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班会记录

2024-08-01

汉语言文学班会记录(精选10篇)

1.汉语言文学班会记录 篇一

班会记录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经在学院度过了一个学期。由于大家都回家过年,有一个多月没见,趁现在刚开学有空应该开展一次班会,增进下同学们的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会目的:(1)让班集体更加团结,培养同学们相互关爱;

(2)通过班会,让同学们遇事互相关心,培养同学们关爱他人的意

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会准备:到饭堂一楼布置现场;大家带上自己从家乡带来的特产;各个班委

准备好上学期的开展工作的总结和本学期的计划。

班会流程:(1)由班长做本次班会的开场白,明确本次开班会的意义。

(2)同学们相互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并发放特产给大家品尝

(3)各个班委做工作总结和向大家介绍下学期的计划。

(4)同学们向班委反馈意见,改进存在不足的地方

班会总结:

本次班会取得一定成效,同学们在感情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回报各位班委的辛苦工作,同学都表示要把握时间,搞好学习,把学习搞上去,搞好班级建设,创建先进班级。

班级计划:

(1)本学期要加强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可采

取搞活动的方式:如与兄弟班级的联谊活动,本班级的交流

娱乐活动,观海长廊游玩等。。

(2)本学期要加强班级的学习。可采取组织晨读,班级内出题目的周考,班级内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交流等等。

(3)本学期要加强对宿舍文化的建设,响应年级本学期要建设和

谐宿舍文化的号召。可采取组织本班宿舍进行交流评比,各

宿舍通过对比,相互借鉴,相互进步。每月进行一个主题的宿舍聚会,也可以和邻近宿舍一起举办。

(4)本学期要抓本班纪律的要求,可设置每日值班班长,负责对

班级每日上课的考勤与纪律的记录。

附则:班级管理需要班级所有同学的努力,因此,每一个人都要为班集体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011年2月19日

2.汉语言文学 篇二

文学院二学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上课时间定于2012年2月25日(周六)开始上课。具体时间地点如下: 教材自己解决,教材版本向任课教师咨询。

2.赛罕校区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学位赛罕校区课程表

课号 课程名称 时间

中国现代文学

(一)周六上午1--4节中国古代文学

3.汉语言文学专业 篇三

试论曾树生的人生困境

姓名: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考生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邮 编:400047电 话: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提交日期:年月日 答辩日期:年月日 主考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2012年月日

目录

一、社会与现实环境之困„„„„„„„„„„„„„„„„3

二、家庭关系之困„„„„„„„„„„„„„„„„„„„4

三、自我精神之困„„„„„„„„„„„„„„„„„„„5

四、结语„„„„„„„„„„„„„„„„„„„„„„6

试论曾树生的人生困境

重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2010级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曾树生的形象是巴金四十年代小说《寒夜》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巴金小说中非常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人物具有复杂的内涵,她在冲突和选择中,面临着现实和精神的困惑与茫然。她是受一个五四时期新思想思潮影响的新女性,但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 对面去与留两难的矛盾,面临着精神家园与尘世喧嚣的困惑与茫然 ,失去了皈依与稳定感,她逐渐走向沉沦。曾树生是“五四”之后代表着许多知识女性生存状况的形象,通过她,作者向我们显示出了“五四”启蒙后的知识女性的尴尬命运。

关键词:《寒夜》;曾树生;形象;矛盾;沉沦

在巴金小说的人物中,《寒夜》中曾树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女性。曾树生是一个纠结的人物,她因为性格的多元化,使她一直在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之间挣扎。她崇尚物欲、逃避现实,但也有可贵的向往自由的精神。在面临总总的人生困境时,她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煎熬、挣扎,直到最走走向沉沦,家破人亡。

一、社会与现实环境之困

战场失利、物价飞涨、人心浮动、谣言四起,“陪都”人民整天地躲警报、喝酒、吵架、死亡„„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人会顾及曾树生、汪文宣他们 “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理想,严酷的现实树生理想格格不入。在这种社会制度下没有人会理会这些小知识分子、这些普通老百姓。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血淋淋的、老百姓已被推入到苦难深渊里,正在挣扎呼号的画面。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曾树生还面临着一个最大的诱惑就是陈经理的诱惑,因为能够帮助曾树生摆脱生活的困苦、实现自由的人只有陈经理。陈经理的外貌从汪文宣口中描述出来是这样的:男人似乎是银行里的同事,有一张不算难看的面孔,没有戴帽子,头

发梳得光光。他的身材比曾树生高半个头,身上一件崭新的秋大衣,一看就知道是刚从加尔各答带来的。那时陈经理和曾树生走进了一家漂亮的咖啡店,而汪文宣那一点薪水是不可能常去咖啡店的。只是陈经理在背后的诱惑实在太.他在曾树生面前总是提她最痛心的事.让她的决定一直在飘摇,他说:“你不应该为你家里的人牺料,他们都不关心你,你何必管他们的事,你不能这样白白浪费你自己啊。”曾树生跟他在一起时看到的都是一些淑女贵族们的生活。而她自己呢?在战争中消失了的青春,自己追求幸福的努力,灰色的前途,更何况曾树生才三十四岁,还有着旺盛的精力。她为什么不应该过得好?

