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2024-12-05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18篇)

1.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一

《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

你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姓名:郭响亮

联系:***单位:阜阳市阜南县张寨华陀中学

你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不由得和《中国教师报》的成长历

程联系起来。从事教学11年来,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中

国教师报》的牵线搭桥,都离不开《中国教师报》的热切支援,我深深的感谢《中国教师报》。为此,也有很多感慨:

一、《中国教师报》让我更热爱孩子

热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

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包容

所有孩子的一切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孩子公正无欺、一视同仁,不仅要偏爱懂事、听话的孩子,更要对那些调皮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孩子多一份偏爱。我们对孩子的爱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

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发现

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须抓住孩子的积极因

素和独特的方面,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地探索,增强他们的学习热

情。

二、《中国教师报》让我对学生更宽容

我自小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一点也不宽

容,也常常令自己不开心,影响情绪。是《中国教师报》,她使

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是

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要学会宽容对待

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孩子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当渐渐蹲下来看学生,赏识学生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都有巨大的潜能的,正等待着老师去发现,去挖掘。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于是我放下严师的架子,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以成长、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现在,我与学生的和谐关系,都要归功于《中国教师报》。

三、《中国教师报》让我做好学生的一面“镜子”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一定要为师,我看先要为镜。做学生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应该公正地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应该清楚地照见他们的瑕疵。有些学生并不明确知道自己的长处,那就需要我这面镜子来照出他们的闪光点。也许他不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但他读课文有感情,他的绘画是最棒的,他的体育成绩总是在班级甚至学校名列前茅,那么,作为教师我应该是放大镜,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这些长处,这些优势。教师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不仅要起到典范的作用,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更要学会平等地关怀和理解学生,更要将他们也当“镜子”照向自己不够光明的角落,及时改正缺点。那么这样的教师,这样的“镜子”,学生怎么会不爱照呢?

四、《中国教师报》让我更解放孩子

在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特

别对那些后进生,我经常用鼓励的目光、温柔的语气去激励他们,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让他们回答。当他们取得一些进步时,我就带着全班同学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慢慢地,他们的胆子大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增强了,课堂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在心灵自由的飞翔中,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他们联系生活与课文对话,跳出书本与教师对话,个性得以解放和张扬。

五、《中国教师报》让我对生活更热爱

当人心变得浮噪,当人们对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时,我对《中国教师报》却情有独钟,渐渐读懂了她。这里就像是通向世界的窗口,除了了解教育信息,还有更多人文化的东西,她没有让众多像我一样热爱读书寄予厚望的读者失望,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在这里,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文学风采精彩纷呈,我看到了教师的成功与艰辛,体验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工作不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需要,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我认为《中国教育报》是一份非常优秀和专业的报纸,它让很多人知道了很多关于教育的资讯和知识,这无疑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和参与者有颇多益处。不仅如此,我觉得广大师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让《中国教师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将《中国教师报》推向一个发展的高潮。

2.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二

一、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应以学生理解和能力突破为目的, 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实验, 老师在学期课程前做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测试, 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 对该门课程讲授的内容都有一套基本的直觉看法。课程改变了学生的想法了吗?事实证明, 没有。因为学期结束后, 用同样的卷子再次对学生进行测试, 发现该课程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相当小, 甚至有些学生仍然没有放弃他们原来的错误观点。即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些概念上的理解, 他们也往往不能将所学知识同现实情景相联系, 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模式的变化是缓慢的, 如何才能刺激学生去建立新的模式, 进行“深度”学习, 而不是只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即所谓的表层学习。这需要我们教师深思熟虑、仔细斟酌, 以努力面对一些学生可能带到课堂上的思维模式, 从智力上挑战学生, 创造“预期失效”, 即这样的一种现存的思维模式将导致错误的预期, 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坚持原有思维时所面对的问题。当然, 在具体课程学习中, 首先学生们应该了解该课程的基本知识, 同时更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对他们所理解的或所应该做的事情作出判断。

其实我们的各门课程正是围绕着这些思维模式进行的。这些思维模式也正是该课程所要质疑的, 而这样的课程才是我们称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模式。基于此种教学思想的改变, 我们要非常了解所教的课程, 在研究方向上追求发展, 发表独立见解, 广泛关注其他领域的新问题, 但是尤为关注的应是学科中更为概括性的问题, 比如史实的记载、辩论的议题和认识论方面的讨论, 并且以一切可能去认真设计、亲自实践、思考结果, 来亲自实践我们希望学生去做的任何事。

我们教学生的知识, 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使用这些原理和概念去构筑自己的理解和能力, 以分析和解释问题, 从而以本课程的观点、原理和方法去切中事物的本质, 且能够根据我们所教的知识, 分析问题特征、评价其结果。因此我们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努力掌握概念和信息以建立他们自己的观点, 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感知方式产生持久性的实质影响, 这才是学习的意义。

二、课堂应以提问为方法, 教学应以知识构建和学生应用为脉络, 不是以灌输为方法

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有位老师主张:学习事实、传递知识, 学习的方法就是记忆大量信息。事实证明考试时学生们能够回忆起老师讲授的知识, 但是几个月后, 就很难记得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另一位老师主张理解结构及各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 关注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理解所能作出的种种判断, 她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理解, 学会使用知识, 去解决专业问题。在课堂上, 她确实常常解释基本原理, 简化阐明概念, 但她常引入“可能出了什么问题”之类的案例, 让学生设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努力理解和应用此种理解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她说“我必须考虑, 为什么人们需要记住细节性的知识?这一事实能帮助人们理解什么?它帮你解决什么问题?”, 并精心解释和论述, 巧妙安排阅读材料来挑战学生的那些观念。由此, 证明在课堂实践中采用灌输式教学,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限的。而富有成效的老师总是要求学生以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果看待现实, 不只是让学生“吸收”知识, 而必须用现成的思维模式来解释自己所遇见的一切, 所以对他们来说知识是构建的而不是灌输传递的。

事实上, 我们教师准备的讲课、讨论、解决问题以及其他教学要素是一件非常严肃的智力上的努力。而且这种努力同我们做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所付出的努力一样, 是不容易且意义重大的。这种态度最明显的表现是, 当你为教学做准备的时候, 你问了自己什么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很重要。有关学习的著作和最优秀的教师都认为, 提问在学习和修正思维模式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问有助于建立知识体系。它们犹如信息索引, 便于我们为某个问题找到答案。

由此, 它反映了一种教学观念, 这种教学观念就是使用更加有意义的提问来设计一节课、讲稿、讨论、以及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与课程学习目标有关的其他问题。而不是上课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当我们能够成功地刺激学生问他们自己的问题时, 我们就为他们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要详细说明我们的课程将要帮助他们作出回答的那些问题, 但自始至终, 我们要让他们自己对我们的学科和论题逐步提出一系列丰富而重要的问题。

三、课堂应以学习为氛围, 教学应以学生自然和批判注意为契机, 不是以传授为氛围

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尽力创造一种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所谓“自然”是因为学生“无意中”遇到某些问题和任务, 其中包含了他们正在努力学习的技巧、习惯、态度和信息, 这些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这些真实的任务能激发好奇心, 成为内在的兴趣;所谓“批判”是因为学生会以批判的态度来思考, 以证据来推理, 运用各式各样理智的标准来检验他们推理的质量, 在思考的同时做出改进, 对别人的思想提出具有探索性和深刻见解的质疑。

有些教师在讲课中创造这种环境;有些教师利用讨论, 另外有些教师利用个案研究、扮演角色、实地考察或各种其他不同的技巧来创造这种环境。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或难题是构成自然的批判的学习环境的第一要素。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意义时要悉心指导。但是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往往从来不提问题, 而是直截了当给学生答案。

