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2024-09-30

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精选9篇)

1.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篇一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水温,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旅游资源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保护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保护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作为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如果旅游区的整体生态环境优美,就能有力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赏景,促进并带动其他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又能够让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美好感受,从而激发人类尽自己所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愿望。同时,环境污染对旅游资源的危害巨大,破坏了珍贵的旅游资源。工业废气污染产生酸雨,致使大片原始森林枯死。也使一些古文物、古建筑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受到难以挽回的破坏。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两者是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给人类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也是环境保护的目的之一。旅游资源只有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使其发挥功能和效益。

二、在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地方特色。各地旅游资源都有其不可复制的个性存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亮点”之处。开发旅游资源必须让属于自己独有的美景或者风俗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

2、开发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不破坏自然景观,不破坏原来环境的格调,让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协调发展,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不能因建设现代文明而毁掉了古老文明。

3、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旅游业被虽然称为“无烟工业”,但同样会产生污染。现代旅游业中,景区内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制定法规和措施保护环境。

4.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资源要以“滚动开发、循序渐进的模式”,尽量小的投资开发更多的项目,以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防止“杀鸡取卵”只顾经济效益而滥加开发,以致破坏自然环境。

(三)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有效降低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目前,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的数量进行限制,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而管理者对此又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致使游人严重超过景区的生态负荷,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旅游承载力(即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理论应用的迫切性十分突出。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将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门票价格拉开一定的差距,适当调整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景区内游客流量居高不下的状况,起到控制景区内的游客流量、降低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的作用。

2、近年来,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现代旅游业中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所产生的废气和噪声成了居民的投诉热点。所以在追求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而且,在很多时候更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只要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近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将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结合起来,注重协调发展,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就可以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较,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其核心是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要以科学性、环保性为前提。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我国作为旅游大国,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出境旅游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我们应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努力学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牢固地树立“管家意识”,强调不要只盯着短期的经济利益,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更多地考虑资源使用的长期利益。只有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篇二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乡村旅游不断兴起并得到了发展, 以农村作为旅游基地, 以农民作为接待主体, 城市居民是主要的旅游客体, 农民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的民俗作为主要的旅游载体, 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 集休闲、娱乐、住宿为一体, 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方式, 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者之间相互协调, 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所以我们要不断统筹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发展, 从而促进带动三农的发展。

一、概念

1、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是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 乡村旅游起步时间较晚, 发展尚不成熟, 因此, 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的定义存在一些争议, 世界旅游组织时这样定义乡村旅游的概念的, 旅游者选择较为偏远的地区并在此地区学习、逗留、游玩的活动组织形式称之为乡村旅游。我国的学者杨敏则认为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文化习俗为当地居民带来实际收益的活动形式就是乡村旅游。通过对于不同定义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以农村作为旅游基地, 让城市人们回归乡村, 体验淳朴的农家生活, 满足其精神物质的需求, 为农家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就是乡村旅游。

2、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这一大背景下,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 分别是新环境、新设施、新房舍、新农民以及新风尚, 五者之间相互协调, 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要求因地制宜, 以节约理念为指导, 建筑具有地方特色的居民房舍, 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 构建优美的生活环境, 同时还要注重对于对于文化素质方面的建设, 提升农民道德纪律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

二、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

1、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对于农村资源的整合,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 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促进农村发展。同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不断开发农村自然资源, 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 调整产业结构, 带动心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的配置, 提供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特色种植以及住宿饮食等服务, 多种途径增加经济收入, 改变原有的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得土地资源以及剩余劳动力都得到利用, 改变当代农村土地荒废、人力稀少的现状,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 可以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农民接触到先进的思想观念, 思想素质得到提升, 可以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健康积极的旅游项目的开发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 使得不良风俗得到改善, 建设具有新风尚的现代农村。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通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的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如村村通客车、村村通广播电视等, 可以完善乡村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 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旅游, 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遵循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因地制宜, 建设具有区域色彩的地方建筑, 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需求。

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强对于农村的教育发展力度, 加强对于劳动人员的能力素质培训, 可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建设。

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整合, 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可以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影响力。通过加强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 加强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与支持力度, 从而推动农村文化健身娱乐活动的开展, 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都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源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构建农村发展新环境,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于土壤流失、河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使得一系列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并建立专业的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 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可以发扬民主自治制度, 使得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大环境。

结语

通过对于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好的外部环境, 能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反之, 乡村旅游促进了农业发展的产业化进程, 有利于农业结构的改革, 二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春香;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0 (02)

[2]张飞, 郁玉兵;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 (03)

3.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篇三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互促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456-03

收稿日期:2013-09-3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11SJD630027);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項目[编号:苏教师(2012)39号]。

作者简介:闫伟红(1974—),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旅游管理研究。E-mail:464918569@qq.com。

通信作者:李冠喜,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学与微生物学研究。E-mail:guanxili@163.com。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境内不仅有平原、海洋、高山、河湖、丘陵、滩涂等多种自然生态类型,而且四季分明,温度适宜,风景名胜众多,历史文化浓厚,是中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乡村旅游是连云港市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乃至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连云港市作为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非常具有研究价值,2010年3月,连云港市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行动计划启动,该计划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坚持“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的原则,按照“打响农业生态旅游品牌,加快建设沿海风情、都市农业、环湖水乡、丘陵山区”的乡村旅游格局定位,以规划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手段,以期实现连云港的乡村旅游向集中、集约、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众多国外学者已经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的需求、地方乡村旅游的开发等方面[1],而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为了保持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良好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定性、定量2个角度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互动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1研究方法

要具体衡量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就要针对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大小作定量分析,因此本研究在确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以产业的经济贡献为基准视角进行分析。基于评价指标的选用原则和可用资料的限制,选取3个指标作为构建乡村旅游业经济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的因子:农民人均收入、需求收入弹性、乡村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

2结果与分析

2.1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的贡献

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最显而易见的指标就是农民人均收入。从21世纪开始,连云港市乡村旅游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均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本研究通过连云港市统计局的统计公报收集相关数据,采用Origin 8.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作图,结果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2003—2011年连云港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呈持续增长趋势,无论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数来看,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都超过往年;且2006年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资料统计,2006年连云港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0.55亿元,同比增长242%,增幅位居全省前列[2],并且从2006年起,连云港市的乡村旅游得到发展并很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上结果表明,连云港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2.2乡村旅游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人们用需求收入弹性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Em=(ΔQ/Q)/(ΔI/I)。

式中:Em表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需求量,ΔQ代表需求量的变动量,I代表收入,ΔI代表收入的变动量。

