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力系统的简介(精选10篇)
1.当前电力系统的简介 篇一
1 我国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分析
从发展情况来看, 我国电力营销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对此, 必须要引起重视。
1.1 服务方式较为落后
一直以来, 我国电力企业都被国家垄断, 导致营销手段落后, 管理人员对其不够重视,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 我国电力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较差, 尤其是基础设施落后, 管理方式过于陈旧, 无法及时为用户解决问题, 影响企业的形象。
1.2 市场意识不足
同样, 受到电力行业垄断的影响, 企业员工的市场意识淡薄, 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不足, 对市场需求与变化的把握不够准确, 缺乏竞争意识, 导致电力企业的产品销售难度不断增加, 供求关系不平衡。
1.3 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
受到营销观念落后的影响, 导致电力企业营销人员配置不够优秀, 对素质与能力的选拔不够注重, 导致电力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无法满足电力企业营销需求, 影响产品的销售效果。
1.4 缺乏法制意识
市场环境日益复杂, 导致市场中的企业会面临多方的压力与阻力, 受到这一影响, 很多专业法律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影响企业的发展。从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现状来看, 法律意识不强是导致营销问题的主要原因。
2 解决当前电力营销工作的有效对策
2.1 增强电力营销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提高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是改善我国电力营销问题的首要问题, 相关部门要强化对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 引进现代化营销管理体制, 聘用专业的营销管理人才, 改善电力企业的营销水平。除此之外, 要想改进电力企业的供电水平, 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对陈旧设备的维护与更换, 全面检查与维修线路, 保证线路供电的稳定性, 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另外, 从电力营销的管理情况来看,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抄表的工作率低, 新技术的应用不够普遍, 变电管理自动化水平低, 等等。相关部门必须要给予一定重视, 及时解决, 可以建立全新的高科技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同时要配置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并且改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2.2 发挥电价政策的作用
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商品, 电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 国家对其价格颇为关注, 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管控措施, 对此, 电力企业不能任意更改电价。在电力企业营销过程中, 要严格遵循国家电价标准, 灵活运用相关政策进行营销。一旦遇到电价分类等问题, 在收取中要仔细分析用户的情况, 说明其工作的执行与参考依据, 减少电费纠纷问题。
2.3 加大科技市场的开拓力度
近年来, 社会快速发展,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家用电器逐渐普及, 这位电力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从当前我国家庭用电的结构来看, 照明基本上是电力市场, 其他家用电器还没有完全进入家庭;而炉具则基本还不是电力的市场。与传统设备相比, 电器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动化程度高, 有自动保护, 方便、干净、无污染。传统的电力营销部门对其宣传力度不够, 在当前形势下, 有必要强化电力安全的管理, 保证供应, 加大电器产品的宣传力度, 争取更多用户。
2.4 改进营销服务的品质
我们要不断提高优质服务作为推动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 将其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与环境中, 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责任意识都有一定的增强, 树立全员营销的思想理念, 与客户建立合作的关系, 保持供电平衡。建立科学、系统、定期的客户满意度的测评体系, 通过呼叫中心的电话回访、满意率调查问卷、社会行风监督员的评价、召开客户座谈会等手段来进行满意度指数测评。城市营业窗口应广泛推广客户评价系统, 对窗口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业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2.5 创建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从发展来说, 人员是根本。要创建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就需要从思想上消除作为垄断企业员工的优越感, 要求他们从客户的满意度出发, 用全新的思想来理解电力营销和未客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 树立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做好员工的创新培训工作, 引导、启发与激励员工的创新意识, 发展特长, 使员工在学习中不断地创新, 深化学习, 互相促进。创建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 赢得市场, 提高市场竞争力。
3 结语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 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 对此, 必须要突破传统观念, 深化改革, 建立并完善法制体系, 打造现代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唯有如此, 方可实现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 对电力营销的重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 受到电力行业垄断性质的影响, 服务水平受到限制, 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就此分析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营销现状,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金芳, 探讨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措施[J], 现代企业文化, 2011, (20) .
[2]赵萍.电力市场背景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 (12) .
[3]郑金玲, 李想.供电企业实施优质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措施[J].华章.2011, (26) .