因此最成功的问题或者具有很强的煽动性, 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展开, 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构筑自己的理解力, 无意中自然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 讲课作为澄清和简化复杂知识体系的一个方法, 并不是用来对某些主题进行百科全书式的覆盖。而是设计运用一些煽动性行为、问题或陈述, 并有意识地设法捕捉学生的注意力, 并努力吸引和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创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用各式各样的手段来讲课, 比如图片、图表、流程图、要事年表、电影或表演等。

四、结语

高等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种是指专业的学科教育;另一种是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基础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教育, 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为将来解决自己专业问题打下基础。近几年, 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 也给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适应学校和社会的需要, 如何满足学生不断增强的需求, 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任务和课题。经过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的交流、讨论以及自己的思索, 今后课程将主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培养责任心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 以加强在岗教师的业务提高。通过外出交流、培训、学习来掌握国家的要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摘要:本文是阅读《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 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所撰写的, 旨在从最优秀的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中, 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目的是能更满意的担当起大学教师的神圣职责。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课堂上三个教学理念的转化, 即以直觉思维模式为契入点, 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或故事描述入手, 将以灌输知识为理念转化为以构建知识为理念;以自然批判环境的营造为设计, 将以呆板的传授为氛围转化为轻松的学习为氛围。并基于此在培训教师、完善教学内容、创新考核方法上进行课程建设的设计与实践。

3.读《感动中国人物》有感 篇三

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人物》这本书,书中的有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意志坚强的张海迪,忠于职守的叶欣,人间天使邰丽华,执着的王顺友,栽树英雄马永顺……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残疾人邰丽华了。

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意外失去了听力。5岁时,她爱上了舞蹈,被一位舞蹈老师看中,考查她跳《雀之灵》,对于没有专业舞蹈基础的她来讲,这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劈腿不到位,提腿不精确,手的姿势不协调,老师很不满意。邰丽华没有迷茫、气馁,对着镜子,不分昼夜,练了一遍又一遍,连她自己都记不清练了多少遍重复的动作。正因为她的执着和努力,她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

说到邰丽华,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无意间听到一位姐姐弹了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那优美的旋律在我耳旁萦绕。我希望自己也能弹奏这样的曲子。就这样,我走上了漫漫学古筝之路。起初的我,带着浓厚的兴趣,坚持每天练习老师布置的曲子,两年下来,已通过了四级考试。可是,学的时间越长,曲子的难度也就越大,一首曲子一弹就是五分钟,有的甚至十分钟。慢慢地,我开始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接下来的日子,每天的练琴在妈妈的催促下才完成,弹了几分钟以后就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经常找借口作业太多就不弹了。

与邰丽华相比,我真的很惭愧。有这样一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花时间,不勤奋练习,哪能取得成功。我以后一定要像邰丽华那样勤学苦练,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三(2)班

4.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四

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相伴下已经度过了十四个春秋。

记得一开始从教,《中国教师报》便走入了我的生活,从此,她

就像我的知心朋友走进了我的心田。我在浓浓墨香中感受她的睿

智,体验她的温馨,崇尚她的实力,践行她的理念,我深切地、由衷地爱上了她。

一、《中国教师报》让我更热爱孩子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孩子,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

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

热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包容所有

孩子的一切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孩子公正无欺、一视同仁,不

仅要偏爱懂事、听话的孩子,更要对那些调皮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孩子多一份偏爱。我们对孩子的爱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孩

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须抓住孩子的积极因素和独

特的方面,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地探索,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中国教师报》让我对学生更宽容

我自小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一点也不宽

容,也常常令自己不开心,影响情绪。是《中国教师报》,她使

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是

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要学会宽容对待

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孩子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当渐渐蹲下来看学生,赏识学生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都有巨大的潜能的,正等待着老师去发现,去挖掘。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于是我放下严师的架子,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以成长、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热爱、宽容、理解学生”的理念也融入了我的灵魂。现在,我与学生的和谐关系,都要归功于《中国教师报》。

三、《中国教师报》让我做好学生的一面“镜子”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一定要为师,我看先要为镜。做学生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应该公正地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应该清楚地照见他们的瑕疵。有些学生并不明确知道自己的长处,那就需要我这面镜子来照出他们的闪光点。也许他不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但他读课文有感情,他的绘画是最棒的,他的体育成绩总是在班级甚至学校名列前茅,那么,作为教师我应该是放大镜,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这些长处,这些优势。教师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不仅要起到典范的作用,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更要学会平等地关怀和理解学生,更要将他们也当“镜子”照向自己不够光明的角落,及时改正缺点。那么这样的教师,这样的“镜子”,学生怎么会不爱照呢?

四、《中国教师报》让我更解放孩子

在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特别对那些后进生,我经常用鼓励的目光、温柔的语气去激励他们,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让他们回答。当他们取得一些进步时,我就带着全班同学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慢慢地,他们的胆子大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增强了,课堂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我们应该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去面对新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入手,去努力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的语文教学。往往在课堂上学生进入了课文情境,已经与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了。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在心灵自由的飞翔中,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他们联系生活与课文对话,跳出书本与教师对话,个性得以解放和张扬。

五、《中国教师报》让我微笑对待孩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在课前我面带微笑进入课堂,意味着我上课高兴,且有信心上好这一节课。此时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鼓舞和振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也相应地会充满热情。这一微笑还包含了这一节课我希望得到的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学生觉得老师谦虚、谨慎。仅此举动,学生的心灵被我诚挚的一个微笑打动了,这一节课自然气氛活跃,你来我往,妙趣横生,课堂收获是巨大的。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里都包含在教师微微的笑容之中。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学们,学生在教师用微

笑所创造的这种氛围中去学习、生活,那么就可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微笑,因为有微笑,才会有尊重;有微笑,才会有珍爱;有微笑,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六、《中国教师报》让我对生活更热爱

当人心变得浮噪,当人们对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时,我对《中国教师报》却情有独钟,渐渐读懂了她。这里就像是通向世界的窗口,除了了解教育信息,还有更多人文化的东西,她没有让众多像我一样热爱读书寄予厚望的读者失望,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在这里,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文学风采精彩纷呈,我看到了教师的成功与艰辛,体验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工作不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需要,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中国教师报》的日子里,“热爱、宽容、理解、微笑、解放孩子”的理念融入了我的灵魂,激发我更好地提高、成长。

单位:信丰县万隆中学姓名:刘吉

5.读阅《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五

六安市舒城县南港中心校 霍同长电话***

读阅《中国教师报》有感

认识你,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几乎相知相伴。一直记得周三这天,因为有你的翩然而至,所以我心生欢喜。一个美丽的期待,飘进雪一样的素笺。一周怀揣着已久的情怀,好奇,求知,向往,美梦芸芸;都被你这种墨香刹那间浸染湿透,所有情愫可谓一网打尽。

刚刚认识你,就被“中国教师报”几个行楷毛笔字所深深地吸引着。朴素的外表,遒劲的书法,繁简字并用,行云流水,俊秀洒放。那嫣红的印章,“教师为本”的篆书,古色古香,显出师道历史的厚重。这就足够了。简约就是美;朴素方为上。大气的东西,往往并不繁复。字,与人相识,也会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好比你认识一个不曾熟悉的人,尽管你从来没有见过她,她和你就那么一次擦肩而过,但你会永远忘不了。你们有眼缘,好像见过的,好像早已熟识了,不再有着隔空的陌生感。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个缘分。恰当的时间,遇见对的东西,也是福分。喜欢这份报纸,并不玄妙,就是当初的那份墨香,毛笔书法中透出丝丝情愫。处于中年教师的我,淡泊有了,笃定来了,福缘也到了。喜欢你,就是从这样的几个赫然醒目的“中国教师报”行楷字儿开始。后来,我才知道:这几个字儿,第三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 并不是什么大家、名人的手笔,而是来自一个极其普通的草根阶层的教师之手。报头正中精心放置“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总是那么贴心和细腻。简单、朴素、大众,是你的定位;我禁不住地遐想。我也喜欢这样的品味。

