市)原有的学籍管理系统与全

国联网,且各地进展不平衡,电子学籍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校际间的有效对接仍有待完善。同时,政府也可以此为契机,联合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积极打造我国流动青少年信息化综合平台,实现全方位及时跟踪服务。

(三)改善家庭教育

世界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理念在更新,农民工教育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农民工家长必须根据当今的社会发展阶段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自由和平等。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成长,及时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首先,开县农民工要懂文化,讲礼貌,为孩子做好榜样,树立艺多不压身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能够以身作则,引导他们善于学习,爱学习。其次,农民工应学会采用合理的方式开展孩子的家庭教育,注重方式和手段,给孩子留下真实的感受。孩子如果感觉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的关心,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尊受到很大的伤害,无法与他人形成和睦的关系,缺乏合作精神。孩子应该处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农民工要牢牢树立一个观念,要同时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要注重一味地经费投入。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学会营造民主、友善、和谐的氛围,形成人人平等、一视同仁的作风,与孩子经常开展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耐心的倾听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和难处,分享他们的快乐和烦恼;不要动辄严厉惩罚,也不要过分溺爱、放任不管;注重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和人格道德,鼓励子女多与他人交往,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培养和挖掘孩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进城务工者群体工作地点经常变动,孩子离开家乡来到父母身边,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许多压力。这些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表现可能会更明显,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他们的身心成长状况也不同,孩子们跟随父母经常搬迁,对陌生环境经常会感到不适应,一时无法接受。进城务工者子女经常会产生自卑自弃的想法,在同龄人面前多表现出情绪低落的状态,在学习上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无法和身边同学和睦相处,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老师就应及时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学校都要招聘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对学生及时开展心理辅导,设立谈心室,定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让学生有机会袒露心扉。学校应为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而构建平台,提供经费、培训等方面的保障。班主任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团队的骨干,因为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班级的学生,学生一旦发生心理问题,最直接、最快了解情况的无疑是班主任,如果能够及时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处理,就能将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学校在平时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引导学生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不加强引导,学生就会误入歧途。考虑到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对新环境的不熟悉,遵守行为规范应从进校门开始抓起,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核心人物一一班主任教师,是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的示范,往往对学生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老师尤其要重视自身的言谈举止,身教重于言教。开设礼仪课,涉及文明用语、课间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等方面。经过实践,这一举措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的行为习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四、结论

总而言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辛苦劳动。其中大部分人长期离家在外,他们的文化素质能否提高和城市文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息息相关,政府相关部门要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教育问题。他们的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他们身上寄托了父母的无限希望,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全社会应齐心协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相信共同努力的结果一定会让这个群体更加好的生活在这个时代,让这个群体的子女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周安安.利益冲突时代的权利观念——“异地高考”争论的背后[J].文化纵横.2013(02)

[2] 吴雪娅,杜永红.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1)

[3] 于洪姣.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8)

[4] 杜永红,陈碧梅.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5] 田红星.职业学校外来务工子女社会融合对策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3)

[6] 王涤.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15,(04).[7] 冯虹,张艺.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4,(04).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致 谢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下册 挑山工教案 教科版下一篇:标准材料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