2.探讨当前电力的信息化技术 篇二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管理
引言
电力信息化指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其核心是电力SG186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各级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其中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力企业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总体上,信息化对提升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促进业务和资源整合。
1、中国电力信息化经历三大发展阶段
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时期,主要应用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其目标主要是提高电厂和变电站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电力生产和输变电监测水平,提高工程设计速度,缩短电力工程设计的周期等。这一时期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计算机应用初期发展时期,计算机主体是国产DJS系列小型机,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运算上。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二阶段,为专项业务应用阶段。计算机系统在电力的广大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负荷控制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等。同时,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建设管理信息的单项应用系统。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为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电力行业(从国家电网开始)信息化实现跨跃式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有计划地开发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性、综合性应用发展。
2、发电站、变电站的信息化发展
变电站综合信息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衡栅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变电站综合信息化系统,即利用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刀片服务器组成的自动化系统,用微彻保护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屏,改变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变电站综合信息化主要包括有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分层式三种设计方案。
集中式结构采用不同的计算机,扩展器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蕾和数字量信息,集中进行寸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功能。分布式结构将变电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散给多台计算机完成。分布式结构便于系统扩展和功能维护,局部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行。分层式结构在系统结构上将变电站信号控制系统分成三层即变电站层,单元层和设备层。其中设备层主要是变电站内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设备。单元层主要是测量和控制部件,它们负责单元的测量和监视断路器状态和记录事件等。通过局域网连接各主机使其可以相互交换信息,并完成实时显示、制表打印、开关操作等功能。分层式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该方法实现了完全的软件控制,简化了变电站二次部分的配置,缩小了控制室面积。
采用分层式和分散式结构的结构从可靠性角度,经济角度要优于集中式系统,是现代数字化变电站二次接线系统设计的首选方案。采用了數字化技术的二次系统接线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电压和功率的调节,自动选线,自动事故判别和记录,自动报警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变电效率和管理水平。
3、电网调度的信息化
电网调度信息化通信系统是把现场系统远程测控装置(RTU)采集的数据、电话语音信号和视频图象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到电力调度中心,调度计算机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可以使调度员随时掌握供电系统运行情况,主要包括自动化调度系统(EMS)和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DMS)。电网自动化调度(EMS)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正逐步向自动发电控制、状态估计安全分析、调度员潮流等方向发展,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新技术正逐步应用到电网调度中。配电管理系统(DMS)的应用发展也很快,传统上以单项自动化林立为特征的“多岛自动化“,如SCADA系统、负荷控制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电量计费系统、环网故障识别和恢复供电系统等正在走向系统集成。用于离线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现已可提供在线服务,并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相结合发展了流动作业管理系统(MCMS),有效地承担了正常运行中计划检修、停电管理中的排除故障以及用户报装中的业扩施工等任务。
4、电力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的生产管理中,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战略竞优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称作电网信息系统。电网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应主要包括采集与处理、分析、集成、显示、信息安全5个功能。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要实现这些功能,仅靠传统的工作方式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给电力系统的信息管理的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设计一个电网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组织和管理不同部门间不同格式的信息,解决企业间以及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问题,保证电网信息一致、完整、安全、方便,使部门间网络化的信息查询、浏览、创建和更新成为现实。信息系统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型和综合型应用发展,建立电网全局运行信息—体化的平台,通过Web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不同人员可以自由共享和传递与电网运行有关的所有数据,以提高电网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完善电网信息管理—这项最基础性工作,促使电力企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来积聚未来的竞争优势。
5、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网运行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等电网运行的各个环节。电力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是构架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供电网络,其中的每个用户和节点都得到实时监控,并保证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点上的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通过广泛的应用分布式智能和宽带通信,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保证市场交易的实时进行和电网上各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及实时互动。
3.试论当前电力政工人员的素质培养 篇三
1. 当前政工队伍存在的问题
当代电力企业政工人员所具备的素质已经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而且与新形式下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也不相符, 故此, 电力企业的政工人员在企业开展政工工作时, 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有合理解决和完善这些问题, 才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1.1 观念过于老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前的电力企业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由于国家对政工队伍应该怎样建设, 还未出台明确的意见, 导致政工队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沿用党政领导老一套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作习惯, 而这一套模式明显适应不了目前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当前的政工人员习惯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 导致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根治。
1.2 能力过于单一
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单纯的政工经验, 还需要对整个电力企业的运行和管理较为熟悉。但是当前政工人员的能力较为单一,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电力企业对政工工作的不重视。电力企业往往都是将各个部门中对党务工作、政工工作以及文秘工作较为熟悉的工作人员派到政工部门进行政工工作的开展, 导致政工工作人员的能力不全面。政工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低下, 那么在开展政工工作的过程中, 就会经常会出现问题, 但是由于他们能力单一, 处理问题时也就不能得到全面有效地解决了。
1.3 缺少专业知识培训
在电力企业中, 往往只是针对技术岗位人才的培训, 很少对政工工作人才的培训, 就算有这样的培训, 也是时间很短、走走形式而已, 致使政工工作人员没有系统、科学的培训, 也就没有一个客观的学习知识、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了。再加上政工人员的工作较为繁重, 压力也比较大, 很多的政工人员主观上也不愿意拿出时间、精力来进行专业业务知识的学习, 导致许多政工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 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
2.1 道德素质的提高
当前的社会发展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 故此, 作为电力政工人员, 不但树立自身高尚的道德理想, 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思想作风。在工作中, 要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力, 淡化名利, 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工作作风, 并能坚决抵制利益的诱惑;在人际交往中, 要做到“与企业员工打成一片”, 团结友爱、宽以待人、善于自省;在生活中,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培养自身良好的公德, 才有说服力, 从而指导企业员工更好地开展政治教育工作。
2.2 政治素质的提高
政工工作作为电力事业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实现合理管理工作与建设经济工作的重要命脉。故此, 政工人员作为党的一员, 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坚定的政治立场, 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学习, 从而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度, 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念, 并将其在实际政工工作中充分发挥, 监督和影响企业员工, 促进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2.3 文化素质的提高
因为电力企业的政工工作经常会出现新问题和新知识, 政工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 才能快速吸收新知识, 增加自己的知识内涵, 从而面对新问题与新挑战的时候, 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 在信息化普及的社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层出不穷, 政工人员只有掌握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才能达到提高自身理论能力, 促进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目标。另外, 政工人员在平时要留意国家的最新国情和党的策略方针, 加强学习党的政策方针, 在工作中能够结合员工的资料背景, 针对性的学习科学文化, 才能以自身为榜样, 影响其他企业员工, 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2.4 业务素质的提高
开展电力企业政工工作, 单单具备高尚的政治素质是不够的, 还要有做好政治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 在明确电力企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 对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具体任务进行全面了解, 并根据自身良好的业务能力, 贯彻到日常政工工作中。政工人员要全面了解当前国情, 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并且运用到实际的政工工作中, 规范和引导企业员工的动态思想, 才能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修养。
结束语
政工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党的优良传统,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新形势下, 政工工作更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要把企业政工队伍的素质培养作为现阶段企业战术的调整和战略的发展项目。围绕着企业经济发展核心任务, 建设一支干事创业的政工团队, 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 促进全员工作的积极性, 配合其他工作岗位, 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开拓创新、持续发展以及长久稳定。
参考文献
[1]朱启明.当前电力政工人员的素质培养[J].低碳世界.国网达州供电公司.2013.
[2]曾成忠.浅谈当前电力政工人员的素质培养[J].管理科学.泸州电业局.2013.
