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的道德(9篇)
1.网络中的道德 篇一
有关大学生中的网络道德伦理问题探究
刘勇周口师范学院
摘要:对大学生群体应用互联网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培养的大问题,是事关我国在21世纪后半叶能否完成既定目标的大问题,是事关我国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日常使用网络的调查,结合当前社会网络世界出现的道德伦理问题,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伟大志向出发总结合适的引导学生绿色用网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伦理自律
一、伦理道德:
道德是指个体品行,是个人的主观修养和操守,是主观法;伦理是指客观的关系,更多是指客观、团体的意味,是客观法。网络伦理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显示出的新型道德关系,表现为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二、网络交往引发的大学生的伦理问题:
第一,网络交往的沉溺性导致大学生的性格异化。所谓网络沉溺是由于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模式和极度的趣味性,例如收发邮件、网络游戏、聊天室聊天等等,使人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极强的依赖感,从而降低对其他事情的兴趣。①大学生面临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对社会的好奇与恐惧是一种正常现象。互联网作为社会现实信息的反映,极大的激发了青年学生去寻找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东西,或者是用虚拟的网络麻痹自己以此来逃避残酷的现实。
第二,网络交往的开放性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淡化和道德意识弱化。互联网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为大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同时信息的多元化也导致了不良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和精神垃圾充斥其中,造成信息污染和精神家园的破坏。
第三,网络文化霸权造成的冲击。所谓网络文化霸权就是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得到更多的传播,从而取得了更多的关注,从而产生对他种文化继承者传统观念和信仰的强大冲击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亚太、拉美甚至非洲地区互联网用户都在飞速增加。可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心仍然以英语国家为中心,其强势地位依然不可消除。大学生在长期的网上冲浪过程中,势必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在潜意识中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产生认同感,客观上进行了一次无形中的洗脑。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产生:
第一,色情暴力网站侵蚀大学生的灵魂。
网络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给相当一部分人群带来了无法避免的道德的考验。借助于互联网监管的漏洞,一些不法分子为获取利润进行色情暴力的宣传,大学生作为接触互联网的高频人群,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这些污浊。色情暴力给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迷茫,长期接触这些东西,会导致青年学生斗志的丧失,一着不慎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可怕后果。
第二,网络的虚拟导致虚拟化人格的产生。
在互联网上,人们之间都不是以真面目见面,每个人的面前都戴着一面薄纱,接触的信息也有相当一部分具有甜美的欺骗性。在这么一个虚拟的世界,为了某一个小小的利益,大
家都在互相模仿、相互欺骗。青年学生也不例外,同时又由于作为高知识分子,他们的模仿能力并不差。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两个“我”,网络中的“我”是一个迷失的“我”,一个性格扭曲的虚拟的“我”。②
第三,网络空间的“一次性”人际关系。
从人际关系上来看,“一次性”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谩骂欺骗无礼等粗鲁行为。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上面,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很容易实现“见面”,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面具进行交往。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做事情容易冲动,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尽管对于某些事情心里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但是由于在虚拟的空间,一次接触之后便又“各奔天涯”,对于自己当前的言行,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难免有放纵感情的机会。所以,对于有些问题有些言论,稍不顺心则粗鲁谩骂。此外,“一次性”的人际关系还容易产生欺骗性犯罪等违法行为。近年来网络诈骗等高技术犯罪的比例有所上升,加大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也是预防此类犯罪的一个方面。
四、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建立道德监控机制,健全网络道德规范。
全社会的法制和道德素养关系互联网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网络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加大对网络行为的监管力度。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各类媒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积极推动把互联网法制和网络道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日常教学内容。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在提高全民网络素养中的作用,鼓励相关组织开展有利于普及互联网知识和正确使用网络的公益活动。③
第二,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体系。
⑴积极打造高质量的中文网站。语言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民族的标志。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因此,我们要在目前中文网络建设滞后的现状,立足于建设有影响的中文网站,例如可以尝试采取用中文开发互联网信息资源,极力打破英语在我国国内的垄断地位。
⑵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过滤网站。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其他各方面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西方一些垃圾信息和颓废观念传入了我国。在互联网这个国际化的开放平台,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我们势必要做好预防和管理工作。④建立过滤网站或过滤平台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过滤,是对我国青年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的必要措施,力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应有的贡献。
第三,加强涉网法律问题研究,尽快完善网络行业法规制度。
近年来,网络犯罪呈现智能化、高危化的同时,又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立法部门要基于此种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1997年12月11日我国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方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传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等信息,不得从事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以及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⑤等等,要求广大网民做一个文化素质高、人生价值高的的社会主义好网民。
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网络的高频率使用群体、网络推广群体及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否合理利用网络、能否严于律己、遵守网络伦理道德,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个人的健康成长。虚拟的世界不是一个理想的寄托,也不是放纵自我的理想场合,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自身本领才能更好的投身社会建设的队伍。
【1】苏醒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探析》.中国期刊资源网
【2】网络伦理的若干视点.中国报刊杂志大全
【3】2010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
【4】王凯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5】1997年12月11日公安部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方法》
2.网络中的道德 篇二
一、网络转帖的道德底线
所谓道德底线, 就是道德的最起码的基本规范, 即对行为主体的最低道德要求。网络转帖的道德底线就是真实、不损害他人和社会, 遵纪守法。这种“底线”的某些部分与法律接壤, 某些部分与法律边线间存在“交叉”。
二、网络转帖中触犯道德底线的现象
(一) 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的主要内容是传播色情和血腥暴力。信息网络技术的滥用威胁着人们的道德伦理。色情、血腥暴力信息不断被转帖在博客、网站、BBS、QQ上, 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例如:《沉痛回顾大学生自杀事件》组图, 第九个案例照片是重庆某一大学生自杀现场。照片里除了躺在地上的尸体, 还有旁边的一大摊血, 整张照片充满血腥和诡异。这些图片先后被转帖在多个网站, 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读者感官。
(二) 侵权。
在网络转帖里侵犯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是最常见的现象。而侵权行为既是超出道德底线的, 又是触犯法律规定的。
1. 侵犯著作权。
在网络上人们非法复制、使用有知识产权的东西是不道德的。有的网站在每天侵犯上千个作者著作权的同时, 也没忘记在自己的网页上注明“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 侵犯名誉权、肖像权。
以“网络名人”小胖为例, 在他被偷拍的照片被发布到网上后, 随即被恶搞成多个版本, 转帖在娱乐网站、博客、论坛上满足人们的娱乐欲望。然而, 却大大侵害了小胖的名誉权和肖像权, 扰乱了他的正常生活。
3. 侵犯隐私权。
就博客而言, 它有追求高点击率的特性, 因此使得作者乐于挖掘、曝光、转帖他人隐私。例如:某网民的博客上曝光了数十位当红港台明星的MSN账号。而这些账号随即又被多个博客所转帖。
(三) 虚假新闻。
“3000年的木乃伊怀孕”“比尔盖茨遭暗杀”“180万买个宝马砸着玩”等一系列假新闻的迅速扩散, 与网站的“推波助澜”关系甚密。这些假新闻严重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三、违背道德的动机、原因
(一) 与转帖者自身的道德素养、世界观、价值观、文化知识层次有关。
