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报告(精选12篇)
1.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报告 篇一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技法的学习报告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创造性思维在生活中显得更加的重要。在新旧事物的更替上。就需要不断的去创新,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进步。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而思维是人类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用语解决的各种问题的一种工具。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新技法。头脑风暴法、综摄法。创新与创新思维。
一;什么叫创新呢?创新是对当今世界,在我们国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企业家、政府官员,我们大学教授,我们在座的同学,几乎都念念有词地创新,同时,创新它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她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更新。
二,创造新的东西。三,改变。那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事情。由一个学经济学、学管理学,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换句话说,从经济的角度他提出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他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
那么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我们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所以我们叫它创新,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包装旧的东西叫创新。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切入点叫创新,我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 创新思维;
刚才我们讲了什么叫创新。我们知道了创新思维,什么叫做思维呢?指向理性的各种认识活动,创新思维它有很多特点。比如它有理性的、非理性的。有相同的、相异的。我们认为创新思维,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相异性、差异性,非常突出。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他有不同思维的。那么我们刚才讲了,思维它有相异性的特点,还有很多特点,我们不去过多地谈它。思维它有多种形式,思维有多种形式,有抽象思维、概念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意象思维、直感思维、社会思维、灵感思维、反向思维、相关思维等等。创新思维,思维有很多很多种形式,创新思维是其中一个。
那什么叫做创新思维呢?我把创新思维的概念,比较长一点。我把它奉献给各位朋友、各位同学。我们说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不要受什么约束,要全新的。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这样的解答,这样的方法寻找出来,这样的思维过程,我们叫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你们都有创造性思维,你们都有创新思维。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用它,大量的创新思维被埋没了。比如小孩、小学生问老师,老师,天上有一个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太阳?老师说,瞎说。“国无二君,天无二日”,怎么会两个太阳。完了,小孩的创新思维就被泯灭了,天上可能就有两个太阳,五个太阳。宇宙无限,银河系太阳系可能有很多,这个创新性思维就被埋没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平常人他是传统性的思维,常规性的思维占主导,所以它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创新技法的分类
国内外创造学家通过对大量成功创造创新案例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和程序。日本出版的《创造技法大全》总结了300多创造技法,其中常用的有100多种,最常用的约30种。这些方法和程序对于从事创造创新活动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局性和适应范围。为了便于学习使用,人们对其进行了分类。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三分法日本创造学会会长高桥诚先生,把创造技法分成三类:
(一)扩散发现技法:主要是寻求问题所在,再提出设想。(1)自由联想技法; 2)强制联想技法;(3)类比发想技法;(4)特
发想技法;(5)问题发现技法;(6)面洽技法;(7)收集情报工具技法;
(二)综合集中技法:主要是收集情报,或者用于依照解 决问题(1)一般综合技法;(2)卡片式综合技法;(3)技术发技法;(4)销售技法;(5)预测技法;(6)计划技法;
(三)创造意识培养技法:为解决各种问题而培养创造识的方法。(1)集中精神技法;(2)协商技法;(3)心理剧技(4)思维变革技法 2.二分法,按参与人数和思维方向将创造技法分两类 个人技法与集体技法(1)个人创造技法。是指单独创造者即可实施的创造
技法。如缺点列举法、自由联想法、卡片法等。(2)集体创造技法。是指通常由若于创造者共同实施的创造技法。如头脑风暴法、综摄法等。扩散技法与集中技法(1)扩散发现技法。扩散发现
法是指能使创造者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思维扩散,在产生大量设想的基础上诱发创造性设想的一类创造技法。(2)综合集中技法。综合集中技法是指在搜集情报信息的基础上整理、筛选,或在大量创造性设想的前提下分析比较,从中作出有效选择的一类创造技法。3.按创造发明过程分类
创造发明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选题、寻找解决方法、完成 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创造技法。选择发明课题 2.主要创造技法有 3.寻找解决课题的设想。
1)试误法。即通过不断选择各种解决方案来解决课题。2)联想 想象、发想法。这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是:让思维无拘无束的处于高度 由状态,以产生大量新颖的解决问题的设想。3)分析逻辑推理法。这 技法也是目前最盛行的创造方法之一。4)程控法。所谓程控法就是控 创造发明者的思维方向,让思维按着严格的程序或步骤去解决课题。创新技法对生活中的改造;
生活中有很多改造后可以变为十分有用的东西。例如废弃的矿泉水瓶子可以改装为一个简易的漏斗。或者用纸壳来做装饰品。我想改装的是易拉罐,可以用来做笔筒,讲易拉罐的听不去掉,然后把易拉罐壁折过来,在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可算完成了,或者是把易拉罐做成一些小物品,因为易拉罐是铝制成的,可以将其融化,然后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模型。做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2.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报告 篇二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以宝山区初中化学学科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各校目前化学课程校本化实施现状。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目前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二是目前化学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状况。这次调查采取整体抽样的原则,目前宝山区共有初中化学教师85人,参与本次问卷调查共有55人,每所学校至少有1位教师参加了调查,调查样本基本覆盖了全区各校的化学教师。
二、分析和结论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 校本课程开发是落实国家课程的必然要求
在参与调查的55名教师中,有71%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编制校本教材,认为不需要编制校本教材的只占9%。55名教师中,76%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最有利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20%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最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见表1)。可以看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功能在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和兴趣。
2. 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从此次调查情况来看,我区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准确的认识(见表2)。在被调查的55名调查者中,有40%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要开发基础课以外的拓展和探究内容,35%的教师认为要开发生活中的化学,20%的教师认为要开发趣味化学。这表明,绝大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有准确的了解。在55名被调查者中,49%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27%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这表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功能有很深刻的认识。
3. 教师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参与度不足
在被调查的55名教师中,83%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化学校本课程。认为学校有化学校本课程的教师只占17%,这表明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本校的化学校本教材。在已经开发校本教材的学校中,只有33%的教师是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51%的教师没有参与,15%的教师被动参与(见下页表3)。这表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校本课程开发缺少教师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没有充分吸收教师的建议,没有调动起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4. 开发不足的主要原因
在55名教师中,有60%的教师认为初中化学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最大困难是缺少时间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而认为缺少专业指导的占27%,认为课程资源和经费短缺的占13%,(见下表4)。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要为教师减轻负担,使他们有时间去开发教材。同时,专业指导的缺乏也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应对策略
由于本次调查针对的是化学学科,因此很难把调查的结论推及其他学科,因为学科之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不应该抹杀学科的差异来探讨课程校本化的问题。但本次调查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对于思考课程校本化问题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里结合上述调查报告反映出的问题,对当前国家课程校本创新进行一些探讨。
1. 校长的专业引领能力是课程校本创新的关键所在
课程校本化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的,校本课程的质量主要体现为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校本课程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的内容、编制方式和呈现顺序等方面,尤其是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更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所在。如何在国家课程大纲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知识,如何在选择之后,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编制校本课程的内容,如何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和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适当的空间,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教师是很难解决的。校长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引领能力,能够鉴别校本课程的水准,引导教师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如果校长不具备这种专业能力,校本课程开发很可能流于形式,目前出现很多雷同的校本教材就是因缺乏专业引领而导致的结果。课程领导与校本创新是相互依赖的,没有课程领导,何谈校本创新,而课程领导的关键在于校长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引领能力,至少应该具备对校本教材的鉴别能力。如果没有专业的课程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还可能增加学生的负担。
