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等级评审培训(共8篇)(共8篇)
1.医院等级评审培训 篇一
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材料准备清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1.1、1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制定《****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必须经由职代会通过、院务会通过议内容息化
1.2、红头文件、要有会议记录、会
2项、中医治未病、信1.2.1
制定3年工作计划《*****中医医院工作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统一、要包含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1.2.2并措施落实、要有原始材料
制定《*****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学科暨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
3年
工作计划中要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中医药人次培养等材料现在工作计划中
要有资金投入等
1.2.3制定《*****医院中医药特色发挥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调研分析报告》
3年
每年对影响中医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调研分析性措施。要下发文件 1.2.4制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技术档案》
每年对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
1.3、1.3.1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鼓励考核制度》
比例等件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必有须实施、要求大家知晓
★1.3.2制定《科室综合考核目标》
目标考核中必须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1.3.3制定《绩效工资管理方案》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果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1.4、1.4.1制定《对口支援方案》、《对口支援实施细则》、《对口支援考评办法》、《对口支援协议》、《对口支援计划》、《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口支援培训教案、资料、照片、登记、签到》等
对口支援要有制度、措施、计划、协议书、影像资料、人员培训记录、签到等1.4.2★1.4.311号1.4.4广工作1.4.5第二章
★2.1*****中医药大学联合培训、制作培训证书、试卷、签
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4项中医药工作指标要求。
是否开展中医药技术下乡、人员支援、技术培训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
2012〕到、影像材料等。制作医院人员中医明细
2.2.1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
2.2.2在医院和科室计划中体现
见医院及科室工作计划
2.2.3制定《重点专科
人及继承人选拔与激励制度
医院有重点专科人选要有资料、会议记录、符合该制度
2.2.42.3、2.3.1制定《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制度》、《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制定《师承教育计划》
师承制度、有计划和措施
3年
教案》、《中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考核登记》、《中医类别考核人员签到簿》 自2011年开始进行医师定期考核2.3.2、照片、其他资料等
制定《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规范化培训教案》、《签到簿》、展、我院自行培训
照片等注明:中医师规范化培训2.3.3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
2.3.4查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
继续教育学分达100%手册、学分统计表、学分证 2.3.5非中医药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
有非中医技术人员培训与考核的培训档案
2.3.6建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
第三章
★3.1、科室命名符合规范。规范科室命名与标牌 核查荣誉称号等
3.2.1、按照《二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求核查门诊、急诊、病房设备设施
门急诊、病房符合要求3.2.2建立《医院各科室人才机构一览表》
科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继承人符合要求建立完整的人事档案
3.2.3建立《医院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统计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3.2.4归档病历 3.2.5科室建立《病例讨论登记》
5份讨论病例3.2.63.3、★3.3.1各科室制定《XX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体现在病案书写中,要查阅本5份
按照不同职称进行继续教育。
可以考虑制定5个非中医科室至少3个
必须是科室前五位的疾病3.3.2各科室至少委派3人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备检查 3.3.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应用
即诊疗方案在病历中有所体现要查阅3份运行、归档病历
3.3.4科室依照《xxxxx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每年以文字形式进行分析、总结、评估、进一步优化方案。3.3.5各手术科室制定《xxxxx科xxxxx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手术科
室制定至少1个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手术期中医药治疗
3.4、3.4.1围科室制定《xxxxx科中医临床路径》、科室人员熟记、在病历中体现、建立患者进入路径的登记簿
制定至少2个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定期进行总结、分析要查病历
3.4.23.4.33.5、3.5.1---3下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中医病历情况
入院记录四诊完
整、首程、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药一致
3.5.4---5下发《中医处方书写基本规范》
处方书写符合规范20张门诊处方
3.6、3.6.13.6.2---3张中成药处方
3.7、中医医生掌握相关理论、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掌握情况。医师3.8、建立《*****医院设备清单》3.9、3.9.1制定《*****医院中医诊疗项目表》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大于等于40种
★3.9.2志
3.9.3在50%的临床科室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
门诊设立中医治疗区
考准备针灸推拿科统计表
非药物治疗大于10%
8类、设备必须使用
3名
1年10份归档病历
1年20察医院的基本配置设备、服务项目
3.10、3.10.1
常年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10种
★3.10.2
门诊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3.10.3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50%。方
第四章
4.1、4.1.1 设立省级重点专科一个、市级重点专科一个绍、学科带头人介绍、科室服务项目介绍床位设置
确定重点专科要有文件
不少于30张床
4.1.24.1.330张
60%
建立《中医诊疗设备清单》
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
求配备中医诊疗设备4.1.4重点专科中医人员达70%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要求学术团体任职证书等
带头人在学术团体任职的文件
10份运行病历或门诊病历
70%。
查上统计资料 4.1.54.1.6
100%60%4.1.7
专科服务量在相应级别中医同专业科室中领先增加
查三统计资料造 4.2、4.2.14.2.24.2.3现在工作计划中 4.2.4本专科收治病种前列
4.3、4.3.1疗方案疗效评价 重点专科《优势病种、常见病诊疗方案》必须要重点去做
每科3种诊
2项落实情况
重点专科要制定《专科建设发展规划》《重点专科工作计划》。要体现具体措施
重点专科患者人数要比非重点高
4.3.2
科室主任、责任医生、医生3人熟练本科室诊疗方案 ★4.3.3
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4.3.4
定期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4.4、3份运行病历
医临床疗4.4.制定《学术继承工作计划及实施措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个人资料》《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资料》《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资料》 本专业领域中医诊疗技术文献挖掘整理应用资料
4.5
制定《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操作规范》、2名医师掌握、中药制剂至少2种第五章
5.1
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合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
中西医结XX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
中西医结合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中药使用监督、评价管理办法》
5.2.1 设立中药饮片库房
立中药饮片库房工作制度
设立中药饮片调剂室
设立中成药库房度
设立中成药调剂室建立中药周转库工作制度。
设立中药煎剂室
设立中药周转库
5.2.2
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建立通风扇、吸尘设备、地漏和垫层、灭火器等设施
5.2.3
中药饮片调剂室大于80平5.2.4
中药房设备合格
5.2.5-5.2.6-5.2.7
中药房人员人事、技术档案、人员学历、资质
5.2.8
药械科要建立以中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培训教案、培训照片、培训登记、培训签到、考核试卷、考核登记
5.3.1
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饮片采购制度》档案、中药入库清单、评估记录
5.3.2
建立《中药饮片验收制度》5.3.3
建立《中药饮片储存管理制度》5.3.4
建立毒性饮片管理制度和登记
40平
5.3.5
建立《处方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5.4
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 5.5.1
建立《煎药室工作制度》煎药室《质量控制和检测工作制度及记录》
5.5.2
完善煎药室布局5.5.5
建立煎药室操作记录
5.6
建立中药饮片调剂给付制度
5.7.1
建立委托加工5.7.2
5.8.1
成立专职临床药师
300种
5.8.2
建立《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和《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记录》
5.8.3
建立《中药处方评价制度》和《中药处方评价记录》5.8.4
建立《中药及中药合理应用知识宣传手册》
第六章 中医护理
时间要求: 前三年 20112012-2013近一年目前至去年同期 本--2013 上--2012
6.1参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6.1.1制定落实《指南》的计划与具体措施(可体现在医院工作计划中)。2011、2012、2013年医院和护理部工作计划 医院中医护理发展规划 落实《指南》的具体措施
6.1.2明确护理管理部门的中医护理管理职能和管理人员职责。
护理部管理职能
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护理人员掌握自己的工作职责、岗位职责
6.1.3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达到0.4:1的要求。
全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全院护理人员总数及病房护理人员总数 随机抽查1个病区排班
6.1.4制定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计划,体现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内容与学时要求,定期考核,措施到位。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课程安
排表 接受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护理人员名单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课件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笔记(与课程、时间必须相符)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培训后学分证、结业证复印件
★ 6.1.5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不少于2项。
科室开展的所有中医护理技能操作项目必须有医嘱; 科室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一览表; 科室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相关资料;
科室开展情况记录(中医护理工作量统计表等)
科室开展推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项目的工作评价、分析改进