4.当前电力系统的简介 篇四
【关键词】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正逐步应用到我国煤矿企业中。电液控制系统的推广,使煤矿生产由机械化生产向自动化控制生产迈进。不仅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而且改善了煤矿生产的工作环境及安全条件。
1.电液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1.1国外电液控制系统发展
为了便于井下开采实现自动化,改善工作环境,美国、德国等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开始研制、开发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电液控制系统在国外,80年代进入试运行阶段,90年代技术基本成熟,逐步应用于煤矿综采。国外应用电液控制系统较多的有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波兰等。其中尤以德国、美国应用最为普及化,其各项技术指标也属领先地位。德国采矿技术有限公司(DBT)生产的PM4控制器,德国玛坷公司(MARCO)生产的PM31、PM32控制器,美国JOY公司的RS20控制器装配了故障诊断预警装置,通过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等进行联动、实现远程操控。
1.2国内电液控制系统发展
在我国,1991年北京煤机厂和郑州煤机厂首次研发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井下工作面进行工业试验,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大批量生产。
1996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试制电液控制系统,进行了我国首家整套工作面生产实验。
2001年7月,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成立,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注册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科技园,由央企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玛珂系统分析与开发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公司专业从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等业务。致力于提高中国煤矿综采自动化水平,改善煤矿开采安全生产环境,降低煤矿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保持在43%,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15亿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成功推广应用电液控制系统172套,占国产液压支架配套电液控制系统市场份额的62.8%;其中天玛公司自主研发的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成功推广应用71套,占国产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市场的69.6%,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2005年,航天科技研制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达到了设计标准,但未进行大批量生产。
虽然我国已有多家企业研制成功电液控制系统,但由于价格、可靠性、软件设计等原因,国外企业生产的电液控制系统仍在我国占有重要市场。
2.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功能及特点
2.1组成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由地面主控计算机、数据传输网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器组成。地面主控计算机采用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计算机作为主控计算机。数据传输网络包括井下交换机、数据转换器、数据传输线缆、耦合器、电源箱等。液压支架本体上安装有支架控制器、行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角度傳感器、电磁换向阀组等,电液控制系统的最终执行机构为电液阀。
2.2功能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可实现地面主控机对井下工作面液压支架的自动控制,完成液压支架的推溜、自动移动、放煤、喷雾等动作。在工作面,通过在液压支架上安装的行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将工作环境等信息传输给计算机,通过数据分析、运算,计算机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控制器、电液控制阀进行控制,实现液压支架的自动推溜、自动放煤、自动移架、自动喷雾等多架或单台控制。多个支架控制器通过数据总线组成一个通信网络,各种动作的管理以及实时调度由系统软件中的内嵌操作系统来完成,通过检测装置定位采煤机、掘进机,使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动态跟进,形成高效、安全的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
2.3特点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作为控制核心,运算速度快、处理信息量大,能够方便地监控、查看井下工作面的液压支架、采煤机及输送机等相关设备的运转情况。在显示器上直观的显示各种井下实时数据,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设定、修改控制参数,通过远程操作,控制液压支架各种动作以及紧急停止。
传统的液压支架控制方式为人工操作控制阀,控制液压支架的动作,当液压支架立柱密封圈等存在安全隐患时,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事故。而电液控制系统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电液阀为执行机构,大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人员的安全系数。
3.结束语
液压支架是采煤工作面的关键支护设备。电液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应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条件。然而,我国的电液控制系统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元部件仍依赖于进口,总体来说我国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需要提高,打破控制器长期以来被国际大公司垄断的局面,对煤炭生产及煤机制造行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对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篇五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问题;措施
经济全球互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创新发展,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如何进一步提升电力营销的质量,如何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与课题[1]。现如今,我国电力营销工作中存在着部分问题,并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电力营销质量,则需要在重视电力营销管理的同时,积极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从本质上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电力营销的整体质量。
一、现阶段电力营销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电力营销意识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而电力企业管理工作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则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力营销管理质量。从整体上而言,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在整个电力企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例,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意识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之前,不仅电力营销模式无创新,并且还缺乏电力营销意识,这种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电力营销工作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无法满足市场的用电量,从而导致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在整个竞争环境中会出现非常大的局限性[2]。比如,部分电力企业对市场需求分析不透彻,不明确,并且对电力生产管理工作过于重视,从根本上导致电力企业与市场供应之间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从根本上降低了整个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电力营销工作缺乏信息化
现如今,在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阶段,但是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缺乏信息化,虽然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已经有所进步与改善,但是在与发达国家的对比中,其信息化程度却呈现出落后的现象。在这个以信息化为主的社会中,各行各业发展迅速,作为电力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营销工作的信息化也必将成为电力企业营销发展中的基础,是促进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从根本上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实现电力营销工作资源共享,需进一步增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促近电力营销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三)电力营销决策不科学
现如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发展下,计算机成为了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国电力营销企业在21世纪将计算机应用到了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之中,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海会限制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3]。其中,电力营销决策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两点,其一是电力企业营销手段比较落后,其二是电力企业营销调查工作过于迟缓,无法从根本上促进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改善我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对策
正如上文所述,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作为其基础内容与核心内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电力营销管理的发展与进步,进一步阻碍了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有效进步。针对这种现象,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电力企业的进步。
(一)积极增强营销观念
现如今,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下,我国电力企业如果想脱颖而出,得到有效发展,那么则需要积极转变营销观念,改变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其中,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很多电力企业过于重视企业的发展,但是却从本质上忽略了电力营销的整体质量[4]。在增强营销管理期间,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段:其一要充实服务质量,将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作为主要主要发展基础,积极提升电力企业服务质量,促进电力企业朝着集约型经济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带动我国电力企业的有效发展。其二,还要进一步认识到高质量的服务给电力企业所带来的机制,要从本质上提高营销人员的管理能力,积极改变电力企业的经营面膜,进而提升整个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二)要积极改变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是进一步提高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中,需哟积极改变营销策略,首先,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要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营销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与完善,实施应急机会[5]。其次,要实施多样化的电力营销策略,尽可能将整个营销管理团队的竞争力进行提升,将老套的、竞争力不足的营销策略进行完善,并要从电力企业的长远与客户的需求角度进行处罚,推动我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最后,要积极开拓电力企业营销市场,要借助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引起先进的科技,加大对电力企业的宣传,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发展。
(三)积极提供优质的服务
众所周知,在电力企业中,优质的服务以及企业形象能够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之中,其工作的质量以及市场效益是极其重要的,要想促进其发展,在积极丰富服务内容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带动电力企业的整体形象。其中,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不论是服务的即时性、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指导性还是服务的需求性,均是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6]。在改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要将客户的需求作为其目标,积极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指導,帮助客户能够积极掌握电力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且要积极告诉客户在电力设备的整个检修过程中注意相关内容,为客户提供最方便、最优质的服务,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积极改善电力企业的整体形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中,我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成为了电力企业中的主要内容,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那么则需要加强对电力营销管理的认识。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诸多问题,其中包括电力营销管理意识与电力营销管理决策,并且存在信息化落后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则需要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改变营销策略、极强营销意识,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贤辉.关于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几点思考[J].广西电业,2007,04:33-34.
