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2024-10-19

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选6篇)

1.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一

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1年5月7日)

王 金 洪

同志们:

为了使大家尤其是新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的同志能够全面地掌握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举办这次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各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专职纪委委员,委局机关和纪工委(监察分局)全体人员,有关纪工委兼职委员。培训内容为案件检查、执法(效能)监察、纠风、党风廉政建设、审理、信访、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同志们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集中精力、专心学习。我相信,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一支队伍,一定会圆满完成这次学习培训任务。同时,也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培训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带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掀起一个学习的热潮,进一步推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下面,结合这次培训,我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学习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为党的专门监督机构的负责同志,大家担负着一个区域、一个系统、一个部门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责任,我们更应该带头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这一要求。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

1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县的大环境下,急需每位干部尽快熟悉新业务、掌握新知识、进入新角色;急需每位干部提高文字写作能力、依纪依法办案能力和抓落实水平;急需每位干部站在一定的高度认真思考纪检监察工作的新问题,探索、研究推动工作的新对策。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培训,使大家能比较系统地掌握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理论,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通过培训,使大家进一步深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在平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能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觉悟。

举办这次培训班,县纪委高度重视,很早就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各位讲课同志的讲课材料也是经过长时间准备的,可以说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和审核。希望参加培训学习的每一位同志,无论是纪检监察战线的老同志还是新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的同志,都要保持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确保培训收到成效

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基本业务程序和技能,对这方面的知识在座的各位可以说都有一些了解,但纪检监察工作理论是一套严密、完整的体系,不是靠我们平常工作中了解到的只言片语所能完全掌握的,只有深入学习,才能在理论上有高度、在工作上有深度。这次课程安排

了基础理论知识,也安排了具体的业务知识,希望大家能理论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基础理论和基本工作技能的理解。为了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确保每位干部通过培训受到教育、有所收获,达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推动工作的目的,这次培训专门安排了从事多年纪检监察工作、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功底较扎实的同志进行授课,希望大家一定要虚心学习,在学习中把握好两个重点。一要把握好政治理论指导思想这个学习重点。这次培训,由于时间较紧我们没有安排政治理论学习,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自身政治思想建设和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尤其是作为最基层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定不能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要站在讲学习、讲政治的高度,在认真学习好纪检监察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同时,还要在平时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作风建设。二要把握好纪检监察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这个重点。要从明确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职责、地位、作用、任务、工作性质入手,建立起学习培训的“大系统”概念,这一点对新任纪检干部来说尤为重要。对大多数同志来说,应该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从更深层次、更高角度、更宽领域来分析、研究纠风、源头治理、执法监察、案件检查、案件审理、信访等规律性的问题,积极探索纪检监察工作新思路,努力创新工作手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进而提高自身实际工作能力。

三、严明纪律,强化管理,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为确保本次培训顺利进行,能够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我提几点要求:一要端正学习态度。这次培训班虽然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得较紧,内容比较丰富,思想性、指导性、政策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能够抽出身来集中学习很不容易,一定要沉下心来,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原原本本的学、认认真真的学,掌握好主要内容,领会好精神实质。要保证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学习上来,不能一心挂两头,心有旁骛,只有精力集中了,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二要讲究学习方法。首先,要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做好笔记;其次,要注重理解、灵活运用、善于总结;再次,要突出学习重点,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各专题知识的相互关系及内在联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学有所获,学有所思。三要遵守学习纪律。培训过程中要自觉遵守培训班的纪律,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妥善地安排好各自的工作,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请假,更不能无故缺席。

同志们,这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以勤奋严谨的学风,奋发进取的精神,参加好这次培训。同时也希望这次培训班结束后,大家能在平时合理安排时间,结合工作实际,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们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要在不断地自我改造中净化自己、提高自己,为推进我县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这里再强调一点:这次培训班结束后,我们要现场搞一次测试,检验学习成果。

最后,预祝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首先请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赵金辉同志讲解案件检查方面的知识,大家欢迎。

2.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二

同志们:

市公务员局、市行政学院举办这个卫生领域专题研讨班, 给我一个“命题作文”, 就是给同志们讲讲关于上海新一轮医改的事。今天名义上是授课, 实际上主要是和大家就医改中的一些关键和难点问题, 进行比较系统的交流。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 上海新一轮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上海卫生事业发展和市民健康水平提高, 乃至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分管副市长, 我由衷感到高兴。在这里, 我代表市政府, 向在座各委办局领导、各分管区县长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天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上海医改面临的形势, 以及对此我们相应的改革思路;第二个是当前本市医改重点任务;第三个是就推进医改重点任务落实提几点要求。

一、上海医改面临的形势与改革思路

医改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这方面已形成普遍共识,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中国式解决办法来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可见, 推进医改不仅需要勇气, 更需要智慧。这里, 我重点围绕“上海新一轮医改改了什么”、“接下来改革难点在哪里”以及“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什么”这样三个问题, 和大家作一交流。

第一个问题, 新一轮医改改了什么?