转帖人的道德素养直接决定了他对信息的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行为决策。网络信息中每一篇文章、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的转载, 都能反映转帖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层次。有文化、高素养的人的博客里永远不会传播那些黄色淫秽的图片和文字信息, 也不会肆意转帖那些来历不明的信息, 更不会任意篡改、盗用有著作权的文章。
(二) 为了商业目的, 为了经营。
不正当的经济利益的商业利润驱使人们藐视道德和法律而在网络上任意妄为。目前很多赢利性的网站, 比如黄网, 经常转载污秽的图片、视频, 提高点击率, 通过手机、固定电话等方式向观众收取费用。还有很多娱乐网站, 为了提高点击率, 吸引更多的广告商, 大量暴料、转载当红明星的隐私。再就恶搞的“红色经典”视频来说, 这本来就是种有损国家、人民利益, 有损民族形象的行为, 而多个知名视频网却相继转载此视频。这种传播行为极大地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伤害了众人的感情。
(三) 为了提高点击率。
这是几乎所有网站、博客、论坛等共同的目的。2007年, 江西省大余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的案件。被告人在2006年创建了网名为“都市娱乐网”的网站, 并在该网中承接了某网站的广告业务, 从中收取广告点击费。为了提高其网站广告的点击率, 以挣取更多的广告费, 他从各大色情网站下载的淫秽信息转贴在网站上。其结果, 大肆宣传了色情信息, 污染网络。
(四) 网络媒体残酷的竞争性。
某门户网站一名编辑表示, 对他们而言, 转载了假新闻不知道算不算事故, 但如果该新闻没得到确认之前, 他们的竞争对手转载了, 而他们漏掉了, 那就算是事故, “这充分说明了网络媒体竞争的残酷性, 我们现在最大的压力是, 如何保证新闻首发, 这样, 有些消息就很难得到证实。”再拿一些网站的口水大战来说, 双方间竞争激烈, 为了打败对方, 频频买通“枪手”将一些恶意攻击对方的稿件, 匿名发稿、转帖在一些行业论坛上。还有很多谣言传出, 这对整个互联网带来很大杀伤力。
对于这种触犯道德底线的网络转帖的行为, 除了违背传统道德, 严重的可能触犯法律, 构成犯罪。针对这些种种不良现状, 本人认为要从网络人的自律和他律两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一) 自律。
保持转帖者的高素质, 要培养他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品位, 要培养他追求卓越、保有特色的态度, 累积知识、丰富文化, 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并能尊重信息的产权, 对网络进行高层次的文化引导, 营造舆论。另外还要提高转帖人以及网络受众辨别是非的能力, 增强他们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二) 他律。
3.网络中的道德 篇三
[关键词]网络行为网络道德精神利益相互促进
当代社会被称为“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其主要标志是互联网的出现极其日益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它正在日益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互联网的出现也是当代社会文明生活方式的象征。象其他的科技成果一样,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和问题。纵观人们的网络行为,有物质利益追求,但更多的是在寻求精神需要的满足,即追求精神利益。因此,精神利益对网络道德建设的作用值得探讨。
一、 网络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我国互联网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5小时,达到新的历史水平。目前大约有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 同时,网民花在娱乐、新闻、聊天等方面的时间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上半年我国网站总数达到788400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900个,增长率为16.4%。上半年我国共有域名总数2950500个,包括中国国家级域名CN和COM、NET、ORG等通用顶级域名。目前我国CN域名在全球排名第六。我国网络博客的发展速度也相当惊人,在一年当中博客增长170%。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工作生活的好帮手。人们的网络活动大致有这几种目的:
1.获取与发布信息。网络的超大容量使它能够容纳海量的信息,再加上便利的搜索引擎,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网络的超时空性使我们可以迅速而广泛地发布各种信息,进行网上交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正蓬勃兴起。我们一方面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另一方面信息的窃取与盗用、信息的欺诈、信息的破坏与攻击和信息污染等网络犯罪活动也频繁发生。
2.寻求精神抚慰,满足情感需求。人们都是在某种利益需求支配下上网的。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使它天然地成为铺陈情感和爱欲的空间。现代人为追求效率而忙碌,由于生活压力而奔波,人际关系的疏远使人越来越渴望亲密情感。网络为现代人提供了寻求亲密交流的平台,网上情爱成为一种时髦。但是,网络人际关系相对松散,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匿名性,大多数当事人都把网恋当作一种游戏,这就注定网上情爱不过是一场骗局。于是,一些痴迷者被骗钱、骗色、被拐买、被杀害的事情就发生了。
3.显示个人价值。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人们受到占有资源、社会地位、种族、性别、以及相貌、体态、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制约,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而人们在网上交往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因为网络活动具有自由、民主、平等的特点。那些相貌平平、语言木纳者在网上也可以找到发挥个人智力的理想场所,得以挥洒自如,充分显示出个人的价值。黑客的行为也可以被看作是这种个人能力的显示。与此相伴随,网上恶搞、黑客攻击给人带来了许多麻烦。
4.精神文化娱乐。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就会玩一会网络游戏或是浏览网页作为一种消遣娱乐,或者听音乐、看电影,以缓解大脑的紧张。在这类行为中则出现了浏览黄色网页、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特别是青少年受此类毒害较深,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身心受到摧残,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5.求知。现代人非常注重学习和在业余时间充电,网络是一种便捷的学习手段。现在,网上教育日益普及。但是,网络自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安全性,经常会发生侵犯知识产权、发布虚假信息等情况。
6.发泄情绪。有些人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积累了一些不良情绪,于是就在网上寻求发泄。在个人博客、网上聊天时经常会用肮脏的语言大骂。这在“韩白之争”、“铜须门事件”中都有体现,网上辱骂并非是为了弘扬正气,有时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
7.网络交往。由于很多人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并且很难找到共鸣者。而在网上这种自卑心理很容易克服,我们也可以寻找感興趣的网站呼朋引伴,寻求共鸣,建立一个亚文化群体。诸如生态主义者、和平主义者、“闪客”、“抱抱团”,甚至邪教等持反文化立场者。
以上网络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关注。网络社会中对加强道德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强,发出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呼唤,并且产生了专门的网络道德建设板快。这表明了网络道德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当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并没有解决,网络道德建设仍然是一个非常紧迫而繁重的任务。这主要是由人的网络活动的特点所造成的,如超时空性、人员的流动性、人际关系的松散性、个人身份的匿名性以及活动环境的虚拟性等。这些特点导致自我人格分化、负道德成本低下、道德惩罚手段丧失、道德行为评价难以对个人产生压力,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作用机制在网络世界中无法运作。一些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已经对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实际的伤害。
二、网络行为的精神利益诉求
从以上对常见的网络行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大多数网络行为都是在寻求精神需要的满足,都是追求精神利益。比如,寻求精神抚慰,满足情感需求;显示个人价值;精神文化娱乐;求知;发泄情绪和网络交往等都是这种情况。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它是一种物质手段,却是作为一个精神领域出现的,主要是一个满足精神需要的工具。追求精神利益体现了人的精神属性。
人们所追求的现实利益由两部分构成,就是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由于人的活动涉及两大基本领域——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现实的社会人也有两种基本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以人们客观上存在两种利益要求,即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精神利益是以精神需要对象为实际内容的利益类别。它包括情感、尊重、名誉、求知、社会交往、对各种精神文化成果的享有、实现自身价值及理想、信念的获得与坚持等内容。“现实的各种社会性的精神生活条件、各种精神价值等,都会对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构成精神利益的对象”。人的价值观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制约着主体的精神利益正当性、侧重点及所能达到的境界。
精神利益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精神利益的对象如人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成果具有历史继承性、积累性、和重复消费性等特点。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等都是无止境的过程。这些特点表明人的精神利益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的物质利益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更加注重于精神利益的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的精神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社会,人人都应具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崇高的精神追求。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既包括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包括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其实,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人,人的精神本质要求和人的身心协调发展,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利益。网络的出现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便利手段,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提出了挑战。
