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2024-12-08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共11篇)(共11篇)

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

今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积极参加“两学一做”活动是每一名党员的义务,按照政府办党支部的要求,现将我学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历史启示,深刻阐述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要求,对全党在新历史起点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政党,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入党时在党旗下的誓言,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永远牢记为什么出发,永远不忘走过的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坚持用《党章》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导、规范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积极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通过学习,加强对党的纲领、党的宗旨、党的纪律的理解和认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净化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牢记党员第一身份、为党工作的第一职责,作到党中央提倡的认真践行,党中央禁止的就坚决反对。

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在十八大报告中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和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政府法制工作提出新要求。作为政府法制工作者,要切实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学习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党对我们的要求。

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适应政府法制工作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精细化工作态度,要进一步树牢岗位责任意识,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深化认识,思考归纳,概括升华,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思想、心得体会等成为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推动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与时俱进,按照党章的要求做到“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以上仅是我学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点滴心得体会,与其他领导和同志们相比,自己学得还很不够,在下阶段及今后的日子里,我将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密切联单位工作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更加勤奋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永葆党员政治本色。

2.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二

在今天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 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 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为中国工合事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成立于1938年8月5日, 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民间经济社会组织。它以恢复和重建战后工业、解决战时军需民用、争取国际援助、改善社会民生、支援抗日战争为宗旨, 在我党的关心和指导下, 团结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国际友人与爱国民主人士, 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力量, 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可靠的经济基础, 成为抗日战争中一支独特的社会经济力量。中国工合发扬团结合作一起干的艰苦创业精神, 先后在敌占区和解放区组织难民和技术工人, 以及当地群众, 创办了大批工业生产合作社, 进行军需民品生产, 为支援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工作培养了大批工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 中国工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组织活动, 以合作经济的形式, 按照“民办、公助、党领导”的原则, 在全国各地创办了一大批合作制企业, 为我国所有制改革做了探索性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国有企业改制、民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大量涌现、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广泛兴起, 中国工合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创新工作思路, 在对原有的合作制企业进行改革改制, 促进其发展的同时, 接纳吸收了一大批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与个体企业、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 加入工合队伍中来, 并指导总结出了“青浦工合模式”、“闵行工合模式”和甘肃工合参与扶贫开发、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工作模式, 在发展我国合作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安置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上,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6年底召开了中国工合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新一届理事会在国资委、统战部、民政部和中轻联、总社的指导支持下,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继承创新为工作主题, 积极进取, 努力工作, 抓好组织建设, 构建服务平台, 创建专项基金, 健全工作机构, 开展内外合作, 推广典型经验, 加强合作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积极吸收企业家办会, 加大工合对外宣传, 积极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工合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广大会员的认同, 工合的形象和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同志们, 中国工合的光荣历史和重要贡献, 曾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肯定和赞扬。但中国工合在发展中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希望各级工合组织和广大工合会员适应形势, 与时俱进, 发扬老一代工合人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变困难为动力, 为发展我国合作经济和工合事业做出新的成绩。为此, 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中国工合工作提出以下希望和要求:

一、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在发展工合事业上取得新进展

最近, 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决定用一年半的时间,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 各级工合组织要积极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来, 自觉地搞好学习实践活动。一是抓好学习, 二是实践落实。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分析中国工合事业和合作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 进一步解放思想, 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传统观念,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工合事业与合作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工合工作的各个方面, 努力把工合的事业推向前进。

