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精选8篇)
1.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 篇一
郭凤海:世界文化发展与中国文化自信
郭凤海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习近平同志从提出“文化自信”,到把“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个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凸显了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什么是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为什么要强调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让我们固守本土本民族的传统,闭目塞听、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吗?显然不是。习近平同志指出,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并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除了强调立足中国文化土壤这个视角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文化发展视野。
一、当代世界文化多样化格局及其走向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文化大碰撞、大融合时代,突出表现为多元文化形态并存的“文化多样化格局”。这种文化多样化格局及其走向是怎么样的?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形态人类文化原本就是多样的,有着不同的种族和地域文化。古代社会的多样性文化,是各自在相对封闭、相对孤立的民族地域,通过一个个特殊民族文化形态直接呈现出来。比如,以儒学为主脉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周边邻国影响非常大,形成了著名的中华文化区。在古代,中华文化区跟其他文化区比较,交流相对来说是较少的。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尽管我们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原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习俗、生活习俗,但是与以往相比,情况有了很大不同。儒家文化发展到今天也不是相对孤立地存在于中华文化区,它在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中显示出自己的特殊性。再比如说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国各民族存在的形态也不一样。比如,从饮食文化角度来讲,有人说美国人喜欢用“脑”吃饭。用“脑”吃饭是什么意思?可能是受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美国人基本上是按照生命存在的需求来吃饭,一个人每天有多大的生理需求,需要摄入多少大卡的热量,达到多少营养量就够了。这叫用“脑”吃饭。有人讲法国人是用“心”吃饭。法国人请客是非常用心的,一顿法国大餐需要准备好几天。如果到法国人家里作客,从饭菜的品种、选料、样式来看,就能说明法国人很用心思。有人说日本人是用“眼”吃饭。饭桌上各种各样的餐具,像碗、盆、勺都很精致,但饭量不一定够吃,也就是说比较养眼,这叫用“眼”吃饭。与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的饮食文化相比,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有人讲中国人是真正的用“嘴”吃饭,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种菜系比较讲究口味。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有中国的特色。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也是和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相比较而存在,互动交流,显示出个性。尽管人类文化原来就是多样的,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各国、各民族文化尽管多数还保持着原有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但是同过去相比,现在已经不再是孤立的原地发展的多样性,文化已经告别了相对隔绝的状态,相互重叠、相互渗透,汇聚在一起,在各种不同文化形态相比较、交流、冲突、融合中呈现出相互交织的互动的多样性,也就是今天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在这种互动的多样性中,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出几种主要的文化体系。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将世界文明史划分为希腊(古典)、阿拉伯、西方、印度、中国、埃及、巴比伦、墨西哥等八个部分,它们被视为独立的、已经发展完成了的文化形态。“文明冲突论”学者亨廷顿认为世界上有七种或八种文明,即,中华文明(起初亨廷顿称之为“儒教文明”,但在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时他认为称“中华文明”更准确)、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确实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主要包括欧洲文化、北美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与加勒比地区的“解放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俄罗斯文化、东欧文化、印度和南亚文化、中国和东亚文化等等形态。中国学者也对世界文化体系作了分类,1986年季羡林先生为其主编的《简明东方文学史》作了题为《东方文学的范围和特点》的绪论,在绪论中他指出,在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世界文化中,共有四个文化体系,一、中国文化体系,二、印度文化体系,三、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四、欧洲文化体系。这四个体系都是古老的、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化体系。这里没有提到俄罗斯和东欧文化体系。我们如果把俄罗斯和东欧文化体系算在内,当今世界文化实际上主要有五大文化区,就是中华文化区,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诸国文化区;欧美文化区,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西欧和北美诸国文化区;阿拉伯文化区,以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语为核心的中东、北非和亚洲中西部文化区;印度文化区,以印度文化为核心的南亚有关国家形成的文化区;还有俄罗斯和东欧文化区,以东正教与斯拉夫语为核心的俄罗斯及其周边以及东欧一些国家形成的文化区域。上述主要文化区,不管彼此相互关系如何,共同构成了人类多样性文化形态的共存格局。也就是说,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人类各主要文化区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存格局。
(二)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互动特征及走向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互动特征及走向主要取决于多样性文化共存格局背后起作用的更深层的力量。这种更深层力量,概括起来就三个字:“球”“钱”“网”。“球”是全球化,“钱”是资本化,“网”是信息化、网络化。换句话说,从人类社会展开的时空范围看,是全球化;从人类社会转型的基本利益杠杆看,是资本化、市场化;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水平看,是信息化、网络化。这“三化”使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样性地域民族文化的大汇聚。人类文化大汇聚,主要表现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被卷入到世界化历史进程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世界历史理论”,他指出,世界历史、普遍交往、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世界文学”就是世界文化。一方面,全球化、资本化以及今天的网络化,使各民族文化汇入世界性文化之中,使“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比如上述五大文化区中的中华文化,目前在世界上非常活跃。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同样,道家文化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流派,在当今世界也是非常活跃。16世纪道家学说传入欧洲,其人性“法自然”思想、“反者道之动”权力“制衡”思想、用轮毂与车轴比喻法度与民主的制度法治思想,以及“我无为,民自化”小政府大服务理念,对欧美政治文化影响非常大。据统计,《道德经》西方译本和印数仅次于《圣经》,老子因《道德经》这一著作被评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美国政坛奉老子为“总统之师”,许多总统都是道家学会会员。这就是说,即使是中华文化,也不能仅仅从其自身来理解,而要从世界文化视角上来理解。另一方面,各种文化普遍交流、对话,又使每个民族的文化个性、差异和竞争,在相互交织和比较中得到彰显,得到全面展现,从而使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力空前迸发。第二,人类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大转型。近代以来,欧美文化可以说是异军突起;世界各国从西方的坚船利炮中见识到了什么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人性、人权、开放、竞争等等,见识到了适应资本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也见识到了英美等西方国家靠资本输出、靠殖民掠夺、靠文化创新崛起的现象,还见识到了资本尽管充满了血腥欺诈,但也显现出激活资源的有效性。人们受到启发,就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在近现代化的历史中必须要做资本的强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不被淘汰。由于近代以后的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发展,给世界各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冲击,就导致世界尤其是东方各古老民族为了应对西方资本的挤压,为了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得不追赶现代化。各个古老民族不得不放弃许多古老的自己本有的价值传统和生活方式。这不是一个平静的过程,它充满了血泪,充满了硝烟和斗争。马克思指出,“看到这无数辛勤经营的宗法制的祥和无害的社会组织一个个土崩瓦解,被投入苦海,……是会感到难过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怎么办?