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视剧北爱有感

2024-12-22

观电视剧北爱有感(共12篇)(共12篇)

1.观电视剧北爱有感 篇一

观《北爱》有感

整条街都是寂寞的人,我独自走在南风的夜。

这首歌或许可以不需要那么悲伤地唱。在我们依然相信爱情的年代,我们用怀着美好的憧憬唱着这首歌。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一蹦一跳的唱着这首歌。是的,我一个人,家里也没有人在等我,当我希望能有一个恋爱的念想的时候,我不知道谁应该闪现在我的脑中。是的,这个人还没有出现。但是,我相信,这是时间问题,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

有些人总会在某些时候出现,然后让人遗憾为什么你现在在出现。然后一瞬间电光火花。所以我相信有时候爱情这种事情必须要有感觉,必须在某一瞬间,某一个时间段让人有由于多巴胺而产生的甜蜜而幸福的感觉。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你的影子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然后我就那么情不自禁的,连自己都不知道地嘴角上扬了。

是的,也许现实有时候真的很残忍。电影中的王学兵在他浮华烂醉的时候说:人的前半生是爱情,后半生是亲情,其他时间都是婚外情。他还说,年轻的时候相信爱情,认为有些事情必须不存在,然而,经历过很多很多现实,发现很多不存在的东西都实实在在存在着,而原本以为一直存在的东西,原来就是个幻想,那个东西,就是爱情。

被世俗灌溉的人会说出让年轻的我们毁三观的话,比如上面那一段。并且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自己的话是正确的.。然后,某一天他认为不爱的妻子要离开他了,他是不是突然感觉整个人空了,突然觉得自己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不需要他。在ktv的那一段,王学兵演的实在太真实了。

一个中年男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妻子提出的离婚要求,他,变成了一个孩子。当峰子走进的时候,他一个人在ktv里唱着歌,怎么回事,这个时候,他不是应该灯红酒绿,美女陪伴吗?一个人,必须发生什么事。人来了,他故作轻松地讲话,然后,故作轻松地说出妻子要离婚的事情,然后,瞬间在说出那两个字的时候崩溃了。一想到要失某个人,从此以后没有她的日子,他该如何承受。起先是那种又哭又像笑的表情,然后是像孩子一样,抱着峰子,崩溃流离的不顾一切地哭了,放肆的哭吧,孩子。峰子很不是事宜又非常是时候地问他:你觉得这世界上有爱情吗?哈哈哈哈哈,用一句问话,还否定或者是证实他之前的疯狂言论,然后两个男人都笑了。我觉得,我希望,他们心中的答案是肯定的。所以那种笑带着真实,带着嘲讽。

梁家辉拖着行李箱走在进机场的路上,电话响了,一个性感的中年女人的声音问他,有人跟踪你们,你老婆呢。哈哈,这部毁三观的电影,讲的都是婚外情么。这两个中年人相约在浪漫的圣托里尼和爱琴海了。一段特别喜感的台词。女:你说,我们在这里,你的老婆在干吗呢。男:在加班吧。你老公在干吗呢?女:在美女边上吧(台词不清楚了)。男:这个时候,我们不谈这个话题了好么。女:我们不谈这个,还能谈什么。

好吧,对话到这里,特别的有喜感和有点奇怪,原来婚外情就是和对方各自谈自己的另一半吗,在我的概念中,婚外情应该对自己的另一半闭口不谈,如此有情调的双方,应该是各自的红颜蓝颜知己,有各种关于人文艺术兴趣的话题谈吧。然后然后然后,剧情发展发展,在我们以为会是少儿不宜的高潮的时候,总会出点好笑的岔子。然后,剧情发展到让我们知道他们其实就是一对真正的夫妻,呵呵,为了玩情调所以来了这么一茬。关于他们各自是否有和别人好过,站在海边看着海景吹着风的他们,都不在乎了,因为这一刻,他们知道各自都是爱并关心过彼此,曾经犯过的错误,因为真爱,所以现在都被原谅了吧。

少年时代的初恋,确实单纯的无与伦比。第一次牵手,第一次初吻,都能让人回味无穷,走来路上迎着风就能飞起来。笑容灿烂的觉得世界不能更美了。男孩子看见很多人身后有光,而看见那个女神,她不止有光,还有一对纯净的翅膀,那一刻,丘比特降临了。我们怀念初恋的美好,也同时怀念那时自己的单纯和奋不顾身。我的全世界只有你,为你做一件小小的傻事比万人敬仰更加重要。所以,为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最重要的小事”——“世界纷纷扰扰喧喧闹闹什么是真实,为你跌跌撞撞傻傻笑笑买一杯果汁”,“谁说这样不伟大呢”。为了你的小小梦想,我会用尽各种努力。女孩子笑起来的时候好美好,男孩子骑着自行车在街上飞扬的头发的时候,青春昂扬实在是太明媚。