2. 教师是课程校本开发的主要力量
学校要正确地引导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上述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有准确的认识,对参与校本课程有积极的动机,但如何引导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认识到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尚有不足。国家课程理念不仅体现在国家课程中,还体现在国家课程背后的设计理念上。对这种理念的准确领会,需要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恰恰为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认识国家课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3. 课程校本创新的关键是内容创新
3.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报告 篇三
关键词:创新管理;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43-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很根本的一条路就是要靠教育,科技人才是创新的载体[1],其能动性决定了创新的水平,而科技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育。高等学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首先要学习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条件是什么,而创新管理课程恰好能回答科技人才培育所需要的基本问题,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认识。一般在工科开设创新管理课程侧重于技术创新管理,而在管理、经济类开设的创新管理课程则侧重于企业创新管理,例如目前南航大创新管理课程仅仅在工商管理和工业工程专业中设置,还属于选修课程,小范围的课程教学。创新管理一般包括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创新扩散与激励,创新系统等相关内容,给予大学生系统的创新管理思想、思路和途径,因此,依托创新管理课程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做好课堂教学
1.结合理论与实践,改革课程体系。目前,关于创新管理课程有很多教材,比如傅家骥主编的《技术创新学》,许庆端主编的《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James M.Utterback著的《把握创新》等。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适用对象也有差异,因此,基于授课对象合理选择课程教材是施教的第一步。在理论基础内容上要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和其他相关课程设置,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循序渐进,比如由企业管理引入企业管理创新,由组织管理引入组织管理创新。在课时安排上要根据教学模块的设置,设计对应的实验室课时,做到活学活用,实践紧跟着理论走,并进一步引导理论的发展方向,实现由被动创新到主动创新的转变。
2.设计情境教学,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创新管理课程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利用创新管理课程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创新能力。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人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创新管理课是一门注重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的手、脑协同获取知识。在创新管理理论学习中,结合案例完成部分教学内容,比如组织结构创新,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从纵向来分析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及成因。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到企业或工厂完成,比如生产工艺改进,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比如汽车、轮船等专业相关复杂产品的生产工艺创新,可以边参观边学习其生产工艺,从配件生产、组装到喷漆等环节的参观学习,请教师傅,实地讲解学生课堂上学的内容,进一步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让枯燥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现实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
二、依托创新管理课程实践设置,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如果创新活动能有效地与创新管理课程结合,则能发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功效。
1.基于专业需求,建立创新管理课程实验室。设置实验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性或验证性研究,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2]。为有效体现整个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效果,在课程理论课时结束后,应设置自由探索性实验,提供各种可能的仪器设备,结合爱好,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实验室中设计和创造出各种创新产品。把开放性实验室的安排计划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实验室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3]。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的创新实验室就是很好的改革学习模式,同样,南京晓庄学院实施的开放实验室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在申报南京江宁区水生植物生态调查研究课题之前,借助在开放实验室活动中先期完成的方山校园及周边水生植物调查研究的成果,为课题的申报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使申报的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顺利通过[4]。结合创新管理课程的内容,开设开放型实验室,学生自愿报名,自由结合组队,自主选题,教师对立项内容进行把关的课程实验模式,体现了创新的自主性。
2.依托科技竞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创新是需要引导的,创新管理课程恰好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参与创新类型,创新内容和创新方式。目前,大学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但科技创新活动有限,在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了解得并不多,甚至是不清楚[5]。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许多大学尤其是研究型的大学也越来越重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例如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资助江苏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938项,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学生创新活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江苏省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例如在2011年,先后组织学生参加“领航杯”2011年江苏省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类创新作品评选,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学生原创动漫大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管理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有效发挥该课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功能,必须避免填鸭式、机械化的教学方法,避免用书本来单纯讲授理论知识。
1.校内与校外结合,设立实践基地。现在各学科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即使安排实验教学的课程,其实验课内容也简单,模式固定,验证型、功能型、演示型实验过多,各实验之间缺少知识点的融合,因此,同学们对实验课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感悟、思考与再创造的能力。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说:“创新人才培养中,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这种创新性思维的空间,而创新实践基地所营造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术氛围,正是这样的尝试。”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外实习基地在南京新城科技园揭牌,双方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相互支持,推动南航与建邺区政府产、学、研全面深入合作的愿望。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南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与重要的支撑,基地的进一步建设也将为我校其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提供支持。
2.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激励创新产品。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作,应该结合创新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引导尽可能多的同学参加到科研科技工作中来,激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结合课程需求,创造创新产品。例如,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所承担的44个国家级、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在南航将军路校区圆满完成,验收的项目孵化出了不少成果,例如:結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笛同学通过主持创新项目《小型风力发电机》孵化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自动化学院俞忆洁通过主持项目《高亮度LED驱动器研究》获发明创造型专利一项——隔直电容多路LED串均流。创新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综上所述,要依托创新管理课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坚持课堂传授知识与自由探索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重视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设置,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国英,白非.注重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探索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7,(8):20-22.
[2]张素风,李政.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实践型工科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11(2):68-71.
[3]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40-42.
[4]宋东杰,任源浩.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47-248.
[5]赵莎莎,刘哲,陈佳华,张学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状况调查分析[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1(3):106-112.