得转型。文化得转型,在向西方强势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推动本民族文化在转型创新中繁荣和发展起来。只有新的繁荣和发展,才能在新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被淘汰。转型带来巨痛,但我们别无选择。鸦片战争170多年来,我们从器物技术,到社会制度,再到社会文化,从改良、革命到建设,直到今天我们搞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历史进程本身就包含着从社会文化的深层回归到对资本的清醒认识,当然还有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公正、法治等等,对这些文化要批判地加以借鉴,由此创新本民族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使中国发生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历史性巨变,这主要表现为三次价值观转型。第一次价值观转型是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在这段历史时期里,我们主要是引进西学,批判传统儒学价值观,靠向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第二次价值观转型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我们既反帝又反封建,既批判传统儒学的价值观,也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由新文化运动诞生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也就是从“五四”新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转变。第三次价值观转型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推进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发挥资本杠杆对社会资源整合的作用,实际上我们讲的就是向资本自觉的回归。这种资本自觉的回归和西方也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文化价值观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中国文化实现第三次价值观的转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探索过程,包含着时代主题的转变——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包含着主流哲学主要思想的转变——从讲阶级斗争转向讲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经济上,从过去强调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强调计划经济,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上,从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文化上,从过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包打天下、排斥多样性,日益转向一元主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新的文化方针和政策。道德上,从过去个人利益完全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转向日益尊重个人道德选择和利益选择、个人价值追求,肯定人的正当利益、价值和人权,倡导改革开放、进取竞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契约诚信等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这都是社会大转型的结果或者说社会向更高发展层次的转变。特别是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思想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从中国社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历史性巨变看到,在多样性的地域民族文化的大聚会中,社会和文化从传统向现代已经发生了持续性、大规模的变迁和转型。这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包括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向。第三,人类内在精神和活力的大迸发。全球化、资本化和网络化对人类内在本质力量的激活作用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网络化、信息化,对全球化、资本化发挥了巨大的“倍增加速”作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7.31亿(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总量),手机网民6.95亿,网上支付用户达到4.75亿。互联网信息化、网络化在中国发展极其迅速,以虚拟符号化的交往方式超越各大文化区的限制,在相互交织、碰撞中使文化展现出由单一向交互,由线性向网状、多极、多元、多样、多维、多彩的局面,由此推动人类内在精神和活力全面迸发。这种态势折射到人类生产生活领域,极大推进了农业集约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交通实时化、教育远程化、医疗会商化、金融电子化、商品网购化、生活数字化、传播自媒体化……全球资本流、信息流、人力流和物资流空前优化整合,人类文化内在活力在相互激发中轮番升级,展现出文化发展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文化多样化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挑战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文化既在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上不断发展,同时也处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中。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既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全新的文化发展格局,激发了中国文化发展活力,为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提供了有益的助力,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文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文化自信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第一,面临西方文化同化挑战。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并不都是处在同一个发展层次上,有的是处于传统的农耕文明层次,有的是处于现代工业文明层次,有的则处于后工业化或者信息化层次。人类文化史上,高值文化同化低值文化、强势文化兼并弱势文化,是一种必然趋势。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历史上“我们为甚么能够同化蒙古人和满洲人呢?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比我们的低得多。倘使别人的文化和我们的相敌或更进步,那结果便要大不相同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大面积摧毁传统农耕文明,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如果不想灭亡就必须大力赶超新兴文明、新兴文化,文化发展展现出一种时代性和创新性,从而赢得文化发展的自主权。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互动,对我们的挑战现在看来还是非常严峻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凭借着他们的文化优势,比如说西方的饮食文化像薯片、快餐文化,对我们现在的影响就很大。西方特别是美国,凭借着他们的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优势,实际上在各个方面都对我们构成了一种挤压,他们用“三片”,就是好莱坞大片、薯片(快餐文化)、芯片(微软操作系统)来影响我们。如果看看我们多年反“西化”“分化”、反“和平演变”的效果,再看看我们青少年喜欢什么?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喜欢美国“三片”?我们就会感受到文化上被悄悄同化的浪潮袭来。长此以往,民族文化就可能荒漠化,这是非常危险的。第二,面临资本文化物化挑战。资本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资本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同样大力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蕴含着适应资本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更蕴含着我们在发展资本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提升人们精神品质的崇高追求。当然了,人的精神在资本化进程中向上提升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向上努力就像爬山,有的时候很艰难,但是往下走下坡路就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巨大的物化效应。资本、市场交易中的巨大利益流动极易引发人的精神变异,滋生金钱欲、拜金主义,带来马克思讲的“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衍生弱肉强食的掠夺价值观、以权钱为底价的赤裸裸的人际关系。这种现象很多文学家和思想家也都揭露过。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这部著名的戏剧中有一段话,生动描述了金子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巨大变异力量,他写到,“金子啊,多么神奇的力量!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那么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尊贵,老人变少年,懦夫变勇士。它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窃贼获得高位,使恶棍受到敬爱;使歪脸的流氓得到少女青睐,使鸡皮黄脸的寡妇再做新娘;即使她满脸都是流脓的恶疮,也会被认为是娇艳无比的美娇娘!这就是金子,这就是金子的伟大力量!”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段话不难认识到,钱无善恶,但钱怎么花就有善恶。资本、市场交易关系是客观存在,驾驭不好就会产生精神物化。从古到今,我们看到一些中国人嘴上虽然不爱钱,但是在骨子里却是嫌贫爱富,容易受金钱欲的操纵和影响。历史发展到今天,资本物化现象在我国也是大量存在的。资本物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纠结在一起,甚至已经形成了共振效应,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像资本垄断产业、侵蚀公共权力、阶层贫富分化,一部分人对物质和金钱顶礼膜拜,人格货币化,极端利己主义,道德错乱,传统价值失落,对社会主义道德和民族文化价值陷入了彷徨和自卑,丧失了本有的自信。