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读后的感受(精选9篇)
1.《宝葫芦的秘密》读后的感受 篇一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三年级一班
韩玥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张天翼的著名作品。主人公是王葆和一个神奇的葫芦,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使两人的关系不断变化。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王葆小时候奶奶经常给他和妹妹讲宝葫芦的故事,宝葫芦可以帮自己写作业、上课、考试……
有一天,王葆写作业的时候看到有一个葫芦在动,想起了奶奶给讲的故事,很惊讶地说:“宝葫芦!”宝葫芦神通广大,认王葆做了主人,在河边钓鱼时帮他变鱼、变零食、变玩具、变各种各样的东西,王葆很是开心。在学校里,宝葫芦帮王葆写作业。考试的时候,王葆还让宝葫芦帮自己考试考满分,王葆让宝葫芦帮自己做了很多事情。王葆感觉自己的生活非常完美。
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接二连三的麻烦随之而来。王葆一次次出丑,被人讨厌,最令他伤心的是朋友、老师、亲人对他的误解,没有一个人愿意理会他。有时候,王葆也觉得良心不安,朋友、老师和家人的关爱与保护,让王葆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家,随后便抛弃了宝葫芦。最后他明白了不劳而获、不动脑筋、凡事依靠别人的行为是不对的,王葆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好孩子,最后才发现这竟然是自己的一场梦!
其实我也有过像王葆一样的想法,幻想着能有一个人帮我做事情。但是当我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意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任何不劳而获的想法都会让人变得懒惰无能,被别人讨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汗水。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要以宝葫芦的故事当做对自己的一个告诫,让我能够抵挡诱惑,成为一个勤奋努力的人!
教师评语:“读后感”这一文学体裁最重要的就是作者的感悟。本文的小作者就很会“感”,先简单介绍了自己所读故事的大概内容,让没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对自己所读的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抓住故事的宗旨:不劳而获终究会付出代价。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进一步阐述了“只有努力付出才能有收获”的道理。体会深刻,是一篇不错的读后感。
指导教师:范延浩
2.宝葫芦的秘密 篇二
据说将宝葫芦戴在颈子上就能避邪、祛病消灾。这种福器在当地很是抢手,物以稀为贵,毕竟做葫芦的人已为数不多了……
是“遗产”也是“一产”
农历三月初三,陕西华山西岳庙春祈大典如期开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及当地群众纷纷赶来祈福,以期共享安康。活动现场的一个角落里,一架古老的车床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当摊主用车床做出一个精巧玲珑的宝葫芦时,现场更是一片惊叹声。
“别人说我这都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说我这叫‘一产’,就是一个人的产业。”说起“扯葫芦”手艺,52岁的张西牛笑呵呵地说,他18岁时下决心学习这门传统技艺,师傅正是他的大伯。
制作葫芦的车床是用一把大木凳改造的,已经用了30多年。几把简单的片刀就是打造宝葫芦的工具,通常情况是使用两把,另外两把以防万一备用。整个流程从选料、泡料到上车床制作全都由他一人包揽。一架自制的车床加上两只手,张西牛说这就是他的“一产”。
桃木在民间有避邪的说法,张西牛所做的宝葫芦用的是老桃木。为防止木材干裂,制作前期还要用白灰水等将老桃木浸泡。张西牛的宝葫芦大多卖给了来华山旅游的游客,较为固定的地点就是在华山脚下,有时赶上庙会或其他人多的场合他才会到别处开张,生意好时一天能卖三五百元,这是他养家糊口的手艺。
工匠情结
别人眼中不起眼的一根桃木棍,被张西牛卡在车床的中间,将拉杆上的绳子拴在桃木棍上,右手来回扯拉,左手则用刀片在桃木棍上塑型……难怪这门技艺叫“扯葫芦”,果然名副其实。