二、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在发展合作经济上取得新突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合作经济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广大城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发展合作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工合是我国发展合作经济的先行者和重要推动者, 在发展合作经济上应该而且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合作经济在世界上已经有160多年的发展历史, 有着成功的发展经验, 合作经济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70年来, 中国工合把西方合作社的基本原理和组建原则、管理机制引入我国, 并在实践中加以中国化、本土化, 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主, 创建了大批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合作工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从实际出发, 借鉴西方经验, 大胆改革, 在合作经济组织中推行“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 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 使合作经济经受住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和考验。今天, 我们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以发展的观点, 研究解决我国合作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 如何处理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如何处理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关系;如何处理企业资本与外来社会资本的关系;如何处理在组建企业集团时合作制企业的自身利益关系。又比如, 如何使工合企业尽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如何引导工合企业走合作、联合发展之路, 把企业做强做大, 等等。希望中国工合进一步加强合作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推动我国合作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 要抓住广大农村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社的机遇, 把工作深入到农副产品深加工、运输、物流等生产合作社 (厂) , 主动为他们做好服务, 把他们吸收到工合队伍中来, 不仅为我国工业化建设, 也为我国新农村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进一步加强协会建设, 在增强工合实力上取得新成效

中国工合和地方各级工合要承担起发展工合事业的历史重任, 这是一种荣誉, 更是一种责任。希望你们向老一辈工合人学习, 全心全意、矢志不渝,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努力做好为会员和企业服务的工作, 为国家和社会排忧解难的工作, 团结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 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协会的工作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机遇, 一方面, 协会要与行政脱钩, 走社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另一方面, 协会还要履行为行业、为企业服务的职能。因此, 要求协会在加强服务职能的同时, 必须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工合协会是一个社会性的组织, 它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协会, 要发挥工合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首要的任务是要把工合事业做大做强。为此, 中国工合要认真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认真制定好工合的发展战略;第二、要创新工合的发展模式;第三、要努力恢复和扩大工合的组织基础;第四、要创造出具有生命力、受会员欢迎的品牌服务项目;第五、要学会借用外力推动工合事业发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和支持工合工作。工合工作是中轻联和总社工作的一部分, 工合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轻工的各个行业都要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国工合事业的发展, 共同努力为我国工业化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三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祖国70华诞,这是一个载入历史的重要时刻,更是一个开启历史的重要节点,振奋人心的讲话、整齐划一的阵型、铿锵有力的步伐、威武严整的军容、高新精尖的武器装备,让我倍感振奋、倍感自豪。通过认真学习总书记讲话,我有一个突出的感受,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正确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这是一次深刻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的主题教育,更加激励我们不忘初心使命,接续奋斗前行。

总书记的讲话是新时代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集结号。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翻开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而又无比辉煌的奋斗史。这个成立时只有几十人的党,从南湖的红船上起步,肩负起“救国”的重任,将一代代有识之士聚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带领一个山河破碎、苦难深重的中国获得新生。据民政部门和组织部门统计,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革命牺牲的中共党员烈士,有名可查的就有370万人。也就是说,在这1万多个日子里,平均每天有370名共产党员牺牲!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一、信仰,信念,信心的重大价值

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建国

年的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标识。回望百年来历史,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战争年代,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改革岁月,再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时代宣言,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有崇高信仰,有为崇高信仰不懈奋斗的崇高追求,更多壮丽前景将在我们手中筑就。信念是奋斗的航标。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

大飞跃,建国

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永远打不断的是脊梁,永远撕不碎的是信念。”扶贫干部夙夜在公践行“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生态建设攻坚克难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广大农民群众胼手胝足只为实现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宽阔大道上,处处都有奔跑着的追梦人。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只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人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实现民族复兴,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建国

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展现出光明前景。当此时势交汇之际,我们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树起乘势而上的坚强决心,激发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一定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贡献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民族复兴伟业的领导者,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必须保持旺盛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确保步调一致向前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把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进行到底,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前进、再出发,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景无比美好光明,我们必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担责,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切实把总书记对四川发展的总体擘画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前,四川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四川各项工作,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矢志奋斗。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要始终保持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广泛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弘扬英雄模范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认真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着力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体系,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四川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建国

70年来,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来自科学理论,来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自党的坚强领导。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种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要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愈挫愈奋、愈战愈勇,秉承建国初心,将建国创业精神进行到底,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1、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来自科学理论

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首先来自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首先是一个理论问题。70

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我们才具有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