三、精神利益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就利益本身的要求来讲,利益的公正才是惟一的道德标准。”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为了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体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客观上存在着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人们是在群体的相关性中获得并分配利益的。道德在其中起着维护群体存在、协调利益关系的作用。人的利益具有不断扩张的倾向,而道德则意味着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人利益的限制或牺牲,道德和利益之间一直存在这种矛盾。
当我们把利益区分为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两类时,具体情况就各不相同了。物质利益的对象是各种物质劳动成果和物质资源,它们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特点。人们在满足物质利益要求时就产生了排他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物质领域,道德与利益的矛盾就产生了。而在精神领域,由于精神利益的对象即各种精神价值,具有历史继承性、积累性和重复消费性的特点,同时精神利益本身也具有可引导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特点。因此,精神利益的满足从总体上说不具有排他性。再说,精神利益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它与道德追求的“善”是一致的,因此,精神利益与道德有更多的兼容性,不存在尖锐的矛盾。 当人们做出道德行为时,他也就获得了尊重、荣誉、情感和良好的社會交往条件,满足了自己的精神利益要求,而这种满足又会反过来激励道德行为主体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精神利益和道德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而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精神利益会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精神利益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规范人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网络本身,要把目光放在更大的宏观社会。如果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网络道德建设也不能独善其身。如果现实社会人的精神利益得到重视和满足,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包括不道德网络行为就会减少,以至避免。所以,网络道德应更重视人的精神境界和精神素质的提高,注重人的精神利益的引导和满足。这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社会的和谐状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精神文明素质。社会应在社会设置、社会文化建设、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等方面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利益的引导和满足,更加重视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从而为网络道德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社会环境。
2.优化微观社会基础。道德的存在既来自于人类维护共同生存的需要,也来自道德自身的利己性。这是道德行为主体的内部动力,这种利己性就是它给行为主体带来的精神利益。第一,人做出道德行为印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能力,给行为主体带来一种成就感。第二,道德行为主体获得的感激和尊重,满足了行为主体获得尊重的需要。第三,道德行为主体也由于自己的行为而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许,给他带来了荣誉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由此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另外,道德的外在强制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道德主体的精神利益要求,因为道德反映着人对公平、正义、仁爱、秩序的追求。人的精神利益要求客观上激励着人们的道德行为。所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要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3.协调道德的作用机制。精神利益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正当的精神利益是既有利于身心协调发展,又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并且不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利益要求。精神利益也有高低层次之分。享受精神文化成果、个人荣誉、尊重、个人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属于人的低层次的精神利益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社会情感等属于人的高层次的精神利益追求。当人们在追求正当的、高层次的精神利益时,也即是在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等精神价值目标,这同时也是在鼓励人们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满足了人的正当的、高层次的精神利益要求,也同时提高了人的道德境界,强化了人的道德修养。这样,在利益和道德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减轻了道德发挥作用的现实阻力,有利于道德各因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4.提供更多的手段选择。精神利益是人类客观存在的利益要求。我们在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运用法制、一般教育、加强网络监管等手段以外,可以考虑用荣誉、尊重、崇高的理想、信念等精神鼓励的方法。精神激励会给人带来持久的内在动力,其效果比单纯的外在强制要好得多。满足物质利益要求只能给人带来暂时的享受,而精神利益的满足给人带来的愉快则是持久的。人如果能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那么他就会对活动本身投入极大的热情,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人们对精神利益的追求为人的生存实践活动提供了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
5.强化网络道德的维护机制。道德是靠赏善罚恶来维持的。“赏罚意味着对道德行为的鼓励和对不道德行为的直接追究,是网络主体道德培育的催化剂。”当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精神利益追求时,精神因素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精神利益的赏罚对网络道德会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在我们的网络行为中,如果网络满足了求知、精神抚慰、情感需求、显示个人价值、精神文化娱乐、网络交往等精神需要,我们就会获得愉快的精神体验,精神利益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强化了人做出道德行为的心理体验。当我们受到虚假信息的愚弄、网上交往时上当受骗,使精神利益受到了损害,我们就会对之深恶痛绝,这样也强化了对不道德行为的负面情感体验。通过这种相互作用,网络道德会得到自觉的维护。
参考文献:
[1]靳国军: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4期
[2]唐代兴:著利益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283页
[3]张军:网络道德含义释析.前沿,2004年11期
4.读书笔记网络道德 篇四
——浅析中国网络媒体道德问题与出路
这本书籍是全面介绍网络媒体在中国从诞生发展到现在的详细历史进程的一部专著,也是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网络媒体在第一个十年中出现的与理论和实践有关的众多问题的一部书。
中国在1994年正式全面接入互联网,这个事件被列入当年的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从这一年起,中国进入了网络时代,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在此解开了序幕,到2003年,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有了10年的历程,文章主要就是讲述这个十年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情况,在这个十年间,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经历了起伏跌拓,既有辉煌也有坎坷。十年的风雨不仅反映出了中国网络媒体变革的轨迹,也折射出中国传媒业格局变化历程以及中国社会的变迁,作者对中国网络媒体起步这十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梳理,并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这本书以网络媒体的发展阶段、网络媒体事业的基本格局、网络媒体新闻业务、网络媒体经营及网络舆论与社会生活关系等多个角度,对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这一重要历史阶段首次进行了全景式,全程式的历史记录,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网络媒体宏观发展历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对于网络新闻传播的研究,以及当代中国媒体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内引述了众多的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为今后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历史背景,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对于中国网络媒体的业务发展、经营发展以及社会作用等方面所做的系统理论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及现实针对性。
这部专著对于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所做的记录与分析,对于认识中国网络媒体发展中所面临的矛盾、冲突,探索中国网络媒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网络媒体工作的实践,也有指导意义,书中记录了大量与网络媒体传播相关的事件,这些事件的记录与分析,既有利于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进程,也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规范与自律:网络媒体的新高度。文章中说在国家开始重视新闻网站规范与自律的问题同时,来自民间的声音也在疾呼要求网络净化,并通过民间“反黄英雄”王吉鹏身边的真实案例来说明发生在普通百姓中网络涉黄事件的严重性。
我对此有一些感想和领悟想谈谈网络道德建设的问题和出路问题
一、网络媒介中的问题
科学技术革命是历史进步的火车头。科技的发展也呼唤着道德的进步,任何一种革命性的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同样,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历史证明,技术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的这种更少人干预、过问、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社会”环境,必将对人们的道德水平带来一场意味深长的新考验。网络道德作为伴随网络技术而出现的新型道德形式,其本身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化特点,难免使许多传统道德津津乐道的东西失去效力,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道德问题。我们不能为了维护传统道德而拒斥虚拟空间闯入我们的生活,但也不能听任网络道德处于失范和无序状态,而必须积极引导其向良性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就需要对“网络社会”的道德现状进行重新审视,客观地分析网络道德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通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矛盾