[2]叶彤.关于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4,06:110.
[3]禹江.对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思考[J].科技风,2013,19:251.
[4]梁海洲.对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6,08:110-111.
[5]李文革.对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06:49.
6.浅析当前电力变压器的状态检修 篇六
电力变压器实行状态检修是电网迅速发展的需要, 是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 是新技术、新装置应用及发展的必然。状态检修可以避免目前定期检修中的一些盲目性.实现减员增效.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变电力变压器单纯的以时间周期为依据的设备检修制度, 实现状态检修, 可以减少检修的盲目性, 降低运行维护费用。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电力变压器运行可靠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促进运行维护人员知识更新。
1 状态检修的提出
输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 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分别为事后检修方式、预防检修方式、经济检修方式、预知检修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力变压器数量急剧增加, 对电力设备安全性、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 传统的周期检修模式已明显满足不了新要求。提出了状态检修的模式。状态检修就是通过在线的和离线的监测手段, 收集电气设备的运行的工况信息, 通过系统科学的分析诊断, 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 在设备接近损坏或对设备的安全性有怀疑时, 决定设备的检修对策, 进行大修或小修, 可在设备检修周期到来之前根据设备状况提前进行检修, 也可以根据设备的状况, 延长检修周期, 真正做到“应修必修”。
2 变压器状态检修的意义
变压器作为电力能源变送及分配的主要枢纽和载体, 它的安全稳定运行是至关重要。而变压器的检修, 是保证变压器减少事故、可靠运行的有效手段。
变压器状态检修的定义为:在对变压器状态进行有效评估的基础上, 根据变压器状态与分析诊断结果安排检修时间与项目, 并主动加以实施的检修方式。相关研究及实践证明, 采用状态检修具有以下优点:
能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和检修, 做到该修必修, 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减少停电检修时间, 使现有的运行变压器创造更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减少停电时间和开关操作量。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经济性和安全性;
减少变压器停电试验和维修的盲卧胜, 减少变压器因检修而引发故障的可能性, 延长变压器运行寿命, 使变压器维护更加科学;
及时发现变压器运行中的发展性绝缘缺陷, 防止突发性绝缘事故发生, 降低变压器事故率。
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电力系统中实施恰当的状态检修能够有效提高变压器的可用率2%~10%, 还能节约相关的检修费用达25%~30%左右, 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总之, 变压器状态检修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变压器实施状态检修的条件
变压器实施状态检修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应当具有良好的整体状态。在进行新设备安装或老设备更新改造时, 只有使新投入运行的各种设备均具有一个优良的制造和安装质量, 才能在实施状态维修时, 真正实现达到减少检修工作量的目的。
实施状态检修还应拥有完善的试验检测手段。确定设备应不应该维修, 是以了解设备运行状态为依据的, 要切实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又是通过对相关检查试验数据的分析来实现的。由于变压器出现的缺陷或隐患具有很强的多样性, 而检查试验设备和方法的差异, 会对变压器缺陷和隐患的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 部分检测设备只对发现特定的缺陷和隐患有效。因此, 想要全面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况, 应通过不同试验检测手段得到尽可能多的与设备缺陷、隐患相关的信息, 才能保证分析判断的准确性。
实施状态检修还要有完备的管理制度与高素质的人员作保障。运行检查和试验监铡只是了懈设备状况的一个手段, 其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点。设备缺陷和故障的发生随机性很强, 随时都有可能发展成设备损坏和事故, 只有实时从运行检查和试验监测得到的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相关信息中, 及时捕捉到可能引发设备事故的线索, 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 确保设备检修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些, 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与高素质的管理作业人员。
研究和开发各类设备计算机管理软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
4 加强变压器状态检修工作的措施
4.1 树立正确的思想
对于变压器的状态检修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要做好状态检修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如采用先进、前沿的检测设备, 能有效提高准确率和操作性能。同时, 人的素质能力对状态检修起着决定因素, 不断提升相关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是必要的。所以, 应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 结合变压器特点, 制定科学、合理的状态检修计划和规程, 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增强技术队伍的执行力, 提高状态检修工作的规范性、严格性和准确性。由于状态检修涉及电力系统内外的众多部门.要搞好状态检修工作, 必须加强和制造厂商、施工队伍、操作岗位和维护, 修理等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
此外, 必须认识到状态检修是不可能完全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的.由于个别原因造成误诊现象是可能发生的, 不要因此而背负心理压力。
4.2 搞好变压器安装的验收工作
变压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将来的正常使用和维修频次。因此, 安装前后的验收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应按照协议要求进行严格验收, 除对设备本身要求的内容进行验收外, 还要特别对器身干燥程度、均压处理工艺及绝缘情况等进行详细验收。由于目前多采用现场免吊罩检查安装, 因此要按操作规程详细对储油柜、潜油泵, 冷却器、风扇, 净油器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并随时进行补油和清洁工作, 以确保变压器的质量, 进而提高其使用性能、延长使用时间。
4.3 重视离线和在线检测工作
虽然离线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率还有待提高, 并不易于发现早期的故障隐患, 但通过与一些长年积累的规律性数据对比, 仍可初步判断出变压器的绝缘水平和隐性缺陷, 相比较离线检修, 在线检修的准确率更高, 也更全面, 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对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评价。因此, 要全面采用先进的气相色谱进行检测, 有效提升监测绝缘油和局部放电的能力, 要随时注意绝缘的老化程度, 必要时通过糠醛进行辅助监测。要特别关注绝缘的在线监测, 通过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入, 减少因信号衰减而引发的准确率下降现象。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电力变压器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周期检修模式已无法满足电力设备的相关需求了。电网运行的经验表明, 变压器的故障率较高, 且容量越大、电压等级越高, 故障率越高。变压器是输配电网中极为重要的枢纽设备, 其运行状态和性能如何, 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我国电网因变压器原因而造成的停运故障是主要事故原因。变压器内绝缘是故障率最大的部位, 这是主要是因为其绝缘严重老化或运行环境恶劣造成的。变压器故障不仅给变压器带来损失, 还可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 保证变压器设备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重视。采取高效的状态检修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随着先进设备的不断使用及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原有的运行、检修模式已难以适应高可靠性电网的发展要求。因此按电网目前的设备状况。科学地理解、执行现有规程有关规定, 按不同区域、不同地段、不同设备情况。从实际出发实行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既是现代高可靠性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电力变压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