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风雨无阻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必须重视理论学习。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全党尤其是党的中高级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他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要加强理论学习。他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当前,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真正懂得了马克思主义,有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做好各项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指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具有根本性作用。

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来自科学理论,还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建国

年来,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面向未来,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进一步发展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2、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来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建国

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这使我们的信仰信念信心无比坚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坚持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各项具体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来说,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各项工作的最终价值指向来说,我们必须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建国

年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70

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

2.8

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累计减少将近十亿人,谱写了人类

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人民的一部分,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根本上说,我们党是凭借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来巩固执政地位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遇到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但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人民的力量是我们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坚实基础。在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依靠人民,时刻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力。

实现民族复兴,不只是一场物质文明的积淀过程,更是一次精神意志的攀登跋涉。“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只要我们不忘建国初心、不忘艰苦奋斗,不断把新时代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焕发信仰、信念、信心的力量,就一

4.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了我党九十年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与推进“三件大事”,取得“三大成就”,创新“两大理论成果”,强调指出了面临的“四种危险”。这一论断高屋建瓴,表明了我党的伟大、英明与气魄,更加坚定了我们跟党走的信念。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后,我有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的光辉历史,系统、精辟,令人鼓舞、振奋。首先,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一个优秀的政党。其次,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年当中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所完成的“三件大事三次革命”。概括起来,就是建国、立国、强国。我们经过28年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前面的30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项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我觉得这一部分篇幅虽然较少,但是“两大理论成果”、“三件大事三次革命”的回顾非常清晰。这九十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九十年。

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体会特别深的是: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到中共执政建设面临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冷静、清醒、理智。中共从一个57人的小党,发展到有8千万名党员的第一大执政党,但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不是说,我们已经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大的组织体系,就沾沾自喜,而是有一种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了,在这样的历史阶段,怎么来清醒地认识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次提出了精神懈怠等四方面的危险,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党的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同志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是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刻领会,对照自我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总结九十年的经验,怎么把当前党的工作抓好,讲话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五个方面重要的命题或者说重要的工作。第一个就是讲理论建设。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第二个是讲到了干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这里面又用了五句话来阐述用人导向。第三个讲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第四个是讲反腐倡廉。反腐倡廉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必须是执政党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第五个讲了制度建设。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认为,这五个方面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执掌政权非常重要的经验,值得我们非常好的去研究、思考。同时,五方面的经验也是今后中共继续执政的重要任务,这些任务重点突出、目标清晰,并且有很强的操作性。

四、讲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做了非常系统而全面的部署。讲话在对党的建设工作分块提出要求的同时,胡锦涛同志系统阐述了面向未来我们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六大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不仅是一次共产党内部的统一号召,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这六大块的任务,跟我们整个“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密切相关,而且目标非常明确、措施也非常得力。按照这六个方面工作要求去操作,我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越走越宽广,三个文明建设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通过学习,我自己感觉到,报告逻辑严密、内容丰富,而且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是一篇纲领性的文件,是需要我们去非常好的学习和研究的。共产党拥有一大批来自人民并扎根于人民的优秀人才,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在每一次重大关头,都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带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开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建立了彪炳千秋的伟大功绩。

5.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五

坚定道路自信 夺取伟大胜利

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这段话内涵丰富、高度凝练、鼓舞人心,其鲜明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根本立场、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就是要更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新的历史伟业高度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三个坚持、一个全面、两个不断”,既是总结历史的深刻启示,又是面向未来的庄严宣示,深刻揭示了70年来我国取得“史诗般的进步”的根本原因,再次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进军号角,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如椽巨笔公众号整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历史启示我们:前进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胜利之路、团结之路和奋斗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胜利之路。沿着这条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了时代前列,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然而,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实践探索过程充满艰辛。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历史充分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团结之路。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致辞时指出:“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团结的力量来自人民有信仰,有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团结的力量来自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实践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奋斗之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总书记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创造。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奋斗者的舞台。前进征程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新挑战,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可以想见,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风险和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教育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行政学院)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定位,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要突出抓好坚持党校姓党、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等关键环节,巩固深化机构改革和主题教育成果,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着力解决政治上、作风上、工作上的突出问题,力戒干部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深化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教育学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开启壮美新征程