第三,面临主流文化虚化挑战。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文化综合体,包括5000年传统文化、西方外来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等几大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现在,全球化、资本化、网络化已经打破了主流文化一统天下局面,在激发人类内在精神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内部“保守”与“改革”或“左”与“右”的巨大分歧、争鸣与争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使主流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经变得非常模糊,换句话说就是被虚化。近年来,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强劲的反主流思潮。反主流就是反传统、反权威、反中心、反对官方的声音,反对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也就是反对主流文化,反对社会中的主导文化。反主流的东西多了,主流就必然被遮蔽、被虚化,就容易在社会中形成巨大的主流文化虚化效应。主流文化虚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虚化历史传统。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往往处在一种被戏虐、被恶搞的局面之下。二是虚化政府权威。在反主流文化发展的局面之下,政府权威往往是处在被围观的状态下,陷入巨大的异质性文化海洋里,面临着多种质疑性的围观、质问性的喧嚣,无形中降低或虚化政府的权威性、合法性等。三是虚化人的心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文化,特别是网络文化,表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使一些人彷徨、迷茫,不知所措,心灵也被空前地虚化了。表现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心灵空荡,精神飘荡,思想游荡,找不着北,定不了向;一些人“七大皆无”,无理想、无信仰、无追求、无兴趣、无爱心、无静心、无斗志。这样的文化局面对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对支撑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和平崛起构成了巨大挑战。第四,面临宗教矛盾泛化挑战。当今世界五大文化区处在互动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冲突和融合。在这样的局面下,既存在着一些传统宗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的互动,同时各种宗教对话、碰撞、摩擦日益凸显,涌现了大量的新宗教。当今世界新宗教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宗教,欧洲约2000个,美国约2500个,日本超过1000个,其中信徒人数100万以上的有8个,创价学会就号称有会员2000万人。与此相对,西方犹太教-基督教右翼保守势力的反弹,大有引发亨廷顿当年讲的“文明冲突”之势,引发了一系列排他性的宗教自我神圣化运动,造成巨大的宗教矛盾泛化效应。所谓宗教矛盾泛化,主要是指宗教极端势力对宗教教义刻意进行神圣化、排他性的原教旨主义解读,并且用曲解了的宗教教法、教义介入一切世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公共生活,试图使社会各领域纳入其规范之下,置于政教合一之下,导致宗教矛盾广泛化的现象。毫无疑问,当今世界宗教矛盾泛化在有些国家形成了一种效应,这种宗教矛盾泛化效应最近这些年也波及到我国,威胁国家安全。
三、在世界文化大变局中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并不天然的,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条件。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的同志认为,有了这三大文化资源,就会直接生成中国文化自信,这是把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毫无疑问,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这些文化资源,但自信的资源条件并不是自信本身。在世界文化大变局中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更好地回答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文化自信不仅产生于我们文化资源最丰富的时候,更产生于我们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上最有建树的时候。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奠定在文明传承基础上,只有在前人的基础有所前进、有所创造、有所建树,才能确立文化自信。我们看到近代中国经历过“本土文化自卑”时期。文化自卑会引起对中国文化的反省、批判。自卑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从积极方面来讲,文化自卑会激起民族文化界的有识之士展开奋斗,激发我们文化自省、自觉、批判和创造。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群星灿烂的“新学”运动,展现了超越前人的文化建树,形成了“五四”新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由此确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什么叫有所建树?就是要有一种推陈出新的文化建构力,就是我们在思想文化上能够创造出最清楚、最明晰的文化形态,从而能够点亮和引领人心。对于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多样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宗教信仰特别是宗教原教旨主义问题,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和发展问题,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发展、管理以及网上舆情引导问题等,只有在理论上讲得最明白、最有解释力,真正能在人们心灵上释疑解惑,才能增强文化自信。所以,文化自信既需要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更取决于我们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挖掘、整合、转化和运用。第二,文化自信不仅产生于我们注重发展本土文化,更产生于我们坚持文化借鉴与文化抵制相统一,在文化上最能显示软实力比较优势的时候。习近平同志指出,“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类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如果我们的文化没有一种架构中西、海纳百川、唯我所用的气魄,没有一种提炼一切外来文化有益成分和优秀成果,熔炼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高层次文化的构建力,就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显示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也就不可能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比如,面对西方文化的同化效应,面对外来文化渗透和西方霸权文化强势挤压,一些人常喊抵制西方“普世价值”,但却不甚了然西方“普世价值”为何物,不能从深层揭示“普世价值”的本质,仅靠宣示几句抵制它的套话,既不能令人信服,更谈不上有效抵制。习近平同志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什么讲“共同价值”?“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是什么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共同价值”,是基于人类共同体内多样性文化平等对话、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的良性互动来讲的。这与基于强势文化同化和兼并弱势文化意义上的“普世价值”,即强势文化霸权价值观,形成了鲜明对照,无疑更能令世界各国特别是后发弱势国家所接受,同时也有利于抵制西方霸权文化挤压和侵蚀。因此,习近平同志共同价值论是一个重大文化价值主张,我们只有上升到这样的时代高度和层次,才能在各种文化争鸣与争锋中彰显文化对话与文化自主、文化借鉴与文化抵制的统一,彰显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赢得“话语权”,打好“主动仗”。第三,文化自信不仅产生于我们党文化自身的完美,更产生于我们能够坚持自身文化与自身实践的有机统一,以知行合一的实践有效印证和诠释我们文化正义性与高尚性的时候。文化自身的完美、文化在话语表达上的天花乱坠,那只是文化自身的力量,如果文化再完美但不能落地,不能体现到党员干部践行文化主张的现实行动上,那就谈不上文化自信,这样的文化再完美也是空洞的。如果一个党员、一个干部说一套做一套,知行分裂,那么党在思想文化上的正义性、高尚性就得不到来自实践正义性、高尚性的印证,甚至文化正义性还被一些不良的作风、腐败的行为在事实上证伪,如果有大量的反例出现的话,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就必然会丧失。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知行合一,大力倡导知行合一。通观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知行合一是贯穿其中的鲜明品格和精神内涵。知行合一无疑揭示了张扬实践感召力,是增强文化感召力的根本。共产党人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担当者。坚定文化自信的成效、成败,关键取决于共产党人能否以实践的彻底性,印证自己思想文化的正义性、高尚性,能否以自身行为的示范性充分展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第四,文化自信不仅产生于我们事业整体繁荣发展,更产生于我们坚持事业发展与人的价值实现有机统一,使党和国家事业整体发展成为人们自身价值实现与归属的可靠依托的时候。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许多国家政权的覆灭,以及人们对信任的丧失,像当年法国巴黎大革命、当代西亚-北非一系列国家的“颜色革命”,这些革命实际上恰恰都发生在这些国家经济比较繁荣的时候。为什么国家政权在最能推动经济整体发展的时候被颠覆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国家整体发展与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没有形成内在联系,两者是相互分离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中国现代历史发展中也有一些事例给我们以启发。比如说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领导的事业处在最艰难困苦的时期,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民群众跟共产党走呢?