二、家庭关系之困

汪文宣这个忠厚老实的知识分子在旧社会里工作了这么多年,地位越来越低、生活越来越苦、意气越来越消沉,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悔的小公务员。他为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位置,为了那不死不活的生活,不惜牺牲了自己年轻时候所宝贵的一切,甚至自己的意志;汪文宣老实怯懦,虽然心里还存有反抗精神,但从不把想法与别人分享,只是把所有苦闷都憋在自己心里,一个人默默的忍受所有不公平的待遇和不顺心的遭遇。每次曾树生向他倾诉,他心里虽然开心,但嘴上只是淡淡地一句安慰。这对于一个充满激情、正值青春的女人来说太过于冷淡和沉闷了。作为丈夫,汪文宣并不能给予曾树生生活上乃至于心理上的依靠和支持,所以曾树生才在外面“交男朋友”来寻求家中得不到的心理安慰。

曾树生的不幸最大的导火索无疑源于这个自私、善妒的婆婆。婆婆是封建的典型代表,她扼杀着新事物,竭力打压。她嫉妒曾树生的自由恋爱,而且这个“姘头”分享了她的儿子的爱,在她心里,儿子是她的,她也嫉妒曾树生的美丽年轻。因此在这个濒临破碎家庭里,这个刁蛮婆婆处处刁难儿媳,骂她是儿子的“姘头”,曾树生当然不甘示弱,她厌恶这个婆婆,可她还算尊敬婆婆,很多时候都是在忍让,有时甚至会同情这个可怜的“二等老妈子”,文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半掩的房门突然大开了,母亲捧着饭锅子进来。“她也在吃苦啊,”她看见母亲那种吃力的样子,不禁这样想道。可她不是弱者,也不是封建时代下的唯命是从的“好儿媳”,她敢正视婆婆的恶语,她选择还击。这样一个不讲理的老妇让她守着她的宝贝儿子吧,曾树生潇洒的离开了。她离开了,这个故事却没有结束,汪对她的痴情更是引发了婆婆的醋意,这一种“双面胶”的夹缝求

生终于让这支残烛血尽人亡。至此,家破人亡。

曾树生在对儿子方面是亏欠的,她没有给予她母亲的温情,她对儿子可谓没有感情她做的一切只是在尽自己的责任,她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她以为用金钱弥补,让儿子上所谓“贵族学校”念书就是对他全部的爱了。她不象一般母亲关心儿子那样地关心他,他对她也并不亲热。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是婆婆质问她 “可是小宣呢?可是小宣呢?我跟宣两个人你可以不管,小宣是你亲生的儿子,你不能丢开他啊!”母亲挣红脸,大声说······“小宣有学校照顾他,用不着你们操心,”曾树生冷冷地说。“好的,这样你可以跟着男朋友到处跑了。我从没有见过象你这样的妈!”母亲咬牙切齿地骂道。“对不起,我不是你那样的人,我也不想活到你那样的年纪,”曾树生开始变脸色,大声回答。她在享受她所谓“自由”的时候,头脑里连儿子的影子也没有。最后在小说的“尾声”里,“死的死了,走的走了。就是到了明天,她至多也不过找到一个人的坟墓。可是她能够找回她的小宣吗?她能够改变眼前的一切吗?她应该怎样办呢?走遍天涯地角去作那明知无益的找寻吗?还是回到兰州去答应另一个男人的要求呢?”她将找儿子称作“明知无益的找寻”她到最后心里还是只有自己的一个自私的母亲。

三、自我精神之困

曾树生的女性形象是复杂而丰满的,是随着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她既有理想、有抱负,又要做出违背理想的选择;既心地善良,疼爱丈夫,又要冲出牢笼,寻找新的幸福;既果断坚决,又在生活中痛苦挣扎;既自尊自强负担起全家人的生计,又爱慕虚荣,沉醉于上流社会的社交;既向往独立自由,又摆脱不了享乐主义的诱惑。

小说中处处都是无法实现幸福的矛盾,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身处社会,痛苦的两难选择之下,却无一能够带来好的结局。一方面,曾树生渴望一个家,作为女性都希望的温馨的家庭生活,而她的家庭却无法令她美满;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在社会中获得生活的满足,而这依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在这个家里,婆媳有矛盾,但丈夫终究是她自己选择的。因此,她倒也“我在外面,常常想到家里”。有时想到儿子,也写信给他,汪母缝好了儿子的衣服,曾树生也为此