老人家相亲的故事也在这个故事里上演了,后来剧情发展到了黄昏三角恋,后来剧情发展到一个老人要离开了,然后我们明白了剧情。我要走了,我舍不得你一个人留在世上孤零零,所以我想给你找个老伴儿,那时多么深的感情啊,不管我怎么样,我都希望你不要孤独寂寞。可是爱是不讲究,所以老伴儿还是老伴儿,一直陪着原来的老伴儿。而在老伴儿走的时候,他演了一部戏,让老伴儿安然地离开了。了另一个世界,要好好的,我在这里,也好好的。放心,我会找到你的,这辈子,下辈子,都和你在一起。关于我爱你这三个字,从一个老人家的口中讲出来,是那么沉厚地多,而更感人真挚的回答,就是我也爱你。走过了一辈子,其实不管是前半生,还是后半生,其实爱情都存在,只是有时候,她比较低调,因为还有亲情,因为还有生活,但这些,最后都淹没不了她存在的光辉。在我离开的时候,我最希望在我身边的人,当然就是你,我亲爱的老伴儿。

我希望如果可以,我亲爱的老伴儿,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世上,真的太寂寞,我无法承受,所以,请你活得和我一样久。

五个小片段,各自述说着我爱你的方式。

我爱你,就是你拥抱着未来,我拥抱着你。(我拥抱的未来必须有你)

我爱你,就是你惦记着别的女人,我惦记着你。(也许你不知道你其实也惦记着我)

我爱你,就是你厮守着秘密,我厮守着你。(我在乎,所以只在乎现在的你只属于我)

我爱你,就是你望着世界,我望着你。(你不知道,你就是我的世界)

我爱你,就是你陪伴着自己,我陪伴着你。(感谢有你一直的陪伴)

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场戏,不管这部戏的情节如何,它绕不过一个主题,那就是爱。

这篇影片观后感结束了,但是,爱情,从不结束。

2.观电视剧北爱有感 篇二

一、行政﹑司法合一

在传统中国, 司法和行政难以严格区分。在中央虽设有专职的司法机构, 如秦汉时期的廷尉, 秦汉以后的大理寺, 刑部, 御史台, 明清时期的都察院, 但是这些机构都要受到行政权的限制和领导。地方上历来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体制。依据国家法律, 刑, 名, 钱, 谷是地方行政长官的四大职责。作为一州一县的行政首脑, 州县官需要熟悉当地各方面的条件并对辖区内的一切事情负责。尤其重要的是, 负责辖区内的秩序, 就像朱豪三刚到高密县城的时候所言的, “出不了三年, 我要让咱高密城, 河清海晏, 天下晏然”。

在中国传统法制中, 司法是县衙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地方上历来实行司法和行政合一的体制。司法是行政的工具, 司法与行政合一, 是中国法的传统之一。司法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 实质上只是行政职能的一部分, 司法权消融于行政权中———在中央是皇权, 在地方则是官权。官员既是行政机关的首脑, 又拥有司法职权。因此, 虽然县官在地方官中品列较低, 但是他们是真正负责各方面实际实务的官员, 这些地方官对民间疾苦和施政成败有着直接了解, 因此他们管制下的老百姓称其为“父母官”。

二、民事案件的刑事化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绝大部分民事纠纷并不是由官府审理, 而由官府审理的民事案件又具有刑事化。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有关民事纠纷的规定, 和我们理解的近代意义上的民法不同, 它并不是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和权利纠纷, 它具有刑事化特征。中国自古有民本思想, 但是没有民权思想, 大部分中国人的法律观都是一条腿的:只有遵纪守法的法律观念, 而不知法律还有赋予公民权利的功能, 缺乏权利观念。传统中国, 民事一方面被刑事化, 另一方面它们本身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数量也是极其有限的。以大清律例为例, 它共有律文436条, 90﹪律文是对一般社会成员犯罪及处罚的规定, 有关维护伦理秩序的律文仅40条左右, 这里包括了涉及婚姻, 继嗣, 尊卑关系等民事方面的内容。不是因为传统中国的民事纠纷少, 而是因为大量的民事纠纷不必动用国法。那些非“违法事重”的民事纠纷, 就由民间自行处理, 处理的主要方式是调解或者家法, 依据风俗习惯和宗族法规, 而宗族法规大都也是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理纠纷。

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 维持地方礼教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 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 那必然是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犯人”拖上堂, 先各打屁股若干板, 然后一方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 分出那个“獐头鼠目”, 必非好人, 重加呵责, 逼出供状, 结果好恶分辨, 冤也伸了, 大呼青天。在该部电视剧中, 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传统民事审判具有“教化”的特点, 朱豪三巧断“王善人和寡妇争母鸡案”后, 罚王善人二百鞋底子, 而且吩咐手下“往死里打”, 而对那个寡妇则是嘉奖。其目的就在于教化乡民。

三、职权主义下的刑事案件审理

(一) 重实体, 轻程序

在电视剧中, 我们看到朱豪三审理“胡郎中被杀案”时, 与小颜的一段对话。

“您说的合情合理, 可是咱们没有证据”。

“那尸首不就是证据吗?”