共产党和革命人民为什么仍然对我们的文化抱有坚定自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事业虽然很艰苦,但是和人民群众对自身命运的追求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事业繁荣发展同样只是自信的条件,而非自信本身。真正的文化自信,既需要我们的事业整体上高歌唱猛进,更产生于我们的事业与人民诉求联系得最紧密的时候,把人民的价值追求、民族大义体现得最充分的时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要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民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的话题。习近平同志强调,“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三个共同享有”“八个更”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对人民建设美好家园、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价值内涵,揭示了党和国家整体事业发展与人民实现自身价值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辨证关系,揭示了人民寄望于党和国家事业整体发展来实现自身价值,并在这种价值实现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真谛。(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2.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 篇二
一、十九世纪中期西方合唱艺术的传入
西方合唱艺术最早在十九世纪中期伴随基督教传教活动传入中国,中国接触到的最早的合唱形式也是西方基督教的圣诗合唱艺术,西方学堂在中国的开设为基督教圣诗合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五四运动”之前,一些激进的爱国人士也开始创作体现民风国情的合唱曲目,尤其是著名音乐学家李叔同于1913年创作的合唱曲目《春游》,更是开启了中国合唱艺术的大门。《春游》是一首多声部的合唱曲目,旋律类似于西方合唱主调,合唱音乐节奏与《春游》七言诗的清新雅正恰好融合起来,营造出了一种田园音乐的自然气息,富有中国传统歌曲和七言诗的清新、空灵之感。自“五四运动”之后,赵元任、萧友梅等著名作曲家创作了多首优秀的合唱曲目,比较著名的代表曲目有《晚歌》和二声部合唱曲目《迎冬舞》等。
十九世纪早期传入中国的合唱艺术形式都是比较成熟的合唱形式,经过我国早期音乐创作人的探索和艺术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合唱艺术形式,但是由于创作参与的人员数量比较少,此时的合唱艺术并没有在中国大范围地流行开来,只是在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流传。
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合唱艺术发展
“九一八”事变激发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与学生团体纷纷走上街头举行抗战游行示威活动。在此期间,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的年轻教授黄自所创作的《抗敌歌》成为第一首具有抗日救亡性质的合唱歌曲。《抗敌歌》采用的是四声部的合唱形式,节奏刚劲、音调洪亮,显示了慷慨激昂的民族气概。除了黄自的《抗敌歌》之外,还有同一时期的冼星海创作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也都广为传唱。这一时期的先进音乐代表人物比较多,随着这些优秀音乐创作人的不断探索,中国合唱艺术逐渐普及开来,为大型声乐题材的合唱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冼星海将18世纪西方的经典艺术形式与中国抗日背景相结合,在1939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正式拉开了大型声乐题材合唱形式的序幕,他在创作本曲目时,正值民族抗日救亡情绪高涨,因此《黄河大合唱》也显示出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情绪,成为近现代历史上的经典合唱曲目。
这一时期的中国合唱艺术经过国内音乐人的探索和创新已经初步成熟,且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基本完成了西方合唱艺术与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合唱艺术形式。
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乐派的传入和影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刚刚成立的中国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苏联合唱团也来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这些代表团不仅带来了苏联成熟的合唱曲目,如《小路》、《神圣的战争》等,同时还为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一些经典的苏联乐派曲目被引进中国,中国的合唱艺术形式受到苏联乐派的影响也更加丰富多样。典型代表就是民歌合唱形式,如《新疆好》、《三十里铺》、《小河淌水》等脍炙人口的小型合唱曲目。这些民歌合唱形式经过作曲家的改编和创作,内容更加丰富、也更适合无伴奏艺术形式的情感表达,体现出了一种自由辽阔的田园风。
1956年中国举办了“全国音乐周”活动,此项活动的举办掀起了合唱艺术的高潮,此时创作的合唱曲目也大多受到苏联乐派的影响,歌曲主要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比较典型的代表曲目有《淮河大合唱》、《祖国颂》、《长白山之歌》等,从这些合唱曲目中都能看到苏联乐派的影子。
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合唱艺术紧跟世界发展潮流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合唱艺术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各种开放政策的实施不仅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国外先进的合唱艺术形式涌入中国,同时也使我国的作曲家、歌唱家等音乐人能够走出国门,积极探索世界合唱艺术的发展潮流,提升了中国民众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眼界。这一时期的优秀合唱曲目有张敦智的《森林日记》、田丰的《云南风情》、郑律成的《长征路上》等,这些合唱曲目不仅在内容表达上更加丰富,创作形式上也更加多元化,相比之前的合唱曲目有了较大的突破。国内各种大型合唱比赛的举办使民众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中国的合唱艺术在民众间流传开来并且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除了国内合唱比赛之外,各种国际合唱比赛的举办也使我国的合唱艺术正式走向世界,中国合唱代表团选取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曲目,如维吾尔族民歌等,与世界合唱发展潮流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中国的合唱艺术融汇到世界合唱发展潮流中,同时独具中国特色的合唱形式也为世界合唱艺术的多样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五、世界合唱发展潮流与中国合唱发展的关系概述
纵观我国合唱艺术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可以看出,从西方合唱艺术的传入到合唱艺术在中国的逐渐普及,中国先进音乐人的积极探索为中国合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每个时期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典型的合唱曲目,这些优秀的合唱曲目不仅在中国广为传唱,更丰富了中国合唱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因此从十九世纪中期西方合唱艺术的传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乐派的传入和影响,在这段时期,主要表现为世界合唱发展潮流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合唱形式和合唱曲目的不断丰富,以及中国合唱艺术走出国门,中国的合唱艺术也逐渐对世界合唱发展潮流产生了影响。
国际合唱比赛的举办与中国合唱代表团的参赛为中国合唱艺术走出国门创造了更加宽阔的道路,国际合唱比赛是国际合唱潮流的风向标,为我国指明了世界合唱潮流的发展趋势,同时中国合唱团的演绎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使中国合唱逐渐被世界认可,同时自身的艺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保留自身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更加符合世界合唱艺术的发展潮流。
六、结语
中国合唱艺术起源于西方国家,是伴随着世界合唱发展潮流而逐渐丰富起来的。而且中国合唱艺术的萌芽、发展也离不开音乐人的探索和创新,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的合唱艺术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作、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时至今日,中国的合唱艺术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仿阶段,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伴随着世界合唱艺术的发展潮流,中国的合唱艺术还将向着更加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摘要:合唱艺术是西方国家的舶来品,西方合唱艺术自传入中国到合唱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并先后经历了十九世纪西方合唱艺术的传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合唱艺术形式的发展、五十年代受苏联乐派影响、七十年代与世界合唱发展潮流趋同这四个发展阶段。纵观中国合唱的发展历史,世界合唱艺术的发展为中国合唱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音乐元素,使中国的合唱艺术逐渐丰富起来,同时带有中国特色的合唱艺术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合唱艺术的发展潮流。