在计算旅游需求收入弹性时,需要计算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和人均GDP。由于没有单独统计农村地区人均GDP的指标,因此笔者查阅了《连云港市统计年鉴》(2003—2011年),以连云港市乡镇范围的人均GDP代替农村人均GDP。虽然统计年鉴上的历年乡镇范围绝对值可能会与农村的实际值有出入,但由于人均GDP增加率是平均数,所以基本可以代表农村人均GDP水平。2003—2011年的需求收入弹性见表1。

通过计算发现,连云港市乡村旅游收入弹性虽然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的态势,但每年的数据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层次上(都超过了1),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乡村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大意味着市场机会大,由于旅游产品的增加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而收入增加又可以投资旅游,从而能够创造更大的需求,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可知,增加旅游消费能够通过一个较大的乘数带动经济发展,从而对农村经济产生一定的发展动力。

连云港市2003—2011年人均GDP增长率与乡村旅游状况

年份人均GDP增长率

(%)乡村旅游收入

(万元)增长率

(%)需求收入

弹性200310 30520045.811 1408.11.420056.712 25410.01.520069.814 41117.61.8200711.718 27326.82.3200812.123 81030.32.5200914.632 14335.02.4201013.845 00040.02.9201111.456 25025.02.2

2.3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分析

nlc202309012354

本研究在计算乡村旅游业的产业规模时,采用“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这也是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连云港市乡村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见表2。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魏小安提出从需求角度用旅游产业增长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力和产业地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3]。本研究用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代替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旅游产业的规模。一般认为,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本研究用产业收入占GDP的比重)时,则该产业为支柱型产业[4]。表2表明,连云港市乡村旅游业均未达到当地支柱产业的标准,但是却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前景不可低估,属于潜力型产业。

云港市乡村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

年份乡村旅游收入

(万元)GDP

(亿元)旅游收入占GDP

的比率(%)200310 30570.011.47200411 14073.931.51200512 25476.661.60200614 41187.011.66200718 27396.671.89200823 810113.492.10200932 143133.352.41201045 000153.352.93201156 250174.673.22

3结论与讨论

3.1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旅游配套设施指的是在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所需的必要设施。在中共中央于2005年提出中国已经发展到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阶段之后,连云港市的各项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应完善相应设施设备,全方位、综合性地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规模化经营管理,主要应注意这几点:一是解决交通、通信、厕所、污水处理等基础公共设施问题;二是推进旅游路网和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规范完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游客接待、信息咨询、标志系统、停车场、汽车营地、风貌整治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积极扶持有关单位和县(区)开办地方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形成系列化规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四是统一规划和建设,通过大旅游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的优势互补,平衡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循环顺畅、功能增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乡村旅游系统。

3.2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旅游软环境建设

旅游软环境是指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支持、制度规范、政府的政策支持、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持等。连云港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村一级基层自治组织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个个运筹村庄发展全局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他们制定村庄旅游发展战略,规范乡村旅游竞争秩序,引导更大的农户加入乡村旅游,为接待户提供免费的旅游知识及烹饪技能培训。目前,虽然连云港市旅游软环境建设中的人才引进及制度建设仍然困难重重,但逐渐壮大的农村经济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获得了更多的招徕人才、改进管理的机会。

3.3互促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能形成良好的互促关系,构成一种良性循环,但这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影响其发展。为了使这种模式能够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3.1建立利益反馈机制,协调相关利益者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中,合理、公平地分配发展旅游带来的收益,既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乡村旅游和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般情况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凭借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和传统文化,而这些旅游资源恰恰是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守护下来的,因而当地的旅游资源应该为乡村全体居民所共有,当地居民理应从乡村旅游资源的被利用中获得利益。

旅游业早已褪去了无烟工业的光环,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乡村旅游也不能例外,而且还会带来物价上涨等社会成本的增加,这些都是由乡村居民共同承担的。此外,旅游还造成了道路拥挤、乡村公共娱乐设施被游客占用等情况,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其他活动带来了不便。如果乡村居民付出了这些成本和不便以后,仍然不能从旅游收益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那么乡村旅游开发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而且给他们本不富裕的生活造成了损害,这明显是不公平的,也是他们不能忍受的。

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使当地乡村居民普遍受益,尤其是使乡村中的贫困人口获益,才能体现公平,并激励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过程中所必需注意的要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旅游收益的公平分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明确旅游资源的产权地位,赋予当地居民为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主体,使旅游资源产权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第二,任何人利用乡村旅游资源获利都必须支付旅游资源使用费,乡村居民通过旅游资源使用费的分配获取利益,如果有外来投资者成立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则当地的旅游资源应该折算成企业的股本,乡村居民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旅游经营和收益分配;第三,政府应该让利于民,将旅游资源使用费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留给当地社区居民,政府主要从旅游经营的税收中获得利益。

3.3.2发展民俗特色,打造精品品牌乡村旅游需要加强包装推介,强化宣传促销,特别是要多推介一些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要根据发展情况,及时对乡村旅游线路进行丰富和优化,要根据乡村旅游的资源特色和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积极探索多种类型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形成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参与体验和农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产品体系。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活动,积极为旅游点和市区及周边地区的旅行社牵线搭桥,并在各类媒体上加强宣传,指导乡村旅游区进行产品包装,宣传推广,拓展市场。

3.3.3制定标准,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应该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做到保护和开发并重;同时应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旅游者安全消费;应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区的管理,制定和健全乡村旅游专项接待和服务质量标准,落实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引导乡村旅游区做到“方便、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应引导建立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加强行业交流、行业自律。此外,应切实提升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水平,招聘、选调一批业务强、钻劲足、能吃苦的专业人才充实乡村旅游发展队伍;实施“百名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计划,重点培训旅游型镇村干部、鄉村旅游景点经营从业人员,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旅游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组织相关旅游企业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互促关系能否持续发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入,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农村经济也会更具活力,两者之间的互动将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但是二者如何进行互动,以及互动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 人文地理,2005,20(3):84-87.

[2]连云港市旅游局. 2006港城旅游80.55亿元收入囊中[EB/OL]. (2007-01-20)[2013-09-01]. http://www.lygmedia.com/2007-01/20/cms13322article.shtml.

[3]魏小安,厉新建. 旅游产业地位的统计视角思考[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1-6.

[4]魏卫,陈雪钧. 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析——以湖北省为例[J].