作者简介:陈洪转(1977-),女,山东泰安人,博士后,南京航空航天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技术创新。
4.小学课程创新教学调研报告 篇四
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真不明白,捕鱼的技术这么好,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从他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容易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
长大了又教他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常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可他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一位路人听了述说后,问: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吗?为了让他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一直跟随着你吗?为了让他少走弯路,一直让他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错误就很明显了只传授给了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走进了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我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下面的一则故事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
渔夫的苦恼不正是我的.苦恼吗!为什么我认真地备课,辛辛苦苦地上课,教学重难点千叮咛万嘱咐,学生却不领情呢?新课程标准为我指明了方向。英语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内容有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中西方文化差异、健康的人生观、终身学习等,特别强调人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强调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健康的人生观。今后教学我主要从学习策略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入手。
一、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
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高效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以及形成高尚的品德,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策略的掌握与自己学习策略的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创新。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学习策略,更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想这就是“授人以渔,终身得鱼”的道理吧!
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往前走。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余地,顺着他们喜欢的方向前进,他们才会不自觉地坚持走下去。就像人类需要改善居住的环境,大的房子活动空间就大,就更加舒适、自由。孩子更加向往自由,更喜欢无拘无束。
2、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学生知道说什么、做什么,不知不觉地感知和操练。例如:
3、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学生本来是勤学好问的。让他们自己通过各种方法、手段、途径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
4、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而问题的答案不确定,这就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和别人商议、讨论,增加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为他们走上社会适应社会的复杂性提供了保障。
5.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创新情况报告 篇五
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工电子教研室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以及物质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物理学理论和知识是构成有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因而物理学课程在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其它课程不可代替的作用。
物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科学体系,特别是高等高校理工科非物理专业的物理学课程体系在最近几十年中已经完全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当然,物理学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活动,根据我们学校的特点,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在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本科层次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取得一些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1、教学计划的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不断扩招,使入学学生的成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学校刚升本科,学生整体水平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好,许多本应在高中阶段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教育 1
部制定的本科大学物理学教导意见,参考兄弟院校的经验,制定了我们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定A(108学时)和B(72学时)两类教学计划供各不同专业选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以往不考虑专业特点,而只强调物理体系的完整性的作法,而总要求再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大纲基础上又各有所侧重点。即一方面不脱离教学大纲,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专的特点和该专业的后续课程的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例如:针对环境工、生物技术和化学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加强了热力学方面的内容;针对电子信息专业测控技术方面,又加强了电学和振动方面的内容。
2、通选课的设计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能适应各种变化的通才。因此,强化基础,淡化专业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大方向。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这种需求,我们开始了一项新的探索。在文科各专业开设物理学课程,即大学物理通选课教学。本着拓宽视野、降低难度、保证宽度这一基本原则,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有收获,既增长知识,又不带来负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又开拓了视野,这不失为一个有美好前景的方向。
3、开展专题讲座
把最新的物理学进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介绍给大学生是我们开展通才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份。对那些学有余力或思想活跃或兴趣广泛的学生,把物理学的新进展做较系统的介绍是一个新的探索。例如近年来很活跃的超导研究、纳米科学、激光技术、液晶技术等,这些内容即属于物理学的范畴,又远超过普通物理学涵盖的范围,现都已形成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和学科,是物理学的延伸内容。但对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又很重要。为了能使专题讲座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本着收集完整、备课认真细致、减少数学推导过程,尽量深入浅出的定性介绍,以达到预期目的。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1、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近年来,传统的板书教育已被多媒体技术冲击。其实,从我们的教学经验中体会到,各有优缺点。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感到将板书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是最理想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它能发挥板书过程中的推导和演绎过程,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动画、立体投影等动感直观的先进手段。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加深印象,并能深入理解内涵。有许多时候,一个好的动画演示几分钟比通过板书几个小时的效果都好。
2、习题讨论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习题课的教学常常是用来巩固掌握物理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采用习题课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强化收敛发散思维训练的一个很有效的训练方法。大学物理学的任务是不只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较系统的物理理论和物理知识,而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教给学生一个科学思维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习题讨论课恰恰能在这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三、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
1、实验教科书的设计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以说没有实验也就没有物理学。我们根据我们学校的学生善和实验设备情况编写了一本适合我校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科书,使我们的物理学教学,物理学实验课教学走上了正规。
2、设计性实验得以开展
过去的物理实验绝大多数都是验证性实验。就是说,理论和技术手段已很完善,题目和器材,甚至实验都由教师事先规定好的。学生只要动手操作一遍,验证一下就完成了。这种实验课远没有达到实验课的目的。而设计实验课则是由事先指定的课题,并明确课题的任务、要求以及实验室能够提供的条件,要求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阅读资料,再提出实验的原理,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拟定实验程序,再进行实验。可见,设计性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全过程的初步训练。这对学生开拓思路,扩展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们教研室在大学物理教学创新方面的情况,由于水平有限,尚有许多不足,还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也恳请各级领导的专家们给予批评,指导。
6.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报告 篇六
書名:「中國人的管理行為—實務篇」曾仕強博士著
前言:中國人的管理行為特性
一、西方重視「二構成一」,東方體認「一內涵二」
二、「二構成一」以「個人主義」為基礎,強調個體對立,形成「制度化」,透過「多數決」與「談判」來決定「是非」,建構「制衡」機制。
三、「一內涵二」產生「圓滿重於是非」的人性化管理行為,「是非難明」「道可道,非常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過猶不及」,以「交互主義」為基礎,既非「個人主義」(西方)也不是「集體主義」(日本),而是在兩者中找到適當的「分寸」的太極行為。
四、太極行為源於人性,以「中」為「體」,以「和」為「用」,「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不同於西方(尤其美國)重視個人權益、獨立自由,與日本的「上級生」精神,既要堅持原則又能和諧相處,「致中和」才是真正圓滿。
五、中和行為的特性:
(一)「不執著」:「變鬼變怪」vs「創新應變」
(二)「不受管」:關鍵在「需要」
(三)「愛講理」:「合情合理」「合理合法」才能「管理合法化」
六、綜合結語:一切求合理
第一章 基本的理念
問題與討論
一、和諧絕非討好:
個案:王先生來了,主人李某招呼他坐下,順口問他:「喝點什麼?」
王先生循慣例回答:「隨便!隨便!」
問題:李某應如何因應?王先生可能有什麼反應?有新變數時,如何調整?