“对她含笑地说过几句感谢的话”。可是这个家里是阴黑、单调、沉闷而无半点生气。作为一个男性,汪文宣毫无能力带给她幸福。他只会对着她哭,她已经厌恶了他哀求的眼光,陈主任一句“我想你在家里一定很寂寞”,她就“觉得末一句话挠着了她的痒处”。

社会给了她另外一个喧嚣的世界。她也是矛盾的,银行的工作使她感到的是委屈与无奈的愤懑。因她是学教育的,却在银行当花瓶。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在浮华的社会上艰难地谋生,使她茫然无措。

四、结语

曾树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接受过高等教育。曾树生经也满怀梦想,但是社会时局的动荡不安、现实的残酷,让她的梦想毁灭。她追求追求物质生活,爱慕虚荣,加之淡漠的家庭关系动摇了曾树生了内心,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家庭。同时她也是善良的,为了家庭,她甘愿在银行做花瓶,她爱丈夫、渴望温暖的家庭,因此在出走时内心十分的挣扎,矛盾。从始至终曾树生在一种两难的选择之中,难舍难分,可不安定之感与虚伪之惧困着她,最后在一种精神困顿中走向毁灭。

参考文献

4.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四

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杨玉丽衡水科技工程学校053000汉语言教学主要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汉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体系改革,按照社会人才需要,加大汉语言文学课程比重,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课外还需要拓展学科范围,将一些基础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将汉语言文学进行传承,通过知识范围的拓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基本特点,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能够让课堂氛围轻松,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够更好地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带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找到答案,进而解决问题,最总实现教学目标。

3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让汉语言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汉语言能够让人提高自身的素质。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促进汉语言教学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借助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工具,能够更好地把一些影像和声音结合在一起,能够将一些抽象的作品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汉语言魅力。同时网络的发展对汉语言教学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在课堂主题所需的各种资源,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进行搜索,然后让学生在课堂进行交流,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借助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了很好的契机,只要合理将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就能够尽显其独特的魅力,进而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始终趋于领先地位。

4渗透德育教学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理念,必须将德育渗透到汉语言文学中去,既可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又可以加快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把握德育的时机,在课堂上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继承中担负着重任。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精神层面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5.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五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创新能力;培养

前言

作为语言文化学科,汉语言文学所着重强调的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对于语言艺术的创新、实践应用的途径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当前现代教学资源不断整合、教学结构不断调整的影响下,传统教学方法在汉语言文学中的短板便开始不断显露,尤其在人才要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如不能够从灵活创新的方向着手进行教学体系改革,将会造成专业价值的一定贬值。本文特从汉语言文学的实际教学特点出发,阐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

1.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要领的重要前提,不仅如此,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学习环境的优劣也可成为关键的先决条件。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可理解为一种传播途径,学习环境则是这一途径的重要媒介,因此,只有对这一媒介进行不断的优化,才可为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创新平台。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达自我的意愿可得到充分激发;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踊跃提出具出视角独特、观念新颖的意见,使学生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参与课堂的成就感;最后,教师还可对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行合理利用,以对学生的.奋进意识起到相应的刺激作用。例如,教师可在授课之余,以限定题目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学生便围绕着题目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想方设法地为自己所进行的演讲注入新颖的元素,以打破常规演讲的陈旧性与局限性,在教师所提供的平台上通过自身创新能力进行自我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充分激发,同时也可使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这一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无形间得到锻炼,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学习环境的优化及创新平台的搭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适当拓展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灵活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与连贯性,教师可从这一方向着手,对常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3-4]。例如,古代汉语言文学与近代汉语言文学是该学科中两个主要的版块,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也相互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相互结合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进行古代汉语言文学学习时,可适当与古代史的相关资料进行结合;进行近代汉语言文学学习时,可适当与近代史的相关资料进行结合;除此之外,还可对古代史向近代史逐步迁徙的渊源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使教学的内容得到大幅度的拓展,也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学生在素材更为丰富的平台之上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更优化。在进行教学内容拓展时,教师应当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创新欲望的进一步提升,既可避免陷入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僵局,也避免了学生在被动式教学中思维出现僵化现象,有助于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化发展。

3.优化改良教学体系,给予学生充分的创新空间

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优化,就需从教学体系的改革着手,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中尤为如此。一方面,要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就必须对足够的创新空间与创新性的实践条件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除了理论方面的指导之外,同样不可忽视实践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才可实现教学概念的融会贯通。基于上述教学需求,在针对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改良时,就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的操作性相对较弱,因而便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将其应用到实践操作当中,以实现其专业价值的根本提升。例如,可通过创办校刊等方式激励学生踊跃进行投稿,通过结合汉语言文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来进行稿件写作,既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也使学生在这一平台中获得了更大的创新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从评价体系的方向着手,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物进行可观的评价与指导,并由此引申出更为广泛的相关知识内容,从根本上突破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局限性。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教学,可作为教学体系优化改良的一大表现,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均具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推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大势所趋。因此,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勇于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突破模式化教学的局限性,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提升,为社会输送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锐,闫诚.汉语言文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xx(28):148.