参考文献
[1]宋道勋.论电力变压器的状态检修[J].广东科技, 2009 (16) .
7.当前电力系统的简介 篇七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概念
“需求侧管理”是从英文“demand side management”直译过来的, 缩写为DSM, 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 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改善和保护环境, 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完善我国能源开发与使用状况的现实需要。通过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优化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 可以减少或推迟电网发电装机容量, 减少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 减少发电燃料消耗, 改善环境质量, 以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近几年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电力需求侧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 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 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 采用冰蓄冷空调, 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 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 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 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 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据统计, 2003年全国有19个省市电力短缺, 全国缺少装机2400万千瓦, 需求侧管理弥补了800万千瓦, 节电90亿千瓦时。2004年24个省电力短缺, 全国缺少装机3000万千瓦, 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000万千瓦, 节电170亿千瓦时。2005年20个省市电力短缺, 全国缺少装机2500万千瓦, 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200万千瓦, 节电280亿千瓦时。
四、当前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始较晚, 在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对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用电效率。电力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无论是电力紧缺还是电力过剩时期, 都应该从长远意义上节约资源的角度坚持做好需求侧管理工作。而我国的需求侧管理是在缺电的形势下兴起的, 很多部门将其作为特殊时期的短期工作对待, 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实施错峰、避峰, 还没有意识到需求侧管理的真正意义。
2. 缺乏足够的法律、法规支持
需求侧管理是社会行为, 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国外需求侧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了法规体系, 并有相应配套政策的支持。如制定需求侧管理的资金机制和激励机制, 制定国家能效标准等。但目前我国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关的只有《节约能源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少数法律法规, 缺乏财政、税务、物价等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支持, 可操作性不强。另外, 启动需求侧管理项目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入, 但目前我国缺乏稳定的专项资金来源, 影响了电力公司和电力客户参与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3. 电价结构不合理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是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 但现时执行的峰谷分时电价结构不合理, 峰电价只为谷电价的2~3倍, 对用电客户移峰填谷的激励作用不大。另外, 两部制电价使用面很窄, 两部制电价的基本电价严重偏低, 电度电价偏高, 仅靠电度电价拉开差距, 对用户激励作用也不大。工业发达国家在两部制电价的基础上,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 峰谷价之比可以拉大到8~10倍。
季节性电价对抑制高峰用电负荷, 缓解季节性的供需矛盾有很大作用, 避峰电价是削减电网高峰负荷、改善电网负荷特性的重要手段, 但这些科学合理的电价政策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4. 缺乏有力的经济激励政策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社会是最大的收益者, 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 政府部门应主动引导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健康发展, 依靠经济杠杆和平衡机制, 制定一些配套的政策和制度来引导和支持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发电公司也同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收益者, 削峰填谷后, 电网负荷率提高了, 能耗减小了,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提高了, 但如何量化发电公司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收益, 目前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电网公司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均衡满足供电与销售效益之间的矛盾关系, 电网企业均价销售的利益由于实施分时电价可能会受到一定损失, 因此, 电网公司也缺乏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由于激励机制不足, 让用电客户自觉地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
五、解决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 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行政手段的合法性, 确保行政措施实施到位, 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 建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常态机制。从世界范围来看, 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较好的国家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 如美国先后出台《国家能源政策法》及《公共事业管理政策法》等法律法规, 并制定了大量强制性能效标准, 对电力公司与用电客户均提出了很多明确、具体的法律要求, 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 改革和完善电价制度
采取灵活的电价政策, 赋予电价必要的弹性, 积极推行上网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的试点工作, 进一步扩大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的应用范围, 拉大峰谷、季节电价差距, 提高电网负荷率。
3. 建立多方激励机制
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引导以及价格、经济等方面的手段来调动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建议在电价中计列电力需求侧管理基金, 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提供补贴, 由电力监管委员会管理并使用。明确供电企业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而支付的投资费用和造成的损失并给予补偿, 以消除供电企业的后顾之忧, 提高供电企业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4. 加大力度培育DSM中介组织