暑期家里在搞装修,好多旧的东西只得扔了。没有地方再来堆放那些旧的家什了。我当然知道:扔掉它们,就是告别一个个久远的故事。狠心丢下好多,唯独一个报纸架几经折腾几经周转,总是舍不得丢。它从堂屋提到厨房,从厨房再到后院,太阳下晒了几天。我还是没有舍得卖给那个窥视已久的收破烂的人。因为我知道,它上面还是盛放着一层层的厚厚实实的《中国教师报》。虽然有些发黄,页儿卷曲,但是在我眼里还是那么美,我的心里有着它那应有的分量;所以我要留下报纸和报纸架。

再累在忙,一有空闲,还可以翻翻看看,见到这样的熟识,读上一段自己喜爱的文字,心里会安然许多,时光会变得安静下来。我不忘自己是一名教师,不忘自己专业需要前行,不忘家里还有这样一份拥有----这个堆满报纸的支架子。读得多了,心里会越来越亮堂。无论是品德敬业方面,或是素质专业领域,它都在引领着我。《中国教师报》,登上我家大雅之堂。实实在在的,它比着别的家什并不逊色。一到周三,我不忘给自己家里正屋里报纸架上好新报纸。它们堂堂正正躺在那个略显陈旧的支架上,沉淀厚实。它们是我的一方晴空,我的一个精神支架;我寻思着。

读。读你,就是读诗。你那如诗一般的散文,需要朗朗地读 第三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 出来。这是来自教师心灵中最为惬意最为洒脱的园地------“教师生活周刊”。你不忘四季更替,不忘素笺上装帧着一幅幅季节的倩影。写秋,说冬,言春,描夏,一篇篇精美的散文,就是一首首诗。那是教师对身边岁月的感悟。散文和诗,能够让心灵鲜活。因为有双洞悉自然的眼睛,有颗极其敏锐的心灵,有着灵动挥洒的文笔,才会有着一篇篇佳文美篇,有着四季的精彩纷呈。

晨读时,我喜欢手捧着你。我读散文,学生读课文,我们一同大声地朗读。读的酣畅淋漓,读的诗情勃发。我成了《中国教师报》上一篇篇散文的作者了。我能听见他们从心灵里发出的音符。声音被童声淹没,我也高兴。我的耳边始终能听见自己的召唤。《芦花满眼秋》(吴建)《秋日乡村》(裴庆美)《坐在秋的面前》读的不仅仅是诗,是散文;更是一幅幅绚丽无比的画图,一份份内涵丰富沉淀。好的文字,需要大声地读出来,这样才有韵味。有时候,读到这样的好文,情不自禁地又来重读,还不够味,就是声声朗朗地放开读。读,让我心灵潺潺;读,让我精神葱茏;读,让我碧云蓝天。

阅。阅你,就是阅人生。“教育家周刊”奉献给我们的是一份份积淀,一个个教育家不一样的人生。思想纷呈,著述颇丰的中外教育家会都云集在此。这是分享教育家智慧的地方。精神大餐会从开始,只要你用心去读。王二虎、彭清亮、李镇西、解计文、崔其升都会让你耳目一新。

不仅仅在于思想的碰撞交会,更在乎一直呼唤着教育家成 第三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 长,走出一个个有着思想力的校长。《你的教学改变世界》(丽贝卡。米沃基)《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创造力》(贾斯汀。埃塞克。明凯)一个个大师的演讲,向我们洞开教育的一扇扇窗口,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新视界。《教育儿童就是教育自己》(耿玉苗)向我们诠释一个草根班主任的耕耘心得:用阅读提拨自己的灵魂,用活动滋养学生的生命,家长的难题就是课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关键词。作为一名有追求、有使命、有情怀的教育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关键词,比如李镇西老师的关键词是民主和爱,崔其升校长的关键词是高效课堂.....我一直寻找自己的关键词。

藏。收藏。收藏也是一种学习。一个语文教师,要不停地阅读。一个语文教师,要学会“下水”。怎样阅读?如何思考?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的“ 源头活水”在于读写。每个人的拥有的时间常数几乎相等。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有效地阅读?仍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话题。我认为,要读教育专著,要读教研杂志,更要读专业报纸。《中国教师报》就是一份专业性很强、实用性很普遍的教育好报。每期的“总编七日谈”,就一些敏感的教育话题,雷振海为你娓娓道来,就像一个下午茶,与你对面,茶香书香袅袅,寓理寓情,不到千字之文,让你读来回味无穷。这样的美文精品你不得不收藏,剪下一页窗口,以后有时间再读,反复咀嚼,满口齿香,为我所用。一个人的思想,可以点燃一片思想。好多年后,看到自己收藏的一扇扇“窗口”,这就是自己 第三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 手工制作的一本著作,一个思想宝库,博大精深。

6.读《中国教师报》谈心得体会 篇六

作文教学——我心中的困惑

走入教育生涯已有一载有余,在这短暂的一年教学生活中,我经历了也正在经历着教学中的“盲区”。何谓“盲区”?就是不会教,不知道怎么教的一个时期或者一段时期,这是我给自己对教学下的一个定义。而这一盲区在作文教学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去年一走向课堂教学,我接任的便是三年级教学,这无疑给了我特别大的阻力,三年级正是一个转型期,作文教学就成为了我最大的难题。作为刚从低段学习踏入中段的孩子,他们对作为毫无概念,要教好这样一批孩子,当时的我真是绞尽脑汁,把该想的办法我都想过、做过。为了锻炼孩子们多写,我没少让孩子们写过、背过、抄过,然而孩子们每每交上来的作文都很让我很失望。原因在于孩子的作文因为大部分是抄的背的,读起来太生硬了,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一学年的努力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于是为了让孩子尽可能的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这个学期开始我让孩子天天写日记,可日记交上来的要么就是流水账,要么就是短短的几行字,反馈上来的理由是:每天都写没有东西写,这一回答让我曾经一度的陷入反思当中,于是我反省过自己这种机械式的作文教学模式。我也想过,我需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可是怎么去改变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脑子里 的东西匮乏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正是在这一盲区的驱使下,我总是力求寻找答案。

我想起学校提醒看有关《中国教师报》,于是我怀着好奇打开电脑搜索了一番,发现里面有好多精粹自己可以学习,我如获至宝,津津有味的看了一下午。当看到第495期中第七版“现代课堂”有一篇叫《让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文章,我一口气就读完了,那时候的心情别提有多感激。这位陕西省户县甘河镇中心学校蔡晓峰对作文教学中的弊端做了深刻而又全面的分析和解答。他特别反复的强调作文应该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所以要求学生应该多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特别注重阅读积累,提高习作能力。在他的作文教学中处处渗透着生活气息,提取了很多生活养料,使学生的作文都能以“真”、“善”、“美”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经过他的这一启发,我幡然醒悟,我惊呼我的作文教学有救了。我立马制定了一个计划,先从学生的平时日记着手,每天观察他们的学校生活,然后私下了解大部分同学的家庭业余生活,从而每天给他们的日记定好主题,这些主题都是他们平时生活中随处可有可见的,例如:《我的放学路上。。》、《我今天的家务活》、《我今天的读书感悟》、《做完作业后的游戏》等等,这样练习了三个来星期,同学们的日记本上的字普遍增多,而且都能将自己的想法自发的表达出来,孩子们对日记也普遍有了兴趣,在他们的作文中也可以明显看到效果。