“可是还要人证物证, 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每个案件都要求人证物证, 那不是给自己被套上枷锁吗?我们应放开手脚, 我们是整治歹人, 问心无愧。”

中国传统社会, 有着一套比较发达的司法审判制度, 特别到了明清时朝, 审判制度已经非常完备。但是这套制度缺乏一个公正, 合理的程序。为什么司法审判制度相当完备而审判会不公正, 不合理呢?原因就在于司法与行政合一, 在这种体制下, 审判不过是行政的一个环节。审判程序是按照行政原理来设计。当事人对程序是否合法无权过问, 对法律的援引和解释也无权发问。就像电视剧第7集中, 朱豪三抓到余占熬后, 呵斥他, 胡郎中是否是他所杀。余占熬说的, “我落到你手里, 就没想个好。”因为缺乏程序公正, 审判就沦为个人情绪的宣泄。本案中, 作为主审法官的朱豪三存在强烈的个人情绪, 对余占熬有着极端厌恶情绪, 他说余占熬“一身腱子肉, 一看就是土匪种”, 他预断余占熬对胡郎中“必先杀之而后快”。

(二) 用刑讯, 重口供

自古, 刑法就是以“刑罚”作为基本保证。刑讯是职权主义下注重口供的审判方式的必然产物。

在电视剧《红高粱》第7集中, 我们看到县长朱豪三先是预断胡郎中一定是余占熬所仇杀。“一看 (余占熬) 就是个土匪种, 胡郎中与他娘私通, 邻居街坊在他背后指指点点, 他早就想把他杀了, 那天晚上等胡郎中从他家出来, 他就在小桥边的树林里等着, 他是必杀之而后快”, 然后把余占熬抓来, 试图让他认罪, 当他不承认杀人时, 朱豪三狠敲关堂木, 小颜更是威胁他“大胆刁民, 铁证如山, 还敢狡辩, 要不然让你尝尝用刑的滋味, 早晚都是个招”。最后, 在朱豪三的激将法下, 余占熬“招认”了“是我杀了胡郎中”, 至此, 朱豪三成功获得口供, 并当庭宣判“胡郎中被杀一案, 案情大白, 罪犯余占熬供认不讳, 本官当堂宣判余占熬死刑, 三日后行刑”。

(三) “乱世用重典”与“就地正法”

守法为民, 藐法为匪。匪就是乱民, 因此“格杀勿论”。就像电视剧里面所呈现的, 朱豪三上任高密县长后, 第一道政令就是“贴告示———剿匪”。在朱豪三袭击花脖子之后, 把抓获的土匪带到县衙, 将他们分为两列, 长得周正的站一列, 长得歪瓜裂枣的站一列, 将长得周正的那一列枪毙, 长的歪瓜裂枣的那列在屁股上烙上“匪”字, 朱豪三的解释是, 长得周正的父母给了一个好痞子, 不好好做人去当土匪, 该杀;那些长得歪瓜裂枣的想必在外混饭吃不是太容易, 情有可原, 不过下次再当匪, 就“格杀勿论”。

中国古代, 虽有“慎杀”思想并规定了死刑复核制度, 以清朝法律为例, 其规定, 京师以外的全国各地的死刑案件, 都由案发地的州县进行初审, 然后经各级审转复核, 拟出定罪量刑意见, 最后又巡抚总督以结案报告形式向皇帝专案具题, 皇上交由刑部, 由三法司核拟。最后由皇帝决定, 或立斩, 或监侯或重审。死刑复核制度保证了皇帝对全国臣民的生杀大权, 维护了皇权的绝对权威。然而这种层层押解, 不仅结案时间长, 耗费劳财大, 仅适用和平安定时期。自太平天国爆发, 全国性大动乱, 显然不能有效维护封建统治, 以快速, 省事, 严厉为特征的就地正法, 正好弥补了死刑复核程序的缺陷。

四、小结

从电视剧《红高粱》中, 我们看到的只是民国时期山东省高密县司法的特点, 但是, 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折射中中国传统地方司法制度的各种特征, 如上所述:行政与司法合一, 民事案件的刑事化, 职权主义下的刑事审判等等。通过解读与分析, 本文试图探寻中国地方司法制度运行的法律思想与实践, 因为即使在今天看来, 这些现象仍然值得发人深思, 并对当下的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存在诸多启示。

参考文献

[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范忠信, 何鹏, 晏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3:28.