合同能源管理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节能运作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 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 (ESCO) 已经发展成为市场机制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力量。培养、扶持一批商业化运营的能源服务公司, 为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分析、咨询、设计、培训、设备维护及节能效果监测服务, 并与用户分享节能收益。
5.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措施, 作为当今国际先进的资源规划方法和管理技术, 也是我国电力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需要对实施的所有主体进行广泛的宣传, 利用各种媒体对节能政策、节能知识、负荷管理知识、科学用电方法和在我国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广泛宣传, 并结合开展节能技术咨询和培训, 举办节能产品展示、节能竞赛等手段, 引导电力客户优化用电方式, 使其有助于合理消费和调整负荷, 达到让电力客户科学用电, 提高用电效率、节约能源和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六、结束语
我国终端节电潜力巨大, 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有预测表明, 如果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 到2020年, 我国可减少电力装机1亿千瓦左右, 超过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 同时还可以节约8000~10000亿元的电力投资, 不仅能大大化解资源、环境和投资压力, 而且还将带来巨大的节电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通过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 在政府、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和用电客户的共同参与下,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会使有限的电力能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 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电力需求侧管理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此, 笔者从电力需求侧管理基础知识的认知开始, 分析了当前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为适时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志荣:把DSM推向21世纪.电力需求侧管理[N], 2000, (06) .3~5
[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编.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4
8.当前电力系统的简介 篇八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建;精神文明;思考
电力企业作为关乎民生的基础产业性企业,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关乎到整个企业软实力的发展以及公众享受服务的满意度。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网基层企业的党建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一定的空白性、滞后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为了使电网基层企业能够更好的服务大众,其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是加强内质外形建设,构建和谐电力,努力培养“四有”职工,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体现“国家电网”品牌,具有时代特征、电网特点、景供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和文化氛围,形成先进共识的理念体系、科学规范的行为准则、进取和谐的团队氛围、服务优质的社会形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持。
二、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1.市场经济效益深入人心,政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电网基层企业为全民提供电力服务,其生产经营任务较为繁重,难免会出现重行政、轻党建的现象,造成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队伍落后。党建工作中,忽视对党员理论素质的培养。大多只是对党的思想进行集中性的学习,通过书写党员思想汇报考核党员的知识理论素养。但是,党员对于思想汇报大多采取网络摘抄的方式敷衍了事。还有一些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制度出现执行不力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薄弱、缺乏良好的纪律观念。甚至错误的认为,政工岗位属于企业的非重要职能部门,导致政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工作推广难度加大。有些人过于重视规则,办事总是按照既定的框子办事,思想守旧,工作消极。
2.部分电企领导不重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抱有敷衍态度。由于电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基层生产任务繁重,重生产经营轻党建工作的思想仍然存在。有些同志没有认识到党建工作在生产经营中的促进作用,没有正确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考核评价上单纯地以生产经营成果来评价和衡量党建工作成果。于是,在党建工作内容的把握上无所适从,党建工作未能落到实处。大部分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追求最高的经济效益,精神文明建设只是追求经济效益的辅助性工作,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于企业提升软实力、服务群众所带来的良好效应。还有基层企业的党组织领导不重视党建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分党组织领导认为自己不受重视,工作开展受到阻碍,对于党建工作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抱有敷衍的态度。
3.文化建设活动以说教为主,缺乏趣味性。供电企业的党务部门普遍存在对党员理论学习不重视、学习内容单调、手段落后等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电网基层企业对于党建活动的投入较少,导致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企业的党员理论教育内容还和从前的教育内容、方式相同,而没有进行任何的创新与改革,但是理论知识往往较为晦涩、枯燥,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抵触情绪,认为这些理论知识与自身发展无关,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这种思想的存在不利于企业凝聚力的产生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如果不能结合新形势、新任务采用新的思维方式来开展活动,那么必然会出现渠道不畅、进步迟缓等现象,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此外,很多该有的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设施不能够置备齐全,影响到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程度,不能很好起到教育效果。
三、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现状的思考
1.注重企业政工素质教育,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对电力企业政工的教育除了要注重党的基础知识和政策方针教育之外,还应该要注重素质教育,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提升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主体性,通过教育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在工作中能够起到带头作用,主动积极。可以吸收优秀的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专业人员,并改善他们的待遇和升职的机遇,使得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持对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根据企业政工的类型和特点来进行教育管理,开展不同的活动类型。充分的利用好企业党员活动室,将活动室作为教育的发源地,通过对党员进行教育,让他们学会现代化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他们的不足之处进行补足,让他们能够有需求有针对的去选择接受的教育类型,分班、分组,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教育当中,主动学习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加强民主意识以及自觉性。