这不禁让我感慨: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了锻炼孩子们融入生活,我打算接下来准备出一些孩子不常做事情的主题日记,例如《今天我帮妈妈洗菜了》、《周末和妈妈购物记》、这样的日记题目来要求他们试着去做这件事,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孩子们的感悟一定会更加深刻。我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日记训练模式,孩子们的生活阅历会更加丰富精彩,而且作文也将会越来越贴近生活了。

7.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七

第一是信心。宋老师一路行走, 一路历练, 信心渐长。在增加教师自信心的同时, 宋老师也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信心, 且不乏灵心妙思。你看, 在习作评改方面, 宋老师采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逐项加分制, 这种“排骨缝里找肉丝”的做法引领学生带着一双赏识的眼睛看待作文, 从而于潜移默化中带着孩子们从学会欣赏到学习作文, 也于不知不觉中树立了孩子们的习作信心。在习作发表方面, 宋老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让孩子们的习作拥有一群读者。当孩子的习作得到了关注, 得到了真诚的回应, 我想孩子定能体验到习作的快乐, 找到习作的自信。

第二是童心。书中《理解儿童的理解》一文, 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敬佩宋老师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蒲公英》这篇课文, 我先后教学过三次, 但次次都是引导孩子肯定一个否定另外两个, 并教育孩子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我戴着成人的有色眼镜自然而然地这样想, 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们会怎么想, 也不了解孩子们的审美心理特点。今天看来, 孩子们的那一份善良, 那些许灵性就这样被我一点一滴地泯灭了。

宋老师对童心的理解与珍视也体现在他对童漫作文的开创上。开始我并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漫画, 但在《童漫作文:作文教学的生长点》一文中, 我找到了答案。原来, 儿童漫画的幽默特质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与审美特点。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 他们古灵精怪, 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而儿童漫画中那种意想不到的新奇感, 那种似乎不可能却又可能的生活情趣, 那份童稚的意境, 正好契合了孩子的天性。我想, 正因为宋老师了解孩子的喜好, 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最大程度地了解他们, 并帮助学生, 引导学生。

第三是爱心。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 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 爱这一职业, 爱自己的岗位, 爱每一位学生。宋老师的一句“‘爱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里。虽然教学近二十年了, 但自己依然会在“怒目相视”“和颜悦色”中徘徊, 教育工作中的幸福感受得颇少。宋老师的那则151个字的学生日记, 也让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说老实话, 我可不想让自己“怒目相视”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的日记中。看来, 自己必须再去净化心灵, 寻找一些途径去获得心灵的平和。

8.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八

一、沟通应注意场合

现在的家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5、6个成人围着一个宝宝转,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幼儿在家是中心人物,所有的家长也是以宝宝为中心的。在外面,家长即使将自家宝宝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也始终会认为自己家的孩子是最棒的。所以,在幼儿园,如果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大碍。当我们与这类家长沟通时,应该考虑到家长的自尊心,给家长一个体面的台阶,这样家长工作就会好做很多。

记得我刚工作那年,有个孩子攻击性行为特别多,总是打小朋友,有一次我忘记晚上离园时与家长沟通,结果在第二天的晨间接待时,当着几位家长的面开玩笑似地提醒了宝宝几句,没想到宝宝的妈妈脸立马就拉长了。后来想想,应该是我的提醒让家长挂不住面子。这样,我和家长之间就产生了隔阂,后来因为我对待宝宝的态度慢慢感动了家长,家长也理解了我的工作,我们之间的关系才算缓和下来。其实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家长,我的孩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老师点名提醒,我也会很有情绪。所以,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应该注意沟通的时间、地点等因素。

二、沟通应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若是想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或是准备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情况,都要准备好沟通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最为关心的是宝宝在园的饮食饮水及大小便的情况,教师便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反映宝宝在园的相关信息,让家长对宝宝在园的一日生活情况有个基本了解。

我班有一因父母离异由祖父母照顾的幼儿,由于安全感的缺乏,她中班时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每次来园都是哭哭啼啼,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活动时注意力也不集中。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与家长沟通时首先针对孩子的心理进行解读,希望家长能从心理上给予孩子安全感。孩子有进步时,我们便肯定孩子的进步,感谢家长的辛苦配合,同时提出孩子同伴交往能力缺乏及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告诉家长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经过一学年的努力,这个孩子各个方面与班里其他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当,孩子的家长对我们也是深表感激。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告诉孩子的真实表现,孩子有不良表现时,教师可以委婉地提出,然后要求家长配合,共同寻找原因,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三、沟通应以孩子的利益优先

老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有时会单方地摆出一些标准或是规定,这样容易造成多数家长不理解老师的做法,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事情更为重要,让他们配合你的工作就难上加难。但是你如果在与家长谈话时能以幼儿的利益为先,家长的不理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比如,我在带中班时,我们总是强调接送卡的重要性,但这个重要性主要是从我们班级的利益出发,比如家长不带会扣掉班级的分等等,这样的理由有好多个家长都不“买账”。后来,我们听从园里的建议,将解释的重点放在幼儿的人身安全上,家长的配合度明显提高。

小班幼儿刚入园,我班幼儿家长拿来的褥子尺寸宽于床的尺寸,铺上既不美观,幼儿也不方便。本来我想解释这个尺寸不符合标准,家长可能量错了。但是想想这个理由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很烦,我很快灵机一动,告诉家长:“宝宝的褥子大出很多,这样睡觉的时候很容易掉下来,在幼儿园还得睡3年的时间,不如现在费点事儿,也让宝宝睡个好觉,所以麻烦你回去再修改一下。”家长听到这个理由处处考虑她的宝宝,一切以宝宝为先,她表现得非常合作,并感谢老师的建议。

四、孩子是沟通教师与家长关系的纽带

家长了解老师一般是从孩子那里得到信息,所以在家长心里,他们评判标准是老师是不是对自己的孩子好,孩子是否喜欢这个老师。只要孩子和家长交流时说老师好,喜欢哪个老师的话,那么家长也会喜欢这个老师。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能感觉出哪个老师是真心对他好,真心喜欢他。比如中午孩子睡觉时,拍他睡觉的老师和不拍他睡觉的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不一样的。因为拍他睡觉的老师像妈妈一样哄他入睡,不拍他睡觉的老师则不管其睡眠情况,还会大声呵斥不让其调皮,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印象就会在孩子心目中形成。家长在与孩子交流中午午睡情况时,他们对教师也有了不同的评判。

我还记得上学期的暑假,已经毕业的一个小朋友想念我,并为了感谢这两年来我对她的照顾,特意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请我吃饭。当家长咨询她的意见用不用请别的老师时,孩子总是摇头,家长也听从了孩子的意见。虽然当时没有吃上这顿饭,但是她的家长在电话里所表达的对我的感激之情是非常浓厚的。当时我听了这些也特别激动,感觉自己这两年对孩子的付出没有白费。

五、教师要有更高的理论水平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家长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与教师的交流也会越来越专业化,这在无形中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功底不够的话,是很难让家长信服的。虽然说家长不太理解专业术语的含义,教师要对家长讲得通俗易懂一些,可是我认为偶尔让家长听不懂,家长的信服程度会更高。记得上学期有一个幼儿家长问我:“王老师,我家儿子现在认识拼音还是用英语代替,我是不是还得给他报个班补补课?”当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立马反映出这是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决定的。因为我园的孩子从小班开始便学习英语,虽然他们不接触单个的英文字母,但是当英语老师用有趣的游戏带他们认识一些单词时,他们会接触到这些英文字母符号。到大班才开始学习拼音,拼音符号与英文字母在书面写作上是相同的,但是初学拼音的幼儿分不出两者在读音上的区别,并且大班幼儿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萌芽的一个阶段,所以他们用已学会的英文字母的读音来代替拼音字母的读音这种现象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家长听了我的解释,并没有被我的专业术语所“吓倒”,而是露出了钦佩的表情,表示不再担心。我想,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若是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不仅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家长把孩子交到你的手里也会更放心。