[2]朱丽.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理论研究,20xx(02):66-67.

[3]时红霞.浅析当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J].科技资讯,20xx(30):142.

6.汉语言文学小论文 篇六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汉语言教学小论文

汉语言本科班;阿依努尔。阿卜力克木学号;

7.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 篇七

内容摘要:灵感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激情,这是人们对灵感来源的最朴实的认识,诗歌的创作、小说的创作都是作者长期生活积淀和突发灵感的智慧结晶。没有灵感就写不出好诗,就不可能成为诗人,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生活中,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而突然产生的创作思路,灵感的获得是艺术作品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艺术家每次灵感的迸发,都会有更新的作品展示给世人,这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拓展。灵感除了突发性、偶然性、独创性外,最主要的还是非自觉性,非自觉性是灵感表现最显著的特征,本人从灵感的非自觉性特征入手,对灵感的来源、灵感非自觉性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肤浅的探讨。关键词:灵感 来源 非自觉性 特性 表现

灵感是人类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它不仅存在于现实客观事实,而且在小说、文艺等创作中是一种珍贵的精神现象,它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灵感不仅来源于生活,灵感更来源于激情,诗歌的创作小说的创作都是作者长期生活积淀和突发灵感的智慧结晶。《现在汉语词典》对灵感是这样解释的: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生活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心理学》教材里面是这样解释: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没有灵感就写不出好诗,没有激情就不可能成为诗人,因此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生活中,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而突然产生的创作思路,灵感的获得是艺术作品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艺术家每次灵感的迸发,都会有更新的作品展示给世人,这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拓展。灵感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维极力活跃。灵感出现时可以使久思不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并伴随着无法形容的喜悦。所以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积极作用。

灵感就是艺术家才气与智慧的蓦然迸发,因灵感爆发而创造出来的作品,具有真情实感,富于独创性,所以从古到今许多美学家总在不断地探索灵感的奥秘。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就指出了没有灵感就不能成为诗人,在灵感之下创造的诗是美的;柏拉图认为,凡是高明诗人都是因为得到灵感,陷入迷狂,才创造了优美的诗歌;康德把灵感归为特殊的超人的天斌才能;黑格尔则将艺术家的想象知动和技巧运用的能力称为灵感;叔本华、尼采视灵感为无意识。纵观两千多年的西方美学史,不知有多少先知先哲涉足过灵感这块神奇的土地,他们从中采撷美丽的鲜花,编织出五彩缤纷的灵感理论的花环,创造出令世人仰慕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为作家们带来巨大的声誉。可见,灵感在艺术创造中确实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人们对灵感的认识和灵感产生的基础

有一部分人们认为:灵感是聪明人的聪明表现,是奇人的突发奇想,并不一定正确,但似乎也有些道理。也有人说:灵感是天生的,是生来就有的,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还有唯心论者将灵感看作是神灵的感应,这是没有丝毫道理和科学根据的。其实,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的长期酝酿促成的。它是一朵长期积累后偶尔得之的思想火花,“灵感”是经过艰巨劳动的奖赏。不管作何种解释,灵感是一种真实的现象。事实上,从心理的角度研究灵感的工作早已经开始了,例如钱学森同志《关于思维科学》一文中曾经说过,研究潜意识是搞清灵感思维机制的起步方向。这就充分说明了灵感与潜意识的关系,即与无意识的关系,无意识不仅是人;心理结构的一个独立领域,而且又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一种不可缺少的特殊形式,它能够使它们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治疗疾病和创造性工作,所以它早已引起了学者的兴趣。无意识的创造性功能,对灵感来说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不自觉蓄积和不自觉加工两个环节上。灵感虽然“得之在俄倾”,但却“积之在平日”,而无意识恰好是一个为灵感积累信息的庞大贮存器。无意识贮存的信息还有一部分来自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证明,意识与无意识虽属两个不同的心理领域,但二者并非永远固定不变,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构成灵感激发的基础是无意识中贮存的或加工过的信息深浅不等地潜藏。例如一位外国著名作家笛福,他的一生坎坷多艰,沉浮于苦难的波峰浪谷,长期被压抑的生活体验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创作欲望,但在他近六旬之间都来捕捉到创作灵感。十八世纪一个英国水手被弃置荒岛四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又被一个航海家发现带回英国。这件事触发了笛福的灵感,于是他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震惊世界的著作《鲁滨孙漂流记》,这个水手的经历象一根擦亮的火柴投到了油桶里,原来潜伏在作家心灵深处的信息顿时燃烧起来,爆发了其创作灵感。