二、看開而非看破:
個案:A單位主管出缺,甲、乙、丙都有意爭取此一職位,三人實力資歷相當,且無意跳槽,都採取「不爭之爭」策略。
不久,乙獲晉升,甲丙落選,老闆分別安慰甲丙:「原本要升你,不料有一些流言,才臨時改變,希望你不要灰心」,「只要好好工作,以後還有機會」。
三、圓通絕非圓滑:
個案:朱先生經營小型零件工廠,他擁有一部國產車、一部進口車,但他堅持,到本國廠商接洽生意一定不開進口車。
他的理由是,本國廠商採購人員多是老闆親戚或親信,看見他開豪華進口車則會想到他賺了他們很多錢,因而殺價,而外商公司採購人員看到他開進口車,會對他公司的財務有信心,對公司有所交代。同理,朱先生碰到銀行界朋友便說自己公司獲利能力強,但遇到稅務界朋友則抱怨自己運氣差、賺不到錢。
問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朱先生有沒有必要這樣做?圓滑與圓通有何不同?
四、尊重而不盲從:
個案:作者常向總經理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你說什麼員工都百依百順,你覺得如何?」他們都會回答:「不好,我遲早會被他們害死!」 再問另一問題:「如果你說什麼,幹部都有意見,你覺得如何?」他們馬上回答:「那怎麼行,存心搗蛋,那還得了!」
問題:總經理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幹部?部屬要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
第二章 工作的原則
個案與討論
一、流汗不流血:
個案:農曆初五清晨,王董事長率幹部拜天公,第二天,有一個作業員在工廠跌了一跤,附近的人不去攙扶他反而笑他「活該」。再過兩天,又有一個同事在原地跌倒,手上的物料飛散打到附近的人,迎面而來的領班,被打得眼角出血送醫急救。問題:作業員跌跤,為何旁人幸災樂禍?如何確保流汗不流血?
二、做事不坐牢:
個案:銀行發生鉅額冒領案,經理和承辦人員都要坐牢。承辦人員認為「我自己並不想這麼做,是經理指使的,我只是服從而已」很多人不接受他的辯解,認為「你如果不做,經理會牽著你的手去做嗎?」
但我們又常高聲朗誦「服從為負責之本!」
問題:主管若命令部屬做出違法的事情,部屬應採取什麼對策?
三、賣力不賣命:
個案:上月公司派五位同事去受訓,回來報告心得卻引起大家許多質疑。
王君談到「時間管理」說「上班時間不等於工作時間,有人都在打混,我們應把八小時作合理有效分配,善用每一分鐘」。李君談到「良好工作態度」說「任何人應表現能幹、肯拼的精神」。
焦君提到「中國人的民族性」說「中國人特別重視感情,只要動之以情,就會為知己者死」。
劉君受品管訓練強調應追求「零不良率」。
龔君轉述「老闆要求大家努力增產,每人增加百分之五產量,結果一下增加百分之十,老闆更加生氣,抱怨大家平日偷懶」。五位同事所提的重點引發的爭議都不脫一個原則「賣力不賣命」,要員工賣力可以,賣命呢?免談!問題:為何大家對五人的報告多所質疑反彈?
四、爭氣不爭功:
個案:新舊總經理交接,王董親自主持,對於舊任張總表達肯定,並推崇新任李總的經驗能力。
張總致詞時與平日判若兩人,表示因過去重視績效對某些同仁疏於照顧,希望大家多包涵,以後仍在本地任職,以後見面機會多請大家多指教。
李總致詞時誠惶誠恐,深怕大家不能接納他,偶爾添加一點幽默,贏取眾人好感。
問題:為何交接典禮大家差不多都要說些如此這般的話呢?功沒過存是真的嗎?
第一章 基本的理念
結論要則:
一、和諧絕非討好:
(一)聽見隨便,馬上提醒自己保持警覺,千萬不能太隨便,以免引起對方不滿,反而害了自己。
(二)和諧可以免除許多不必要的猜忌和懷疑,對人際關係很有幫助。
(三)和諧不能存心討好,也不能掉入和稀泥的陷阱,必須用心體會,仔細調整,以求合理。
二、看開而非看破:
(一)人不可看破,一旦看破就失去了積極努力競爭的原動力。一個人不可看不開,否則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就算一時成功,後面的路也走不過,因為不可能沒有挫折。
(二)看開不是看破,看破一切,就察覺所有一切都是假的,明知是假在未破之前仍是真的,叫做看開。
(三)看破的人流於「不爭」,群體就不會進步。看開而不看破,是「不爭之爭」的最佳原則。
三、圓通絕非圓滑:
(一)將心比心是圓通的先決條件
(二)圓通絕非圓滑,圓滑等於自斷後路
(三)不要完全排斥或放棄推、拖、拉,以免勿將圓通當作圓滑。
四、尊重而不盲從:
(一)部屬最好自我反省,為什麼上司不喜歡聽我的意見?
(二)上司不要責怪部屬有意見不表達出來,卻應該自我反省為何他們不講出來?