以上几点是我从《教师怎样与家长有效沟通》一书上学习总结的一些有用的家园沟通的方法。当然,书上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沟通,以及怎样从感情、技巧上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都使我受益匪浅。通过本次学习,我更领会到了家园沟通的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只要家长感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愿意主动与教师接近并了解孩子的情况,相信我们与家长之间就会沟通得更有效。

9.读《森林报》有感 篇九

《森林报》这本书是苏联的比安基写的,这本书主要写了一年中十二个月中动物们的生活,是一本“活”百科全书其中描述了狩猎的情景,更是新鲜有趣、引人入胜。

我最喜欢看乡亲们请猎人一起去森林里打狼的故事。就让我来说给你们听听吧!因为,最近村子里老有狼出没,他们今天拖走一只绵羊,明天拖走一只山羊。这个村庄居住的村民没一个会打猎,他们只好想办法去找猎人帮忙。一队装备整齐的猎人来了。他们在森林的四面八方挤满了红色小布片到了晚上,狼群开始活动了,他们打算在这深深的夜里捕食家畜,忽然母狼警觉地停住脚步,公狼和三只小狼也停住了脚步,母狼的眼里闪着凶光,他那灵敏的鼻子已经闻到了小红布片发出来的味道。同时他也 看见了前边树林边上隐隐约约有一些布片在随风飘动。这只母狼是这个狼群里的领头狼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可是,这样的阵势他还是头一次遇到。狼其实是非常怕人类的,在他们的经验里人是非常狡猾的动物不仅仅会布设下各种各样的陷阱,最要命的是,他们还有一种工具能发出很大声音,并且,离你很远都能打死你。想到这里,迅速转过身子,大步向树林的另一侧跑去公狼和三只小狼也紧随其后。它们飞快的穿过整个树林,母狼又站住了天哪!这里也有红色小布片!这群狼一次次横穿树林,到处都是红色小布片,根本找不到出口。母狼预感到其实不妙,只得退回密树深处躲了起来,公狼和三只小狼也跟在后面,看来,今天是走不出

10.读《森林报》有感 篇十

看!动物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度过冬天。这些动物正在躲藏过冬。然而,对于那些温血的鸟类和动物来说,寒冷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有东西吃,他们就吃,他们的身体就像一个

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很奇怪;你会发现他们之间的温暖;你会发现他们一年四季都在争吵;你也会在森林里发现快乐和悲伤的事情……Vibianki在《森林报》上写的故事生动可爱,一幅生动、有趣、真实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自从我读了这个故事,我学到了很多我不懂的知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冬天的习惯,不同的习惯;如何分辨鸟类的脚印……

11.读《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有感 篇十一

这是一本语句通俗、比喻贴切、形象生动、概括干练、逻辑分明、思维前卫、言辞犀利、本真无暇的一本纪录片精神性史论著作。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将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在论述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同时,对关系比较密切的中国电影纪录片也做了相关的阐述,还将每个时期的中外纪录片行情做了详细的比较。就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作者将1958~1977这一时期定义为:政治化纪录片时期;将1978~1992定义为: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为: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9~2004为: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前两个时期,也就是1958~1977和1978~1992这两个时期,离我们较为久远,给我的影像轮廓是模糊的传说,但从第三时期的1993~1998开始,书中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描绘和表述,清晰而生动,使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之所以让我不能平静的,是作者记述了第三时期1993~1998这段时间的1993年4月和11月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三次对电视专题节目(片)和纪录片的定义界定工作,并且在这一年成立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文员会”,这一年有个人独立制作的作品在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获奖。历经20多年了,中国纪录片似乎应该回归到了本体、本性的创作,似乎应该是影视剧、新闻、纪录片在市场和交易上平分秋色了。但是中国今天的纪录片自我消化和独立运作并不乐观,尽管2012年以来从上到下打造了许多纪录片平台,倡导要支持独立制作,很多纪录片个体是蠢蠢欲动,可是这些动作仍然是在主流媒体的支配下操作的,主流媒体是唯一的购买者和纪录片的播出者。主流媒体一定要进行话语选择,告达自己的意志。

长期以来,中国纪录片一直和政治联系在一起,在今天看来,宁可让纪录片变成专题报道也不要让纪录片的制作和形式独立出去。所以,中国没有真正的纪录片市场,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到现在仍然没有买家,所以也就没有纪录片独立制片。主流媒体并不甘心纪录片的灭迹,为了迎合市场,设法把报道和主观制作拿来当作纪录片充数。

纪录片定义不容含糊。电影出现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纪录,世界上最早的影片是记录真实生活景象的影像,并在主题、角色主体一定的情况下记述其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和过程,形成纪录意义的影像。纪录片可以说是现代各种类型电影和现代影像的母体。

维尔托夫是纪录片美学的奠基者,提出:电影应该像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地纪录生活实景[2],反对人为的扮演,要求摄影师们把摄影机的镜头看作电影的“眼睛”,认为“电影的眼睛”比人眼更完善更真实,为纪录片提供了重要的美学理论。“电影眼睛派”的制作者,事先不征得被拍者的同意,也不要求被拍者的表演,找一个可以隐蔽摄影机的地方进行拍摄,然后再经过剪辑,把混乱的影像片段变得条理分明。巴赞认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3]这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美国纪录片制作人、导演雷德里克·怀斯曼倡导“直接电影”,坚持为公共电视台制作自己风格的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的样式和创作在雷德里克·怀斯曼那里得到了发挥,并在后来影响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样式。[4]

如今的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网络传输的加快,分流了电视节目的部分观众。可是,网络上的纪录片又有什么怎么发展的呢?这是一个转变观念的时期,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定位的时期。从1993年电视专题节目(片)和纪录片的定义开始,我们的界定的思维就一直跟不上设备和阅览观看形式的变迁。这不能怪科技的发展太快,而是我们传统纪录片思维的定势在延伸,因为纪录片曾经构筑过政治攻势,因为纪录片曾经是宣传最有力的武器。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纪录片曾经是“失去人性的一种声画剥离的、失去理智的工具”。[5]

纪录片的历史性,决定了纪录片的创作必须严谨,必须去娱乐性。纪录片影像创作首先要求纪录片制作人从内心遵守伦理道德,尊重事物的真实,把纪录片的真实性当作纪录片的生命,把真实性当作制作者社会责任、历史责任。创作制作者在真诚、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拍摄内容、对待创作。

规范和明晰纪录片的定义,不能口是心非,首先要从影像表现形式和内容做起。要做到纪录片本质属性和外在的表里如一。科技影像时代使制作设备小型化、高性能化,使纪录片创作者可以轻易地完成摄像、录音、画面合成的全过程,独立创作成为可能。纪录片人的自律,是任何时候纪录片样式创作制作者的共同责任。

纪实性是纪录片创作最基本的手法,是纪录片创作不可逾越的思维。但是,通过调研发现,不是难以界定纪录片影片样式和风格,也不是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我们“来不及”界定和梳理纪录片的创作,而是大家对纪录片的样式特征、本性本质心知肚明,是大众文化的浮躁,出于经济利益的娱乐追求,借纪录片的魅力和高雅、尊贵迎合市场的需要,扰乱了纪录片的创作观念和和制作手法,把非纪录片体裁的影像、报道冠以纪录片的名称,主观歪曲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一度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并不是一段时间来的事物,其宣传报道成分占主要内容,制作者的宣传视角、仰视对象、美化对象、非平视或平实的拍摄方式,是明明白白的电视专题宣传报道节目,却要冠以“纪录片”称呼。市场利益的驱使,而是为了娱乐,把拍摄内容进行杂耍。借纪录片的美学殊荣,偷换概念,混淆了纪录片的含义,扰乱了纪录片市场。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纪录片是一个本真的东西,本真在善与美的人性追求中占的分量最重,拥有本真,拥有纪录片的精神,才是我们创作纪录片的法宝,它蕴藏着的“真实、责任、良心”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的保证。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提到纪录片创作和市场发达的国家,其投资、消费与影视剧大致相当,这让我们不可理解。很多外国的纪录片机构正是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潜在市场,将纪录片机构落户中国,同样的拍摄,其投资是中国买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正是中国纪录片市场开发的这种潜力,使得这个市场不是播出而是产出。

何苏六教授指出,纪录片是一种平视的视角,包含平等、平和、平常。[6]《牛津词典》对“纪录”这个词的解释——documentary的词根是document,是人性记录,具有记录性和实证性。纪录片创作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念,是一种自我责任也是历史责任,要远离娱乐而求严谨。团体、协会、赛事甚至体制必须明确和维护纪录片的定义内涵,也要坚守其纪录的宗旨,不能将就而行,否则只能毁掉中国纪录片市场。

[1][4][5][6]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目录,30,127,16,81.

