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情报分析报告(精选8篇)
1.商业情报分析报告 篇一
在现实中,情报需求无处不在,笔者接触竞争情报调研行业以来,发现客户的竞争情报需求往往是具体的。从本质上来说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价值链,包括企业组织战略规划到营销策略,再延伸至生产、研发、物流、甚至是人力、财务等环节。
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从目的来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需求
数据需求是企业竞争情报需求最普遍的表现。一般来说,企业获取竞争数据,主要是为了对市场进行季度或是年度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对自身品牌以及竞争品牌进行评估。
以一跨国公司为例,其亚太区主管需每月向全球营销总监汇报亚太区市场情况,需要各品牌的数据来反映市场表现,但他只了解自身品牌的情况,无法掌握竞争品牌的市场数据。数据从何而来?一般的市场研究公司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后来他找到了一家情报调研机构,每个月为其提供竞争对手相关数据,帮助其对亚太市场进行竞争分析。以数据为基础做的分析报告,在总部得到了好评。
(2)营销指导
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所谓树大招风,A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自然引起竞争对手的群起而哄之。如何能在这场硝烟战中提高竞争力?公司营销策略的制定是提高竞争力的利刃之一。
据闻,该公司把销售区域由原来的几十个细分到目前的三百多个,在管理还是营销策略的制定上都将增加一定的难度,因为制定总体的营销战略,总要兼顾各个区域的发展。在得到某情报调研机构的支持后,每月他能得到每个区域的竞争对手数据,包括最新的营销活动等信息。这样的长期监测与持续性的分析能为总部提供更好的决策基础,做到“不遗漏一方”的有效营销,
(3)投资收购
WTO开放以来,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频频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这就涉及到了收购一事。收购方必然需要对收购对象的财务、经营情况等做一番详细了解,经过横向比较后选择最好的投资收购对象,这样更有利于企业进行真实的价值评估及成功的投资收购谈判,避免盲目收购后成为企业发展的“拖油瓶”。
以赛立信竞争情报事业部近年接触的客户来看,为投资收购而做的尽职调查案例有增加的趋势。
(4)市场进入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必然需要进入新的区域市场和新产品市场。企业在扩大产品生产线以及开拓新市场时,必然要对各类市场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快速打开新市场缺口,或者是避免投资失败。
市场进入可分为两方面:进入新产品市场和进入新区域市场。对于即将进入的市场,企业除了一般的了解行业信息外,利用竞争情报调查方法对该行业的原有经营者进行深入调查,可以让新的市场进入者少走很多弯路。
(5)标杆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企业的经营之路复杂多变,企业经营者更要善于学习竞争对手较之自己擅长的领域。包括管理、销售、创新、各项流程等。
标杆学习,企业确定了标杆对象后,需要对标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探讨企业成功背后的原因。在近年的竞争情报服务中,像家电行业海尔、美的、格力这样的企业无疑是行业标杆,也是很多企业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6)产品研发
在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只有进行针对性的竞争情报研究,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新产品开发的方向和竞争对手的开发重点和经营策略,才能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确立优势,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有利局面。
在大多数企业中,竞争环境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管理体制的演变也会引发新的、不同的情报需求。所以情报人员要经常与管理决策人员进行沟通,准确了解他们的需求。
2.商业情报分析报告 篇二
竞争情报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是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系统收集、分析与管理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银行自身和竞争策略信息的过程与行为。
竞争情报对于商业银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竞争情报是商业银行标杆学习的工具。银行全面提升的最终目的是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而获得竞争优势简捷且有效的办法就是敢于和善于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银行需要知道领先者在什么地方领先于自己, 知道它们采取了什么措施而取得领先地位的, 这是跟随策略实施的基础, 跟随策略的基本思路:跟随—跟进—赶超。 (2) 竞争情报是银行战略、战术决策的依据。商业银行产品、服务竞争情报工作是一个连续的情报分析过程, 它将来自银行自身 (尤其是基层员工) 、市场需求、供应商、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原始信息转化为相关的、准确的、实用的战略情报, 帮助决策者了解PEST (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 、客户需求变化以及竞争对手产品、服务情况, 为其制定出获得或维持竞争力的战略规划或战术计划提供信息支持。并且竞争情报可以为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比如统计居民消费水平, 确定一个城市的居民月均支出, 以此为依据确定申请贷款客户的月支出是否合理等。
前文论述的竞争情报的定义以及作用, 那么商业银行该如何开展竞争情报工作呢?下面是笔者提出的一个思路:确定情报需求—竞争情报收集与获取—竞争情报加工、整理—反馈与沟通—情报需求。竞争情报工作过程是一个环状结构。
一、确定情报需求
确定情报需求是商业银行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第一步, 银行信息工作人员需要确定管理者需要什么情报, 业务经营部门需要什么情报。该步骤可以运用调查问卷或者是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是运用格式、内容统一的调查表格, 由管理者和业务经营部门逐项填写回答, 从而帮助情报人员了解被调查对象竞争情报需求。而头脑风暴法, 则是将竞争情报用户集中起来, 不给他们任何提示, 不让他们做任何准备, 让他们说出他们最需要的竞争情报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复杂和翔实程度, 让他们想象将来呈现给他们的竞争情报内容并告知竞争情报工作者, 然后由竞争情报工作者制作出详细的工作计划, 双方就工作计划进行详细协商与讨论, 最后确定竞争情报需求。
二、竞争情报收集与获取
确定情报需求之后, 就可以开始竞争情报收集与获取工作了。在该步骤, 主要运用文献搜集法、观察、调查法、沟通等方法进行情报收集与获取工作。根据信息源与情报用途不同, 下面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类 (见下页表) 。
文献搜集法是一种正式渠道的搜集方法, 是针对利用出版发行系统、广播电视新闻系统、团体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为主要传播渠道的信息、情报的搜集方法。根据传媒不同的特点以及对信息存储、加工、组织、分析程度等的不同, 文献搜集法又可以划分为传统印刷型文献搜集法、光盘数据库文献搜集法、联机数据库文献搜集法和网络信息搜集法。尤其是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 网络信息搜集法由于其简便、快捷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 最广泛应用。银行信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方法初步搜集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国家政策法规、专利技术等竞争情报。比如浏览竞争银行的网页, 查看网站上的产品介绍;查看政府网页的政策等。举个例子:豫政[2010]30号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度省重点服务企业名单的通知》 (资料来源:www.henan.gov.cn) , 通知中提到了2010年度省重点服务企业 (百户规模优势企业和百户高成长性企业) 名单。竞争情报人员搜集到该信息后, 将该信息提交给公司业务部、信贷审批部以及管理者, 进行营销决策。
调查法是通过对调查对象的考察或以访谈方式搜集有关竞争信息的方法, 是银行获取一手竞争情报的最重要、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 调查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样品调查法等。
访问调查法, 主要是通过面谈、电话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例如: (1) 与本行供应商进行面谈其使用竞争对手产品的情况及感受, 通过供应商了解竞争对手信息。 (2) 客户接待日。由各级行领导面对面接待客户的特定工作制度, 通过面谈了解客户心声和需求, 了解竞争对手信息。
问卷调查法, 通过向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客户等发放调查问卷搜集情报信息。通过该种方法, 了解客户需求情况以及同业信息。该种调查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对象的选定是否合理。
样品调查法, 该种方法通俗的讲就是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 拆了研究一下再装好。对于银行来讲, 就是要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样品调查法要求信息工作人员去竞争对手银行, 亲历办理的全流程:对手银行业务人员对于该产品的介绍, 以下有几个问题可以提问:产品的功能是什么?产品的风险, 你们是如何控制的?产品的收益是能达到多少?产品是如何运作的?购买产品, 客户需要付出什么?情报搜集人员需要点滴记录对手银行经办业务的全过程, 将一些申请表格和与银行签订的协议等全部留存并复印。亲自使用产品, 体验产品的功能, 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理财型产品, 持有至到期能达到什么样的收入?“故意找茬”, 故意提出一些对方难以解决的问题, 比如, 要终止使用该产品, 看对方是如何保留客户以及如何做出处理的?产品权利凭证故意说成是丢失了, 对方如何处理等等。最后形成全面的产品使用报告, 并与本行相应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