★ 此项为关键性核心指标,资料必须齐全、符合临床工作实际、护士熟练掌握应用,病人评价满意,效果好。
6.1.6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内容按《中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要求; 评价原始记录、分析、改进材料;
6.1.7建立护理与医务、药剂、后勤等相关部门支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协调机制,并定期(至少每年1次)召开会议。
有定期协调机制;
有会议记录、协调机制落实到位。
6.2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辨证施护。
6.2.1制定中医护理常规并组织实施。
科室有《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 科室优势病种
优势病种等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全院各科室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
6.2.2积极开展专科中医特色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病区根据专科特色制定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科室优势病种与中医护理常规内容,熟练应用于病人,健康指导到位,方式方法病人容易接受,将书面指导与口头宣教记录相结合。
6.2.3在入院评估等资料中,体现辨证施护内容。
入院评估、护理记录等资料中要体现与该疾病证型相吻合的辨证施护措施
6.3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6.3.1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现场考核2名护士(含1名护士长)。
中医护理技术目录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详细标准
6.3.2护士掌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按照护理操作百分制打分表进行打分,每项操作得分≥85但<90分,每人扣1分; ≥80但<85分,每人扣3 分; <80分,每人扣5分。
6.3.3护士能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现场考核2名护士。
护士不能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不得分; 内容不完整,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 0.5分,最多扣2分。)第七章 略第八章
8.1、8.1.1
见医院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8.1.28.2、8.2.1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辅助区域
8.2.28.2.3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
中医健康评估设备
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
健康宣教宣传栏
选择配置4名人员
中医3人、至少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
健
备及信息网络系统等设备
健康干预设备
各类针灸、拔罐、刮痧板等器具中医治疗设备等
8.2.48.3、8.3.18.3.28.3.38.3.48.4、8.4.15项 局合理
8.4.2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一、医院设置
1.1.1、1.1.1.11.1.1.★1.1.2
按照1994年标准
备医疗机构许可证、人员名单、执业证、设备
二、医院服务
1.2.1、1.2.1.11.2.1.21.2.1.31.2.1.41.2.1.51.2.2、1.2.2.11.2.2.21.2.2.31.2.3、1.2.3.11.2.3.21.2.3.31.2.4
营养、配餐、煎药服务
1.2.5三、应急管理
1.3.、计划、标识
部分合作制度、流程
3年统计资料
1.3.21.3.2.11.3.2.2、总值班室有职责、工作流程图、各种突发事件流程
1.3.3、1.3.3.11.3.3.21.3.3.31.3.4、医院有应急指挥系统或应急预案
1.3.5、1.3.5.11.3.5.2四、临床医学教育
1.4.1课件、设备、经费、签到、培训证1.4.21.4.31.4.41.4.5第二章 患者安全
2.12.1.1★2.1.22.1.3
建立专科交接登记制度2.1.42.2、★2.2.1麻醉医生、护士
2.2.2核2位医生
2.3、2.3.1员各1 2.3.22.3.3流程
考核2名医师
2.4、2.4.12.4.2第三章
医疗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
3.1.1人
3.1.23.1.3记录
二、医疗技术管理
3.2.1技术项目审批、管理流程
3.2.23.2.3
管理、有档案
有文件
2级医疗质量管理机构
2为护士
5项处理记录
3.2.3.1
有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和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
3.2.3.2
制定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
(一)3.3.1.130
3.3.1.1.3
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分钟出报告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
3.3.1.1.4
检验项目、设备、试剂及校准品管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标准的要求。3.3.1.2.1
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3.3.1.2.2
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分区并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以避免交叉污染
3.3.1.2.3
个人防护
实验室制订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预案、措施并详细记录处理过程
3.3.1.2.4
实验室制定消毒措施品的有效性
3.3.1.2.5
无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废弃物、废水的处置符合要求
3.3.1.3
由具备临床检验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证件
3.3.1.4
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3.3.1.5
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所有POCT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控和院内比对实验参加室间质评
(二)务满足临床需要
24小时急诊影像服
资质
定期监控各种消毒用
3.3.2.1.1
《放射诊疗许可证》务
3.3.2.1.2
放射人员档案
3.3.2.1.3
制定科室无紧急意外抢救预案
3.3.2.2.1
建立健全各项放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质量控制
3.3.2.2.2
有定期校正和维护记录3.3.2.2.3
采用多种形式3.3.2.3.1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及时、规范3.3.2.3.2
有重点病例随访制度并落实年材料
3.3.2.4.1
制定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放射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
395%
通过环境评估
3.3.2.4.2
有受检者和工作人员防护措施
3.3.2.4.3
制定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四、其他科室质量管理
(一)3.4.1.1
制定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制分级授权管理
手术医师对授权知晓率100% 3.4.1.2
实行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
3.4.1.2.2
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案 1年3份手术病历
1年3份手术病历
3.4.1.2.3
落实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 3.4.1.3.1
有重大手术的手术目录
3.4.1.3.2
有急诊手术管理的相关制度与流程3.4.1.4
有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3份手术病历
3.4.1.5.1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于术后即时完成完成手术记录
1年3份手术病历
24小时内
诊手术绿色通道
1年3.4.1.5.2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有明确的规定与流程
100%并记录
(二)能力评价3.4.2.1.1
制定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和再授权机制
3.4.2.1.2
麻醉科人员档案
3.4.2.2.1
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
查阅相关资料近1年3份手术病历
3.4.2.2.2
由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进行麻醉风险评估3.4.2.3
履行患者麻醉前的知情同意
3.4.2.4.1
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3.4.2.4.2
执行手术安全核查3.4.2.4.3
有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规程
(三)果评定
3.4.3.1
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
3.4.3.2
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设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传染病防治专家组
3.4.3.2.2
人员配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传染病防治专家组
3.4.3.2.3
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完整
3.4.3.3.1
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
3.4.3.3.2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
3.4.3.4
开展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有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有相关制度
3.4.3.5.1
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传染病处置演练
3.4.3.5.2
开展常见传染病及重大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和咨询
(四)输血管理
3.4.4.1 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服务的能力供血液行为
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 3.4.4.2.1 开展对临床医师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3.4.4.2.2
执行输血前相关检测规定
血型及感染筛查
1人
3年
五项、HCV、HIV、梅毒抗体、查5份输血病历3.4.4.2.3
建立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
务人员输血适应症掌握3.4.4.3.1
制定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制度 3.4.4.3.2
制定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制度与流程
1名医务人员
3份运行或归档输血病历
3.4.4.3.3
制定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 血病历
3.4.4.4.1
制定输血申报登记和用血报批制度息记录完整
大量用血报批审核率100%10U履行报批手续
3.4.4.4.2
制定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3.4.4.4.3
制定紧急用血预案
2人
2人
3份运行或归档输3.4.4.5.1
制定输血前检测和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
3.4.4.5.2
做好相容性检测质量管理测室间质评
(五)3年
3.4.5.1.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院感管理工作
1准备医院的感染质控小组一览表、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名单。
2科室质控小组及科室质控医生、护士的职责
3定期召开会议 有会议记录
3.4.5.1.2
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落实院感预防与控制措施。1准备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登记报告和反馈、环境监测、在职教育、医院感染监督检查与考核等相关制度。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流程
3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院感监测及监督检查反馈表。
3.4.5.2
开展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1培训制度、计划、大纲、教材。
2科室院感管理知识培训本,有本科室的培训记录。
3.4.5.3.1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监测设施配备符合要求,开展目标性监测、全院综合性监测。
1重症医学科(ICU、急诊ICU、神经外科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开展目标性监测,要有监测方案,工作流程。
2细菌耐药性监测:检验科每季度为临床科室提供耐药菌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3科室准备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登记本(及时登记医院感染病例、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病例,同时报告.)