2019年10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饱含深情,不仅对过去进行了重要总结,更吹响了向复兴伟业进发的行军号,成功开启一段更加壮美的新征程,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性文献。

一、创造奇迹七十载

遥想70年前,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总书记指出,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解放后,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继续迈进。

70年来,中国人民发奋图强、艰苦创业,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真可谓沧桑巨变、换了人间!比如经济上,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4倍,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奇迹。2006年以来,如椽 巨笔整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引擎。政治上,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历史飞跃,创造了政治长期稳定的奇迹。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制度运转稳健,人民群众对党高度认同。70年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减贫奇迹。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此,每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无比自豪。

有实力才能自豪、才有自信。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总书记所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是何等的豪迈和自信!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最强音:不管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中国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二、明确要求再出发

中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这个重要时刻,明确前进道路上的要求,不仅必要而且及时。

一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中国7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的领导。新中国70年来之所以走得稳健,和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密切关联。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道路决定命运。历史和实践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牢牢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个坚持”,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也为继续前行提供了政治保障、依靠力量和明确方向。

二是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党一直在努力。在毛泽东艰辛探索基础上,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大家庭。此后,我们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政策,保持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依然坚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一定会迎来祖国的完全统一。

三是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就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此后,我们逐渐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进新时代,我们明确表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这些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的大战略大思路大情怀,必能为我们照亮前行之路。

四是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关键。人民军队为人民,天职是保家卫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防军队建设在新时代得到革命性重塑,战斗力显著增强。70周年阅兵就全面展示了党领导下的人民部队是威武之师,是捍卫国家利益的钢铁长城。要在坚持党指挥枪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实力。

三、团结奋进新时代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迎接美好明天,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团结起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努力奋斗。

团结就是力量。历史已经表明,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新征程上,要高举团结的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大团结,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成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有国才有家。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目标不会自动实现,梦想等不来、喊不来。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必须牢记为民初心、担起历史使命,为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焕发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总书记对人民的尊崇和热爱,宣示的是人民政党根本的政治立场,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大的政治优势。总书记强调,前进征程上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昨天已经写在史册上。无论是废除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还是取消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无论是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还是构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是千方百计消除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贫困人口,还是竭尽全力把近14亿人一个不落带入全面小康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殚精竭虑、深谋远划,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困难挑战面前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一定能”。这些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作为核心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成效,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结果,也是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的检验。

今天,“我们走在大路上”。这条“大路”说到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顺应时代潮流、追求人民幸福和人类正义事业的道路,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经过实践检验的人间正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今天正在创造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些植根于中国大地的制度创造和制度架构,承载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光荣使命,如椽巨笔公号整理,也确保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人民的创新创造正在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当惊世界殊”的伟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清单”不断被拉长和扩容,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保、文化、生态等需求,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目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中国一定行!中国一定能!而这个基石就是人民。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重要法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奠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矢志未改的恒心信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锚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底气勇气。

国家治理现代化: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指出,“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历史跨越。中国历史巨变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取得这样的成就绝非偶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而显著的优势,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道是一条成功之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组织动员力执行力强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国家最高政治力量,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的领导是搞好国家治理的根本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卓越的治理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特征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我们党有能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围绕共同目标而奋斗。我国自上而下的严密组织机构,对党和国家经济、社会等重大政策的贯彻执行,能够做到全国上下一盘棋,雷厉风行地统一行动、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的独特优势。我国的现有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广泛、更现实的权利,能够有效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使国家治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协商民主、聚焦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大同心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如椽巨笔公众号整理,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使国家治理具有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从而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二、国家治理效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一种制度好不好,有没有优势或优越性,不是看它设计得如何完美,而是看它能否给所在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它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秩序、促进和谐方面发挥的作用如何。国家治理效能是反映制度优势的重要指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需要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需要通过治理效能来实现和彰显。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在诸多衡量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标准尺度中,人本、活力、公正、法治是其中的四个重要方面,可以从这四个维度着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以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