观察法是从现场观察竞争对手以及本行服务而获得有价值情报的一种情报获取方式。观察法的特点是被观察对象并不知道正在被观察。基于此种特点, 观察法也可以称为“暗访”。观察并不是随便的看一下, 在运用观察法之前, 要建立评价标准, 确定观察哪些方面。下面笔者给出了一张观察评价表格。
沟通也是一种常用的竞争情报搜集的方法。该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商业银行基层员工。用心服务要求银行员工必须与客户进行有效地沟通, 在沟通的过程中, 可以发现客户的需求, 也可以了解到同业信息, 比如有的客户说:“在某银行, 人家怎么怎么样”。因此, 银行员工不仅仅是提供服务的主体, 同时能提供大量的竞争情报 (客户需求、同业信息) , 更是创新的主力军。如果基层员工能够经常思考:如何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我是客户, 我最需要什么服务?并将自己了解的信息与思考所得通过一定的渠道, 提供给竞争情报搜集部门。所以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由下而上信息流的畅通。
三、竞争情报加工与整理
通过上述的步骤, 可以得到初步的竞争情报, 接下来, 就需要信息工作人员, 进一步将情报加工与整理。举个例子:同业占比情报的提供, 其信息源是人民银行每个月所出具的统计报表小册子, 统计报表中是按各家商业银行分别显示, 那么就需要信息工作人员将所有商业银行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与计算, 从而才能得到本行的同业占比, 比如一般性存款的同业占比, 贷款新增额的同业占比等信息。
由上述的这则例子可以看出, 竞争情报加工与整理在整个情报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实质是对有用信息筛选和有序化的过程, 在前一环节所收集与获得的有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的散乱、零星的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 根据银行的竞争情报需求, 把符合既定需要和可能符合标准的信息挑选出来, 再根据研究或工作的需求和目的, 按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排列使之有序化。
四、反馈与沟通
通过上述的步骤, 可以得到有用的竞争情报。接下来的工作, 需要信息工作人员将竞争情报提供给决策者、相关需求部门与人员。利用好这些竞争情报, 才能使得竞争情报工作变得有意义。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竞争情报呢?下面给出的是笔者的观点:
竞争环境情报主要是PEST信息搜集与分析, 通过PEST分析可以确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银行自身情报结合竞争对手情报可以确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因为优势和劣势是相对而言的。综合上述信息进行SWOT分析, 其总体的思路是:利用优势、克服劣势, 抓住机遇, 消除威胁。具体可以应用于决策在五个方面: (1) 业务决策:利用竞争情报可以帮助管理者、经营人员进行业务决策, 比如:确定重点营销对象;制订信贷准入、退出等信贷政策。 (2) WT策略:该策略就是“劣势—威胁应对”策略, 主要是优质服务差异化策略与跟进策略 (模仿导入型创新) 。跟进策略 (模仿导入型创新) , 比对竞争对手产品与银行自身产品 (风险水平与收益率、易操作性、技术水平等) , 建立标杆, 学习、模仿并赶超, 主要思路就是跟随—跟进—赶超。 (3) TT策略:该策略是“运用技术—消除威胁”策略, 商业银行必须要关注技术情报, 主要在于计算机技术等在银行业务的应用。 (4) 需求导向型策略。其主要思想是:发现客户牢骚等未有效满足的需求或者是潜在需求—思考—改进与创新策略, 才能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5) (S-W) O紧扣区域经济脉搏策略 (利用优势、克服劣势, 抓住区域经济发展机遇) 。该种策略的总体思路是:利用竞争情报, 了解并整理出政府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方向、方针、政策等等。以地方政府建设为中心, 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紧扣区域经济脉搏, 必要的时候要进行产品创新、服务理念创新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业务流程创新。
上述四个步骤形成了银行竞争情报工作的一个循环, 伴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以及PEST分析等大量信息, 银行最好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 逐步的建立竞争情报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的收集基层员工反馈的信息, 同时竞争情报系统与商业银行创新系统共享信息, 便于进行创新。
在本文的最后, 用比尔·盖茨在其著作《未来时速》一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将您的公司和您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最有意义的方法, 使你的公司领先于众多公司的最好方法, 就是利用信息来干最好的工作。您怎样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将决定您的输赢。”
参考文献
[1]刘冰.企业竞争情报基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3.“窃”取商业情报(上) 篇三
初阶:搜索引擎分析法
我们以两个常用的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为例,两者均主要检索前三页的内容。因为百度专注于中文网页的索引,谷歌搜索中有大量网页都来源于百度,而且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可以弥补机器搜索引擎的不足。
目标公司的新闻→营销计划和成本结构
首先,关注目标公司有没有进行竞价排名和使用百度推广。如果该公司进行了“官网认证”和“信誉等级认证”,且在搜索一些关键词的时候,在页面右侧的“相关XX”页面上会有企业的广告栏,这就说明它们在百度营销推广上花费了不少钱。如果该公司原来没有做百度推广,而现在做了,则可以从反向推测出它们的营销计划或者成本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同理,如果该公司原来做了百度推广和竞价排名,但是现在没有做了,我们则可以大胆假设它们暂时放弃了百度营销,或是因为效果不好,或者是因为企业资金运营出了问题。
目标公司的官网→团队人数
官网是公开企业团队精神面貌,体现其产品服务和价值观的地方。它的基本功能还包括推广品牌形象、发布企业新闻和产品信息、提供联系方式等。
官网中所呈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愿景通常能够体现出一家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胸襟气度。产品系列的变化能够折射出企业近期所走的方向。
从官网、招聘或其他信息来源看,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目标公司的团队人数,估计出办公面积的范围。通过联系方式中的地址、地图搜索,我们还可以查到该地区的平均房租,由此推算出目标企业的大致房租及办公成本,还有交通成本。通过选址可以猜想其实体业务的布局和大致的财务情况。
各种访谈→立体情报脉络
我们无论用任何搜索引擎,都无法搜集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时,不要忘记检索一下该企业的领导者、投资人或者重要员工的人名关键词。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参加各种访谈及电台节目,把他们的访谈资料汇总,按时间脉络总结,就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甚至还可以从他们访谈之中提到的人或者事情,进行二次搜索,构建立体情报脉络。
目标公司的核心产品→营销方向
我们除了在搜索目标公司的信息之外,公司的核心产品也一定不能遗漏。仔细分析其产品在各个网页中的描述,你会发现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由于更新的时间不同,产品会有多个版本,那么不同版本出来之后,客户的评价和企业做的公关与造势,就都会在网页中显现。
产品中关于主要功能或者目标客户群体,也会有一些关键词,搜索这些关键词,往往还会出来一些对手的产品。我们不仅能从中获得一些有效信息,还能从这些关键词的竞价排名中获得市场竞争格局的部分情报。
从产品的信息,我们还可以发现该公司的主要营销方向,以及项目未来的演进方向。很多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如app,会有持续更新,从两次及多次更新的时间间隔和内容上,我们可以倒推这些公司的工作量,进而推算出目标团队的技术能力和技术人员的大致数量。结合不同产品的运营特点,加上其生命周期,还可以推算出该公司是处于膨胀期还是防守期。然后根据当地市场的薪酬体系,结合之前分析的房租范围,我们就可以大致确定目标公司的成本区间,从而进行相应的情景分析。
目标公司的人才招聘信息→业务和营销格局
在进行目标公司的商业情报分析时,我们一定要对其招聘情况进行持续不断地搜索和分析,才能得出其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如果目标公司原来没有某个职位招聘信息,但是现在有了,通过模拟分析可以推断出该公司想要进攻的方向和拓展的业务。同时,如果该公司的 CFO、CTO、COO、项目主管、营销总监等要害岗位突然出现招聘信息并持续较长时间,则需要仔细分析公司内部团队是否有分裂的可能性。
查看招聘的地点可以看出对手公司目前的办公地点有哪些,是否又在其他地方进行布局,布点地区租金如何。结合招聘的岗位信息与当地人均工资结构,我们可以推断出目标公司分公司大致的人力成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并尝试模拟一下目标公司的市场开拓,以此来推演其业务和营销格局的变化。
目标公司的知识产权信息→技术水平
国家知识产权网和商标网都能公开查询知识产权信息。对于技术型企业来说,申请知识产权是在企业发展和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发明专利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目标公司的技术水平,以及未来可能会走的产品方向。商标信息和著作权则可以分析出它们未来可能会发布的产品形态,尤其在公示期的时候,我们还能知道该专利是属于公司还是个人。移动互联网的app市场有一个独特的地方,每个软件里面都有一个发布商。有时候我们忽然发现,目标公司的产品一会儿注册于某个人,一会儿属于企业,带着强烈的问号去深入检索后发现,这个人竟是企业领导者的老婆或者亲戚,那么一切问题就自会有答案。不要小看这个问题,作为大型项目必须要构筑这道防火墙,因为一般风投都不会投夫妻店。