4全院的医院
感染病例监测情况统计表(院感科每季度为临床提供)3.4.5.3.2
开展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监测
1重点部门(手术室、产房、血透室、导管室、重症医学科、肺病科、手术科室)准备手术部位、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
3.4.5.3.3
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
1医院感染暴发流程
2医院感染暴发处置预案
3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措施
4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重点部门)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3.4.5.4
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与改进活动
1手卫生管理制度
2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规范
3手卫生监测制度
4手卫生培训记录
5手卫生调查、考核情况
6洗手池旁配干手物品.治疗车、病历车配速干手消毒剂。
3.4.5.5.1
制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进(3年资料)
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3常见耐药菌感染的隔离措施
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流程
5建立多重耐药菌登记薄
3.4.5.5.2
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1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制度
2科室准备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登记本(及时登记感染病例并报告)
3提供耐药菌的趋势与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每季度),重点科室:重症医学科(ICU、急诊ICU、神经外科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肺病科、血透室、口腔科、感染科、导管室的医生要掌握前五位的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率,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
3.4.5.5.3
开展预防多重耐药感染措施培训。培训笔记 培训记录 3.4.5.6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制定管理制度
1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4抗菌药物监管的协作机制
5Ⅰ类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
6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规定 3.4.5.7.1
制定全院及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制度,并落实到位。
1结合本科室要求,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准备紫外线空
气消毒,物表消毒,消毒剂浓度监测登记本,医疗废物转运、交接登记本,空气、物表、手的生物监测报告单。
3.4.5.7.2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符合规范与标准要求
1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2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3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4监测原始记录与报告
五、病历(案)质量管理
3.5.1
从事医疗或管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病案科/室
3.5.2.1
对门、急诊患者至少保存包括患者姓名、就诊日期、科别等基本信息
为急诊留观患者建立病历
3.5.2.2 每位住院患者有姓名索引系统
每位患者有唯一识别病案资料的病案号
3.5.2.3
患者出院后踪记录。
3.5.3.1
制定病历书写质控管理目标盖率≥95%
95%
3个工作日内归档率≥903.5.3.2
制定病历书写质控管理制度及记录
3.5.3.3
建立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的质控医师
3.5.3.4
制定病历书写质控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定期对病历质量总结、分析、评价
3.5.4.1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与手术操作分类对出院病案进行分类编码
3.5.4.2
建立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询功能
第四章
药事管理
4.1.1
制定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定 “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4.1.2
有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
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
4.1.3
制定相应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专”管理
4.1.4
有存放于急诊科、病房急救室用药4.1.5
制定药品办理退药的相关规定录
4.2.1
医师处方签名或签章式样应留样备案 4.2.2
医师开具处方规范完整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处方用量和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开具符合规定
4.2.3
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定期对西药处方和病历进行点评★4.3.1
药事管理组织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核
4.3.2
医院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指标行奖惩管理
4.3.3
医院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
4.3.4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2小时
30%
使用率≤60%
3各科
“麻、精”药品未实行三级管理和“五4.3.5
制定目录外抗菌药物临时采购相关制度与程序
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向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
4.4.1
制定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按照规定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
4.4.2
建立有效的药害事件调查、处理制度、程序
第五章
护理质量管理
5.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实施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规范,落实责任制护理措施。
5.1.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并实行考核。
有在主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定期召开护理管理会议,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有改进措施。有目标管理相关支撑资料
有各层次护理岗位职责并有考核原始资料
5.1.2逐步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有相关工作方案。
有护理垂直管理组织体系及实施方案并落实到位。
5.1.3实施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定并落实分级护理岗位职责,护理人员知晓本岗位的职责要求。
有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有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
5.2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有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的配置原则,有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
5.2.1有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依据护理人员能力、专业特点,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体现护理人员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
护理人力配置原则,实地查看护士分管患者护理级别符合护士能级水平
护理人力弹性调配方案 人员紧急调配预案
5.2.2有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有执行方案。
随机抽查护士长知晓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规定的主要内容; 各层次护理管理部门有权限紧急调配人力资源;
有护理人员有储备,对储备人员有培训、有调配记录。
5.3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定期评估。
5.3.1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人员掌握分级护理的内容。
有分级护理制度相关内容;分级护理内容公示;有护理级别标识、患者护理级别与病情相符;
随机抽查护士知晓分级护理制度、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的主要内容。
5.3.2科室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
查阅近1年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未进行定期检查或无记录,不得分; 记录不全面,扣1分。
5.3.3主管部门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查阅近1年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未定期检查、评价、分析记录,不得分; 少于每月1次,扣0.5分。
分级护理检查标准及记录 分级护理质量评价
5.4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5.4.1医院有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有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保障措施,措施要切实可行。★ 此项为关键性核心指标,资料必须齐全、符合临床工作实际。
5.4.2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30%。
优质护理病房要按优质护理病房建设要求开展工作; 每名护理人员负责病人数量符合要求。
5.4.3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制定实施方案,体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制,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护理。
护理人员对实施责任制护理知晓、理解程度; 本科室、本岗位职责要求与履职情况; 抽查护理人员,检查所管患者病情诊疗信息基本掌握程度与基础护理措施到位情况,结合病人实际,给予患者康复和健康指导情况
5.4.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护理措施到位,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有完善的护理交接制度,护士在各种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
有健全的身份识别制度,危重患者佩戴腕带,护士在护理操作前应至少同时使员工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知晓患者护理常规、能准确、连续、有效地为患者实施护理 对危重患者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
病情危重患者转运有医护人员陪同,并有交接记录 高风险、有创性操作有风险告知制度