在现实社会,国家规定了公民享有通讯自由权,通讯是属于个人的,责任自负。同时国家还规定了公民在享有通讯自由权时不得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在网络上,大部分国家和社会对此却尚未有明确的规定,出现了法律上的“真空”地带。于是,虚假信息、色情信息、无聊信息和恶意的政治文化信息等信息垃圾比比皆是,网上漫骂与人身攻击等现象时有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即或是有的国家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讯息在网络时代具有超越国家的特性,对同一行为,在有些国家认为是违法的,而在其他国家却不认为是违法的。像黄色信息就是这样。道德上允许色情信息和色情服务存在的国家,发布和张贴色情资料,提供色情服务,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因特网是全球共享的,对此认为不道德的国家中的人们,则可能强烈反对网上色情泛滥,从而导致文化道德冲突。另外,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而因特网的信息传播方式则是超地域性的。网上人们任何发布信息的行为的影响都是社会性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国际性的。如果说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喋喋不休,那仅仅是他个人的事的话,那么,在网络上,他的这种行为则是在浪费网络资源,浪费他人的时间。于是,通讯不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超出了个人通讯的范围,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国际,从而具有社会性和国际性。
(二)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的矛盾
合理的个人隐私(亦即“私人生活的权利”),在当今世界各国已得到公认,是一种天赋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的社会伦理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法律就规定只有专门机关才有权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监视、调查和取证。对多数人而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是保密的,个人隐私不会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但是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奉行系统的开放和符号的通用,强调言论自由和人际的虚拟沟通,鼓励对“真实”和个性的追求与张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的便利性和强大能力,网络上的个人生活在技术上极可能成为“通盘为文件所记录的生活”,它可能细致到令人恐怖的程度。人
们的言行举止,甚至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都有可能被人编列记录。对于任何对你的隐私感兴趣的人来说,你的生活也就是一本打开了的书,个人隐私将荡然无存。这些个人信息极易被泄露出去、或被不正当使用,从而使个人隐私权受到极大的侵害。
(三)信息共享与信息独有的矛盾
侵犯知识产权已成为当今社会赤裸裸的强盗行径。有的网站在每天侵犯上千个作者著作权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在自己的网页上注明“本网站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这就是当今许多网站经营者所持有的“我抄你的我不怕,你抄我的就不行”的扭曲心态。一些科技工作者使用盗版软件,或者将自己享有的有限使用权的软件或技术产品复制、转赠他人,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特网是由科研学术网发展而来的,具有深厚的非商业传统。但是,随着因特网的扩张,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组织成为因特网的主要建设者,并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对网络资源的商业性应用,如广告、电子商业、网络信息有偿服务等,网上企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然而,在因特网上,非商业网络与商业性网络是联结在一起的。有些网上图书馆将大量新出版的文字、图像或音像出版物录入计算机,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发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项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文化学术信息传播的公益性活动。但是,有些商用网站却对这些学术信息资源实行有偿服务,并且在使用时并未征得作者的同意,于是就发生了多位作者联名状告网络信息源侵权行为的事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信息共享与信息独有的矛盾这种二律背反。一方面,在网络上人们非法复制、使用拥有知识产权的软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社会性、公开性的知识由个人或组织垄断,导致对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大量占用,有些公司被过分膨胀的商业利益所驱动,它们对信息产权的“保护”、垄断达到了妨碍正常学术交流的地步,这也是一种不道德行为。如何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独有)与知识网络资源的共享、合理利用(信息共享)的矛盾,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道德难题。
(四)人们对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评价上存在着双重标准
网络资源的使用上存在着的多对矛盾主要是由网络技术引起的,但也是与人
们在对于对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评价上存在着双重标准分不开的。Internet不仅是一个由计算机、通讯设备、网络技术及网络信息构成的物理系统,而且是一个由网络建设者、管理者和用户构成的网络社区。随着Internet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到这一新兴的团体中。正如加拿大著名传媒学家麦克卢恩所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Internet也不例外,其特殊的网络活动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独特的网络道德观。“网民”作为社会人,其网际道德活动会不可避免地与传统道德相互影响,从而使人们在对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评价上产生了双重标准。这里的双重标准是指,同一性质的行为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会得到截然不同的道德评价。
二、网络道德建设的出路
(一)统一网络道德认识
网络社会的存在是人类现实社会存在方式的延伸,虚拟空间是从现实空间分化出来的,是现实中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得的崭新生存空间。因此,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虽然有许多不同,但二者却有一个共同的主体——人,是人这一共同主体的两种不同展现形式。与虚拟空间、虚拟社会相对应出现了虚拟主体,这样网民们就拥有两个主体身份,一是现实社会中的现实主体,二是网络世界的虚拟主体。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两个主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参与交往实践的过程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也不尽相同。与现实主体相比,虚拟主体具有想象性、多样性和随意性。与此相对应,网上行为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化的特征。但二者之间又是紧密相连、辩证统一的,虚拟主体不过是现实主体在网络中的表现形式而已。人的这一中介、桥梁作用必然使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互动互联、相互影响。如果一个人作为现实主体,在日常生活中都不能做出符合基本道德要求的行为,那么就很难想象他作为虚拟主体在网络中能够接受基本道德规范的调整和约束。
从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看,一方面,道德是“一”而不是“多”。人类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完整性,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普遍的规范意义;另一方面,道德又是“多”而不是“一”。道德随着人类实践领域、实践对象的不同又表现出多样性,如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和商业道德等。但是这种“多”和“一”是和谐的、统一的,而不是冲突的、对立的。道德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了普遍性。网络道德作为人类特殊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中形成的道德规范,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形式,但这种特殊的道德并不能脱离人类的一般道德而独立存在,而恰恰应该体现人类的一般道德规范。
因此,人们不应该对网络生活抱有神秘感,而应该把它当作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不应该对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持有双重标准,而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应该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有过多的宽容,而应该像对现实道德失范行为一样加以谴责;不应该以为这是在网络社会就可以为所欲为,而应该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检点自己的行为。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注重网络道德修养