2.提高电企决策层对文化建设的认知水平,强化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电力系统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形象的树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企业应该强化电网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精神文明建设意识。作为关乎社会主义国家国计民生的电网企业,必须强化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对电网基层企业管理层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意识的同时,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强化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让他们学习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从而认识到企业的软实力也可以创造价值。此外,定期对电网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还要对阻碍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进行教育和批评,并督促其及时整改,以保证电网基层企业的员工具有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意识。
3.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建设活动。为了提高我国电力企业凝聚力的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应该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可以加大对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购置相关的设备。也可以拓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视野,搬出理论课堂。企业用切切实实的行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与群众拉近了距离,使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形式生动活泼起来。另外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深化企业文化,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企业的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企业员工的努力、积极,散发出正能量,打造一个优质的企业环境,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强化企业服务意识,获得更多的群众用户度,为企业将来的发展提供条件。
四、结语
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就发出了加强党建的号召,电力系统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电力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实践,深化干部队伍建设,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以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罗辉.论基层电力企业如何提高思政工作水平[J].广东科技,2013(20)
9.当前电力系统的简介 篇九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电厂自动化控制水平也越来越高。分散控制系统 (DCS) 已经成为了国内新建电厂的标准配置。为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而建立的SIS (厂级实时信息监视系统) 、MIS (生产管理系统) , 也已纷纷登上电厂信息管理平台。为最大限度提高机组自动化控制水平, DCS系统已经能与多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共同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管理、决策的平台。
二、概述
ECS为Electric Control System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的简称, 有的又叫作电气DCS。但不管如何称呼, 电气作为一个子系统进入DCS, 可达到机、炉、电控制界面的统一, 便于全能值班, 容易实现电厂一体化管理。常规的DCS系统主要有以下子系统组成:DAS (数字采集系统) 、MCS (模拟量控制系统) 、SCS (顺序控制系统) 、FSSS (锅炉安全监视系统) 、DEH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ETS (汽机紧急跳闸系统) 、MEH (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 、ECS (电气控制系统) 等。
但目前大多数电厂都侧重于锅炉、汽机自动化控制的DCS系统, 对电气系统考虑较少, 机炉和电气之间的控制及自动化水平不协调。因为厂用电气系统的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如发变组保护、同期装置、励磁系统、故障录波等基本上是独立运行。与机组有关的电气设备, 如发变组开关、励磁系统、变压器、6k V、400V电动机等, 虽然基本控制均由DCS系统完成。但电气人员所关心的保护投退、保护动作、定值整定、故障测量、事故追忆等信息在DCS系统中却无法反映。因此, 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对电力等能源供应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且发电厂本身向着电压等级提高、规模扩大、自动化水平提高的方向发展;尽管电气系统个体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平, 但从电气系统的整体自动化水平来看, 电气ECS系统的实时监视、分析控制、管理水平, 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本文将笔者在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ECS系统结构配置、通信接口等设计方案作一一介绍, 以供大家了解。
三、ECS系统接口的问题
目前很多电厂对于电气与DCS系统联系采用的是直接连接方式, 即开关量 (DI/DO) 与模拟量 (AI) 用控制电缆直接接入DCS的测量或输出模块上, 俗称硬连接。这种接口方式受限于电缆及DCS采样点的数量, 一台300MW机组电气系统其I/O点进入DCS数量约在3000点左右。由于数据量的有限, 导致电气系统的测量、保护动作、定值整定、事故追忆、电量和潮流报表等电气运行参数在DCS系统无法完整反应。此种接口方式属比较常规的设计, 可靠性高。要想完善DCS系统中电气量的监测, 势必增加控制电缆和DCS系统的I/O插件模块, 导致整个电厂投资增大。
如若采用通信方式接口, 通过通信线缆接至ECS主机则可解决DCS显示的数据量不够的问题。采用通信方式接口, 首先要求电气系统的每一个对象均安装有独立的微机型保护测控装置, 且这些装置具备现场总线通信接口 (RS485、RJ45等) , 并支持Lonworks、Canbus、Profibus、Modbus等多种通信规约。那么电气人员所需要的开关量、模拟量就由保护测控装置采集后, 经现场总线网络传输至ECS系统, ECS系统再经网络传输与DCS通信, 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其优点毋庸置疑, 大量的电气保护装置运行信息和参数既能被监视到, 又省去了大量的DCS系统I/O插件和控制电缆以及电量变送器。按照300MW机组电气系统信息量约占DCS系统中10%~20%的“I/O点”来估计, 整体工程的投资造价将大大降低。
四、ECS系统结构与配置
就电厂电气系统本身来说, 220/500KV升压站的网控部分已经独立形成一个NCS系统网络, 采用全通讯方式进行控制, 除受电网调度部门外不受任何系统管辖。该系统在实际应用已相当成熟稳定。而ECS作为DCS的一个子系统, 更多侧重于发电厂内部的厂用系统 (6KV、400V、直流、UPS、快切、同期、励磁、发变组保护及测控、计量等装置) , 与DCS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下面就介绍下ECS系统的整个网络配置与结构 (见图1) 。
说明
1. 系统层
由监控服务器、电气工程师站、打印服务器、后台数据库、网络设备组成。对系统内的实时或历史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具有监视、对时、打印、控制操作、报表生成、系统自诊断自恢复、数据库管理等功能, 其所有设备集中放置。另外, 系统层为其他外部系统 (DCS、SIS) 提供网络和串行通讯接口, 达到资源信息共享。
在现场工程应用中, 可根据实际运行需要配置操作员站, 以供运行人员操作。同时也可以取消操作员站, 完全让DCS操作员站来操作, 仅保留一台工程师站作为备用和维护, 这样真正达到机炉电一体化管理。ECS系统层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2. 通讯层
通讯层在整个ECS中最为关键, 它的性能、配置及可靠性直接影响着ECS的好坏。通讯层由通讯服务器、通讯网络及相关设备组成。要求其具有先进的实时操作性, 配备大量的多种类型的通讯端口, 并支持大量行业通讯规约。才能适应不同的间隔层设备通讯需求。
为满足与间隔层通讯, 可根据间隔层网络的拓扑结构、间隔层位置来配置通讯管理机。在电厂实际工程中, 通讯管理机按照电气设备安装地点来配置, 其网络结构简图如图3所示。