从2009年开始, 我们根据国家统一部署, 启动了新一轮医改, 先后推出了“医药分开”试点、投入补偿和监管评价机制、医保支付制度、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家庭医生制度、卫生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经过五年多努力, 可以说, 较好地完成了医改阶段性任务, 不仅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服务可及性有了较大提高, 群众看病就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也得到了初步缓解。下面, 我从医疗服务对象与供给方两方面, 概括地做一梳理:

首先, 从医疗服务对象角度, 主要是抓了“四个基本”:

一是完善基本医保体系。对原有各类医保制度进行整合归并, 现在三类基本医保 (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 的户籍人口参保率达到96%以上。接下来, 我们在先实现新农合市级统筹基础上, 抓紧推进新农合与居保并轨。

二是调整完善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配药难”问题, 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础上, 前后两轮调整完善了本市基本药物目录。现在上海基药种类达到844种, 较好地满足了市民社区用药需求。同时, 积极完善药品招标采购体系, 推进基药“招采合一、量价挂钩”, 基药的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平均降低39%, 把这块实惠让利给老百姓。

三是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新一轮医改中, 我们围绕政府“保基本”的职责, 构建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 探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 初步形成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约诊疗、转诊服务、疾病管理”等基本服务模式。当然, 要从“软签约”过渡到“硬签约”,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是加强基本公共卫生供给。在医改中, 我们还特别注重加强居民健康管理, 努力把后端治疗环节中的压力, 合理地分解到前端的疾病预防控制环节中。为此, 我们在国家项目基础上, 针对上海疾病预防的实际, 新增了21项基本项目和3项重大项目 (新生儿疾病筛查、居民大肠癌筛查、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 , 受到市民群众欢迎。

其次, 从医疗服务供给方来说, 重点是抓好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优化布局与人才队伍建设三件事:

一是推动公立医院运行体制机制创新, 打好改革政策“组合拳”。在医改过程中, 我们逐步认识到, 只有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方向, 才能抓住医改的“牛鼻子”;只有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才能抓住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为此, 我们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一轮医改的重中之重, 去年先后出台“1+8”文件, 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方向, 抑制盲目“求大求全”、片面追求做大业务量的冲动, 建立科学的运行新机制。为支撑公立医院的体制机制创新, 各委办局给予了大力支持, 形成政策“组合拳”。比如, 对医院实行医保总额预付, 很好地对医保费用、药品费用进行“复合双控”。比如, 改革财政投入补偿机制, 努力做到“按需投入、合理补偿”。又比如, 分批调整了4 000余项医疗收费价格, 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 对改革形成有力支撑。

二是抓住资源布局调整主线,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在结构布局上, 过去五年中, 我们实施了郊区三级医院建设“5+3+1”项目, 现在基本实现郊区每个区县都至少有一家三级综合医院, 老百姓不出郊区, 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当然, 接下来, 我们总体考虑是不再增加三级医院的数量, 而是优化整体布局。又比如, 启动瑞金-卢湾、新华-崇明等医联体试点, 但我感觉, 现在的医联体还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模式, 距离“分级诊疗、有序转诊”目标仍有较大距离。还有, 在鼓励引导社会办医方面, 我们在医疗机构审批、大型设备配额、医保定点等方面都已经明确了相应扶持政策, 努力打破“玻璃门”, 现在浦东、新虹桥两个国际医学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在功能布局上, 积极推动部分二级医院功能转型, 杨浦区老年医院、宝山区一钢医院等, 都已成功转型为康复医院。

三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上海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在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现场会上, 被作为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加上我们推出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可以说, 基本上形成了较完整的职后教育培训体系。关于这方面情况, 我在今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已做过介绍, 这里不再具体展开。

第二个问题, 接下来的改革难点在哪里?

分管卫生工作以来, 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医改之难, 不仅“任务重”, 有许多迫在眉睫的事情, 等待我们破题;而且“底子薄”, 很多基础性工作也需要我们从头做起。医改究竟难在哪里?我思考总结了五个关键词, 也就是“秩序、方式、管理、机制、共识”。

首先, 难在秩序, 改变当前混乱就医秩序不可能一蹴而就。较典型的问题是, 过去我们搞“一张卡走遍天下”, 当时出发点是方便居民就医, 但回过头来看是走错了路。现在, 老百姓生了大病小病都往三级医院跑, 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但你现在要求老百姓马上不要跑大医院了, 也是很难、并且也是不现实的事。接下来, 我们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秩序, 只能是逐步地推动就医秩序“软着陆”, 慢慢还清“历史欠账”。

其次, 难在方式, 当前医院发展方式仍不尽科学。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卫生界流行的是“把医院做大做强”, 医院忙着“跑马圈地”、不断扩张, 院长们最关心的是门诊数、手术数, 是业务量有多大。当然, 出现这种情况, 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有着历史原因, 但时至今日, 这种思维还在不同程度延续。比如, 有些医院院长、区县长和我交流时, 还是想着怎样把医院升级、怎样扩大医院规模。对此, 我有很深的感触, 要改变这种惯性思维是何其之难。现在医院已经人满为患, 不仅医务人员不堪负担, 患者也很不满意。对这种不合理状况, 我们必须作出制度安排, 推动医院建立科学发展方式。

第三, 难在管理, 医院管理的“粗放式”直接影响上水平。医疗服务面广量大, 环节多, 专业性强, 如果精细化管理“缺位”, 结果是无法想象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曾经问过一些院长, 他们都回答不出医院的运行成本是多少。如果把医院比喻成现代企业的话, 作为企业总经理, 连运行成本都不清楚, 还怎么谈质量与效益?现在很多医院, 普遍忽略过程管理, 忽略医疗质量的内控机制。对此,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 推动医院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第四, 难在机制, 体制机制还未与医院科学运行“同向而行”。比如说薪酬制度, 我听到很多医生抱怨, 说自己是“干着投行的话, 拿着快递员的钱”。客观来说, 医护人员的收入并不算低, 但他们的收入, 都是靠比常人更多的辛苦, 以及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换来的。而且, 突出的问题是, 收入与绩效“脱钩”, 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不同科室、不同医护人员之间, 收入结构和比例也不尽合理。对此, 我们必须在接下来改革中着力加以破解。但是在座同志们也都知道, 真正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仍面临许多难点和障碍有待突破。而要真正创新体制机制, 确保与改革同向而行,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五, 难在共识, 对医改的社会共识还远未形成。一段时间以来, “医闹”事件频发, 医务人员被打事件时有发生, 这当中, 既有医患之间沟通不足的原因, 但更深层次的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不利因素向医疗卫生领域的传导。与此同时, 一些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保障不够, 导致他们对医改有不同程度的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由此可见, 不仅社会上还未形成改革共识, 就连医疗卫生系统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加上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 触及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 社会期望值越来越高, 凝聚改革共识, 无疑要付出更大努力, 做更多的功课。