及时客观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符合书写要求
5.4.5护士掌握基本护理技术(如静脉输液、口腔护理、测量血压、吸氧等)。
护士对本科室常用基本护理操作要熟练掌握
5.5有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与监测措施。
5.5.1建立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常规,有考核及记录。
手术室相关制度、工作职责;
手术室相关安全核查制度、标本管理制度、交接制度、安全用药制度等; 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手术室安全操作规程;
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质量管理标准;手术室质量管理监测记录评价; 有考核原
始记录。
5.5.2消毒供应中心(室)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有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符合追溯要求。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 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
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工作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制度; 消毒供应室质量标准; 检查记录与持续改进措施。
第六章
医院管理
6.1.1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进行医疗机构校验
6.1.2 根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入及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
★6.1.3质证
6.2.1
医院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工作计划 制定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审核与执业准入相关规定
2.医院等级评审培训 篇二
1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官方统计数据、相关政策文献和西藏日喀则、山南、林芝3个地区21家县级医院(表1)等级预评审和评审的相关报告。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参与医院关键领域评审前后的对比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等级评审对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的意义。本研究中21家县级医院的等级评审工作是根据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关于《“十二五”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等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
2评审过程
上述21家县级医院根据日喀则、山南和林芝3个地区卫生局的统一安排,在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分两批通过预评审、改进、评审及持续改进4个阶段进行。预评审阶段利用外部专家帮助医院查找、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改进阶段是医院利用内、外部资源,针对预评审阶段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改进。等级评审由当地卫生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的评审标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于未通过等级评审的医院,当地卫生局要求限期改进。对于通过等级评审的医院,则要求在关键领域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2013年1-12月份数据。
2.1预评审阶段
日喀则、山南、林芝3个地区的上述21家医院在2013年3-4月和2014年4-5月分两批参加了等级预评审活动,第一批为10家,第二批为11家。其中第一批有3家医院以二级甲等为标准参加了预评审,其余以一级甲等为标准参加了预评审。第二批有5家医院以二级甲等标准参加了预评审,其余以一级甲等为标准参加了预评审。预评审工作由来自内地的相关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承担。专家组由医院基础管理、临床、护理及院感领域的成员组成。专家组参照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并结合西藏当地有关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从西藏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实地交流、讨论、观摩及查阅资料等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医院管理和临床业务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表2列举了部分预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针对这21家医院的共性问题、原因及相应建议。
2.2改进阶段
根据预评审提出的问题及建议,第一批10家医院在2013年4-12月期间进行了改进。第二批11家医院于2014年5月起积极参与改进工作。两批医院改进的重点领域包括:1建章立制,即建立基本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完善院办、临床、院感及护理等重要岗位的职责,制定统一的医疗书写文书,建立医疗质量及安全委员会并定期召开讨论会等。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知晓率。这些医院积极参加由卫生厅举办的有关医院管理、护理管理、财务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等中短期培训课程。医院内部开展了医护人员对专业知识、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制度、职责及操作流程的知晓率。3加强职能部门的督导、检查和指导工作。日喀则、林芝和山南地区卫生局在西藏卫生能力建设项目的协助下,开展了定期的现场督导和支持工作,以保证这些医院的改进活动落实到位。对于有些问题如人员短缺、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各方均认为需要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加以解决,短期内解决这些问题则不切实际。
2.3医院等级评审阶段
医院等级评审由当地地区卫生局组织医院等级评审专家根据当地有关评审标准和对预评审专家组提出的改进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评审。通过近10个月的努力,第一批10家医院在2013年底参加了等级评审,其中有8家通过了评审,包括2家二级医院、6家一级医院。另外2家医院将在2014年底连同第二批11家医院参加等级评审。等级评审专家组在评审后针对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临床操作流程、护理、院感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人员开发和培养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后续改进建议。
2.4持续改进阶段
持续改进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对前期和当前成绩的巩固,同时也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符合管理学中PDCA及医院等级复审的理念。西藏的县级医院由于基础薄弱,更需要在较长时期内不断加强各领域的工作。除了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诸如等级评审及督导性工作之外,医院自身必须有持续改进的意识。尽管上述医院中一部分通过了等级评审,但在预评审阶段中提出的许多问题事实上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解决。比如专业人员短缺问题和专业不对口问题,需要卫生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合理配置、重点培养以及有效管理等手段方能逐步解决。
3讨论及建议
本文针对西藏三地21家县级医院等级评审的实践,分析了等级评审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通过这些方法对医院在综合能力提升方面的意义。首先,本轮西藏县级医院评审采取了预评审-改进-评审-持续改进四个阶段,避免了由于突击评审或象征性评审带来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现象。其次,无论是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还是参与医院,其目的都非常明确。评审的目的不是为了“争级上等”,而是要加强医院的管理能力和临床业务能力,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第三,西藏县级医院在时隔20多年后再进行等级评审工作,不但有其必要性,更有其迫切性,何况部分医院为初次参加评审。实践证明,通过等级评审,可以有效促进医院的管理水平和临床业务水平,包括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医疗流程的优化、科室功能的拓展等。本轮评审在西藏不但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示范效应。
3.医院等级评审培训 篇三
【关键词】PDCA;质量;监管;目标;评价;改进
护理管理工具众多,如PDCA、QCC、TQM、ISO9000、EBN、CP、CQI等等,不论在医院还是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各种管理工具的应用尚处于摸索和实践阶段。2013年上半年,我院以“地市级医院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三甲医院复审,回顾备审工作,各种管理工具的实践性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PDCA作为最基础的管理工具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从资料整理到不良事件分析以及护理质控,PDCA质量管理环在大家的摸索与实践中,运用日益成熟,成效日益显著。下文详细阐述PDCA循环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实例及感受体会。
1 基本概念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 (do)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 (action) 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2 应用实例
2.1资料归纳与整理
2.1.1 构建医院评审知识库
三甲复审之初,我院邀请台湾地区专家,建立评审知识库。全院各部门均在知识库中建立自身文件夹,每一部门中文件按P、D、C、A分类建立支文件夹,如制度、流程、预案、计划类文件放入P文件夹;培训、演练、检查记录等执行类文件放入D类文件夹;质控分析、满意度调查分析、不良事件分析、阶段总结放入C类文件夹;另加人员技术档案等统计类文件放入M类文件夹。各人根据所需资料的性质可在库内最快的找到相关文件,这便于科室间互相学习经验,也方便管理者检查并改进部门工作。这一知识库的成立使医院在等级医院评审资料中得到了最便利的资源共享和最快捷的质量控制。
2.1.2 建立科室护理知识库
我科比照内网知识库模式,建立科室护理资料知识库,将相关资料分类放入不同文件夹中,从2012初准备三甲复审开始,到现在复审结束近半年,近2年的时间里,科室知识库集中了大量的护理信息,成为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和护士学习的资源库。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知识库会日益充实,成为伴随科室发展的信息源和足迹库。
2.2不良事件分析与整改
鼓励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是三甲医院评审重要标准之一,以不良事件为警示、为契机寻求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借以改进工作,也是此举的初衷。2012年我科上报21起不良事件,内容涵盖压疮、仪器故障、管路滑脱、与家属沟通不当导致投诉等,每例不良事件发生后,科室召开质量分析会,以RCA法深刻剖析原因,然后按PDCA循环模式进行质量改进,成效显著。如2012年8月我科发生一起应用呼吸机无创面罩导致患者面部皮肤压伤的不良事件,分析原因为护理人员年资浅、知识缺乏,未用防护敷料保护,呼吸机及面罩不适宜无创通气等。为此,科室安排年轻护士进行无创通气的专门培训及考核,同时借三甲复审呼吸机配置不足的时机,申请购置四台无创呼吸机,对应用无创通气患者的皮肤防护进行重点质控与督导,并将无创通气流程与注意事项进行标准化应用。自2012年9月起至今,我科85例应用无创通气患者未再发生类似皮肤问题。