进阶1:“双微”大作战
微博和微信都属于社交平台,微博是全开放式的社交平台(当然有部分隐私设定),你可以分享给所有人。微信则是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交网络,传播的内容具有私密性和即时性的特点。
但是在商业行为中,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有原因的。通常企业在微博与微信平台上的内容,或者企业领导者的转发,基本上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社会安全、公益性质、兴趣爱好和个人生活除外):为了业务协同与他人合作;为了扩大影响力,逐渐导流用户向目标产品或服务进行关注;为了推广协同,与内部其他营销方式配合宣传;为了企业的管理(如招聘人才、内部管理)等。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获取情报。
招聘信息→产品未来走向
除了招聘网站外,企业也会在微博上(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自己的招聘信息,因为微博的传播力度较广。通常企业在自己的官方微博(或微信)上发布的招聘信息都是“紧急”、“重要”、“高薪”或对企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职位。假设一个企业在微博上紧急招聘 CTO,则说明它们的产品未来会有新的架构和发展方向;如果紧急招聘高级UI设计师,则可以推断该公司的产品未来会推出新的设计。
更新情况→营销与融资计划
正常运作的企业一般都安排了专人打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所以这两个平台的更新应该是持续的,并且会维持在某个频率上。如果官微或公众平台突然数月不更新,或者干脆断更了,或者更新内容质量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企业的营销计划可能也发生了变化,或者企业的成本控制发生了问题,又或者企业获得了融资,在交割期需要暂时保持静默。
评论和转发→品牌效应
新媒体营销旨在帮助企业在与利益相关者的交互中寻找新的模式和方法,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实现最高效的沟通。所以说,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与用户和粉丝们沟通交流的新阵地。从竞争对手微博的评论和转发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很多有用的信息。
转发和评论的数量直接关系到了微博的传播力度,以及企业的品牌效应。
正反面评论则能够最为直观地告诉我们,该对手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让用户满意。
人脉互动→价值关系链条
在对目标公司微博的转发、评论、关注和粉丝的长期观察中,我们也可以抓到一点人脉关系的蛛丝马迹。举个例子,假如某网站突然和某互联网巨头的官微互相关注了,并且双向转发的频率上升了,那我们就有理由猜测这两家公司可能会有项目合作,或者是投资入股,又或者是收购。如果企业微博与公司重要领导人之间突然从相互关注改为互不关注,那就耐人寻味了。
微营销→客服能力
与微博不同,微信的用户一般都是建立在相对真实、私密和熟人的关系链中。微信的传播渠道有两个:朋友圈和微信群。朋友圈主要是分享各类信息,而微信群则是小道消息和爆料的集中地。正是由于微信私密的特性,这使得利用微信获得商业情报的难度比微博略高。
一般来说,公司的微信公众账号有两种:微信订阅号和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主要用来提供信息和资讯。认证过的订阅号也可以进行自定义菜单设置,并且开放一部分自定义接口。
微信服务号主要是给客户提供服务的,服务号一个月能群发多条信息,并且认证过的服务号拥有所有高级接口。我们可以在间断时间不停地向公众账号提问,查看人工回复的速度,以此来推测目标公司的客服能力、人员配备和成本等信息。
微信公众平台最近更新后可以查看到账号发出文章的阅读量,这里面包含了很多信息,当然最新阅读数据只能曝光10000次以上和点赞数。经过反复调研,我发现:通常某普通文章的一日阅读量乘以 3~5,大致就是这个公众号的订阅人数。这是因为通常只有 10%~20% 的人会每天打开公众号阅读,但是由于目标公司的内部人有在各种群里面推送,所以阅读量会明显上浮,需要向下修订系数,取多次加权平均。
进阶2:电商数据评估点
在互联网时代,新发布的产品很多都是通过电商渠道来进行销售的,因为相较于实体销售渠道而言,网络渠道更为方便,并且可以降低企业销售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同时在销售之前,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向用户提供丰富生动的产品信息及相关资料,进行一系列的新媒体营销,而且还可以契合不同电商平台的基因得以借力发展,比如京东目前做得火热的智能硬件预售平台。
统计新产品的线上销售数据是商业情报分析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不管是百度推广、人才招聘,还是企业博客、媒体通稿,都只是间接情报,只能做部分的合理推断。一个企业要获得成长,最终结果都会直接表现在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上。
淘宝(包括天猫)→发现对手产品的销售变化
它能够直接查看到每个店铺近30天内的销售数据,并且能够根据评价情况较为准确地得出某产品的销量。但是在利用淘宝进行该产品销售数据统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淘宝店铺较多,在关键词搜索的时候需要变换多种方式,例如我们想查C品牌某手环的销量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这些不同的关键词可能会搜索出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店铺中的展示。虽然大部分会重合,但还是会有小部分并不交叉,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多个竞争对手产品的销售变化。
第二,淘宝所有出售相同产品店铺的销售数据的总和,才是我们需要的数据。由于不同店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打折促销活动,所以我们按照以下方式来计算销售数据:
店铺A的数量×店铺A的价格+店铺B的数量×店铺B的价格+……=淘宝销售数据
经过长期的实际观察,我们获得的该实际销售数据需要向下修正一个系数,目前测试下来,大致为0.7。这是因为刷信用和虚拟交易的存在,使得不少店铺故意制造销售数据。所以我们按以下的计算方式来得出淘宝的真实销售数据:
淘宝统计的总销售数据×0.7=淘宝真实销售数据
京东(包括当当等电商)→预测购买数量
与淘宝一样,京东上不少商家都会在商品开卖初期人为地进行营销预热,比如“1元抢先测试”、“0元抢购”和“免费试用得评价”等活动。但有的时候晒单和评价的都是同一批人。我们经过测算,通过以下公式可以大致推算出在京东上销售产品的实际评价的约数:
(评价数+晒单数)× 2/3=实际评价约数
根据某次京东自己公开的大数据,我们得知目前京东销售的全部商品的评价率约为10%。但相对于智能硬件和高科技产品,由于购买的是一批潮人,他们喜欢分享或者炫耀,所以通常会吸引更多的点评。因此,我预测,对于部分新潮产品或有科技含量产品的销售早期,京东的评价率约在20%~40%,通常可以计算系数为1/3。所以这类产品在京东上的大致购买数量应该为:
京东购买数量=评价约数×3
众筹→研究出时间路线图
众筹是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从众筹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有关于竞争对手产品的以下信息:众筹的金额和众筹实现率;可以大致判断实际感兴趣的用户比例和相对数量;并根据公司上市新产品的早期计划披露,研究出时间路线图和供应链管理及企业的营销方式。
以点名时间为例,这是一个智能产品的首发平台。比如,早在半年前,C公司就已经在点名时间上发布了众筹。通过搜索后我们发现,该产品众筹累计金额21万元,达到设定门槛的210%。因此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在研发的早期,该款产品的众筹实现率还是比较可观的,如果按时交付了,也可以直接计算出销售额。
企业官网→预估少量销售
最后还有一种是企业官网销售。这种销售方式,用户一般看不到企业的实际销售数量,而且企业也不会透露,所以我们只能猜测的方式来进行预估。但这种利用官网进行销售的数量一般较少,企业一般还是更偏向于利用更规范的电商渠道来进行销售。
4.电磁炉行业情报分析 篇四
1、乱:国内电磁炉在经历了04-的爆发性增长后,引发许多民间游资蠢蠢欲动,大批螺丝刀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珠三角和江浙一带迅速布局,这其中不乏没有任何相关产业背景的资本介入,其投机心态导致国内电磁炉市场鱼目混珠,一片混战局面。从外观看来,整个市场表面一片繁荣。但是由于缺乏行业质量标准,一些生产厂商为了抓住商机,率先进入市场采用了压缩研发、检测时间的方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致使一些产品在质量和功能上,还存到着不达标准的现象,为此,给整个市场也带来了副面影响。
2、多:根据赛立信竞争情报人员半年时间在长三角和广东等市场的走访,所掌握的电磁炉生产厂家将近120家。众多杂牌企业的存在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秩序,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小企业将迅速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很快会到来。
3、低:众多杂牌和品牌共存的局面导致过度竞争,目前,消费者主要购买低端产品,台式电磁炉占主体,价格介于199元-399元之间。但是由于质量问题频发,杂牌的美誉度基本无法建立。
4、变:电磁炉的销售结构伴随着国内家电流通渠道的分化而逐步在进行着一场悄然无声的变化。以美的电磁炉为例,电磁炉的销售仍以国美、苏宁等 KA卖场为主,销售量占50%以上,而这些渠道则以中高端电磁炉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美的和九阳在专卖店渠道上似乎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投入和开发,虽然其直接结果并不尽人意(开得快,关的快),但是,引发的行业关注和跟进却依然成为渠道变革的亮点。
5.商业情报分析报告 篇五