提取潜意识信息的另一种含义即是指作家在没有外界之物触发的情况下,头脑里无意识中突然闪现出原先不曾有过的意象,这种意象大都产生于作家艺术构思的困境之中。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这个人物的灵感,就起缘于头脑中偶然产生的一个意象,他回忆说:“早钣后,我躺在一张沙发上,„„忽然间在我眼前闪现出一双贵妇人的裸露着臂肘,我不由自主地凝视着这个幻象,又出现了肩膀,颈项,最后是一个完整地穿着浴衣的美女子的形象,好像在用她那忧郁的目光恳求式地凝望着我,幻想消失了,但我已经不能再摆脱这个印象,它白天黑夜追逐着我,我应该想办法把它体现出来。《安娜·卡列尼娜》就是这么开始的。”托尔斯泰创造安娜形象的灵感并不是由外界事物的信息引发的,而是凭借头脑中偶然产生的意象。可见头脑中刹那间闪现的意象,同样具有提取无意识中潜在信息的功能。

很多比较出名的作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也这样认为,不管灵感的来源如何,它来临时都会给艺术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是无名小卒们也有同样的感受,我在语文教学中也有同样的体会,记得去年中考前夕,为了搞好中考,整天挖空心思地东找题,西找资料,可是效果却不明显,学生着急,我本人也非常着急,在中考前夕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中考已经结束,作文题目是《我的渴望》,醒来后我非常奇怪,梦里的场面清清楚楚,第二天,我就让学生写了一次,《我的渴望》,中考时真是那个题目,当我知道时惊喜非常,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想起来可能就是所谓的灵感了。只因为灵感而获得了一次成功,还有不少小人物也因为灵感一举成名,大家一定喝过雪碧这种饮料吧,当你拿着饮料瓶子时,你一定不会想到瓶子的设计出自一名无名青年,有一次他看见一位穿着短裙子的少女轻盈漂亮,而腰身又非常细,他就想,如果把瓶子制成中间一个细颈状,手拿起来非常方便,肯定很不错,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伙伴,伙伴们非常赞同这个想法,于是就告诉了制造商,现在我们喝雪碧时看见那个漂亮的瓶子这个艺术品时,就得于那个小青年一刹那间的灵感。艺术灵感的获得,是艺术作品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这已为无数的创作实践所证明。何其芳称灵感是诗人在想象中捕捉住了动人的不落常套的构思,这话颇为深刻、准确。文艺作品既非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如实复写,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模仿,而是一种天才的创造物,艺术创作贵在独创,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每次灵感的爆发,都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拓展。

二、灵感的重要特性——非自觉性特征

非自觉性是相对于自觉性而言的,许多文献资料中是这样解释的,它是指一个人不能够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行动、目的和意义,而且也不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去了从某种既定的目的。无庸直言,人作为一种社会因素中的动物,其思维活动从总体上说是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就这种活动来看,都是受人的自觉意志控制的,大脑神经中枢随时都对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发号施令,因此,人和思维活动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但是在思维活动的某个环节上,这种控制有可能丧失,比如对突发性的灵感状态活动就无可奈何。灵感激发系统的一般模式表明,不管是随机的外界偶然事件引发的灵感,还是由积淀意识提供和内在思想闪光触发的灵感都不受大脑机帛严格直接的控制,因而才使灵感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具有突出的非自觉性。

灵感有很多特性,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真正起主要作用的应该是非自觉性。以往流行的理论,大都将灵感的特征概括为要突发性、偶然性、直觉性、模糊性、独创性等等,这无疑是正确的。可是我认为艺术灵感最主要的特征是它的非自觉性,李泽厚先生曾直接称灵感为非自觉性现象。他的《形象思维再续谈》一文中说:“艺术创作,形象思维中经常充满了种种灵感,直觉等非自觉性现象,我不否认或忽视这种现象,但认为产生这种现象有一个基础。”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争论不休,之所以大都以灵感为开端,其原因也就在于灵感具有明显的非自觉性。早在1840年俄国的别林斯基就对灵感的非自觉性作过精辟的概括,他说:“艺术家的灵感是这样自由,他自己不能命令它,却只能听命于它,因为他包含在他里面,但却不要他支配„„他等待灵感,却不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艺术灵感固然不象柏拉图所说的那样,是什么天帝神赐之物,但也不是作家在思维活动中清醒意识到的高度理性化的自觉状态。艺术家不仅不能命令它,反而却只能听命于它。艺术家几乎完全成了灵感的奴隶。在中国美学史上,魏晋时代的陆机在《文斌》中也描述过灵感的这种非自觉性,他只是没用灵感这一概念而已;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这里的“应感”,其涵义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灵感基本相同。这段文字可以说是我国较早对艺术灵感非自觉性的形象描述。