以前会“扯葫芦”的人也不少,后来好多人嫌制作麻烦便选择了当木匠做大件的木材活儿,而张西牛却依旧坚守着他的“一产”。有时做坏一两个宝葫芦,他都会想尽办法加工修复好,既不愿浪费材料,也不愿看到近乎成功的作品失败。把每一个宝葫芦都做好,这或许就是他的“工匠情结”。
“扯葫芦”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两只手的协调十分重要,一手做扯拉,一手则要用刀片刻制葫芦,俨然《神雕侠侣》中的独门秘籍“左右互博”。曾经有300多位木匠师傅不服气,在他的车床试着做都没做成;一位东北的游客守在他车床跟前要买20个宝葫芦,称看张西牛制作宝葫芦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好多老外看完他的手艺都翘起了大拇指……
张西牛没干过别的工作,他的职业就是这门手艺。他说,其他的工作或许挣钱比这多,但制作出一个精巧宝葫芦时,别人给他肯定的赞叹让他充满成就感,这就是他能够坚守这份“一产”的动力。
爱听秦腔、会拉胡琴,张西牛闲时的最大爱好就是听戏,有时还会帮别人拉拉胡琴。谈起西安市著名的戏曲剧院“易俗社”,他兴致盎然,对于各位名家名角更是如数家珍。说话间,他从怀里拿出了随身的播放器,开关打开便是震天吼的陕西秦腔。
现在出门,张西牛都有徒弟跟着,闲的时候还能聊会天,以前一个人出摊,休息时陪他解闷也就只有这秦腔一声吼。
有人学我就教
同其他传统技艺面临的问题一样,技艺的传承也是张西牛的担忧。年轻人不爱学——这就是现今所面临的问题。“扯葫芦”这门手艺是劳累活儿,考验的就是耐性,从初学到能够独立制作出来最少也得一年,技巧熟练点就得兩年或三年,靠的就是个巧劲儿,而且还要看个人悟性。
“我以前教的一个徒弟现在已经能够靠这手艺谋生了,在当地有名气得很。”张西牛已经教了好几个徒弟,年轻的20多岁,年龄大的有40来岁,很多人都是被这门独特技艺吸引才要求学的,但是大多数年轻人都嫌苦守不住,自己的孩子虽然也会做,但就是不愿意干这行。“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教给他。”说话间,张师傅抬起自己满是老茧的手。
3.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三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王葆的.小学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个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宝葫芦。有一天,他做梦梦都自己钓鱼时钓到一个宝葫芦。发现了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宝葫芦后用这个宝贝得了很多的东西。可是这个宝葫芦有利也有弊:下象棋时把棋子放到嘴巴里,考试时让两张卷子交换让他哭笑不得。后来得知这些东西都是偷得时更是火上浇油,于是她就把宝葫芦扔了,梦也因此醒了。回到现实的他发奋图强,终于成为好学生。
刚开始时我还十分羡慕王葆,也希望能有一个这样的宝葫芦直到后来才发现拥有宝葫芦并不是什么好事,它只会让你越来越懒惰。我们应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摘樱桃。因为有些樱桃很高我又跳又爬树才把他摘了下来。后来,我觉得无论是色香味都比其它买的樱桃好几倍,可能因为这是我摘的吧。看来,果然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呀!
还有一次,我在听写时只有一个不会写的生字。“我是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的改过来还是批改完改三遍呢?”我犹豫不决,“虽然把这个改过来我就全对了,可是全对的不光彩,不劳而获是不对的,这样我下次一定还是记不住。”于是,我选择了老师批改完改三遍。到了下次测试我果然没有再错了,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
4.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四
文中是这样写的,有一个叫王葆的小孩,他非常喜欢听奶奶讲故事,奶奶就天天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说,有了宝葫芦,你想要什么,眼前就会出现什么。听了奶奶的故事后,他就天天想着宝葫芦,就连在梦里也想着宝葫芦。有一天,王葆去河边钓鱼,结果真的钓到了一个美丽的宝葫芦,让他实现了他的愿望。他想要什么,宝葫芦就会给他什么。有一次,王葆在和同学在下象棋,王葆要“吃”对方的马,宝葫芦误以为王葆要吃马,所以,宝葫芦一下子就把马放到王葆的嘴里,突然不见了,王葆很担心,到了家里,发现马在抽屉里,王葆一下子高兴极了,王葆让宝葫芦把“马”归还给同学,可宝葫芦没这个能力,王葆想尽办法让“马”早日回到同学身边…...