第三个问题, 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什么?

医改越是困难, 我们越不能绕道而行、避重就轻, 必须认真回答好“为什么改”、“怎样改”和“改什么”这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分管卫生工作一年多来, 我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反复研究, 从顶层设计角度来构架医改。我认为, 下一步深化医改的基本思路, 是要抓好“转方式、立秩序、建机制、促联动”这十二个字。

第一, “转方式”。就是将发展方式和目标, 从做大业务量的外延发展向内涵提升转变。现在, 医院不断扩张的方式已走到“死胡同”, 医院承载力不堪重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 过去政府投入少, 导致医院趋利严重。上海作为“医疗高地”, 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患者来上海看病就医, 刚性需求大。但我们自身的推波助澜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 我们在构架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模式时, 明确提出要转变公立医院的运行方式, 建成运行效率高、医疗质量好、服务水平优、发展活力强的公益性机构。

第二, “立秩序”。就是构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合理分工、有序转诊的科学医疗体系。基本考虑:一是构建纵向分层、梯度就医的医疗体系,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卫生中心—三级医院 (专科) ”三级架构下, 通过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和医疗联合体建设, 打通三个层次, 逐步落实社区首诊、逐级转诊。二是构建矩阵医疗体系, 即在完善基本医疗基础上, 一方面抓精神卫生、妇幼等医疗资源配置, 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抓老年护理、康复、舒缓疗护等医疗资源布局, 部分缓解三级医院人满为患、急诊室压床等问题。这样, 一手抓结构、一手抓功能, 努力缓解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问题。

第三, “建机制”。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外部支撑机制与内部管理机制。从外部来看, 政府是公立医院举办者, 将通过改革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机制等来支撑医院发展、确保改革方向与效率;同时, 政府也是行业管理者, 要通过制定规划、优化资源布局来规范引导医院发展。从内部来看, 公立医院也要根据体现公益性的总体要求,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人事、评价、分配与质量控制等机制。

第四, “促联动”。就是统筹医疗与医药、医保、价格的联动协同, 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的任务。我们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不能仅仅盯着医疗, 还要解决好与医保、医药管理以及价格机制的联动。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

二、上海医改的重点任务

新一轮医改中, 我们既不折不扣完成国家“规定动作”, 又结合上海实际推出了很多“自选动作”。医改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以说是内容繁多、任务较重。对此, 在医改实施中, 我们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以卫生规划为引领, 二是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关键, 三是以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为基础。

第一个重点, 关于卫生规划引领。

一个区域的医疗资源布局, 必须与区域卫生发展实际状况、群众对医疗服务的现实需求等相匹配, 这样才更加科学合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花了大量功夫, 努力改变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但到了目前阶段, 我认为突出的问题已经转变为, 公立医院无序扩张, 医疗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为此, 下一步我们更多的精力, 要花在优化医疗资源的结构布局上。

出于这样的考虑, 本届政府以来, 我们编制了《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 (2011年—2020年) 》, 既解决各级医疗机构的数量及合理定位问题, 又着力解决医疗资源的结构与优化布局问题, 基本的目标是, 逐步构建形成“功能完善、配置合理、多元主体”的科学医疗体系。今天下午, 市卫生计生委还会为大家详细解读区域卫生规划。这里, 我只是简要介绍下规划的基本立足点, 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完善体系。也就是让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找准自己的位子”, 在医疗服务供给上形成“多列纵队”, 形成“既分工合理、又优势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总体考虑是:对基础医疗, 着眼于可及性, 更加注重均衡布局;而对三级和专科医疗, 将着眼于辐射性, 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带动作用, 更加注重有序利用。

第二, 重点补缺。应该说, 在基本医疗这块, 上海医院的优势与特色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在老年护理、康复、精神卫生、妇儿等方面, “短板”突出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 我们考虑, 一方面, 对康复、老年护理等对承接三级医院压床病人、理顺就医秩序有关键作用的稀缺资源, 制定专项规划, 着力“补短板”;另一方面, 基于区域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推动区县编制各自区域卫生规划。通过这两方面规划, 来保证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实施与落地。接下来, 卫生事业的政府投入、行业准入等, 都严格以规划为依据。

第三, 多元主体。在规划中, 我们还注意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 重点打造浦东、新虹桥两个国际医学园区, 整合优质社会资本和医疗资源, 大力发展高端医疗服务, 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希望通过发挥社会办医的“鲶鱼效应”, “倒逼”和促进公立医院改革。

第二个重点,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

无论是医疗、医药还是医保, 都是以医院为载体。在公立医院改革上面, 我们聚焦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抓治理, 另一个是抓协同, 可以概括为两个“三”:

首先, 优化治理机制, 重点处理好政府、办医主体、医院三者关系。

实现科学、有效的治理, 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部门、办医主体与公立医院三者之间关系。对此, 我们在医改中相应的制度安排是:

一是政府部门定位于“掌舵者”角色, 集中抓好规划、投入、监管、评价等宏观管理。除了前面说到的规划之外, 重点抓住两个关键环节:第一个是综合评价。在改革中, 我们努力建立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社会满意等指标的评价体系, 变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 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以此保证医院公益性方向。第二个是综合预算管理。除了保障好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学科建设等之外, 重点改革财政补偿方式, 推行综合预算管理。基本考虑是, 把医院全部收入、支出都纳入预算管理, 统筹安排财政补贴与医院结余资金, 注重结果导向和绩效评价, 把财政补贴与工作量、服务绩效相挂钩, 引导医院更多关注服务质量、运行绩效, 实现增加投入与转变运行机制相结合。经过深入研究和测算, 我们认为, 在药价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理顺、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益、医院坚持公益性方向、调结构转方式等前提下, 按照综合预算管理的框架, 对医院进行按需补偿, 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经费补贴, 政府完全有能力为转机制“买单”。

二是办医主体定位于“董事长”角色, 通过关键指标控制、绩效激励约束开展中观管理。重点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在下达医院全面预算的基础上, 用医疗收入、成本、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工资总额、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支出等5个敏感指标, 加强预算执行控制, 约束市级医院的运营行为, 逐步建立起高效、合理的经济运行机制。我们还从两个方面, 加强对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保障:第一个是抓院长绩效考核, 设定五方面23项量化指标, 并建立统一的医院管理平台和实时数据分析系统, 每月、每季度公布监测数据, 把院长们的绩效放在同一平台上“晒”出来, 实现目标管理。另一个是靠总会计师委派, 代表办医主体对医院经济运行加强监管, 加强过程控制。2012年以来,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机制, 重点抓市级医院“双控双降” (严控医疗收入和成本支出增长率, 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增长率) , 引导医院转方式、调结构、转机制,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去年门急诊均次费用仅增长3.1%、出院均次费用增长2.3%。接下来, 我们将继续坚持完善好这项制度安排。

三是医院院长定位于“总经理”角色, 集中抓好绩效、分配、质控等微观管理。重点是在抓好质量安全、服务效率、成本控制、绩效分配、学科水平、队伍建设等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在4家郊区新建三级医院的综合改革试点, 我们感到,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需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完善质量和成本控制机制。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保证服务质量, 控制医疗成本, 规范医疗行为。第二个是完善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机制, 坚持“多劳多得”与“优绩优酬”并重, 把岗位工作量、医疗难易度、服务质量和效果、患者满意度等绩效考核结果, 作为收入分配直接依据。

接下来, 我们将在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过程中, 把这个科学的治理机制加以固化。

其次, 强化改革协同, 重点深化“三医联动”。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能“单兵突进”, 只有与医保改革、医药管理、价格改革协同推进, 整体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第一个联动, 深入推进医保管理科学化。进一步发挥医保对医改支撑作用, 重点是推进“两个科学化”:一是作为阶段性措施, 当前重点是推进医保总额预付的科学化。虽然实行总额预付不是一种最理想的支付制度, 但针对现阶段控规模、转方式的改革主要任务, 医保总额预付仍然是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是要在科学化、精细化上下功夫。为此, 我们研究建立了额度分配数学模型, 今年计划应用模拟, 与实际医保预付总额进行比照, 让总额预付更加科学、精细、合理。二是从长远考虑, 重点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科学化。我们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对二级以上医院选取17个病种, 试点按病种支付;对精神病患者住院, 试点按床日支付;浦东新区对新农合人群试点了按人头支付。下一步, 将针对长期“压床”的住院病人, 探索医保梯度支付方式改革, 引导就医行为合理化。最终目标, 是要逐步过渡到按人头为主、兼顾按病种的科学支付方式。

第二个联动, 建立健全药品和耗材招采、使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问题, 我认为, 不能仅仅靠取消15%的药品加成率, 更应通过“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等机制改革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来实现。为此, 今年, 我们下定决心, 选择3~4种医保目录内药品试行带量采购, 把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与仿制药, 放在同一平台上公开竞争。在目前尚没有完善的药品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情况下, 为保证带量采购药品的质量, 我们还反复研究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和过程监管办法, 一是建立质量评价标准, 分为门槛准入的基本指标和额外加权的筛选指标,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二是开展过程监管, 通过技术创新, 对投标时药品样本进行实时光谱留样, 建立样本库, 据此对实际供应药品随时加大抽检, 保证一致性。企业在参加招投标时, 必须对药品质量和接受监管作出承诺。有了这样的质量评价和监管体系做门槛, 我认为, 我们就有底气实行按最低价招标, 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实现优质低价。

同时, 我们还着力打造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两个“阳光平台”, 年内先实现业内公开, 今后逐步再向社会公开, 通过“晒”来倒逼医院行为规范。过渡期内, 对部分价格较高但疗效确切的贵重药品, 探索价格谈判机制、试行医保结算, 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

第三个联动, 逐步建立系统、科学的医疗价格体系。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必须科学、系统设计, 才能有效支撑引导科学合理的医疗行为, 简单把药品加成平移到医疗服务价格上来, 很可能只是把“多吃药”变成“多住院”、“多检查”、“多手术”。在这一过程中, 重点要把握两个关节点:一是以成本核算为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已完成了对4家改革试点医院多项医疗服务项目的实际成本核算, 并计划于明年完成全市市级医院的项目成本核算。二是合理确定各种比价关系, 包括各级医疗机构之间、不同服务项目之间, 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比价关系。下一步, 我们计划对上海全部4 500余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新一轮全面梳理, 制定三年调整计划, 采取“小步走、不停步”的策略来进行调整, 让医疗服务价格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