人本,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出发,以人民为中心,把关心人、为了人作为国家治理的目的。为什么治理,怎样治理,都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宏观框架内,充分利用现有的制度、环境和技术等既有条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各类治理实践之中,把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理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制度机制设计和各项治理措施上加以全面落实。

活力,即增强社会活力。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治理水平与治理效能的直接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公正,即促进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追求,也是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的重要取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为全社会追求的最大公约数之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成为国家治理变革的重要方向,也是衡量治理效能的重要指标。只有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社会公正制度体系具体化为国家治理实践中的措施和行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制度的优越性。

法治,即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家的发展进步需要活力和持续的动力,又要保证它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法治为国家的正常运行和活力的释放提供正确的“轨道”和秩序,确保活而不乱、运转有序。依法治国要求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使人民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

在国家治理的四大价值追求中,“人本”关乎国家发展的目标导向;“活力”关乎国家发展的动力机制;“公正”关乎国家发展的平衡和谐;“法治”关乎国家发展的秩序规范。只有在国家治理中把这四大价值追求落到实处,才能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才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是自然而然地体现和释放出来的,需要通过完备有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挥作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由之路。

完善治理体系。总体而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是有独特优势、适应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包括加强制度建设,补充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配套的具体制度;推进制度创新,改革不合时宜和“边际效应减弱”的原有制度;优化制度结构,加强制度之间的相互协调,使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产生制度合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提高治理能力。治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治理能力不行,再好的制度也会因得不到有效落实而难以发挥作用。必须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更加有效运转,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充分地发挥。

理顺治理关系。要进一步理顺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等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着力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治,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创新治理方式。必须加强实践探索,创新治理理念、制度、手段、方法,利用德治、法治等多种方式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治理水平。

三、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问题。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制度自信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对此,我们应当有充分的制度自信。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同参与激烈国际竞争的要求相比,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现代化的艰巨任务相比,我们的制度还存在不足,还没有成熟定型,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发挥更大优势。

二是多元共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国家治理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主体在党的领导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推进,以确保国家治理坚持正确方向、形成治理合力。只有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增强国家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集成效应,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如果说治理主体多元化是现代治理文明的共性要求,那么,坚持党的领导则是我国国家治理文明的独特亮点。

三是民主协商与凝聚共识的关系。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协商民主的真谛,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民主协商是为了凝聚共识。广泛凝聚共识,才能以大团结大联合画出最大同心圆,增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思想基础。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在发扬民主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全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势。

四是尊重权利与维护秩序的关系。社会大局稳定,是进行国家治理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中才能顺利推进国家治理,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公众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和不断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全社会同心协力维护和谐稳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使权利成为秩序之下的权利,使秩序以维护权利为目的。要把尊重权利与维护秩序纳入法治轨道,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五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法治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是,仅靠法治这一手是不够的。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惩戒。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综上所述,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以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道。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

独立自主走好自己的路

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前进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道路”。