道德教育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所谓道德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践行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从而使道德主体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和意识。人生之初,从道德上讲,只不过是一张白纸,只有通过外在的道德教育,才有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可能。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道德教育都是必须的。道德教育的好坏对于道德修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道德素质,也关系到社会风气和国家的命运。只有对网络行为主体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才能有效地对网络道德主体进行道德调控,塑造出网络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进而在整个网络社会形成相应的网络道德风尚。与网络道德教育相比,网络道德修养更加不容忽视。因为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而且这种能动性会随着实践经验的逐渐丰富而不断增强。人的这种本性,决定了人从一开始对于社会道德教育就不是原封不动的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的。社会道德教育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收到多大的效果,取决于教育者能够接受多少。在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教育是外部条件,人们进行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则是内部的根据,二者缺一不可,后者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网络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品质。因此,要提高“网民”或网络使用者的道德素质、形成网络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网络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不失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5.网络道德建设研究 篇五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也随着技术的革新而不断发展,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例如上网冲浪,BBS,QQ,MSN等等网络活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网络活动都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在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因为是人类直接或间接支配和操作的,所以人类现实社会当中有的东西,也一定会被赋予到虚拟的网络社会当中。因此也有这样一个“网络道德”来规范虚拟的网络社会活动。
但是如今的网络现状,是因为互联网的特殊性,从而变得不容乐观。因为在人类进行各种网络活动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以匿名的形式去进行的,因此现实社会中可以规范人们行为规范的道德规范就很难在网络世界起作用了,所以就出现了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电脑病毒的传播,色情,暴力,赌博各种不道德的行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愈发严重,因此必须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让网络的发展给人带来的是生活方式改变和工作效率上的提高,而不是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何进行网络道德的建设,是当前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一个新生的事物,就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必须先认识它,然后了解它,最后使用它。所以,网络道德建设中首先要有关于加强网络认识的教育。首先,认识各种类型的网络活动。其次,了解各种类型网络活动的过程和影响,而并不是学会如何去上网冲浪,论坛灌水,QQ聊天。了解网络是对网络各种活动的认知,比如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认知,判断,从而确定取舍的内容,或者对网络行为的认知,并分析这种行为的对与错,好与坏,再下做与不做的决定。再而,在认识和了解了网络之后,我们可以对其加以运用,从而对自己产生有利的影响,使其成为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重要工具。
而人类的活动由思想支配,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行为道德水平的高低。当今社会人们思想道德的下降是导致网络道德不容乐观的最根本原因。学校的教育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根据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缺少了对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因此网络道德建设也要从思想道德的教育做起。
网络运营商是一个客观存在影响网络道德建设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作为网络运营商,首先就要确保网络内容,和网络环境的健康,特别要注重对发布的信息内容的检查,要杜绝各种不良的信息出现在网络当中。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管理,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管理,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管理,也是网络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6.《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编写由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与管理》第四节《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的内容。第二章前三节的内容教会学生如何从网上获取信息,对于因特网上的信息,既有有用的信息,也充斥着大量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面对海量的网上信息,该如何取舍呢?这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在整本教材中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如黑客入侵他人计算机,传播病毒,窃取数据等,网络信息的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信息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本课题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使用网络。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的同时,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
2、课时安排:1个课时
二、学情分析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正在不知不觉的遭受着信息安全的威胁,如:来自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等.初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很难分辨网上信息的真伪,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防护能力欠缺。有些学生盲目崇拜黑客,认为制造病毒很了不起,甚至有偷窥、窃取别人密码的现象,有的甚至迷恋网络游戏,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需要将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的观念植入学生心中,并规范他们的行为,教给他们计算机安全防护知识过程与方法。
三、学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可以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完成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进行分析和思考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以自主和小组合作性学习展开,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手段
硬件:多媒体教室。
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课件。
五、教学目标
1、学会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2、了解病毒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危害;
3、学会病毒的防护方法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4、通过《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让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通过对“熊猫烧香”、“CIH”等病毒的危害和防治,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安全防护。
5、能过对黑客、病毒、盗版软件等对信息安全有影响的人或事物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培养学生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起针对信息安全“以防为主,以杀为辅”的思想。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学会自觉遵守网络道德;(2)了解病毒的定义、特点、危害;(3)学会病毒的防护方法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2、难点:
(1)了解病毒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危害。(2)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七、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
2、提问引导法。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新知识时,在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我通过“提出疑问”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
八、教学策略
情境入手,引出课题《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看书和小组讨论,从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式”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达成教学目标。
九、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活动:展示阅读材料一 材料一:一个中学生逃学,在网吧通宵上网,在回家的路上因为累了困了,倒在铁轨上睡着了,结果被火车辗死了。
提出问题:
1、现在中小学生常因迷恋网络游戏而长时间无节制的上网,甚至旷课逃学、夜不归宿,生活和学习规律被打乱,视力下降,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青少年该不该上网?
3、如果青少年上网利大于弊,那么应遵循怎样的约定? 学生活动:思考并展开讨论。
第二环节: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展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学生活动:对照《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做得不够的地方,今后如何改进?
教师活动:展示阅读材料二
材料二:一个中学生经常在网上发布污言秽语,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结果被查了出来,受到了处分。
教师活动:
问题4:青少年上网要不要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
问题5:小明从网上下载歌曲刻成光碟,拿到市场去卖,你认为小明的作法对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买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阅读课本第41页的内容。
第三环节:初识“病毒” 教师活动:展示阅读材料三
材料三:一天小明上网时发现有一封新邮件,寄件人的地址来路不明,小明随手便点击邮件,结果小明的电脑感染上了病毒。
问题6:什么是病毒?它和生物中的病毒有什么不同?
教师活动:介绍“熊猫烧香”、“CIH”等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性,为学生创造情境。学生活动:(思考)病毒最初是来自生物病毒,为什么也存在计算机病毒的说法呢?思考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相似之处。
教师活动:介绍计算机病毒概念及特点。学生活动:初步归纳计算机病毒特点。教师活动:深入讲解计算机病毒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计算机感染病毒发作了表现的一般症状有哪些?