(三)雙方面都各自反省而無不當,上司就可以放心地讓部屬表示意見。
第二章 工作的原則
結論要則:
一、流汗不流血:
(一)容易進來的錢也容易出去,守不住的錢常常害人害己。
(二)有時不小心或不得已而流血,應該極力避免以維自身安全。
(三)流汗不流血應視為工作安全守則。
二、做事不坐牢:
(一)做事可以,但絕不能違法坐牢,對自己有利也不會危害主管。
(二)上司命令自己要衡量應該服從到什麼地步?才不至於因盲目順從而害人害己,服不服從的判斷應以把事情做好為基準,而非討好上司。
(三)坐牢是一種自作自受的惡果,即使受冤枉,自己不夠謹慎也是責無旁貸。
三、賣力不賣命:
(一)中國人應賣力工作也應保命,保命才能繼續賣力,所以賣力不賣命。
(二)賣力到什麼程度自己決定,後果也是自己承擔,金錢並不能完全評量,對得起自己,不浪費生命才是賣力程度的依據。
(三)訓練有無效果要看能否付諸實踐?否則空說無益,即使聽進去也用不著。
四、爭氣不爭功:
(一)好聚不如好散,留下以後好見面的餘地。
(二)交接典禮的訊息解讀,要看個人本事,不要心存成見,才能對未來情勢有所研判因應。
7.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报告 篇七
通过对现场的走访, 并与东方丝绸管理委员会 (简称管委会) 的高层领导, 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 我们了解到, 东方丝绸市场这样一个经历了二十多年成长的市场, 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其中不仅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同时还拥有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
一、政府的大力扶持
东方丝绸市场最早是由吴江市政府发起成立的, 它的日常管理事务委托给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管委会是由市政府拨款运营的, 因此管委会只做事、不收费, 是非营利性组织, 这一点就与其他许多批发市场有了明显的区别。做事正规, 而又没有各种项目的收费, 使得在此经营的商户感觉安心和放心, 同时, 管委会的威信就得以树立和保持。商户感觉管委会与他们是一条战线上的, 都希望市场蓬勃发展, 越做越好, 因此没有某些批发市场常见的“管”与“被管”的对立关系, 而是合作和响应。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000301东方市场) 于1998年7月成立, 并于同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定位于东方丝绸市场的开发商、运营商和纺织产业配套服务商。公司高层领导都曾在基层政府、企业任职, 这样使得东方丝绸市场的发展理念与政府部门很容易取得一致, 因此与其他市场需要常常讨要政策不同, 对于东方丝绸市场的发展, 政府急市场所急、想市场所想。这个国际上最强的纺织重镇, 是政府和百姓共同打造出来的。
二、拥有完整的产业链
盛泽丝绸纺织产业历史悠久, 当地人被戏称是含着纺织基因出生的, 因此90%的当地人都选择从事纺织业谋生。在盛泽从纤维到纱线, 从纱线到面料, 从面料到成衣、成品的产业链, 一应俱全。纺织生产用的纺织机械, 新纤维、新面料开发, 推进品牌的国际合作等项目一一推展开来, 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 盛泽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市场内配设工商、税务、公安、消防、交管、技监等管理机构, 配有食、宿、运、托等多种服务设施和交通、邮电、金融等服务系统, 建立了现代信息网络, 加强了市场的内部管理。商家们在这样一个信息完备、产业链完整、配套服务齐全的市场经营, 不仅不愁人气, 更重要的是现代市场是订单市场, 脱离了这个市场, 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企业将生存困难。
三、勇于创新
面对着江浙一带很多纺织批发市场的兴起, 竞争的隐忧时刻存在, 市场经营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东方丝绸市场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到了创新:
一是为了让纺织重镇名至实归, 东方市场史无前例地给面料进行编码, 这个工作难度极大。市场上流行的面料就有2万多种, 而且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工作量大, 难度大。但是他们对此都一一克服, 开始了纺织面料的标准化工作, 并初步完成了化纤面料的编码, 为未来的网上交易和打造跨国采购基地做好准备。
二是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 (简称盛泽指数) , 其中包括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总指数和化纤面料价格指数、化学纤维指数, 均为每日发布;以及以盛泽地区生产规模最大或者较大的50家丝绸化纤织造企业的净现金流为依据, 按月度发布的盛泽“50指数”。前者已成为中国纺织企业的风向标, 不仅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前日交易的价格信息, 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对行情的预测功能、景气评价功能。对于纺织服装行业的经营者来说, 掌握盛泽指数已成为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而“50指数”则反映了盛泽地区主要企业的经营效益波动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竞争实力的变化。
三是产品创新。东方市场的织造企业一直坚持推进产品创新, 在2010年的中国流行面料评审中, 吴江有93家企业、141块产品成功入围“2011/2012秋冬中国流行面料”。2009年吴江市的化纤总产能已经达到200万吨, 约占全国产能的6.1%, 其中绝大部分是涤纶长丝企业。2010年上半年, 吴江纤维产量增长21%, 增速高于全国水平。盛泽的织造技术不断改进, 各种新型面料层出不穷, 企业研发能力也不断加强, 更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知名面料设计师来此发挥他们的创意。正是由于这种极强的创新能力, 使得盛泽织造企业抵御了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
四是金融创新。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最容易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东方丝绸市场联手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一款无抵押、联贷联保;自主审批的“绸都赢”产品, 可以给企业贷款50万~200万元, 2010年已有50多家企业获得了4300万元的贷款, 企业申请“绸都赢”的条件很宽松, 只要正常合法经营2年以上, 无不良信用记录, 均可组建联保体。纯贸易公司要求有4家或以上企业构成联保体;有生产型的企业3家即可, 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融资, 对市场内的企业很有吸引力。
五是模式创新。2008年4月由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丝绸市场为主导发起, 设立了吴江盛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原料及产品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 并提供相关的信息、物流、金融配套服务;推出现货 (挂牌、招标、拍卖) 、中远期交易等多种灵活的交易模式;还有相应的金融配套服务, 如B2B网上自助资金划拨服务, 使会员资金管理更方便快捷;提供存货抵押服务, 盘活会员存量资金, 促进经营发展;提供仓单质押服务, 即将货物存放在交易所指定交收仓库并办理《注册仓单》后, 交易所将协助会员办理存货质押业务。质押期内的存货, 会员仍有销售权。
六是服务平台创新。东方丝绸市场不仅配有各种物流、邮电、金融等服务平台, 还针对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 引入了以下服务机构: (1) 帮助企业开展外贸业务提供进出口服务、外贸指导服务、外贸资金收付指导的外贸咨询中心, 像一座桥梁延伸了企业的业务平台。 (2) 2004年组建了电子商务中心, 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电子商务平台, 形成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 已有注册会员12万户, 不仅打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绸都网, 还有针对性地对会员提供手机短信服务, 让会员企业能够更及时地捕捉市场信息, 还提供网上论坛供会员交流。 (3) 针对产品的质量管理, 率先推出专利产品无棱织机ERP系统, 相当于给织机装上了电脑, 实时监控产品的质量问题。 (4) 纺织科技中心是一家集面料分析、原料测试、织物打小样、纺织品检测、成品病疵原因分析、面料工艺改进、纺织技术培训、纺织新材料研发、院校成果转化与对接、国内外前沿技术引进与合作, 以及国际面料流行趋势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纺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助推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5) 建立纺织工业检测中心。 (6) 建立专利交易展示中心等平台, 共同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了创新步伐。这些服务举措让中小企业受益匪浅。
四、市场文化培育
东方丝绸市场虽然坐落于盛泽镇, 却胸怀全球, 决心要发展成为全球面料采购中心。它对市场的培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它深知对一个市场的培育是要有耐心的, 因此, 对于商贸型的新市场开张, 就以免第一年租金的大手笔营销策略吸引投资者, 以至于刚开张的商铺被全部租了出去。电子商务中心2004年成立, 2009年才开始盈利, 在此之前就是不断地投入。因为这是一个科技发展的趋势, 认清了大趋势, 义无反顾, 电子商务中心这个由58人组成的年轻团队, 终于爆发出不可思议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不仅将中国丝绸都网办得有声有色, 极具专业水准, 还每周推出120页的东方纺织周刊, 每天搜集数据信息及时发布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这样的工作效率, 与管理者的信任和激励是分不开的。盛泽人胸怀宽阔, 不排外, 对外来商户礼遇有加。为了让市场的秩序井然、外来商户有家的感觉, 市场还成立了几大会馆, 如福建会馆、广东会馆等, 不仅帮助外来商户解决商务中的问题, 也帮助他们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 使得外来商户安居乐业, 共同促进东方市场的繁荣发展。市场的文化培育还体现在对这些先富起来的老板们的水平提升上。盛泽是全国第一个以镇级单位与清华大学联合创办高级总裁培训班的, 管委会组织这些老板们去清华学习, 回来后, 学习、讨论、提高的风气形成了, 以往的打麻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知识、分享心得了, 形成了学习型市场的氛围。这样的文化夯实了盛泽走向世界的基础, 是志在长远, 志在发展。
通过对吴江东方丝绸市场的调查, 我们认识到, 政府的引导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正确的培育市场的观念, 也使得东方丝绸市场面对外界动荡的经济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抗风险能力。东方市场为了形成合力, 注册了两个集体商标:“盛泽织造”和“绸都染整”, 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都可以使用这两个集体商标, 这对于品牌的推广和维护大有裨益。在商贸洽谈上, 他们也作出了整合资源的营销策略, 选出100家企业成立了流行面料的国家队, 与国外买家直接进行对接商洽, 既体现了整体实力, 也使得每个成员从中受益。
8.安全管理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篇八
摘要:安全管理学是安全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交叉学科,内容丰富,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合该课程的教学,因此,笔者提出以学生为主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包括安全管理案例库的建设,课前准备,课中汇报、分析,课后总结等环节,该方法在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安全管理:案例教学;实践
一、引言
安全管理学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现阶段保证国家、企业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山东科技大学把安全管理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由于学生考研、找工作等原因,出勤率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学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教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主,即案例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及安全管理案例库的建立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中以案例为剖析对象,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对策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供讨论、学习。安全管理案例的选择有以下标准:第一,案例具有典型性。安全管理中有安全管理优秀的企业,如杜邦公司、BP公司等,也有生产、交通等安全状况很好的国家,如新加坡、日本等,还有一些典型事故案例,如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MH370飞机失事等,学生可以选择这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第二,案例适合于教学。通过该案例,学生可以掌握相关概念、理论,适合学生分析案例并提出解决的方案。第三,案例库要经常更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库既要包括经典的案例,也要建立新的、学生熟悉的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第四,案例难易适中。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安全管理案例教学过程