[2][日]滋贺秀三.“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 ”[A].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A].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3.观马戏有感 篇三

最近的气候总是让人摸不透,忽冷忽热。今晚,我的心情亦如此,或许是看了马戏的缘故吧。

初入戏棚,但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空气中弥漫着动物身上所散发出的异味,可许多人竟若无其事地在大吃大嚼,嗑瓜子的声音似乎比夏天的蛙鸣还密,这景象让我近乎窒息。我和妹妹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便从工作人员手中取过两把塑料椅,靠着铁丝网坐了下来。哈哈,没想到能找到如此“雅座”!

在漫长的等待中,广播里总算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请欣赏第一个节目——狮虎大战!”印象中的东北虎凶猛残暴,非洲狮坚牙利齿,可是当它们迈出铁笼的那一刹那,我怔住了:这哪里是虎和狮啊?它们如猫狗一样温驯,丝毫不及狐狸的威风。

老虎和狮子在场地上溜达着,它们的眼神里写满了无奈和乞求。再看那锯断的牙齿,那被切除的“利爪”,那残缺的尾巴,我的心灵再次被震颤了:它们本应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可現在却身陷囹圄,在那根带电的鞭子下,驯服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它们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呢?它们撼天动地的力量呢?它们火炬般的眼睛呢?它们桀骜不驯的性情呢?一切都荡然无存。可是,在它们心灵的最深处,一定有那茂密的丛林,一定有那广袤的草原,一定有那峻峭的山岗!

马戏仍在继续,观众仍在哄笑,我仍在沉思……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二(20)班

点评:

这是一篇有感而发的文章,写的是观看一场马戏的“感受”。文章运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写自己最近的心情“忽冷忽热”,并点明心情如此或许是看了马戏的缘故,进而引出了对那场马戏的回忆。初入戏棚时的场面描写,展现了“让我近乎窒息”的景象;老虎和狮子出笼的一刹那,颠覆了“我”意识中的威风形象;狮虎表演时“无奈和乞求”的眼神,引起了“我”的沉思。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比的运用更能表现出“我”内心深处与众不同的感受。

4.观优秀电视剧《金婚》有感 篇四

从早年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到前段时间热播的《你是我爱人》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演员张国立一度活跃在电视剧坛,其塑造的各种经典人物形象历历在目,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金婚》。

这个冗长的故事讲述了漂亮的小学语文老师文丽和重型机械厂技术员佟志的整个婚姻历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横跨五十年,岁月流沙般逝去,爱情却在柴米油盐中渐渐得到沉淀。

这对再平凡不过的夫妻,就好像生后在我们身边一样亲切。他们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相许,在懵懂羞涩中走入婚姻的殿堂,也曾吵过架、拌过嘴,遭遇过婚后的精神出轨,而后又在养育四个儿女过程当中展现出的各种琐碎等等,虽不跌宕起伏,却也引人揪心。整部电视剧最大的波澜就是夫妻俩的小儿子因车祸而失去生命,花甲之年的伉俪白发人送黑发人,悲拗欲绝的同时相扶相搀,依旧用心经营家庭。

作者采用编年体,一集表现一年,就是这样一部严实的作品,用最真实的、最细腻的、最贴近生活的手法,描述出“高高低低都是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态度,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让人唏嘘不已。

对《金婚》的感触是随着剧情而变化的。看到他们恋爱,会联想到自己年少轻狂的岁月,与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一幕幕时时浮现眼前,嘴角都不禁泛起笑意。看到主人公在生活中摩擦出的小矛盾,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亦会感慨,现实生活中委实在所难免。看到他们因为第三者让婚姻进入困境,更会质疑曾经坚信的海枯石烂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真的会幸福牵手直至金婚。

是上帝赋予我们的东西太少了,还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清晨的吻里,在出行前的拥抱里,在日常的短信里,在锅碗瓢盆里,在睡前的洗脚水里,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可是奢侈的人儿们,总要在走好多好多的弯路之后,才会猛然发现,原来幸福那样简单。

《诗经》中说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便是两千多年来人们对爱情、婚姻的美好愿望,那样朴实无华,却又那样真挚有理。老祖宗们用多少年的时间才凝练出这样高境界的八个字,而创作者们又用了多少文学造诣和生活感悟才能通过几十集的电视剧,表现出这幸福的真谛——“金婚”,实比黄金珍贵。

5.观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有感 篇五

近期,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重磅播出。该剧以鲜活的影视剧手法再现反腐行动,深刻刻画人性,弘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浩然正气。通过观看《人民的名义》,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落马官员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使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在收看《人民的名义》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何为“公仆”?何为“蛀虫”?

主要是他们的人生追求不同。“公仆”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宗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是他们的追求。而“蛀虫”则不同,他们追求的是富裕的物质生活,一心想着自己的小家,以不正当手段敛财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的是虚名实利。

作为人民的公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尽力为人民利益着想。他们一身正气,大公无私,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正因为他们心中装着人民,所以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能抵制各种威逼利诱。而“蛀虫”则相反,他们误认为手中的权力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假公济私,可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更不用说各种诱惑了。

记得剧中侯亮平说:“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腐败方面就是毁了,就下地狱了!”所以作为党员,面对党纪国法,面对物质诱惑,心中该如何抉择?