4.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范文) 篇四

通过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依靠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分析平水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对该村的积极影响和益处,以及成都消费市场的需求,本文认为应该支持像该村这样的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并在现有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上适当提升发展档次,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升级转化。

一、乡村旅游

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现代人为了逃离工业城市的污染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发展了乡村旅游。交通的便利带来了乡村可进入性的大大改善,使欧洲、美国、加拿大成为最早的乡村旅游地区。目前在法国、奥地利、西班牙、德国等地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有的甚至可以与传统的海滨度假平分秋色。相比较发展成熟的国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晚速度快。在发展过程中侧重点主要是观光游览、短暂休闲娱乐活动等。以名俗村、农家乐、采摘园等为主要形式。乡村旅游(郭焕成,2004)是指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政策支持)

国家于2005年提出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要求,县建设局以“依托土地综合整治,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依靠市场化运作,打造幸福美丽新村”为总体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集成政策,整合资源,奋力推进赵家镇平水桥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也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由成都市规划局投资160余万元在该村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和文化健身广场现已全面竣工。该综合体占地 500平方米,作为集聚民、惠民、便民、利民、富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配套建设的占地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小区标志景观、休闲台、健身设施、绿化文化健身广场等更是为“美丽新村”的幸福村民提供饭后茶余、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益处

(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而发展乡村旅游业将极大消耗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多元化,有利于稳定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二)改变农村风貌。由于发展旅游的现实要求,乡村必将迎来新的风貌,新的气象。环境卫生将得到改善和监督,满足市场需求的景观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具有乡土气息的村舍房屋将得到修缮和保护。

(三)旅游扶贫。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补偿,或是经营产品,提供服务等都可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成片闲置,而造成的土地浪费,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引进项目,合理规划利用,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赵家镇平水桥村位于距成都市区40多公里的郊外,恰处成德南高速路旁,高速路口位于该村,距广汉三星堆和成都双流第二飞机场(在建)都较近。村内源于沱江的唐家桥河流灌溉全村,形成典型的“炊烟人家,河畔乡村”。

(二)交通便利。已经通车的成德南高速公路横穿赵家,并在平水桥村设有出口,从成都市区驱车前往该村经仅需要30分钟左右。规划中的金赵路、福兴大道、中金快速通道等道路均将通过该村,到时南部、巴中、汉中、西安乃至祖国各地的宾朋到成都都将路过该地,可以说,今后的该村就是入蓉的重要驿站,其形象就是“成都映象”。发达的交通环境,必将使该地成为重要交通枢纽,成都通往川东北的桥头堡。

(三)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该村保留最原始的乡村风貌的同时,实现了统一规划和创建,乡村风貌基础条件好。现有池塘10余处,夏日里蛙声一片,池内生态物种保留良好,仅部分被开发用于养殖。贯穿整个乡村的标准沥青路也是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该村也未引进任何有害有污染项目和企业,保障了乡村的最美生态。

(四)丰富的农产品。食用菌产业园区在全镇的规模达1亿多袋,该村也成为辐射地带;该村和相邻两个村经土地流转10000亩,发展了优质果蔬产业示范带,提供了新鲜,有机的果蔬;依托于“磨子”的乡村风景台,所制造的豆类农产品等可以为发展超市农业和阳台农业提供丰富的资源。

(五)项目优势。该村引进的房地产项目,将在改变乡村风貌的同时,适当开发度假产品,为广大游客提供长期居住或者“第二居所”,由此可带来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转化,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瓶颈,改变乡村旅游短暂,简单,乏味的局面。

五、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

从国际经验来看,未来乡村旅游的主流趋势,应该是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第二住宅、分时农业、节事等将会成为乡村度假的主要吸引物(吴必虎,2007)。成都作为“农家乐”的发源地,加之成都人的休闲娱乐精神,成都市“农家乐”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随着成都市场主流趋势的变化,该地的发展机遇也大大的增加。如此强有力的市场需求将为平水桥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强有劲的助推力。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下,在现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上,升级转化发展更成熟的乡村旅游,可为平水桥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乡村建设带来新风貌,同时也未乡村旅游的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5.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篇五

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三面环沟,背靠绵山,又称“张壁古堡”,属丘陵地貌,现有耕地3600亩,人口1143人。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900元,村集体年收入25万元,是一个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辖区内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壁古堡保存完整,古堡内特有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文化,不仅吸引了不少媒体为它制作专题记录片,而且还有不少当红影视剧如电影《温故2012》《长征》等都在此采景。2011年11月5日,北京电影学院将张壁古堡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张壁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近几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业,走出了一条“以企带村,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他们的做法对既有旅游资源又能发展种植的村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政府修路,带动旅游产业大发展

张壁村曾荣获“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荣誉。村内的古堡集军事、民俗、宗教、星相于一体,博大精深,弥足珍贵,富有独特而丰富的宗教和民俗文化。早在2007年,该村就被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2009年,在当地政府“大招商、大引资,创优发展环境”战略思想的带动下,张壁村成为了“大招商、大引资”的先行村。为了利用村内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该村通过努力,引进了本地大型企业对村内古堡进行全面保护性开发。2010年政府出资新修了7.5公里旅游道路,2011年又启动了378旅游线路改线工程,形成了更加合理的绵山、张壁旅游线路框架。如今,张壁村旅游业发展迅猛,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

二、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随着张壁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也与旅游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村民的收入来源由最初的农业生产、劳务输出转向了旅游服务及与旅游相关的活动。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村民们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和特色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并以旅游为依托,开办了农家乐饭店。同时,张壁村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现有核桃林2560亩,已有2000多亩到了挂果盛期,500亩为幼苗树。下一步,该村计划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核桃深加工产业为主,建立集观光、采摘、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

三、随着旅游产业的开发,新农村建设更加完善

2011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旅游开发范围,使村内古堡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张壁村在村外建设了住宅新村,安排堡内村民进行迁移。张壁新村建设占地141亩,总投资9700万元,住宅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以单元楼和二层小楼为主,所有住房全部为精装修,可安置村民350户。新村按照“安全、质量、精致、一流”的施工要求,充分体现“古朴、典雅、实用、宜居”的设计理念,村内商铺、道路、管网、花园、学校、文体中心、AAA级公共卫生间、污水处理厂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已有部分村民搬进新居,提前享受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的城镇化生活。

四、生活在美丽乡村的农民家庭更加和谐,精神生活更加多样化

在巩固“生活富裕、村容整洁”成果的基础上,张壁村开展了“文明乡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文体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占地1000平方米,村民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五、建设清洁农村,使新农村更加整洁漂亮