[涉密字段]分析研判是对各种来源的资料或原始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并使之成为成品[涉密字段]。它包括对所得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及制作各种[涉密字段]成品所需的准备工作。所搜集到的“原始[涉密字段]”常常可能是支离破碎的,有时是矛盾的,需要专家来揭示其意义和价值。成品[涉密字段]可以是对事实的一个简单陈述,或是对某一类问题或事件可能进程的预测。此外,[涉密字段]还必须及时地流转到决策者手中,以使他们能采取果断行动。由于[涉密字段]具有预知性的特点,他能使指挥员和决策者具有知己知彼的优势。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全球范围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流量激增、速度加快,同时也使犯罪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国际化、智能化和暴力化趋势。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应运而生了一个新型的有效警务战略,即“[涉密字段]信息主导警务”理念。它通过综合收集、分析和使用[涉密字段]信息,引导警务决策,提高警务效能,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目的的警务战略。其工作机理为,从犯罪环境中分析提炼[涉密字段]信息,以[涉密字段]信息影响领导决策,领导决策转化为具体的资源调配和战略战术行动,最终改变犯罪环境,从而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涉密字段]分析研判工作愈来愈受到西方各国警察机关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涉密字段]信息在警务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以[涉密字段]为基础的决策是警务战略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由于[涉密字段]信息的预警和引导作用在[涉密字段]信息主导警务战略中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警务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预防更加主动、打击更加精确。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公安电脑网络的发展和刑事信息专业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在公安工作中也日渐不可或缺,“[涉密字段]信息主导警务”理念也在各级公安机关内逐步树立。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全国被盗抢汽车信息系统、全国杀人案件信息系统、公安部级人口信息库等信息系统、资源库、研判平台在各级公安机关侦查破案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涉密字段]信息主导警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密字段]分析研判绝非仅靠建立一个[涉密字段]信息系统便能一蹴而就,必须配套进行警务理念和工作机制的变革。目前,在刑侦部门开展信息导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尚不能充分发挥[涉密字段]分析、研判工作的巨大潜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涉密字段]分析研判工作缺乏必要的领导支持和体制、机制上的保障。尽管目前各级公安机关都在强调信息导侦,公安刑侦甚至提出“[涉密字段]主侦”的概念,但基本上是呼喊口号的多,真正做实事的少。从担负的实际工作职能上看,目前许多刑侦信息研判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将各类信息整理上报、发布,真正指导实战和运用刑事信息专业职能指导刑侦精确打击的少之有少,实际上只起到“传话筒”功能。刑事犯罪的特点是刑事犯罪分子作案时,是不分时间和地域的。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流窜犯罪又是刑事犯罪的突出问题。可我们公安机关目前的体制是“以块为主”,“本地”观念强化,条块分割比较严重,而刑事信息研判没有一定大的地域覆盖范围,就难以形成比较准确的分析。
(二)[涉密字段]分析研判工作需要信息与侦查的互动,研判成果既需要侦查的落实,也需要在侦查中修正和再总结,这就自然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研判成果具体怎样落实到侦查中,互动关系如何得到加强,再好的研判成果如果没有投入到真正的侦查实践,就一切是空的,这是现有侦查机制存在的问题。
(三)[涉密字段]分析研判工作遭遇信息源封锁和被垄断。一是刑事信息研判所依托的信息源,在公安机关内部被治安、户政、出入境管理、交警、监管、网监等各职能部门所控制,刑侦部门想实现信息的自动比对与实时报警必须与这些公安职能部门商量,现在除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旅馆业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联网自动比对和实时报警外,其他信息源刑侦部门只能通过WEB查询的方式进行检索,自动比对和实时报警成为幻想。二是现有考评机制的制约,出于考评需要,区域之间的协作基本停留在发、破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而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赃物去向等有利破案的信息源几乎被封锁,串并案工作许多时候也仅靠个别侦查员、技术员的个人努力予以完成。
(四)[涉密字段]分析研判工作目前从上到下出现重系统建设,轻专业队伍建设的“怪毛病”。在现有刑事信息专业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刑事信息研判工作在实战中初显威力,“信息导侦”、“[涉密字段]主侦”的理念得以传输和运用。在各级公安机关的三年、五年发展规划中,着重规划的全是刑事信息各类系统的建设,对刑事信息专业及专业人员的建设规划却是一笔带过,聊聊数言,空洞无物。随着公安刑侦队伍缺乏合理的“年轻化建设”和“人员交流机制”,不用过多长时间,现有的刑侦信息研判成员恐怕就不一定还在刑事信息专业队伍里了,而新生的力量没有较长的时间的自我培养和个人努力,难以承继。还有就是现有的在编民警,特别是刑侦一线民警电脑应用水平较低,日常工作中完成一些文件材料的录入、打印工作尚可,一旦要进行网上查证等网上作战时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二、今后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们认为,只有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才能进一步加强[涉密字段]分析和综合研判工作,从而切实提高[涉密字段]辅助决策、服务指导实战的功能:
(一)进一步牢固树立“[涉密字段]信息主导警务”和网上作战意识。“[涉密字段]信息主导警务”的实施虽有赖于专业[涉密字段]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但更重要的是普及和强化广大民警特别是领导层的[涉密字段]意识。“[涉密字段]信息主导警务”是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犯罪国际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型的有效警务战略。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传统的侦察破案方式,对于网上作战这一新型作战[涉密字段]还缺少了解和实践,一些同志认为信息应用破案技能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掌握的信息资料还不够全面准确,网上作战所带来的成果并不十分突出,不值得花大力气在这方面下功夫。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认为首先要转变工作理念,树立超前侦察意识,将网上作战作为我们当前缓解警力紧张,拓展破案渠道,提高工作成效的新举措,切实抓好落实。
(二)进一步推行规范化的[涉密字段]信息工作机制,夯实公安基础信息工作。只有规范[涉密字段]信息的业务流程,才能确保信息采集的规范化,从而整合、激活和利用各类业务信息资源,发挥[涉密字段]信息的综合效益。信息资料是网上作战的生命之源。开展网上作战,首先必须过好信息资料积累关,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积累,并且基本解决了信息采集工作中数量全、质量高和时效强等问题,才有深层次开展网上作战的可能,如果信息源头问题没有解决好,信息数量不全、质量很差、采集不及时,开展网上作战必然事倍功半、纸上谈兵。因此,我们要全警参与,狠抓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为开展网上作战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提高各类信息的采集率、传输率、准确率是当务之急。
信息研判、网上作战需要的信息资源主要是两方面:
一、公安内部信息资源,除了案件资料信息、违法和前科信息、现场痕迹物证信息外,还有公安机关内部各种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旅馆住宿人员、网吧上网人员、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交通违章人员信息和出境人员、在逃人员、街面[涉密字段]信息、高速公路车辆出入信息等;
二、社会信息,包括邮政汇款寄物信息、银行开户与交易信息、通讯行业用户与机站信息、劳务市场信息、房产证信息、医院就诊信息等。
(三)进一步加强[涉密字段]专业分析队伍建设,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和专门研判人员保障。在信息导侦工作具体实战中,信息数据是基础,工具软件是[涉密字段],专业队伍是保证。[涉密字段]分析和研判的质量受制于专职[涉密字段]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如果没有一个专门从事网上作战的队伍,就难以形成规模,取得实效。因此,在建立专业化的[涉密字段]分析队伍时,专业化是前提,能力建设是[涉密字段]。我们在招募[涉密字段]分析人员时,不仅需要综合考虑[涉密字段]分析人员的警务经验、专业条件、心理素质、社会阅历等诸多因素,而且要不断强化在职培训,提高[涉密字段]分析研判能力。网上作战系统直接访问各类数据库后台,数据安全性、保密性必须掌握在公安机关内部,并且实战需求是随发案形势变化而变化的,需要本单位拥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随时研发、修正系统加以应对。同时,建立专门[涉密字段]分析队伍和行动查证队伍相结合的信息侦查体制,提高[涉密字段]信息分析判断的敏锐性和技术性,为领导决策服务,跟踪侦察破案全过程,为外勤民警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是带动全体民警积极投入,促进网上作战信息破案效能提高的重要保证。
三、[涉密字段]分析研判工作的具体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坚持把[涉密字段]信息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位置,确立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的工作模式,建立[涉密字段]信息采集、录入、流转、储存、研判、应用、考核、奖惩等配套的工作机制和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涉密字段]信息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涉密字段]信息在支持决策、预测预警和引导打击、预防、控制违法犯罪活动的作用。提高警方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管理和精确防范与控制的能力。具体有:
(一)在[涉密字段]导侦方面,应以案、人、物、证、线、场所等信息为起点,运用网上排摸、网上串并、网上查证、网上缉捕、网上控赃等主动进攻型作战方式,对于各项公安工作中发现或抓获的可疑人员做到“五查一联系”(查身份、查前科劣迹、查活动轨迹、查指纹、查随身携带物品以及与户籍地公安机关联系),有效提高打击的精确度和效能。
(二)在[涉密字段]预警方面,应依托网上信息资源,加强对本地及毗邻地区违法犯罪变化规律特点、发展态势的动态分析,提出阶段性的打防控工作重点并及早落实应对措施,并通过对系列案、个案的分析研判,及时提示犯罪主体、高发案区域、时段等要素的轨迹和规律,指导巡防力量的投向与投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与违法犯罪人员的碰撞几率。
6.商业情报分析报告 篇六
刘文云 马栋之 王克平
[摘要]实地考查山东远方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当前运营状况及所处竞争环境,介绍汽车零售企业竞争情报的收集方法及途径,分析该企业内外部优劣势所在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采用SWOT方法和定标比超法对所收集的竞争情报进行综合分析,向此汽车零售企业提供竞争情报解决方案建议。
[关键词]竞争对手 竞争情报 竞争环境 SWOT定标比超
[分类号]G350
竞争情报(compefifive Intelligence)是一种动态的有目的性的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与市场预警、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制定的信息研究,是市场竞争激化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竞争情报作为一种商战利器,只有应用到企业中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为山东远方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开展的竞争情报咨询活动为案例,剖析了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解决方案的思路和做法,将有助于其它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的开展。公司简介
山东远方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远方汽贸)成立于2001年7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是淄博商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经营的跨地区、综合性大型轿车连锁销售服务专业集团,经营范围涉及汽车销售、汽车修理、配件供应等多个项目。经过多年发展,山东远方汽贸先后取得了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一汽-奥迪、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北京现代等19家4S店经营许可权,经营销售服务网络遍布淄博、济南、青岛、烟台、滨州、莱芜、东营七地市,是山东省最优秀的轿车销售服务专业集团之一。环境分析
山东远方汽贸所处的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微观环境。
2.1 宏观环境
“十五”以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2007年全年汽车生产量高达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2006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2006年净增157.60万辆。然而,由于受中央采取从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发展模式等政策的影响,油价、保险费用上涨的原因,2008年上半年,汽车市场整体产销增长速度放缓。2008年下半年,汽车生产厂商受国家宏观政策、法律法规及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影响,产量也可能会出现波动,近期实施的《反垄断法》指向汽车销售中的限制最低销售价格、限制跨区销售和品牌授权专卖三大潜规则,《反垄断法》必将影响汽车销售态势。从消费市场来看,单纯一次油价上涨,对消费影响不大,但如果油价持续上涨,可能会对汽车市场影响很大。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汽车经销商。
2.2 中观环境
近年来,汽车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竞争异常激烈,各大汽车生产厂商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不断推出新车型或对已有车型进行升级。据中汽协会统计,2008年上半年上市的国产新车型
有59款之多,在这些新车型中以中级车型为主。众多新车型不断涌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了汽车市场尤其是轿车市场的激烈竞争。
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多是对销售渠道的竞争。目前,国内大城市市场竞争已白热化,因而幅员广阔的二三级市场成为众多汽车厂商争夺的大蛋糕,东风日产、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主流合资企业,正在加速进军二三级市场。而自主品牌厂商由于在二三级城市的生存空间明显受到挤压,激发了自主品牌厂商的“进取心”,于是,比亚迪、华晨、奇瑞等自主品牌厂商开始“反攻”中心城市,甚至进军北京、上海等一线中心城市,力争在与合资品牌的较量中分得一杯羹。
2.3 微观环境
微观环境主要是指在淄博地区内销售其它品牌轿车的汽车经销商与山东远方汽贸之间构成的竞争环境。淄博地区众多汽车经销商大多集中在淄博中部,多达数十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目前,山东远方汽贸主要销售中高档轿车,在淄博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有:①淄博恒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销售广州本田及东风本田系列轿车);②淄博安泰别克汽车销售服务公司(销售别克系列轿车);③淄博世纪车行(销售一汽丰田及一汽大众系列轿车);④山东鸿达汽车发展有限公司(销售一汽马自达系列轿车)。
通过对比分析,看到以上竞争对手均是单一品牌或两个品牌经销,没有形成由众多汽车品牌4S专营店组成的汽车销售集团,它们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将大大折扣。其优势在于:某些品牌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如广州本田的雅阁以其优美的外观,优异的性能而闻名国内,并畅销不衰。竞争情报收集
3.1 企业内部
大量竞争情报——戈登指出也许多达所需信息的80%——来自于本企业,这可能是许多企业主管想不到的。企业员工会在一定程度上无意识地接触到许多关于本行业的情报信息,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及实践经验,经过他们潜意识的分析会得出一些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竞争情报。而且,每名员工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网,通过员工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取或多或少的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信息。所以,理应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信息流通机制来加强对竞争情报的获取。
3.2 公开出版资料
美国海军高级情报分析员埃利斯·扎卡利亚斯说,情报的95%来自公开资料,4%来自半公开资料,仅1%或更少来自机密资料,这说明竞争情报主要来源于公开出版物。
·行业报告:通过行业报告可以了解行业状况、产品销售、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从而在宏观上把握汽车行业的行情。
竞争车型生产厂商的总结报告:通过分析可以了解汽车生产商家的未来规划重点或战略规划。
·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信息:关注并跟踪竞争对手在电视、电台、报纸等所刊登的广告及文章,可以及时获取竞争对手的活动信息,并且通过分析得知竞争对手的营销重点。
3.3 电子网络信息源
·汽车行业专业分析网站,如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的汽车版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站,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等。
·汽车生产厂商的网站、淄博地区门户网站或汽车经销商网站。
通过关注这些网站了解生产厂商信息及竞争对手近期的内部新闻、促销等信息,从而有助于判断本地区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受人力、物力及信息流通渠道的限制,可能无法准确获取竞争对手的销售情况,这样,可以通过咨询当地车辆管理部门以获得竞争车型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挂牌数量,从而估算竞争对手的销售状况。竞争情报分析
收集和整理情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分析与利用,为决策者提供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充分认识和正确判断,并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条件和能力,提出建议,从而 为企业决策者制定竞争战略提供充分依据。竞争情报的分析方法有很多,如SWOT分析、定标比超分析、价值链分析、专利分析、波士顿矩阵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等。
零售企业主要通过实现经营理念创新,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和服务形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信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信息管理等途径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有些分析方法不太适用于零售企业,如专利分析法,本例中笔者主要采用SWOT分析和定标比超分析法进行分析。宏观层面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山东远方汽贸的各种要素(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微观层面上利用定标比超法对某一竞争对手进行专项分析。