我认为,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反腐倡廉的正面激励教育和反面剖析教育,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衡量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时的路政工作中,查找差距与不足,提高觉悟。在思想上筑牢信念大厦的根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要慎重使用权力,严格遵章办事。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谋利。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做到警钟常敲,时刻不忘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只有这样,路政队伍才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永葆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本色,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优政。

三要注重加强个人自律意识的培养。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个人的廉洁主要来自自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现实生活中,诱惑种种,稍有不慎,就会思想错位,行为出轨。轻者蒙人生污迹之羞,重者受身败名裂之辱,害人害己,悔之莫及。要拒绝腐败,抵御腐败,唯有管住自己,这就是防范在前的自律,也是摒弃侥幸,实实在在的规范修身。坚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保持一身正气,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6.观电视剧亮剑精神有感500字 篇六

楚云飞的80万部队拥有美国进口的武器装备,李云龙的60万部队仅有国产的早已过时的武器装备,无论武器还是人数李云龙都占劣势,可是李云龙却打赢了,靠的是什么?不是天时,不是地利,是人和。家和万事兴,人和企业强。有了统一的步调,统一的目标,大家的团结协作能战胜任何困难,就像每次节假日客流高峰时大家进取加班运送旅客,团结就是力量。

“要有一股气势,要有一种拼到底的劲头。就像一个剑客,和对手狭路相逢,他发现对手竟是天下第一剑客,这时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没有这样的勇气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咱中国人决不当孬种,逢敌比亮剑。”这是一种强大的气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处于何种不利形势,都会想办法克服,将劣势转为优势。在汽车客运不景气的困难面前,公司始终以向上的追求,开辟专线、广部网点,深入运用网络科技,大力发展货运经济。近郊旅游、特色旅游,运游结合的文章越做越有效。在公司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的感召下,我们掀起了全站创收、跨界求索的新热潮。

7.观语文高效课堂有感 篇七

近日,在校内聆听了几节高效课堂研讨课,有收获,也有些感慨。

语文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语文课堂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地方,课堂需要打造,教学需要智慧。但就目前的课堂打造和智慧构建,对于常规教学,存在极大的障碍。

诚然,笔者无法否认展示课的示范作用。授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扎实、灵活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机智、深入解读文本的智慧、创意组织教学的灵动等等,无不让笔者这个青年教师深味追赶的紧迫性。

但仔细想想,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又存在着严重的去实倾向,脱离了常规教学的实际。

也许是自己不够聪慧,听完一节示范课,总觉得如果再让自己上同样的课题,或许还能“亦步亦趋”。可如果换一个课题呢,收获的却只有一种回到原初的茫然与无奈。

也许有人会说,听示范课的要义,本来就不在于学其“形”,而在于悟其“神”。可是,即便悟到了所谓的“神”,也很难在常规教学中付诸实践。

好课贵在课题的选择,但常规教学不是每个课题都可以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符合自己的教学特长。有经验的老师大都知道,选择了一个好的课题,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看看这次展示课的课题,从文体来看,不是散文就是诗歌,而从典型性上来看,则大多是适宜教师发挥的。然而,我们的常规教学,你有这个选择权吗?

好课贵在多磨,但常规教学不允许我们为了准备上一节课先去找一个班甚至多个班去排练。有人说,教育是不允许试验的,或者说是不允许有失败的试验,因为教育不可以重复,你的任何一次失败的试验,对受教育者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犯罪。一课堂上得不好,一般也不可能再上一遍。因此,我们是否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这种“排练”行为?其次,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但面对不断压缩的教学课时和越来越多的课程内容,没有高中一轮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可能会不得不感叹,每天的新课总不得不在前一天赶制到深夜,最终很多时候却还只能是草草收场。

好课贵在舞出语文的魅力,但常规教学却戴上了应试的镣铐。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智慧教学,最大的障碍,应该正在于应试。也许有人会说,笔者这样的推论,本身带有一个危险的预设,那就是高效课堂与学生的好成绩是背离的。诚然,单独看这个预设,显然其结论无疑是荒谬的。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我们反过来推导叶老的话那就是:尽管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一种以“选文”为主的教学,与考试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学生学好了“国文课本”,就会得到一定的知识和习惯,就能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那么学生能考出好成绩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的成绩尽管不是高效课堂的唯一旨归,但应该是统一的。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侧重“人文性”的选文教学与侧重“工具性”的语文考试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教考分离。语文考试,选文上的内容基本不考,而那种通过选文教学来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又具有慢热性。高中对学生成绩的高要求,会让你不得不渐渐收起一直在选文教学上尽情舞动的长袖。