教师活动:介绍几种病毒发作表现的症状,深入讲解计算机病毒特点。讨论WINDOWS感染病毒症状:
1、程序突然工作异常。
2、文件大小自动发生改变。
3、检查内存,基本内存小于640k(某些机型小于639k)。
5、windows出现异常出错信息。
7、运行速度变慢。
8、以前运行正常的程序运行时出现内存不足。
9、系统无法启动。
学生活动:复习计算机病毒特点。
第五环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问题:你家的电脑是否中过病毒,你是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怎么预防病毒,保护信息安全。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我们怎么预防病毒,保护信息安全呢? 教师活动:详解预防病毒,保护信息安全措施
学生活动:讨论电脑中病毒后,怎样杀毒并采取预防措施。
第六环节: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让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
1、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2、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
3、计算机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第七环节(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展示选择题(与计算机病毒概念、特点等相关)。学生活动:思考并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课后查找资料,列举二至三种病毒特点及危害,怎样预防?
十、教学反思
7.网络中的道德 篇七
1.调查目的
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 钱天白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 并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20年中, 网络以其迅捷的速度、生动的形式和浩瀚的容量向人们传递着信息与知识, 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挑战。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 而且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不仅有积极影响,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消极作用。这一切都使人们在尚未仔细品味到网络的“甘甜”之前, 已经开始领略它的“苦涩”。
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 他们受互联网的影响也较大。2007年7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表明, 中国网民的比例已超出中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其中学生占1.62亿用户的36.7%, 18~24岁网络用户占33.5%, 其中学生占50.2%, 大专以上用户占43.9%。可以说, 在高校, 互联网已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圈, 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愉悦, 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 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道德失范。
中国互联网20周年之际, 我们对红河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 并希冀在此基础上对红河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合理的对策研究。
2.调查地点
云南红河学院。
3.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法, 具体方式有问卷调查、个别采访。
4.调查对象
红河学院部分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2007年9月20日, 我们对红河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7份, 其中男生占51.3%, 女生占48.7%。
通过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多数大学生对网络保持了较为清醒的认知态度。82.8%的同学认为如今网络上的道德状况一般或较差;88.3%的同学认为上网时应该遵守道德;提倡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同学占85.8%。但是在现实的网络生活中, 却存在许多道德失范的行为。其具体的表现为:
1.网络成瘾难以自拔
常见的网络成瘾主要有交际成瘾、游戏成瘾等。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询信息, 而上网交友、玩游戏的也均在半数以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患上严重的网络成瘾症。有大学生坦言, 自从上大学之后, 几乎每天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电脑前度过, 或者在寝室、或者在网吧。由于过多的时间在网络中度过, 不仅对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 同时影响了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习生活。
2.网络言语缺乏约束
传统的道德以个人的信念、意志为内在机制, 并受外界的舆论监督。但网上交往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削弱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机制, 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网上交友时发生人身攻击、粗言谩骂的不道德行为。当问及“对现在网络聊天时的骂人现象的看法”时, 10.2%的同学认为“没什么, 很好玩”, 8.1%的同学回答“别人都在骂, 所以我也骂”。虽然有62.9%的同学非常反感在网络聊天时骂人, 但是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承认在网络聊天时骂过别人。
3.浏览色情或暴力网站
大学生的性生理已经成熟, 而性心理还处于发展阶段, 他们对性知识和两性关系充满好奇, 加之性教育的滞后, 大学生的性心理、性卫生知识跟不上需要, 于是只能从一些色情网站上来满足他们对性知识的需要。同时许多色情网站往往以病毒的形式侵入搜索引擎使大学生避之不及, 深受干扰。20%左右的被调查同学承认有意或无意浏览过色情信息;23.9%的同学经常见到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 54.8%的同学偶尔见到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
4.网络随意作假现象严重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 正在日益发挥着它在资料搜寻方面迅速、省时的优势, 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 同时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 养成浮躁的学风。76.1%的同学有过通过网络下载文章来完成作业的经历, 其中部分学生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调查还显示, 大部分同学不愿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有73.1%的大学生表示“在网上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 8.6%的同学直接说不会;在网上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资料的同学仅占26.9%。由于大部分人随意作假而导致了网络诚信危机, 97.5%的被调查学生不相信或不全信发布在网上的公共信息。
5.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
调查中发现, 不少学生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 存在恶意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有7.6%的大学生承认曾经用非法手段进入或攻击他人网站, 有24.9%的同学表示“有过要入侵他人网站的想法”。甚至16.3%的大学生承认“想过下载非法的黑客软件去盗取别人的账号”。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 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网络文化的特殊性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网络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 开放性与多元性; (2) 自主性与平等性; (3) 隐蔽性和匿名性; (4) 虚拟性和随意性。这些特殊性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国界, 没有篱笆的世界。它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点导致了网络信息的庞杂多样、良莠不齐。网上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尤其是色情与暴力的横行, 对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容易在大学生心灵上引起负面效应, 从而导致他们的网络行为失范。网络的自主性与平等性使网络空间中人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得到张扬, 人的自由、平等得到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 在这隐蔽的网络空间中, 如果个体未能正确认识自我, 很容易导致人格的扩张或萎缩。网络生活的隐蔽性和匿名性虽然张扬了道德主体的个性和自由, 却导致了虚拟性和随意性。网络社会中, 人们随意篡改个人身份, 行为方式、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被普遍怀疑、否定或被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很难以真实的态度来对待网络世界, 而且在交往中往往不去考虑网络交往活动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弱化对他人的责任感, 无形中导致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失范行为。
2.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之一。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 虽然他们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 但是心理的发展并不同步, 无论是社会认知、情感成熟还是自我意识, 都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 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因为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生活阅历的丰富, 大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等各种能力逐步提高, 并不断走向成熟、深刻、丰富, 但是有时看问题不全面、易偏激, 对事物发展的本质缺乏理性思考, 尤其是面对丰富且特殊的网络世界, 容易产生消极因素, 从而出现道德失范。同时, 大学生的品德结构正处于发展之中, 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或瑕疵。在缺乏“他律”的网络环境中, 品德结构中的不完善之处不但没有得到弥补, 反而有所扩大、滋长。网络道德失范实际上是大学生原有的道德问题在网络上的映射。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
网络文化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载体, 但不是根本原因。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 如果大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综合素质, 也就不会出现道德失范行为。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靠自律, 二靠教育。
传统的德育注重外塑过程。师生间隐含着森严的等级关系, 教育者居高临下, 强制性的灌输现成的道德规范,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尤其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问题, 道德教育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 而不太重视人格的培育, 即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品德心理的严重背离, 把学生驯化成了绝对服从者。当然, 这种“权威性、约束性、强制性、被动性、他教性”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对于培养青少年责任感和义务感、更好的运用道德的约束功能制约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然而伴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的突飞猛进, 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日益呈现出其明显滞后的一面。在网络时代, 德育工作对象的人际交往频繁, 在对外界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的同时, 他们对单纯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差异感到迷惑, 他们对现实中师生尊卑与网络所赋予的民主、自由感到不解, 从而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 进而会感到现实社会的虚伪, 产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排斥和逆反, 致使学校德育收效甚微甚至难以开展。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江泽民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 信息庞杂多样, 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 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 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 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全社会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 必须形成一个整合家庭、高校、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1.加强网络管理, 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要“清源”, 即从源头上堵住侵蚀大学生思想的不良网站和糟粕信息, 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 人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快网络立法步伐, 促进信息法规的建设。道德原则和舆论能够在道义上约束和规范人的举止, 却不能惩罚超越道德界限的不法行为, 要真正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 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面对网络建设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 各种网络法规、条例相继出台, 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还必须不断健全网络法制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次, 加强网络的监管和安全防范。公安信息安全检查部门应通过提高网络技术, 加强网络监控, 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健康、正常与规范化的发展, 以尽量减少网络文化在校园中的负面影响。再次,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在网络立法管理的同时, 还需要建立网络道德思想体系, 加强对全社会的网络道德教育, 培育全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安全意识。面对层出不穷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高校必须建立网络道德规范, 用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 通过制定与实施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规定等增强高校网络道德规范的强制性约束力, 进而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2.改变传统德育方式, 形成网上网下合力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场所, 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 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 发挥网络优势, 形成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教育合力。