第三个重点, 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这里就各位分管区县长普遍关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和大家做一交流。我认为重点是要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抓好“规定动作”, 也就是把市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各项要求, 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二是要抓好“自选动作”, 也就是给大家充分的自主权, 在创新社区卫生服务上做到“有特色”。

首先, 抓好“规定动作”, 扎实落实改革重点任务。我梳理了一下, 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上面, 可能有这么五件事情比较关键, 也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词, 即“标准、人才、薪酬、投入补偿和信息化”。

第一个, 抓标准。这涉及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定位, 政府“保基本”究竟保在什么地方?应该说, 现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此认识还比较模糊, 社区医生当中也有不少困惑。为此, 我们将努力通过制度安排, 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边界, 同时通过确定标准, 更好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

对此, 我们已初步研究制定深化卫生服务改革的指导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 具体把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服务项目, 细分为六大类151项;对人员配置、床位设置、社区护理服务等, 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接下来, 政府投入,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价、补偿, 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开展, 就跟着这个走, 作为基本依据。当然, 我们也“留出口子”, 在进行备案后, 社区还可以开展一些延伸性、探索性的服务项目。

第二, 抓人才。这段时间我到区县调研, 跑了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与社区全科医生交流时, 我深切感到, 他们很有责任心, 工作非常努力, 是一支很不错的队伍。我反复给区县的领导讲, 一定要留住这些人才、用好这支队伍。首先, 我觉得是理念和认识问题。我们要为全科医生正名, 他们与专科医生之间, 不是层次上的高低, 而是专业不同、职能不同。

更关键的是, 我们要制度化保障, 让他们真正在社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对此, 我们已考虑作出相应制度安排, 包括:更加注重对基层基础投入。投入总盘子下去后, 鼓励区县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全科医生收入, 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倾斜。我们还将结合“两卫”绩效工资改革, 建立家庭医生岗位津贴制度, 允许区县在绩效工资之外, 可根据家庭医生服务情况, 给予增量补偿。在职称方面, 我们考虑把社区医务人员的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 进行较大幅度提高;对经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 优先进编。评价方面, 进一步制定好符合全科医生职业个性的评价标准。我们还将努力打通全科医生职业发展通道, 让他们更有职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第三, 抓薪酬。我们已经初步制定了“两卫”人员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不过大家也清楚, 这块内容比较复杂, 还需要一个过程, 但请各位区县长放心, 我们年底就会把这个方案拿出来。方案综合考虑人力、技术、时间、责任、风险等因素, 设定不同服务项目的标化工作量, 作为薪酬制定的依据。基本考虑:第一个是科学合理核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 主要是把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实际倍数关系, 作为预期人均薪酬水平核定的指导线;第二个是核定实际可分配总额, 在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 按照标化工作量单价、实际标化工作总量和工作质量效果, 来核定实际可分配总额;第三个是强化绩效考核, 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为核心考核指标, 突出综合评价, 强调绩效的正向激励作用。

第四, 抓投入补偿。改革的基本立足点, 是突出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理顺政府财政投入补偿机制, 一是实现按需投入, 二是实现科学合理的补偿。但基本的前提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真实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这里, 我拜托各位区县长, 要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抓紧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落实到位。

第五, 抓信息化。在推进“医联工程”、上海健康信息网项目基础上, 接下来, 我们将全力打造上海卫生信息化“升级版”, 重点是抓深化应用, 通过发挥“制度+科技”作用, 与政府治理、医院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服务模式创新等有机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运用好信息化手段, 支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了信息化的技术支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医疗行为监管等, 才能更加有效、更加精细。

其次, 抓“自选动作”, 不断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这块是留给区县的“自留地”, 希望各区县结合区域和社区的实际, 加强个性化探索,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有特色”:

比如, 创新社区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区县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的健康实际状况, 相应探索开展社区综合健康管理服务, 由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健康评估, 依据结果进行人群分类, 相应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又比如, 创新慢性病管理。在这方面, 一些区县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如长宁区通过医保预付方式, 按照家庭医生有效签约居民数, 结合慢性病管理服务质量和效果, 每月给家庭医生一定服务费作为激励。又如, 杨浦区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实施医保病人“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流程, 缩短了居民看病排队等候时间。对这方面的改革探索, 市里将全力加大支持力度。

我在这里只是先点点题,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这篇文章, 还需大家开拓思路, 结合实际加大探索。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 要加大对区县的工作指导。

这是我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当前,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大家工作在第一线,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借今天这个机会, 我也对做好下一步医改工作简单提几点要求。

第一, 要加强组织领导。希望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充分认识到医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根据国家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 全力以赴抓工作推进。市医改办要抓好对医改工作的综合协调、推进实施;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区县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 抓好具体工作落实。

第二, 要尊重基层主体地位。我们鼓励各区县在推进规定的改革任务基础上, 可以根据改革总体要求, 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体制机制改革各方面, 积极先行先试。尤其是在医药分开、薪酬制度改革等关键和难点问题上, 以及尚不具备全市推开条件的改革举措上, 充分发挥区县试点作用, 为全市改革积累经验。