3.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 篇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国革命的关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高考的高频考点。下面笔者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论述,以供参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加剧了政局动荡。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处在新旧交替时期,政局变动频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日、美等国趁机插手中国事务,中国政局动荡加剧。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忙于对法、俄等国作战。当年8月,日本趁机以对德国宣战为由,出兵中国山东,企图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据为己有,并进一步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野心勃勃,意欲独占中国。为此,日本干涉中国内政,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护国运动的讨伐声中,袁世凯被迫放弃帝制,恢复民国。不久,袁世凯死去,中国近代史进入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此后政局更加动荡不安。
1917年,在中国是否参战的问题上,日本和美国竞相干预,中国政坛出现了“府院之争”,这为张勋复辟提供了机会,他带领辫子军进京赶走黎元洪,随之又上演了一幕帝制复辟丑剧——张勋复辟。当时,欧洲列强无暇东顾,这就使处于远东地区的中国出现了殖民利益争夺的“空档”,而“府院之争”就是日、美等国加快对远东地区争夺的“副产品”。这次复辟丑剧仅过了12天就草草收场了,段祺瑞重掌北京政府实权,投靠日本。至此,中国政局依然动荡不安。
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契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发展缓慢,然后在1912年至1919年间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这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一个发展契机;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民族实业家的倡导。另外,当时的北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便萧条了下去。以棉纺织业为例,1913年至1920年新增加纺织工厂54家,纱厂的盈利增长十分明显,1914年每包盈利19.58元,1919年每包盈利高达70.56元,但到1922年,每包却亏损20.63元。我们从中国民族工业的战中发展、战后萧条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欧洲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放松了对华侵略,这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加速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这为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就会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的支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处理战后世界事务,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继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被邀出席了这两次国际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国外交代表团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和国际公法,据理力争,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在华盛顿会议前后,当时的中国政府收回了青岛的主权。可以说,这是当时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一项突出成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列强的支持,军阀混战愈演愈烈,战火波及全国大多数省份,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在当时,“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也是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因此,五四运动以及国民大革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4.怎样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篇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中国人的全球意识日益增强,中国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日益深入。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已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切身感受。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断地感受到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以中国人的智慧回报世界。今天,国际社会正在思考:中国的发展将带给世界什么?我们最概括的回答是两个词:“和谐、和平”。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社会制度,我们的理想追求,都决定了“和谐”既是一种社会思想,也是我们的根本价值选择;“和平”既是一种理想境界,也是我们的国际行为准则。中国的发展道路只能是追求和谐、维护和平。
中国的发展就是集中精力实现中国现代化,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工业革命以来的三个世纪中,西方许多强国的兴起以向外扩张为常态,与扩张连在一起的是战争,世界和平进程多次被这种战争所打断。与这种大国兴起的模式不同,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本国内在发展为起点和归宿,所有变革的宗旨都在于办好中国自己的事。中国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大幅度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了大约3亿贫困人口,为世界减除贫困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为世界和平提供了稳定性和建设性因素。这是中国“改变自己,影响世界”的一个突出证明。
各国现代化过程都承载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历史传统融入现代化、本国文化融入世界文明的过程,决定着一个国家发展的模式、路径和特色。中国文化的特点,如内敛、中庸、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潜在影响将在很长的历史过程中显现出来。其中一些价值和理念经过扬弃和改造后,可以转化为中国发展的创新概念。“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传统文化的古老哲理与现代政治理念相结合的产物。
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与“和”。其中“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和政治的价值核心。儒学经典之一的《尚书》就倡导“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其涵义是民众应明白事理,各国应和谐相处,达到天下太平。尽管,这里所谓的“百姓”并不是今天的人民,所谓的“万邦”也不是今天的世界,但这两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思想萌芽。“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瑰宝。《尚书》以“协和万邦”寄托天下太平,其要义在于“和平、和谐”。另一部儒学经典《礼记》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明确地以“讲信修睦”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和平、和睦、和谐”三者相辅相成,需要守信,需要责任,需要宽容。历史上的中国虽历经曲折兴衰,但这些价值和理念一直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处,造就了中华民族精神,锻铸了中国人的品格。现实的发展唤醒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使之成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倡导和谐世界的思想渊源。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经济规模和社会结构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发展的动力、主体和目的应当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利益调节;社会保障,扶助贫弱;环境保护,安居乐业;政务公开,公民参与等,构成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在微观和谐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国内各地区、各利益群体之间的比较协调、比较均衡的宏观和谐,形成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发展战略。这是比单纯实现经济增长更复杂更艰巨的发展目标。从战略角度看,我们只有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发展,才是可以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才是对世界负责任的发展。
与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相互贯通,在国际上我们追求的是“和谐世界”。如果说“和平”是国与国之间各种力量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那么“和谐”则是国际社会各种利益之间共同发展的价值尺度,是从国际关系的和平朝着“天下和谐”方向的发展和深化。当代中国人首创“和谐世界”的观念,其内涵并非来自突发奇想,也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权宜之策,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是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一贯原则的升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国从文化深处向往和平,坚信和平,全力维护和平。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和世界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作为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大国和利益攸关方,需要更高尚、更深入、更宽广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和谐世界”由此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今天,“和谐”理念已成为中国的基本价值观,凝聚成全体中国人的发展愿景,成为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指向。这些价值观和品格一旦转化为中国的国际行为,就决定了中国只能做负责任的、担当信义的大国。在地区稳定、世界和平、多边贸易和人道主义援助等国际事务中,中国的不懈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这来自于我们对“和谐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来自于我们的价值、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原则、我们的心愿。