12.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十二

一、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 建立高效课堂

叶澜教授曾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合作能力与质量, 发表的建议和观点, 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的回答等等, 无论是以言语, 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 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但是, 是否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呢?在《教学的乐趣》中, 彼得·法林对教学的看法是:教学不应该像“棒球比赛”, 教师向学生“投掷”思想, 学生要么“击中”, 要么“出局”, 而应该像玩“飞盘游戏”, 教师邀请学生参入课堂活动, 学生“接住”掷来的观点, 再把它“传递给”别人。每一节课, 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计, 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如同六月的天气——时刻变化, 不是教师能够完全控制的。倘若一节课按照固有的教学设计, 教师出示教具, 学生们跟着一起说一说也并不是不可行。至少这样的课堂在大多数人看来也算是条理清晰, 层次清楚了。苏霍姆林斯基“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上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必须充满智慧, 容许错误答案的出现, 容许学生质疑、争论, 鼓励学生想象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师生在了解彼此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二、了解学生背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已有经验, 已有的知识水平;关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学生所学的内容见解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的背景, 确认学生对学习内容已具备的知识经验, 找出可能阻碍学生的难点作为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彼得.法林在书中提出“一分钟反馈表”, 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内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将前测和后测置于同等重要位置。可以采取不记名、不计分方式在开始本学期的授课前测试了解一下该班学生已有经验和水平, 结合“一分钟反馈表”, 意在通过这样的流程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同时方便教师反思自己在每个教学流程的有效性。在了解班级学生情况的基础上, 教师应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首先, 以“奇”激趣。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奇”是学生学习内部动力的源泉。学生对没有接触过的事情和知识总是带着好奇的心理, 心理学上将这种特征称为“潜兴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并使之在快乐中学习。其次, 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激励策略指用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 保持学生参与的方式和措施, 是一种普遍性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采取不同方式来激励学生。

三、提倡感恩教育,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彼得·法林在本书的下篇“课堂之外”的第一章节论述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章节描述了多种非正式的师生关系, 并且讨论如何在课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电子邮件的方便快捷使得师生关系变得模糊不清, 看不到学生的肢体语言, 师生之间的交流无法变得生动亲切;但是课堂之外师生频繁接触、关系亲密则会一定程度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判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权衡非正式师生关系的利与弊, 处理好各种关系。阅读完彼得·法林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 笔者不禁联想到当下的“感恩教育”。教育家陶志琼博士指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教师要以人为本, 热爱学生;学生尊师重教, 提高道德修养。通过感恩教育, 共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堂之外, 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讨开展一些活动, 在活动中民主平等、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在活动中点亮学生感恩的心灯, 教会他们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通过课外的系列活动增进师生情感,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生活世界也会更加美好。

《教学的乐趣》于我而言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 陪伴着我, 和未来将要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一同欣赏并享受沿途的美景。本书很大篇幅讨论的是笔者乃至大多数新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来应对的挑战:如何拟定课程计划、如何教学、如何处理与学生与同事的关系……细细品味这本著作可使很多新教师的教学之路走得轻松便捷、成效显著和愉悦怡人, 让你成功地做一名快乐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彼得·法林著, 姚晓蒙译.教学的乐趣:大学新教师使用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王小青.论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沟通理论与高校师生关系的调谐[J].煤炭高等教育, 2012.

13.读《学习报》有感作文 篇十三

一天,我偶然在《学习报》中看到一篇《妈妈我爱您》的文章,深受感动。文中详细叙述了一个雨天的经历: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日子,妈妈来接“我”,由于伞非常小,妈妈尽量把伞移到“我”的头顶,而妈妈却全身被雨淋湿,回到家,妈妈大病一场。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流下的伤心的眼泪,因为我看到了一个辛劳而又无比疼爱女儿的好妈妈,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妈妈对女儿无私奉献的爱。

看了那篇文章,我很惭愧,一件让我记忆犹新的事,又浮现在眼前,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六,我学完毛笔字后,兴高采烈地来到外婆家玩。一到外婆家,我就被动画片中有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深深吸引了。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妈妈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叫我吃,我似乎没听见,仍然目不转睛地看动画片。到吃饭时,我发现香喷喷的.面条被妈妈吃得精光,就大哭大闹,外公好说歹说下午再给我煮面条,我却不依不挠,哭声越来越大,这时,我看见妈妈的脸由晴转阴,拿起一根木棍说:“你到底吃木棍还是吃饭?”就在这时,爸爸回来了,他不分青红皂白,就骂妈妈不应该打我,这时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转身走出家门。

现在回想起来,我看到文章中那位母亲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爱,就知道我错了,觉得当时我那么自私,那么渺小。回忆小时候,从我蹒跚学走路,呀呀学语,妈妈为了我,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无私的母爱,是妈妈教我许多知识,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我学习遇到困难时,是妈妈帮我度过难关,在我生活遇到困惑时,是妈妈耐心开导我。妈妈的谆谆教诲,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灵每一寸每一角。如果妈妈是树,我就是树下茁壮成长的小草,如果妈妈是辛勤劳动的园丁,我就是在妈妈呵护中成长的花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好妈妈,我不用华丽的词藻来赞美您,而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来报答您。

14.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十四

主编:林逢祺洪仁进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滚滚尘世里, “师道”如何, 实为社稷兴衰的关键。哲学家们即使不直接探问教师任务的议题, 在其思想中却经常蕴含着丰富且耐人寻味的教师图像侧写。就此角度而言, 哲学家们可谓研究或关心师道的“隐性导师”。

在本书中, 著名教育哲学者如贾馥茗、黄光雄、杨深坑、林玉体、欧阳教等首度携手探讨西方哲学家的生命史及其思想投射出的教师图像, 为教师形象开启的智慧之门。

本书旨趣有二:一方面为正值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在职教师, 提供反思教师角色的哲学基础, 并引领其建构自我专业发展的蓝图;另一方面则在为学为人师的莘莘学子, 描绘哲学与教育交融之下的教师形象, 并作为其学习教育哲学、教育史及教学理论的辅助工具。

最近, 一直在反复读一本专著《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这本著作是由台湾的林逢祺、洪仁进两位教授主编, 多位学者参与, 每人负责研究一位哲学家的思想, 选取其思想中最具教师图像之思考价值的部分作为研究重点, 撰写成文。每篇均包含这几部分内容:哲学家的背景简介、核心哲学概念、核心哲学概念中的教师图像、该图像的省思及结论等五个部分。虽算不上鸿篇巨制, 但行文简练, 作者尽量用通俗易读的语言, 阐述清楚艰涩深奥的哲学思想, 并展示其中的“教师图像”, 算得上是“大家小书”。