第三, 市级层面要加强对区县的服务和指导。医改推进过程中, 各相关委办局及时听取区县的意见建议, 深入了解区县的需求和难处, 多想办法、出思路、给支持, 帮助区县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 要加强督导考核。市医改办要加强对医改工作落实情况的调研、督导和考核, 制订医改工作督导方案, 将改革任务分解至各部门、各区县、各单位, 定期开展督导和考核, 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市政府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纳入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考核体系。

同志们, 今天给大家讲这些内容, 就是希望大家进一步了解我们医改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也希望大家凝聚起共识, 共同努力, 让医改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让医改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三

同志们: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过往的坚实足迹历历在目,新征途又将起航。今年以来,我对大家的紧张、忙碌、辛苦感同身受。无论是在外办案的同志,还是留守在家的同志,心里头都铆足了一股劲,精神上都绷紧了一根弦。可以说,大家都是蛮拼的。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我们的工作力量更加充实,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肩头的担子也更加沉重。同时,业务和能力的短板也更加凸显。基于这样的考虑,决定举办为期三天的业务培训班,为意志松动的同志“强筋健骨”,为心有倦怠的同志鼓劲打气,为本领恐慌的同志充电蓄能,最大程度提振大家干事创业的志气、履职尽责的底气、争先创优的锐气。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是要勤思善悟,学出绝对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一般忠诚不行,相对忠诚也不行,必须做到绝对忠诚。何谓忠诚?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政治上坚定,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顾党和国家发展的辉煌历史,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把初心使命转化为践行“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要忠诚于组织。深刻认识到,对党绝对忠诚是纪检监察干部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也是纪检监察工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灵魂和生命线。既然选择了从事纪检监察这项神圣的工作,就要全身心投入、无条件服从,践行负责任、抓紧办、说真话的要求,把正风反腐当做事业来追求,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来担当,以敢于斗争、一往无前的劲头,竭力维护党的肌体健康,护卫一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忠诚于岗位。在岗爱岗,在岗尽责。纪检监察机关没有无足轻重的岗位,也没有无关紧要的干部。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干部,无论是办案口还是综合口,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职责,都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我们的工作出现了偏差,就会影响全县纪检监察工作,甚至是XX的发展大局。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人人都要立足平凡岗位,当好“螺丝钉”,为党站好岗,做到“有胆有识像千里马,踏踏实实如老黄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近几年,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由于干部工作上的失误,将纪委监委推向舆论风口浪尖的一些负面案例。比如:x全椒县纪委处分未及时接听电话的扶贫干部、章贡区沙河镇纪委发红头文件通报食堂“菜里没肉”,等等。对于这些案例,我们不能抱着“围观”的心态,要对号入座、引以为戒。要忠诚于人民。纵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和发展的峥嵘岁月,就是一段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尽心竭力维护民利的光辉历史。要立足纪检监察职责定位,永葆赤子情怀、宗旨意识,做决策、抓工作、想问题都以心换心、换位思考,带着感情、怀着真情,瞄准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关切,让群众的获得感沉甸甸、幸福感成色足,以实实在在的正风反腐成效取信于民。

二是要知行合一,学出实干担当。我们抓培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以学促干、以学促行,引导大家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顶起该顶的那片天,做正风反腐战线上的实干家。常言道:大事难事看担当。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尤其需要一副敢扛事、能扛事的“宽肩膀”和“硬脊梁”。事实也证明,如果事事瞻前顾后、左右逢源、回避矛盾就搞不好监督,树不起权威,也正不了风气。作为“打铁人”,我们必须肩负起党章和宪法赋予的双重职责,坚决同一切违纪违法行为作毫不妥协的斗争。要铆足争先创优的干劲。干事创业,要有一股知重负重、迎难而上的“精气神”。如果怕吃苦、怕受累,怕负责、怕担责,抱着明哲保身、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日子,那么肯定经不起风雨,也挑不起大梁。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卫士的卫士”“宪兵的宪兵”,更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挑重担、敢于攻难关。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甘于平淡、不安于现状,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树立起强烈的追赶意识、领先意识和创新精神。近段时间,我们在案件质量和办案周期方面几次被市里点名,暴露出少数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依然不足。大家要警醒起来,类似的问题决不允许再次出现。要发扬较真碰硬的狠劲。纪检监察干部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不得罪腐败分子就会得罪党和人民。要擦亮眼睛抓监督,挺直腰杆抓执纪,铁面无私抓问责,甘于做“孤臣”,勇于当“斗士”,不怕唱“黑脸”,敢于当“包公”,用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担当,将正风反腐的正义事业进行到底。近年来,我们办理了一批上级交办和本级查办的大案要案,为什么都能得到省、市纪委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真心点赞,就在于我们的干部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啃“硬骨头”,办出了XX纪委的担当,展现了XX纪检人的“精气神”。从去年以来,我们办理的留置案件都与涉黑涉恶相关,面对黑恶势力都能斗争到底,充分彰显了我们这支队伍的气节、胆魄和力量。要永葆常抓不懈的韧劲。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和基本职责,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审查调查和问责处置就无从谈起。要做实做细监督第一职责,把监督挺在前面,持续在抓日常、严经常上下功夫,保持常抓不懈的韧劲,督促干部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下工作生活,最大限度防止“要么‘好同志’、要么‘阶下囚’”的状况发生。巡察机构要持续擦亮“利剑”,以发现问题形成强大震慑;派驻机构虽然刚刚到位,也要尽快进入角色,发挥“探头”“前哨”作用,全面深入掌握驻在部门政治生态,挖出一批有价值的线索,查办一批有影响的案件,彰显“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乡镇纪委要聚焦干部作风和扶贫领域问题加强监督检查,不能白白浪费了靠前监督的优势。特别要紧盯村干部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决不能放手不管、矛盾上交。这几年,我们查处了大批村干部,大多数都是县纪委直接发现和处理,这种状况要有所改变。