张壁村还完善了垃圾收集体系,建造垃圾焚烧炉和垃圾中转站,聘请10名垃圾清运员,新建15个垃圾池,配备了60个垃圾桶及两辆垃圾运输车,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村集体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了村庄整齐整洁的效果。

六、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张壁村党支部还经常召开党员大会,发动党员干部起到示范作用;召开座谈会,邀请“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上门入户宣传,为群众讲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好资源整合的“三结合”工作,即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丽乡村形象,处处是美丽乡村景点”的良好氛围。

对于今后的打算,张壁村干部群众早已心中有数。

一是打好文化牌,让张壁美得有底气。张壁古堡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打造“美丽乡村”工程的力量之源。他们决心把文化的文章做足,充分挖掘多元文化资源,运用多种手段,丰富文化内涵,创造文化产品,放大文化效应,把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寓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中,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使张壁发展的事事处处都体现出文化气息,让张壁在发展进程中底气十足。

二是打好产业牌,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文化是魂,产业是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内涵,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通过2~3年的建设,将古堡景区打造成以星相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休闲观光、影视动漫为支撑,以黄土高原乡野休闲度假为延伸的AAA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能力达到50万人次。同时,鼓励、扶持新上核桃加工业、绿色种植养殖、传统手工业、农家乐项目,积极引导农民组建旅游服务、造林绿化专业队伍,增强群众的参与度,让旅游产业富有活力,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张壁美在人气。通过一村一品的实施,使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千万元,农民收入翻一番。

三是打好生态牌,让张壁更美丽。依托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以核桃干果经济林为基础,在工程管护上下工夫,真正使工程项目成为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完善各种旅游设施,游客在张壁不仅可观光、采摘、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不仅要改变群众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要改善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在“十二五”期间,该村计划以建设旅游休闲服务基地为目标,把张壁古堡旅游景点逐步发展成为旅游风景区,同时发展农家乐、生态庄园旅游和观光农业,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6.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篇六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延安市乡村两级债务债权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2006年1号文件提出的“各地要对乡村债务进行清理核实”的要求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乡村发生新的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办发〔2005〕26号)精神,根据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乡村两级债务债权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清查范围和内容

这次乡、村两级债务债权清查的范围包括:全市辖区内所有的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乡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以下简称村组)。清查的内容包括乡镇、村组在履行职能职责过程中,通过借贷、应收未收和应付未付、内部往来等途径直接形成的内外所有债务债权和担保形成的债务。乡镇所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自行形成的债权债务、村组所属企业生产经营形成的债权债务及乡、村干部个人借款并用于私人性质开支所形成的债权债务,不列入清查范围。

二、清查填报报表及时间规定

通过认真清查核实,以乡镇为单位,向县上分别填报《延安市乡镇债务债权清查统计表》、《延安市村组债务债权清查统计表》、《延安市乡村债务化解情况统计表》,债务债权情况分别以2001年以前、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为时段进行填报,债务化解情况分别以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为时段进行填报。在向县一级填报清查报表的同时,乡镇财政所和乡镇农经站要分别对乡镇、村组债务债权建立专门台账进行监管,有条件的要建立计算机数据库,实行微机信息化管理。县一级要对乡镇报表进行汇总后附乡镇报表一并上报。

三、清查方法及工作程序

此次乡、村两级债务债权清查工作,在各县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由县区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乡镇财政所具体负责乡镇债务债权的清查工作,乡镇农经站具体负责村组债务债权的清查工作。对实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财务集中核算的地方,由代理机构帮助村组完成清查工作。具体工作程序分六步完成:

(一)清理登记。由乡镇、村组根据文件要求,按照先账内、后账外的原则,对本乡镇、本村组的债务债权进行全面清理,并按发生时间、金额、性质、来源、用途、利息及未偿还的情况等逐笔进行登记。

(二)张榜公布。由乡镇、村组将清理的债务债权情况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债务人、债权人及群众提出的异议或反映的问题,进行重新清查核实。经核查无误后,由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签字认可。

(三)审核确认。经债权债务双方共同认可并张榜公布的债务债权情况,乡镇级由乡镇纪检委审核,乡镇财政所审查后,与乡镇政府共同签字盖章予以确认;村组一级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乡镇农经站专项审计后,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共同签字盖章予以确认。乡镇、村组对审核、审查、审计出来的问题,必须重新进行核实认定,经乡镇纪检委、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再履行确认手续。经审核确认后的债务债权即作为清查结果,再次张榜公布。

(四)汇总上报。乡镇财政所根据乡镇债务债权清查结果编制清查统计报表,与乡镇政府共同签字盖章后上报县区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村组债权债务由乡镇农经站或代理会计机构根据清查结果编制清查统计报表,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共同签字盖章汇总后上报县区农经站和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乡镇、村组同时存档,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同时备案。县区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将乡镇上报的清查报表统一汇总后上报市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

(五)建立台账。乡镇财政所根据乡镇债务债权清查结果逐笔登记建立管理台账进行监督管理;乡镇农经站或会计代理机构根据村、组债务债权清查结果以村组为单位逐笔登记建立管理台账进行监督管理。有条件的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站应同时建立乡、村两级债务债权微机管理数据库。

(六)分类化解。各县区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及乡镇、村组对清查结果进行认真分类和分析,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处置措施和化解办法,制定债务化解计划和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加强监督管理,逐步予以化解。

四、清查工作阶段安排

整个清查工作从2006年8月开始到2006年12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安排部署阶段(2006年8月10日至8月20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逐级安排部署,搞好业务培训和动员、宣传工作,提高县区特别是乡镇、村组干部的思想认识,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乡镇和村组。

第二阶段为清查认定阶段(8月21日至11月底)。以乡镇、村组为主体,在县、乡政府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对自身债权债务开展全面清查、登记、核对、公布、审核、审计和确认。其中9月底前完成清查登记和核对公布工作,10月底前完成审核、审计工作,11月底前完成确认工作。

第三阶段为汇总上报阶段(12月1日至10日)。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站向县上编制上报清查报表,县级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向市上汇总上报清查报表。

第四阶段为建账立制阶段(12月11日至12月底)。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站建立管理台帐和数据库,县级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制定债务分类处置措施、化解办法、化解计划和乡、村两级债务问题管理规章制度,并上报市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清理乡、村两级债务债权工作量大面宽,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涉及到许多工作部门及社会方方面面。各县区、乡镇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要全力以赴搞好组织协调工作,财政、农业部门要加强具体工作的指导,乡镇财政所、农经站要切实负起责任,扎扎实实搞好具体工作的实施,纪检、监察、审计、民政、金融等相关部门要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密切搞好配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工作所需经费,各级财政要予以保证。