4.1 SWOT情报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因素(s-Strength),内部弱势因素(w—Weakness)、外部机会因素(O-Opportunities)和外部威胁因素(T Threats),将它们按照矩阵形式排列起来,通过考察内外部因素的不同组配,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从而做出最优决策的分析方法,如表1所示:
4.2 定标比标情报分析
定标比超由Benchmarking翻译而来,简称BMK,国内又译为标杆管理、定点超越、基准管理等。自从1979年施乐公司成功运用此方法后,定标比超法已被许多企业所运用,并被不断加以充实,逐渐风靡全世界,最终在国外被列为最常用的十种竞争情报分析方法之一。定标比超法是运用情报手段,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或其他业务活动过程与本企业的杰出部门、确定的竞争对手或者行业内的一流企业进行对照分析,提炼出有用的情报或具体的方法,从而改进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或者管理等环节。此法将行业内外的最强竞争对手或较强竞争对手定为“基准”或要超越的目标,通过情报收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重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系列竞争策略和措施,改善本企业绩效,提升竞争力,最终赶上和超过对手,使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下面利用定标比超方法对山东远方汽贸其中一家竞争对手进行层次分析(见表2)。定标比超结果表明山东远方汽贸在经营中存在的差距主要有:
·经营规模以量的扩张为主,成立的品牌4S店众多,但真正盈利的只有少数几家,有的品牌4S店经营状况不佳,产品质量较差,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影响了企业整体信誉。
·经营分散,开展业务众多,但有些业务为企业所做贡献并不显著,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不集中,各个品牌4S店独立经营,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与管理。
·管理层次逐渐增多,机构冗余,不同品牌4S店或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信息流通不畅,进一步使得经营成本增加;
·员工文化素质水平相对偏低,新进员工服务质量差,且员工“跳槽”频繁。
4.3 竞争情报分析结论
通过对以上竞争情报的分析,对山东远方汽贸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对国家政策法规及行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建立“政策档案”。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激化以及市场不断地规范化,由汽车生产厂家规定汽车价格及禁止跨地区销售的格局必将被打破,汽车销售集团通过不断扩展经营范围,增加销售网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汽车的销售价格。
·建立原始信息数据库,向员工提供所收集的信息,提高他们的情报意识。
·建立竞争对手档案库,随时关注并跟踪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
·大胆进行机构改革,精减冗余机构,提高部门之间沟通能力及信息交流能力。
·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加强员工业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适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降低员工跳槽率。结语
7.一封警告函背后隐藏的商业情报 篇七
事情发生在去年夏天,我正在广州开会,突然接到来自客户的紧急电话:“我们的产品出口美国,今天突然收到一家美国公司发来的警告函,说我们侵犯了他的专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该怎么办啊?”
虽然隔着电话,我还是能明显地感受到客户的焦急与不安。辛辛苦苦研发的产品,远销美国,产品卖得好好的,突然冒出来一家公司说你侵权,还发来一封极其正式的警告函,好像自己马上就要在美国成被告?这对哪家公司来说,都是一个突然袭击,紧张的心情可以理解。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研究一下这封警告函,仔细调查下警告函中的疑似侵权专利,明确客户的产品是否侵犯了对方的专利权,然后给客户提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就可以了。但在随后与客户详细面谈时,我才发现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们的客户C公司是一家研发和销售电子白板的企业,不久前,其在美国的客户A公司收到了一家名为S公司的专利侵权警告函,警告函虽没有具体指出哪篇专利侵权,但S公司明确表达了“你的产品可能侵犯到我的专利权利”的意思。S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智能电子白板的老牌企业,在该领域内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专利积累,A公司迫于警告函的压力,要求我们的客户C公司针对S公司的警告函提供合理的解释和担保,否则很可能终止与C公司的合作。
原来,警告函并不是直接发给客户C公司的,而是发到了C公司在美国的重要客户A公司手里。美国市场对于C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显然C公司的发展触动了竞争对手的神经。一封警告函的背后,也许暗藏的是对市场的争夺和较量。对C公司来说,美国市场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放弃。这样一来,问题就显得有些棘手了,事情处理得好,不仅警告函的问题迎刃而解,还能成功打消A公司的顾虑和压力,保住市场;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在美国惹上官司,还可能流失重要客户和市场。
在接受客户C公司的委托后,我们迅速组成了项目组,全面开始调查、分析、应对工作。在与客户的沟通中,我问道:“你们之前了解过S公司吗,在技术研发方面,咱们是否曾经有参考或借鉴他们产品的地方呢?”客户很负责任地说:“我们的研发部之前针对S公司做过一些调研,他们的产品采用的主要是光学成像技术,而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红外触摸技术,设计原理不同。当初我们做预研时,就是因为考虑到S公司的专利障碍,才选择了红外触摸技术的。”听到这儿,项目组成员们都舒了一口气,事情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
了解情况后,项目组对这件事有了更为清晰地把握,首先,事情目前还没到和专利权人协商或者诉讼的阶段;其次,现在下结论“产品侵权”为时尚早——究竟客户的产品是否侵权,侵犯了哪件专利的权利,相关专利是否处于有效的法律状态……到目前为止这些都还处于未知状态,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和论证。简单来说,我们需要帮助客户的就是两点:1、如何应对这封警告函;2、如何给A公司一个合理的交代。
我们给客户的建议是,对于A公司收到的那封没有指明具体侵权专利和权利项、以及侵权产品的警告函,原则上是不适格的警告函,即并不具备提示当事人适当注意的法律效力,处理方式上,可以礼貌回复,并要求发送者即A公司提供具体侵权指控的依据,如涉嫌侵权专利、权利项及相关产品。但是对于美国客户A公司的顾虑,则需要进行一番彻底的专利调查。简单来说就是将S公司在美国的公开或授权专利都检索出来并逐篇筛选,看看我方产品有没有落入对方专利保护范围。如果没有对我方产品构成威胁的高危专利,可以给A公司一个明确的调查结果,打消A公司的顾虑;如果发现存在高危专利,也不必惊慌,依高危专利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应对策略,在这方面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成功案例。方案提出后,客户很快和我们达成共识,先对S公司在美国的公开和授权专利进行预警分析。
接下来的工作就明确了:检索S公司专利,目标国为美国,筛选相关专利,然后逐步缩小范围,锁定高相关专利,最终确定高危专利。为了更高效地实现目标,加之时间紧迫,项目组成员派驻到客户公司,和客户IP人员、研发人员一起作业,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率。
可就在我们所有人都认为项目按既定计划没有悬念的时候,新的状况出现了。
在检索S公司专利时,发现S公司有三家关联公司,分别是:S Technologies ULC,经营交互显示系统的主营产品公司,也就是我们本次想要检索的目标公司;S Technologies Inc,上市公司,在关联度上属于S Technologies ULC的母公司;还有S Technologies LLC,主要经营创造和推进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可以理解为独立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
以上这些公司名称里都有“S”,也就是说,我们在检索时不太可能遗漏。然而,我们又发现还有一家N公司,是S Technologies收购的一家新西兰公司,其主营业务恰恰是光学触摸技术集成应用的设计和设备制造。按照常理推测,S公司收购了N公司,其相应的知识产权归属很有可能也转到了S公司旗下。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检索还不完整,除了那几家带“S”的商业关系明确的关联公司之外,还应该检索被其收购的N公司。
对于检索过程中的意外发现,客户更加坚定了本次项目的开展意义。真想不到,原来在一封警告函的背后,还隐藏着这么多富有价值的商业情报。
后面的工作没有太多意外,仅仅两天时间,四百多篇专利的检索筛选工作就有了结果,我们最终仅找出了三篇对客户构成威胁的专利,并且这三篇美国专利都没有授权,仍然处于公开状态。针对这三篇公开状态的美国专利,我们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和风险评估,给出了专利风险级别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最终我们为客户出具了提供给美国客户A公司的一份针对S公司的专利侵权调查分析报告,获得了A公司的认可,解除了客户C公司的燃眉之急,后来他们的产品顺利出口美国。
8.商业情报分析报告 篇八
1引言