无需讳言,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利益冲突、价值冲突、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还有国家与国家的冲突,存在许多不和谐现象。在一个并不那么和谐的世界里倡导并致力于和谐,是因为我们坚信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的一部分,我们同处于一个地球家园中;是因为我们坚信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里,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价值之间,可以互相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容忍、相互欣赏;是因为我们坚信人类有共同的未来,有共同的根本利益,有共同的终极关怀。
从一个不那么和谐的世界到一个相对和谐的世界,将是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中国先哲就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们将弘扬这种精神,孜孜不倦地建设和谐社会,追求和谐世界,以中国的发展为人类的共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龙头老大――中国,现在他的每一步发展必将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从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现在中国是作为一个世界工厂的位置,经济在迅速的爬升,对于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又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力源地。对于发展中国家,无疑可以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迅速发展本国的经济。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成为继苏联之后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龙头,以其特有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又作为第三世界的代表,向世界,在国际间,无形中形成世界的一极力量。但是引起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平演变在中国不断地得到验证,甚至可以这样讲,中国一直披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外衣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伴随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深入,外国的文化的渗入渐渐影响着中国,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在随之深入世界,如,孔子的思想传播,中国文化引起的世界中国热。
简单地说:
中国发展需要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而中国生产的产品也要换外汇用于中国想要的,这是中国离不开世界。
世界其他国家要发展他们有剩余的资金,到中国来投资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有过时的但对于中国来说是先进的技术,也可以来换钱,这是世界需要中国。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悬赏分:0-提问时间2010-3-17 20:37
①当今的世界时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次产业革命就开启了世界市场。到了20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型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
5.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 篇五
201011172042地遥杨同若
一、传统国际秩序的建立过程
一直以来,国际社会新的秩序和准则的建立都伴随的暴力征服或者和暴力有关。在原有秩序难以维系时,新秩序的确定多数情况下依赖军事力量的介入,战争作为政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爆发,使得世界的秩序按照有利于获胜一方利益制定。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遵从的就是这种规律和模式。
二、中国的崛起的前奏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饱受了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近代的抗日战争再到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四次局部战争,中国人尝尽了打仗的苦头,也因此耽误了很多建设国家的大好时光。中国崛起的前奏首先是悲苦的。
三、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惊人的相似------中国或许开启未来世界发展模式的新时代 1949年建国后的新中国,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了中国乃至世界外交的新模式,不以强权或者军事力量作为外交的目的和手段。改革开放三十年,不光中国普通大众享受到了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和利益,中国的精英阶层也看到了中国在和平环境中撅起的希望。
中国应该相信,只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一个世纪前的世界动荡不会重演。有的西方人,甚至是西方的精英人士们,始终抱着冷战的旧思维,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崛起必将是对当今世界秩序的巨大威胁。理由很简单,他们按照自己的霸权主义逻辑思考问题:中国的崛起带来了相似的军备竞赛和贸易保护主义,紧随其后的就是全球性的冲突。我们不否认,当今的世界仍把按照“丛林法则”制定的世界秩序作为不二的竞争规则。世界很多的地区由于个别强大国家为了私利而陷入动荡甚至战争当中。依仗先于别国强大起来的巨大优势,一部分国家仍然占据着世界竞争规则制定着的高位,已经主导了国际体系500年,对那些尚处在发展中或者贫困国家的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体制的稳健改革,中国今后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怎样为国际社会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与以往大国撅起的背景不同,中国是在国际格局从单极走向多极的演变中开始伟大复兴的,崛起和环境得益于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与稳定。中国应当为自己的大国地位负责,更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社会的分工和合作当中。因为中国的崛起得益于值得中国人倍加珍惜的和平环境,中国的有义务也有能力维护和平的环境。在应对核威胁、恐怖主义等世界性命题上,中国要和世界各国联起手来,亲力亲为,为世界同时也是为中国的安全提供硬环境。世界和平的利益所在,也是中国的利益所在。
6.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篇六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姓名:唐仕波
学号:201421000506 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不能自我实现,也不是孤立实现,需要内外统筹。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脱离其他国家而独立存在,中国梦需要走向世界,寻求与国际的合作。相对于中国梦而言,第一,中国梦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梦,第二,中国梦是促进世界发展的梦。第三,中国梦是加强世界合作的梦。第四,中国梦是倡导世界共赢的梦。中国梦与各国的梦想共同构成了世界梦。本文认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的梦是相通的;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会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关键词:中国梦;世界梦;共赢
西南石油大学中特结业论文
梦”。③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在与各国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这是中国的民族复兴与以往大国崛起争霸的最大区别所在。
这方面,中非患难与共、平等互利的交往史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多次向西方国家提出援建坦赞铁路却屡遭拒绝时,是处在经济困难中的中国政府和人民施以援手。1971年,26界联大上“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日益繁荣,发展红利也日益惠及非洲大陆。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奉献世界的梦;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过程;如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让中国梦的辉煌乐章在国际社会的辽阔空间久久回响。
2.2 如何实现中国梦
当前,深入研究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完整地诠释中国梦理论的精神,对于我们丰富外交理论、落实大政方针、争取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支持,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分有意义。
首先,中国梦不是自我实现的。中国梦的实现标准要包含国际对比和国际认同的环节。如果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已经崛起并成为富强国家,而且中国人民也拥有这种自我认同,那么中国梦就真正地实现了。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全面实现中国梦的机遇终于在今天出现了。