(二)拟定工作方案,搞好宣传培训。各县区、乡镇都要根据市上的统一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清查工作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同时,要大力宣传乡、村两级债务债权清查工作的意义、目的及政策措施,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对直接参与债务债权清查工作的乡镇财政所、农经站的业务人员和村组财会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为清查工作提供业务技术保障。

(三)坚持实事求是,严格工作程序。各县区特别是乡镇和村组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如实清理上报本区域发生的债权债务,不得擅自扩大清查范围和内容,严禁虚报和瞒报数据。清查报表数据一律以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结果为准,不与以往填报的数字挂钩。清查过程要严格遵循规定的程序和环节,不得违规操作和随意简化、自作主张。凡填报的各种报表必须经本级行政领导签字和加盖公章。

(四)充分发扬民主,加强监督检查。债务债权清查统计的全过程,必须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乡镇和村组的清查工作既要接受财政、农业、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指导监督,还要接受内部成员的民主监督。要吸收乡镇干部职工或村民代表参加,成立专门清查工作小组负责清查工作。乡镇纪检组织和村民主理财小组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乡镇或村组的清查结果必须经乡镇纪检组织或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签字。各级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要加强工作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准突击清欠。开展乡村两级债务债权清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乡村两级债务债权情况。各地不准借机突击清收各项欠款,更不准采取“扒粮食”、“牵牲口”、“搬家具”或扣押封存财产物资的非法行为清收债务,对突击清欠引起严重事件和恶性事件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2、不准登记公布无效债权。这次债务债权清查的数据虽然是时点数据,但形成原因复杂,有不少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对因非法摊派农业税收、强行以资代劳、自立项目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形成的债权,属无效债权,不准登记公布。

3、不准虚报瞒报。凡在乡、村两级债务债权清查上报过程中,违规操作、凭空捏造、弄虚作假、人为虚报瞒报数据的,一经查实要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4、债务债权的核实。债务债权的核实,必须要与债权人、债务人当面逐笔核实,并由其签字认可。牵涉外地居住或外出人员的债务债权,可采取函证或由本人委托其亲友签字的方式认可。对拒不签字或无法签字的债务人的债务,可由清查工作小组查账核实,在符合政策、证据充分条件下,经乡镇党委会或村两委会、乡镇纪检组织或村民主理财小组联合签证,予以强制认定。

5、债务债权的公布。债务债权清理情况及结果的张榜公布时间必须在7天以上,公布的数据必须待规定期限届满且无问题反映的情况下方可上报,对公布后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要如实记录,并组织进行核查和反馈结果。对群众争议较大,反映强烈、情况复杂的债务债权,短期内无法查清的,应作为遗留问题,待日后组织县级审计等部门进行专项审计后再作处理。

6、借款利息的计算。借款利息的计算应严格按国办发〔1999〕40号文件执行。首先,必须具备借款合同或协议;其次,利率不应高于同期国家借款利率。严禁息转本、息生息和高利贷。

7、账外债务的处理。对账外债务,经清查核实,符合会计核算规定的,应纳入账内核算,列入发生年度清查数据。如:以个人名义向银行、信用社、单位、个人借款但确实用于单位或集体支出的;赊欠商品物资、餐费等形成的;拖欠的干部及村民工资和报酬;工程项目已完工但未结算的应付工程尾欠款等。

8、虚增债务的处理。对已入账但不需要偿还的债务,应在债务清查数据中剔除,如: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企业及个人拨入的专项补助、扶持资金、捐赠、赞助款等。

9、谨慎处理呆账。对无法追回的借款和个人、单位欠款,符合会计核算规定的呆账标准的,可以作为无效债权处理,但应严格审查和把握。严禁借清查核实工作之机,将可收回的债权作为权力“呆账”、人情“呆账”处理。

7.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篇七

一、乡村旅游和农村区域经济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 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 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 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 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联接, 对于农业产业升级、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稳定农村社会, 增加农民收入, 农户离土不离乡, 就地搞接待, 对其兼业、转业的技术要求不高;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促进农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整体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面貌;沟通城乡, 引进城市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先进的思想观念, 缩小城乡差距。因此, 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 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 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 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三、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业的现状

(一) 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相关政策欠缺

中国“旅游法”尚未出台, 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 在这方面也未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 乡村旅游景点分散, 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 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 地域上的分散性也给旅游线路在设计上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乡村旅游景点在很大程度上和其他旅游景点缺乏有机联系, 共生性较差, 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 项目活动形式单一, 产品深度不够

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 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 但因对其深度挖掘不够, 使旅游活动形式过于单调。

(四)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环境条件较差

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投入, 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 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

四、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对策

(一) 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文化

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 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 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 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制作、生产旅游商品的能工巧匠, 并从中得到实惠。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推动接待、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 加强自主品牌深加工农产品和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 提升产业化水平, 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 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 强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 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同时,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 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启动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和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地方性标准的制定, 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另外, 根据乡村旅游地域差异大、类型丰富、方式灵活多样等实际情况, 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 明确各自工作重点, 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三) 加大对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探索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 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 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鼓励多渠道和多层次筹措资金, 探索建立社会化的旅游就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和引导规范各种扶贫基金和社会捐助。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 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打捆使用的模式, 多渠道投入。在确保农民利益基础上, 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 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鼓励农民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大企业参与投资开发, 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 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 促进各级政府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 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重点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加大旅游区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 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五) 因势利导起好带动特色经济

积极探索, 用好用活国家和市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土地转换等土地政策。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 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 探索按照“城乡挂钩、指标周转”的要求,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 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 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扶持中, 对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支持。在星火计划、863、服务业支撑计划、新能源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中, 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科技扶持, 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科技计划, 享受相关政策, 用于发展乡村旅游。

结语

乡村旅游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展的旅游项目, 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方式。但各个国家的乡村旅游各有特色, 其地点都在农村, 内容则大不相同, 因各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而异。因此,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 认识到乡村旅游产业与发展好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 以高度的战略眼光, 求真务实, 积极奋进, 为我国的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孝胜.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生态经济, 2004, 11 (12) :62-64.

[2]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经济年鉴[Z].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3.

[3]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实, 2007, (1) :42-44.

[4]白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C].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作品选登, 2006.

[5]国家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7:1.

[6]杨振之, 周坤.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7]胡建英.浅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J].经济师, 2006, (2) .