书中分别为我们介绍了苏格拉底、培根、康德、萨特等30位西方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及其思想中的教师图像, 这些哲学家, 我们有的可能知道, 有的根本不熟悉。初次阅读, 虽然是短篇幅的介绍, 也能感受到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中, 对教育、对教师的一种情愫、一种关怀。行走在文字间, 能真切地感受到哲学家们像一位位“隐性导师”, 用那蕴含丰厚而又颇有意味的“教师图像”, 不断冲击着我的思想、我的灵魂, 也洗礼着我的精神理念。

书中教师的图像实际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形象。读后, 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形象重新有了一种感悟。这诸多的哲学家中, 我特别推崇维柯、卢梭、尼采等人的“教师图像”。

维柯是意大利哲学家, 他认为, 教师要养成英雄心灵, 这是一种崇高的心灵本性。在他的观念中, 人之所以崇高, 乃是感受到自己可以崇高。因此, 他强调,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崇高的, 才能做出崇高的事情来。同时, 教师还要有“诗性智慧”。诗性智慧是人类的最初智慧, 是创造人类社会的原动力。“诗性智慧”的实践过程本身不但具有“真”, 而且同时蕴含着“善”与“美”的特质。一位具有“诗性智慧”的教师, 在教学中会不断进行创新, 让教学历程蕴含有真善美的本质。诗性智慧正是教师应该展现的英雄心灵。

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教师形象呢?首先他应该具有恢弘的视域, 能够深究于自己的专业领域, 博览群书, 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 不断拓展自己的视域, 进而获得知识、情感、德性的全面发展, 以便充分展现“全智慧”的心灵, 洞悉教育问题。其次, 他会有虔诚的态度, 诚心面对自己的工作, 尽心尽力, 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改进自己, 让工作更完善, 同时也应诚心面对自己的学问, 时时警惕自己不能误人子弟。第三, 他有涉世的热情, 关怀社会, 服务群众, 深深感受到为人类谋福祉的理想与任务, 并能热爱教育工作, 认真投入, 乐在其中。最后, 他会有创新的勇气, 在达成良善目的与满足学生需求之间找到适切的教学途径, 勇于面对问题, 寻求改造和创新之途, 尽最大可能地彰显教师的实践智慧, 培养出具有英雄心灵的学生。

法国哲学家卢梭自然教育中的教师理想图像是“教师是守护儿童善性的生命导师”。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 “自然”是最高境界。其核心思想是:“自然”是一切幸福的关键, 人生而自由平等, 自然教育是使人融合理性和感性成为完整个体的最好途径。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理想, 卢梭心中的理想教师大致应恪守几个准则:1.教师是守护儿童善性的卫士;2.教师是提供自然教育的专业者;3.教师是具有正确儿童观的生命导师;4.教师是年轻、热情且懂得生活的学习好伙伴。

卢梭的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开始掀起儿童中心的新教育思潮, 使我们不断地思索改变过去固定僵化的教育方式, 希望彻底改变我们有意或无意对儿童的掌握与约束态度, 欣赏儿童展现个别独特的才能, 从而以更多的等待与尊重陪伴儿童, 倾听其内在的声音, 发挥其自我的特质。

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教师图像则是从骆驼、狮子到孩童, 这是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的“精神三变”的概念, “我要告诉你们有关精神的三种变形:精神如何变成骆驼, 骆驼如何变成狮子, 最后狮子如何变成孩童。”这精神三变, 就是尼采所主张的从认知到创造的教育历程, 骆驼、狮子、孩童分别对应继承、自由、创造。孩童教师是尼采赋予教师最深的隐喻和最适切的图像。因为我们知道与教师朝夕相处的是一群质朴自然的孩子, 唯有教师化为孩童天真之姿, 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像一个永远留有余裕的空杯, 可以不断更新与充实, 另一方面可以用创新的教学勾勒出成长的全貌, 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教师要以无伪真诚的心回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与需要, 秉持无外在目的、单纯为教学而教学的心情, 尽情地进行一场与学生同乐的游戏, 如此教育才有可能无限延展开来。尼采认为学校应是教师为学生打造的专属空间, 让师生自由精神得以在此舒展, 孩童教师的生命在此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回归, 学生因教师重生, 教师因学生重生, 这就是孩童教师的图像。在尼采看来, 教学本就是教师用其生命与学生产生积极共鸣的伟大旋律。

当然, 著作中还有其他哲学家的“教师图像”, 都能给人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认识和顿悟, 阅读着、思考着, 让我受益匪浅。

于漪老师认为, 教师学点哲学, 有益于治学、授业与修身。我们知道, 真正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一个思想者必须具备哲学素养, 教师亦然。哲学是每个人对世界独特的认识、看法和信念, 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亦即有自己的哲学。同样, 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与看法, 也逐渐会形成个体的教育观念系统, 成为指导自我教育实践的教育哲学。学点哲学, 可以增强对教育事件、教育生活、教育问题及教育现象的寻根究底的反思意识, 而寻根究底反思的目的就是增加我们的教育智慧。教师缺乏哲学的思考, 就会失去反思意识, 注定成不了一个好的教育者。

正如本书编者在序言中所言, 本书采择了西方哲学中的大哲学家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旨在一方面为正值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在职教师, 提供反思教师角色的哲学基础, 并引领其建构自我专业发展之蓝图;另一方面则在为学为人师的莘莘学子, 描绘哲学与教育交融之下的教师形象, 并作为其学习教育哲学、教育史及教学理论的辅助工具。

哲学, 可以点燃教师的智慧, 教师应该拥有一颗哲学的头脑。阅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 我们既是在学习哲学, 也是在哲学中寻找自己应有的那份“图像”, 更是在追寻哲学大师思想中教师的梦想, 为在实践中展示教育智慧、彰显自己的思想奠定基础。

15.杨锦麟与他的《有报天天读》 篇十五

那么,杨锦麟有如何本事,竟然读报读出如此名堂?

他出生在一个“反动家庭”,从小就饱受周围人的歧视。15岁时,他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们一起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却因属于“黑五类”子女而受到监视。八年之后病退回城,挖过下水道的污泥。不甘现状的他,经过20多天的恶补,以25岁的“高龄”,历史、政治的“状元”成绩考入厦门大学,这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毕业后,他留在厦大台湾研究所工作,以一种客观而独到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写出字里行间流溢着当时罕有的“对台新思维”火花的文章,以“新华社内参”的形式进入京华,引起高层的关注,因此接连被破格提拔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88年,杨锦麟突发奇想携妻抱女去了香港,先后炒股票,做生意,办工厂,几经尝试后,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写专栏,卖文为生。可专栏作家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为了养家糊口,他曾一年搬家3次。几乎每天要以陈子帛的笔名为《信报》等数家报馆撰稿,同时还担任了《香港快报》、《香港商报》的高级编辑、编辑主任、主笔等职。这些经历为他赢得了声誉,也使务实的香港社会接纳了他这个相貌平平的“大陆仔”。那时,他文思敏捷,写稿的速度很快,最快的时候,一小时可以写4500字。《香港快报》有一个广东话的专栏,一篇500字,杨锦麟曾经一口气写了9篇。

因为有上山下乡、学工学农的人生磨炼,杨锦麟更懂得中国,懂得人生,珍惜机会,苦中寻乐,能够从社会的底层一路走向上层直到香港某知名报纸的编辑主任和“香江一支健笔”。他的时事评论,纵论古今,妙笔生花,是香港纸媒体一支有名气的铁笔,以一己之心推论天下,与大多数国人同喜同悲。

缘于在香港媒体评论界的名气,凤凰卫视开办读报节目相中了他。他以在平面媒体充当主笔的老到,创造性地在读报中“夹叙夹议”的点评,寥寥数语,却每每入木三分,体现出浓厚的学识和哲思,给“快餐”式的读报加入了思想的“维他命”,使“有报天天读”充满了活力。