为了实施好案例教学,教师和学生需要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工作。
案例教学重在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选择好教学案例布置给学生,并列出本次授课应达到的目标,学生应掌握的概念,教学的重点等。学生应根据教师所给的案例,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找与之有关的背景资料,阅读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案,并提出多种方案进行优选。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分小组进行研究。
课中教学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在课堂上应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课堂教学计划,安排好汇报、讨论、总结的时间,由教师来把握进度。首先,由一个学生描述案例的概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其次,开始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讨论进行引导,尽可能地开拓学生的思路。再次,教师根据学生整个课堂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分,作为其平时成绩,并对整个课堂进行总结。
课后教学是关键。为了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学生应该根据课前的准备、课上的讨论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报告,明确本次课程所学的知识点,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安全管理案例教学实践
在案例选择要求的基础上,教师精选了十个优秀企业、国家安全管理的案例,分别为:杜邦公司安全管理经验及案例、中石化安全管理经验及案例、新加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验、美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验、日本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国际壳牌石油公司安全管理经验、欧美预防踩踏事故安全管理经验、欧洲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经验、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做法、丹麦食品安全管理经验。
在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将他们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名组长,并对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分工。学生首先通过图书馆、网络、CNKI等收集相关的资料;其次对案例的背景、管理经验、存在的问题、我国与之的差距等方面进行分析;再次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提高我国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通过充分的讨论,由一名学生汇总其他学生分析的内容,并做好PPT。
课堂上,由每一组的学生进行汇报,汇报组的学生坐在一起,其他组的学生坐在一起,汇报大约需要20分钟。然后,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由汇报组的学生回答。经过充分的讨论,汇报组的学生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时间大约在15分钟。最后,教师对汇报及讨论进行点评,包括资料的收集情况、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讲解的能力等,通过点评给这组的学生打分。
课后,该组的学生根据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的点评,完善该报告。
五、典型事故案例教学实践
事故案例为安全管理理论提供了素材,事故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事故分析能力,教师给学生选了十个方面的案例:煤矿企业事故案例分析、石油化工企业事故案例分析、道路交通(旅游)事故案例分析、建筑企业事故案例分析、轮船海上事故案例分析、空难事故案例分析、火灾事故案例分析、踩踏事故案例分析、核泄漏事故案例分析、食物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课前根据学生的选择,将学生划分为十个小组,每一组的学生自己确定一个案例,对事故企业的状况、事故的发生过程、事故的应急救援、事故的处理、事故总结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完成一个报告。然后,小组内部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确定一个人代表本组进行演讲,最后小组的成员帮助该同学完善演讲的内容。
小组代表课上汇报、班级集体讨论后,教师再对案例的分析,提问情况,解决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创新性,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技术管理措施等进行点评。
课后,该组学生通过课上讨论和教师点评,完善其事故案例分析报告。
六、实施效果
9.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篇九
一、基本情况
***位于北**公里处,全镇下辖 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有全国最完整的**等名胜古迹,现为国家4a级文物旅游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古迹荟萃,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特殊的地理位臵,使全镇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不容忽视。
二、我镇的主要做法
(一)切实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镇综治工作中心职责任务,以拓展职能,提升效能为重点,强化资源整合,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发挥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的作用。二是进一步推进了村级“一站两会三员”(即综治工作站,治保会、调委会,综治协调员、治安员、专职民调员)工作模式,努力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在人员、经费、办公一盗”、“扫黑除恶”等专项活动。二是抓治安防范,全面提升防范水平。一是技防建设方面,我镇投资***余万元,安装视频摄像头***个,拓建了派出所监控平台,各个自然村全部实施视频监控。建立了横到头,纵到边,全镇覆盖无死角的视频监控网络。三是人防方面,**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全天侯巡逻,统一服装、统一车辆,工资到月发放。四是群防群治方面,主要道路设卡点,自然村出入设卡口,白天村村有人义务巡逻,看家护院。群防群治已成为人们的自发行动。
三、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相对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
(一)群众的利益诉求格局日趋多元。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造成社会矛盾纠纷多样化,大量利益诉求以矛盾纠纷形式凸显出来,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矛盾主体多元化,主要为土地征用、拆迁安臵、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等方面,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日益复杂,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处臵事件的难度加大。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兴起,群众越来越注重利用网络来表达利益诉求,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制度规范,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网络恶炒、恶意中伤、散布虚假消息等现象逐步增多,严重影响着网络舆情的正确导向。
(二)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日趋滞后。一是社会管理理念落后。部分干部社会管理和服务理念相对滞后,重管理、轻服务。部分干部宗旨意识淡漠,脱离群众,不愿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方法欠缺,不会做群众工作。二是缺乏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传统社会管理资源和手段利用不足,硬管理有余,软管理不足,缺少柔性化的道德教化、沟通协调,公民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不强。三是基层政法保障力度不够。基层警力有限,基层政法综治维稳人员兼职现象突出且变动频繁,难以保证专职专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
(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社会化程度亟待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总量有限,而且在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依然极大。一方面,群众对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就业培训及信息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相关服务等的需求还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导致农村居民获得公共服务的成本随之提高。另外,由农民工引发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重点把握“疏”与“堵”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社会共同治理格局。民心如水,易疏难堵。必须树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观念,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要唤起公众参与社会 管理的自觉,使公众认识到参与社会管理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与责任。要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如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让公众提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案;建立社会管理问责制度,让公众参与对政府社会管理绩效的考核和评价;建立利益协调和利益表达机制,让公众参与协调、理顺各种利益关系。
(二)重点把握“好”与“快”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工作思路。没有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好”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质量要优,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综合考虑社会、政治、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握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防止顾此失彼,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一方面,要坚持“好”字当头,把握“好”、突出“快”,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