三、灵感非自觉性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典型作品

灵感的非自觉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的每一个方面都体现了艺术家因灵感的触发而创作出的好作品,许多艺术家的重大贡献都是因灵感而触发想象创造出了惊世之作。

(一)是表现在艺术家对灵感来临时的独特思维。一般人的思路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社会生活和社会阅历发表人们对某人和某个事例的看法和意见,而艺术家则不同,他们总是从另外的角度、另外的途径、另类的思路去搜索其中闪光的东西,可能是正确的或正面的,也可能是片面的和局面的,但他们总是能从中找出让人惊叹和让人回味的艺术作品供人们在精神层面去吸吮。许多好的小说和诗歌中都隐显艺术家的这种独特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例如在郭沫若的诗歌中、在法国大师罗丹的小说中,都将这种独特、独到、独立、独自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表现在艺术灵感何时到来艺术家无法预料。创作中的灵感现象虽然发生在艺术家主体身上,但是他却不能准确地预测它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到来,急需灵感时不能招之即来,不等它时它却不期而至。艺术灵感大都不是出现在艺术家孜孜不息的有意追求中常常在不自觉中而又十分偶然的情况下忽然降临。正如费尔巴哈说:“热情和灵感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钟表来调节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有的艺术家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为求得艺术灵感,真是呕心呖血在所不惜,可又无处寻觅,总是不能招之即来。而有时又往往在不经意之中,甚至睡眠之中突然与灵感邂逅,于是堵塞了艺术思维活动顿时豁然贯通,文思泉涌,立即一挥而就。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做诗》一文中,曾经写到他写诗的一件趣事很能说明这一点。他说:“我曾经为了写一个孤独的男人对他唯一的爱人柔情而整整想了两天。他将怎样保护她和疼她呢?第三天夜我倒下去睡,头是疼的,什么也没想出来。夜里一个定语终于想到了。于是写到: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象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兵士爱护着人唯一的一条腿。我半睡半醒的跳下床来,在黑暗中用一根烧焦了的火柴棍子在卷烟盒上写下了“唯一的腿”,然后睡着了,早上起来我想了两个小时,在烟盒上写的“唯一的腿”是怎么回事,上是怎么来的。”马可夫斯基的经历告诉我们,灵感往往能给人们预料外的惊喜,灵感 来临时虽然无法预料,但只要能很好地把握,在它来临时捉住它,不让它逃之夭夭,一定会象马雅可夫斯基一样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

(三)是表现在艺术家对灵感缺乏明确的目的。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艺术灵感一般不是艺术家带着某种既定的目的去寻觅时才捕捉到的,而往往是在无意之中突然爆发的,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无意得到的。艺术创作贵在独创,决不可循规行事如法炮制。艺术创作中最富于创造性的的灵感,更不可能预先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去寻找。谁要是真的这样做,灵感肯定不会拜访他。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在《回想录》里谈到他创造《流失的犹太人》的经过时说:“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时正写完一章节书,猛然间发现纸上画了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怎样画成的,或者是为什么要去画它,可是我的那种作品全体便已具形于此了。”罗丹在纸上画那个犹太人毫无具体动机,完全是无目的的,更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就是引爆他创作灵感的导火线,几乎整个过程都是一种自发的非自觉性活动。然而正是这无明确目的而产生的灵感却给了他艺术创作上的巨大成功。这种无意求工而自工的艺术规律,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画论中说得更加明确具体。例如明代的胡应麟曾经说过:“两汉之诗之所以冠古绝今,率以得之无意。”

清代张庚在《浦山沦画》中谈到气韵时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止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谈到如何插科打诨时指出:“科诨虽不可少,然非有意为之。如必欲于某折之中,则是觅妓追欢,寻人卖笑,其为笑也不真,其为乐矣,亦甚苦矣。妙在水到渠成,天机自露。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斯为科诨之妙境耳。”诗之意境“得之意”,画之气韵“发于无意”,曲之科诨“非有意为之”。这都表明艺术创作中神思妙想的灵感现象的出现都不是艺术家有明确目的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无意为之。无意之中获得的灵感常常能催生出优秀的有意之作,连艺术家自己也感到始料不及,剧作家曹禺在《雷雨》中的序文中说:“有些人已经替我下了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我可以追认——譬如《暴风大家庭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认为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的意识到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摧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抨击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先我初次有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情景。”曹禺之所以写出了大家喜爱的《雷雨》,这也得归功于灵感,是灵感 使他起了一个很好的题目,也是灵感使他的构思奇妙精巧。在无意之中得到创作的源泉、真谛,这正是艺术灵感的一种特性。而作家无法把握,事先也没有明确的目的,但灵感一旦到来,作家却无法控制,即对作家的创作有极大的帮助。