三是深钻细研,学出过硬本领。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特别是监察体制改革以后,我们手握纪法“两把尺子”,对干部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业务培训会的课程安排我反复看过,充分考虑到了干部业务水平不均衡的问题,既有补短板的基础课,又有促提高专业课,不失为一顿“荤素搭配”的营养大餐。大家要凝神静气、深钻细研,真正掌握好、消化好。要打牢“基本功”。从最基础业务学起,从最薄弱的环节补起。特别是新进人员,要抓住这次机会,熟练掌握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笔录制作以及文书规范,夯实开展信访核查和案件查办的基础,扣好业务的“第一粒扣子”。同时,在工作中,要勤思善问、谦虚好学,着重熟悉党纪法规、办案流程以及初核报告撰写等,扎扎实实练好“看家本领”。要学好“必修课”。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实现纪法“双施双守”,深化纪法贯通和法法衔接,这是检验监察体制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的“试金石”。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要提升法律素养,认真学好《宪法》《监察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必修课”,强化法治思维、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专业化能力,彻底打通“任督二脉”,做纪法皆通的“专才”。要练就“真本领”。信访核查和案件查办是实务性极强的工作,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只会徒劳无功,需要在真刀真枪、斗智斗勇中掌握核心精髓。由于时间关系,这次的培训没有安排实战演练,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视实战。大家要把学到的业务知识运用于具体工作实践,把核查的每一个线索都看作是“小测试”,把办理的每一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都看作是“大练兵”,在监督执纪执法一线摸爬滚打、磨砺筋骨。特别是新进人员和乡镇纪委的干部,要立足实战、锤炼本领,让经办的每一条线索、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的衡量和历史的检验。

四是要身入心至,学出精气神。我们常说,学风体现作风作风折射党风。学习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进步之源,也是考验一个干部是否具有进取意识的重要方面。为了办好这次培训,县纪委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花了比较多的心血,还专门邀请了市纪委钟宏主任、李伟明部长前来授课。临近年终,各方面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这个时候安排大家脱岗培训十分不易。要集中精力学。沉下心、鼓足劲、坐得住,全身心投入学习,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充电续航”,着力廓清思想的迷雾,找到前行的方向,提升履职的本领,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一次的培训,我们专门安排了知识测试的内容。届时,还会进行最严格的监考,希望大家要引起重视。要聚焦短板学。瞄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不回避问题、不遮遮掩掩,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扎扎实实学业务、踏踏实实强本领,争做业务“全能手”、工作“排头兵”。结合我日常的了解,初核报告攥写和文书规范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大家要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钻一钻、补一补,不能一轮培训下来,还是问题犹存、错误照犯、“涛声依旧”。要遵规守纪学。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要做守纪律的表率,在学习中也要做守纪律的典范。要牢固树立规矩意识,自觉服从培训安排,遵守课堂纪律,以端正的态度和饱满的状态展现“精气神”。

同志们,磨刀不误砍柴工。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抓好全员培训、解决本领恐慌是当务之急。要以本次学习为契机,用信仰消解颓气、用实干激发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将XX正风反腐的正义事业进行到底,奋力推动全县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为打造XX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4.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四

经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对大家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们提出要以委局机关的学习活动带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学习阶段要做到共同学习,共同提

高;二是近几年来,有很多纪检监察干部没有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而且有一部分同志是刚刚走上纪检监察岗位,对纪检监察业务还不熟悉,需要学习政策和业务知识。

对这次业务培训,纪委常委会经过了专门的研究,并决定由委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课,委局领导班子成员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希望同志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以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集中精力,抓好学习,圆满完成学习培训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

加强学习是干好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推动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举办这个培训班,就是大家都认识到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素质,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首先,从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学习。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担负着对全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的职能,负有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端正党风政风、严肃党纪政纪的重大责任。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业务性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又要有精通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好工作。特别是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反腐败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纪检监察工作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工作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党中央在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同时,对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给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纪检监察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责,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其次,从创造性地做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看,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学习。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社会各界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共同努力,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有些工作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工作效果还不佳,基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常态长效工作机制还不太完善。特别是在找准纪检监察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尽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业务不熟悉、方法不得当、工作效率不高等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只有通过加强学习,了解政策、熟悉业务,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进而自觉地融入到“两个率先”的发展大局之中,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三,从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看,迫切需要加强学习。从总体上讲,我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比较好的,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还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够,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够多;工作开拓性不够,克服困难、驾驭工作的能力不够强;作风务实性不够,深入基层、有效推进工作的工作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主观上想把工作做好,但由于业务不熟,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今天参加培训的同志,有一些刚刚走上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业务不了解、不熟悉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即使是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比较长的同志,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知识、创新思路、提高水平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家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地搞好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

二、珍惜机会,努力在提高素质和工作能力上下功夫

大家平时工作任务都很重,学习时间相对较少,我们这次能有机会静下心来,集中时间进行系统的业务学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按照学习安排和要求,认认真真地搞好学习,并通过平时的学习积累,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提高。

5.在学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五

新文学校 刘再喜

首先牢记着我们常讲的那句话“作为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最后才是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我们仍然很普通。所以,大家千万不能因为做上了干部的椅子就大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既然是学生,就应该饯行学生的本份,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学生的本份是学习,学习是广泛的,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现代科技、思想道德、文艺体育等。