其次,中国梦不是孤立的。总书记表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这种相通性,一方面表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共同的方向,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有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点,对于美好的事物,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拥有共同的梦想。因此,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无论各个方面都有着多样性的特点,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规律的一种重要体现。由于世情和国情的复杂性,各国梦想之间有着小通小同、小通大同、大通大同、大通小同等几种模式之分。当然,总的来说,国际社会化的程度越高,各国通而致同的现象就越多。
第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内外统筹。奉献世界的中国梦,源于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同外界交流,同世界共赢发展。从“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到“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从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谋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4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想„„从一系列的中国行动中,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以及各国人民梦想的相融相惜。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人既有了中国梦,那么世界梦又是什么?中国梦与世界梦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都需要作进一步的阐述。
3.如何看待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
梦想各有精彩,但也存在交集,甚至相互交融。尤其在今天这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国际大环境里,人类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梦”不是演独角戏,而是唱大合唱,把13亿人的奋斗融入时代潮流中,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带来更多新希望、新机遇。
3.1.从中国梦解读世界梦
中国梦扎根于民族性之中,但有着与生俱来的国际取向,离开了国际角度,中国梦的意义就无法界定和实现。④离开世界哲学的中国哲学是不完整的,离开世界的中国梦也是不完整的。当下我们不时提及的“世界梦”,以中国梦观之,可以有三种解读。第一种解读是,世界梦包含于中国梦之中。它包括中国对于自强的要求,还包含关于中国人所认知的世界的秩序安排与发展理想。这样,世界梦的定义也是明确的,即以中国观天下的角度。
第二种解读是,中国梦与世界梦是并列的关系。如果把中国梦 理解为“中国或中国人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梦想”,那么中国人不仅拥有中国梦,还有世界梦,这就是关于世界未来和平与发展的梦想。如此,中国梦与世界梦就具备了同等的地位。④虽然每一个国家都可以讲既有本国梦又有世界梦,但是将本国梦与世界梦同日而语的话,对于梦想的主体以及历史阶段而言,还是有特定的所指。因此,如果在中国梦之外再使用世界梦这个词汇,就容易被认为中国的对外政策从过去的周边面向或地区面向为主,向着世界面向为主转变,中国形成了关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系统主张,并有能力也准备付诸实施。
第三种解读是,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中国梦与各国人民的 梦想共同构成了世界梦。世界梦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关于世界美好未来的愿景,是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对于特殊性之上的普遍性。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国梦的提出为当代中国确立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引起国内外积极反响,亚洲、非洲、拉美等许多国家领导人纷纷-5
西南石油大学中特结业论文
5.总结
奉献世界的中国梦,源于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同外界交流,同世界共赢发展。从“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到“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从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谋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从一系列的中国行动当中,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以及各国人民梦想的互利互惠、相融相惜。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决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中国绝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正如总书记在亚洲博鳌论坛上所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是利好消息。中国越发展,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有利。”
⑧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7.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 篇七
关键词: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互动,GDP
1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要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保持良好的互动发展,一方面既要求中国自身进一步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求国际社会与中国共同形成有效的平衡机制和修复机制,不断平衡与及时修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关系密不可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重要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是全球经济的“稳定器”。经济学家认为,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稳健运行对世界尤显重要。世界银行本月初发表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仍维持对中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不变,分别为6.7%和6.5%。近年来全世界的经济增长缓慢,某些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是保持增长速度平稳6%左右,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在逐步稳定增长,2015年我国GDP增速为6.9%,2015中国GDP对世界增长贡献在25%以上。如表1。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比较慢,中国经济增长也有放缓,大部分商品价格下跌,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预测2016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是3.24%,中国经济预测增长速度为6.78%。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相对稳定,英国和德国经济增加速度稳固,日本和法国经济有好转,印度和印尼经济稳中下降,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呈现出负增长。世界经济走向新常态,中国经也走向经济新常态。
2 人民币国际化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币也走入了国际化趋势,我国政府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各方面都在推动人民走向国际化,在区域多边与双边货币互换、本币跨境贸易结算、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自2009年我国开始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金融业对外开放等相关改革措施坚持市场化方向,受到市场主体广泛欢迎,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根据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数据显示,2016年6月1日-2016年6月30日,人民币国际化信息关注度前十位的是如表2。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大数据显示,6月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关注度明显上升,其中最受关注的人民币国际化信息是中国将向美国提供2500亿元RQFII额度并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的一个客观要求和表现,也是国际上的货币实现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客观性的要求,人民币的国际化与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互动发展密不可分,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的经济,意味着世界货币离不开人民币,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和一个发展的结果。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意味着人民币在全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近。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是我国经济走向强大的一个重要和必要趋势。