专利研究属于比较典型的交叉科学研究范畴。在众多学科领域中,情报学与专利结合可形成专利情报研究,专利情报研究可服务于不同的行业领域,并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专利情报已成为企业竞争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数据源的选择来看,为了解情报学某一方面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者多以情报学CSSCI期刊或北大核心期刊刊登的文献为基础数据来研究学科发展状况,例如宛玲、邹琳选取《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际》、《图书情报工作》所刊载的论文信息[1];张源根据《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和《情报资料工作》的论文数据[2];孙鸿飞等选取《北大中文期刊核心目录(版)》图书情报类19种期刊的论文信息作为基础数据[3]统计情报学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上看,基于论文数据的学科发展态势研究常以文献计量方法为主,包括词频统计、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例如栾春娟等采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和学科共现分析方法,探讨国际专利研究的核心期刊及主要学科分布[4];尹丽春等采用共被引分析法,从专利研究的学科分布、国家和地区分布、作者合作网络、共被引网络等角度切入开展研究[5];谭蕙莉采用词频统计和内容分析法对情报学核心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关键词的变化状况研究和分析[6]。此外,为了增加研究结果的可视性,在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的基础上,各种可视化工具也广泛运用其中,例如卫军朝等利用WebofScience的在线分析功能和CitespaceII软件,分析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专利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7]。魏骏巍综合使用文献和专利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来综合反映低碳技术的国际发展动态等[8]。国外已有学者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的方法对技术领域的发展进行预测和综合分析,例如Daim等使用文献计量学和专利分析工具,运用情景规划、生长曲线等方法对部分新兴技术领域进行预测[9]。Chen等运用引文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DEK(数据与知识工程)领域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预测该领域未来主题和研究趋势[10]。但总的来看,总结国外专利研究现状的较多,专注国内专利研究的分析较少;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对全科学领域的专利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只针对情报学领域的专利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9种情报学领域CSSCI来源期刊~刊登的专利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同时借助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在线分析功能及相关统计软件,研究近年来国内情报学领域专利研究的现状,概括出热点研究领域,并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2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根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遴选体系(~版本),本文选用的期刊论文来自《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现代图书情报技术》这9种情报学CSSCI来源期刊。研究论文数据大部分来源于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只有《情报学报》的论文数据来源于万方数据库,因为CNKI不收录《情报学报》,所用数据下载于7月10日。利用数据库高级检索功能,时间条件限定为1月1日至月31日,文献来源为以上9种核心期刊,以“专利”为检索词分别进行篇名检索,通过数据清洗,排除会议通知、培训班通知、增刊上发表的论文等不相关的记录,最终实际得到534条记录。每条记录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文献来源、作者名、基金类别、发表时间、机构单位等信息,这些记录成为本次研究的数据基础。
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运用引文分析法和词频分析法,同时结合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完成整个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引文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以及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研究方法[11]。词频分析法则是通过统计核心词汇在某一类学术文献中所出现的频次,判别该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个人经验和主观偏好,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实用性[12]。结合以上方法,同时进一步借助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在线分析工具以及EXCEL统计软件对534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2011~2015年国内情报学领域专利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态势。
4数据统计与分析
4.1期刊分布2011~2015年期间,《情报杂志》发表的专利研究论文数量最多,高达281篇,以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占据首位,可见该期刊对于专利研究十分重视。从发文量所占比例来看,《情报杂志》发表的专利论文占总发文量(534篇)的52.6%,说明该期刊是情报学专利研究的主要发文期刊。其余依次为《图书情报工作》(71篇),《情报理论与实践》(60篇),《情报科学》(45篇),《情报学报》(40篇),《现代图书情报技术》(30篇),《图书情报知识》(4篇),《图书与情报》(3篇)。《情报资料工作》的专利研究论文数量为0,可见专利研究不在该期刊的选题主题范围内。由此笔者建议,作者如投专利研究的论文时,可尽量绕过《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情报资料工作》三种期刊,可以选择其余多种情报学期刊进行投稿发表的可能性比较大。4.2论文数量年度分布情报学领域的专利研究论文总量在2011~期间上升较快,极差为86篇,由20的61篇达到20的147篇,但在接下来的2015年中,专利论文数开始下降,2015年的专利论文数量仅为114篇,数量水平与相近。由于《情报杂志》的数量较大,因为该期刊的发文量走势一定程度上了决定了9种情报学核心期刊的专利论文总量的年度变化走势。综观我国情报学领域,笔者认为,专利研究仍然处于上升阶段,2014~2015年出现短暂的下滑属于调整期的正常现象,不代表专利情报研究已经进入“寒冰期”,只是还需要在专利情报研究的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诸多的创新与变革,这是相关学者们需要注意的。2011~2015年期间,《情报杂志》变化幅度最大,2011~2014年呈直线上升,2014年后专利论文数量开始下降。其他8种期刊的发文量变化幅度则较小,专利论文数量较为稳定。在变化趋势上,2014年是多个期刊的拐点,除《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在2014年后专利论文数量依旧上升,《情报杂志》、《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科学》、《情报学报》、《图书与情报》、《图书情报知识》均在2014年达到五年中最大值,并在之后呈现持平或下降趋势。可以说,2014年情报学的专利研究曾达到一个小的顶峰状态,专利研究的热度在此后出现下降。笔者认为,此番研究热度的回落可能是由于研究尚处在调整期,之后可能还会出现回升。4.3机构分布根据全部数据统计,知名院校或科研机构约占了59%。其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论文数量占比重最大,高达10%。其次为北京工业大学,占比8%,华中科技大学7%,江苏大学5%,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4%,大连理工大学3%。从发文较多的前几位机构看来,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外,其余均为理工科类型的大学,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专利情报学的研究需要在理工科环境中发展,将二者结合似乎更容易产出成果。此外,专利情报研究也受到许多非知名科研机构或者企业、公司的重视,发表了一些论文可见专利情报研究已在整个学术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受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面的关注。4.4基金分布从数量上看,基金论文占比48%,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占比较大,分别为19%和15%,其他类型基金支持的论文比较少,且占比均在4%以下。从基金级别和层次上看,主要为国家层面的基金,包括少量省级、市级、院级基金,由此可见,情报学领域的专利研究论文所受基金支持的级别和层次较高。从学科上看,在自然科学领域,专利情报研究似乎发挥的效用更大,二者的结合似乎更加紧密,但情报学本身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这样更能体现出专利情报研究的交叉性,以及该研究方向的广泛性与实用性。另外,图5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对专利领域的研究项目给予了支持,表明专利情报研究领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4.5高频关键词本文利用关键词词频来分析2011~2015年国内情报学领域专利研究论文的主题分布。关键词是文献的凝炼与概括,通过关键词分析,可以反映文献的主要内容。通过对534条记录进行关键词抽取,将其中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次的关键词进行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专利分析”出现频次最多,词频高达90。“专利分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分析目的等都可展开相应的研究,因此出现频次最高。专利分析对象的选取往往直接决定研究价值的高低,一般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为主,近年来情报学领域的专利分析集中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3D打印、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风能、机器人、混合动力汽车、海洋生物等领域。