3. 间隔层
由各电压等级继电保护装置、机组智能设备、其他电子设备及具有通讯功能的仪器仪表综保装置等构成。间隔层的设备主要负责遥测、遥信、遥脉数据的采集, 遵循指定的通讯规范和协议以数字方式向通信层和系统层传输信息, 并由ECS系统后台进行监视。同时可执行系统层下达的遥控、遥调命令。
我们以300MW机组为例, 进入ECS系统的电气间隔的设备粗略统计见下表:
4. 带有控制要求的间隔层设备的接口方式
因电厂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大量的辅机设备和电机的启停须经DCS顺控逻辑的综合判断来控制。例如:一次风机、二次风机、流化风机、给水泵、凝结水泵等设备, 这些设备为保证运行的可靠, 可保留部分硬接线——合闸、分闸、开关合位、开关分位四个I/O点, 可不执行遥控命令, 即半通讯方式。其他项工作/备用电源进线、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无须经过DCS顺控逻辑判断的, 可采用通讯方式上传数据信息和执行遥控命令, 即全通讯方式。
(1) 采用半通讯方式的二次接线图
下面我们以6KV一次风机为例:
(2) 采用全通讯方式的二次接线图
(3) 间隔层接口的应用
我们以一台300MW机组的6KV间隔为例:
类似的发电厂400V间隔的设备或高压变频设备等, 均可依照上表进行统计并进行相关的设计和配置。
五、总结
综上所述, 发电厂ECS系统结构让大家有个初步认识了, 但其实际结构和配置, 受设计院、设备厂家、安装和调试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最主要还是在于设计。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ECS系统为电厂电气管理水平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笔者针对电厂ECS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 介绍了电气控制系统ECS的特点和系统网络构造。同时也提出ECS在电厂应用中的一些设计方法。
10.当前电力系统的简介 篇十
关键词:国际电力工程;投标;造价管理;风险分析
现代工程施工的造价采用的是全过程造价控制,即对于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进行整个过程的控制,也就是说按照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投标、工程项目施工以及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顺序进行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对于日趋发展的电力工程企业,也是按照如上述的五个步骤进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国际电力工程投标是对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由于国际电力工程与国内电力工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国际电力工程在投标时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大。下文首先对国际电力工程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对标前调研内容进行阐述,最后对国际电力工程索赔管理进行简要阐述。
一、国际电力工程风险分析及其解决对策
1.当前时期下国际电力工程风险分析
国际电力工程与国内电力工程差异性非常之大,其所面临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国内电力工程。参与国际市场的投标风险无疑比进行国内市场投标大许多。然而国际工程投标同任何商业活动一样,其风险和获利总是潜在并存的。既不能夸大风险而畏缩不前,也不能贪图利润而对风险疏忽大意。因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细致调查存在各类风险的主客观条件,认真分析评价风险的严重程度。
国际电力工程的主要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包括战争与内乱、政局形势、拒付债务等)、经济风险(如延迟付款、汇率变动、通货膨胀等),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风险(自然灾害等)。
2.解决对策
(1)国际电力工程公司需要重视目标市场的选择。在解决国际电力工程的国际风险时,应该着眼于投标战略上,而投标战略主要的就是找准目标市场。例如我国湖北电建公司国际电力工程企业已有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中,它之所以得以全面的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实际的投标过程中十分重视目标市场的选择,如企业已经选择了—些相对熟悉的、就近的、国家关系紧密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
(2)准确定位自身是否具备国际电力的资质。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历,认为一个成功的国际电力工程具备两方面的标志,即电力工程具有国际标准的安全性以及可营利性。只有对自身进行了正确的定位,才可以使电力工程能够“量身而制”,真正的发挥着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因为一个国内的电力工程是无法应对国际以及国内竞争压力的。
二、国际电力工程投标前的调研
为保证竞标国际电力工程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须在国际电力工程项目投标之前进行某些方面的调研工作,以此作为风险分析和成本计算的依据。下面主要针对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标前的调研工作。
1.施工环境的调研
施工环境对于国际电力工程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国际电力工程企业不能很好地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的话,那么必将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和成本。具体而言,需要对工程地点的地质环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调研,以此分析各种环境对工期和成本的影响。例如:东南亚地区雨季较长,必然影响现场的施工进度,造成成本增加;工程地点偏远,交通条件差,必然造成物资、人员进出场的成本。
2.市场环境的调研
作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电力工程市场,首先须对特定国家的市场环境有详细的调研报告,供投标报价进行成本分析和风险分析。针对电力工程,市场环境的调研涉及当地施工企业市场、工程技术工和劳务工市场、大型施工机械市场、工程材料市场以及交通成本等等。只有对上述市场环境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严格控制投标风险,也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加强国际电力工程索赔管理
国际电力工程市场的激烈竞投局面及其压价夺标、恶性竞争、严重亏损等现象,使得索赔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索赔管理确属高层次的、综合性强、难度甚大的运行管理工作,涉及到投标报价、合同条件、招标文件、工程变更、自然条件变化、政府法律法规变化、以及业主、咨询工程师、总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等因素。由于索赔管理不仅可以挽回经济损失,而且还能防止亏损的发生,对提升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工程企业全面管理和保证合同正常有序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目标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为此,建议各国际电力工程承包公司应该注重进行索赔管理大课题的系统研究和运用,提高工程项目索赔管理人员的能力,普及相关的管理技术和测评技术,提高公司的创造能力和成长能力,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
索赔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确立工程索赔策划、建立索赔组织机构、对索赔机会进行分析、阐述索赔与项目管理的关系、索赔文档的日常管理,对索赔事件的发生确认及评估、制定索赔策略、核算索赔额、正式提交索赔报告以及谈判或仲裁这一整个过程中的普遍性的管理技术和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时期下,进军国际电力工程存在着一定风险,电力工程企业须对特定工程进行详实的标前调研,认真分析和评估工程风险进行评估和测算。只有对风险和利润做到行之有效的预判和控制,我国电力工程企业才能在国际电力工程市场打下基础,保持后续的稳定发展。同时,履行合同中,重视索赔管理,才能在国际电力工程市场上尝到甜头。
参考文献:
[1]张帅,纪晶: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4)
[2]解志良,毛羽:国际工程投标风险及应对策略[J],电力建设,2006,27(5)
[3]王建辉,吕阳:国际工程投标报价方法探讨[J],现代电力,2001,18(2)
【当前电力系统的简介】推荐阅读:
电力专业简介09-26
中国电力电源情况简介09-02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简介10-15
当前 诗歌存在的问题08-12
做好当前工作的通知09-07
当前语文新课改的反思06-12
当前医患关系的伦理分析06-28
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09-12
当前制度反腐的重要性06-25
当前中国市场的优势劣势分析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