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英国人赞成脱欧。根据最新的新闻显示,2016年7月2日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英国的脱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英国和中国的联系,在客观上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促进中国与英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英国选择退出欧盟,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受到冲击,随着欧元业务的迁移,伦敦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竞争力也将大幅削弱,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从英国方面的角度来看,英国脱离了欧盟,说明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逐渐的变远,而英国面临保住自己在世界的地位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有可能会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从而摆脱英国的困境。中国将获得与削弱的欧盟和英国进一步的边缘贸易协议,英镑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人民币将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国际货币,如果中国能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低通胀,人民币就将在全球金融市场被广泛使用。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减少企业的一些外汇风险,可以缓解政府的外汇储备的压力,可以促进我国和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的平衡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在贸易结算过程中作为一种结算的货币,加强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发挥积极的作用。
3 互联网经济
互联网经济把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得更加紧密,密不可分,互联网的发展缩短了中国和整个世界的距离,资源和技术共享。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股新生力量,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互谅网经济已经全球化,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谅网,互谅网经济的崛起是未来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互动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方向。在世界这个经济体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欧洲等已经形成了跨地域,跨国家的互联网。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数在1995年还是3500万户,还不是很多,但是到了2014年,这个数据已经翻倍几十,达到了28亿用户。而从不普及手机到普及手机到智能用户。1995年的手机用户是8000万人,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了52亿人,增长的速度惊人而且快速,互联网用户数额的剧增一定会给中国的互谅网经济和全世界的互联网经济带来契机,中国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互联网+”经济的重心将会在中国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拥有6.68亿网民,5亿多微博、微信用户,近三分之一的网民使用手机购物;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更是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化发展让互联网服务于社会各领域,越来越多的国人正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商业领域,多家互联网巨头公司已经占据世界前列;中国关于互联网安全、互联网管理等方面的诸多理念在世界互联网领域已成为共识———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在充分互联互通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做到独善其身———所有国家,都是网络空间E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因此,只有国家与国家之间不断加强交流和沟通,在阳光下共同协商,一些互联网发展、管理与安全方面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4 结论
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以“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适应把握经济新常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促进,互动发展,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平台。人民币国际化和互联网经济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还有很多方面体现着彼此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玲,颜少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J].南京社会科学,2016,(05).
[2]高攀.世界经济的痛点、难点与亮点[J].新重庆,2016,(05).
[3]陈文玲,颜少君.2015—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全球化,2016,(01).
[4]徐洪才.世界经济继续在复苏道路上艰难前行[J].中国财政,2016,(05).
8.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 篇八
改革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最近10多年来,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力量。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1年增长4.6万亿美元,占同期世界经济总值增量的14.7%。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值的比重增加至9.3%。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9年,中国出口量和进口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和1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总量3%的年均增长速度。
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趋稳,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稳定进出口规模。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量下降12.8%,中国进口量增长2.9%,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国家。中国因素支撑了许多受危机冲击国家的出口,刺激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提振了人们的信心,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起到巨大拉动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在对中国进行第三次贸易政策审议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刺激全球需求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随着加速融入世界分工体系,中国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了国际市场多种多样的需求。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环节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加工成本优势,部分地消化了上游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起到了抑制全球通货膨胀、提高贸易伙伴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广阔市场。2001年以来,中国货物进口总额扩大了约5倍,年均增长约20%,中国迅速扩张的进口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贸易伙伴扩大出口创造了巨大市场空间。目前中国已经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巴西、南非等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内需持续增长,不断扩大和开放的市场将为贸易伙伴提供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程度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截至2010年7月,中国已经对36个已建交最不发达国家原产的4700多个税目商品实施进口零关税,约占全部税则税目的60%。中国已承诺将继续扩大对已建交最不发达国家的给惠范围,使实施零关税商品达到全部税则税目的97%。零关税措施促进了最不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出口。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2010年,中国自最不发达国家的货物进口总额比上年增长58%,约占这些国家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中国全面参与并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中国政府积极倡导以“均衡、普惠、共赢”作为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努力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作为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多哈回合谈判等国际对话和合作机制,努力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及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中国不断加强与新兴国家在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推荐阅读:
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08-17
《中国与世界上的国家》的教学反思06-23
第二节中国与世界教案07-26
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宣传口号广告10-31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通用08-29
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11-05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总结08-31
第46届世界标准日中国主题09-28
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及中国田径述评10-29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10-22