既然是干部,是学生的干部,就应该履行干部的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我们应紧紧围绕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培养学生成才这条主线,协助老师,带领同学,服务同学,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努力,不仅是组织协调努力,而且是培养自己认真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干部。

是学生干部,即是学生,又是干部,两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顾自己学习而不服务同学,这样的人可能是合格的学生,而不是合格的学生干部。如果不顾自己学习而专搞所谓的活动,或者只为自己的私利,这样的人既不是合格的学生,也不是合格的学生干部。此其一;其二,是学会干部,而不是社会上的干部,因此,不能染上社会上一些干部的不良作风,不要变成脱离同学、高高在上、只对老师负责、不对同学负责的官僚。

所以我们要服务同学,提升自己,奉献学校,这才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

(1)有的学生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时就不讲正气,强调个人的利益。甚至有些学生干部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认为学生干部就是“官”,有时在同学中就滥用职权,缺乏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2)有的学生干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只要求同学怎么干,而自己完全一幅“指挥”的模样,没有做到以身示范,更多的是带来和同学人际关系的僵化,许多同学对学生干部敬而远之。

(3)有的学生干部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前途,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漠不关心”,这些在学生干部身上也有不少体现,重个人名利,轻服务意识,多形式主义,少吃苦耐劳精神,如一年级当干事,二年级就非“部长级”不干。

(4)有的学生干部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只会当老师的传声筒,而不能独立开展各项活动。

(5)有的学生干部,组织开展活动很多,自己学习却很少,成绩逐渐下降。这些学生干部在同学们心目中是缺乏威信的,也是不适宜做干部的。

(6)更有极少数学生干部,与老师关系很好,但与同学关系一般。这种学生干部,在同学中间没有号召力。

当然,大多数学生干部是品学兼优的,上述现象只是少数,但也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主要是一些学生干部没有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没有正确摆正自己的定位。

一、当学生干部的意义

1、自身发展的需要:锻炼组织、活动能力,将来走上社会大有用处,这也是人的能力、素质的组成部分。

2、学校、班级工作的需要:学校、班级秩序的建立,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学生干部。

3、社会的需要。许多社会精英,当年在校读书期间都是出色的学生干部。工作能力、责任感就是在学校当干部时培养的。(叶立钦、克林顿、李光耀。)

二、学生干部的角色

1、老师的得力助手:维护班主任、老师的威信,支持、配合老师的工作。

2、学校声誉的坚定的维护者,建设的参与者,政策的支持者。绝不能唱对台戏!更不能辜负老师、同学的期望,以干部做掩护牌违纪甚至践踏学校禁令。

3、学生与学校、老师之间的感情、思想等方面的沟通者。如发现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不太受同学们的欢迎,发现同学们对学校的某项决定有许多不解或误解,就应该多做沟通工作。

4、集体的领头羊,活动的组织者。

三、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你们的思想认识比一般同学更加成熟,你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比一般同学更加周全,你们作为全校同学中的佼佼者,在以身作则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更应该明确自己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我认为,当好一名学生干部应该具备“一颗红心”、“六种能力”,并能处理好“四种关系”。

6.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六

一、纪检监察干部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一个人的前进航向, 是指导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只有具备优秀思想素质的人, 才能保证工作的准确性, 才能具有奉献精神。

首先, 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纪检监察人员肩负着党风廉政建设的特殊使命, 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是保证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 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忠于党、忠于人民, 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动摇, 敢于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其次, 纪检监察干部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道德素养体现着一个人的行为规范, 是影响一个人具体行动的关键。纪检监察人员在工作中会面临很多诱惑, 为了更好的规范他们的行为, 党和国家要注重他们的道德涵养, 坚持以党的先进思想教育他们, 并让其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 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这样一来, 才能够保证纪检人员在工作中做到秉公执法, 不以权谋私, 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不动摇, 保证思想的纯洁高尚。

二、纪检监察干部要具备优秀的能力

纪检监察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工作繁杂且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 一个优秀的纪检监察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应的能力。

第一, 认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 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复杂问题, 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准确发现, 并予以解决的能力。他们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够做出准确分析, 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并予以解决, 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第二, 良好的自律能力。纪检监察干部常常处于防腐的第一线, 其面对的诱惑相较于其他工作要多得多, 一旦他们的自律能力不强, 很容易出现违规现象。因此, 每一个纪检监察人员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自律能力, 在面对金钱的时候, 做到面不改色, 不以权谋私。

第三, 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近年来, 腐败现象日趋昌盛, 各种腐败力量不断滋生。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个队伍的工作水平, 确保工作的协调进行。

三、纪检监察干部要具备有效学习的能力

随着腐败问题的逐渐增多, 以及腐败力量的日渐昌盛, 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 以往的能力素质已经无法对抗强大的腐败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 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具备有效学习的能力, 他们要能够根据腐败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监察对策, 并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力, 坚持纪检工作的创新, 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 从而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社会的腐败现象日渐增多。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确保监察工作的有效性, 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提出了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这一理念。想要尽快实现这一目标, 我国纪检监察人员一定能不断完善自我, 坚持学习, 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服务的高尚思想, 并逐步提升自己的反腐倡廉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惠芳.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综述[J].中国监察, 2009, 12:16-18.

[2]塔城地委副书记、地区纪委书记张其洲.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N].塔城报, 2006-11-01007.

[3]于晋芳.做党的忠诚卫士做群众的贴心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谈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J].先锋队, 2012, 06:18-20.

上一篇:工匠精神事迹材料下一篇:高中英语培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