笔者知道,笔者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青教师;笔者知道,笔者不应故作老成去感慨中学语文教学,要相信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我们的努力下得以改进;可笔者不知道,为什么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语文教学的问题,总有一种千头万绪的无奈与怅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知识的过程却又是如此的悖反,先从纸上得来,然后才去实践。或许,这就注定了我们在纸上建构起来的绮丽楼阁将要在实践中接受风雨的洗礼。

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然”经历,却偏偏选择了一个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应然”构建的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没有魏书生老师的大气与智慧,却偏偏接受了他的思想——“教学是雕虫小技”。

于是,一直在勉励自己,语文教学要大气一点,再大气一点,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不必去过分纠缠课堂教学中的细枝末节,也不必在乎别人那种盯着小数点后两位数的沾沾自喜。

一直相信,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苦乐观远比掌握一两个字词重要;一直相信,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多阅读,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一直相信,学生在高一、高二有了大量的阅读,到了高三再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他们的高考成绩就一定不会差。

固执的自信往往会有失之偏颇的风险;固执的坚守,一旦遭遇考试这垛强大的壁垒时,你就会发现这种坚守又是多么的脆弱;但笔者依然固执地坚守着。

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在现实面前就如苇草一般的脆弱,但人的思想却能见证他的伟大。笔者不敢奢望伟大,但笔者热爱思考,渴望改变。

于是,笔者就想,在打造课堂的同时,是否应该具有更为宏大一些的视野,把单纯的课堂打造扩充为包括课堂之外的管理。或许魏书生老师的成功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于是,笔者就想,在打造课堂的同时,我们能否在评价机制上迈出较有实质性的步伐。或许只有当评价机制有了真正的改变,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真正的百花齐放,舞出我们的风采,彰显语文的魅力。

8.观电视剧北爱有感 篇八

让人更加自豪。习近平总书记说:20某某年,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脱贫攻坚传来很多好消息: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17种抗癌药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因病致贫问题正在进一步得到解决。我在各地考察时欣喜地看到:长江两岸绿意盎然,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深圳前海生机勃勃,上海张江活力四射,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过去一年取得这些辉煌的成就,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让人更加温暖。习近平总书记向科学家们致敬,向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惦记脱贫攻坚情况,他说: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在四川凉山三河村,我看望了彝族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家人。在山东济南三涧溪村,我和赵顺利一家围坐一起拉家常。在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我到陈玉芳家里了解避险搬迁安置情况。在广东清远连樟村,我和贫困户陆奕和交谈脱贫之计。他们真诚朴实的面容至今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大家辛苦了。这些讲话感人至深,让人温暖。

让人更加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围绕主要任务,有机遇也有挑战,号召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贺词中,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和维护世界和平,都非常坚定。

9.北爱心脏贝尔法斯特 篇九

泰坦尼克博物馆

泰坦尼克博物馆旧址正是当年建造泰坦尼克号的哈兰·沃尔夫船厂,是当年泰坦尼克号建造和下水的港口。博物馆里有详尽的文字和图片记载了泰坦尼克的历史,还有模拟当时造船厂的车间,让游客更深刻的了解当时建造的真实情况。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布置了和当时一样的头等、一等和二等舱的房间,游客可以自行进行对比,体验当时的贫富差距。看过电影《泰坦尼克》的朋友对其中头等舱的宴会厅肯定印象深刻,这里有与电影场景几乎一模一样的展示。不仅如此,博物馆还特别设置了一个影院播放纪录片,记录了考古学家们是如何根据海下的残骸来推断当时船上的场景的。

Carrick-a-Rede索桥

Carrick-a-Rede索桥是北爱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修建在北爱尔兰支离破碎的海岸线的悬崖峭壁间。只有胆子大的人才敢走上索桥,走在摇摇晃晃的索桥上,往下看都是悬崖峭壁和深不见底的海水,心必是悬在半空中的。因此通过索桥走到另一端再走回来时,可以去领一张勇士证书,证明下自己的胆量。胆小的人也不是说就没必要去了,除了走索桥外,欣赏下四周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北爱的海岸线是出了名的美的,站在高山边上,远处全是一座座小岛屿和清澈的海水,心情也会随着景色变的很平静。

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 (Giants causeway) 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总计约4万根六角形石柱组成8公里的海岸。巨人之路是世界自然奇观,1986年与堤道海岸一起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巨人之路包括低潮区、峭壁以及通向峭壁顶端的道路和一块高地。峭壁平均高度为100米。巨人之路是这条海岸线上最具有特色的地方。这三万七千多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大量的玄武岩石柱排列在一起,形成壮观的玄武岩石柱林。它们以井然有序、美轮美奂的造型,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旅游贴士