2.3 护理专项质控
在护理质量控制中,改变“事事记、事事抓、事事管、成效差”的局面,设置“管理周”、“管理月”,针对某项内容进行集中整改质控,从根本上改进了几个重点环节的工作。如因为在医院查对制度专项督导中情况欠佳,将2012年9月-11月列为查对制度落实专项管理月。科室按照PDCA循环模式,首先剖析现状原因: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工具应用差、护士责任心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差、随意简化工作流程。制定措施:对护士进行查对不当导致纠纷及事故的警示教育;引进14台PDA扫描仪,强化腕带核对,每月进行PDA应用工作量统计并公示;加强执行单签字,完善执行后查对环节。科室设计专项督导表,对以上措施护士执行情况进行了3个月的的集中督导,并在质控不断发现新问题,如PDA使用流程及可利用范围不明确,进行再次培训。最终科室彻底改变了查对制度执行力差的情况,2013年以来收治800余名患者中未发生一例因查对不当导致用错药、漏用药等情况。
3 应用体会与思考
3.1 发现问题
根据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解决能力决定改进问题,这与QCC中选题类似。“做需要做的事情,做能做成的事情”是质量管理主题确定的原则。
3.2深刻解析
主题确定后,应对导致现状原因进行深刻剖析,至少“连续5次问为什么”,追根究底。只有彻底找出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制定措施。
3.3目标明确
“先画靶子,再打枪”,任何工作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否则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应真实的把握问题现状,根据常态水平及可解决能力制定目标值,数据性对比最具说服力。
3.4 责任明确
措施制定后,可在小范围内进行初次论证,避免措施片面或脱离临床实际。措施实施必须明确每一环节的责任人,保证落实到位、追究有力。
3.5 有效沟通
管理者应将确定主题的初衷、预期目标及改进措施准确的传达与责任人,确认其知晓并理解内涵,否则措施实施中会偏离轨道而达不成目标。沟通中存在“漏斗现象”,因此反复的强调与解释是必要的。
3.6 加强监管
任何质量改进都面临挑战旧习性与生物人的惰性,所以新措施的实施需要大力度的、持续的监管。领导者应充分发挥其权力性及非权力性影响力,激励员工克服惰性,促进好习惯养成。质量管理需要检查、管理、控制,但是理想的质量是习惯养成的状态。
3.7 不断评价
PDCA循环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价,发现新问题,适时修订标准。不求一步到位,一个循环解决一些问题甚至一个问题即为有效循环。在主因消灭后,次因递升为主因,再行持续改进,使护理质量水平在多个循环过程中阶梯式上升。
3.8 标准化
“做的多,成果少”是护理管理的普遍局面,多数护理管理者不善于总结工作,即不重视工作标准化。标准化是管理成果的积累,它遵循PDCA的原则,将经过检验的实践成果固化,促进组织的共同学习和进步。标准化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它不是来束缚我们前进的障碍。而是改进的基石,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必要的稳定和一致。
诚如上述所说,我们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初学者,对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内涵的理解及运用形式都需进一步学习和完善。质量管理工具应该在实践中被更广泛、更深入的运用,达到改进临床护理质量的目标,使“使用者”成为“受益者”,这才是管理理论结合实践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1] 马玉莲,何燕.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管理工具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5):3025-3028
[2] 吴丹,李鹏,等.等级医院评审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学杂志,2013,28(19);3-5
4.等级医院评审修改版 篇四
【字号来源:北京市卫生局网站日期:2012-01-31大
中
小】京卫医字〔2011〕193号
各区县卫生局、海淀区公共委,各三级、二级医院:
现将《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积极准备,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做好医院评审相关工作。
联系人:齐士明,姜凤梅
联系电话:83970633,83970641
传真电话:83560322 电子邮箱:bjyyps@163.com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
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令第149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卫医管发〔2011〕75号)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
1、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主任委员:
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方来英
常务副主任委员:
市卫生局副局长 毛羽
副主任委员: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刘印春
市财政局副巡视员 师淑英
市人力与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 张大发
市卫生局纪委书记 何群
市中医管理局局长 赵静
委员由下列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1)市卫生局:医政处、办公室、应急办、疾病控制处、法制监督处、监察处、科教处、基层卫生处、妇幼与精神卫生处、药械处、发展计划处、安全保卫处、组织处、宣传处、财务处、审计处、人事处、工会、信息中心。
(2)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
(3)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处室。
各区县卫生局成立本辖区的医院评审委员会。
2、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主要职能
(1)北京市医院评审的领导、组织、指导、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工作。
(2)审定北京市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
(3)审定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
(4)审定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
(5)审定全市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和二级甲等医院的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包括评审工作概况;书面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被评审医院的总分和评审结论建议;被评审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意见及期限;应当说明的其他问题等)。
(6)开展北京市医院评审的纪律检查工作。
各区县医院评审委员会负责辖区医院评审的领导、组织、指导、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审定辖区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审定辖区内二级乙等、一级医院评审工作报告。
(二)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
1、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组成第一办公室:负责北京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评审。
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政处,办公室主任由医政处处长兼任。
第二办公室:负责北京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的评审。
办公室设在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办公室主任由医政处处长兼任。
2、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能
(1)负责贯彻执行市卫生局和市医院评审委员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2)负责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指导实施。
(3)负责组织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有关工作制度。
(4)负责研究确定被评审医院提交的医院评审申请书内容。
(5)负责研究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流程。
(6)负责组建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组。
(7)负责审查、核实、修改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并报市卫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
(三)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
1、专家委员会组成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市医院评审委员会研究确定。专家委员会由四部分人员组成:
(1)专业专家:由各三级医院按照医院管理、医务管理、医疗管理、医技管理、护理管理、院感管理、病案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DRG)等10个方面进行推荐,报市卫生局和市中医管理局审定、选聘。
(2)医疗保险机构专家。由医疗保险机构的行政管理部门推荐,市卫生局和市中医管理局审定、选聘。
(3)社会评估方面专家。由相关管理部门推荐,市卫生局审定、选聘。
(4)群众代表。由市卫生局审定、选聘群众代表。
推荐条件详见《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推荐条件》(附件1)。各专业组组长由该专业组专家全体成员选举产生。
各区县卫生局成立辖区相应的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
2、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能
(1)根据卫生部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北京市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医院管理实际和特点,遵循“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
(2)按照医院评审办公室安排,作为评审专家组成员开展医院评审工作。
(3)完成市卫生局、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医院评审组织
市卫生局委托第三方作为北京市医院评审组织。
(一)受委托第三方单位
北京医院协会。
(二)医院评审组织主要职责
1、在市卫生局和市医院评审委员会领导下,具体负责北京市医院评审的技术性工作,提出医院评审结论建议。
2、在市卫生局领导下,参与组建医院评审专家库,参与制定医院评审专家库办法,参与组织医院评审专家的培训工作。
3、审核医院评审专家组提交的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必要时可提出对医院评审中的某些内容进行重新审议或评审的意见,报送市医院评审办公室。
4、完成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总体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
1、市卫生局制定印发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
2、市卫生局根据卫生部《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办法》。
3、根据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结合本市实际,遵循“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制定北京市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