(四)是表现在艺术家对灵感来临时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艺术家的思维活动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出现阻滞,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一旦获得了灵感,文思突然畅通,进入一种欣喜状态,立即就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

三、感。灵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实质上是一种猛烈的猝然爆发而又短暂的情绪体验,属于情绪的激情部分。其生理特征是大脑皮层失去了对皮层下神经中枢原有的抑制和调节作用,因而让大脑皮层下的神经中枢占了“统治地位”,这时体验到一种很难掩盖的强烈情感。因此有时还伴有激烈的意外的无规律动作和无逻辑言词,呈现出种种极度兴奋的迷狂状态。郭沫若在《我的作诗经历》中,谈到他创作《地球,我的母亲》的体会时,就描绘了诗人那种兴奋和情感状态,有一天他正在图书馆里看书,诗兴突然袭来,他顿时激情澎湃,不能自恃,于是便跑出室外到僻静的石子路上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爱她的拥护。另外郭沫若说:“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中分成两全时期写出来的,上半天在课堂上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出了那首诗的前半。在晚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意趣又袭来了,伏在枕上用着铅笔只是火速地写,全身却有点作冷作寒,连牙关都在打战。就那样把那首奇怪的诗写了出来。”

灵感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来源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灵感根植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艺术家创作出成功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千千万万人民的化身。我们只有在各种创作中不断积累,把握灵感,让灵感闪现火花,同时又不为灵感所左右,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为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姚文放 《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

(2)夏中义 《艺术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

(3)董小玉 《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4)《现代汉语词典》 吕淑湘,丁声树,商务印书馆,1996年

(5)《心理学》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6)《新编文学理论教程》李衍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7)《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8)《形象思维再续谈》李泽厚,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9)《雷雨》曹禺,人民出版社,1936年

(10)《沫若文集》郭沫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11)《托尔斯泰传》康·洛穆诺夫,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鲁滨孙飘流记》杨耀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8.汉语言文学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运用性;美学指导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从其专业名中即可得到相关的理解。首先是“语言”,然后是“文学”,其中“语言”起修饰“文学”的作用, “文学”是中心词,二者呈偏正关系。在此结合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课,来理解汉语言文学的性质:

1、语言性。语言类是个集合总称,它包括语言学,文字学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关于语言类的专业课比较多,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和《训诂学》等,其所涉及的种类也比较多层面也比较多。不仅有现代汉语的层面,也有古代汉语的层面。在语言性的延展上,又包括文字学以及文字训诂学。所以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其语言性比较强的。

2、文学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一语言性的基础上,而又延展到文学性上,尤以中国文学较为侧重。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文学类的专业课占其总的课程一半以上,光古代文学这一块就包括两门课程,又有现当代文学,以及和文学相关的文学史,课程繁多,深浅不一,要求所学者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主要文学类课程有《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现代文学作品选》,《当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相关的文学史,不过一般情况下,一般高等院校是不开设“当代文学史的”,这是中国类的文学课程,还有外国类的文学课程《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外国文学史》,可见汉语言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相当多的,而且都是需要着重掌握的。所以总的意义上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性事占其总性质大多数,是最重要的性质。

3、文学教育性。基于其文学性的基础上,有延展到文学教育性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其文学教育性,当是其第二大性质。所包括的专业课,不仅应用性强,而且指导教育性也很强。文学教育性的最主要体现是其自身的深刻性,理论性以及研究性。从其相关专业课程安排就可以知晓:《美学》,《写作学》,《文学概论》,这三门课程,以《写作学》的应用性最强,其它两门则以理论和深刻性为代表。这三门课程的文学教育性是其本质的特征,也是汉语言专业学习的关键,也是在总体上给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性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帮助。文学教育性,在本质上揭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在规律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深刻的性质。

二、汉语言文学的运用性

1、美学指导。汉语言文学的首要应用性既是美学指导,而不是相关文学的运用性。美学是理解文学的基础,也是理解世界万物的基础。只要适合美的标准的事物,其即可存在,如果不适合美的标准,其不可存在。美是维持世界存在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来说,理解文学的前提,就是要理解美学,美学给文学提供了内在的规律,是文学存在的根本保证。所以,汉语言文学的首要运用性就是美学指导。