1、北爱尔兰属于英国的一部分,因此持有效英国签证是可以直接访问北爱的。另外,伦敦奥运期间,爱尔兰政府规定凡持有英国短期访问签证的中国公民,经由英国赴爱尔兰访问将享受免签证待遇,在英国签证有效期内可在爱尔兰最长停留90天。这项政策延期到了2016年10月底。去北爱旅游的中国游客可以顺带一起游览爱尔兰,从贝尔法斯特到都柏林坐汽车即可到达,交通很方便。

2、北爱的货币虽然和英国本岛有所不同,但英镑也完全是可以使用的。

3、到北爱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爱尔兰特有的爱尔兰咖啡,这种咖啡和别的咖啡不同,是加入了威士忌的,因此你购买的时候店家可能会要求你出示护照证明你到了可以饮酒的年龄。爱尔兰咖啡酒味略浓,不能喝酒或酒精过敏的人要慎重。

10.观话剧《梅兰芳》有感 篇十

关键词:话剧 《梅兰芳》 观后感

这几日,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由白永成先生主演的话剧《梅兰芳》,心生许多的感慨。

梅兰芳先生为京剧艺术与中国现当代戏曲艺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可谓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近年来,以他为原型的电影、话剧、戏曲、传记等多个门类的艺术作品,更是接二连三。有区别于其他版本的“梅故事”,话剧《梅兰芳》由梅先生的儿子梅葆玖亲自担任艺术总监,目的就是“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梅兰芳”。

我之所以说该剧很感人,就在于它的真实与真诚。比如说关于“梅孟恋情”。很长时间以来,关于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梅孟恋情”,一直是人们刻意回避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土壤的渐趋温和理性与宽厚包容,这段曾经发生在两位名伶之间的爱情故事,从讳莫如深到犹抱琵琶,再到天花乱坠、曲折离奇,已经被“艺术加工”得渐渐失去了事实的本真。众所周知,在旧中国,是存在“一夫多妻(多妾)”现象的。倘以历史的眼光看去,两位志同道合的梨园大师之间,因戏生情,惺惺相惜,进而共同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便不足为奇。人们感兴趣的是:冬皇与梅大师是如何从两情相悦到劳燕分飞?冬皇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心结,最后成了上海滩头面人物杜月笙的续弦?——话剧《梅兰芳》将这一段爱情故事忠实还原于儿女情长本身,以近乎平静如水的叙事手法,将这一对梨园痴男怨女未了的情缘,娓娓道来,既不惊天动地,也不遮遮掩掩,引人扼腕,令人叹息。

再比如关于表现梅兰芳重义气讲感情的片段。师哥筱艳菊带有旧时代艺人身上固有的缺点,比如攀附权贵、庸俗媚世、争强好胜、随波逐流、自暴自弃。他爱戏如命,却因为嫉妒师弟梅兰芳的艺术才华与观众缘,心结难解,于是擅离戏班,独闯码头。可囿于自身舞台实力所限,加之受人蒙蔽,终究难成大器,于是整日花天酒地,晕晕乎乎,醉态朦胧。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我行我素、浑身是毛病的落魄艺人,他略显猥琐的身骨,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也是挺起脊梁,宁折不弯,宁可被逼成疯癫,也绝不开口为日伪唱戏。尤为难得的是:该剧还以沉重的笔触,写出了旧时代艺人生存的艰难与人格上所遭受的不平等、不公正。如筱艳菊因为攀附权丑、贪图富贵、蝇营狗苟、自甘堕落、醉意污淖,而被忍无可忍的师弟梅兰芳愤怒扇了一耳光的情节,就特别地震撼人心。创作者敢于将旧时代梨园存在的难以为外人道的现象搬上舞台,尤其是在《梅兰芳》一剧中加以再现,这的确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京剧,作为一种脱胎于市井里弄与瓦舍勾栏的艺术形式,她所生存的土壤,并不全都是紫禁城内那雕梁画栋、黄马褂加身、赏银满钵、高轩敞亮的皇家戏台,她也有许多的羞于言说的污垢与苦涩、辛酸和屈辱。再现了师兄筱艳菊的堕落过程,不仅不影响到这位传奇人物梅博士的形象,相反地,人们从旧时代艺人的生存之艰与社会地位之低下之中,愈发地觉出梅大师出污泥而不染与卓尔不群。