8.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篇八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

2.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要素,一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集农业生产过程与旅游、餐饮和服务于一体,可以把农村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潜在资源转化成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乡村旅游是城乡居民的互动,必然带来城乡居民在生活观念、生活习惯、价值取向、消费理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影响;必然会打破农村原有的封闭状态,使农村居民接受更多先进的科学、民主、文化知识,为实现农村移风易俗,抛弃陈规陋习、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风尚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化。

4.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要有便利的道路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旅游目的地受市场影响和驱动,必须进行道路、环境、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二、乡村旅游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贡献突出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挥了旅游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突出作用。

1.乡村旅游具有很好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关联带动性强。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个大问题,而乡村旅游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消费的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业,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机会。河北安新白洋淀,就通过发展旅游使该县2万渔民转向了旅游产业。

2.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能够有效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且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工作农民只需短期培训后即可胜任,对于弱势群体的就业有着很好的包容性,对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就业提供了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乡村旅游就业方式灵活,劳动力需求季节性强。由于大多数地区旅游业都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较强的季节性,旅游旺季时,农村劳动力可分出较大精力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平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亦农亦旅、农旅结合,有利于农村就业,有利于农村收入的增加,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管理有度,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

(1)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都应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采取各种措施,给予乡村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在项目立项、环境综合评价、风景名胜区规划和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合力。

(2)加大扶持力度,積极出台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利用各种专项支持政策,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农村旅游户,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发展。

(3)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特色文化开发、客房接待以及卫生标准等方面制定出台统一规范的要求,整合旅游资源,进行规范的管理,保障游客的权益和自然资源。

2.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素质、保护生态、适度开发、立足长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

(1)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人是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大量低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造成农村缺乏开展乡村旅游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要千方百计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生存之本,一定要坚持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严格按照规划制定的功能分区开展生态旅游。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遗迹独特性,走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矛盾,合理确定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受四项指标限制,即:乡村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心理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管理能力环境承载力。应当科学测算乡村旅游的承载力,适当控制游客数量,妥善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3.大力改进农村职业教育,明确定位、健全体系、模式灵活、内容实用,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

(1)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强农民的服务技能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餐饮、客房、导游服务等基本技术技能,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开展乡村旅游职业技术培训,应立足县级职教中心,以初、中级培训为主,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在更高层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养,利用各级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从事乡村旅游的较高层次人才,努力构建起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以不断满足随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9.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篇九

城市化进程中, 乡村空间、乡村生产与生活遭到了冲击, 乡村民俗异质化现象出现。 为此, 我们需要正视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有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国务院印发了多项相关意见, 如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 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等。 旅游与文化结合, 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方式, 特别是乡村地区。

1 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的机理分析

民俗,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其类型多样, 内容丰富, 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 民俗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鲜明。 乡村旅游萌生于20 世纪30 年代, 有关乡村旅游的界定, 国内学者普遍认同乡村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 是以乡村地理环境、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乡村聚落、农业景观及产品等为基础的旅游活动, 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深厚淳朴的民俗文化和宁静自然的田园生态文化, 它有着鲜明的乡村性、地方性特征。

1.1 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分析

1.1.1 民俗文化是产生乡村旅游的重要动因。 旅游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 是普遍存在的。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仅是欣赏旅游地的自然景观, 更会对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产生兴趣。 民俗文化是乡村地区特色文化的精华, 也是最能展示乡村文化魅力的载体, 其“稀”、“奇”、“美”等特征, 能激发现代人的好奇心, 满足其“求新、求奇、求知”的心理需求。 我国提出的 “中国民俗风情游” (1995 年) 、“中国民间艺术游” (2000 年) 、“中国百姓生活游” (2004 年) 等旅游主题年宣传口号, 便是对民俗旅游资源吸引力大小及其旅游价值的极大肯定。

1.1.2 民俗文化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目前, 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普遍存在过分依赖农业资源、过度商业化等问题。 究其原因, 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的挖掘不够, 既难以满足市场的文化需求, 也弱化了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在乡村地区, 极为丰富、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保存相对完好, 中国农民积累了很多生活习俗, 拥有自己的娱乐方式, 从事着与标准化工业生产完全不同的自然传统的生产活动, 加上乡村有着与都市迥异的古村古建和人居环境, 这些民俗事项既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凭借, 同时对乡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旅游地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影响旅游地旅游形象的定位、旅游宣传口号的设计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 也决定着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大小。 以地方性、民族性为特色和亮点的民俗文化为基本点发展乡村旅游, 是增强乡村旅游竞争力, 实现乡村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重要途径。

1.1.3 民俗文化充实了乡村旅游的内容。 乡村旅游涉及以欣赏田园风光为基础的观光旅游、以感受乡村恬淡生活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以鉴赏乡村聚落为满足的文化旅游、以参与农事活动为主题的体验旅游、以情感回归为主导的探亲旅游、以了解乡村生产手艺等为目的游艺活动等。 不难看出, 民俗文化中民间传统工艺、农耕景观、乡村饮食、服饰、建筑、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农民生活中的婚俗、节庆、娱乐竞技等事项贯穿乡村旅游之中。 民俗文化充实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 丰富了旅游者的乡村旅游活动。

1.2 乡村旅游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

1.2.1 乡村旅游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复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的乡村正在消失。 发展乡村旅游, 对发展乡村经济, 使村民放弃外迁有积极意义。 乡村空间的保留, 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生态土壤。 此外, 基于旅游者对乡村生活方式和乡村风景等的渴望, 乡村旅游将文化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既利于乡村社区守旧意识的转变, 也最容易对农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使其重新认识民俗文化的价值, 增强其当家作主的意识以及对民俗的认同感, 自觉发掘、保护、传承和“再造”乡村民俗文化, 助其焕发新的活力。

1.2.2 乡村旅游为民俗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民俗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 它的广泛传播可以提高地方或民族的文化知名度, 提升文化吸引力, 而民俗的传播需要依托适宜的载体和平台, 需要合理的保护形式, 乡村旅游恰恰符合这一点。城乡通过旅游这一平台, 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旅游者通过欣赏田园风光、鉴赏地方民居、品尝农家食品、参加务农体验、感悟宁静生活等活动, 获得了精神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 与此同时, 乡村民俗也借助旅游者的语言、行为等, 被旅游者带往异地, 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不仅如此, 媒体对乡村旅游的宣传, 既增强了人们对乡村环境与文化的认知, 对乡村民俗也起到了持续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1.3 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