读报成功的背后,是其集数十年功力于一身的真学问、真智慧、真见地。丰富的阅历、过人的学识积累、独到的新闻敏感与见地,让他能与公众心灵相通,在读报中既读到好处,又不逾越底线,把知情权在政治现实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地发挥到极致,形成不掩饰、不造作、不矫情、不虚伪的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电视上表现真性情,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杨锦麟镜头背后的艰辛,每天世界前一百家的大报,他几乎要涉猎其中60%以上,既要读几十份、上百份的报纸,还要上网浏览,回家的路上还要抓紧时间看书。他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在八点半前,不但要看遍全世界的主要报纸和杂志,并且要边看边形成自己的观点,在两个半小时后说给世界华人观众听,让大家感到在理、过瘾。尽管他口口声声称自己努力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但他用心血浇灌自己那个“园子”,让人想起那句名言:做得一般是职业,做得出色是事业。

人生不是短跑。“底蕴成就自信,自信方能从容。”杨锦麟这话,值得我们记取。

编辑薛峰

16.读《森林报—夏》有感300字 篇十六

在春天里,动物、植物、昆虫被描写的如画般美丽。兔子在春天里嫩绿的草地上欢蹦乱跳,在草地上,兔子饱饱的吃了新鲜的小草,肚子大的跟球一样。

夏天里非常热,小动物们在绿色的树荫下乘凉,昆虫热的直叫。

秋天里,树叶变黄了,落在树妈妈的脚下,陪树妈妈一起走过秋天,在森林里只听见风敲打树枝的声音,一些动物在准备过冬的食物。

冬天里,静无悄声,地上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雪,大树像穿上了一层白纱一样。

17.读中国教师有感 篇十七

从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我有幸认识了《中国教师报》,从这份报纸上我看到了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跟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教师的真实写作,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从阅读这些报纸,给我的感触很多,收获很大。

我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为人师表、坚守道德”,其中的一些话很有道理: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这份职业不同于流水线上的生产工人,产品不合格了可以重新生产;这份职业不同于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种植的禾苗不言语、不思想…..教师是心灵的工程师,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会思想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为人师表-----这一道德规范,非常朴素,教师虽不是名星,但教师的一言一行有许多天真的双眼在看着;虽不是名家,但一举一动影响着无数稚嫩的心灵,如果教师言行相悖、表里不一,学生怎能“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应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坚守自己,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教师的眼中,后进生是最令人头疼的群体,从《中国教师报》上让我了解到了“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其实,只要我们充满爱心、细心和耐心,就会发现后进生都是未经清洗的玉石,是等待着春雨滋润的小草,只要找准方法就可转化他们,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有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用关爱去感化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三、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开展各种活动:

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

4、开展“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活动。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的温暖,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振作精神)。

四、在鼓励中激发上进心(鼓励学生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表扬鼓励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对他的认可,使他们增强了勇气和力量,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18.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篇十八

作者在书名副标题中即指出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思维模式, 也是整部书要证明的论点, 主要针对的是科技落后。这种观点颠覆了以往从社会制度、政治文化角度分析的社会学观点, 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作者首先对于主流的封建专制、儒家文化、体制制度造成落后的观点都给与了驳斥, 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材料, 然后立论, 将症结锁在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上, 我们姑且不论这些事实能否佐证主流观点站不住脚, 但不可否认, 完全把责任推向客观因素, 而把主观因素推得干干净净是违背哲学原理的, 本身也是中国人不好的思维习惯。作者在自序中提到“思维模式虽然是环境和文化造成的, 但一旦形成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 思维模式就和原来的文化关系不大, 反而是思维模式主导文化的走向。”一语中的主观因素不但不能忽视, 而且是主因。

思维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对科学的发现, 技术的发明, 以及政治管理, 生产生活都至关重要, 西方自古希腊起一直就在打造思维工具, 将之磨砺得越来越锋利, 乃至形成了逻辑学、科学哲学等专门练就思维方法和科学方法的独立学科, 其在西方哲学科学政治前进的道路上已经并且将继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方的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还原思维已经深入到社会文化的基层。反观中国, 从来也没有注意到思维领域, 古代甚至没有逻辑这个词, 逻辑是近代音译的, 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的低级阶段, 没有打造过, 至今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甚至还陶醉在老祖宗的光辉中。楚渔先生谈到中国人思维具有模糊性, 不善抽象, 缺乏求证性、精密性, 混乱僵化, 无一不切中要害, 我们应该勇敢面对, 这并不伤民族自尊心, 每个民族每个人思维都有长处和短处, 相反如果我们自欺欺人的回避掩饰自身的缺点, 不敢正视和解决, 则问题还会拖延下去, 还要继续落后下去。

受楚渔先生的启发, 事实上许多客观因素深究下去的确也与思维模式有关!

比如一般在谈到中国科技落后时, 学界必定提到中国古代没有建立科学体系, 连基本的科学概念都没有, 都注意到了中国哲学和科学里面的概念要么没有, 有么就是模糊不清的, 但对此没有进一步探讨, 到底是思维模糊形成不了概念体系, 还是反之缺乏概念造成思维模糊呢?其实是前者, 因为思维模式在原始人类社会即已形成了, 而且有继承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 正是由于模糊的思维模式, 没有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体系。

另外有学者抨击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阻碍了科学发展, 事实上易经本身就是模糊思维、整体思维、意象思维的产物, 而且易经本来是探索自然的, 后来演变成预测人生的谶纬之学不得不说与中国人的兴趣和思维习惯有着莫大的关联。

还有一个常受攻击的是天人合一思想, 这是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 影响极其深远, 许多观点都认为这种思想封死了探索自然的兴趣, 的确中国古人不像古希腊人置身自然之外对自然界进行解剖, 而是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追求与之和谐共处, 获得一种美好的体验。但是这里要指出的, 中国古代广大民众并非是在看了老庄等哲学著作后才产生这种思想的, 而是与生俱来就有这种倾向, 这正是一种思维特征。

中国人的思维缺陷不仅直接导致了科技的落后, 还影响到了其他方面, 比如中国人在讨论问题时候总是转换话题, 问题总是辨论不清, 然后就开始谩骂攻击, 网上秽语铺天盖地……这些都是事实。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 楚渔先生呼吁改造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是教育的头等大事, 笔者深以为然。当代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教大军, 但其成果却不如人意, 特别是原始创新严重不足, 科技能力还不如一些小国, 有的人总是说国家不重视, 投入不够, 这是有失公允的, 我们很多科研单位的硬件条件其实足够, 真正的问题在于创新能力不足, 而创新很大程度要创新思维的支持, 我们的传统思维本来就有很多问题, 加上现在我们的教育不重视思维的培养, 当然难以成就创新型人才。思维的类型有很多种, 多数人都只擅长一部分, 而缺乏的部分是需要启发和历练的, 尤其是高级阶段的创造性思维。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对于思维只有一个模糊的聪明不聪明的粗浅印象, 压根儿不知道不同思维方式的区别, 并且认为智力完全靠天生, 后天只是学习知识技能, 所以现时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基本都只放在书本知识上, 而且一味灌输的多, 由于思维得不到升级, 无法取得好成绩, 有的成绩虽好, 可是高分低能, 这样的学生后来难以胜任科学研究或技术掌握。新的课程标准虽然对教学和学习提出了新的理念, 按照新理念培养的学生应该好于以往, 但在现实教育中会操作的老师和家长很少, 而且最关键的, 还是没有提及思维的塑造, 从小到老一代一代照例是祖传的思维模式!这样教育环境出来的人有少数能进军到前沿已是难得, 叫他创新创造则属苛求。总之, 培养、改造思维的的确确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上一篇:中国煤矿机械设备主要生产厂家下一篇:写信给爸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