道路问题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总书记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是党的生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作为中国革命“上篇”的新民主主义道路,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开启了中国革命的“下篇”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这又是一个“自己的路要自己走”的历史大考,是更加伟大的大考,是更加艰险、更加严峻的大考。一开始只有苏联的经验可供借鉴。随着苏联模式弊端逐渐显露,毛泽东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我们后来逐渐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下了基础。在卓越而艰辛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党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也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经历过严重曲折,这些历程,都印证了“自己的路要自己走”的历史必然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汲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准确判断和把握和平与发展世界大势的基础上,果断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当代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自己走出来的。总书记曾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载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17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用勤劳和智慧换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指引出来的,是在社会主义伟大的鲜活的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这条路根植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反映了近14亿中国人民的意愿,如 椽巨 笔整理,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根本要求,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在寻找这条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不泥古、不媚外、不迷信、不教条、独立自主、上下求索的探索精神,正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间正道、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总书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新中国70年,中国人民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又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世人惊叹的成绩单。新中国成立之初,即面临严峻的经济考验,生产萎缩,交通梗阻,失业众多,民生困苦。据统计,当时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到亚洲人均44美元的三分之二,不足印度人均57美元的二分之一。而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万亿元,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起步晚、落差大,但中国却从极低的起点、以极快的速度驶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为什么能?答案无疑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一条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见证了新中国70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实践以有力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之路,是指向中国光明未来的康庄大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一些势力不愿意看到我们走自己的路,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一些西方国家,总是想方设法对中国进行围堵,企图阻滞中国的崛起。然而,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和平崛起的势头非但没有停滞,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风景这边独好”。世界上还有一些人,总是把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归咎于我们的道路、我们的制度,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中国走他们的发展道路、照搬他们的制度模式,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事实是,冷战结束后,不少发展中国家采纳了西方发展模式,结果带来的却是党争纷起、经济衰退、社会动荡、阶层撕裂,乃至国无宁日。这些事实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的信心。今天,民族复兴的航路已经打通,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是通往胜利的新里程。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只要我们能够满怀走自己的路的勇毅和坚定,把国家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必将书写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新辉煌。

6.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六

一是文风好。整个庆祝大会从10点开始到11点半结束,历时90分钟。用“90分钟”庆祝建党“90周年”,可谓别具匠心。具体到胡总书记讲话,稿子大约14000多字,讲了将近70分钟。这就体现了很好的会风、文风。联系到大会还邀请了不少年逾古稀的老同志出席,这样对时间精打细算,把会议和稿子压短一点、精炼一点,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

二是对历史回顾很简短,但寓意却很深刻。胡总书记“七一讲话”对历史回顾的篇幅不大,大体上不到讲话全文九分之一的样子,但气势恢宏,不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而且追溯了自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前80年和后90年的对比鲜明,突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正如专家所言,这种安排,恰恰是衬托和突出“向前看”主基调。

三是“人民”是报告的高频词。据粗略统计,在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出现“民”字达250多次,其中“人民”一次出现将近140次,平均每半分钟就会提到“人民”一次。还有不少关于“人民”的名言警句,比如“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比如“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还有提出要“拜人民为师”,等等。由此可见人民在总书记心里的位置有多高,分量有多重。

四是强烈的忧患意识。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同时提出了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特别是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首位,这让我们不由得想到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强调“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那么一种精神,什么事业干不成。”

五是寄语青年。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特别强调了党与青年的关系,并呼吁和要求“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这与现在青年一代成长经历和特点有关,特别是80后、90后没有经历过艰苦的日子。同时也与当前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关。这些方面考虑不周和处理不当,就会失掉青年。

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阐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一条道路,到一个理论体系,再到现在的一种制度,这构成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基本内容。这是对中国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成功经验模式的系统总结和科学概括,体现了新时期中国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就镌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象。

七是恢复优良传统的努力。胡总书记“七一讲话”再次强调毛泽东时代就已提出的“五湖四海”等原则,提到“两个永远”,即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思想的另一种表述。加上通篇着重强调“人民”,可见这是党中央在努力恢复我们党过去的优良传统,这样才能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八是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实事求是地说,改革开放不是神话,不会是万能的,也不会是完美的,事实上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也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综合来看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不能动摇,不能懈怠,不能折腾,要坚定不移地依靠和推进改革开放。

7.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七

7月1日,我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视频,下午专门下载了《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文本文件并与7月2日下发给生产党支部的全体党员以供学习。

在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重大胜利,精辟概括了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历史经验,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作出战略部署。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又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我们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对于加强我司生产系统思想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保证党的领导,在新的起点上公司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生产党支部将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切实把全体党员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在学习中我认识到,在传达学习的过程中,要着力在深刻理解把握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引导全体党员深刻认识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认识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四个坚持”的根本点,倍加珍惜和充分运用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五个必须”的基本要求,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深刻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五个坚定不移”的目标任务,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深刻认识我们党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履行我们JAC人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学习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学习胡总书记关于新