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凭借, 也是乡村地区旅游形象的重要依托, 我国 “民俗文化型”、“古村落型” 美丽乡村的打造便是基于此。 乡村旅游对于民俗文化而言, 为民俗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资金、 人力等支持, 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泛的“民”众土壤, 强化了乡村居民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但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实践证明, 乡村旅游所依赖的乡土文化被城市文化同化、村民生活秩序被破坏、民俗活动商业化等问题时有发生, 旅游对乡村性和地方性的破坏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 对此, 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及互动发展, 我们需要深思。 一方面, 我们需要从旅游者角度去探讨。 如果乡村旅游的开发, 仅限于商业利润驱动下的民俗浅表开发, 那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 他们只看到了乡村民俗的表象, 未能体会到民俗文化中所含的抽象的乡村生活观念、乡村道德观念、社会伦理观念等。 往往这些抽象的深层要素, 才更能触及城市人的心灵深处, 让其回归乡土, 去追寻精神家园。 所以, 民俗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应深挖市场需求, 探求吸引要素, 以实现乡村旅游持续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 我们不能忽视“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不仅是农民从乡村旅游中获得现实的经济收益, 更多地是参与乡村旅游的全过程。 他们是民俗文化的承载者, 是乡村旅游乡村性、地方性的主导者。 只有从本地村民自身角度出发, 立足民间, 民俗文化才有生命力, 才能营造原真的乡村文化旅游氛围, 才能使乡村发展、民俗传承变得更加有意义。

2 盐城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必然性与驱动力

2.1 盐城民俗文化类型多样, 内容丰富

盐城东临黄海, 西襟湖荡, 俨然一座 “水”城, 有着沿海捕鱼、造船等生产习俗、水上居民的特色婚俗、水乡传说等。 盐城地僻海边, 自古就以出产淮盐而著名,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盐”城, 围绕“盐”所形成的海盐生产习俗、盐民生活习俗等独具地方特色。 盐城还是一座农耕之城, 在里下河平原地区中部, 有垛田、沤田两种传统特色农业地貌类型。 盐城境内的十八团杂技、淮剧、农民画、发绣等游戏娱乐和民间艺术文化, 使其荣获了“ 杂技之乡”、 “ 淮剧之乡”、 “ 中国民间发绣艺术之乡”、 “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 盐城境内主要民俗文化资源及空间分布详见表1。

盐城民俗文化门类多样, 典型的盐业生产和生活习俗多集中于大丰、射阳两地, 海洋渔民习俗以东台为代表, 里下河地区水乡风情则在盐都区和建湖县有着广泛的分布, 其他区域, 如灌河沿线, 有着民俗资源的零星分布。

2.2 盐城民俗文化的异质化与原真性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 乡土文化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以水乡为例, 直接服务于婚嫁仪典的轿船、水上迎亲的民俗氛围等正在逐渐消失, 传统的垛田等农耕地貌类型被改造, 里下河地区固有的水乡民俗异质化趋势日益明显, 传承与保护地方民俗文化迫在眉睫。

由于区位、经济发展等条件的制约, 盐城民俗文化受现代文明冲击的程度有着区域差异, 一些乡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仍保存其原真性特征, 如盐都古村落东汉张村、阜宁沟墩与益林等古村镇, 但村民对民俗的价值认知不清, 对民俗旅游的发展不了解。 以乡村旅游为民俗文化展示的平台, 展现原真的乡村生活, 实现民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日趋紧迫。

2.3 盐城乡村旅游规模形成, 内涵缺失

目前, 盐城已建成了融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休闲农业景点190 个。 盐城乡村旅游点在数量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可以说是有了看头, 但是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不深。 旅游规划与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构建, 需深入文化的挖掘, 借此设计出差异化的旅游产品。 盐城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脱离过分依赖农业资源的怪圈, “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常见, 这激化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 只有准备把握市场对乡村文化的需求, 利用对市场精准定位, 才能避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 才能打造出盐城乡村旅游精品。

2.4 盐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亟待完善

从现有乡村旅游点的建立及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来看, 盐城乡村旅游的发展以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主。 值得肯定的是, 仰徐草莓节和荷兰花海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但是, 从我国旅游三大发展阶段看, 盐城乡村旅游主要定位于观光和休闲, 未能有效迎合人们以增长知识、体验文化、感悟世界为主的旅游需求, 文化体验类乡村旅游产品缺乏。 另外, 盐城乡村旅游衍生产品和夜游项目严重匮乏, 为此, 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是盐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2.5 地方政府的推动力

盐城市政府、各县市 (区) 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推出了“美丽的乡村、希望的田野” 主题旅游活动及多条乡村主题线路。 交通方面, 乡村的可进入条件得到改善。 盐城开通了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乡村旅游直通车, 如上海—大丰、南京—大丰, 客观上增强了盐城乡村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营销方面, “江苏旅游新干线”旅游推介说明会、中国盐城·西班牙马德里旅游项目推介会、海盐文化节等, 有力地推动了盐城的乡村走出去。

2.6 盐城民俗文化的凝聚力

为挖掘旅游者需求, 为准确把握盐城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可行性, 笔者对盐城乡村旅游吸引要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主要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 在荷兰花海、大纵湖两个旅游景区随机发放问卷, 现场填写完毕后直接收回, 共发放问卷250 份, 收回有效问卷191 份。 统计发现, 51%的旅游者认为田园风光是吸引其实施乡村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 而60%的人认为农民生活是乡村旅游吸引要素之一, 旅游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度超过了田园风光 (见图1) 。

综上所述, 盐城民俗资源异质化及乡村旅游发展堪忧的现状凸显了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 盐城民俗资源禀赋、乡村民俗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盐城市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视度, 为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

3 盐城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路径

3.1 构建有效的互动发展机制

民俗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资源基础, 影响着旅游者的乡村旅游偏好;乡村旅游为民俗文化拓展了市场空间, 促进其传承和传播。 但不能忽视的是当下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被异质化、商品化等问题, 要实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 必须构建有效的互动机制 (图2) 。

为实现盐城民俗和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 外部环境的支持是基础, 即政府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影响乡村的建设、民俗文化的生存土壤、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带动农民增收, 保持乡土文化的传承, 应依托盐城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点, 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大力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俗的文化内涵、地域性特征, 是吸引异质文化旅游者的关键性要素。 坚持以人为本, 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秉承人文关怀、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 开发个性化、系列化旅游产品是盐城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步骤。 乡村旅游的发展, 产品设计是核心, 形象定位是基础。 目前, 盐城乡村旅游整体形象并没有形成, 为塑造旅游品牌形象, 文化根植是关键。 “养在深闺人未识”,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还离不开有效的营销推广。