笔者通过查看论文关键词和文章的实际研究内容,概括出当前情报学领域专利研究的六大热点:第一,新兴产业专利情报分析或比较研究。例如刘红光等运用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对国内外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专利申请趋势、区域分布、主要专利权人、IPC等因素进行分析[13];刘桂锋等采用对比分析法对中国、日本和美国薄膜太阳能专利数据的动态分析来揭示三国薄膜太阳能技术的专利状况[14]。第二,新兴产业进行竞争态势分析或从中识别竞争对手。马虎兆等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从生命周期、专利权人、技术领域、区域布局等角度对RFID技术领域专利进行计量分析,以揭示RFID技术领域专利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15]。黎欢等通过关键技术路径方法和专利引证地图法识别全息摄影技术领域中的竞争对手及竞争对手格局[16]。第三,新兴产业技术路线、技术演进研究以及技术预测。例如缪小明等运用专利地图方法对40件混合动力汽车(HEV)高被引专利的年代分布、研发主体分布和IPC分布进行了详细地分析[17]。温芳芳综合采用专利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等方法,定量描述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借助技术转移网络直观展示我国区域间技术转移的模式与规律[18]。陈军等基于技术预测的专利分析概念模型,对转基因技术进行预测[19]。王健美等运用引文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不同时期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分布及其演进[20]。第四,专利计量研究。例如陈琼娣在对专利计量指标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专利计量指标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21]。或将专利计量方法运用到具体某个新兴产业领域,做专利计量分析。例如张杰等以德温特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对专利的国家、高产机构、核心技术、热点技术领域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全球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22]。第五,专利合作(包括校企合作、企业间合作、校校合作等)、协同创新研究。例如贡金涛等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领域专利合著网络结构特征和连通体中心性进行计量分析,以探测其技术研发绩效水平、科研合作状况与核心技术人员分布等[23]。第六,核心专利的识别与挖掘研究。例如郑玉荣等提出了一种以总引证指数为主要判别指标,以INNOGRAPHY专利强度值、同领域引证指数、重要产品对应的专利、代表性技术对应的专利等为补充手段的基于产业尺度的核心专利集成判别方法[24]。谢萍等提出核心专利综合价值指数(CICP)的概念,并采用粗糙集理论方法确定了CICP指标权重系数,在构建核心专利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计算CICP值识别核心专利。在关键词数据的基础上,将关于研究方法及软件工具的关键词进一步的提炼并整理。一般来说,专利情报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拟定量分析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专利图表等分析方法是专利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的可视化表现形式。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实际工作中,研究者们所使用的拟定量分析方法较多,该类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分类和比较研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量化分析,最后进行高度科学抽象的定性描述,使整个分析过程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进行[26]。从使用频次上来看,研究者们较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专利地图、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技术生命周期、专利引文分析、组合分析,其他方法还有云计算、技术功效矩阵、层次分析等。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基于文本挖掘、共现分析、聚类分析、文本聚类、专利引文分析等方法,各种可视化软件工具也得到广泛运用,这对于关联研究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较常用的软件有VOSviewer、CiteSpace、UCINET、Pajek以及数据库分析工具TDA(ThomsonDataAnalyzer)等,其中专利地图的使用最为广泛。另外,将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运用到专利分析中来,为技术路线研究、技术预测、技术演进、专利合作、核心专利识别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文本支持。4.7高被引论文论文的被引频次直接反映了刊载论文的质量水平,间接反映了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因此高被引论文也是评价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一定程度上依赖一些文献的长期多次被引用。根据所得534条记录,本文将被引频次大于等于15的视为高被引论文,整理可得表3数据,并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降序排列。由表3可知,被引频次最高的为《国内外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专利情报分析》一文,被引频次高达45次;其次为《基于中国专利的锂电池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频次为33次;《核心专利的识别方法及其实证研究》被引频次32次。可以发现,被引频次排在前几位的多为与某新兴产业结合的专利分析,例如3D打印、锂电池、中美4G移动通信、光伏产业,但从类别来看,围绕专利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占据多数,约12篇。除了产业关注型的论文,还有一类是方法关注型的论文,例如核心专利的识别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等。对于以上17篇高被引论文,借助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在线分析工具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图6~图9。由图6可知,这17篇论文多发表在2011~20间,其中20发表最多(8篇),占比47.1%,当然不排除发表时间的长短对被引次数的影响。由图7可知,高被引论文集中发表在《情报杂志》与《图书情报工作》,分别占比35.3%和41.2%,可见这两种期刊发表的专利领域的文章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引论文属于非基金论文文献,占比64.7%,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情报学领域专利的研究存在广泛性,不拘泥于基金或研究权威等因素,它的进入壁垒较低,成果产出种类广。图9显示,在高被引论文的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发文较多,均为2篇,可以看出这几个院校机构在专利情报研究方面占据一定的领先优势。4.8论文互引分析借助于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的分析工具,我们对以上高被引论文进行进一步的文献互引分析,如图10所示。图10中最大的深色球体代表17篇高被引文献(即“选中文献”),中等大小的球体代表“参考文献”,最浅色的球体代表“引证文献”,球中的数字代表引用次数,箭头代表知识的流动。由图10可以发现,多篇高被引论文之间存在联系,只有少数论文处于孤立状态。这批论文的参考文献之间关联度较小,可见它们涵盖的知识点范围非常广泛。引证文献同时引用两篇或多篇高被引论文,可见这批高被引论文的关联度较高,易于知识的二次聚集。此外,根据数据分析可知,有7组高被引论文存在共引关系,即多篇高被引论文共同引用一篇或多篇文献,每组高被引论文共同引用的论文数越多,说明耦合程度越高。由上图可知,这批高被引论文之间存在共引关系,但耦合度不是很高,仅拥有一篇共引文献。共有22组文献存在共被引关系,即多篇高被引论文同时被以后的论文引用。一般认为同被引用的文献在主题上具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相比于共引关系,17篇高被引论文之间的共被引关系更为丰富。因此,可以说,17篇高被引论文发挥了可观的效用,为后来研究者所用,做出了一定的学术贡献。4.9高被引作者和机构分析按第一作者算,高被引作者有刘红光、赵晏强、孙涛涛、邱洪华、唐恒、方曙等人。但是被引频次只是考虑了被引的数量,无法衡量引用质量,而H指数则既考虑了文献数量,又考虑了质量,被广泛应用于作者评价。H指数是一个稳健的累积指标,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不变或增长[27],因此,作者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其影响力越大。笔者借助CNKI全文数据库的在线分析工具,对以上高被引作者展开进一步的追踪分析可知,该高被引作者群体的综合H指数值为16,根据美国物理学家Hirsh对H指数的定义,说明在该群体所发的所有文章中,有16篇文章的被引频次大于16次,其余文章的被引频次小于16次,其影响力还会继续上升。笔者针对高被引作者所在的机构类别进行统计。来自其他高校(除985、211高校的其他高校)的作者最多,占比45%;其次是来自985高校的著者占比29%,来自科研机构的著者占比12%,来自211高校的高被引著者占比9%,公司占比5%。可以看出,在专利情报研究方面,传统的985、211高校并不存在显著优势,现阶段的情报学专利研究难度较低,不同层次的研究机构或企业公司均存在较大的研究潜力与实力。
5结论与建议
【商业情报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科技情报分析与利用》基础知识08-03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热点分析09-09
微时代 微情报08-07
图书情报学10-25
科技情报信息管理办法07-17
竞争情报项目建议书11-07
大学生学情报告11-16
公司技术和经济情报保密协议08-31
公安情报个人先进事迹范文12-05
华师情报学真题答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