(三)重点把握“扬”与“抑”的关系,致力社会传统美德的引导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一整套固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引导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要强化道德教化。结合时代需求,对“仁义礼智信”、“忠孝恕悌让”等传统美德进行弘扬,重点开展传统美德专题宣传教育,努力打造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氛围”,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社会新风。二是实施典型带动。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选树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重点是在创新载体,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上下功夫。三是修订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对村风民风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摈弃陋习,提倡美德,倡树正气,使其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第一道文本制约。
10.供电企业班组创新管理调研报告 篇十
一、完善班组激励机制是优化班组管理的精神动力
1、班组管理的强化需要政策支持和激励因素的运用。当职工焕发出工作热情源于某种欲望的预期满足,只要某种欲望存在并且有可能满足,则职工会努力实现这种可能性,一旦得不到满足或者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职工的积极性就会消失。所以激励因素的作用发挥是强化班组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2、班组管理的强化要从长远目标出发,逐步完善班组管理的组织倡导、工作运行、指导推进、激励制约、物质保障等机制、为班组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开展班组升级达标活动是鼓励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当班组产生有期望、有奔头的状态,我们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加以引导,创造有利条件,激发班组奋发进取的激情和团队精神,激发班组的内在潜力。激励机制适用得当,会促使职工从被动的灌输向主动出击转变,发挥精神效能的作用。
3、班组管理的强化需要有一以贯之的刺激和制约措施,对已经获得局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班组,给予物质利益刺激和精神营养刺激。比如,改善班组休息和工作环境,为班组增添电脑、书籍、健身器材等优化资源配置,激励政策倾斜使职工感受到先进班组的自身价值和优越待遇。为鼓励先进,对班组升级实行动态管理,优升劣降,不搞终身制,班组两年没有升级班组长应被免职。刺激后进班组主动向先进学习。在班组之间形成争强求胜,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班组管理强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是优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1、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针对性。一般职工的思想波动,情绪变化在班组中反映得最现实、最迅速。对不同的职工的思维、理想、意志、情趣、爱好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起到克服职工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的效果。
2、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灵活性。要充分发挥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灵活、因地制宜、立竿见影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班组职工思想产生、发展、变化影响的规律,强调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具体做法应该和班组生产工作中心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方向正确的合力,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服务于生产。
3、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应体现民主性。全班形成民主、和谐、融洽的风气,出现一个人有问题,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一起做思想工作,一个人落后了,全组成员伸手拉,携手共进。增强组员集体荣誉感和共同使命感。
4、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要避免脱离实际的空谈,就事论事的说教或者是采取经济扣罚手段。这样势必产生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可采用走访式的体贴教育、谈心式的耐心教育、讨论式的自我教育。使教育者坐得住,听得进、感兴趣、引人入胜。班组思想工作的导向作用、推进作用,净化作用和凝聚作用才能真正体现。
三、全面培养班组长综合素质是优化班组管理的关键因素
1、必须创造一个有利班组长素质不断提高的环境。在思想观念上鼓励职工争当班组长,提供人才竞争,不拘一格选拔班组长。这有利于一批事业心强,富有管理意识、热心班组工作,素质较高的人才脱颖而出。另外对班组长责、权、利明确规定,并制定优惠政策,包括晋级、奖励、住房等等方面。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通过体制改革,给班长一定的“自主权”,帮助班组长树立威信,激发班组长主人翁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2、必须提高班组长的整体素质。对班组长的素质培养,不一定是学历、技能上、还应是在管理上。班组长光靠工作经验丰富,操作技术熟练是不够的,生产上的好手并非管理上的能手。班组管理客观上要求班组长具有管理素质、创新素质。掌握一般管理手段和技法。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班组管理的新方法。
3、必须加强班组长的横向交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班组管理的新路子。创造条件让班组长与外界发生横向联系,扩大他们的活动范围,如开展班长联谊会、班组长现场经验交流会、班组长工作研讨会,或者有条件领略一些现代企业,先进企业的班组管理经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对提高班组素质起到独特的作用。
四、创建学习型班组是优化班组管理的有效途径
11.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班级;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时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个阶段,创新当前的班级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样看来,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探讨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班级管理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學理念,不再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更应该侧重通过情感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总之,学生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班级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先进、创新的理念进行班级的管理,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首先,教师要积极走进学生的心理,认着倾听,正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求,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有效帮助,在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有效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能力,给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后边的黑板上给学生留出做板报的位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每周一组学生合作出板报,板报的内容不限,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促进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
很多小学生他们都很害怕老师,他们觉得老师很严厉,而且高高在上,不易接近。而教师不但是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教师,他还是可以和学生交心、谈心的朋友。但是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教师跟学生也是平等的,所以这也会制约班级的有效管理。因此,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让教师真正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信任教师,真正把教师当成学习伙伴,这样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班级的创新管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充当主导的作用,但是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因此学生可以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有问题了,教师和学生进行共同探讨,找出最佳办法有效解决,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班集体,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小学生难免会犯错,因此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两个学生打架,教师看到了,这时候教师不应该严厉批评学生,而是积极询问两位学生:“你们为什么打架呀?”。学生1说:“因为他说我笨。”教师又接着问学生2,学生2说:“我说他笨是因为他那么简单的数学题目都做错了。”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说:“那你们觉得打架对不对呀?”学生纷纷低下了头,而他们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教师说:“那你们既然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应该怎么做呢?”学生2对学生1说:“我不应该说你笨,我应该教你这道题目的正常解法。”学生1也说:“我不应该跟你打架,我应该虚心向你请教。”然后两个小伙伴又抱在了一起。这样教师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打架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也能更好地改正错误,从而更加健康的成长。
三、创新班级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的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进行的,而班级管理主要是针对学生来执行的,但是班级管理制度并不仅仅是为了制约学生的行为,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更好地服务学生而制定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栋梁,因此班级管理制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来制定,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如爱护卫生的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遵守。首先,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展开讨论,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制度。其次,可以结合现有的制度以及学生的实际遵守情况和反馈情况进行合理改进和完善。最后,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遵守这些制度规定,这样才能确保这些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创新班级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传统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制度,让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只关注成绩,这样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也会制约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班级管理评价体系,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都会有所差异,他们有不同的优点和特长,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只看结果,要将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结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促使所有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明白自己的缺点,从而进行有效改进。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更加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创新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给学生创设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2):240.