宝葫芦是神奇的,它知道了王葆的心事,把他要做的事全都做了,王葆没什么可以做了。到了最后,他又发现宝葫芦给他的所有东西都是偷来的,此时此刻,王葆醒了,他知道自己不该利用宝葫芦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劳而获让他十分痛苦。经过很久的思想斗争,王葆终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大家,自己也就彻底轻松了。
5.《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推荐) 篇五
禅城区石湾三小六(3)班陈开宁
在我读过的书中,有一本书使我念念不忘,那本书就是《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主要讲的是一位名叫王葆的小孩,总是幻想有宝贝来帮助自己,结果,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在河里钓到了一个有魔力,能够懂人心的宝葫芦。这个宝葫芦还对王葆说只要王葆不告诉别人这件事,他就能帮助王葆。听到这样的条件,王葆答应了。从此,王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只要他有一丝念头,他就能得到那样东西。可是,这一切不但没有使王葆幸福和快乐,相反,使它觉得无聊和烦恼,使他不能跟好朋友玩,不能和集体在一起。最后,王葆知道所有东西都是宝葫芦偷来后,气得要把宝葫芦劈碎、烧掉,并且把宝葫芦的秘密公之于世,把宝葫芦偷来的东西还给失主。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啊!故事中的王葆并不是一个坏孩子,相反,他肯做好事,热爱集体,关心同学,但是他性格有点懒惰,总是幻想有宝贝来帮助自己,他不懂得,什么事情都要靠努力才能做好,依靠别人取得的成绩不是属于自己的,自己取得的成绩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上并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懒孩子都要像王葆一样刻苦努力,就一样能成为一个好学生。这就使我想起了王葆的老师经常说的“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能靠自己努力。”王葆爸爸也说过:“不要把自己的小心眼用到干坏事上去,如果用来学习的话,那么学习一定会好的。”让我们牢牢记住他们的话,踏踏实实地学习,不投
6.读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六
我觉得宝葫芦是一个诚实守信、忠诚的人,诚实守信是宝葫芦答应王宝,王宝只要不透露秘密就给王宝当仆人。忠诚是宝葫芦自主过来给王宝当仆人,并且给王宝效力到最后。
我觉得郑小登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因为他姐姐让他把望远镜拿去给王宝,而且发现望远镜丢了之后,立刻在不停的翻书包寻找,而不像别人,不关我的事就走了。
7.读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七
放寒假了,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我当时心想,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于是我带着疑问的心情读了这本书:从前,有一个小孩叫王保,他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只要有了宝葫芦,想干什么就有什么。他在学校里很性急,有一天,他和同学发生了很多矛盾,王葆就生气了,一怒之下,回家了,回到家以后,他想,我要是有宝葫芦的话就好了。
于是,他就开始睡觉,结果,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他去钓鱼,结果,钓上来了一个宝葫芦,那个宝葫芦说它愿意做王葆的奴仆,愿意让王葆得到幸福和快乐王葆顿时欣喜万分,从此以后,王葆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只要心里一想,那个东西就到手了,可是宝葫芦并没有给王葆带来快乐和幸福,而是给王葆带了来了更多的困难和苦恼,王葆心里一想,但是不想要,那东西却已经到手了,而且还拿学校的书,和图书馆里的书,而且还偷别人已经做好的卷子,后来王葆得知宝葫芦的那些东西都是偷来的,王葆更加生气,于是,就把宝葫芦扔回了河里,这时,他睁眼醒了。
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心了。在平时的生活里,我们不能投机取巧,也不能撒谎,更不能不劳而获。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题做不好,字也写不好,什么都干不好,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幸福和快乐。
8.暑假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八
书中的王葆总想着在宝葫芦帮助下不劳而获,结果却适得其反。借书被误认为是小偷,下棋误食棋子,考试时偷窃同学答案被老师处罚……简直弄巧成拙、出尽洋相。不劳而获的想法实在是太愚蠢了,天上怎么可能掉馅饼呢?他忘记了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勤奋。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与其把时间白白地浪费在空想上,还不如刻苦地学习、顽强地拼搏。
这部作品也向我们证明了笨孩子不笨,只是他们懒惰,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已。我也不禁想到当今这样一个社会现象:许多老师和家长只把目光关注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就把他们归为笨孩子。可是,有多少人思考过孩子的成绩为什么差呢?这部作品让我想起了孙云晓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我认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也是做事情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小主人公王葆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并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懒孩子只要像王葆那样刻苦努力,一样能成为好学生。在开始时正是因为他没有养成刻苦努力、脚踏实际的好习惯,企图不劳而获,因此在老师眼中成了一个成绩差、品行差的坏孩子。当他改掉了自己懒惰的坏毛病时,他一样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9.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九
里面讲的是有一个孩子叫王葆,他非常喜欢听故事,奶奶经常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后来,王葆很幸运钓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过上了要什么就来什么,想什么就有什么的快乐生活。可惜好景不长,宝葫芦分不出指令。
有一次象棋比赛,王葆为能赢过别人,让别人对他另眼相看,悄悄地宝葫芦说:“吃车、吃象。”结果宝葫芦把棋子送到王葆的嘴巴里。
还比如有一次语文考试,王葆让宝葫芦把答案写上,宝葫芦把别人的答案转移到王葆的卷子上,可一不小心把名字也移了上去,结果被老师训斥了一番。王葆一气之下把宝葫芦丢到了湖里。
虽然宝葫芦有很多魔法,但它没有自已的想法。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的感受】推荐阅读:
读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11-29
《宝葫芦的秘密》学生优秀读后感07-10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350字11-27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800字左右08-13
关于《宝葫芦的秘密》800字读后感高中12-11
宝葫芦的秘密好词好句08-18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优秀作文07-16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笔记500字优秀11-16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作文700字11-11
读《宝葫芦的秘密》后感作文400字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