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讲话精神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

在学习中我认识到,生产系统将把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落实。生产系统生产党支部、中层以上干部和后勤人员要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学习讨论,干部理论培训、党内组织生活、40+4自主培训教学,都将要把学习胡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重要内容。各级生产系统干部要深入生产一线宣讲辅导,做好内网、车间宣传看板等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浓厚氛围。

在学习中我认识到,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在推动精益生产、安标体系建设、提高生产效率等工作上见到实际成效。

要把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听从党中央的指挥。

要把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加强学习学习型组织建设上,扎实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团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实验室、LT小组活动、QC活动等活动上,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要把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做好以提高静态、动态合格率,全面提升转序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上,全面提高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的完成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任务的能力,为维护公司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全面实践公司“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人:洪磊

8.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八

我大队支部组织所有党员在线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视频图文直播。会后,支部又组织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文字版整理发布到了党建平台上。作为党支部的一员,我也收看了网络直播,并结合人民网等媒体的第一时间专家解读文章,认真学习、反复研读了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文。

在聆听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文风的质朴、恳切、语重心长。可以说,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近年来“三贴近”原则指导下党的宣传思想战线难得的一篇力作。比如,在强调党群关系是我党生存之基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说到“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在谈及党的人才建设时,总书记说“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总书记用最贴近群众、最贴近生活的质朴语言,谆谆教导所有党员干部,十分感人。我也由此深深体会到,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绝不是空洞的口号,甚至也不仅仅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文风变化同样也是“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思想的一次具体实践。

作为一名党的劳教工作的基层党员,总书记报告的文风变化给我的触动特别大。虽然近年来东方网的新闻宣传也一再强调要服务民生、回应网民关切,但从采编队伍的思想深处,一切为人民服务、为网民服务的服务观念仍然不足,深入群众了解网民需求不够。站在转企改制谋求上市的发展关键阶段,东方网的新闻宣传也面临着新发展、新要求。转企改制后的东方网内容生产往何处去?一个,固然是要更符合市场需求,但更重要的,我以为还是要符合网民的需求。网民即用户,用户的满意度决定了东方网的市场表现。两者并不矛盾,也不能割裂。在这方面,总编室也有责任,在继续做好与上级各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的沟通与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东方网普通网友的联系与沟通,并将网民的需求及时落实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第二个感受是“七一”讲话深刻反映了党中央的清醒和务实。一方面对执政党的自我发展、保持先进性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实现自我发展、保持先进性有务实的工作思路。

总书记在讲话中用整整一段文字,具体表述了共产党目前面临的问题、困难、考验、危险。比如说他讲了四个方面的考验: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他认为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然后接着又讲了几个方面的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胡总书记的通篇讲话不回避问题,包括对队伍作风问题,对反腐败问题,对社会稳定问题都是清醒面对、科学分析,也提出解决的办法。

总书记“七一”讲话洋洋洒洒近一万五千字的报道,看得到问题,有解决的方法,充分展示了一个执政党的准确历史定位,展示了一个历经90年风雨的成熟政党的政治智慧。第三点,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总书记在这次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首次突出强调了党的薪火相传、代际继替问题,系统阐述了新时期党的人才观。在我的印象中,在中国社会,发展入党一般都是对年轻人的肯定和褒奖。作为中国执政党,共产党很少会将发展青年党员、培养青年干部上升到决定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高度,而对此充满忧患意识。明年,我们党将迎来十八大。在这样党的发展关键时刻,总书记“寄望青年”的表述意义重大。

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后指出,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有四个方面,其中第三个方面就是“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同时,他还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全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总书记在突出强调发展青年党员、培养青年干部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同时对青年干部的成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照总书记的这番要求,我自认还有很大差距。具体来说,在主动承担重任方面勇气不足,对于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复杂环境和压力信心不足,坚持既定目标和原则的韧性不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总书记的要求作为行动的指南,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新闻纪律,勇于开展工作,为东方网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警戒护卫大队