12.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报告 篇十二
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我国大专院校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的主要课程, 也是基础性课程, 应用性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工程项目策划、项目进度控制、项目成本预算和控制、项目施工管理等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体系, 为他们从事工程管理等实践打下基础。
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点
( 1) 具有较强跨学科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一门跨学科的专业, 课程不仅仅涉及工程项目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还涉及到管理科学、技术科学、材料科学、建设法规、基础数学、统计学等各个学科的内容。同时, 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要求较大, 也增强了其教育和学习的难度。
( 3) 具有较强的发展性。发展性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有一个重要特点, 作为一门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 《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理论不是一层不变的, 是与教育、学习内容与各种工程实践、技术创新紧密关联的。因此,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实践的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
( 3)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 更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最终目的是, 通过课程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 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3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1) 教材内容不完善。良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是,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 目前我国大专院校虽有采用了多个版本的《工程项目管理》教材, 但大多数都只涉及到项目管理、施工管理等传统的教学内容, 或者只侧重与理论知识的表述, 割裂学科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关系。而且, 不同教材之间的差异很大, 编排思路各异, 缺少权威性和统一性。
( 2) 教学方法简单。一方面, 现有的课程教学中, 灌输式的课堂讲解教学法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侧重于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的模式, 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 不利于学生对各种项目管理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 在课程教学工程中, 由于专业课程设计的不合理, 存在着严重的课程交叉、重复的问题。例如, 《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与管理》就有许多相同的内容, 而大多数学校这两门课程都是必修课程, 浪费了学习资源。
( 3) 课程实践不够。笔者调查走访了几所开设有《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的院校, 发现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在进行这门课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足够的实践教学课时。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设置实践课时, 少数设置了实践课时的学校实践课时比重也很小。一方面, 是因为院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不重视, 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部分院校受到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 无法有效的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实践。
( 4)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开展教学的主体之一, 由于教师队伍不专业, 教育观念落后, 是影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一是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部分院校, 由于发展水平限制, 很难召到专业强的老师。非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教师教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师对《工程项目管理》 基础性作用的认识不够, 对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不明确, 经常忽视实践教学作用, 导致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 造成了教学认知的表面化, 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4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创新策略
课程的改革创新是大专院校、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其职业能力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创新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
( 1) 丰富教学内容, 完善课程的教学体系。科学的编排设计《工程项目管理》教材, 可以有效的提高教育的效果。一是要提出科学合理的教材编制标准。应根据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 研究制定与各专业和学科紧密衔接、系统的、全面的科学课程体系, 在课程安排、内容设置、 教育方法上不断进行改进, 提高学科的教育水平。二是确保教学内容的创新发展。要根据业界发展的新情况, 将各种前沿理论、实践知识和经验运用的教材中去, 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与时俱进。
( 2) 增强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的模式。《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 单一的理论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应用水平, 可以通过设置实践教学等方式, 实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 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 建立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示范基地, 为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积极的支持。二是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比重。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 存在明显的理论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不均衡的现象。 要科学研究,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课程的比重, 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运用。
( 3) 创新教学手段, 推广网络化教学模式。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具有高速度、互动性、数字化等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 可以突破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地域限制、时间, 实现远距离,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工程管理中推广网络化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 需要学校大胆改革教学方式, 为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提供条件。并利用网络技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让教师由施教者逐渐转变为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使学生借助大量的网络资源, 做到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和自我提高。另一方面, 要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 和学科的特点,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丰富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再一方面, 教育者可结合网络教学特点, 创新工程项目课程的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4) 加强师资培养,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 他们个人专业素质的高低管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成效。《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 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 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如果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 不能将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相结合。那么, 教学活动的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因此, 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有效开展《工程项目管理》 的有效方法。一方面要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培训工作, 通过学习培训, 和理论实践, 提高专业水准。另一方面, 要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激励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珏, 李晶晶.《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 (25) .
[2]张军伟, 孙书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09) .
[3]竺国丽, 刘勇.论“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在教学中的多学科耦合[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4 (06) .
[4]陈群.接轨国际惯例与《工程项目管理》教学[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 (02) .
[5]孙海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0 (05) .
[6]谢琳琳, 张原, 王幼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建筑经济.2010 (07) .
【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报告】推荐阅读:
班组学习管理创新成果06-2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学习班学习心得体会07-22
2022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状调研报告12-1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自检自查报告09-11
德阳:基层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07-01
创新村级管理12-17
浅谈创新管理07-25
项目管理创新08-05
创新安全管理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