4、建立医院评审专家库。请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按照《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推荐条件》,填写《推荐医院评审专家名单一览表》,加盖医院公章,于2012年1月20日前报送市卫生局医政处,同时将电子版上报指定邮箱。
5、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
6、印刷北京市医院评审文件汇编及相关材料。
7、开发研制北京市医院评审管理软件。
8、召开有关会议部署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
9、培训医院评审专家。培训主要内容为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医院评审申请书、医院评审方法和相关要求。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确认培训、考核合格名单,由市卫生局统一颁发医院评审专家聘书。
(二)自评上报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
1、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根据市卫生局印发的医院评审标准和医院评审申请书的要求,准备相关文档材料,开展医院自评工作,并做好自评报告和接受北京市医院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他医院自评工作时间另行安排。
2、上报医院评审材料。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应向市卫生局提出医院评审申请,具体上报时间和医院评审申请书内容另行通知。
3、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在提交医院评审申请书前,应当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自评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
(三)现场评审阶段(2012年7月开始)
1、先行评审。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组织医院评审专家对1-3家三级综合医院先行评审。
2、统一评审。在总结先行医院评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院评审流程,优化医院评审方式,改进医院评审工作。市卫生局统一下达当进行医院评审的医院名单及评审时间安排。
3、评审顺序。医院评审基本顺序先为三级医院(含专科医院),后为规划设置的区域医疗中心,再为二级甲等综合和专科医院。遇有情况变化时,以市卫生局的安排为准。各区县卫生局负责辖区内二级乙等、一级医院的评审工作安排。
(四)医院评审结论公布阶段
1、报告评审情况。北京市医院协会对医院评审专家组提交的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审核同意后,将其报送市医院评审办公室。
2、确定评审结论。市医院评审办公室将被评审医院的评审工作报告提交市医院评审委员会讨论同意后,报市卫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
3、评审结论公示。市卫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被评审医院工作报告后,由市卫生局向社会公示医院评审结论15天。
4、发放等级证书及标识。根据医院评审结论,由市卫生局向被评审的医院颁发卫生部统一格式的等级证书及标识。
5.医院等级评审培训 篇五
磐石医院:在全市民营医院率先通过二级综合性医院等级评审
1月21至22日,菏泽市卫计委组织山东省专家评审团一行11人,对曹县磐石医院进行二级综合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评审分为综合、医疗、护理三个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提问、模拟演练等方式,对照《二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逐条逐项,对医院的管理水平、医护质量、服务能力、综合实力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评审验收。经过一天半的紧张工作,评审团一致认为曹县磐石医院全体职工精神面貌好、凝聚力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并对广大职工迎接评审所展示的爱岗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最后,曹县磐石医院二级医院现场评审顺利通过。这在全市民营医院中尚属首家。
6.县中医院等级评审 篇六
2016年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等级是医院功能、任务、规模和管理水平、质量水平、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是医院综合竞争力的体现。2011年5月卫生部出台了《医院评审暂行办法》,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2013年我省将进行二级中医院评审工作,为顺利通过此轮医院等级评审,争创二甲中医院,医院要求全院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围绕“创二甲”这个中心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认真践行“坚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专科特色,增强综合实力”的办院宗旨,发扬“诚信、敬业、求精、务实”的医院精神,团结一心,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严。根据《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按照卫生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 从细、从实、从严加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增强服务功能,推进学科建设,构建和谐医院,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目标。
二、工作目的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公立医院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的公益性,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我院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以病人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实现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有效的医院管理持续改进体系。争取2013年底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
三、领导机构与工作体系
为更好地组织、领导和指挥医院等级评审准备活动,保障迎评工作严密有序进行,医院建立“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领导机构与工作体系:
(一)、成立“ 县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成立“ 县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办公室。
设立医院等级评审专门办公室,该办工作人员全脱产开展工作,各成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各司其职,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秘书:
(三)、评审办职责
(1)、负责制定迎评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解读《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指标内涵,明确和细化迎评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以及全院各项迎评任务的安排工作;
(2)、为院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以及迎评需要的对外联络工作;
(3)、负责组织、推动评审工作按计划、分步骤进行;(4)、负责组织迎评工作全院性的学习、培训和考试工作;(5)、组织召开迎评领导工作小组会议;
(6)、组织部门及科室迎评工作的督查活动,并及时提出反馈及整改建义;
(7)、督促各单位(部门)各项迎评工作的落实;
(8)、定期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迎评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就特殊性问题提交讨论;
(9)、负责迎评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建档工作;(10)、完成迎评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11)、负责专家评审工作的陪检人员安排。
四、实施步骤 根据验收时限和医院工作具体情况,整个迎评工作分六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动员部署(2013年4月1日—4月30日)
1、制定方案,成立“医院等级评审领导小组”,设立“医院等级评审办公室”。
2、召开动员(誓师)大会,层层动员,深入进行思想发动,广泛宣传创二级甲等中医院工作重要性,对二级甲等中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3、学习掌握标准,对照本工作实施方案和中医管理局下发的《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各科室要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并按要求研究如何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3年5月1日—6月30日)本阶段在医院等级评审办公室的指导下,各科室根据下发的任务和责任目标,按要求开展工作,临床科室尽量完成《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要求的技术项目,尤其重点科室要创造条件开展未开展的项目。其他科室要认真对照评审细则,按医院统一标准准备相关材料。缺少的小型设备及物品及时向医院等级评审办公室汇报,医院等级评审办公室及时报告医院等级评审领导小组予以研究解决。深入探讨《细则》,考究细节,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梳理,狠抓落实。
第三阶段:自查自纠(2013年7月1日—8月31日)医院等级评审办公室组织院内专家对全院各科室迎审工作进行逐项检查初评,检查时任何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脱和应付。同时将评定结果如实反馈全院,为下一步“整改提高”
奠定基石。
第四阶段:整改提高(9月1日—11月31日)主要任务是全面查缺补漏,整章建制,进一步完善及落实整改措施,在整改中进步,进一步巩固成绩。院内验收组查出的问题要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整改,确保按时迎接省中医管理局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检查验收。
第五阶段:迎接省中医管理局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检查验收(时间待定)。
第六阶段:总结表彰(时间待定)医院等级评审办公室将按省中医管理局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检查结果及整个迎评工作过程中的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对在迎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影响评审成绩和在平时工作中拖沓应付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并予以相应处罚。对影响等级评审工作的科室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工作方法
1.全面自查:各职能部门及科室,根据本部门、科室的工作情况,按照评审标准的要求,逐条对照检查,对没有做到位的工作及时完善,对自己确实难以完成、需要医院支持的以书面形式报评审办,由评审办与医院领导协调解决。各职能部门及科室工作要衔接,各种资料要相互对应。
2.医院评审督查专家组检查:评审办定期组织医院评审督查专家组进行检查,对存在的普遍问题、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3.邀请菏泽市专家督查:邀请市卫生局中医科领导以及市中医院专家进行指导和督查。
4.持续改进:各科室部门要根据每次检查、督查的结果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整改。