首先, 重视网络利用网络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课堂教学中, 德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并且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 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学生生活中实际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网络的互动性和隐蔽性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一方面, 教师可以在通过校园网发表一些有指导性的思想道德论述, 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刷新”自己思想认识上的薄弱和不足之处;另一方面, 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校园BBS、博客、电子邮件等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帮助, 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也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其次, 注重网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通过和学生们平时的接触中, 以谈心、讨论、辩论的方式, 想学生之所想, 关注学生之所关注, 真正做到网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网下走进学生的道德生活。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如网页设计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等, 引导广大学生参与, 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上述这些活动, 倡导青年大学生文明上网, 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规范氛围, 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 从而使学生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能够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学科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尤其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 通过网络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 将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内容移植到网络道德建设上来, 传播主流价值文化,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建立起弘扬网络主旋律的阵地, 把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向文明的方向和轨道。
3.加强大学生自律教育, 提高免疫能力
人在总体上是有理性的,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缺位并不是主流。同时必须看到, 部分大学生的道德失范并不是技术本身造成的, 因为技术无所谓好坏, 关键在使用它的主体——具有思想的人。正确网络道德的形成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 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因此, 必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 提高网络道德素质,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各级各类学校应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使学生将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 以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以及面对信息技能吸引的自控、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使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都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遵守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道德, 以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为己任, 做网络文明的实践者, 网络家园的创造者。
8.谈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 篇八
【关键词】网络道德;自律;他律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传播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沟通渠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互联网带来便捷、时效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1.大学生网络行为上的道德自律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中,介于其独有的虚拟性特点,要求大学生在行使网络权力时,理性的面对在网络行为中衍生的道德行为,相对于传统的社会道德主要以外部力量制约、依靠道德他律而言,则需要更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及道德自律。在网络行为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自我要求、正确的把握、及时检验和校正自己网络行为的同时,体现了其网络道德自律的形成。绝大部分的网络社区仅仅靠执行行政命令是很难建立、维持下午的,它需要建立在互联网使用者自觉的遵守一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在督促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培养他们充分意识到一种潜在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是出自于自身的需要、处事的根本,认识他人利益、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培养遵守网络公共秩序、保障网络道德规范的品质,做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摒除网络上的互相欺骗、肆意破坏、甚至抵御网络犯罪的各种诱惑,无论是否有人看见或听见,都将网络社会道德作为一种责任来自觉自愿坚守。
2.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其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一切的言谈举止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的限制。而在个体自主性、虚拟性极强的网络社会中,在缺少他人干预、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环境下,必须通过大学生自律这种新型的道德行为模式,才能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对于其网络行为来说,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只有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道德标准和外在行为自我约束,将规范化的网络道德行为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模式。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自身网络行为是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在其认知上是充满理性的,但行为上却又缺少相对等的自控能力,会出现例如沉溺于网络以致影响学业、影响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正常交流等情况,由此,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
3.大学生网络自律是其在校自我管理的充分体现
互联网在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同时,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一部分人认为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可以罔顾所有规章制度、道德观念而为所欲为,有些人在网络上以虚拟ID身份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观点、不讲网络道德辱骂他人、利用网络知识和技术攻击他人网站成为“黑客”、甚至出现利用网络违法犯罪,一些大学生因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困难而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心理安慰。面对校园网络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加大学校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明确在自身网络信息化社会中必须要履行的道德权力、义务;克服上网陋习,把握健康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指导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服务,强化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维护校园网络秩序。
二、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他律的监督机制
1.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机制
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相对狭窄、封闭,家庭、亲人、朋友、社会以一种简单的相处方式维系之间的联系。大学校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距离较近的熟人社会的缩影,在现实校园文化、环境中,由于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较为明确,大学生彼此的道德意识也都非常强烈,培养、教育他们将现实校园中存在的道德意识运用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同时,学会利用网络特性、掌握网络文化,以正确的网络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老师利用课堂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学生;通过网络聊天、讨论、邮件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话题,对于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学会讲求方式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展开沟通与引导。
2.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相关要求,在当今社会中,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规范也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产生的一些网络行为已经无法用现有的社会道德去规范、衡量,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时,必然造成网络道德的缺失。因此,随着网络时代及其技术的发展,作为网络世界的使用者之一,要尽可能的规范、丰富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容,逐步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在校园网络的使用上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
3.提高网络技术的监管力度
在进行网络道德自我约束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从技术层面上进行网络监控,及时纠正网络道德失范,限制并制止任何网络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通过设置防火墙阻截一些不良信息的发布与侵入,过滤不安全因素,保障网络信息的正确性、安全性;还可以设置上网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屏蔽一些未经授权的上网人员和不具备信任度的网站;设置进入口令和对数据加密当方式,对一些重要文件加以保护,防止一些重要信息被篡改、复制、污染,增强网络社会在技术使用上的安全性。目前逐步普及的网络实名制对于防止利用网络虚拟身份欺诈、约束网络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大校园网络技术监管力度,将不良上网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净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程敬华,龚春明.校园网络道德建设的实施路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11.
[2]冯亮.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3]孙跃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4]刘娜.论道德自律对网络文化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5.