2、文学理解。文学理解是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种运用性,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显现的一种运用性。美学可以解构文学作品,在解构的基础上,即可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文学理解,既是理解文学作品。汉语文学专业,通过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并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很高层次的文学理解性。在其运用性上,不仅可以对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也可对没有学过,没有看过,甚至刚刚出版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文学理解,是一个高的层次,不是一般没有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可以做到的,文学理解不同于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只是理

解文学作品文本字面意思,对于文本反映的深层次上的含义是不能作理解的,文学理解既是要解构文本深层次上的含义,这就需要相关理论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3、写作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就有写作的训练,也有相关的理论专业课。《写作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以及格式规范,《文学概论》则为其提供了深层次上规律总结,这两门课时写作运用的基础,也是写作运用的以进行的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即同于其它专业的写作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因其文科性质比较强,其写作追求的层面也“以文弄墨”,不过归之于个人,可能也会相应的转弱。写作的运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要求,也是其专业性质的一种体现。

4、语言规律。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关语言的专业,其对语言文字的修养及其能力也是相对较高的。其对语言文字规律的总结是综合实用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比较实用的部分。语言规律的运用,变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自身语言规律的运用。因为我国幅员大,语言情况比较复杂,国家规定现在官方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但是实行到个人,不是每个人都很好的掌握了普通话,以区域来看:南方人对f和h以及卷舌音分不清,也用不好,东三省则对卷舌敏感度不高。通过语言规律的运用,可以让所学者知道语言规律的来源以及正确状态,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相关联,其运用性大多是其学科的基本要求。对语言音韵的要求,对文学理解的要求,对美学的理论的理会等,都对其运用性作出了要求和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的运用性,是其学科自身的延伸,是其理论的实际应用,其运用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其自身理论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 胡经之.文艺美学论[J].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2]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J].高等教育.2007年6月

[3] 段轩如.写作学教程[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

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

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9.汉语言文学实习总结 篇九

起初的时候,我对上课的流程很不熟悉,甚至刚开始时在不清楚完整的流程的情况下就上过一节课,结果可想而知,那节课上的很不好,没有导入,没有小结,只是把课文内容和知识讲完了,想一想真的不敢再拿出来提。后来我了解了完整的流程之后,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或者丢掉一个两个环节,或者小环节之间的顺序记不清楚,总是搞乱讲课顺序。现在这个不再是问题,可以说已经相当熟练了想忘都不会忘掉了。

二、讲课的语言更加流畅,更加丰满,不再是枯燥地光自己解释问题。

开始时我讲课时的语言根本就不过关,慢慢吞吞不说,还讲不透,讲不好,学生们听的是云里雾里的,摸不着头脑。经过这半年的锻炼,我学会了讲课,学会了讲题,学会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去讲解,而且语言也变得更加流畅自然了。

三、讲课的方式变的多样化,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了。

10.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十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综合型人才;汉语言

文学专业是由中文学专业演变过来,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塑造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与人文情怀,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团队协作意识和调节能力。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鉴赏以及写作运用,让学生拥有了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些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都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奠定了基础。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

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成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当前,在我国各所著名高校、师范学院以及文科类学校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等。通过近百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基本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是高校所有专业中最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魅力,充分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潜藏价值,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研的发展和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为主要目标无论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以前的中文学专业,都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诗人、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需求导向,许多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文秘学和传播学等相关专业,文秘学包括经贸文秘、医学文秘等,传播学也分为广播影视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将汉语言与其他应用性学科互相交叉、互相融合,既加强应用性学科的文化素养,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应用价值,培养能力与文化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比较薄弱

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注重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体验分析和运用,其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发掘学生的真、善、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崇高追求。所以,相对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比较薄弱,而且更多的是运用在文学写作上,这些思维层面上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就显得“假、大、空”,更是被人们贬之为“无病呻吟”,其主要原因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制

首先,在各高校中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应用性的理念建设,让学生和教师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完善自身综合能力,在培养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汉语言文化的实用性;其次,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师资力量,虽然我国汉语言文化专业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丰厚的师资力量,可是社会始终在进步,教师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汉语言文化专业还要融入新鲜的血液,为该专业带来蓬勃发展的朝气,为该专业的实用性价值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在汉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要进行合理安排,要文化修养和实际应用并重,大力的拓展应用性语言课程,例如商务文化、国际文化、职场文化等。

(二)改善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化专业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更加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电子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变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价体系一般都是由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末检测组成,主要是由卷面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优劣和综合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因此,学生的评价体系,除了书面成绩,还要结合行为方式、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综合进行评判,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应用性。

三、结语

上一篇:小学生礼仪操下一篇:英语——香格里拉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