5.所有评审过程的自查、检查、整改都要保留原始记录。
六、具体措施
(一)针对薄弱环节重点突破。以学习、创建、建立、实践、完善、提高为主线,以质量、安全、服务为主题。
1、学习和掌握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自学和组织集中学习两种方式,医院和科室或部门两个层次,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两种要求。
2、学习管理知识:全院职工统一思想,把握评审标准的主题和内涵,以管理人员为主体,结合自身岗位,刻苦钻研和学习管理知识。
3、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医务人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学习和考核,夯实医务人员自身素质,以高于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的业务能力迎接等级医院的评审。
4、建立院科两级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科室及部门,总结和组织学习本专业或部门的标准及管理规范,建立各专业或部门的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按照本专业或部门的标准和要求建立院科两级管理组织,通过实践、督查、改正即“PDCA”循环,不断丰富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5、分析和总结普遍性、薄弱性、重点性、关键性问题(如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成立机构或指派专人按时间和要求完成任务。
(二)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有关评审工作组织、管理、实施奖惩办法。
1、每次督察出来的问题凡是在以前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了的,均按规章制度处理;
2、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医院已明令整改而科室拒不整改的,除对科室负责人提出书面警告批评外,降当月该科绩效工资10个百分点;
3、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医院明令个人整改而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的,除按相关规定处理外,当年不能提职、调资、评优、评先;
4、在评审工作中明显影响了医院评审工作的科室在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中视为不合格科室。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是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化,是建立医院管理评价制度的长效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要继续发扬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的优良传统,以饱满的热情、坚决的态度、扎实的工作,推动医院综合实力上一个新的台阶,确保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顺利通过。
(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 根据中医管理局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成立相关工作组,各组负责完成细则中要求的各项任务。各科室要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好本科室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和评价工作。各科主任为本科室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本科室该项活动的组织实施,切实负起责任。
(三)广泛宣传,及时交流总结。医院将运用互联网、院报、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广泛发动,层层动员,营造“人人参与创评,事事关系评审”的浓厚创评氛围,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评审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报道迎评工作的进展、取得的成绩,提炼好的工作思路和做法,加强经验交流,保证创建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
(四)督促检查,巩固自评成果。要围绕各项重点工作和要求,切实抓好各阶段工作的落实,对工作实施的每一阶段都要认真进行部署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要加强环节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确保评审工作顺利进行。定期组织专家对二甲迎检工作进行督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帮助各科室研究解决迎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巩固医院评审工作成果,逐步完善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
县中医医院
7.档案建设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作用 篇七
(一) 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开展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医院评审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等级医院评审, 不断促进医院加强管理, 促使医院不断提升、强化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等级评审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实行监督管理的最基本手段, 也是医院寻找差距、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医院等级评审中, 医院档案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医院中的档案建设是医院在管理及医疗服务中形成的最能反映医院工作状况的历史记录, 是医院管理质量的具体体现, 是医院发展最真实、最权威的写照, 具有凭证性的价值, 同时它直接关系到医院评审专家组对医院概貌的了解, 是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 我们要重视医院档案建设工作, 做好技术档案、行政管理档案、人事管理档案等医院档案工作。
(二) 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开展档案建设的具体工作。一是技术档案建设。医院技术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全面管理各级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信息及全院性技术信息, 技术档案的建设工作主要分为两类:第一, 技术人员技术考核情况、技术职称变更情况、进修、培训、发表的论文、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带教情况。第二, 进修人员信息、本院开展的各类学术讲座情况、科研成果、开展的新技术、新设备信息。技术档案为医院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使医院管理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 由单纯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型、集约型转变, 促进了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增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实力。充分利用开发科技档案, 有利于医学科研成果的开发、推广和应用。在生命医学研究工作中, 按照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要想加快科学研究的进程, 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就必须拥有大量充分可靠的资料。二是行政管理档案建设。行政管理档案主要包括常规的编制部门文件、医院对内、对外发布的各类正式公文, 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各种医疗合同文件、院级领导主要日程安排、记录、工作记录等材料。在医院档案建设工作中要做好行政档案的管理工作。三是人事管理档案建设。在医院等级评审中, 医院、医生的医风、德风是重要的评审依据, 是体现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因此要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的建设, 健全人事档案管理, 采取有效的措施, 充分发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四是建立医院档案规章制度。医院每年都要派人到档案部门进行培训学习, 提高档案管理综合素质, 根据《档案法》及《重庆市档案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 搞好制度化建设, 主要有《归档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工作保密制度》《档案室安全防范制度》等。
二、通过开展档案建设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 通过开展档案建设工作, 使日常档案再创新突破。通过加强档案日常管理, 切实做到档案资料整齐有序, 聘请专职档案员全面负责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明确每类文件材料整理规范、排列顺序、移交时间等, 做到文件材料“月月清、年年清”。同时, 指派专人参加由市档案局举办的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通过档案基础编研材料撰写、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和数字档案室建设、档案分类与管理等方面的学习, 全面系统掌握档案管理理论知识, 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 通过医院档案建设, 服务于医院医疗工作。医院档案建设应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的具体情况, 积极挖掘综合档案室有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 开发医院现有资源, 服务于医院医疗工作, 从而服务于医院等级建设。
(三) 通过开展档案建设工作, 医院的重要部位流程得到了规范, 医院分区更趋合理。积极向先进档案管理单位学习, 规范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四) 通过开展档案建设工作, 健全并落实了制度职责, 院内管理更加规范。通过二甲创建, 规范了行政质量管理、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管理、财务及后勤服务管理、医疗保健质量管理、护理质量及院内感染管理、门急诊管理等。
(五) 通过开展档案建设工作, 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同步增长。通过二甲妇幼保健院建设, 黔江区群体保健管理进一步加强, 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及各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更加规范, 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 医院中的档案建设是医院在管理及医疗服务中形成的最能反映医院工作状况的历史记录, 它直接关系到医院评审专家组对医院概貌的了解, 是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医院等级评审, 发现并改进医院工作中的不足, 推动医院标准化管理, 提升医院工作质量。黔江区妇幼保健院在“二甲”创建过程中, 是对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的一次“大阅兵”, 通过档案建设工作, 使黔江区妇幼保健院在医院等级评审过程中更加完善, 从而使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工作质量得到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游嵘.档案建设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作用[J].机电兵船档案, 2010, (05) :36-37.