观看《梅》剧,震惊之余,引人沉思。她像一扇被风吹开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看到京剧的前世今生,看到一代名伶的台前幕后,从而试图去追溯其漫漫的心路历程,感受其所遭受的挣扎与煎熬。日寇进犯,上海沦陷,梅先生凛然正气,蓄须明志,闭门不出,誓死不为鬼子唱戏。面对日伪上海宪兵司令部的威逼,情急之下,梅兰芳不惜自戕身体,连扎三针,瞬间高烧昏厥,置个人生命与家小安危于不顾,以敢与死神握手的决绝,坚拒鬼子汉奸的邀请。在重度昏厥的情况下,主创人员设置了几段梅兰芳与主要剧中人的对话,可谓是神来之笔。如深陷梅孟恋情不能自拔时,妻子福芝芳对孟小冬善意却不乏机智的规劝:“梅兰芳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大家的!”——面对夺爱之恨,福芝芳依然表现得大度包容,富有涵养,不哭不闹不上吊,而是选择了继续隐忍,默默地操持着小家,维持着处境日益艰难的戏班的运转,倾其所有,支持丈夫赴美演出,完成夙愿,成就“京剧梅博士第一人”。“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如果说,作为梅派艺术的衣钵传人,不得不说出父亲与孟先生的故事,而在情感上多少有些难堪、无奈与不自在的话,那么,面对福芝芳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作为本剧艺术总监的梅葆玖先生,一定是怀着最为深挚的感情,在为他的母亲、为天下所有忍辱负重的平凡母亲唱着最深情的赞歌!当我看到那个倾注了父母之爱、寄托了夫妻二人全部艺术理想的叫做梅葆琪的孩子不幸幼年凋零之时,禁不住洒下了热泪。

也是在这一场高烧昏迷的情境中,身着戏装的梅兰芳,得知了他的良师益友齐如山先生,为了襄助他的美国之行,不惜倾家荡产,卖掉祖业,换得三十万大洋,支持梅兰芳率他的戏班远涉重洋轰动北美,而自己却被老母逐出门户、流落街头。——忍对义薄云天的挚友陷于苦雨凄风,却是无能相援,继而审视自身所遭受的风刀霜剑、严寒摧逼,梅兰芳不禁悲从中来,涕泪如雨,悲愤莫名:“我只想好好地站在这个舞台,认认真真地唱戏,干干净净地做人。可是,为什么连这一点都是这么难?!”——这是一名陷于困顿苦难的旧时代艺人,对严酷恶劣的生存环境与令人窒息的艺术空气所发出的嘶哑的呐喊与带血的控诉!

全剧围绕“师徒情、夫妻情、手足情、祖国情”这个情感主线来展开,充分运用多媒体背景墙与巨幅电子屏边沿幕,来进行典型环境的烘托与旁白语言的起承转合。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在如何处理梅兰芳“由旧时伶人到成为新中国人民的艺术家”这个具有脱胎换骨意义的重要剧情时,导演充分借助舞台电子幕墙,精心剪辑梅先生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参加文代会、编演新戏、授课讲学等多个珍贵历史镜头,集中表现出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那种辞旧迎新、春风得意、轻舟喜过、枯木逢春的喜悦与豪迈之情!

当然,作为一部向京剧大师致敬的诚意之作,话剧《梅兰芳》也并非完美无缺。比如主演白永成先生的戏曲身段、唱腔等方面还需要努力打磨;在背景音乐方面,京胡、京剧元素运用得较好,但估计是制作方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大量选用的是电子音乐合成与配器,感觉有些喧闹。而且,在贴合剧情、渲染特定情绪、营造氛围方面,电子合成器的音乐表现力,很显然是不如交响乐或民族音乐的。不妨将音乐的渲染力提升作为今后此剧进一步打磨的内容之一。当然,这也是吹毛求疵、希望该剧真正能够成为经典、传世之作的故作高深之语。

观看话剧《梅兰芳》,这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啊!

(刘赋,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中国建筑总公司巡视专员)

11.观电视剧北爱有感 篇十一

《雪山上的小太阳》:一个女红军把毛衣让给受伤的战士,自己冻僵在雪山上;

《草地夜行》:一个红军战士为了救同伴,自己掉进了沼泽里;

《倔强的小红军》:一个小红军不肯骑老同志的马,不肯要老同志的粮食,最后倒在草地上;

这些红军战士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他(她)们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关心帮助身边的战友,把求生的希望让给战友,真正体现了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12.观亚运会女排决赛有感 篇十二

比赛开始了,前两局(jú)中国队表现平平,以22∶25和21∶25连丢两局。我的心里不禁(jīn)暗暗为中国女排担忧(dān yōu)。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中国队越战越勇,以25∶10的大比分拿下第三局,接着,又以25∶17顺利拿下第四局。整个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观众为中国队加油的声音响彻(chè)云霄(xiāo)。

决定胜负(shènɡ fù)的第五局开始了。这一局15分定胜负,韩国队一直以几分的优势(yōu shì)领先,这让我的心又为中国队揪紧了。到了赛点,中国队仍以12∶14落后于韩国队。这时,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依靠周苏红的扣球、发球和王一梅、马蕴(yùn)文的拦网(lán wǎnɡ),中国队力挽(wǎn)狂澜(lán),拿到了至关重要的3分,以15∶14领先于韩国队。但韩国队依然在奋力拼搏(pīn bó)。“好球!”随着李娟4号位扣球落地,中国队最终以16∶14拿下了这场比赛。

上一篇:经济管理概论管理部分练习题下一篇:特殊情况处理程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