刘祥根

9.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九

5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国青年运动90年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启迪,这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须始终投身人民伟大实践,必须始终尊重青年主体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创造的激情、务实的态度,踊跃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努力做科学发展的奋力推动者、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者。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给我们以巨大鼓舞,进一步指明了我们健康成长成才的方:

1.理想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个人奋斗同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矢志不渝朝着崇高理想奋进,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创造人生辉煌。

2.刻苦学习。抓住一切为了成长成才这一关键,坚持“三个面向”,刻苦学习,励志成才。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

3.艰苦奋斗。敢于吃苦、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用埋头苦干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4.创新能力。立足岗位、立足实际,讲求科学、讲求方法,不断增强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迸发创新活力,为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贡献聪明才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10.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十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习近平

同志们、朋友们:

60年前,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这样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几亿人口的国家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就是要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组织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同志们、朋友们!

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个时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在中国人民顽强前行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索我理想之中华”矢志不渝,“唤起工农千百万”,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亿万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国家应该怎样治理?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答案。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说到:“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人民把这一构想付诸实践奠定了前提、创造了条件。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长期进行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胡锦涛同志也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同志们、朋友们!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我们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要支持和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国家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展开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们必须坚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国家机关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同志们、朋友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的工作。

第一,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我们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第二,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必须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严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

我们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要深入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对“一府两院”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要加强党纪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国家机关内部各种形式的纪律监督。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要健全申诉控告检举机制,加强检察监督,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必追究。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下最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第四,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中国26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定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

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把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虚心听取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认真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第五,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高水平。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责任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要健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本级人大代表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优化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完善人大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议事程序。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同志们、朋友们!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不可能千篇一律、归于一尊。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同志们、朋友们!

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解决这些重点问题上都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普遍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度,实现了国家机关和领导层的有序更替。我们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我们坚持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效凝聚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努力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保证了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我们积极发展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广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建立健全多层次监督体系,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我们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中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同志们、朋友们!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继续加以完善。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要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

总之,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同志们、朋友们!

1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篇十一

根据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深邃的时代眼光,全面总结了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生动绘就了我们党历经百年风华正茂的恢弘史诗,深刻阐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作为一名基层县委书记,通过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了从党的百年历史中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树牢了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以乘势而上的新姿态奋进新征程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下面,结合工作实际,简要谈谈以下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筑牢信仰之基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豪情满怀、催人奋进的动员令和宣言书,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百年史诗已然书写,新的征程已经开启,站在迈进“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这一代人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和挑战,迫切需要用初心使命激扬奋斗伟力,我们要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精研深学中洞察规律、通达原理,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从党的百年历史中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新的赶考路上不断推陈出新,焕发活力,不忘历史,开创新路,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践行“人民至上”工作理念,以扎实工作成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突出强调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也昭示我们: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真心尊重群众,真正做到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汲取无穷力量,永葆生机与活力,也才能掌握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保证人民的江山永不变色。当前,我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地清水绿的自然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态正加速形成,奋勇拼搏,争创一流的氛围越来越浓。平台已经搭建,氛围已经形成,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振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主动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苦干实干担当作为的奋进姿态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在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参与度、活跃度和影响力。

一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党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推动全县加快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离不开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万名干部下基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第一书记、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区“双报到”等各类载体,真心诚意了解群众困难、听取群众诉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积极开展党组织、党员联系帮扶困难群众活动,着力解决困难人员就业、困难群体救助保障、保障性租赁住房、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等问题;要重点针对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看病就医、文化生活、义务教育、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将眼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紧抓建章立制,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二是要在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提高斗争本领,增强履职能力。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告诫全党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提出“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内涵,切实胸怀“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斗争精神。下一步,我们要结合党史学习,不断从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波澜壮阔历程中,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中,从总书记带领我们打过的一场场硬仗和党的自我革命中,主动学习斗争经验、提高斗争本领,努力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风险隐患排查,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奋进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下一篇:镇长在全镇领导干部廉政党课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