8.等级医院评审持续改进细则 篇八
一、评审专家分组评审流程:
1、综合管理组
2、医疗1组
3、医疗2组
4、护理感控组
5、社会评价组(安排6名非医务人员完成门诊100份、住院部100份满意度调查,本院20-30名职工满意度调查)
二、评审流程:
1、30%查阅资料,70%现场检查。
2、开展个案追踪、系统追踪。
3、人员访谈(重点:科主任、护士长)
4、现场检查,包括病历质量、交接班内容、专科诊疗指南急危重症处置流程,专科技术操作规范、手术安全核查内容、医疗质量控制内容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等。
二、迎接评审注意事项、策略:
1、通过宣传栏、标语、电子大屏等宣传方式营造创建等级医院氛围。
2、全院职工仪容仪表整齐、简洁、大方、干净,文明礼貌用语
3、科室主任、护士长及信息员全程陪同专家检查
4、任何人不得打断专家点评
5、积极现场整改
6、有意向性引导专家进行检查
7、科主任、护士长做好访谈准备工作
8、其他人员帮助补充
三、临床科室检查内容
1.早交班:(1)站立式交班、交班程序(科主任宣布交班开始-护士交班-医师交班-护士长讲话-科主任讲话总结)(必须普通话交班);(2)交班要完整,交本班有无危急值、有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无多重耐药菌病例、有无死亡病例、有无非计划再次手术、有无住院超30天、有无投诉、有无输血、有无急会诊、急救仪器是否完好等(科主任、护士长要注意重点病人的重点治疗及护理要点);(3)交班结束时科主任组织段时间业务学习或结合目前病区患者情况学习;2.抽查与专科有关的疾病诊疗指南:常见疾病概念、病因、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并发症等(按诊疗指南回答);
3.临床路径、单病种登记:入组率、符合率、临床路径效果评价表
4.手术安全核查表的签名:三次签名应有主次
麻醉开始前---麻醉师为主
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为主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为主。
5.危急值定义、报告、处置流程、时限,范围要动态管理,适当加减。危急值报告单要具体到分钟,加盖危急值红色印章。无论复查几次只要是危急值必须每次都报告、记录,危急值记录要规范。
6.出院病人随访记录、预约登记完成情况。出院病人随访:医院随访,由行风纪检办公室随机抽查出院病人做相关医德医风、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等调查。科室随访,由科室抽查出院病人做相关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满意度等调查,同时可以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等。
7.7.非计划重返入院(管理分析、讨论)
8.出院小结要详细记录住院经过、手术经过包括非计划二次手术经过,治疗经过,出院医嘱要具体(如异烟肼片
0.3 Qd)
9.病案首页填写完整无漏项,(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
10.医院内会诊单要详细写明。
11.授权委托书上委托人与受委托人必须一致,原受委托人不在时重新下委托书。
12.手术同意书中要有手术替代方案
13..病程记录要详细,重要时间位点、关键环节的的病程要详细、沟通记录要详细、重要辅助检查要详细分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重要治疗手段要详细记录。
14.不识字病人直接按手印,医师注明xxx x手指印(如:李XX,右手大拇指手印)
四、医务人员重点掌握内容:
(1)基本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培训,急救设备使用培训;
(2)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十五项核心制度;
(3)掌握应知应会手册内容,(院训、宗旨、三重一大、三好一满意、各类应急预案等内容);(4)手卫生概念、内容及正确率;(5)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6)急诊绿色通道患者处理流程;
(7)临床科室加强处方、病历书写规范;科室加大病历质控力度,(重点是输血病历、死亡病历、临床路径及单病种、非计划二次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病历、超30天病历、危重病历),关注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和病程记录、出院小结和各种知情同意制度落实和医患沟通记录的落实(时间位点要高度关注)。
(8)各科室医师熟练掌握相应急危重症及八大重点疾病急救处置流程,排前五位疾病诊疗指南。(9)危急值内容、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10)多重耐药菌管理、防控措施;
(11)手术科室重点:落实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部位标识、手术风险评估及院感风险评估、手术前准备、术前小结、术前讨论、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术后病情观察、非计划二次手术、手术知情同意书(特别是手术替代方案)、委托授权书、医患沟通记录、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13)医务人员掌握各科室疾病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的
规范使用(科室内要统一、同病同治)
(14)临床医生掌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内容(如: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微生物送检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术前预防用药及特殊类抗菌药物的申请、审批,激素的管理等),杜绝超说明书用药。
(15)要规范使用:病情告知书、住院告知书、特别声明书、授权委托书、医患沟通记录等
(16)医技人员每月一次大型设备阳性率分析结果。(17)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五、病历检查
选择20份归档病历,涵盖:疑难危重病历、死亡病历、输血病历、临床路径、单病种病历、非计划再次手术病历、住院超30天病历等。
1、手术患者病历:部位标识、手术安全核查、术前准备、术后2小时必须有病程记录、手术授权委托书、术后医嘱要详细写明观察项目及注意事项,手术同意书中要有替代方案并交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输血患者病历:(1)要有输血前评估、输血后评价、输血病程记录、无指征输血要特别注明;(2)输血同意书每次输血必须签;(3)输血前检查必须做(4)要及时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
3、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填报非计划再次手术上报表,必须
有科室或医务部对原因的分析、讨论、评价,明确是否为医源性或非医源性所导致,做好总结及下一步整改措施等,分析原因及内容不附在病历中,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必须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再次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4、住院超30天的患者,科室必须有大查房记录或阶段小结,全科查房记录及讨论(分析客观原因),评价分析表上交(分析主观原因)。
5、死亡病历必须有(1)抢救记录(2)死亡讨论(另立专页)(3)死亡记录(4)死亡证明(死亡证明必须盖医务部章)(5)尸检建议书,死亡原因不能填写:XX呼吸循环衰竭,要填写导致患者死亡的诊断,如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等。
4、临床路径、单病种病历管理
六、新生儿科、ICU建设
1、流程布局要按标准设置
2、要有相关科室制度、岗位职责,发展规划等
3、设备配置:无创呼吸机等
4、科室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
七、要求临床科室使用各类知情同意书
1、内科系统:病情告知书、谈话记录(即医患沟通记录)、住院告知书、各种知情同意书(输血前评估表及输血后评价
表、有创检查、病危通知单、特殊治疗告知书、转科或转院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或特别声明书
2、外科系统:病情告知书、谈话记录(即医患沟通记录)、住院告知书、各种知情同意书(输血、有创检查、病危通知单、特殊治疗告知书、手术同意书、转科或转院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部位标识、手术风险评估、院感风险评估、授权委托书或特别声明书
八、科主任、护士长科室管理工作要点
(1)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每月统计并进行分析,在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本中详细记录(医护一起),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2)科室各种登记本要每月进行检查,督促医师及时记录。(3)认真组织科室内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培训要有签到、照片。
(4)科主任要掌握科室内重点病人,并认真组织查房。(5)组织好科室内例会,认真传达医院会议精神,将工作落到实处。
(6)科室内制定出内部管理办法,规范科室内管理。(7)及时上报工作质控数据。
(8)加强科室内诊疗指南的培训,以指南为准,规范科室内疾病的治疗。
(9)与护士长一起做好科室内安全隐患的排查并做好记
录。
(10)与护士长一起做好科室内感染控制工作,并做好感控工作记录。
八、各职能部门
1.定期对相关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并进行质控分析,提出整改。
2.对医疗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分级、准入、终止)、分级分类管理。
3.建立医疗技术分类目录,包括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进行应用追踪管理
4.做好各类医疗技术的相应授权,要有培训、有考核、有授权(包括:所有辅助检查、有创诊疗技术开展,各类医疗技术、抗菌药物、毒麻药品使用等)。
5.医疗队医务人员、有资质进修人员或临时到我院依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必须有我院的审核、授权、备案。
九、总务科
1、加强院内设备、水电、消防、安保等日常巡查,并做好记录
2、监控区域警示标示张贴
3、应急储备物资存放、管理等
【医院等级评审培训】推荐阅读:
等级医院评审方案10-07
医院等级评审任务12-03
等级医院评审工作12-10
等级医院现场评审汇报08-15
药剂科等级医院评审09-02
县人民医院等级评审方案09-24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06-29
瑞金市中医院创建等级医院评审汇报材料11-07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目录07-13
医院药师职称等级划分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