[5]谭晓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理性回归:从他律到自律[J].中国科教新导刊,2010,16.
作者简介:余佩媛(1983—),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9.网络文明道德调查论文 篇九
关键词:
网络社会 公共道德 大学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并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高度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和隐蔽性,作为网络群体非常重要的主体之一――大学生跳出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在拥有了更多认识社会机会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但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未成熟,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当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一并展现时,网络对其负面的影响不言而喻,由此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为深入了解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公共道德现状,课题组在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对在读的专科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调查问卷328份,其中有效问卷314份。
课题组对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的学生进行随机匿名问卷调查,范围包括迁安学院各个系别的学生,并且充分考虑到性别、年级、专业的不同对问卷结果的影响,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被调查大学生样本分布情况
问卷由35个问题组成,分别从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网络道德文明状况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
(1)电脑配备情况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14名学生中,有189人拥有自己的电脑,占总人数的60%。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的普及,电脑已经逐步走进家庭和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另外,随着校园网络的完善,某些学生将电脑带入学校,为大学生上网提供了物质条件。
(2)上网方式的选择
在上网地点的选择上204人选择了在寝室上网,占总人数的65%。随着大学生将电脑带入学校,宿舍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上网地点。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用户数量激增,在被调查的314名学生中,经常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92%。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触手可及,不管在教室、寝室还是校外,只要动动手机就可以参与网络活动。
(3)上网时间
图1 上网时间情况
图1显示,48%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达3小时以上,其中15%的大学生平均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网络已然成为了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分配好上网的时间,但部分学生上网时间过长,花费大量时间打游戏、看电影,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4)上网目的
此次问卷调查分别从学习、购物、游戏、聊天交友、休闲娱乐、关心时政和创业几个方面出发,了解大学生的上网目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聊天交友和学习,分别占总人数的62%、57%、43%,选择游戏网络游戏和购物的人数分别占31%和36%,而关心时政、创业的人数较少,分别只占17%和9%。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丰富知识,排解学业压力。少数大学生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上,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5)上网时间控制
问卷对于大学生上网是否能够不超过预计时间的问题作了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偶尔会延长上网时间,19%的学生会经常延长上网时间,8%的学生总是延长上网时间,只有11%的学生从来没有超过预计时间。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上网时间的控制力不足,大部分人上网时间要比预计时间长,从而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网络公共道德文明状况
(1)对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态度
表2显示,针对网络中使用不文明用语的行为,虽然75%的大学生反对在网络中使用不文明用语,但是仍有24%的大学生对于网络使用不文明用语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网络中的“人肉搜索”的行为,6%的大学生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制约不良行为的方法,19%的大学生认为是无可非议,75%认为是侵犯别人隐私的不道德行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对于网络使用不文明用语和人肉搜索的现象部分大学生仍持无所谓的态度,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表2 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的态度
(2)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公共道德缺失的行为
表3显示大学生的网络不道德行为,43%的大学生在网络上下载过盗版软件,29%的大学生抄袭过他人作品,20%的大学生恶语攻击过他人,12%的大学生发表过不良言论,11%的大学生曾浏览色情暴力信息。由此可以看出网络不道德的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甚至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把下载盗版软件和抄袭他人作品归入不道德行为之中。
表3 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
可能是由于网络隐蔽性和自由性,削弱网络的道德约束力,使得大学生对网络道德概念不明确,出现一些不道德行为。
(3)网络道德的约束
调查中,7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道德和现实一样都受道德约束,2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道德约束可以放宽,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自由的不需要道德约束(见图2)。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和隐蔽性对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网络行为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传统道德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
图1 网络道德约束与现实区别
(4)网络诚信
目前在网络中通过贴吧、微博、空间、微信等平台转发信息已经成为消息传播的主要通道之一,但在此次调查中,33%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在转发消息前核实过内容的真实性,37%的大学生偶尔会核实信息再转发消息,18%的大学生经常核实转发的.信息,只有12%的大学生总是核实所转发的信息。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网络诚信问题随之而来,转发未经核实的消息是网络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转发虚假信息者,无形中成为谣言传播者,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处罚。从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转发信息前并没有鉴别信息的真假,并没有考虑到转发虚假信息的后果,网络诚信意识不高。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主要是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关心程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期望三个方面进行。
(1)思想政治关心程度
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思想政治时事,不仅能够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目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关心程度如表4所示。21%的大学生上网从来没有浏览过思想政治相关内容,86%的大学生浏览思想政治相关内容的时间少于30分钟,33%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在网络上发表过关于思想政治内容的观点。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关心思想政治相关内容,但是关注时间较短,关心程度不足,某些大学生不能够就相关内容发表个人观点。
表4 大学生思想政治关心程度调查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目前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的影响已经凸显出来。
调查结果显示,3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的影响最多,3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的影响较多,1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的影响较大,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与自己阅读书籍相关,8%的大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看出,网络和社会风气目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走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高校传统课堂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却较低。
网络是把“双刃剑”,虽然网络信息的不规范性和杂乱性对大学生道德观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丰富了教育资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丰富、迅速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
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建设并不完善,在调查过程中只有29%的大学生知道学校建立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其余71%的大学生都未关注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或认为学校没有设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形式,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
(3)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期望
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除了传统的授课、专题报告、社会实践等形式外,网络互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常接触和喜欢的方式之一。调查显示,如果学校专门创建一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61%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参与,28%的大学生不确定是否会参与其中,1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参与。网络已经成为提高大学自身能力、思想政治修养的主要方式,大部分大学生期待并愿意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平台的活动。
图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问卷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形式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45%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借助学校官网了解思想政治相关信息,29%的大学生认为微博更适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24%的大学生更期待微信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高校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负责单位,学校官网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最正式的渠道之一,在学校官网建设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使得在校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重中之重。微博、微信作为大学生目前社交的主要方式,是大学生从网络上接受信息的最便捷、最常用的渠道,利用好微博、微信平台,能够迅速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群体,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之外接收相关信息。
四、小结与对策
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领域,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会。总的来说,第一,网络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且隐蔽的环境,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上网行为,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自控力较弱,沉溺于网络游戏、电影之中,产生过度迷恋网络的现象。第二,由于网络约束力的不足,现实中的法律法规难以生效,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淡薄,出现了一些不道德的网络行为,难以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第三,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关心程度不高,参与程度较低。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应提高对思想政治的关注度。从高校角度出发,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并没有给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特性并结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调节和改善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帮助大学生健康的运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此外,高校还应该顺应时代变化,精心打造符合移动互联网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大力开展网络主题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共赢的校园主流舆论,净化高校网络生态环境[1]。
参考文献:
【网络中的道德】推荐阅读:
谈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10-09
网络道德之我见10-28
青少年网络道德状况调查10-14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问卷11-13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08-06
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11-10
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06-09
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讲话稿08-25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