3.1.1 盐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定位与宣传口号的提出。 通过整合、提炼盐城的民俗文化发现, 沿海渔民盐民习俗、里下河地区水乡民俗、《董永传说》等,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可观赏性。 结合旅游者对农民生活这一旅游吸引要素的广泛关注, 将盐城乡村旅游整体形象定位在“苏东水乡、爱情圣地”。 旅游整体形象的推广离不开相应的旅游宣传口号。 依托盐城民俗文化丰富及乡村旅游点类型多样的特点, 可推广如“盐城七夕, 爱情传奇”、“盐城之旅, 阳光灿烂的日子”、“盐城, 一个让人心花怒放的地方”、“一样的水乡, 不一样的风情”、“舌尖上的海味, 盐城人的智慧”等宣传口号。

3.1.2 盐城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盐城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主要立足以下三点:第一, 利用旅游者感知的乡村旅游吸引要素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 丰富其文化内涵;第二, 坚持品牌带动原则, 优先发挥优势民俗文化资源与优势乡村旅游地, 全力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第三, 在传统观光旅游、休闲乡村旅游的基础上, 突出民俗文化优势, 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盐城乡村旅游精品的设计:东台梁垛“夫妻农村新婚体验游”、东台弶港“靠水吃水渔村体验游”、盐都大纵湖“水乡文化与乡村度假游”以及大丰大中镇“丰收感悟游”。 其他融民俗文化于乡村旅游的产品: 盐都 ———“田园农耕亲子教育游”;东台———古镇古居鉴赏游;建湖———祈福祈寿游;大丰 ———沿海盐踪之旅;射阳———“民间工艺体验游”;阜宁———益林灯会;亭湖———国色天 “乡”文化游;滨海———“江南傩舞” 感知游; 响水———灌河探秘。

与民俗文化关联的乡村旅游衍生产品:交通祥物———轿船 (主要用于小型游览船舶或婚庆文化节的接待指定用船) ;婚庆用酒;干桃花 (阜宁有桃花源、盐都有桃花节, 桃花与爱情恰恰关联, 结合“人面如桃花相映红”, 提出干桃花制造与销售设想) 等。

为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 设计留客乡村旅游产品如下:

(1) 夜游。 依托境内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古村古镇等, 策划融实景演出和游客参与为一体的项目, 如《 乡人新婚狂欢夜 》、 《 震撼来袭 — ——十八团杂技 》、 《 淮剧大舞台》, 力争满足游客两项基本需求, 一是寻求一种真实性, 二是满足好玩与放松的要求。

(2) 美食游。 对于餐饮的追求, 游客已不仅仅满足简单的味觉、口感需求, 而开始注重特色文化与经营环境的体验。 因此, 要大力开发传统地方特色小吃, 发掘地方文化民间习俗, 并将二者充分融合, 打造独一无二的盐城“水上宴” (海鲜半边天, 湖鲜半边天) , 形成独具特色的盐城餐饮体系, 使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 还能欣赏到独具魅力的渔民 (海洋、淡水) 风情, 让更多的游客因食而来, 因食而留。

3.1.3 盐城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 旅游宣传是提高乡村旅游地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也是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利用多个营销渠道, 如“智慧盐城”平台、旅行社渠道、游客渠道等, 从网络、平面、公关、节庆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盐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宣传和旅游产品的推广。 此外, 还可利用周边城市的影响力, 如借力兴化 (垛田文化遗产) , 进行“捆绑式营销”。

3.2 政府主导, 规划先行

政府把发展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作为区域政策的一部分, 对乡村旅游给予积极支持, 尤其是资金方面。 第一, 加大对乡村地区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投入;第二, 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和设施建设的引导性投入:第三, 设立乡村旅游宣传促销专项经费和乡村旅游项目专项经费;第四, 建立政府奖励机制, 加大对江苏星级乡村旅游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立的奖励;第五, 鼓励社会投入, 不断延伸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渠道。

为了优化乡村旅游资源在市场的配置, 推进文化与旅游相关部门的协作, 盐城有必要积极投入到编制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中去。 理清盐城的文脉和地脉, 找准客源市场, 做好战略定位, 并对区域空间进行划分。 发展战略的定位可考虑打造“苏北旅游新亮点”、“水乡江苏, 别样符号”。 空间分布方面, 结合民俗资源、现有乡村旅游点的分布及区位、旅游交通等条件, 可划分出“两带四点六区”。 两带, 即沿海乡村旅游带和里下河乡村旅游带;四点, 即东台梁垛镇、弶港镇、盐都大纵湖镇、大丰大中镇;六区, 即东部沿海、里下河地区、环城、沿串场河、沿灌河河道、沿黄河故道。

3.3 保证社区参与

首先从认识和思想方面对村民进行引导, 激发村民对地方民俗发自内心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 要让村民参与到旅游发展的重大决策中来, 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时, 要事先听取村民的意见和要求。 再者, 协调好利益分配机制, 让每个村民都能确确实实地从发展旅游中得到好处, 或是为其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 或是使其获得从事服务性、经营性活动的权利, 唯有如此, 才能提高村民的旅游参与意识, 让他们产生主人翁感, 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去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3.4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

一方面, 加强对村民的培训和教育, 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村民是乡村旅游的主体, 通过增设地方特色的培训内容, 借助完善的地方性旅游法规和乡规, 避免其形成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 提高其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意识。 另一方面, 建立旅游人才培训机制, 优化旅游教育结构。 加强与地方性院校, 如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等的联系, 大力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同时, 还可以加大人才的选拔引进力度, 提供人才引进的政策待遇和发展环境, 引进紧缺人才。 此外还要积极推进旅游人才的再培训计划, 有步骤地选派业务骨干到境外深造, 构建专项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1, 5-6.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 2006, 21 (3) :12-19.

[3]郭焕成.发展乡村旅游业, 支援新农村建设[J].旅游学刊, 2006, 21 (3) :6-7.

[4]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J].旅游学刊, 2005, 20 (1) :63-67.

[5]龚娜.关于乡村旅游内涵、外延及效益理论的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 2010 (5) :85-89.

[6]臧英豪.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状与建议[J].国际经济合作, 2011 (4) :92-94.

[7]张捷, 钟士恩, 卢韶婧.旅游规划中的共性与多样性博弈—乡村旅游规划规范及示范的若干思考[J].旅游学刊, 2014, 29 (6) :10-11.

[8]吴惠敏.安徽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文化促进[J].江淮论坛, 2009, (2) :172-179.

[9]郭焕成, 王云才, 刘盛和.“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纪要[J].经济地理, 2002, 22 (6) :769.

上一篇:集团文化落地工程下一篇:九寨沟童话世界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